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

第1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Abstract: There exist general problems such as formality, insufficient awareness, unscientific assessing indicators, imperfect methods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ims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of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classifying assessing objects, confirming evaluators, setting specific assessing indicators, confirming divis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feeding back assessment results and improving plans, establishing channels of explanations and complaints, and so on.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教职工;绩效考核;优化

Key words: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affs;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optimization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163-02

0 引言

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真正获得发展的时间较短,由于管理体制和学院本身的原因,其教职工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着流于形式、认识不够充分、考核指标不科学、方法不完善等问题。绩效考核是检查和评定教职工职责履行程度与确定其工作成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职工绩效,而要提高教职工的绩效,就必须让教职工知道考核的结果,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扬长避短,从而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考核反馈、考核结果,而且必须以确保实施为前提,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1 考核对象的分类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不同岗位的教职工有不同的工作职责,所需具备的工作条件和工作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应对不同岗位的教职工进行区分,重点考核各类各级岗位受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才能更客观且更有针对性地考察和评价教职工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以及工作态度等。在本文中,笔者将民办高职院校中的教职工分为教师、政工、行政教辅三个系列。

2 绩效考核主体的确定

绩效考核的主体是指对教职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的人员。由于工作是多方面的,工作业绩也是多纬度的,不同个体对同一工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纵观各种绩效考核法,360度考核法的全方位评估和反馈能给教职工一个公平、客观和公正的考核结果。360度考核模型最初被应用在企业中,通过不同的考核实施者,包括上级、同级和客户对个体进行评价考核,通过参评各方面的意见综合考虑得到最后的考核结果。依据360度考核法,考核主体要全方位设置,评价内容应该由最有发言权的主体进行评估。这样每个职位的评价主体就是多个,当不同的考核主体对某一个指标都比较了解时,这些主体对熟悉的被考核者进行考核,可以尽可能地消除考核的片面性。针对各不同岗位日常工作的接触群体,教师、政工、行政教辅三个系列的教职工考核主体分别为:

3 绩效考核的具体指标设置

绩效考核的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和参考指标,绝对指标指的是得出的分数可以直接加入总分的指标,参考指标指的是得出的分数做为评价第一档次和最后一档次的参考数据。当绝对指标得出第一档次和最后一档次成绩后,为了数据的真实客观和公认程度较高,同时也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将绝对指标和参考指标进行对比,相同度较大的结果做为最终结果,差异度较大的数据将再度进行论证做出最终结果。比如各系列工作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可以设置如下:

4 绩效考核各相关部门的分工

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以及完善的制度是绩效考核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会影响教职工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效率,制度不完善会导致教职工绩效考核执行中的力度,从而影响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造成考核结果与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应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①人事处:负责沟通协调,贯穿于整个考核工作中。负责通知,收集结果,汇总结果上报院长办公会。同时负责监督考核过程,收集员工申诉等职能。

②各教学系部: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以部门为主,所以部门负责人起主要的作用。负责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平公正性,以及整个流程的规范性。

③教学处及学生处:主要对教师及辅导员的学生评价环节,学生评价的结果导出,问卷设置等。同时负责对教师及辅导员的奖惩汇总等。

④教学督导部门:主要负责对教师的授课情况的评价,主要是结合平时的听课记录进行汇总及打分排名。

5 考核结果的面谈反馈及改进计划

考核反馈是绩效考核中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反馈决定着考核结果能否正确应用于激励、招聘、培训、职位调整等诸方面。考核反馈的过程是绩效沟通与改进过程,通过管理者与教职工的沟通,能够使教职工正确认识个人绩效存在的优缺点,获得可观的绩效改进依据,从而制定个人绩效改进计划提高个人绩效。

因此在考核结果出来以后,各部门根据人事处反馈的最终结果跟教职工进行面谈反馈,对进步较大及落后较大的教职工要单独进行面谈反馈工作,对其进行沟通及双方协商提出下年度的改进计划,同时根据教职工面谈反馈结果提出本部门下年度的培训计划。为促进教职工积极改进不足之处,各部门可与教职工签订下年度的目标承诺书,对教职工提出的目标及计划做出调整或者补充,双方同意后签订下学期的目标承诺书。

