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范文

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第1篇: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范文

关键词:创业型城市;社会保险基金;城乡统筹;促进就业

中图分类号:F061.3;F290

一、引言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辖区居民就业难和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大两大难题。其中,就业难题是根本,解决好就业问题,就解决了社保基金缺口的问题。就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促进就业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能。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正在趋于减弱,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困局的新的路径选择。

创业带动就业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Gnywali and Fogel(1994)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其创业理想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一般包括创业文化、创业服务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等环境要素。郭元源等(2006)提出创业环境应该是包括创业者培育系统、企业孵化系统、企业培育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成功报酬系统和创业网络系统六个子系统的社会经济技术大系统。张玉利等(2004)则从创业所需的核心要素的角度将创业环境归为政府政策与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与管理技能,以及金融与非金融支持等四大类。

综上所述,就政府如何促进创业以带动就业这一问题展开集中和专门论述的尚不多见。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点进一步研究和深化:一是从带动就业的角度来研究创业。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创业的经济功能,而且要更加关注其社会功能;不仅要研究创业的过程及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而且要研究创业如何更好地创造就业岗位以带动就业。二是政府作用领域、作用方式的拓展和改进。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过程中,政府己不仅仅扮演经济管理和调控者的角色,更担负着扩大就业这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因而其作用领域有必要拓展,作用方式有必要改进,作用的力度也需要加大。也就是说,政府除了给予放松管制、提供税收优惠等制度层面的、经济性的支持以外,还应向创业主体的培育、创业精神的激发、社会力量的动员等方面扩展作用的领域。

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提出创建创业型城市发展策略,全面解决就业难题。近些年,荆州市每年就业岗位缺口在6万个以上,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返乡农民工曾一度达到54.31万人;社会保险基金多年收不抵支,所辖8个县市区中5个县市基金穿底,政府不得不担保贷款发放养老金。为破解两大难题,荆州市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主线,从政府推动、舆论引导、群众参与、社会共创着手,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荆州模式”。

“荆州模式”,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动力,以激发民众热情为基础,实施政策引导、激活民间力量、推动民众创业,以创业促发展保稳定,以发展筑保障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助创业,实现“劳动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位一体、相互拉动、良性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紧扣群众利益,突破条条框框,实现创新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尊重群众、激发创造,创新机制、增强动力,巧借外力、形成合力”。

“荆州模式”的成功实施,为荆州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在本文的后续章节,将继续详细阐述“荆州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第二节简述创业带动就业,第三节简述保障助构建和谐创业环境,第四节重点讲述“荆州模式”的自我完善机制。最后,在本文结尾对荆州市的发展实践进行总结性评论。

二、创业促就业,大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荆州积极创新,大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近年来,全市各项就业指标均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累计成功创业9300人,带动就业8.6万人。

(一)政策支持:鼓励全民创业促就业

优良而完善的政策环境是孕育创业热潮的土壤。为了促进创业行动科学展开,荆州市政府把创业促就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出台了《关于推进创业促就业全民行动的意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构建多层次的政策扶持体系。在创业服务上,市政府建立了“创业直通车”制度,创业项目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审批由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接件、统一办理、限时办结;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国率先推出《荆州创业路线图――创业七步法》,为城乡劳动者创业提供导航。该路线图图文并茂,详细解读了创业指导、技能培训、选择项目、筹措资金、寻找场地、办理证件、筹划开业等七个环节中所遇困难的解决途径、扶持政策和办事机构。在创业补贴上,将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向创业者延伸。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发放创业补贴1.25亿元。在创业主体培植上,鼓励居民以自然人身份申办民营企业或作为出资人兴办合资企业;支持各类专业型人才与市场结合,创办和领办实体;倡导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市场准入上,市工商局印发了《关于运用工商职能支持创业促就业全民行动的若干意见》,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从创业主体名称、资格、经营范围、出资限制等方面制定了十大放宽政策。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先后形成了荆州区的“双联双创”(机关联社区、干部联创业户,创充分就业社区、创信用社区)、松滋市的“11233”(在该市城区建立“一个创业服务区”、“一个工作服务站”、“二个创业培训基地”、“三条自主创业街”、“三个创业示范基地”)、公安县的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等特色创业模式。创业促就业扶持政策的推出,极大激发了劳动者的创业热情。

