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音乐教育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教育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教育教学计划

第1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有机融合

前言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外来文化给本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冲击,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重要场所之一,在音乐教学时,应该承担起发展民族文化的职责,民族音乐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的洗礼,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固然有其价值所在,但也应该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文化,把其与高校音乐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既可以使高校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提高音乐素养,还能激发其创造性,把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形式相结合,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增强学生内涵。很多学生受应试教育因素影响,艺术审美能力相对偏低,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内容掌握更是少之又少,在此背景下,把民族音乐文化贯穿在平时音乐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使音乐形式更为丰富,打破传统西方音乐样式,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定了解,通过欣赏民族音乐进一步增强对文化的认识,促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1],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并且通过民族音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还会使其具有一定艺术修养,成为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其二,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从目前音乐教学情况来看,课程资源相对单一,不能对音乐进行多样化表达,但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则有所不同,既可以为音乐教学注入一定活力,让学生欣赏到不同样式、民族的音乐作品,还可以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使其得到有效传承。

二、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机融合分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

对于高校而言,要想确保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以及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理念,运用正确观念看待民族音乐文化[2],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需要注意的是,在传承民族音乐时,并非是机械的继承,而是根据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以及思想内涵进行合理创新,也就是运用现代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讲解,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较大陌生感,还能使其被新颖的音乐形式吸引,从而自觉学习。例如,长调是蒙古族音乐风格的重要代表,有着很强的草原牧歌特征,其中伴有一定颤音以及装饰音,在欣赏时,会使人产生历史沧桑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蒙古族长调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辽阔,使其音乐水平得到提高。

(二)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可谓是音乐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参考内容,其中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生需求,不仅影响着音乐教学效果,还关系着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接受度。在教育深化改革阶段,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增加一些民族音乐文化,防止学生只懂得现代西方音乐形式,而不了解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这将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大损失,造成民族音乐发展受到限制。首先,教师要依托于音乐发展大趋势,挖掘民族音乐文化有价值的内容,并把其有效整合,纳入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有所了解以及认识[3],培养学生民族音乐审美能力。其次,教师从深层角度出发,向学生渗透当时的文化背景,这样可以增强其对音乐作品背后情感的把握,而不是简单停留在音乐形式上,能够认真体会作品的情感。

(三)创新教学手段

在音乐教学时,良好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效果也有重要影响,以鉴赏课程为例,在正式鉴赏之前,教师要提前收集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作品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当真正欣赏曲目时,可以投入其中,被音乐作品打动,产生一定共鸣,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并且教师可以开展关于民族音乐的讲座,把民族音乐各方面知识渗透给学生,完善学生认知能力,使其对民族音乐知识范围不断扩大。另外,在教学时,音乐教师应该遵循走出去引进来这一原则,开展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到少数民族采风,让学生与少数民族进行近距离接触,了解本地文化,这对于学习民族音乐有着巨大帮助。因此,教师要有机改善教学手段,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加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提高创新意识。

第2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会话;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108-02

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哑巴式”授课模式依然大量存在,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话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话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制约因素

1.教师方面的因素。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读、写的答题能力,轻视听、说的会话能力的倾向。教师往往将英语当成固定的知识进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基础语言系统知识,如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特征等掌握不足,对英语的基本技巧或英语的基本技能,如听、说等掌握不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习俗的了解不充分,从而使得学生难以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自如的交流。部分初中英语教师片面追求短期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的长远发展要求,将书面测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检验的黄金标准。然而,目前的大多数英语测试过于偏重笔试,而忽视了口语测试的重要性,笔试和口语测试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的测试不利于学生口语会话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此外,部分教师的英语会话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一些教师逐渐认识到英语会话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口语水平的限制,难以较好地开展会话教学。部分英语教师听说能力有限,也制约着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有效实施。

2.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障碍制约了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首先,学生的语言知识障碍。英语语言知识是学生进行英语会话,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会话交流的能力。通常,学生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时,会遇到两种障碍:词汇障碍和语音障碍。其次,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就很难进行恰当的交际。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而在口语会话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在谈论Easter Day,Thanksgiving等内容时,由于学生不了解西方国家的复活节、感恩节的相关文化知识,而感到茫然,无话可说。第三,母语的干扰。母语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既能发挥促进作用,又能发挥阻碍作用。当母语产生负迁移时,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规约、语法结构将受到母语的严重干扰,常常会将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句子结构等弄混,从而阻碍了英语会话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改进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对策

