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交通物流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物流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交通物流的特点

第1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物流 高速公路 区域经济

在物流过程中,交通运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就交通运输而言,在现代物流中所起到关键作用,体现出极大的灵活和机动特点的就是公路运输。随着目前我国物流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在物流事业中最大程度上体现公路运输的价值,是目前公路运输公司以及物流企业都格外关注的问题。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的,虽然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建成的高速公路公里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达到我国交通规划部门所提出的高速公路规划要求。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但极大地缩短了城市、省际之间的距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既有资源上的合理配置。此外,依靠高速公路可以十分便利的实现各个区域之间在资源、资金、商业、信息以及文化之间的流动。从这些意义上来说,高速公路对于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区域物流发展概述

(一)区域物流概述

所谓区域物流就是指在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所进行的物流活动,具体而言主要是以某些大中型的城市为中心,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之内充分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以区域的经济范围以及经济规模为基础,保证区域内部或者是外部物品实现供应地和接受地之间的实体流动。根据目前我国在区域物流的发展特点,实现了对多种运输方式上的有机衔接以及物流活动上的有机集成,在实现对本区域经济发展良好服务的同时提高本区域中物流的效率和水平。在区域物流过程中,较为注重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物品从供应到供求上的运输过程,目的就在于依靠区域特点和区域优势,实现物件在大范围上的流动,从而保证区域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二)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1.区域物流发展是全球流通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物流区域化发展打破了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界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可以说,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大、流通效率越高,流通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因此,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正是流通领域不断革命化的必然结果。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区域物流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制度协调、资源互补和需求放大效应为目标,以物流区域化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达到降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至此物流区域化的呼声日高。

3.对经济贸易所实现的互补

从国外区域物流发展的成功范例来看,物流区域化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和行业一体化的进程中,从一开始就担当起助推器和开路先锋的重任。物流行业跨区域的合作与经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货物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贸易上形成了很大的互补性。

二、高速公路对区域物流的布局影响

高速公路对于区域物流在布局上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对区域物流发展上的影响,因为区域物流的布局就是指对区域物流的选点,而只要是可以对区域物流发展实现积极促进的地点,都可以作为区域物流的选点分布。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的内容上,浅谈高速公路对区域物流发展以及布局上的影响。

(一)提高了区域运输上的通达性

随着目前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区域布局以及城乡规划都必须依靠较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以及地理区位。而就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而言,一方面提高了各类信息以及人员流动的密度,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运输上的通达性。高度公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件运输的速度和能力,在区域内部以及各类区域之间,依靠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实现对公路沿线各区域之间的交流密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运输上的通达性。

(二)实现了区域之间物流网络结构的完善

在区域经济理论中提出了产业的扩散和空间聚集作用,这就将城市的所有周边地区都划到了城市郊区的范围,这也就导致了城市之间在扩散以及空间聚集方面依靠交通沿线来实现连接和延伸。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区域运输通达性的增加,同时依靠高速特点来对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进行缩短,从而保证了各区域之间的协作与分工,进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此外,随着目前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对于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所造成的影响力也越发的明显,依靠这种影响力可以让公路沿线的小城镇可以更为容易的接受区域中心所带来的产业转移以及经济辐射。高速公路的这种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区域之间物流量的提高,都是对区域之间物流网络结构的一种完善。

(三)成为了区域物流中的主干运输线

在区域物流中,由于在物流中所提出的高效性要求,高速公路的建立必然成为了物流中的主干运输线,这也是与高速公路的运输特点所分离不开的。高速公路除了速度比一般公路要快之外,同时安全设施较为齐全,在路况管理上也有其极为突出的优势。正是由于高速公路具备这种速度快、安全性能高以及管理完善等方面的特点,必然成为所有区域经济中进行运输的首选,高速公路成为区域物流中的主干运输线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朱玲玲.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物流[J].物流技术,2008,(06)

第2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物流; 绿色物流; 负面效应; 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物流业尽管对社会进步及城市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化的进程造成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现阶段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制定并实施城市物流对环境友好的发展对策无疑是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一、 城市物流的内涵

城市物流的内涵是指,通过考虑城市内的货物流动对社会环境、经济、资源所造成的影响而对城市内的物流活动所进行的整体优化与控制的过程。尽管城市物流是在企业微观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物流范畴,然而它又不完全属于宏观物流和社会物流的范畴,准确地说,应是介于社会宏观物流与企业微观物流之间的中观物流。城市物流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从物流活动的具体范围上看,城市物流既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重要基础;从物流活动的功能上看,城市物流通过经济高效地进行物资供应与废弃物清理来切实减轻城市的交通环境负担;从具体运转特点上看,城市物流具有综合性强、流通量大、物流结点多且分散,更强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特点。既然城市物流的内涵如此丰富,那么也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物流对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重要影响。

二、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动因

1. 物流发展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流乃是一种派生需求,其活动的规模、系统结构及系统模式不仅要受到物流需求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也还会受到社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物流业在给社会提供迅速、便捷与准确服务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由于城市路网和货物运输中心等基础设施既落后又缺乏科学的规划,无形中更加剧了城市物流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仅如此,由于城市环境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功能的发挥,并且还会影响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践中下大力气去实现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发展目标,无疑是有着极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2. 交通拥挤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物流发展的角度分析,引发城市交通拥挤与和阻塞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为自营运输而拥有的车队大多处于单程载货和单程空载行驶状态;为满足及时的配送需求,车辆非满载行使情况十分严重;因选择运输线路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因而普遍存在着路径迂回现象;物流布局不合理,尤其是没有综合考虑到城市交通的流量问题;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不高,无效运输的现象严重。城市交通拥挤现象的形成和加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营运成本,而且也加重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交通拥挤一方面使车速降低,增加了燃料消耗,无形中也会引起更多的空气和噪声污染;另一方面汽车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也很容易产生燃料不完全燃烧现象,使车辆排放物中的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会更多,当然造成的污染也就会更大。

