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

第1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地勘单位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新的问题日益凸现,诸如资源衰竭、生态环境问题、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测预防都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取得突破,谁在技术上创新领先,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也就能创造较好的效益。

在地勘单位事业体制向企业化转轨的过程中,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更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能推动地勘单位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经济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和技术相结合,首先是一个经济的概念然后才是一个技术的概念,不是某一单项的技术或工艺的发现,是指将各种生产要素(如生产数据、劳动力等)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把新的组合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以获取新的价值和利益。如开拓新的市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组织管理的创新和企业文化观念的创新。地勘单位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队伍大经营性资产少、债务沉重。非地勘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运行质量低、下岗职工多、再就业难等,仍制约着地勘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地勘单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在创新。队伍结构调整要改革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要改革创新,投资结构调整也要改革创新。同时加大推进技术进步和推动技术创新的力度,努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以提高地勘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勘单位能不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发展的后劲,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抓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个关键。

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大力推进知识化进程,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在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突出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水平,把实施“创新工程”的过程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过程。通过职业技能、新技术、新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总结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推广和挖掘职工中的绝招、 绝技、 绝活, 搞好传帮带;通过技术难题会诊,关键课题分析,提高职工的创新应变能力和攻坚能力。同时,工会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提高工作质量,还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要效益,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作出贡献,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和脱困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现地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创新过程中,要以地勘企业职工为主体,以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领域上,要与地勘单位的科技、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在内容上,突出技术创新,注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形式上,以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并为职工群众所欢迎为标准,要不断创新群众性的经济技术活动,不断把活动推向新水平。

2、注重实效,立足基层。我们要坚持从地勘单位矿产开发、工程建设市场和多种经营的实际出发把增强单位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单位发展的难点,实现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组织基层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紧紧围绕创新技术、加强管理、增加产品、改善质量、降低成本、搞好服务、增进效益等内容,鼓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多作贡献,为推动地勘经济的发展建功立业。

3、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做到组织落实、责任目标落实、措施落实;加强宣传,形成声势,要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工会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开展 经济技术创新的意义,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主动配合行政研究和制定 技术创新的奖励办法,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在经济技术创新中取得优秀成果的职工,要促使单位除按其创造的效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要与职工的晋级、评定职称挂钩, 并为他们学习深造创造条件。保护职工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推动国家有关奖励条例和办法的贯彻会影响,进一步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4、制定创新活动措施。地勘单位职工是经济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广泛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参与,要与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一专多能等需求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进一步增加活动的科技含量,通过技术练兵、技能竞赛、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等活动形式,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主动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不断用知识武装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用到工作上,为单位发展出力。促进地勘单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5、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职工队伍,要充分发挥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开展信息交流,大力推广先进工作方法和先进技术。要做好 技术创新成果的统计上报工作和技术成果的评审工作,运用职工技术协会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手段,适时地将技术成果转让并开发应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第2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职工创新工作室;经济技术创新

近年来,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岗位技术能手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为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娴熟、善于改革创新的优秀团队,需要我们在服务企业发展大局中认真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切实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提升创造潜能。

一、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功能与作用对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树立和培育创新理念,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主阵地。以劳动模范、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各专业的领军人物为代表的创新工作室,可以把创新精神根植于企业的创新发展中,让智力资源充分涌流,通过大力倡导“创新人人可为、创新就在岗位”、“敢想、敢干、敢闯、敢试”、“让智慧的脑袋鼓起财富的口袋”的理念,打破创新工作的神秘感,克服职工对创新工作的畏惧感,形成“职工创新无大小、职工创新无先后、职工创新无、职工创新无止境”的创新理念。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的大课堂。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深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抓手。通过充分发挥工作室“传、帮、带、培”的教育平台作用,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优秀技术人员为带头人,传技授艺,以一带十、以十带百滚动发展,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技能水平。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促进技术交流,解决技术难题的助推器。创新工作室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围绕创新项目和工作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交流、研讨、攻关,充分利用创新工作室的资源、信息、设施等条件,引导工作室主要成员,集思广益,积极研究、论证,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不断推广和应用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与科研生产实践的有效融合。

