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规划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
1.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随着近年来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由最初的农田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1)国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农业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欧洲关于伊甸园的神话描述中,便记录下了人们对于梦想与神秘的极乐世界的向往,而这个极乐世界是与外界分离的安全性很好的空间,里面种植了奇花异果。在古埃及和中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花园里不仅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和蔬菜,而且还有枝头挂满果实的果树,以供贵族们观赏食用。在这一时期,园林中也相继出现了葡萄园、桔园、蔬菜园、稻田、药圃等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园中园。在16世纪以后的二、三百年里“农业景观是漂亮的”这一思想逐渐盛行。到最近100年里,伴随教育和休闲活动的普及,对农业生产景观的欣赏逐渐为各阶层所接受。这样的理念,既景观可以同时具有观赏性和生产性,启迪了许多西方的景观设计。如今天的英国东茂林生态园利用各类果树为植物造景材料,大大丰富了园区景观,并为旅游者提供了果品观光、采摘等其它城市公园所不能开展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农业旅游,然而,这时观光农业并为被正式提出,仅是从属于旅游业的一个观光项目。20世纪中后期,旅游不再是对于农田景观的欣赏观看,代之相继出现了据有观光职能的观光农园,农业观光游逐渐成为其休闲生活的趋势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旅游度假需求的日益增大,观光农业园由单纯观光的性质向度假操作等功能扩展,目前一些国家又出现了观光农园经营的高级形式,即农场主将农园分片租给个人家庭或小团体,假日里让他们享用。如德国城市郊区设有“市民农园”,规模不大(一般2公顷,分成40-50个单元),出租给城市居民,具有多功能性,可从事家庭农艺,种菜,花卉,果树,达到生产乐趣,回归自然,休闲体验的需求。
1982年由欧洲15个国家共同在芬兰举行了以农场观光为主题的会议,探讨并交流了各国观光农业的发展问题,各个国家也在此基础上有了很大的不同程度的发展。
(2)国内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在我国园林发展的初始阶段周朝的苑、囿中,便栽有大量的桃、梅、木瓜等农作物。《诗经.周南》中就有颂桃的诗句:“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生动地描述了桃花盛开,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美景。《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枇杷之属。”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场人,掌管廓门内的场圃,种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时收敛贮藏。”如今,果品、蔬菜也同样运用在了当前城市园林景观中,如第五届深圳中国国际园林博览园“瓜果园”主要是采用奇异瓜果、蔬菜品种来营造具有丰富园林色彩的栽培景区,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科普教育意义。入口有标志性景石,简洁、自然、环保,蜿蜒溪流贯穿果园,分外亲切、宁静,曲线优美、图案丰富的大理石园道指引着游客的观赏线路。为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园内精心设计了许多特色园林小品,如框景瓜果竹架、竹亭、花架廊、园林木桥、竹门、园林竹架、木架亭等等。植物配置以实用、观赏的奇花异果为主体,采用岭南园林植物配置手法,使植物丰富的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的观光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首先在深圳开办了一家荔枝观光园,随后又开办了一家采摘园。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珠海、苏州等地已相继开展了观光休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益,展示了观光农业的强大生命力。如北京的锦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无锡马山观光农业园、扬州高冥寺观光农业园等,山东的枣庄万亩石榴园、平度大泽山葡萄基地、栖霞苹果基地、莱阳梨基地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城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其中,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台湾和北京的观光农业发展最好。尤其是我国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如今台湾观光农业经营状况为:1、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园区;46处(2001年计划设置);2、休闲农场;175处;3、观光农园:385处;4、教育农园:141处;5、市民农园:56处。
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理论基础
1.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1)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放在了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观光休闲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景观发展的高级形态,伴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其自然植被斑块正逐渐的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需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从功能、结构、景观三个方面确定园区规划发展目标,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因地制宜的增加绿色廊道的数量和质量,补偿景观的生态恢复功能。
(2)景观美学原理
在西方文史中,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西伯文为“noff”,从词源上与“yafe”即美(beautiful)有关,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的(Naveh,1984)。因此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但随着景观含义的不断延伸和发展,“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使乡村也成为景观”(Cosgrove,1998,P70)。
人类向往自然,农业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农业是提供体验最适当的来源。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其本质上是一种人们对生活的美的享受和体验,是实施自然教育最理想的场地。在园区内的观花观果,感叹大地对于万物的抚育,向往着生态的、和谐的大自然环境,从而融入着人们的多层次的美学体验。
(3)景观安全格局原理
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农业景观安全格局,由农田保护地的面积、保护地的数目以及与保护地之间的关系等构成,并与人口和社会安全水平相对应,使农业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在相应的安全水平上。在景观过程中,格局决定功能,要实现土地持续利用这一景观功能的稳定性,要求相应景观空间格局的维持与优化。景观稳定性越高,景观受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越强,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越有利于维持景观格局,保障景观功能的稳定发挥。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观光旅游者的介入、园林绿化树种及名特优新品种等异质性的引入有助于景观稳定性的维持。景观稳定性以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来维系景观功能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持续利用的保护性与安全性目标,可采用反映景观异质性的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聚集度和景观分维数等指标来衡量。
2.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建设用破与立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城市整体为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以原有绿化树种、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园林小品风格自然淳朴,田园气息浓厚;各景观功能区突出以人为本,同时又要和生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块、不同树种、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安排,使人们在休闲体验中领略到农耕文化及乡土民风的神奇魅力。
3.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的原则
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重视环境的治理,更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景观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
(2)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建设中来。尤其对于各类采摘园来说,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同时注重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极富有参与性特点。城市游客只有广泛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层面的体验到农产品采摘及农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4)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园区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景观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5)文化的原则
通常我们谈及农业,首先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所有这些使人很容易忽视农业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所以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多样性原则
不论是观光旅游或是专题旅游,不论是团队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为旅游者提供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园区景观规划的多样性原则既是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必须有多种方案以供选择;更要求园区品种选择、景观资源配置突出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三、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
同济大学吴人韦教授总结了以产业为中心,走经济规划之路、以土地为核心的土地利用规划、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为核心的规划三种农业园区规划思路,并对三种规划思路和方法作了分析比较。在此本文作者结合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特点及游客休闲度假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即以观光休闲为中心的景观旅游规划思路。
1.景观规划的核心
此种规划思路体现出了以提供农产品为第一性生产,兼顾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的三层次功能。以观光休闲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功能分区,提升园区的景观环境质量。
2.景观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1)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
主要包括园区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园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日照、水文、降雨量、土壤条件、地形地貌、环境污染程度、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交通条件(园区周边环境状况及旅游资源);社会人口现状;经济现状;已有的相关的规划成果;现场踏勘工作所获得的现状资料。
(2)目标定位
确定规划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规划;确定园区的性质与规模、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并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对目标作出讨论并进一步提炼。
(3)园区发展战略
在调查-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园区自身的特点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提出园区发展战略;确定实现园区发展目标的途径;挖掘出提高农业观光休闲的市场潜力。
(4)园区产业布局
确定农业产业在园区中的基础地位,规划在围饶农作物良种繁育、生物高新技术、蔬菜与花卉、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同时,提高观光旅游、休闲渡假等第三产业在园区景观规划中的决定作用。园区产业布局必须符合农业生产和旅游服务的要求。
(5)园区功能布局
园区功能布局要与产业布局结合,充分考虑游客观光休闲的要求,确定功能区,划定接待服务区、农产品示范区、观光采摘区、生产区范围;完成园区功能布局图。
(6)园区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确定园林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农业生产用地等各项用地的布局,确定各项用地的大小与范围,并绘制用地平衡表。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各个地块做出适宜性评价,达到农业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7)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更强调对园区土地利用的叠加和综合,通过对物质环境的布局,设想出园区景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重要节点的景观意想。包括基础服务设施规划;游憩空间规划;植物景观配置规划;道路系统规划;水电设施规划;
(8)解说系统规划设计
