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食品采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采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采购方案

第1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餐饮、食品原材料、区域性采购

一、高校餐饮食品原材料采购的特点

1.对餐饮食品原材的安全系数要求较高

通常情况下,高校餐饮服务体系将面对在校全部师生开展服务,服务对象较多,单次用餐次数相对较大,一旦出现群体性食物安全问题,那么就将严重影响到高校教学的正常开展和科研秩序的正常进行,甚至还会导致校内出现威胁安全稳定的事件出现,因此高校餐饮食品安全控制工作刻不容缓,在这项工作中不容出现一点失误。在食品采购、加工、烹饪和售卖等多个环节中,餐饮原材料采购可以说是整个工作体系当中的重点内容,食品原材料的安全将直接影响到餐饮食品出售时的安全卫士指标。所以,想要做好高校餐饮食品安全控制工作就必须从餐饮原材料采购方面入手,对食品原材料的安全做好全方位的保障。

2.食品原材料的需求量较大,品种多样化

高校是一个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各类型的人员众多,对于用餐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所以餐饮原材料的需求相比于一般餐饮单位来说是需求量巨大的,同时也具有需求量稳定和所需食材种类众多的特点。

3.高档食材的需求量较低

对于高校餐饮服务来说,师生食堂是最为主要的服务形式,其中学生食堂是最为主要的,主要是从量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考虑,最大化满足在校师生一日三餐的饮食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大众化”的餐饮模式,对于高档食材的需求量较少,多数时间内是以普通食材为主。

4.高校食品区域联合性采购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联合采购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当中将原材料采购订单集中在一起,然后通过招标的形式确定供货商,并且充分发挥“大订单”商谈主动性的优势来有效降低采购的结构,进而让整体的采购成本得到控制。

二、高校餐饮食品原材料联合采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供货协商不能完全的履行

通过集中订货单并求招标的方式高校与供货商之间达成订单商务协议,基本情况下可以满足高校餐饮服务半年或一年以内的参与原材料使用需求量,而供货价格通常是以中标当天的协议价格为主。但是由于大多数高校内部不具有足够大的库房,在订单签订之后也无法将货品一次性的送入库房保存,因此协议的实施时间通常是在半年或一年以内。在合同期间以内,由于受到市场变动的影响,食品原材料的价格出现较大的变化,进而则会导致合同双方出现无法承受的价格波动,出于对于自身成本的保护和利益的控制,合同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导致区域性供货无法被充分实现。

2.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充满变数

食品安全卫生控制工作应该是高校餐饮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工作都存在缺陷。根据相关食品安全卫生控制部门调查统计来看,一所高校的日常食材所需就达到了700多种食材,分别由230家不同的企业提供食材供给,每年所提供的食材就达到了9万吨。为了能够最大化保证食品的质量,其最理想的安全卫生管控方式就是“抽检”,即高校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协议之后,然后由高校与相关的部门单位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查。但是由于质检部门与高校较为分散,不能到每一所高校内进行食品安全抽检,因此在抽检这方面就存在“灰色”区域。

三、优化高校食品原材料联合采购问题的建议

1.由地方政府出资,创建“中心存储仓库”

鉴于高校餐饮服务具有较大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因此笔者建议地方政府单位应该联合地方教育管理部分出资建设地区性的“中心存储仓库”。“中心存储仓库”将按照“政府出资、整合资源和联合监管的”模式来进行运作。

在创建“中心存储仓库”之后,高校则可以通过联合采购的方式将食品原材料统一入库保管即可。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订单执行时间过长而导致出现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在某种食材价格最低的时候大量采购对其进行大量的存储,进而实现最大化节约采购成本的目的。另外,货物的统一入库管理也便于质检单位对食品进行统一检验,进而保证了食品原材料的安全卫生质量。

2.构建物流补贴体系

鉴于各高校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分散,食材从“中心存储仓库”运到高校必定会产生价格昂贵的物流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的出现必定增加食材的成本。为了降低食材采购成本,笔者建议政府单位承担一定额度的物流费用,构建物流补贴体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之下,食品原材料安全问题应该得到每一个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从采购到最终的出售都应该对其进行最大化的重视,其中采购方面的工作更是应该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充分认识到联合采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甄涛.高校餐饮食品原材料区域性联合采购的几点思考[J]. 餐饮世界,2013,11:116-118.

[2]杨贤.高校餐饮业成本控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4.