二、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创建工作规划不清,定位不明。在创建过程中容易以传统的管理思维抓推动,将工作室创建简单地做成建阵地、搞活动,没有长期抓、抓到底、出成效的思想J识和规划定位,致使工作室偶有活动但推动慢、人员保障弱、工作效率低、作用发挥轻及成果转化阻碍多等问题出现。

规范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一是工作室主要成员的参与模式、工作时间没有规范要求;二是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责任体系的建立没有明文规范;三是工作室运转过程中团队建设、学习培训、技术攻关、创新活动、技术交流、专利申请等方面没有制度支撑和保障;四是成果的应用转化、激励制度没有及时出台与实施。

过程管理弱化,成效不明显。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忽视过程管理,建了阵地,出了制度,却不注意过程管理和考核,导致建设工作虎头蛇尾,不出创新成果,不做技术交流,不解决实际问题,致使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成效甚微。

三、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全面推进群众性创新工作,激发企业内生创新活力

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推动群众性创新活动协调发展。一是建立创新工作室领导体系,使创建工作有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二是建立团队工作管理体系,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与分工。三是建立人才培养管理体系,通过策划组织开展师带徒比赛、优质培训课比赛、技能大师讲坛授课等活动,切实职工的工作热情。四是建立创建活动和创新竞赛活动管理体系,评选优秀成果和优秀成员,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科学规划、逐步推进,确保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一是试点开展,逐步完善。活动初期,可以选择从基层单位级创新工作室建起,通过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逐步完善建设工作。二是拟定课题,规范管理。应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难点、重点和企业发展的瓶颈,结合岗位操作、班组管理和重点科研生产任务,抓好攻关和创新项目课题的订立、审核与指导,明确攻关人员、工作程序和工作目标,增强攻关和创新项目课题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使创新成果针对性强、实施效果好。三是不断总结、深化发展。应与其它单位和行业间的工作室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内容,进一步推进建设工作。四是延伸领域,丰富内涵。应把创新工作室的目标不断向主攻目标之外的领域延伸,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不断贴近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五是加强指导,深化过程管理。

第3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 临床护理;宫颈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心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130-0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液循环功能异常,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麻木、疼痛[1]。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宫颈癌术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利于缩短患者的病程,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和生存质量,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医患纠纷发生[2-3]。现将本院42例经积极性临床护理的宫颈癌术后患者与42例经常规临床护理的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积极性临床护理对宫颈癌术后下肢DVT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全部患者经手术和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宫颈癌[4]。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年龄46~68岁,平均(57.03±6.37)岁,体质量52~68 kg,平均(59.67±5.27)kg,其中Ⅰa期18例,Ⅰb期7例,Ⅱa期12例,Ⅱb期3例,Ⅲa期2例,鳞癌37例,腺癌5例;对照组:年龄47~68岁,平均(57.11±6.41)岁,体质量51~69 kg,平均(59.69±5.37)kg,其中Ⅰa期17例,Ⅰb期8例,Ⅱa期11例,Ⅱb期3例,Ⅲa期3例,鳞癌36例,腺癌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5 d后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子宫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

1.3 护理方法

全部患者给予饮食、用药、口腔清洁等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积极性临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3.1 术前护理 术前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下床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形成、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训练患者深呼吸,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术后肺不张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3.2 术后护理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深呼吸,减少卧位或半卧位时间,术后24 h泡热水脚15 min,1次/d,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

1.3.3 用药护理 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DVT发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肺梗死发生率。术前2 h应用5000 U皮下注射,术后12 h应用5000 U皮下注射,疾病高危人群可适当增加药物的应用剂量。减少止血药的应用,避免促发脑梗死发生,避免行下肢静脉穿刺操作,应用腹带时松紧度适宜,避免影响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

1.3.4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饮水,给予高蛋白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持大便通畅。

1.3.5 心理护理 宫颈癌患者因心理负担导致了情绪紧张、焦虑。根据患者的具有情况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降低负面情绪、心理压力导致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DVT疾病治愈的信心,必要时,家属和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鼓励。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下肢DVT的病因、风险和结局,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针对合并高危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的患者行健康宣教,对于患者出现下肢肿胀、发冷、疼痛和麻木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及时告知医生,禁止吸烟,避免尼古丁刺激作用导致静脉收缩导致的血液循环异常。