解说系统规划设计内容包括软件部分(导游员、解说员、咨询服务等具有能动性的解说)和硬件部分(导游图、导游画册、牌示、录像带、幻灯片、语音解说、资料展示栏柜等多种表现形式)两部分,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完善解说系统规划设计,向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增加游客对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知识,如生态系统、农作物品种、文化景观、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类活动的了解。
(9)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是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的进一步细化,是对总体方案做的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并对重要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完成园路、广场、水池、树林、灌木丛、花卉、山石、园林小品等景观要素的平面布局图。在完成重要景观节点详细设计的基础上,着手进行施工设计。
(10)评价
结合园区原有现状分析,对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和实施作出评价。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评价、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投资与风险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1)管理
建立职能完善、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开发运营体制,可采取“公司+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
(12)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在形式上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含汇报演示文本)、图集;基础资料汇编;从内容上讲涵盖:园区社会及自然条件现状分析;园区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园区空间布局;园区土地利用;园区功能分区及景观意向;园区环境保障机制;园区游憩系统布置;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组织与经营管理。
四、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建设与发展
1.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目标及意义
(1)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目标
近年来,北京市加强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建设,成效显着,为都市农业、都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以北京市观光采摘园为例,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果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提出了“八带百群千园”京郊观光采摘园布局的总体发展框架。其中“八带”就是构筑京城的“树种优势产业带”,即苹果、梨、桃、葡萄、柿子、板栗、核桃、仁用杏。“百群”则是重点发展100个具有北京本土特色的果品群,建成100个高质量的名特优品种群。“千园”是建设1000个特色明显、品质优良,具有观赏、休闲、科普功能的公园式采摘园。
(2)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意义
据市场调查显示,有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观光和度假,近三分之一的市民愿意将双休日用于郊区旅游,其中有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民俗旅游和农业观光创造了发展空间。
2003年年底,京郊各类农业观光园数量达1942个,接待游客将近4000万人次。综合收入已经达到了27个亿。
2004年底,京郊各类农业观光园数量超过2000个,从事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农民近10万人,观光农业年收入突破30亿元。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使北京市农业生产开发实现了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京郊农业生产转变为区域开发、成片发展,同时也为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如今,走出家门,放飞心情成了许多市民郊游的初衷,他们自驾车到郊区游山玩水、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新型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加速了旅游资源结构调整,提升了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的质量。
2.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类型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的对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分类,可分为大规模景区型,休闲度假型,科研科普型,名特果品采摘园,田园风光型,景区依托型,农事体验型七大类型。
1)大规模景区型
一般规模面积较大,园区成片分布,赏花赏果的吸引力都比较大,容易形成大尺度的园林景观。大规模景区型可成片开发,形成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规划要求功能多样、旅游项目多样、景观优美、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如平谷的桃、大兴的梨、顺义的葡萄、房山的磨盘柿等。项目:平谷区10万亩桃花园景区;大兴区万亩梨园。
2)休闲度假型
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景观,例如山水相依,气候宜人、田园风光秀丽,并且距离北京市中心城区或者各个区县城区中心有一定的距离。项目:朝阳区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3)科研科普型
一般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优势和科技示范推广价值,种质资源丰富、科研力量比较雄厚和设备先进。其建设功能定位可发挥“一个带动、三种基地、一个中心”的作用:
①成为带动郊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园区;
②成为果品高新技术、新优品种研发、示范、推广的基地;
③成为提高果农经营管理水平的技术培训基地;
④成为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⑤成为果品贮藏、销售、信息服务的中心。
项目:北京市农科院果林研究所;黄垡名梨大观园
4)名特果品采摘园
主栽树种以传统北京名果、特优新品种为主,开展传统名果的观光采摘旅游活动。
项目:门头沟区京白梨基地;密云县万亩鸭梨基地
5)田园风光型
它位于大都市的近郊区,其土地利用属性复杂,变化快,是城市扩张的首要空间,在城市的地域扩散中呈现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交错的特殊性,具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可以按照田园风光的类型来发展,即以果园特色、果品品质来吸引游客,又以现代景观设施、游憩设施来满足游客需要。
项目:四季青樱桃园;门头沟樱桃园;丰台区长辛店田园公园
6)景区依托型
这类一般毗邻北京市其它景区,依托景区的客源来开展旅游活动,它本身单独的吸引力不大,不必有太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及景观改造。这类园区与其它景区之间的旅游吸引产生互补,互相提供客源,协同发展。项目:昌平区日川果园;
7)农事体验型
利用田舍、果品以及傍依的田园风光,吸引众多城市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丰富市民们民俗体验需求。项目;台湖第五生产队园区
3.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建成景观特性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以大自然为舞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为载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托乡土树种和当地材料创造出简洁、质朴、美观的园林景观。(如表1)即使游览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又能增强游客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成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持续性的现代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建成景观特性表1
特性含义
社会性提升园区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把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生态性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又增强园区开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
通达通方便,以周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即可望又可游。
科普性普及农业科普文化知识,园区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
参与性通过各种采摘及民俗活动的开展,加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多样性注重了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和景观多样性的开发。
舒适性以人的尺度为标准,创造美观、大方、舒适的环境景观。
文化性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内涵,赋予观光农业园独特的文化品格。
整体性保证各个农业观光园、园内景观要素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愉悦性即以赏心悦目的园区景观感染人、愉悦人。
4.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旅游资源开发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不仅完善了各种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更配备了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丰富了都市居民休闲娱乐内容,其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与创意有:
2.1生态回归游:以园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满足久居城镇的居民渴望回归自然、融于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恬静和安详,放松疲惫的身心。目标市场:城市市民
2.2观光采摘游: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展果品及其它农作物采摘,园林式的园区旖旎风光,开都市观光休闲活动之先河,让游客不采摘也丰收。目标市场:城镇居民
2.3休闲度假游:开发生产草坪,结合园区里的度假别墅,配备常见的运动设施。临水游憩区则能满足都市人的亲水、戏水的渴望。目标市场:白领阶层、外企员工、时尚青年
2.4民俗体验游:介入周围农庄,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鼓励当地农民开设特色农家旅舍,“吃农家粗粮,干农家细活,享乡村陶然之乐”。目标市场:外国游客、城市家庭、中小学生
2.5会议考察游:适当利用园区办公会议室召开行业内小型会议,远期建设办公区外的会议度假园。目标市场:专家学者、各种大小型会议
2.6购物旅游:吸引游客慕名而来,购买各种农产品,果的加工品、各种果木制品以及果树盆景。目标市场:水果爱好者、园艺爱好者。
2.7节庆文化游:开展多种节庆活动,例如:植树节、花卉观赏节、梨花会、风筝节等活动项目。目标市场:城市及周边居民、投资商、分销商
2.8苗圃观光游:利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进行青少年林业生态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目标市场:市民、青少年
2.9科普实习探索游:利用优质农业资源基地开展科技观光,以展示现代化的种植栽培技术、园艺,充分展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目标市场:青年学生
五、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启示:
1、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
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快速的蔓延和扩张,这也就给了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衍变一种不确定的空间限制条件,它们必须要迎合未来城市扩散对土地资源重新分配的需求。这就要求农业土地一方面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并转向专门化,在成为都市居民的公共开放休闲空间使获得增值。另一方面,还要求自然环境保留“原始野性”的价值,因为它们不带有任何都市标记而受到推崇。农田应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化不简单是城市景向乡村的蔓延,城市的扩展、疏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与质量应该在保持农田景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前提下进行。
2、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国内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而观光旅游正与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一起,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3大亮点(周建明,2004)。也就是说,新的世纪,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将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基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对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为人们提供高品味健身休闲场所,对富裕农民提高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郑健雄主编,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吴忆明、吕明伟编著,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吕明伟,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山东绿化2000,(2)31-32
4、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1(53-56)
5、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1):8-15
6、Lv,Mingwei,LandscapePlanningOfMetropolisTouristOrchard,(KeyNotespeech),InternationalWorkshoponUrbanAgriculture、Agro_tourismandCityRegionDevelopment.Beijing.China.
