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投资推进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言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是为发言准备的书面材料。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推进月”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抓住项目建设的黄金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促进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面完成全年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确保我市“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投资形势,增强做好项目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是实现“十二五”开好局,确保三年翻番目标,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年。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克难奋进,使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较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幅。1—6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14亿元,同比增长73.6%。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7.12亿元,增长72.2%,高于襄阳市平均增幅23.4个百分点,投资总量位居襄阳七个县市区第五位,增幅居于第三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121.8%,投资总量和增幅均排在襄阳七个县市区第三位;1—6月全市房屋施工面积84.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商品房竣工面积达14.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商品房销售总面积1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二是部分项目建设进展较快。在建项目略有增加。1—6月,全市城镇500万以上在建项目17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8个,续建项目68个。在建项目同比增加了11个,增长6.7%。亿元以上项目19个,同比增加了9个,完成投资10.61亿元,同比增长151.7%。三是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效。1-6月全市招商引资在建项目109个,统计到位资金22.7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2%。其中续建项目42个,新建项目54个,技改扩建项目13个;按产业划分,工业项目81个,农业项目10个,三产项目18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99个,其中:投资在5000万-1亿元的项目24个,过亿元的项目17个。四是二、三产业投资增幅较大。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74亿元,同比增长89.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64亿元,同比增长55.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6.7%。二产业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17.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进一步增大,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市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与襄阳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与实现跨越式发展实际相比,与发展较快的周边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完成投资与全年目标任务相比,进展依然缓慢。1—6月,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4亿元,占全年投资目标任务100亿元的41.1%,时间过半,完成投资没有过半。二是与周边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1—6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增幅在襄阳市7个县市区位次较5月份分别下降1位。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2亿元,排在襄阳市7个县市区的第五位(襄州区73亿元,枣阳市44.01亿元,宜城市43.54亿元、南漳县39.17亿元)。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2%,排在襄阳市7个县市区的第三位(南漳县131.2%,谷城县93.3%)。可以说是“标兵渐远、追兵紧逼、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三是大项目支撑不够,新开工项目减少。1—6月,我市投资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76个,同比增长6.7%。在建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开工项目少,1—6月,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8个,同比减少24个,对投资支撑力度不够。四是重点建设项目开工不足。受种种因素影响,纳入全市调度,投资5000万元以上62个重点建设项目仅有39个项目开工,开工率仅为62.9%,有23个项目未开工。五是部门完成投资进展不平衡。下达有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58个单位,完成投资总体进展不平衡,其中,市政府办、城乡规划局、民政局、环保局、卫生局、竹林桥镇、薛集镇、房管局、招商局、商务局、城管执法局、供电公司12个单位完成任务在50%以上,达到了时间进度同步的要求;29个单位有进展,但尚未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17个单位没有进展。
同志们,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驾辕之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发展不够的内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尤为重要。可以说,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仅仅是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迫切需要,更是夯实经济发展后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大家必须站在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的高速增长,确保目标全面实现。
二、采取非常措施,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开展这次“项目建设推进月”活动,力争达到“四个一批”。一是签约一批,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达到20个以上,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10个以上;二是开工一批,新开工项目达到50个以上,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20个以上;三是推进一批,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40个以上,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30个以上;四是投产一批,建成投产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10个以上。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㈠进一步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从1—6月份的情况来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襄阳7个县市区中排第五,增幅排第三,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增幅较高,但投资总量、投资强度不够,对经济拉动作用不充分。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亿元,是市委、市政府根据襄阳市提出的三年翻番目标,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确定的必保目标,必须要完成。要学习枣阳、南漳等地的经验,大手笔谋划,大力度投资,大规模建设,全方位出击。招商引资项目不能放弃,中央、省里的投资项目都要全力以赴去争取,特别是有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单位,要把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拿到手上,放在心上,紧盯不放,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结账,年底结硬帐,确保全年任务完成。
㈡进一步加快项目推进速度,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62个纳入市政府考核调度的重点建设项目,1—6月完成投资9.66亿元,仅占今年投资计划的28.7%。一些项目迟迟不能开工,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开工了,但一两年都没有大的进展,建设速度像蜗牛爬行一般,这样下去不仅固定资产投资上不去,更不能尽快投产发挥效益。目前,全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但投资完成情况却未能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下一步工作中,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对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项目建设推进月”实施方案中要求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项目,各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年进度计划要求,倒排工期,合力攻坚,通过日保周、周保旬、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确保全年投资计划的完成。
㈢进一步强化项目包保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推进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干部能力水平高低的标尺。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勇于担责。分管市长要对其分管行业的项目建设工作负总责。项目包保的市领导和责任人是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躬亲为,亲自调度,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户、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主动深入到一线,针对具体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果断措施,破解建设难题。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项目不竣工不撤人,投产不见效不收兵”。
㈣密切部门配合,优化投资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树立上下“一盘棋”的思想,相互配合,各尽其职,共创良好的项目投资建设环境。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要积极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确保全市各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因土地、规划、环评等问题受到影响;供电、供水、通信、房地产管理等部门要大开方便之门,给予项目建设更多支持,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拆迁、供水、供电等“畅通无阻”;公检法等部门要对干扰破坏项目建设的行为,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切实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统计部门要针对国家投资统计工作的新规定,切实做好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入库及投资项目检查核实工作,提高各类投资项目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金融部门要创新方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大项目建设宣传力度,设置专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总之,各个部门都要全力为项目建设服务,在全市形成“部门围绕企业转,全市围绕项目干”的良好氛围。
