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高中政治教学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政治教学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政治教学教案

第1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案例教学法的思想源于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的实践和思考。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有“罕誓而喻”的教学思想,即讲解、分析例子,让人明白一定的道理。在西方,案例教学法要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案例译自英语“Case”一词,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就其概念而言,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权威的、公认的概念。就高中政治学科而言,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场景中,或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事例,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1.高度的实践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自于社会情境,学生需要融入其中去体味和感悟。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就接触到丰富的社会实践问题,并且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展开分析,寻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案。

2.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着问题。案例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对其中的问题做出判断、推理和论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3.鲜明的针对性。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注重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的教学,这一探究过程正是针对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正是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充分的自主性。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真正成为案例研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获取相关信息,充分体验角色,并设身处地的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新课改前提下迫切需要案例教学。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课堂也应该成为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好场所,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新课程也强调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案例教学无疑给新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2.改变传统高中教学模式需要案例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获得是背诵、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类似油去灯不亮。尽管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但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教学的内容和规律,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打瞌睡、走神等厌学现象,而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这样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就会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是改变传统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案例教学的功能

1.案例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有一定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实际生活中求索适宜教学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案例中,教师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1)案例准备、(2)案例课堂组织(3)案例评价等,而每个方面都需要充分的准备过程,这准备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

2.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则是一种竞争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

第2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案例教学 必要性 德育渗透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取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通过创设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分析或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大量实践表明,在政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今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维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他们已不满足于教师单一的知识灌输,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人从头讲到尾,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结论,他们希望有自己发表看法的空间,渴望展示才华,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体验过程。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演讲、课堂讨论、辩论、与同学交流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文才、口才、辩才的机会,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另外,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例如,学生在熟读案例、勤于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积极查找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立见解等,这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能激发起学生创新的勇气和敢于挑战的精神,使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主体素质。

2教学设计中应精选好案例

教学设计中精选案例尤为重要。精选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会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案例应该真实、有趣味、贴近生活。比如讲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这些课程时,可以参考《人民W》、《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党报党刊、中央电视等媒体的素材。理由是,这些新闻媒体的报道客观公正权威,它们报道的新闻往往是当时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其权威解读也有利于教师本人深刻地把握事件本质。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案例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所选案例还要贴近学生,切合学生的实际。案例的难易度要适中,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信心,有成就感,否则学生会失去探究和讨论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举案例还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比如在讲到“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可举“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故事。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案例选择还要有针对性,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精心挑选最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活化教材,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简、化教为学,做到有利于学生探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3在案例教学中传递正能量,渗透德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的选用要紧跟时政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彰显时代精神,紧跟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释放、传递社会正能量。案例选择的时代性和方向性原则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学生德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进行课堂教学案例选用时必须要慎重考虑的因素。

案例应彰显时代的主题,体现时代的新鲜内容,贴近当代高中生的思想和认识水平。比如,党的十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生态文明、政治体制改革、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执政党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光盘行动、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祖国统一、居民收入十年翻番”等富有时代气息、彰显时展主题的素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还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使其更加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四川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后,党和政府的关注、公民的参与、国际社会的关注、地震对当地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等系列素材,通过科学的选取呈现,既能传递社会正能量,又能让学生鲜活地理解课本知识。对政治课而言,这些鲜活的时效性明显的案例,更加真实地突出思想政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当然,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事例运用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把政治课上成“故事会”。相反,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事例,做到有的放矢,所引事例与知识点应有机结合,而不是事例的简单堆砌。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高中阶段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关键时期 高中生多数为14岁至18岁,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学生身体发育已臻成熟,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基本保持平衡,但神经系统的联系和机能复杂化仍在继续。在认识方面,高中生绝大部分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命运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但也有部分学生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倾向:自我意识过强、抗挫折力差、自控力弱、缺乏辨别能力、叛逆心理严重等,从而导致种种漠视和践踏安全的行为屡屡发生。从高中生身心发展来看,已经具备了进行安全教育的物质条件,更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可以说,高中阶段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关键时期。

