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范文

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

第1篇: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ERP课程;实训教学

一、ERP实训教学紧迫性与意义

(一)ERP实训教学课程建设的紧迫必要性

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求,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因此,得到我国企业,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中国的中小企业有850多万家,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ERP的挑选、认识、实施正是许多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导入相应的ERP,已经成为首要任务。与此同时,面临就业的经管类毕业生认知能力欠缺,常常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适应不了当今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应注重ERP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二)ERP实训教学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ERP实训教学有利于创新教学手段及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只能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且通常只针对同一专业或专业相近的学生,不仅没有进行相关其他专业知识的拓展、实践和整合,还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软件及ERP沙盘对抗演练,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规划实验的过程和步骤,完全不同于理论课堂的状态,通过模拟经营活动完成相关实验内容,使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企业环境。

其次,ERP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实习困境的解决,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目前,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基本都是由专门的教师带队到企业去观摩、体验生产经营的过程。这种实习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从企业方面考虑,企业员工工作压力较大,无暇对实习学生进行详细指导;从学校方面考虑,实习经费不足,并且实习地点分散,不利于指导;从学生方面考虑,对于实习基本都是走马观花,甚至有些实习过程流于形式,有名无实,难以达到预期效果。ERP实训教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ERP实训教学有利于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模拟实验中,由学生模拟企业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将企业的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以整个信息链、供应链、财务链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深刻体验到经营管理企业的感受,有助于培养精通本专业、熟悉其他相关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二、ERP实训教学现状

(一)ERP实训教学优势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ERP沙盘实训课程采用竞争性限制的教学模式,极富游戏的成分,而游戏正是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所在,极具吸引力。这种类似游戏的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充当一定的角色,使学生像做游戏那样投入学习,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内容创新,拓展学生知识体系

ERP沙盘课程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展现,突破了专业壁垒,集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学、财务会计学等各学科为一体,涉及企业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方面。通过ERP课程学习,可以将各单个学科知识互相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将整合后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工作中,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沟通技能与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ERP沙盘教学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指导为一体,每一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是自己负责的某一方面的专才,分别扮演着企业中的重要职位。各小组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使得企业获得无限发展机遇,培育了学生们的共赢理念。同时,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使学生树立了诚信原则,进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ERP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包含了众多的模块,只有各模块协调工作,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而目前ERP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而且教学目标定位模糊。如大多数院校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强调知识以够用为原则。选用软件过程中按照专业割裂了软件的各个子系统,过分强调财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又由于教学目标定位不清,导致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各行其是,破坏了ERP系统的整体性。

2.ERP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掌握管理的复合型师资

ERP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本身有很高的要求,不但应具备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管理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实际的ERP实施的经验。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目前87%的ERP专职任课教师为计算机专业或经济管理类专业出身,通常只具备单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多数是自学而来的,致使从事管理的不懂操作技术,从事软件操作技术的不懂管,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3.教学实践过于形式化,缺乏真实企业场景

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中的模拟企业是理想化、简单化的,即沙盘操作的模型过于理想,数据过于简单,而真实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变化存在不确定性,人为干预较多,并且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复杂。因此模拟企业难以与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激烈残酷的竞争环境相符。

三、ERP实训教学新思路

(一)课程设置创新

ERP的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体验式课程,可以较为直观的感受企业的运营,课程设置就需要结合专业有所侧重。为了顺利进行REP实训,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ERP理念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最新需要,我们必须适当调整传统培养计划或修正个别课程的教学大纲。但ERP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如果要拆分系统或者将其融入其他课程就会破坏ERP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因此最好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单独开设ERP实训课程。

(二)教学资源创新

1.ERP教学要从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上着手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者聘请软件公司中资深的技术人员或ERP实施顾问给学生培训、开设讲座,也可将相关专业不同教师配合主讲教师一起组成教学指导团队的方法,这样既可提升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益于整个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2.ERP教学要注重实训教材的综合适用性

教材应既能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通过操作后可独立完成任务,成功实施ERP的能力。这要求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ERP沙盘提供商所配备的教材,而应联合企业界的管理精英、软件专家等多方合作共同研究开发真正适合ERP沙盘操作的综合性教材,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适应教学要求。

(三)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ERP沙盘模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核心就是要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由于虚拟的环境与现实情况不符的地方较多,比如在现实中银行贷款困难重重,所以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在现有基础上首先要细化经营规则,增强模拟真实度,达到仿真真实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学生要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融合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

首先,自主学习、及时点评。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可对教师确定的专题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讨论中自主解决发现的问题。并且教师应该及时做出点评,帮助学生总结积累经验;其次,角色扮演、设计总结。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练习中体验不同角色,以分组实训的形式,自行设计企业运作流程,分工合作,运营企业,在进行竞争对抗的同时,收获喜悦,归纳总结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最后,资源共享、注重实践。通过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参与的形式,促使专业互补,同时在教师与学生间共享资源,交流心得体会,以ERP课程为平台,充分整合各专业各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陈畅,严志刚.高校ERP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郭超.高校ERP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8).