1.4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术前、术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提示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分提示抑郁状态)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

1.4.1 SAS评分标准 SAS共20项内容:①1周内没有或很少时间;②1周内小部分时间;③1周内较多时间这样;④全部时间;根据量表计分要求进行1~2~3~4分评分或4~3~2~1分评分。总分乘以1.25为分值,分值为50分为临界值,分值越小,心理状况越好。

1.4.2 SDS评分标准 SDS量表共20项内容:①1周内没有或很少时间;②1周内小部分时间;③1周内较多时间这样;④全部时间;根据量表计分要求进行1~2~3~4分评分或4~3~2~1分评分。总分乘以1.25为分值,分值为53分为临界值,分值越小,心理状况越好。其中53~62分为抑郁程度轻;63~72分为抑郁程度中;72分以上为抑郁程度重。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术前、术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两组术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下肢DVT的主要病因为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流动速度异常。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是并发DVT形成的高危人群,手术性创伤是DVT形成的主要病因[5]。在全身麻醉作用下,癌症刺激因子和术后下床活动减少等不良因素促进静脉血栓形成。DVT发作将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血栓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6-7]。近期研究表明,宫颈癌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肺栓塞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明显上升[8],因此,术后早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DVT形成。药物、饮食、心理、血管、皮肤等护理有效控制术后DVT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性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降低SAS、SDS评分,改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况,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说明积极性临床护理措施在降低下肢DVT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积极性临床护理措施具有促进患者术后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

综上所述,积极性临床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宫颈癌术后下肢DVT风险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 王大齐,林乐娟.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05-206.

[2] 聂微,哈颖.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华西医学 2014,29(3):539-542.

[3] 廖丽明.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0):65-66.

[4] 蔡娇霞,郑静云,周利.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12,22(2):1-2.

[5] 杨,王新玲,范玉珍.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新疆药学,2006,36(3):15.

[6] 蒋庆华,黄敏,张仕碧,等.肺癌病人深静脉置管致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82-1683.

[7] 张爱清.老年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376-377.

[8] 李芳.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247-249.

[9] 曹漪.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3,(7):83-84.

