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金融学学科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学学科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学学科概论

第1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金融专业 理论课 改革

一、引言

中等职业中学中的金融专业有很多课程会涉及理论教学,例如,“金融基础”“金融营销”“银行的结算业务处理”等课程都是金融学中理论较多的版块。对这些理论课程,教师往往会精心地备课,但收到的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在考试中,理论课程的考试成绩也不突出,很多学生在这类课程上都出现红灯,补考和重修的人很多。针对这些现象,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认真分析了金融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差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就如何改进金融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提高学生学习金融专业理论课的兴趣,增强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而提高金融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供广大同仁学习借鉴。

二、金融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片面强调完成教学任务

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所谓的教学计划就是死板地按照课程的相关知识体系,生搬硬套地进行教学。然而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忽视了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教学的高度和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不相符合。因此,教师虽然按照了“教学计划”来进行教学,但是从学生角度来看,收获甚少。

(二)学生基础比较差

近些年来,随着全国普通高校的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出现日益滑坡的现象,加上招生政策的宽松和学生人数的减少,有一大部分学生甚至未经考试考核就进入了中职院校,导致了学校学生总体水平低,基础弱,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三、金融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措施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让理论“生动”起来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具有生动形象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本来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隐形的问题明朗化。多媒体的这些特点化解了教学中的很多难题,提升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理论课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使那些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解释清楚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逼真。眼耳共同接受知识信息有利于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理论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网络银行安全性”问题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网络银行盗窃案例”给学生看,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认为:网银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安全性不够,容易造成资金损失。然后,我顺理成章地提出“如何安全使用网银”的问题,学生热情高涨,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我给学生观看“银行专家谈如何安全使用网银”的视频,从视频中学生了解到网络银行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专家之口进行讲学比教师讲学更容易为学生接受,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二)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金融专业的知识内容较为理论化,这种纯粹的理论非常抽象,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很多学生直接放弃了理论专业的学习。要想学好专业理论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从理论课自身特点着手,从实际出发,从身边的例子切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理提高他们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兴趣,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在讲授“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课程时,我首先问学生一般都会选择哪种银行办理业务。很多学生都选择“农行”“工行”或者“建行”等,当我问及学生是否去过中行办理一些银行业务时,他们都回答说“没有”。通过提问我让大家思考为什么大家能够在工行和农行等办理业务,而不在中国银行办理。然后,我再介绍“工行”“农行”“建行”等都是商业银行,而中行属于中央银行。我通过课前简单的提问引入课堂所要讲学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教学内容。

四、结语

总之,作为中职金融专业的教师,我们要认真分析目前金融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弊端,总结分析,努力寻求金融专业理论课新的教学策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中职金融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蜜.课例研究在中职金融基础教学中的探索[J].新课程:教研版,2011(8).

[2]闫寒.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财经界,2011(14).

第2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自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财务管理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许多本科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但作为高职院校,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不多,时间也不长,对于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等问题仍存在困惑和争议。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关于专业定位

把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于管理学还是经济学,近年来争论颇多,莫衷一是。在国外,通常把这一专业设在管理学下的金融院(系);在我国,这一专业却往往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之间摇摆,有的设在经济学下的金融院(系),但更多的是设在管理学下的会计院(系)。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则基本上设在会计系或经管系下。

在财务管理学尚未独立之前,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西方财务理论界认为,金融经济学由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和公司理财学三部分组成,从理论渊源上认定了财务管理属于金融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务管理学游离于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在1992年11月《企业财务通则》前后,我国的企业还很少涉及财务问题。当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财务管理与会计之间的关系认识也不清晰,更谈不上研究财务管理与金融学之间的关系,流行的依然是将财务管理纳入在会计之内的“大会计观”,财务管理自然只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研究企业资金运动,为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理财服务。1998年,中国教育部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把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为一个独立专业,这标志着财务管理专业从会计学专业中分离出来,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另立门户。

二、关于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对于任何专业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由于财务管理长期置于会计学专业之下,致使我国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之间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认识。虽然目前已经将财务管理专业独立出来,但其培养目标却始终是模糊和混沌的,更多的还是套用会计学专业的教育目标。

现在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的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可以基本保持一致,即致力于基本财务观念和理财技术的训练,以培养一流的CFO为直接目标。博士阶段的财务管理专业则应以学术研究为基本导向,致力于对财务理论发展的推进。但是,对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还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区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使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特色。

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一个独立的体系,它更强调学生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法律、会计、金融理论基础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够胜任各类工商企业、证券和金融机构的财务分析、决策、规划与控制工作以及资本市场运营的组织工作的管理型、应用型的中级财务管理人才。

三、关于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根据其学科范畴,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原则构建成三个层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厚基础”是指设置的公共基础课不仅能承前(与高中课程的衔接),而且要启后(为后续专业课打基础),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缜密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其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财经应用文、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基础、心理学、体育等。

“宽口径”是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设置要考虑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不能过分单一,既要精通所学的专业知识,又要能很好地理解其他相关的经济管理活动。具体地说,财务管理专业应以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会计学为商业语言,以管理学为工具或手段,以满足执业需要为目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财政与金融、经济法、税法、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基础等。专业核心课主要包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学、金融市场概论、投资学、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等。

“强技能”则集中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课程设置上都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公共基础课的教育目标应使学生达到四个一:培养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能写一手好文章(主要是财经应用文)、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还应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专业见习、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手工、电算化两部分)、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等。

四、关于教学模式

(一)注重理论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目前,一谈到高职教育,特别强调的就是“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受此影响,有的教师为自己的理论深化有可能脱离实际而疑惑,也有的教师既无勇气详细地讲授财务管理理论,又无能力将理论融入实践,从而导致当前财务管理理论课堂讲授的徘徊与心虚状态。虽然高职教育的重点不在理论研究,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而单纯地强调实践教学。理论对于实践而言,其作用就在于为实践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框架、一个原理或一个思想。同时,理论教学还能为高职毕业生以后备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财务软件实验机房,有的甚至还有ERP实验中心,这些都是保证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但目前大部分实践教学的内容仍局限于财务会计,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差距太大。因此,学生在完成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外,还应走进企业进行实地见习或顶岗实习,进一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实践教学中,可实行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方式,以此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整合相关课程

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具有极强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如何解决财务管理学与管理会计学和成本管理学交叉重复的问题,同样是极其重要的。由于管理会计学既无研究的特定对象,又同样是资金、成本的决策、计划和控制问题,因此,管理会计学就显得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将管理会计学中的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存货决策、全面预算和责任会计等内容纳入财务管理学,其他内容(如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管理等)均可并入成本管理学。

五、关于教材建设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尚无一套自成体系、前后呼应的财务管理教材。现在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或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复印件,既面面俱到,又毫无特色。所以,为使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要认真组织制订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目标。教材建设的原则就是既要有别于本科教材,又要充分体现财务管理课程的精髓。笔者认为,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教材内容混杂的局面,将其一分为二,分别编写财务管理学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酌情编写并讲解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教材可选用通俗易懂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财务管理案例教材也可选用较为全面介绍中外企业财务管理成败典型案例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教材。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2] 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3).

[3] 李志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创新[J].财会月刊(理论),2008(10).

[4] 章铁生,席彦群.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5] 朱丹丹.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构想[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第3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关键词:贸易经济专业 学科地位 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地位的回升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首创贸易经济专业。紧接着我国其他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相继设立贸易经济系或商业经济系,开设贸易经济专业。

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次专业结构调整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被列为目录外保留专业),全国各高校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出现以下四种结果:一是本科教育阶段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继续招收贸易经济专业学生;二是将贸易经济专业并入产业经济专业,原教研室的建置、人员均保留;三是将贸易专业分解为市场营销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四是将贸易经济专业改为商务专业。

对此,曾经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表示担忧,都有恢复贸易经济专业的打算。未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也有一些做了开设这一专业的规划。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为代表的12所高等院校,相继保留或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一些高校也积极培育与引进师资,发展贸易经济专业。

1998年后,全国高校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997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但是为了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也自行设立了一些新专业,以专业方向形式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全国高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再之,我国经济经过14年的发展,1997版本科专业目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专家着手进行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两次公示修改稿。2012年10月,教育部新的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正式公布,下放专业设置权力,规范专业设置。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被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重归“正式”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极大地促进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状况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分析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

公共教育通识课是基于本科生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工具培养要求而设置的。表1是四所院校公共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比较。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差异比较大的是大学计算机课程:山西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实验(选修);北京工商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经济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江苏师范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A。由于教育部对大学本科公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有统一规定,因此各学校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基本相似。