三、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1. 合理规划城市物流系统

现阶段城市物流中出现的货物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及对流运输等不合理现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物流网络布局的不合理而引起的,特别是物流结点布局的不合理最为关键。为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恶化和运输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应合理地规划物流中的结点布局。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物流结点的规划布局应同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当物流设施布局距离城市公路网与铁路车站都比较近时,该物流设施就具有良好的货物集散作用和转运功能。因此,在具体的物流设施选址时,应尽量以此作为设置与布局的具体标准。考虑到物流结点布局设计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实际运作中,应借助于现代化技术与运筹学方法来建立物流网络中心的设施选址模型并求得最佳的物流结点布局。

2. 通过多式联运以降低汽车运输量的比例

考虑到汽车运输本身所具有的利弊特点,实践中更多地利用污染少的铁路运输与水上运输,应是现阶段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且重要的途径之一。实践中为了实现多式联运的无缝连接,还需要有高效率的转运技术和联运组织方式来与之配合,尤其是在联运的组织建设上,应大力发展可跨越多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业并积极简化中间环节。同时,也应重视各运输部门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具体方法是通过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以及资本间的相互渗透策略,真正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

3. 大力推进和实现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考虑到城市物流信息在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改善环境污染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因而实践中重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智能化。为了真正发挥信息与智能化管理在现代物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建立并完善基于Internet 的物流信息系统十分必要。因为这种信息系统在不改变和不影响原有各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地安排运输、仓储、货物跟踪与查询等业务,并最终能够提高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将GIS和GPS技术应用于城市配送系统中,不仅能帮助配送企业优化车辆和人员调度,最合理地安排人、财、物资源,而且还可在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利用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配送区域与配送线路并最终实现配送服务的最优化。

四、 结束语

由于中国的城市物流业才刚刚起步,不仅在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方面有待于努力与提高,而且在具体的布局规划、物流理念以及组织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或不足,认识了这些问题与不足并寻求相应的对策及措施,无疑是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的。

作者单位:汽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赛场勤务员 小人物派大用场

顾名思义,奥运物流就是专门针对奥运会举行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将奥运会举行期间所需要的物品以及宣传奥运会丰富奥运生活所需要的物品从供应地点到需求地点的一个管理控制和实施过程。根据奥运会的实际需求以及以往经验,奥运物流需要将物流功能中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实施有机结合,并根据各物品的实际特点提供延伸细节服务。综合的讲,奥运物流的特点包括:需求量庞大,时间性强,安全要求高。商品类别多,需求各异的特点。

历届成功的奥运会告诉我们,科学的奥运物流管理模式以及良好的组织体系对于奥运会举办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奥运物流的特点出发,一方面可以使物流企业更深入的了解奥运物流特点,更从容的做出相应的运作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物流企业进行更客观的评估。

赛中物流是指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发生的物流活动,由于其特殊性,为奥运会提供赛中服务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要承担最大的压力,付出最多的辛苦。一方面该项物流直接关系到各项比赛能否顺利进行,不能出半点差错,无论是商品的品质还是服务的品质。另一方面,大量的赛中物流物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也不能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物流过程不允许出现差错,特别是参赛人员的比赛器材。赛会的传媒机构物品也要保证其安全、准时的到达指定的送货地点并安装完毕,不难想象若不能安全准时到达的话,报道的首条新闻应该就是赛会物流送货的延迟。

吃住行 不能少也不能多

在一届奥运会中,比赛器材、新闻器材、膳食、食品、饮料一个都不能少。生活垃圾。纸类、塑料、玻璃等废弃物一点也不能多。2000年在悉尼举行的第27届奥运会共有199个国家的1030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增加到28个大项,代表团官员约5100人,媒体记者15000人,比赛使用的器材、设备数量就高达114万件,其中网球19800只,曲棍球1200只,篮球600个,体操和摔跤用镁粉550箱。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估计运动员16000人,官员贵宾等5300人,裁判2000人,媒体记者17000人,工作人员(含志愿者)110000人,比赛器材预计超过120万件,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储存面积至少是10000―15000平方米,提供的特殊场馆像皮划艇。赛艇分场馆至少10000平方米。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唯一的奥运餐饮管理服务合同承包商Compass Group公司在奥运会的17天期间。配置了300多名管理人员和150名学生,每天为奥运村和其他14个比赛场馆的运动员、官员、工作人员和观众等提供15万份膳食。该公司的项目物流组织计划工作从1999年就开始,至少是在奥运比赛的前一年就与各国的运动队商讨确定运动员在奥运比赛期间需要吃什么样的食品。据估计,北京奥运会各个运动场馆至少需要提供1200万人次的用餐,平均每天要提供大约40万人次的用餐;奥运村每天要消耗大约100吨的食品;奥运会期间,北京至少有25万左右的国外游客和75万左右的国内游客,每天要为这些游客提供450吨的食物。这些食品都需要物流服务企业准时、安全、卫生地配送到指定的地点。对上述游客、工作人员的准确预测是优质物流服务的基础。

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于开赛前阶段的1994年首次设立了物流委员会,专门负责包括废弃物物流在内的奥运物流管理工作。奥运会期间,奥组委物流委员会主要负责场馆地区所有物品的储存、配送和回收,为场馆地区统一提供商品配送和废弃物物流服务。物流委员会组织了约3200人从事场馆地区的废弃物物流工作,使用了120万只垃圾袋和15000个垃圾箱,共收集、清运了1800万磅废弃物,其中回收了约2000万只塑料瓶和近200万磅纸张。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比赛期间,场馆地区的废弃物发生量为3105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预计奥运村的废弃物日发生量为34吨,办公区的废弃物日发生量为60吨,比赛场馆的废弃物日发生量为120吨。尽管每日的废弃物发生量为214吨,但是,根据“绿色奥运”的精神,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并实现资源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预测,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废弃物物流需求量10.8亿元,其中奥运会直接产生1.2亿元,观众和游客产生9.6亿元。

