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

第1篇: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会计电算化 培养模式

0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与实验实训室的短缺产生矛盾。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小微型企业,一方面是国家要求中小微型企业必须设置会计岗位以及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不断健全,使得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财务、会计相关岗位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一毕业就能独立上岗,独当一面。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作为企业不愿意在员工的培养上花费成本,用人单位在录取新员工时,都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有些企业甚至还将是否有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作为是否录用的标准之一。会计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管理活动,管理需要实践的磨砺来积累经验,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很难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场环境。就业市场的严峻,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的瓶颈给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挑战。从学校的实践教学到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无缝对接“,工学结合实验实训室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用人单位会计岗位操作技能的需求。解决了毕业生找工作难,企业招人难的问题。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以学校实践教学和企业定岗实训为主要教学内容,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社会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增强就业竞争力,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整合教学资源,坚持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大力推进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定位,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基础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2.1 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主体。课程设置的优化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综合教程、出纳实务、纳税实务、ERP沙盘模拟综合实训教程六门课程优化为核心课程。这六门核心课程全部参加院级课程改革。除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出纳实务是专业基础课程没有与其他课程整合以外,将国家税收、税务会计、抄报税系统整合为纳税实务课程;由用友财务软件公司与专业教师联合开发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教程(初、中级);由用友财务软件公司与ERP沙盘实训专职教师共同编写ERP沙盘模拟实训教程。对以上课程的优化和整合有两个目的,一是教学资源的优化分配,配置优秀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基础课程的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学科素质;二是由企业一线专家与专业教师联合开发实训教程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亮点,充分地结合了企业专家的职业经历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所有的教学都在实训室进行,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工学结合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不仅仅硬件设备的铺设和实训软件的应用,关键在于实施人员智力的贡献。

2.2 精品课建设是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 精品课的建设是课程改革的深度延伸。无论从课程架构、课程内容的丰富以及精炼上、课程资源库的链接等等都要上新台阶。精品课的建设不是有某一个专业教师独立能够完成的,而是由专业群的教师联合企业一线的专家共同进行的,而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维护和升级。以上六门优化的核心课程首先应该建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其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教程和纳税实务应该申报建设为省级精品课。这是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方向设计的。总体来讲就是要体现“精”和“标准”。

3 根据课程的特色,分模块实验实训室建设

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大规模的定岗实训很难落实,这和财会岗位工作特点相关。用人单位的会计资料和财务信息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不会对外公开。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用人单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不情愿接受财经专业的实习生顶岗实习原因。即使有部分用人单位愿意接受中期实训的学生,但是提供的实训岗位很有限,很难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大规模的实训要求,而且实习的具体工作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对口,无法完成实习内容,实习过程也很难控制,实习效果难以保证。实习变成企业廉价使用劳动力的一种借口。此外开发能够满足较大规模实训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很多就是“挂挂牌子,装装样子”,并没有具体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工学结合的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理念应该是以学校为主,企业顶岗实训为辅,企业共同参与开发实训课程并实施。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大规模的中期实训,同时实训内容也符合企业会计岗位技能需求的特点,这是切实可行的。此外实训室的建设必须有针对性,应该根据课程的特色,分模块进行实训室的建设。下面以基础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为例说明分模块建设实训室的特点。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建设。基础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会计核算流程的理解要准确,对会计专业术语的解读必须到位。这门课程必须选派技术专精且有丰富的从业经历的会计师来担任课程的实训指导,配合主讲教师做好该课程的分岗实训。有些学校让刚毕业的研究生来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这完全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误解。本实训室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作为实际操作标准,将教学标准与企业技术标准相结合,将标杆企业的企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来,作为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室的载体。内容从会计基本书写规范的演示及模拟实验到各种会计报表填制的演示及模拟实验,还有凭证之间的传递的演示,以及凭证、账簿和报表的装订等演示,都突出了两个特点:演示和模拟。突出模拟,从教具和课时量安排上满足学生的模拟训练,做到教会为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

