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督导报告范文

德育督导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督导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督导报告

第1篇:德育督导报告范文

关于开展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导的总结报告

我校在接到《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导的紧急通知》后,校党委、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相关科室参加的专项工作部署会,按照文件精神,严要求,抓落实。通过全面排查,列出问题清单,针对排查出来的每项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排除安全隐患,为打造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工作部署情况

学校成立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的领导小组,由校长严红伟任组长,副校长王小宛任副组长,柏建营、牛泽双、吴保国、王桂周为成员。于2019年3月18日至21日对学校拉网式、全覆盖的进行了安全大排查。

二、排查问题清单

学校工作小组全方位进行校园安全排查后,存在一些问题。

1、按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硬件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

2、在食品安全及疾病防控方面,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基本规范。以后进一步做好季节性的疾病防控工作。

3、在消防安全方面,针对全校电气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后,个别线路存在老化现象,学生有私自使用电热壶烧水现象。

4、在校车及交通安全方面,学校虽然指定了固定的停车地方,并划出了车位及警戒线,但仍存在乱停乱放现象。

5、因学校是群体单位,学生年龄因专业不同,素质参差不齐,欺凌、谩骂现象时有发生。

三、问题整改情况

1、针对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个别硬件不足的情况,学校加大投入,及时进行更新、补充。

2、在季节性疾病防控方面,学校医务室提前做好宣传、教育、防治措施,实行“日晨检、零报告”制度,减少季节性疾病的发生。

3、针对校园个别线路老化现象,学校总务科及时进行了排查、更新。针对极个别学生私自使用电水壶现象,进行安全教育,并定期进行检查。

4、针对校园内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由保卫科指定专人管理,每天进行督查,使校园驶入车辆停放更加规范有序。

第2篇:德育督导报告范文

一、现状:因“缺”生“堵”

据统计,目前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39.6万人(户籍登记口径为27万人),建成区面积51.9平方公里(包括经济开发区),城市人口密度为0.76万人/平方公里。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城市人口密度在1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均适宜居住。××不但不该导致拥挤,还应非常适宜人居。深究其因,××属于因“缺”生“堵”。从城市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三缺”:

一缺市政基础设施。城区主、次干道总体分布合理,主干道总长52.8公里,但城市支路缺乏,支路路网密度为0.44公里/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标准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的11%,再加上城区“断头路”较多、大型停车场较少,成为城市交通“添堵”的主因。采取错开公交停靠、规范车辆通行等措施,或许能缓解交通堵塞,但治标不治本。此外,城区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共有垃圾收集、转运站17座,服务半径和设置总数不到标准的一半;城市公厕55座,约1400人/ 座,相当于国家标准(2500-3000人/ 座)的46.7%,并且老城多、新区少,分布不均匀,极不便利。

二缺文化教育设施。城区18所小学、10所中学的在校学生7.23万人、校园占地面积10.73万m2,总建筑面积为40.38万m2,其中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30.28万m2,人均规划用地仅为0.27 m2,人均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为0.76m2,分别为标准面积(2.4m2/人和1.2m2/人)的11%和 63%。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设施严重紧缺,再加上师资力量限制、片区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城区学校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行,“大班”现象严重,班级超员率85%以上。大型综合类书店3个,图书馆尚属借地(暂借青少年科技馆)运行,博物馆仅2900 m2,电影院总座席20xx个,群艺馆年久失修,文化馆改作它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性展览馆暂缺等等,文化教育和图书展览类建筑大都集聚在老城区,且规模偏小,甚至缺失,难以满足综合教育、对外宣传、文化展览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三缺医疗卫生设施。城区各类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站)54个,医院床位3025床,相当于7.6床/千人,刚好达到城市现状人口的需求水平。医疗机构用地20.74公顷,人均不足0.6 m2,只相当于人均标准(0.7-0.9m2,)的67%。7所综合性医院有半数以上分布在老城区,空间布局极不均衡,而在未来几年内,城市人口将大量移居新区,势必导致“迁徙式”看病就医,难于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以上仅为当前状况,如果城市增至50万人口,情况更为糟糕。

二、发展:“危”中存“机”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面近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买者观望、卖者滞销,房市走势必将继续低迷,依靠招商引资建城、发展房地产业增收基本没有可能。然而,国家拉动内需的强硬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不啻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稳定建筑行业增收的绝好机遇。主要表现为“三最”:

一是立项最易。中央采取扩大投资需求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并计划在20xx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创造了宽松的城市建设融资环境。比如:省财政今年将安排6000万元,支持城市义务教育“大班改小班”。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我们政策方向把得准、项目申报行动快,极易得到上级支持。

二是需求最急。加快城市道路、医院、学校和博物馆、文化中心等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便利群众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人口倍增计划的配套举措,更是创建宜居城市的关键所在。如果将医院、学校等建成地标性建筑,将道路、桥梁等建成景观化设施,能够大大改善片区环境,聚旺城市人气和商气。

三是时机最佳。一方面,目前钢材价格每吨约3800元,同比下降30%;水泥每吨约300元,同比下降11.8%,其他建筑材料也都相应下降,外出打工人员逐步回流等等,无论是建材成本、用工成本,还是劳力支持,都十分有利于建设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另一方面,随着投资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商住楼的投资风险大增,而道路、桥梁、医院、学校等城市设施的投资回报过硬,风险相对较 小,越来越得到民间投资者青睐。

三、对策:顺“势”求“为”

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基本明朗。面临新形势,面对新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宜居”搞城建,立足“赶超”兴产业,顺势而谋,奋力而为,切实做到“三抓”:

一抓项目调研和储备。由政府牵头,组织城市建设、国土资源、文教卫生等相关部门,统一对城市设施情况开展调研,详细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情况,并对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宜居城市创建的要求,分析论证到底什么不足、什么暂缺,先建什么、后补什么,建立起完备的城市功能设施项目储备库,避免盲目建设。

第3篇:德育督导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1]。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数达到810万人,提前三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的目标;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近2200万人,比2005年增长近4成[2]。本文试从分析影响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着手,思考如何高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及时、科学、正确地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职业生涯,踌就高素质的卫生人才。

