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线网络整改方案范文

无线网络整改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无线网络整改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无线网络整改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网络覆盖 防护林阻挡 传播损耗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5.19.000 中国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5)19-0000-00

引用格式:李威,安朋朋,秦会峰. 山东联通高速公路网络覆盖专题研究[J]. 移动通信, 2015,39(19): 00-00.

Research on Highway Network Coverage for Shandong Unicom

LI Wei, AN Peng-peng, QIN Hui-feng

(GC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510310, 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filed test, technical analysis and model revise, the potential problem in highway 2G/3G network coverage, especially shelter forest shade was analyzed and investigated in depth. The systematic solution was presented to really support the network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highway scenario.

[Keywords] highway network coverage shelter forest shade propagation loss

1 引言

山东省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截至2015年总里程已达5 000km,包括机场高速、跨省高速以及省内高速,规划的“五纵四横”高速公路大交通网基本形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保证和提升高速网络覆盖下的用户良好体验将是运营商在网络规划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了客观分析和研究高铁场景的无线环境特点,需分类归纳该场景的网络覆盖模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提升联通品牌竞争力,本文针对泰安等三地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分析,包括DT、CQT测试、规划资料梳理、沿线站点现场勘查、防护林穿透损耗研究、传播模型校正等大量卓有成效的实地研究工作,进而提出了高速公路场景下的网络覆盖专题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切实支撑后续的网络规划、建设及优化等工作。

2 现状调研

泰安等市境内的高速公路总计里程622km,占全省比例13.8%,如图1所示:

图1 高速公路轨迹图(蓝线跨省,绿线省内)

3 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结合上述调研手段,通过对实测数据深度分析,共发现问题103处,其中弱覆盖54处,覆盖不稳定35处,信号质差6处,掉话5处,呼叫失败3处。统计分析三地市103处问题点的原因定位,主要分为防护林阻挡、站点兼顾覆盖等问题,定位原因类型规模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问题定位原因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站间距过大、站点兼顾覆盖以及防护林阻挡是问题点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防护林阻挡类型占比超过60%,需重点关注,下文将针对不同的问题原因类型逐一进行分析。

3.1 防护林阻挡

(1)问题分析

经过实地勘测,泰安等地市高速沿途均有大段防护林,超过50%的防护林宽带在20m以上,且高度均在10m以上,无线信号传播损耗大,经排查专题分析区域弱覆盖问题点对应防护林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沿线不同防护林对应弱覆盖点分布情况

线路名称 地市 里程/km 防护林分布情况 小计

5m以下防护林 20m防护林 50m防护林 50m及以上

长度/km 占比 问题 长度/km 占比 问题 长度/km 占比 问题 长度/km 占比 问题

京沪 泰安 36 31.57 88% 1 1.8 5% 0 2.15 6% 1 1.58 4% 0 2

京台 泰安 62 45.5 73% 0 9.4 15% 1 1.9 3% 2 5.2 8% 3 6

济宁 65 15.75 24% 6 25.4 39% 2 16.45 25% 0 7.4 11% 0 8

枣庄 122 18.7 15% 2 22.9 19% 4 32.89 27% 6 36.88 30% 17 29

济广 济宁 34 6.52 19% 1 9.48 28% 1 10.8 32% - 7.2 21% 2 4

泰安 38 33.2 87% 1 4.8 13% - 0 0% - 0 0% - 1

日兰 济宁 106 20.13 19% 2 35.32 33% 1 29.6 28% 0 20.95 20% 1 4

泰莱 泰安 36 34.05 95% 0 1.45 4% 0 0 0% 0 0.5 1% 0 0

泰新 泰安 90 75.2 84% 1 9.2 10% 1 3.2 4% 2 4.4 5% 4 8

枣木 枣庄 33 16.6 50% 0 12.4 38% 0 4.492 14% 2 0 0% 0 2

小计 622 297.2 48% 14 132.1 21% 10 101.48 16% 13 84.11 14% 27 64

在实际网络中,决定基站有效覆盖范围的因素主要包括基站有效发射功率、工作频段、天线增益、无线传播环境等。为研究和归纳防护林穿透损耗,建立不同宽度防护林条件下的传播模型,选取多处宽度不等的防护林进行实地测试及模型校正。实拍图例如图3所示:

图3 高速WCDMA网覆盖采样示意图

综合实际测试采样数据,统计得出各种厚度防护林穿透损耗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厚度防护林对应的穿透损耗分布图