第2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对涉及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及药物政策等诸多环节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不会松动

在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后,基本药物制度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依然是继续稳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落实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政策措施。

但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并非所有的基本药物都只能采用双信封招标采购。“根据2012年版目录的品种分类与分析,多数基本药物应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但是对目录中的部分品种,还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采购方式。”他举例说,比如对独家品种和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市场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对独家品种,也可探索以省(区、市)为单位,根据采购数量、区域配送条件等,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和价格。

基本药物采购应提高质量门槛

随着一些地区新一轮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的启动,双信封中有关质量与价格的争论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双信封招标制度,是在药品集中采购中将招企业、招数量、招质量、招价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机制,即参加招标的药品先通过考核质量的技术标评审,合格后进入商务标评审,然后在商务标评标中以竞价确定中标。通过双信封招标制度等方式,充分利用市场竞争形成合理采购价格。

“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并不意味着降低质量门槛,还是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年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4部门明确要求,将企业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规定在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如果有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生产企业的产品参与投标,其他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企业的同种产品,不再进入商务标评审阶段。

他表示,这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鼓励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鼓励优势企业尽快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提升基本药物质量;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这位负责人强调,各地应当在新一轮基本药物采购工作中,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采购方案,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提高经济技术标评审的“质量门槛”,发挥新修订药品GMP在双信封评价办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只有经济技术标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评审。同时,在商务标评审中,对竞标价格明显偏低的药品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恶性竞争,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供应及时。

第3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变革,应建立综合性长效机制,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而政府采购即是这种保障和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不仅是节约资金、购买方式的转变,其重要的功效是政策导向性。通过执行采购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来实现调节经济运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发挥好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就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采购目录、采购指南等方式来体现这一政策导向,建立统一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网络平台,在政府采购中扩大节能、节水、环保产品的范围,拓展政府采购的政策扶持功能,引导企业走节能降耗的绿色发展之路。

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政府采购不但要节约资金,还要积极落实体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政府机关应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意识和资源环保忧患意识,制订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和能耗水耗支出标准,在政府采购中不断扩大节能、节水、环保产品的范围,在技术指标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型的环保产品,促进企业开发生产节能降耗的产品。要建立健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统计体系,提高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效能,减少库存积压,提倡修旧利废。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购买和更新设备时,政府机关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在全社会树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榜样。

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政府采购制度尚未全面、规范实施的情况下,需要依法强制推行,应当大力抓好集中采购工作,走集中采购的路子。这不仅有利于强化政府采购意识,更能实现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从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看,将一些通用商品实施集中采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明显地体现出规模效益和节约效能。采购目录的制定要把握适度原则,集中采购目录则要细一点,尽可能多地将采购项目纳入集中采购范围。制定集中采购的限额标准。要实行公开招标为主,慎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政府采购计划安排要趋于集中,通过集中采购实现其零散采购所无法实现的规模效应。并可通过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大大节约财政支出,实现机关自身的节约目标。

实行节能降耗的硬约束。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不是自发发挥作用的,要有具体的采购政策来引导,有切实可行的采购政策的约束来保证。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曾联合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并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形式公布。旨在政府采购中贯彻国家的节能降耗政策。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有意识的引导节能消费。节能清单又仅仅是一个推荐标准而非强制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强制性规范,如应进一步细化采购节能产品的资金比例,在综合评分法中为节能环保产品加分,使政府采购在具体操作中有据可依。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环保、节能标志共有4种,分别是十环标志、环境标志II型、节能标志和能效标识。每一类型的标志侧重面不同,且由不同的主管部门分别制定,缺乏一个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标准。在环保认证的问题上,应统一协调当前各认证主管部门,建立一套权威的国家节能环保认证体系或者整合目前并存的多种认证,并与国际环保标准(ISO14000等)接轨。通过制定国家节能标 准,建立权威的技术评定体系,实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三管齐下,才能真正将节能政府采购落到实处。

降低采购自身的成本。在政府采购操作上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产品,积极探索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政府采购新方式,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的信息化是降低采购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对供应商、采购合同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透明度和管理效率。将政府采购信息媒体由报刊逐步转变为网络,降低成本,增强时效性。增加反拍卖等信息化采购方式,增强政府采购的灵活性,提高采购效率。从协议供货、定点采购做起,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扩展到整个政府采购领域,采购人需要采购货物、工程或服务时,可通过网络直接向集中采购机构提交采购计划,供应商可以从政府采购网站免费下载招标文件。在政府采购资金支付上要积极推行网上支付。要采取各种技术的、制度的有效措施,在规范地做好节能产品采购工作,切实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基础上,努力降低政府采购的成本。