一、规划是龙岗开发区发展的“龙头”,是建设与管理的直接依据。
(一)规划对我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起着协调我区各方面发展,对我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重大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作用。我区能否建设的好,管理的好,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只有这样,我区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依据规划科学的、有序的进行。否则,建设的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龙岗开发区总体规划对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二)自觉依据规划对我区进行建设和管理。城市规划有一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趋于科学、合理、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对城市规划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如何自觉依据规划对我区建设和管理。这些年来,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区自1992年合肥市批准建区以来,建设日新月异,新小区、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出现了一些败笔,如在二十埠河道的绿线上建设的小区。龙岗开发区要发展好、建设好、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所谓规划是“龙头”,就是讲规划要先行。这样我区的发展、建设、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才能避免盲目性,甚至破坏性。规划已经一定程序确定,就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由于长官意志或部门利益而随变更。规划必须高起点,才适应和满足我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以科学的规划减少建设的失误。规划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特色化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开发区发展速度的快慢,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于我区规划是否高起点,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特色性;更重要的方面取决于我区的建设与管理是否严格依据规划的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建设是龙岗开发区发展和基础,是规划和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前提条件。
龙岗开发区总体规划制定出来以后,如何贯彻于我区建设过程中,就成为突出问题。成功的开发区建设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要达到这种境界关键在于严格按照我区总体规划来具有实施各项建设项目,使规划逐步付诸实施。开发区建设的不断进行,为开发区的高效能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对象,使之“有的放矢”的起到保障各项建设项目维持良好的状态或形象的作用。
龙岗开发区管委会在开发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首先,根据规划的部署,管委会有计划地组织能源、交通运输、通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区生产和社区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其他物质设施建设的基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也就奠定了我区发展的空间大格局,并为陆续我区开发创造了条件。其次,根据规划新确定的空间开发步骤,我区管委会集中地组织新区建设和村居改造。对于我区的行政中心、商业区、工业加工区、仓储区、对外交通等关系我区形象的重要地区,要精心筹建。这样,既能有效地保证我区建设的整体协调和高水准,又能迅速形成开发气势,强化集聚效应,吸引更多投资。再次,根据规划新确定的原则及控制指标,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法规,引导投资方向,规范建设行为,把我区建设纳入统一有序的依法管理的轨道。上述三个方面,一为构筑基本框架,二为集中开发,三为规范秩序,有利于我区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沿着规划新确定的方向健康发展。如果我区建设偏离规划的轨道,即使规划再好,也总是有建设单位对规划的要求不屑一顾,各行其是,结果各种“建设性破坏”层出不穷:野蛮的侵占道路红线,愚昧的糟蹋河道绿线,粗暴地损害我区和谐的整体形象。综上所述,没有规划的高起点,就没有建设的高标准;另一方面,我区规划如果贯彻不力,我区建设就会失控,规划管理只能是低效能的。
三、管理是龙岗开发区发展的保障,是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规划管理的优劣对龙岗开发区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设难,管理更难。从广义上看,开发区建设只要有规划,有资金,建起来并不难。但对建设好的一些项目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效果的优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重点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队伍、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制约。规划管理是一个过程,反复性的特点十分明显,难度比规划和建设更大一些。比如,我区存在着大量的违法建设,并且屡禁不止,使一些社区脏乱差。我区管委会组织规划监察队强拆后,但很快就回潮,形成强拆---回潮---再强拆----再回潮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1、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社区包含4个基本要素:第一,人群――社区必须包括人;第二,地理领域――尽管社会学界的某些“流行”观点强调社区地理界线的“弹性”,但是本研究仍基于“地域特征是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规划研究和社区研究的契合点;第三,社会互动――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人民是彼此相互依赖的,社会互动强调的是社区组织。社区互动说明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拥有共同的规范、习俗和方法;第四,共同感情――居民对社区的共同感情或称为心理认同的概念,由此形成社区归属感。
2、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3、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社区发展是为了提高社区效率、解决社区问题而采取的社会行动过程。社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①优化社区结构:使社区内部各构成系统在空间上分布合理、相互协调、增强功能,促进社区发展。②提高社区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能力:社区只有不断地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才具有生存意义,社区发展才能得以实现。③社区管理科学化:社区管理科学化是保障社区运行的需要,也是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福利、消除犯罪的重要一环,因而社区发展要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
4、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的规划方法转变。
4.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4.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十二五”期间,走向低碳已成为我国社会应对全球增温、气候变化、外部压力的必要选择。中国低碳发展面临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以市民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的低碳城市化发展,成为实现“低碳化”的重要挑战。城市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居住的主要场所,既是实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低碳生态技术建筑应用研发的基本单元,且对实现城市发展范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城乡规划通过对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锁定效应,对城乡空间的低碳发展有着长期的、结构性的影响。因此,如何从社区规划理论的研究方法出发,提高节能减碳的实践广度和深度,实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社区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愿景之示范单元,提升城市吸引力甚至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低碳视野下对城市社区进行研究探索,通过深入透视国内外低碳社区的研究成果,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低碳社区的发展态势,从低碳空间布局、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制度构建、低碳文化培育等方面探讨低碳社区的发展现状、机制特征和经验反思,探寻我国低碳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体系与调控机制。
2国内对“低碳社区”规划相关理念的探讨
2.1内涵认知社区是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的一定区域,是由城市中具体空间范围内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低碳社区(lowcarboncommunity),又称为碳中和社区(carbonneutralcommunity),在国外也常被称为生态居住区(ecologicalresidentialcommunity)、绿色社区(greencommunity)、健康社区(healthyCommunity)和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community),是指透过社区营造方式优化,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态环境、低碳建筑、节约能源、绿色交通、资源循环、再生能源、中水利用、低碳生活等减碳措施,努力进行电、油、气、水、废弃物等(皆可转换成碳排放量)能源与资源节约改善,降低社区碳排放量,实现减少输入、最大化利用资源的社区永续发展。目前,低碳社区并没有统一的、可以量化的权威衡量标准。具体而言,社区规划是为了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开发与建设,从而制订比较全面的发展计划。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社区规划是以地区物质环境整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施配置规划)为主,同时考虑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的规划。随着低碳的理念由经济、社会领域细化到城市层面,低碳社区成为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单元和最小功能体,其配置的合理与否对城市低碳化程度影响重大,加之任何一项规划策略都必须依托社区而实现,重新审视低碳社区规划与低碳城市规划的契合,对其进行深入而有广度的研究,是促进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场域。综合上述分析归纳,笔者认为低碳社区规划是基于社区持续发展的视角,全面地考量居民的所有诉求,结合某阶段内社区的减碳和固碳这一发展目标,引入低碳空间设计策略进行创新,主要依靠再生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回收、绿色交通规划、用地布局紧凑、低碳建筑设计等综合手段,促成社区空间营建模式的转变,并运用系统分析技术,形成最佳行动方案,以达到预定目标,解决社区共同问题,引导社区优化的理性决策方法。
2.2实践探析“低碳”的概念提出后,低碳社区作为实现低碳发展范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应对的政策和手段。国外主要由社会志愿组织建设,透过社区力量来推动。形成如英国伦敦“BedZED”生态村、德国弗莱堡“Vauban”社区与瑞典哈马湾(HammarbySjostad)等低碳社区发展模式[1]。国内的低碳社区营建主要以示范项目为主体的实验性社区规划出现,大多由地方政府或发展商推动,以实验项目为载体寻找可以实施推广的低碳发展规划建造模式。如长辛店“低碳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上海崇明岛“低碳示范社区”等。通过对低碳城市社区的实践研究,可以发现现行低碳城市社区应该具备居住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等要素,并特别强调二氧化碳的减排与增汇问题,规划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以下趋势:(1)制订低碳建筑标准,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改善提高现有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2)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倡导与完善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智能交通体系。(3)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可再生能源使用推广(如风能、太阳能、生物等)。(4)以综合资源(能源、水、废物)管理策略带动规划建筑设计,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5)引领健康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宣传教育,通过宣传使人们的心境、价值、文化达成共识,使节能技术物化到公众生活细节。
2.3困境剖析如何让低碳社区建设与规划完成“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化,任重而道远。在践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制约因素:(1)政策支撑滞后。缺少行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资金需求、政绩考核、财政转移、生态补偿等机制已经成为我国低碳城市社区发展的瓶颈。(2)开发商将低碳作为炒作手段,一些主打“低碳社区”的楼盘更多地是为了迎合购房者注重居住环境质量的心态,实际中仅仅是停留在绿化、美化和改善建筑物外部等浅显层面上。(3)消费形式不良,公众低碳意识淡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便捷性消费”等不良习惯比比皆是,低碳意识的培育以及低碳生活的践行尚需要合理引导。(4)规划人员理解偏差,规划设计人员对低碳社区的理解仍局限在工程技术层面上,导致低碳城市社区建设过多地强调物质环境的营造,设计时盲目推崇高新材料等昂贵的建筑模式和大环境绿化的手段,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低碳价值理念。(5)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与规划的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建立低碳践行过程中缺乏战略评价、规划评价、项目评价、施工期监管、试生产检查、环保验收和环境影响后评价各环节之间的联动反馈机制,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
