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旅游策划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策划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策划背景

第1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关键词:体验经济;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一、体验经济产生的背景和旅游业的新趋势

回顾人类经济发展史,人类的经济活动走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人们从低层次的生理与安全需求中调转目光,将兴趣投向广阔的精神需求领域,这一发展趋势宣告了体验经济的繁荣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作为高端文化产品的文化遗产迎来了广大旅游者青睐的目光。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著作《未来的冲击》当中。体验经济中,消费者消费的客体不再仅仅是商品或者服务,而更多的是获得一种体验和感知。因此要求产品的开发商和制造商从生活情景出发,开发能够获得消费者心理认同,调动综合感官体验的产品,用充满感情的力量给顾客提供难以忘却的愉悦经历,这份经历是一种冠绝,一种不仅在身体上,更是在情绪上、精神上和智力上的体验。与前面三种经济类型相比较,体验经济富有的是一种舞台展示的经济功能,提供的是难忘且充满个性的产品,突出感受,并历时短暂却能给旅游者留下经久不衰的难忘回忆。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而非产品单纯的物质形态,其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离不开完善的旅游体验载体系统,不同的旅游单位其旅游体验系统存在差异,以最常见的旅游景区为例,旅游景区的体验载体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舞台体验载体、活动体验载体、环境体验载体和服务体验载体。其中舞台体验系统是基础与前提,活动体验系统是核心,环境体验系统和服务体验系统是支持系统。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能否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取决于旅游者本身和媒介。旅游者本身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关系到外界刺激被旅游者感知的深度和所获得的愉悦感;而媒介则决定了旅游者的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的匹配度。

二、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民俗文化遗产特征

文化遗产是指从艺术、历史或科学的角度评价,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遗址和建筑物。文化遗产根据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中具有典型特征和普遍意义,并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那一部分,主要包括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两大类。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是从经营者的角度考虑,在文化遗产本身的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开发和策划,进一步汇集和提升其文化价值,为旅游者提供丰盛的文化体验产品。

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核心是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文化体验。这种文化体验分为物质、制度和文化心理三个层次。旅游者对文化遗产的旅游诉求是综合的,因此,光顾文化遗产旅游的游客并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体验,他们更看重的是体验思想制度和文化心理层面的旅游产品,这也是大多数深度旅游者对旅游品质的文化层面的要求。从体验主体上看,旅游者的体验效果取决于他们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从客体上看,遗产地文化特色是否通过旅游产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内容是否丰富等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而从媒介上看,是否具有统一的主题框架引导和规范旅游者的行为,并为旅游者获得完整、丰富、创新的旅游体验提供支持。

与一般的文化遗产一样,民俗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传承性等特征,除此之外,民俗文化遗产还具有多元性、变异性、中心发散性、地方性、神秘性、适应性、实用性等特征。多元性是指民俗文化的种类繁多;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的地理特征或者乡土特征,这一特征是民俗文化民间身份的体现,也说明了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变异性是民俗在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强大的适应能力,标志着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变化。也正因为这种变异性,民俗文化的传承才造就了多元而庞大的民俗文化体系,而非单一文化的单纯复制。民俗的神秘性是源于先民在科技不甚发达的年代自由发挥想象力,从大脑中构建出种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对生活加以阐释,进而形成了今天流传于民间丰富多彩的神怪世界和美丽的传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许多民俗文化事象今天看来荒诞不羁且难以理解,而实际上在过去先民所生活的年代正反映了科学的落后和特定时代下的生活方式,只是过去的生活方式已不被现代人所理解,因此对于先民来说来源于简单而平实的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平添了几分神秘。民俗文化的适应性和变异性是相生的两大属性,而实用性反映了民俗来源于民间,产生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一原理。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因此民俗文化遗产的亲民性在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开发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民俗文化遗产生活属性的挖掘和情景再现手段,可以开发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产品,既为旅游者提供了愉悦的经历,又达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作用。

三、民俗文化遗产的体验性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民俗文化无疑是体验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也是旅游开发操刀者不竭的灵感来源。对于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来说,民俗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参与体验性活动的有力卖点,随着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活动的增多,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开发者对文物保护不力,规划不当,解说不详,导致民俗被误读、误用、甚至在游客的心里留下了“民俗=低俗”的错误认识。如传统的婚俗中,有些地区在新娘出嫁离开娘家之时在地上撒米驱邪,导游和活动组织者均向游客解释此民俗源于民众的封建思想,甚至违背民俗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编造故事为此民俗增色。而事实上新娘出嫁向地上撒米源于过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村家家散养鸡鸭,新娘出嫁朝地上撒米是为了吸引鸡鸭啄食,避免鸡鸭啄伤新娘破坏婚礼的喜庆气氛。因此,为了向旅游者提供真实且愉悦的民俗文化体验之旅要求开发者和经营者立足实际,提升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维护民俗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开发体验性产品。具体来说,可从物质、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着手:

(一)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旅游者接触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所获得的第一感官体验,物质打造的好坏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第一印象,关系到旅游者是否愿意进一步深入下去体验旅游产品更深层次的内容。而要打造物质文化精品要求开发者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将民俗文化的物质形态以适应体验式旅游发展的方式予以呈现,并赋予符号化和象征化特征。民俗文化遗产与体验经济的结合要求民俗文化不能一成不变地展示其乡土的一面,而要结合城市生活方式,以迎合旅游者消费需求,朝旅游工艺品的方向发展(舞台展示的道具除外,舞台展示必须较为本真地表现民俗的一面,这样才能给旅游者带来真实的民俗体验)。

(二)制度层面

民俗的制度层面在体验经济当中运用较少,主要存在于民俗事象的解说当中,为了帮助游客更深入地理解民俗产生、变异、发展乃至消亡的历程,为其进一步参与体验式活动提供真实的知识背景,促进游客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旅游开发者应对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涉及到的民俗活动和事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将其以各种物质形态和手段予以展示,以帮助游客理解民俗活动和事象别后所隐藏的思想和制度文化,从而提升游客对民俗文化价值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三)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最高层面,一方面要求旅游者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保护民俗文化的氛围,那么参与并体验民俗文化才能从单纯的娱乐发展成为文化享受。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转变才能推动供给的转型,迫使开发者立足于民俗文化的核心,即文化产品的开发,从而推动深度体验旅游的发展,触动旅游者的心弦,使旅游者获得高峰体验。

旅游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就旅游开发者来说,要注重景区整体人文氛围的营造,将文化融入景区的方方面面,不仅出于经济利益,并在获利的过程中以景区的文化氛围感化游客,在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互动,达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第2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旅游;对策

农业旅游,又称观光休闲农业或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是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1]近年来,农业旅游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很多地区崛起。农业旅游的发展,无论是从发展模式、管理组织、经营手段还是产品服务大部分都是和信息化联系在一起的。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农业旅游发展的意义

加强农业旅游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精简办事程序,降低工作成本,加大宣传力度,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提高信息实效性,巩固国内客源市场,扩张国际客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改变旅游企业传统经营模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从而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素质。

(一)农业旅游信息化建设工程是实现农业旅游信息化的基础保障

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保障,有了良好的基础保障,农业旅游信息化才能更好的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政府、农户、游客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沟通互动的平台,使与农业旅游相关的旅游信息及时、准确的在政府、农户、游客之间流通,这样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方便了游客,为农户带了经济效益。

(二)农业旅游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是全面打造农业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要实现观光信息化,信息共享是最终目的。具体地说信息化共享就是把景点、景区、旅游线路、饭店、旅行社、旅游消费品、交通、气候等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旅游信息,通过技术手段采集、编辑、处理转换成用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来表示它们的内容或特征并实现共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各类旅游信息的整合、共享、管理,有利于体现本地旅游特色,有利于与同行业的交流和沟通,充分解决农业旅游信息化的鸿沟。

二、国内旅游农业旅游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旅游在国内遍地开花,然而经营成功的事例却很少,就算稍有名气,也只是在其周边城镇。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有90%以上的农业园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没有亏损也大多处于惨淡经营的困境[2]。农业旅游园区效益低下,究其原因,除了存在生态遭破坏、产业化单一化外[3],主要问题是信息化不足影响了其长足发展。

(一)农业旅游网络建设基础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顺应我国农业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农村旅游信息化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网络化建设还有很多“盲点”,很大部分观光旅游单位至今还不具备接入网络的基本条件。虽然多家旅游运输企业基本上都配有电脑和上网设备,但其中只有极少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且这些网站质量参差不齐,大多层次不高,未能在国内外产生影响。也有极少数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或企业内部网(Intranet),用于内部信息查询、文字处理、财务管理、计调等工作。国家旅游局2001年5月对全国4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进行的信息系统基本状况的调查显示:仅1/3的机构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而2/3的机构信息化发展缓慢,基础薄弱,仍然还停留在单机、单系统的运作模式中。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几乎没有建立网站。由此可见,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基础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大建设力度[4]。