交通运输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如何协调赛事物品的物流、参赛人员的车辆通行、贵宾人员的车辆通行、公共交通、车辆的安全等级以及一些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奥运物流成败的关键。例如:去训练场和比赛场馆的运动员、裁判员、现场播音员对于车辆到达的准时性和安全性要求达到最高标准,而比赛现场所需的比赛器材、新闻器材也必须按时到达,否则比赛无法进行,而车辆的通过能力是有限的,限制其他交通形式,提高公共交通通行能力,提高奥运相关车辆的通行能力,充分利用非比赛时间进行商品配送等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根据《北京奥运交通规划》,奥运会期间,运动员、教练员及奥运官员由驻地到比赛场馆时耗不超过30分钟,奥林匹克交通优先路线,平均车速不低于60Km/H。显然,根据各人与奥运会的相关性区分不同的等级并制定预案,应对紧急情况是必要的。

无论是膳食、饮料还是信件、包裹其安全性都不容忽视。对于进入场馆区域的配送车辆的安全检查是必须的,然而,由于时间的紧迫性,检查会影响时间,如何将安全检查与物品质量检查结合起来,做到检查过程的一次性需要安全管理部门与物流部门共同协调。盐湖城冬奥会的餐饮管理服务合同承包商几乎每天都要与各国奥运代表团的领队会晤,询问有关食物、安全和运输的情况。根据《北京奥运交通规划》,奥运会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四周将设置围栏,进行封闭管理,大屯路、成府路和中轴路在公园部分将限制车辆和行人使用,普通观众在乘车到达公园车站以后,首先须经过设在车站的安检设施,方可进入公园。悉尼奥运会期间,出于对场馆安全和场馆内资源有效管理的考虑,悉尼奥运物流中心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套对所有货物运送进行控制的制度,也就是“四把进门的钥匙”,分别是:车辆进入及停放许可证,货主证明。司机身份证明、主配送计划。所有到达场馆的车辆如果缺少”四把钥匙”中的一把,将不允许进入场馆。如果认为必要,场馆管理者、安全部门和场馆物流管理者可以根据所送物品的重要性以及场馆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

北京奥运会计划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有27个项目的比赛分别安排在32个场馆,相对集中于北京的四个区:奥林

匹克公园中心区、西部社区、北部风景旅游区和大学区。其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集中了14个场馆,准备举行15项比赛。根据预测,奥林匹克公园最多观众人数41.4万人次,高峰日全日人流聚集量(包括观众、运动员,官员合计)54万人次,其中高峰日高峰时段公园最大人流聚集量23.6万人。如此大流量的人群以及与之相伴的消费品。纪念品、饮料等的配送必然也是量大、集中,避免人流与物流在时间上重叠是物流计划中重要的原则。

大小企业 个个是英雄

鉴于奥运物流的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以往奥运会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都是那些国际知名的大牌企业,比如UPS,FedEx。显然,奥运物流需要有组织综合性物流的能力以及高水平的业务操作能力,也要具备一些专门的资质要求。北京交通大学张东亮、毕康基于相关研究,归纳出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业绩和经验、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物流服务质量、规模及网络化管理能力、品牌信誉。显然,国内在这些方面先进的企业与具有丰富服务经验的UPS、FedEx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并不是说国外物流巨头成为奥运物流特许赞助商,国内物流企业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2005年7月,UPS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UPS将向北京奥组委提供全方位的物流咨询服务,并协助北京奥组委策划和执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物流运作计划。在奥运会期间,UPS还将为北京奥组委所有指定的地点提供快递服务。显然,432亿元的物流需求并不是任何一家物流企业所能垄断的,赛前奥运场馆建设中的建材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并不严格,赛中物流的时间集中性、空间集中性都决定了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垄断更为困难.赛后物流的特殊性也要求必须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来满足这一要求。据专家预测:赛事期间(30天),运送总量约为75000吨,北京奥运比赛场馆集中在四个区,运送到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赛事物资是32188吨;运送到西部社区的赛事物资是20912吨;运送到北部风景旅游区的赛事物资是6875n屯;运送到大学区的赛事物资是15024吨。当然,如此巨大的运送量需要卓越的统筹、规划、协调控制能力,国外物流巨头的丰富经验在于能够为该过程提供良好的咨询、计划和协调,而具体的运作同样需要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当经验的国内物流企业来完成。

看看以往的经验吧,SCHENKER物流曾负责悉尼奥运会的进出口物流,该公司从197个国家组织空运1200吨,海运40000吨,并通过仓储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3000个托盘货位的仓库进行存储、分拨以及向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和相关酒店提供配送。奥运会结束后,该公司又租用了两个相同大小的仓库专门进行空运货物的处理,在10天内组织25000种货物空运到40个目的地,组织200个集装箱通过海运离开悉尼,其后又陆续运出了1000个集装箱。

这么看来,对于物流企业来讲,无论是在具有应对赛中物流的强大实力,还是具有丰富的国际物流经验,甚至在管理物流服务供应商方面,物流咨询方面具有足够的综合能力都可能为奥运物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4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智能运输系统;运输与配送;注意问题

Abstract: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use of advance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ITS tech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logistics system,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The author used modern logistic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expounded the view.

