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匠精神培训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

第1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0-05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鉴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w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发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对于工匠精神,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1]。它表现为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2]。

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师生、各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笔者通过网上随机调查的形式,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01份,参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员。

调查显示,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来看,7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数人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来看,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53%的职业院校开始了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的探索尝试,且在专业教学予以渗透。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满意度还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3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这说明,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较统一的认识,但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分析

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理念偏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并非完全是由当代职业教育造成,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和“白领至上”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在多数人看来,职业教育依然是“二等教育”。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2.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升学机制缺乏开放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多数无法进入高一层次深造,加重了职业教育为“二等教育” 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于无法进入普通教育系列深造而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促进“两个结合”、坚持“三项原则”、实施“四大工程”、着力“五个环节”的“12345”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及学工等部门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协调落实,企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二)促进“两个结合”

按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坚持德才并举,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锻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准职业人”。

(三)坚持“三项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在培养途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增强培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1.在培养途径上,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与塑造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避免简单说服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入心入脑。

2.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实施“四大工程”

1.思想引领工程。通过设立意见箱、倾听日,调研,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大胆进行思政课改,鼓励申报思政课题。以校园讲堂、班团会为主要阵地,通过主题讲座、创业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文化教育塑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

2.立德强能工程。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导教师不仅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专业技能传授、职业人格感染和身体力行示范等多个侧面,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师生走进企业,⒂肫笠导际醮葱潞脱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承办技能大赛,开展模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真实的操作流程演练,让师生较全面感受企业氛围,丰富职场经验,提高对职业精神的感知,在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

3.文化育人工程。坚持“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讲座,让企业精神走入校园,增强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高人文素养。进行文化体验,突出文化育人,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

4.舆论引导工程。发挥以院报、心理报、橱窗、广播、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构建学院、部门或系部、班级三级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立体宣传、深度宣传、持续宣传的良好态势,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五个环节”

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细化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3]。

1.基于工匠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创新。第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民主法制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为促进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召开思政课改座谈会,加强思政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融于一体,通过律师讲堂、课外延伸、案例分析、播放视频、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生动性与教育性,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理论育人的效果。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把评价重点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形成教育导向。

2.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合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1)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专业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如,经过调研归纳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专业核心课程《天棚装饰施工》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甲方、监理等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2)体现在实习实训中。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企业“6s管理”融入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作业现场物品工具有序摆放,作业期间保持配件、工具、油污三不落地,通道保持畅通,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工具箱责任到人定位放置,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旧件整齐摆放,废件及时处理,桌椅地面整洁”。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则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于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如在与新能源公司合办的化工工艺专业新奥班,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4.基于工匠精神细化日常行为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以“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在宿舍、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育全过程,细化到学生行为管理、勤工俭学、文明宿舍创建、戒烟行动、早操晨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各环节,为将来走上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5.基于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营造体现行业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1)打造精神文化。_立“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笃学、奋进、雅行、和谐”的校风和“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的学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中长期坚持。

(2)夯实物质文化。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标识,提升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养成与环境协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完善制度文化。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根据培育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

(4)践行行为文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以感恩、诚信、职业教育等为内容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把企业元素、生产岗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社会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技能和创业实践,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就业性特色。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强自立意识。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了互相促进、同步提升。机械系一名学生,在华泰汽车集团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发现送料小车上的两对塑料小轮大小不一,对曲轴的正常旋转起到了阻碍作用。他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把小轮用车床车掉2mm,气动装置就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他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并给予了奖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知识、技能、素养并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全日制高职招生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新生录取率、报到率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前列,推动办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梦,更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成才梦。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第2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传统建筑工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是构成当地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对于研究当地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研究长期以来偏重于研究官式实例,民间建筑研究偏少,而传统建筑设计均由师徒相授、世代相传,由于是口授心传,缺少系统的理论文献,加上中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地方做法更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在我国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的实物在不断减少,具有传统营造技术与经验的工匠年岁渐老,历史已经将他们推到了边缘,不少工匠带着几千年人类初始文明积累传承的工艺和经验在各个角落悄然谢幕,无声无息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大量营造技术濒于失传、传统民族文化陷于危机的当今,对其进行抢救性研究和保护是维系历史文脉、守住历史记忆的需要,对探究社会变迁中地方性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亦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作为当代建筑历史学人,搜集、保护和研究这些宝贵信息是对祖先和子孙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建筑沙龙将推出系列论坛,通过论坛寻找末代建筑工匠、记录地域性传统建筑与传统建筑工艺、通过守住这些珍贵历史记忆来告诉世人我们曾有的智慧与精彩;通过论坛引进科学精神,继承发展民族建筑文化,从学术的角度研究传统建筑技术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之薪火相传;通过论坛从旧有建筑文化中感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需求并探求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沙龙将邀请从事传统工艺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与工作人员,有遗产保护专家、建筑历史工作者、民俗研究工作者、旅游部门人员、民间木匠等等。本次沙龙以专家视角为主,邀请著名遗产保护专家朱光亚教授、数位从事建筑遗产保护以及传统建筑工艺研究的博士生,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就传统建筑工艺保护的话题各抒己见或“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痛惜每天都在消逝的遗产;或“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唤醒人们珍重遗产之意识;或“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以经世致用之态度探讨积极的对策。

说到传统工艺,不由想到了《庄子・养生主》篇中的庖丁解牛故事,那篇妙文不妨看成是对传统工艺登峰造极部分的描写,一把尖刀在庖丁手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依,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哗哗作响,飞刀进出),莫不中音(莫不合乎音律)……每至于族(每遇筋骨交错处)……动刀甚微(小心切入,慢慢剖解),(言桀)然已解最终哗啦一声,肉骨分开,如土委地(如泥土散落)”。在匠人手中的工具极简单,不过一把刀,工作的对象或日材料是一头杀过的牛,产品则是剖解后的牛肉。核心的技艺是庖丁数十年练出来的剖解牛的那一套“依乎天理(依牛天然结构),批大却(插入筋骨缝隙),导大(穴款)(页空隙进刀),因其固然(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的超级剖解技艺。这里就已经有了传统工艺的最简单的概念:大量使用人力,也使用工具但倚重人的技巧,是古代人工制作产品的各种过程。传统工艺的基本要素是:材料、工具和工匠智慧与技艺。

要说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佳实例莫过于烹调了。君不见随着商业大潮,不仅四大和菜系名扬海内外,还发掘出“孔府家宴”,“御膳”,“红楼宴”之类的系统佳肴。考古新发现的元明酒窖一眨眼就上了广告,让某种酒的历史一下子上去了五百年。可饮食男女们只知道享用这鲁菜、湘菜、淮扬菜,又有谁知道在产生这些菜系同时产生过的那些鲁系、湘系、淮扬系的古代建筑系统的真味何在和命运何在呢?

或谓建筑怎能和须臾不可断绝的吃饭相提并论,人是铁饭是钢,中国人吃起来讲究的就是味道,房子却是现代的好,传统建筑工艺怎能比得过现代工艺,留它何用呢其实不然,吃饱饭的人讲究的还多着呐。传统建筑工艺的遗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麻烦。2006年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设计了一个叫宋画斋的庭院,贝先生心目中的建筑是一个体现了宋代优雅气度的草亭,亭的图画出来了,却找不到会做草顶的工人,因为苏州和整个苏南经济发展,生活富裕都不盖草房子了,直到最后从依然相对贫困的苏北找到一些老人才算对付过去了。2004年义乌和江南几处新建的古典建筑发生过多起的屋面整体滑落事故,巨大损失之外严重威胁游人。对义乌事故检查结果是施工单位已经不知道传统屋盖上的钉帽中有钉子,这钉子是要钉进屋面木基层中的,他们将截取的钢筋取代钉子插在灰背中,同时因传统苫背做法的失传,为防水加铺表面涂铝箔的防水卷材,在夏天的暴晒和暴雨的骤冷骤热的胀缩变形中屋面瓦作整移滑下。更严峻的是古代建筑遗产的修缮,由于古代工艺的失传,大量的彩画、壁画等已难以修复和重绘,2007年深圳的国保单位大鹏所城修缮,面对着古代极普通的夯土墙,在深圳却找不到会夯土和会打土坯的施工单位。

随着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重视,新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日益强调保护好地方上的建筑遗存,日益强调保存地方建筑中的地域特征,并将保存其原生的工艺特色看成是保存文化基因,看成是延续地域文化自明性的基本前提条件,由此引入国际上保存其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人们也认识到,延续性保护而不是冷冻式保护对于木构体系尤为重要,只要传统的建筑工艺延续在世间,地方建筑遗产的修复就有希望,地方建筑的特色和原真性的保存在实践中就不再是空话。如果说传统建筑遗存是传统文化物质产品和物质载体,那么传统建筑工艺就是产生这一有形载体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基因。保存民族地区的文化基因对于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延续形式意义深远的。

传统建筑工艺中人的经验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而它的研究就必然与寻访工匠,记录工匠工作过程相关联。工匠的技艺虽然常常因人而异,但一个地区的工匠技巧仍然有着共同的部分,显示其地区特色。对老工匠的访谈记录工作,在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已有相当成果。我国大陆则是在近年才较为注意这一领域的研究的。传统工艺又不是凝结在一个时间段一处狭小地区一成不变。传统工艺的变迁史,就是技术发展史。因而即使某地某些工艺因工匠的消失而灭绝也不应就此绝望,古代有“礼失而求诸野”的传统,工艺亦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通过他处相近的工匠访谈依然可以获得启发。由于我国的传统建筑体系是经验体系,传统建筑工艺

虽然包含着世代匠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有些科学性精髓至今我们还未及认清,需要深入解析,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的建筑工艺都是无瑕疵的和在延续性使用时都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要作到的仅仅是在认清它们的基础上决定新的取舍。

《考工记》有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从根本上认识积淀在传统工艺中的文化意味,努力抢救整理,保存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当代圣贤仁智之事也。

