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财务共享的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的功能

第1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创业板公司;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财务问题

一、前言

证监会在2009年3月制定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从5月1日开始生效,表明了创业板将在5月1日开展运行。由于创业板市场正常运行,能够在制度层次合理调配资源,健全现在的资本市场,为经济水平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可以推动社会闲散资金大量流向中小企业,能够给中小企业拓展融资途径,从这个前提之下促使科技水平不管提高,大力推动成长型中小企业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另外由于创业板市场营造产生,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但是盈利能力为创业板上市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为创业板上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出展示,为检验创业板上市企业运行水平的关键标准,同时为投资者掌握投资去向,衡量上市企业盈利水平的关键基础;债权人同样借助盈利状况研究来合理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债务偿付水平,管理信贷风险。因此无论投资者、债权人亦或公司管理者均非常关注创业板上市企业盈利水平研究。

二、提升创业板公司盈利能力的对此建议

本文针对如何提升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努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投资收益能力。一是通过技术创新,使其本行业中能够占据领先地位,从而通过这种技术优势增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盈利;二是可以通过价值链管理,优化增加企业价值的环节,减少甚至消除不创造价值的环节,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三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现金收益能力,使其持有充足的现金流,防止资金链断裂,以抵御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四是加大营销、售后服务等的投入,健全销售网扩,增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盈利。

(2)提升公司营运能力,强化总资产周转率。创业板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发现和揭示与企业经营性质、经营时期不相适应的结构比例,并及时加以调整,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并迅速处理有问题的资产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从而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资产,这样就可以提高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减少资产的浪费,进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3)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在财务控制方面而言,创业板上市公司要能够结合自身具体现状,系统分析,从借助资产负债率编订企业借入资本的过程中,一定系统了解估计的利润还有产生的风险,科学合理的进行判断,保证决策质量;同时从创业板上市公司方面而言,要不断提高公司中资金控制水平,减少各种开支,延伸融资途径,给企业筹集丰富的现金流,有效保障企业盈利水平。

(4)加强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创业板公司通常为高新技术产业,在技术、质量方面标准均非常苛刻,所以仅仅关注成本无法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合理提高营销、质检、科技变革水平,给消费者提供优秀的产品,能够推动创业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所以,经过分析能够发现管理与研发费用因子与成长性(营业收入增长率)成反比例关系。

(5)降低相关股权集中度。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无法推动创业板上市公司正常开展融资活动,同时此类股权结构能够造成另外投资者正当权益遭到破坏,因此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要在第一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方面开展合理的约束。同时,创业板上市公司因为面临非常明显的风险,造成估计水平超过了主板,财务增值效应非常突出。从明显套现利益的推动中,创业板上市归责营造出赔偿体系,若控股股东还有第一大控股股东因为工作标准性较低造成企业和其他股东正当权益遭到明显的破坏,那么要承担赔偿义务,同时能够借助股票开展追加赔偿。

三、结论

盈利能力是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运用其拥有的资本和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是创业板上市利用资产创造收益的能力,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于慧琴.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0(4)

[2]郭学谦.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的财务思考[J].商业会计.2009(02)

[3]董辅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问题改革[J].投资与证券.2002(1)

[4]宋琛.美国与香港创业板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创业板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9(01)

第2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当前高端家居建材专卖店的装修展示往往难以达成形象与功能的统一。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店面的装修设计展示缺乏创新:“店面的形象就是这样的,那样的装修东西怎么卖。”;另一方面,设计师只了解装修的形象效果而不了解产品和行业特点:“店面的档次和品位做出来了,东西自然好卖。”。

在所有的装修展示空间中,博物馆是最具有形象展示效果的,展品、文化、艺术形象能够得以充分的表达;而大卖场是最具有功能展示效果的,商品、价格、氛围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简单的说,博物馆的形象最好,大卖场的销售力最强。如何达成店面形象与功能的统一?下面我们以高端的地板专卖店为例加以说明。

某高端品牌地级城市旗舰店装修形象非常好但开业后销售情况不佳,单独从装修展示方面看存在以下问题。

1、店面存在整体空间美观但软装饰过多的情况。为烘托整体效果,装修时添加布置了很多的各种类型的软装饰,花团锦簇、夺人眼球。有顾客徜徉一圈后询问店员:“你们是卖什么的?”体验式销售的核心是让销售产品的形象、特点充分的表达出来,而不是让其它的辅助装饰品喧宾夺主。即使是在文化艺术氛围很重的博物馆里,游客也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展品和装饰物的区别。

2、店面产品分区不明显,销售目的不明确。该旗舰店有近百种地板产品,很容易给顾客造成眼花缭乱的感觉。如果根据产品线规划,按产品类型可以分为实木多层地板区、仿古实木多层地板区、普通实木地板区、强化地板区,基本涵盖了市场上主销的几种地板,产品线丰富的优点得以体现。如果按功能类型则分为形象产品区、新品区、主销产品区、保护产品区,能够在销售功能上相互提升、保护促进。合理的店面分区规划可以让所有带着购买地板目标和需求的顾客都能达到产品提供方面的满足,从而提升店面销售成交率。在大卖场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家电区、食品区、音像区等,那是因为这些日常用品我们都很熟悉。因此为达到分区明显的目的,要像博物馆一样根据行走路线、展品文化年代特征等设置分区标识。

第3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 海外业务 石油企业 经验 思考

二十世纪末,财务共享服务的思想和技术从国外传入我国并得到一些应用尝试,但普遍应用起步较晚。只是在最近五年,有接近一半的我国企业随着经营国际化步伐,开始实施或规划财务共享服务,并积累了一定的海外财务共享经验。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国家改革开放和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这几年一直居于国内企业海外并购领先位置,但对于海外财务共享仍然处于规划阶段。那么,我国企业建立海外财务共享中心有什么经验?我国石油企业建立海外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思考?

