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第1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行为金融学 有效市场假说EMH 异象

 

一、有效市场假说(EMH)的基础及其异象 

1.EMH理论基础 

有效市场假说是标准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基石,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所有的可以获得的信息都已经在价格中体现了,市场上没有人能够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证券市场上表现出来的价格就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好估计。 

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基础有三:“经济人”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随机交易假设:即使存在不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都是随机的,之间存在相互抵消的关系,也不足以影响资产的价格;有效套利者假设:即使存在不理性的投资者,且他们的交易也不是随机的,但是当他们遇到理性的套利者时,会被消除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2.与EMH不符的异象 

EMH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却出现了股价异常现象,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有:基本面异常、日历效应、规模异常等。 

基本面异常主要指的是从历史数据来看,投资价值型的股票比投资增长型的股票拥有更高的收益率。日历效应是证券市场上存在时间最长久的一种异常现象。对日历效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月效应、月末效应。规模异常是指根据实证研究发现,投资小盘股的收益率通常比投资大盘股的收益率高。 

二、行为金融学对EMH的修正 

1.对EMH理论基础的修正 

首先,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理性人”假说很难成立。该理论认为现实中投资者都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主观判断。中小投资者容易被证券分析机构和分析师的意见左右,不会分散投资,经常自以为是地交易或频繁变更投资组合。这些行为都是非理性的。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随机交易假设也不成立。Kahneman指出,人们的行为偏差其实是系统性的,许多投资者倾向于在相同的时间买卖相同的证券。该行为产生的“羊群行为”,使资产价格进一步偏离其价值。 

对于有效套利者假设,Shidfer认为套利行为对价格的修正力量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Mullainathan 指出套利本身具有风险,套利能否成功不仅要取决于是否有完美的替代品存在,还取决于套利的期限,如果这两者不具备,套利就会失败。

2.行为金融学对EMH的创新 

(1)行为金融理论对EMH的范式转换 

行为金融理论与EMH有不同的范式基础。EMH的范式基础是以人的决策基于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为假设前提,同时认为市场是有效的,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淘汰非理性投资者;继而运用均值一方差的风险测量方法最终确立投资者的最优决策。但是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认为,人的实际决策过程并不能很好地遵从于最优决策模型。因此,不但需要讨论人们应该如何最优决策,而且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反映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用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来讨论投资者行为。行为金融理论范式认为人的行为心理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行为金融理论对EMH的理论创新 

目前为止行为金融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其理论先行者在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基础上,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些理论创新,这其中主要有行为组合理论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SV与DHS。行为组合理论是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现实中投资者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认识及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状的行为资产组合。BSV和DHS 模型主要是用来解释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 

第2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传统金融理论主要包括Markowitz的均值一方差模型和投资组合理论(1952年),Sharpe、Lintner,Mossin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64年),Fmna的有效市场理论(1970年)和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1973年)。这些理论的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它是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石。但是有效市场理论在解释实际金融现象时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之谜、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

面对这一系列金融异象,人们开始质疑有效市场理论,质疑传统金融理论。由于行为金融学能够解释这些现象,因此,原先不受重视的行为金融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而只具有有限理性,这一假设更贴近实际。随着研究的深人,行为金融学形成了对传统金融学的重大挑战。2001年素有小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的美国Clark奖授予了行为金融学家Rabin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又授予了行为金融学家Daniel Kahne・mail,这表明行为金融学已完全被主流经济学家认可,并代表了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下面简要回顾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过程。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n:el教授发表的《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笔者认为,1936年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可以看作是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源头。

1969年,Bauman和Burrel发表了《科学投资方法:科学还是幻想》。他们认为,金融学新的研究领域重点应放在数量模型和传统的行为方法的结合上,这样会更贴近实际。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79年,Daniel Kahneman教授和Anl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式提出了预期理论。该理论以其更加贴近现实的假设,严重冲击并动摇了传统金融学所依赖的期望效用理论,并为行为金融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如此重大的贡献,Daniel Kahneman教授才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

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不同的是,预期理论用价值函数代替效用函数。与效用函数相比,价值函数具有以下特征:1.投资者价值函数的自变量是投资者的损益,而不是财富或消费的绝对水平,因此投资者不是从资产组合的角度来作投资决定,而是按组合中各资产的损益水平将其分别对待。投资者判断损益的标准来自于其投资参考点,参考点取决于投资者的主观感觉(心理价位),并且因人而异。2.价值函数的形式是一条中间有一拐点的S形曲线,在盈利部分是凹函数,在亏损部分是凸函数。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是一致的,存在处置效应,即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愿意继续持有股票。3.价值函数呈不对称性,投资者由于亏损导致的感觉上的不快乐程度大于相同数量的盈利所带来的快乐程度,投资者对损失更敏感。实证分析表明,放弃某样东西损失的效用是获得它增加的效用的两倍。

预期理论的提出大大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继诞生。1985年,Shefrin和Statman验证,在美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确实存在处置效应现象。2001年及2002年中国学者证实,中国的投资者也存在处置效应。1994年,Shefrin和Statman挑战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1999年,两人又挑战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行为组合理论。

第3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内容摘要:方法论是一门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对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作了一些探析,在金融学是经济学一个分支的范畴内,从分析经济学的科学性入手,探讨了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了金融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并认为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方向将是建立更加坚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向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发展。

关键词:金融学 经济学 方法论 科学

我国金融学研究正在从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到现代金融学的新阶段。目前,在金融领域普遍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理论创新上,对金融研究中的方法论范式研究尚显不足,而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与理论创新是密切相关的。故本文尝试对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一些探析。

一直以来,金融学被认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一直是一门属于经济学类的学科。更具体地来看我国,在学科划分上,金融学被归入了经济学类中的应用经济学。既然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那么金融学研究的方法从本质上讲也应该是经济学的方法论了;当我国的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发展时,也就必然要求我国的金融学向现代金融学发展。从本质讲,对金融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探讨就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的科学属性

对经济学内涵的理解,直接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边界。我国学术界曾对经济学是不是科学这一命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而且这种争论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最终统一的答案。科学一般概念是对现象规律性的系统解释。从这个角度说本文认为,判断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核心标准,在于经济学对经验世界(或者说现实社会)的解释力是否足够强大,如同数学、物理学对经验世界的解释能力一样,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探讨经济学理论是否有国界。如果经济学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在不同制度下的社会环境里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的时候,那么经济学就是科学了,否则就还只是一门学科。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经济学理论是没有国界的,而存在不同的是约束条件即社会制度环境、文化、政治和民族等方面的差异。从边际革命那天起,经济学就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科学。