(二)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

从学科门类上讲,贸易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应当包含“经济学”学科所要求的最基础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7月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表2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比较。由于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是相对成熟的财经类大学,三所学校都有相对完整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因此,三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除基本包括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外,还吸纳了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成为经济管理“大学科”的共同核心课程,而且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学科共同课程设置方面就已经分别通过“流通经济学”体现出了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特色。江苏师范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经济学院的几个经济类专业一起确定的,因此,不包含管理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

(三)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

表3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表4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要考察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放在一起分析,因为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有时因为必修课课时的限定,会把一些专业理论课放在选修课里开设。由表3和表4可知四所学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理论课课程的结构。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商务谈判、商业史、商业伦理学、晋商文化、商务礼仪);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世界市场行情、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海关通关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外贸单证与结算);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连锁经营概论、期货交易学、批发学、拍卖与典当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现代流通技术、电子商务、会展学);物流理论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营策划、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地理、经济预测、购买者行为分析、采购学、服务管理学、商品学、商事与经济法概论、合同法、现代广告学);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经贸英语、国际贸易法);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期货交易实践、零售学、连锁经营);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践);物流理论课(物流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函电、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物流理论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规划理论课(商业规划学)。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中国商业史、品牌学、市场价格学、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服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商务英语);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理论课(物流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

由上面四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的结构可以看出,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对外贸易理论课、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物流理论课和商业规划理论课6个部分。四所学校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各学校对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理解存在差异,专业理论基础课各学校开设差别也较大。尤其是目前讲授的商品流通理论对于解释现实商业问题有一定的距离。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核心)理论,丰富贸易经济专业基础理论,形成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理论的充足与充分的差异化,确立贸易经济专业在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明确地位。流通技术理论课与流通规划理论课是近些年大家都认为要加强的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应师资和教材,开课都很不理想。

(四)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

表5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传统的实践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验(实践、模拟)等课程,新兴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团学活动、资格认证、文学艺术欣赏、认知性实践、创新教育等。目前各院校专业实践课开设的还主要是传统实践课程,新兴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待完善、深化与落实。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设想

(一)依据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被确定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其专业链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科”“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共同课”应为“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专业类基础课”应为“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核心理论(思想)的课程。有些学者认为“贸易经济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个专业的共同理论大约只有20%,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应包括这共同的20%的理论和一些相似理论,比如分工与贸易理论、贸易史理论等。

(二)构建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

不仅贸易经济专业要开设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当开设贸易经济理论课。如果内外贸理论两张皮、内外贸活动平行进行,结果导致做内贸的做不了外贸、做外贸的更做不了内贸。因此,内贸企业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更好地组织全球产品供应链,外贸企业当遇到国际环境恶化、产品出口困难时,也没有利用国内市场的能力。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内外贸一体化理论研究与创新,目前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理论成果近乎空白,内外贸一体化提法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因此,亟待更多的内外贸专家学者从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思考内外贸一体化的结合点。“全球供应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产业链”理论,是一些好的突破口,但还需要结合外贸与内贸理论,需要相关理论的融合。

(三)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应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使贸易经济学专业成为“有骨、有肉、有血”的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使得1998年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具备合法的地位,即使保留也仅采取了“目录外专业”的形式,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仅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贸易类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取代了这一专业。这一调整使得高校贸易经济学科领域仅剩下外贸专业,许多研究贸易经济的教师纷纷转换研究方向,这对贸易经济专业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专业队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调整,许多教师转行到其他热门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贸易活动的变化相对较快,而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内容陈旧,方法传统,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可供教师选择的较好教材不多。因此,应挖掘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追溯流通经济理论的本原,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新贸易经济理论。创新能够解释现实流通现象的理论,缩小流通理论与流通现实的背离。

(四)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

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就是要增加贸易经济专业的技术要素,这需要开设一些技术性课程来完成。一是要加强流通技术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等课程。二是加强物流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三是加强商业规划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商业策划学、商业规划学、商业街和商圈规划学、商业地产管理学等课程。四是要强化教学中的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要常态化、多次化、多元化,保证足够的时间安排。要脚踏实地组织和进行实习,不流于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和了解流通企业的在用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淑蓉.对于我国高校恢复商业经济专业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04(2)

2.吕庆华.贸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浅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4)

3.姜德波.商业经济学:回顾、反思与重构[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6(6)

4.黄国雄.中国流通业:入世后的挑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2(2)

第4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关键词]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思路

[作者简介]陈妙英,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29―03

法科毕业生传统上主要面向公、检、法、司以及党政机关就业。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司法系统所需的法学专业人才极其有限,而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却比较大。因此,法科毕业生就业不应只局限于司法部门,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其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局限于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国内的基本法律,而应该成为既精通法律,又懂经济、管理、外语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财经院校的法学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学、管理学、财税金融学等财经学科的教育优势,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是财经院校中法律院系发展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以法学与会计学的学科交叉为视角,探索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思路。

一、“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培养的会计学、法学专业人才,多数是单一型的,精通会计审计知识而对相关法律并不熟悉,熟悉法律的又不精通会计审计,不能运用会计审计知识来解决法律问题。为此,必须改革我国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单一专业模式,通过两种相对独立的培养模式的融通,培养既精通法律业务,又具备会计审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定位问题上,应当着重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是“法学+会计学”抑或“会计学+法学”?这看似没有差别,如果采用纯粹的数学思维的话,其实,这里主要是侧重点的问题。复合并不必然是二者均等,那么是侧重法学,还是会计学,抑或是二者基本上齐头并进,投入的时间、精力、资源相当?复合的目的是1+1>2,而不是1+1=2;如果复合得不好,可能会1+1<2,亦即法学、会计学都没有学好,结果是“四不像”。而好不好的评判标准,不可能用尺子来量,只能根据法学、会计学的办学经验,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论证。复合不是简单叠加,要收到理想的复合效果,应当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复合的学科同样重视并不意味着对二者在课时、投入量上平分秋色,即便是双学位也是如此。应当更加重视第一学位专业的学习,在可能的情况下,第二学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尽可能地围绕第一学位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即采取“本色+特色”的模式。本色是立足点,没有法学的本色,就不能被称之为“法律系”,否则就名不副实;而特色是生命,没有会计学的特色,财经院校的法律系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二者的关系上,法学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应用型抑或学术型法学教育?尽管我们培养的复合型法学人才是偏重实务和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人才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和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注重法律实务教育的同时关注提高学生的理论性和学术品位。其实,法律实务本身就充满着复杂的、深厚的理论问题。只要用心去钻研,在教给学生实务知识的同时可以起到提升其理论层次的作用。我们不应忽视学生培养目标的学术性、理论性,否则就成了法律培训学院了,培养出来的学生至多只是“法律工匠”。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学生,没有前沿的理论指导,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其知识与能力都将失之单薄与狭隘。而且与英美法律人才培养体制不同的是,我国的法学本科生来源是高中毕业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专业趣旨在踏入大学校门后不可能很快显现确定,将来究竟是更适合做法律实务还是搞法学学术研究,教师和学生自己都难以把握。因此,过早偏重实务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他们的学术兴趣,降低他们的思辨能力。重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知识的“广度”,而重学术的法学人才则更看重法学知识的“深度”,没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必然根基不牢,从对学生的未来成长道路负责的角度看,不应忽略法学教育的学术性。

二、“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

目前各高校采用的“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

(一)在法学专业基础上开设会计学课程的模式。即在现有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会计学课程,完善其知识结构。此种模式的优点是:由于会计学的课程主要是以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的形式进入培养方案,因此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经济负担。其缺点是法学和会计学知识的结合缺乏系统性,会计学的学科知识只是作为学生拓宽知识面的产物出现,学生对会计学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次上,对于培育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很有限。

(二)双学位、辅修模式。即让法学专业的学生辅修会计学专业,实现法学课程与会计学课程的融合。该种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首先,学生有系统掌握两个专业知识的机会;其次,学生通过辅修,通常可以获得两个文凭,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正由于具备上述优势,这种模式推出之初就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普遍欢迎。但这种模式也有比较明显的缺陷:首先,两个专业课程的学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经济压力,处理不当则容易出现两个专业都学,但两个专业都学不好的情况;其次,由于学习时间有限,至少是辅修专业的部分教学环节(如专业实习)无法进行或无法完成,造成教学质量不高。

(三)专门化班模式。即在现有的法学专业内划分“法务会计”方向的专业模块。在这种模式中,跨学科课程的开设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覆盖面,为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交叉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对师资力量和学生素质均要求比较高,同时要求学生本身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和从事研究的理想。