㈤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为投资增长提供不竭的项目源。投资的支撑在项目,项目的来源在招商,通过招商引资,为投资增长提供项目支撑。一是加大对大项目,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拉动性强的大型工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围绕国内500强大企业、大财团和有投资意向的重大项目,大员上阵,专班盯牢,力争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和项目。二是促进在谈、签约项目尽快落户开工。对于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要紧盯不放,促进项目早日落户。对于签约项目,要成立专班全程跟踪服务,使其早日开工建设。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把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加强调度,搞好服务,加快进度,确保重大建设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1—5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下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刚才交通、煤管、建设、习水电厂等单位和部门结合各自实际作了很好的发言,统计局赵勇同志通报了1-5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改局袁江远同志通报了全县1-5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和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我都表示赞成。会后,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抓好下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分析差距,正确把握当前任务形势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在宏观调控政策从紧的背景下,紧紧围绕抓项目、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5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30.8%,为年度计划的28.4%,为市下达计划23.1亿元的26.4%;全县涉及省、市重点建设项目9个,1-5月完成投资6018.5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2%,在工作中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提高了对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的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项目工作意识得到强化,项目工作的中心地位日渐突出。
二是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县人民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通知》,大项目组建专门班子,小项目确定专人,项目责任细化到部门、到人。
三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紧紧围绕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建设管理、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严格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规范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
四是煤炭、电力、交通三大块工作有效拉动上半年的投资。
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虽然增速加快,但完成年度计划比例的差距较大,1-5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8%,但仅为全年计划的28.4%,欠账达2.86亿元,未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且许多项目建设较去年呈现下降趋势,除工业、煤炭、交通项目外,房地产、水利、电力、农业等项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幅和投资“双下降”。
主要体现在:一是受中央“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以及价格上涨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货币信贷投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重点建设项目进度迟缓。1-5月份重点项目投资仅完成年计划的28.4%,时间已将近过半,任务完成才四分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工程施工准备不足,建设资金不落实,外部建设条件不配套等因素。三是推进项目建设的措施和办法不多。在项目实施工程中,一些部门缺乏主观能动性,碰到问题,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甚至存在畏难现象。四是项目推进不均衡,多点拉动、多轮驱动的效应未显现。加之,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也增大了项目审批的工作难度。
这些都是制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因素,下半年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扭转被动局面,加大工作力度尽快追回投资欠帐,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狠抓潜力、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要确保完成23.1亿元,增速要达到20%以上的目标,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是说我们就没有潜力可挖:
一是在交通项目上,习新公路正在全力加快建设,今年10月将建成通车,可以完成41699万元的投资,仁赤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年内部分控制性工程可望开工建设,钟桶坝公路、寨丁公路、官官公路年内要完工通车,其他通乡油路、通村公路项目也还有一定的补充。二是房开项目上,县城西区350亩、东南出口片区、杉王路西段开发都相继动工,旧城已实施的几块片区改造和西区已开工建设的几个房开项目,都在加快建设,投入的趋势在加大。同时,下半年面临城乡建房的高峰,乡镇小集镇建设将迎来新一轮建设,这块空间较大,要切实抓在手上;三是在煤矿的整合技改和几个大矿的建设上,增长潜力是很大的;四是在水利项目上,县城饮用水坭垭隧道工程、西区用水管网改造、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已动工或即将实施,水利部门要拿在手上。水电方面,杨家园水电站拆迁安置工作基本结束,预计7月省发改委将核准该项目,全面动工在即。另外,浪子口水电站也将开展前期工作;五是在工业技改项目上,习水县赛德水泥有限公司的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省发改委已批复开展前期工作,要抓紧跑,抓紧上。另外,习酒公司技改工程也正在积极推进;六是灾后重建及灾后发展项目资金已到位,项目建设目前正抓紧实施;七是围绕“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土城古镇保护、三岔景区基础设施等旅游项目建设也将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面对上述有利因素,只要各级各部门锁定目标,狠抓落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完成今年23.1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还是能够实现的。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现在距离年底还有不到7个月,时间紧、任务重,但全年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干劲不松,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快推进工程进度,确保质量。项目责任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调度,务必在9月底前将上半年的投资欠帐弥补回来,实现时间与投资的同步推进。
项目实施单位要根据工程的现有建设情况,制定详细的工程建设进度时间表,把剩余的工程量明确落实到月、到天,按照时间表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要加大工程实物工作量,推进工程形象进度,及时报送投资进度。
项目责任单位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加强业务协调,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实施单位出谋划策,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统计部门要加大统计力度,加强投资运行分析,在统计数据的衔接上,统计和发改部门要密切配合和沟通,50万元以上的统计数据保持一致,5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数要采取打捆统计的方式实现基本一致,切实做到应统尽统。
发改部门要加强日常督促检查,不定期地深入工程建设一线开展督查和指导,从7月份起,要实行进度通报制度,按季进行调度,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增强项目支撑后劲,拓宽投资发展渠道。从现在起到9月份,由发改局牵头,统计局、县政府督查室、效能办参加,对2008年1-9月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调研和督查,针对调研督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专门督导,缩小上半年任务缺口,弥补欠帐,为第四季度冲刺奠定基础。同时,发改部门要从第四季度既10月份开始,征求各单位对2009年投资项目安排的意见。各单位、各乡镇要及时按程序上报明年投资项目计划,以便早汇总、早安排。
关键词:固定资产;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档案管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投资状况,是企业作出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包含了整个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其是从项目立项到项目验收程序的材料保存。通过建立档案可以让投资人清晰地了解投资过程,同时也为项目建设后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因此企业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特征
(一)涉及部门和单位较多
档案的建立必定会涉及到公司的各参与部门,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涉及的部门可以概括为内部和外部。内部主要是企业自身运营该项固定资产所涉及到的部门,常见的有财务部、物资管理部、技术部门、档案部门等,这些部门从一开始的项目立项就参与其中,需要详细记录各个部门的参与状况及其在该项固定资产投资所扮演的角色,以便于服务于后续固定资产项目验收工作。外部主要是各个内部部门在履行职责时所对外涉及的部门,主要包括施工单位、供货部门、仪器管理部门等。由于涉及部门广,因此其所涉及的人员也较为广泛。
(二)档案记录内容复杂
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工作和其他档案工作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记录的内容多样,并且其记录的数量也较为庞大,因而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内容可以分为基础建设档案、设备档案、综合管理档案等,并且每一种档案都有许多记录载体,因此档案记录繁琐复杂。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企业忽视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
企业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档案意识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也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缺乏档案收集意识主要体现在建设单位中,建设单位以完成工期为唯一目标,从而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只关心项目进度而忽略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导致收集的档案资料不齐全,甚至有些单位后期为了完成企业所需的档案资料而进行后续补充档案,这就使得档案质量受到影响,影响档案后续使用。此外,如果企业进行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当项目结束后需要进行归档时资产项目档案材料不齐全,就无法达到制作档案的要求,影响公司项目验收,为企业带来损失。