(二)农业旅游宣传方式落后,网络化营销渠道不健全

国内大部分农业旅游风景地点,对外进行的宣传手段主要是依靠人为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大部分宣传主要是通过旅行社的图片,少量的景点通过新闻媒介的方式进行宣传。这样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了解的途径非常少,而且投入宣传的成本过高,得到的收益却不理想。

乡村旅游产品服务生产商网站还不多见,多数是通过加盟的方式进行网络化营销的。目前,乡村旅游网站的类型一般为以下几种:(1)服务或产品生产商网站。比如烟台农博园、北京安利隆山庄网、乡村婺源旅游网、东方(大连)高尔夫乡村网等。(2)综合性门户网站。如:Yahoo、sohu、网易、sina、中国旅游网等。(3)中间商网站。携程网、艺龙网、中宇生活网、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网等。(4)其他专业的乡村旅游信息网站。如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网、京郊农家乐旅游信息网、中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网、上海郊游网、乡村旅游网等。(5)研究性网站。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旅游研究所网等。这几种类型的网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有交叉。并且随着网络知名度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增加必将互相融合,互相联系也更加紧密[5]。

大部分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运作机制还比较单一,除了网站知名度低、品牌不成规模的原因之外就是尚未形成真正专业的乡村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三)农业旅游景区间信息交流不畅

农业旅游业中大多数信息处理没有实现网络化,信息处理还限于局部的范围,没有形成全国有机联系的网络,造成旅游信息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传递,这种情况在偏远地区更为严重。由于国内旅游企业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国际同行,国内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大多数旅游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部门,决策层对技术的应用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深远影响的意识还很差。没有从信息化建设角度寻求解决方案,导致旅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

(四)农业旅游企业信息共享性差

我国农业旅游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数据库,旅游信息资源分散在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并没有集中到一个地方,难以及时更新,也难以实现对旅游数据的共享。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门、区域利益的观念仍然非常突出,数据库建设各自为政,闭门造车,这样做,既造成国家资金的严重浪费,又难以形成信息共享,网络难以向生产一线和公众推广,大大降低了网络的功能,也与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的根本目的相悖。旅游业由于本身具有牵扯面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对于信息共享的要求也特别强烈,但如同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协调难度一样。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协调机制,特别是各地区、部门缺乏对于旅游业发展信息化的重视和统一认识,旅游信息共享程度差的问题非常突出。出现了“一流的硬件,二流的资源,三流的使用”现象。

(五)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短缺

在我国,目前旅游信息技术人才非常短缺,信息化服务、管理和中介机构的力量还相当有限。中国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各产业发展严重的制约因素。“今后五年我们国家需要各方面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可能将达到1500万到2OOO万。”2005年4月20日,在“2005年第一届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原主任、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高新民这样说,而目前,国内大专院校每年只能培养约4万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生。中国国家信息化指数为38.46,而信息化人才资源指数仅为l3.43。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农业旅游的信息化发展。

三、以信息化促进我国农业旅游业发展

针对信息化的不足,从全方面着手,上到政府,下到农业主体,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农业旅游创新发展。

(一)要加快和完善乡村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建设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是中国旅游产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因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旅游企业。各类旅游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加快和完善信息化,否则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生存危机。

就旅游饭店而言,首先,应是实现内部管理的智能化,达到预订、排房、住宿、结算、客源市场分析、财会计划的全自动化。市场目标的确定,客源市场的竞争,都要有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作保证。要参与国际信息网络,收集国际旅游市场信息,使饭店通过多种渠道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站稳脚跟;其次,应大力发展饭店网络,除了内部各业务环节互相联网,还要与旅游管理部门、公安、旅行社等部门之间联网以及实现饭店之间的联网,尤其是预订联网。就旅行社而言,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加快与饭店、航空公司等联网,提高外联组团、散客服务、出境旅游团体定位、结算、财务、接待等所有管理环节的自动化和联网水平。再次,要发掘自身在旅游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发挥咨询顾问的功能,为游客制定旅行计划和旅游项目选择。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帮助,提供个性化、人情味服务。就旅游交通部门而言,电脑预订系统是关键。它不仅仅是一种销售工具,而且还具有办公自动化功能,并能够通过预订情况分析提炼出市场需求及变化动态。可以在全自动化辅助系统和多路联机订票系统的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开发建设与Internet联网的预订功能。

(二)健全农业旅游网络化营销渠道

1.建立各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网页

尽管现在的百度,谷歌的搜索引擎可迅速帮助旅游者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但如果新兴的乡村旅游景点知名度低,或在网上难以查到,就算属于有强烈出游愿望的潜在旅游者也可能因为信息获取不到而放弃。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起旅游景点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如果没有能力自建网站,也可通过其他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空间,拥有独立的网页,实现各种电子商务功能[6]。

2.优化乡村旅游网站功能和布局

由于旅游网站要包含的信息十分繁杂,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要实现多重功能的对接、综合,就要有多个功能模块,而现在的一些乡村旅游的网站往往功能不全或者将各个信息和功能模块堆积在一起,不仅视觉效果不佳而且使用不便。为解决该问题,首先要对网站功能和布局进行优化。可对网站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包括对每一个网页进行审查,评估其销售方面的设计和搜索能力;对每一个功能模块进行关联分析,是否和其他功能互相呼应,如要分析搜索引擎的需求、导航因素、营销文本的构成和其他一些必要的网站组成部分的兼容性。

3.创建可搜索的特色图片库

许多乡村旅游网站的图片库都是一些没有文字标注的图片或照片,这些图片库在搜索引擎中是不能被发现的。搜索引擎在进行搜索时只读取文本而忽略图片,带有描述性文字的图片库才能成为一个可搜索的网页,这样才能增加访问量,从而增加潜在乡村旅游者找到或接触该网站的机会。

4.建立联合营销的网络环境

乡村旅游只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才是根本出路,而产业化发展必须依靠产业集群。乡村旅游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季节的影响,所以只有同其他乡村旅游景区(点)联合起来互相促进、结成有机联合的产业链。体现在网络上就是在网络上互为辅助,联合营销,添加一个友情链接,增加一个一条龙的旅游项目,形成产业链式开发。

此外,适当开发链接结构是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中的一个技巧性问题,在网站上设立链接会显著提高网站搜索的使用。适当地开发链接可改进网站的可视度,这是其他方法难以实现的。但如较少地在网站首页设置对外链接,会使访问者太早离开你的网站,因此,链接可设在网站的深层页面中。

我国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正处于一个逐渐升温的阶段,尤其是黄金周制度的改革将会带动近郊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这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大好机遇。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推进,乡村旅游也只有借助这个强有力的技术和网络支持,才能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加快各景区(点)管理者的电子商务意识,认清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和旅游业有着天然的适用性,不仅可突破时空界限,实现全天侯,跨地域的经营活动,而且旅游业自身较少涉及物流问题的特点也为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创造了优势。

(四)积极培养旅游信息化人才

旅游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量旅游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旅游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既需要懂信息技术又要懂旅游、管理。旅游信息化人才培养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湘西应加强对信息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采取短训班、讲座、印发学习资料等形式对机关工作人员及旅游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地、有计划地信息化知识培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将有效的推动整个农业旅游的发展。通过农业旅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农业旅游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可以实现我国农业旅游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管理和利用,将信息化融入农业旅游所带来的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辛国荣.农业旅游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

[2]廖萌.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研究.硕士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7.

[3]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

[4]吴高莉,邓书基.旅游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旅游电子商务[J].中国商界,2008,(7).

[5]张冠军,周春林.我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发展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5.