1影响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

1.1学生因素现在的中职卫校生总体素质大部分还是不错,积极主动、勤奋好学、敢作敢当、待人有礼貌、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各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例如基础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够;对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无兴趣,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为人生规不规划、职业生涯规不规划无所谓,很少去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学生中存在"学业无意思"、"就业无希望"、"发展无心意"、"规划无意义"的想法也较普遍。

1.2学校因素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重视不够,没有严格按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开设,有些学校甚至就不开课。另外,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普遍性强、内容单一,缺乏医学专业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不注重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认为这是德育教师的事,与己无关,造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各学科相脱节,教育成效不大。

长期以来,中职卫校德育教育被弱化、德育师资得不到重视,多数学校的德育教师多由其他专业课的人员担任,有的甚至连教师资格证也没有;德育教师的文凭本科以上少,专业、专职、高职称的德育教师少之又少。德育教师不受重视、付出的繁重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心里倾向突出,严重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质量。

1.3社会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改革开放后,于上个世纪90年代传人我国,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对职业生涯教育重视不够,缺少良好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大环境[3]。

1.4家庭因素长期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家庭父母对子女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观念、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的教育较少,使得子女对职业认知不够,职业意识淡薄,影响了子女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自觉性。

2创新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2.1强化教学必修课程意识,大力开展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常规工作,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领导机构,坚持年年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其次,按必修课来严格、规范开课。新生对专业、职业知识了解不多,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少,很难对职业生涯做出较好的规划。建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放在二年级开设。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手段,激励学生拓展素质、高效学习、敬业建功、创业奉献精神,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校园氛围;开展职业技能操作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与创业意识。

2.2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第一,要把好德育师资建设关,不能随意聘用条件不合格的教师进入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队伍。第二,要不定期的派遣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去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第三,提高职业生涯教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同等教育地位,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工作倦怠。第四,优化教师结构,发挥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课内容的作用。第五,培养"双师"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鼓励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参加国家职业规划师、职业指导师考试,获得资格而具备"双师"型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2.3加强教材建设,编写校本教材

中职卫校目前采用的教材多为统编教材。统编教材多是公共性,内容单一,与医学专业联系少,课本上的案例缺乏特色;有些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没有针对性,难以激起学生兴趣。因此,在统编教材的框架下,从专业实际出发,组织编写适合学生、融入医学专业内容的校本教材十分必要。在编写时,调整统编教学材料和教学案例,大量增进本校或卫生行业成功优秀毕业生相关岗位群资料、真实感的事例,特别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制成真实生动的影像教学"案例库",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发展轨迹而取得最佳效果[5]。

2.4构筑立"三位一体"的职业生涯教育工程体系

中等卫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来共同完成。学校是创新职业生涯教育的引领者,需要高度重视建立和创新职业生涯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它作为德育教育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启蒙的温室,父母培养子女正确对待人生和职业,使之具备从小开始规划人生和职业的思想萌芽。社会作为教育的另一支力量,要大力使用各类宣传工具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弘扬正气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职业规划环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都为学校、家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有利的设施和基地,这些工作对职业生涯教育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6]。

构筑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就能破解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困境的新难题,实现教育模式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10.28.

[2]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摘要)》的通知,附件.国教督[2011]3号,2011.7.5.

[3]张晋,吕振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研究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66.

[4]杨芳,单志成,闫建军.中职学校如何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58.

第4篇:德育督导报告范文

[关键词]教育督导;督导主体;督导对象;督导专业化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虽然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善,但就总体而言,依然是传统教育督导观指导下的教育督导,偏重于行政视察和监督,具体表现为:注重督导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忽视督导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规划、政策导向、信息服务和育人环境创设;注重督导学校的行政管理,忽视督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对督导对象的监督和考核,忽视对督导对象的指导和服务。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和教育督导地位的提高,这种传统的教育督导观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督导的新需要,必须确立政府与学校主体责任、“督政”与“督学”兼顾、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平等合作、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等现代教育督导观。只有如此,教育督导才能肩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

一、政府与学校主体责任的教育督导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是消费行业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国家财政困难、教育投入不足的困扰,渐渐形成了政府的责任就是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传统认识,导致教育督导部门在督政时,主要看政府是否承担了抓教育的责任,政府是否确保了教育投入。多年的实践已充分表明,仅仅从经费投入上去考察政府抓教育的行为和承担的责任已远远不够,难以强化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主体责任行为,更难以提高政府依法治教的自觉性。教育督导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确立政府主体责任的教育督导观,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规范政府抓教育的行为,使政府部门能真正站在当今世界教育和人才竞争的战略高度,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负责,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就学校而言,学校是办学的独立法人,拥有学校规划、教学指挥、质量控制、人事聘任、财务管理等办学自。学校的主体责任,既包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又包括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仅如此,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学校还要对每一个学生全面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最佳的条件和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走向成功。过去在对学校进行督导时,虽然没有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依据,但是考试成绩往往会左右对学校的督导和评价,这种认识上和行动上的偏差,无形中加剧了学校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错误倾向。因此,在教育督导实践中,我们必须唤起学校的主体责任意识,着力提高学校依法办学的自觉性。

二、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观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督导表现为一种居高临下的行政视察,目的在于检查和考核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优劣,造成教育督导人员与学校教师的对立。借鉴国外教育督导的有益经验,我们应更新教育督导观念,确立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观。为此,必须改革凭借等级的职位和权力进行督导的旧观念,用合作意识和集体参与代替强制和命令,用权力平衡代替消极的服从;必须改革以单纯的检查监督或以奖惩为手段的旧观念,用热情的关怀和激励,内行的指导或辅导,真心实意地与被督导者共同研究探索并鼓励其自我改进、自我生长的创新精神。

教育督导的过程应该是协调合作的过程。督导工作只有发动督导对象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保证教育督导工作的客观性和结论的科学性、全面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随意性。督导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督导观念,摒弃钦差大臣式的指手画脚的做法。现代教育督导不是把督导对象置于被指责、控制的地位,不是用文件、指示、指标等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干预和限制,不是把督导对象作为检查、评价、调节、纠偏的主体,而是以合作意识、内行的辅导或指导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这样,“督”与“被督”之间目标一致,情感相通,“督”的导向作用和“被督”的主体作用就能达到最优结合。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督导人员要广泛听取督导对象的意见,坦率真诚地与其交换意见,允许不同观点的争鸣,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认同”感,激发自觉参与心理,使整个督导过程成为共同探讨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过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三、“督政”与“督学”兼顾的教育督导观