1.提升英语教师的会话教学技能。英语教师的口语会话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话教学的效果。教师的口语水平不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也难以获得较大的提高。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发音习惯主要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运用英语进行授课,言传身教,积极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进而引导学生随口说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应是清晰的、简洁的,发音要饱满,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在课余时间,英语教师也应当留心使用口语进行表达,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自身运用口语的自然性,而且能够提供英语会话的生活场景。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同时,还应当提高自身的中文表达能力,以确保在英语会话教学中能够准确地向学生讲授母语与英语的特点、区别。通过母语与英语的综合运用,有效解决学生在英语会话中遇到的困难。此外,英语教师还应当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在英语会话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营造口语会话氛围,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会话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加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要提高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效率,就应当突出教学目标,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首先,教师应当明确会话教学的目标。实现有效的英语会话教学的基础,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依据新课程标准,明确英语会话教学的总体目标,制定会话教学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地调整英语会话教学目标。其次,突出会话教学的针对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抱着一劳永逸的思想,将会话教学集中操练,高强度开展,而应当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将会话教学灵活地融入进去,巧妙地采用口头作文、短句表演、对话、造句等教学形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第三,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会话教学设定目标的基础,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着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任何活动、合作、练习、讲解都将是教师的自我表演,难以将会话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开展会话教学。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语言知识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以及母语干扰等,制约着英语会话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了提高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不但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地克服自身在英语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因此,英语教师应当采用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元化评价能够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评价与反馈,是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实时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不能仅仅将评价与反馈停留在考试和测试上,应当将客观的评价与反馈融入到会话教学当中。通过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自觉地提高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克服母语干扰,提高英语会话能力。

4.恰当运用情景化教学。建构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活动具有情境性,非情境化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为了提高英语会话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努力创设符合教学实际的情景,让会话教学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会话教学中创设情景,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能够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情境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会话情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情境创设应当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生活和情感认知等因素,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会话。创设的会话情景可以包括:生活经验会话情景、真实事件会话情景等。此外,在初中会话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当严格把握情境化教学的目标,充分挖掘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实践活动、情感体验等会话因素,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热情,改善课堂氛围,提高会话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解决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唐玉辉.论低年级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9).

第3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科目

音乐

教学班级

五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义务教育课程湘教版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上课时间

2021.3.2

每周节数

2

总授课节数

32

考试次数

1

周次

时间

预定进度

页数

出入原因

1

8.30

教学常规

2

8.31-9.6

新东北风

6

7

3

9.7-9.13

阿里郎

8

9

4

9.14-9.20

嗯嘿呀

10

11

5

9.21-9.27

唱支最美的歌

12

17

6

9.28-10.4

我可爱的家乡

18

18

7

10.5-10.11

国庆放假

8

10.12-10.18

凉山之最

19

21

9

10.19-10.25

祖国印象

22

25

10

10.26-11.1

真善美的小世界

26

26

11

11.2-11.8

木瓜恰恰恰

27

29

12

11.9-11.15

走绛州

30

31

13

11.16-11.22

拥军秧歌

32

33

14

11.23-11.29

我跟阿爹拉骆驼

34

37

15

12.30-12.6

游击队歌

38

43

16

12.7-12.13

乌鸦与狐狸

44

47

17

12.14-12.20

踏雪寻梅

48

49

18

12.21-12.27

小鸟请到这里来

56

56

19

12.28-1.3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57

57

第4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动画音乐 教学实践

自从上个世纪电影动画艺术进入我国以来,动画音乐这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随之成为国内歌迷喜爱的新宠。作为动画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动画背景音乐有助于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效果。然而动画音乐的选择和制作过程往往需要具备专业的和完善的音乐知识。目前,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已经陆续开设了动画音乐这门课程,其授课对象主要以动画专业学生为主,旨在培养具有专业音乐知识背景的动画制作人才。在动画音乐教学方面,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数字化技术被逐渐应用到高校动画音乐的教学实践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高校动画音乐教学方法

