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新能源运维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能源运维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能源运维方案

第1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为了共同推进彼此认同的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以及能源综合高效利用这一可持续的发展的价值观,两家公司特别约定,本着友好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就鲁电集团与智谷创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成立联合运营合资公司展开讨论。

鲁电集团是一家有影响力并专注于节能科技、能源环保、能源综合利用、现代智能电力运维等技术的一家综合性的平台企业,在我省有较强的影响力,旗下能源谷集团是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

智谷创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充电桩投资、建设、运营的平台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充电桩托管运营平台,形成“车-桩-网”三位一体的充电网络。

两家公司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形成合力、强强联合,就共同运营中国区市场,实现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特设想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以市场运营为主,战略合作框架构想如下:

一、新设立公司为独立的公司,完整的市场架构组织体系,完整的人力资源架构跟组织体系,标准的公司设立,正常的税务登记,正常的公户开设,正常的实体运营。

二、新设立公司的办公地点在鲁电集团相关办公楼层。

三、新设定公司的团队搭建,从总经理、副总经理、营销副总、营销总监、营销经理,主要以智谷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出人招聘与培训,打造统一化运营市场。

四、新设立公司主要业务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1、智谷创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充电桩业务的全国运营;

2、鲁电集团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综合能源创新等一系列标准化或解决方案产品,在全中国的直接营销、政府营销或合伙人营销体系的构建;

3、鲁电集团标准化产品、标准化服务、标准化解决方案的全国性招商运营与加盟发展。

五、新设立公司大股东以智谷创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为主,二股东为鲁电集团,由两家公司共同出资,两个机构法人共同设立,法人代表、执行董事由智谷能源创新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出人。

第2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太阳能作为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受到国内外的空前重视,从能源供应安全和清洁利用的角度出发,世界各国正把太阳能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绿色、可持续等优点,被公认为21 世纪最重要、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之一。

光伏发电站主要分为大型集中式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相比集中式电站而言,分布式光伏发电因在位置选取、电能传输与规划、数据监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于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欧洲,分布式光伏在整个光伏发电应用中的比例高达70%,这一比例在美国更是超过了83%,而中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不足35%,因此,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海宁3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用金山开发区多个企业工业厂房屋顶作为建设场地。由于该项目涉及到海宁星莹家具、浙江联鸿纤维科技等11家工厂的近40个工业厂房屋顶,为了方便项目完工后的运维及项目建设成本的控制,满足消防火灾报警系统要求,因此该项目对光伏发电子系统火灾报警方案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对海宁30MWp分布式光伏电站子系统火灾报警的优化方案,降低项目成本,便于电站后期运维。

1 分布式光伏发电子系统常规火灾报警系统方案

目前国内光伏电站中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子系统火灾报警方案通常采用逆变器集装箱房配置烟感及温感探头来实现子系统的火灾报警方案。这种方案一般由逆变器厂家配套实施,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效果并不理想。

海宁30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包括11家厂房屋顶,然而该项目建设或扩建的配电房或集装箱式开关站通常为无人值守的情况,配置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无意义,并且在11家屋顶较分散、容量较小的情况下分别配置一套火灾报警控制器成本较高,方案显然是不尽合理的,所以提出能够在满足火灾报警规范的基础要求上实现该项目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并且优化方案,便于电站后期运维,降低项目成本。

2 设计优化后分布式光伏电站子系统监控方案

在海宁30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由于各个场区容量较小、集装箱开关站面积也较小,采用不配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方案,而直接由智能感温感烟探测器、信号线等组成,该探测器为多线设备,可提供一付无源接点,将该无源接点并接后直接送入本工程集装箱开关站内(或配电房内)的南瑞四合一装置,再通过南瑞的四合一装置送至海宁地区集控中心的监控后台。该方案能够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的功能,虽然没有配置区域报警控制器,但是一旦感温感烟探头感应到环境参数值超过阀值后,能够利用本身的火灾报警接点将报警信号通过四合一装置直接上传到监控后台,可立即通知集控中心人员处理火灾事件以达到火灾报警的功能。该方案为海宁项目节约了多台区域报警控制器的成本,既满足火灾报警要求,又适用于分布式项目厂家较多、各屋顶较分散、容量较小的情况。

3 优化方案的预期效益

对比海宁30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共11个厂家分别采用原有火灾报警系统方案和优化方案的设备成本比较,如表1。

经过对比看出,采用设计优化过的火灾报警系统方案的设备成本能够节约5.6万元,能够有效节约项目成本。而且优化方案系统结构简单,相比常规方案,减少了设备连接可能的故障点及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运维人员只需熟练掌握在监控后台对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即可。

4 结束语

该项目建成以后,项目公司通过成本核算,该方案确实减少了项目成本,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且通过现场运维人员反馈情况来看,经过设计优化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火灾报警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综上所述,设计优化采用火灾报警系统方案值得在以后分布式光伏电站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冰.变电站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优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24).

第3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运维支出报告显示:仅2007年中国移动电费支出就达76亿元人民币,中国联通也高达45亿元,电费支出几乎占据了两家移动运营商80%以上的运维费用。这个数字还在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网络的快速扩张而迅猛增长。

据中国移动综合部的孙佰介绍,中国移动2006年保有基站约25万个,至2007年,基站数目就已达30.7万个。基站数量的激增,加大了对能源的消耗,根据中国移动内部提供的耗能分析图表显示,目前基站耗能占据73%,这其中基站主设备耗电占据51%,基站空调耗电占据46%,其他配套设备耗电3%。

可见,若想从根本上降低基站耗电,节约运营成本,只有从机房主设备和空调入手。目前,通过空调乙二醇双冷等技术已经可以充分降低空调耗能,所以,基站主设备节能成为最大的突破口,也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节能不能只关注基站功耗