一、财务共享中心的产生与功能

(一)财务共享中心的产生

一个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职能建设方面遇到的挑战就是重复投入成本高、管控效率低下。为此,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时间里,从美国通用、福特等大型企业集团提出推行财务共享服务理念开始,共享服务作为大型跨国公司的一种有效职能运营模式,被广泛运用于世界上企业集团的财务职能管理。如BP在匈牙利建立欧洲区域财务财务中心,在中国建立亚太区域共享这个运行模式就是从节约成本和有效管控的角度出发,将自身处于不同国家、地区和集团内不同分子公司的财务会计、税务、资金业务安排由一个或几个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统一负责处理,实现集团财务在事务性和价值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升财务服务质量,提高集团综合竞争能力。

德勤2013年全球共享实践调研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中近90%在其财务职能年管理领域应用了共享服务模式,应用的行业主要为电信、零售、金融、能源、消费品、医疗保健。国际上著名的石油公司,如康菲、壳牌、道达尔等公司也都建立有自己的财务共享中心。

(二)财务共享模式的机理

财务共享核心是将大量简单重复的财务工作集中标准化处理,目的是解决集团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职能建设遇到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正如布赖恩・伯杰伦在《共享服务精要》书中所言:“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结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在企业众多职能管理部门,最早实现共享的是财务部门。

实践表明,财务共享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单管理、薪酬计量、费用报销、固定资产等方面。这种模式主要功能是降低成本、统一工作标准、加强财务规范和提升管理效率。通常,一个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财务共享中心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完善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财务共享中心,必须通过完善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快速高效处理集团公司的财务大数据,以保证及时准确出具规范的财务报告。财务共享中心的信息网络环境要稳定、处理速度要快、数据丢包率要在可接受的财务风险范围内。

2.统一的会计核算政策。企业集团,必须有统一的会计政策、格式规范的财务报告,如会计年度、薪酬政策、差旅费报销规定、折旧年限、结账日期,以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标准化运作优势。

3.合适的财务人员。海外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层人员要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必要的组织能力、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复杂局面的控制能力。一般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国际会计准则,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且人工成本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4.简单的股权结构。对于集团公司复杂的股权结构,财务核算、合并处理流程很难统一规范,因此也就很难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所以,我国很多跨国公司,在境内一般都能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而在海外常常把财务共享中心作为规划展望设计但没有进行具体实施。

二、我国企业建立海外财务共享中心的经验

德勤2013年财务共享服务调研表明,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超过70%采用了财务共享服务,基本把握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运行的规律,积累了一定的有中国特色的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经验。

1.高管层认可是我国企业建立海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关键。推行财务共享是财务集中与分散的重新平衡,不仅对财务团队的成员有影响,而且需要人事、系统人员的支持配合和影响采办、市场、生产、行政等各种人员的权力分配,这必然涉及利益的重组和冲突。没有高管层的认可支持,财务共享模式就很难在海外实施,即便推行也很容易夭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要高管层的充分参与和及时的过程方案决策。海尔能够快速发展国外共享中心就得益其高层领导的共享决策理念与推动力。

2.价值贡献是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根本宗旨。企业的目的是为股东创造更多的投资回报,没有股东接受企业经营者的亏本管理行为。华为在140多个国家地区提供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陆续建立了七大区域财务共享中心。依靠这七大区域财务共享中心提供的财务资源保障和风险控制支持,实现了华为过去十年的业务腾飞。我国石油企业要在海外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必须给企业带来价值贡献。

3.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统一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实现海外财务共享的重要基石。财务共享是对传统财务组织管理的变革,实现海外财务共享目标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基础做保障,且这种组织结构要合理。组织结构的合理就是变革前的集团财务组织适合进行海外财务共享,变革后的海外财务共享有利于实现组织效率的提高。集团企业到了一定的规模,即便不能实现全球财务制度、会计政策等标准流程的规范统一,但也应实现一定地理区域内的规范统一。有了这种统一的基础,才可能进行共享服务标准化流程的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

4.持续优化是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功能的有效手段。从规划设计到具体实施完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横跨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牵涉范围广,需要循序渐进、持续优化财务业务流程中冗余步骤的数据,不断提升会计业务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才能充分实现财务共享对集团战略价值创造的功能。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在海外财务共享领先的企业集团都花费了10年以上时间才实现了从建设到转型的变革。

5.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是实施海外财务共享服务的必要条件。一个集团企业,为了规范统一提高管理效率,势必对政策、制度、规定、流程、知识、经验、信息等进行共享。共享的媒介就是网络信息平台。大数据时代,集团企业必须通过网络信息共享平台跨越地理障碍,进行内部信息快速传输和有效交流,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实施海外财务服务共享,更需要网络信息平台载体进行数据传输。海外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跨国家、跨地区的远程集中运营模式,必须依赖现代先进的科技网络技术,在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载体上进行规划、设计、实施流程标准化管理。

三、对我国石油企业建立海外财务共享中心的思考

我国石油企业大部分在国内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这为其建立海外财务共享中心奠定了实践基础。我国在海外投资的石油企业,按业务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负责作业区域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油公司,二是负责为油公司提品或工程作业服务的油田服务公司,三是负责石油、天然气买卖的贸易公司。基于石油勘探开发投入资金多、技术复杂、风险很大和涉及国家安全战略行业特征,海外石油勘探开发一般由多个国家共同投资完成。因此我国在海外勘探开发的油公司,其股权架构复杂,投资方式偏重于战略联盟和参股投资,很少采用独资或整体并购。较之于油公司,我国在海外的油田服务公司、石油天然气贸易公司因资产规模小、投资不大、专业化强等特点,其股权架构相对简单,投资方式偏重于分公司、独资公司或整体并购。所以,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设立财务共享中心,最好采取分步走策略,即股权结构相对简单的油田服务公司、贸易公司率先尝试设立,而后油公司在条件成熟时,再考虑推行海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不管是负责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油公司,还是为油公司提供服务的油田服务公司以及贸易公司,要想成功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充分发挥其功能,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区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遍布多个国家地区,因此,鉴于各个国家地区在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准则、人力资源等方面规定要求差异很大,一方面,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不可能只建立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在每个投资或作业所在的国家地区都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功能。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从作业投资地理、政治、经济效益等角度考虑建立区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在马来西亚建立东南亚区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墨西哥设立北美洲区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2.努力夯实海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石油企业在海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强化基础夯实工作。这些基础包括整合海外财务组织架构、调整财务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设计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严格规范一致的核算政策报告制度、规定通用认可的沟通语言等等。比如选择决策信息系统平台时,不仅要考虑软件硬件的兼容性和性价比,还要考虑未来安全维护的可行性。有了好的实施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共享功能。