(二)资金帮扶:金融支持创业促就业

在创业促就业过程中,创业资金缺乏是制约劳动者创业的主要瓶颈。为了破解资金瓶颈,扶持各类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创业,荆州市政府积极试点。2007年,沙市区率先在全省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提高贷款上限,开展“百姓创家业”活动,对微利型创业项目,政府全额贴息,贷款额度提高至5万元;对新增成长型创业项目,政府贴息75%,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对发展型创业项目,财政贴息50%,贷款额度提高至200万元。当年发放政府贴息贷款1871万元,帮助411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4371人。市政府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全面推广。市财政局制定了《关于创业促就业全民行动工作方案》,投入2亿元设立创业促就业专项基金,通过资金扶持、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创业者的公共服务;注入资金1亿元成立荆州市创业担保公司,实现发放范围、贷款额度、担保条件的新突破,形成了既方便融资又防范风险的担保机制。人民银行荆州分行根据创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创业促就业全民行动的政策措施与建议》,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创业的新途径、新办法,为支持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近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亿元,帮助6621人成功创业,带动3.4万人就业。针对困难群体有创业愿望但因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不敢创业的实际,市总工会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建立困难群体创业借款基金,实施创业指导与创业借款并举,发放创业借款140万元,帮扶80名困难人员成功创业。

(三)城乡统筹:推动农民创业促就业

为了统筹城乡就业,扩大创业领域,推进农民创业,荆州市在2007年率先推出“新市民工程”, 对在城镇连续就业1年以上并与用人单位续签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可直接办理户口迁移,全市“新市民”达到3.4万人。《南方周末》对荆州“新市民工程”进行了专题报道。2008年7月,国内外数十名劳工专家和50位县市长齐聚荆州,参加“湖北就业县市长论坛”,发表了《荆州宣言》。《宣言》提出的“打开农门,敞开城门”、“让农民工安居乐业,让农村劳动者能有尊严、体面地劳动”、“以权利为基础促进发展,确保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平等参与权和分享权”成为全省50个城市共识。《宣言》在国内外反响强烈,国际劳工组织将《宣言》编入就业专家统一培训教材,德国拜尔农村劳动力健康安全转移培训项目和美国惠普湿地渔民创业培训项目分别落户荆州的石首和洪湖。

(四)职业培训:提升能力创业促就业

创业的愿望可能很多人都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创业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创业者自身素质。为提升有创业愿望者的创业能力,荆州市积极开发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实施创业培训,先后构筑了“免费职业培训、免费技能鉴定、免费输出就业、全程跟踪维权、帮助返乡创业”的“五位一体”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绿色通道,石首建筑防水、松滋沼气工、洪湖司机、监利玻铝商等跻身“湖北十大劳务品牌”,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余万人,年创劳务收入95亿元以上。同时,各地结合地方实际,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培训模式。荆州开发区建立创业培训基地,开展与大企业配套的一对一创业培训,邀请工商、税务、城建、卫生、环保等部门工作人员进基地,设立模拟现场为创业人员进行工商登记、税费优惠、创业场地、卫生环保标准等咨询服务,已有165人成功与恒隆机械、小天鹅电器、利洁时、国电长源对接,创办了配套企业。监利县将培训基地延伸到农村,分别在毛市镇和网市镇建立“面点师” 、“玻铝商”免费培训基地。如今,除台湾外,全国各地都有监利玻铝商。目前,该县玻铝、面点行业的从业人员达15万人,年劳务收入22亿元。

三、保障助创建,着力夯实社会保障体系

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基础条件。荆州在创建创业型城市中深有体会:如果社会保障事业跟不上发展步伐,劳动者就不稳定,创业人员将难以安心,创业型城市创建也不会持久。为此,荆州将夯实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创建创业型城市的重要抓手之一,跳出社保抓社保,在政策制订与上级政策衔接配套中,不断开拓创新,激发劳动者参保热情,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入库基金由2004年的130万人、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00万人、25亿元,全面实现社会保险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一)兼顾城乡公平:统筹参保对象助创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征地、项目用地、农民失地、生活保障等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矛盾,同时农民工已成为创业或创业企业用工的重要群体。如何突破这一矛盾,荆州市注重政策的合理性、扶持性,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安全网”、“减震器”的作用,先于全省一步,打破城乡保障壁垒,在荆州开发区启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试点,较好实现了发展建设用地和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保障了创业群体的相对稳定,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市政府及时总结荆州开发区被征地农民保障的经验,出台了《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被征地农民保障政策在全市全面贯彻实施,覆盖人群近3万人。同时,稳妥推进农业小三场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农业小三场职工社会保险全覆盖。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申报石首市为第一批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监利县、洪湖市出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选取部分乡镇先行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已有1.1万农民参保缴费,3053人按月享受养老待遇。城乡保障壁垒打破,社会保险盘子做大,基金抗险能力增强,社会矛盾有效解决,创业群体稳定。