事实上,通过对移动运营商生产需求分析,设备制造商很早就意识到基站节能对于运营商运维成本降低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成熟产品。

由于实力和经验相当,目前各大设备商使用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方案差别不大,主要集中提升基站功放能效,采用节能软件降低基站运行能耗,各类绿色洁净能源的采用(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改进基站站点设计等。

目前,这三家设备制造商的最新主打基站产品都在采用较为先进的多载波功放技术(MCPA),可以大幅度降低每载频的能耗。根据资料显示,通过采用双密度载频,S4/4/4配置的GSM基站能耗从1800W迅速降到1000W左右,能耗节省高达40%以上。据华为中国区无线Mar-keting部CTO周建国表示,目前华为已经实现在单模块内最多支持6个载频,正在四川、青海等地进行测试和商用验证。爱立信也正在开发这样的基站,据介绍,对比2载频,这种新技术将节能40%以上。

目前运营商在进行节能测试时,过多地将目光集中在单一设备功耗上,而没有从基站整体考虑能耗。“这种方式是不合理的,有些时候尽管产品功放效率较高,但如果基站的整体设计不好,很可能要达到同样的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设备能耗一样很高。”爱立信无线解决方案专家章正珊表示。但好在目前,中国移动设计院已经意识到基站节能不能只关注功放,还要关注整体基站设计。

由于分布式基站4载频配置下平均能耗仅550W,基带与射频单元之间采用光纤传输,无馈线损耗,覆盖效果与传统宏基站相当,自然散热技术则省去了温控能耗,且占地面积小,安装快捷,能够广泛应用于室内覆盖、城区选址困难区域、热点覆盖等场景。由于分布式基站具有如此多的优势,中国移动已经明确表示,会进一步扩大分布式基站的应用场景,目前爱立信、华为正在内蒙古、广东、贵州、四川等地进行测试和验证。

软件节能优于硬件

降低设备的载频能够有效降低功耗,于是出现很多运维人员通过长时期观测载频使用情况,人为在“闲时”开关载频来达到节能的现象,虽然效果显著,但这样既浪费人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基站的应急能力。

目前各大厂商提供的节能软件改变了这种情况,让老旧基站焕发出新的节能活力。通过负载平衡能耗,在闲时将设备设定为节能状态,当话务量突增时,可以自动转化为正常状态。章正珊表示,爱立信的“PowerSaving”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根据话务量的变化自动对实际需要的载频数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基站能耗的目的,该功能可以应用于爱立信1994年后出产的所有基站产品上。而华为的绿色节能软件已经能够达到时隙开关,主要应用在华为GSM3012、3006G等主打产品上。诺基亚的NetActServiceQualityManager也有相同的功效。

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相对于硬件的投入,软件的投入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基站的节能问题,同时具有成本低,便于维护等特点,可以说是运营商最佳节能投入。另外,新能源的应用对于基站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能和太阳能等不稳定电力源,要求基站设备能够有更强壮的生命力。具周建国介绍,目前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已经选择了爱立信和华为在内蒙古等省市,针对太阳能的基站展开测试,检验基站设备的稳定性。

网络规划与设备功耗同等重要

在整体网络规划上,专家提出了“需求-设计-研发-制造-供应链-部署-回收-需求”等闭环周期节能系统,如华为的“E2E绿色设计方案”、爱立信的LCA绿色计划等计划也都是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典范。

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章正珊认为,基站节能的重点不应放在基站技术的升级上,而是应该放在网络规划中。“一个好的网络规划,在不影响用户通话质量和减少覆盖的基础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基站数量。这对于运营商来说,不但可以减少初期成本投入,同时也可以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据专家经验估计,让一个经验丰富的网络设计专家从最初即参与整体网络规划,可以将无线站点的数量减少30%~50%。

按目前网络基站设备2.5KW(GSM、CDMA基站平均能耗)来计算,每减少一个基站,每年可以减少耗能21900度电。

但是目前运营商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网络规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性,曾有中国联通地方运维人员对记者抱怨:“节能减排不能光靠在后期运维上下功夫,运维能够减少的能耗很少。节能减排要从新建基站网络规划抓起。由于没有良好的规划,造成现在后期维护上能源消耗过多的现象还很多。”

在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重点工作矩阵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将网络规划作为降低能耗的主要领域。业内专家解释说,由于这种方式的可实施难度大,投入规划成本大等问题,还是需要市场的考验。

向无空调基站挑战

据统计,温度从24度上调到28度时,基站节能效果将提高3%~8%。但是在目前的基站内,都有最高温度上限的设置,不能轻易调高基站温度。

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负责人秦光泽对记者表示,现在的基站设备已经能够适应普通的高温运行,之所以设定基站顶限温度——25℃,主要是考虑不影响基站内蓄电池的寿命,蓄电池在高温下不能正常运行,如遇断电等情况,会对网络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目前产业链各方正在行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移动也和有关厂商联系,试图研发出小型冷冻设备,将基站中的设备保护起来,这样就可以将基站内空调取消,来达到最大节能的目的。

第4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关键词:江苏;新能源;电力市场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及路径研究”(批准号:13EYD024);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江苏省新能源发电市场研究”(项目编号:TB20160819)成果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日

一、引言

从国民经济生产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与GDP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数据上看,2008~2014年江苏省GDP由30,981.98亿元增加至65,088.32亿元,年均增幅达12.14%。与之对应的是,电力消费量由3,118.32亿千瓦时增加至5,012.54亿千瓦时,年均增幅6.84%。从总量上看,江苏省GDP与电力消费量均位列全国前列,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从发展趋势来看,2000~2007年江苏省GDP年均增长13.5%。同时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3.3%。能源消费增幅明显放缓,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江苏省能源供应压力,达到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江苏省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发展相对稳定,经济体量在国内遥遥领先。目前全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需的一次能源主要依赖外地输入;未来全省要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基础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与能源利用方式。