(一)经济问题和经济学问题的差异

经济学科学化的过程就是对经济学问题研究采取技术化手段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把经济问题和经济学问题混为一谈了。经济问题是现实中涉及经济现象的所有问题,而经济学问题则是可以用经济学去解释的问题。正如,当我们讨论婚姻的法律效力确立的时候,婚姻是个法律问题而没有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但我们把婚姻的法律效力确立看成是一个契约过程时,此时它已经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了;而当我们谈论农民工待遇过低是否公平问题时,我们是在谈论这一社会经济现象,但它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研究的边界,因为在这里我们已经引入了价值判断,而当涉及价值判断问题时,经济学家们就应该住嘴了。这还是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是有边界的。

(二)经济学问题研究的技术手段

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回顾科学发展的历程就可以明白,在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水平下,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人们所研究的经济学问题还相对较为简单时,人们普遍使用形式逻辑的研究方法;而当人类社会日趋复杂化而形式逻辑不能满足经济学研究需要的时候,数理逻辑就取代了形式逻辑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经济学研究走了一条被很多人称为“数量化的道路”。从对学科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无疑是经济学的进步。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这种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得经济学的研究逐渐开始规范,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发生转变。经济学理论模型对经验世界进行了简化,经济学家们利用技术手段构造了一个理想中无摩擦的经济学世界,并且以这个“无摩擦的世界”作为比较基准去解释经验世界(张树民,2006)。

(三)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由于经济学讨论的关键问题是稀缺性资源的如何配置,因而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在于效率,这就要求经济学家们在进行经济学分析时不加入价值判断,因而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中不包含着价值判断的内容。正义与公平这些含有价值观取向的内容,不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而应被归入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经济学对现实世界有着极为强大的解释力。于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逐渐扩大到其它社会学科的分析中去,产生了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经济伦理学等交叉学科,这些新学科分析的基本框架依然是建立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上的。有人把经济学研究范围扩大的现象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说明了经济学科学属性的结果。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其为科学,就是在其对经验世界具有普遍的解释能力,只能局限于解释一定范围内世界的学科是不能成为科学的。

金融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

总的来说,金融学理论发展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那么金融学研究的基础也就是经济学研究。尽管迄今为止的金融学科相对于经济学学科而言并不完整,这种不完整不仅表现为金融学的假设前提、范畴、理论或研究的方法论均有待于完善和发展,还表现为金融学科边界界定的不完整。但是,金融理论使用了对于所有现代经济理论都很关键的基本假设,金融学的范畴亦是以经济学的范畴为基础,其研究的方法论依然根植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之中。经济理论及其某一分支的发展影响和拓展着金融理论,反之亦然(冯用富,1998)。正是随着经济学日渐科学化,金融学的发展也逐渐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边界逐渐清晰,也逐渐拓展。

(一)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现代经济学是已经被定义为最优地利用稀缺资源的研究,即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的研究。被最大化的对象以及施加在选择上的约束,从一个背景变化到另一个背景:家庭的消费和劳动的供给,企业的生产和政府的政策。但是,所有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结构,这一数学结构又反过来为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经济学直觉(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2006)。

Zvi•Bodie和 Robert•C•Merton 在他们合著的《Finance》一书中认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这一金融学的概念与经济学含义已经十分接近了。这一金融学的定义可以解读为,金融学其实就是以金融领域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纵观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一个针对不确定环境的研究体系,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为资产定价,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现代金融实现了从单期到跨期、从个体决策到市场动态一般均衡的拓展,形成了独特的无套利分析方法,从而得以初步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这一学科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时间(跨期)和风险(不确定性),其目标则是通过确定合理的资产价格获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市场均衡。因此,Bodie和Merton所说的“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的确是对现代金融学的一个准确描述。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微观经济学基础,这是金融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科学的表现。有学者把金融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相融和的趋势看成是金融经济学的形成。金融学探寻微观基础可以理解为金融学家对整个现代金融学科体系统一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可以说正是对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化,使得现代金融学初具系统性和完整性。从总体研究框架来看,现代金融学是从个体效用最大化出发,试图通过对个人和企业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去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这一研究体系显然和微观经济学已经相当近似了。

(二)金融学研究主要的方法

在什么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问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无套利分析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以此认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存在重大的差异。无可置疑,无套利分析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但无套利分析背后的基础相对价格分析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在众多的金融学理论模型中,主要包括两种分析方法:其一是均衡分析方法,如典型的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等;其二则是无套利分析方法,其经典运用包括APT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

从金融均衡分析法来看,它就是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分析在金融学中的运用,金融均衡分析法与经济学均衡分析在本质上是同一种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首先,均衡分析法的整体研究思路是从市场投资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出发,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获得均衡状态的资产价格,该价格是最终的输出变量,这和经济学中消费者理论的演绎过程相当接近。其次,它们都属于均衡分析方法,更进一步说都属于绝对定价法。它们的核心都在于理解和度量那些导致金融资产(商品)价格变化的各种经济因素,用以解释资产价格的形成和变化过程。第三,金融学均衡分析和经济学供求分析的理论演绎过程,都比较侧重于问题的纯理性描述,往往形成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均衡价格,其缺陷在于常常和市场相去甚远而难以实际运用,但在描述资产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整体影响因素方面却往往具有更大的一般性,因此都被较多地看做一个分析资产定价问题的理论框架。

从无套利分析法来看,其基本思路其实非常简单,研究者唯一需要确定的是当市场中其它资产价格给定的时候,某种资产的价格是多少才使得市场中不存在套利机会。很明显,无套利分析法的诸多方面都是与金融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相吻合的,既然数量―价格机制不存在,无法从均衡数量推导出最优价格参数,无套利分析方法就不再考虑价格运动后面的数量变化,而是将市场价格作为输入变量;既然金融产品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投资者随时可以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切换,他们关心的只是各种金融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水平,无套利分析方法就以“相对定价”为核心,寻求各种近似替代品价格之间的合理联系,通过对“无套利”目标的追求确定合理的市场价格。通过对无套利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分析,可以发现其实质和核心是经济学中相对价格的分析方法,只不过这里是对资产这一商品定价而已。

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科学化方向

现代金融学在研究方法上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金融学在大量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后,其研究范式正在走向规范。实际上,金融学研究方法已经和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那些涉及到时间和不确定性等领域,经济学的发展为金融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分析工具。 在现代金融学已经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凭借传统式的简单直觉进行研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需要运用更加精密复杂的数学工具帮助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将直觉转化为理论和模型。诚然也承认思想的重要性,但是更要明白的是,思想的正确性要靠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这也正是数学技术在现代金融学中大量运用的原因。可以这样说,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逐渐科学化,作为经济学分支的金融学,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方向将是建立更加坚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向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用富.金融理论的经济学基础.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邵宇编著.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郑振龙,陈蓉.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关系探讨[J].经济学动态,2005(2)