自从教育督导制度建立以来,在教育督导的实践中,就始终存在着如何处理“督政”与“督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发达国家的教育法制建设相对完善,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教育督导的任务主要是侧重于对学校工作的督导,即以“督学”为主。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教育法制建设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在这种状态下,必须确立“督政”与“督学”兼顾的教育督导观,教育督导工作的侧重点应包括“督政”和“督学”两大方面。所谓“督政”,即监督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依法行政;所谓“督学”,即对所属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推动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就我国而言,“督政”一直是教育督导工作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历次专项督导检查,还是“两基”评估验收,都是主要围绕“督政”进行的。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实际,不仅“两基”主要是政府行为,“两全”目标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也首先要依靠政府。因此,不仅在对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中应以“督政”为主,在落实“两全”的督导工作和其他教育的督导工作中也要重视“督政”工作。但是,一个政府是否有效地发展了教育,还要具体地考察学校教育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办学条件是否得到了真正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是否得到了加强,教育法规是否得到了贯彻落实。正是基于这种现实,在教育督导的实践中,“督政”与“督学”不能相互代替,更不能厚此薄彼,而应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督导的真正目的。

四、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的教育督导观

教育督导人员是教育督导机构中具有督导职位和督导专业知识与技能,代表国家教育督导部门行使教育督导职权的行政人员,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督导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势在必行。

(一)建立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育督导人员入口关

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是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必备条件,而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我国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对教育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获得资格的程序、资格获得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取消其资格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是建立专业化教育督导队伍的基础和前提。

(二)形成教育督导人员专业意识,加强教育督导人员自身建设

教育督导人员应对自身从事的督导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形成专业意识和敬业精神,以主人翁的态度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进而促进教育督导队伍的整体建设。

第5篇:德育督导报告范文

关键词:山区特色;职业教育;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63-03

山区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如何办出山区职业教育特色,这是英德职校人在学校合并、整合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多年的持续发展、开拓创新和改革奋进,我校在“办山区特色职教,育现代技能人才”和“做大做强,打造品牌”的思想指引下,抓机遇,谋发展,扩规模,上水平,迅速跻身于广东职教名校行列,成为国家重点职校。那么,我校是如何抢抓机遇,打造山区职教特色的呢?

抓整合 上台阶

我校前身是广东省英德师范学校,创办于1941年。2003年5月,英德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将英德市望埠职业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教师进修学校四校并入,改制更名为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保留英德市广播电视大学和教师进修学校的牌子和办学模式,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办学,对外主称“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

合并,为我校的发展带来了良机、创造了平台、赢得了优势。在整合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并据此来整合和确立学校办学理念。我们将“修德精艺,自强不息”定为校训,以“常规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作为办校思想,以“办山区特色职教,育现代技能人才”作为办学理念和目标。在上述思想和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根据山区实际,积极改革创新,通过“强管理、促质量、聚内涵、谋发展,做大做强,打造品牌”的一系列努力和探索实践,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品位迅速提升、办学质量迅速上台阶。

合并之初,学校全日制在校中职生共820多人,成人教育业余生1300多人,设备只有1000多万元,校舍不足30000平方米。经过“大整合、大投入”,学校实现了大发展、大提升,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学校现有全日制中职在校生569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3028人,实训设备总价值达3200多万元,校园占地163600m2(245亩),校舍建筑面积90200m2,教职员工320多人,开设有机电、计算机、学前教育、畜牧兽医等10多个专业,面向社会年培训量达2300人以上,是一所专业门类多、办学层次多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获得了“英德市安全文明校园”、“清远市中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已迅速成为职教名校。

抓机遇 促建设

合并调整和整合建设,学校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式发展,跨进了“规模学校”和“省级重点”的行列,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8年,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契机,英德市委、市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步伐更快、目标更明。我校再次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上级的各种激励政策,进一步落实政府对职业教育“大整合、大投入、大发展”办学思路,三年来相继投入5800多万元新建校舍、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和校园环境改造及生活设施改善等,进一步充实和改善办学条件,为“办山区特色职教,育现代技能人才”提供了物质保证,学校建设再上台阶,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如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教学实训大楼和学生宿舍大楼,宽广美丽的校园和运动场,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文明有礼的学生和勤奋敬业的教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苦练技能的教学实训场景,整个校园充满了现代职教气息和时代活力。

抓内涵 展特色

(一)抓根本,恰当确立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定位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定位是办好学校的前提。为更好地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高办学实效,依据当前中职生源素质,结合学校实际,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职教方针和办学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领会其精神,对学校过去的工作和办学理念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确立了新时期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定位及育人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全面促进师生双向成长和成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实用的文化知识和基本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创业能力,胜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德育为首、职业导向、技能激励、心理关怀、严格要求、导堵结合、强化养成”为育人方针。这一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定位及育人方针的提出,切合新时期职业教育实际,较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二)抓关键,着力加强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学校和确保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而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只有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好了,学生发展才有保障,才能确保“全面促进师生双向成长和成才”。

加强学习和管理,着力打造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队伍 学校着力创建一支思想素质高、管理能力强和业务水平过硬的领导队伍。(1)加强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学校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坚持抓好校内教育学习活动,并组织中层干部轮流带学生进厂实习进行体验式培训。同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了学校领导队伍的理论素养、管理能力和自觉以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工作的意识。(2)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干部队伍的自律意识和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实施民主管理,制度育人。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了干部的职责行为,加强了干部廉政建设,强化了干部的自律意识。完善了以教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渠道,实行校(党)务公开,让教职工享有高度的知情权、监督权,充分体现了学校治理的透明、民主与公平公正。(3)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干部求真务实的精神。学校要求管理队伍成员要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深入课堂,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招生一线进行宣传发动;深入市场调研,了解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深入基层学校征询教师、学生对职校办学情况的意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整个管理队伍求真务实、“想干事、能干事、快干事、干成事”、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全校师生中树立了榜样。