俎文红.基于ERP实训的经管类专业教学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8).

第2篇: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范文

关键词:经管类实践;综合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建设

一.高校经管类实验中心面临的问题

高校经管类实验中心作用日益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与建设两个方面:

对于观念问题,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忽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应有的作用,只是把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教育补充”或“教学手段”,认为实验教学只是强化了专业技能的训练,甚至等同于“低层次”的熟悉业务流程。另一方面,实验教学设计脱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片面追求实验教学的技术手段,实验教学内容不是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出发进行建设,而是过分依赖实验软件的功能,实验项目的设计简化为软件操作的训练,实验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能有机衔接。

对于建设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实验教学建设中重硬轻软。具体表现为重设备设施投入,轻教学设计投入;重实验条件建设,轻实验资源开发;重实验教学项目数量规模;轻实验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重实验平台工具装备,轻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其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实验教学改革乃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瓶颈。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专职化和专业化实验教师严重缺乏,进而影响了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三,缺少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现有的实验教学评价指标,缺少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基本实验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验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提出的需求去制定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难以确定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进而难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而网络化教学,学生可以在上课前通过网上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实验过程;进入实验课教学环节中,学生能自主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与教师在网络进行交流,上交作业。实验课程的网络化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学生在网上或由老师提供的专题网址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评价实验结果。因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实验教学内容更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二、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建设思路

为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落实“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武昌工学院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装备研究中心创建了“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提供跨专业仿真实习,构建校内实习实验基地。该平台的构建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

教学装备研究中心深度挖掘了各专业必须开设的实验、实训课,按照武昌工学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建成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盘点并整合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会计学院具有的所有资源之后,历时一年多,着力打造了适合经管类各专业学生使用的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通过不断调试和完善,2015年现阶段开始进入一期运行。目前平台访问浏览使用量已达三万九千多人次。

三、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内容

武昌工学院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开设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经管综合实验实训系统、开放性实验课程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和学科竞赛管理系统6个系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校内经管类综合实验实训系统。

1、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此系统主要是是由教师管理员通过管理人培体系管理计划设置年级对应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此系统里查看自己大学期间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体系,并在课程结束后保存课程实验报告,教师可查看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并进行操作和成绩管理。

2、经管类综合实训平台

经管类综合实训平台创新性整合了经管和会计学院现有的二十多套软件,分设经济类、管理类和会计类三大模块五个层次,包括认知平台、实操平台、综合平台、拓展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师生通过不同模块和平台的分类,能看到所有的教学软件,并进入所需教学软件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加强经管类专业学生各方面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手工操作技能,还包括电算化能力,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能力,以及综合性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专业技能能力、专业综合能力、跨专业拓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系统里还添加了实验课程简介,方便学生提前了解所学课程相关内容,做好实验课程预习计划。

3、开放性实验课程系统

该系统与经管类综合实习实训系统-实训平台功能基本一致,但该系统是面向外网的,所以只放置可以提供外网访问的平台应用。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校内还是校外,都可以一键登录课程学习软件,初步实现了校内实验对学生的远程开放,有利于促进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自主学习系统

该系统设置了经管类所有专业的简介,方便学生了解大学期间学习目标和要求;提供播放各类公开课示范课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还提供出适合学生课程自学和科研学习的网络资源信息查询,如我校参与的“慕课”平台,万方学术期刊站,知网,以及经管类全部校级精品课程网站。

5、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此系统主要功能是对每年的毕业项目里的毕业设计进行操作。老师可以在该系统里进行选题的录入,学生自主选题后进行毕业设计填写,老师对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进行打分提交或退回修改,最后由教研室对老师提交的毕业设计进行审核并统计结果。

为了规范学生毕业论文排版,武昌工学院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装备研究中心为平台特别研发了论文排版软件,保证学生最后的定稿正确符合学校教务处要求,受到师生们一致好评。

6、学科竞赛管理系统

此系统主要展示竞赛和获奖通知信息,为有兴趣的师生提供学科竞赛报名信息宣传,促进学风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经管学科竞赛。

四、结合平台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

1、研讨式教学法。在实验前,由实验教师选取实验耗材及案例,提出有关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就实验的不同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实验完成后,让学生自己介绍经验,并在平台上保存自己的实验报告电子版,利用平台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从而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2、仿真模拟式教学法。仿真模拟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平台上对应的实验课所用软件进行角色体验,学生通过岗位角色扮演、角色互动、协同训练、创新实践等实验教学环节,真实体验实验情景,再现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流程。

3、开放式教学法。平台上的开放性实验课程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实验环境,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利用平台资源共享由学生自己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自己去设计实验内容,自己去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

4、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只给定实验任务,结合平台软件提出实验要求,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安排实验步骤,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五、平台进一步完善