6.Bodie,Z.,and Robert C.Merton, Finance.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Inc,2000

作者简介:

第4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了人的心理、行为所造成的投资失误和市场异像。在分析了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投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投资策略投资心理

1行为金融学概述

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根据这一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也构成了现代证券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不断发生着冲突,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并不总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和不完全理性的现象,证券投资行为中会表现出各种偏激和情绪化特征;在证券市场上则表现出股票价格的各种“异象”,如:一月效应、周末(周一)效应等,用传统金融理论很难对这些“异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受到了重视,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金融学的一些弊端。

2行为金融投资决策的心理、行为特征

2.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DeBondet和Thaler(1995)认为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证据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对可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资金管理人、投资顾问和投资者都对可能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过度交易(overtrad?鄄ed)的产生。

2.2反应过度(Over-reaction)

反应过度描叙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投机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其基本价值总会有所偏离。过度反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没有出现需要采取某种行动的事实时,投资者由于主观判断失误,以为事实已经发生并采取行动而导致投资损失。

2.3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当市场上有重大消息时,股价通常未见波动,但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股票市场却有时会出现异常的波动且幅度较大,这表明股价对信息反应的滞后。与个人投资者对新信息往往反应过度相反的是,职业的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师们更多的表现为繁衍不足。他们通常会因为过分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依据,而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从而错失赢利的良机。

2.4非贝叶斯预期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并非按照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贝叶斯规律来不断修正投资的预期概率,而是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在决策和做出选择时更注重近期事件的影响。

2.5后悔厌恶(MyopicLossAversion)

投资者在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通常会感到伤心和痛苦,而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投资者会非理性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后悔厌恶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才使得人们会感到后悔。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他决策方式。比如很多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积极购买市场中受追捧的股票,而一旦股价下跌,投资者考虑到还有大量其他投资者也同样遭受了损失时,自责和不快会相应得到减轻。

2.6固锚效应(AnchoringEffect)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作相关数值的定量评估时,容易受事先给出的参考值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固锚”效应。“固锚”是指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缺乏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历史信息就更容易成为人们对当前事物判断的主导影响因子。例如在美国,投资者20世纪80年代末受美国股票市盈率(较低)这个普遍认可的“锚”的影响,认为日本股票市盈率过高,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使东京股市的市盈率仍比美国高得多,许多美国投资者却觉得东京市场不再被高估了,因为他们将20世纪80年代末东京股市的高市盈率当成了新的“锚”来考虑。

3行为金融投资策略

任何理论都是为应用服务的,行为金融学也不例外。行为金融学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对传统投资实践的挑战。如行为金融学的大师RichardThaler,他既是理论家,又是成功的实践者,他和RussellFuller一起发起成立的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15亿美元资产。他认为他们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利用由于行为偏差引起的系统性心理错误。投资者所犯的心理错误导致市场未来获利能力和公司收益的偏差期望的改变,并引起这些公司股价的错误定价。发现投资者心理上的系统性偏差,是基金获利的基点。其基金业绩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点,从1992~2001年,其基金的报酬率高达31.5%,而同时期的大盘指数收益仅为16.1%。总体而言,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没有成为投资专家们广泛而普遍的制导理论。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为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完全成熟;二是利用这些理论测定各种各样影响价格的心理变量时,会遇到很多操作难题。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在金融市场中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投资策略可以一直获得超额回报。行为金融投资策略让投资者具备了战胜市场的可能,但永远也无法具备打败市场的保证。

3.1反向投资策略(contrarianInvest?鄄mentStrategy)

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的研究表明这种投资策略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对此,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NaveStrategy)———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3.2惯易策略(MomentumTrad?鄄ingStrategy)

惯易策略是指在分析股票过去相对短的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到一年)的表现的基础上,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filterrules),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下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Rou?鄄venhorst(1998)对其他12个国家的研究证实了动量效应的存在,从而证明了这种效应并不是由于数据采样的偏差所造成的误解。我国市场存在明显的惯性效应,利用股票在一定时期的波动采用此策略可以买人卖出而获得价差收益。

3.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DollarCostAveragingStrategyAndTimeDiversificationStrategy)

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分摊成本,从而达到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即成本平均策略。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割有关。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中普遍采用并广受欢迎的投资策略,同时却又被指责为收益较差的投资策略,而与现代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明显相悖。

3.4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Concentrat?鄄edInvestmentStrategy)

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者追求的是努力超越市场,采取有别于传统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而获取超额收益。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①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要超前的优势信息,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可以通过对行业、产业以及政策、法规、相关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权衡与判断,综合各种信息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信息优势;②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模型来处理信息。而这些模型也并非是越复杂就越好,关键是实用和有效;③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一般的投资者受传统均值方差投资理念的影响,注重投资选择的多样化和时间的间隔化来分散风险,从而不会在机会到来时集中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收益随着风险的分散也同时分散。而行为金融投资者则在捕捉到市场价格被错误定价的股票后,率先集中资金进行集中投资,赢取更大的收益。

4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的行为经济学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可以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主题之一。当然,行为金融理论远非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其对投资实践的指导能力也因时因地而异。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在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杨奇志.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研究及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4(3)

第5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投资策略投资心理

1行为金融学概述

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根据这一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也构成了现代证券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不断发生着冲突,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并不总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和不完全理性的现象,证券投资行为中会表现出各种偏激和情绪化特征;在证券市场上则表现出股票价格的各种“异象”,如:一月效应、周末(周一)效应等,用传统金融理论很难对这些“异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受到了重视,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金融学的一些弊端。

2行为金融投资决策的心理、行为特征

2.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DeBondet和Thaler(1995)认为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证据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对可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资金管理人、投资顾问和投资者都对可能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过度交易(overtrad?鄄ed)的产生。

2.2反应过度(Over-reaction)

反应过度描叙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投机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其基本价值总会有所偏离。过度反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没有出现需要采取某种行动的事实时,投资者由于主观判断失误,以为事实已经发生并采取行动而导致投资损失。

2.3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当市场上有重大消息时,股价通常未见波动,但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股票市场却有时会出现异常的波动且幅度较大,这表明股价对信息反应的滞后。与个人投资者对新信息往往反应过度相反的是,职业的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师们更多的表现为繁衍不足。他们通常会因为过分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依据,而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从而错失赢利的良机。

2.4非贝叶斯预期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并非按照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贝叶斯规律来不断修正投资的预期概率,而是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在决策和做出选择时更注重近期事件的影响。