畅通绿色优先制度。政府采购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关键要积极推行绿色采购,把节能、节水产品,再生产品,简易包装产品等都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严禁重形式、讲排场、摆阔气等铺张浪费行为。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供应商资格条件设定上要体现绿色节能环保理念,让获得绿色认证的供应商优先准入。在机电产品、汽车、锅炉等涉及环保和能源的采购项目中,要把环保作为一个硬条件,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在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中对如办公用纸张、各类货物的包装、部分装修建材等必须明确采用循环再生材料。在评标标准上,对节能型、环保型产品实行额外加分,拉大与普通产品的得分差距。在中标供应商的确定上,在价格、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指标相当的情况下,对有节能产品、绿色产品认证的,应优先选择,具体做法和标准事先在招标文件中详细列明。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让“绿色产品”优先准入政府采购快车道。

第4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酒店经营属服务性行业,劳动强度大,薪资待遇也不够高,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行业内非常缺乏专业化的成本控制人才。不仅如此,行业内成本控制人才的流失率也非常高。主要是因为从事酒店行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业意愿不够强烈,所以很难形成具备酒店特色的专业成本控制队伍。也正是因为如此,酒店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酒店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比较复杂,业务流程也比较烦琐,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连锁酒店,要想保证各项工作的进行能获得良好成效,各个部门必须要良好配合。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管理难度比较大,要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达标。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积累工作经验,积极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

3. 物料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酒店的各项经营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物料,实现规范化管理很有必要,能避免各项资源大量浪费。但是酒店实际的经营情况却不够乐观。物料的使用在部门的单一指令下就能实现,也没有形成科学、量化的考核和审批标准。也有很多部门只要物料使用完毕就会前往领取,节约意识过于缺乏。长此以往就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浪费问题,导致酒店行业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能力下降。考虑到酒店行业的原材料采购需求,普遍受到季节变化等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如果采取固定的管理模式,容易导致原材料积压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原料货物未实施科学的分类,对价格较高的原料未进行重点管理,存储管理混乱导致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损失。仓库管理不够严格,闲杂人员随意出入,导致物品丢失,也会加大酒店的经营成本。

三、酒店行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1. 针对酒店菜肴制定标准成本卡

制定标准的成本卡是解决酒店行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问题的一项关键手段,为工作人员核算每一道菜肴的标准成本提供便利条件。在此条件下获得每项原材料的出净率也更加便捷。制定标准的核算期,以菜肴的实际销售量为依据,计算酒店实际销售菜肴的消耗成本,从而确定标准消耗成本和实际消耗成本之间的差额,确定二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表示这一差异的指标有两种,分别是价差和量差。如果计算结果显示标准消耗成本和实际消耗成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就说明一个问题,也就是原材料的出净率不够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酒店严格把握供货质量。以价差提示为依据,良好控制对供应商品的价格。科学衡量酒店成本控制指标,把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作为可靠的依据。

2. 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及采取有效措施

酒店管理人员要注意在实际控制工作中,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对于实际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完成日常工作要重视对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建立并补充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机制,积极构建适用于酒店的成本控制体系,突出酒店独有的特色,形成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做到奖罚分明、择优晋升,鼓励日常工作中的良性竞争行为,对工作实效问题多加重视。另酒店在建立之初就建立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财务部门建设了标准的规范的酒店成本管理体系,设置组织框架、科学配备工作人员、设计完善的岗位操作流程,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操作制度,从根本上改善酒店成本管理控制体系。

3. 采购活动的进行应体现制度化及规范性特征

第5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关键词:连锁快餐店;食品采购;采购管理

随着快餐企业的不断发展,连锁快餐店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能够以实惠的价格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饭菜,已成为各大连锁快餐店竞争的焦点,而实现这一目标与做好食品采购管理息息相关。连锁快餐店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价格,向合格的供应商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一定数量的原材料。食品采购管理是连锁快餐店管理的首要环节,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快餐店的成本、质量和经济效益,只有做好采购管理,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连锁快餐店的食品采购管理环节做得并不到位,甚至有些快餐店将采购管理等同于简单的食材采买,并没有意识到采购管理对快餐店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连锁快餐店食品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采购管理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连锁快餐店的管理者对于采购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采购只要能够保证正常供给、维持低成本就行,其对快餐店的经济效益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因而,大部分连锁快餐店将精力用于如何开发新菜品、扩宽市场,以及增加销售量,“营销为上”的观念在连锁快餐店中已经根深蒂固,食品采购管理理念易被忽略。在人员配比上,有时甚至只有一个采购人员支撑;在制度建立上,采购政策及各项激励制度、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甚至有些连锁快餐店根本没有食品采购管理相关制度。快餐店内部对采购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很多连锁快餐店管理者眼中,采购部门仅仅是服务于生产部门的辅助部门。