4 “双师型”、“专兼结合”教师队伍的培养

建立“双师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手段。“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要立足根本。一是本土化,通过送出去的办法,培养自己的“双师型”的教师,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二是要引进来,将岗位的精英人才引入课堂,与“双师型”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取长补短,分工明确。学校的兼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补充。由企业的技术能手或专家担任。教学内容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讨论商定,教学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包括课程的市场调研、实训室建设方案等必须有企业专家的参与论证,并将讨论的结果提交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立的教学咨询委员会的批准方可实施。此外实验实训室要配齐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加强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并配合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教学讲义和实训指导书由专业教师组织企业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编写,在教学活动中由企业和教师共同参与授课。

5 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5.1.1 课程体系的不健全与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矛盾突出。很多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依然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教师只是就所教授的课程进行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理论课时和实践课程也是随意划分,没有具体的实践实训指导书,即便是有也是单元之间的简单复制。没有很好的整合课程资源,教师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学生的知识结构简单,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层面,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这是课程体系不健全所造成的。此外受学科系统性、专业局限性、前导后续课程不符合课程层次的逻辑关系的制约,很难在实验实训室开展实践教学,导致课程实践教学缺乏连贯性和融合性。所以说,工学结合实验实训室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能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会计岗位技能要求的“零对接”目的,能否为学生营造仿真的职场环境,与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设置的合理、课程内容的精炼、课程教学主体的交流密不可分。

5.1.2 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综合教学素质有待提高。“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要求专业教师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尽管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和有着较丰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但是高职院校的连年扩招,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师资严重缺乏。每个会计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的辅导,没有精力科研,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心得的交流和彼此的借鉴,更别说外出培训学习或者借鉴兄弟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了。工学结合实训室的建设必须培养一批实训指导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改善以及教学手段多样化的综合应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们相互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开展教学比赛,课件设计比赛,一线的名师的教学示范活动,积累实践教学经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素质。

5.1.3 没有建立与“工学结合”实践教学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通过对“教”与“学”效果的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手段。从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到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设计标准化管理、教学手段应用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等教学评价活动,没有与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相配套。评价成为走过场,没有标准,没有制约,实践教学效果到底如何没有完整真实的反馈意见,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5.2 建议 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实验实训室建设着重学生实际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与企业会计岗位技能需求是相吻合的。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定位必须准确。与培养目标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总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等必须为这个目标服务。

6 结语

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实验实训室建设目标就是要培养企业会计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建实验实训室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环节。整合资源、遵循“互惠互赢、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政策优势,吸引企业资金、设备和管理经验等的投入,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多方位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曹志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2).

[2]蔡秀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基本形式-模拟实训[J].会计之友,2007(8).

[3]刘兴增.关于高职高专会计实训教学改革的构想[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

第2篇: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基本内容

1、 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2、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3、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4、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5、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7、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 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8、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第3篇: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共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会计学专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定位已经渗透到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之中,改变着以往人们认识中的高校只有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责任,而没有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义务的传统观念。在会计学专业建设发展中,应本着立足地方经济、服务基层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确立培养“品德好、专业精、上手快、技能强、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品牌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探讨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会计学专业是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的传统专业,从办学层次上看。目前有大学本科、专科层次,职业教育高、中级层次,研究生硕士、博士层次等多种办学层次;从专业覆盖面和招生人数上看,有资料显示,在全国综合类大学中。几乎十分之一的高等院校都办有会计学专业。仅黑龙江省属25所本科院校中,就有13所院校开办会计学本科专业。且招生总人数仍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把会计学本科专业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那么,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如何呢?