加强师德建设,努力营造勤奋敬业、务实善教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引进紧缺专业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把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来抓。(1)注重师德修养、校本培训。坚持利用教师例会组织开展师德教育点评和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进行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坚持开展新教师校本培训和年度新教师师德与教学基本功考核;坚持开展每学期学生评教活动和评选优秀教职工活动;坚持开展评选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和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学习等等。通过校本培训和搭建各种展示平台,促进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和专业化发展,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年轻教师健康成长。(2)注重教师新陈代谢。学校以提高技能为切入点,分类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如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或省内各类培训学习;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或行业代表到学校讲学和开展交流等活动;学校内部举办专题辅导报告;对新教师开展“一帮一”、“传帮带”,使新教师迅速进入角色,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和业务骨干。逐步形成和打造出一支专业理论过硬、实践能力强,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3)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提高技能,并举办校内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通过组织校本技能培训,外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制定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等,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培训和考核,努力建造能干高效、与时俱进的德育队伍 近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能干的德育队伍。(1)加强队伍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如组织德育领导干部、班主任参加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德育工作培训班;定期举办校本班主任培训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及班会观摩课;制定、实施班主任的考核、激励措施;开展新老班主任“结对子、传帮带”活动。通过培训,绝大部分从事德育工作的青年教师,在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热爱德育工作,熟悉德育工作的流程、规律,了解中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掌握新时期德育的目标、任务和有效方法,成为学校德育的骨干力量。(2)加强考核,强化班级管理。制定、实施班主任工作考核、激励措施,强化班主任责任意识,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3)重视德育科研,提高德育水平。以“德育课题研究”为依托,积极开展德育科研活动,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掌握新形势下职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

(三)抓管理,注重文化熏陶、活动育人和德育实效

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是当前中职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学校把治理问题班、转化后进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学校以专门的德育工作机构和教师为依托,强化德育管理,优化育人环境,着重在管理、文化和活动上下工夫,突出如下几点。

建立德育管理网络 首先是在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学生处统领实行科部管理来强化德育工作;其次是加强值日管理,通过充实和优化值日队伍,细化值日职责及巡查要求来加强管理;再次是加强班主任考核,通过班主任工作来加强日常管理;最后是与社会、家庭构成德育网络,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和建立家访、电话访问和短信联系制度,共同教育学生,形成德育教育网络。

落实德育管理制度 坚持周会课和周一升旗与国旗下讲话教育制度;坚持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第一课制度;坚持每月评比一次“文明班”、“文明宿舍”,学期进行总评制度;坚持每学期评比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的评优制度;坚持校园广播、板报、校园网宣传制度;坚持学生德育操行分值量化考核管理制度等。

引入传统文化,用传统美德熏陶、感化和激励学生 坚持开展诵读《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坚持开展评选践行传统美德的优秀学生;坚持开展文明学生评选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美德和现代文明规范要求的熏陶与激励中成长。

注重活动教育和养成教育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着重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做起,同时注重活动德育。采取“导堵结合,强化养成,社会参与”的方法来进行。“导”的方面如进行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重视体验,以行促知”德育系列活动教育、团委和学生会社团活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等。“堵”的方面如组织新生军训,强化入学教育;实行封闭式和准军事化管理,强化宿舍管理;利用学校规章制度,引导、强化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对违纪学生实施处罚直至开除的惩戒教育等等。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 我校坚持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特别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就业中找到理想的职业岗位;注重引导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各类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使全校每一位学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抓教研,强化技能实训和教学实效

遵循中职教学规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

抓常规,重视教学过程管理 学校以教务处、实训处组织实施教学管理工作,通过制定《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要求》、《常规教研活动制度》等,强化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和检查。在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制定督导办法,强化督导考查。

抓方法,重视教学实效 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的现实,调整教学计划,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合理调整理论课与实操课的课时比例,加大学生实践操作课程的课时量和学生在企业见习、顶岗实习的时间。结合学生实际降低教材的难度,强化专业课实操技能要求,采取“前期补基础,后期强实训,以技能项目带基础理论,降低难度,因材选学”的办法;组织实施“教一懂一,学一会一”的教学套路实践与探索;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勤辅导,多反馈”的原则,强化实习实训。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推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一体化教学”,实现了由讲授式向启发式转化、由课堂教学向现场教学转化、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学手段转化;由注重理论考核向注重技能考核转变,由注重结果考核向注重过程考核转变,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抓质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充分利用学校实训设备设施,开齐开足实训课程,力求使实训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最大化,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实操技能训练,重视技能竞赛,学校设有技能竞赛周,每学期举办各专业(项目)的技能竞赛;每学年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广东省和清远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生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抓手段,重视教研教改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学校坚持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之路。学校非常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想方设法配置多媒体课室,采取非常规措施给全体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培训、开展课件制作比赛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比赛等,全面促进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扎实抓好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重视和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实施校本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研究和参与省级课题研究。

(五)抓合作,以“出口畅”带动“入口旺”

稳步实施办学模式改革,强化校校(企)合作。学校先后与广东省内多家名校开展联合办学,并与多家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实施分段教学、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和订单培养,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少学生能自主创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良好。“出口畅”带动“入口旺”,学校招生工作良性发展,年招收全日制学生均在2000人以上。

抓改革 创示范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的实施,英德再次成为投资的热土。随着产业转移,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我市“两园一区”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我校审时度势,抓住政府企业重视的机遇,理清发展思路,紧贴市场需求,紧密校企合作,在办学模式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特色化的改革创新中积极探索,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改革创新更加深入,相信我校的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培植.治校方略[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腾飞,马艳君:教育品牌与学校特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匡英,朱倩倩,崔景贵.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教育部职成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改革创新在行动(2009-2010)[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梁冰.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艺术学校办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7]郭建福.在中职学校实施成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第6篇:德育督导报告范文

关键词:家校沟通机制 家校教育合力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39-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深化,大量西方思潮给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了巨大冲击,在选择性和独立性上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都有明显增强。此时,仅靠学校传统的单方面教育模式,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为传统教育模式缺少了现代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参与因素―― 家庭。学校和家庭是影响大学生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对于大学生的培养而言非常重要,家校沟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视。