2.5后悔厌恶(MyopicLossAversion)

投资者在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通常会感到伤心和痛苦,而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投资者会非理性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后悔厌恶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才使得人们会感到后悔。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他决策方式。比如很多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积极购买市场中受追捧的股票,而一旦股价下跌,投资者考虑到还有大量其他投资者也同样遭受了损失时,自责和不快会相应得到减轻。

2.6固锚效应(AnchoringEffect)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作相关数值的定量评估时,容易受事先给出的参考值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固锚”效应。“固锚”是指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缺乏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历史信息就更容易成为人们对当前事物判断的主导影响因子。例如在美国,投资者20世纪80年代末受美国股票市盈率(较低)这个普遍认可的“锚”的影响,认为日本股票市盈率过高,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使东京股市的市盈率仍比美国高得多,许多美国投资者却觉得东京市场不再被高估了,因为他们将20世纪80年代末东京股市的高市盈率当成了新的“锚”来考虑。

3行为金融投资策略

任何理论都是为应用服务的,行为金融学也不例外。行为金融学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对传统投资实践的挑战。如行为金融学的大师RichardThaler,他既是理论家,又是成功的实践者,他和RussellFuller一起发起成立的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15亿美元资产。他认为他们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利用由于行为偏差引起的系统性心理错误。投资者所犯的心理错误导致市场未来获利能力和公司收益的偏差期望的改变,并引起这些公司股价的错误定价。发现投资者心理上的系统性偏差,是基金获利的基点。其基金业绩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点,从1992~2001年,其基金的报酬率高达31.5%,而同时期的大盘指数收益仅为16.1%。总体而言,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没有成为投资专家们广泛而普遍的制导理论。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为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完全成熟;二是利用这些理论测定各种各样影响价格的心理变量时,会遇到很多操作难题。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在金融市场中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投资策略可以一直获得超额回报。行为金融投资策略让投资者具备了战胜市场的可能,但永远也无法具备打败市场的保证。

3.1反向投资策略(contrarianInvest?鄄mentStrategy)

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的研究表明这种投资策略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对此,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NaveStrategy)———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3.2惯易策略(MomentumTrad?鄄ingStrategy)

惯易策略是指在分析股票过去相对短的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到一年)的表现的基础上,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filterrules),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下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Rou?鄄venhorst(1998)对其他12个国家的研究证实了动量效应的存在,从而证明了这种效应并不是由于数据采样的偏差所造成的误解。我国市场存在明显的惯性效应,利用股票在一定时期的波动采用此策略可以买人卖出而获得价差收益。

3.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DollarCostAveragingStrategyAndTimeDiversificationStrategy)

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分摊成本,从而达到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即成本平均策略。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割有关。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中普遍采用并广受欢迎的投资策略,同时却又被指责为收益较差的投资策略,而与现代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明显相悖。

3.4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Concentrat?鄄edInvestmentStrategy)

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者追求的是努力超越市场,采取有别于传统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而获取超额收益。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①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要超前的优势信息,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可以通过对行业、产业以及政策、法规、相关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权衡与判断,综合各种信息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信息优势;②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模型来处理信息。而这些模型也并非是越复杂就越好,关键是实用和有效;③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一般的投资者受传统均值方差投资理念的影响,注重投资选择的多样化和时间的间隔化来分散风险,从而不会在机会到来时集中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收益随着风险的分散也同时分散。而行为金融投资者则在捕捉到市场价格被错误定价的股票后,率先集中资金进行集中投资,赢取更大的收益。

4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的行为经济学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可以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主题之一。当然,行为金融理论远非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其对投资实践的指导能力也因时因地而异。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在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杨奇志.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研究及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4(3)

第6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金融学 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一、总体研究状况

在类型比较中,规范型和综述型占六成以上,实证型数量不多,这直接反映了我国行为金融学研究水平落后的现状,关注的焦点仍然停留在对理念的认识阶段,未能转移至应用研究方面。这是与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兴起和发展时间较短的现状相一致的。

1998-2003年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对行为金融学的总体综述,2003年以后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性研究逐渐增多,而其中的大部分是对证券市场的研究。

二、具体研究内容

(一)基本理论

个体行为研究。一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典型代表《我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异常探讨——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我国权证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分析》。发现我国证券投资者存在的一些认知偏差和非理,主要表现为政策依赖性心理、过度自信、处置效应、赌博与投机心理、庄家情节。

群体行为行为研究。主要表现为对羊群行为的研究。典型代表是苏玮的《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研究》,他们比较成功的地方把羊群行为的研究方法体分为两类:一是以股价分散度为指标,研究整个市场在大幅涨跌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二是以基金等特定类型的投资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它们的组合变动和交易信息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

对非有效市场的研究。一般方法是通过研究有效市场成立的假设不成立来证明有效市场假说也难成立。典型代表是侯成琪的《行为金融对有效市场假设的质疑》,他从非理、系统性偏离和有限套利三个方面对有效市场成立的假设进行了质疑。

(二)与经典金融学得区别

行为金融学是在经典金融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试图完全以往的理论,而是开拓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力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可信和有效。国内对此研究的比较深刻透彻的是李心丹教授,典型代表是他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在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涉及学科技领域、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过比较。

(三)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典型思路是首先发现实际市场中的不同于有效市场假设的异常现象,然后用不同于理性人假设的有限理性,或群体行为,或非有效市场特征来解释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

投资理论在资本市场的应用。行为金融投资决策基础包括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价值理论,行为金融投资决策模型包括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BSV模型以及DHS模型等。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主要包括反价值策略、技术策略、行为控制策略。比较典型的是阳建伟的《行为金融及其投资策略》,在对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以及认知偏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投资需要的角度出发,对行为金融学主要投资策略的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以及成本平均和时间分散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之后魏李翔的《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分析》又对这领域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相对强度交易策略和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

封闭式基金研究。比较典型的是梁冰的《证券市场过度反应行为与封闭式基金价值效应的实证分析》通过前期收益学说、风险学说、规模学说、询报价效应学说以及行为金融学等视角对过度反应现象加以分析,发现我国基金市场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封闭式基金存在着典型的跟随指数的齐涨共跌现象,市场存在趋势效应。之后伍燕然的《不完全理性、投资者情绪与封闭式基金之谜》通过检验封闭式基金价格的过度波动说明我国市场的非有效性和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因此有必要采用不完全理性的理论来解释基金折价;基金折价变化与新股的月度平均首日收益率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由于后者反映情绪,间接证明基金折价变化,也反映了情绪。