(二)采购制度选择不合理

连锁快餐店是以连锁经营模式进行营销,涉及的店铺比较多。许多店铺汇聚起来就会形成很大的购买力,同时也会形成很强的议价能力,比较适合采用集中制采购制度。集中制采购已是连锁快餐店降低采购成本的一把利器,但现实中仍有许多连锁快餐店由于管理能力有限,很难形成可以整合各种资源的采购总部进行统筹管理,或者即便设立了采购总部,其采购管理效率也比较低下。因此,大多数连锁快餐店仍然采用分散制采购,这种制度虽然比较灵活,对集中管理能力要求比较低,由于采购需求量分散,很难形成大宗购买,从而增加了采购成本,如果管理失控,将会造成供应中断,影响连锁快餐店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采购需求量预测不准

连锁快餐店在食品采买中多以蔬菜、水果、海鲜、肉食为主,这些食品的共性是保质期较短,如果采购量过大,容易造成食品堆积和浪费,如果采购量过少,又会影响快餐店的正常运营,确定采购需求量一直是个难题。有些连锁快餐店采购需求预测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库存、需求的变化进行科学预测,增加了快餐店的经营成本,也有些连锁快餐店为了恰好满足需求量,实施高频率采购计划,也会增加快餐店的采购成本。

(四)缺乏供应商管理理念

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是整个采购体系的核心,关系到整个采购部门的业绩。在竞争中,连锁快餐店面临着缩短上菜时间、提高菜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目前来看,连锁快餐店普遍存在缺少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的问题,供应商更换频率较高,对供应商缺乏合理的评价。以A连锁快餐店为例,采购权由一位负责人独掌,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仅局限于价格,对于食品原材料的差别、供货周期的长短、供应能力的好坏、采购地理位置的远近等因素重视程度较低。对以往合作过的供应商的合作状况没有进行记录和评估,一旦供应环节出现问题,与供应商进行协调解决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五)采购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采购人员的能力对于连锁快餐店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快餐店食品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60%—70%,采购人员控制成本的能力与快餐店利润息息相关。有些快餐店虽然有手艺精湛的厨师、专业的服务人员和良好的餐厅环境,但其经济收益不理想,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原材料采购质次价高,甚至有些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收取回扣。采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问题,对采购人员自身素质要求较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对采购的效果和效益具有决定性影响,能否制定出可行、合理的采购方案并保证其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快餐店采购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然而,大多数连锁快餐店的采购人员未经过系统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岗位和技能训练,部分采购人员文化水平不高,观念意识比较落后,操作技能不佳,适应能力较差,成为影响连锁快餐店食品采购管理的重要因素。

二、连锁快餐店提高食品采购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对采购管理的认识

连锁快餐店每天需要大量的食品原材料,食品质量好坏、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快餐店的运营和效益,快餐店必须站在自身长远发展角度,把食品采购管理作为快餐店经营的中心工作,提高对采购管理的认识,推动采购管理创新,建立和不断完善采购管理体系。应充分认识到快餐店成本中用于采购食品的部分占很大的比例,连锁快餐店应在彻底转变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完善采购风险应对机制,多头并进,提高食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快餐店利润最大化。

(二)鼓励实施集中制采购制度

常见的采购制度主要有集中制、分散制和混合制采购,连锁快餐店以店铺数量优势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实施集中制采购能够有效利用这种优势。集中制采购要求连锁快餐店对所需物资的采购任务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分店均无采购职权,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连锁快餐店的采购费用,使单次采购数量增加,比较容易获得价格折扣和良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统一组织供应,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此外,为了保证集中制采购顺利实施,须配套相应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分店可以将自己的采购需求通过采购管理系统汇总到总部,总部既可以了解到各分店的需求,又可以通过EDI向供应商询价,并分析供应商报价。

(三)制定科学的采购需求计划

连锁快餐店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确定采购需求量,如ABC分类法、经济订货批量法、物资消耗定额法等。以ABC分类法为例,将连锁快餐店所需采购的食品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A类食品种类只占20%、金额占80%;B类食品种类占30%、金额占15%;C类食品种类占50%,金额占5%。按照这种划分要求,对采购的食品进行分类。对于A类食品,要实行重点管理,这部分食品是采购的重点,适宜采用标准化采购;对于B类食品,由于其种类过多,消耗周期波动比较大,而且有些食品可以相互替代,因此采用定量采购,可以重点管理,也可以一般管理;对于C类食品,由于其种类过多,而且消耗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可以定点采购,实行一般管理。