该平台建设思路清晰、理念先进、技术合理、体系完整,实现了经管类校内实践教学的综合管理及信息化管理,适应了信息化与高等教育的充分融合和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学生应用型能力发展的需求,项目达到了湖北省内经管类实验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先进水平。一期建设已经完成,武昌工学院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装备研究中心拟进一步完善《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打照跨专业仿真实习,收集企业资源构建创业案例库,构建校内实习实验基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期项目建设发展计划如下:

1、案例数据库建设

本平台拟进一步通过第一阶段教学,探索进行《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设计所需的数据资料。此阶段需要学院组织经管类专业教师分组到不同企、事业单位采取所需数据形成多个数据库,同时由实验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积极收集互联网创业案例、上市公司资质、主营业务和对外具体的企业财务报表等,组合成为完善“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所需的创业案例库资料。然后由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软件开发和数据信息整理,将不同数据库融合到案例之中,形成完善的《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创业案例库。平台提供学生企业案例库相关资料,安排学生撰写“生产―市场―资本动作”三个阶段的纪实性心得,对参考企业成败得失进行评论,然后要求学生模仿不同企业的案例创建一个企业,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模仿进行自主生产、采购、销售、收益分配等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案例数据库建设成功后可支持平台外网用户访问,学生通过外网网址和学号即可在寝室或者家里登录平台,学习了解相关创业模式,开发大学生创业创新思维。

2、自主学习平台资源进一步完善

中心计划在《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自主学习平台,重点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由实验技术人员通过电脑技术建立经管类各项实验操作演习平台,由计算机自动演习各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的操作过程或者录制视频,讲解各步骤操作技巧,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学;其次介绍各专业前沿动态与最新专业工具,各类经济,金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相关信息和科学创新,让学生始终站在专业前端。三是收集补充录制各类可提高学生创业创新思维的视频,公开课,示范课等,到《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平台获取专业技术知识,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科研和创新学风建设。

中心拟通过《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未来发展完善,使全部学生可以在“一个中心一个网络一个平台”里面完成四年大学期间所有经济与管理类实训工作,并能在平台的引导下实现科研和创新能力提高。中心建成完善的平台后,拟通过云技术,将《经管类实践教学综合平台》向全国各高校进行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和宣传交流。同时,将经验加以总结,结合其他学院的各自特点,开发推广更全面更灵活更综合的综合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陈秀琴.构建经管类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8,(21).

第3篇: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范文

文/马建军

摘要:本文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详细介绍了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功能模块、构建空间课堂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实践提供一套完整的操作过程。

关键词 :云空间特征?课堂活力?教学创新

目前,结合湖南省世界大学城云教学平台的推广,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的号召,申购了5000个云空间账号,全校利用云空间网络开展教学创新。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是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型交互式教育学习网络服务平台,为每个人建立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终身学习空间,以视频教育为主,融合了国内外最先进的SNS、KNS、WNS架构优点。空间聚合了微博管理、栏目管理、文章视频管理、人脉管理、相册管理、数字图书馆、课堂魔方、留言板、资源附件管理、资源智能编辑、视频直播课堂、视频交流教室、教研苑、仿真大厅、课堂作业、在线考试自测、读世界、受托栏目管理、开心对对碰、财务管理、资源推送汇聚、专递视频课堂、多维课件工具、即时交流工具、在线视频转换等强大的功能模块。利用空间学习,每个学生、每个学校都能轻松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交互式网站。

一、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功能特征

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核心理念是:“大家帮大家,找到你想学习的一切。”云空间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型教育服务平台。

1.机构自主管理的专题培训考试平台

该平台可以开展规模化远程网络学习培训和网络自动考试,例如大规模网络培训及网络自助考试、自动评分统计,全国性或区域性大规模教师或学生网络培训及网络自助考试、自动评分统计等。

2.课堂魔方

课堂魔方既是老师的多媒体备课、上课系统,也是学生的多媒体课程笔记系统,师生资源收集、加工、组合简单便捷,可在一个视窗同时展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pdf等。

(1)功能强大的独创课堂魔方系统使老师的上课、备课、课件制作简单方便,随心所欲,使学生的学习、笔记、作业、交流简单快捷,无处不在。

(2)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pdf的展示方式,使课堂生动活泼,简单方便的课堂资源收集、组合,只需一键操作。老师不但可以利用自己上传的资源,还可以任意组合世界大学城的所有资源,而课件只需组合、确定便立刻生成,非常方便,学生可以任意收藏、组合老师的课件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笔记,简单方便。同时,可以在老师的课堂魔方上进行师生交流、答疑解惑、完成课堂作业。

3.三维立体在线仿真实训

世界大学城仿真大厅平台提供了三维立体在线仿真实训,在强大的云计算能力的支持下,模拟、再现各种实际操作,足不出户便能完成复杂工作、工种的操作实习实训,每个人都可以上传自主研发的仿真项目,既为本校提供在线仿真学习,也可以面向国内外开展基于仿真实训的在线远程培训。