1 构建家校沟通机制的必要性

1.1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迫切要求家校开展沟通合作

在工作中,我们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我们面对的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是充分享受市场经济为物质生活带来飞速变化的一代人,也是社会竞争加剧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是信息爆炸时代中人格逐步确立的一代人。他们普遍呈现出极强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追求实用性、功利化等特点。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让他们普遍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与意识,家庭的过度保护让大学生对父母和家庭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其独立能力迟迟得不到锻炼,有的学生在入学后甚至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有欠缺。经过对学生出现的学习状况、心理问题、人际交往等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教育所面临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学生的家庭。

1.2 实践证明家校沟通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管理工作

当前,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沟通合作教育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新举措。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在新生入学之前就会针对各学院的具体情况,给新生及新生家长寄去大学的第一封信件。学校在信件中强调了及时建立“学校―家长联系卡”的重要性,为今后开展家校沟通工作奠定基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以家长论坛、家长恳谈会、家长体验日等活动,拉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开展学生工作创造条件。不少学生家长反映这些活动使得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动态,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前两者具体的活动,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则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保证了家校沟通的顺利进行。该制度从建立家庭档案、日常联系制度、期末联系制度、家长会制度等各个方面着手,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建立学生家庭档案,并时时更新,确保能联系上每个学生的家长。

2 目前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学校层面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单一的主流学校教育功能,从入学教育到生涯规划指导,到最后的就业指导,校内的教育工作做得都很扎实,但是,却缺少对家庭教育影响的重视。首先,学校并未将家校合作教育纳入整体教育工作计划,通常是临时为之,缺乏制度保障;其次,家校合作缺乏系统性,时间上连续性差,内容上缺少呼应,使家长无法随时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再次,家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不成系统,而缺乏系统化的家校活动很难达到家校有效合作的目的;最后,家校合作良缺少有效的资源保障,如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相关经费的投入等。

2.2 学院层面

目前在高校进行家校沟通工作的主要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学生管理工作者身兼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等多重身份,业务复杂,工作繁忙。在这样的条件下,只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是无法很好的完成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工作的。另外,现存的沟通机制(如期末成绩报告单、突发事件电话沟通等)覆盖范围狭窄且方式单一,收效甚微,很难让所有的学生家长都能了解孩子在校包括成绩在内的各方面的情况,真正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2.3 家长层面

首先部分家长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学校的事,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他们普遍觉得自己只要照看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就可以,尤其当孩子进入大学,似乎家庭对于孩子教育上的责任到此就已经完成了,父母剩下的责任仅仅是给学生完成学业给予经济支持。影响家长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合作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家长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产生社会分层,从而在对待家校沟通的态度、付诸的实际行动及效果上也截然不同。对于一些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家长来说,他们不仅缺少必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不了解大学的教育方式,加之孩子远赴异地求学,自己整日为生计奔波,由此忽视了对子女的跟踪管理和教育,主动放弃了与学校的沟通合作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家校间沟通、合作的效果不够理想。

2.4 学生层面

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逐渐形成,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自主地选择生活方式和态度,对家长和学校的不信任让他们很少跟家长谈及学校的情况。较为独立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无须什么事情都向父母反应;家庭管束严格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让父母再介入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许多学生不愿意让家里知道自己的成绩,也不愿意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联系。此外,受到传统的告状式的校家联系的影响,使得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对待家校合作,甚至对对家校沟通产生抵触心理,是学生不愿意接受家校进行互动的另一点原因。

3 家校沟通机制的运行模式与具体措施

家校沟通机制是指家庭与学校在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合作过程中的内在运行方式,它主要是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创新家校沟通机制的首要目标是明确教育责任,强化家校共育意识,并通过完善沟通渠道,保证沟通方式的双向性和沟通内容的广泛性;构建沟通制度,保障人力、技术、资金等各项资源充分到位,实现各部门通力合作,从而争取形成一个紧密丰富的、长期的、持久的家校沟通合作体系。

3.1 家校沟通机制的运行模式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水平,可采用如下模式来构建新型的家校沟通机制:首先根据学校总体情况,对学校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将信息分为宏观信息、微观信息、紧急信息;分别针对宏观类信息、微观类的信息、紧急类信息,采取网站宣传、公共媒体宣传等常规性手段,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直接性手段,或最快捷的短信、电话、电报等手段通报学生家庭;同时学生家庭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学校通报的信息,将学生的各类信息反馈给学生管理工作者,便于学生管理工作者对所有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进行整理、分类,为因材施教提供准确的信息。新型家校沟通机制运行模式的特点是双向的信息互通,它改变了传统沟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沟通工具单一、反馈机制失效的弊端。由于信息的收集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并对其轻重缓急加以区分,最后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反馈和沟通,这样就保障了信息通报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在建立了双向的沟通运作模式后,学校可以及时主动的收集、分类、传达各类信息,家长也可以主动获取学生的在校信息和与学校沟通其子女的近期情况。

3.2 家校沟通机制的具体措施

3.2.1 构建家校沟通平台

(1)建立学生家庭信息数据库。通过《学生登记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和其他学籍档案等信息来源,制作学生家庭信息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为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2)完善多媒体网络平台。不断完善现有校园网、学院网等多媒体网络平台,利用手机报、短信平台等新兴信息交互工具,让家长动态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方案、学科设置、专业规划等宏观信息,让家长从了解学校入手,进而达到理解学校、支持学校的目的。(3)增设网上家长论坛。学校可以在原有校园主页加设家长论坛,为学校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快捷方便的平台。论坛既是交流平台也是教育平台,家长既可以在平台上交流教育经验及心得体会,也可以在平台上获得相应的教育知识、家庭生活知识以及学校的教育方针和策略等信息,从而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的心路历程,了解子女在不同阶段的易发危机和预防措施,明确家长、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效率。