(二)档案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建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记录了项目的设立、建设以及验收,整个过程会随着施工的进行而动态变化,因此档案的记录一直在进行,即使项目验收后档案的记录也不能停止,因为项目的一些设备还需要进行定期维护,这个过程都需要进入档案中,以便后续查找利用。但是部分施工队伍由于缺乏系统性知识,加之不够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从而无法进行系统的资料收集,导致档案的完整性不高,影响档案收集的质量,为档案整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企业人员的档案意识
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档案意识,有利于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开展。当企业管理层人员拥有足够的档案管理意识时,那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就能很好地被调动起来,这有利于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此外,不仅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还需要提高企业基层员工的档案意识。基层员工会直接参与到项目档案的收集中,其档案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收集资料的全面与否。如果其具备档案意识,那么就能保证档案资料及时地归档,也有助于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对项目档案的收集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动态变化特点,通过档案记录整个项目变化过程,这为后续项目的维护提供有力的凭据,因此要加强对项目档案的收集,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性。项目档案的收集首先要有一定的收集流程,而且档案收集计划需要在项目正式开工前设定好,包括档案部门需要对建设部门进行档案收集指导,以提高档案收集效率。企业要实现档案工作同项目建设工作的同步化,及时准备收集项目档案资料,同时还要协调档案收集工作,保证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协调,使档案收集符合归档要求,保证档案的质量。除此之外,当企业的项目完成之后,施工单位需要移交档案,移交的档案要符合档案部门要求,同时需要整理清楚,确保移交材料的完整性。当然档案部门要加强同各个部门的联系,一起做好档案收集工作。
(三)强化过程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及时收集所产生的档案资料。企业要加强对档案收集过程的管理,要将项目档案整理划入合同范围,以合同的形式确保档案资料的质量,让最终形成的档案具有价值。同时,企业在同各个单位签订合同时,要将档案工作与合同条款挂钩,以更好地保证项目完成后的质量,也可以让工程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档案收集,增强其责任意识。企业还应要求项目设计单位提供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施工图和竣工文件,这些材料要进行审核后才能够归档入库,从而让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合理地开展下去。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企业应当根据部门需求来配备档案管理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让其专业素养得到提升。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和有些岗位人员差距较大,这就使得员工不愿意留在这个岗位,从而造成人才的缺乏。因此企业需要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多组织培训工作,让其实现自身价值。系统化的培训可以让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也能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会影响企业项目的进度,需要引起重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具有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的特征,这也为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忽视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以及收集档案不够全面是当前项目档案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员工档案管理意识以及加强档案管理的监督来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并且企业还要注重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并不断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的研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基于全系统数字档案馆体系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机电兵船档案,2016 (01 ):16-19.
关键词:投资拉动型;新增投资;趋势外推法;加权移动平均法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18-01
近年来,我省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加强经济建设的需要。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资本性商品生产产业发展来看,“投资拉动型”将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因而投资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投资发展目标也因此倍受关注。
一、投资发展现状
2008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35.15亿元、增长3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在西部名列第二。其中城镇投资完成4510.44亿元、增长32.9%,房地产投资完成749.23亿元、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在西部名列第二。2000-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了6倍多,年均增长25.7%。三大区域中陕南以39.5%的速度领先,高出关中和陕北0.2和3个百分点。2000-2008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了6倍多,年均增长25.7%;房地产投资规模扩张了10倍,年均增长31.4%;投资率由41.34%上升到70.8%。投资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有力支撑了我省加强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或更高,2006-2007年接近55%,2008年稍有减弱。投资效果系数,即同期单位累计投资带来的生产总值新增率也在上升,2008年达到38%,比2007年高2个百分点。加大投资促进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壮大发展,2008年比2002年能源化工产业投资翻了两番多,产值翻了三番多;装备制造投资翻了两番,产值翻了两番多。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建设投资,使基础设施瓶颈明显缓解,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居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改善。
二、投资发展目标预测
1.“十一五”末预测
“十一五”前三年我省新增投资分别为628亿元、1032亿元和1200亿元,增长显著。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35.15亿元,增长32.8%,2009年上半年完成2930亿元,增长41.6%。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使作为我省经济发展重点的优势资源、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增强,我省财政实力增强使政府以财政投资主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的能力增强,居民收入和企业资本扩张使省内社会投融资能力增强,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和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向西部转移等给我省扩大招商引资带来更大机会。以目前我省的投资增长态势看,考虑当下保增长的现实需要,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投资刚性需求,今明两年的投资增幅仍将十分迅猛,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500亿元左右,2010年完成8000亿元左右。
2.“十二五”末及“十三五”末预测
一是采用趋势外推法来预测固定资产投资。经测算,2002―200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投资实际增长23.2%。由于考虑到我省财政实力增强使政府以财政投资主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的能力增强,居民收入和企业资本扩张使省内社会投融资能力增强,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和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向西部转移等给我省扩大招商引资带来更大机会,所以总体投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但同时考虑到目前我省投资率已很高(达到70%左右),所以目前到2020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低于2002―2008年水平的19%来计算,预计2015、2020年投资总额分别达到19000亿元和46000亿元左右(2010年价)。
二是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来预测固定资产投资。构建加权移动平均函数来预测2009-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和)。据模型测算,2010-2020年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15%,2015、2020年我省投资总额分别达到16000亿元和32000亿元左右(2010年价)。
综合以上不同方法预测的结果来看,我省投资总额“十二五”末16000-19000亿元之间,“十三五”末在32000-46000亿元之间(2010年价)。
三、促进目标实现的建议措施
1.抓紧交通项目建设不放松
我省已经形成新一轮交通建设,要按照新的规划方案,加速推进铁路、公路和机场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和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建设关乎全国交通发展的包西―西康铁路复线、西安至平凉铁路、宝(鸡)天(水)高速公路、西安成都客运铁路专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等国家路网中的骨干项目,积极促成与之相配套的省内连接道路项目多建、快建,在争取国家多投入的基础上抓紧促使我省交通设施在几年内再上一个大台阶,为金融危机后“十二五”、“十三五”产业振兴和经济的再“起飞”做好坚实铺垫。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
农村和社会保障主要作用在于保基本生活消费,但在经济危机时期,促消费的重点是在超越基本消费的城市消费。所以,要结合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加大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道路、防灾、动力、休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引导消费。同时,要在城乡着力加强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未成年人保护、儿童福利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改革等,保证居民基本生活消费不下降。
3.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工程建设
根据产品成龙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结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技术集成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关中、陕北大型先进制造、能源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加快产业园区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活保障区和商务配套区,在全省建设几个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4.防范形成无效投资和过剩能力