片段的历史遗存――谈福建传统建筑匠艺研究

传统建筑匠作技艺中的木作雕刻、泥塑、油作、漆作、彩绘等工艺也与整个传统营造运作机制相同地面临社会变迁的无奈处境,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艺消亡危机。其中冲击最小的要算是木作雕刻了,很大的原因是材料与工具的稳定性,并由于经济因素及社会审美观的改变,雕刻工种的施作量似乎较传统社会中提高,但匠师的技术以及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却逐渐与昔日的匠艺形成差异了。另外通过调研发现整个福建地区的雕作技艺也具有区系特征,这又影响了油饰的效果,因此新的问题是,随交通的方便打破了原来稳定的区系匠派,给各地工匠带来了竞争的冲击,因此对此工艺的研究应关注各区技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与图案题材的搜集。

冲击较大的则是油作与彩绘作的技艺,原料和工具的变化促使这两种极度需要对原料技术高度掌握的技艺猝然地与传统脱了节,加上现代社会对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审美观的变化 等,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传统的技艺做法,尤其是传统的彩绘技艺,几乎要随老一辈匠人而消亡了。传统的营造体系中,非但大木作没有图纸,就连雕刻作和彩绘作都是不留画稿的,关键在于每一场施作的尺寸、预算和题材内容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无法复制。福建地区高温高湿又有蚁蛀之患,昔日的彩绘无法保持太久,一旦剥落殆尽,已无能力进行修缮工作了。因此,关于这两作的技艺研究有几方面要点:一是对传统技术的研究、对题材内容与图案的研究与搜集,二是对每一地区的特点进行分析与建档,三是提出培养匠艺人才的可行性建议。

福建地区的建筑彩绘甚有特色,几处文保点遗留的彩绘皆十分可贵,例如国保级建筑的莆田宋构――玄妙观,以及明代的东岳殿;省保单位如闽北绍武明代的宝严寺大殿、福州文庙、漳州文庙、泉州文庙、安溪文庙等……。这些遗留的建筑彩绘皆面临着保护的难题。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几乎没有足够的技艺进行修缮或完善的保护。除了文保单位之外,许多民间的祠堂、民居与丛林寺庙遗留的彩绘亦十分丰富,它们表现出福建南方地域的彩绘风格,与北方或苏式、徽式彩绘十分不同的特点,同时福建各区的彩绘亦各有特色,其中闽南地区的彩绘技艺有可能较接近宋元时代的古法,这一地区也是当前营造活动中较重视彩绘工种的地区,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漳泉市区的彩绘匠师已经不完全了解上一代的技艺了;材料与工具的改变是最致命的影响,这也与油漆作的材料变化相联系的 其次是现代社会要求效率与降低成本,皆促使传统彩绘匠艺随老匠师的凋零而一去不复返 。在福建的最南端,与广东接壤的漳州诏安地区可能还能访求到懂传统彩绘技艺的匠师。

传统建筑匠作技艺的调查、研究和传统建筑的研究很不相同,它涉及太多的人文因素,除了工匠的寻访需要靠各地文物部门的推介与协助之外,工匠自身的凋零技术的变迁、社会的变迁……种种,莫不与人的因素息息相关,当我们对昔时的营造工艺有了进一步了解时,会发现原来传统匠艺是这般整体的一种体系,但现在它以及它与人互动的一切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建筑、工匠与社会)。又发觉目前文物修缮、保护至下一阶层的利用问题等等,皆存在着种种问题:人的问题、主事者的问题、工匠技术的问题……,最后不得不推大范围为整体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可逃避的、无法逆转的事情,因为时代有它的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另一个新世纪,不再与传统的文化世界相接续,物质型态、精神型态全转换了,不再回到过去历史记载中的世界里……。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因此最终人只能到博物馆去认识自己的过往,最终所有的工艺只是片段的历史遗存,而最终的历史也只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我理解之中 。

2006年5月,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传统建筑工艺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为多年前提出的“将传统建筑工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想成为现实而欣慰,同时又遗憾其混于89项传统手工技艺中,数量不多,地位不显。

传统建筑工艺不同于制造一般实用或赏玩器具的手工技艺,它生产了人类的栖身之所――建筑和城市,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建筑遗产和历史城市,外化为建筑遗产的形式,内化为建筑遗产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传统建筑工艺也不同于偶然的创作和短暂的实验,它是经过时间检验而世代相传(传)的,适合特定地域的带普遍性的(统)建筑技术及其过程。这种稳定和统一的建筑工艺造就了地方建筑风格,并进而构成了城市传统风貌的基调。

因其无以伦比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成本,传统建筑工艺无以伦比地“给现存的社区提供了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感觉,对文化认定很重要,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如现在大多数的传统手工艺一样为了作秀而被圈养保护。传统建筑工艺的保护,应该和其生产对象――建筑遗产的保护相结合。

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解放前从业的传统建筑匠师们已至风烛残年,即将集体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多种原因,大多数地区的传统建造活动和师徒传承早已断裂,传统建筑工艺濒临失传,既无用武之地,又无后继之人。

另一方面,当代建筑遗产保护和修缮工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民工化和技术趋同倾向。

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工作,在意大利、日本等国大多由专家带领当地工匠亲自参加施工,但我国目前甚至连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维修施工也主要由农民工完成,专家只是偶到现场指导。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工都没有传统的师承,其技术来自学校或施工单位培训用的一些通用施工教材,除了粗略的区分南方、北方做法外,很少关注地方做法的特殊性。

而现实的建筑遗产大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设计单位的研究设计图纸即使巨细无遗也不能保证可以在施工中得以实现。2003年国家出台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后,拥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数量减少,往往出现跨市甚至跨省的施工作业,地方做法以及由此形成的地方风格如何在保护修缮中得以延续更加让人担忧。

地方建筑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传统建筑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生产性保护的契机,而后者为前者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可持续的保障。首先对掌握传统建筑工艺的匠师登记造册,实行属地管理,允

许其独立或联合开业。本地建筑遗产修缮优先由本地匠师施工,或者采取本地匠师和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联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增加传统匠师收入,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招徒授艺,并对其传统建筑工艺进行记录整理。其次,在政策上允许和鼓励历史街区和村镇居民聘用传统匠师以传统建筑工艺进行住宅的小规模自我更新,不仅对历史街区(村镇)的风貌保护有利,更可以恢复传统的建造活动,实现传统建筑遗产和传统建筑工艺同步的、可持续的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保护对象亦逐渐由有形的物质实体(建筑本体)拓展到无形的非物质要素(建筑工艺)。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518项,民间美术分类51项,其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关联较大者有7项,传统手工技艺分类89项,其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密切相关者有6项。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及首批中国民间文化166名杰出传承人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密切相关者有16人。由此可见,传统建筑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己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宏观环境和前提框架下,如何对列人名录及更多名录之外的传统建筑工艺进行有效保护和科学传承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种类繁多,涵盖木、石、瓦、泥、彩画、砖、窑、雕等诸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传统工艺面临着认识不足、研究缺乏或滞后、市场及效益不好、老匠师后继无人、人亡艺绝、传承断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总体可概括为二:一为保护,二为传承。当前形势下迫切要做的就是为传统建筑工艺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确保其生命力和延续力,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和传承中永续发展。对此,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确立政府在保护传承中的主导地位。现阶段的我国,传统建筑工艺保护和传承尚处于启动和起步阶段,社会力量还有待进一步成长,需要有效确立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机构、设立专项基金、培养人才及社会宣传等举措来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为保护和传承提供政策环境、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人才储备和社会基础。

2、寻找、保护老匠师和培养新传承人。传统建筑工艺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主要靠的是口传心授、师徒传承,其传承即匠师的传承是最重要和最具实质性的,留住了人,就留住了工艺,留住了传统。对此,需要抓紧时间调查、寻找尚健在的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匠师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扶持和保护,建立传统建筑工艺匠师资料库,记录、整理有关工艺资料和口述史料,同时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匠师,建立师徒传承为主、学校培养、古建企业自身培养和社会培养为辅的有效传承机制。

3、加强传统建筑工艺普查确认、归类建档、整理研究和实践应用。充分利用政府主导优势,组织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工艺匠师和社会志愿者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传统建筑工艺普查调查、整理研究和建库存档,并根据分析研究和价值评定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尤其需要加快对那些濒临失传和灭绝的工艺进行抢救性收集、记录、整理和出版。同时,还应将传统建筑工艺积极应用到建筑遗产保护维修实践中,在实践中抢救、研究、保护、传承传统工艺,培养出一批称职合格的新一代匠师。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鲜活的生命力传承了更多的人类记忆。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3月26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2006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计518项。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标志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为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了时代的福音。

“西兰卡普”,美丽的土家族织锦,就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工艺中的奇葩。

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性格朴实刚烈,传统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土家织锦,就是土家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民族工艺品。2006年7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湖南省龙山县为“中国土家织锦之乡”荣誉称号。(图1)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土家织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四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00种花朵图案的姑娘,她叫西兰卡普。后来,遭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门风,于是唆使其哥,对她残忍迫害而死。噩耗传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西兰卡普。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连而成。

第3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双师型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实施者。自2015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职业教育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被推到新的高度。提高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匠心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了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

一、中职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数量不能满足要求

目前,中职学校的师资数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仅以忻州市为例,按照教育部专业专任教师的生师比要求来看,中职学校的教师缺口比例达18%左右。职业学校在塑造学生人格的同时,专业技术成为了学校培养的重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小班额才能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但由于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出现了大班额的情况。教学资源不足,专业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导致职业倦怠感严重,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师资队伍结构不能满足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据了解,多数学校的专业教师第一专业并不是任教专业,从而对专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系统,造成了职业学校高学历低技能的现状,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匮乏,影响了专业的发展。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型教师为基础、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四梯级师资队伍,成为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3.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入企业,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与企业的差距不断加大,因此,教师培养任务更加紧迫。由于教师教学任务较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下厂实践和产学教研活动,每年组织的国家级中职学校师资培训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也是停留在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操作为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进修流于形式。部分学校由于受到体制和经费因素限制,对教师培养力度不够,使师资队伍建设效果不明显。