Keywords: modern logistic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Pay attention to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物流学告诉我们,现代物流(modern times Logistics)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而运输和配送是现代物流的关键环节,实现了物流的空间效益,是物流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还呈现出全球化、多功能化、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从而能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水平的目的。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则促使物流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满足了物流系统高度集约化管理的信息需求,保证了物流网络各点和总部之间以及各网点之间信息的充分共享。为此,笔者建议在现代物流系统中应该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以完成信息处理、通讯、控制、以及对高科技电子技术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建立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实现对货物在途状态进行适时控制。

一、智能运输系统(ITS)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智能运输系统(ITS)在现代物流中的运输和配送活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起到间接抑制物价的作用。智能运输系统(ITS)作为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首先是为物流运输提供各种有用的交通信息。通过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应用,物流车辆驾驶员可及时获得实时的交通信息,避开拥挤的路段,及时调整其行驶路线,帮助驾驶人员估算运输时间,实现最佳路径选择,提高运输效率和精度,以便在客户需要的时间内尽快完成运输和配送任务,从而提高了物流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其次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保障。利用智能运输系统(ITS),可以对车辆进行跟踪和定位,实时对在途的车辆和货物进行监控,及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方便管理者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及时监督管理。同时,物流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监测到的信息迅速对在途车辆或货物出现意外情况做出对策,以保障物流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利用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定位功能,可以对货物的在途控制提供可视化的货物实时信息,一则实现了对货物的动态跟踪、调度管理,二则也能为物流企业减少大量的投资,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二、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应该注意的问题

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是集条码技术(Bar Code)、数据库技术 Database 、电子定货系统 EOS 、电子数据交换 EDI 、快速反应 QR 及有效的客户反映 ECR 、企业资源计划 ERP 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因此,信息化是其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因而在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时,要充分注意它的这一特点。

1、要注意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信息的及时传递功能,以发挥适时制度作用,降低物流成本。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中的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分析道路交通信息,并通过对相关交通信息的分析、传递和,使得现代物流系统能够根据变化的交通状况为物流业提供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信息系统。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适时有效地把系统采集的信息提供给服务对象,以使驾驶人员能灵活、方便地选择最佳行车路线。

2、要注意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车辆动态控制功能,为车辆提供适时导航服务。 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车载导航系统和车辆跟踪信息系统,可以对车辆位置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可向物流企业提供车辆预计到达时间,为物流中心的配送计划、仓库存货战略的确定提供依据。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对车辆实时定位,动态掌握车辆所在位置,帮助物流企业优化车辆配载和调度,以实现企业对运输车辆的严格管理,促进驾驶人员依法劳动。3、要注意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对货物实时监控,提高货物的安全性,降低运输企业的损失。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实现货主参与到运输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监控中心的信息对货物的动态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实现运输途中时间及地点的跟踪与监控,同时实现控制物流中运输、转运、代销和存储过程。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通过对货物的实时跟踪,能够准确获取货物的在途信息,对危险品和贵重物品的运送进行监督与控制,实现货物的安全有效传送。

4、要注意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物流配送功能,提高企业的信息掌握水平,避免盲目生产。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可以实现物流配送与现代物流中心、生产企业、用货单位及交通监控中心的紧密联系,可以提高各大部门信息反应速度,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就可实现客户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避免了盲目生产。对于仓储中心来说,仓库商品的周转次数一般每年达20 次左右,若利用客户信息反馈这种有效手段,可增加到24 次。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可以实现从零售商店很快得到销售反馈信息,配送不仅实现了内部的信息网络化,而且增加了配送货物的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能有效改善物流的配送效率,使得快速响应、准时配送的优秀服务成为可能,同时降低了成本。

参考文献:

【1】孟祥成,《现代物流概论》,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9-1

【2】隽志才;智能运输系统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综述[A];中国公路学会’2000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0年

第5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物流规划 区域物流 现代物流

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

制定区域物流规划可遵循以下技术路线: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运用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确定区域物流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物流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运用系统优化理论和方法,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中,理顺物流与区域各相关产业的关系,从政府、市场与需求、基础设施、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网络的角度通盘考虑物流的布局,制定出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案。最后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向有关单位反复征求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的方法,检讨方案的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完善总体规划,并形成最终规划方案。

区域物流规划方法

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是制定区域物流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体系环境,它包括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物流企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市场环境,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以SWOT分析为工具,对区域物流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的市场需求量定量分析

通过调查区域的产业分布和未来的投资项目,定量分析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实物量方面,可以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物流中的货运量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二是在价值量方面,可以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和物流在第三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对区域物流产业的科学定位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物流规划的内容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

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在综合考虑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程度、辐射集聚效应、交通运输条件及与周边区域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使其不仅能满足区域经济内部活动的物流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物流要求,以形成能提供高效物流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空间布局,围绕区域的产业优势,按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三方面优先次序,重点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功能(基本功能、增值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进行定位。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类,包括机场、铁路、道路、航路及管道网络、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港口与码头等。其次是设备类,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再次是标准类,包括物流术语标准、托盘标准、包装标准、卡车标准、集装箱标准、货架标准、商品编码标准、商品质量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仓库标准、作业标准等。

需要注意的是,构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过程,是一个在现有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的过程,所要解决的是既有资源对物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其主要作用之一是要增强现有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追求系统的最优。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信息平台是要解决各种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信息交换系统、物流电子交易系统和物流信息标准化系统。其中,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他三个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涉及企业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牵涉到多个物流枢纽、环节、企业、政府部门。在物流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的,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实现大跨度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等功能。在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中,必须处理好新信息平台和原有各种信息系统间的交互,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已有的功能单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应充分考虑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接口,保证平台的成长性和增容性,例如将政府办公的部分系统融入物流信息平台,为客户直接提供网上电子政务服务,减少传统业务流程中政府审核过程造成的信息延迟和滞后的影响;尽量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平台各分割部分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移植能力,使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搭配、扩充各模块并深度开发。

区域物流政策平台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计划、经贸、财政、规划、工商、税务、城建、交通、铁道、航空、海关、公安和城管等十几个部门。由于经济体制原因,物流业的管理处于多元的管理状态,行政管理体制把横向的经济联系纵向切断。随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物流政策平台建设就是在政府意志及物流规划下,制定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法规。具体包括:物流法规、市场管理(准入、运作、监管)、项目规划、协同制度、行业政策、行业标准、技术支持、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交通管理政策和人才政策等。这种管理一体化并不是要求物流业的管理归于某一政府部门或重新成立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理顺。物流政策平台规划的目标是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切实保障现代物流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