3.2.2 创新家校合作形式

(1)远程家访。远程家访是指通过电子邮件、QQ群、微信平台、班级微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的沟通方式。网络联系不受时间限制,能够比较便捷地实现家校互动和沟通,有效地降低联系成本。学校可以将教育方针政策和近期动态通过留言、邮件等形式让家长以最直接和快捷的方式了解学校的动态。(2)家长访校。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者人数少,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有与家长广泛建立沟通之心却无构建之力。家长访校可以以学校邀请为主,以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请家长参加开学及毕业典礼,观看学生演出、参观学生作品展览等。(3)建立“家长督导机制”。尝试建立家长督导机制,让家长切实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督导、考试监考等教学管理层面中来,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与学校达成一种默契与谅解。建立家长督导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家长更加了解高校教育模式,有效地消除他们对高校教育的疑虑,提升对高校教育的信任感,增强家长与学校合作育人的决心和信心。

3.2.3 开辟家校沟通的新基地

(1)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尝试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们积极的态度参加家长委员会,并对学校的育人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家长委员会参与家校合作的相关工作的协商,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对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进行了解,与学校老师进行互动沟通,进而对学校教育起到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2)建立社会实践和实习就业基地。作为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目标的高等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并积极支持大学生利用课余、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思想教育活动,让同学们把知识与能力、做人与做事很好地统一起来,为今后走出校门做好准备。此外,家长是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的重要资源,高校也应充分发挥家长优势,使其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教育、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支持者。

参考文献

[1] 赵丹,刘福余,刘泽,等.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家校沟通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

[2] 马丹.浅析我国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4):120-121.

[3] 白雪峰.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策略探索[J].理论界,2010(2):187-188.

[4] 李玢.关怀德育―― 关怀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道德教育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第7篇:德育督导报告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公共性;公共生活;公民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5-0126-06

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是学校公民教育的中心。公民精神是一种与公民公共生活相关联的品质,公民可以通过地方自治、投票选举等公共生活来养成与呈现公民精神。让学生具备公民精神,意味着学生不仅要理解这一品质,更要在学校生活中身体力行。要学生实践公民精神,首先需要有与公民精神相一致的学校生活。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的阙如恰恰是公民精神养成中基本元素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最根本的途径在于确保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营造学校公共生活。

纵观已有的学校公民教育研究,关于学校教育公共性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作用与影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学校教育公共性的意蕴及其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意义

理解“公共性”是认识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基础。“公共性是人们之间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①从利益诉求来看,它体现为利益的共享;从价值取向来看,它体现为公共资源分配的公正与平等;从公共权力运用来看,它体现为公共部门行动的合法性;从运行来看,它体现为公共事务的公开与公众的参与。

基于对公共性的基本认识,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内涵,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它所表明的是,学校教育基于公正性,通过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教育信息的公开、公众的民主参与而向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从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具体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关注的首要目标是公共利益即“在主体上是整体而不是局部的利益,在内容上是普遍而不是特殊的利益”②。作为公共事务,学校教育的公共性首先体现为教育利益取向的公益性。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活动,其公益性已经为世界所公认”③。它

* 本文系杜时忠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学校制度生活研究”(NCET-10-0405)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构学校制度生活,培育现代公民精神”(BEA11003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要求政府、学校及学校共同体中的每个公民都以社会公共福祉为指向。

第二,教育的平等性。平等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首要表现,其核心思想是平等地对待每个公民。平等对待源于公民的主体平等、贡献平等、尊严平等、权利平等这些不证自明的事实。教育平等意味着尽管每个学生在事实上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应当无一例外地享有基本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并在形式上得到保证。

第三,教育的公正性。公正性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外化与实现,作为公共性的公益性、平等性等都是通过公正性得以落实的。公正“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换言之,公正表现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这种基本形式。”④ 学校教育公正性“关注的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如何贯彻应用‘公正’这一价值原则,从而使得教育机会、资源、条件、利益等分配能够符合某些‘应得’原则并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实现某种‘相称’关系”⑤。

第四,教育的公开性。公开性是公共性实现的重要保障。阿伦特认为,公开性是公共性的基础。他说,公共性“首先是指,凡是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能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表象”只有在公共场合呈现才可能具有公共性,他人的在场与见证(如所见、所听)是公共性的基础。⑥ 教育的公开性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公众公开教育信息,使其参与学校教育,从而对学校教育起到监督与激励作用。

综观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内涵,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不仅意味着公民培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公共使命,而且昭示着学校教育是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有效方式。学校教育公共性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第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学校教育把公民培养作为核心目标。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自公共教育制度确立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求作为公共事务的学校教育把公民培养作为其核心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学校教育所担当的这一公共使命,为国家、政府关心教育事业提供了动力基础。尽管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未必能培养出合格的公民,但是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绝对不可能完成公民培养这一公共使命。

第二,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生活为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提供了实践舞台。众所周知,“公民之所以是‘公’,是因为他关注公共生活的良善,在公民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德性、理性和公民的风范。”⑦ 因此,公民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而是公共生活实践中的具体人性;公民精神不是刻板教授的结果,而是在自由、平等、公正的公共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与学校公共生活之间表现为一种同一关系。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正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一特殊公共生活来获得自己的具体内容与规定的。没有公共性的学校公共生活只是虚假的公共生活;同样,没有体现为公共生活的公共性也只是抽象的公共性。因此,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在学生公民精神养成过程中能够起到一种小型公民生活的模拟、运作、训练作用。在这种特殊的公共生活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的公民权利、体验民主理念、接受公正价值,而且还实践着自己的公民权利、践行着民主与公正观念。

第三,学校教育公共性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具有道德感召功能。学校教育的公共性表明的是一个属人世界的范畴,因此它内在地包含着对存在于学校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每一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表现出多重价值目标,如公正、平等、自由等。学校教育公共性所蕴含的这些价值内涵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加以具体化、人格化,从而动态地存在于学校生活中,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起着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影响。

总之,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既要求也培育了学生公民精神。从公民培养的角度看,强调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学校生活在整体上要与公民精神相一致。这正是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应当具有的精神品格。

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其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损害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是否具有公共性?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正面临危机,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私利性、教育不公平、教育的自我封闭、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