(四)与供应商进行深层次合作

供应商的选择和关系管理是快餐店采购管理的根本,供应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快餐店的成本、质量和效率。连锁快餐店如能将采购管理中的质量管理重点转移到对供应商的管理上,那么快餐店生产过程质量和成品质量可提高50%以上。要想实现与供应商的深层次合作,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合理选择供应商。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使更多、更具实力的供应商参与竞争,从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供应能力、地理位置、可靠性、售后服务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最佳供应商。第二,成立专门的考核机构,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重点培育伙伴型供应商。

(五)加强采购人员技能培训

连锁快餐店应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采购管理人员,不但要有先进的采购管理理念、成本意识和价值分析能力,还要具备管理供应商的能力,以顺应市场变化。提高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采购人员应对供应商的报价内容有一定的分析技巧,不能仅仅比较总价,必须对每个供应商的原材料、人工、设备、税款、利润、交货时间、付款条件等逐项加以剖析评判,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人员的沟通能力,无论采用书面形式还是语言形式与供应商沟通,采购人员都应能够表达清晰,如对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的表述,避免产生误会。

作者:毕田田 秦法明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我站根据市委、市环保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监测站实际制定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市委“快、准、实”的要求,认真学习、深入动员,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具体工作中,建立制约机制。在涉及大笔资金的仪器采购上,采取了由总工办牵头制定购置计划,相关业务科室提出技术要求,提出最优采购方案,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等具体措施,堵住了购置环节上的漏洞,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了最合理的应用,从而保证了用最低价格购置优质仪器。在对外委托监测服务工作中,我们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业务科室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将采样、分析和报告三项工作实行三分开,避免了监测环节上的暗箱操作,提高了监测报告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一年来收到了10余面锦旗。使廉政工作落到了实处。

xxxx年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要在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国家总站、省监测中心站和市环保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职能,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

我站xxxx年的工作思路是:以创国家先进监测站为目标,以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和卫生城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监测能力和为社会服务能力,全面、优质地完成环保模范城创建和卫生城监测工作及各项监测任务。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五个能力。提高监测技术能力,特别是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能力;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具有前瞻性的和环境热点问题、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较大的环境问题的研究;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掌握我市环境质量现状、污染原因及质量的变化趋势;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积极开展室内环境、装饰装修材料、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作物和食品等会服务性检测工作。

重点工作:

1、按环保模范城创建标准,完成监测工作。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城市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交通干线噪声监测、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数据统计等工作。按要求建立档案,编制报告、报表资料。

2、新开展磨盘山水库水质监测、垃圾场渗滤液监测,与国家总站联系,明确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是否包含松北区和呼兰区监测数据。

3、完成水、气、声环境例行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任务。

4、完成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我局建立的六大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继续进行水域、森林、草原、湿地、土壤、矿产等六大生态系统的调查与监测工作,编写完成《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状况报告》。

5、完成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健全突发性环境事故危险源档案;完成一次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演练;进行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培训,做好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

6、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拟向市科技局和省、市环保局申请立项《哈尔滨市大气环境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生物检测及种群优化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哈尔滨市空气污染物浓度数值模式预报的研究》和《哈尔滨市排污权交易体系的研究》等科研课题。按计划完成市科技攻关项目《电磁辐射调查与研究》。

7、完成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复评审和省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使我站在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再上一级新台阶,为申请创办国家优质实验室奠定坚实基础。

8、做好区、县(市)网络站技术指导、质量考核及业务管理工作。

第7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关键词:餐饮业 生产成本 精细化管理

经济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尤其是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以及养生热潮的广泛兴起,使得人们对饮食越来越重视。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民以食为天”思想的长期影响,为我国餐饮行业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于是,我国餐饮业迅速发展,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知名品牌,如享誉全国的“海底捞”火锅、“俏江南”以及“全聚德”烤鸭等,极大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1]。