二、中职师资队伍建议思路

1.科学制定师资招聘计划

首先,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开设专业,根据专业需求合理规划师资需求,按照人社部门要求,完善教师招聘制度,改善师生比不合理的现状;其次,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在编制内教师不能满足的现状下,灵活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或一线技术工人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在一定阶段内可以缓冲师资不足和工作量较大的现状;再者,还可以聘请中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或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具体某个模块的教学任务。

2.构建四梯级教师队伍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其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的发展高度。在教师培养经费允许的范围内,要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定期开展市场需求,强化专业带头人与对口企业交流、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的参与度。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骨干教师发展方向,使其在某个模块方面成为专家。双师型教师作为基础力量,需要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尽可能先从“校内培训”开始,逐步实现能胜任某个模块教学,再逐步拓展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从双师型教师发展成为骨干教师或专业带头人。

3.制定可行性的教师考核机制

完善学校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制定教师培养考核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和产学研项目,从而提高专业能力。明确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严格执行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考核措施,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通过考核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上予以加分,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在聘用待遇、上班时间、办公条件等方面予以拓展和创新,从而吸引更多的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和师风建设,通过培训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使其熟悉学生的学情,确保教学质量。

三、体会与感悟

第4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这一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即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明确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把这些要求扎实落地,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从行动上将德育课程与实践活动列为工作重点。《指南》的,为中小学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的系统化提供了充分的指引。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来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活动、轻课程的倾向。有些学校,热热闹闹地组织一次德育活动,就算是完成了德育任务,而对于需要持久发力的德育课程,则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位,无论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在评价环节,都难以体现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有的地区甚至以德育课程就是解决思想素质问题为借口,将德育课程排斥在考试评价体系之外,以可有可无的开卷考查,简单地给学生一个是否合格的等次,就算完成了德育。这样的做法,不仅极大损害了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更对这些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德育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只做表面文章、不问实际效果的做法。以上问题必须加以根本改变。要切实落实《指南》所说的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和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的要求,让德育课程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德育课程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课程,必须在教学体系中给予优先保证。当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并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做法,正是德育课程落在实处的重要契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落实上下功夫,让德育课堂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德育课真正成为影响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课程。同时,要从实效性角度审视和评价德育实践活动,不求花样、只求有效,切实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提供条件。将这些内容系统部署是《指南》的亮点,将这一任务扎实落实则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发现和优化德育课程的实践方式。《指南》确定了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需赘言。而对于这些内容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落实,则需要认真考虑。现在有不少人将德育工作理解为中央文件的翻版,认为只有用非常高大上的文件语言,才能体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这一思路,很多德育课堂就剥夺了学生表述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而让他们以念或者背的方式,復述文件语言。其结果,不仅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更增加了其对于德育课程的反感,进而导致社会上对于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活动的误解和曲解。德育的本质在于人本身,所以上述德育内容只有落实到学生身上才是真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就必须从这些工作与中小学生的关联入手,切实实现从源于生活到感悟生活再到高于生活的转化。无论是德育课程还是德育实践,都必须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做文章。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讲好国家发展的故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育于生活,让德育教化如春风化雨一般,在生活化的呈现中润物无声。这样的发现和优化,需要教师付出心力,用工匠精神精心设计德育形式和环节。如果能够发现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解疑释惑,真正拨动学生心弦,这样的努力才是有效的。

第5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最具凝聚力的团体颁奖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是赞扬凝聚力的诗句;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 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马克思 ”这是名人给予凝聚力的评价。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 的社会;凝聚力量,才会有惊人的成就。凝聚力不论是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就团体而论,亦 或者以社会为中心,都是最重要的。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团结的力量不容小视。刚刚过去的军训汇演,大家整 齐的步伐,笔直的军姿,专注的神情。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淌下,没人伸手去擦;腿站麻了, 大家咬齿坚持,这是我们九班凝聚力的最好证明; “九班加油,九班加油。。。”那天,同学们 挥汗如雨;那天,同学们团结一心;那天,同学们口号嘹亮,这也是我们九班凝聚力的最好 证明。 现在,我们九班被评为“最具凝聚力的团体” 。因为我们的团结一致,因为我们的齐心 协力,所以这个称号我们九班当之无愧!凝聚力是我们的形象,凝聚力是我们的标志,凝聚 力是我们的精神风貌! 所以,现在,让我们祝贺自己,祝贺九班获得了“最具凝聚力”这个荣誉称号吧!

产品拓展特别奖

命运总会垂青,那是因为你的踏实;机会总会降临,那是因为你的坚持。从展馆的第一次交流到与厂家的随时沟通,从认真跟踪到真诚服务,收获的不仅仅是VULCANIC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工作理念和专业精神。

期待着积极进取和激情工作,相信坚韧穿越美伦美奂的风景定会摄人心魄,远比平庸的宁静来得精彩;

期待着不断学习和善于思考,用心体会,似水流年的风华,积淀人生,她会让你走在自信、幸福的人生路上。

明星团队颁奖词:

这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耕作者,这是一群技艺超群的演绎者,他们在耕耘自己的天地,他们在演绎精彩的人生。他们携手并进,一起摸索,他们在付出,也在收获。

金牛团队颁奖词:

拥有一个好的管理者才会有好团体,拥有一个好的团体还会出好业绩。福建分公司就是这样一支堪称楷模的战队。他们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团队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并时刻保持良好的团队协作。他们抓培训工作,展开各种激励比赛,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分享彼此的成果与心得,打造出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增强核心竞争力。

新人奖颁奖词:

以蓬勃的朝气,迅速地融入集体,精准尽责地演绎自己的角色。有时沉默,善于思考,有时忙碌,乐于实践。他们拥有专业技能,不乏天资悟性,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自己的工作特色,并以超乎常人的迅速冲出一片天地。

小蜜蜂奖颁奖词:

面对繁杂的事务,面对同事你来我往的工作需求,他们怀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凡事认真负责,小到准时上班,大到超负荷工作,没有理由和怨言,只有尽职与尽责。他们始终用行动证明着一切,用自己的责任感打动他人,这就是他们的魅力。

最佳敬业奖颁奖词:

同样的单位,同样是朝九晚五,同样的一年,同样是一名员工,他们勾画出了别样的风景。他们不一定比别人聪明,也不一定比别人优越,但他们热爱企业,责任心强,懂得将有限的时间用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他们不惧困难,刻苦钻研,用无可争辩的好评征服他人,赢得尊重。

优秀员工颁奖词:

他们是先进中的标兵,是标兵中的旗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标兵集体的真正含义,他们有旗必争,逢旗必夺,用业绩向全局证明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标兵集体。

优秀管理奖颁奖词:

用实际行为去感召,以人格魅力去驾驭,拿专业知识去指导,用丰富经验去处理,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不可忽视的功劳。凭借超凡的领导组织能力造就一种令人信服和尊敬的形象,这,才是真正的管理者风范!

优秀团队奖颁奖词:

这是一个先进卓越的队伍,这是一个和谐互助的小家庭。也想做鲜花,也甘做绿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对待工作积极有加,对待同志热忱如火,他们一路相互扶持与学习,互相体谅,共同成长,用忠、诚、义、搏打造一支令人瞩目的团队,他们是总部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连续两年摘取 “优秀团队”称号的精英部门!

最佳商务执行奖颁奖词

坚守梦想,从来不缺乏奋斗激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机敏聪明,总是在细心体察积累,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医疗所和中石化赛科项目的完美履约,诠释出一个优秀的商务必备的素质,那就是:责任、用心、专业、效率。

期待着智慧思考和理性工作,用心感悟。曲折迂回、四渡赤水那都是胜利的战术,她远比简单的拼杀来得从容;

期待着善意交流和锐意开拓,磨砺青春。宽容大气、淡定沉着定会让你在职场中行走游刃有余,其精妙之处会让你醍醐灌顶。

优秀员工奖颁奖词

大浪淘沙,金子总会有闪光的时候,脱颖而出,广西项目一力承担,职责已超越商务范畴,不计较、不推委、不退缩,事无巨细不抱怨,足见此女坚韧沉静;

真诚宽容,坎坷奋斗定会积淀智慧,率真大气,认真负责激情投入,内外兼修秀外慧中,

不浮夸、不媚俗、有原则,工作主动会协调,锦绣前程不可限量。

期待着优雅从容和职业风范,追求完美,用心总结、善于学习,提升项目跟踪水平、胜利往往来之于全局把握,匠心独运和最后几分钟的坚持;

期待着与时俱进和把握机遇,严谨仔细,发散思考、快速融入,提升人际交流速度,机会往往来之于目标坚定、积极主动和多角度换位的思考。

优秀团队奖颁奖词:

这是一个先进卓越的队伍,这是一个和谐互助的小家庭。也想做鲜花,也甘做绿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对待工作用心有加,对待同志热忱如火,他们一路相互扶持与学习,互相体谅,共同成长,用忠、诚、义、搏打造一支令人瞩目的团队,他们是总部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连续两年摘取“优秀团队”称号的精英部门!