第4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工会组织通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鼓励、引导职工广泛参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培训等,以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各级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交流、师徒结对等职工技能学习交流活动。还进一步整合了工会自身职工院校和社会职业教育资源,以高职、中职院校为龙头,吸纳品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科研院所组建职工教育阵地,积极开展农民工、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促进职工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不断扩大基层企业“职工书屋”的覆盖面,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提高了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每年全国各行各业、各个层次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采取培训、比赛、晋级、提升“四位一体”的比赛模式,在职工中掀起了学技术、练技能,争做高技能人才的热潮,助推了职工成长成才。此外,劳动竞赛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融为一体,成为推动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培养技能人才、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重要途径。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2.开展"五小"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企业创新增收。围绕企业挖潜增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各级工会还积极动员职工,动脑筋、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难点和关键环节,开展以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创新技术、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五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为企业降成本、增效益。3.开展班组工人先锋号、劳模•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提升职工创新能力。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各项生产任务和经营管理都要通过班组去实现和落实,各级工会深入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科室、团队)创建活动,把班组打造成职工钻研技术的阵地,提升了班组创新能力。劳模、技术标兵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是技术创新领头羊。创建劳模•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分布在不同企业的劳模、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成为职工学习交流技术的“培训平台”、技术创新的“孵化平台”、技术成果的“转化平台”。创新工作室平台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不断提升了职工自主创新能力。4.开展职工创新人才、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激发职工的创造潜能和热情。各地工会和人社、科技等部门积极开展选树“首席技师”、“金牌工人”,评选“能工巧匠”、“创新能手”,以及职工合理化建议、创新成果评比表彰活动,并加大对优秀技术人才、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一些省市和企业还相继制订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着重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技能人才倾斜。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技能、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职工吸引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来,普遍提高了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推动了企业经济技术进步,但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问题。1.参与面不足,群众基础还不够广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是群众性的活动,职工的广泛参与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力的体现,是衡量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非公企业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缺乏认识,参与度不高。一些职工认为经济技术创新过于“高大尚”,是为技术尖子准备的,他们把经济技术创新看成“技术骨干、科技人员”的活动,而不是职工自己的活动。造成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在职工的影响还不够大、覆盖面还不令人满意,企业、职工参与面上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2.未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影响技术创新活动效果。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就是要激发职工的首创精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实际难题。但一些单位没有能抓住关系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把其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致使活动针对性不够强,效果不够好。3.对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价不规范,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在对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价上,存在不太规范的情况。如没有建立客观的、科学的、操作性好的成果评价标准;邀请的评委也并非都是行业技术专家,评价主观因素较多等。造成成果评价失真,权威性差。这种有失公正的评审结果难以服众,往往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三、深化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1.广泛引导和动员职工参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夯实企业自主创新的群众基础。通过宣传和引导,让职工群众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同时也是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涌现出来的职工技术创新能手,要做好宣传工作,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帮助广大职工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促使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投身到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热潮中,立足岗位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在创新谋发展上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要继续深化劳模•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基地创建和完善工作,大力开展职工创新项目孵化、成果评选、展示交流活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才智、创造潜能、创业热情。2.关注非公企业,提高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覆盖面。非公企业面广、量大、职工人数多,非公企业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不容忽视。各级工会要借鉴好经验好做法,认真研究当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非公企业和职工队伍特点,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新途径、新模式,进一步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向非公企业延伸。要注意从非公企业一线职工中培养、选树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推出一批非公企业创新活动示范单位,引导更多的非公企业职工加入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来,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3.借助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造就创新型职工队伍。针对当前大部分企业存在的技术工人少、技师和高级技师少、职工培训的机会少,以及职工培训经费列支难、职工脱产参加培训难等问题,各级工会要借助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提升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培育造就更多的技术工匠。充分利用多种工作载体和方法,如推广“名师带高徒”师徒结对活动,让更多的职工掌握技能人才摸索总结出来的高超技术和操作技能。形成“比、学、赶、帮、超”互助互促、共同成长的企业文化,让更多职工在学习实践中成才,培养一支创新型职工队伍。4.规范和完善创新成果评审机制,激发技术人才的创新动力。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果评价制度,科学确定评价标准和内容。规范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审,聘请科技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杜绝外行人评审,按照成果的创新程度、难度和复杂程度、对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避免看人情、走形式。形成反映真实水平、保护技术人才积极性,激发职工创新激情的合理评审机制。5.发挥基层工会能动性,切实保障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级工会要从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措施着手,深入基层企业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工会能动性,做强做大基层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确保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在县级以上工会层面,要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职工技术创新奖励办法,利用工会经费,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补助,多方筹集企业、社会资金,扩大资金来源,为职工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要加强与人社、科技、院校、各类技术协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在企业工会层面,要积极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成为企业管理行为,争取企业行政支持和配合,实现职工创新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职工创新活动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健康持续有效地在企业开展下去。

作者:陆兆强 单位:南宁市总工会职工技协办公室

参考文献:

[1]王如华,翁理忠.关于工会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25(4):63-67.

第5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 经济技术创新 竞赛活动

Abstract: this article unifies coal min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ivities, is coal mine enterprises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an important route, and labor unions at all levels must strive to study and solve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 which are of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al mine enterpris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ctivities

中图分类号: TU27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立足岗位,深入开展适应煤矿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要求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小改小革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建设安全高效、稳定和谐的新矿区,全力推进煤矿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煤炭企业职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为推进煤矿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功立业,是各级工会组织必须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是搞好煤矿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通过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围绕煤矿企业改革发展和实现经济建设目标这个重点,面向市场,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和创新,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小改小革,加强管理,增加煤炭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创收效益,就能把蕴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现代煤矿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二)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煤矿企业来说,要实现科技兴企,科技兴安,走多层次发展的路子,就必须依靠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机械化程度、搞小改小革、开展合理化建议等为主要内容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可持续发展创新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来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解放生产力推动煤矿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为实现煤矿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和时尚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这种创新的理念来驱动。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思想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流动性很高。要想吸引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创新文化,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提高煤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行为养成,从而始终保持企业的旺盛活力。

二、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的要求

新的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矿企业开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就要有新创意、新动作、新突破,以求取得新的成绩。