(二)政策扶持续保:关注弱势群体助创建

随着前些年企业改革的深入,相当一部分职工转变成社会人,社会保险接续出现断层,荆州社会保险曾陷入“困难企业缴不起、社会人员不愿缴、基金发放压力大”的尴尬局面,个别县市退休人员因养老金不能按时足额发放而围堵政府和银行。为尽快走出社会保险发展的不利局面,优化创业环境,荆州市注重政策的导向性、激励性,推动断保人员续保,在国家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出台之前,率先在发放极为艰难的洪湖、监利开展社会保险补贴试点,充分发挥社会保险补贴“药引子”的牵引作用,带动一大批多年断保的社会人续保缴费,使社会保险补贴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率达到93%,社会保险抗风险的能力全面增强,当年实现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三)聚合力量服务:夯实保障基础助创建

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面广量大、矛盾突出、热点难点问题较多,工作不堪重负。对此,荆州市注重工作的联动性、协作性,实施部门联动,整合社会力量,广泛聚合人气。全市建立劳动保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一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合力攻坚,破解难题。同时,推行社会保险费委托商业银行代核代征,申报、核定、缴费等手续办理时间由过去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分钟,已有28万多人次按月自觉到银行缴费。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制度。洪湖市政府牵头,抽调部门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扩面相对困难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开展“万户行”活动,宣讲政策,依法扩面;沙市区动员5000位街坊大妈现身说法,挨家挨户宣传社会保险政策;荆州区、松滋市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干部人人参与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传统工作模式的突破,激活了社会保险发展活力,巨大的工作量在这里“举重若轻”。

(四)发挥保障功能:助推企业发展助创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给荆州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部分企业因此濒临关门停产的边沿。荆州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助推器”的功能,及时调整社会保险缴费办法,允许困难企业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适当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率,共为8家困难企业办理缓缴3300万元,为900家企业办理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缓缴700多万元,向181家企业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1070万元,减少企业裁员1.7万人。社会保险费的减免和缓缴,为企业应对危机、调整结构、加快发展输入了血液,增强了信心。社会保险“助推器”功能的发挥,既帮助创业者度过了难关,也为日后社会保险扩大打下了基础。

四、三位成一体,努力探索“荆州模式”

近4年来,创业型城市创建拉动各类市场主体增加26443户,增长28.6%,达到118826户;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上缴税金占全市税收的70%,经济总量占全市的60%。市场主体增长拉动就业岗位和参保对象增长,全市年均新增中小企业安置就业5.8万人,占全市安置就业人数的80%以上;新增参保人数12万人次,占全市新增扩面人次的90%以上。比较充分的劳动就业和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也日益成为经济运行的 “减震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秩序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一)尊重群众:激发民智显活力

群众是工作推动的主体。荆州模式坚持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把创新落实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具体做到了“三前”。第一,“想在前”。认真思考群众希望我们做什么、怎么做,考虑群众可能会提出的尖锐意见、可能产生的怨气,在问题出现之前拿出解决办法。第二,“急在前”。站在群众的角度,分析各类社会矛盾,研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办法来推动工作。如,对不能成功创业的困难群体,市政府把开发和出资购买公益岗位作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重要渠道。近两年来,累计在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5万人,发放补贴1100多万元。第三,“做在前”。吃透国家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行业内率先探索实践。如,在推进“新市民工程”和失地农民保险时,理性地审视农民转移和被征地农民保障的新内涵,深刻认识农民转移、创新农民保障制度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农民转移和保障花了经济发展的钱,却刺激了经济发展的再生和新生;农民工通过保障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生活更安定,社会更稳定,支持经济发展的劲头也更足。