3.加强海外财务共享中心人员队伍培养建设。海外财务共享中心运行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具体业务操作和信息系统技术人员的及时维护。重复简单的业务操作和不可轻视的国际语言要求,使得我国石油企业在组建海外财务共享中心时很难聘请到能力优秀但薪酬要求不高的人才加入,能聘用到或安排到海外工作的普通人员一般又难以完成共享中心的工作任务。因此,不论在海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划阶段,还是实施维护阶段,中心人员队伍建设是我国石油企业必须面临解决的重要课题。

4.循序渐进完善财务共享内容。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个系统工程,工期长技术复杂,要合理设置阶段性目标和终极目标。这个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善维护相关共享内容,从简单、统一、重复、量大、容易集约化处理的业务内容(如税款交纳、差旅费报销、支付供应商货款、收取客户欠款、财务报告编制)入手,由易到难、由低附加值逐步过渡到高附加值业务,分阶段分步骤实现财务业务共享。

5.注意规避海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风险。在看到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带来的风险挑战,如资金汇兑风险、职工薪酬管理风险、税务政策敏感性风险、信息系统管理成本风险和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风险。对于这些风险,我国石油企业在规划设计海外财务共享中心时,必须统筹考虑,事先安排好风险应对与规避预案。

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达到一定的集团规模后,为了有效执行集团财务会计政策和保证海外财务管理标准化、流程化,必须借助海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为集团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分子公司的不同业务单元提供规范高效的资金财务税务服务,促进财务人员转型,提高集团国际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海外财务管理升级转型,以及增强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当然,海外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面临比国内多很多的挑战,如税务风险、信息系统成本和财务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必须统筹考虑、事先策划和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陈刚.对中石化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3,(4):56-58.

[2]钟邦秀.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设计与实现[J].会计之友,2012,(7):91-92.

第4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超过70%的世界500强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模式,财务共享模式能高效、自动、准确的运作依托于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工具,如SAP支持平台、ERP资源计划、影像管理、OCR识别等技术手段或辅助系统。从2012年开始我国开始着手推广电子发票,到2016年1月1日,增值税电子发票在全国推出。电子发票的应用除了能在降低印制成本、促进环保节能等方面做出贡献之外,其作为会计信息化道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将财务数据完全信息化的优势,能实现更加自动、精确的将相关业务数据转入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

在企业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即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发票的应用在使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平台采集数据的同时减少人工参与程度,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因此一种能帮助实现纳税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税务信息自动传输的模式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认为“税企互联”模式的构建应基于电子发票应用之后,结合电子发票的特点,希望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建立“税企互联”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探索,试图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完善或“税企互联”平台的构建提出一种思路,搭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互联互通的桥梁。

二、税企互联模式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1.风险规避

一般认为,通过电子方式开具、传输、保存的发票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发票。对于通过OCR扫描将纸质发票数字化的方法,属于将发票电子化的替代方法或技术路线(谢波峰,刘萧优,2016年)。因此,在交易双方开具电子发票之后的过程,电子发票作为只读资料,只具备查阅、调取或作为记账依据的功能,其所承载的信息数据在传输、流转与使用环节均不受人工干预或转化的影响。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互联”平台使得业务前段数据得以直接从交易对方所开具的电子发票读取,再传送至企业的处理系统,不涉及其他任何数据的录入。减少人工审核或修改而导致差错的风险,加强了共享平台的自动化、规范化进程,从根本上满足财务共享模式的运作规律与目标。

2.涉税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管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其中最核心的转变来自于对组织内现有财务相关流程的再造,以实现自动化与标准化。伴随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进,“税企互联”平台的建立为企业对自身涉税财务流程进行回顾与再造提供了机会。电子发票信息的使用意味着人工参与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的减少意味着相关流程距离标准化更进一步,因此该平台的建立提升了财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能将更多原先无法标准化的过程整合并改进为规范化的财务流程,给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财务共享模式提供了帮助。

3.优化税企办税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结合电子发票的应用,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将通过“税企互联”平台自动化数据读取得以大大提升,通过电子发票等电子档案实现靠系统报税的手段也将尽快实现。对于税务机关而言,随着相关系统的创建,或者在财务共享平台间的嵌入,能保障发票信息在交易双方和税务机关之间实时共享,发票数据产生后集中处理传输至税务部门,企业办税流程如申报、缴纳、退税等业务将实现线上办理,税务局得以实时掌握纳税人的收入数据,加强信息化税收监管,提升税收征管效率。

三、“税企互联”系统平台框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1.税企互联的模式

基于银企互联模式的成熟发展与应用,本文认为在纳税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也应建立类似于银行与企业信息传递的模式。以此实现企业在申报税、退税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依靠电子发票的传递,税企互联模式的建立也能解决企业财税信息与税务机关征税相关信息的一致性问题。下面以增值税税款申报为例,阐述税企互联的模式。

如图1所示,是以增值税发票的申报为例的税企互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纳税人(企业)和税务机关的数据库可以直接进行交互。在使用电子发票的情况下,作为销货方的纳税企业首先会向税务机关的系统发出开票请求,税务机关系统只需对该请求的相关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将反馈验证成功的指令到企业系统,此时,企业系统直接将电子发票开具至购货方企业系统,购货方企业系统将直接依据电子发票信息在其他系统中进行信息分类归集记录,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在税企互联模式下,纳税人的税款申报基本上将依照所有电子发票上的信息自动申成,在纳税人系统申报请求发出后,待税务机关系统的验证通过的信息传输回纳税人系统,纳税人系统将依照验证通过信息在系统平台下,生成相关的记录或进行相关税款的支付,这样便完成接口过程。基于现在税款申报基本上还是在税务局申报系统中手写完成,“税企互联”模式的应用能帮助实现税款申报的即时性,同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填写错误等风险。

2.税企互联系统平台的框架结构

支撑层决定本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基本运行条件。其中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是为业务功能层的税务服务端子系统、纳税人端子系统和接口端子系统等直接提供系统的运行环境支撑,并为数据服务层、应用层、用户层等层次的信息传递提供传输通道。