二、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一)光伏发电。2008年,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889亿元,光伏产业产值达780亿元,占比高达87.74%。光伏产业已成为江苏省新能源领域的支柱产业,总产量和产能在全国均遥遥领先。其中,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5%,全国总产量的70%,达1,580MW。同时,各种利好政策不断助推光伏发电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链条已日臻完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形成了300余家相关企业从高纯度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集成发电系统设备到光伏应用产品的一条龙产业链,并不断向上下游进行延伸。无锡尚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luto单晶硅电池,其光电转换率已达19%,居世界第一位。徐州中能公司生产的多晶硅成本低至每公斤25美元,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江苏省光伏企业正不断加快自身国际化进程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光伏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受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光伏市场迅速萎缩,海外订单锐减,国内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部分企业陷入生产成本高、生产效能低、负债压力增大的窘况。

目前,江苏省的光伏产业竞争非常激烈,而光伏板的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往往需要十亿级的资金量,令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这些企业转而投资于光伏电站建设。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房地产开发的“代建-收购”模式得以发展。中小企业有技术却苦于没有资金,投资者有资金却主要热衷于收购电站。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引导资本与技术相结合,促使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风力发电。江苏省拥有954千米海岸线,沿海滩涂面积达6,500平方公里,而且每年仍持续向外淤涨。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25%,位居全国沿海各省区市之首,近海风电可开发量达18,000MW,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利用难度低。利用多方有利条件,江苏省成为全国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大省。风电整机制造能力高达100万千瓦,风电装备成套机组制造企业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风力发电机和高速齿轮箱、回转支承等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江苏风电生产在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引进消化,有力提升了兆瓦级风电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技术、重要支撑部件制造技术,从而使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在国内遥遥领先。风力发电1.5兆瓦机组形成批量生产,2兆瓦机组试制成功,3兆瓦机组研制进展顺利。下一步应结合江苏省风能资源、地理条件、土地资源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序发展沿湖滩涂、丘陵山区与地广人稀地带分散式低风速风力发电,就近接入电网,加快实现分散的风能资源就近分散利用。

(三)生物质能发电。农村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农村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生物质能作为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新能源,其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紧张形势下农村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举措。以农作物、木材及其废弃物和动物粪便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能源,广泛分布于各农村地区。在生物质能有效转化方面,生物质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远少于燃煤发电,特别是生物质从生长到燃烧总体上对环境不增加碳排放量,生物质气化更是对环境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对消除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科学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提高环境质量,使垃圾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起到了关键作用;农村沼气工程属于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使农民能够有效转化各种有机废弃物从而得到资源化利用,对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和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省生物质能利用以生物质制气、生物质发电、固体成型燃料为重点,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气,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加大步子,又好又快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进程。

(四)核能、水电、地热能。江苏省的核能产业以田湾核电站为代表,装机容量212亿千瓦,年发电量140亿千瓦时。作为中俄两国最大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已投产运营十余年,为江苏省提供了大量清洁电力,有力助推了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核电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前期巨大的投资使很多企业望而却步。面对广阔的市场,如何进一步激发投资者活力,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成为广大新能源民企共同关心的问题。

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能资源并不丰富,但河网密布,水量充沛,可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已建成的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年发电14.9亿千瓦时,为“削峰填谷”保障电网安全以及节约能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高热流地热异常带,为江苏省提供了丰富的地热能源。为充分利用地热能资源,江苏省拟开发以温泉和中浅层地温热能资源为主的商业模式。

三、光伏发电成本效益分析

(一)成本分析

1、建设成本。对于商用光伏电站而言,施工建设并持续运营的条件是社会资本的不断注入。光伏电站建设成本高,中小企业难以独自承担。其中,投资机构、电源生产商和发电集团都有通过售电而赚取超额利润的诉求,对我国光伏发电运营模式提出突破性挑战。对于随着薄膜发电技术的应用和储能产品的进步,对于自发自用的用户来说,投资成本在不断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部分用户一是有较高节能意愿的家庭;二是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单位;三是装机规模较大的工商企业。

2、运维成本。相较于建设成本,光伏发电的运维成本低廉。光伏发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约为25~30年,每年的运维成本约占投资额的0.5%~1%。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光伏电站一旦建成往往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投资企业来说,运营光伏电站能带来良好的现金流,同时有1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对于自发自用用户来说,满足自身能源供应后,多余的电力还可以并网出售,享受国家每千瓦时0.42元的补贴。在青海省等偏远地区,商业用电电价高达每千瓦时4元,采用这种模式无疑能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对于山区、高原、西北等我国电网欠发达的偏远地区而言,太阳能无疑是最方便、廉价的能源。一个光伏电站或屋顶太阳能发电设备成为了解决用电问题的最佳方案。光伏发电设备能极大地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当地提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并为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模式逐步脱贫致富提供了思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且相应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环境效益。利用屋顶、湖面、荒地等闲置空间建设的光伏发电机组不占用土地资源,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噪音。以一个3KW家用分布式并网发电机组为例,在全寿命周期中,除自用外,还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近10万度,可节约标煤35.1吨,减排二氧化碳91.62吨,减排二氧化硫0.29吨,减排氮氧化物0.25吨,以及大量灰渣的排放,从而改善了大气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新能源产业仍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需求。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已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消费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等许多领域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仍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不仅重视节约能源,还要注重开拓能源特别是新能源的供应渠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新能源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是江苏省新能源产业的一个明显特征。一方面以无锡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在新能源,尤其在光伏产业的市场中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苏北地区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以多晶硅和硅制品等原材料生产为主,技术性和创新性不强。在光伏发电领域,应根据江苏省太阳能资源、地理条件、土地资源以及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情况,以规模化与分散化相结合。构建以并网光伏电站项目为主、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辅、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示范,太阳能光热利用为补充的利用格局。不断扩大太阳能应用规模,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三)注意产业链延伸,开拓海外市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往往由政府或大型国企主导。与此同时,很多新能源中小企业依靠政府补贴生存,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现状。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下,如何让新能源中小企业有独立造血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新能源,很大程度上是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但在某些地区却是刚需。如我国的偏远地区和非洲、东南亚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电网覆盖率低。在没有电网覆盖的地区,新能源发电就成为解决用电问题的唯一方法。此类新能源工程以光伏和风电为主。为了解决发电不均衡,尤其是夜间和无风天气的用电问题,新能源发电设施往往要配合储能产品使用。产业发展有待提高,储能产品所发挥的作用对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储能产业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一方面在发达国家,“新能源发电――储能产品储电”模式已成为绝大多数新能源用户的标配;另一方面我国这种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在传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求趋于饱和的今天,应鼓励新能源企业延伸其产业链,着力研发高端储能产品。如发展化合物薄膜、晶硅薄膜、锂离子、钒液流、钠硫等电池储能技术。向新能源成套装备研发领域转型,积极顺应国内外需求。