但是,由于国外“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快餐品牌的入侵,以及国内本土视频安全问题的屡禁不止,导致国内餐饮业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2]。除了保证食品的安全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餐饮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外,如何控制好整个餐饮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便成为了餐饮企业在困境中生存并继续发展下去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餐饮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是指以成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所消耗成本的产生原因、使用途径以及产生的效益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产生边际成本最小的经营方案,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3]。由于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的缺乏,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的缺乏,导致了企业在决策失误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支出,增加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减少了经营效益,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探讨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餐饮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该种管理模式应用后所能产生的效果,对完善餐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一、现阶段经济发展条件下的餐饮业的成本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频繁出现盲目采购的情况,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目前,由于气候、土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材料的价格快速上涨并居高不下。尤其是近几年来,炒作的现象越来越猖獗,大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囤积居奇收聚货物,然后再通过炒作等手段哄抬价格,导致农产品市场秩序混乱,各种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而且,由于当今餐饮业的普遍采购方式为定量采购(订购量通常要远远超过实际需求,以至于储存时间过长,导致原材料腐败、变质的数量较大,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4]。再加上管理不充分,导致整个餐饮运营系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运输机制,运输工具不统一,且缺乏合理和较为完善的交通计划,从而造成了采购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2.人力资源以及经营成本的问题为餐饮业的成本管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现如今的部分餐饮企业的管理者,是盲目跟风、投机倒把分子,他们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经营管理的经验,对市场的发展前景认识不充分,忽视了财务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人力资源以及经营成本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合理的成本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决策失误,从而导致了成本支出的浪费,为餐饮业的成本管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二、加强餐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餐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是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对一个合格企业的要求的需要。一个企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一个公司长期亏空,那么它将会被现代经济社会彻底的抛弃,因为它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5]。而控制成本便是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餐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调整资金结构,控制企业规模,使企业能够很好的把握机会,规避风险,从而满足当今经济社会的需要,并长期的发展下去。

2.加强餐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是促进餐饮业发展、实现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成本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指以节约的意识,来处理企业运营之中的各个环节的种种问题。成本精细化通过财务管理的方法来减少开支,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三、完善餐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1.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保证精细化、定量的采购方式。在采购前,对原材料市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相关原材料当前的价格以及发展得趋势,进行成本精细化分析,从而做好周密的采购计划。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和固定的原材料提供客商建立一个长久的、固定的合作关系,并商议长久的原材料订购计划,从而从材料采购的源头实现成本的节约。另外,餐饮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努力实现精细化、定量的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边际成本的最小化。

2.提高餐饮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以及财务管理的能力,降低决策失误造成的成本浪费。餐饮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对自身的认识,注意自身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思想素质,并经常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及时给自己“充电”,保证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思想和价值观念等,要跟上时代的节奏[6]。同时,要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努力从生活中把握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另外,要向本行业的老前辈讨教管理经验,从而努力转变其思维方式,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向本行业的老前辈讨教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财务管理的能力,从而实现餐饮业的成本精细化管理[7]。

四、结论

目前,我国完善餐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由于其本身的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再加上我国餐饮行业缺乏该方面的权威人士及创新人才,而且我国的餐饮行业发展也不是十分充分,还不具备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不能实现运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所以完善餐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究工作,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8]。因此,我国餐饮企业要加强完善本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究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投资力度,从而保证企业内部运营成本的降低,促进餐饮业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的提高,实现餐饮产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促进我国餐饮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9]。

参考文献:

[1]秦海波.冯凤麟.高校餐饮服务精细化管理战略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3(02)

[2]龙光宇.精细化管理让企业更好地服务消费者[J].信息与电脑.2010(10)

[3]陈春潮.陈卫.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性高校学生食堂采购机制创新探析——以梧州学院为例[M].现代经济信息.2011(19)

[4]史瑞超.简议现代酒店餐饮行业供应链精细化管理[M].中国市场.2012(12)

[5]张健.赵华.基于价值导向的连锁餐饮企业精细化管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8)

[6]何桂平.连锁餐饮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0(07)

[7]沈文员.郁家良.浅谈无锡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现状及对策.[M].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1(09)

[8]朱晓霞.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连锁经营[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11(17)

[9]吴震.晏东红.探索行业管理新模式实行餐饮专业化管理[M].中国集体经济.2013(09)

作者简介:

第8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继6年前重组中谷粮油集团后,又一国资委直属企业纳入中粮集团旗下。中粮集团,作为一个集收储、加工、贸易和运输为一体的国际化大粮商雏形渐显。

“自由恋爱终成正果”

“中粮集团跟华粮集团的重组是不是自由恋爱?”同属国资委直管的两个央企并购重组,不免令人揣测这恐怕是一场“包办婚姻”。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大方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恋爱都好几年了,而且是中粮先追的华粮!”乍看之下,我们很难相信总负债184.44亿元,负债率超80%,净利润为负的华粮集团能获得资产规模近2600亿元、年利润超100亿元的粮企大鳄中粮集团的青睐。

华粮集团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产物。1993年,我国决定依靠世界银行贷款在各地建设现代化的粮食流通项目,实现我国粮食运输“四散化(散装、散运、散储、散卸)”。2005年12月,国务院出资组建华粮集团,统一管理这些陆续建成的现代化粮食流通项目。2006年8月,华粮集团正式注册成立,担纲北粮南运和国内粮食调拨的物流重任。

目前,华粮集团总仓容达746.8万吨、拥有6个粮食中转专用港口、占国内总量四成以上的散粮专用车皮、4艘粮食运输船舶、17万米铁路专用线,每小时中转发放能力达25300吨。

这样庞大的运粮能力正是中粮集团亟需的。宁高宁坦承,中粮集团目前多数的仓储运输能力都依赖其他企业补充。“中粮单独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的成本高,周期长,况且现在已经没有合适地方可供修建了。”

面对这样的窘境,宁高宁深感忧虑:“总不能当客户想去仓库检查粮食,我们还得管其他人要钥匙吧!”