1.1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科

安全教育需要借助各门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把安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领学生感悟、体验安全的意义,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和健康的安全情感,提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塑造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1.2高中思想政治课可强化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

对于每一位政治教师来说,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责任把“安全至高无上”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有责任时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培养他们“珍惜安全和健康”的意识;有责任呵护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拥有正确的安全观、他们安全意识的强弱,关系着未来中国的健康发展。

1.3高中思想政治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就必须关注人的安全世界。人是以安全的方式存在的,没有安全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安全是人的智慧、力量和一切美的情感的唯一载体。因此,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人的安全为本。安全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力量本源。其次,要弄清以“什么样的人”为本的问题。人是整体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象的存在物”。人是自然安全、精神安全和智慧安全的统一体,“以人为本”应当是以鲜活的、现实的、完整的人为本。教育要引导人追求安全的完善,追求安全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起点就是人,而安全教育就是教育的基点。

二、安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1师生共同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培养热爱安全、积极生活的学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教师职业被工具化了。教师受制于升学指标等行政性压力,教师的精力过多地被各项考核和单一的考试机制所牵制,久而久之,教师成了教会学生取得高分的“教书匠”,失去了教学上的自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思想政治课在高中学科中处于“副科”的地位,这就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陷入更为尴尬的境地,从而使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处于无奈、倦怠的职业和生活状态中。试想,这些教师又怎能成为优秀的政治教师,又怎能成为安全教育的实施者呢?教师要融安全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一是自身洋溢着对安全的热爱,自爱才能传递爱,才能将自己对安全的理解和热爱通过互动传递给学生;二是要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真正热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捕捉安全教育的每一个有利机会,坚持以生为本,将安全教育的观念融贯于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安全教育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安全热情,同时也要让教师焕发出安全的光彩。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挖掘安全教育内容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强化知识目标实现的同时却把认知功能从安全整体中分割开来,把完整的安全体只当作认知体来对待,从而使课堂教学丧失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功能。教师充当了教材的搬运工,单调的知识灌输使课堂教学显得死气沉沉,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忽视学生体验生活的局面,要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安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安全意义,追求安全质量,使课堂教学透射出安全的气息。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们不仅要讲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正确消费观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消费观,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尊重他人劳动、孝敬父母的思想情感。再如,通过《哲学与生活》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等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消极人生观的能力,确认安全的意义在于自身的精神安全,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2.2改变教学观念,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课堂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上,强调刺激——反应。而“安全课堂”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做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主动,尤其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要构建“安全课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

2.3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安全教育新方式

第4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案例教学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以案例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案例教学法是与传统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授课模式相区别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以案例为媒介,以课程相关的教学实例和时政问题为中心,把社会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引入高中政治课堂,让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剖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学到更多的高中政治知识。二是围绕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例进行多方互动。教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教学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把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合作,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把控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一、现实案例导入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时,应选取现实的案例导入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紧密结合的案例,将案例以巧妙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充分了解案例的内容,引导学生获取案例的相关信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要保证学生以正确的思维路径分析案例呈现的问题,达到案例的理想效果。

例如,现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教师在讲授经济生活的相关章节时,可以以目前房价上涨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用现代化多媒体将国家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1)房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某些房地产商要炒高房价?(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出台相关宏观调控政策?这与我们的政治课有什么关系?这种案例导入层层递进,既符合学生的思维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这种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是一个正确的教学方向,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案例分析自主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中常常会以现实案例提出一些学生需要思考和探究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并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主动获取课堂有用信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时效性的有效举措。因此,教师在利用案例导出具体问题时,要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教师通过发掘学生列举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全身心融入高中政治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之中。这样一来,案例教学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十分活跃和融洽,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得到充分尊重,让学生学有所获,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充分了解相关知识。