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

货主物流企业规划 选择区域内一些特大型工业企业及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企业进行企业物流规划。主要目的是提高这些企业在采购、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效率,建立企业完整的供应链组织,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鼓励大型企业的物流系统开展社会物流服务。

物流基础设施企业规划 选择一些重要的物流园区(中心),进行综合的企业物流规划工作。规划的目的是建设市场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物流基础服务运营商。

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规划 选择一批有信息网络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和配送资源的电子商务性质的企业,并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授权给这些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同时制定特别政策,鼓励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

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规划 选择一批有完善装备体系、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扩展力的企业,开展新型物流装备的开发。

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 选择一批现有的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促进其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网络化水平较高的大型骨干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区域物流规划中注意事项

明确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

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加大商品的辐射范围,提高工商企业的物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将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要做好物流规划,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的,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确定物流规划的方向。

结合区域经济水平和特点总体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特征,这是因为现代物流业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会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作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市场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的支持,因此区域物流的规划必须考虑该区域的区位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与区域城市整体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相衔接

区域物流规划往往涉及到物流节点和通道的重新布局和建设问题,这与区域内城市整体规划密切相关,二者必须紧密衔接、相互结合。同时,物流作为一种服务,必须考虑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区域物流规划要考虑作为其服务对象的区域内各个产业的发展要求,即各个产业规划中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内容和规模。

突出政府的指导、协调和推进作用

按照现代物流的复合产业特点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需要,政府应处理好区域内物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物流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物流外部资源与物流内在要素的关系,加强对现代物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政府管理部门、各类企业等之间的协调,通过调整和制定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及措施,通过对现代物流的综合管理和宏观指导,使现代物流的宏观运行能高度协调,使微观企业物流管理能积极跟进,以便在不同领域对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和营造良好的系统环境。

科学规划物流结点

物流结点包括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等。政府在对物流结点进行统筹规划时,应该首先考虑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干线和枢纽的规划建设,通过调查生产力布局和物流现状,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性,在区域范围内进行规划,主要考虑其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未来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辐射范围和能力,以及周边地区物流结点的分布和规划情况,避免出现物流结点分布过密或物流结点作用不大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体的物流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交通结构;城市物流

中图分类号: 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的发展是离不开城市交通建设的,当前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交通建设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的交通结构不仅能够加强城市内外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够对城市物流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物流业是建立在货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形式上的服务产业,也是市场前景非常好的新兴产业之一。所以,要想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就必须要研究城市交通的未来结果,以及其在物流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

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对市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需求空前增加,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速度相对缓慢,城市的停车标准相对偏低,因此出现了尖锐的城市交通供求矛盾。与此同时,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基本完成之时,交通建设的难度加大,在加上城市汽车的普及,城市道路交通建设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有许多城市都在兴建高架桥、地铁等交通线路,但是私家车数量的增长也占据了大量的交通空间。所以,城市道路交通的现象不容乐观。

二、城市道路交通的未来结构探析

(一)未来交通结构需满足的功能

1、交通功能。城市道路是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通道,必须要能够保证任何车辆的通行安全。因此,未来的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车的交通关系,要能够在满足车通行的同时,不干扰人;在满足人与车进出的同时,防止穿越交通的现象。对于范围比较大的城市道路网络,一定要由城市道路建设的总规划来确定,一定要处理要步行道、停车场,以及车行道,同时还有街道交接点等的关系。

2、生活功能。在城市的许多路段,特别是一些商业区和旅游地段,要对土地的综合价值充分利用,尽量培养和建设出能够满足人们日常交流的场所,而且要鼓励步行方式,实施步行优先的原则,建立起步行道路连接系统。同时,将步行与车行的矛盾解决好是贯彻步行优先原则的基础,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人行道护栏、加宽人行道,以及休息座椅等,实现车和人的彻底分流,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3、美学功能。在城市道路交通的设计中,建立在空间环境秩序与形体方面的联系性是非常关键的,联系性主要包括建筑设施、建筑风格、建筑用材,以及建筑色彩等。沿街建筑不仅是街景构成主要内容,同时又是街道的外界面。因此,在商业街上,必须要将建筑的特点显示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充分发挥街道的作用。通过城市设计,将城市建筑与城市道路结合在一起,保证城市道路的美学功能。

(二)典型的未来交通空间结构

1、十字枢纽结构。十字枢纽结构是对传统城市道路结构的进一步改善,将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站、国际机场等以城市的增长极为主轴,南北向进行合理的建设,形成城市南北向的交通枢纽。同时,有的沿海城市还有大桥、隧道,以及港口等要以贯穿城市的主要河流为纽带,沿着水道进行建设,形成东西向的交通纽带。当然不同的城市要具体分析,还需要与高架桥、轻轨、地铁等结合在一起,但是总体上南北向与东西向的交通纽带是不会变的,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十字枢纽交通结构。

2、环形交通网络结构。环形网络结构已经在许多城市开始建设,个别城市建设效果显著,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出了卓越的力量。以城市中心为整个环状网络的中心点,然后建设成一环套一环的结构,比如一环为城市普通道路,二环为城市轻轨,三环为城市高速公路,同时在加上穿插在地下的地铁、以及城市中穿插在环路之间的其他道路等,构成了环形的交通网络结构。环形交通网络结构围绕主城增长极成包围形式,通过各种省道、国道、轻轨、地铁,以及其他各种走向的车道向外成辐射状。这样的道路交通建设形式通常也被称之为太阳型的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对城市的交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建设水平的整体进步。

三、城市道路交通对城市物流的重要影响

据相关统计,在商品销售的总收入之中,运输费用就占到了将近百分之三,是物流运费中占比例最大的项目,大约能够占到总物流费用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所以,运输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的合理性,同时运输是否合理又是由交通设施的建设是否合理决定的。城市交通系统的逐渐完善,以及交通设施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加速了物流循环的同时,更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物资企业是需要建立大型仓库的,而随着城市交通的建设,各地的仓库能够迅速的连在一起,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组合,建立起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物流体系,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以及货物的集散空间都会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而扩大,同时还能够提高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最终促进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城市交通的发展也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中前进,城市交通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给物流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未来结构不仅要满足不断增加的交通工具使用的需求,而且要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结构的作用,才能够使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才能够在满足城市发展的同时,为城市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庄.周宏俊.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环境[J].中外建筑.2004(06).