二、利用云空间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喜好的情绪,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笔者以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课程为例,分以下几个步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第一,笔者利用摄像机,把要组装的计算机硬件和安装系统软件的过程、步骤录制下来,编辑、转换成网络空间需要的FLA格式后,上传到教学空间课堂魔方栏目里。

第二,笔者将教授的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课程,制作成多媒体PPT文件,上传到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课堂魔方栏目中。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pdf等,展示多媒体课件,可使课堂生动活泼,课堂资源收集、组合简单方便,学生只需登录账号即可进入操作,老师就知道哪些学生在学习,记录学习过程。

第三,在一体化教室中,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学生切实感受到学好这门课程,可以在家里自己排除电脑出现的一些故障,这样的实用型课程既为学生的实际操作做好了铺垫,又体现了专业课程的实用价值。笔者在传授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一体化课程时,先让学生看笔者制作的视频,进入世界大学城的空间,打开课堂魔方栏目,就可以看到这门课程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在实训一体化课堂里,笔者把全班分为12组,每组有4~5名学生,每组有一台能正常工作的电脑。学生看完教师制作的操作视频,笔者会再一次在讲台上进行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笔者组装电脑的每一个步骤。看完演示后,学生动手拆解、安装电脑主机板卡及安装电脑程序。在安装过程中,笔者会一组一组地查看学生安装的结果,在查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学生会积极主动学习,努力学好,有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只需专业老师进行引导、排查学生动手操作出现的故障,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技能。

第四,授课后的课堂作业,是学生利用自己的账号进入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填写交流心得,告诉大家在安装电脑中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三、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作用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改变了以前传统的靠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行言传身教,改变了以前的“三环五步”教学法,实施空间立体化教学,不受时空限制,一门课程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科学手段,学生往往在一两个月内就能掌握一学期的授课内容。

在云空间教学资源库中,笔者按照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建立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视频和实践指导等,并将资源库上传到空间。通过“课程导航”的索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及方法,同时提供辅导答疑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专业发展和今后职业生涯取向,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学习、下载教学资源、与教师空间探讨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

有些学生在学习后,喜欢在网络空间里向老师留言提问,老师可以及时回复,不需要面对面作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真正做到了时时课堂、处处课堂,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步。云空间教学改变了老师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这些改变中,突破时间及空间,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最辛苦的是老师,特别是还没有掌握现代信息化工具的年长教师,他们在信息时代里与学生共同成长。

总之,在中职学校上理论及实训一体化课,如果不使用现代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是没办法吸引当代中职学生的。事实证明,利用云空间进行教学创新,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托网络技术,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处处是课堂,人人是老师。

参考文献:

[1]陈鸿俊.谈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的六大功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

第4篇: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民办院校;系统架构模型;公共数据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信息化在教育行业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应解放思想,实现跳跃式发展。其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对民办高校是挑战,更是机遇。

一、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权限控制;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增强办学综合实力的目的。

二、数字化校园系统的主要架构

(一)校园网络硬件基础平台。校园网络硬件基础平台是校园数字化的基础。没有完整的校园网络,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纸上谈兵。安全而顺畅的网络平台是联系校园网络中各个站点的强力纽带,犹如虚拟世界里的高速公路,有了它,所有的信息才能安全而快速地到处流动。

(二)应用支撑平台。为使校内每个用户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需要建立DHCP服务以及DNS服务,为每个主机动态分配IP地址,解析其所访问的域名。同时,还应建立身份认证系统,以管理校内用户的上网。除此之外,为满足日常教学、管理需要,还应该提供常用的网络服务,如用于文件共享的FTP服务、E-mail邮件服务、服务器等。

(三)公共数据平台。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础。信息精准、内容全面、架构合理的公共数据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心脏,通过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招生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教学信息、资产信息、财务信息、图书信息、就业信息等所有数据信息就可以统一于一处,避免数据的不一致,保证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最新数据的获得,为校内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详尽而准确的各类数据;为决策层提供全面而及时的各类报表作为信息支撑。

(四)应用系统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招生管理系统、迎新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OA办公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等。应用系统是连接公共数据平台具体业务人员的窗口和平台,它提供了一种简易、方便的界面,来协助教工完成学校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五)统一身份认证。已有应用系统,由于权限管理机制和身份认证方式的不一致,导致一个用户登录不同的系统需要多个账号和密码,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不便。另外,信息采集和系统管理分散于各职能机构,加重了部门的负担,影响了工作效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建设,将用户权限统一管理,实现了用户的单点登录。当用户从一个功能进入到另一个功能应用时,系统平台依据用户的角色与权限,提供该用户相应的活动“场所”、信息资源和基于其权限的功能模块和工具,避免了重复登陆带来的不便。

(六)综合信息门户。综合信息门户服务作为数字校园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校园的应用信息,通过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结合,将学校里所有的业务应用信息集成在一起,如E-mail系统、教务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一卡通信息查询系统等。