三、案例延伸教学,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第5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一、政治课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遵循政治学科学习的规律,研究学生学习过程,充当好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者,为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好合理的流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情组情,教学策略要有效恰当,问题设计要科学,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留出学生浏览教材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可匆忙开展合作探究。因为政治课知识的学习重在积累,重在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政治成绩好的学生不完全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充分发挥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在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中,要根据学习成绩、能力等来分组,积极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政治的兴趣,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自觉地参与问题的探究,改变好学生掌握课堂、学习中下等生陪读的现象。要根据教材知识内容的难度,设计本课的重点,以及关注的学生类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遇到探究课、习题课等,教师只做简单的提示后,根据课堂重点分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负责相应的习题,并由他们讲解,让他们展露出自己自信的一面,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政治课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驾驭动态的课堂,更好地及时生成,更好地担当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时,要启发学生对学科知识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引导学生做出较为合理的结论,还要让评价贯穿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要注重对小组团体的适度评价,以促进小组间的竞争、促成学生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让小组成员在团体荣誉的激励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借鉴名家经验,要研究教育学和学生心理学,要深入研讨教材,要走在学生和课堂前面去调控把握,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思考。教师只有自身学养丰厚,思想足够重视,才能在非完全预设的小组合作过程中有效起到调控和引领功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四、政治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知识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探究问题时,不能对小组学习的活动做表面化理解,不能因课堂表象的热闹活跃而喜,不能因课堂表象的沉闷压抑而忧。要思考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不是有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得到发展,学习效率是否有所改善,学习过程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成效。

五、政治课教师要全面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鼓励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教师不能把小组合作等同于一般的小组讨论或只是细化到个人的具体任务,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彼此是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相互分享的合作关系;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善于质疑,利用合作学习的有利条件,集中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来探究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协作和分享,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激发起思维能力的萌发。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合作学习意识的形成,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第6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一、“学案教学”的设计要领

“学案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上。编写“学案”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的设计要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则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与体现,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这里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既可作为学习前的自学路径指南,又可作为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在老师设计一个知识结构框架的同时,适当留出部分内容,由学生尝试着总结概括,连接知识链条,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2.把握知识要点,找出教学最佳入口

知识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疑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生“会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向老师质疑。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解决知识的重、难点,并逐渐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

3.设计教学问题,促使学生运用知识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自学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而政治学本身又是和人类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社会科学。因此,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并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及时进行反馈,加强师生相互交流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反馈。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老师在课前收集反馈信息,准备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指导。这样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又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二、“学案教学”的操作方法

“学案教学”就是设置了“学习目标”“自学检测”“问题讨论”等流程,让学生先进行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在讨论、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联想、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真正确立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1.编印学案,明确任务

首先将编写打印成册的“学案”分发给学生,一般一个章节装订成册,编为一套“学案”。在上课前,由教师布置指导学生完成某一个“学案”。要求学生先把“学案”设计的某一个小单元内容,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问题讨论、基础训练,对能力训练可视学生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可完成一部分,也可努力全部完成,学习结果也全部填写在“学案”上。

2.教师引课,作好铺垫

上课时,可先由教师引课,说明学习本节课的背景与实际意义以及重要作用。然后,可通过划分的学习小组,由某个学习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就“学案”学习的结果,即自学检测、问题讨论完成的情况作一个讲解汇报,要求学生把这两个问题能够简单地连贯起来,就像是宣读小论文一样,在讲台上向同学宣讲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展示小组学习的集体成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成果汇报,并长期坚持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现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学生先讲、教师后讲的原则。

3.组织讨论,大胆质疑

对学生汇报的学习结果,展开讨论。一般自学检测均能顺利完成,主要针对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展开讨论,并且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或由教师启发、引导,最终使问题圆满得以解决。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之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来探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讨论,最后准确解答。对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出现的新思想、新思维或是求异思维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4.教师精讲,点拨提挈