多数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已经形成固有的定势,建立了包括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等核心理论课程的架构。设置了课程实验、专业综合模拟实验、电算化会计实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在立足于应用型的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高等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但由于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根植于施教者的思想之中,理论教学主宰着教育教学的阵地。实践教学的空间有限。在被调研走访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90%的人认为,在校会计专业课学了不少,但如果直接到岗位上从事会计工作,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高校中,要么实践学时满足不了要求,要么缺少专门的实践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二)实验教程内容单一

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系统的教材或教程,实践指导教师往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或自编或收集一些资料供教学和学生使用。有些未及时修改和补充的内容只好删减掉,有些新的实践资料及时补充一部分,但不完整,实践内容单一陈旧。

(三)实践教师缺少指导经验

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理论型的,据不完全统计,在实际会计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的教师不到10%,经常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的教师不足20%。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些院校因近几年突击进人,使教师出现了年轻化态势。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增多,但他们缺少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经验;而老教师又忙于评职晋级,教师社会实践缺少系统的参与和研究。多数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由理论授课教师兼任。教师实践指导意识不强,缺乏指导经验的积累。

(四)实验、实习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

在走访高校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很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花了很大力气。增加了投入,使实验实习环境有了全面改善,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由于缺少人力、财力的进一步投入,缺乏必要的监控机制,使大量的实验、实习资源处于初级开发利用阶段,有的院校干脆把好端端的实验室和应用软件闲置起来。使优质资源形同虚设。

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政策因素、社会因素、学校财力因素等。除此之外,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仍然是主要原因。

为了使实践教学建立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真正达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缩短校企之间供需的差距,哈尔滨学院以会计学本科专业为试点,进行了实践教学校企共建设计。

二、哈尔滨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设计

(一)校企共建实践教学解析

从哲学意义上讲,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把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的特性。方法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会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学理论,验证、运用并创新理论,使学生具备岗位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为此,实践教学应放在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上统筹设计。

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即以学校为主体,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建立学校与企业两个阵地,共用学校与企业两部分资源;共同设计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定位、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实践比例、实践环节等,共同完成高校实践教学任务。一句话,高校的实践教学应该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

(二)成立实践教学组织机构

成立本专业实践教学组织机构,由学校与企业双方人员组成,签订协议,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落实责任制,建立一整套实践教学共建办法和严格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有方案、有制度、有考核,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求得行政管理部门政策导向的支持。取得学校资金支持。加大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共建模式。

(三)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以校企共建思想为指导。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环节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即主要环节。具体为:

道德操守教育――观摩实验――课程实验――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与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专业编程实验――ERP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践、学年论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共同组成实践教学体系。

1.道德操守教育:制作专业教育专题片,通过组织观看财务会计从业人员遵守操行和违纪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诚信和操守教育,并结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制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坚持准则是本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

2.观摩实验:此实验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看专题片和实际观摩实习等方式完成。专题片的制作要纵观企业财务资金活动全貌,注重会计核算细节,反映规范、现代、直观的财务运行活动;观摩实习即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使学生在熟知财会业务知识之前,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概貌、财务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和会计应用特点等。便于安排学习进程。

3.课程实验:此实验是专业基础理论的操作和应用。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理论。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验证学生对理论掌握的程度。该实验要取得现代企业真实(应作技术处理)、完整、现实的资料,在学校实训室内即可完成。

4.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与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此实验分为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和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两个步骤。一般来讲,手工与电算模拟实验应使用同一套资料,便于理解会计学理论,掌握实际工作的技能要求。该实验应以不同类型企业完整的会计活动为基础。对实习基地所提供的完整的会计资料进行再加工,在校内为学生创设企业模拟环境,使学生掌握不同会计岗位手工记账和电算化记账工作,检验与岗位需求的差距。

5.专业编程实验:此实验是模拟应用与创新实验,即利用Excel、Access的工具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计算机和财务方面的知识,自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财务管理系统,为将来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奠定实践基础。

6.ERP实训:此实验是模拟应用与创新性训练,在完成以上实践教学环节后,站在企业全局高度,进行生产、经营、预测、决策和评价。通过手工环境下的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灵活运用专业理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实验(训)需要企业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在校内实训室内模拟完成。