明星团队颁奖词:

这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耕作者,这是一群技艺超群的演绎者,他们在耕耘自己的天地,他们在演绎精彩的人生。他们携手并进,一齐摸索,他们在付出,也在收获。

优秀团队颁奖词公司

他们是最伟大的工匠,将一块块砖石垒砌成坚实壮美的大厦;他们是一个最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充满激情,不畏艰难,用智慧和力量开拓事业;他们用职责、忠诚、执行力和组织力成为我行发展的开拓者。他们远离分公司,工作艰苦努力,不断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分公司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最佳团队奖颁奖词

这以前是一个二装控制做砸了的项目,军心散了,投诉多了。在这位不起眼的主任到来之后,这个项目出现了拐点,他们知难而上,严明的纪律,实干巧干,迅速控制了局面,业主满意了,效益提升了,公司放心了。20**年,这以前一度军心涣散的团队重新整编,得到了业主的尊重和公司的认可。荣获20**年度管理进步奖的团队是————————古龙居住公园物业服务中心。

这是一所省级重点学校,这是一个园林式模范单位,就在这安静、整洁,花一样的校园里,有着这样一群不畏艰难,忘我工作的护花使者。多年来,是他们的精心照料、细心呵护,使学生得以静心尽意、刻苦学习;是他们的尽职尽责、全新的服务使学校安全有了可靠的保证。让我们把20**年校园优质服务奖的荣誉授予他们————枋湖双十

优秀团队颁奖词公司

一个有为的团队,一支善战的队伍,一颗进取的心,使他们之所以优秀的基因。他们的每一次前进总是焕发青春的奇迹,他们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彰显无穷的力量。他们以淳朴的风格和坚毅的脚步,走出自己的节奏与特色当心的挑战到来的时候,他们选取振翅飞翔。

最佳团队奖颁奖词

具备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的团队才是优秀的团队。20**年度公司涌现了许多优秀团队,他们具有较高的团队精神,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相互帮忙,团队成员之间配合默契,依靠团队群众的力量,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要求和生产指标。他们有的改善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的精益求精,产品质量优异;有的以客户满意和市场需求为追求目标,自我加压,不断改善,持续完善。他们用团队的优异表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团队精神。

公司年会的颁奖词大全

时光荏苒,20**在忙碌与充实中不知不觉度过。蓦然回首,那一个个或深或浅的脚步模糊视线。闭目冥思,去年(20**年)此时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那些充满真誓的笑语,那些苦涩的泪水,那些无可奈何的酸楚,还有那些激动人心的喜悦……

正因为依思有着这么一群可爱的人,用无私与大爱演绎了这一出出精彩的故事,才成就了依思这天的辉煌!他们敬业,坚持,他们拼搏,上进,应对他人永远持续胜利的笑脸,他们将最大的苦,最深的痛留给了自己……

最佳团队奖颁奖词

颁奖词:穿越春夏秋冬,你们一向挂念着乡亲,还需要什么?职责浇灌着忠诚,你们不断提醒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你们信奉“人心齐,泰山移”的团队精神,你们遵循“大局为上,协同作战”的团队准则,始终耕耘在征地间,勤勉于计算中。你们也许会错过很多假日,但你们没有错过与优秀作伴,没有错过与卓越相随。

优秀团队颁奖词公司

一切为了销售,业绩就是最强有力的话语。作为奋斗在市场第一线的他们,每一天要应对形形的顾客,应对形形的事情,他们向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为客户排忧解难,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他们自身的价值也在销售实践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6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1.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既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同时指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促进文理交融”。就医学院校来说,学生从进校的那天起,就基本上泡在医学专业课程里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得很少。然而医学教育的本质不是把人塑造成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品质。只懂专业技术而缺乏哲学思维和艺术气质的人,只能成为“工匠”而难以成为“大师”。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世界眼光,要能够以哲学、伦理、道德、法律的观念为指导开展医疗服务和医疗实践,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2.高等医学院校人丈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2l世纪的医学模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主张从整体性上来认识人、理解人,也就是不仅仅把人当做生物体来看待,而是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来全面分析和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医生,只见疾病,不见患病的人,只重视人的生物学属性,把病人看成没有血性的生物学个体,而忽视人的社会学属性,不能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视角看待病人、看待病症。这种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意愿不相符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也由过去的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因此,我国的医学教育应积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体现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

3.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医学工作者职业属性的内在要求。首先,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医学科学本身无法解决的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这些医学高科技犹如一柄双刃剑,既能为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使人类遭受巨大灾祸。在研究和应用它们的时候,如果没有高度的医学人文精神来引领,医学就很难保证完全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其次,医生以人为服务对象,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职业的崇高性要求医务人员自身必须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的人,否则,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会因人文精神的缺乏而化为空谈。

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功利主义教育观妨碍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教育理念是办学模式的灵魂,一定的办学模式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生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其负面影响则导致急功近利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反映在大学教育中就是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大学教育几乎成为清一色的职业培训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功利化的思想从各个方面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形成强烈冲击。一方面,由于激烈的竞争和社会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把办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上,存在着重视医学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倾向。另一方面,医学生也同样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技能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课程学习的问题,认为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助于自己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助于自己今后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而人文社科知识的多少、人文素养的高低似乎并不直接影响今后的就业以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放松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2.片面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阻滞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上的偏差,当今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有着明显的缺陷。本科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除了公共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开设外,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均为选修课,而选修课基本上是依据教师的个人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的整体性规划。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呈现出设置偏少、学时偏少、投入偏少的“三少”现状,各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而在国外,医学院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非常普遍。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大致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美国、德国多达20%一25%,英国、日本约为10%一15%,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等成为人文医学课程的主干课程。可见,人文社科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结合是世界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

3.高素质师资的匮乏限制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学科范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承担人文社科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对医学基础、临床治疗、医学科研知之不多,即使是从事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师,情况也并不乐观,而医学课程的教师则缺乏比较深厚的人文素养,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同时,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师缺少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公关学、医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通才,视野比较狭隘和局限,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素质的“单向度”成为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推进医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优化融合的对策

1.大力倡导人丈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素质教育。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仅仅从生物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看待疾病是很不充分的,还必须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医学教育必须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摒弃过去单一的医学专业教育观,大力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既培养其科学精神,又培养其人文精神,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体系。主要是加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将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作为必修课开设;注重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把医学人文教育以及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患沟通技巧等纳入到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加强人文社科选修课程建设,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美学、管理等门类丰富的选修课,满足学生求知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设置,教育和引导医学生确立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医学观念,正确认识医学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增强关爱生命、关心病人、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2)强化实践训练环节。要打破原有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脱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早进入临床,使他们在与病人接触和沟通的体验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同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乡镇,开展义诊、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基层医疗卫生现状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3)鼓励科研创新。为促进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唤起他们从事科学的热情,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在医学生专业教育中,应鼓励和帮助医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可建立“医学生创新平台”,将学校所有研究型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使他们能够较早接触实验室。启动“医学生科研基金”,由学生组成团队申报课题,经答辩后可以拿到项目的资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科研训练。

(4)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考评体系。改变一卷定优劣、分数定优劣的做法,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内容,使考试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平台。

第7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2016年冬季的一个上午,起了个大早,在寒冷的晨光下,我从下关前往洱海东岸的滨海古镇挖色,沿着环海路向北行驶,路况很好,阳光灿烂。透过车窗,一排树整齐地列在水边,密密的,真像洱海@只碧蓝大眼睛的长长睫毛。很多掉了叶子的树举着线条简洁的枯枝站立在粼粼波光之中,透过斑驳的树影看洱海,碧水荡荡,毛毛颤颤的水光铺向远方,苍山横陈,好似巨人宽阔的额头探出苍穹。在路上,心情很好,一群群海鸥从洱海上自由自在地飞来,冬日的朝阳充满灵性地照在小普陀上,滨海古镇挖色便跃然眼前。

恰逢挖色镇上的街子天,我循着人流向里走,集市就喧闹在前了。挖色是个很特别的村子,其实赶集只是村民买买日常用品,并没有一些很特别的东西,这里远离热闹的商品社会,人平时不大买东西,每五天赶一次集买买日用品也就够了。

走在陌生的服饰怪异的人群里,看她们买东西,讲价钱,听着她们大嗓门地说我听不懂的话,很多很多的人挤来搡去,男男女女都背着大竹筐,筐的宽带子绷在额上,全凭脑袋的力气举着重物,他们的脑袋的负重能力让我非常敬佩。大白布伞下乱七八糟地堆着很多锅碗瓢盆和其它物什,几片木板支起的摊子上样样都有。一个卖稀豆粉的早点摊前挤满了人,他们吸溜吸溜吃得很是开心,就连碗边上剩余的点滴都不想留下,伸出舌头,顺势一舔,美美地一笑,抹一下嘴,把碗筷轻轻放在摊子上,付钱离开。不远处的大锅里气浪翻滚,热腾着正煮的饵丝或者米线。再折一个弯,是卖菜的摊子,鲜亮亮的时鲜蔬菜闪着水汽在阳光下很生动。

在一间临街的房子里,我见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红桃老师。几个包着花头巾,背着箩筐的中老年妇女围着她,她的身后几个玻璃柜子里展示着花形各异的刺绣绣品,多是一些妇女和小孩的饰品,有服饰、头饰、鞋帽、裹背、针线包、枕头、挎包等,品种繁多,花色样式各异。

我看着那些刺绣作品出神,一位大嗓门的白族老大妈拿着绣品和李红桃说个没完没了。

待那个老大妈拿着买到手的绣品离开后,其他的妇女还在挑选之际,看李红桃忙闲下来,我急忙走上前去,满脸堆着笑容和她打了个招呼,并说明了来意。

一阵寒暄之后,我们进入了采访的话题。谈话首先从那个临街的小铺面开始。

这个临街的铺面也就40来平米的样子,铺面的三分之一李红桃用来展示自己的一部分绣品,她把这个精致的小店取名叫做“红桃刺绣”,其用意十分的浅显。临街铺面的另外三分之一,李红桃的爱人用来卖饲料;她们家的老房子已经拆掉,海边的新房子正在修建之中。故此,这最后三分之一的小地方,既是她们的铺面仓库,也是她们温馨的临时小家。