(七)系统与信息安全体系。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用户暴涨,信息安全事件也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建立系统与信息安全体系,保护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及相关数据,使之不因偶然或者恶意侵犯而遭受破坏、更改及泄露,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技术安全措施、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对互联网用户教育引导等方面。

三、民办院校数字化校园面临的不利条件

(一)资金短缺,项目实施无法得到保障。民办院校由于其天生的特性――一切全部靠自己。因此,建设资金都是自筹的,且学校大部分资金用于教学与实训的建设,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二)重硬轻软,利用率不高。只注重硬件投资,应用系统建设投入不足,“重硬轻软”现象严重,以致信息化应用水平低,同时造成硬件资源浪费。

(三)业务流程不规范,员工工作流程随意化,信息标准缺乏。学校各职能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流程,使工作有章可循,但部门间鲜有规范的业务往来流程。同时,学校虽制定了部分编码规则,但较完备的信息标准仍没有建成。业务流程脱节和信息标准不完善,给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很多困扰,特别是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

(四)软件开发能力不足,现有系统之间无法互通。自身研发力量薄弱,开发能力有限,多采用外包形式。因此,缺乏统一的软件设计规范,存在较多兼容性问题,各个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的共享,出现了部分的数据重复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认证,不能实现统一门户、单点登录。

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一)取得领导支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的投资,对于民办高校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需要领导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下定决心推行信息化建设。信息部也应该将自身数字化校园建设使命与学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领导支持。另外,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到全校各个部门,必须成立由各部门领导参加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监督信息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并带动各部门积极参与、通力配合。

(二)深入调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各个部门没有专门的信息化人员,无法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这就要求信息部必须深入业务部门,详细了解情况,并利用自身在数字化校园方面所掌握的信息,引导业务部门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部门发展目标;对收集来的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去除不合理需求,整合不同部门相似需求,以此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提交信息化领导小组讨论。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校财务状况,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主次,分步实施,逐步推广。

(三)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实施保障制度。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各部门也应该像一个有序系统,各种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顺畅流通。根据以上所述,部门内部没有太大问题,主要是业务部门之间的流程需要进行规范,这是一个比较难的工作,需要有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

(四)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以信息编码标准制定为前提。公共数据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数字化校园信息整合的成败。要完成公共数据平台,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和一套规范的信息编码标准。其中,标准信息编码是公共数据平台的核心价值。标准信息编码应以国家标准、教育行业标准为主,结合本校在用的信息编码,总结出一套符合数字化校园特点的权威信息编码体系,作为全校范围内的信息标准。

第5篇: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范文

[关键词]:物业管理 行业培训 网络在线

随着当前国内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物业管理产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而受地域差异影响,各地域物业管理发展也存在差异化。大部分区域内的物业服务企业仍然无法完全保证优质的服务质量,而近年来各种原因所致的物业纠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客观分析来看,这些原因既包括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住户可选择性单一等问题,又包括法律体系不完善,物业管理纠纷无法可依等问题。笔者就此从市场经济下业主需求出发,对物业管理行业培训模式的创新展开探讨。

一、市场经济下人们对物业管理的需求

物业管理是一种服务性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只有在良好地适应并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民众才会客观审视这一行业并主动接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物业管理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由于区域差异性所致,人们对于物业管理的需求档次可能存在差异性;而在同一地域内也同样存在这种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的收入水平差异。由此,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业主群体,物业管理方应注意采取针对性的服务业务。同时还应对各类业主对物管需求的变化及发展予以密切观察,因为业主收入水平与相应的物管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表现出递增性。例如业主的住房需求,本文将业主住房需求划分为五大层次:(1)最基本的生存空间需求;(2)水、暖、气、电配套及住房功能分隔需求;(3)住房环境需求――邻边环境美观整洁、交通便利及配套的公共设施;(4)住房服务需求,即对于物业公司各类服务产品的需求;(5)住房品位需求。而从物业管理本质层面分析来看,物业服务企业必须细分市场,并将其模块化,基于每一个单元的需求特征及特点为其提供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产品服务。

从当前国内业主经济实力和在此环境下形成的相应的住房需求分析来看,第二、三层次基本为工薪阶层,而第四和第五阶层则为高收入阶层。由此来看,国内高收入的工薪阶层以及高档房产主才真正具备全方位购买物业服务的能力,而中低收入人群尚缺乏全方位购买物业管理服务的经济实力。以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论为依据,我们认为社会上高收入工薪阶层以及富裕阶层能够较为全面地接受物业管理服务,其高层次物业管理需求也得到满足;而中低收入人群仅能享受物业管理服务中的部分。然而随着物业服务企业逐步规模化以及中低收入人群经济状态的逐渐改善,物业企业逐步提供与高层次需求相适应的服务。所以物业服务企业应遵循这样的经营策略,即首先对市场需求以及客户可接受价格进行研究,然后量体裁衣,最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物业产品服务。这不仅是物业服务理企业所应关注的,更是物业培训机构应重视的一点。