估价。国内是在2001年将行为金融理论应用于金融资产定价的。其中以郑伟《预期与金融市场价格行为》为代表,他放松理性预期的假设,重新定义了准理性预期的表达式,并用它来解释金融资产。之后胡昌生的《行为金融与最优资产定价》介绍了最优资产定价模型,也引入预期理论对传统的定价模型进行修正和改进。直到2005年以后行为金融的定价理论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典型代表是吕东辉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形成机理研究》。

证券市场操作行为。市场价格操纵者可以利用投资者的行为偏差,通过操纵价格来获得利润。在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周春生的《中国股票市场交易型的价格操纵研究》,研究了在市场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交易型价格操纵发生的条件,最后发现非充分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和有限套利的制约是交易型价格操纵获利的重要原因,投机者套利能力越弱,操纵者的价格操纵越容易获利。在这方面研究的比较有趣的是徐谡的《股评家是先知吗——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股评研究评述》,他对我国的股评家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股评家大体上是诚实的,他们的投资建议使得市场更加有效。但也应认识到股评是存在偏差的,股评背后的陷阱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不完全理引起的。

(四)行为公司金融

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比较透彻的是朱武祥,他的《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发展及实践意义》,他认为这一理论关注资本市场投资者及分析家非理性和公司管理者非理性对公司资本配置及绩效的影响,包括资本配置战略及投资行为、融资、行为、股利政策三方面。公司管理者非理性体现在过度乐观和自信,导致过度的兼并收购和过高的并购价格,虽然在短期内有增加公司价值的一面,但在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不完美的条件下,很可能增加公司的财务危机,破坏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阻碍公司资本增值。之后,陈昆玉的《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发展评价:起源、心理学基础及研究发展》研究了投资者理性+管理者非理性、管理者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非理性三种模式,解释了一些传统公司金融难以解释的困惑和现象。

(五)风险管理理论

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比较透彻的是姜继娇,杨乃定,他们的《基于行为金融的机构投资者IRM实证研究》建立了行为金融学的风险度量模型,并据此调整了传统行为证券组合理论。与传统金融范式下的风险管理相比,该模型考虑了心理因素,更加逼近现实的风险决策情景,在宏观层面上反映为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动态性特征。

第7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 键 词:能力拓展;金融教学;实验实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4-0067-03

一、 强化实验教学是金融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世界范围内金融深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制度等领域的剧烈变革。当前金融学和金融实践正快速演变,朝着国际化、区域化和混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微观化、数量化和学科交叉化的三个特点。

1. 金融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宏观转向微观,金融学呈现出微观化、实证化和工程化的特点。微观金融是从微观的角度,以资本市场和行为个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金融与金融体系、时间和资源分配、公司理财、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资产定价等内容,涉及证券市场学、投资学和公司金融等三个大模块。发展至今,金融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部分,即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然而,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金融部分在一直强调市场化的传统经济领域内的地位不高,加上货币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的作用与财政政策相比显得有限,使得微观领域在实践中的作用范围和作用程度日益增强,产生了金融理论与实践向微观方向发展的趋势。

2. 计量在金融实践中的作用凸显。 公司金融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是当代微观金融理论的核心理论基础。公司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MM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有关公司投资、融资、分红的一系列理论,包括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在进行资本预算决策中,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主要分析方法, 资本结构选择和股利政策分析与决策等过程中都离不开数据采集、回归分析、计量计算等一系列数学统计方法的运用。 资本市场理论是在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和CAPM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对资本进行定价的一套模型, 主要分析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资产收益的决定和资产收益与风险的测量以及任何一种资产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函数关系等一系列基本的微观问题。另外,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兴起和风险管理的发展, 衍生工具定价和VAR定价等相关问题也成为金融学理论与实践中的焦点问题。 因而金融学中的金融理论都需要借助于金融工具和金融模型才能起到实践意义。而在工具定价、模型选择与分析中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量的数学统计模型分析方法。因此, 要学好微观金融的理论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统计原理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西方国家的高校纷纷在金融专业教学中增加了相应的理论教育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实验实训课程。

3. 随着科技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金融学与其他学科开始相互渗透交叉。 现代金融学科已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范畴,成为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边缘性学科。例如,金融学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产生了一些金融学新的分支学科,如金融工程学,法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等。特别是随着金融向微观方向发展的深度加大,实践中数量化计算和统计在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在金融实践中的需求程度也日益增加。

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培养出既熟悉本国宏观金融体制和理论政策, 又谙习微观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熟练掌握各种证券和衍生工具的定价,可以通过大量繁杂的经济数据建立适当模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人才,同时这些人才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知识,熟悉区域经济,了解行业发展特点和当地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能够通过国际视角分析和理解现实金融问题等。

实验实训正是顺应金融业发展三大趋势,提高金融业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一种理想路径。实验实训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在金融人才培养战略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实验课程可以使学生加深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培养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理论课程又可以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课可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实验可以通过经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经济数据,利用统计知识,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出各种金融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对金融数据未来趋势和相应的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估,从而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也可以通过金融实验直接模拟社会生活实践中的金融问题。 而在模拟操作中,又会发现更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6]

二、我国金融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我国开设金融专业的高校,都开始重视并开展金融实验实训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部分高校已经在金融实验室和教学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金融实验实训教学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能力还比较低。主要问题是:

1. 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尚不能适应全面开展金融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实验设备还比较落后,实验功能简单。

2. 对金融实验实训课的开设缺乏系统设计。一方面金融实验实训课不能覆盖所有金融学科, 另一方面实验实训内容和项目在不同课程间又存在相互重复的现象。

3. 对金融实验实训课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在课时结构安排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4. 开展金融实验实训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许多金融学教师既缺乏金融实践经验,又缺乏金融实验实训教学经验。

三、加强金融实验实训教学的建议

1. 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相应配套设施建设,为实验实训培养提供客观条件。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实践课程的客观基础条件, 没有一个与培养学生规模相一致的实验室,谈实验教学就是无水之源。 高校应当将教育预算中的必要部分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维护中, 在客观上保证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另外,与硬件措施相对应的软件措施和实验室管理措施也要跟上实训实践教学建设的步伐。在实验软件平台建设方面, 要满足基本的金融实验教学需要, 并逐步完善进而提高金融实验的层次。具体地说,金融实验室要能够开展与理论课程教授后需要进行实践扩展的实验项目和各种实践模拟。例如,开展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财务报表分析、股市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外汇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与行情分析及保险实务模拟等方面的实验课程。 同时还能提供各种金融产品的开发技术支持和便捷使用各种相关数据库来进行实证分析。方便学生收集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的股票指数、 上市公司基本财务数据、政府债券、期货、汇率、利率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通过配备的计量统计分析系统,进行数值分析、仿真操作等。 [9] 最后,实验室管理措施也不能忽视。制定并实施实验室使用规则,保证实验室使用良好有序,最大限度提高使用效率,使得每个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在实验教学中受益。