数字化技术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数字化音乐则是依靠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借助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支持对音乐信息进行编辑和整理所得到的一种音乐形式,也称“电子音乐”或“MIDI音乐”。数字化音乐的制作过程主要依赖于包括计算机设备、声卡、合成器等外接设备以及音频制作软件、音源、调音台以及数码录音机等硬件设备在内的多媒体系统,具有易修改、音质优良以及宽动态等诸多优势。在动画音乐教学中,则主要借助相关设备器材完成练习作曲、和声以及视唱练耳等教学内容,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各项内容的即时修改以及创作各种类型的音乐。在传统的以电脑为教具进行动画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教学呆板、固定音乐和动画结合效果差等问题,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教师能够实现对事先制作好的音乐、动效、音效等进行即时的编辑、剪切和替换,还能够根据学生制作动画的要求快速修改定型的音乐和音效等,从而得到不同风格的音乐效果,不仅提高了高校动画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容易得到一种包含不同风格、更贴近动画动效的音乐效果。

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系统进行动画音乐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的音乐作品,获得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音乐感知,在拓展学生动画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更早适应动画音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模式下高校动画音乐教学的实践改革对策

传统动画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取的是首先对各种音乐风格进行讲授和介绍,然后组织不同风格音乐的听练,最后再结合动画配乐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有优势也有其无法解决的弊病。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课堂中所应用的动画音乐主要是一些已经事先存在的音乐或音效,这与数字化音乐背景下动画音乐文化的多元性相矛盾,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动画音乐教学要求,最终导致动画音乐教学进度迟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画编配音乐时间能力差等问题。同时,考虑到动画音乐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以美术动画专业学生为主,其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传统的先讲授音乐基础风格再进行配乐实践的方式对缺乏专业音乐基础的美术动画专业学生来说,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在数字化音乐环境下,为了适应多媒体系统教学的要求,高校教师应在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上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动画音乐多元化、专业化的要求。具体来说,高校动画音乐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一)应尽快制定和严格实施新的动画音乐课程标准,新的动画音乐课程标准有利于规范当前国内不同层次水平的音乐教育,改善基础音乐教育水平和现状,在选用音乐教师、音乐教学设置配置以及不同层次学生音乐教学活动安排中严格遵守新课程教学标准,从而提高动画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注重音乐教师的职后培训教育,提高动画音乐教师素质。教师素质是提高动画音乐教学水平的根本,也是具体应用数字化技术教学的主体。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应不断加强在职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教育,通过多种培训渠道,打造一支专业知识一流、教学经验丰富、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师资队伍,真正发挥数字化音乐教学在高校动画音乐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三)以多媒体系统为辅助,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互动,应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教师范唱、弹奏等必要的教学手段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基本功。

三、结语

动画音乐是影视动画作品的灵魂,在进行影视动画配乐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动画作品修改动画配乐,而仅是沿用固定的音乐、声效和动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我国影视动画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快速发展,在数字化音乐背景下,充分利用电脑音乐和动画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动画音乐教学工作,能够大大提高和改善高校动画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动画音乐教学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的延伸和升华,利用多媒体系统实现动画音乐课程的交互式教学,不仅丰富了动画音乐教学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学生动画音乐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包文瑞.浅析动画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5,(09).

第5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教学;辅助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24-01

数字化技术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学领域亦是如此,对数字化进行合理运用,有助于达到在音乐教学上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前所未有的音乐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便捷,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数字化音乐下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发展前景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延伸了传统听觉训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地认识实际作品,听觉材料有限和风格单一等存在于传统音乐教学上的弊端也得到了改变。

在以钢琴作为听音、视唱训练的教学工具时,教师通常会以反复弹奏的方式克服音色单一等问题,以致于无法过多地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借鉴计算机技术,事先将不同音色的音程、节奏等训练内容制作成视频或音频教程在课堂上进行播放,那么,教师便有了更多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教师在制作音乐伴奏的过程中融入多种乐器的音色和伴奏风格,学生可以从中辨析出音色来源于何种乐器,为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打下基础。另外,将节奏和音色糅合在一起的音乐伴奏,能辅助学生从多角度感知音乐。

二、数字化音乐下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辅助教学软件。在数字化背景下,诞生了众多的音乐教育软件,其中最典型的要属澳大利亚RISING开发的《Auralia》,该软件囊括了音程、音阶、和弦、节奏等的教程和使用方法。由于其个性化、人性化的特征,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在软件上的测验、练习效果。

1.通过合理利用教学软件,可以训练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听觉能力,丰富学生的听觉训练,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对音乐进行表达时,能融入自身的情感。