(四)提升新能源企业整体质量,注重行业品牌建设。依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相关准入条件,对现有企业逐一进行审查,坚决淘汰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引导企业提高现有产品技术水平,加快研发新型技术产品,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做强做大。鼓励现有优势企业对规模小、无知名度、无研发能力进行兼并,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现有优势企业间开展战略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鼓励现有企业引入全球知名的新能源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利用知名企业的产品、技术、品牌、营销、管理等方面优势壮大自身。

(五)严格落实环评制度,杜绝以环保的名义破坏环境。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往往能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而且可显著减少煤炭消耗和火力发电的水资源消耗,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往往会忽略项目本身的环保性。光伏硅片的生产会消耗大量能源,风电装置建设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风力发电机旋转的风机叶片可能会对靠近居民区的地方产生噪音污染,生物质能发电尤其是垃圾焚烧发电如果烟气处理不当,会严重破坏环境、不利于充分发挥地热能,同时会破坏土壤周围生态系统。随着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盟对产品环保性的要求日益严苛,产品的环保性往往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瓶颈。因而,需要加强重视施工前做好环评及地质勘探等工作。新能源开发及使用过程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采取相应环保措施,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这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推动新能源企业“走出去”。

五、结束语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江苏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的重要内容,也将为江苏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出重要贡献,其新能源发电市场广阔,优势独特。结合当下电力体制改革,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有利于减少常规能源消耗,对于弥补资源短缺、增加能源总量、调整能源结构、满足供应需求、实现绿色经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企业应以自身实际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对投资者,尤其是民间资本加以适当引导,把握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把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江苏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当龄,朱健.江苏能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1.

[2]姚晓霞.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J].江苏商论,2010.3.

[3]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发[2009]74号)[E].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5.2.

[4]刘媛,许迎.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4.14.

第5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新能源、补贴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121-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在我国化石能源已日趋紧缺,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同题已日益突出,并危及到我国未来的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发展太阳能发电是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光伏发电由于其特有的可再生性,在生产能源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亲和力。因此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和建设小康社会刻不容缓的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 。

二、光伏电站的分类

光伏电站主要是分为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其中,集中式地面电站是指利用荒漠地区丰富和相对稳定的太阳能资源构建大型光伏电站,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分布式光伏电站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它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

三、光伏电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所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2016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达34.54GW,累计装机量77.42GW,均为全球第一。以区域来看,全国新增装机量最多的省分是新疆省,新增了3.29GW。《中电新闻网》统计,新能源在甘肃、内蒙、新疆、青海、陕西、宁夏等西北方六个省份已成为第二大电源。然而,这六个省份都面临程度不等的弃风、弃光问题。能源消纳能力不足是主因,也因而限制了大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开发脚步。中国已暂停下发2016年度甘肃、新疆的光伏发电指标,内蒙、青海、宁夏等省分2017年的光伏指标下形也不明朗。2017年1月1日之后,“全额上网”一类至三类资源区新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千瓦时,比2016年电价每千瓦时下调0.15元、0.13元、0.13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补贴标准仍然为0.42元/千瓦时。同时明确,今后光伏标杆电价根据成本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一些省市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额外还有补贴0.1元/千瓦~0.4元/千瓦不等。

由此可见,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在光伏发电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遇到的瓶颈,正是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所在,不仅有高额的补贴,而且根据《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大大简化了分布式电站的建设流程,为分布式安装者带来福音,也为分布式提供了发展的温床。

四、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方案

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交流电,升压后并入电网或者直接并网。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电池组件、汇流箱、光伏并网变流器以及综合监控系统组成。

接入电网的模式有2种:“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和“全额上网”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为例:

本工程光伏电站系统布置分为8个1MW分系统,每个子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并网逆变器、交流汇流箱和升压变组成;逆变器采用60KW组串式逆变器,共132台;交流汇流箱采用四进一出汇流箱,每台交流汇流箱接4台逆变器,共33台。每1MW逆变单元通过1台双绕组干式变压器升压致35KV,然后每4台升压变高压侧经并接后,最终以2回电缆线路接入本工程新建35KV开关站。

本工程新建35KV开关站一座,35KV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光伏电力通过2回35KV电缆汇集至35KV母线,最终经1回电缆出线接至厂区内35KV开闭所Ⅰ段备用间隔。

五、节能分析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既不直接消耗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该项目实际装机容量8.24MW,系统效率为80%,根据总装机容量,系统效率及倾斜面辐照量,可预测首年发电量为873万千瓦时,预测系统效率每年平均衰减为0.8%,由此可测算出20年总发电量为16202万千瓦时,平均年发电量为810万千瓦时。