(一)内容上要新。煤矿面向市场,最主要的是竞争。竞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就是要通过提高煤炭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投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这个目的。因此,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的内容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活动的内容要由比产量、比进尺、比速度向效益型、智力型、技巧型发展;除正常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的技术进步活动外,要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尤其要在煤的综合利用上进行深、精、细、项目的加工和开发,使科技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

(二)领域上要宽。由于活动内容的变化,其领域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过程,而是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煤炭销售以及产品宣传、修旧利废、降耗节能和节约挖潜等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竞赛活动要组织企业全员参与,包括从事技术创新、小改小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有效途径。形成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创新难题、增加煤炭品种,提高煤炭质量和经济效益;实行全员参与活动,以多种形式,多层次方式进行,分阶段分项目进行,使竞赛活动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方法上要活。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其它行业,在区队之间、班组之间采取技术比武、小改小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搞活职工培训的第二课堂,凝聚人心。

三、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及运作机制

(一)要摆正位置,确定重点。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的指导方针。这是保证活动健康发展,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把体现煤矿职工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具体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上下功夫、见实效。尤其要保证职工的民利和经济利益的兑现和落实,使职工在活动中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实行改革发展和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是企业的富裕之路,也是自己的富裕之路,进而更加自觉地为之奋斗。要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动员职工深入开展“学先进、练内功、强管理、提效益”活动,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以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为重点,从严管理、重奖重罚、绝不能搞平衡照顾;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注重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创新、营造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良好氛围,使煤矿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理顺关系,齐抓共管。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对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必须坚持企业党政工团统一组织领导,齐抓共管,建立技术创新竞赛委员会或竞赛领导小组。党的组织应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方向;行政应与工会组织协商制定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条件、标准、考核、奖励办法,组织有关部门参加等;工会组织依靠自身优势,主动承担组织发动、综合协调、检查评比等工作任务;团组织要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的作用,组织青工积极踊跃参加,争创先进标兵。

(三)结合实际,狠抓落实。要狠抓以构建学习型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认真执行各项检查评比和节奖超罚制度,把实现目标同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形成人人参,以创建学习型单位、班组和个人的小目标,保证目标的实现。要提高技术素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表面上看起来是产品资金和技术的竞争,实质上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工会要在积极配合党政做好职工教育的同时,要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适应科技经济浪潮对职工队伍素质的冲击和挑战、努力学习新知识、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优秀的开发创造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抓典型事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扬他们的艰苦创业、勤俭办矿、科技兴企、降耗节能、安全高效的经验,掀起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热潮。

四、结语

第6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一、劳模精神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源动力

重机公司在发展进程中,曾担负过国家基本建设的重任,承受了国有大型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阵痛、体制改革的艰难,面临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快速发展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劳模始终站在企业职工的最前列,成为企业发展的楷模和主旋律。弘扬劳模精神,也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有力的形式和举措。

劳模精神,就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与企业共享甘苦,共促发展的浓缩,弘扬劳模精神,是企业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重机公司每个发展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长抓不懈的主题。

重机公司,这个“一五”期间只能生产矿山机械,年产值5—6亿的矿山机器厂,发展到中国建材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低速重载齿轮制造基地和中南地区铸锻、热处理中心,国家定点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和中国五十家国际化经营企业集团。重机公司创造了2003年产值不足10个亿到*年产值达到在22亿,*年打造40亿平台的令国内同业瞩目的“重机奇迹”。这些成就应当归结于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技能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也是公司坚持以弘扬劳模精神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以劳模精神领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必然结果。

公司始终坚持在弘扬劳模精神中做足文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挖掘群众中蕴藏着的各种潜力,培养、造就各个时期的劳模精神和典型先进人物。以此来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形式。例如:公司以在我厂工作九年之久的,为工作鞠躬尽瘁、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为骄傲,用焦裕禄的“忘我工作、艰苦创业、知难而进、执政为民、勇于进取”的五种精神,激励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和职工。公司还在不同时期先后树立、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劳模精神,如有热爱企业、无私奉献的“万斤钉精神”的代表全国劳模——曲邵慧,有“靠精湛的技术,克难攻关、勇创佳绩”的善于钻研精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高级技师——闫光明,有“坚持科研创新、连攀科研高峰”,勇于创新精神的技术创新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段玉震等一大批劳模先进典型代表。