7.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实际应用与创新实验,该环节要求学生深入基地进行实战。实战前,实习基地指导教师需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包括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考核等,合格后方可进驻企业。学生进驻企业前要与院方签订协议,承担违约责任。学生进驻企业后,将参与企业财务运营活动,办理对外业务,接受真正的考验。毕业实习后。举行实习经验交流会,同学之间交流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8.毕业论文:在理论学习和各环节实践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践教师指导,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充分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论文要体现学术性、创造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特点,经过校内教师认真指导后,请企业教师参加答辩评审,把好质量关。

(四)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两部分组成,实行规范的教师管理机制,制定校内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制度,在资金保障的情况下使教师完成技能指导水平提高和对企业会计理论指导双重任务。教师每年要拿出实践成果,递交实践报告。学校组织座谈交流、评议和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对教师全面考核的指标之一,成为评职晋级的一个依据。

聘请企业专家作为长期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把聘任教师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体制中,规定固定的工资补助标准,签订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制订合作计划,落实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企业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考核的一项指标。真正建立起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五)实践指导教程的完善

学校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每年必须集中修改实验资料,对企业实际资料进行全面的加工整理,编写实验教程。保证向学生提供完整、适度、全新的实验资料,提供企业财务活动设计方案。

第4篇: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专业知识快速交替更新,为实现在校生文化、能力与所学专业全面结合,并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充分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研究教学改革,提高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行业工作人员是作为给各个行业提供财务管理与人才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支持的专业人员。如何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缩短会计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与其职业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是会计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对会计学本科教育的严峻挑战。

一、会计教学课程专业改革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趋于旺盛,会计人员相对于其他专业就业优势比较明显。但应届毕业生却在就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缺乏自信心。工作中面对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财务人员,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往往实习期结束后对整个财务工作流程还缺乏一个系统的认知与了解。二是主动性不高。习惯于老师在学习上的督促,到单位后也寄望于领导耳提面命,工作上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三是缺少实践经验,到企业后遇到问题就照搬照抄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不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感觉工作力不从心。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迫切需要会计教育改革。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院校,应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师本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加强学生工作能力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二、目前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与分析

(一)会计专业老师自身缺乏实践能力。会计专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别,一些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无法与时俱进的了解最新的操作,对现在的一些电算化软件不熟悉,在学生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给予准确的答复;繁忙而沉重的教学任务和现实情况的压力,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到企业去进行实践锻炼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使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脱离实践。

(二)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灵活性。现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每门课程内容都有交叉,本科生上课会感觉乏味,难以理解掌握,各种科目容易混淆。有的高校教育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针对学生的考试,侧重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灵活性,制定单独学习计划。实操由外聘专家负责监督指导。1.实训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较小。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在通过增加实训学时来加大实训教学改革力度,仅日本而言,其很多大学实训学时都超过了35%,有的甚至高达45%。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实训学时明显远远不够,据我国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训学时的调查显示,河北师大的实训学时比重是10.3,江西财大的比重是10.1,华北交大的比重是9.4。2.实训内容过于保守和单一。现在许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实训教材都直接把试验的内容、目的、方法和结果写在教材中,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一步步操作,其学习过程十分被动,既缺乏了让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又使学生对会计理论应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认知度降低。

(三)过分强调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忽视会计监督。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基本上都存在“重核算、轻监督”的通病。在会计实训中,教师基本上都要求同学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再利用手工或财务软件根据记账凭证来登记账薄,最后根据账簿记录计算产品成本并编制会计报表。这种训练模式,虽然能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到整套业务流程、掌握核算技能,但却忽略了“监督”这一重要的审核环节。(四)毕业生实习得不到保障。由于会计专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多数企业不愿意让实习生来本公司实习。企业不可能让临时来得学习者了解到本公司的真实业务或参与本公司经济业务的处理,只会简单地介绍一下财务整个帐套的制作过程,学生无法参与实际操作,使毕业生实习效果大打折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新形势下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队伍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会计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要求教师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院校应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选择的与当地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定期、分批让教师到这些单位挂职锻炼,掌握会计工作现状和改革发展趋势,积累实践经验;聘请有经验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会计人员定期来学校指导教学,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改变教材内容使其与工作内容更加贴近。寻找与实际工作更加贴切的会计教材,教材内容应包含在参加工作后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教材必须与实际工作整体化的过程相关联,所以需要企事业单位在职会计与社会实践学者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分析,寻找一些具有会计人员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再做分析,将个人实际掌握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作对比,确定下一步学习方向,也可以指定特殊的毕业设计与内容,锻炼学生实操能力。