综上所述,上述三种模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笔者认为,在“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不同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分类培养机制。具体而言:首先,研究型高校应以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为主,强化精英教育理念,主要采用专门化班模式;其次,教学型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强调学以致用,主要采用在法学专业基础上开设会计学课程的模式;最后,教学研究型高校,特别是财经和政法类院校,应注重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采用以“专门化班为重点,兼采主辅修制”的培养模式,以拓宽学生就业的适应面。

三、“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根据“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保障体系是构建“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一)“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

课程体系设置。“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必须科学地设置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设置“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的课程体系时,应当避免法学课程和会计学课程的简单叠加,坚持法学、会计学和审计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为先导,法学、会计学知识融合课程为主流,压缩一般性通识课教学内容所占教学课时的比例,增加法学与会计学学科交叉的特色课程,实现交叉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为此,除了设置法学基本理论与实务的专业基础课以外,还应开设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法务会计概论、法务会计实务、公司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会计欺诈调查、金融法和金融犯罪调查、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等专业特色课程,使法学与会计学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也使得“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具有区别于传统法学专业方向的特质。

(二)“法学+会计学”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为了改变法学本科课程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方法,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效果,并结合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的需要,应当注重多种形式以及整体效果的优化,强化改革与创新,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适当采用判例教学法。所谓判例教学法,是指运用具体案件分析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将法律专业理论与实际案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方式是问答式或讨论式,其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巧和技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掌握广泛的法律知识和规则。在采用判例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的案例真实而经典,具有时代性、客观性、生动性,包含的事实、信息量全面、客观。

2.在教学观念上,应当提倡法律批判的精神――不迷信权威,用批判分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批判制定法的缺陷、名家观点的偏颇以及主讲教师的观点等,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关键词: 民办院校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机制创新 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民办高等专科学校、民办高等职业学校陆续升为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办学水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其中教学团队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并最终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学术界、民办高校亟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具体而言研究背景有以下三个层面。

1.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被作为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特别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并指出教学团队建设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及最终达到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国高教部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规定,更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

2.陕西省民办本科院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2007年2月,针对民办高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同时前教育部长周济还下发了《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这几个文件特别指出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陕西民办本科院校的数量在全国各省中是最多的,全国民办本科高校(不包括独立学院)共计46所(截至2010年6月)。因此,陕西的民办本科院校客观上已经成为品牌集团,陕西的民办高校正在形成一支民办高校的航母集群,推动中国的民办教育正向着“半壁江山”挺进。与此同时,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共同进行各类评估和建设评比,在越来越快的发展中,对民办院校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对民办院校的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高的标准,而目前的状况与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逐渐显现,开始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传统基层组织的体制影响到团队建设;教学团队类型的界定,教学团队与学术团队的关系和影响;如何激发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构建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优秀教学团队如何建设和形成,等等。这些使得本研究成为当前解决此类问题的迫切需要。

3.本单位已有的研究实践基础成为此项研究的重要背景优势。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院金融教研室教学团队,从1997年开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团结拼搏、共同成长”的团队建设理念,在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依托本团队取得的省级示范专业、省级和院级重点专业、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等荣誉的强有力支撑,在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科研水平、产学结合、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在团队的建设过程中,也开始出现一些困惑和问题,阻碍了团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自身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要边深入研究边运用实践,以解决民办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推进民办本科院校教学团队机制建设,为民办本科教学质量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二、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形成动态平衡的合理组织机制

1.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提高教学团队的凝聚力。教学团队本质上是以团队带头人为龙头凝聚起来的有机体。团队带头人是整个教学团队的灵魂,能够以其深邃的思维、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和教学经验,敏锐地把握系统综合时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协调和凝聚教学团队成员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整个教学团队由弱变强,由强变更强,依托团队优势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团队带头人还应具有广博的学术气度和人格魅力,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鼓舞人,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团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院金融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该团队建设始于1997年,在这个学科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团队带头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凝聚作用。第一,团队领军作用。金融教研室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在其近三十年的金融学方面的教学生涯中,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始终坚守在金融教学第一线,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受学生的好评,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编制培养方案,开设支撑能力培养的创新课程,适应了金融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团队凝聚作用。只有拥有一支具有很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教学团队,教师队伍的群体潜能才能充分展现出来。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是团队带头人单枪匹马所能完成的,必须是整个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的结果,团队带头人以其丰富的研究成果、宽广的胸怀和具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对团队成员起着榜样和示范作用,同时,积极为团队成员的合作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作机制。第三,团队协调作用。团队带头人在教学团队建设进程中,一方面,以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积极协调教学团队成员的关系,注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注重青年教师“走出去”进修和学习,注重不同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大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效能。另一方面,团队带头人重视与国内、国际相关学术机构和院校的交流,不仅主张“走出去”,而且重视“请进来”,邀请海内外著名教授来校讲学,拓宽团队的学术视野。

2.拟定合理有效的团队规模发挥团队的最大潜力。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团队理论,通常来说,最有效的团队规模不超过10人。专家建议,在能够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最少的人数。但许多管理者普遍的错误倾向是群体规模过大。为了发展观点和技能的多样性4―5人是必需的,但随着团队内成员的增多,人员合作方面的问题呈几何倍数增长,团队的内聚力和相互信任度会降低,社会惰化现象会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所做的工作越来越少。因此,在设计高效团队时管理者应该尽量不超过10人。如果自然的工作单元中人数过多,应该考虑把一个群体拆分为几个亚团队。

教学团队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别:a.以校级通识阶段平台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团队;b.以学科基础或专业课程(群)为核心的教学团队;c.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为核心的教学团队;d.以综合交叉课程建设与实施为核心的教学团队;e.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教学团队;f.其他形式。

因此,教学团队的规模,根据所属类别需要,一般以学术带头人1人,教学研究骨干3―6人,年轻教师5―8人,服务性人员1―2人,总人数10人左右,总数不超过20人为合适规模。

三、以课程组制度为载体形成高效的团队运行机制

优秀的教学团队首先是在教学方面的不断提升和成长,才能够使得教学团队保持长足旺盛的生命力。“课程组制度”是我们金融教研室教学团队长期采用的独具特色的团队运行制度。即按开设的课程设组,将团队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明确课程组组长和组员的责任,从组织上保证课程建设落到实处。以课程组为基本教学单位组织教学,不断充实提高课程的基本要件建设,开展多种教学研究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团队合作,分工负责,增强课程组的组织功能、教学功能和规范功能。课程组制度“一课多人,一人多课”的交叉型结构,不仅从师资力量上保证了每门课都有相对充足的授课教师,有利于课程组内部的沟通、交流与协助,而且有利于不同课程之间的互动,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有效促进授课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对课程体系的把握,极大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我们以课程组为基本单位,在打造精品课程、编写精品教材、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以课程组为单位打造精品课程。各课程组群策群力,经过多年努力,使《金融基础》成为省级精品课程;《证券交易操作与分析》、《金融营销实务》成为院级精品课程;《投资理财概论》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成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新开设的《个人理财》课程组经过2年多的努力,也将该课程建设成全校公选课和专业核心课,成为颇受学生欢迎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在推进核心课程精品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录像、网络手段等实现课程和教材建设成果的资源共享。

以课程组为单位开发教学资源。在课程建设中精心编写和不断修订教材,迄今已主编、参编金融系列教材近二十余本;在编写系列优秀教材的同时,各课程组成员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推进教材的立体化建设,不断更新、充实课程教学辅导资料,为每门课程建立相关的习题库、试题库、数据库和参考资料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在通过多媒体、录像进行教学的基础,还通过学院BB教学系统充实网络资源强化教学效果,使得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日益丰富。

以课程组为载体建立健全各项教学活动制度。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课程组为载体,制定“教学观摩与示范教学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学研讨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相互听课制度”及“教学模块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各种教学活动的规范性,使得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教学组织、进度控制、考核评估等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形成产学结合专兼互补的增效机制

人文社会科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各学科专业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金融教研室教学团队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机制为中心从多方面、多角度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

1.大力举办特色鲜明的专业活动,把专业品牌建设推向新高度。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专业技能,增强运用能力,提升专业品牌,我们先后多次参加“全国世华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全国三创大赛”等,举办“金融专业品牌建设年暨文化艺术节”,开展“金融知识大赛”、“银行柜台业务综合技能竞赛”、“股票代码记识”、“个人理财方案设计”等第二课堂活动,并成立学生专业社团组织、“投资与理财协会”、“保险协会”、“金贸协会”,合作开展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协保业务、开拓市场业务等实践活动。

2.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适应专业发展及实践教学的需要,金融教研室先后建成了金融实训室、模拟投资交易实训室、银行柜台业务实训室、金融保险仿真实训室,通过在实训室的仿真操作,并购买与实践教学配套的多个教学软件,学生运用理论和实践知识完成实验室实训项目,有利于迅速适应金融机构的工作岗位要求,满足企业用人需要。

3.为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已与西安的多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这些合作单位作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及师资培训基地,已成为本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它们不仅能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而且能为本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跟班学习与岗位实习的机会,从而基本满足学生课堂实践和毕业实习、就业的需求。

4.多次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要实现零距离接轨。根据“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要求,金融教研室于近年成功召开了多届由金融业高管人员组成的“金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借助专家指导委员会这一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新课程,组织实施、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形成特有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模式。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得专业建设质量不断提升,而各方面的机制运行和制度保障更为教学团队的有效、良性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行龙.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与成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俞祖华.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2009,(3).