2.4研究评述我国对低碳社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末期,随着社会学、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纷纷进入该领域,才开始出现较为系统的研究。宋玉祥、丛澜、石军、何燕宁等从绿色社区的概念以及内涵等视角阐述我国构建绿色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构建了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并创建了可持续性社区需要的具体步骤。叶昌东、周春山[2]提出并阐释了构建低碳社区的四种基本形式——基于地域空间的社区、基于职业空间的社区、基于生活空间的社区和基于虚拟空间的社区,指出低碳社区建设内容包括技能性、组织性、制度性、文化性四种要素。陈飞、褚大建[3]提出在城市社区空间层面强调混合使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的策略,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不同的社区组团作为城市最小功能体,依靠公共交通联系,减少小汽车使用,发挥城市地缘性作用。李志英、陈江美[4]提出实现社区建设低碳化的主要路径是引入低碳化规划设计理念、开发低碳化技术、采取低碳化能源系统、运用低碳化资源循环系统、实施低碳化运行管理、培育低碳化社区文化、倡导低碳化生活方式。王建国、王兴平[5]指出在城市空间营造方面,塑造可以持续适应城市功能动态变化的空间模式,按照地区级、街区与社区级以及建筑单体不同层面,综合应用低碳技术。孟文强[6]指出低碳住区的实现途径包括:住区建筑日常节能减碳、节水减碳、绿化减碳、交通减碳、住区建造期节碳与建筑材料回收利用减碳,并对低碳住区发展中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技术、产品问题进行了诊断,提出了相应对策。纵观国内相关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前沿与动向,可得出以下四点趋向,即:(1)主要侧重于低碳城市社区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缺乏对不同区域、不同尺度地区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具体探讨;(2)主要侧重于从技术层面研究低碳城市社区的规划内容,缺乏对空间、制度、文化要素在构建低碳城市社区中作用的认知,以及相应策略的研究;(3)主要侧重于引介国外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经验,很少从“此时此地”出发,提出基于某一特定区域的适宜的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策略;(4)多着眼于社区本身,而未扩展至城市乃至区域层面来研究社区低碳化问题,对于基于低碳的区域整体模式和对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关注较少。
3国内对“低碳社区”规划系统框架的解析
3.1动力机制“动因”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意指行为诱发、维持,并进而引向一定方向的过程,也称为动机引起。低碳社区空间系统作为一个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的有机系统,其空间系统的演进与发展始终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权力更替、社会文化变迁等有关。一般而言,低碳社区系统可以分为,能源系统、环境系统、建筑系统、人文系统。(图1)对于其动力因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般认为,低碳社区空间为满足现在区域开放条件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民生等多要素藕合,主要受生态环境因子、技术创新因子、经济结构因子、社会人口因子的影响。其中,生态因子从传统的社区空间的附属支撑要素转为核心要素。技术创新因子则成为低碳社区空间的最主要动力,社区发展由资金、资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而社会人口因子则是发展的持续动力,社会人口中团体和组织之间关系和互动的一整套共同的习惯、规范、常规、规章或法律是低碳社区空间得以发展的基点。经济结构因子则承担低碳技术研发、投融资、战略决策、分担风险、利益分配等职能,是低碳社区空间发展“载体”。注:根据相关资料改绘。图1低碳社区规划系统构成低碳社区的实现机制是由政府、社区居民、开发商共同协作而成,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政策制度创新是低碳城市社区发展的关键,根据低碳化目标,基于废弃排放标准、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制订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确定社区绿色交通系统、土地利用模式、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碳汇系统的规划等,构建完整的低碳城市社区发展运行机制,促进传统城市社区向低碳城市社区转型。在低碳城市社区发展制度的导向下,引导社区居民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选择低碳产品,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等;开发商在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监督下创建社区低碳环境系统,从而促进整个社区“低碳化”的发展。
3.2空间类型基于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低碳城市社区可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以设施低碳化为主要途径的社区。(2)以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为主要途径的社区。(3)设施低碳化与生活方式低碳化同时推进的社区。基于空间类型,低碳城市社区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地域空间。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职业空间。泛指社区人类活动空间在工作场所中的扩展。(3)生活空间。指具有某种相同兴趣的人们进行交往、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空间场所,通常人们所指的俱乐部就是这种形式。(4)虚拟空间。人类利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中人们活动空间的扩展,如网络社区、各种集会等。[2]还可以通过区位、地形地貌、时间历程、社会集群、经济层次社会容纳度、功能混合型、建筑密度等来划分低碳社区的不同空间类型。3.3控制要素在社会对发展低碳的诉求下,许多规划师致力于将生态保护、永续发展观念纳入低碳社区规划理念之中,并开始强调民间参与,透过社区自发力量进行多元的节能减碳措施,以达到加乘的减碳效应。低碳社区的控制与引导贯彻了环保的理念,其规划建设将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创造出绿色、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更为重要的是,低碳社区建设涉及新能源技术、节能建筑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应用,必将推动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可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7]低碳社区规划主要控制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布局;(2)绿色交通;(3)资源循环;(4)低碳建筑;(5)生态绿化;(6)配套设施;(7)再生能源;(8)行为控制。低碳城市社区可采用节能材料、低碳技术手段、可再生能源、低碳社区规划、绿色环保的交通系统规划、适宜步行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布局等方法手段,使社区内各类相关设施具有减少碳排放的功能。(图2)
4低碳视野下我国城市社区空间实现途径探新
4.1社区规划体系解构各国的不同国情,赋予了社区规划的不同内涵。在我国,物质空间环境是社区各主体利益的焦点,因此空间与物质环境建设始终是社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具体的低碳空间规划(如表1)而言,学者大多从区域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分析规划编制方法和技术标准,认为在区域层面,结合轨道或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绿楔式的紧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在社区层面,综合型功能布局更符合低碳发展的要求。从社区空间规划本体出发而言,学界大多认为社区规划与城乡规划具有一致性,但社区规划更为关注从社会角度本质去理解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更加强调非物质层面内容的研究分析,在规划深度和规划方法上也有差异。一个完整的社区规划除对社区硬环境,如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服务网点等进行规划外,对社区经济、管理机制、文化形象等软环境亦给予充分关注。其成果除包括空间布局的图纸外,还有可供实际操作的发展纲要、社区规约等内容。通过对低碳社区相关理念和系统框架的探讨,笔者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社区规划构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空间布局的低碳化;(2)技术支撑的低碳化;(3)制度机制的低碳化;(4)文化行为的低碳化。(如图3)提高低碳社区规划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4.2社区规划流程建构传统规划方法缺乏对城市的能源管理策略作出指导性的规定,亦未必会把能源供求策略定为推动总体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内缺乏在详细规划层面执行低碳目标的有效法定框架。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推动城市能源投入、产出及其温室气体排放效应成为决策考虑的主体概念。首先要分析目前规划管理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政策深度和弹性,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法以及日常规划管理的工具,并应以新思维、目的和手段进一步调整传统城市规划决策过程,建立低碳社区规划流程。(1)分析层次:气候变化对城市影响评估,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现象对城市的具体社会、经济和环境有何影响。(2)调适层次:鼓励使用减低CO2排放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方式作为量度和减缓的规划手段,此外城市规划要由“适应”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将会无可避免的生物、自然和社会转变的实质后果,从而制定政策和行动去“适应”,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主要从低碳观念、政策指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交通系统、碳汇系统、建筑节能、能源体系等这八个方面的系统建构入手。(3)评估层次:建立可以评估和监控城市发展(包括个别项目、建筑物、交通系统、工业、能源供应等范畴)的机制,对规划手段进行反馈与调校[8]。
4.3社区规划策略重构将城市社区建成空间及其内部组成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社区空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各相关要素实际上构成了空间依托的细胞与器官。因此,社区规划策略重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混合多元的土地利用模式。通过这种综合、多样化的功能空间的混合形成功能网络,实现集约型土地利用,并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功能活动需求,增加社区的活力。(2)适度紧凑的空间布局结构。低碳城市社区应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紧凑的建筑组群之间最大限度地留出开敞绿化空间,构建社区自然生态基底。(3)绿色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建立步行、自行车及公车网络系统。(4)适宜步行的服务设施布局。在社区内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居民在社区附近消费,便捷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人们较少私家车的出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5)循环再生的资源能源系统。积极开发应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构建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和服务体系,建设节能型社区。(6)碳氧平衡的自然碳汇系统,最主要的碳汇是树林碳汇和湿地碳汇,这两类生态系统分别吸收并储存了大量的碳[9]。(7)科技创新的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城市社区的建设依赖于相应的低碳相关技术的支撑,主要可从生物固碳减碳技术、清洁能源替代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住宅营建技术等四个层面进行研究。(8)公平公正的低碳制度构建。低碳城市社区除了低碳空间规划及低碳技术支撑外,还需要构建相应的低碳制度,主要可从低碳建筑设计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风险分配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制度构建,以保证低碳城市社区能够顺利地运营。
【关键词】居住区;社区理念;社区;棚户区
abstrac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planning design idea in new construction zone,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 area, the road network of small neighborhood, the combination of landmarks and community unity,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belonging sense of residential area, the paper provides the idea and the pathway of community planning design with the example of Xinfeng community in Anshan city.