2.数字化背景下的音乐视唱练耳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音乐,合理利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并积极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音乐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成具有特色的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利用技术软件改编音乐的时候,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数字软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3.教学中教师运用数字化音乐环境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从中获得新的音乐知识。视唱练耳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字化音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音色进行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有机联系,协调配合。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我训练。

当然,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计算机收录一些经典的视唱曲目,并且通过音乐软件进行自动播放。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音乐教师的素质要符合标准。由于新教学模式的引入,对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具备专业音乐素养的同时,个人能力还要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有所加强。教师不仅要在针对学生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在正式进行教学工作之前通过学校的相关考核,只有在符合考核标准之后才能够上岗。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产生直接视听体验感,要不停地为学生伴奏,在数字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其他的技术手段完成伴奏,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技术、音乐制作合成技术等。例如,将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与古典音乐相结合,形成一首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作为学生视唱练耳之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令教师更加清楚整首音乐的制作细节,还可以引а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自我训练。

(三)在数字化背景下建立音乐实验室。数字化音乐教学要求高校投入资金建立音乐实验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专业的视唱练耳训练场所。数字化背景下的实验室不仅可以达到传统视唱练耳教学的效果,同时还会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因此各高校要积极筹建音乐实验室,可以通过社会集资、政府资助,以及校企合作的方式获得建设资金。

三、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技术带来的变革也表现在音乐教学上。数字化技术与音乐的结合成为了音乐教学的发展潮流,在我国以及国外都有极大的应用。为了使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在未来还要通过各种技术,结合音乐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新的教学方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朦.数字化音乐环境中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J].现代教育,2015(12).

第6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创新;人才;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28-01

一、定位教学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音乐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事业推进的能力。为了满足产业化人才的培养,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传统的音乐教学目标只是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审美体验、音乐情趣、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在产业化发展中难以凸显自身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的产业化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体验美、感知美,激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现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为产业化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二、加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和产业化人才培养是十分关键的。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应该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总结出具有针对性、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便于音乐教学改革有序开展,深化产业化发展。

首先,音乐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新手段指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合作教学法和对话教学法等。合作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领悟音乐的文化内涵。对话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探讨和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多讨论一些关于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发挥多媒体优势拓展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高校课堂。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活泼、多元的音乐教学课件供学生学习,改变传统的听音乐、识乐谱的单调教学形式。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本来静态的音乐素材转为动态的表现力十足的教学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拓宽教学手段。高校应该增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关的音乐资源数据库,便于学生系统学习音乐知识。音乐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拓宽了学生的音乐眼界,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了产业化视野。所以,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断拓展教学学段,丰富教学内容,为音乐产业化发展做好保障。

四、打造高水平的音乐师资队伍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和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修养较低是影响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人才创新培养的重要原因。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融合了全面的知识内容。所以,音乐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同时还需具有综合的艺术素养,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音乐产业化能力培养。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虽然高校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日渐提升,但是目前部分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仍然难以满足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需求,对于人才培养有所欠缺。薄弱的师资力量影响了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使人才素养大打折扣,成为阻碍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极大阻力。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都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现有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引进高学历、高技能型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整体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另外,高校还应经常组织音乐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培训,使教师多接受前沿的理论知识与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适应音乐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和创新。只有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拓宽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加以改革,全面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契合音乐产业化发展趋势,就一定能使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开阔。

作者简介:

第7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 音乐素质教育 改革 探索

        音乐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巨大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的古代先哲早就提出了乐教思想,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可以正身形、广教化、美风俗”。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力的良好途径。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指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音乐知识和音乐审美为基本内容的艺术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更加突出。可见,对大学生实施音乐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世界和艺术想象力得到丰富和发展,使他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未来和整个世界,同时,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

        一、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思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只有三者互动,才能真正落实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六方面把握好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

        1、转变教育观念

        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的过程中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摆正美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克服片面专才教育思想,加大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尽快摒弃不利于新型人才培养的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积极创造条件。

        2、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任何办学方针与教学设想都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来体现。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将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音乐教育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共音乐教师队伍,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公共音乐课教师来讲,除了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一般素质外,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所谓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以及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实践方面的素质。所谓业务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以及进行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而要具备这些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目前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师都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他们在学校学的是很专的声乐、钢琴、作曲等,作为一位公共音乐教师就必须拓宽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知识面,不断提高音乐修养与文化水平,从各方面知识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惟有如此,才能在教学中以良好的基本功、精深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支持,并由此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