[3]张德良.基于大学本科“质量工程”意义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4]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第6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在规范办学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大量合格建设者的同时,也在为如何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作为新机制、新模式的独立学院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找准切入点,要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那些专业技术性强、市场需求大的专业上。大部分独立学院都将市场需求看好的会计学专业锁定其中。诚然,好的专业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好的专业如果没有准确的专业定位其毕业生也同样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学院的生存发展。

二、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定位

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难点不仅仅在于理论的取舍和实践的创新,而且在于学科的系统性和职业的导向性,在于如何将目标具体化。因为这类人才主要在会计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纷复繁杂的经济业务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转化为真实的、有用的、合法的会计信息。因而,会计的职业判断既需要会计理论的支持,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审计学》等;又需要各项经济法规的支持,如关于会计主体性质的《企业法》《公司法》,关于会计主体与国家间关系的《税法》《价格法》,关于会计主体间关系的《票据法》《证券法》《合同法》,关于会计主体与其他相关利益人之间关系的《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同时还需将上述职业判断的结果转化为对内、对外会计信息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融会计理论与会计技能于一体且“上手快、后劲足”的“会计师”型。然而,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对学生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其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重期末、轻平时”;“重记忆、轻理解”。教育理念虽然从“教学计划”转变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却忽视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会计专业团体在会计专业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因此,按照该培养方案培养出的毕业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里所说的“上”是指高层次的人才,但我们所谓的“高层次”人才,也并不高。下是指那些在基层工作的“熟练工”,也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而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较差。其结果导致高不成低不就(2008刘永泽、池国华)。关于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有如下几种观点:有些学者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设计“应用+技能+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张晨民、高静颖,2006);有些学者提出走主要培养服务于企业的应用型、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或“订单式”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伍自强、吴海云、魏先林,2006)。因此,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定位应当描述为:介于学科性(或研究型)和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的目标之间,说白了独立学院既不是“二本”的复制品,更不是中专技校的升级版,是介于“二本”和“二专”之间,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会计学、审计学、公司理财、企业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金融证券机构及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应该说定位于学科型和职业技术型之间,重点突出“应用型”是符合社会分工和发展的需要,符合“三本”的自身特点(即与“教育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的区别),也是我国目前就业市场、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独立学院的光荣使命。

三、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模式

当然正确确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基础,但是,必须找到能够适合实现该目标的人才培养途径,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专业特色的优势,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上述目标,笔者以为可突出以下几个环节:

1.重实践、精专业。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配合理论性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本着以应用课程为主的原则,压缩一些理论性强、难度大、深度高的课程,如:《会计前沿理论》《国际会计》《比较会计》等,适当增加会计案例的教学内容,如:《审计案例》《财务管理案例》等。在整个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中,应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大环节,校内实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可设置课程实训,即在每门专业课结束时进行(课程实训以手工操作为主),为此应加大相关专业课程的课时量,如“二本”的《基础会计学》为72学时,“三本”应增加到90学时(其中:讲授72学时,实训18学时),“二本”的《中级财务会计学》为90学时,“三本”应增加到144学时,且将学期课改为学年课,“二本”的《高级财务会计学》为54学时,“三本”应增加到72学时等;专业实训,即围绕整个会计专业进行(专业实训应以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相结合);综合实训,即搭建仿真平台,针对特定的业务,每个学生模拟不同单位(如企业会计、金融部门、税务部门等)、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按具体业务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关业务。校内实训通常采取在实验室模拟进行,实训设施的不足是我国高校的软肋,所以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好举办高校的现有资源,同时独立学院的特点是高价优质,因此,独立学院应抽出部分财力建设属于自己的专业实验室并配备专职实验员(也可聘请校外退休的老会计师作兼职实验员)。事实上通过以上各主要专业课程大课时量的磨合及动手能力的训练,已经做到了精专业。校外实习即指大二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依托社会,以共建、协议等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例如,独立学院的主要投资方、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应精心编写各环节《实训教材》及《实训指导》,合理制定各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并科学的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做到实践教学环节既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会计实践课程的的比例应当不低于课程总量的20%。打造一支能胜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坚持开门办学,例如,《审计案例》课程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主讲,《财务管理案例》课程可聘请大型企业的财务主管主讲,《会计模拟实习》课程可聘请校外退休的老会计师作兼职实验员等。

事实上会计学专业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包括: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基础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珠算、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基本技能。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其内容包括:课程模拟实训,即跟随各门课进行,如《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等,每门课程均应安排模拟实训课时;专题实践教学,即为《财务案例》《审计案例》等;综合模拟实训,分为手工操作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等。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创新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内容包括: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课题等。

2.宽基础、广视野。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就会计论会计,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广度就没有深度,“广”是“深” 的基础,如果用金字塔的形状来比喻,就是没有广度就没有高度,广度是高度的基础,即立足专业,超越专业。因此,学院低年级学生基础教育主要体现一个“宽”字,力求宽而牢,通过基础课学习要让学生知识面宽,基本知识扎实;高年级学生专业课教育主要体现一个“广”字,使学生具有宽阔的专业眼界。为此,首先应拓宽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领域,如增加《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人力资源会计》《环境成本概论》《税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其次应加大文化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的课时量,如《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普遍在“教育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的基础上增加18学时。

3.厚人文、高素质。应该说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人文素质是各类专业人才素质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文素质的提高为前提。所谓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德、学识修养和外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人文素质越高,思路就越开阔,思维就越活跃,悟性能力就越强,从而创新能力也就越强。换言之,正是由于人文素质的提高,自然而然的显现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弘气派。如,20世纪最为辉煌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精通音乐,他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物理学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这是因为,想象力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通过对已有的认识进行延伸、扩展,产生新的智慧的火花,因而最具创造性的思想家,往往同时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幻想家。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也擅长音乐,率先在我国学术界倡导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新学科的原创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钱学森也曾说过:“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的艺术,因为科学中有美学。”可见,人文素质对其科学成就的取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在独立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开设了《音乐欣赏》《美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学赏析》《中国古诗词赏析》等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

4.广渠道、多证书。作为“三本”的独立学院的出路在于必须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和学院的自身条件出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在培养层次方面进行创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多证书在手,广渠道出口。本文的独立学院是特指按照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由国有高校作为举办方且经教育部予以确认的并规范办学的独立学院。因此,独立学院的招生分数线通常在“二本”分数线下20分左右,应该说对于高考来讲10-20分的差别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智力水平,然而部分学生正是因为这10至20分的《数学》和《英语》差别给其考研等带来一定的障碍,学院应高度重视《高等数学》和《英语》的“教与学”,并力争免费为学生提供考研的课外辅导,确保优秀毕业生顺利考入研究生;部分学生由于《数学》、《英语》基础较差,学院可免费为学生提供《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公务员考试的课外辅导,争取使部分毕业生考上公务员;对于少量专业课成绩优秀的学生,院方可集中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训,指导这部分学生报考注册会计师;此外,学生在大三时由院方统一联系当地财政部门,经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劳动部门取得《理财规划师》证书等,通过行业管理协会取得《ISO9000》等证书。这样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可以同时拿到“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珠算等级证书”“外语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多种证书,为大部分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基本保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强化实践训练,严管课堂教学,免费考证辅导,丰富课余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当然,独立学院这一新生事物,由于起步较晚尚处在成长阶段,在会计学专业定位、培养模式等诸多面尚处在摸索过程中。我们深信,在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办学模式运作下独立学院的会计专业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一定会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只要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我们的道路一定会愈走愈宽。

参考文献:

[1] 张晨民,高静颖.独立学院“应用+技能+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 伍自强,吴海云,魏先林.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

[3] 成思危.站在历史新起点开拓职教新局面[J].教育与职业,2006,(18).