6 解释及申诉渠道的建立

考核结果反馈给教职工时,难免出现教师对考核结果不满的情况,申诉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教师的不公平感;二是考核者方法与水平导致考核结果偏差;三是绩效考核体系本身可能存在缺陷。考核申诉是对绩效考核体系中缺陷的有效补充和补救,申诉收集的教职工意见也有利于考核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结果的解释与申诉处理步骤可以这样设置:①由部门负责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工作。如果部门无法解决可以向人事处进行申诉。人事处负责对员工的申诉进行调研及结果反馈。②员工对考核结果有不满意或者怀疑的,可先向部门负责人咨询具体情况,如果经过部门负责人的解答仍不满意或者怀疑,可以向人事处提出申诉。

参考文献:

[1]余泽忠.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二、开展服务期满考核。学校对2008年招聘的特岗教师进行服务期满考核。参照本单位在编教职工的考核办法,组织教务、政教等部门,对特岗教师三年的教学、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学校结合各部门考核情况,综合评定特岗教师的服务期满考核等次。考核等次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征求教职工代表(10-15名)意见,了解他们对特岗教师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看法、是否同意对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按期聘用等。教职工座谈要做好会议记录。

每位特岗教师的服务期满考核情况均要形成单份书面报告。报告要写清学校教职工核编数、实际在编教职工数、是否缺编、特岗教师基本情况、特岗教师三年工作生活学习综述及存在的不足、每学期教育教学业绩、每学期请假出勤情况、各种考核情况(试用期满考核、每学年度考核和服务期满考核)、是否愿意该特岗教师在本校继续任教等。学校书面报告要附教务、政教等部门的考核意见,及教职工座谈会议记录。

三、完善特岗教师政审表。由本人如实填写并到相关部门完善手续。

四、提供相关档案材料。

1.人事档案和业务档案。主要指在特岗教师高校学习期间的个人档案、试用期满考核表、年度考核表、服务协议书、工作派遣文件等材料原件。

2.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相关证件指2008年报考时提供的毕业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身份证,学历有变化的,需提供最高学历毕业证。

2、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

3、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普通话水平应达二级乙等以上。

4、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且持有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当年度验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未完成2009—2010学年度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5、中专、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校长(园长)、副校长(副园长)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应参加任职资格培训,并按培训计划参加提高培训,取得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证书》。

6、市属中专、中学教师以及对职称晋升计算机作要求的县(市、区),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取得省人社厅统一颁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5个模块合格证书;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取得省人社厅统一颁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模块合格证书。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提供经市人社局审核的免试审批表。

8、需转评中、小学教师职务者,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条件。由非教师系列转到中专、中小学教师岗位,从教一年后方能转评同一级别教师职务。未经转评不得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凡需转岗评审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者,必须由所在单位出具有关证明,并说明转岗原因,经主管部门初审,同级人社部门审核后报相应的评委会评审。

9、申报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县城以上(含县城,下同)中小学教师,应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调研,平均每年不少于1个月;县级以上教研员、电化教育教学人员,必须有在中小学任教(兼课)1年以上的经历。

10、本人的职评材料一律由申报者亲自填写(他人填写无效)。

11、各校要做到职评情况五公开:即政策公开、岗位职数公开、业绩成果公开、考核结果公开、推荐名单公开。在五公开的基础上,在申报单位指定地点公示3—5个工作日,并将公示结果填入个人任职资格评审表的有关栏目内。未经公示的,评委会不予评审。

12、认真审查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资格证书、聘任证书、获奖证书等证件和所有的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上报;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两年(不含当年)内不准申报教师职务,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3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和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残疾儿童少年,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为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全市特殊教育质量,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到2015年全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三、工作重点

(一)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1.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2015年,区、市、市、开发区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其他县(市)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2.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3.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状况,利用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班,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开设学前康复教育班,接收适龄残疾儿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各级教育、民政、卫生部门和残联要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举办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机构。

4.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依托现有的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建立残疾人培训基地,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逐步构建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沟通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

5.积极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要将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纳入当地扫盲工作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各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残疾人教育机构、残疾人所在单位要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二)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

1.各特殊教育机构要根据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需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认真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残疾学生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

2.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重点推进县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所有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在随班就读人数较多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确保随班就读的质量。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特殊教育学校要在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同时,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并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和扶持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经费投入,在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和扶持保护。

4.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包括多媒体教室在内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利用好省级特殊教育资源库和特教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共享。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5.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研究。加强特殊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科研质量和水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特殊教育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积极开展盲文和中国手语研究推广工作,开展特殊教育的对外交流、校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市特殊教育研究水平。

6.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争创省级示范学校。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1.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禁将特殊教育学校用于普通教育。在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时,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需求。

2.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利用好省拨福利彩票公益金,结合我市实际,支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