第3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国际化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及第四大客源国。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高校作为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面对这一新的形式,必须调整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才能适应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四川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正在向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道路上迈进,并且在《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以及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其核心与关键是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这新的历史时期以及发展背景下,探讨四川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出入境人数以及外汇收入的迅速增长

根据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1年,我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1213.31万人次。2006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36万人次。2011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025.00万人次。(见表1)2011年同2001年相比较,入境旅游人次增长了0.52倍,出境旅游人次增长了4.79倍,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72倍。中国无论是在入境旅游人次与收入还是在出境旅游人次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增长。

(二)出境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客源国的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6年底,除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已经有78个国家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2008年底,有9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增加了美国、台湾、法属波利尼西亚和以色列。截止2012年2月,我国已开放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有141个,已经实施的113个。我国旅游客源现在已经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洲众多国家。

(三)旅游市场运作的多元化

国际化还体现在旅游企业发展方面,国际上知名的饭店品牌运营商和旅行服务商都在关注中国的旅游市场。外资旅游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并且快速扩张,外资企业的介入使旅游行业尤其是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上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中国很多旅游企业也已经或正在谋划“走出去”,积极融入旅游国际化的大浪潮中。

二、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

在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大潮中,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和文化,一些不良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涌了进来。作为窗口行业的旅游业所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突出。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政治立场不坚定,觉悟不高,就会受其影响而犯错误,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的会给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影响旅游业的声誉。同时,国际旅游受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影响比较大,政府的参与也比较深,各国政府经常参与国际旅游活动的协商与谈判,如签订各种国际间旅游协定、航线协定、航空运输协定、移民和海关手续,以及制定措施保护本国公民外出旅游人身财产安全和正当权益等。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做国际人的同时,坚守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二)优良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旅游业既是服务行业,同时也是具有人文属性的文化产业。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的服务工作是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的,能为游客带来心理的愉悦与满足。旅游业的国际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人才应具备优良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气质、积极的情感、坚韧的意志品质、开朗向上的性格等。一方面要经得起游客的赞扬而不自我陶醉,另一方面要随时准备承受某些误解、怨言、委曲,甚至打击。旅游从业人员要做到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表现出对客人的关心、爱心,更多地看到社会良好的一面,看到本土文化积极的一面,以积极的心态去引导和影响中外旅游者在旅游中获得情感的满足。

(三)良好的跨文化国际交往能力

所谓跨文化国际交往,是指以对旅游者文化背景的了解和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熟悉为基础,合理运用基本的沟通技巧,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协调国际旅游活动与交往中的各种关系的能力。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或体验,国际化的旅游活动是一种更为典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沟通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国际语言能力,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就不可能进行顺畅的国际交流。这就需要国际化旅游人才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以外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同时,国际化旅游人才还要具备国际的视野和意识,能以全球性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对多元文化有较高的忍耐度,理解并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才能更好地和旅游者进行沟通交流。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是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的使者,应该既要尊重外来游客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又要传播本地的文化,应尽量去寻找两种文化的契合点,达到各种不同文化的交融。

(四)广博且系统化的专业知识

随着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国家与地区的日益增加,游客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有不同的职业和阅历,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要求,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等等。他们在旅游活动中会不断提出各种各样涉及到各种知识的问题,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知识贫乏,就很难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对国际旅游者提供服务时,要有丰富的国际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国际形势的变化,熟悉国际旅游服务的规定、惯例与方法,具备国际经贸、商务行情、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提供符合国际水平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五)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旅游业的国际化使得中国旅游企业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旅游市场的变化,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国际化旅游从业人员要有洞悉旅游发展动态和走势的敏锐目光,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根据旅游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以适应这种趋势。因此,也就需要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三、四川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现状

四川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并且随着旅游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1995年,四川师范大学成立旅游系招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到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旅游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四川省有28所院校招收旅游类相关专业本科生。28所院校在校的总人数526588人,其中本科生436738人,旅游类相关专业本科学生11009人。旅游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占在校生总数2.09%,占本科生总数2.52%,在全国排名第六。四川高校旅游专人人才培养无论从数量还是在全国排名来看,都处在比较领先的优势。其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是非常迅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和素质标准不清晰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以及课程设置。虽然各高校的性质有所差异,但是在人才目标的设定方面都应该结合旅游行业背景以及社会发展的这一大背景进行考虑。因此无论是复合型专门人才还是高级专门人才,都应该定位于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在人才培养素质要求方面除了要强调对旅游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该把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列入。

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虽然四川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高校越来越多,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是社会上却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是各级各类旅游院校为旅游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另一方面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到旅游企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或者是因为升迁无望等原因大量流出了旅游行业。还有就是旅游行业急需的旅游电子商务人才、旅游市场营销人才以及国际领队等却在高校很难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

3、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合理

四川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极其不协调。很多高校开设的课程里面,除了毕业论文是实践课程,其他的就只有计算机上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其次,开设的课程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发展。旅游的不断发展要求在课程方面也应该有所体现,而不能停留在上世纪。比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电子商务》这门课程很多院校就没有开设。第三,专业课程的设置只是从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进行划分。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职业发展方向进行细分。

4、师资力量不强

四川高校的旅游专业教师师资队伍主要的构成来源于三大类。第一类是由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生,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第二类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进入旅游专业教师队伍,比如四川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旅游专业都是在原来历史系的基础之上开设的,很多原来的历史专业的教师就转入到旅游专业教师队伍。还有一些高校的教师是从外语、地理、管理、民俗等学科转入的。第三类是从旅游行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转行或在高校兼职。在这三类旅游专业教师队伍中,第一和第二类所占比重较大。他们一般都是高学历,理论基础较好,但是很多人却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工作经历,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和国际旅游教育的与从业背景。

四、四川高校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树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观念

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首先要求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将旅游人才培养置身于国际环境中,用国际视野审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规格。因此,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上要树立国际化的观念。无论四川的高校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复合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要从知识、素质、能力等多方面加入国际化的元素。比如在知识方面,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人员应掌握的宽广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旅游前沿动态知识,如国际社会、文化、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在能力方面,除了培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在学生外语听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

(二)改革课程设置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评定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同时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四川高校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设立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首先,加重实践课程的比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旅游专业实践性较强,实践教学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知识传授不同的是,实践教学更强调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实践教学课程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教学计划中,形成一个科学完备的体系。比如在第一学年是行业认识实践,第二学年基本技能训练实践,第三学年专业能力实训实践以及第四学年的综合素质拓展实践。

其次,增加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流的教学内容。熟练运用外语交流是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公共英语开设的基础之上,应提高旅游专业英语的授课学时,增加授课比重。在教学中以小班教学,采用以听、说领先,读、写、译跟上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同时加强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增加一些双语课程,如客源国概况、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让学生同时进行专业学习和语言学习,并接受国际旅游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条件的允许的话还可以开设日语、韩语、法语等多种等第二外国语,以满足同世界各国的旅游者、以及各国旅游业同行交往的需要。针对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可以设置一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外国地理、西方文化等方面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内容,补充和更新一些能反映国际化旅游市场趋势的新课程,课程结构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调整,由本土化向国际化发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理解并接受中外文化差异。

(三)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四川高校可以与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进行联合办学,双方互派学生进行交流,实行双方学历相互认证,使高校学生不仅要走出校门,还要走出国门,在国际先进的教育机构与学校里学习了解国际旅游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第二,四川高校还可以积极发掘与国外旅游企业和酒店合作的机会,建立海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直接接触世界先进旅游企业并且在国外环境中生活。通过国际化环境的熏陶,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经营理念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用国际化的思维分析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同时,高校还可以吸收国外企业专业资深人员进入学校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让合作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审议。从而保证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国际行业需求的联系更加直接和紧密。第三,联合政府、旅游企业和行业,四川高校可以与国外旅游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就旅游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讲座,以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四)打造国际化与行业化的师资队伍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资,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也是教师。因此,国际化的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与行业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针对目前四川高校旅游专业师资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师资的国际化与行业化的水平。

第4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关键词:旅游形象;策划;理论;我国

旅游业在经历了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市场和营销驱动后,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形象就是实力和财富”的观点已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同。旅游形象研究对于提高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知名度、识别度、美誉度及引导旅游者的出游行为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形象是可以塑造的,其有效的手段就是对旅游地的形象进行策划。如何策划鲜明、独特、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特色形象,已成为一个旅游地或旅游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正如Pike(2002)所言,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学术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关于旅游形象策划的综述类文章,只有苗学玲(2004)对我国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的述评。她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归纳的方法,由表及里梳理10年间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发展脉络,聚焦核心理论的演化,揭示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其实仍属于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一、基本概念

(一)旅游形象

对旅游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这一概念的是Mayo;国内最早提出旅游形象的学者是邱焰美(1986)。我国最早研究旅游形象的学者是白祖诚(1994)。

国外学者探讨最多的是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Image),其次是旅游形象(TourismImage)。国内学者在研究旅游形象这一概念时,有多种提法,如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区形象等。

经过了30多年不断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含义的理解经历一个从模糊到具体、从片面到较全面、从宽泛到集约的过程(程金龙等,2004)。但是,尽管研究所涉及的主题众多,在目的地形象的特性上仍未有共识,因此,仍有进一步理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及组成的必要。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印象和期望;从旅游地角度来讲,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程金龙等,2004)。从时间角度来看,旅游形象由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及未来形象构成(马勇、李玺,2002);从空间角度来看,旅游形象可分为省(区)域(宏观尺度)、县(市)域(中观尺度)和景区(微观尺度)3个层次。

(二)旅游形象策划

陈传康等(1996)发表的《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一文被认为是国内第一个关于旅游地的形象策划。1999年,李蕾蕾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及策划的专著(乌铁红,2006)。

旅游形象策划是旅游地经过人为干预的形象再造过程。陈晓梅(2008)认为,旅游形象策划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旅游形象前期研究、旅游形象定位研究、旅游形象推广研究、旅游形象影响及作用研究。苗学玲(2005)认为,旅游形象策划的步骤可以简化为4个部分(见图1)。