第一,教育的私利性。学校教育兼具公益性与私益性,两者的动态平衡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私利性表征的是学校教育公益性与私益性的失衡状态。从私益性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的私利性是“对教育私益性的僭越、放大和绝对化”⑧。从公益性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的私利性是对教育公益性的遗忘与消解。在这个意义上,私利性的学校教育是借学校教育的“公共”之名来谋取私利的“伪公共”,严重破坏了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私利性倾向的典型表现,是部分学校和教育主体把升学考试作为学校教育的整体取向。在教育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在理论上能够理解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于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家长功利性的“教育投资”心态,每一个阶段的上学都是为了下一个阶段的升学,因此大部分学校与教师把高升学率、高分数作为自己办学、从教的最终目的。同时为了配合此一私利性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甚至教育方法也被注入了私利性价值诉求。例如国家提倡德育为先,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智育则倍受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任教师可以随意占用德育课程时间,既不需要向学校请示,也不需要向学生说明。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在小学阶段,德育课一般由班主任执教,一个学期大部分班级只上两三次德育课,其余时间都是上班主任执教的课程。这样,学校教育作为公共事务之公共价值目标追求的改变恰恰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丧失与淡化。

第二,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公平是相对教育公正(公平)而言的,“就其实质而言是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有意无意背离了‘应得’原则,损害了‘相称’关系,使得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平等、均衡、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⑨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具体表现在:其一,区域之间教育不公平。东部地区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水平等方面整体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例如,在经费投入上,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9年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最多的北京市(小学4722.87元,初中6352.23元)与投入最少的贵州省(小学439.49元,初中624.13元)分别相差10.75倍和10.18倍⑩,如此大的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必然会造成区域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其二,城乡之间教育不公平。城乡教育差距体现在办学条件等各项指标上,其中经费投入与师资水平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义务教育教师的调查,2007年,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48.2%,城市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为48.7%,城市高于农村19.2个百分点。{11} 其三,学校之间教育不公平。尽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但在教育实践中,或明或暗地“存在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实验校与非实验校的区别”,“使原本不多的教育资源分布两极分化严重”{12},与教育公正的方向背道而驰。其四,学校内教育不公平。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的许多做法,如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优秀组、进步组与特殊组(班主任按成绩把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小组,优秀组由班干部、各科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特殊组由问题学生组成,进步组的学生则处于两者之间),优秀生与差等生等的区分,无不损害着教育公正。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及学校内班级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两极分化,由于以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为导向,只保证了部分学生的教育质量而丢掉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质量,剥夺了大多数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享用同质的教育资源和享受同样的教育关怀的机会,破坏了教育公正所具有的“应得”与“实得”对等原则,从而使学校教育的公共性面临危机。

第三,教育的自我封闭。教育的自我封闭是相对教育的公开性而言的,它表明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公众的隔离状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公开不充分既是教育自我封闭的体现,也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及公众对当前教育信息公开程度普遍感到不满意。如,“69.10%的家长认为信息公开程度不够,该公开的信息没有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52.10%的家长认为信息公开的时间不及时;51.10%的家长认为公开的渠道过于单一,无法便捷地获取信息。”{13}

学校教育作为公共事务不仅仅意味着政府与学校应该向全体公民提供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而且还表明学校教育必须接纳家长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参与,而教育信息公开是实现公众有效参与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公开不充分由于阻碍公众的有效参与,违背教育公开性要求,不利于教育平等、公正的实现而远离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第四,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由学校公共生活领域的各种交往活动所塑造和体现的,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使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失去具体内容与规定而面临危机。当前我国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校公共生活不受重视,活动展开次数有限且形式单一。有学者通过对南通、镇江、扬州、淮安、金华、广州六个城市部分中学所作的调查发现,“中学生一年参加的公共实践活动,包括校外考察或调查、校内学生选举或会议决策等平均不到两次,有的学校初中三年竟然一次这样的活动都没有组织。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依然是主题班会,这些活动大多说教色彩严重,过于形式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14} 另一方面,学校公共生活是异化的。学校公共生活包括学校全体成员自觉参与,旨在实现学校自治的各种交往活动。学校公共生活不仅为解决学校共同体的公共事务而存在,同时还为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与精神品格而存在。然而,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实然的学校公共生活背离了学校公共生活的本真。首先,从参与者来看,参与学校公共生活只是部分学生的专利。据笔者对一所学校的观察及访谈,该校爱校值周活动、升旗、黑板报策划、班会等各种学校公共活动都是由学生干部或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参与,其他学生则成为旁观者。这与学校公共生活的公共性是相悖的。公共生活之所以是公共的,是因为它不是“你”或“我”的生活,而是“我们”的共同生活;公共生活的依据也不是“你”或“我”的行为偏好,而是“我们”共同协商形成的共识。其次,从目的上看,学校公共生活表现出工具性。学生会、大队部、班委会本是中小学生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的试验场,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的有效方式,然而在学校公共生活实践中,学生会、大队部、班委会不再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而是学校、教师管理与控制学生的工具。

在现实中,教育私利性、教育不公平、教育的封闭性、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构成共犯关系(教育不公平激化了教育的私利性追求,教育的私利性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教育的封闭性阻碍教育公正、平等的实现,教育不公平纵容教育的封闭性;教育的私利性、封闭性导致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强化了教育的私利性、封闭性),共同冲击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损害着学生公民精神养成。

第一,侵蚀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现实前提。自由与平等是公民身份实现的生命线,因为自由与平等不仅意味着公民平等的权利不受任何干预,而且还意味着排除奴役与支配关系。因此,一个具有公民精神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个体。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所享有的自由与平等是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积极行动的关键。当前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公民精神养成所产生的根本危害就是否定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所应具有的自由与平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不仅剥夺了学生平等的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而且也经常损害学生的基本权利。没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学生的学校公共生活实践将会受阻,公民精神也将无法养成。此外,以升学、考试、分数为中心的私利性教育强调标准答案式的整齐划一性,内含着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具有差异性的每一个个体都能用统一的标签加以囊括,忽视了学生的独立与自主,这些与公民精神所要求的主体精神、自由精神也是相悖的。在这个意义上,缺乏公共性的学校教育从根基上侵蚀着学生公民精神的养成。尽管自由与平等不等于公民精神,但没有自由与平等绝对没有公民精神。