越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越要注重投资的效果和质量,不管是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还是产业化项目投资,都要加强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不仅要充分估计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基础设施、公共资源供给的大量需求,充分估计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市场容量,也要合理把握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点、远景与现实的结合点,避免造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供给过剩,形成新的社会生产能力过剩,把拉动经济的投资变成拖累资产,把有效的流动性变成无效的固化沉淀,给经济危机雪上加霜。
参考文献:
[1] 统计预测和决策,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2010年初,云南省设定了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5500亿以上的全年目标。目标制定之后,围绕桥头堡建设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各级各部门按照“增投资、扩消费,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建和谐,快发展、上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组织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同时,云南省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云南省的交通、城建、水利等重点行业的重点项目给予了强有力的授信支持,使得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2010年1月至8月,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98.24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全年5527亿元目标任务的48.82% 。
在不久前举行的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座谈会上,云南省金融办主任刘建华对云南省2010年1月至8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政策调整掣肘投资
2010年1至8月份云南省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3904.82亿元,比年初增加585.09亿元,增幅为17.62%,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对云南省重点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年目标的48.28%,达到2698.24亿元,同比增长22.8%,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刘建华说:“从1至8月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看,形势非常严峻,时间过半而任务未过半,后4个月要完成51.2%即2829.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十分艰巨。”
在会议上刘建华指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几个因素必须得到重视。首先,是政策因素。一是2010年以来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适度调整,呈现逐步从紧的趋势,特别是两次提高贷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各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二是为防止信贷投放过快增长,中央确定今年货币调控政策的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比去年低10个百分点,新增贷款7.5万亿元左右,比去年低2万亿元。央行和银监会要求各银行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重点和节奏,制定了全年贷款投放计划和月度、季度控制目标,加强了对信贷投放的控制;三是“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和国务院19号文件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知的出台,以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作为贷款主体、财政承诺还本付息的贷款行为被严令禁止,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融资困难;四是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作用显现,云南省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放缓,从一季度的31%下降至1-8月的15.7%,比全国平均增速低21个百分点;五是云南省重工业比重大,受节能降耗、环保等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特别是支柱行业如电力、钢材、有色、化工等行业大部分属于“两高一资”行业,受土地、环保、节能等调控政策的影响明显。截至8月末,云南省关停落后产能涉及106家企业,202座装置或生产线。
其次,是项目因素。目前,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准入条件的落实,已成为制约固定资产贷款投放的重要决定因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成熟度不够,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如铁路建设,资本金5亿元和银行贷款65.5亿元均于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全部就位,由于项目前期工作原因,铁道部未下达开工计划,资金未能有效投入使用;二是资本金不足是制约银行信贷资金跟进的主要障碍;三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相关报批手续、抵押担保等不落实,影响了固定资产贷款的发放。
另外,还有融资渠道因素。目前,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少,主要是企业自筹资金、中央和省的财政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而利用外资、民间社会资金、直接融资等资金渠道极少,一方面加大了财政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压力,另一方面使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难以拓宽。
最后是工作协调因素。相关项目业主与贷款银行的相互配合协调不够,没有针对政策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特别是围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来进一步做实项目的贷款条件、重新办理贷款相关手续这些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导致原已落实的信贷资金就位困难。
加强融资助力投资
刘建华表示,云南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省份,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投资不足1万元,要缩小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必须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长速度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一方面,投资增加使生产能力扩张增加总供给;另一方面,投资又能通过乘数作用扩大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2010年的目标任务,可以从下几方面来进行:
首先,树立信心,确保完成信贷增量目标任务。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战略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把自身业务发展建立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多渠道、多方式为云南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努力完成8月召开的金融运行分析会议上曹副省长代表省政府提出的信贷增量2000亿元的目标任务。一是抓住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以及2010年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积极向各家银行总行最大限度地争取追加信贷规模,不断加大对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突破传统的贷款手段,通过同行业务、同业合作等产品和渠道,如通过融资租赁、总行直贷、资产转让、联合贷款等为云南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持续输入资金;三是充分发挥云南省小贷公司融资功能。目前,云南省已审批小贷公司176家,开业145家,新增贷款44亿元,力争年底达到60亿元,成为完成2010年信贷增量目标任务的一支新兴力量。
其次,转变观念,进一步落实项目贷款条件。尽管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出台了新规定,并不意味着就此关紧信贷闸门,关键是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要达到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只要项目好,并达到银行贷款的相关要求,是可以争取到银行的信贷支持的。因此,各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要转变观念,彻底改变等、靠、要的思想,改变依靠财政担保或承诺还本付息的做法,积极主动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和衔接,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做实项目的贷款条件,如资本金、抵押担保和还款来源等的落实。同时,可借鉴上海每年年初将银行、发改委、财政等单位召集在一起,共同对项目进行对接的“三位一体”的做法。
第三,要拓宽渠道,运用保险资金等进行投资。一是运用保险资金。2009年底,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平安集团在北京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渠道,拉开了云南运用保险资金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序幕。平安集团承诺2010年运用不低于50亿元保险资金对云南进行股权、债权投入,但由于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扎实,资金等相关条件的落实不理想,项目还未落地。目前这项工作在云南省金融办牵头下正在积极推进,争取保险资金尽快落实到位。二是与人行昆明中心支行进一步推动云南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三是与证监局、发改委共同推动云南省公司债、企业债的发行,积极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不断拓宽云南省固定资产融资渠道。
另外,要优化环境,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要认真贯彻国务院(2010)13号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相应措施,优化投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对云南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进行投入。
最后,加快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国务院19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工作。一是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清理工作;二是尽快完成规范和公司的界定工作,使这些公司尽早开展正常业务;三是推动融资平台公司逐步向实体性公司转变,采取整合资源的办法,拥有必要的资本金和运营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云南省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建设贡献力量。
多管齐下促进投资