以每万千瓦时电力消耗3.6吨标准煤计算,每年可替代常规能源2916.5吨的标准煤,每年二氧化碳p排量为7064吨,二氧化硫减排量为213吨,氮氧化物减排量为106吨,标准煤粉尘减排量为1928吨。以上的计算是不考虑光伏发电系统在生产过程耗能量。

六、投资估算与投资回报率

(一)光伏电站成本估算分析

1.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分析

一个光伏电站建设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气设备、支架、施工建安费以及设计费组成。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总投资约7500万元。建成后平均年发电量为810万千瓦时

2.光伏电站运营成本分析

(1)光伏电站运营成本计算

运营成本主要由运维人员的工资、设备维护费用组成。

(2)税,包括增值税和所得税。增值税税率按17%计算,所得税税率按照25%计算。

(3)偿还建设投资贷款的资金来源:企业未分配利润、固定资产折旧。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每年运营成本为30万元。

(二)光伏电站收益分析

接入电网模式不一样,收益相对也不一样。具体算法如下:

①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自发自用的电量×当地电价+上网电量×卖电价+补贴×全部发电量;

②全额上网模式:

(补贴+卖电价)×全部发电量。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每年发电收益为1215万元。总投资回报率为216%,年收益率为10.8%,项目投资回收期为6.33年。符合长期投资的盈利要求,盈利能力良好。

七、结论

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日益紧张,水力资源有限并对生态产生影响,核材料出现紧缺以及对环境、安全产生重大威胁,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能源短缺问题,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对节能减排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光伏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要求。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有国家政策支持、投资环境优良、丰富的能源优势、项目经济效益良好等优点。综上所述,201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规模将会进一步突破,由74GW突破至100GW,新增规模将达到26GW。由此可见,201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第6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如何转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开始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特别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还将该产业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已基本确立,即从混合动力逐步过渡到纯电力驱动。不过,受制于电池技术、配套基础设施和消费成本等多种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发展步伐仍相对缓慢。而且,由于存在外部性等问题,上述制约因素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克服。因此,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公共政策的支持、激励和引导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已经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目前,我国已经在产业规划布局、技术标准和创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整车销量也从2012年的不足1万辆,发展到2014年的7.4万辆,但和之前规划的“2015年累计实现50万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的目标”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看,其推广应用有明显的政策依赖性。为此,本文将在梳理研究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共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思路总结,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划和制定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二、 各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制定了相应的公共政策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欧盟各国普遍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具体见表1)。美国和德国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先者,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公共政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1. 美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中,政府专门拿出24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项目。该笔资金旨在加速提升美国在电池和电力驱动组件领域的制造能力,推动电动车的发展。所有资金被分为3大部分:(1)15亿美元支持企业生产电池及相关组件、加强电池的循环利用能力。(2)5亿美元用于支持开发机动车的电力驱动组件,如电力发动机、电动器件(Power Electronics)等。(3)4亿美元用于部署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机动车进行性能测试、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其中的一部分也用于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以积累电动交通体系所需的人力资本。而具体的支持项目则是由能源署通过竞争性过程选定。

此外,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美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优惠和支持政策:

一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根据美国政府提出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还是与汽车制造相关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均可以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税收减免政策支持。而且,为了鼓励相关企业生产能够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燃料,美国政府将这种企业也纳入税收减免政策的适用范围,具体的税收优惠额度则是依据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测定。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配套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推广和发展的核心支撑。为了鼓励私人部门加大对这一基础设施的建设,美国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美国政府将按照充电设施安装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同时,政府对私人部门所能享受的减免额度设置了上限且这一额度是逐年递减的。例如,根据规定,2010年当年的税收减免金额为充电设施安装费用的50%,其中家庭用户可以享受到的税收优惠上限是2 000美元,而企业用户则是50 000美元。2011年当年的税收减免金额为充电设施安装费用的30%,其中家庭用户可以享受到的税收优惠上限是1 000美元,而企业用户则为30 000美元。

二是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2009年7月1日,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总额为10亿美元的财政补贴计划,该政策的持续时间为一年。这项优惠政策的主要是向符合节能条件的汽车消费者提供财政补贴支持,以鼓励消费者购置能耗效率更高的机动车。例如,如果消费者新购置的汽车每加仑行驶里程数比原有汽车提高4公里,就可以获得3 500美元的财政补贴。不过,根据该项政策的规定,随着能耗效率的提高,消费者所能获得的补贴额度增幅是递减的。此外,美国政府还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根据相关政策,自2010年1月1日起,购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将可以享受到2 500美元~7 500美元的税收减免优惠,优惠金额则是参考汽车的动力电池组能量来测定。例如,如果所购买汽车的电池组能量为4kWh,消费者能够享受2 500美元的税收优惠,如果所购买汽车的电池组能量为16kWh,消费者则能够享受7 500美元的税收优惠。而且,政府还为上述优惠政策设计了退出机制――当某一厂商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20万辆后,从下一个季度开始,政府提供的税收减免额度将减少50%,从第四个季度开始会进一步再减少25%,从第六个季度开始该产品将不再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三是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为了鼓励各州和地方政府部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政府购买的支持力度,美国政府运用专项财政资金资助实施了一个涵盖30个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性项目。根据该项目的相关政策,受资助对象最多可以获得1 500万美元的财政资金支持,该笔资金的资助范围不仅包括各类新能源机动车辆的购置,还包括新能源汽车运行相关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运维支出等。同时,联邦政府本级也获得了相应的政府采购支持。按照美国能源法案通过的政府资助计划,联邦政府本级分别在2008年~2010财年享受到了1 500万美元、2 500万美元、6 500万美元的财政拨款支持来进行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设备的购置和租赁。另据本届政府的要求,自2015年起,联邦政府在实施公务用车的政府采购时将只考虑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

2. 德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和美国一样,德国政府也将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2009年施行的经济救助计划中,德国政府投入大笔资金设立了专项规划项目,用于支持新能源整车研发及包括充电网络在内的一系列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