2. 充分重视实验实训教学。 金融社会的革新日新月异,金融教学也应当跟随时代的脚步。目前实验实训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过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虽然金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授不能忽视,但应当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的比重。实验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 与理论基础学习相互提升。另外,应当提高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质量,不能因追求形式而放松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自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多样化考试考查方式等配套软件措施也应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把实验教学当作指导思想贯彻并深入到金融人才培养的思想理念中,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到金融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实验教学的其他方面才能有效展开。

3. 增强师资综合素质。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将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要有好的师资作保证,所以要大力培训现有的金融实验课教师,使教师既精通金融专业相应知识,也懂计算机编程、软件知识。只有高素质的师资才能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课程,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成立教学小组, 由计算机系教师和金融系教师组成,互相学习,补缺补差,共同提高。高校应当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建设理念,坚持自主培养和重点引进并举的原则,努力接轨国家地方各种人才计划,强化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的政策,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及人才评估机制。例如将一些骨干教师送到国内外名牌高校培训进修,并且引进一批计算机编程能力强又熟练掌握金融知识的高水平师资,同时将实验技能作为师资评估的一方面,鼓励师资向实践方向发展。另外还要加强与实践部门的联系, 聘请实践部门的业务骨干和管理者进入课堂,将社会实际过程中的操作方式和手法向学生演示,指导并告诉学生实际工作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能,鼓励学生到具体实践部门参加实践活动,从中了解具体业务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种加强内部师资建设和引进外部优良师资双管齐下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高校在实验实践中的师资教学力量。

4. 实验课程设置创新。 实验实训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设置的,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金融理论基础之上面对社会实际问题时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强调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也不能偏废基础理论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是实验课程的基础, 没有一定量的理论知识是不可能进行好实验课程的。所以在实验课程设置上应考虑以下几点:(1) 课程实验的安排要穿插在基础课程中, 既可以帮助学生生动理解金融基础课程内容, 又可以提起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财务报表时, 可以向学生展示使用CSMAR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来帮助理解实践过程中报表的内容和形式, 并指导学生如何在数据库中搜寻和提炼自己所需的数据等。 在课程实验中将金融理论和实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进行软件实验。相关应用软件学习是进行实验实训课程的核心内容。 在面对繁多杂乱的数据,精简提炼出有用数据,并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回归分析得到有用的相关结论,这是进行金融实证分析的一般步骤。但是面对大量数据和计算时,如何利用好良好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实证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用于金融数据统计计算的软件现在比较多, 如Eviews、R软件、Stata、Matlab等。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Eviews。虽然Eviews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和掌握,但该软件不便于自己编写程序,主要适用于一些经典的计量方法,对于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往往由于针对性不强而难以应用。 [2] R软件虽然相对复杂,需要自己编程和输入命令,但它实际处理数据能力和在线获取数据包的能力比Eviews强大许多。 所以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 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其他一些复杂一点的软件如Stata和R软件。(3)项目实验。只有深入学习了基础课程和数据库,相应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后,才能将两者融会贯通进行项目实验。 项目实验是具体针对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的模拟实验,如套期保值模拟和投资决策模拟等。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进行实验设计,运用实际数据建立相应模型,使用相应软件完成模拟项目实验。 项目实验综合考察了学生具体分析问题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5. 成绩考查机制改革。 在应试教育还占教育体系主流的今天, 成绩分数依然是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 成绩分数不仅影响到自己在同学间的学术水平和对自己学习成果的综合评判,更重要的是它是日后学生们就业时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所以,一个好的成绩考查机制不仅能正确反映学生的素质水平,更能加强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应试教育的期末考试考查不同,实验教学不能将学生成绩集中于一次考试的结果中。将考试分数分散于各种实验教学中更能全面衡量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的掌握,更能激励学生对两方面知识的学习。例如,课程实验过程、软件实验过程和项目实验过程分别进行三次考试来考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然后根据三次考试结果加权计算出最后的分数。除此之外,可以进行另外创新的考试方式。创新出的考试方式既要贴近当前金融实践,又要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进行股指期货模拟考试,每人100万元的初始虚拟资金,预定的考查期过后,根据每位同学最后的剩余资金来进行评分。

四、结论

21世纪以来, 金融学的发展特点朝微观化、数量化和学科交叉化方向发展。为了顺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金融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做相应的改革。实验实训能有效地联系金融理论和现实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 实践教学中应当对实验实训给予充分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应当朝着五个方面进行,即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主观上重视实验教学、增强师资综合素质、创新实验课程设置、改良成绩考查机制。实验室教学应在这五方面打破传统教学,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成虎,胡啸兵,孙林娜. 复合型金融人才及其培养模式探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5).

[2]何启志. 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 中国证券期货,2011(9).

[3]陈正勇. “2012卓越金融人才培养论坛”综述[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3).

[4]徐学锋、夏建新. 创新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2).

[5]邓鸣茂. 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思考[J]. 中国证券期货,2012(2).

[6]白洁.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 中国证券期货,2011(9).

[7]李建英.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管理与实践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2011(12).

第8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行为财务学; 学科定位; 理论体系; 奥地利经济学派

一、行为财务学的学科定位

行为财务学作为新兴的财务学理论分支,自诞生以来就与占据财务学统治地位已有三十年之久的有效市场假说,财务学基础的套利理论,投资人理性以及自1980年以来的大量异常现象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之久的争论,双方此消彼长,共同加深了人们对资本市场和企业财务的理解,促进了财务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行为财务学的发展已初步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它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但不容否认的是,行为财务学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原理,而心理学或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基础和出发点与经济学理论不同。心理学研究的是在不同情景下人们的认知模式;而经济学则研究在稳定的环境下人们的经济判断和决策。亦即在各种情景下某些特殊的心理学现象不能成为经济学普遍规律的研究基础。理论上的缺陷再加上实验环境与现实生活的较大差异,使得行为财务学在体系上缺乏一致性的同时,也为其学科的准确定位增添了难度,亦即行为财务学到底是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还是仅仅是喜欢标新立异的异类顽童而成为财务学研究中的匆匆过客?目前行为财务学的研究已深入到财务领域的各个方面,但仍属于零打碎敲和零散叫卖的阶段,尚未寻找到一块安身立命之地。最新文献表明,未来行为财务学的发展正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逐步将现有理论模型整合为较为统一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获得实践的检验。Shefrin和Stateman(1994)进行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鉴别可能对资本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另一种研究前景是将传统财务理论与行为财务理论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整合。在理论上,Brave和Lfenton(2002)认为两种理论本质上是一致的;Barberis和Thaler指出,一种新的,可以包容两者的理论或许将替代“理性范式”与“行为范式”;在实践中,Daniel、Hirsheifer和Subrahmanyam(2001)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建立起的一个融合新古典理性预期和行为财务非理性预期的模型,可说是朝着这个方向的一种努力。而Shefrin和Statman提出的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PT)(1999)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1994)是将两者理论结合起来的完美典型,它们的提出引起了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热情。