[4] 戴林富,游俊.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5] 唐卫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6] 张宝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注重质量,规范管理,努力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第7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关键词】ESP;课程定位;教学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实现,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就业从事的是金融、商业等对外接触多的行业,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表达、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就目前而言,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形式化,学生无兴趣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引入ESP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ESP理论及其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1.ESP理论及其与EGP和双语教学的比较

ESP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和waters(1987)强调ESP是一种教学途径,一种教学方针或教学理念。它以学生具体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目前和未来十年的研究热点是:ESP的课程设计如何把涉及某学科或某职业的专业知识、日常交际英语和简化的学科性英语表达有机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培养ESP学生参与专业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

EGP是通用英语的简称,即我们常说的公共英语或普通英语。它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通用词汇,进行的是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也就是大多数运用英语的人都使用的那部分语言的教学,教学重点是词汇和语法[2]。

双语教学,英国朗曼出版社《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其的定义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中国,双语教学即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和专业研究的能力[3]。双语教学强调的是英语专业能力的提高。

因此,ESP不同于EGP和普通双语教学。ESP的教学重点在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是语言课,但不是过深过细的探究某方面的系统知识,而是用英语教授的专业课以传播专业知识为目的,英语只是一种媒介[4]。,所以ESP教学是介于EGP与双语教学之间的一门课,ESP教学的内容应是不同学科在专业交际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则和通用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本专业的交际实践[5]。

因此,ESP教学基于EGP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同时又高于这两者,更加体现了语言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2.ESP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情况

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全国高校普遍重视课程与国际接轨,但因为多方原因,造成一流大学多以专业英语学习为主,地方院校大多以EGP和双语教学为主。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查阅,一些西部地区高校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大都明确标明为双语课程,如重庆邮电大学开设的经济专业英语,通信英语,计算机英语,会计英语、营销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重庆工商大学开设的旅游学概论、金融学、会计学等也大多是双语课程,有的表现为教授专业词汇或翻译,有的表现为专业水平的提高。但是ESP的交际性体现功能不多,达不到国家培养计划的实际目的。

因此,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有必要从双语教学专向ESP教学。要实现课程的ESP改革探索,首先有必要进行有效的课程定位。

二、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定位的原则和方向

经济学专业英语是面向财经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定位首先应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综合类和专业类的大学学生就业方向不同,课程定位也应该有所不同。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学的经济英语毕业后很难派上用场,到了相应领域有工作需要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学,所以根据ESP的需求性原则明确课程定位非常必要。综合类大学的经管类毕业生和专业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还是有些区别。综合类的大学经管专业学生就业分布的范围比较广,适应性比较强。而专业类大学如邮电类、医学类、农学类、体育类、艺术类学生就业就有自己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自己的相应领域内。邮电类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就业情况,根据近几年的跟踪调查,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通信类,邮电类行业,其次才是金融等行业;而医学类像重庆医科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各级医院和卫生防疫检验部门工作,综合类大学和专业类大学的就业本身有自己的特点,这就给我们的经济学专业英语的课程定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首先,就教材来讲,要建立ESP课程,教材首先要体现能够交际性的特点,同时教材选择能够体现学校定位方向,并注意相关经济学领域信息的前沿性,即学科前沿理论和最新学术动态,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和交流层次。

其次,就教师来讲,要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要拥有经济学、管理学、英语语言学、教育学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否则就难以适应经济学知识的日益更新,难以支撑经济学专业英语的跨学科教学。

再次,就教学过程来讲,要营造ESP学习环境,用真实语料,针对综合类和不同专业类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研究课程性质,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循序渐进,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方式营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ESP指导下的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定位

1.教材的选择

ESP要求教学内容趋向于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不仅仅是教授一定领域中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而且要能够将其转化和表达应用。以我国现有的经济学英语教材中,大多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性,它的主要内容大多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主,根据超星图书馆数据,相关教材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经济专业英语(上)、(下)》,外文出版社的《市场经济英语》、武汉大学出版社的《经济英语》等,具体来讲,基本都包括以下内容:what is economics,demand and supply,Price elasticities and demand and supply,cost of production,monopoly,等等,整体上看,都是初级宏微观的内容,并且课后题通常是考察读者的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如“Disscuss the possible sources of economics of scale at the level of a firm”,方向性不强。部分教师为了体现知识的原汁原味,直接将英文原版教材引进来,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英文版,它主要从供给与需求、企业行为与消费者选择理论、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波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角度剖析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里面虽然用了大量案例,但是难以没有突出交际的特征,应该说内容比较笼统和基础,且以上教材大多版本比较老,内容更新不快,而体现当今经济发展趋势或者以现阶段相应领域经济发展问题为题材的介绍专业知识的教材不多,经济学专业英语教材的修订和更新迫在眉睫。总体来讲,经济学专业英语的教材选择应该突出基础性或专业性,即可以包括经济学一般性知识介绍,或者联系相关领域经济实际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内容,究竟应该以何为主,就要看本门课程安排的学期段。

2.根据课程设置安排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

如果本门课程安排的时间比较靠前,如在一些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中,这门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一或大二,应该以经济学一般知识讲解为主;如果课程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因为之前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如果内容仍然以基本知识传授为主,相当于中文转成英文,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向语言技能性靠齐效果更好。教学内容上可选择的讨论问题就比较宽泛,如专业方向是投资学,就多引入投资学内容,一般性问题如国家的严厉的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中国制造业能否重振旗鼓,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讨论,可以引发大家的积极参与。医学类大学可以讨论中国医药改革的方向等,邮电类大学可以讨论中国联通和电信宽带的垄断问题等。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的拈手可来的例子,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体现出经济学理论来自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的特点。

3.师资水平的提高

与其他专业一样,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师基本来自于外语学院,或者来自于经济学专业本身的自有师资。后者虽然专业基础扎实,但是语言能力不强,难以实现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使用一定比例的英语,一定比例的汉语教学的方式,即双语教学,侧重点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而来自于英语语言专业的教师,虽然语言能力强,但是缺乏专业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侧重于词汇和翻译。这种师资力量的不对称,造成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么偏向双语教学,要么偏向EGP教学,两者造成的结果就是与ESP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基于ESP教学的特点,实施ESP经济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要专业和语言水平兼备,提高师资水平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解决: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请外语学院的教师执教,但是这些师资要经过经济学专业知识培训;请经济学专业教师执教,但是他们可以通过“送出去”参加英语培训的方式提高英语水平。师资水平是决定ESP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根据ESP教学理论,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如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讨论等,目的是通过大家的参与性,提高经济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如用团队项目教学法学习,如在Demand and Supply部分中可以设置角色扮演题:You are a student of economics.Some vegetable growers come to consult you about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s on their production plan.Present a 10 minutes talk on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Entirely Competitive Market to them.Bear in mind that you need to clarify the relevant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functioning of the price mechanism in order to guide them in their production plans.这个role-play帮助同学理解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供给及均衡理论,提高表达能力。大家学到这部分的时候大多数已经对宏微观经济学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理解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要用英文来表述就需要一定功力。首先要对基本术语和表达了然于心,同时要学会用完整英文表述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需要作图以便于直观了解。这时引入团队项目教学法就比较有效。此教学法需要小组同学有人做编剧,有人做导演,有同学做演员,有同学准备道具,有英语比较好的同学做语言指导,角色可以兼任,目的是把10分钟的情景剧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定要注意的是,同学们面对的对象是农民,所以讲这个理论的时候不能太艰涩难懂,一定要符合大众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就需要查资料,举一些具体的实例告诉菜农怎样种植蔬菜才能适应市场需求,防止谷贱伤农。在这个例子中,要求组长根据小组成员个人特点进行角色分配,并督促大家在课下按时完成任务并组织排练。在上课期间,要说明每个同学所做的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做到科学合理,在最后环节进行同学和老师的提问及评分总结,此项目活动便结束。

总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济学专业英语在经管类学生知识结构中有着重要地位,ESP教学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哑巴英语”和提高学生竞争力问题。随着ESP研究的不断展开和实践尝试,相信我国的经济管理人才水平将会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段丽斌.国际上ESP的理论研究历程和动态[J].大家.

[2]蒋向勇,邵娟萍.ESP课程教学特征与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3]徐国琴.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改革思路[J].教育探索,2011(8).

[4]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5]蒋向勇,邵娟萍.ESP课程教学特征与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第8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长期从事林业经济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主持完成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资源管理变革趋向:市场化研究》《中国加入WTO对林业的影响与政策》以及三峡建委《三峡库区速生丰产林实验示范基地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主编《风险投资运行机理与操作实务》《金融学概论》《市场营销管理》《全国青少年绿色系列丛书》等论著10余部,70多篇。

记者:近3年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科研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带动了学校整体发展。请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作为市属高校,为什么提出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钱军: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中科学研究的水平往往决定着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而科学研究往往是地方教学型大学的短板,是地方高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关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教学型大学,目前正处于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走科研兴校道路,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对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来说,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学校提出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记者: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实现科研率先突破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钱军: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作为首都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将深入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坚持面向首都需求和建筑行业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树立“大科研”意识,通过构筑科研平台,凝聚科研团队;通过凝聚科研团队,争取科研大项目;通过实施科研大项目,争取大成果。

记者:在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中,学校十分注重思想的引领作用,请问学校是如何加强思想工作,引导教师转变科研观念,树立重视科研的意识,增强大家的科研动力的?