3.做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工作。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部)就读的残疾学生也应享受国家助学金。就读普通高中的残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4.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鉴于特殊教育生均成本高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3—5倍确定,高中及以上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2—3倍确定。所需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

5.加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投入。各县(市、区)政府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逐步增长。在安排教育经费增量时,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包括社会成年残疾人在内的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

(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在职教师实行轮训,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要加强对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中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要高度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培训。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等单位任教。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2.执行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执行省定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中小学阶段按照教职工人数和残疾学生人数1∶3配备,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需要。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医疗康复和护理人员,并纳入教职工编制管理,实行教学、医疗、康复相结合,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有效矫正和补偿。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富余的中小学教职工符合条件的,可调整充实到特殊教育队伍。

3.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职工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教师及手语翻译,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具体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特殊教育教师及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落实到位。要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其工作量计算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人数情况,适当高于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要在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适当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和校长的比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各级各类特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特教特办,定期研究解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将特殊教育发展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督导检查。对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地方、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4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现在社会对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了,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仅仅是个人形象的问题,也是现在社会的要求。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尽量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全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人类社会文明、为国家通用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主要工作安排

1.充分发挥校园的宣传功能,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2.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校园广播宣传学习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文件,领会精神,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普通话,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不断提高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3.进一步推进全校教师及教辅人员普通话水平达标的培训和测试。

4.继续发挥语文教学主渠道作用,创办不同特色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素养。进一步规范校园用字、用语,定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写字读书比赛,普通话使用标准率进一步提高。

5.定期举办全校性的以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举办以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能力为主的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参与教育局的艺术节比赛、知识竞赛等项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在每学期中举行演讲比赛、故事会、朗诵会等活动。“读革命史书,学革命先烈,讲革命故事”普通话讲故事比赛、 “我说身边文明事,我说身边文明人”普通话演讲比赛、诚信故事比赛等活动。积极参加教育局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

二、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确保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实施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将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制定了专项的培训计划,小组成员明确职责,定期举行汇报总结,针对发现问题,共商共议,及时解决,另外,在教职工考核制度中明确规定: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教师的普通话达标与评聘相结合,即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从而进一步完善校、班二级管理网络体系,确保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贯彻“三纳入一渗透”,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性

根据“三纳入一渗透”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水平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

1、纳入教学基本功: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还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我校重视教师语文素质的培训与提高,将教职工语言文字培训列入校本培训计划。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过程培训,突出教师培训的“四性”:全员性、参与性、实践性、全程性,提高全体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加大个别帮扶力度,重点搞好个别教师的语言培训工作,帮助未达标教师尽快达标。组织全校教师的硬笔书法大赛,选拔优秀作品进行展评等。

第5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一、培训内容:

1、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能正确操作计算机。

WINDOWS.XP的基本使用常识;WORD20xx的文字输入排版与打印;WORD20xx表格的制作;文件的保存与另存;文件的查找与重命名及删除;幼儿个案输入、上网查找幼教相关资料、Internet基本知识;收发邮件、发附件;理解网络病毒概念等内容。

2、学习使用FLASH,掌握制作课件的基本方法。

认识并逐步熟悉FLASH软件,了解FLASH基本知识,能从网上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FLASH课件,不断学习运用FLASH进行基本课件制作的方法,能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制作出相应的课件内容,积极尝试电脑备课、电脑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等,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活动结构,提高教学活动效益。

二、培训对象及培训形式

1、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职工

2、培训教师:进修校教师或其他中小学电脑教师

3、培训地点:幼儿园多媒体教室

4、培训形式:采取以集中参与式、教师的自我学习式的多种培训形式。包括专题培训、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观摩、协作交流等。

第6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一、推进幼儿园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办园条件方面

我园校园环境良好,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园舍无危房、无环境污染、无噪音,是独立建筑群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要求。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净化、美化、儿童化,充分利用了现有园舍扩大幼儿活动空间。活动室宽敞明亮,卫生间干净整洁。园内绿化面积达标。

近年来,我们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活动室、午睡室等全部更换了寝具及课桌椅和部分教玩具,满足了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我园注重文化育人,配备了足量的适合教师、幼儿阅读的图书、影像资料,让老师和孩子在书香中陶冶情操。

在经费管理方面,我园遵照区级物价、教育、财政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及时调整收费标准,照顾了部分家庭困难的幼儿。经费按规定范围合理开支,坚持专款专用,符合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