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确保音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当引起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3、调整课程结构

        要把人文艺术课纳入正式教学计划,扩大选修课范围,增加选修课内容,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选修辅修专业。教育部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在2005年前要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 

”普通高校应在现有选修课基础上,开设“合唱艺术”、“管弦乐演奏”、“艺术与审美修养”等多种艺术类课程;也可考虑将一至两门音乐类课程设为必选课或必修课,使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动者。

        目前有些音乐课程在内容上接近、交叉乃至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另外,音乐课程的设置或多或少往往不是由音乐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在课程内容、课程学时数的确定上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其次在教材的选用以及考试分数的给定上,也不是非常的科学和合理。

        因此,普通高校应“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努力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资源、网络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深化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4、置备必要的音乐教学设备,真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必要的教学设备,音乐课的教学也是如此。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音乐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音乐教学得以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但从目前情况看,不少院校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资金投入偏少,教学设备缺乏。因而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教师应付教、学生凑合学的不良现象,教学效果根本无从谈起。实际上,作为高等院校非音乐专业的公共音乐课,所必需的教学设备不是很多,开销也不是很大,这里主要有一个舍得舍不得的问题,说重点儿其实就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

        5、办好大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要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因此,大学生艺术类社团便成了对学生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建立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团、军乐团、民乐团、电声乐队等,并配备专职辅导教师,训练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指导教师要业务精通、尽职尽责;同时对学生自发组织的艺术类协会等组织给予积极帮助、指导和扶持,校内多活动,校外多交流,让活动积极有序,努力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水平和表演能力。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影响形成的学生素质更深刻、更牢固。因此,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有条件的地方应多请一些艺术团体、知名艺术家到校演出和讲学,举办不同形式的报告和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要通过广播、书报栏、音乐沙龙等形式,选择一些内容健康、情趣高雅、艺术魅力强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从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中领略音乐作品不同的美,通过多听、多看、多练、多比,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等,以艺术类社团为龙头,经常开展一些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既严肃高雅又情趣新颖、能够吸引多数学生参加的音乐活动,增加学生音乐审美的实践机会,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6、音乐素质教育应走普及之路

        音乐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的专业培训教育,应该保证全体学生受音乐教育的均等性及音乐文化素质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保证全体学生受音乐教育权利的公平性。

第8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器乐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高校艺术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已取得了很大程度地进展,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器乐教学也不时暴露出很多弊病。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结合本人对器乐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心得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在高师音乐专业器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便为进一步深化器乐教学改革,提高器乐教学质量,探索音乐教育成功之路。高师器乐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学,它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所选乐器的发展简史和所选乐器演奏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适应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需要。

二、当前器乐教学的现状

1.器乐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高师音乐教学大纲中只是模糊地列入了器乐课程,但没有明确指出此门课程教学对象到底是那些学生,开的是音乐技能技巧课还是理论欣赏课,且未指出学生学习结束后应演奏何种乐器、达到那种水平。教学大纲中对器乐课的安排模糊不清,就会导致发生教学混乱、教师教学缺乏条理性等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发生。

2.教师在器乐课教学中随意性太强

很多高师院校没有制定严格正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只是粗略地写一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导致器乐教师在教学中随意备课。另外教师对每节课的上课内容、课程要点、所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都没有精心准备,缺乏严肃性、认真性和系统性。不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备课、上课盲目的现象,在许多高师院校的器乐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缺少科学性

器乐教学教师通常将传统“师傅代徒弟”的教学法运用到当代高师课堂上,很多院校的器乐教学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即一间琴房、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把琴、一本书,且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另外很多老师在上课中只教给学生死板的技巧,而不去研究其理论;不是使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而是按中国民间传统陈旧的教授法,结果只能使学生机械地学些生硬的技巧、而不能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4.教材选用困难,教学评价单一

目前,关于高师器乐教材,每个学校、每位教师使用的都不相同,大体上都是沿用音乐学院、业余考级或自编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定,更没有体现出“师范教育”的特点。且高师器乐教学评价一直沿用高等音乐学院模式,以演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在器乐教学评价过程中,忽视学习过程,只看考试结果,仅仅用传统的单一因素评价法去评价学生的演奏水平、综合素质难以得出全面的评价结果。