在问题讨论圆满解决的前提下或对问题讨论时暴露出的新问题,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并且对解题分析、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步骤等作示范性讲解,不在多而在透。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的或学生已经讲明白的,就不再重复讲解。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工夫,要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位。

5.基础训练,能力提升

基础训练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接着由学生在课堂上整体回答完成结果,或在课上也可留一点时间让学习小组对完成基础训练的情况进行交流。然后,再推荐一名学生回答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评判。最后,进行能力训练,调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对疑难问题,或由学生讨论完成或作为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加以突破。总之,学生学习政治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政治、掌握政治,提高自己学习政治的水平,进而全面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时,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由于学案中已经设计了一部分基础训练题、能力训练题(这些题也可以吸收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等),故课后可留少量的作业。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书面表达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也可根据情况,课后不留作业,要求学生自学完成下一单元的“学案”,为下一节上课作充分的准备。在“学案”教学中,一个“学案”一般为1-3个课时,所以,上面的程序可根据教学内容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也可在2-3个课时内完成。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可灵活掌握,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可有增有减,也可重新排列程序,以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为主要依据,确定最优的教学方式。

总之,运用“学案”教学,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学案”利用一系列知识点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使教学变为有序有控的自主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在“学案”教学中,教师依案引导,学生有序而学,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写好“学案”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学案”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备课工作量大,需要查阅的资料多,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案”并得以实施,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在学生自学时间安排、能力训练形式及课堂组织教学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第7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导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导学模式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二者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中政治教育中应用学案导学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基本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生涯。对于衔接初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高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学案导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合作能力等,通过合作探究和启发引导来解决问题。

三、学案导学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很多省、市的高中教育学案导学模式刚刚推行或尚未推行,通过对已推行该模式的地区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现状。

1.师生观念尚未完全改变。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受应试教育的潜在影响,有些地区不接受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甚至认为这种模式是“不务正业”,不利于学生提高成绩。以山东为例,很多高中只是将这种教学模式用于音乐、美术等课程,而对于政治、历史等科目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课堂主体难以转换。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教师是课堂唯一主体。教师即代表着权威,上课就代表着教师要滔滔不绝或者偶尔向学生提问,学生就应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回答老师提问等。学案导学模式下课堂主体要变成学生,教师仅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观念尚未改变,学生发言并不积极,最终还得主要靠教师完成教学。

3.教师编写学案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观念较为传统,对新的教学模式还未完全适应。对于学案导学中的学案编写存在着缺乏合理性、难以调动学生兴趣等问题。

此外,学案的编写还要注意知识点架构,可以多采用框架图等形式,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接受,便于参考框架图开展自主学习。

四、针对现状,对如何有效运用学案导学加以探究

1.完善相关制度。

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对学案导学模式提出明文规定,并制定量化考核与鼓励措施,同时将教师对学案导学模式的实施情况纳入教师评奖、评优工作中。学校也应该将随机听课的监督方式转变为常态化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以防教师应付检查。

2.对教师加强培训。

学校在推行学案导学前,应该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教师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可以提前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考察学习,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以更好地接受新模式。

3.增进师生感情,加强交流。

学案导学模式的很多过程都需要师生间的交流,这需要师生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础。良好的师生感情可以促进学案导学的顺利实施,反过来,实施学案导学又能增进师生感情。在推行该模式之前,可以举办师生联谊活动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为后续工作做好铺垫。

4.结合时事,提高学生兴趣。

第8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63-02

1.前言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分析教学的基本目的,合理的带领学生根据课文案例的需求进行评价、讨论以及研究等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知识获取等要求[1]。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以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并且将培养与塑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资料得知,案例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以及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1合理的呈现案例,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激发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合理的将案例呈现,确保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2]。例如,在学习《加强宏观调控》这一章节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我国市场宏观调控的意义、宏观调控的具体手段、宏观调控的目标等进行理解,学生在基本了解“宏观”调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目前市场出现的涨价风潮作为主要例子,让学生对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亲身感受。使学生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对社会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观察,教师根据学生了解该章节内容的程度,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全面展现。同时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1)什么原因导致物价出现疯狂增涨的情况,商家对物价进行炒作有什么意义?(2)政府与党对通货膨胀颁布的相关调控正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案列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兴趣,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师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该章节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发现社会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缺陷,社会市场经济在调节资源的工作中具有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等缺点,教师可以将较为典型、真实的案列在学生面前展示,使学生能够在案例中认真的讨论、分析以及思考,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得到加深,对学生解决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帮助。