刘建华指出,2010年以来,受宏观政策约束和投资基数制约等因素影响,云南省投资增长进入周期性回落区间。他说,保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投资增长速度,不仅应立足于短期措施,更应把握住宏观调控效应显现的有利时机,着眼于促进投资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着眼于促进投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投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增长后劲,推动云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如何促进云南固定资产投资适度较快增长,刘建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制定云南省投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云南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土地利用、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发展等综合规划,适时出台《云南省投资中长期规划》。当前,可结合国家《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尽早制定云南省特色优势产业投资发展规划。利用近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和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国家认定的有利时机,尽快编制云南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规划,以形成我国重要的专业性种质资源与基因资源保存、开发利用基地为目标,依托和发挥云南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战略资源的优势和技术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效应,做大做强特色生物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要强化规划的法定效力,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三是规划编制应体现战略性、前瞻性,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间要相互衔接协调,特别是要充分体现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要求,根据其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科学规划产业,合理布局项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
一、引言
长期以来,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来推动经济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了有效遏制高排放和高效能行业过快过热增长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是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无疑对抑制随意的高排放、高污染和高消耗企业有着重大作用,对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也有着重要作用。
所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是指根据相关节能法规和标准,通过分析和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合理科学,以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评估报告书和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一文件中明确指出,能源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2008年4月,新的《节约能源法》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在全国推行了,对于不符合节能标准的投资项目,相关核准机构不得进行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2010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进一步对扩建、改建和新建的年能源消耗量大的项目实行更为严格的分类管理。由此可见,加强节能评估工作,进一步做好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已成为政府和相关评估机构关注的重要主题。
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项目投资建设的程序如下:首先是投资者编制项目建议书;然后,编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次,相关建设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报核准单位进行审查、核准和审批;再次,获得审批后,项目投入建设实施中;仅次,施工单位竣工后,交由投资者和相关单位进行验收;最后,验收通过后,既可交付运营了。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中,要确保节能评估报告中经审查的节能措施得到落实,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有序的监管。
然而,由于新的节约能源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才刚刚实行,对于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无法通过制度给予解决,加上评估机构和相关核准单位缺乏经验和利益的驱动,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节能评估和管理体制未能及时完善
节能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缺乏统一的、明确的、成体系的和完善的规定,这在主管部门、建设取向和项目性质不同之间表现最为突出。此外,能源价格没有完全顺清,价格供应机制没能发挥应有的市场经济作用,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另外,投资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节能评估和审查报告,并获得审批,可是一些投资者反而是“先斩后奏”,甚至有一些根本就没有申报相关单位,致使国家遭受损失、环境遭到破坏。
(二)节能评估审查监管制度缺乏和滞后
在整个评估审查过程中,只有评估机构和审核单位参与其中,缺乏全过程的强有力的监督。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是否经过审批和如何经过审批,项目的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建设设施是否到位、合格,竣工验收是否通过,这些所有的程序一旦有一个没有监管到位,将会使节能措施得不到落实,出现重复低水平的建设和随意投资的现象。此外,针对不同的投资项目,主管部门也不同,监管重点不同,这就加大了对正常耗能项目监管的难度。
(三) 节能评估机构鱼龙混杂、技术人员水平各有不同
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工作起步晚、技术低,缺乏专门的、明确的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单位资格认定制度。节能评估机构的设立和运营市场准入较低,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致使节能评估机构鱼龙混杂。此外,虽然目前我国有约10万人以上从事节能评估审查工作,但是这些人员大都是工程设计师、咨询师、一线生产人员和其他相关管理单位转岗而来,对于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及管理能力各有不同,致使评估工作的质量大大受到影响。
三、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的若干建议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的复杂性和精细性,要做好对这一投资项目的评估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全面熟练掌握节能评估各阶段的评估方法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估过程中,有四大类评估方法可供选用,它们分别是能源分析法、能耗预测法、合理用能法、现状调查法。
首先,针对能源分析法,就是从项目规划、设计材料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信息等资料的详尽程度出发,对现有能源做出分析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类比分析法、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等其他分析方法。在类比分析法中,通过利用现有的技术数据和已知的材料来分析投资项目节能情况的方法;对于平衡计算法,就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项目所消耗的能源进行分析的方法;查阅参考资料法,就是利用数据库等多种媒介来查阅参考资料以确定能源工程情况。在这三个分析法中,应该首先采用类比分析法,然后是平衡计算法,只有在所要评估的项目能耗相对较低而且要求低和时间短的情况下,才使用第三种分析方法。
其次,能耗预测法。通过准确合理预测所评估项目的能耗情况,对项目的能源利用状况制定出正确的评价,并为项目后期工作做好基础。此外,能耗的预测应该采用成熟、简单且通用的方法。
再次,合理用能法。合理用能法有单项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两类。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评定项目单个能耗等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就是单项评价法。所谓综合评价法,便是评价所要评估项目的多种情况,有已预测的所有能源利用相关参数、经济发展水平中的GDP、税收、二氧化碳减排量和能耗量,还有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循环的贡献作用等。
最后,现状调查法。通过现场收集资料和勘探调查,对所建项目进行评估分析,这便是现状调查法。此方法在针对改扩建项目的时候,最为重要。
(二)严格市场准入,完善节能评估制度
目前的评估机构市场门槛和准入相对较低,评估机构良莠不齐,千差万别。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编制差异较大,能耗指标不规范。因此,建议统一能源消耗核算,规范节能项目审批。关于节能评估机构的认证问题,相关审核机构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健全和完善对评估机构的认证和监管制度。对那些达不到要求和标准的评估机构一律不予批准,务必确保评估机构的质量,坚持“宁缺毋滥”原则,提高评估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
此外,由于节能评估工作的管理体制未能及时得到完善及其存在的滞后性,阻碍了节能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不断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确定限制能耗最低值。以前的许多能耗标准如今已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尽快更新和完善相关限制能源消费量表和节能量表,从而使节能评估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开展。
(三)注重专业知识,提高评估机构人员技术水平
目前,国内从事节能评估、节能审计、节能技术咨询服务的等节能工程咨询的专业工作人员约有10万人以上,但是这些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学习和培训,都是有其他岗位转化而来,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水平不一样。针对评估机构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应该为机构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一些高校和科学院应设立节能管理专业学科,注重从教育层面上炸抓起,注重知识和专业。
此外,应该把节能评估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联合起来建立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评审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评估认证,建立健全评估机构专业人才考核制度,实行专业人员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加大节能评估基础投入,建立健全节能基础资料数据库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涉及到较高的知识水平,包括相关专业知识、统计资料等各个方面的参考资料和文献,尤其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其制定的项目方案应是非常详细和具体的。然而,权威部门比较全面的能源消耗量包括工业产品、交通、建筑等方方面面的统计资料还是比较少,往往难以找到权威部门的具有代表性的能源消耗统计资料。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节能评估的投入,把节能评估的成本纳入政府预算。利用财政职能和税收职能,鼓励具备专业性的商业性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同时,积极建立节能基础数据库,组织动员相关单位和行业制定节能设计手册、建筑耗能特性手册等有关节能设计的多种手册,实现社会共享。
参考文献
[1].于少杰,辛升,赵凤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方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8):58-60.