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community idea;community;shanty town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1994年我国实行了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居住用地成为城市空间开发的热点,城市进入了大规模、快发展阶段。居住小区规模也走向大规模、高密度的模式,在新建小区中,许多小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品质高尚,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居住区仅仅是居住功能而非生活社区,这也引起了规划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不断转型的背景下,以往居住区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居住生活要求,居住区规划应该增添新的规划设计方式,社区规划设计理念逐步被引入和借鉴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当中。
1.社区规划设计新理念
1.1社区空间整体上的混合与单片功能区的混合
作为综合性社区,包含中心区、商业区等各功能,各功能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使居住与工作配置相对平衡,居民可以就近上下班,避免长途奔波,而每一片功能区也可以混合使用,差别是各功能用地,比例不同,使得主体功能有所差异。如中心区有商业,文化娱乐同时也有少量住宅单元,以及居住区内配有少量商业、金融等服务业,及学校、幼儿园等配套服务设施,在住房配置上从商业住宅到安置住宅等多种形式,适合不同年龄,阶层人居住,因此社区规划设计理念可以体现居住、工作和生活混合型生活社区。
1.2采用小街坊路网,实现“人车分离”。
社区的空间构成框架是道路网,它一方面起到了交通功能,满足社区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具有生活功能,满足人们步行的舒适性。
社区的街坊按100~200m的间距划分,这样的尺度可以使人们步行感到舒适,方便步行。街坊内部一般外人很少入内,空间相对属于半封闭状态,小街坊可以使得道路、绿地和其他公共设施都向居民和外来人员开放,还不影响社区内部人们居住。
社区路网是城市路网的延伸,但不能等同于城市道路,否则可能造成交通混乱,给社区内居民造成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社区道路做到“人车分离”的基本要求,道路设计使驶入的车辆速度降低,人行道路设置障碍,机动车不能穿行,同时尽量减少人行出入口,避免人车混杂的交通环境。
1.3标志性建筑与社区统一性相结合
创造社区的认同感,避免社区一些简单的重复,充分利用地域的环境特征,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增强社区能住户的认知感与归属感。
住宅设计采用平面、跃层、阁楼、花园洋房的多种形式,以适合不同人居住,但同时也注意了社区内部的统一性,建筑单体设计采用统一的风格,鼓励多种材料使用,色彩采用统一色调,使社区总体上出现统一的建筑风格。
1.4生态可持续发展
为了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制定了环保计划,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城市环境的原则,提倡环保意识和节能理念,包括营造生态、绿色和健康的居住环境,实现绿色交通,耐旱植物的种植,建筑节能,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多种措施。
1.5社区归属感的培养
社区建设不仅要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更要为居民塑造共同的生活意识,共同关心和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建设,对于自己的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2.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居住与工作安排的功能不平衡,出现“卧城”。
目前我国大多数居住区的空间主体还是以住宅为主,配置相对比例的配套设施与公共设施,基本上没有考虑居住区内居民工作与就业问题,在过去,居住区规模小,这种影响还不明显,随着城市快速的扩张,居住区规模不断扩大时,居住与工作的不平衡就越发明显,一些地方的大型居住区就变成了“卧城”,居民上下班来回奔波,交通时间成本增加,对城市整体交通也造成影响,造成固定时间流量大、道路拥挤、生活舒适感降低。
2.2居住区的封闭管理造成居民的隔离,城市街道无生活功能。
近些年我国新建小区规模不论大小大致都是一种模式,道路通而不畅,小区中心为绿地,沿街有一些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小区边界用围墙围合,只在居住小区出入口设置保安,可以保证小区自身安全与安静,但却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性,使小区内居民与外界产生隔离,封闭管理使得城市街道只有交通功能二无生活功能,小区内部中心绿地,功能单一,缺少人气。这降低居民以此做为媒介的功能,降低了居民之间交往与沟通。这些最终造成空间资源差异,暗示城市空间居民阶级的差异。
2.3居住区街区尺度过大对城市结构造成破坏
在我国很多新建小区用地面积达到10万平以上,基本上都采用了封闭式开发模式,围合小区的城市道路网都达到400~500米,这种大尺度的空间造成市民出行只能靠机动车出行,行动非常不方便,对城市造成污染和交通不便,使得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2.4以景观代替生态,导致更多资源浪费
我过现阶段对生态节能的宣传很多,很广泛,但真正实施中却很少。在很多居住区建设中,为了实现短时效应,很多居住区的景观布置很好,草坪、水景等多种人工造景的地方,把这些人造景观就简单的等同于生态,把“绿色”称为生态,实际这些是对资源的浪费,是对生态的破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可持续。
2.5模式化建设造成居住区无归属感
目前,我国居住区存在大规模成片区建设,因为规模大,使得一些小区在单体设计上机械重复,同一城市不同地区单体建筑都雷同,不同省市更有甚者规划设计都基本相同。在小区内部景观设计上更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重现象的出现,导致居民无标识性,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得居住区与社会公共空间的脱离。
营造新都市生活为目标的社区规划策略――以新风社区棚户区改造规划为例
3.1建设适应社区整体空间混合与单片功能区混合的使用
新风社区作为一个综合性社区,包含居住区、中心商业区、公共服务区、公共绿地(公园)等多种功能区,各功能区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商业、公共服务区位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居民能够就近上下班,免除到社区外长距离的奔波,同时也减少机动车的运行量。另外新风社区在每个功能区中各用地比例进行调节,使主体功能有所差异,新风社区除有大量住宅外,沿街设有商业,并在住宅群中布置配套服务设施,中心商业区内除商场位还有一部分商住混合、办公与住宅混合的综合楼,公共服务区内设有活动站、文化站外,还包括餐馆、银行等其他商业设施。在公园周边配有为其服务的餐饮、零售店等设施。学校和幼儿园都规划在安全
易接送阳光充足的地带,住宅配置采用包括商品房和回迁房等多类型,新风社区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
3.2社区以开放型道路为理念,以步行尺度为导向。
新风社区以开放型道路网为理念,采用快、慢速交通分离,社区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宅间路,满足不同人通出行的要求。新风社区内组团级道路不与城市道路直接相交,采取两条组团路相互环通的办法,避免与城市道路相交,只有小区级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这样可以使交叉口间距达300~500米左右,满足相对快速的交通要求。
为了减少城市道路对社区产生的影响,新风社区采用了小街坊的道路网格局,街坊按100~20米间距划分,以慢行交通系统位重点,使得每户只需步行3~5分钟即可到达游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这样新风社区内的道路、绿地和社区公共场所都有居民来往,大大增加了亲切感与归属感。
3.3社区规划多样性景观与多样的公共空间
新风社区为了避免单调的街道空间景观,社区内不同街坊采取不同建筑色彩处理,使得街道景观丰富多彩。社区采用开放式小区封闭式组团的规划设计,将各级开放空间作为社区的一个整体,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空间系统,规划在社区中心设置社区公园,提供球场、游乐园、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和广场等活动场所。充分利用街角、建筑间等空旷地带,设置社区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交流、游乐、健身提供场所。使之也成为城市多样生活的载体。
3.4社区规划注重生态、可持续与绿色环保。
新风社区把生态、可持续和绿色环保做到实处,在交通方面提倡绿色交通,新风社区通过规划措施组织交通出行管理,为提供多种出行方式,以改善交通高峰期的拥堵问题,规划尽量使居民步行可达到公共绿地、商业等公共场所,减少机动车使用频率来减少尾气排放污染。在绿化方面,种植耐旱植物,收集雨水浇灌绿化,见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社区自然生态环境。在建筑节能方面,社区住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可以最大可能地节能。社区内垃圾采用分类、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尽可能的再利用废物。这些都为居民提供绿色、温馨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3.5营造社区归属感,建立高效灵活的物业管理。
新风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营建一种和睦共处、健康平安、快乐平等的社区型新住区。通过规划设计希望居住在新风社区的居民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关心和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建设,对自己的社区有归属感。为了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规划设计时在公共绿地周边规划一些小商业、餐厅和咖啡馆,使居民在公共绿地活动的同时也能坐下来聊聊天,曾加沟通的地方与方式,形成亲切的氛围。
新风社区物业管理采用更为灵活的管理模式,对于组团采用封闭管理,对于小区采用半开放式管理,对于居住区采用开放式管理的方式。此外对于新风社区,市政府培育新的社区管委会,鼓励社区居民交往和社区自我管理。社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委员会的成立一方面是监督和管理物业公司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业主委员会协助社区管委会开展多种社区文化和教育活动,发动各种集体性的社区节庆事件,鼓励社区多种社交活动,培育美好的社区感。
参考文献
1、曹凑贵 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纹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赵文凯 张播 居住小区不因市场而失效――小区理论在市场机制下的理解与应用 城市规划 2010.9 61-66
低碳生态社区的低碳生态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生态性,主要指高质量的环境指标,以绿地为主的住区结构模式,充裕的自然空间,较好的自然亲和性[2]。社区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将生态观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可以拥有更为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社区必须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性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低碳生态社区应是一种多功能的社区,体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人车分流、绿色建筑、生态步道等思想融入建设中。低碳循环性主要体现在社区规划、能源结构与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低碳生态社区运营所采用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建设低碳建筑,倡导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尽可能选用低碳产品。同时,低碳生态社区应该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区域化发展,提升整个生态化循环。3)系统高效性。低碳生态社区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必须是高效益的流通转换。低碳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应以“低碳化”为指导原则,追求城市的紧凑、舒适和宜居,从本质上改变能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实现经济、生活的高效化和集约化。
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实践
1国外低碳生态社区实践基本概况
低碳生态社区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区的人口规模都相对较小,300人以下居多,外国相关学者曾根据生态社区所处的位置、规模大小等特征将其分为乡村生态社区、城市绿化带地区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和生态城镇等四种类型[3]。而国外生态社区的建设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开发棕地,减少城市的扩张,保护生态环境。2)提倡绿色出行,通过采取限制停车位设置、进行道路路面特殊铺装等措施,积极倡导非机动车的应用。3)有效利用能源,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与建筑的节能设计。4)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性。
2国内低碳生态社区实践概况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低碳社区的研究处于摸索阶段。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以低碳为口号,同时以万科、万通、郎诗、当代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策略联盟也发起了低碳绿色运动。固然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我国实际的国情与现状,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和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从社区规模而言,我国的社区人口在5000人~10000人,这无疑从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建设低碳生态社区的难度;从组织管理而言,我国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生态保护重视度不够;从评价指标体系而言,未建立合理的低碳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进行界定,这些都是我国低碳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低碳社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与运营体系中,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与使用管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实现它们的分步发展与整体协调是实现低碳生态社区的重要途径。