其中分析包括地理文脉、旅游形象的受众调查、替代性分析;定位指在分析的基础上将旅游地的核心理念概括出来,浓缩为一个形象口号;然后,围绕此理念在本地塑造物质视觉和人文感知形象;最后选择适当的传播手段影响受众。

运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旅游形象”类文章进行二次检索。结果发现,“分析”、“定位”、“设计”、“传播”是旅游形象策划四个步骤相关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因此,可以将旅游形象策划分为旅游形象分析、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设计和旅游形象传播四个阶段。本文借鉴苗学玲的“旅游地形象策划简化模型”,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研究内容

(一)旅游形象分析

我国旅游学者在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了旅游形象研究的领域,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

1、“脉”理论

“脉”理论经历了“一脉”到“四脉”的丰富和发展历程。文脉概念最早由陈传康(2003)先生引入旅游规划(于1996年),特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后来,范业正(1998)将“文脉”进行细分,把旅游目的地自然因素称之为地脉,社会文化因素称之为文脉,“二脉理论”由此形成。牟红、姜蕊(2005)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地脉、文脉、史脉;章尚正等(2006)则提出了地脉、文脉、商脉的新细分。熊元斌、柴海燕(2010)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的“四脉”理论,即地脉、文脉、商脉、人脉,并以商脉为核心重构旅游目的地形象分析理论。

此外,吴必虎(2001)提出“地方性研究”这一概念,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与“脉”理论一样,都是关于地理背景分析的研究方法。

“脉”理论是旅游地分析的重要理论框架,目前还处于描述性阶段,需要不断深入,形成层次体系。

2、旅游形象关系理论

旅游形象关系理论包括屏蔽和叠加两部分。自王衍用(1993)最早提出“热影区”概念以来,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应运而生。许春晓(2001)回顾了过去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屏蔽现象的类型及性质,并对屏蔽度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进行概述;李国平、叶文(2002)提出了游客感知“灰度区”与游客感知“光环区”的概念,并对“灰度区”旅游形象策划进行了一种模式探讨――旅游产品的形象整合模式;杨振之、陈谨(2003)对产生“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的原因、形象遮蔽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空间影响力和如何避免形象遮蔽,产生形象叠加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李雪松、田里(2009、2010)分析了旅游形象屏蔽机理、基本性质与空间表现。

旅游形象屏蔽理论核心内容之一是旅游形象替代性分析。吴必虎、宋治清(2001)强调了在旅游地形象的前期研究中,替代性分析的重要性。

旅游形象屏蔽与叠加其实是旅游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关于旅游形象屏蔽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但是关于旅游形象叠加的研究却没有进展。如同替代性分析之于屏蔽理论,互补性分析之于叠加理论,是空白点。

(二)旅游形象定位

金颖若(2003)提出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口号设计应满足独特性、社会性、吸引性、认同性、整体性、层次性、艺术性的要求;戴继洲、徐升艳(2007)针对我国旅游形象定位互相雷同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地形象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的独特性定位理论框架;赵磊(2009)从意象理论入手,以意象所内隐的内在底蕴与外在形象的相互生成机制作为理论支撑,对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实证定位。总之,旅游形象定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多是嫁接其他学科理论。

(三)旅游形象设计

陈传康(1996)的CI(CorporateIdentity)、李蕾蕾(1999)的TDIS(TourismDestinationImageSystem)、殷柏慧(2004)的RIS(RegionalIdentitySystem)是目前国内旅游形象设计中常用的理论和方法框架。

陈传康的旅游形象设计理论以企业CIS为基础,旅游形象设计体系由企业CIS延伸形成,包括MI(理念基础)、BI(行为准则)、VI(视觉形象)三部分。李蕾蕾的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模式称为TDIS。它是以旅游形象调查为基础,对旅游地的地方性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形象定位和口号,然后根据形象定位设计形象感知系统(人-地感知形象和人-人感知形象)和形象传播系统的方法。殷柏慧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RIS框架,分两个建构层,第一层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文化识别系统(CI)和视觉识别系统(VI)四个方面,第二层包含总体旅游形象策划(GI)、一级子系统形象策划(FI)、二级子系统形象策划(SI)和精品旅游线路形象策划(LI)四个层面。

本质上,这三种理论都没有脱离企业形象设计的阴影。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有待突破。

(四)旅游形象传播

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旅游传播理论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它是世界旅游组织在全世界大力倡导的一种旅游信息化应用系统。李宏(2004)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做了研究。周年兴、沙润(2001)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分为大众传媒传播、旅行中间商、形象代言人等8个传播阶段;罗秋菊(2009)运用城市触媒理论从触媒对象、触媒强度、触媒因素、触媒机理几个方面对大型事件活动提升举办地旅游形象进行研究评价。旅游形象传播的理论有待深化。例如,业界旅游形象营销正在向旅游形象管理转变,而理论界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对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从缘起发展到今天,研究基本上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的道路前进。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逐渐增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在旅游形象分析理论中,“脉”理论还处于描述性阶段,需要形成层次化、系统化的科学分析体系,旅游形象关系理论关于旅游形象叠加的互补性研究尚存空白;在旅游形象定位理论中,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多是嫁接其他学科理论;在旅游形象设计理论中,陈传康的CI、李蕾蕾的TDIS、殷柏慧的RIS这三种理论都没有脱离企业形象设计的阴影,有待突破;在旅游形象传播理论中,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等理论有待深化,新的营销理念需要理论跟进。

总之,旅游形象策划研究的理论尚不完善。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旅游形象策划的一套完整、专门的理论。从理论研究的内容上看,国内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形象的分析和设计研究;从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我国旅游形象理论大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同行的形象理论来解释旅游形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展望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更加重视基础理论,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加强旅游形象理论体系的研究;旅游形象分析系统化,定位注重准确性和差异性,设计突出个性和原创性,旅游形象营销转向旅游形象管理。

今后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有:一是旅游地形象的竞合分析;二是旅游形象的定位理论;三是旅游形象策划的系统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1、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4(2).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苗学玲.“旅游地形象策划”的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5(4).

4、陈传康.陈传康旅游文集[M].青岛出版社,2003.

5、熊元斌,柴海燕.从“二脉”到“四脉”: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理论的新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7、许春晓.旅游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8、李国平,叶文.游客感知“灰度区”的旅游形象策划初探――兼曲靖市旅游形象策划[J].人文地理,2002(4).

9、李雪松,田里.旅游形象屏蔽机理解析[J].旅游科学,2009(4).

第5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1. 区域交通:

319、106国道纵横境内,醴浏铁路连通浙赣线,交通十分便捷。浏阳距省会长沙67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40公里。

2.       地区特产:浏阳市的鞭炮烟花,进入国际市场已有百余年历史,并曾多次获奖。也成功举办过四届国际烟花节,与夏布、豆豉并称“浏阳三特”。河道中所产石为世界一绝,多次获国际赛大奖。浏阳河畔还有湘绣、花炮、豆豉、茴饼、纸伞、竹编等特产。

3.       人文资源:清末民初,前有谭嗣同、唐才常,后有焦达峰、陈作新,均以身殉国,名垂青史;石雕名老艺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戴清升;现世界著名音乐家谭盾、著名作家张扬、《浏阳河》的词作者等。一曲《浏阳河》也唱出了浏阳的知名度。

二、策划目的

1.       塑造和传播浏阳城市形象,打响浏阳的知名度、提高浏阳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树立品牌。

2.       带动浏阳市的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商、企业家到浏阳投资。

3.       推进湖南省旅游开发建设精品化,旅游宣传促销品牌化,促进全省旅游业发展。

4.       推动浏阳市乃至整个湖南省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策划原则

1.       整体策划,分级负责,协调合作,务求实效。

2.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3.       活动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现实性。

四、组织形式

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五、主题口号(任选一个)

1.       浏阳狂欢夜,唱响新浏阳。

2.       多彩浏阳,中国璀璨之光。

六、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湖南省旅游局、政府新闻办公室、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承办单位:

浏阳市旅游局及有关县(市)政府

七、主要活动及程序

以舞蹈歌曲形式的大型晚会为主,辅以龙舟、竹排、水上芭蕾、巨型彩龙、日景烟花、彩色气球表演。此外,还将举行湖南各地手工艺品的制作展、国际烟花艺术展暨世界烟花博览会等系列活动。

(一)湖南旅游节新闻通报会

1.       主要内容:政府省长周伯华召开湖南旅游节安排新闻会。

2.       地点:浏阳神农山庄

3.       时间:9月11日  9:00

4.       费用:约20万

5.       邀请人员:境内外各地媒体、记者

(二)湖南旅游推介会

1.       主要内容:推介湖南旅游资源、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开发建设精品化、宣传促销品牌化。