觊觎华粮集团的还有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2006年以来,中粮集团、中储粮、华粮集团一直是国内粮业三大巨头。早在2009年即有消息称中储粮有意并购华粮集团。去年7月,国资委宣布由原中粮集团副总裁迟京涛出任华粮集团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同时意味着,在这场并购大战中,中储粮最终出局。

宁高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政府在看了多家企业的并购方案后,做出支持中粮集团并购华粮集团的决定,这说明我们的方案最适合粮食企业市场化经营的方向。”

选择中粮集团也是华粮集团员工的心愿。“既然是自由恋爱,结合就必须要自愿,在华粮集团职代会上,并购方案获108名职工代表全票通过。”迟京涛补充道。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则在重组大会上说道:“考虑到中粮集团与华粮集团的业务联系比较紧密,资源存在互补性,我们推进重组是符合华粮集团职工长远利益的。”

“像运输矿石一样运粮”

“今年2月,我们通过华粮集团的散粮专用车,成功把3000吨玉米从位于吉林松原的粮库运抵位于安徽蚌埠的中粮生化(000930.SZ)的仓库。”宁高宁自信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已经能像运输矿石一样运粮了!”

迟京涛补充道:“过去都是包粮入关,现在是‘四散化’运输。”这种告别了麻袋包装和人驮肩扛的装卸方式,极大提高了运粮效率,对整个粮食贸易和加工物流来说都是一场革命。

尽管这样的结局看似圆满,但对中粮集团而言,它必须尽快让华粮集团扭亏为盈,实现人员整合,让华粮集团的闲置资产重新发挥作用。

“这好比出行是选择打车还是买车。本来你可以依靠其他企业来完成物流,但现在你选择自己做,就必须要把自己的物流搞好。” 宁高宁表示,“如果买了车开不好,就还不如去打车。”

宁高宁对华粮集团的资产寄予了厚望,他认为这是个被低估的金矿。他指出,华粮集团账面上至少有60亿的原始资产,若按今天的价格计算,实际价值将会翻好几番;而另有的八成负债是由于库存粮食周转造成的,并不会对持续经营造成高风险。

这次合并,中粮集团承诺所有员工全部接收,也不需要国家额外给予政策照顾。宁高宁一方面表示有信心完成整合,接受国资委的考核;另一方面也谨慎地表示:“责任重大!”

“我们打算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整合。”宁高宁对《中国经济周刊》透露,最新的计划是,中粮集团将参与华粮集团在广西的仓储和港口的运营。不过中粮集团并不打算仅将华粮集团打造为一个集团内的物流平台,他希望利用华粮集团彻底改变粮食内贸格局。

“这个公开的物流平台不只是中粮集团自己用,也欢迎其他企业利用这个平台运粮。”宁高宁说。

重组后可抗衡国际四大粮商

在重组大会上,邵宁对中粮集团的转型给予高度认可:“这几年中粮集团发挥粮食经营的综合优势,实现了从传统的贸易商向实业商的成功转型。”

在迟京涛看来,在这场并购中最得好处的是国家。“中粮集团这样一个国有企业,拥有了在全国范围调运粮食的能力,这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又增加了一只手。”

谈到合并后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时,宁高宁除了表示会降低粮食运输成本外,还特别表示:“把中粮集团和华粮集团放在一起,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内贸、外贸、加工、物流、生产的企业布局。把农民和产地联系起来,这个企业将变成一个真正的大粮商。”

美国的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基(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国的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所组成的“ABCD”国际四大粮商已布局中国数年。以大豆为例,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进口的大豆有八成都需通过这四家国际粮商来采购。身处大豆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也难逃外资掌控,国内70%的榨油企业都被国际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和“鲁花”等品牌背后均有外资身影。

重组华粮集团后,致力于“全产业链”布局的中粮集团在资产规模上亦可以与国际粮商巨头比肩。未来的中粮集团将有望在保障粮食安全、争夺农产品定价权的过程中,发出来自中国的声音。