1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
1)土地布局规划: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的空间布局形态。城市的活力在于不同城市功能的混合和人类活动的流动,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为土地使用的混合和多元化提供可能[5]。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使居住区与商业区彼此分离,从而造成多样性城市生活的消失,人文气息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因此,在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中,应首先抛弃功能主义的束缚,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社区中合理布置商店、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增强社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创造更好的邻里关系,也可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2)交通系统规划:步行交通系统与绿色出行方式。社区对内交通应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保障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以减少居民的出行需求,达到减少机动车交通为目标。同时在社区对外交通规划中,为营造低碳生态社区,社区内应提供良好的交通联系,包括公交车线路和轨道交通线路,倡导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倡人们采用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3)社区生态环境系统规划: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应注重内在各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各种生态流的畅通[5],使社区生态系统向有序理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利用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中和”功能,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增加社区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交换,保持社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2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可持续性
1)建筑的高效节能设计:绿色建筑应注重使用保温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同时高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自身达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状态。具体做法如:可在建筑的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采用外墙隔阴和屋顶隔热的措施,控制建筑物对热量的吸收;采用自然通风降温手段减少耗能与空调费用。2)健康环保建筑材料:在城市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中,采用的健康建筑材料不仅仅是人们对安全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这类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延长住宅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使用管理与运营体系的可持续性
中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少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只有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养成节俭的消费观念,低碳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才不会断在最后一个环节。构建低碳生态社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其规划设计到后期管理都应注入低碳生态的理念与意识,这不仅仅是针对于居民,也要针对于规划者与管理者。居民在低碳生态社区构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自觉参与,积极献策,社区的主体是人,因此,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才是建立低碳生态社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农村社会发展;社会变迁;农村社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研究
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农村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根”。在中国历史不断发展的长河中,农民通过种植粮食,饲养家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而形成了土地上精耕细作,生产上厉行节约,经济上富国足民、文化上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发展一直被忽视和被遗忘,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半数,这些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弱势群体。现如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事业滞后,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突出矛盾[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瓦解,应当打破“城、乡”的对立,把“城、乡”看作两个不同的居住、生活、就业空间,应当引导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两类空间在居住环境、就业空间、设施水平等方面的均衡化,实现城乡利益综合平衡。
2.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初探
2.1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现状
关中地处陕西中部,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五个省辖地级市。“城郊村”是指村庄位于城市近郊地带,在地理空间上城市与村庄距离较近,城市与村庄关系紧密,村庄受城市辐射影响较大。这类村庄保留了较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乡土气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由于与大城市良好的互动,在产业方面与城市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二者保持着物质交换,如城市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农具、家电等,农村为城市提供粮食、瓜果、肉禽、乳品、花卉等农贸物资,城市与农村相互支持,相互发展。由于在关中地区,西安特大城市的影响,将“城”分为大城市边缘地带型与小城镇边缘地带型。
大城市边缘型地带的村庄,这类村庄依托城市发展态势明显,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经济的增长逐步向农村地区蔓延,位于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发展潜力巨大,并且有多种发展优势,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带。村庄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城市经济强有力的辐射下,大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村正面临着高速发展与转型,包括村庄产业发展模式转型,有的村庄甚至需要搬迁,转型的农村内部复杂的社会矛盾也将予以关注。
小城镇边缘地带的农村,他们依托城镇的发展,但是由于城镇经济水平的限制,并不能够为这些农村提供足够多的像大城市那样的就业岗位以及经济带动作用,但这类村庄仍然具有经济的发展潜力,但是需要发展时机。
本文将研究西安市周边农村地区社区规划,受大城市辐射影响较大,正是属于大城市周边的村庄。
2.2陕西关中农村社会变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也发生一系列变迁。非农化与城镇化变迁:在农村引入非农产业,建立交通网络,使得城镇化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生产方式变迁:由过去人力畜力的小农经济,逐渐向农业机械化发展。并且小规模的庭院经济已不能适应要求,人畜干扰十分严重。生活方式变迁:机械化所带来的生产力提高,解放了大量劳动力,生活不再被生产所束缚。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转移至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趋势逐渐增强。农村家庭人口规模进一步缩小,以核心家庭成为主。
通过以上变迁,现阶段关中地区农村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城乡差距逐渐减小,根据对关中农村社会的调查研究,如今的社会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在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因此就出现了“空心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非稳态”的农村社会。农村服务及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低,居民对于医疗、教育等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农村无法提供,因此促使人们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公共服务,但城市生活成本很高,这就形成了一些矛盾。此外耕地大规模流转,土地要聚集,而农民宅基地分散,分散的宅基地散落在农村耕地之中,规模大,布局散乱,这严重影响了耕地的规模,很难使土地聚集,发挥出规模效应。以聚集为组织方式的农村新型社区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服务。土地流转带来的土地规模集中,也为农村社区规模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奠定基础。
3.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
3.1就地城镇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着从传统的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变迁,而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已成为现时代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步伐仍有相当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城镇化,绝不能走传统低度和过度城镇化的老路,应重新审时度势以抵消的城镇发展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实行城乡统筹方便农民就业创收,这样才是符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所需的新型城镇化。这种新型城镇化不是表面上的农村人口集中城市,而是通过居住模式,生活方式,公共服务及设施水平等一系列精神及生活上的提高达到城镇的生活水平,即为农村“就地城镇化”。
现实的情况中,农民已逐渐脱离了土地,其身份以及从事的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单纯依靠土地维持生计的日子已经过去,城镇的发展辐射到农村。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也依靠从事二、三产业来谋生。这种从事产业的变化并不会导致其居住地的变更,相反,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促使农民更倾向于在离家近的地方就业,以降低生活开支。此外,对于以土地作为根本的农民来说,大多还没有被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土地是最后的生活保障。城镇生活的成本相对农村较高,高消费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支撑,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农民进入城市居住的步伐。农民在现实中,往往是选择距离居住地较近的地方工作。
根据关中地区的区位条件以及社会发展概况,要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真正发展,同时考虑农民需求与自身条件限制,我们引出“就地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居民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就地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生产来达到经济发展,增加收入,完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原有生活方式,享受跟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就地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合并村庄的方式组成新社区[2]。
就地城镇化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也是政府引导城镇化的策略,更是主要利益相关的农村居民的认同。但就地城镇化并非常规的城镇化路径,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实施,归纳总结以下:
(1)城市周边:所处的地区在城市的周边,能够感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便利,这类地区农村居民受到城市影响较大。
(2)工作周边:所处地区在就业机会或者潜在就业机会较多的地区,这类地区村民无需长途跋涉进城务工,并且可以照顾家庭生活。