二、目前物业培训存在的弊端

(一)学历教育与行业人才培育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从2012年“巡礼国内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专题对国内数十所物业管理院校的调查表明,我国全日制设置的5所物业管理本科教育中,每年仅有不到300人的毕业生,而其他53所高职与专科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也仅在4000-5000人之间。与此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迄今已不低于600万。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全日制物业管理学历教育仍然需求深厚的人文基础,而其课程设置在当前对于“术”的层面过于偏重,理论化过强而缺乏实操性,这也导致了不少物业服务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于其是否出身物业管理专业并不看重。

(二)人才知识结构与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脱节

国内物业管理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市场化背景下的物业管理服务到后勤社会化的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物业服务,从住宅物业的单一服务拓宽到学校、工业区、医院、写字楼以及城市综合体等,可以说,在当前绝大多数不动产领域,物业管理已经做到了基本的范围覆盖。与此同时,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对于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需求也随之拔高,例如应具备物业不动产经营、资产管理、高端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以及设施管理技能等。

(三)企业内训各自为政,无法良好适应综合型人才素质的提升要求

在物业管理行业,物业服务企业所承受的生存压力极大,而企业可用于人才培训部分的经费投入也逐渐被削减。基于此,不少物业服务企业希望利用在企业内部组织开展人才培训来解决资金投入不足与人才培训需求现状之间的矛盾冲突。我们应承认企业内训在某种方面所具有的无可替代性,但同时也应看到企业内训所具有的极为突出的局限性,首先是企业内训视野过于狭窄和封闭,且缺乏足够的教育培训资源,尤其是大多数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更无力组织开展实效性高的培训。其次是企业内训缺乏必要的市场评价,因而企业管理者难以正确、有效地评估培训效果。最后,企业内训往往会存在“近亲繁殖”效应,难以收到满意的培训效果。

(四)传统培训模式与区域化发展经营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物业管理行业中很大一部分品牌企业基本实现了全国区域化经营,也有一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紧随房地产开发公司之后设置区域公司。而地域差异、地域法规差异以及物业类型现状差异也对物业管理提出了差异较大的区域性需求,采取何种方案才能实现对区域公司从业人员进行科学高效的培训?毫无疑问,单纯通过传统面授培训的方法很难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会耗费大量的培训成本,培训效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加之区域公司通常需要遵循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师资知识面需求极高。

(五)培训力度大幅下降对改善整体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极为不利

根据《行政许可法》中第五十四条内容可知,行业协会及行政机关严禁强制性组织资格考试以及相应的考前培训,同时也禁止指定考试相关教材及各类助考材料,由于行政监管的缺失,导致行业培训力度大幅下降。而早在2010年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就已经正式组织考试,而时至今日,也仍未能成功注册,行业内对于物业管理师到底应该怎样使用资格证书已经产生了质疑,这对行业参与培训的信息及热情产生了很大影响。

(六)各培训机构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对于培训市场实现规范性发展极为不利

自2007年开始,由于行政监管的缺失,物业管理培训市场管理较为混乱,且普遍存在恶性竞争现象。不少民办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低价竞争乃至卖假证等恶性竞争行为来谋取私利,进而导致物业管理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竞争无序,而无法有效保障培训品质。

三、物业管理培训人才模式创新的方法

基于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及不足,笔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分析,并因势而变,对行业培训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基于不同岗位所需的任职能力来设计出与之相应的培训产品服务。

(一)组织专题论坛研讨,开拓高层管理者宏观决策能力

在物业服务企业中,其高层管理人员所发挥的作用毋庸赘述。我们应针对高层管理人员职位特点,策划组织物业管理行业高端论坛,进行专题研讨,研讨内容应选择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及焦点问题,应包括行业宏观层面法规、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动态、经验教训以及成功案例等,藉此来开拓企业高管视野,强化其宏观决策能力,推动行业交流沟通。

(二)沙盘推演培训,切实强化项目经理执业能力

实施沙盘推演教学,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培训内容:(1)将学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选择推演沙盘项目,共同展开实地调研,同时编制合理的物业管理方案,并设置专业教师对其各个小组进行指导;(2)邀请行业内知名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律师以及院校教授组成师资团队,以项目核心运作内容为中心开展专题实操课程的讲授,内容包括成本管控、项目预算、现场管理、品质管控、典型案例分析以及团队建设等多个专题;(3)组织理论知识考核评估以及学习成果结业汇报。由各组学员利用PPT演讲方式在现场将沙盘项目物业管理方案汇报给专家评委,由专家评委给予一对一的点评。