[2]谢海垚.纪寿文.城市交通与物流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05).

第7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所谓现代农业物流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现代交通工具为载体,对农资物品的运输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物流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保值或增值控制的动态过程,包括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现代农业物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首先,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日益繁荣,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是农业物流发展的基础,只有快速的流通,才能实现保质增值,维护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繁荣。其次,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再满足于消费本地产品,对其他地方的农产品有了更多渴求,同时还要求新鲜、快捷,社会环境的需要是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强劲助推力。另一方面,流通时间的节约,流通费用的降低,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现代农业商品化、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首要因素,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助推器”。

二、发展农业物流对河南的重要意义

河南农村改革发展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在党的领导下,农业生产不断健康发展,农村经济成就辉煌。粮食生产从量的增长走向质的提高,现代农业从无到有加速发展。在2009年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委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到2020年,河南省农业增加值达到26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形成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科技先进、农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农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发展格局,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产业,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促进河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实行产业化经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要发展优势产业,调整劣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可以通过农产品供、产、销供应链等各个环节,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对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河南农业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结构,推进农产品的优化和多样化,发挥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增长,带动河南经济整体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其次,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可确保河南省粮食安全,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奋斗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2020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要想如期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艰巨。发展农业物流,通过扩展增收渠道,扩大就业领域,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极大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后,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物流业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技术相对简单和工作时间、地点相对灵活等特点,从而决定了物流业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河南有将近一亿人口,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第一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5%以上,而且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就有近百万人左右,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力发展农业物流,通过产业链的拉长,可以提供大量劳动岗位,吸收剩余劳动力,对于河南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省来说,这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关系河南省经济稳步、迅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三、河南发展农业物流的优势

河南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优势。

(一)农业优势

河南的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一系列条件决定了河南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黄河滩区、豫南大别山区和豫西山区,更是闻名全国的种粮区。俗话说:河南熟,天下足。河南是全国的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产粮大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粮仓”,河南用占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四分之一的小麦、十分之一的粮食。2008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到1074亿斤,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在夏粮丰收的基础上,秋粮也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连续第四年再超千亿斤,不仅满足了本省近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而且每年还调出近300亿斤的商品原粮和粮食制成品。不仅如此,河南农业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听天由命、任大自然摆布,发展成了由强大的机械设备、较高的农业技术、完善的水利系统、充足的肥料来源等所支撑的现代化大农业。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产量还有增长的空间,这些为发展河南的农业物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位优势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枢纽,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和通讯干线贯穿河南,区域内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跃居全国第一,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它连通东西,贯通南北,是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西北部经济开发地区过渡的中间地带,是南北两大经济区域的接合部,西部资源东输、东部产业西进的承接带,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河南省会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区域优势非常明显。河南居中的经济地理位置,经济区域之间有良好的通达性,各种物质资料有较多空间位移和时间位移,信息流通畅快。这种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势使河南在获取高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除此以外,河南物流业也初具规模。近年来物流发展越来越引起政府重视,不断加大力气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近亿元的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零担货运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进口保税区等七大物流工程已经开工或完成,现代物流格局正在形成。在此基础上发展河南农业物流将会更加快速、实效。

(三)人力资源优势

河南的人口基数大,人均水平低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但作为一个硬币的另一面,我们可以化人口压力为动力。人口大省的河南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为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需要高素质专业人员,也需要大量从事运输、搬运等要求不太高的劳动力,廉价的人力资源使发展农业物流的投入更低,效益更大。

四、河南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应注意的问题

(一)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业物流是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前景非常广阔,政府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把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纳入工作日程。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促进农业物流的健康发展。这是因为,农产品易变质、易腐烂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设施与设备,具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物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物流,比如农产品储藏方式就需要低温库、冷藏库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对其进行品质保鲜,延长其寿命,实现其价值,而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因其耗资大、资本回收慢而不可能由私人建造,必须由政府出资,加强政府的引导功能,带动农业物流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河南的交通运输、通信设施虽然比较完备,但还应在加快区域、城乡一体化上做文章,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有限,基础设施不到位且运输距离较长,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且滞后,这对于农产品的流通相当不利,应重点加强农村基础交通和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建立大型仓储中心、货运中转站,缩短物流行程和时间。

(二)引进农业物流人才

农业物流的发展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掌握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因为只有娴熟于现代加工技术、储藏保管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农业物流技术,才能满足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对农产品在流通时间、流通速度、保鲜条件等方面的要求,才能满足现代农业物流的需求、支撑其发展。因此,必须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如支持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扩大物流专业的招生规模,鼓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引导物流企业、行业组织与职业教育机构紧密结合,采取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共同实施职业培训和日常教育,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自主开发能力和从业人员素质。也可以通过三下乡活动、远程职业教育等方式普及现代农业物流知识,加深他们对现代农业物流的认识和了解,以培养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

第8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由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推动的信息时代到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商务流通领域表现的最为明显,尤其是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了整个流通领域的变化,如传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有了专业分工。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四流之中除了“物流”涉及到物理的商品的实体在空间的移动之外,其余三流均可由计算机网络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流”无疑是整个基于信息产业的电子商务的基础和支撑!但当前,尽管我国已经建设了全世界著名的集铁路、水路、陆路航空四维一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但由于种种原因,具体到物流产业依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也常常遭到业界的诟病,如在遥远的“老少边穷”地区,物流的发展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笔者将老少边穷地区的物流解读为物流的“神经”末梢,如何搞好这些交通状况相对落后地区的物流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本文所拟探讨的。