为了保持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支持。首先,德国政府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规划并将锂离子电池技术确立为相应的关键技术突破点。其次,为保障上述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德国政府牵头建立了包括汽车工业界和各类研发机构等在内的锂离子电池联盟开展跨部门协作攻关,并在此过程中提供了高达6 000万欧元的财政预算资助。另外,根据2011年实施的政府行动计划,德国将在2013年底之前累计投入20亿欧元的财政资金用于资助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进中,德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德国在上述配套设施方面的规划,联邦政府将给予总额达3 600万欧元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扩大充电网络的规模,目标是截止到2020年在境内拥有90万个充电站点。

为了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形成,德国政府曾制定了一项政府采购计划,目标是截止到2013年,政府新购买或租赁的机动车中,10%的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要达到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50克。为了保障该项政府采购计划的持续推进,政府还将电动汽车领域的一些专家纳入进来,并会同各自治区和州议员共同制定了相应的政府采购指导手册。而在推动社会需求方面,2012年10月25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的交易税修正案提出,对于首次登记不晚于2015年12月31日的非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其他机动车辆,将机动车税的免税时间从5年延长到10年;对于在2016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之间登记注册的车辆,则可享受5年的免税优惠。另据2013年联邦参议院通过的年度税收议案,为了鼓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德国还将对电动和混合动力型公务车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该政策将依据电池的动力来计算公务购车的税收优惠额度,优惠金额大致相当于电池的价格。

三、 国际经验的政策启示

总结德国和美国的财税政策,尽管两国在具体的激励措施上存在差异,但有一些优秀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学习的:

一是重视财税激励政策的系统性。无论美国还是德国,其财税激励政策大都具有较为明确的规划,且在企业自主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培育、人才培养、政策法规等各个环节均作出了全面、细致的安排,保证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价值。例如,德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创新支持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路线规划,这有利于技术创新沿着既定的方向持续推进,从而也有助于确保财政资金支持的效用最大化。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还缺乏系统性,且存在各地方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不够协调、新能源汽车市场割裂等问题。因此,未来我国在制定相关产业促进政策时应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推动各产业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构建更加系统性和中立性的产业优惠政策体系。

二是相关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的出台都经过立法或议院审议,例如,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般都会以法案的形式公布实施,德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是经议院审议批准通过之后才开始执行。通过这种方式实施税收优惠,保证了相关政策的合法性,而且能避免政府利用优惠政策对微观市场运行进行随意干预,这有助于稳定各方的市场预期,避免了政策的随意性及由此引发的市场行为扭曲,因此也更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重视对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人力资源培育的政策支持。例如,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撑计划中,专门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以积累电动交通体系所需的人力资本。德国在“国家电动交通工具发展计划”中,也提出要加大对相关产业人才职业培养的支持力度,并特别指出要为本产业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提供技能再培训。作为新兴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均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制约,而且这些因素特别是人力资源积累往往也容易被政策所忽视。目前,我国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中也缺乏专门针对产业人才培养的措施。为此,未来的财税激励政策在这方面应有所加强。另外,政府对于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技术标准,同时可以考虑在条件合适的地区通过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相关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四是重视对于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都对新能源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专门拨付了大规模财政资金用于鼓励研究机构或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德国政府采用公共政策和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工业界和研究机构合作攻关的做法尤其值得我国借鉴学习。未来,我国也可以考虑设立专项产业研发基金,并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大产学研的合作力度,寻求产业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

五是重视财税政策在电动汽车市场培育初期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与传统机动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成本相对较高且面临着配套基础设施匮乏的困境。在产业发展初期,单纯依靠消费者的自发购买行为很难形成足够的市场规模,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市场培育阶段的支撑作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针对私人部门的优惠政策主要应用于销售环节,使产业政策的最终受益者为机动车消费者。而在政府采购环节,往往也会引入社会资源(如外部专家)和地方政府力量,并制定详尽的方案,确保政府采购政策的可实施性和财政资金的效率。

第7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投资要点:

1、车联网带动智能汽车智能化。

2、智能化使汽车企业更具科技型企业的特征。

从技术以及产业变迁的发展趋势上看,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一般认为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现在的以汽车制造商为中心,逐渐过渡到汽车制造商、汽车电子设备商、软件厂商、通信运营商等多市场主体平等共同参与,再进一步发展到以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的大型智慧型企业为中心的阶段。

智能汽车领域多方合作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特征。就应用层面看,目前国内车联网的发展相对智能汽车实际上更快,参与的行业范围也更广,同时商业化的特征也最强,并带动智能汽车智能化发展。

未来5-10年智能汽车或进入普及开始期,行业关注度将不断提升。汽车产业的未来格局因智能化因素也将会发生根本性变革,汽车企业将更具有科技型企业的特征。另外,车联网的应用普及及其商业化进程要快于智能汽车,同时相比乘用车,商用车的车联网商业化基因和诉求更浓。

智能汽车带来的相关投资机会和投资选择:中短期可关注,上汽集团、福田汽车、荣之联、四维图新、海格通信等。

船舶:产能缩减抬升行业盈利

投资要点:

1、新船订单向主流企业集中。

2、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新船订单均创下历史新高。

从“供给曲线”看产能:今年以来,新船订单向主流企业集中的态势已非常明显。根据克拉克松的统计,在中国153家船企中,今年前3季度仅有69家有所斩获,并且集中于大型船企手中。我们认为,造船的产能是跟价格和历史有关的“供给曲线”,基于周期下行的历史和当前的价格水平,闲置产能重启的难度是较大的,因此,随着主流船厂2015年船台基本排完, 未来船价仍具备缓步上行的条件。从中期来看,造船行业的产能缩减,有利于在低需求水平上实现供需平衡,从而抬升造船行业的盈利底部。