结合COST231-HATA模型进行链路预算分析及校正,得出不同场景覆盖半径如表2所示:

表2 链路预算分析覆盖半径

指标要求 -90dBm连续覆盖 -85dBm连续覆盖 -80mdB连续覆盖

覆盖场景 5m宽树林 20m宽树林 50m宽树林 100m宽树林 5m宽树林 20m宽树林 50m宽树林 100m宽树林 5m宽树林 20m宽树林 50m宽树林 100m宽树林

2G半径/km 1.95 1.63 1.5 1.28 1.77 1.47 1.36 1.16 1.6 1.33 1.23 1.05

3G半径/km 1.02 0.98 0.88 0.75 1.22 0.88 0.80 0.68 1.10 0.80 0.72 0.61

(2)解决思路

1)规划站点

按照前期测试的覆盖半径,对站间距过大的弱覆盖点采取网络规划手段进行解决。

2)站点整改

结合实际情况,对实际覆盖效果不理想站点给出整改方案,提升覆盖效果。

3)基站选址

确保规划站点尽可能考虑高速公路,且确保站高至少高过防护林15m以上,减少折射损耗。

4)开通大功率License、更换天线等

通过开通大功率License、更换高增益天线等手段提升部分站点覆盖能力,提升站点覆盖效果。

3.2 兼顾覆盖基站

(1)问题分析

对测试数据中进入主小区的所有站点进行分析,找出覆盖不稳定的站点,即结合站点周边无线环境、覆盖目标梳理出兼顾型站点,具体兼顾型站点分布图如5所示:

图5 兼顾型站点分布图

(2)解决思路

1)优先采用RF优化调整的手段进行解决,确保主力站点的连续覆盖。

2)对于确无主力站点的情况,可根据无线环境、站间距考虑新增扇区或规划站点来保证覆盖质量。

3.3 站点运行异常

(1)问题分析

经过对测试数据回放核查,统计出以下站点虽紧邻高速,但测试中显示无信号输出或输出信号较弱,造成网络运行的质量问题产生,案例分析如图6所示:

图6 曲阜董庄马家峪-1弱覆盖信号显示图

从路测log数据分析,在南向北DT测试中,UE未收到附近曲阜董庄小西庄W基站信号,却占用2.9km以外的曲阜董庄马家峪基站的信号,因距离较远,信号衰减较大,形成弱覆盖区。

本次实地测试共发现9处站点运行异常事件,根据搜集到的话统、告警信息,并结合现场实地调研,分别对上述异常站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9处站点信号输出异常的确切原因。

(2)解决思路

运行异常站点主要为停电退服和硬件告警造成,其中停电退服原因均为物业协调问题,这也要求在后续规划中需充分考虑物业协调问题,避免基站入网运行后出现停电退服问题。

3.4 站高问题

(1)问题分析

经过对测试数据回放核查,发现部分站点虽紧邻高速,但测试中显示输出信号较弱,造成网络运行的质量问题出现,如图7所示:

图7 薛城城区气象局W路段弱覆盖信号显示图

南向北DT测试中,在薛城城区气象局W附近路段UE未占用该站接收信号,占用滕州城区骏池纺织有限公司W信号,致使该区域信号较差,薛城城区气象局W覆盖异常(较弱),分析发现该站天线高度21m,附近高速有近100m宽的防护林阻挡,导致网络无法有效覆盖。

(2)解决思路

1)在原有站址上进行改造。

2)基站搬迁。

3)新建站点来改善覆盖不足区域的覆盖问题。

3.5 站间距过大

(1)问题分析

高速公路覆盖是每期网络规划的重点,而随着网络覆盖目标的不断提高,本期的建设很难满足下期的规划要求,造成高速公路站间距差异较大,站间距超过2.5km容易造成弱覆盖或覆盖不稳定,W网和G网中站间距超过2.5km的情况分别占比32.5%和40.07%,在专题分析中需要加以关注。

(2)解决思路

1)通过RF优化手段,如调整方位角、下倾角,加强弱覆盖区域的网络覆盖。

2)通过开通大功率License、更换高增益天线、添加射频放大器等手段来提升覆盖半径,

克服站间距过大造成的弱覆盖问题。

3)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新建站点或者拉远RRU来缩小站间距以改善覆盖。

3.6 参数设置问题

(1)问题分析

通过对高速公路进行DT测试,发现部分小区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网络运行异常现象,举例如图8所示:

图8 切换不及时造成质差示意图

服务小区邹城市大束镇官厅村8271因参数设置问题,向曲阜后西庄9482切换不及时,导致该路段出现弱覆盖,影响通话质量。同时对无线参数造成的网络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发现共有12处问题点。

(2)解决思路

1)新站开通之前进行参数核查。

2)定期对全网参数进行专项检查,以防个别参数影响网络质量。

3)通过后台采集MR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处理上下行质差小区,降低干扰。

3.7 季节性因素

(1)问题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知,62%的网络问题与防护林阻挡有关,为进一步评估季节性因素对网络覆盖的影响,同年冬季再次对上述高速公路进行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段高速2G覆盖达标占比信息表

高速类型 全线线路名称 全线线路国家编号 RxLel Sub大于-85dbm的采样点比例 RxLel Sub大于-90dbm的采样点比例 里程数/km

夏季测试指标比例/% 冬季测试指标比例/% 夏冬指标差距 夏季测试指标比例/% 冬季测试指标比例/% 夏冬指标差距

跨省高速 京沪 G2 95.79% 97.28% 1.49% 98.70% 99.93% 1.23% 36

京台 G3 96.48% 97.35% 0.87% 98.69% 99.88% 1.19% 249

济广 G35 95.76% 96.85% 1.09% 98.85% 99.10% 0.25% 72

日东 G1511 96.63% 97.56% 0.93% 98.98% 99.46% 0.48% 106

省内高速 泰莱 S26 97.71% 98.33% 0.62% 99.28% 99.63% 0.35% 36

泰新 S31 95.43% 96.29% 0.86% 98.80% 99.61% 0.81% 90

枣木 S83 96.42% 98.79% 2.37% 98.89% 99.12% 0.23% 33

整体平均指标 96.32% 97.49% 1.17% 98.88% 99.27% 0.39% 622

表4 各段高速3G覆盖达标占比信息表

高速类型 线路名 RSCP大于-90dbm采样点占比 RSCP大于-95dbm采样点占比 里程数/km

夏季指标 冬季指标 夏冬差异 夏季指标 冬季指标 夏冬差异

跨省高速 京沪 80.20% 92.74% 12.54% 88.22% 95.50% 7.28% 36

京台 69.14% 97.44% 28.30% 82.27% 99.80% 17.53% 249

济广 83.15% 95.26% 12.11% 92.53% 97.74% 5.21% 72

日东 84.31% 96.27% 11.96% 90.20% 97.20% 7.00% 106

省内高速 泰莱 80.22% 95.57% 15.35% 90.23% 97.86% 7.63% 36

泰新 72.05% 92.93% 20.88% 83.18% 95.51% 12.33% 90

枣木 70.11% 94.89% 24.78% 90.27% 96.16% 5.89% 33

整体平均指标 77.03% 95.01% 17.98% 88.13% 97.11% 8.98% 622

从表3、表4可以看出,3G覆盖率(-90dbm)冬季比夏季高17.98%,远高于2G的1.17%,说明2G网络覆盖较完善,而3G网络覆盖欠缺,其夏季-90dbm覆盖率只有77.03%,所以季节因素对3G覆盖影响更直接、更明显。

(2)解决思路

1)冬季测试弱覆盖区域作为规划重点。

2)灵活开通大功率软件、更换高增益天馈,机动调整优化基站的覆盖,提升夏季高速公路覆盖率。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除了传统因素(站高、站点运行异常、参数设置等)外,防护林的宽度、高度以及季节变化也会对网络实际覆盖能力产生影响,特别针对高速公路典型场景,因两侧大量种植防护林,其对高速公路的网络覆盖影响更大,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维护及优化时需重点考虑防护林因素,确保网络的良好覆盖,提升高速用户在网的良好用户体验。

同时,针对上文103处问题点按照网络类型、解决方案进行了分类,其中3G问题63个,占比61%,具体问题类型如图9所示:

图9 2G/3G问题点分类图

从图9可以看出,3G类问题中规划类占比最高(62%),2G类问题中优化类占比最高(58%),说明3G网络后续需侧重规划建设,而2G网络后续需侧重优化。

随着联通LTE网络如火如荼的建设,下一步的高速公路网络覆盖规划可紧密结合以上分析思路,通过建模及实地勘测校正等手段推导出不同类型防护林下LTE实际覆盖范围,面向高速公路场景,提供精细化的LTE网络规划方案,切实支撑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1] 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 WCDMA规划设计手册[M]. 2版.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2] 窦中兆,雷湘. 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 高鹏,周胜. UMTS无线网络规划原理和方法[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4] 徐福新. 小灵通(PAS)个人通信接入系统[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5] 沈嘉,索士强,全海洋,等. 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6] 张长钢. WCDMA无线网络规划原理及实践[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7] 王有为,徐志宇,夏国忠. WCDMA特殊场景覆盖规划与优化[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8] 张可平. LTE-B3G/4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技术[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9] 张传福. WCDMA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10] 王莹,刘宝玲. 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

李威:工程师,硕士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现任职于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院,目前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无线专业规划设计工作。

第2篇:无线网络整改方案范文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驻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员(以下简称驻矿安监员)的管理,促进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县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市驻矿安监员管理若干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县煤矿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成立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煤矿安全生产的领导任组长,县监察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县安监局局长、县煤炭局局长、县人社局局长任副组长,县煤炭局分管领导及各产煤乡镇的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煤炭局安监股,负责驻矿安监员的招聘、录用、培训、派驻、考核、调整、工资与社保管理、奖罚及驻矿安监员日常管理等工作,由县煤炭局局长任主任,县煤炭局分管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各产煤乡镇分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任副主任。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驻矿安监员是指经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公开招聘、录用,与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签订聘用合同,在全县范围内从事驻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不纳入国家公职人员管理)。

第二章招聘和录用

第四条驻矿安监员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在规定的范围内实行公开招聘,经过公开报名、考试、考核,经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同意。

年月份经县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考试,并且现一直在从事安监工作的驻矿安监员,可直接与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签订聘用合同。

第五条驻矿安监员招考报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可靠,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责任心强;

(二)熟悉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三)有三年以上煤矿井下现场工作经验,熟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和煤矿安全业务;

(四)身体健康,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年龄不超过40周岁(有煤矿安全、地质、采矿、测量、机电、通风与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职称的经批准可放宽到45周岁);

(五)高中以上文化;

(六)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驻矿安监员招聘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体检对象,体检合格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录用手续。

第七条被录用的驻矿安监员与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为叁年。聘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愿继续从事驻矿安监员工作的可续聘。

第三章工资与费用

第八条驻矿安监员工资、保险、培训等费用从每吨煤炭提取4元安监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县财政统筹解决。驻矿安监员工资由县财政按规定审核,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管理拨付。驻矿安监员不得在所监管的煤矿领取任何报酬。

第九条根据矿井的灾害程度,对矿区和矿井实行分类管理。一类矿区:辖区内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二类矿区:辖区内无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但有高、低瓦斯矿井的;一类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二类矿井:高、低瓦斯矿井。对矿区和矿井灾害程度的分类,实行一年一审核,由县煤炭局组织核定。

驻矿安监员工资及补助标准按矿区和矿井的不同类别确定,并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拨付到各乡镇,由各乡镇根据日常管理情况及时发放给安监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扣减。

第十条自聘用合同签订之日起,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统一为驻矿安监员缴纳单位部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与煤矿职工一并办理工伤保险,个人部分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从驻矿安监员应发工资中代扣代缴。

第四章派驻和调整

第十一条各产煤乡镇设立煤管所,设所长1人,所长不派驻煤矿。

煤管所所长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组织考察,征求所在乡镇意见后,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第十二条驻矿安监员一律安排驻矿。驻矿名单由乡镇确定或调整后报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三条驻矿安监员定期在产煤乡镇间交流轮岗,原则上三年一轮。

第十四条驻矿安监员派驻、交流和调整的原则:

(一)驻矿安监员不得在有自己亲属为主要股东或在煤矿担任领导职务的煤矿工作;

(二)驻矿安监员在一个煤矿派驻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三)经举报和调查,发现驻矿安监员与煤矿有经济利益关系和其他不符合煤矿安监员工作的情况,必须予以调整。

(四)其他原因确需调整的。

第五章职责与权力

第十五条驻矿安监员履行如下职责:

(一)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协助指导和督促所驻煤矿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重大安全隐患管理台帐,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二)督促煤矿执行上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发出的安全监管监察指令、作出的行政处罚、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落实。

(三)督促煤矿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

(四)督促煤矿正确安装、配置和使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地面瓦斯抽放系统和安全无线网络系统。

(五)监督检查煤矿开展职工安全培训与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与持证上岗情况。

(六)督促煤矿企业按规定开展企业安全大检查,指导企业编制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整改。