业务功能层确定本系统所需要开发的主要功能。其中,税务服务端子系统由税务管理方,即税务机关操作,实现税务服务信息的、税务信息的查询、或者针对来自不同接口的纳税人端子系统进行相关审核、咨询、申报、退税等个性化服务。纳税人端子系统,由纳税企业操作,实现纳税企业进行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税款预缴等企业税务流程中涉及的项目,并接收来自于税务服务端子系统反馈的相关审核意见、纳税通知等税务信息。接口子系统主要作为上述两个子系统的辅助系统,但同时该系统承接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开票等相关税务信息交流的任务。

数据服务层主要实现对纳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功能。通过从业务功能层中不同端口获取的在应用层中采集的纳税数据,运用数据层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可以实现税费缴纳查询、税费结构分析、税费趋势分析、税金预算管控等多形式的统计、分析和预警功能,并最终以图形、图表或数据显示的方式为企业或税务机关完成数据服务的功能。

应用层分别包含在不同端口的子系统中。根据17个税种按类型划分为17个不同管理模块,在涉税项目管理上包含税务变更登记、税务注销登记、税务检查管理等管理项目。另建立发票管理模块,涉及认证管理、核销管理等。

用户层是确定本系统的主要直接用户,基于税企互联的目标,所以用户层包含该系统的直接使用者,即税务服务方(税务机关)和纳税方(企业等组织),另还包括可能与企业进行交易而涉及票据信息产生和流转的第三方。

四、税企互联系统嵌入对财务共享平台的挑战

1.财务流程的改变

依据“税企互联”平台的建设标准,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影像扫描系统或费用报销系统的部分功能将被弱化。电子发票信息在电子介质中直接传递,很大程度上直接替代了影像扫描资料。由此带来的在财务流程或系统处理程序上的改变,需要被及时调整与改造。新的财务工作流程应与所有电子发票流转经过的环节有效衔接。为了实现电子发票平稳落地施行,特别是在财务共享平台中,在涉及多系统协同进行活动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外部变化对财务流程进行相应改善,时刻做好充足准备应对外部变化对相关流程的影响。

2.信息系统平台的改造升级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中规范、标准的操作依赖于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各个内、外部平台系统的衔接。“税企互联”平台的广泛使用让税务认证等相关的外部服务系统得以嵌入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满足电子信息数据实时、准确的调阅与提取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重视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并将系统调试、系统研发、技术支持等涉及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放在核心位置。在面临处理大量信息数据的时候,做到内、外部各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一套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平台。

3.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

“税企互联”不仅在完成交易和节约成本上给予企业以便利,更规范和加强了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能力。电子发票作为在税企互联平台上??现互联互通的中间力量,其信息的完整、真实是实现“税企互联”的基本要求。但信息共享与联通是依靠互联网实现,互联网因其开放性容易遭受攻击。发票、交易信息属于商业秘密,由此可能给企业或是税务机关造成较大损失。因此针对企业在线上操作的系统平台而言,企业更应加强系统的安全设置,或是进行权限合理的分配并时常进行风险的管理控制。

第5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一)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搭建的原因在经济领域,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给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一方面,会计信息失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法得到真实地反映,国家税收大量流失,银行不良贷款相继出现,金融风险难于防范,财政扶持等多项政策难以准确、有效地落实;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失真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和不确定因素,实际情况被扭曲,有关决策机构只能基于不准确的基础数据进行经济形势判断和决策制定,容易造成决策失误,使决策实施效果背离政策制定的初始目标,制约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成为会计、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刻不容缓的责任。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是“假账、错账”,而导致会计造假、作假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企业自身掌握着会计核算的第一手资料,银行、税务及监管机构难于全面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状况,给企业编制假账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同时,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可容忍误差”范围内进行的财务报表审计无法全面发现并更正其中的错误,也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只有搭建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搭建的目的在当前的信息分布状况下,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切实际,因此应从会计报表本身入手,使社会各界能够共享企业会计报表信息,一方面可防止企业出于申请贷款、逃避纳税、应付监管等目的而制定多套财务报表,确保同一企业的同一财务指标数值相同;另一方面,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基于同样的报表进行决策,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减少国家税收流失、确保监管效果,一定程度的提高经济决策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此,搭建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外部共享力度,减少企业会计人员造假、作假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二、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搭建基本原则

(一)成本原则鉴于目前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尚未实现全面共享,且各类网络系统建设相对独立性较强,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建设要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能带来的收益和所需支付的成本,确保建设成本在社会经济的承受范围之内,并低于预计收益;要综合权衡各种备选方案,确保项目建设的性价比;要运用各种有效措施降低平台实际建设成本,力求资源节约。

(二)效率原则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的用户众多,不仅包括税务、工商、质检、财政等政府部门、单位,还包括银行、财务公司、贷款公司等信贷供给者,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公司、担保公司、评估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这些用户对于“真实”的企业财务报表需求迫切,因此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的建设要尽可能的迅速,在确保实现所有功能的前提下缩短建设周期,确保社会主体尽早共享企业财务报表,降低因企业财务信息分别独立报送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经营风险。

(三)效用原则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要以“有用”为前提,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要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概率为目标进行搭建;同时,要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采取逐步、渐次的方式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建设,切忌贪大求全、一步到位;要采用不同的模块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平台运用的针对性,避免以单一的供给服务于所有的用户,否则会降低用户对平台的需求。

(四)扩展原则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用户对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功能的要求也会不断改变,同时用户数量和种类也会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要预留变更、扩充的空间,一旦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立刻就可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扩展,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基本框架与模块