(三)改变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社会长期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讲述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会计案例并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把在课堂所学的会计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监督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训核算结束后交换核算材料,互相进行审计,并制出审计报告。(四)帮助学生寻找途径以解决实习难的问题。组织模拟实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除了必修课程与基础知识以外,还必须参与模拟实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企业一起开发企业独特的会计课程教材,实现订单式教学,学生毕业即就业,间接解决就业难问题。

四、会计教学与课程改革

(一)教学改革———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法。1.操作教学。使用合作开发的会计课程教材,聘请会计实践专家在“会计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参与教学,指导学生根据仿真企业资料设置账簿,按教材的学习内容,从原始凭证的填审、记账凭证的填制、记账、编制报表至网上报税等会计岗位核算工作,全部动手操作。按学习进程定期考评每位学生处理仿真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2.实操教学。合作开发会计课程一体化教材,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工作经验。实践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安排校内教师教授,根据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理论教学。3.现场教学。聘请校外单位会计参与学校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阅会计核算资料,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更快适应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寻找自己专业知识的弱点。

(二)教辅改革—开发实用教材辅助教学。教材选择多样化,首先选择应符合会计法规、会计制度,更要适应多样化市场的需要,例如增加所得税会计业务、对外投资、合并会计报表及资金融通等业务,使学生既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又能提高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根据会计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成果,教师与部分会计实践专家合作,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符合学习场所特点的学习目标。进而确定与会计岗位密切相关的工作与学习内容,据此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按学习领域结构构成的会计职业教育课程计划、教材。

(三)实习改革—学校创建模拟实习环境。学校组建虚拟的股份制记账机构,让学生在校园就能直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通过连续性的模拟学习,提高学生毕业后就业能力。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可以部分学生上课,部分学生参与实践,或者暑假寒假组织学生帮助小微企业处理账务,使其得到部分补助,以解决特困学生在校的生活困难问题。

第5篇: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信息技术的突变呼唤着会计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会计革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毫无疑问,会计大环境的变化也迫切呼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必须重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改革,否则,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将难以实现。

一、会计信息化及其特点

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机、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等处理,为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而适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顺应的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管理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为决策者提供可靠、实用的决策信息并能实时主动地报告财务信息的一个过程。

与会计电算化相比,会计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1)从范围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财务会计部门,而且还涉及其他业务管理部门;(2)从功能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进行会计核算,还进行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与决策,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来重整会计流程;(3)从技术手段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采用计算机技术,还要以通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主,进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基于这些特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适时改革,才能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

二、会计信息化目标的更新

会计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当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时,学生们能“适者生存”吗?学生在大学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可能终身受用。人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素质”,这三者应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国家教育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本科学生也要作科学”的指导思想,借鉴美国会计教育中心“用户——目标”模式和“知识——能力”模式,我们可以设计出包括三个能力层次的培养目标:(1)掌握——运用所学会计及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来处理常规的会计信息化;(2)运用——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3)深化——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深入,运用相关学科的新成就,发展会计信息化这一分支学科理论的能力。具体地说是培养一种掌握经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应用计算机解决财务、会计和审计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咨询和服务的参谋型人才;能独立规划、设计和领导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型人才。

三、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的重组

现行的会计教学内容体系基本采用了“双轨运行”的模式。一条线是会计专业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另一条线是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在“双轨运行”的模式下,学生无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突出,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内容。