(七)加强煤矿企业井下、地面生产经营场所、重要环节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三违”行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险情时,果断采取措施,撤出部分区域或全井作业人员,督促企业积极稳妥地消除险情,并及时向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安监股和乡镇人民政府汇报。

(八)在煤矿企业停工或停产整顿期间,督促企业停工、停产到位,及时发现、制止并上报企业违规生产、作业行为。

(九)定期向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安监股和乡镇人民政府汇报所派驻煤矿的安全状况、安全隐患及整改落实情况。

煤矿发生伤亡事故,要按规定及时向县煤炭局、乡镇人民政府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煤矿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十)煤炭主管部门和乡镇主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十六条驻矿安监员履行安全生产监察职责,具有如下权力:

(一)有权进入煤矿任何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巡查;

(二)有权查阅安全生产有关资料,参加煤矿安全生产会议,向所派驻煤矿及其人员了解有关情况;

(三)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有权要求煤矿立即消除或者督促限期整改;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撤出相关人员,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有关部门报告;

(四)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三违”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并按煤矿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下达整改通知,提出处罚建议;

(五)对不重视安全,严重违章指挥的煤矿各级负责人,有权向乡镇人民政府、县煤炭局提出处理建议;

(六)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县煤炭局反映情况;

(七)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权力。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驻矿安监员必须在发现后或在检查结束后立即向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安监股和乡镇人民政府汇报:

(一)煤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二)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或作业的;

(三)停产整顿煤矿未经验收批准擅自恢复生产,停工整顿煤矿未经验收批准擅自恢复作业的;

(四)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

(五)其它需立即报告情形的。

第十八条对重大安全隐患,驻矿安监员必须立即督促煤矿停产,拟定整改方案,报县煤炭局备案,并对停产整顿情况进行跟踪督促。

第十九条对一般安全隐患,驻矿安监员应督促煤矿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到位。限期未整改到位的隐患应立即上报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安监股和乡镇人民政府,并配合乡镇煤管所、县煤炭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对煤矿进行处罚。

第六章管理和考核

第二十条对驻矿安监员的考核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出勤情况。驻矿安监员一个月下井检查的天数不少于20天,驻矿天数不少于22天。煤管所所长每月下井不少于8天,下矿检查不少于18天。

(二)督促煤矿每半个月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事故多发矿井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要重点跟踪巡查,并将每次巡查情况进行备案。

(三)督促煤矿对每次安全生产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和影响煤矿安全的违章行为,在规定的期限内按指定的内容逐条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进行备案。

(四)督促煤矿按要求组织派驻煤矿的矿长、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县级以上有关业务技术培训,确保煤矿矿长、特种作业以及井下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0%。

(五)督促煤矿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六)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每天向所在乡镇煤管所汇报一次所驻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并备案;对重大的安全问题应及时上报。

(七)日常考核由各乡镇分管领导每月组织对驻矿安监员及煤管所所长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及时上报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一条对驻矿安监员实行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一)所驻煤矿发生一起一般责任事故,取消驻矿安监员全年的月奖金和评先评优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所驻煤矿年内发生2起一般事故或一起较大以上事故,对驻矿安监员予以解聘,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二)辖区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超过规定标准的,取消煤管所所长全年的月奖金和评先评优资格;辖区内煤矿发生一起较大以上事故的,对煤管所所长予以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第二十二条驻矿安监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依照聘用合同约定,扣发当月工资,并对驻矿安监员派驻煤矿予以调整。一年内发现2次及以上的,予以解聘;情节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从严查处:

(一)接受煤矿的馈赠、报酬、礼品、现金、有价证券,或者在煤矿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二)参加煤矿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娱乐、旅游、出访等活动;

(三)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及亲友谋取私利;

(四)徇私枉法,包庇、纵容违法单位和个人;

(五)对被监察的煤矿和个人进行刁难或者打击报复;

(六)在所派驻的煤矿入股;

(七)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现一次不予发放当月下井补助;一年内发现2次的,予以解聘。

(一)未下井、未驻矿谎报下井驻矿的;

(二)制做虚假下井检查记录的;

(三)有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之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聘用期内的驻矿安监员予以解聘: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适合从事驻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员工作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煤炭职能部门规章制度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经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考核连续三个月不能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

(五)不服从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调配的;

(六)经县驻煤矿安监员管理办公室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七)因健康原因,不适应井下工作要求的。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由县煤炭局负责解释和修改。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