投资建议:造船行业的过剩订单已经得到消化,并进入了消化过剩运力的阶段,未来几年,造船行业将在“现实”(目前运力仍然过剩)与“预期”(航运供需将逐步改善)之间摆动,即在大周期底部的大幅震荡。而当前由于全球经济运行平稳,特别是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洲经济从收缩重回增长,造船行业处于相对于景气期,新签订单有望保持较高水平。结合行业需求回暖,产能状况改善,重点看好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等两家上市船企。中国船舶: 2013年全年承接新船订单有望突破1000万载重吨,创下历史新高。广船国际:今年前3季度,公司新签订单27艘、261万载重吨,全年新签订单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电气设备:变革孕育机会

投资要点:

1、未来几年电力投资整体仍将保持稳定。

2、电源结构调整和配网投资将成为行业主要看点。

电力建设规律决定了未来几年配网将进入大规模建设期,而电力体制改革则催生了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和特高压领域的政策性投资机会。

配网进入大规模建设期,设备商确定性受益:配网是国务院、发改委、能源局、电网公司都在着力推动的投资项目。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配网专项规划年内出台,2014年行业将正式进入大规模建设期,将有效提升配网设备商的经营业绩。

特高压依然值得期待:西南水电、东南沿海核电、西北火电以及风电光伏电站项目未来几年都将陆续投运,亟需特高压输电工程进行远距离输电,特高压四年的平稳运行也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巨大争议导致其进展缓慢,我们建议关注特高压政策的改变和线路获批带来的投资机会。

投资策略:2014年我们重点推荐投资确定性较强的配网和节能环保行业,推荐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将大幅开建的新能源产业,建议关注特高压领域的事件性投资机会和经营状况有望出现反转的公司。重点关注公司包括国电南瑞、北京科锐、金风科技、特变电工、中利科技、海润光伏、平高电气、华西能源、置信电气等。

证券:新型融资方式突破资金瓶颈

投资要点:

1、两家券商提出新融资方案打破常规。

2、高速增长的业绩是券商股股价的安全垫。

事件: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日前公告拟将融资业务的债权作为基础资产设立融出资金债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其中招商证券总额不超过40亿,广发证券不超过85亿。

目前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主要有公司债(不超过净资产的40%)和短期融资券(不超过净资本的60%)。采用类似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的运作方式将突破行业的资金瓶颈,利好行业资本中介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第8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网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力作为优质能源,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各地存在资源分布和人口疏密等差异,“电荒”成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瓶颈,“电荒”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电煤涨价引发发电成本高于上网电价,越发越亏,发电企业宁停不发;二是电力结构存在自身矛盾,新增电力能源资源多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用电需求旺盛地域多处于东部地区,跨区域高电压电网建设滞后,影响西电东送;三是新能源电源建设未及时进行配套输电电网项目规划建设,造成电力无法并入电网。如何应对“电荒”,已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进行输配电网络的建设或改造任务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如何在电网建设中有效进行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 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费用)最小化,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们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电网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就是从项目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对电网项目从规划、立项、可研、设备选型、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造价分析、控制。不仅要对电网工程建设成本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生产的运维费用进行预控,进一步对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分析。电网全寿命周期造价是评价电网项目是否经济合理的综合指标。

1 加强前期规划立项阶段造价管理

1.1 因地制宜确定建设规模

依托特高压建设跨区输电网架,结合区域规划整合站所布点,分析用电负荷确立合理建设规模,遏制盲目建设和超规模建设现象再度发生。我们应将电网建设规划融入国家各级政府整体规划之中,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规划。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和用电负荷情况,因地制宜规划电网建设、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原电网改造,整合电网结构。分区域采取不同电压等级建设网络,同塔多回路架设输电线路减少走廊占地、保护周边环境。线缆入地减少城市视觉污染、为城镇规划发展腾出空间,选用先进设备减少运维成本。同时在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工程建设成本,还要考虑运维成本,更要考虑社会效益。

1.2 无序规划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长期以来,国家各级政府整体规划常发生朝令夕改情况,电网项目经常因 “拍脑瓜”项目造成“今天建、明天改、后天拆”的现象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浪费。另外电网建设项目在方案审查中常常受投资预算所限,时常会出现不能将同期或近期需建设的电网项目整体进行考虑,也会发生“今天建、明天改、后天拆”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社会资源的损耗。

1.3 长远考虑、有序规划、集中实施控制工程造价

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我们为了最求工程的节约,就必须强化电网建设规划融入国家各级政府整体规划之中,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规划。尽最大限度在同一项目中完成近期同区域、所有网架建设和改造。避免发生重复进场造成的投资增加,多次停电造成的社会效益降低,“今天建、明天改”的工程成本浪费。

2 加强设备选型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2.1 加强电气(电网)设备标准化建设,降低设计成本

目前,电网建设工程所用同一型号设备,由于生产厂商不同,形式也五花八门。这给工程设计造成了只有在设备招标确定中标厂商后,才能索取设备资料进行工程施工设计,这不仅造成了简单设计工作的重复,也无形中加大了工程建设时间成本。如能够依托电力行业技术力量作为支撑,借助国家转型性发展契机,推动社会打造中国各种设备、材料标准化建设历程。力争将同一型号的电气(电网)设备按照各区域气候特点形成国家统一标准,就可以将电网工程设计按区域形成固有格式的施工图集,单项工程只需按照批准的规模进行平面布置图和相关配套图册的设计,其余选用标准图集即可,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工程设计成本和缩短工程建设周期。从而减少电网建设工程运维配置备品备件数量来降低运维成本,达到降低电网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