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建功立业活动是培育劳模精神的最好平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重机公司是一个单件、小批、多品种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必须形成强有力的、持续的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为此,公司以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为中心,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建功立业活动为平台,长期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建功立业活动,如:“千台时”、“工时状元”,“优质高产能手”、“优质高产班组”“效益杯”、“营销优胜杯”“优质服务杯”“降本增效”、“优质服务”、“设计无差错”等各项劳动竞赛活动、经济技术创新及“五小”合理化等工作,形成注重培育劳模先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措施。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两年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建功立业活动培育和造就了劳模典型和先进人物,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活力,更重要的是给公司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带来了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成果。公司成为国家的企业技术中心(*年排名重机行业第二)。*年,中信重机公司被河南省授于“五一劳动奖状”,命名为河南省管理创新最佳企业和河南省劳动竞赛先进单位;近几年,公司的重型铸锻厂、铆焊构件厂、齿轮箱公司、矿山机械研究院等单位先后获得洛阳市职业道德“双十佳”先进单位;*年,有4名员工同时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5名职工获省、市多项劳动竞赛、经济技术创新荣誉称号。有31名职工获省、市多项劳动竞赛、经济技术创新荣誉称号,洛阳市的5项生产新纪录的创造者全部是中信重机人。

劳模精神成为公司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公司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劳模队伍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发展壮大。每年“春节”和“五一”两大节日前夕,公司举行隆重热烈、声势浩大的劳模先进表彰奖励大会,公司文化活动中心张灯结彩、装扮隆重,劳模先进佩红带花,神采洋溢,整个公司上下沉浸在劳模先进令人敬佩,广大职工受到激励的热烈氛围中。

三、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弘扬劳模精神的有力保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弘扬劳模精神在中信重机公司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重机公司坚持通过管理制度建设来进行弘扬劳模的工作,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公司先后制订了《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管理总则》、《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和制度,使公司的弘扬劳模工作纳入公司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保证劳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期望,夯实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四、弘扬劳模精神,造就高技能员工队伍,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

第7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县级)职工技术协作活动为例:成立于1985年6月的区职工技协,截止2010年12月,全区职工技术协会所属基层(企、事业单位中)技协团体会员48个,职工技协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中心、服务部)35个,技协活动小组(车间、班组)117个,技协个人会员5300多名,自1998年以来,基层技协组织保持了年均8%的增长速度。统计2006―2010年全区职工技协活动:组织职工技术培训(讲座)1386场(班)次,受培训职工达4.7万人次;组织提合理化建议并论证实施2017条;组织职工技术技能竞赛720项(场)次,参赛职工达3.2万人次;组织技术攻关103项;组织技术开发1673项;推广应用新技术105项;荣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2项,省部级职工优秀技术成果3项,地市级职工优秀技术成果5项;县(市、区)级职工优秀技术成果35项。积极参与技术市场建设,促进专业技术及其成果转化,实施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10669项,实现有偿技术服务总收入1.7亿元,上交国家税金834万元,上缴同级工会49.5万元。诠释了工会职工技协组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条腿走路”推进工会职工技协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且成为云南省县(区)级职工技协工作的一面旗帜。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以提高职工(农民工)技术业务素质、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和要求,职工技协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激励职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作为;要想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体现持续作为,职工技协组织需要“两条腿走路”:即开展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和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