[2].李晓丹,王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能源,2008(30):17-20.
[3].蒙明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工程咨询,2010(12):25-26.
[4].佟立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一)[J].中国工程咨询,2011(1):76-77.
然而,具体的项目后评价依据项目本身、行业类型、经济走向等各项因素的变化而各异。众所周知,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其因具有显著特性,诸如军工产品特事特办而程序上显得不为规范,国际形势变化、产品更新换代等,显得市场前景不易估量,政策性因素较多而导致项目间断性频发等等,都会使其成为一项特殊的投资渠道。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军工企业对该项投资的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指导意义跃然纸上。本文中,就基于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研究,进而做出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新畅想。
一、军工企业专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简述
(一)理论概述及行业投资特点分析
投资项目后评价在我国兴起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实际应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军工企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其大体包括两种方面,具体包括军工企业新固定资产的引入购进、立项建设或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一种投资行为,其中,基建投资及更新改造因其重要性而成为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军工企业的投资主体可具体细分为政府投资、政府补助及自筹资金三个大类。三类投资主体对固定资产的适度投资,不仅能够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及优化升级,还能对保护环境、提高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做出巨大贡献。
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往往因其项目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及较大的投资风险而具有单一性、前沿性及经济效益、项目进度等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在实际的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应综合考虑军工企业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各自特点及融合角度加以一一分析,才能使其项目后评价工作真正地展现出其实际存在的价值,并在军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效能,从而实现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并使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不懈努力,以满足军队两化的复合型发展趋势。
(二)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现行管理现状分析
2011年国防科工局提出以有效履行政府职能,提高服务及审批质量,加强行业项目全程监管的管理模式为军工企业现行投资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科学性的方针指导,其重新制定及补充修订的相关执行规定切实地对投资项目的初始设计、实施调整及后期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调整和归位,再有,相关细则的出台也为军工投资建设方式、招投标技术监管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切实地法律保障。
然而,为了使军工企业、国防建设达到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与国家整体安全和全局性发展利益相适应的水平,光靠盖个房子,买个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切实主抓军工企业的核心能力,依据建设目标及投资政策,在能力建设业务管理流程及科研管理流程方面做好重新地分工调整,才能便于军工企业在项目建设及方法研究上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未来目标。
二、军工企业专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管理要求
军工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按现行准则提出了以下七方面的具体管理要求:
第一,总体纲领:项目后评价的总则要求相关人员始终坚持以独立、科学、公平公正及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对适用于自筹和国家拨款两种方式形成的专项固定资产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责任分工:针对该行业专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特殊性研究分析,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诸如专项投资的相关领导小组,计划部门、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基建管理部门等的特有专业性管理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实现部门间各尽其职的前提下,通过部门的联动进一步推进工作的开展。
第三,目标选定:行业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涵盖范围较广,领导们不需一一进行项目后评价,其应该遵循重要性原则,将新技术、高精尖仪器等对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有较大影响的,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本身具有较大政治、军事、经济影响的建设项目定性为项目后评价的合理目标。
第四,工作实施:针对选取目标,采用立项阶段、准备阶段、贯彻实施阶段、竣工及试运行阶段的分段、分期阶段性指标考评,其具体指标包括技术、财务、管理、环评等综合能力指标,并在考评后形成各专业阶段的总体报告。
第五,操作流程:固定资产投资小组应在确定后评价项目后,基于职能部室提供的原始素材,编制专业阶段及综合阶段的评价报告,后经领导小组审查,综合评定出具项目后评价的效果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
第六,报告要求:在编制报表过程中,相关人员不能单一的做出相关数据的列报,还应依据对比性分析、先进性分析、经济性分析及适用性分析等,以实现对项目工程总体实施情况、投资监管状况、质量、安全状况、实施创新情况等相关方面的逐一报告,并针对报告的出具,提出相关类似项目的后续实施对策及建议。
第七,成果应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后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出具报告阶段,应将其列报成果,包括经验、教训、建议等应用于后期的相关领域,并对实施效果较好的具体部门给予奖励,对表现不好的部门限期改正,另要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部门追究其应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奖惩并行,恩威并施,才能使项目后评价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三、军工企业专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现存不足
“九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军工企业专项固定资产的相关投资力度,并更加注重了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现阶段,虽然投资力度增大,投资渠道增多,但在军工企业中,仍存在“重视审批、忽视监管、忽视评价”的普遍现象。
当前,固定资产项目建设中,已经在项目审计、验收等具体环节进行了有序监管,但对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关注程度依然不够,另外,项目后评价的建立及工作落实往往流于表面而远远达不到其建设的初衷。现行的项目后评价包括全过程、效果、效益及目标评价三大方面,企业领导层应当针对上述管理要求制定宏观性及微观性的评价指标,并切实地贯彻落实,才能为军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贡献一分力量。
军工企业在投资项目后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拖期现象尚存。近年来,在对军工企业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跟进中,普遍发现拖期问题依旧存在。一些新进项目由于征地、拆迁困难,组织实施力度不善、设备引进受阻等问题导致建设进度滞后,如若不采用有效措施,拖期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还会滋生反复出现的增长苗头。
第二,工作进行受阻。对于在完成项目论证体系性及规划性的资料采集工作中,存在部门项目及具体职能部门上报较迟等问题,另外,项目后评价应注重体系化论证及项目论证申报等多个方面,不能把精力集中于一处而顾此失彼,造成后续工作的进行受阻。
第三,管理不规范。据有关部门对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情况上看,组织实施存在不规范性,集中表现为招投标违规,擅自调整在建方案,转移、挪用项目资金,挤占项目成本费用等具体方面,这些问题普遍反映出部门单位与严格执行规范管理的具体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四,前期论证不深。调研不充分、论证不足、缺乏多方案比选、建设周期不合理、安全距离不够、政策传达不及时、前期工作不主动,部门沟通不善等都是影响项目后评价工作前期工作的质量问题,我们应始终贯彻落实集约化发展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使前期的论证更加深入,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五,工作态度不认真。有的单位申报没有按照新要求编写,有的申报不仅没有统筹规划,就连基本的形式都做得不到位,更有部分单位列报的是没有经过审核的过程稿,其中还会出现明显的数字合计错误等,如果这样,没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是远远不能完成既定目标的。
第六,工作安排不均衡。在工作的安排上,存在年度中期的二、三季度加班加点集中进行立项和项目可行性审批工作,在年度后期普遍忙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现象,这样地高强度集中工作,不仅会造成工作人员身体上的吃不消,还会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使其实际工作流于形式而不具有执行力。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军工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企业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一一突破解决,才能实现军工行业的智能性转型升级。
四、军工企业专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体系构建
针对现存问题,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企业内控,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及项目后评价,进而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规范实施。在构建项目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技术指标、财务指标与可持续性指标三个角度的总体构建,其具体如下:
(一)技术方面
技术后评价依据项目的过程具体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实施阶段及后续的投产运营阶段的技术评价。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后续评价阶段,具体的技术指标会因项目的差异性而各有突出。但是,相关领导要对项目所施行的技术因素,如适用性、先进性及采用该项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新等影响做出判断,就要依靠项目后评价中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而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用,如提高了抽样样品的合格率、提高了进度指标等具体寻因究果,最终通过指标的横向与纵向对比,做出纠正革新、继续采纳等相关重要决定。
(二)财务指标
无论各行各业,财务指标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对军工企业专项固定资产项目投产后给企业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与前期预测中的效益水平应进行综合比较,以达到定量分析企业预期目标的实现效用,进而总结经验教训,从财务指标的可控分析出发,提高军工企业的项目投资效益及决策管控水平。
在财务指标评价方面,企业应着重突出以下三项指标:
(1)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不仅能反映企业的实际资产持有程度,还能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无论是在立项前还是项目后评价中,其都居于关键地位。而两者之间的区别则在于:前期着重指标的能力性分析,后者在于指标实际完成的执行后续分析,二者分析的实质内容有所差异。
(2)前后对比指标。项目后评价本身就是基于立项前及项目实际完成后的相关比较分析,因此对于主要指标的选定应特别注意,以便后期能合理、有效、可比地进行前后指标的对比落实。
(3)综合效益指标。在进行项目后评价前,应对重要项目及关键指标赋予其所占权重,并依据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投资项目的经济总价值审核评定分析,进而提出全面的建设性意见。
(三)可持续性指标
可持续性不仅要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进行考量,还应从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国防角度、风险评估等各个角度加以分析。
譬如:自然环境应着重分析项目开发区域内水质、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变迁对项目的实际影响程度,现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性地高度关注环保问题,所以,该指标的项目后评价对项目环保有效性提出可供参考的指标依据。另外,对于军工企业而言,其国防工业能力、军需储备能力、军队战斗能力及突发事件应变能力都是列为首位的关键性指标。因此,对于上述环境功能的可持续性,国防军需的可持续性、项目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都应做好风评工作和项目后评价。这样一来,既能对军工企业的专项固定资产投资评价做到了可持续分析,还能全面地贯彻了国家在发展方面强化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从而实现二者兼顾,共同发展。
五、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在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的构建后,应着重强调其具体应用研究,在这里,本文主要介绍应用模型的建立,以供实际应用时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再结合模型中方法的选择,以达到项目后评价的综合执行。
(一)基于AHP方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在上述项目后评价的总体框架构建中,多次提到众多因素,那么,在实际方法的应用中,基于AHP方法的指标权重计算不失为一项应用的关键。在方法的实际运用中,首先,进行层级构建分析,将具体的项目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方案层进行具体层次划分,以便清晰明了地开展后续工作。其次,建立判断性矩阵群,针对层级模式,将上一级指标与下一层的相关指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按照重要程度进行等级评定。最后,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分析,将数学的矩阵模式与企业中的关键指标相结合,进而综合分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后评价设计中技术、财务等各项关键指标。
(二)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综合评分计算
这种方法与前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是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将不易定量的因素量化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因为军工企业有其行业特性,所以投资项目后评价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其中,其往往会因为涉及大量的复杂现象及掺杂着过多因素而受到实质性影响。因此,单一采用上述权重方式不宜全面考评各项指标,而采用两者的紧密配合,综合分析应用,才能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既实现了涉列指标的全部量化,还实现了评定指标的综合审定,从而巩固了评判结果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六、结语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投资管理 现状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化工企业开始加入国际化进程,随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在国外上市,国内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因此,推进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代化,增强化工企业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本文对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使用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方式,目的在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高化工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介绍
1、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及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固定资产主要指化工生产装置、占固定资产总额的70%左右,其他固定资产如:施工设备、运输设备、动力设备、机修加工设备、传导设备、通讯设备、供排水设施、工具及仪器、房屋、一般建筑物及其他设备等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30%左右,固定资产管理就是对这些固定资产从投资计划、采购、建造、安装调试、投产使用、日常维护修理、改造直至报废处置全过程进行管理,首先要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可行性论证,防止固定资产的盲目投资。其次是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报废处置进行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流失,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使用管理和报废处置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就是加强对固定资产整个管理流程的管理,形成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2、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与一般企业相比,化工企业是高危险、高污染、高收益的行业,化工企业生产流程及产品对固定资产具有强腐蚀性。因此,化工企业在投建一套生产装置时,不仅要充分调研装置在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先进性,原料及产品的市场情况,还要注重装置的设计、选材、工艺、施工等各方面的质量成本,以及考虑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成本。所以,固定资产投资额大,使用年限短,技术淘汰快,折旧摊销大,维护费用高。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意义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对化工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减少投资失误;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坚持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能够盘活闲置资产,淘汰低效落后资产;对重要固定资产建立运行台账,详细记录各项运行指标、维护检修情况,能够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及企业投资决策提共第一手的数据支持;采取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能够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内得到折旧补偿;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及处置管理,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及处置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禁止报废资产再利用,能够避免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防止资产流失。因此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化工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化工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上,而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水平和利用效率,因此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使用管理和报废处置管理在企业整体性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引起化工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在企业实现规模化、集中化、科学化管理的进程中,尤其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央企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集中管理,同时信息共享极大的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了闲置资产,为资产调剂调拨、更新改造、淘汰不良资产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信息,但在现实中,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化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体系不健全,投资决策效率较低