(二)创新机制:试点示范增动力

面对诸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只有敢于突破旧模式,大胆创新,才能立于潮流之巅。荆州市在试点中总结经验,在试点中创新机制,在试点中引导示范,先后在市场准入上率先降低创业门槛,让创业者进得来;在大部分地区小额担保贷款上限只有2万元~5万元时,率先将其提高至200万元;在劳动者创业时自始至终跟踪服务。这些成功试点、机制建立和服务落实,既帮助创业者落实了创业资金,又防范了金融风险;既推动了创业成功,又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

(三)注重协作:巧借外力成合力

“荆州模式”的探索实践建立在整合社会力量之上。近年来,为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速建设和谐劳动保障工程,荆州市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协调、协商、协办、协助的联动运行机制,形成政府、部门、企业、职工、社会人员携手共进的大合力,不断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向纵深发展。市领导担任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和社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直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财政、工商、地税、共青团、工会、妇联、银行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共同商讨劳动保障工作中需要支持解决的热难点问题。在积极协调部门、县市区、企事业单位的同时,荆州市十分注重把群众的力量争取过来,为我所用。适时组织创业成功人士、参保退休人员现身说法,鼓励劳动者创业,引导各类人群参保缴费。如此一来,增强了各方面的理解和信任,聚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让社会性很强的劳动保障工作由全社会来分担,使得难成容易事,风险也变小了。这就是荆州市通过较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所获得的强大社会效应。

五、总结

“荆州模式”是荆州人民勇于创新、善于创业、推动发展生动实践的概括。“荆州模式”的启示主要包括:

首先,激发群众热情是“荆州模式”推进的根本方法。“荆州模式”给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真正的变化在人心及人的精神面貌上。通过这几年创业促就业的成功实践和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市委的发展思路、决策部署高度认同,对荆州的发展前景满怀信心。全市干部群众支持改革、渴望加快发展,都为发展努力,这是本质上的变化。

其次,创新体制机制是“荆州模式”推进的根本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创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为三位成一体提供了动力。如果没有打破小额担保贷款上限、城乡就业壁垒以及传统工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就不会有“荆州模式”的实践。

最后,坚持“发展为民”是“荆州模式”推进的根本追求。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科学发展的重点,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让最迫切需要帮助的群众得到切实帮助。荆州紧密结合发展形势,抓住发展机遇、应对时代挑战、解决突出问题,坚持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把荆州市建设成“争先创业人人有成就,体面就业人人有岗位,多重保障人人均受益,素质培训人人有提升,和谐环境人人皆向往”的和谐城市。

参考文献:

Gnywali D.R.,Fogel D.S. Environ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Summer: 43-62.

Austin, J.,Stevenson H.,Wei-Skillern J.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repreneurship: Same,Different, or Both?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6(1):1-22.

Michael F.,Anouk B., Rogier H. Psychological Success Factors of Small Scale Business in Namibia: The Roles of Strategy Process,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2002,10 (7):259-282.

Tan J. Innovation and Risk on Taking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Managers and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16): 359-376.

Preffer J.,Salancik G.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 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1978.

Romanelli E. Organization Birth and Population Variety: A Community Perspective on Origins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 1989 (11):211-246.

Gartner W.B.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10 (4):696-709.

Sarath S.K., Peter R.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and Economic Success in a Constrained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17): 431-465.

OECD. Entrepreneurship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R]. Paris:OECD , 2003.

Luthans F., Stajkovic A.D., Ibrayeva E.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Challenges Facing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0, Spring (35): 95-100.

Dana L.P. Saint Martin/Sint Maarten: A Cas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ultur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0,28(4):91-98.

Buseuitz L.W., West G.P., Shepherd D., Nelson T., Chandler G.N., Zacharakis A.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 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3): 285-308.

Timmons J.A. New Venture Creation[M]. Boston: Irwin McGraw-Hill.1999.

Hammers S.P. Munificence 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 Formation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3, 17(2):77-86.

Pradip N.K. 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 [J].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 2001( 9):297-313.

高建,颜振军,秦兰,程源.中国城市创业观察报告[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蔡莉,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50-56.

陈宝,林迎星.科技兴企业创业环境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6(3):88-89.

冯巍,林泽炎. 创业环境优于其他国家 中国走进理性创业时代[N].中国教育报,2007-1-10.

叶依广, 刘志忠.创业环境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4(9):228-232.

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9):13-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