李红桃的女儿为我泡了一杯茶水,之后,她围坐在一个小火炉边上,烧了一块糍粑顺手递给我,糍粑上放了一块腌豆腐,然后到里屋做作业去了。

我随手拿起一件李红桃的绣品说:“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只要一提起刺绣,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深闺绣楼里,一张瑶琴伏案而卧,旁边摆放着一摞摞整齐的书籍。绣架前,坐着一个乌发堆云,芙蓉为面,秋水为眸,冰肌玉骨,美丽绝伦的少女,纤纤玉指拈花针,在绣绷上一针一线地绣着,针线无声地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李红桃说:“以前,大家估计没有几个了解刺绣的,即使知道,也只是一点皮毛的针线活计方面的知识,在挖色街上提起刺绣,大家总是会把它和缝缝补补联系在一起。包括我自己在内,小时候见到过奶奶辈的人们总是挎着一个针线箩,然后在劳动之后,闲暇之时拿出来做点简单的针线活,那些缝缝补补出来的十分好看的图案,大家并不知道就是今天所说的刺绣作品,我们也非常的喜欢,可那时懵懂的我们只是觉得好看而已,在记忆中只是留存了一些简单的片段。”

据李红桃老师介绍,她的母亲是当地有名的白族刺绣高手,这为她后来专门从事白族刺绣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功底。在旧时,女子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必须要固守在那诉不尽女儿心事的绣楼里,度过她们的锦绣年华,面对空楼,她们只能将所有的情爱和梦想都放在针线上,一针情来一线爱,绣出她们的柔情似水和漫长的孤独与惆怅。她母亲的绣品,多以大理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山水、人物为题材,“图”从手出,经过她针线的描绘,使窗帘、手帕、桌布、挎包、衣服、虎头鞋、猫头鞋、囊背等用品上面增添了一朵朵栩栩如生的挑花,经常让隔壁邻居的大妈大娘们爱不释手,深受周围群众的喜爱。

1976年,李红桃出生在白族刺绣之乡――大理市挖色镇,秉承了父亲酷爱彩绘美术、母亲善于刺绣女活的天赋,自小就对刺绣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家里外婆、奶奶、姐姐和隔壁邻居的、婶婶们大都会刺绣手艺,因此少年时代的她就开始学习刺绣技艺,并且能够缝制手帕、鞋子、飘带等多种日常刺绣品。

母亲还告诉李红桃,在挖色当地,白族刺绣历史悠久,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一门老手艺了。刺绣技艺从技巧上,可以划分为挑花绣、实花绣、乱针绣、贴布绣和顺针绣等。针线有魂魄,学习刺绣一定要虔诚,刺绣技艺的高低,取决于女子本身的生活修养和内涵境界,故而,刺绣是一件精细活,需要极好的耐性,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可以三心二意。在过去,刺绣时先要用石灰汁(深色布料)或墨汁(浅色布料)打线稿,再依样绣出;而更多的时候却不打样,在生产劳动之余,抽出一点点琐碎的休息时间,凭心构想,线随针走,在一个基本格式里,随意绣出,透过娴熟的技法创作出各种新颖而意外的效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既收获开心,也是劳动之外的另外一种犒赏。

李红桃说,她的童年就在农村里度过。儿时的记忆就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永存在心灵的深处。印象最深、也是最热闹和开心的事,就是母亲带着她的刺绣工具(小小的针线箩),里面摆满了各色的针线。支起个凳子,一阵忙活之后,一边聊天,拉着家常,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展示给大家看针线的走法或者绣样的好坏。而我看到那些村人脸上挂着笑容,眼里满含着感激,也会不觉地在心里幻想一番,有朝一日,我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那些灿烂的笑容和饱含深情的感激。

李红桃母亲她们那个年代,物质和精神相对比较匮乏,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只有到过年或谁家办喜事的时候,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绣品,而对那个时代的妇女们而言,刺绣无疑是生产劳动过程之中最好的娱乐辅助。

有一年春节,李红桃把自己绣好的作品逐个挂在了窗户上,想不到这一挂,竟得到了邻居们的频频赞誉,并竞相邀请她来为大家绣绣品。

母亲看到李红桃这样爱好白族刺绣,总开玩笑对她说,我们的李红桃名字中有个“红”字,长大后,肯定能成为个“女红”巧手。

也许,就是这样几句简单的鼓励,更加坚定了她从事白族刺绣的信念,而李红桃每次在大人们绣剩的边角废料上,总能把看到和想到的图案变幻成一张张精美的手工刺绣,人物、花鸟、鱼虫、动物、田间地头劳作场面等无不成为她的创作主题。

初中毕业那年,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之下,李红桃真正走上了专门学习刺绣技艺的道路。后来受大嫂的影响和鼓励,心灵手巧的李红桃更加钟爱白族刺绣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不再继续上学,而是专心致志地向母亲和同村的妇女们学习白族刺绣技艺。

从此性格开朗、心灵手巧的红桃开始将刺绣作为自己的事业,绣品一出来就会被一抢而空,久而久之,就有不少人上门来订制绣品,这之中还包括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人。

在李红桃最初的绣品中,有小孩出生到儿童时期的各种帽子、鞋、裹背、围裙、背心、口水兜等系列工艺品;有成人的绣花鞋、围腰把手、枕头套等,从绣艺到配色都恰如其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各种帽子,从婴儿出生后戴的“鸡罩”(像罩小鸡的罩子,寓意小孩健康成长),到婴儿长到100天后戴的“收杲”(全部用布料,丝线制作成花样,戴着既松软又好看),还有婴儿长到两岁后,戴的虎头帽、叠叠帽、阁子帽、鸡形帽、各种凉帽、勒子等,令人眼花缭乱。

现在,李红桃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大理白族刺绣的各种传统刺绣图案和手法技艺,而且在图案创新、色彩搭配和创新等方面也有了很深的造诣,她的白族刺绣技艺在挖色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大理白族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以挖色镇的白族刺绣技艺最具有代表性,挖色的白族刺绣技艺在世代传承的刺绣工艺基础上,融汇了其他各个民族的刺绣工艺,刺绣纹样大多取自客观原型,来自生活与自然,充分运用大理白族的独特文化审美和理解,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刺绣艺术,其刺绣产品内容丰富,色彩绚丽。

今天,大理挖色的白族女性在服饰和生活用品上尤其习惯使用刺绣产品,所以在本地的纺织品市场上,含有刺绣工艺的作品,更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基本是供不应求,1997年,挖色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白族刺绣之乡”。

自1997年开始,李红桃在挖色街上租下那个铺面经营猪、鸡饲料销售,开起铺子后,李红桃闲散分散的时间有规律地聚集在了一起,这为她继续学习和创作刺绣这门传统的手工艺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每逢挖色街子天,这个临街的铺面,则给她提供了好多进一步向周边那些前来赶街的老大妈学习和交流展示的机会。

在挖色镇首届“刺绣品”评比大赛中,红桃获创意一等奖;2008年在挖色镇刺绣工艺品展中获二等奖;2009年8月在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2009年首届大理国际影会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展示活动中获表现突出奖,并被评为“大理州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云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刺绣代表传承人”。

李红桃说:“刺绣品以往自产自销,互赠有无学刺绣,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各地的手法各有各的特点,在农村,刺绣水平如何是衡量一位少女才智聪颖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民间刺绣中,往往用动物、植物、人物故事、建筑、器物、文字、几何形等组成的图案符号,来传递某种文化信息,寓意深层的文化内涵,用象征意义表达人们的祈福观念、审美情趣和心理愿望。这些图案通过摹拟、夸张、提炼、概括,变得规则化、艺术化、比喻化,形成独特的装饰语言。

白族传统刺绣中的服饰花纹常常大量贯穿着爱情、婚姻的内容。女子衣服、围腰或相关饰件上绣着对花、双桃、双鱼、并蒂莲花、连理藤蔓等图形,大多表示对纯真爱情的向住、期待和赞颂。情投意合的男女在松树林中以身相许时互赠信物中,男的少不了绣线,女的常用绣花手巾和鞋垫,绣线表示以线相连,千年万载不分手;手巾上绣燕子、鸳鸯等物,有的还加上“春做梁上双燕子,秋是池中稍а臁被颉吧仙教脚步,下水听浪声,石和草做伴,鸟同树成亲”一类题字。绣花手巾原是女子衣上佩饰物,平日自用的不加这类表述爱意的图和字,此时所用,专为赶会制作,有备而来。

据李红桃讲,比如绣鞋,其制作考就,工序复杂,一般花色较鲜艳,在挖色白族之中,主要分为三种:一为船型绣花鞋,以鞋体像木船得名。第二种为圆口绣花鞋,仅在鞋头绣一组图案,花卉图案左右对称。绣鞋一般绣有满园春色,富贵花开等图案,鞋后有小绣片鞋帮,这两种鞋型主要是女鞋。第三种为绣花凉鞋,主要为男鞋,刺有云彩图案,又称云头鞋,一般绣有几何图案,或者二方连续图案,最后在鞋头上钉上绣球。

据我了解,从刺绣技巧上一般分为:平绣(竖平、横平、斜平,都要求达到平、齐、习、顺。)绣线从花纹轮廓一边起针,直拉到轮廓的另一边落针,设单数起针、双数落针;锁绣又叫穿花、套花、锁花、络花、扣花、拉花、套针、连环针,是最古老的针法;补花又叫贴布绣、贴绫,补花前身称堆绫;雕绣又叫锁边雕空,具有通透效果,雕绣时要注意雕空均匀,花形通透清晰。

另外,刺绣从成品外观上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点绣型和线绣型。按所用材质又分为:金银线绣、白布白线绣、巾上彩线绣、网眼绣等等。

一件好的刺绣艺术品是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作品凝结的艺术效果也就成为鉴别刺绣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重要标准。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辨认,一是作品图案的整体构思,二是作品做工的精细程度,三是作品色彩的处理和艺术效果。一件艺术价值高的刺绣艺术品一般是图案秀美,做工精细,色彩典雅,富有深远的意境。而价值低劣的刺绣工艺品,图案一般比较呆板,缺乏艺术性,做工也相对粗糙。