(3)家庭周边:所处地区距离家庭较近,包括方便照顾家庭成员,方便打理自家耕地,有一种离土不离乡的感觉,这样使村民没有过大的生活上的心理负担和生活压力。
3.2陕西关中农村社区规划模式初探
在关中地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实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有保障,其次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增强农民生活保障。通过实现这些问题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时应当发展环境优美的社区环境,防止“城市病”[3]。
前文分析了关中农村地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得出。农村地区城镇化路径为就地城镇化:首先在城市周边,可以感受城市化所带来的便利。其次所处地区就业机会较多,无需进城工作,因为进城工作生活成本较高。最后所处地区离家近,离土不离乡在生活上没有过大的压力。政策方面,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宅基地进行整合,住宅集中布置,统一规划面积,将过大的宅基地缩减,用地指标置换到城市周边,依照级差地租理论,拍卖宅基地结余的土地指标,用土地拍卖得到的收益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保证耕地不减少。社区规模:由自然村合并成组团,再由组团形成社区。考虑4―5个行政村合并,规模效应可以带动基础设施配置。选址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左右,农民接近自己的耕地。住宅设计:通过分析当下农村生活,住宅更趋于城市住宅空间模式,房间更加合理的布局,一些细节方面,例如餐厅满足4人就餐即可,节庆时,可与客厅连接可容纳20-30人就餐,将厕所、楼梯布置在住宅内部,设计露台、取消住宅后的巷道等。居住在向城市转型的同时也兼顾农村现阶段生活。街巷空间设计方面:突出变化,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层次。
4.结论
(1)社区规模
农村社区规模的确定要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半径、农民耕作的半径、以及农村环境容量等,要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
(2)空间布局
农村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一种小村并大村的模式,在区域内,形成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聚集行政村模式,形成一个个以服务设施为重心的社区。社区是以自然村合并组团,聚集成为社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3)交通组织
规划步行、非机动车、机动车共享的道路,通过道路宽度的不同,营造出以步行、非机动车优先的道路环境。
(4)社区风貌
社区营造一种关中传统农村风貌,强调地域性与乡土性的传承。在社区中心规划公共广场,组团内部有街头广场,住宅有院落。构成“公共――半公共――私密”的交往空间。街巷也采用D/H在1.5――2.1范围的舒适空间,而且这样的空间相互交错,使得街巷更加丰富。
(5)住宅空间
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不能适应当前需要的时候,新住宅空间对使用有了新的要求。例如取消前院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车库空间的多功能用途,露台空间的利用,室内室外进出入的流线等。都表现了现代住宅对于适应农村生活的细节,既能适应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又能集约土地,使社区成规模化。
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农民诉求,解决农村社区发展问题。突破自然经济和家庭经济,创新制度和组织。通过对关中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研究,分析发展变迁,得出一条解决农村社区发展的途径,找寻一种适应关中地区大部分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此外,农村社区规划是解决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一种方式,农村就地城镇化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实现,文章通过研究关中地区农村分布,将此种模式适用于“城郊型”农村。①、“城郊型”农村所处城市周边,城市对农村影响辐射大;②、处在城市周边,就业机会多,农民打工成本低;③、所处地区离自家耕地近,在土地流转的过渡期,可以照看耕地。
文章通过社会学分析,重点分析当今社会农民诉求,从农民诉求出发,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再与社区规划相结合,从规划的角度解决农民现实问题。从生活、生产等方面解决了农民现实问题,并且通过规划,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精神文明方面等有了极大的提升。在今后的关中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具有可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陶阳.关中新农村规划设计模式研究一一“大石头”模式篇[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杨世松.中国城市化期刊杂志电子版的[EB/OL]
[P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8-01
1.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直辖区,是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全区面积共计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共有人口102万,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的版图大区,人口大区。
2.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012年党的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2 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共命名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34个、市级生态村3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企业1个。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下辖的最大一个区,人口比重大,一般社区规模较大,且分布密集。由于经济、科技、人才及其他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加强但仍不完善;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在绿化方面做得不够;安康市汉滨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尤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2.3 基本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会汇报、观看专题片、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创建镇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3.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目前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区规模大,基础设施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社区基本实现了公路、电网、通讯的畅通,但如大型超市等大型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道路照明设施等建设后放置不管现象严重;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十分的脏、乱、差。社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程度低下是目前汉滨区社社区基础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住宅建设缺乏规划,社区绿化不足
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较晚,缺乏社区的整体规划。社区内部没有统一设计,选址较随意,住宅房屋排列无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汉滨区大部分社区的绿化面积都不足,甚至许多社区内都没有留出空间来进行绿化,有的绿化面积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或者占用。汉滨区社区普遍存在绿化水平低。
3.3 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对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关注也不了解,这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个人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关于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有利于改进社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生态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很有必要。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管理机制
政府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大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指导社区进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4.2 落实社区规划,推进社区环境优化
汉滨区社区应该在现在社区房屋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可实施的社区绿化详细规划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新型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到“常宣传、常管理、常检查”,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绿化与卫生保护的重要性,对任意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严肃处理,不定时对社区卫生、垃圾处理情况检查通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4.3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
政府应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册、文化广场等载体所,广泛开展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只有个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建设中去。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新型城镇社区的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汉滨区应当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对当地社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建设人地协调的生态社区,大力推进汉滨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J].2015.
[2] 周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论坛,2013.
[3] 占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河南农业科学,2013 .
社区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市规模的扩大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困扰:交通拥挤堵塞、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将寻求居住空间的目光转向城市周边和郊区。社区外部良好的交通联系浓郁的文化氛围、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择地置业的消费时尚。在社区周边或内部兴建高级学校、大型休闲设施、绿色通廊等成为新的开发理念。
2.追求高品位的社区环境
现代规划师大都为自然人提供居住环境,而没有为社会人提供居住环境,使社会性失去往日的本质。所以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目标。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抵抗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挑战。建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元素,实现理想居住区的群体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住建筑设计。
2.1理想居住区的公共交流空间模式
构成理想居住区的三个因素:区域性、向心性和有序性。这三项要素作为超越性概念表达的是实体与空间的模式。
区域性:居住区的基本构架,标志着主体共同生活的最大范围,区域性使居住区初步奠定自身的意义。要形成居住区,首先要有一个空间范围,这里侧重于强调它的闭合性。构成区域性的因素非常复杂模糊,往往是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它的存在机制在于居住区主体的共同认同。区域性包容的范围无疑为主体提供了归属感,在此感情的共同体验下,居住区的主体彼此萌发同属感,这是走向共同生活的心理基础。
向心性:向心性可以是空间的,场所性的,也可以是实体的,标志性的。向心性是居住区的秩序焦点,是主体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根源,使居住区开始发生向心性,没有向心性,居住区内部就是混沌的。向心性是主体对环境的动力意向根源。人的空间以主体为核心。这种观念不仅作为一般组织化手段,还作为环境的参考符号而外射。在居住环境中,这种心理演变为居住区主体的自我意识,成为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决定了居住区生活的根本模式。居住区环境内向心性的存在是这种心灵结构的外化,具有公共化的特性。故与居住区的公共生活有强大的满合力。
有序性:居住区的动态结构,主体共同生活的有机化。克服了主体的个人构成与共同生活的矛盾,是指居住区环境中各种序列的连续性,环境的断裂必然导致主体行为中的隔阂,这隔阂将削弱居住区群体交流活动。在有序性的环境中,主体的行为也是有序性的,而这种有序性就形成运动中的秩序,这样居住区不仅是空间构成的静态有机整体,也是生活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这时,主体的共同生活才具有超越性的意义。这才是居住区共同生活的特性。因此,有序性的实质在于居住区的动态结构,主体行为的有机化。在各种有序性中,空间序列的有序性最重要。主要表现在私密性空间到公共性空间的有序性,目前许多新居住区还不能满足这个条件,不利于居住区群体交流行为的形成。如有些居住区虽然规划了广场、花园、休闲空间,但缺乏亲和性,人气不足,人们往往喜欢蹲在不起眼的角落聊天,或干脆带着小孩到处游逛,也不愿意在一片硬地上数砖头。