钱军:学校党委强烈地意识到,认识影响行动、认识决定行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因此一直高度重视思想工作在推动科研突破中的引领作用,引导教师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在教学型大学,教师往往对科研重视不够,甚至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这实际上既制约了科研发展,也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通过反复宣讲、政策引导、典型示范、重奖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教学是天职,科研是能力”的意识,自觉站在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的战略高度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现在崇尚创新、重视科研,在学校不仅成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而且成为全校近1万名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记者: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广大教师的科研观念得到了转变,科研意识得到了增强,在项目申报和科研活动组织等方面发生了可喜变化。请问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

钱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由被动科研转变为主动科研,从“要我做科研”变为“我要做科研”;二是由以我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主,更加注意面向需求开展科研;三是由单兵作战转变为集体作战;四是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组织行为,改变了过去“小而散”的局面;五是由科研与教学分离转变为教学、科研互相促进。

记者:学校注重树立“大科研”意识,以开放合作姿态强化资源整合,增强科研内外合力。请问具体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钱军:一是站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角度,通过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互相促进的格局加强科研。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要求,是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企业、科研院所第一线,及时掌握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培养适应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和企业科技需求,进一步优化科研方向,将优势科技资源配置到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研发项目上,提高科技水平,进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二是站在拓展国际合作的角度,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科研开阔科研视野。第一,“走出去”,支持和鼓励教师出国学习培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第二,“请进来”,通过举办或承办国际会议,邀请国外知名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让广大师生在校内就能深入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第三,“联起来”,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合作研究,为科研人员搭建了向国外高水平团队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创新能力,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三是站在教师相互协作的角度,通过组织团队式科研强化集体科研攻关能力。针对学校原先存在的科研队伍及研究方向较为分散,无法承担高水平科研课题的现实状况,学校提出了“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建设思路,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需求、学校目标的关系,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确定位,尽快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统一到学校主导的研究方向或者团队中来,积极加入各学科的学术团队,争取更大的学术发展空间。

记者:学校紧紧抓住四个工作重点,推动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请您介绍一下四个工作重点及有关工作举措有哪些?

钱军:一是构筑平台,筑牢科研基础。科研平台是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载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一向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以平台支撑科技发展的思路,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发展。近3年来,学校的省部级科研基地由1个增加到10个,而且布局合理,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行业部门设立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工程中心等,基本上实现了面上的全覆盖,使学校的每个优势学科都有1个~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作为支撑,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二是组建团队,汇聚攻关力量。在地方高校,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往往是单兵作战,从而导致其所承接的科研项目级别较低、经费少,出大成果的机率则更小,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科技实力的提升,而组建科研团队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学校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平台,从整合资源入手,加强组织,加强建设,既创造条件,让各种自由、自发形成的科研团队不断成熟,更加强整合,自上而下、有目的、有目标地组织建设3个能代表学校水平、将来在国内国际形成一定优势的团队。目前,学校已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2个。这些团队都是学校承接大项目、拿国家科技奖励的主力军。学校所获得的7项国家科技奖励全部出自这12个团队。三是争取大项目,提升科研层次。大项目是体现科研层次的主要指标。学校通过不断凝练科研方向,积极整合科研资源,努力争取拿大科研项目,科学研究的水平与层次有了较大突破。3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从2007年34项增加到2010年的65项,获得重大水专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2007年的1项增加到2011年的11项。四是争取大成果,提升科研实力。近年来,学校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2009年,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实现了零的突破;2010年,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中第一主持单位1项,第二主持单位1项,实现了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其中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学校科研层次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是如何通过科研突破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

钱军:学校坚持“六促进”策略,以科研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第一个促进,即科研促进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以科研服务教学,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有力地支持着教学,教师将科研成果以及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科研基地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场所;二是科研项目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载体;三是科研成果在第一时间进教材、进课堂、实现知识化;四是科研合作单位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五是科研骨干教师成为学校教学的支撑力量。总之,通过科研引领教学、服务教学,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学校通过了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的评审,并被批准建设“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此外,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支持了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提供了条件。

第二个促进,即科研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离不开科研的支持,科研成果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办学基础。学校以“更名工程”和“申博工程”为主要抓手,狠抓科研突破,带动学科实力发展。一是科研基地支撑了学科发展。近3年来,省部级科研基地从1个增加到10个,使得学校重点学科、特色学院都有了省部级科研平台作为支撑,推动了学科发展。二是科研突破推动了学科上新台阶。例如,学校注意将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参与和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多个科研项目,其关键技术和核心理论都是数学模型的构建,这有力地推动了数学学科的建设。2010年,数学学科在没有二级点的情况下,以北京市专家评审第一名的成绩破格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使学校理科有了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学校更名大学提供了重要条件。三是科研积累和资源整合促进了学科群建设。学校5个学术团队加入了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重点学科群的建设工作,推动了市级学科群的建设,也促进了校内学科群的发展。四是科研发展促进了“申博工程”。今年,学校依托在建筑遗产保护和大都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长期的科研积累,按照项目化的新方式,启动了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申报了“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和“特大城市交通枢纽建设与设施安全理论及技术”两个项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三个促进,即科研促进社会服务,提升学校的服务力。学校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面、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方向,在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中,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能力。一是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参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建设学校的北京市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发挥校办企业和学校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高校联合签署了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的协议,启动了京南大学科技园建设,落实了首批落地项目。二是加强校企合作,符合建筑行业发展。学校与浙江勤业集团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为企业生产解决技术难题,被批准为浙江省技术中心。三是创办和发展好学科性公司,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并以校办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四是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参与完成了中小学、康复医院、住宅的重建方案设计工作以及建设4万多套过渡安置房的技术指导和监理工作,为北京市政府援助四川什邡市地震灾区的“北京节能屋”项目作出了贡献。发挥古建筑保护方面产学研结合的优势,积极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被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系统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第四个促进,即科研促进师资建设,提升优秀人才的引培能力。一是提高引进人才和稳定人才的吸引力。引进人才是市属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稳定和留住人才是市属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学校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平台建设为依托,稳定、吸引和汇聚优秀人才,推动人才、基地、项目的有机结合。科研平台的快速增长,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为学校实施人才“凤巢计划”筑好了巢。二是激活师资队伍建设的造血功能,使立足自己培育大师成为可能。虽然引进人才是市属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但当前市属院校引进人才越来越难,市属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坚持引培并举,立足自身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校实施人才“凤巢计划”别注重“筑巢生凤”“促凤飞翔”。首先,是每年设立500万元青年教师培养专项基金,支持青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其次,是发挥团队育人作用,鼓励教授组织青年教师形成大团队一起进行深层次的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既充分发挥高职称、高水平教师在年轻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又促使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加快成长,不走自然成熟的缓慢过程。最后,是发挥科研项目研究过程的锤炼作用,使教师在参与重大项目、争取重大奖项的奋斗中快速成长起来,为师资队伍建设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提供了条件,并为“出大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三是促进教师分类管理,实现各尽所长。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团队建设为抓手,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和能力差异,探索教学、科研“轮岗”“分岗”的新型组合用人方式,促进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发展两方面的替换和互通。一个学科团队中,有的是擅长科研的科研型教师,有的是擅长教学的教学型教师。在工作分配上,尽量安排科研型教师多承担科研任务,教学型教师多承担教学任务,考核的侧重点不同,鼓励大家各尽所能,各尽所长,从而通过教学、科研“分岗”实现教师类型在空间的替换和互通。在时间分配上,科研任务重时,教师可申请按科研型教师管理和考核,把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科研任务较轻时,可申请按教学型教师管理和考核,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从而通过教学、科研“轮岗”实现教师类型在时间上的替换和互通。学校还探索设置专门的科研岗位,吸引优秀人才以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依托,潜心开展科技攻关。这既能帮助不同特长教师借助团队合理分工来完成学校教学、科研分工和考核任务,又可以促进团队内部教师教学、科研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第9篇:金融学学科概论范文

特约记者:朱少强、任全娥、张敏、郑重,均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

访谈专家简介(以汉语拼音为序):

范并思,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高波,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

柯平,男,教授,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卢小宾,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沈固朝,男,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肖希明,男,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主任;