(二)安全卫生方面

我园健全了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和卫生保健专人负责,档案齐全,管理规范。

我们注重对外来人员进园、孩子入园离园交接(特别是没卡交接和中途离园交接)及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督查和防护,值班人员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隐患。班级老师注重对孩子的晨午检、人数清点、缺课追踪、消毒、服药、饮水、如厕、上下楼梯等环节的管理。我们制定了《幼儿园隐患排查表》,每天检查人员对室内外活动环境、安全交接、保教活动等方面进行细致排查,签字确认。这样就形成了值班人员和班级主班日查、管理人员周查、领导小组月查纵横交织的安全排查网。

我们适时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利用例会、订阅号、班级微信群、家长会等不断加强对教职工、幼儿和幼儿家长各方面的教育。我们开展了多次防诈骗、防火、防震、防恐防暴应急疏散演练。

我们在注重人防的同时,注重与技防、物防的结合。现在幼儿园专职保安两名,防卫器械“八件套”齐全,全园26个摄像头实现了全园,无死角监控覆盖,存储时间达到了规定要求。管理人员实现了实地巡查和网上巡查的结合。

健康检查方面,我们重点把了“两关”,一是严把幼儿入园关,新入园幼儿必须有正规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和预防接种证,患传染病的幼儿待痊愈后两周才可入园;二是严把教职工准入关,师德或身体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录用。我园幼儿都建有健康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测体重一次。教师及后勤人员每年体检一次,都有卫生保健部门颁发的健康查体证。

疾病预防方面,我们做到了每人一巾一杯、一床一被,并及时清洗、消毒,摆放合理,避免交叉感染。活动室配备了消毒柜、消毒桶,盥洗室配备了流水洗手设备和随时冲洗的便池,里面配有蓝月亮洗手液和抗菌医用免洗洗手液等,保证了每位幼儿的个人卫生。

(三)保育教育方面:

我们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鼓励引导老师们要怀一颗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和接纳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给每位幼儿建立了成长档案,及时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行为和发展水平,满足每位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我园注重引导教师走教研之路,通过“外出学习、园本培训”等方式,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教研让老师获得成绩得到成长,老师的成长又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教学相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最具体最真实的体现。

教师们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营造了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具有教育性、参与性、互动性,并体现审美价值,能满足幼儿一日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班级创设的活动区域,数量充足,种类丰富,活动多样,能持续满足和支持幼儿主体活动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课程,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表》并严格执行,每天各班都能在规定时间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各项活动,确保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了幼儿体质和抵抗力。

(四)教职工队伍方面:

我园教师配备达到了每班二人,资质符合相关要求。

幼儿园发展的关键,是有一支稳定、团结有进取心的教职工队伍。我们在利用制度引领教师发展提高的同时,注重对老师们生活、工作方面的关心,尽可能让每位老师都舒心工作,快乐生活。孩子一天幸福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的老师。为此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注重师德师风方面的建设,在业务学习、教研活动中时时渗透师德教育,严禁堤防和变相体罚幼儿。另外,我们尽可能给老师们提供学习与提高的机会,通过外出学习、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等举措,努力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促进幼儿园的良性发展和育人效果的不断提升。

我园目标明确,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规划和目标体现全面管理的指导思想,并突出保教有机结合的原则。各类计划、总结齐全,目标明确,执行过程清晰,成效明显。

随着办园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也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水平,现在我园教师年工资达到公办幼儿园教师年工资的60%以上。

(五)内部管理方面:

我园注重制度建设,并逐步完善,每学期开学初都组织教职员工学习,确保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我园《班级考核和教师个人考核方案》立足本园实际,经全体教师讨论修订通过,可操作性强,客观、公平、公正,实现了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制度引领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我园实行过程性管理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项检查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有总结,有改进的措施,确保各项制度和工作落到实处。

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建立健全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预决算管理制度,幼儿园所有收支全部纳入学校账户管理,代管费和服务性收费无盈利现象,幼儿园无账外账,幼儿在园无兴趣班收费,实行专款专用,并制定专项资金收支明细表。幼儿伙食费收入全部存入相应账户,大宗物品实行平台统一采购和配送,每月公示收支明细表。有固定资产帐和明细帐,并实行年度清查和审计制度。

招生方面,每年秋季招生,不考试,不测查,力戒小学化。

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双向互动的家园联系制度。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深化家园共育。另外,进一步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与消防、公安、医院等部门联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为幼儿的成长开辟新的教育资源。