(一)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基本框架根据上述原则,综合目前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使用情况和网络建设情况,构建如图1所示的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基本框架。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依托于现有的企业征信系统和电子政务网络,分别连接银行、税务、工商、质检、财政等部门和单位;对于尚未联入企业征信系统和电子政务网络的中介机构、其他部门单位和企业本身,则建立单独的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二)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的组成模块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本身由信息转换、信息存储、信息比对、信息提示和信息输出五个模块组成。信息转换模块主要将各信息输入单位传输或导入的企业财务报表按统一的格式进行转换,以使报表具有横向、纵向可比性;信息存储模块采取逻辑存储的方式,将各信息输入单位提供的企业财务报表按统一格式进行存储,并采取统一的规则进行命名;信息比对模块具有两种功能,一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比对条件对属于同一企业的财务报表分别进行横向、纵向比对,二是根据用户输入的比对条件进行特定比对;信息提示模块采用通用、规范的表述方式,将比对结果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示平台用户在使用企业财务报表数据时需注意的问题;信息输出模块根据客户选择的信任条件输出相应的财务报表供用户使用。上述五个模块的功能可用下例进行解释。假设A企业在同一时期,共制作了三套利润数字不同的报表,并采取非常规手段全部加具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分别报送给银行(申请贷款使用)、税务局(纳税使用)、财政局(常规报送),其中银行和税务局已经与企业征信系统联网,而财政局联入了电子政务网络,企业自身和会计师事务所均未联入企业征信系统。在上述五家单位分别将该企业财务报表导入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之后,信息转换模块首先将五份报表全部转换成统一的格式,根据该预设报表格式科目,将导入报表的不同科目数字转换到指定的科目。在财务报表按照统一格式完成信息转换之后,信息存储模块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报表进行统一命名。该名称将包含报表所属企业名称、报表日期、报表导入单位等关键信息,如将A企业报送给银行的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命名为“A20071231BSYH”,而将其同时报送给税务局的报表命名为“A20071231BSSW”,以便后续模块进行准确的比对、提示和信息输出。同时,将统一命名规则的报表进行逻辑存储,既可面满足信息共享、比对的需要,又可节约物理存储所需的资源配备。随后,信息比对模块根据报表名称,提取同属于A企业2007年度的同一报表进行比对,如将报表名称前面11个字符全部为“A20071231BS”的报表提取,就可进行A企业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比对。报表比对采用一一对比的方式进行,进行差额计算,并采用统一的模式列示比对结果,如银行报表与税务报表的“现金”科目差额用“1001YH-SW”表示,“1001”为“现金”科目代码,银行报表数值始终作为减数,而税务报表数值始终作为被减

数,负数可以红字表示。比对完成之后,信息提示模块根据比对结果,采用规范化的语言进行报表差异提示;同时,预设一定的重大误差提示标准,对金额较大、重要性比较高的科目差额进行重点提示,必要时进行“报警”,以便于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使用数据。例如,对于A企业报送给银行和税务的“利润总额”数字进行比对后,发现存在一正一负等重大差异,应及时进行“报警”提示。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关注”、“重要”、“风险”等不同提示风险等级。信息输出模块的关键是为用户提供“信任条件”输入界面,由用户根据信息提示结果,设定一定的输出条件,如选择“信任银行提供的所有报表”、选择“信任税务局提供的所有报表”、“选择工商局提供的所有报表”等,或选择“信任银行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同时信任税务局提供的利润表”等。信息输出模块将根据用户输入的“信任条件”输出相应的报表供用户使用。此外,信息比对、信息提示、信息输出模块还针对客户的个别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即在系统预设的比对、提示和信任条件外,由用户根据自身特定需要选择比对方式,并相应生成独特的提示信息和报表输出。

四、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运行机制

(一)平台内运行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的运行包括平台内运行和平台外运行两个部分。平台内运行指构成平台的五个模块,依次顺序操作,全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除输入特定比对或信任条件外,无须人工干预。整个运行过程可用图2表示。

第6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企业应用集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

1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会计业务集中到FSSC进行记账和报告,从而保证会计记录和报告格式的规范和结构。与普通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FSSC无论是在降低管理成本,还是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立足广东科学技术职业高校的多校区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研究开发FSSC平台中涉及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系统集成技术,进而设计和开发出一个支持高校内各部门与单位协同工作的财务工作平台。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框架设计

2.1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的目标

在财务共享服务实际的业务运作中,并不是所有的业务流程都适用于共享服务,应选择那些具有标准化处理流程、重复频率大、占用流程处理人员多、处理过程中文件密集的流程作为共享服务的核心服务内容,如费用报销、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资金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因此,本文立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研究设计和开发FSSC平台中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并将之进行实际应用,建立起以财务工作为基础,支持高校内各部门与单位协同工作的平台。因此,构建FSSC系统的总体目标如图1所示。

在高校财务管理有关业务中,财务报销占用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比重最大,而且涉及人员面广、标准化程度高、重复频率大、见效速度快等特点。因此,本文将财务网络报销管理业务作为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典型应用,通过该业务的示范作用,然后陆续实现高校财务集中及数据挖掘分析等目标,具体如图2所示。在财务报销为典型应用的实践中,期望以高效高质地传递费用申请、费用核销、预算管控、票据影像信息为中心,并达成如下建设目标:

(1)实现财务工作的集中化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实施FSSC,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对学校内外的各个校区、二级学院、行政部分以及下属单位内的财务活动进行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得财务处理业务可以不受时间和所处空间的限制,做到财务信息的动态和实时处理。通过财务处理数据的整合与集成,实现财务预算的统一和规范化处理,加强对各项费用和资金的有效监管和利用。针对财务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事前预算控制,事中财务核算,事后报表分析。

(2)实现财务业务远程处理

基于Internet或校园网络,通过网上录入报销申请、网上核算和查询等,实现财务处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方便FSSC系统各级用户的使用。

(3)规范业务数据的源头采集

针对各个财务处理业务,通过统一的格式,标准的内容来录入单据信息,实现财务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障财务核算等各项财务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

(4)实现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针对网络报销业务处理,通过FSSC可以实现由原始凭证向记帐凭证的转换,同时采用网上银行进行自动支付和对帐,既降低了单据处理的出错率,又可以将财务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凭证录入等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少了财务工作中的不增值业务,且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5)加快支付速度,节约成本开支

基于FSSC实现网络报销,使得各类报销申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且主管领导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对报销申请进行审核和签批,实现报销申请的被动审核向主动审核转变,大大节约领导和教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以及提高财务报销的工作效率。

2.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体架构

在全面支撑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开发FSSC以高效高质地传递费用申请、费用报销、预算管控信息为中心,主要希望解决如下问题:

(1)报销单据的规范化

在财务报销过程中,由FSSC制定标准化的报销流程,形成标准统一的审核制度,提供格式和内容规范的报销单据,保证录入到FSSC中数据的规范化,通过财务工作流程和财务数据的标准化来保证财务核算的规范化。