2.       地点:浏阳仿古街

3.       时间:9月11日  15:00

4.       费用:约20万

5.       邀请人员:9+2省区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相关领导;境内外媒体、记者;境内外旅行商。

(三)开幕式和“浏阳狂欢夜,唱响新浏阳”大型演出活动

主要内容:

第6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关键词:城市旅游形象 设计与策划 营销与传播 操作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73-03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根据1995年以来的文献检索,涉及到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文章有近130余篇,主要来源于《旅游科学》、《旅游学刊》等旅游研究的专业性期刊和以《商业时代》为代表的经济管理类期刊。内容主要探讨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与营销、城市旅游形象管理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试图对我国城市旅游形象文献作一个回顾和梳理,对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历史回顾

总体而言,我国的旅游发展经历了80年代的资源导向阶段、90年代初的市场和产品导向阶段、90年代中后期的形象驱动阶段,国内城市旅游形象研究也开始于90年代中后期。、林炎钊(1995)较早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了探索,指出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社会公众及旅游业内部对旅游业以及旅游业有关活动所给予的整体评价和一般认定。并将城市旅游形象结构划分为:旅游景观形象,旅游产品品质形象,旅游社会形象或旅游环境形象。李蕾蕾(1998)则首先关注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问题,指出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应当是解决城市旅游的基本定位问题, 即城市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的一种形象,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旅游城市,这种形象如何成为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源泉。而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问题,也成为后来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聂献忠(1998)则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含义进行了扩展,作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概念范围不一,但大体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以及当地的旅游纪念品等商品、旅游宣传材料及旅游线路等,广义的还包括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机构与部门的建设,以及服务质量和水平等,这些旅游产品一经传播将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综合的视觉意象(image)即旅游视觉形象,构成了城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基础框架。以高品味的旅游产品带来的良好视觉形象为基础,加上通过行业人员活动所表现出的旅游行为形象(BI),共同构建完整的旅游形象。到了21世纪,学者们对城市旅游形象更加关注,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范围更广,视角更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谷明(2000)引进了西方的City Identity System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S,这一系统是从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引申而来。很多学者都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对李蕾蕾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观点进行了补充,指出这种定位是以对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城市“文脉”、城市客源市场特征及城市旅游形象现状的分析为基础的。汪克会(2005)还专题讨论了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文脉的传承与创新。程金龙不仅对旅游形象研究的策划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操作模式(2007),而且还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监控和管理进行了研究(2006),在此基础上又从概念与内涵、制约及影响因素、结构层次、构成要素、关系模式、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力图揭示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丰富了城市旅游形象的理论研究(2009)。李宗诚(2008),李晓玲(2009)等从形象传播的角度解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展。熊礼明(2007)则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战略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侯兵、黄震方、尚正永(2009)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吴红霞(2009)探索性地以情感化的城市意象作为城市旅游形象的核心,从客体景观形象、媒介传播形象、主体感知形象三个层面构建起一个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模型。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较短,旅游形象研究基本上又是“任务带学科”方式,起步也较晚,特别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资金约束,削弱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力量,在旅游感知影响因素、旅游形象感知类型和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式等研究领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与策划。形象策略在60年代被欧美企业界正式应用和系统化,后为日本所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理论(即人们常称的CI),80年代传人中国,得到应用和推崇。专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形象时代(The Age of Image),那时市场竞争及非市场竞争都将集中表现于“形象力”竞争,形象竞争策略将成为最高层次的竞争策略,相应地,各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旅游业的竞争将从局部的资源、产品、人才、信息等竞争发展到旅游业整体性竞争――旅游形象力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林炎钊(1995)认为中国城市旅游形象也急待发展,这是摆在城市管理者、旅游部门以及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应该通过结合城市建设管理理论、旅游发展理论以及现化设计观念的整体性运用,精心刻划城市个性特征,弘扬地方文化,塑造旅游形象, 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和吸引力。并提出在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时要遵循系统性、特质性、优质性原则。作为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较早的探索,此时的形象设计还仅仅停留在旅游城市阶段,而李蕾蕾(1998)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她认为,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不能单纯依赖孤立的旅游景点区,而必须推出城市整体的旅游形象,通过旅游形象的定位、主题口号的提出、视觉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等基本形象战略来全面发展城市旅游。大多数城市关于形象定位的最终表述,往往以一句主题口号加以概括。如何确定主题口号,应遵循内容源自文脉、表达针对游客、语言紧扣时代、形式借鉴广告的基本原则。李娟文,彭红霞,何军(1999)以武汉市为例,阐释了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方法,即着眼于一个“特”字,深入分析、体验,做好旅游形象的理念定位工作;着眼于一个“实”字,通过优势旅游资源的规模开发,塑造真实的旅游特色视觉形象;着眼于一个“广”字,借助强有力的宣传推销活动传播城市旅游形象。谷明(2000)在大连市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过程中,在企业CIS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的引申下通过分析城市CIS,包含文化识别(CI)、功能识别(FI)、市场识别(MI)三方面,最终完成形象定位,并提出以地域综合性方法塑造多功能城市旅游形象、以创意性思维塑造个性化城市旅游形象。田洪、邹再进(2003)对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的核心是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准确的定位”这一观点进行了补充,结合重庆合川市的具体情况,提出这种定位是以对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城市“文脉”、城市客源市场特征及城市旅游形象现状的分析为基础的。李晓波、袁霜凌(2004)结合成都市案例,提出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必须以可识别性为中心,形成主体、客体及其感知为支撑的三元结构。宋欢、喻学才(2006)也提出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模式,认为定位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即城市文脉、竞争者因素和市场因素,并且用实例说明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方法:领先定位、比附定位、导向定位、组合定位。汪克会(2005)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重点关注了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和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城市文脉是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基础性因素之一,而城市旅游形象则一般是城市文脉的具体体现。不难看出,在讨论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与策划这一问题中,不少学者都提到了“文脉”的重要性,“文脉”这一概念由已故地理学家陈传康先生提出,它是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既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三维时空组合。除了上述观点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作了专题讨论,如章锦河, 陆林(2001)以淮南市为例,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形象设计,崔凤军、蒙吉军(1999)通过对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作出了样本。

2.城市旅游形象的营销与传播。在检索到的涉及城市旅游形象的130余篇文献中,有近100篇都与具体的城市或地区相联系,可以说,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一般都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与实际的旅游营销紧密联系。聂献忠(1998)以香港和上海为例,论述了旅游产品及配套设施等旅游视觉要素的建设,尤其强调了成功的经营与管理表现出的旅游行为形象。他肯定了香港旅协历来都重视宣传活动,它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研究制定不同的市场推广主题,而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陆城市,在这方面就存在明显的差距。田洪、邹再进(2003)指出形象营造应从城市旅游产品体系、城市旅游形象行为识别体系、城市旅游形象视觉识别体系、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和城市旅游节庆5个方面来进行。顾韬,李胜利(2007)以延安市为例,提出设计旅游形象标志,加大形象宣传力度,策划旅游节庆活动的形象推广策略。张金山(2007)指出,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形象营销的牵引拉动,形象营销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他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营销的策略包括:形象重塑策略;借势策略;密集强化策略;规避策略;政府主导战略。谢利芳(2009)在研究城市旅游形象和营销策略时指出,良好的设计只是整个旅游形象战略的开始。要使城市旅游形象得到很好的推广,使城市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必须有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她以绍兴市为例,罗列了五点营销策略:文化旅游营销策略;形象的差别化战略;旅游市场细分及定位策略;市场营销活动策略;服务质量营销策略。国外旅游形象研究表明,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形象”使旅游者产生一种追求感,进而驱动旅游者前往。并且形象还将随着游客的到来离开而广为传播,形成一个广告效应圈。1999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的国际频道播出了“威海CHINA”形象广告后,广告首开城市形象广告的先河,再到央视推出“2004年中国魅力城市展示”和后来的“魅力中国、魅力名镇展示”已有300多个城市在各类媒体上不同程度的作过形象广告,形成令人目不暇接的“城市形象广告秀”。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在城市旅游形象的营销过程中,形象的传播至关重要。梁海燕(2005)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应借助于多样化的手段,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网络,包括:设计统一的视觉标识;创立形象的主题口号;抓住宣传的表现时机;开发代表性的形象纪念品;开展全民好客的形象运动。李晓玲(2009)以泸州市为例,指出城市形象传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大众传播策略与商业广告与行销策略结合;既要注重互补和协同,利用背景替代,又要防止雷同,突出差异化与独特性,避免接近替代;加强旅游地软硬件设施建设,使旅游者的让渡价值最大化,产生正面的实地感知形象,形成口碑效应。吴红霞(2009)在研究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时,专门关注了旅游媒介形象提升策略,她结合重庆市的具体案例,提出可以采用以交互式和非目的性媒介载体为主的柔性传播渠道,重视和敢于尝试时尚性较强的新型媒体传播方式。