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幼儿园和教师们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平安校园4A、食堂量化等级为A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价为合格、语言规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20年陈菲获得余杭街道优秀。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办园时间过长,教玩具老化。

2.日常开展活动中,未及时收集材料。

3.教职工的各类培训过少。

四、下步工作措施:

1.接下来在添置教玩具。

2.日常开展活动后及时收集和整理材料,并及时记录和归档。

3.加强和完善教职工培训计划和培训频率等相关工作。

第7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教学工厂一、引言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新加坡政府为了满足新加坡不断飞跃增长的经济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5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是一所被公认的、具有创新的综合性学院。目前,南洋理工学院设有工程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信息科技系、设计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工商管理系、保健护理科学系七大学系,共开办了45个专业,覆盖机电一体化、电子、制造、生物医疗工程、精密工程、航天、纳米技术与材料学、数码动漫、商务、信息安全、设计、商管、生物制药、护理、保健与诊疗等诸多领域。学校占地450亩,在校生人数15600人,全职教职工1300人,专职教师占80%以上。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目标非常明确,一是为学生及学员们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培训,为他们的未来生活与就业做好准备,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并为地区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充分利用学院的资源、专才、创意及创新能力来支持企业的发展需求,以支持新加坡的全球发展。这与广东高职院校秉承技能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为目标,让人人享有一技之长,助推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办学目标相一致。学习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不断提高广东省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对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南洋理工以学风严谨,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认可而受到教育界的高度评价。它依靠强大的师资,搭建了学院生存的命脉,在国际上打响了自己的品牌。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分析,为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和方法

1.“教学工厂”办学模式成为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公认标志。这个独树一格的培训模式,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赢得社会的一致赞赏。它以学院为本位,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为学生研发项目、体验工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缩短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后即能胜任岗位工作。这同时也成为学院专能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目的就是在学校里面,营造一教学环境与真实工厂紧密结合的教学形式。“工业项目”便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过程中,教师作为项目经理,也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开发能力。他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钻研与提升技能,师生协作,携手解决企业所面对的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难题。在“教学工厂”模式下,核心教学及项目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个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得到显着的提升。

2.“无界化”校园概念给教师提供一个专业能力展示的大平台

“无界化”本质上就是打破院系与院系、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实现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合作互助,资源共享。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是“无界化”的核心。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化校园概念是全方位的,这里教师的工作是无界的,是多项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教师所属的部门是无界的,不受部门的限制,自由组合进行项目开发;教学团队是无界的,根据项目专业需要组建项目组;所用的资源是共享的,根据教学和项目需要,选择教学场所;自由分享经验知识库积累的经验。

“无界化”注重团队合作,增强了不同专业和院系融合,拓宽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利用与人力资源的共享。“无界化”校园概念使学校教职员在岗位轮调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学院为他们提供更多事业增值机会,并在符合个人与学院目标下,充分发挥教职员的潜能。

3.搭建学习型组织平台,倡导和鼓励教职工不断学习

南洋理工学院主张教职员不断学习,鼓励个人学习及其相互分享心得。学院不断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四大措施为教职员搭建学习型组织平台。一是SOLID(Sharing,OrganizationalLearning,Interaction and Dialogue),即分享、组织学习、交和对话。SOLID是南洋理工学院教职员间分享知识的一个主要框架。在南洋理工学院,教职员间在SOLID日分享商业信息、管理思想、日常运作改善心得及先进管理法等。星期六被定为SOLID日。二是AES(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即经验积累与分享。AES是南洋理工学院开发的经验知识库,学院把工业项目开发所积累的经验系统化的搜集和组织,以便大家分享相关的经验与知识,同时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案、论文、课件、外界信息等放在网上与他人共享,构建“经验积累与分享”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三是AAR(After Action Review),即事后检讨。在重要事件过后,针对有关件的执行进行分析和检讨,并从中学习有用经验,以便努力把未来的事件办得更好。四是RRS(Reading,Reflecting and Sharing),即阅读、反映和分享平台。南洋理工学院鼓励管理人员,在阅读最新书籍后,与同事分享阅读心得和观点,并帮助他们增加个人阅读量。