挖色白族刺绣纹样大多取自客观原型,来自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当地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如植物、动物、天体,在种种奇特多变的纹样图案中,深蕴着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飘荡着浓郁的山野生活气息,融贯着各民族人民的智慧、汗水和感情。而每一个绣品的身后都会掩藏着一个特别的故事,当然每一个故事的背后也都拥有着一些令人感动的瞬间,而这些感动瞬间的背后都将表现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对于生活的热爱。

李红桃说:“虎头帽等反映了白族对鸡、鱼、虎等的崇拜;老人用的香包上所绣的三佛、五佛图,反映出白族对佛教的信仰;绚丽的色彩是用颜色鲜艳且不褪色的丝线精致刺绣,表现了白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人生态度。白族没有文字,图案上的好多寓意,也只能口耳相传,比如围腰上的‘四叶花’,四季平安,‘老鼠’代表儿孙满堂,老鼠在白族刺绣图案中,出现率非常高,据说,有一位本主,被网困住,老鼠咬断网绳,救了本主,而且,老鼠生殖繁殖力特别强,这也是老百姓深爱的原因。再比如,在香包上出现的老鼠是抽象图案,‘三世佛’,在‘天上’,抽象 ‘老鼠’在‘地下’中间是‘莲花’和一个瓶子,锁边绣的是‘有吃有喝,有山有水’的地方,‘二老鼠’的边上是蜘蛛一对,寓意‘知足常乐’。”

“这绣得惟妙惟肖的白族男女,是白族的金花和阿鹏吗?”我指着一幅绣品问道。

“是的!这是白族题材的金花和阿鹏。我是白族,从小听着金花阿鹏的故事长大,我绣了好几个版本!”李红桃说道。

“旁边那一幅呢?”

“这绣的是荷花,村里有大片的荷花塘,好看着呢,我就爱绣这荷花,也熟悉它的样子。”李红桃指着绣花鞋头上的花朵给我们介绍着。

说起绣花,一下子她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不仅是荷花,牡丹、野、牵牛花、四叶草,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呵呵!我都能绣!小的时候我比较喜欢看村里的老人们绣花。这幅《凤穿牡丹》绣品之中就运用了我小时候从母亲和村李老人们身上学到的白族传统刺绣针法,并汲取了苏绣和楚雄彝族的一些针法技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口耳相传,没有文字记录,全部存在母亲的记忆里,最后口传给了我。”李红桃从一个柜子里翻出来一幅刺绣,展示给我看,嘴角扬起了笑意。

刚刚过了不惑之年的李红桃心态特别的好,在她看来,刺绣就是一种喜爱。家里的事情里里外外都要操心,闲暇时间,便会拿出针线,在铺子里安静地绣着,一幅幅精美的绣品不断在她的巧手下逐渐成型。

李红桃说:“刺绣前或是绘画草图做底,或者就是直接起针开始绣形,再用各色彩线配绣,绣小件绣品时,把绣品直接置于手上。要是遇到绣大物件作品时,则需要用花绷做圈架,或者直接定制一个绣框。”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保留和继承民族刺绣工艺的同时,通过对刺绣传统技法的组合,不断完善和创新设计,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应用及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你会用电脑绣样吗?”我说道。

“电脑刺绣的出现,设计师把设计的图案、色彩及刺绣方法输入电脑程序,就可以制作出独特、创新的作品,这为服装设计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的同时也给传统手工刺绣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会一点点电脑,但是我从来不会去用电脑的绣样。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我依然不会!我喜欢用手绘,想到什么就绣什么!我喜欢那种感觉!传统技艺讲究的就是那种心线相通的感觉。”李红桃笑笑,十分自信地说道。

“你担心不担心终究有一天,传统的手工刺绣会被现代先进的机器绣所取代?”

“机器是人创造的,但是人有感情,机器不可能有感情。我始终相信,机器刺绣终究代替不了传统的手工刺绣,因为刺绣的精髓是肌理感极强的针法和灵活的应变,配合各种针法表现出作品的空间、肌理效果,它的变化是人造的机器所不能实现的。”

“传统手工刺绣具有图案古朴、色彩艳丽、构图丰富、针法多样、绣工精致的艺术风格,呈现出多民族、多人文、多技艺、多品种、多色调、多风格的独特魅力,是民族民间文化中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艺术瑰宝。”我说。

“是的!不过对于热爱刺绣艺术品的人而言,遇到冒充手工刺绣的机绣产品或者比较粗制的手工刺绣绣品,会让人感到非常郁闷和苦恼。”

“那如何区别机绣和手工?绣品的质量层次又该如何鉴别呢?”

“先看外观,一般好的手工刺绣从外观就能够看出来。再后看劈线,手工刺绣需要根据造型、工艺的需要将绣线劈成多份,然后使用其中的几份制作刺绣。因此,手工刺绣作品中,绣线粗细是富于变化的。另外手工绣背面针脚连线很少,绣面柔软,手感舒适,而机器绣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连线,摸上去也是厚厚实实的。机绣的色彩选择是有限的,色块之间的过渡比较生硬。可远观而不能近玩焉。手工刺绣的色彩丰富,过渡中间色的层次很多。画面细腻生动,气韵流畅。”

“一般的人应该很难区分啊!”我摸了摸李红桃递过来的一幅绣品,说道。

“也容易。传统手工刺绣因线色使用复杂,图案取材广泛,目前已几乎可以仿绣任何素材、任何题材的图案。勤劳智慧的各民族妇女,从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之中孕育出优雅而富有韵味的独特魅力,从山川河流中摘取素材,从生产生活中汲取营养,从风俗民情中得到启迪,用一双双巧手,不喾岣蛔糯绦逡帐醯哪诤,创造着多姿多彩的刺绣文化,机器无法从生活里汲取营养。”李红桃笑笑说道,露出了一嘴洁白的牙齿。

“是呀!是呀!物以稀为贵,批量化的东西单价就低了,也就不值钱啦!不过现在机绣的产品也能满足一定的消费市场。比如机器绣出的十字绣家居用品,价格较手工成品就要低廉许多。这种情况你怎么看?”

“批量的东西,有存在的价值,不过太过冰冷。因为手工的东西毕竟耗时间,费精力,由此价格肯定要贵得多,那样子也才有价值。不过与批量化的机绣品相比较,手工绣最大的优点是精细,复杂,多样。另外,还有情感因素在里面,能满足个性化和情感需求。”

“你绣绣品的时候,质量上有什么讲究吗?”我放下手里的一件绣品。

“事情特别多的时候,我很少答应客户。我认为,绣作品时间一定要留够,那样才能够保证完成作品有足够的时间,出来的作品也才会运针细密均匀,图案紧凑大方,生动形象,收密得当,融叠自然,色泽鲜明流畅,平整、干练、大气、优美。所以,时间特别紧的活计,再好的朋友,再好的客户,我都不接,因为那样子既保证不了作品的质量,还会损坏自己的名声,技艺也得不到更好的发挥。”李红桃一边整理她的绣品,一边说道,脸上一直流露出自信的笑容。

“看来你对绣品的质量要求特别严格哦!”

“那是当然,在我看来,我的每一件绣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所以,多花时间,绣出精品,很值得!如果随便绣出来,就交给他人,那还不如不绣,或者让他们直接去买机绣品更好!”

不仅如此,我们从村民那里听说李红桃还是村中德高望重的刺绣“领头人”,会在一些特殊的活动上教授大家刺绣技艺。

对于这个特殊的身份,李红桃尤其的虔诚和严谨。她介绍说,整个挖色镇大约有七八十个妇女和孩子和她学习刺绣,而每一场的教授,她必定参加,教授刺绣技艺在李红桃看来是自己回报大家所能做的最大贡献。

平日李红桃家(店铺)很是热闹,特别是街子天,经常会有周围或者外地的刺绣爱好者找上门来,请她帮忙绘图,既会绘画,又会刺绣技艺的李红桃一下子成为了街上的大红人。

在我强烈的邀请下,略显害羞的李红桃总算是动笔了,现场一气呵成地画了一幅“凰穿牡丹”的绣样草图,很是漂亮。

“从绣样就可以看出你的绣功不一般!”我赞叹说。

听到我们的赞赏,李红桃满脸笑意地说道:“我并没有专门学习过绘画技艺,也就是看着母亲她们画样的时候,偷偷在心里记下,一二十年不断练习,见得多啦,自然而然也就会啦!”

“俗话说熟能生巧!”我接着她的话说。

“对!白族传统刺绣技艺,没有什么技巧可言,我觉得靠的就是勤学苦练,死记硬背加上心灵手巧。”

而现在的李红桃也会卖一些绣品给那些找上门来的顾客,赚来的微薄收入用于购买绣品原材料,进行交流和展示的开销,她对刺绣虔诚的生活方式,给我的挖色之行平添了许多的感触。

“多年来,我们挖色白族刺绣招徒难,刺绣文化的传播更难。”李红桃招呼了几位进店看绣品的中年妇女之后,坐在一个凳子上,喝了一口水,说道。

“我看你生意不错,前来看你绣品的顾客也很多呀!市场前景不错呀!为什么会说难呢?”

“看的多,买的少。而且,好多作品,出钱我也不卖。”李红桃忧郁地说道。

“为什么呢?是她们出不上价钱吗?”

“不是钱的问题。”

“那是为什么?”我追问。

看我问的紧迫,李红桃干脆地说道:“这里展示的作品之中,有一部分是我从农村和周边各县收集来的绣品,有很好的收藏和借鉴价值,卖了就再也没有啦!还有一部分是我借鉴别人的经验绣出来的实验品,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我和一些老人探讨交流之后整理出来的绣品,我认为特别珍贵,所以,大部分是用作展示之用。一边展示,一边供我时时学习之用。”

“看来,你很用心哦!”我从内心里佩服。

“大理挖色刺绣艺术是白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白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者、表现者,许多民族文化只有通民间艺人才能展示出其真正的文化内涵。”

“刺绣艺术是以针和线为媒介,把人们的装饰意念添加在织物上的一种艺术。你想过如何把白族刺绣这门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吗?”