2.2带领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的引导学生对政治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学习,采取综合分析现实以及案例等方式,深入带领学生探究相关知识。例如,根据上述例子,让学生思考采用何种措施才可以将社会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全面克服,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将国家调控效果与调控政策相互结合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到有效的结论。由于课文中讲述国家通过宏观的方式进行调控与社会市场经济有着较大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进行全面理解,并且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对于调控手段、调控目标等进行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在国家宏观调控章节的学习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结合现实生活与书本理论知识,同时通过理论知识对社会上复杂多样化的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大的收获,且深刻的理解课文中所学的知识[3]。

2.3开拓思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化

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学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并且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关注,让学生预测国家下一步计划采用怎样的策略对经济进行调节。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时事进行全面关注,进一步研究政治知识,通过相关的知识将问题解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于社会经济主义制度进行亲身体验,同时让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工作有着坚定的信心,促进情感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例如,对《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章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应该采用学生较为熟悉的“违反规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为”为主要例子,教师可以通过该案例和学生对政府权利产生监督与制约的意义进行全面探究,接着让学生通过“民主监督”的方式提出相关的看法,在政治生活中积极参与。教师让学生在理解该章节主要知识的基础上,对政府监督体系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探究,使学生对于我国政府在民主政策、依法治国等推行工作中能够深有体会,让学生了解到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监督有着主动接受的态度,确保学生对政府产生的信任感得到有效增强。

2.4通过因势利导,相互结合学生的情感与行动

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将政治课文中具有的德育能力全面发挥,使教师与学生有着融洽的感情。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关心学生,采用自我人格与学识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能够充分信任教师。[4]通常情况下,德育教学并不是通过口头说教便能实现的,应该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现实生活相互结合,通过鲜明的学习案例作为基础,清晰的向学生讲解道理,学生认同政治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全面发挥德育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强化学习能力,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强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德育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主题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有效时间,对德育的效果起到强化的作用。

3.结束语

为了顺应素质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属于必然发展趋势,案例教学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仍然面临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全面实践以及探索,积极找到改进措施,给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毕红轶.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史志,2010,1(05):192-193.

[2]王培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现的教学原则及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9,7(03):369-370.

第9篇:高中政治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主题式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58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ematic Teaching Case Studies

CHENG Caijiao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Consider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creasingly obvious advantages, the application of mode of Thematic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high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o enhancing effectively the course teaching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matic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ion, advantages, course desig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being aimed at doing som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ematic teaching; application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应当适应时代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它通过创设主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材料、促使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获得情感体验、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从而实现知识目标。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师生角色地位发生变化,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得以改善,课堂活动性和灵活性得以凸显。而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主题式教学则迎合了这种需要,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发了学生间更多的思维与智慧的碰撞,提高了教学效率、效果。

1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的内涵及特殊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教学过程中围绕教材主题展开教学,打破教材中的条框束缚,将同一主题的知识放在同一个单元、一节课中学习。①这一做法与教材的知识逻辑相一致,同时又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相一致,学习内容组成一个有序的、系统的知识链条,利于学生的掌握、消化吸收。二是简化教学环节,通过生活主题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主题鲜明、时代感强的教学互动方式,学生在自然的环境氛围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统一、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是有效教学的良好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之所以能够采用主题式教学并发挥良性作用,是由其特殊性决定的。首先,这是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逻辑体系所决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4门必修课程均以主题为章节,每一板块的编写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串联起来就成为一本书的内容,这为教师进行主题式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便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和整体把握。其次,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所决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重在实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进行情感升华。开展主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围绕主题有效学习、合作探究,理清教学内容,掌握思想脉络,在师生互动中实现运用知识与情感陶冶的结合,个体思考与整体合作的相融。