4.科学、人性化的人力资源发展建设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在教职员的选聘上,要求职业经历与专业能力兼备,重视技能。学院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学院在聘用专业教师时,要求教师有本科以上学历,有相关专业领域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熟悉企业生产一线,具备过硬的项目研发能力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具备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技能和熟练的教学示范能力。这些选择的条件就已经使教师具备了企业工程师的能力和条件。此外,在人才招聘的程序非常严格,应聘者至少需要经过三次以上的面试,通过项目导师、院系主任、人力资源部门、主管校长的层层筛选。在个人发展方面,南洋理工学院注重人才的发展计划。学院为教职工提供良好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职工的潜能。灵活多样培训计划为教职员工提供的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并且积极鼓励教师引进和参与企业项目。学院规定每年有20%的教师进行企业项目研发,并实施岗位轮换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又保证了企业项目开发的连续性及与企业合作的延续性。

三、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之间的差异

“十一五”期间,随着广东省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师资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培养机制更加完善。但是,在广东省面临产业调整升级,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情况,高职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仍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

1.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差异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建立在广泛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利用企业的技术和资源在校内建设起一个个设备完善、技术领先的真实企业的工作环境。围绕“教学工厂”中的项目积极开展课程开发与专业建设,校内就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此外,“教学工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项目建设和专业开发的平台,项目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当中,许多优秀的项目可以转化企业实际生产成果,使得校企合作企业获得更多益处,从而加深合作的紧密性。

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仍未实现真正的深层次融合。一方面,企业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由于缺乏推进校企合作配套的制度保障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一些企业缺乏主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现有校企合作多数是出于各高职学校为解决实习场所不足、疏通学生就业渠道等需要,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浅层次的、松散型的状态,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要求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这种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与建立校企互动共赢的良性运作机制仍有较大的差距。

2.教师的选聘上仍存在差异

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师选聘上重经历,轻学历,严把关。特别注重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教师必须要有相关专业领域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熟悉企业生产一线。学历要求则只需要本科以上即可。此外,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精神也是要进行层层面试进行评估。

然而,广东高职院校对师资的要求主要注重学历和职称,近年对新晋教师基本上要求是研究生生学历以上或者中级职称以上。在这些群体当中,大部分教师是直接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他们普遍缺乏对高职教育的了解,技术技能和职教能力不强,实操动手能力仍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师资技能水平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岗位的要求。此外,学校从企业和社会上录用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也因无法解决他们的晋级、职称等问题,给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困难。

3.师资培养力度上仍存在差异

南洋理工学院提倡终身教育,提出职业无“货架寿命”概念,即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是有有效期的,而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受雇可无限期。学院特别重视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适用社会知识和技能飞速发展的需要。每年有20%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校、企业(公司)或研究机构等接受培训,或者派遣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顶岗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和项目研发能力。同时,规定教师知识更新周期以5年为限,与行业工程师保持水平相当;积极参加学校定期开展的培训,制订个人近期和远期的培训计划,用制度来约束教师。

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仍未完善。仍未有专门为高职教育培养师资的培训学院,师资培训机制仍未健全。由于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很难安排出一段时间参加培训。个别学校领导也因重视不够或是学校经费不足等原因,派出教师参加培训的人数较少。

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对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启示

1.为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搭建深化校企合作平台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理念是将企业环境引入学校,把企业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教师要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的实施,“源于企业,用于企业”,与企业建立开拓性策略伙伴关系。2011年,广东省已成功搭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新一轮的“百校千企”校企合作计划。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地校企合作紧密型企业的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培训,跟班上岗,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把握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施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探索校企结合互利“双赢”的发展道路。教师的科研教研与企业项目紧密挂钩,实现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将企业项目转化为科研与教学并举的项目,以此实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并且逐步提高教师的项目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条件,搭建发展平台。

2.完善相关政策,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

南洋理工学院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使他们对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有着敏感的嗅觉,对专业有着熟练的操作能力,在学校开放的学术氛围下,项目的开发能力就会发挥出来。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改革专业教师聘用制度,允许高职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教师讲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师资职称评价制度,淡化对学历的要求;增设高职院校正高级职称,吸引和稳定更多的高技能人才长期从事高职教育。出台广东省高职院校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教师的政策。

3.建立完善高职教育师资培养网络,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南洋理工学院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别重视教师的管理、培养和专业发展。在教师对自身能力不断地充实和提升的同时,学院为教师提供事业发展的途径和事业增值的机会,发挥其潜能,使每位教师的职业能力永远保鲜。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重视教师的培训、能力开发和转型。搭建覆盖全省的“1+10”师资培训网络。依托一所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的技师学院,建立1个师资培训中心,负责全省师资的调查研究,制订年度相关的培训计划。在中心的总体统筹协调下,根据省内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特点以及各有关高职院校的突出专业优势,在粤西、粤东、粤北、珠三角依托国家重点以上高职学校建立10个片区的师资培训基地。各高职院校要积极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组织好教师校内培训及到企业的培训,并将教师受训后技能提升效果作为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和评定的考核内容之一。深入实施“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每年从全省高职院校选拔一批优秀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深造;从德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引进职业教育高端专业人才。学习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专业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4.开展师资结对工程,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