一、物流的作用与发展现状

(一)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1、物流是电子商务流通的基础

如前所述,物流是商务流通中的四个环节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基础。因为只有其余三流都是可以在虚拟世界完成的,而物流必须是物理世界的物品的空间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物流发展就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瓶颈。

2、电子商务是对现代物流服务业的挑战

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特点是使得柔性生产与敏捷制造成为可能,因为其完全建立了企业之间直接的信息共享和贸易往来的基础。但要实现这种目标,则要求整个物流不论是原材料的购进,还是产成品的输出或者说配送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精准――保质保量的把物理对象送到指定的地点,完好无损的交给需要的客户。因此,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基础作支撑,现代化搞效的电子商务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1、物流资源难以优化配置协同发挥作用

这主要是一个宏观的管理体制问题,由于物流涉及到交通运输行业,而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水路还是航空,都是被分割在不同省市自治区里边的,这四种交通方式的本身就受制于不同的行业部门管理,而涉及到的行政区域又是遍布全国的,这样各自基于利益的考量而形成的“条块分割”导致物流难以畅通是必然的,如何整合这些部门的权力与利益分布,优化物流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部门分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有待完善和改进

首先表现在我国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难以做到无缝衔接,各种运输工具缺乏合理分工,市场利益交叉严重,电子商务需要的的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率有效衔接的大型综合性的货物运输枢纽、服务于区域或大中城市的物流集散基地、物流集散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依然比较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包括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与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老少边穷”地区交通状况本来就落后,基础设施基础设备都不完善,同样的物流,其成本在这些地区要远远高于东部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利益的驱动,这些地区的物流节点更落后。

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空间不足,有待提高服务水平

由于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依然保留着一些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小而全”“大而全”的经营模式,企业内部往往自己设有专门的物流配送部门,它们的存在,从个别企业来说可能节省一定的成本,但从社会整体效益看,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是“重复建设”的一种表现方式,企业自有物流的后果是,导致专业的物流企业市场需求的不足,发展规模上不去。因此,无法进行设备设施的更新,只能提供简单的仓储和运输服务,这与现代化物流专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4、物流高素质人才匮乏,物流中心功能有待完善

首先,电子商务是本世纪产生的新的经营业态,对从业的人员要求高,其不仅要具备物流专业知识,也要精通市场营销业务,同时能够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系统如EDI、EOS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方法,但当前我国的物流专业人才培训尚处在发展阶段,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不足。

其次,物流配送中心缺乏整体系统的布局,现有的中心规模太少,数量不多,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需要,同时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配送中心的规模少,现代化程度低,如地址的选择、货物的组配方案、运输路径的设计、库存的优化处理等等,依然需要半人工操作。

二、物流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整体部署与战略规划

科学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体制,这是政府层面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制定打破条块分割,统一市场,反垄断、反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的政策;其次,统筹规划布局建设具有行业组织管理、可以进行宏观调控的,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第三,鼓励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组合物流产业发展;第四建立长期的物流人才培训机制,促进物流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第五,给予“老少边穷”地区物流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与税收等政策优惠。

(二)建立支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

首先,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设备设施的建设,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作用优势以及其无缝衔接的探索;其次,加强网络的基础建设,技术完善公共网络服务设施,增强商业专用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物流疏通物流“神经”末梢

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因其减少了流通环节从而节约了企业成本、和流通时间,生产和消费密切的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电子商务的交易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导致欠发达,欠开发,不仅是物流所需要的基础设备设施的落后,整个经济发展都落后,因此,要实现这些地区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在国家优惠政策的鼓励支持下,按照商品的流向布局进行规划,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商品集散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其次,适应电子商务货物多批次、少批量及供求双方地域分散的特点,建立一整套集成化、规模化的运输配送体系。如在集装箱吞吐量大港建立这样的物流基地等。

综上所述,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电子商务的保证。要扫清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的障碍,当务之急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尽快建立社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R].2011,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1,7

第9篇:交通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临空经济;空港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6402

空港物流是以航空运输为主,以机场为中心而展开的包括航空运输、陆路运输、海陆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报关等在内的一体化综合物流形式,对于满足消费者对于物品强烈的时效性要求,空港物流承担了重要的物流角色。

1北京新机场对于河北省空港物流的重要影响

空港物流是以机场为中心而展开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核心运输方式为航空运输,因此研究河北省的空港物流就需要研究河北省的民用机场。目前河北省民用机场主要为石家庄正定机场、邯郸机场、秦皇岛山海关机场、唐山三女河机场,据民用航空局统计显示,这4个机场在全国183个民用航空(颁证)机场(不含香港和澳门)的排名和货邮吞吐量如表1所示:河北省航空货运量总体还是逐年增加,以航空货运为主的空港物流发展前景良好,但是北京新机场的建立有可能改变河北省的空港物流布局。

北京新机场将于2014年全面开建,共有6条民用跑道,机场工程投入超700亿元,该机场选址为北京市大兴区南各庄与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接壤处,一期工程所需用地中2/3由北京提供,1/3将由河北省提供,新建的北京机场既为河北省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机遇:机场的建立首先会吸引周围的航空运输需求,其次也会挖掘出本地区潜在的航空运输需求,最后航空运输需求的产生也会产生配套的支线公路运输需求,如唐山三女和机场2010年通航,其直接产生的货邮行吞吐量为190吨,其配套支线的公路运输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比上年增长35.0%,远远大于2009年的20%,因此,一个新机场的建立将会带动周围空港物流业的发展,河北省也正谋划在新机场附近的廊坊、涿州建设空港新区以便更好地接收产业发展带来的辐射;挑战:目前运营的北京机场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其无法承担的航空运输需求由石家庄正定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来满足,而北京新机场一旦建成,将意味着石家庄正定机场分担的部分航空运输需求将会回流到北京新机场,从而严重改变了河北原有的空港物流市场,河北省空港物流将面临着北京新机场周围空港物流业的严峻挑战。