三、改进器乐教学的对策

1.明确器乐教学目的及其重要性

在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于器乐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清。所以在高师音乐专业器乐教学中,高师院校应从当前中小学对音乐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入手,满足器乐课程学习对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作用。另外要深入了解社会各层面对现代音乐教育中器乐学习的发展动态、功力目的等问题,宣传器乐学习对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论证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

2.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详细的器乐教学计划

高师院校一定要具体合理地为每位学生安排好和上好每节器乐课,每位器乐教师每学期开始就应该给每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一套详细、系统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进度来合理认真地进行器乐教学,选用好每门乐器所使用的教材,在选教材过程中除选取已有的较为优秀的练习曲外,还需专业作曲家与演奏家能够投身进来,创作出一些适合高师学生练习的练习曲与乐曲。调查显示,目前社会对键盘乐器教师的需求量很大,其次为中、西管弦乐器老师,如二胡、古筝、琵琶、小提琴等,希望高校今后加大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当今社会需求的焦点,也是现在器乐教学的中心。

3.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世界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器乐教学中应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把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结合起来。器乐教学应实行教、学双选制和主、辅修制度。器乐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应区分选修器乐与主修器乐专业的两类学生,教师一定要根据其不同的基础来进行器乐教学,合理地为每位学生提供必要辅导。另外对学生器乐成绩评价应转变单一的评价机制,在器乐教学评价中应该主张多维的评价方式,重视学习能力的测评,增加对学生合作组织能力的综合测评。

4.组建器乐课外活动小组,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音乐院校的器乐教师应抽出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参与中小学音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建起学生器乐课外活动小组。器乐课外活动小组可以有民乐队、弹拔乐队、铜管乐队、乐器小组合等形式,然后定期排练、表演出来,从而强化学生的演奏练习与表演。这样不但丰富了器乐教学的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中音响设备的安装,各种布景、道具、灯光、舞台的布置,增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第9篇:音乐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研究的动机

近年来,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音乐教育事业呈现一派生机,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一些经济贫穷、观念落后的地区连最基础的音乐教育都无法得以开展。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虽然高中音乐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许多学校仍然把升学率摆在首位,音乐课形同虚设,很少有人真正关心重视艺术课程的教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最需要的就是适应新时代、具有高能力、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而更好地开展高中音乐教育对促进社会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

研究的目的、意义、对象

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空前提高,引起社会深刻的变革,我国正进行着历史以来规模、力度、难度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发展十分不平衡,各地师资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就成了笔者研究的目的与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实例论证发、问卷调查法等。总结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的概括和现状研究,从中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及提出音乐教育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解决措施,使其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得到完善和发展。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改个案研究

罗燕平在《石家庄市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提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新教育人才观、尝试教学新模式;建立良好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开展第二课堂和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加大音乐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力度;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教学内容上处理好“美育”与“求知”的关系;音乐课内容要倾向于民族音乐等方面。”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改课堂教学研究

周媛在《浅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姜丽荣在“浅谈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中提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过分强调少数同学的专业训练,忽视了多数同学的素质教育。

(三)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理论探讨。

周媛在《浅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提出“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姜丽荣在“浅谈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中提出音乐课“信天游” 式的课堂教学,严重阻碍着《新课标》的贯彻和实施。毛哲茹在《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教”与“学”》中提出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以上文献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同时笔者发现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1.全面发展、个性培养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素质教育的提高。

2.全方面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学校应必要采取强制性的检查与监督手段,要有音乐教育学期计划,学年目标,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措施。

3.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大于对学习结果的掌握

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更是为了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己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

结束语

根据各地区在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形势下,笔者围绕“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研究和反思”的课题,不难看出高中音乐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路径虽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也难念有一些不切实际和一点盖面的情况,不过,我相信通过《课改》的实施,各地区的老师们都有了一些新课程的概念,给未来的音乐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愿高中新课程改革能更顺利的执行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平.《对普通音乐教育改革的两点认识》[J]. 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谢苗苗.《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初探――以上海四所高校为例》[J]. 上海音乐学院

[4] 周媛.《浅谈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以连云港市新浦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为实力的调查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5] 毛哲茹.《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教”与“学”》[N]. 西安市 ,2010

[6] 钱丽.《对高中音乐教育的研究与思考》[N]. 嵊州市崇仁中学,浙江嵊州 312400 , 2012

[7] 王万龙,姜丽蓉.《 浅谈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N]. 榆林市第二中学、米脂县沙家店学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