(2)审批流程的电子化

普通员工通过Internet或校园网录入报销单据信息后,报销单据按照指定的业务审批流程进行电子化流转,然后由相关领导进行网上审核,最后由财务中心借助网络银行进行转账支付,该过程既能保证审批质量,又提高了财务处理效率。

(3)信息系统的统一化

基于学校总部、校区层面财务集中管理的需要,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规范的建设与数据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财务信息系统,以实现集中管理的目标。

(4)信息传递的自动化

通过与外部应用系统如人事管理、网上银行等的集成与整合,实现财务数据和信息及时而准确地共享与交流,减少财务工作的人工干预度,实现财务信息传递的自动化,财务数据处理的智能化。

结合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我院实际的财务工作需要,构建出如图3所示FSSC系统架构。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

(1)获取高校财务管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设计出规范的和标准的高校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并将之转化为FSSC中各子系统的服务流程是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2)开发FSSC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高校的协同管理能力,如何基于现有成熟的EAI技术与手段,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高效稳定的FSSC与外部应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是FSSC平台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3)在FSSC平台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如何保证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开发代码的稳健性等直接关系到FSSC能否实现需求目标,以及能否真正投入实际应用。因此,针对FSSC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也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基于UML的FSSC系统设计

基于UML对FSSC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在需求分析之后,采用用例图对系统进行功能和用户的划分,然后从指导系统开发的角度为各个子功能模块,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即采用顺序图描述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流程,以及从代码实现的角度采用类图描述各功能模块涉及到的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3.1系统总体

FSSC从功能上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科目的管理。包括国家、省市级财政的各项拨款、学校多渠道的自筹资金、学生学费、二级学院的收入、以及学校其他机构的收入。

(2)各项经费的管理。包括财务的预期指标、实际使用情况的登记、管理、查询和审批、学校其他机构的预期指标、实际使用情况的查询和审批等。

(3)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新增、查询、更新,以及净资产的统计等,其中固定资产主要是学校的各项基础建设和实验设备等。

(4)负债管理。包括对原有和新增债务的管理,以及还债的记录统计等。

(5)支出管理。包括教育和科研支出的查询和更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查询和更新,教师工资支出的管理、查询和更新,学生奖学金支出的管理、查询和更新,其他机构支出的查询和更新,总支出的管理、查询和更新。

通过FSSC的功能分析,FSSC的功能可抽象为:账务管理、资产管理、薪酬管理和学生收费管理四个子系统。结合我院实际管理过程,设计的账务管理、资产管理、薪酬管理和学生收费管理四个子系统的用例图分别如图4、5、6和7所示。

3.2系统详细设计

根据FSSC系统功能用例图,设计FSSC系统框架结构图如图8所示。

该框架主要包括基础服务平台、业务处理系统和财务信息平台四个部分。在业务处理系统中,各子模块间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按照规范业务流程进行自动控制与处理,以确保将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完全同步。

(1)基础服务平台。包括统一支付平台和凭证交换平台,统一支付提供统一的支付接口,方便相关收费项目的信息化系统可快速、安全、可靠地接人到FSSC,从而提供统一的收费途径,使得缴费者支付更便捷,收费部门管理更通畅,以及便于学校财务处的监管等。通过凭证交换平台可以与外部业务子系统(如网络银行等)建立起通用凭证接口,由外部业务子系统根据业务流运转情况自动在账务系统中生成相应的凭证信息,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同步。

(2)业务处理系统。包括账务核算、薪酬管理、信息、权限分配、预算管理、网络报销等业务子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为财务人员提供一体化的工作平台,实现的功能包括报销管理、薪酬发放、票据管理、预算管理、报表、学生费用管理、各类经费管理以及内部公文信息等。

(3)财务信息平台。主要通过财务网站为各级用户提供项目收支明细和月查询、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分析、教职工工资查询、公积金、借款和到款、学生缴费等查询服务。

3.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概念模型的逻辑模型的设计,针对FSSC可以分别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概念模型即E-R图进行设计,最后对所有子系统的E-R图进行合并从而得到系统E-R,然后将E-R按照一定的规则转换为逻辑模型即数据库表结构。

3.3.1各子系统概念模型设计(E-R图)

以个人用户账户管理模块为例,首先确定出该模块处理中涉及到的实体,然后结合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数据E-R图,个人账户数据E-R图如图9所示。

3.3.2系统数据逻辑模型设计

FSSC系统中设计的数据库表如表1所示。

4系统开发环境

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开发平台、工具和技术主要包括:

Windows7及以上版本

Microsoft Visual 2010

B/S+C/S架构

C#

Microsoft IIS 6.0及以上

Microsoft SQL 2008

系统运行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

第7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摘要:以适应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构建具有综合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应用系统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高校财务信息管理在数字化校园环境支撑下出现的新的应用特点和功能扩展需求,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划设计要素。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

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正常运行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校园生活密不可分的基本环节。在校园数字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有关师生员工个人的财务信息,还是有关项目经费管理等对公财务信息,都是数字校园的重要资源。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应当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作用,通过系统设计将其纳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一、校园卡系统的一般功能概述校园数字化通常以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校园卡系统作为数字校园的基础环境和支撑平台,其构架完全服从于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成为数字校园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卡系统既是数字校园的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也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引擎。在该平台下,各相关应用系统以构件方式存在并运行其上,相关数据和信息按照数字校园规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在校园网络上满足各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需要。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校园卡系统通常由一张校园卡和一张相对应的银行卡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功能。校园卡具有校内身份认证和电子消费两类基本功能。

(1)多证合一、以卡代证:将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出入证等数字化为校园卡身份信息,一卡实现校内各种需要的身份认证功能。

(2)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通过校园卡中心数据库,实现学生、教职工的身份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确保校园网络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3)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服务:透过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目录服务,即基于校园数字资源统一组织和应用集成所形成的各种校园网络化应用服务,包括信息分级、办公自动化数据交换、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等。

(4)以卡代票、以卡代币、刷卡消费:取代以往校内使用的各种票据,如饭票、水票、洗澡票、上机票等,以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功能满足师生员工的校内消费和费用缴纳需要。