借鉴南洋理工学院“无界化”的先进理念,使现有优质师资资源充分利用,开展学校内部、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师资结对和交流。学校内部,开展“师徒结对――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引领下,尽快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促进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校与校、地区与地区之间,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结对、发达地区学校与欠发达地区学校结对,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一是普通学校、欠发达地区学校到各优质学校跟班学习,各师资承训学校要为这些教师制定一整套的提升培养方案,让其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学、科研、管理当中,帮助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二是组织名教师到各学校进行讲学、指导,让名教师在跨学校、跨区域范围内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全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三是发展网络师资共享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全省高职院校名教师资源库,名教师的教学视屏、教学成果等内容均可在上面进行共享;建立全省高职教育师资交流论坛,在论坛中,老师可以分享教学成果(教案、课件、试卷、公开课),可以咨询有关教学问题,可以分享教学心得。

参考文献:

[1]余靖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优势对广东技工教育的启示[C].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2011,12.

[2]岳东海,颜鹏浅.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25

第8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2013年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重心,以教研为中心,以科研为引领,以培训为抓手,以信息为支撑,以加大经费投入为保障,教研、科研、培训、信息协同运作,四大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研训、引领、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我市率先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研究与指导。

以提高学科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为主要形式,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坚持行之有效的计划、总结审查备案制度。学年初,学校制订校本研训专项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活动内容、主要措施、主要活动安排四个部分。年末写出校本研训专项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活动内容,基本做法,取得的成绩或经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办法。计划总结要分类归档保存。坚持校本研训年度评估制度。根据校本研训的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调整完善评估方案。评估采用综合评议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大校本研训评估结果在考核评估中的分值权重,把学校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师、学校、质量的内涵发展上来,加强制度建设,注重过程管理。今年将继续进行“校本培训先进学校”的评选。

2.精心组织好各类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3年培训计划,包括十大培训模块、52个培训项目。项目设计涉及德育研修、教育教学研修、现代化装备管理与使用、学历提升等,实现各类教育和各类人才全覆盖。

重点培训项目内容:

(1)开展“亮师表,正教风,提形象”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以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系列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师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做好市第七届中小学主题班会课评比和年度班主任征文的评选工作。

(2)充分发挥“雉水名师工作室”作用,招收固定学员,吸收走读学员,进一步扩大影响,扩大教师受益面。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意识,建立“雉水名师工作室”考评标准,以教师受益面、人才成长率和公众认可度为主要指标。

(3)继续办好第六届市“雉水校长(园长)论坛”。加强学校管理干部职责和执行力培训,通过培训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管理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

(4)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举办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012届和2013届新教师等培训班,促进其快速成长。

(5)开展教研方式的“微革命”研究。组织中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全方位开展合作教研和横向互动与交流活动。有效实现各共同体内部在教师构成、信息资源及其活动组织方面的优势互补。定期召开共同体建设沙龙研讨活动,积极开展共同体一日开放活动。利用各种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培训,引领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6)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教育云平台)上取得突破。认真研究目前教育信息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云的具体表现形式、县级试点单位的技术架构和瓶颈难点及对策,积极稳步启动并完成上级要求的试点工作。组织9个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的研究工作,扩大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组织小学校长、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团体竞赛,充分应用智能录播系统,发挥“学校联盟”优势,进一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应用和研究水平的提高。重视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智能录播、组组通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高效融入“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竞赛活动。

(7)扎实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现代信息化应用及研究能力。组织计算机、电教设备管理人员的基本维护培训,组织“十二五”市电教专项课题研究人员的培训,开展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等管理人员专用软件使用培训。

(8)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展远程教育培训。进一步办好微型课题研究网、活动教学研究网、市教育科学课题管理网和教科室网页,及时更新内容,做到新、快、准,不断扩大教育科研信息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9)深入推进读书活动。举办年度读书征文、读书笔记、青年教师藏书家评比活动。举办“第四届市青年教师读书展示会”(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漂流活动、名师赠书活动)。加强读书工作的管理和考评,以评促读、以评促学。做好学校教科研年度考评的组织工作,优化考评手段,运用考核杠杆,推动和促进基层学校自觉、自主地提高教科研水平。