中粮集团“全产业”并购路

2013年3月

中粮集团重组华粮集团,华粮集团成为中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2011年7月

中粮集团宣布已经持有澳大利亚糖业公司TullySugar接近99%的股份。

2009年7月

中粮联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币收购蒙牛公司20.03%的股权,中粮拥有合资公司70%的股权,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

2009年2月

北京五谷道场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重整方案获批,中粮集团作为重组投资方入主五谷道场。中粮集团支付1.09亿元用于五谷道场清偿债务及支付破产费用。

第9篇:食品采购方案范文

[关键词] 连锁超市 采购业务 措施

一、超市采购业务的特点

1.采购规模较大,内容丰富。连锁超市出于满足顾客不同需求,基本上满足消费者进入商店后可以购齐一切的愿望,连锁超市采购产品范围很广,包括食品、日用品、纺织品、服装、鞋帽、电器等若干项目,并且不同类型商品又包括不同品牌。此外,连锁超市由于自身规模大,及采购成本的考虑,其在各种产品的采购中显示出巨大的需求和购买力。

2.采购价格低廉性要求较高。连锁超市的产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真正吸引顾客的是相对低廉的价格。因此,连锁超市,一方面完全可以凭借其规模采购对各种商品的采购价格施加影响;另一方面连锁超市应定期对各供应商提供的采购价格进行比较,在保证质量的前证下,尽量选择低价格产品的供应商,节省开支。

3.采购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连锁超市无一例外地重视企业自身品牌建设和顾客口碑传播的影响,而连锁超市质量稳定性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顾客购买某一种产品时,由于该产品质量不过关,必然会影响顾客对该产品的评价,甚至会影响到顾客对该超市的整体印象并带来失去该顾客的危险。因此,严把商品的质量观是连锁超市采购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4.供应商选择复杂性。连锁超市商品的需求虽然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顾客出现新的需求时,为满足顾客的需求,连锁超市就可能不得不面临新的供应商的选择问题。此外,连锁超市有时考虑到成本等因素,也会考虑选择新的供应商。但是由于对新的供应商的了解甚少,就会面临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风险。因此,在选择新的供应商时要集体讨论决定,避免考虑不周,而且要对新供应商的商品进行试销期考验,让其经过顾客的检验。

由于连锁超市具有的这些特点对其采购流程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也使得其内部控制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关键控制点及具体控制措施

连锁超市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流程如上图所示,为实现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商品结构和及时补充货物的目标,对上述流程中采购申请、确定供应商、实施采购、验收入库等几个关键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就能基本达到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1.采购申请。连锁超市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量及库存量综合考虑需采购量,采购过多会造成产品积压、影响收益;而采购不足,则不能满足顾客需求,若长期出现此状况有可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连锁超市应合理确定需要的采购量。

连锁超市可以利用其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了解各分店的销售及库存情况,先在不同分店之间进行商品调配,如果预计还无法满足销售需求,再确定采购进行,及时进行采购。

2.确定供应商。供应商的确定是连锁超市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因为供应商的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进一步影响连锁超市的声誉及利润。在此环节,容易出现所选供应商产品不合格或未进行询价、比价就确定供应商,相关领导就签字批准的情况。

连锁超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制度:任何商品进货,先得经过有关人员推荐,再由商品评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做到不经推荐评委会不讨论,不经评委会批准不签约。这样可以防止供应商通过贿赂某些上别人员就可以把产品摆到超市货架上的可能性,从而防止发独断专行,防止了采购环节腐败的发生。此外,连锁超市可以对新进供应商设制试销期的考核的制度,让产品经过顾客的检验后,再与其签订合同并大量从中购买,这样可以保证采购商品的质量。

3.实施采购。该控制环节容易出现连锁超市考虑成本等因素,采购申请人员与实施采购员为同一人,出现岗位不相容矛盾。申请人员虚购采购计划,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结果。

连锁超市必须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及潜在风险,在组织结构上进行相应的改进,使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

4.验收入库。企业就当及时对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根据合同验收入库,包括数量、质量和供货时间等其他特殊要求,只有经过验收合格的商品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否则,应当与供应商协商解决。这样可以避免以后发生不必要的争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同任何管理手段一样,采购内部控制也存在一个怎么样实施的问题。很多连锁超市并不是没有内制制度,而是对其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那样内部控制就相当于一纸空头,根本起不到尽最大可能优化采购方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其整体经营管理能力的目的。因此,为了保证采购内部控制有效实施,还必须保证既有超市软环境建设方面,比如超市文化建设、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促使超市员工积极执行采购内部控制等,又有制度保障,比如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授权体系、完备的信息与沟通体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