但笔者认为前一种方向仍然停留在对资本市场行为研究的个别层面和技术层面;而后一种研究则有可能在貌似兼容合并的过程中,将行为财务学淹没在传统财务学的海洋中并逐渐丧失其独立性。因此,行为财务学如果真想找到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这块地就不能也不应该是传统财务学抢食下的残骨碎肉,而应该是在财务学范畴划出一块专属的研究领域,并以此为平台形成一套独立于传统财务学之外又能涵盖整个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体系。笔者的观点是:如果把经济学看成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也把传统财务学看成是第二个学科;行为财务学也就必须和他们一样,以平行独立的第三学科的姿态出现。①当传统财务学试图吞占整个经济学研究领域时,行为财务学也要有坚持吞占整个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雄心,如此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二、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财务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理性人”的分析范围内。随着资本市场大量异常现象的出现,传统财务学难以解释并陷于尴尬的境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财务学对人的完全理性提出质疑,并将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人的“有限理性”的假设上,但“有限理性”并非行为财务学首创。自从西蒙提出“有限理性”概念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什么叫“有限理性”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看法(杨小凯,2000年)。西蒙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传统的决策性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但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派模型将这三要素全部在完全理性最优决策和全部均衡框架内吸收。因此可以说西蒙提到的“有限理性”三要素并没有抓住“有限理性”的要害。其实早在1921年,奥派学者Knight就提出“有限理性”的根基是所谓“根本的不确定性”,它不同于不完全信息。再从奥派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即使不考虑这种“不确定性”的内生变量,在这个千变万化的市场中,个人决策之间及其与价格的互动也会产生社会性的“根本不确定性”。换言之,在市场用价格制度做社会实验,逐步获得社会理性的过程中,个人面对的却是根本的不确定性,亦即他不可能了解其他人的私人信息。奥派学者哈耶克解释了这种“根本的不确定性”源于一种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仅仅由个人所拥有的“极其重要但未经系统组织的知识,即在特定时空之情势的那种知识”。这种被哈耶克称为“默会的知识”,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头脑能够随时全部掌握它们,即使是先进的统计系统和再高级的计算机,也不能将这种知识集中起来。然而,正是这种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易变性的“默会知识”,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哈耶克在批驳“建构论唯理主义”的同时,从政治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思想。人的理性能力有其限度,面对纷繁的世界(或市场),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一切达到全知,因而人类不可避免地始终处于某种相对的无知状态。然而正是这种“无知”为个人的自由与选择留下了空间。

就目前行为财务学关于“有限理性”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西蒙的认识阶段,将其作为理论基础缺乏深度。也有不少文献将20世纪初心理学上行为主义的兴起作为行为财务学最早的理论根源,还有的学者将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视为其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行为财务学毕竟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它只是将心理学作为研究的工具,其最终目的是要对经济和财务行为给出解释,因而将心理学视为行为财务学的理论根源似乎欠妥,而“空中楼阁”是凯恩斯庞大理论体系中的一片枝叶,不足以撑起行为财务学理论的大厦。传统财务学批判行为财务学模型没有严格的理论假设,看起来可以解释任何事情,但实际上理论基点过于零碎而不系统,因此不能称之为规范的财务理论。要想顶住这种批判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行为财务学必须找到一个独立的经济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从上述站在奥派的立场上剖析“有限理性”的本质,我们发现奥派并非从市场上种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来解释“有限理性”,而是从个人决策面临的“根本不确定性”入手,进而再从“知识论”的角度提升到“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社会哲学层面来解释“有限理性”的本质内涵。②奥派自1871年诞生以来就逐渐把经济学从狭隘的死胡同中解脱出来,置放在“把人当人”的社会哲学层面,一切从“人性”、人的心理、人的行为研究开始着手,强调个人、观念、自由、市场、永续发展等概念范畴,将经济学的研究转向政治哲学、人类交往、社会合作等一般程序,在其13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出一套既独立于新古典经济学又能涵盖整个社会经济学领域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认为,行为财务学应该以奥地利经济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目前应加大两者关联性的研究。

三、行为财务学的应用范围

行为财务学的应用研究主要局限于两大领域:金融市场和公司财务。在金融市场上,主要考量主体的投资行为以及异常现象的解释上,又被称为“行为金融”;而在公司财务方面,主要研究投资者非理性以及管理者非理性下的公司财务行为。目前就前一方面的研究而言,行为金融中的心理论述事实上是许多心理效应的调和物,对于不同的市场“异象”缺乏一种具有普遍解释能力的理论或模型,这使得它的反对者迄今为止仍将行为金融的相关论文称为“异象文献”,甚至认为,由于行为金融缺乏独立的论据,被现代金融吸收同化只是时间问题;而就后一方面来说,行为财务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结合传统财务方法的道路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标志性案例,其提出的“非理性”框架设计尚未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由于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不可同日而言,使得行为财务的解释能力缺乏普遍性和说服力。总之,目前行为财务学的应用研究还只局限于一池一地的狭小范围,还没有从更为宽阔的层面来展现其魅力和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行为财务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人”重新放入研究的视野,把实验的方法带入了财务学,开拓了财务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启发了人们对既有经典理论的质疑和继续研究。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财务学就是一门单翼的应用技术型学科,我们称之为“技术财务学”。20世纪80年代,由于行为财务学的出现,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效率市场假说和理性经济人假说,使得人们对财务学的学科属性、目标内容及学科体系都有了全新的视觉和思考,而这一切恰恰是目前行为财务学应用研究中所忽视的地方。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需要行为财务学对现实“财务学”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作出解释和回答,以此突破理性假设的局限,拓宽财务学的应用领域,丰富财务学的理论内涵。