(10)进一步做好在职教师学历进修。《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对在职教师的学历进修提出了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必须达到95%,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必须分别达到45%、65%、95%;初中、高中、中职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必须分别达到8%、20%、15%。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十二五”中期自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学历进修机制,制定在职教师学历进修计划,大力鼓励教师开展学历进修,并切实做好教师学历进修权益保障工作,妥善处理工学矛盾,确保至2015年各学段教师学历要求全面达标。各单位10月底前要将学历进修教师名册和相关情况报教育局人事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立市中小学教职工培训工作领导组和工作组。

第9篇:教职工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关键词:原本培训;策略;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013-02

教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会凭空而来,它需要科学、合理的培训与引领,以下便是我们在园本教师培训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需求评估策略

有效的教师培训必须建立在教师的需求之上,因此,了解教师的学习需要,准确地对教师需求进行评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1.问卷调查。学期初,我们通过发放问卷了解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情况,如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多数教师对游戏的组织感到困难,就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确定把“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纳入园本教师的培训计划中。

2.个别交流。仅仅问卷调查是不够的,我们要想更清楚地了解不同教师更深层次的需求,还通过和教师进行个别交流、访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对培训的认知、个性需求、发展瓶颈等真实情况。

二、个性化成长策略

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园里再将教师个人成长计划、问卷调查结果、个别交流所获取的资料进行统整、归类,确定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园本培训计划。

1.个人成长计划。园长和教师都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包括近期成长计划和远期发展目标);计划初定后,再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与教师一起对制订的计划进行评定、修正,保证计划既有可行性,又有发展性。

2.园本培训策略。①分层式培训。分层式培训,是指首先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发展现状和个性需求,制订相应的分层培训计划、再逐步实施的过程。按照“从新手到熟练,从熟练到成熟,从成熟到骨干”的培养步骤,将教师分为新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4个培训层次,再分别为她们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如针对不同年龄班教师的分层培训,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别就本年龄段儿童在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进行培训,了解本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②自主式培训。基于教师的专业需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我们采用自助餐式培训策略。园内设置了领域、年级、新教师、骨干教师等教研组,采用修学分的制度,鼓励教师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内容参加。如每学期,我们规定教师除参加集中培训之外,还必须修满12分的教研组学分,每参加一次得一分,并将得分情况纳入年度考核。③问题式培训。对教师的共性问题,园里采取集中培训的方法加以解决。如通过调查发现,教职工普遍存在对教师职业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我们就邀请专家教授来园为教师做“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专题讲座。对于游戏组织中遇到的困难,园长作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专题培训。

三、主动学习策略

伊斯兰教创始人这样说过:“谁有两个面包,卖掉一个吧,用来买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是精神的粮食。”意思是说,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学习对于自身成长有着和面包同等的地位,然而,要让这个道理内化为教师的行动,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管理者精心的组织和引导。

1.率先垂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作为管理者,率先行动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因此,业余时间,园领导总是带头阅读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并时常将心得感悟与教师交流,以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师;此外,还坚持勤练基本功、上示范课、深入各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等,处处为教师作好学习表率。

2.读书活动。为了给教师的学习提供物质保障,园里为教师购买了大量优秀书籍,鼓励教师借阅;同时还组织“好书分享”、“优秀片段选读”、“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激发教师深层阅读。

3.勤练内功。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结合终身学习理念,园里采取集中辅导和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进行“三字两画”(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两话(画)分别为普通话和简笔画)、教学设计、教玩具制作、信息技术、琴法、美术等基本功训练,长期的坚持锤炼了教师的基本功。

4.成功体验。对成功的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每个人都有的精神需求,管理者要时时处处为教师搭建成功的舞台。对获得荣誉的教师,我们通过在园内海报栏张贴喜报、给予奖励、考核加分等方式,把教师的成功放大,使教师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萌生职业幸福感。

5.反思能力。“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发展公式。经验只有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教师的反思能力却是可以通过干预性策略得以提高的。教育反思既要求教师对自我行动进行思考,同时也要求在思考中去行动,做到“且行且思”。通过月考核、半期质检、期末质检等活动,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总结、反思、汇报,同时引导教师根据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教师撰写教育随笔,由业务园长修改后再在专题教研活动中分享、评议。长期的坚持使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过程督导策略

1.细化量化。建立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即考核教师学习出勤率、教研学分获得情况,以及对培训过程中的各项参与性资料进行检查并评定等级。同时把培训考核等级与评优选先、评职晋级、绩效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