(5)校内消费资金统一归集:通过分布于校园内各消费点的POS终端,在实现校内消费刷卡支付的同时,实现了校内资金流动的统一归集,在技术手段上满足了学校对下属经营服务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

与校园卡身份信息直接绑定的银行卡,除了具有一般银行卡相同的金融服务功能以外,增加了个人银行账户与校园卡“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自助圈存转账服务功能,满足校园卡持卡人校内消费资金自行划转的需要。

二、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1.财务管理信息是数字校园目录服务重要的公共数据资源。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不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业务处理的自然结果,更是学校教育事业开展和日常运行中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记录,其中包含的对公以及对师生员工个人的校内信息资源都极其丰富,是校园数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数据资源;数字校园环境中许多的应用目录服务和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信息的数据资源支撑。

2.校园数字化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数据管理手段。校园卡系统具备了校园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的功能,能够实现基于网络的个人身份认证,以及校内部门关联信息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所提供的管理信息更加丰富和完善。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卡信息来完善财务管理业务,应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优先考虑的因素。

3.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以标准化和关联信息完备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为基础。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现在财务信息分级目录服务和构建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两方面。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些信息服务功能,作为基本信息源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完备性和可关联性便是至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新的管理需求下,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以构建集成应用型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账目管理的科目信息和项目信息,使得每一笔账目记录附带必要和有效的管理信息。

4.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是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自成一体的封闭特征不同,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来实现目录服务,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通过Web服务方式将财务综合管理所需的各方共享数据引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需要将相关的财务数据反馈给中心数据库,并保持相关数据的同步。

5.集成权限管理与身份认证平台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除了需要基于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以外,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需要强化用户访问的权限管理。能够与校园卡系统平台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双重功能的集成身份认证环境,包括统一权限管理、身份验证、单点登录、密码管理、LDAP外部认证等,应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6.银校紧密合作方能形成与管理信息化服务相适应的现金流动管理模式。通过校园卡与个人银行卡的绑定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将师生员工的收人类现金发放自动存人个人银行卡;涉及财务报销的现金支付,可以实现现金的自动人卡。通过校园卡系统的“电子钱包”自助圈存功能,将个人银行卡中的金额自主“圈人”校园卡,满足持卡人的校内消费需要。对于学生费用的收缴,按照同样的做法,还可通过网上银行自主缴费的方式予以实现。在与银行紧密合作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学校财务管理将大幅度减少现金的流动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建立起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现金管理模式。

三、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校园卡系统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学校财务管理的功能和内涵将产生较大的扩展,除了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随着校园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外,更需要顺应校园数字化的要求,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可实施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四、基于校园卡平台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划在图2所示的系统构架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延大为扩展,形成了融合会计核算管理账务信息和校园卡系统有用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来共同支撑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和利用来自多方面的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由原来因具体业务而设的单一功能管理程序变成了在统一信息平台上、以功能模块形式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1.基本账务管理方面。在按会计核算规范进一步完善科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参照校园数字化标准之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收支账目的项目信息,使得任何一笔账目记录既对应相应的科目,又附带相关的管理信息。智能凭证系统作为财务管理其他功能模块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项目关联的桥梁,将报账业务之外的其他账目自动纳入核算管理账务系统。自由报表系统用以灵活定制和输出各种需要的管理报表。

2.发放类财务管理方面。在校园卡数据平台的信息支持下,财务管理中涉及教师的工资、津贴、酬金发放,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及各种补助发放,学生费用收取等业务,将改变以往依靠手工传递数据信息的落后方式,通过校园卡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手段把相关数据直接导入管理子系统;通过与校园卡绑定的银行卡信息将应发金额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准确、安全地实现对个人的现金发放业务;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结果导入财务核算账务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准确、快捷的现金发放管理数据链。

3.财务信息方面。将校园卡系统的身份认证功能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和集成权限管理的账务信息查询与统计功能,构成财务信息分级平台。通过对校园卡持卡人不同角色访问权限的控制,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与角色相对应的财务管理项目信息,持卡人即可实时、方便地从校园网上查询或统计其所管理项目的账务信息或个人财务信息;通过自由定义统计表报,可对项目执行情况实时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

4.综合性财务管理方面。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跨部门管理的综合性财务业务主要包括联网授权与网络报账、现金报销的自动划转、学生网上自主缴费、校内消费网点结算与分账、专项投资执行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等。

第8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正常运行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校园生活密不可分的基本环节。在校园数字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有关师生员工个人的财务信息,还是有关项目经费管理等对公财务信息,都是数字校园的重要资源。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应当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作用,通过系统设计将其纳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一、校园卡系统的一般功能概述校园数字化通常以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校园卡系统作为数字校园的基础环境和支撑平台,其构架完全服从于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成为数字校园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卡系统既是数字校园的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也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引擎。在该平台下,各相关应用系统以构件方式存在并运行其上,相关数据和信息按照数字校园规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在校园网络上满足各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需要。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校园卡系统通常由一张校园卡和一张相对应的银行卡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功能。校园卡具有校内身份认证和电子消费两类基本功能。

    (1)多证合一、以卡代证:将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出入证等数字化为校园卡身份信息,一卡实现校内各种需要的身份认证功能。

    (2)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通过校园卡中心数据库,实现学生、教职工的身份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确保校园网络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3)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服务:透过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目录服务,即基于校园数字资源统一组织和应用集成所形成的各种校园网络化应用服务,包括信息分级、办公自动化数据交换、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等。

    (4)以卡代票、以卡代币、刷卡消费:取代以往校内使用的各种票据,如饭票、水票、洗澡票、上机票等,以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功能满足师生员工的校内消费和费用缴纳需要。

    (5)校内消费资金统一归集:通过分布于校园内各消费点的pos终端,在实现校内消费刷卡支付的同时,实现了校内资金流动的统一归集,在技术手段上满足了学校对下属经营服务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

    与校园卡身份信息直接绑定的银行卡,除了具有一般银行卡相同的金融服务功能以外,增加了个人银行账户与校园卡“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自助圈存转账服务功能,满足校园卡持卡人校内消费资金自行划转的需要。

    二、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1.财务管理信息是数字校园目录服务重要的公共数据资源。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不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业务处理的自然结果,更是学校教育事业开展和日常运行中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记录,其中包含的对公以及对师生员工个人的校内信息资源都极其丰富,是校园数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数据资源;数字校园环境中许多的应用目录服务和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信息的数据资源支撑。