叶鹰,男,教授,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

1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

主持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施行者。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教师开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我想这话对大学教师也是适用的。换句话说,未来图书情报事业的命运就掌握在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师的手里。要铸造出合乎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教师自身的素质非常重要,而其中教师的职业素养尤为关键。在座的都是这个领域的学问家和教育家,在您看来,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什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柯平:教师的职业素养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五点:一是对新知识的敏感程度。要始终站在学科前沿,跟上形势变化。老师知识结构的转变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敏锐鉴别力、跟上新形势的能力。二是方法论。相对来说,传授知识是次要的,因为具体的知识很快会过时,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师才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调查法和案例法,案例分析非常难,不是“举例法”,还有比较方法等。要从单纯强调外语、计算机工具转向强调方法论。三是职业精神。很多图书馆学老师自己不爱图书馆,没有职业精神,怎么指导学生?四是职业指导。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析其优势和不足。过去我们对学生职业指导强调不够。老师应引导,指导学生怎么做,将来在图书馆怎么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来说尤其如此。第五是老师的经验。教师应加强实践经验,是广义的经验,不仅仅指图书馆专业经验。

叶鹰:与学生的培养要求相适应,教师也自然面临知识内容的更新与知识结构的调整问题。我们的做法:一是通过现有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二是通过人才引进来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与教学素质。引进人才的标准是:首先要有博士学位,进人标准是30岁左右的博士,35岁左右的副教授,40岁左右的教授。而且本科教育最好不是在本校毕业,最高学历的专业要求应该是图书情报专业,要有教学经验。考虑到学科建设的需要,我们强调科研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至于信息技术经验方面目前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肖希明: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教师既懂技术、理论,又懂历史。教师应是一个知识结构合理的群体。对个体来说,要尽量在精通一两个方向的基础上对其他方面有一定了解。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搞技术的人轻视理论,搞理论的看不起技术,这都不好。我们强调要突出学科交叉优势,技术和人文要融合,传统技术和新型技术也要融合,教师的知识背景要宽泛一点。教学和研究要并重,偏废哪一个都不好。学生花那么多钱来求学,如果我们拿不出优质的教育产品,心里该感到愧疚。教师要有这种心态来对待教学。科研也很重要,不搞研究的教师肯定搞不好教学。另外,国外很多大学教师和图书馆员的角色是经常交换的,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我觉得应该在政策、制度上建立这样一种交换机制,把图书馆的从业经历作为图书馆学专业从教的一个基本要求。

范并思: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趋向于技术化和实用化。这带给我们很大挑战。首先我们招不到计算机的老师、博士。现有的师资力量很多是从传统图书馆学过来的,要让他们一下子改变知识结构很困难。从目前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转型的趋势来看,我们的确很需要既具备理论功底,又有长期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来补充师资。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这样做,但是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我们曾经打算引进某知名企业从事竞争情报工作十几年的中层骨干,结果消息传出去,所在单位立即将他升为高管。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沈固朝:教师的知识结构的转变,说得多做得少,人才引进的确比较难。有些计算机专业的博士,一些搞IT开发非常棒的人,不愿意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目前主要通过留校等方式来解决。本系教师的学科背景比较丰富,图书馆学知识背景的不多,很多有双学位,有的第一学位是数学、化学、外语、物理等学科的。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比较多一些。我们曾经从计算机系整建制地搬过来一个教研室。我们系在聘请教师方面,偏重实用,最好有搞IT、搞管理、搞实践的经验,单纯搞理论不行。

2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知识传授已经不是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这就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我们专业培养的学生,他们的优势是什么?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业状况如何?

肖希明:我们最近做了一个关于近五年来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图书馆职业,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图书馆员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职业价值观。如果一个人对职业没有自信,则很难参与社会竞争。教育不能完全解决职业价值观的问题,但可以部分地解决。我在图书馆工作有一个感受,图书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不仅仅是技术与方法问题,还有它的一些理念,如善待读者,人文关怀,获取信息的权利意识等。图书馆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一个人文社会问题。图书馆专业很大优势表现在这方面。有一种观点值得注意,有人认为职业培训可以替代图书馆专业教育,这是一种短视的观点,当前活跃在图书馆领域很多知名专家,如国内许多著名高校的图书馆馆长,有图书馆学知识背景的最多,这就说明了问题。他也许在具体的技术领域不如别人,但他懂图书馆,可以组织别人去做,这就是他的优势。

高波: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教育阵地,有意识地向学生输入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而不是无限制地扩大,否则就“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无异于“自掘坟墓”。如前几年有些学校实行一种通才与专才结合的教育模式:前两年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后两年再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的课程,结果许多学生选了其他专业不再回到图书情报专业。我们的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要有自己的“核心”的东西,包括核心培养目标、核心竞争力、核心培养方案、核心课程设置等。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核心培养目标不明确是造成人才核心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

范并思:图书情报档案教育培养的是通用信息管理人才。信息化发展的铺路阶段,主要需要的是信息技术人才,搭建硬件平台。而这之后,信息管理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提升信息在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信息的深度开发,使信息支持决策,支持管理。目前图书情报教育的现状是,懂专业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又不懂专业,存在专业和管理两张皮的现象。所以图书情报学的学科发展,我们要做的是整合技术和管理,使两者在信息能力的基础上融合起来,使我们的学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形成专业的核心能力。

卢小宾:我们人民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使其具有核心竞争力,让学生具有专业自信心。我刚从OCLC交流访问归国,美国图书情报教育特别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很多美国信息机构或信息服务机构都会和高校联手培养信息人才。我们不应该和别的专业比拼技术能力,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情报能力,包括情报知识、信息的应用技术等,这些构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沈固朝:这也是我在会上想提出来问同行的问题。目前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是面向市场培养人才,而我们行业自身没有一个标准,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开什么课程,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核心竞争力又可叫做学科保卫战、学科竞争。依我看,图书情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做文秘搞不了而计算机专家又不愿做的一块,这其中还有很大空间。因此我们在专业之间打通,实行宽口径培养。专业要面向两个市场:一个是文化市场,主要指传统的图书情报档案这一块;一个是信息产业市场,我们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就是面向企业。

叶鹰: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就是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目前的培养模式是,前两年先对学生进行概论性的学科教育,同时选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相当于“预科”;后两年再进行信息组织、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贮、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技能教育,第四年提供一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学校主要向学生提供宏观上的专业指引,具体的个人就业与学术发展由学生根据自身与社会需要选择所学的知识内容与选修课程。目前学校的院系设置专业界限在淡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我国的图书情报学专业大都设在重点综合性大学,能考入该专业的本科生一般对自己未来发展有较高的预期。为了使学生具有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尽量满足这种预期,浙大对新生有一个专业教育阶段,包括请本专业的教授与学生见面交流,通过开设一些“学科导论课”,使学生树立专业意识、职业意识,使其具备初步的专业素养。我认为我们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图书情报意识与信息处理能力,如信息组织、分类编目、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服务等,无论何时都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也是他们的强项与优势。

柯平: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主要是信息能力的掌握??不是计算机能力,而是Content的能力,包括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分析等。搞参考咨询以及其他高层次的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能力,这才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得以维系的命根子。比如搜索引擎、学科导航,包括元数据、分类研究,图书馆、IT行业都在探究,都离不开我们专业真正的核心能力。以前图书馆待遇不高,没有人想去。现在深圳等地也有一些比较大型的图书馆,提供一些非常好的职位,要求也非常高,说明图书馆员的价值正在提升,我们为什么不去争呢?所以要树立专业自信心和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在国外“图书馆员”是很少的,地位也很高,只占全部图书馆人员的三分之一。就算你是学计算机的,你也不一定做得了“馆员”,而正式馆员的薪水是非馆员的一倍以上。

3 图书馆学情报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主持人:现在学生中普遍有这样一种迷茫:以前本科毕业大都能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可现在不同,大学扩招了,研究生教育也在快速发展,这使得本来就很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有人本科毕业后不得已选择读研究生。而从用人单位来讲,很多岗位往往一般本科生就可以胜任。这是不是一种教育成本的浪费?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您如何看待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生去其他行业就业?