开展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2000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意见》。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了“职工创新工程领导小组”。10年来,这个活动已融入了社会化、群众性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并且在全国各行业蓬勃开展,形成了政府搭台、工会组织、职工参与的模式。各级、各地职工技协应从承担着工会组织职工围绕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科研、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工作目标出发,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加强和推进技术技能带头人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和成果的产出,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为促进市场开拓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第8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一、创新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1)更新观念是创新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先决条件。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自身的创新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一次根本性转变,是工会经济工作指导方针的突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活动的思想转变,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指导下,按照新时期党对工会工作的要求,从工会的性质、职能、特点、优势出发,根据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对传统的工会经济工作模式实现科学的合理扬弃,既要在活动提法上创新,活动形式上创新,更要在活动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创新,使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工作体制,形成强有力的群众性工作保障机制。群众性技术活动自身创新,既是一个更新观念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和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工会干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有胆有识,站在更新、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研究、设计和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工作;通过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建立健全有序有效的群众性技术创新工作体系和管理机制,正确把握和引导创新活动按照经济规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取得实效;通过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提高创造性的决策能力,学会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化机遇为优势和动力,勇于创新,精于创新,实现群众性技术创新的较大突破,使工会群众性技术创新工作在企业发展全局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也是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自身创新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2)丰富群众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我们鞍钢不仅包括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艺和生产方式等创新,还应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鞍钢发展进步,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力,更加需要职工群众技术创新创造力的支持,不断扩大和丰富群众性技术创新内涵,创新各种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内容,才能推动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向企业多层次多领域发展。扩大群众性技术创新的内涵,须从企业的技术发展特点和生产实际出发,确定创新活动的重点和创新活动的方式,使群众性技术创新更具可操作性。群众性技术创新要把解决影响制约生产的关键点、降本增效工作等问题作为重点,紧紧围绕创新技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搞好服务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扩大群众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不断提高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向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要赋予工会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日常群众经济工作以新的内涵,提出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域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使工会群众性技术创新在发展生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变革创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时代的要求。在当今世界快速变革的今天,经济发展的大潮汹涌澎湃,不进则退,适者生存。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实践者,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带领职工群众投身技术创新活动,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时代赋予工会的神圣使命,是工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工会组织更应当站在群众性技术创新的最前列,带领职工坚持创新不动摇,使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崭新的时代气息,展示工会工作的特色和重要作用。

二、建设高素质群众性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扎实开展全员岗位技能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学习管理及专业技术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着眼生产限制性环节,加强生产技术、设备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总结先进操作法,挖掘和推广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总结的成功技术经验和练就的“绝招”、“绝活”、“绝技”;在作业区及班组中广泛开展小改小革、技术创新竞赛活动,人人争当创新能手。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设置培训内容,增加技术含量和提高使用价值,提高培训质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核心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2)发挥优势,形成合力,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我们企业每一名职工,尤其优秀职工,都有施展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欲望,好的欲望是无穷的动力,加以正确引导和发挥,将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因此,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必须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欲望,尤其要鼓励优秀人才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挑大梁。一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鞭打快牛,为技术骨干加担子,出成果;二是发挥管理人员岗位管理优势,指定课题和任务,在综合管理创新上实施突破;三是坚持“三结合”,即生产岗位工人、管理人员,设备点检人员三个方面的结合。依靠人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提高创新项目的技术含量,把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抓出成效的重要保证。

(3)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专业优势,开展岗位协作攻关活动。各类先进典型人物在群众性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担负起骨干作用,要积极组织他们针对企业生产中的产品、成本、效益、流程等技术难题,实施技术创新活动。

工会要旗帜鲜明地支持职工投身技术创新,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在创新过程中培养爱岗敬业、勤业、精业的精神,增长才干,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要注意通过岗位技能达标、技术培训、总结和推广先进操作法等活动,使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建立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激励机制

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会应加强群众活动的领导,加强过程管理,加强与行政的沟通配合,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实施计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激励,可操作,见成效,为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9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立足新实践,谋求新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更是各级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面对的新课题。

一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对县级经济来说,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要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通过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发展主业,提升主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因此,各级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必须支持企业转方式、调结构,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会与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因势利导,谋求发展。利用各种有效载体,组织发动职工群众团结一致、共克时艰。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职工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促发展的独特作用,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两个目标。以“挖潜降耗度难关,创新增效促发展”为主题,突出“调结构”、“增效益”两个重点,着力提高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开展 “转方式、调结构、工会有作为,职工作贡献”竞赛,组织开展群众性节约活动、评选降本增效优秀班组、“金点子”征集和“企业有困难,工会怎么办”大讨论,广泛激发干劲,鼓舞士气,为企业走出困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大讨论活动为载体,统一职工思想认识,以对标挖潜活动为载体,促进降本增效工作;以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征集活动为载体,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三是齐心协力,施展才能。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工会有作为,职工作贡献”这个主题开展工作,引导职工坚定信心,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理念,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努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行政机关工会要为全县经济发展搭好平台,事业单位工会要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基层工会要为全县经济发展扮好主角,企业工会要为全县经济发展发挥作用。总之,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工会联系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