(三)组织现场实训,使物业管理人才实操技能得到全面提升

在物业项目管理中,对于一线管理岗位如财务、品质、客户、安全、设备、绿化及清洁等应提高各岗位负责人员的任职能力,他们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掌握实操技能、善于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线管理岗位负责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对物业项目现场管理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培训机构应基于大量的现场调研分析,并广泛了解企业需求意见,据此通过现场实训培训来提升一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例如在培训绿化主管过程中,首先应讲解基础的绿化管理知识、绿化机械操作、病虫害防治以及苗木养护等各类专业理论知识,并组织学员进入实训基地参与现场操作培训,使其对操作程序有亲身体验,这是对专业课程所具有的的实践性特点的良好体现,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此种培训模式下通过培训考核的专业管理人才通常都能较好地适应企业需求,一经聘用即可上岗,受到了众多物业企业的青睐。培训机构还应基于专业主管人才培训实际,对培训师资作出相应要求,即同时具备实操经验以及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四)推广网络在线培训,紧随时代与科技发展的潮流

无论企业采取何种面授方式,均会无法避免地面临投入成本较高、师资培训能力存在差异性、人员难以组织、学习时间受限以及考核程序过于繁琐等问题。怎样才能保障师资最好、课程最优,学员学习不受地点时间限制呢?在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发展背景下,网络在线培训随之兴起,并将逐渐代替以往的面授模式,成为行业的主流人才培训模式。

培训机构应专门设置网络学院项目部,对物业管理培训行业如何高效开展网络学院培训模式展开专题研讨,并基于行业相关机构支持,开发出E-learning物业管理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在线培训学习管理平台、多媒体课程培训、在线考试系统以及学院论坛。我们应对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资源及师资力量加以整合,并以物业项目类型为依据,将网络学院整体分为多个网络分院,如医院管理网络分院、工业区网络分院、住宅小区网络分院以及写字楼网络分院等,邀请知名标杆物业企业合作,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与此同时还应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学员交流学习平台的开发,用于对行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探讨,并由学院建立后台知识库,将行业观点进行汇总整理,从而列出各类解决方法以供学员参考。

四、新的物业人才培训模式带来的成果

通过创新性物业人才培训模式的实施,学员对国内物业管理体系各单位和各部门构成有了清晰了解,并熟悉了相关单位、部门的作用与性质,并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相互关系有了切实把握,进而能够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物业管理形式,提供给用户优质的产品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深圳房地产与物业管理进修学院为例,其与长城物业集团、北京首开集团、绿城物业集团等知名大型物业管理企业联手打造的培训班已经成功地在广东省举办50多期,行业内企业对其培训效果予以了高度肯定,真正实现了行业主管领导满意、企业满意以及学员满意。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线培训在当前行业人才培育模式中即将成为主流培训模式,并用以取代日渐落后的传统实地培训。网络在线培训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同时企业只需购买学习账号即可享用优质的师资与课程服务,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陈清洲,方红.我国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5):32-36.

[2] 王兆春.记住才是硬道理――关于物业管理师考试备考记忆方法的建议[J].中国物业管理,2011,(7):42-44.

[3] 刘华.建立终身职业化培训体系,创新物业管理高职教育形式――金融危机下物业管理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之建立[J].现代物业,2012,(5):150-152.

[4] 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专业品格践行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强化培训内涵[J].中国物业管理,2012,(6):146-146.

[5] 廖秀娟.员工培训与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管理学家,2013,(8):127-127.

[6] 赖新林,吴春兴.以专业品格践行社会责任――2010年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透视与心得[J].中国物业管理,2011,(3):54-55.

[7]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四川悦华置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首期中高层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强化培训纪实[J].中国物业管理,2013,(4):前插1-前插4.

[8] 杨锐.浅析抚顺市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5):127-127.

第6篇:财务共享实训的心得范文

摘要:物流产业是山东省日照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实现了跨越发展。本文分析了其存在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制约、港口综合效能发挥不足、物流人才与物流科技应用短板等发展瓶颈与挑战;从交通基础建设、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园区建设、第三方物流外包和人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提升日照物流产业的措施。

关键词 :物流产业;优化发展;跨界竞合;物流创新

1、研究背景

物流产业是地方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数据交换等多个行业产业,涉及的国民经济领域非常广,能够吸纳的社会就业人数很多,对促进社会生产和拉动经济消费作用巨大,已经成为各地降低社会经济成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产业。“港口立市”的日照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南经济带的主要出海口,区位优势非常突出,物流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日照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27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5%。实现增加值145.5亿元,增长14.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9%。

日照物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年日照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18亿吨,位列全国十大港口之一,发挥了“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作用。但物流业和物流产业总量偏小、发展水平不高、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社会物流支撑体系不完备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日照市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背景下,有关日照物流优化提升措施研究成为迫切要求,该研究将对促进日照市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建立标准化、专业化、供应链一体化的聚合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产业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2、日照物流产业发展瓶颈与挑战