(一)会计基本理论教学。主要通过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经济税收法规方面的课程教学,是学生对整个会计系统的运行环境、运行过程及运行的基本原理做一个整体的把握,为会计信息的综合运用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信息化教学。主要通过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基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基础、软件技术基础和应用软件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做一定的了解,同时能够运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等进行日常的分析、维护处理。

(三)会计信息化实务教学。通过开设《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课程,使学生对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有感性认识,并地与所学的会计知识进行比较,了解其处理流程的差异;通过设置《Access数据库》和《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来解决财务分析、预测管理,借助于Excel建立分析、预测模型来解决日常会计、财务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本环节应以综合的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案例为基础,以财务及管理软件的应用原理和应用过程为主线,逐步培养学生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集成处理思想和数据共享能力。

(四)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信息化教学尤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会计信息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专项实训和毕业实习三部分。教学实验应围绕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注重能力训练、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训教学内容是注重事中的监督和控制,可以考虑引入“企业经营决策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的体验式方式,将复杂抽象的财务及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在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毕业实习则应在把握和分析会计信息化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和专门化的强化训练,对那些在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应该给予重视而没有重视的部分,特别要注意查漏补缺,把毕业实习既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又作为教学过程的和延续。

四、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改进

(一)教学手段信息化。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信息化要求下,计算机教学将转变成主要教学手段,而“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将成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所讲授的知识变得声像并茂、直观易懂、生动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得以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二)教学多样化。会计信息化教学除了进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应该加强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教学和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避免纸上谈兵。理论知识的讲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线教学法、虚拟现实教学法、远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索取之情。同时,应大胆地走出去和引进来,追求课堂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引入企业实际的会计信息化和管理的实务案例,努力挖掘学生的能力极限,形成互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针对实验教学环节,可以采用验证式实验、模仿式实验、探索式实验和开放式实验等方法,使学生能在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培养与锻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把理论灵活运用到实务中去。由于信息化教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许多预测、决策、控制问题可以通过财务软件或Excel等工具来解决,相应的课程需要增加学生上机实验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会计信息化考核方式的变革

第6篇:电算化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终身学习,首次在意大利的“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作为独立概念提出来。终身学习,是指在人的生命的不同阶段连续地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它不是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完成,而是强调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完善,不断开发人的潜能的过程。

二、终身学习理念下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现状

(一)品牌定位不清晰

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高职院校应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财经教育品牌定位要适应这种理念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直接照搬其他高校的办学定位,忽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财经教育定位在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个别高职院校直接将考证通过率和学生就业率作为定位依据。总的来说,众多的高职院校,财经教育定位方面十分模糊,不能结合自身的生源和师资力量以及学校的硬件设备进行合理的定位,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

(二)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没有足够重视开发教学资源,使得财经类学生不能获取更有用的学习信息。很多高职院校的财经教育,仍然是进行简单的理论教学,缺乏可供学生进行实操性学习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授《财务管理学》时,教师仅仅通过教材给学生讲解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却未从工作的角度给学生传递一些更具有实际意义的经验。一些高职院校,整个教学管理都没有从终身学习的角度为学生开发更多的资源,传递更多的教育信息。

(三)复制他校模式,缺乏特色

要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就要增强学生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就要有自身的特色。大部分高职院校,习惯去复制其他学校的培养模式。例如,很到高校看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财经教育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就直接照搬光华的教育学模式,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硬件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基础水平。不少高职院校,校训都十分雷同,一味贪大求全,比规模、比层次、比数量,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四)宣传营销缺乏品牌活动载体

高职财经教育的宣传,是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宣传营销方面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缺乏品牌活动载体。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宣传自身的财经教育时,主要是通过网络资源和电话方式进行推广,也有一些高职院校,甚至直接在大街或者高中院校派发传单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推广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但都不是大范围的,使得高职财经教育宣传效果不佳。

(五)财经教育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评估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仅仅局限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估,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估系统,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比较草率,甚至随便通过几张简单的教学调查表,让几位学生代表进行打分,这种评估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三、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展示本校财经教育的特色