2河北省发展空港物流的优劣势分析

北京新机场的建立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北省空港物流的原有格局与竞争状态,因此,河北省应重新进行自我分析,以便找出促进空港物流发展的具体对策。

2.1优势分析

优势一:区位优势。一是河北省本身的区位优势,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北距北京283公里,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在这些当中最大的区位优势就是内环京津外沿渤海,北京、天津两大都市的空港物流将会辐射到河北区域,渤海的海上运输将在河北与空港物流完成衔接;二是北京新机场选址带来的区位优势,北京新机场一期用地的三分之一将由河北提供,紧邻新机场的廊坊和保定空港物流业将具有更加明显的区位优势。

优势二:交通优势。一体化的空港物流不仅需要机航空运输,更需要配套的陆路交通和海路交通,河北省的海路交通和陆路交通具有重要的优势:河北省有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等重要的大型港口,这些港口也是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北京和天津是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而从北京、天津通往全国各地的干线铁路和公路,均须经过河北向外辐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河北省铁路、公路、水运总货运量居全国第五位,铁路货运量为全国第六位,公路货运量为全国第四位。

优势三:其他优势。政策优势:在河北省民航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河北区位优势,加大与全国各省会及重点城市和周边主要国际城市的空中交通联系,并加快发展航空货运,积极发展航空物流来培育壮大临空经济;土地成本优势:与近邻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省的土地成本优势明显;人力成本优势:据北京、河北省统计局统计,2012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4742元,而河北省201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8658元。

2.2劣势分析

以上可知,河北省区位非常特殊,内环北京、天津两大国际机场,并且周边又有太原、郑州机场,因此,河北省空港物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劣势一:机场资源紧缺。空港物流主要依托机场发展,而河北省目前的机场资源较紧缺:一是河北省仅有4个通航机场,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航空市场需求;二是河北省航线网络不足,定期的国际航线和货运航线较少,很难适应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劣势二:空港物流业落后。面对竞争激烈的空港物流市场,河北省的空港物流业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空港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落后,空港物流面对都是大批量、长距离、大单位、高时效要求的干线运输,因此需要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与之配套,而河北省空港物流业的物流设施和信息技术难以满足要求。二是配套的地面集疏体系不完善,空港物流主要是以航空运输为主的综合运输方式,为了实现短时间的完成货物的空间位移,配套的地面集疏体系更加关键,而河北省的地面集疏体系还很薄弱,难以真正体现航空运输的快捷性特点。三是空港物流服务落后。

3河北省发展空港物流的对策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河北省空港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面对北京新机场建立的重大机遇,河北省应重新考虑空港物流业的发展布局,本文认为,河北省空港物流业围绕机场应分为五个区域:一是围绕北京新机场区域的廊坊、保定空港物流区,主要是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土地、人力成本等优势与北京空港物流业展开竞争;二是围绕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空港物流园区,主要是利用低成本策略与北京、天津等机场展开华北市场的干线竞争;三是围绕唐山三女河机场的空港物流园区,主要是冀东重点支线机场和空港物流园区;四是围绕邯郸机场的空港物流园区,主要是冀中南的空港物流园区;五是围绕秦皇岛山海关机场的空港物流园区,力争成为环渤海区域支线空港物流园区。河北省发展空港物流的具体对策如下:

3.1加快廊坊、保定空港物流业发展

一是廊坊和保定应抓住北京新机场建立的大好机遇,围绕新机场周围规划建设空港物流园区,来推动空港物流业的发展,空港物流园区布局要与北京的布局对接,实现合理发展;二是加强这两个城市的空港物流意识,鉴于这两个城市以前没有空港物流的经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在物流企业密集的地区和会议定点定向的加强空港物流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物流企业发展空港物流业务的主动性;三是加强空港物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通过政策与资金的优惠来推动物流企业向空港物流企业转型;四是加强空港物流的路网建设,实现与北京新机场交通系统的全面衔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区域性干道各个层次的衔接,突出廊坊、保定物流园区在北京新机场的吸引力。

3.2利用低成本策略,实现梯度差,展开错位竞争

区域经济不平衡就会形成了经济技术上的梯度,有梯度就有转移,利用好梯度差将会大有可为。河北省具有交通成本、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等优势,因此在与京津、周边省市空港物流业竞争时,河北省空港物流业应选择低成本策略,来与竞争对手产生梯度差,从而展开错位竞争:一是分析各种空港物流业务,选择出最能体现河北省成本优势的业务来重点发展,比如信息技术、科技、人才是弱项,应该交由北京、天津,而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可以充分利用土地、人力成本优势应考虑重点扶持;二是针对选择的业务,河北省应找出提供该业务的物流企业与北京、天津物流企业的服务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然后在提高现有空港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同时使成本降到最低,最终体现成本优势。

3.3通过战略联盟,提高空港物流服务水平

河北省空港物流业服务水平较差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空港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能力有限,从而难以配套空港物流业务所需的先进的物流设施和信息技术,二是航空货运企业与陆路和海陆货运企业的衔接性较差,难以一体化运作,航空货运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但是紧接的支线陆路运输如果跟不上,就会影响货物最终的到达时间和成本。考虑河北省实际,要想提高空港物流业的服务水平,必须通过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有两种形式:一是小规模的航空货运企业实现战略联盟,通过联盟提高企业资金能力,从而配套先进的物流设施和信息技术,最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二是航空货运企业与陆路货运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航空、陆路一体化联合运输,通过战略联盟,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快速衔接,从而真正体现航空运输的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