2.2 加强设备(材料)选型比较,降低能源损耗成本

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除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变电、输电、配电三个环节,它将广阔地域内的发电厂与用户连成一片,把集中生产的电能送到分散用电的千家万户,同时在三个环节中也消耗大量的电能,目前电网平均损耗约12%左右(网损5%左右,线损7%左右)。在物资招标过程根据物资的性价比,选择质优价廉物资,质优体现在物资制造质量、运行时自身消耗能源的多少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价廉体现在质量同等优质前提下的低价。同时加强研究新型节能材料(如为减少尖端放电损耗而改进行电网连接金具等)。以此来逐步降低电网损耗,同时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2.3 因地制宜进行设计,保护环境,降低社会成本

前些年,在电网建设中,电网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基本农田,为了线路走廊,砍伐过大片的森林,破坏过大量的植被,使自然环境受到过创伤。现在和今后我们就应在设计阶段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设计中不仅只是将电网需求变为设计成果,更应将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考虑施工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力求将环境损害降到最小直至消除,如:铁塔基础大开挖改为掏挖式减少植被破坏;选择和利用废弃的工业用地,既可减少道路施工难度,并能减少基本农田的占用;线路高跨既可以减少线路走廊树木砍伐,还可减少因树木生长引起对地距离不足造成线路故障或山火发生;同塔多回建设线路,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同时减少土地占用,等等。

3 加大“工业化”施工比例,提高施工定额水平

3.1 大力推广“装配式”施工设计,缩短现场施工时间

依托社会之力,发展电网建设;借助电网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在目前国家经济转型的洪流中,电网建设不能与社会孤立,也应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并应发挥央企应尽的义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同步发展。因此电网建设应在设计方面探索“工业化”建设经验,积极推进“装配式”电网设计和施工,在提高自身建设速度的同时,也推动社会一批配套厂家的崛起和发展,厂家批量生产装配式配件,可以降低原材料损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综合测算上,降低了电网建设引起的社会造价。但不能盲目各自为阵开展,在起步阶段就应将“配件”进行标准化分割,避免发生再一次进入难以统一标准的怪圈。因此就需要电网工程的设计单位,起到电网建设龙头作用,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将成型的“配件”形成早日形成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以此来推动“装配式”电网“配件”厂商规范建设和竞争。

3.2 大力提高机械化应用,提高施工定额水平

在电网建设施工中,机械化应用程度的高低,可以间接体现施工定额水平的高低。如,土石方开挖,由目前各种机械的诞生代替人工开挖,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等等。我们电网建设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大力发展QC小组,逐步探索新机械的发明和应用,逐步消除人海战术,力争提高施工机械化应用水平,努力提高施工定额水平,降低工程造价。

4 确保安全,扎扎实实降低运维成本

4.1 加大宣传力度,减少电网设施被盗造成各种损失增加

近些年,由于一些不法分子贪图小利,肆虐盗窃电网设施和材料,造成系统停电、线路跳闸、铁塔倾倒等事件频频发生,是电网企业承受巨大损失,给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电网设施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来维护、来珍惜,电网企业为了保护好人民赖以生存的电力设施,应加大宣传力度,依靠社会力量,共同保护电网设施,共同保护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居提供优质能源的电网设施的安全。以此来降低因电网设施被盗造成的资产损失、输送电量损失、以及抢修被盗设施花费的人力、财力等。

4.2 合理储备备品备件,减少流动资金

电网运维单位必须做到对自我进行运行维护的设备清楚、了解,掌握各设备故障发生几率的大小,通过精确计算,合理配备备品备件,避免出现备件过剩造成库存浪费,备品过少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维护,从而造成紧急调用物资加大运维成本。以此采用科学管理,提高备品备件合理配置,达到合理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降低电网全寿命周期费用。

5 分类回收,提高回收收益

电网企业作为电网运营企业,承负这千家万户的用电任务,也是成百上千发电企业的用户。固定资产非常庞大,但由于分布面广,被称作“没有围墙的工厂”,资产的管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资产报废环节。资产报废就面临着废旧物资的回收问题,由于物资报废制度的不健全或可操行差,常常造成废旧物资回收难度大、成本大、损失大。如何管好废旧物资的回收,这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难题。如果能够理顺管理程序,因地制宜进行分类回收,可以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残值率;可以降低回收损耗,提高回收比率。从而达到提高资产回收残值收益,降低电网全寿命周期费用。

电网建设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不仅涉及工程建设期,还牵涉投运后运维期和报废后处理期。如何能管好全寿命周期造价,需要全体参与人员以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电网事业为己任,开动创新思维,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探索各阶段突破点,从全局出发,考虑综合费用降低水平。这尚需从事电网建设和管理的全体人努力,从打造电网标准化设备入手,逐步进行系统化研究,跳出狭隘区间思维,从全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电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第9篇:新能源运维方案范文

年初的一项调查曾指出,28%的全球企业和25%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大数据实践。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企业大数据应用的真实情况,IT168近期联合ITPUB、ChinaUnix展开了一项有关大数据应用与趋势的专项调查,揭示大数据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及其解决之道。​

此次调查于2013年9月30日正式启动,历时一个半月,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回收问卷500余份,人群覆盖数据架构师、数据库管理和运维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研发总监和IT经理等技术人员。​

调查主要结论:​

1.每月新增数据规模在500G以上的企业由2012年的16.67%,增长到18.11%。虽然拥有大数据的企业比例有所上升,但与预测中数据增长速度还有很大差距。​

2.选用国产大数据产品的企业仅占5.61%,国产厂商若抓住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的重大机遇,将迎来成长的春天。​

3.企业认为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三个最大的难点是数据安全、系统性能瓶颈和数据类型多样化。​

4.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专业的大数据人才。​

5.针对非结构化数据,企业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6.当前已经部署大数据的企业达到21.89%,计划1年内部署的占27.92%,2014年将是大数据部署的高峰期。​

7.企业在大数据选型的过程中最先考虑的三个因素是产品的性能、服务与支持水平和与其他应用的兼容性。​

8.大多数企业选择大数据产品或解决方案的类型是大数据分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