这三者实质上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区域性,自然谈不到向心性;没有向心性,区域性也无法维持;失去了动力意向的有序性,动态结构自然消失。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居住区的有机存在,然而,它们真正的含义在于主体的社会活动。
现在,人们已注意到空间有序性的意义,提出“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这样的序列。无疑有助于克服居住区主体的个人构成与居住区生活的共性之间的矛盾,把私密性生活与公共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可以生活在邻里关系融洽的环境之中。
从主体的角度看,形成居住区群体空间的机制在于人们的共同生活,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训导着人的思维。在对居住环境的探索中,许多建筑师似乎朦胧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有的提出在高层建筑中开辟公共层的设想,如厄斯金在他的贝克尔集合住宅中设计了“空中街道”;伦敦依斯林顿住宅区利用住宅屋顶走道,形成一个居民交往空间、人们可在此散步、闲坐聊天。亲切明亮,曲折有致的小空间,加以居民们精心栽植和布置的盆景花卉,增添了无限的生活情趣。这里居住着年逾花甲的老人,他们喜欢凑到一起回首往事,谈天说地,甚至串门,这种布置方式很受他们欢迎。这些努力对于恢复居住区群体交流功能是有意义的。问题在于,我们应当把自发转变为理论指导下的自觉,从零散孤立走向系统整体。这就要求我们深人研究居住区的特性、结构、功能等诸方面,在此基础上展开我们的设计与规划。
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和人是同时产生的,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个体只能是社会中的个体。只有依靠社会力量,才能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而得以生存。因此,任何人都必须与他人协同存在,进而建立一种分工合作互利互存的行为和关系。人类的全部活动都表现为这样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居住区群体交流活动。因此,人类生存和情感的寄托、文化的追求才得以实现,并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2.2完整的规划结构
这关系到对下列问题的解决方案:主次入口的选择与城市空间的联系;公共功能空间的可视、可达、可享用;规划的整体结构与分期开发的可操作性等。
如可以把出入口设计为景观入口,联系着城市绿地与社区公园。或设计为生活性主入口,集中布置社区中心、超市、银行、邮局、保龄游泳池等。或设计为辅生活入口,布置老年活动中心、物业管理等。或设计为联系性入口。活动中心与绿色通廊结合,与社区公园构成完整的绿色休闲系统。绿色通廊自然地将社区分区,有利于分期开发和物业的相对独立性,减少分期开发时对先期入住居民生活环境的干扰。
2.3安全宁静的交通环境
动静分区、人车分流是小区交通规划的理想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可采用了外围车行、内部人行的规划结构。通过对小汽车和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在社区内部轨迹和停车位的精心设计,是向高品位社区环境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车库出入口可布置在小区入口处,进入小区的小汽车很快就能进入地下车库。如果有直达车库的住宅电梯给车主以身居别墅的感觉。消防紧急通道与主干道形成环状道路系统,便于紧急救护、消防或搬家等机动车辆的顺利通行。社区入口附近设地面车位,便于来访客人和临时停车。
2.3各得其所的休闲环境
在社区内部活动时间最长的要数老人和儿童。除社区的无障碍设计外,还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提供了不同品位的休闲场所。
在景观设计中,注重结合绿化来构筑社区的休闲系统。通过铺设彩色步道,兴建观赏水系、戏水池,设置座凳、花坛、小品等,使整个社区形成一种适宜交往、娱乐、休憩的空间氛围。为了满足儿童嬉戏的需求,庭院中还设置了草坪、花架、灌木、砂坑、石桌等,既为儿童们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活动场所,又可适应不同层次居民的休闲需求。环境设计以贴近人为宗旨,强调回归自然的感受,有意赋予各休闲空间以良好的观赏性、可达性和实用性。减少小区主干道机动车辆,公园、广场和环形道路均可成为人们晨练澈步的好去处。
2.5完善的配套设施
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是现代社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健身娱乐、邮政电讯、休闲购物等。
3.体验信息化时代的技术成果
现代社会已由规模经营、大量生产的工业化时代进入了多样化、个性化感性化的信息时代。在住宅设计上具体表现为因特网进入日常生活,以及电脑家庭化和家电电脑化。随着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通信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成本的降低,智能化社区的理念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充分利用技术发展的成果提高居住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现代居住理念。
智能化社区的管理,一般采用“三防三表”网络(指防火、防盗、防泄漏,水表、电表和气表)和社区信息服务网络。从功能上可分为四大系统。一是物业管理系统。包括社区公用设施监视系统、三表远程计量计费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社区节能系统和房产物业管理系统等。二是安全保卫系统。分社区安全保卫和居民安全保卫。三是信息服务系统。由社区网络提供信息服务,如网上消费、社区要闻、与衣食住行相关的信息等。同时还可提供家庭办公、因特网浏览等功能。四是智能卡应用系统。将智能卡引入社区的金融消费和管理等领域。当然,智能化社区建设始终存在着技术的先进性和方案的实用性之间的平衡问题。既要让居民享用现代信息社会的技术成就,又要兼顾技术和居住理念的发展状况。采用了“三防三表”网络系统,物业中心可实现水、电、煤气的自动计量和智能卡交费管理,接受住宅传送来的三防告警信号和紧急救助信号,并作出及时的处理。住宅防盗中采用电磁入户锁、门窗暗装磁感应器、红外双监探头、无线遥控应急报警按钮等组成住宅保安系统。社区保安包括边界红外监控、地下车库IC卡管理、可视对讲单元门控系统等。社区局域网将根据具体情况开放各类信息服务、网上消费多媒体应用等内容。
转贴于
4.强调功能完善、分区明确的室内环境
随着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认识已从“面积越大越好”、“房间越多越好‘,转向对住宅功能、性能和品位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动静分区公私分离
以起居厅作为组织家庭活动的中心,体现着主人的地位、兴趣和生活品位。室内做到明亮、尺度适宜、视野开阔。客厅餐厅和厨房等功能空间组织灵活、给人以舒适方便的印象和良好的视觉感受。门厅不仅作为换衣、脱鞋、储物的空间,更应发挥协调不同功能区的作用。主卧室功能空间完整,尺度适宜,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大冲小卧室设计,方便日常使用。明亮的家务室可兼家务、保姆、次卧、储藏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的生活要求。
4.2整体设计的厨卫空间
从设备选型、通风排气、管道暗藏、集中管井及细部装修等要求出发,对厨卫空间实行了一次装修到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水、电媒气等方面的隐患。
4.3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平面布局
除必要的分户、承重墙体外,尽量采用轻墙分隔,形成可变空间,适应不同家庭构成和生活阶段的需求。尽可能地为用户在水管布置、插座设置、容量预留、门洞位置等方面作潜伏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发展。
4.4改进住宅部件,提高生活品位
采用诸如步入式衣柜、落地门窗、低窗台凸型窗、新型塑钢门窗、多功能户门、屋面老虎窗等部件,改进住宅使用状况,提高室内观感和趣味性。拓宽阳台和跃层露台,增加使用功能(如纳凉、健身、养花等),扩大室内外交流的空间。平、立面按双模设计,满足新型建材硷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和全清水立面建筑的要求。五层以上住宅设置电梯,符合住宅的发展趋势。
4.5符合节能、节地、节材的住宅发展策略
采用体型系数小的住宅平面,并适当增加进深减少面宽。
5.获得住宅商品的服务
住宅作为居民消费的最大商品之一,理应获得如同电器商品一样的服务。对住宅而言,一般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服务。不同的开发商从不同的开发理念出发,所提供的服务方式亦不大相同。一般认为,前期服务为消费意愿的调查、消费群体的确定等;中期服务指用户参与社区建设和住宅个性化需求的实施等;后期服务包括制定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物业管理制度,指导或实施二次装修,住宅公共设施及社区环境的维护等。服务分期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建立责任建筑师制度。意在开发商和用户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让开发商和建筑师了解用户,让用户更多地认识所买住宅商品的功能和性能等,使设计和开发的服务贯彻于住宅商品生产的全过程,保证服务的连续性,改进目前被动服务的状态,使住宅商品的流通过程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就像私人律师那样,责任建筑师有望成为一种职业,为用户服务。
6.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6.1多元化发展背景
当今的国际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文化上提倡多元共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政治、经济上的体制改革直接引起了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面转型。由于各方面利益整合的结构趋向,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文化也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多元格局。
6.2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
在城市住房制度转轨时期,一般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①城市中心的住房向高层化发展,趋于综合型,周边居住社区强化,档次提高。②城市边缘居住社区的成片开发,安居工程的启动。③城市边缘高收入别墅区的出现。④近郊工业区周围的中低收入居住区。⑤城郊结合部的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出现。⑥人口分布逐步向外疏解。针对城市的现实状况,按居住社区建构过程的差异及由此引起的居住社区差异,居住社区可分为六种类型:旧城改造区、旧宅保留区、近建居住社区、市政动迁居住社区、新辟高档居住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
综观我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和类型的分布变化与重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在市场体制下,住宅连同其所在地域作为商品所引起的一种必然的再分配现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多样化的空间表征,这是研究如何建构、优化和完善居住社区所必须关注的现象。
6.2.1规划设计多元目标的整合
从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强调“物质性传统”规划容易把规划工作引入以工程技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怪圈。
规划设计不能再是一个简单的以解决物质空间问题为惟一目标的经济操作,还应包括对社会目标的考量,文化目标的建构,甚至是对政治目标的体现。尽管规划设计分项目标是多元的,但其最终目标还是“以人为本”,这便是“一体多元”的整合观。
6.2.2规划法规条令的多样化支持
居住区规划一贯沿用的“人口定量指标”和“居住区分级制度”已逐步显现其落后于时代的缺陷,限制着居住社区的发展,不仅直接导致了单调的城市居住形态,无法满足不同居住社区的特殊需求,也破坏了居住社区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网络的建构。因此,规划法规条令应给予居住社区规划多样化设计以更灵活的政策支持,以求设计能真正反映居住主体的需求。
6.2.3对多类型居住需求的多样化设计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现代生活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质量衡量标准的变化。②社会构成的多样化发展,如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会信息化等对住宅功能提出进一步要求。③对住宅设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调控功能要求加强。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个性化,表现自我。⑤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居民回归自然的心态需求趋多。
基于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地贯彻规划思想,体现“人本”目标内涵。
第一,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规划布局的研究。居住社区布局研究包括在城市宏观区域的总体分布研究与微观区域上的功能布局研究。在总体分布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第二,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建筑设计的探讨。居住建筑设计本身有着追求富涵人性色彩设计的历史传统。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源自工业化以来的公寓式住宅平面加上或中式仿古,或西洋仿古,又或中西结合的立面设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居住社区里,居住建筑已渐渐失去其承载与表达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社会关系的特性,沦为一种批量生产的行货。建构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空间特色,应要求建筑设计在风格定位、功能布局、形式选择、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不同的居住社区特色需求为设计依据,以满足不同类型居住人群的生活需要、文化需要和社会需要为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第三,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设施、服务需求的满足。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