当前化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流程不够科学化和合理化。化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有一定的业务流程,特别对新建成套生产装置,首先是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安全评价、职业评价、土地使用、地质灾害评价、原料供应、产品销售、装置技术能力等等,国家级项目要进行几十个具体的论证报告分析,其次是对编制的可行性报告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反复论证修改,再次是根据装置投资规模按审批权限对论证后的可研报告进行逐级上报审批,企业在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大多选取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及相关专业科研单位进行各项论证,由于参与的单位较多、涉及的专业人员较广,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环节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有的项目前期工作甚至要进行几年,加之各专业报告都有时效性,国内外化学工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较快,显得企业的投资决策效率极低,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不利于企业进行及时进行投资决策,抢占市场。
另外,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及经济规模、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不能有效兼顾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长期经济效益的关系,没有建立长期可比的、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后评价定量分析体系,所以在购建固定资产时,较为注重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不能有效地关注固定资产的长期效益因素,比如固定资产的技术水平,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安全性的高低、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费用等,过分关注节约购建成本造成投资后技术很快落后淘汰,失误现象普遍存在,而化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巨大,一旦决策失误将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2、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落后,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之间的关系
大多数企业不能有效处理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之间的关系,过多关注日常清洁保养,而忽视定期维修,对经常重复维修的固定资产不能分析查找原因,落实责任,并制定防范措施。往往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能很好地保持长周期安全运行,生产效率低下。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单一,不能有效地执行配比原则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当前化工企业固定资产一般选择单一的直线法计提折旧,随着企业发展速度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迫切需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研究和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激烈竞争的经济形势。于是,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早期,技术较先进,维修费用较低,随着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越来越大,而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渐提高,这样,化工企业采取直线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不能使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有效地进行配比,也使得企业的利润不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完善化工企业投资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大型化工企业应当设立投资管理中心并配备相关专业人员,专门负责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分析。编制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划,制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对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进行管理与监督,这样能够有效缩短投资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再者,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后评价体系,要从经济角度、技术角度、安全性角度和产能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后评价定量分析,促使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时,不仅考虑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还要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的安全性、环境保护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费用等,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加强固定资产维修和保养管理,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化工企业应该对重要固定资产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及维修保养制度,通过建立技术档案,及时记录和反映固定资产的检维修及生产运行动态、技术性能状况、使用安全情况、对相关的数据做好分析工作,加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日常保养,正确处理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之间的关系,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安全性,有效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3、健全固定资产折旧体系,使得收入和费用能够有效配比
化工企业应当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及其产能特点,改变运用单一的直线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方式。固定资产在前期的产能较高,折旧和维修保养费用之和较低,在后期产能较低,而折旧和维修保养费用之和较高,因此,为了使得收入和费用相配比,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提取折旧,在使用后期少提取折旧,可以考虑采取加速折旧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4、做好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工作,定期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减值测试
对固定资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冲减企业当期利润,避免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资产账面净额的真实性、可比性。
5、制定长期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考核规划,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首先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化工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竞争力,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此,企业应当制定长期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考核规划,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6、加强对固定资产报废及处置的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的报废及处置审批流程,禁止报废资产再使用,防止资产流失
加强固定资产的报废及处置的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的报废及处置审批流程,是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最终环节。建立报废资产及处置备查实物台账,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从进厂到出厂的全过程管理,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总之,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加强环境保护、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化工企业应当不断推进改革,以增强自身竞争力,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化工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因此化工企业应当不断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戴建才:关于化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4).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截止2020年8月31日,已入库项目38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6.800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2亿元的60.7%;从目前项目推进情况看,预计9月底可完成投资8.3亿元,预计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4.1%。
目前正在入库的项目共4个,总投资4.63亿元。一是交通局县2020年农村公路设施采购项目,已进场施工,总投资1271.2366万元;二是扶贫开发局2020年“第三批”脱贫攻坚项目,已进场施工,总投资5772万元;三是武警总队机动第三支队营区整体新建项目已进场施工,总投资38590万元;四是住建局县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10%,总投资677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业主单位对统计入库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项目入库积极性、及时性还有待提高。各单位沟通协调不够,还未形成最大合力,全局性意思还有待加强。
二是社会类民间投资入库不足,有实物量,却未纳入统计库中。
三是农村自建房多,农户投资体现不充分。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协调各业主单位加快项目开复工工作,并根据推进情况及时入库,抢抓施工黄金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科学管理、安全施工,攻坚克难、狠抓进度,不遗余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