“想,当然想!我现在是一边努力地学习白族刺绣这门传统技艺,一边很想把它很好地传承下去!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是靠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承的,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反映工匠职业态度和操守的工匠精神,它是传统手工艺得以世代传承的关键所在。在如今大规模的机器工业生产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缺乏创新的时代,更需要弘扬传统的工匠精神。不过,现在的人,特别是有些孩子,特别缺乏耐心,学上几天就放弃了,有的农村妇女,一时兴起,学上几个月,没有认真坚持,绣不出好一点的作品,几个星期后,也就放弃了。很可惜!”

“是呀!不管做什么,贵在坚持!”

“是呀,贵在坚持!虽然很难!但是,我想,俗话说得好,笨鸟先飞早入林,于刺绣而言,我只能够算一只笨鸟,因此只能够靠勤奋学习,不断积累。我学好啦,才能够教出更好的徒弟。”李红桃沉静地说。

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自古以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衰而起伏变化,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的基因和智慧的结晶,也蕴涵着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每个人奋斗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朝着人生的既定目标、向着成功的方向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使梦想变成现实,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粝搿

温暖的阳光穿透了洱海上空的云层,挖色的街道依然热闹,李红桃笑笑,继续说:“每周三,我都会在乡村少年宫,教授孩子们绘图样和刺绣。”

“孩子们以前只有在电视里看到的传统刺绣,现在有你教授她们,她们应该感到幸福。”我由衷地感叹。

李红桃接着说:“我用生动诙谐、极富感染力的挖色本地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白族刺绣的故事,细心地讲解刺绣针法技巧,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传承白族传统文化的梦。而同学们则饶有兴趣地一边听,一边在一针一线地创作刺绣作品――有的伏在长形大绣绷上,小心地处理绣线;有的手持圆形小绣绷,面朝窗户不紧不慢地绣。”

“看来,孩子们还是喜欢学的!传承没有问题。”我笑着说。

“孩子们喜欢学习白族传统刺绣,这得感谢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和关心,这几年,让传统刺绣技艺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我去授课的时候,孩子们学得特别认真,从设计稿的创作到绣件的配色、针法,全由学生们组合成小组,自己合作完成。这也是我倍感欣慰的地方。”李老师指着一件孩子们送给她的刺绣作品,轻声对我说。

在详谈之后,我了解到校外特聘李红桃老师并没有多少报酬,每周三她都牺牲自己的休息的时间,但是她却很乐意并且很喜欢这份额外辅导工作。

提起教孩子们学习传统刺绣技艺,李红桃笑着说:“看到这些乡村孩子的刺绣技法从生涩到熟练,看到他们的艺术感受力从无到有慢慢增强,特别有成就感,感受一种播种希望与未来的快乐满足,多苦多累都值得。”

李红桃还特意向我介绍说,村里有很多孩子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性格有点孤僻;但一些孩子和她学习刺绣后,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上也特别上进,而且平时与师生的交流也多了。刺绣让孩子们和一些村里的清闲妇女们长了见识,也让她们学到了中国传统的技艺知识,从此,她的小店铺便成了大家的乐园,这样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今,并且成了挖色街子上最为美丽的一道风景。

在与李红桃的谈话中笔者注意到,她的身边总是跟着一个年纪不大,长得可爱灵秀的小姑娘。

李红桃高兴地告诉我,那是她的女儿,现在也跟着她学习白族传统刺绣技艺,而且已经坚持了三四年了。

至于为什么要让女儿也从事刺绣,李红桃担心地说:“刺绣现在可以说是后继无人,我想从我的孩子身上做一个突破,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教起来既方便,也要好教一点,时间上好保证。处在青春难再的年纪,搞刺绣无疑就是要‘独守空闺’,耐得住寂寞。以前的许多学生、学徒,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种种原因,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都放弃了刺绣,转而从事其他工作了,她们都认为学习刺绣没有多少前途,最多就是娱乐一下,赶赶新鲜,那股子新鲜劲头一过去,学徒中的大部分人也就选择离开了。不过,我还是对传统刺绣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有责任把白族传统刺绣这门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如果有可能,我还想办一所有一定规模的白族传统刺绣培训学校,作为一种普及也好,展示也罢,传承的效果都不可小视。不过这希望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毕竟传承白族传统刺绣技艺,需要的是一个群体的力量,而不是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蛮干。”

不仅仅因为这些外在原因,更主要的,刺绣是一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投入许多精力的苦差事,动辄就在房间中工作上一整天,让许多妙龄少女苦不堪言,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坚持下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大部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特别是许多地方传统工艺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有的甚至已经失传,因此,保护大理白族传统刺绣的工作刻不容缓。

“我从十五岁开始刺绣,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我从来都没有凌晨一点钟以前睡过觉,甚至遇上赶工的时候,半夜三四点才休息都是常事,这让很多小姑娘都受不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在我们手中失传。要是那样,我们就是罪人。不过呢不同的人对于刺绣的理解和对白族文化的感悟不同,对刺绣针法和对绣花配色的习惯不同,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并且能够传承好这一传统刺绣工艺文化。机绣对手工的冲击很大,但机绣的东西在我店里根本卖不掉。手工的东西,很有价值,缺少的是展示平台,老百姓还是懂货的,希望买真正的手工……现在主要在做一些救性的工作,去找那些老人,或者我收集老旧的绣品,收来后,研究,把它再绣出来,有时遇到困难,赶紧去找还在世的刺绣老人,请教,收获很大……”李红桃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说道。

2000年开始,前前后后跟她学艺的学徒女总计不下几百人,可她从未收过她们一分钱学费,李红桃还注重不断提高自己,虚心向白族老者请教,同时也注意与其它民族刺绣技艺进行比较,取其精华,不断推陈出新。

从2003年起,她不断参加省、州、市文化部门组织的各种宣传展示活动,作品在多种刺绣比赛中屡获殊荣,并常常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同时也积极履行传承义务,每年在挖色镇政府举办的刺绣培训班为学员讲授刺绣技艺;并走进高校,走进课堂,向艺术院校学生现场授课。

2014年李红桃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年8月获得首届“云南民族、民间刺绣高手”的称号。

2016年,李红桃被聘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刺绣顾问,这个挖色镇里土生土长的优雅女子,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她的作品被省、州、市博物馆和文管所收藏,还获得省、州、市各级奖项50多项。

“传承路上所经历的一切兴衰,变革、更替都不是一个简单过程,也不能用一句简单的对与错来评判。历史自有它的选择,发展自有它的方向,正如有的工艺代代相传变成了永恒,有的工艺脉脉相承变成了经典,有的工艺日积月累成为了传奇。不止是白族刺绣文化,我们生命中的所有遇见,相信都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说道。

“百花指尖吐,针线谱春秋。现在,挖色成立了刺绣协会,有60多个会员,挖色中学,也开办起了刺绣班,我每周都去教他们几节课。平时,在小店里,也会有周围、村里的妇女过来学习,外地、外国的友人也会找过来,也有在网络上查了后,直接找过来学刺绣。这是努力之后的收获,也让我看到了大理白族传统刺绣技艺传承的希望所在。”李红桃高兴地说道。

以绢为纸,以丝为墨,以针为笔,凭着传统的一针一线, 李红桃慢慢找回了白族传统刺绣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而作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也身肩传承重担,收了不少徒弟,当中以年轻人居多。从学艺开始至今,她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刺绣曾给她带来过无穷的乐趣,也给她带来了很多的荣誉,在她眼里,刺绣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8篇: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一、办学模式的基本特色1、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我们认为,高职与中职在培养目标上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高”字。这个“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职业发展能力较强;二是学生对前沿性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三是高职教育专业具有复合性的特征。例如与CAD紧密结合的CAM在制造业中的大规模推广,急需大批既会机加工技术,又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复合型人才;高楼大厦的出现,急需大批既会物业机电的诊断、维护和维修,又同时具备大楼综合布线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国汽车业的大规模发展以及汽车技术本身向电子化、智能化、高级化方向的进化,汽车维修技术及测试技术是在与传统格局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了大规模的更新和发展,因此也急需培养大批既懂机、又懂电、还会动手维修和维护的复合型人才,等等。这样的人才是中职教育培养不了的,必须依靠高职教育来培养。所以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既具有大专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艺、善于将工程图纸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为了使我院培养的这类专门人才能够适应多个岗位的需要,具有多种技能或技艺,并且可以从事相关的多种职业,我们还十分注意使这类人才成为具有“多重优势”。例如我院的餐饮管理与制作专业培养的是懂管理的餐饮制作技术人才和懂得餐饮技术的管理人才相结合的专门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懂室内设计的工艺师及懂施工技术并能作现场技术指导的环境艺术设计师相结合的实用人才;电算会计专业培养的是既通晓电脑、又通晓会计业务的财会人员;服装设计及工艺专业培养的是既能进行服装设计,又能根据设计图打板放样、缝纫制作的工艺型设计师或设计型工艺师相结合的专门人才,等等。

2、承担多重办学任务根据深圳市经济发展需要和人力资源的现状,我们强调学院应承担起多重的办学任务,主要有:(1)作为培养高级技艺型、操作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并与中等技术教育相衔接;(2)作为培训及考核高级工及技师的主要基地;(3)作为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广新技术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配合培育和发展新产业进行职业培训的“现代改行学校”,以及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教育的主要培训基地;(4)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技能课教师的主要培训基地。

3、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性的特征传统的普通高教体系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专业在这里不是职业分类概念,而是学科分类概念。而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在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突出其职业性。为此,我们在专业设置上遵循如下三个原则:一是以销定产原则。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紧缺什么样的人才,就针对其需要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尤其是根据深圳市的支柱产业、新兴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一些特殊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设置专业;二是行业定位原则。即以行业定位为主导,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来设置专业;三是复合原则。即专业复合,将不同的专业复合起来(例如商务英语、电算会计,物业机电与综合布线专业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复合,将专业理论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例如服装设计与工艺、酒店餐饮管理与制作等)。