肖希明:图书馆工作是有层次之分的,因而我们的教育体系也应该是分层次的,以满足学生对自己事业发展的不同预期。我觉得,一般院校应以发展本科教育为主,而一些重点大学应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但前提是要在我国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是保证条件。因为只有建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才可以排除很多人靠不正当的关系进入图书馆工作,这自然就减轻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过分削弱本科教育。图书馆学还是要以图书馆为它的主要就业领域。我不反对图书馆专业的毕业生去其他行业就业,但我反对把到其他行业就业的人数作为评价我们教育质量的标准。我倒是认为,到图书馆就业的人数越多,我们的专业教育就越成功。图书馆专业能适应其他行业,说明我们适应能力很强,这当然不是坏事,但不值得夸耀。我相信,若干年之后,当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大众教育之后,图书馆这个职业应该更有吸引力。

叶鹰:我同意肖老师的观点。我们的学生社会适应性非常强,可以与一个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去竞争一个电视台的岗位,也可以与一个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竞争一个企业岗位,但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还是以图书馆为主,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学的毕业生去图书馆工作是自然的事情,这体现了一种专业学科的驱动。而有的毕业生去企业工作,那很大一部分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非学科驱动。浙大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所建有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高校,而且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外部环境较好,可以说在区域范围内具有绝对的职业竞争力。

高波:广州经济发展比较快,对信息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比较好。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分布在企业与图书馆,而企业的不稳定性又促使一些毕业生选择了图书馆岗位。事实表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符合社会需求,是具有职业竞争力的。

卢小宾:学生经常会困惑学校开设的课程和社会需要的知识脱节,缺乏职业自信心。我们应该从整个体系来看待该问题,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例,我们要学的应侧重于信息技术在情报服务中的运用,要学习如何操作信息系统而不是如何编程,如果连最流行的情报系统毕业生都不知道,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系特别重视应用系统、应用数据库和海量信息的处理运用,同时还要了解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原因在于情报学研究的对象在很多时候都存在着一种经济关系。

柯平:现在图书馆招聘中对学历的要求有抬升的势头,本科生在图书馆找工作可能会遇到一些门槛,有的馆甚至已经开始进博士生。我个人不认为这是件坏事。相反,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两者衔接,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育要有层次,这一来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来教育本来是有层次的,没有层次,教育是不完整的。别的学科都有博士,图书馆为什么不能有?关于目前的图书情报学教育,我认为教育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说图书馆专业数量太大,是基于图书馆就业的一元目标认识,培养目标有误解。图书馆学专业就业要多元化,对信息能力有需求的行业都可以去,但图书馆是我们的首选。因此本科生数量不够,研究生总量也不够。本科教育需要加强,研究生也要发展。图书馆也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去做研究工作。我认为博士培养规模可以了,应控制质量,不能盲目发展。本科、硕士要加强。但随着事业的发展,博士也可能要加强。在培养质量问题上,本科比较好,比较成熟;研究生培养则处在一个模式转型阶段,从科学学位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有些模糊。因此我呼吁对硕士研究生应加强专业学位的培养,从全部授予科学学位到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4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教学理念

主持人:武昌文华图专在上个世纪20年代提出了“智慧与服务”的校训,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办学的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在座的各位都是各个院系的负责人,在从教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心得,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教学理念?如何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体现它?

沈固朝:我们主要的教学理念是“重实用”。教学方法结合实践,进行研究性学习。现在教学太重理论,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把一些课题交给学生去做,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这样到毕业,他们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找工作就有优势。例如让学生参与企业横向项目,检索课中针对企业需求,进行研究性学习。关于专业培养中推行学生职业规划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到,也在探索。以前我在美国读书,上研究生的第一门课就是“怎么找工作?”就是去翻报纸、找广告,关注市场需要什么,以后选课的时候就往这方面倾斜,综合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范并思:面对专业需求和专业教育越来越技术化、实用化的趋势,我们一方面从师资结构调整入手,大力引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有实际从业经验的人才,今后也会坚持这个方向。另一方面,我们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进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实践,加大实践的环节。国外专业设置灵活,企业需求导向明确,我们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要更加突出市场需求导向。

肖希明:我认为教学理念不能盲从市场,不能什么时髦就开什么课。什么广告学、营销学,甚至什么房产、证券,只知道点皮毛,知道几个术语。要守住自己核心的内容。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核心课程建设。近年来,不少学校的图书馆学专业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这是应该肯定的。但这种改革却呈现出非理性状态。有些教学点课程设置非常随意,如财政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广告学、会计学、营销学等都进入了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而图书馆学真正的专业核心课程却完全被边缘化了。这样做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但事实上却恰恰是削弱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因为,学生失去了本专业独特的优势,学到的只是其他学科知识的一点皮毛。很难想象一个广告公司会仅仅因为你选修了一门“广告学原理”的课程就聘用你。我们不开广告学的课程,但我们的学生照样可以去广告公司就业,这是因为社会上各个行业都离不开信息组织和信息管理者,别人看重的是我们的信息能力。因此我认为,图书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该始终坚持以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为核心。

高波:我们以基础传统课程为主,结合最新进展和社会需求开设课程,包括专业信息管理与公共信息管理(现在改为图书馆学)两大块。现在其他专业的学生许多都选修了我们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我不提倡一半时间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一半时间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做法,那样的话就会使图书情报专业的教育与专业特色受到削弱。

卢小宾:现在的学科定位有两种倾向,图书情报档案和信息资源管理。相比起来后者似乎更有发展空间,但也会面临更多的威胁。究竟是迎接挑战还是回避风险?我们的宗旨是培养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信息高级专业人才,一切都以此为出发点。

柯平: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很好的经历,不能只在书斋里做学问。对图书情报教育而言,当前特别需要做的,首先是两个主导的发挥:一是教师主导,二是学生主导。“教”方面,教师引导非常重要,包括职业精神引导、专业学习、个人发展、就业方面的指导。“学”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每堂课所有教学环节都必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导。这两个方面要良性形成互动。

5 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主持人:在这次会议上,人们听得最多的一个词也许就是“融合”了,如学科与学科的融合,理论与技术的融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按我个人的理解,实际上它们的落脚点最终都要回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个大主题上来。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在中国都有不短的历史,也都面临在新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变革、求发展的问题。那么传统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最值得我们继承的东西是什么?未来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最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范并思:我对传统图书馆学的继承不持乐观态度。从精神层面上说,1949年以来的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没有“精神”。图书馆与信息管理本应倡导平等、博爱,维护信息公平,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公平的信息保障。但现在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信息的人为限制、封锁、割据。从软技术层面来讲,传统的情报处理等软技术,在数字时生了很大变化,以至于我们很难从中找到多少可供继承的、具体的东西。像Web2.0技术以用户为中心,完全改变了传统技术。像分类法,现在图书馆读者网上查找图书,没几个用分类去查的。有人曾经拿Amazon. com网上书店和图书馆OPAC系统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OPAC全面落后。还有美国一个博客网站上有个笑话,“假如Google像OPAC”,意思是假如Google有OPAC那么复杂,早就没有人用它了。图书馆学研究了那么多年,不如一个商业系统,我们传统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全面落后。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继承的东西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对信息的发掘、加工、深层次的利用,要充分发掘信息在管理中的价值。我在上海参观过中国银行的一个数据挖掘系统,是纯粹搞技术的人做的,挖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些图表。他们认为把数据变成图表就算是挖掘成功了,而这在我们看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信息的发掘、加工、再利用,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做的。以前常讲信息检索是我们的核心,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落后了,表现形式已经改变了。我建议用“信息获取”来取代信息检索,包括网上、网下、用户信息浏览、查找、搜索、咨询、服务等全部作为一个整体,把对“信息微内容”的获取整合进去。综观近十年来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我感到得以继承的是:学科没有变,宽口径的专业培养道路没有变。但让我失望的是,无论大院小系,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探索的步伐始终赶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所以高分考入各大名校的优秀本科生,很难被这个专业所吸引,这是我认为应该担心和努力改变的事。

沈固朝:我认为传统图书馆学可以继续对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作出贡献。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比如分类,采分编,标引等,但有必要进行拓展。比如职业准入,多学科的融合,对技术的关注等。以前讲“信息检索”,我们改为讲“信息采集”,不仅是在网上搜索,还包括一些网上找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拓展。在信息搜集等能力方面,图书情报专业比其他专业还是有优势的,应该有自信心。

高波:对传统的继承是纵向的,我倒觉得我们更应该横向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放开视野,多吸收欧美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多与国际接轨。在立足传统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与核心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机遇,改造并拓展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做到在坚守的基础上实现学科与专业的拓展。

肖希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坚守,说来说去还是把里面核心的东西用现在的技术和手段去实现它。但这些核心的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把现代的东西融合进去,这就是创新。以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办这个专业的全国不少于500家吧,但搞的东西很多根本不是一回事,有的是在计算机学院下面,有的是在管理学院下面,有的是在经济学院下面,有的甚至是在法学院下面,这还怎么融合?总得有自己核心的东西吧。我们的学科融合也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也好,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核心内容,一定要围绕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来融合最新的技术。再就是,研究生教育必须和本科专业相对应,不能各搞各的一套,都应该回到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