3.城市旅游形象的操作与管理。城市旅游形象的具体操作与管理过程,是在城市旅游形象确定并传播后,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主体应不断关注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旅游者的反馈,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监控和调整。程金龙(2006,2007,2009)从概念与内涵、制约及影响因素、结构层次、构成要素、关系模式、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力图揭示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城市旅游形象运作过程中的三大着眼点:一是继承传统优势,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弘扬形象的优势点和面;二是找出和改进形象的明显不佳之处;三是寻找形象优化的新的增长点和生长线。他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包括如下七个步骤:形象调查分析与诊断、形象定位模式与竞争分析、主题形象策划、微观形象策划、形象要素空间配置与协调、形象塑造推广与传播、形象评价与管理。他创新性地探索了城市旅游形象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五种差距:旅游者预期形象与形象设计者认知的顾客期望形象之间的差距。形象设计者认知的旅游者期望形象与其设计出的形象管理规范之间的差距。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旅游服务所传递出的形象与形象设计者制定的形象管理规范之间的差距。旅游服务传递中的形象与形象管理部门对外宣扬的形象间的差距。旅游者的体验形象与预期形象之间的差距。针对这五种差距,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就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常态管理――建立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动态管理――追踪监控城市旅游形象状态,危机管理――避免或减轻危机事件的影响,优化管理――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功能。韩顺法,陶卓民(2005)针对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修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旅游目标市场的受众分析和替代分析;旅游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和事件的发生,最后,结合营销的创新理念进行旅游形象的修正。汪克会(2007)指出当前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着以下一些误区:把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简单化为城市旅游形象视觉景观建设;片面夸大城市旅游形象的经济作用;忽略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黄河(2009)则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因:政府的无为与“失位”;策划者缺乏对地方文脉的准确把握。

三、中国城市旅游形象研究中较少涉及的方面

1.城市旅游形象间的对比研究。经过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国内虽然在旅游城市形象策划方面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旅游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不够,理论建设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且在形象策划实践中多偏重于应用研究,个案研究过程中不同学者对不同地域的构想在分析上有雷同倾向。虽然不少学者都提出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时应分析竞争因素,但是在实际的个案研究中却鲜有涉及。城市旅游,贵在特色,贵在个性,在对单个城市进行旅游形象策划时,除了分析传统的区位、资源、功能时,还应考虑到区域内临近城市的旅游形象,或者是借鉴其他一些相似类型的城市的旅游形象策划案例。因此,在城市旅游形象进行策划时,不同城市旅游形象间的对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旅游形象间的关系。城市经济与城市旅游形象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进城市旅游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策划必须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律。而另一方面,一个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对于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必然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就城市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旅游形象形成之间的关系而言,目前尚无专文论及。不难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城市,在设计和策划城市旅游形象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经济因素在城市旅游形象中的影响力也不相同。随着城市旅游形象理论与实践的逐渐丰富和成熟,对城市经济发展与旅游形象间的关系研究,应该也会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锋.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经济地理,1999(19)

2.,林炎钊.构建城市旅游形象初探[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5(3)

3.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1)

4.聂献忠.旅游形象建设与都市旅游业发展―以香港、上海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8(2)

5.谷明.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J].旅游学刊,2000(5)

6.汪克会.试论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文脉的继承与创新[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5

7.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2)

8.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的操作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07(10)

9.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监控与管理研究[J].旅游科学,2006(10)

10.李宗诚.中国城市的形象传播[J].旅游时代,2008(11)

11.李晓玲.旅游形象传播研究―――兼论泸州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策略[J].集体经济,2009(6)

12.熊礼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城市旅游形象战略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

13.侯兵,黄震方,尚正永. 基于城市意象变迁的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12)

14.吴红霞.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15.李娟文,彭红霞,何军.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以武汉市为例[J].人文地理,1999(9)

16.田洪,邹再进.城市旅游形象策划[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17.李晓波,袁霜凌.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三元论―――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3)

18.宋欢,喻学才.浅议城市旅游形象定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19.章锦河,陆林.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2)

20.崔凤军,蒙吉军.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1999(2)

21.顾韬,李胜利.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22.张金山.浅析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营销策略―――以焦作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9)

23.谢利芳.绍兴城市旅游形象及其营销策略探析[J].集体经济,2009(6)

24.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J].福建地理,2005(12)

25.韩顺法,陶卓民.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及系统修正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5(7)

26.汪克会.浅析当前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的几个误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7.黄河.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因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14)

28.熊礼明.旅游者对长沙市旅游形象认知的问卷调查[J].商场现代化,2008(3)

29.汪克会.国内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第7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一)客源市场

海南旅游主题公园与一般大城市主题公园的客源市场存在着明显区别。因为海南特殊的区位优势,旅游主题公园的一级和二级客源市场应以国内旅游团队和散客为主,三级客源市场主要应是境外游客和本地居民。而一般的大城市主题公园以本市及周边地区作为一、二级客源市场。根据海南省2010年1月25日省长政府工作报告公布数据,海南2009年接待游客2250.3万人次,增长9.2%;旅游收入211.7亿元,增长10.1%。因此,海南具有良好的旅游客源市场是确保海南旅游主题公园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交通条件

旅游主题公园每天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入园游客,其外部交通条件就成为关键因素。海南交通发达,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络、海口至三亚快速铁路、琼海等地几个新机场正在建设,琼州海峡跨海大桥项目的批准也指日可待。理想的海南旅游主题公园策划的交通条件应该达到高速、畅通、大容量、零换乘的要求,可进入性强,可随时方便运送全国乃至海外的游客,能满足其大容量、快速疏导旅游客流的需要,使其能举行大型活动。

(三)区位条件

海南旅游主题公园在策划中应注重分析海南旅游线路编排的因素,要考虑将项目发展为与周边地区形成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海南的交通优势在快速提升,假若将旅游主题公园与海南东部、东北部的海滨连成一线,或选址在的南部、西南部及中部偏南地区,既可作为精品旅游吸引物,又能延伸到海南最美丽的国家椰树海岸,形成相互辐射效应,组合成多种精品旅游产品,形成便捷、自由的线路选择,可促进游客量的大幅增加。另外,海南旅游主题公园应选址在高速公路、铁路干道近旁,既节省道路投资,又可向过路游客做广告宣传。

(四)气候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避免了季节变化对旅游客源数量的影响,形成旅游无淡季的大好局面。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3―2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全岛降雨充沛。海南四季如春,空气质量一流,气候宜人,全年都适合旅游。因此,策划海南旅游主题公园应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气候、阳光等自然优势,同时尽量弥补可能带来的缺憾,减少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

(五)土地

我国政策不允许开发商闲置土地而长期不用,为此,海南旅游主题公园在策划时一定要注意土地使用的长远规划,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避免开发商急功近利的做法。应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发新项目,做到与时俱进,确保旅游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旅游主题公园的选址还要考虑土地现状:是否有利于开发建设和动植物的生长;也要考虑土地在海南总体规划中的作用等因素。

(六)政策和资金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投资大力扶持,赋予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也可能对旅游主题公园建设有更多的支持。但是,由于旅游主题公园占地规模大,依照我国目前的土地政策要求,海南旅游主题公园在微观区位选址、土地的获得上还是要受到政府制约;投资者获得土地的成本、区位也将是有所不同的;投资规模、建设标准等也都要严格按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的标准执行。

(七)地区旅游感知形象

一个地区一般只有一个大众认可的旅游感知形象。地区旅游感知形象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决策行为。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建设速度快,地区旅游形象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新建有特色的海南旅游主题公园能较快地成为海南旅游形象的新标志,引起轰动效应,将对各类尺度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八)空间集聚和竞争

假如海南省内同时出现相同类型或相同主题的旅游主题公园,势必会形成恶性竞争。因此,在海南旅游主题公园策划时,先要研究海南省内旅游主题公园的空间集聚和竞争情况,避免重复建设。海南的旅游主题公园策划要“重质不重量”,要各具特色,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竞争势头,也是保持海南旅游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海南旅游主题公园对投资者的选择与要求

海南旅游主题公园作为长久的高风险投资活动,不能强求其短期的效益而忽视长期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投资者有雄厚的后续资金和经受长期投资风险的心理准备。但是,很多主题公园的投资商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素质”。旅游主题公园大多第一期投资比较充裕,在新推出时肯定具有特色,生意火爆,但这种场面一般只能维持一两年左右。两年后就要不断进行后续投资,更新主题,这样才能保持高的经济增长。但大多投资商看中的只是一期经济效益,看不到主题公园行业是长线投资项目,造成了“更新太慢――客源锐减――亏损严重――无力更新"的恶性循环,就容易跌倒在投资链条的断裂上。