2.1 物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制约

日照地处山东东南端、地偏一隅,交通运输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没有机场,不通快速铁路,铁路运输相对薄弱,造成了对外交通运输的不便,而且港口物流的运输重点也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如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陕西关中等地,制约了日照物流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建的日照机场、青(岛)日(照)连(云港)快速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岚(山)临(沂)高速、日照-临沂-曲阜城际铁路等将会有效缓解这个问题,使日照港成为有铁路直通国内腹地的沿海港口。但是物流产业发展有滞后作用,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仍将是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2.2 港口综合效能发挥不足

日照港作为日照物流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主导者,存在综合效能发挥不足问题,诸如管理分散、岗位重复、人员调配困难,土地资源开发不足和人力资源浪费等。其次从日照港口功能上看,其为国家能源和资源的战略运输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物流产业和临港共用主要集中于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链末端,对城市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能力还有很多不足。再次,日照港口物流货物品种相对不丰富,临港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不够,形不成相互的支撑力,没有形成有效且高效的物流供应链,物流产品多为煤炭、矿石、粮食、油品和液体化工等,货物吞吐量非常大,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该在日照物流产业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最后,日照物流企业运力总数较少、规模也小,没有形成体系性、层次性、网络化的良性物流企业梯队,物流方案设计、物流工程实施、物流服务外包等方面与物流产业发达的区域差距较大。

2.3 物流人才与物流科技应用瓶颈

物流产业的竞争与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到物流人才方面。日照市作为新兴城市,物流产业发展还处在较低阶段,物流专业人才缺口大,尤其是缺乏中高级物流技术专业人才、高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物流人才的缺乏客观上也造成了物流科技应用落后的问题,物流标准化严重不足,gps、RFID、EDI、POS等技术应用缺乏,物流行业产业链上企业信息系统之间不兼容、不衔接,公共物流信息管理、交流平台也亟待发展完善。

3、日照物流产业优化发展措施

3.1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产业的基础支撑体系

日照市应该把物流中心、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交通设施建设作为全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环节,提升主要物流网络节点的运输通道衔接功能。抓住日照机场、青(岛)日(照)连(云港)快速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岚(山)临(沂)高速、日照-临沂-曲阜城际铁路等建设契机,创造条件发展空陆联运、陆铁联运、陆海联运、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打造以日照港口为枢纽,铁路、航线、公路为脉络,集海、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科学协调的体系化、现代化、高速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设施体系,建成日照现代物流产业的基础支撑体系。

3.2 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物流产业创新发展

日照物流产业应该加快实现物流信息网络化,构建物流信息技术和公共信息平台。加大提高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智能交通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销售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力度,支持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EDI系统、GPS技术、GIS技术、WMS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加大对物流工程、物流装备等基础性领域的研究投入,促进物流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引导并鼓励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过网络与平台对接,实现物流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物流产业的创新发展。

3.3 充分利用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完善建设日照现有的四大重点物流园区,即石油化工为重点的岚山化工物流园区、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石臼港区物流园区、以第三方物流为依托的开发区物流园区和以商贸物流为主要功能的岚山区物流园区。借智专业的物流设计咨询公司,运筹日照物流产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建立物流产业上下游联动新型合作关系。鼓励日照市企业(工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通过宏观政策调控支持该类企业实施物流系统剥离、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共同编制作业流程。优化物流产业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鼓励和扶持有竞争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整合等市场化措施,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对运输配送、装卸搬运、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多式联运、快递货代等企业,鼓励通过竞争合作培育日照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给需求市场,使物流产业供应链企业在资源整合的条件下共同实现作业利益、经济与财务利益、管理利益和战略利益。

3.4 加强物流产业智力与人才支撑力度

日照物流产业优化提升,加强物流产业智力与人才支撑力度势在必行。物流技术发展与物流行业实践日新月异,物流外包与国际物流呼啸而来,尤其是迅猛发展的物流网络系统信息技术给物流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照现在缺乏中高级的物流技术人才与高级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所有从事专业工作的物流人才必须熟悉掌握诸如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绿色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信息技术。日照要整合现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在属地各高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广泛开设相关课程,加强产学研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教育与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物流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多层次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另外需要举行各类在职学习进修活动,让物流行业企业从业人员了解熟悉物流领域的前沿发展;举办各类技能大赛,提高在职员工的操作水平和职业素质;聘请行业优秀人才与物流行业人员交流工作技巧与成长心得,鼓励员工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公开招聘、专项引进、猎头公司等途径引进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中高级物流技术人才,通过软环境优势、薪酬制度、股权激励等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

4、结语

物流产业的崛起为日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港口立市”的日照可以通过物流产业的的优化升级带动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日照作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应该重点提高物流产业水平,推动物流产业的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高效专业地搭建公共物流信息管理、交流平台;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利用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最终使日照物流产业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服务全球,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物流分工与合作体系之中,使之强化日照经济发展的主导型支柱产业地位。

参考文献:

[1] 贺登才.我国物流业政策环境回顾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4(4):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