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所高校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像企业一样进行市场细分,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不能盲目去效仿他校,复制他校的成功模式,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特色。高职财经教育进行品牌建设,就要在学科设置方面有所侧重,突出本院校的特色和个性。依靠品牌建设,有助于树立本校特色,以特色求发展,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活力,同时能够增强本校财经教育的市场竞争力。

(二)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就说过“为了办好学校,大学要注重品牌,树立良好形象”的话语。高职财经教育树立良好的品牌,有助于吸引学生与家长的注意,同时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另外,高职财经教育有着良好的品牌,也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获得政府、社会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一切工作处于良性循环中。高职财经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给家长、学生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一种亲和力及认同感。

(三)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学校而言,品牌也是其无形的价值。一方面,高职教育品牌提升,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来学校深造。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名师和学者加入这个团队,有着更优秀的生源和教师,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基础。例如,香港高校注重品牌的建设,每年在大陆都招收很多优秀的学生。加强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有助于学校适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需求,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四、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策略

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高职财经教育要整合自身的资源,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品牌,培养具有国际知识、创新竞争能力的人才。为此,高职财经教育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品牌建设。

(一)高职财经教育需要进行品牌定位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造高职财经教育品牌,首先要确定清晰的办学目标,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总的来说,在终身学习理念影响下,高职财经教育要以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全面发展的财经类人才为目标。各高职院校,在大的定位方向下明确自身的定位,比如某地方财经职业学院,可以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将学校定位为以财经特色服务于本地经济。在这种品牌定位思想下,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方面就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强调学生的区域化培养,进一步打造本职业院校的财经教育品牌。

(二)高职财经教育要有自身的特色

高职财经教育,要打造自己响亮的品牌,还要整合自身的办学优势。高职财经教育办学上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要利用本校的优势资源,设计本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和财经课程体系。比如某财经职业院校,除了财经专业比较强,外语专业也有优势。例如,该院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双语教学”的课程。有了外语的特色,再强调自身的财经优势,这样培养的学生更能与国际接轨,具有较强竞争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与普通本科有所区别,高职院校是以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财经教育就要体现“职业型”和“技能型”。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例如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让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岗位实习,提高自身的账务处理能力,熟悉财务管理的整个流程。

(三)提升办学质量

高职财经教育进行品牌建设,应做到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高职财经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办学质量。

在硬件上要保证教学资源充足、设施齐全。例如,高职财经院系,教室要配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财经类专业要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完善的会计软件,会计账本、收据、发票、练功券、验钞机等都要有所准备。金融专业,也要有金融实训室。另外,图书馆要完善,最好财经院系能拥有独立的图书馆,可以提供充足的财经类图书和资料。对于一些偏管理的专业,要配备专门的案例讨论室,满足相关专业学习的需要。

在软件上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比如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学位、提供假期外出培训机会,外派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条件允许的高职院校,还可以派优秀的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交流,并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大力招聘优秀的财经教师,尤其是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来,并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留住优秀教师。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一些财经名人或者世界500强的管理者过来讲座。让学生与财经名人近距离接触,感受财经界最前沿的知识。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技能竞赛,比如“股票模拟大赛”、“创业大赛”、“营销案例大赛”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参加比赛,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

(四)多渠道进行营销

通过学校网站进行推广。一般来说,自身的官网是网络推广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高职财经院校的官网要及时更新信息,比如学校在某方面获奖,或者学生参加比赛拿奖了,要第一时间新闻稿,这样可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另外要在一些招生网站进行推广,比如当地的高考招生网等。

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推广。高职院校,可以在微信上发起一些热门话题,如“哪个专业最赚钱”等,以达到吸引网友关注的目的。这样,能够提升本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学生的加入。

还可以通过辅导班网站进行宣传。财经院校,一般都需要考相关的证书,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会与一些辅导机构进行合作。比如跟中华会计网校进行助理会计师辅导合作,学校可以在其网站上推广自己,这样也可以比较有效地增加学校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