海南旅游主题公园的投资商主业应该是旅游业,这样才会更好地保障后续资金,才能延长主题公园的寿命。如果海南旅游主题公园的投资方的主业都不是旅游业,只是看到主题公园异常火爆,盲目上马大建旅游主题公园,但如果不追加投资,主题公园的寿命一般也就两三年就终结了。此外,生命力长久的旅游主题公园的投资方一般主业都是旅游业或与旅游相关,即使旅游主题公园遇到暂时资金上的困窘,因为其主业就是旅游业,舍得调用内部资金进行平衡,发展始终保持良性运转,规模也将日渐扩张。

三、海南旅游主题公园游客的心理探析

随着主题公园的迅猛发展,潜在游客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海南旅游主题公园在策划时要下大力气研究客人的行为心理,设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的游客。海南旅游主题公园除了要有独特鲜明的主题、高标准的休闲娱乐项目和贴心的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并逐步积累形成自己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高水平创意广告直接体现自身的档次和特色,使海南旅游主题公园能在短期内获得全国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效果。

此外,海南旅游主题公园要合理设计游客的基本消费。要注意门票价格的定位,更要做好客人进园后的消费策划。海南旅游主题公园还要不断更新,给客人以美好印象,提高游客回头率,促使大量的新游客前来游览。

四、结语

第8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关键词:区域;旅游形象策划;湖北;恩施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127-02

一、 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基本思想

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基本思想来源于企业形象策划理论。区域旅游形象策划即是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设计有价值、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确定该地区独特的旅游形象,以便使目标市场的顾客了解和理解本地旅游业与竞争者的相互位置及差异。

二、恩施的资源分析

恩施全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西南端,这里生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由于被大山所包围,恩施美丽的资源景色和民俗风情得以保存完好。

(一)自然旅游资源

恩施的自然景观资源相当丰富,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余脉在这里融合,造就了多特质的山脉景观:如屏群峰,云雾缥缈。神农溪、清江漂流海外扬名。腾龙洞、玉龙洞、水帘洞,洞天福地,卧龙吞江。还有天下第一杉、荆楚第一石林……

星斗山原始森林是华中天然动植物园,这是恩施州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将建立。星斗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恩施、利川、咸丰3县市交界处,总面积68 339公顷,分为星斗山和小河两片。保护区保存着世界唯一的“活化石”水杉原生种群及其栖息地,有包括8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内的维管束植物2 033种,包括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内的野生动物1 746种。

荆楚第一石林――梭布垭石林,风景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石林。其植被面积居全国石林之首,被誉为“戴冠石林”。天下第一洞――腾龙洞,位于清江上游利川市近郊,距城区6.8公里。清江至此跌落形成“卧龙吞江”瀑布,水声如雷吼,气势磅礴。该洞集雄、险、奇、幽、绝于一体,洞口垂直高度74米,宽64米,洞长52.5公里,有关专家认为该洞穴是中国最大的溶洞。天下第一杉――谋道水杉,生长在利川市谋道街头,是世界上年龄最大、胸径最粗的水杉树,故称为天下第一杉,并被世界植物学界誉为“活化石”。 清江闯滩被誉为神州第一漂,位于恩施市城区至汾水河大桥的清江中游段,长38.5公里,最窄处15米,最宽处200米。此外,还有大水井、齐岳山、七姊妹山、巴东神农溪等众多景点。

(二)人文旅游资源恩施州作为民族自治州,民风民俗是一大亮点。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它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土家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为:以歌为媒,自主择偶。 “女儿会”时,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面前摆满着各种土特山货,等待着意中人的到来,男青年则假装买东西到处打量,一旦看中则上前问价购物,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

女儿出嫁之前“哭嫁”,是恩施州土家族古老而独特的婚俗,因其哭嫁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故称之为“哭嫁歌”。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土家语称“舍巴”,汉语称作“摆手”,主要流行于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跟清江流域土家族的“跳丧舞”形成鲜明的对比,故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

“跳丧舞”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清江流域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 当地土家族死了老人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其舞蹈是两人或四人对舞于灵前,由掌鼓者指挥和领唱。唱开台歌以后,掌鼓者边击鼓边领唱,舞蹈者闻声起舞,跳着刚健的舞步,唱着高昂的丧歌。如今,“跳丧舞”已逐步从丧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颇具观赏性的土家族舞蹈。

土家第一寨――鱼木寨,位于利川西部,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古墓群、古栈道、山寨卡门、瀑布等富有神奇色彩。是恩施土家族历史文化沉淀的精品遗存。

到恩施州见到最多的建筑就是吊脚楼,这是土家族、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之一。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楼上住人,楼下一般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吊脚楼居住舒适,外形美观,且具有防水、防潮、防火、防猛兽等多种功能。

恩施还有丰富的民歌资源,如,《龙船调》原为“种瓜调”,属民间花灯调,是流行于恩施州利川市柏杨一带群众广为传唱的民歌。后以其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民族性和优美、明快的旋律,为世人喜爱而传唱不衰,为恩施州精品民歌之一。并被许多著名歌唱家演绎。

恩施是“世界硒都”,有众多的特色健康食品,有大量的中草药资源,这些资源结合当地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开发恩施健康游的项目。

三、恩施形象策划

(一)策划原则

1.资源基础原则。旅游资源是恩施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其中,自然资源的表征构成了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地脉”;历史文化传承,构成了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文脉”。长期的历史变迁积淀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对其形象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恩施尤需把握市场开发潜力大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垄断性、规模性的特殊旅游资源,这是其旅游形象定位之根本。

2.区域背景原则。在定位区域旅游形象时,应将区域融入上一级或更大旅游区域之中,使之能够利用上一级旅游区域对外的旅游形象优势,参与上一级旅游区域的旅游产品组织网络。因此在设计恩施的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应立足于湖北旅游区背景,形成与“两山一江”鼎立之势。

(二)形象定位

恩施旅游资源在湖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当成为湖北旅游的新亮点。整体形象定位“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宣传上重点突出美丽的自然生态风光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美丽的硒都恩施,神秘的土苗之乡”可以作为主要宣传广告语。

四、CIS设计

恩施旅游形象的CIS要素设计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英文直译为企业识别系统,旨在表现企业鲜明个性和经营特色,传达企业方针与精神的经营技法。该系统由三个方面组成: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和视觉识别系统(VI)。这里我们用CIS的理论对恩施旅游形象的相关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从而形成恩施形象战略系统。

1.理念识别系统。旅游理念识别系统是指有个性的思想或观念,它是恩施上下对待旅游者的态度,是本地精神风貌的体现。它决定了恩施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是CIS策划的核心、基础和灵魂。它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它体现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地方政府应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示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制定适宜的旅游产业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维护旅游者的权益。第二,从企业角度来讲,它反映旅游企业的经营思想和观念。企业要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树立为游客服务的思想,为旅游者营造安全、舒适、愉快的旅游环境。第三,从公众角度来讲,要求公众有旅游意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积极向游客宣传家乡,并为游客提供热情的服务。

2.行为识别系统。旅游行为识别是以理念识别为核心和基础,渗透于对内的组织、管理、教育以及对外的回馈和参与活动中的动态识别形式。恩施旅游行为识别系统的导入就是调整、完善恩施旅游组织的内外活动使其规范化、契约化,充分体现恩施旅游组织的经营理念,以获得社会公众对恩施的识别和认可。

3.旅游视觉识别系统。旅游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基本要素是指用来传达旅游组织精神内涵的识别符号,包括旅游组织的名称、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造型、宣传标语、口号等。恩施应该在“好认、好读、好记、好看”以及“音、意、形完美统一”的原则下,确定本地的地区标志、旅游景区的标徽及象征性的吉祥物等。基本要素确定后,还要将其广为传播,如,在旅游纪念品上体现,在行政部门的办公和相关用品上体现,在城区内及交通沿线旁的指示牌上体现,以及在一切可能展示恩施的公共场合如招商会、展览会、旅游节庆活动中应用。此外,还可以考虑合适的时机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因特网等媒体上旅游形象宣传的广告,或者在目标市场通过悬挂横幅、旗帜、气球,设置灯箱广告、楼顶广告、交通主干道广告的方式来充分地宣传恩施的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8.

[2]赵黎明,陈皓.区域旅游形象策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3]祁黄雄.区域旅游形象构建与景观规划[J].生态学杂志,200,(2).