2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的优势

2.1 重点突出、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主题式教学围绕一个特定主题进行授课,克服了传统教学按教材章、节、框直线顺序讲授的的平铺直叙、刻板生硬、枯燥乏味的不足,消除了内容多与课时少及逻辑性不强的矛盾冲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主题,利用诸多教学手段,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情境性强、生活化程度高的教学活动,将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到相应的教学主题中去,在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同时,调动其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教学吸引力。

2.2 灵活高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主题式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它以主题为核心要素,围绕主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框节的限制,围绕主题展开合作探究,有效避免了内容多、课时少,教师上课不是蜻蜓点水、就是机械化操作的缺陷。在这种教学方式的指导下,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完整的知识链条,教师游刃有余,教学氛围轻松自然,灵活高效;知识的传授更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学生能力培养和情感熏陶效果更佳,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2.3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能力

主题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依据教材内容确定相应的主题,围绕所确定的主题内容进行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广泛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文字、音像资料;其次在充分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主题式教学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对教师的知识积累,课堂实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丰富知识结构,学习、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专业能力。

3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的设计实施

(1)确定教学主题。选定主题是主题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在正确解读教材,清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其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疑点问题对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合理地确定具有针对性、新颖性、整体性、连贯性和实效性的教学主题,避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假、大、空、虚。根据这一要求选定主题,为后期情境的设置,学生高效学习,主题教学思想的灌输奠定了基础,也是主题式教学设计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

(2)组织实施。教学效果的实现重在教学过程的把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强调师生的双向交流、互动,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除此之外,为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应灵活选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

(3)教学评价。积极转变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方式的多元化。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等几个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实现,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网上讨论、开展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谈主题式教学方式的心得体会等来了解学生对主题式教学的态度、实施意见。后期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反馈,有针对性地修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和情感认知,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在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发展。

4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的实际应用

主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有较为广泛的实践应用,本文仅以《经济生活》中的“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为例,对其主题式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如下: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课时的内容,该框题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重大意义,学会树立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根据主题式教学的模式,本课在课程设计上从“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在经过反复推敲的基础上,笔者最终确定以“晓明的明星梦”为主线,通过晓明的追梦过程创设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情境,设置探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实体,营造一个主题鲜明的教学氛围。在确定这个主题之前,笔者依据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知识结构,结合学生对梦想追寻的渴望,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境,从一个普通高中生希望成为影视明星入手,通过描绘晓明这个主人翁的人生轨迹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融入整个主题。

教学导入时,通过“我的梦想”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梦想引出“晓明的明星梦”这一主线,引出情境1――梦想之初(晓明在梦想之初就遭遇奶奶的反对,通过说服奶奶这一探究活动,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劳动的含义、地位及作用)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同学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学习;晓明如偿所愿考上了电影学院,可是电影学院毕业后却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残酷的现实,设置情境2――残酷现实(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分析就业难问题,激发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分析社会生活的意识,从而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劳动的认识);亲戚朋友总动员一起为晓明寻找合适的岗位,设置情境3:物色岗位(在多种选择面前,晓明犹豫不决,这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发散学生思维,通过学生的不同回答,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突破教学重难点问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晓明梦想成真,当上了明星,但也遭遇了侵权事件,通过情境4:维护权益(在电视剧拍摄过程中,晓明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积极寻求合法途径维权),学生在了解晓明的困境后,积极为晓明提供帮助,明确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哪些,积极探索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本课就在这一主题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自然过渡到学科知识,让理论与生活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将主题式教学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让昏昏欲睡的课堂变得生气盎然,课堂连贯自然,提高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主题式教学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积极探索,但其应用模式还不是很完善,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进一步完善,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