第二,瓦解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实践根基。公民精神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公共品质,它像人的体力一样,必须经由锻炼才会有所增进。因此让学生参与学校大大小小有关学生事务的公共活动才是培养学生公民精神的最佳途径。例如学生间的领导职务由他们自己通过民主竞选获得;服务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班级规则由他们经过民主的公开程序在辩论和妥协中达成共识。然而,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个人本位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朝夕所想的无非是个人的利益和荣誉,极少会想到班级利益及和他人一起共同追求某些目标。结果,每个人只躲在自己私人化的领地中,没有人愿意履行公共职责,对学校公共生活也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冷漠,以至于当学校与教师在学生公共事务中处处为他们作决定时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个人本位的学校教育对学校公共生活的放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和实践公民精神的最佳场所。

第三,破坏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环境,削弱学校公民教育的效果。正如杜威所言,“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15}。因此,当我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正义感的未来公民时,我们首先需要确保学生生活在平等、自由、公正的学校中。如果我们在课程中积极地向学生灌输平等、公正的价值观,然而整个学校生活甚至社会生活却处处充满着不公平,那么这种有关平等、公正的教育不仅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基于公民养成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保障策略

以上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学校教育公共性对于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需要超越以往公共性的实践误区,重塑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比起学校教育公共性的认识来说,学校教育公共性的保障是更加艰难的事情。如何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质性地保障和提高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多方努力。

第一,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一般而言,“公共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即受益或消费的人比较多的公共物品)、“不宜或不应由非政府力量供应的公共物品”、“非政府力量不愿意或无力提供且外部性大的公共物品”及“非政府力量没有能力提供和虽有能力提供但非竞争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都应由政府提供。{16} 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性程度高的纯公共物品,其惠及人群比较广,影响也比较深远,其缺失或不足将严重阻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满足公民的教育需求,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教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17}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诸如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对弱势群体的忽视等公共性问题都是政府失职的表现。因此,要保障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强化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责,实现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要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树立政府是发展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责任者的意识,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不力者实行问责制。其次,保证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等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均衡化,这是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着眼点。其中,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关键。城乡教育不公平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核心问题,因此,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成为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点。“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要消灭农村教育,其目的在于实现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双强共荣。”{18} 最后,坚持程序公正,建构公正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公正“提供的是一种程序公正,它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虽然它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但可以避免结果的不公正”{19},因此是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

当然,我们强调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核心作用,并不表明政府是唯一的责任者。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需要整个社会的协调联动。

第二,鼓励家长、公众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从公共性的角度看,参与学校事务不仅是家长、公众的权利,而且也是他们的一项基本义务。体现公正、平等,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是家长、公众、学校、政府等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家长、公众总是以消费者的心态参与学校教育,一方面导致家长、公众的私利价值取向决定学校教育,破坏教育的公益性,另一方面导致教育资源向具有购买力的家长和学生倾斜而失去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破坏教育的公正性、平等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因此,实现家长、公众由学校教育的消费者向合作者、参与者转换是保障学校教育公共性的重要举措。这样,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公众在内的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与众多的异质性他者建立联系,使学校中的一切事务、一切实践、一切行动都具有公共性,从而为“我们”参与其中的共同体谋福祉。

要保障家长、公众有效参与学校事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落实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在制度上确保家长、公众参与权的回归。日本学者结诚忠认为,家长的教育参与权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知情权,即了解学校有效信息的权利;二是提案、发言权;三是共同决定权,即父母与教育行政当局、学校处于同权的地位上,保障其共同参与、决定的权利。{20} 201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为家长、公众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了制度支持。其二,丰富参与内容。家长、公众参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涉及管理、教学、校内外活动等方面。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许多学校在家长、公众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的“一周家长校长团队制”。其做法是,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授课的机会,邀请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在家长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家长委员会推荐组成“一周家长校长”管理团体,负责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方面的事务。{21} 其三,灵活安排参与时间。当前大部分学校仅在规定的时间内允许家长、公众参与学校事务。既然参与学校事务是家长、公众的权利,那就应该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的情况下允许家长、公众自由地造访学校,而不仅仅限于在开放日参与。

第三,营造学校公共生活。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维持不仅依赖于政府、社会,而且也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的公民精神。学生的公民精神不仅是学校教育公共性的表现,而且也是具有公共性的学校教育本身教化的结果。由于公民是一个实践主体,学生的公民精神只能来源于学生的公共生活实践,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或通过学校公共生活的营造来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是保障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实践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状态,要切实保障学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经常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条件:其一,建构完善的学校公共生活制度体系,从制度上确保学校公共生活的有序展开。与学校公共生活有关的制度主要包括学校章程、班级制度、学生会章程、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学生校园值周制度、学校大会制度、听证会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明确规定了学生的相关权利,而且还对活动参与程序等各方面作出了有关规定与说明,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生活提供了制度支持。当前有关学校公共生活的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学校公共生活不断萎缩与异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学校公共生活的有序展开首先需要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其二,丰富学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载体,创新学校公共生活的形式。一般而言,以班级为单位的公共生活包括晨会、班会、班干部选举、班级管理、班级制度制订、黑板报编写等,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的公共生活有各种制度化的仪式(如升旗仪式,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新生入学典礼,开学或毕业典礼,节日庆典等)、学校大会、公共文体活动、学生会干部选举、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总之,凡与学生有关的学校公共事务都可以成为学校公共生活的内容。

注释:

① 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 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③ 蒲蕊:《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1期。

④ 袁祖社:《公共性的文化建制:中国公民社会公正实践的伦理价值诉求》,《文史哲》2010年第5期。

⑤⑨ 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312页。

⑥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1页。

⑦ 金生钅:《保卫教育的公共性》,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⑧ 阮成武:《义务教育的私益性及其私事化倾向的遏制》,《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⑩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7日。

{11} 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12} 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

{13} 朱科蓉:《教育信息公开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69页。

{14} 王雄、朱正标:《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德育》2007年第8期。

{15} 《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16} 曾国安:《试论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范围》,《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7} 潘红波:《我国县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策略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18}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19} 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20} 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