第9篇:旅游策划背景范文

1在策划上下功夫,选好角度集中报道

新闻策划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实现新闻宣传目的的一种有效方式。新闻策划包括新闻选题、选题后组织实施以及新闻范式等。想要交出好的新闻作品,前期策划不容忽视,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策划已经成为各类媒体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的法宝,一个好的策划、好的创意、好的主题、好的角度是新闻得以快速有效传播的前提条件。在走进镇乡园区的大型新闻行动中,我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选取独特角度,加强新闻策划,其中推出的系列报道《王鲍地产“新三宝”》、《惠萍乡村旅游新亮点》、《江尾海头看新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1.1对比“新”与“旧”,突出重点讲述故事如今的农业是一个焕发活力的传统行业,更准确地说,是以传统为表科技为里的高科技行业,尤其是现代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展现出全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产出的也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农产品。农业报道就要紧扣这个“新”字,对新旧对比中讲述农民闯荡市场的故事,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走向,更好地发挥典型报道的引导作用。在往年的农业报道中,王鲍镇的传统地产三宝:香沙芋艿、双胞山药和富硒香芋一直是报道的重点。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这次来到王鲍镇,经过沟通交流,我们选取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这个角度,对王鲍镇的农业进行集中报道,定名为“王鲍地产新三宝”系列报道,重点选取了产业特色明显、产品优质高效、产出持续增长的三家典型现代农业公司,产品代表为高端食用菌——熊掌菇,致富萌宠——獭兔,蔬菜之王——芦笋。我们的采访的镜头、写作的笔触就集中于这“地产新三宝”,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价值。

1.2挖掘“纵”与“横”,透过表象凸显本质新闻报道的关键在于把事实的本质揭示出来,让受众能够明确理解记者写作时表达的主题思想。在繁琐的表象背后往往有着统一的内在本质,这就是能够反映新闻意义的关键所在。采访惠萍镇时,他们推荐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景点,其中包括已经建成的大自然旅游度假村和还在建设中的水果小镇。大自然旅游度假村是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包括餐饮、健身、住宿等多种功能,已经成为四星级乡村旅游点;规划建设中的水果小镇则是依托当地原本的农业资源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水果采摘、游河戏水等服务,带动当地果农增收。看似偶然形成的几个乡村旅游景点,可我们进行纵向与横向挖掘后,梳理出了惠萍镇所拥有的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三大优势,即区位优势——南接崇启大桥、对望崇明绿岛,产业优势——万亩果园和“东疆乐”优质梨品牌,人文优势——尚未开发的启东名人沈轶公故居。最终我们策划推出了系列报道《惠萍乡村旅游新亮点》,突出“水果小镇,天然乐园”“休闲农庄,欢乐田园”“轶公故居,人文家园”的主题,集中报道了惠萍镇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条件、规划举措和发展成效,透过表象道出了本质: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美丽乡村正当其时。这些美丽的乡村风景为观众们所欣赏,也使这组系列报道获得了极佳的效果。

1.3把握“大”与“小”,切换角度表现主题在新闻报道中,并非都要采用宏大的正面的角度才能达到报道效果,我们经常会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细节之处反映新闻的主题。这几年,园区加大重组整合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展开错位竞争,从而集聚了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也是我们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这次究竟从什么角度报道海工船舶产业园,以更好地体现园区转型发展的成果?最终,我们决定把报道的焦点缩小一点,从原来报道整个园区、或是一个企业的转型发展,转而缩至一条船上。大家都知道启东有个海工船舶工业园,知道有不少大型船企,但到底生产了怎样先进的船舶,普通观众都不知道,更没见过。由此,我们把报道的主题定为“江尾海头看新船”,到了船企,重点采访的是停泊在船厂码头上的船舶。记者上船亲身感受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从细节入手,报道一条条领先世界的新型船舶,以这形象的小切口来表达海工船舶产业转型升级的大主题。好角度+大主题,这种1+1>2的组合,源于成功的策划,也奠定的成功的报道,在当地形成了舆论强势。

2在画面上做文章,放大电视新闻的优势

电视新闻具有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的特点,通过摄像机将受众带到新闻事件的现场,运用画面把具体的、可视的、典型的新闻现场,通过荧屏呈现给受众,具有纪实性和直观性,由此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和感染力。新媒体背景下的“走转改”活动,可使电视新闻的优势得到充分的放大,关键在于记者能不能利用好手中的摄像机,能不能凸显电视新闻报道的特色。我们的实践体会是从三个方面创新电视新闻报道模式。

2.1加强新闻记者的体验式采访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可以将新闻现场的最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受众,还可以介绍新闻背景,点评新闻事件,因此将新闻报道者置身于新闻现场,通过自己现场的感受带领受众身临其境,感受新闻事件现场,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在《江尾海头看新船》系列报道中,我跟多家船舶企业的管理人员登上多艘巨轮,多次选择在甲板上、船舱内以及驾驶室出镜报道,带受众在不同角度下的船体特点和搭载的高精尖仪器。武船重工今年交付了一条世界最先进、亚洲拖力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91”,倍受业界关注。在现场报道中,我们尽力凸显它的“世界之最”。在甲板上选取了一根直径90毫米的拖缆作为背景进行现场报道,作为出镜记者,我在现场能够摸到这条拖缆的硬度,站在拖缆旁边能够感受到它比我的大腿还粗,这些亲身经历的感受以及我现场了解到关于这条拖缆的作用、技术含量等信息,都可以通过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传递给受众,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同时,我在出镜报道中更多地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将原本深奥、冷门的技术转变为平实易懂的语言,在创新的同时也转变了文风。

2.2增加专业人士的导引式介绍记者的现场报道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但是对于不同的新闻事件,存在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那是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的,因此需要专业人员讲述。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信息的权威性,也能够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受众更容易接受,更好地接收和消化新闻信息,使观众产生心理参与感与现场参与感。在“江尾海头看新船”系列报道之二《宏强重工:节能环保型船“破冰”前行》中,我们登上了宏强重工生产的一条多功能船的船舱,拍摄到各种控制按钮和操控装置,为了让受众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信息,我们请到宏强重工的项目管理科项目经理,从专业的角度,通过记者问答的形式,讲解了船舱内的“集控室”工作情况,水油分离系统的重要作用等。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减少信息的转述损失,增强了可信性,提高观众对新闻传播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2.3注重电视镜头的直观式图解电视新闻中,图像是新闻的主导部分,语言是图像的补充,因此电视新闻应该力求显示图像的新闻性,增强受众的视觉感受和印象。虽然报纸文字也可以绘声绘色,但是它毕竟是间接的,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构建事实现场的画面,而电视媒体则改变了文字传播的间接性,用直观得形式把现场信息传输给观众,带来更为强烈的现场感。遵循“走转改”的要求,我们在画面上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系列报道《惠萍乡村旅游新亮点》中,在以往配音加画面和同期声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图片、资料视频等元素,充分展示了惠萍镇规划的乡村旅游产业全貌,包括河流走向,采摘果园水果种类分布等情况一目了然。系列报道《王鲍“地产新三宝”》中,我们用镜头记录了“熊掌菇”的生长环境,濑兔养殖的自动饮水和自动清粪系统的工作程序以及采收芦笋的过程。选择场景和活动的画面并非是任意拍摄的,而是选择新闻事件进行状态的时间进行记录,体现出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生产新模式。在太平洋海工的采访中,为凸显其高精尖的制造技术,我们从制造车间选取了看似最平常的焊接工艺切入。一般的焊接技术,焊缝可能会产生曲线和裂缝,而太平洋海工由于生产的液化气罐要在零下163℃工作,因此对焊接要求做到零曲线,零缝隙。这些生动的图像让观众直观了解了专业的焊接工作,了解了产品饱含的科技含量。在新媒体时代,人类好奇的天性会得到更充分的释放,通过电视新闻的优势展现内容丰富的画面,让受众感知、感受,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才能够让新闻报道真正贴近事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在传播上动脑筋,全媒体播报扩大影响

如今,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依然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在全媒体的环境下,电视媒体必须考虑如何扩大社会影响力,以使信息传播更为广泛,也更易被受众接受。这也是新时期的“走转改”活动必须思考解决的一个问题。将电视新闻通过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更为广泛的形式传播能够产生“跨媒体”的产物,受众在全媒体报道形式下,可以拥有更为广泛的话语权和参与权,我们正是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技术和手段,将新闻的社会影响扩大。新媒体是一个聚人气的传播平台,但它需要的是接地气的新闻,作为县市级的新媒体,只有接地气,才能更好地聚人气。微信公众号“启东新闻广播”开启后不断改进,在原有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基础上,添加了视频信息,打破了原本接受新闻信息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同时,我们将“走转改”中采制的优质新闻推送到微信平台上,由于新闻接地气,那些乡镇园区的微信平台纷纷进行了转发,扩大了有效阅读量。《惠萍乡村旅游新亮点》系列报道之一《水果小镇,天然乐园》播出后,经过微信平台广泛传播,仅转载平台“惠泽园地”的阅读量就达到12000次,这对县级电视台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此后我们抓紧电视新闻与微博平台的共创,继续改进微信平台的语言风格和排版样式,推出内容丰富多元,形式新颖的信息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