在设置专业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确切掌握各行业和职业岗位群的人才需求;其次,聘请各行业的权威人士分析论证专业设置的可行性。经过这两个环节后再确定专业的名称和培养方向。我院从1993年的2个专业,至今已发展到32个专业,几乎每年都有一批适应市场和产业需求的新专业诞生,但同时也不放松对已有专业的调查、论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对某类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4、在课程建设中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现在仍处于创建时期。一方面,传统的本科压缩型教育模式还有相当的市场;另一方面,忽视文化知识教育而偏重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中学教育模式也在发挥着作用。这两种相反的倾向,有其共同点,即理论和实践脱节,专业面过于狭窄。

在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注意从培养目标出发,努力处理好如下几对矛盾:第一,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重视实际技能和具体应用,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但我们认为,理论并不是没有应用价值的空洞概念、事实和命题。在变化的职业世界中,理论的广泛迁移性和概括性,将为学生应付新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背景。因而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力求使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并给予理论学习独立的存在价值。这应是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策略。第二,现实和未来的关系。高职教育十分强调教学内容的现实实用性,即与现实岗位的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度讲求实用,是否会牺牲学生未来发展,导致学生对变化的职业毫无准备?这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不仅要为学生的当前就业服务,而且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把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是高职教课程建设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为此,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加以整体设计,使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三,稳定和变化的关系。课程一般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即科目、大纲和教材是基本确定的。高职教育的课程也是如此。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和社会职业变化紧密关联,又使得课程必须及时反映职业变化的新要求、新信息。如何处理稳定性和变动性关系,是高职教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此,应对不同内容区别对待,基础文化、理论课程可以比较稳定,而职业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应强化内容的动态性。注意课程的类型多样化,如必修、选修、模块组合等不同课程形式的结合。

5、实施“三明治”式的教学模式我院实行的是以能力为中心、以满足职业岗位群需要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要强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

首先,我们在教学上实行所谓“三明治”式的教学模式,即把传统的文化课室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特殊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能看、能摸、能操作,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方针,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在一起,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

其次,我们投资2000万元建立了一个建筑面积为16000平方米的“工业中心”,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工业中心”下设有30个模拟车间,配置实训(验)设备1300余台(套)。在现有的设备中,有一批与当前高科技生产相适应的教学设备,如FDM快速成型机、加工中心、无土栽培实验室、商场管理的POS系统、机动车检测用的电喷发动机(带自动变速器)实训台架、电脑绘图板(VACOM)等,软件中有UG-II、Solid Edge V6.0、Auto CAD、Master CAM7.1、3D MAX2.5、Inter CAD等。使学生在这里受到严格的工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受到现代企业精神的熏陶。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生产第一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敬业精神。

第三,规定每个专业必须在社会上挂牌建立3个以上的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舞台。迄今我院已在104个设备较为先进、管理较为科学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实习基地,要求教师和学生定时、定点到这些企业实习,在对学生的技能考核上与行业或企业中确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进行。

第四,实行“双证书制”。即学生不仅要取得专业知识考核的合格证,还要取得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或岗位操作证书,方能准予毕业。

与此同时,我们还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高职教学改革创造条件。如利用计算机开创模拟教学的新方式,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技术,通过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方式,把枯燥的理论知识、难以表述的内容,生动、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6、强调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型职业教育能否办得好,关键仍然在于教师队伍。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所以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们师资建设的核心目标。所谓“双师型”,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教师队伍构成来说,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专业技能教学的。从教师个体来说,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逐步向讲师工程师、讲师技师(高级工)、讲师注册会计师等复合方向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招聘教师时专门留出三分之一的编制,来聘请一部分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包括部分返聘的退休教师在内)来充当技能训练的教师。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同企业的联系,聘请一部分行业中的专家或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我院的兼职教师。与此同时,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对不同学历、资历的教师我们都相应做出具体的规划,要求专门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到对口的企业去学习或代职工作,使其熟悉现代企业的运作,以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要求专门从事实训课教学的教师到对口专业学习深造,使其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7、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一般认为,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至少应具备七种基本素质:①基本的职业技能素质;②职业道德素质;③理性素质(主要表现为以现代科技知识为依托,能尽快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④创造性思维素质(它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是相对于简单性思维和机械性思维而言的);⑤判断素质(主要是指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判断能力);⑥悟性素质(人类迄今创造的知识可分为四种形态,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其中后两种知识又称可意会知识,它们一是靠实践获得,另一主要途径就是靠个人的感悟能力);⑦心理素质等。

要培养具有上述素质的高级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我们认为除了要对学生实施全面的职业教育外,在当前尤其要:

第一,把职业技能教育与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和拓展学生知识面相结合,重视基础知识对人的总体提升价值,使“学术性”真正在高职教育中有所体现。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中充分考虑到:①以育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职业才能自然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是社会成员,也要承担社会义务,也要寻求自身的不断发展。因此,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所必备的全面素质也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所在,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所有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②从新世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处理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现代科技信息、现代教育手段的关系。在构建基础学科和必修课时,既要考虑到基础知识的全面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到新世纪基础知识的新内涵、新要求。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中既要注意书本知识与社会经济的实际紧密结合,又要考虑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活动空间,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精选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潜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作用。在教材建设中必须改变过分重视学科体系和学术性的传统,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务求使编写的教材学生能看懂、能研习;在课程设计上也要减少一些可有可无的科目,实行综合课程,真正给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尤为重要的是要充分潜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作用,使学生在乐于参与的各种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学习研究方法,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加强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从历史的视角看,人文、科学这两种文化经历了从融合、分离到重新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在古代,人文与科学两者是融合在一起;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程,推动了科学的分化和社会的分工,于是专门教育应运而生,自然科学教育逐步与人文、社会科学分离;到了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职业内涵日趋复杂,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更加深刻,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创造都涉及到人,涉及到人从事科技活动的动机、精神、态度、方法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文精神,所以时代又强烈呼唤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重新融合。因此,高职教育除了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职业性特点外,还要进行以提高人的基本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识教育”,即在高职教育中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教育的结合。为此我们通过开设一些文、史、哲、美学、艺术、经济、法律等单项课程和课程模块(当然人文精神的培育除了要靠一定的课程教学外,更要靠环境熏陶,要把这种精神渗透到所有的课程中去),切实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活动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

二、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无私援助。这是我们学校能够在短期内有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不庸讳言,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给我们的高职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1、思想认识不清,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重视不够首先,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在社会各界还有相当大的影响。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沿袭古习,将注重人文科学、钻研“四书五经”者捧为可治人的劳心者,而将有技术和技能者斥为“雕虫小技”的工匠,使技艺的传授一直登不了大雅之堂。这种思想的流毒至今仍未肃清。鄙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在社会上,甚至教育部门都存在,他们把普通高等教育看作“正规教育”,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不正规的教育、低层次的教育,甚至认为它不能算作高等教育,学生及学生家长认为接受职业教育没“出息”,只有考不上普通中学的,才上职业学校,只有考不上大学的,才上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这样,一方面造成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的人很少,学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另一方面,也使高职院校学生自觉低人一等,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这些都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其次,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职工素质对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作用,视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消费,而不是投资。再加上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分配与企业用人都由国家统包,企业只管用人,不用投资,因此,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不愿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学校的设备投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缺乏应有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本来是与企业和行业,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目前学校与企业在产学研的联合方面困难重重。

再次,产业工人、技术员、技师的技术贡献被低估,技术评价体系注重的是技术成果的产生而不是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利用。这种观念不转变,就不可能给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际的利用率低下的局面。

2、高职教育的法律与相关政策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从七十年代未的职业大学开始算起,中国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其特色正在逐渐显示出来,但与这种特色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并没有同步取得进展,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没有取得相应的法律地位,高职教育的一些特殊要求没有得政策支持。例如,高职教育教师的双师型特点要求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职称评定系统,其招生、学费收取、评价等均有自己的特殊需要,但所得到的政策支持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这样是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

3、教育经费投入不够由于职业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实习、实验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是高职教育,没有一定的投入是办不好的。据有关专家统计和估算,高职院校的生均培养经费投入应该是普通高校的2.68倍。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各级政府的决策和教育投入往往偏向于普通教育,没有给职业教育以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给高职院校比普通高校更多的投入。这样就造成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普遍感到经费严重短缺,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训教学的设施。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由于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应该说这几年在经费的投入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仍然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因此,如何切实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断充实和完善高职教育必需的实训教学设施,多渠道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已成为当前发展高职教育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4、高职院校办学的高职特色仍然不够鲜明如何办好高职教育?如何深化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办出特色。目前高职教育内部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要不要高举高职旗帜的问题,而恰恰是高职特色不够鲜明。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科教育化倾向仍然相当严重,改革力度不够大。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因此,高职院校要按照社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模块组织教学,对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不强调基础理论的系统化,要大大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一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为5.5:4.5∽5:5左右。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深,思想观念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框。如在教学中要落实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课程设计时,就必然有个分解与整合的问题,即将几门课程的内容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的要求,将其分解后整合为一门课程。然而我们教学设计对有些课程的分解与整合不够,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没有开,有些没必要开设的课程却开了。对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我们有的老师做了片面的理解,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割裂开来,只是将基础理论学习的时间与内容作简单地压缩而已,而没有将基础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缺乏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材。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要体现高职特色,离不开教材的编著。在这方面我们正在努力,我校与北京联大、上海第二工大等高职院校合作,试图编写出一批高职院校教学需要的教材,有的已正式出版。但总的来说,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借用原来的专科教材,有的即使编出了一些教材,高职特色也不明显。因此,尽快组织力量编写和出版一批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声像同步、图文并茂的教材,已经成为当前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