由于行为财务学的产生和崛起,笔者认为,(1)财务学再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也不是纯粹理论性学科,而是一门以资金流、行为流、文化流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管理应用型人文学科。现代财务现象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人文现象,财务学所要做的也不单纯是研究产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成本与利润之间抽象的关系,而是发现人的财务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行为财务学倡导并注重对人的财务行为的研究,“人”成为现代财务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财务学由一元的技术属性转变为同时具有技术性和人文性的二元双重属性。(2)就财务学的目标内容而言,在保持传统财务学基本结构的前提下,未来财务学的发展应该跳出技术层面的束缚,以行为财务学“人的行为”作为出发点,努力向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拓展。资金运动的本质是受到人的观念和行为操纵的,人的观念和行为又受到外在制度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制度背后是文化,制度的演进需要社会主体以某种更高层次的文化因素来完成,而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因此,财务学不仅是一门专门研究财富增长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学问。“人”同“资金”一样也成为财务学的主体。这样,与财务学的二元学科属性相对应,财务学除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还应以“人”的责任最大化为目标;除了传统的“投资、融资、分配”三大内容外,还应该注入“行为财务、制度财务、文化财务”的内容。(3)萌芽于19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的财务学,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对于其学科体系却很少进行明确而系统的研究。但透过一些西方财务学术论著和教科书,就会发现所介绍的都是公司理财中的技术方法,几乎没有财务人行为、思想、观念以及财务文化的阐述和说明。这表明,在西方学者的观念中,财务学就是一门单翼的应用技术性学科。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公司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何种企业组织,无一例外地都从不同侧面强化了“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财务学还没有对这种事实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相关理论和实务变革作出反应和解释。因此笔者认为,行为财务学的最大运用是为构筑现代财务学科体系提供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财务学由单翼的“技术财务学”而演变为“技术”和“文化”并存的“双翼财务学”。

四、简要结论

不容置疑,行为财务学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尚有相当的距离,因此行为财务学还需要后辈不断的完善。笔者集几年来对行为财务学研究的心得,依据奥派的观点和方法,概括性地对行为财务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三点肤浅看法。一是将行为财务学置于社会哲学和人类行为通论的视角中来认识其产生的意义,从政治哲学、知识论和经济学的角度深刻阐明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夯实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逐步确立其独立的学科地位。二是以行为财务作为起点,努力向制度财务和文化财务延伸,在不断与传统财务争论与交融的进程中,丰富财务学研究的内涵,重新确认财务学也应是“人”的行为学之一,以此重构其核心观念并拓展行为财务学的应用范围。三是坚持“个人主义”方法论,一切行为包括经济行为和财务行为应该也必然回溯到“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再行分解的个人及其主观价值判断,是一切处理“人的行为”这门学问(包括经济学和财务学)的起点,同时也是它们的终点。

【参考文献】

[1] 刘火松.行为金融学挑战传统金融学[J].上海证券报,2002,(10).

[2] 米塞斯.人的行为[M].台湾:远流出版社,1991.

[3] 海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台湾:远流出版社,1991.

[4]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李心丹.行为金融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4.

[6] 薛求知,等.行为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9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决策;从众行为;羊群效应

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经济学家和投资实践家们不断地发现传统金融理论与现实金融市场之间存在冲突,因而尝试从多个角度对传统理论进行革新,以期更好地解释金融市场特异性等各种现象。金融理论的一个新发展--行为金融学,是从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出发,分析不同投资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投资理念,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行为主体,他们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决策,追求风险既定下的最大收益或者收益既定下的最小风险,并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文淑惠(2001)认为,“作为一个经济主体,投资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行动,即:进行投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投资者会把他们搜寻到的信息,以及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通过投资行为反映到股票价格及其波动上来。”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实际上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心理选择,不确定性决策是开放型的决策,不可避免地受到混乱的投资环境和个人情绪的影响。

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传统的金融理论是在EMH基础上提出的预期效用理论,理性投资者追求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根据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估计股价并据此定价,投资者的信念和主观概率是无偏的。但随后几十年的实证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总是以理性态度作出决策,而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人们的投资行为。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它最早是由Markowitz(1952)提出的,但推动这一理论发展的是Kahenman和Tversky的研究(1979)。他们用更现实的行为假设取代主观预期效用决策模型,对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提出强有力挑战。他们认为投资者的效用并不完全依赖于财富或消费的绝对水平,而是反映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V(ValueFunction)。价值函数是期望理论用来表示效用的概念,是获利或损失的函数。期望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概率评价函数π(Weighting Function)。Kahenmann和Tversky(1979)认为人们对不同的效用值所对应的事件发生的主观概率是不一样的,按照实际概率值可以划分为极可能、很可能、很不可能、极不可能几种情况,不同情况下人们的概率评价值有着明显差异。在金融活动中,这种心理特征表现的很突出,其直接影响表现为投资者过分的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其间接影响是过滤信息时,注重那些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信息,忽视那些使他们自信心受挫的信息,从而降低投资者的回报。

从众行为决策过程分析传统的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认为投资者的决策是在理性约束下的相互独立的随机过程。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信息,而是相互学习相互模仿。正是投资者之间这种模仿行为可能引发证券市场上的剧烈波动,这对于市场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易诱发金融危机。“羊群效应”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环境下的行为理论。同样可以用“羊群效应”理论来解释证券投资者的行为。证券投资“羊群效应”的成因。“羊群效应”的形成可以划分为非理性成因和理性成因。“羊群效应”的非理性成因说指的是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行为,强调人们类似动物具有从众的偏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正是投资者这种非理性的盲目跟风行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而理性成因说则更多地沿用了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框架,它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融合进来,其主要成果仍是在效用最大化前提下得出。

行为分析对投资者的启示是作为投资者,很明显被许多行为和心理因素所影响。个人投资于股票应采取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是各类投资者应该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投资者控制认识错误的最好方法是长期坚持特殊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在为投资组合购进一只股票时应详细地记录其要点,而且应该制订特殊的标准以利于进行投资决策(买、卖或持有)。保留长期的“投资记录”有助于投资者评估其投资决策,这种类型投资策略,使投资者会更早地认识并承认这些认识错误,从而帮助他们控制“情绪波动”。本质上,避免这些认识错误的方法是少交易并实施简单的“购买并持有”策略,长期采取“购买并持有”策略通常业绩将超过高周转率的短期交易策略。我国的投资者结构以中小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更为突出,所以要规范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首先要注意研究他们的行为特征,迄今为止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与波动莫不与缺乏一个理性的投资者群有关。证券市场上针对中小投资者进行的投资者教育,其涵义是通过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增加投资者的知识存量,减少中小投资者非理性的行为特征,其目标是构建证券市场的理性的微观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在证券市场上的使用,与今后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演进,证券市场之间风险传递越迅速,涵义是通过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增加投资者的知识存量,减少中小投资者非理性的行为特征,其目标是构建证券市场的理性的微观基础。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在证券市场上的使用,与今后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演进,证券市场之间风险传递越迅速, 对中小投资者的素质和投资理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对投资者证券行为的研究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力.行为金融理论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挑战[J].经济科学,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