    2.校园数字化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数据管理手段。校园卡系统具备了校园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的功能,能够实现基于网络的个人身份认证,以及校内部门关联信息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所提供的管理信息更加丰富和完善。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卡信息来完善财务管理业务,应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优先考虑的因素。

    3.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以标准化和关联信息完备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为基础。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现在财务信息分级目录服务和构建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两方面。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些信息服务功能,作为基本信息源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完备性和可关联性便是至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新的管理需求下,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以构建集成应用型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账目管理的科目信息和项目信息,使得每一笔账目记录附带必要和有效的管理信息。

    4.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是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自成一体的封闭特征不同,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来实现目录服务,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通过web服务方式将财务综合管理所需的各方共享数据引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需要将相关的财务数据反馈给中心数据库,并保持相关数据的同步。

    5.集成权限管理与身份认证平台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除了需要基于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以外,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需要强化用户访问的权限管理。能够与校园卡系统平台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双重功能的集成身份认证环境,包括统一权限管理、身份验证、单点登录、密码管理、ldap外部认证等,应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6.银校紧密合作方能形成与管理信息化服务相适应的现金流动管理模式。通过校园卡与个人银行卡的绑定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将师生员工的收人类现金发放自动存人个人银行卡;涉及财务报销的现金支付,可以实现现金的自动人卡。通过校园卡系统的“电子钱包”自助圈存功能,将个人银行卡中的金额自主“圈人”校园卡,满足持卡人的校内消费需要。对于学生费用的收缴,按照同样的做法,还可通过网上银行自主缴费的方式予以实现。在与银行紧密合作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学校财务管理将大幅度减少现金的流动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建立起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现金管理模式。

    三、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校园卡系统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学校财务管理的功能和内涵将产生较大的扩展,除了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随着校园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外,更需要顺应校园数字化的要求,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可实施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四、基于校园卡平台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划在图2所示的系统构架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延大为扩展,形成了融合会计核算管理账务信息和校园卡系统有用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来共同支撑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和利用来自多方面的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由原来因具体业务而设的单一功能管理程序变成了在统一信息平台上、以功能模块形式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1.基本账务管理方面。在按会计核算规范进一步完善科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参照校园数字化标准之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收支账目的项目信息,使得任何一笔账目记录既对应相应的科目,又附带相关的管理信息。智能凭证系统作为财务管理其

    他功能模块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项目关联的桥梁,将报账业务之外的其他账目自动纳入核算管理账务系统。自由报表系统用以灵活定制和输出各种需要的管理报表。

    2.发放类财务管理方面。在校园卡数据平台的信息支持下,财务管理中涉及教师的工资、津贴、酬金发放,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及各种补助发放,学生费用收取等业务,将改变以往依靠手工传递数据信息的落后方式,通过校园卡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手段把相关数据直接导入管理子系统;通过与校园卡绑定的银行卡信息将应发金额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准确、安全地实现对个人的现金发放业务;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结果导入财务核算账务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准确、快捷的现金发放管理数据链。

    3.财务信息方面。将校园卡系统的身份认证功能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和集成权限管理的账务信息查询与统计功能,构成财务信息分级平台。通过对校园卡持卡人不同角色访问权限的控制,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与角色相对应的财务管理项目信息,持卡人即可实时、方便地从校园网上查询或统计其所管理项目的账务信息或个人财务信息;通过自由定义统计表报,可对项目执行情况实时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

    4.综合性财务管理方面。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跨部门管理的综合性财务业务主要包括联网授权与网络报账、现金报销的自动划转、学生网上自主缴费、校内消费网点结算与分账、专项投资执行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等。

第9篇:财务共享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审计;企业管理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涵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跨地区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的管控问题也逐渐突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企业财务流程信息化、岗位分工专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至今为止,全球500强已有半数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集中管理控制体系,而国内企业――中兴通讯早在2005年也已经率先开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海尔集团等也正在处于财务共享中心实质性的筹划阶段。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集中处理和分析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

共享服务约产生于80年代,福特公司在欧洲成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后,杜邦公司和通用电气也建立了相似的机构,因此国际上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理论研究开始的较早,研究的内容也更加深入和广泛,Anderson和Lusk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流程和技术等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将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集中放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旨在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核心业务发展、整合资源实现战略支撑等目标”;国内尚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理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涵,首先其对象为与财务及财务相关的各项企业辅活动如财务、资金管理、法律咨询、采购研发等,其次其核心在于“共享”,将企业分散的重复性的业务整合到一个共同享有的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有利于企业将资源配置给核心业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最后其定位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中心,这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企业财务部门只是企业的成本中心的辅助地位,企业财务部门转型为利润中心,使其能更加宏观的层面上提供企业战略决策有用信息。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影响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无疑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多的战和更高的要求。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系是在原始的查账基础上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发展起来的。在企业财务处于手工操作阶段时,审计人员主要实施的是账表导向审计; 当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逐步确立时,审计人员主要实施的是系统导向的审计; 当企业全面推行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时,审计人员主要实施的是风险导向审计; 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业务和会计处理时,审计实施的是IT 审计技术和方法。目前,面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个概念产生和发展,审计由其是内部审计需要应时局而变,分析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对内部审计的审计方法、审计抽样技术、审计证据的收集等带来的影响。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促进持续型内部审计的发展

一直以来,审计工作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都是集中在事后审计,都是在企业业务单元完成一段时间的经营业务之后再对这段时间内的会计信息和数据进行抽查、分析,这种审计方式由于其片面性很难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由于其滞后性,往往在发现问题之后也无法及时纠正偏差,难以弥补企业已经发生的损失。企业的运营情况集中反应在财务数据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得企业内审部门可以通过持续的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全面、及时地掌握企业的是否在合理、合规的轨道上运行。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促进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转换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职能在于企业的自我约束,以及监督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单纯的监督职能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尤其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普遍在公司内地位偏低,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而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企业内审部门可以持续关注大集团内部的业务进展、资金运营情况,并且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对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通过数据中所反映出来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发现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层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既可以及时纠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偏离企业战略的错误活动,为企业挽回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通过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信息的收集和规律的总结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或者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