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行业会计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金融企业;国际化;会计;公允价值;金融工具
一、金融企业会计国际化的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动了全球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一体化。
由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各个利益主体都希望根据真实、公允和可比的会计信息对市场交易进行决策,因此会计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改革及上市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披露会计信息。
在经济全球化及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企业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和提供具有可比性的财务信息是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吸引国际投资的客观需要。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首要任务就是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提供可比、透明的财务信息。
为了更好地同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加快了会计准则修订和颁布的步伐,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仍存在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如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不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在完善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会计理论阐述的深入性与对实务操作的指导性;积极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发达国家在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方面的经验和内容,使制定出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尽可能趋同,并提高会计准则的深度和可操作性,为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国际化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金融企业会计国际化遇到的问题
(一)金融工具的计量
在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金融工具的计量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中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资产的分类不同影响其采用的计量原则,也对国内金融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规定应先将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再计算利息收入,这在实务操作过程中较难把握,特别是对于使用浮动利率的贷款以及债券资产频繁进行实际利率的计算和调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金融企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不完善
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虽然考虑了自身的会计环境和实务特点,却忽略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以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环境为基础。成熟的市场环境是实行公允价值体系的基本前提,而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的活跃度有限,在会计环境上还不具备完全接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金融企业在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模型来估算和验证。由于在引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方面缺乏经验,导致在估值方法的校验方面也较难把控。
公允价值难估值是我国金融企业面临的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来说,一些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取得较为困难。由于这类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场报价不活跃,需要专业人士通过模型计算或询价这两种方式获得,而国内这两方面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与健全,因此确认这类产品的公允价值会有一定程度的误差。不同类别的产品,其公允价值的获取方式也有所区别,在公允价值取得方面需要依靠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一些复杂的没有直观市场报价的衍生金融产品。
(三)核算方法的谨慎性不足
提高金融行业资产质量是推进国内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但是在现行会计制度下,金融企业坏账准备金的计提严重不足,部分金融企业没有严格按照贷款质量分类方法进行动态贷款质量监测,不能及时可靠地反映贷款风险状况,抵债资产的变现损失不能及时确认等做法有违谨慎性会计原则,不利于保证和提高金融企业资产质量,防范经营风险。
(四)信息披露不确切
金融行业是一个具有一定经营风险,与社会各方面具有广泛的债务和契约关系的行业,因此需要特别针对金融行业信息的披露作出更为详细的解释与说明。过去我国金融行业在信息披露上一直采取保守、谨慎的态度,披露的内容不全面、揭示的风险不充分。信息披露的基础工作是数据加工,但长期以来国内金融企业主要依靠经验来判断,对数据加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多数金融企业在数据加工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主管层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准确的信息披露对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性;其二,信息数据的加工缺乏总体规划,各部门信息重复罗列、资源分散、交流不畅;其三,金融企业信息传导机制存在着信息渠道单一、信息传递不规范、信息可利用程度低的问题。
(五)金融资产的减值
承受较大的金融风险是金融资产有别于其他资产的标志,因此在国际上对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通常采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我国在这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外,对其他金融资产都需进行核查,有客观证据证明其发生减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若有证据表明其价值已上升,确认的相应损失予以转回。只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计提减值后不得转回。
三、应对金融企业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和强化金融行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会计准则执行体系的一个盲点,是尚未建立监控虚假财务报告的责任机制。我国金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以行政责任为主要责任,刑事与民事责任较少被提及。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准则执行监督机构会更充分地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并能专门监管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从而及时掌握我国会计准则在金融行业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财务报告的标准化、国际化。
(二)加强监管部门与金融企业的交流
新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许多的风险,如系统性风险、道德性风险等。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其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进程,及其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风险,并加强与金融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制定切合金融企业实际的监管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与相关政策扶持,顺利地推进新会计准则在金融企业的实施。
(三)建立相对完善的公允价值体系
虽然在短期内我国金融市场不可能达到与国际市场相同的完善与活跃程度,但相关部门仍需关注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问题,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允价值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为金融企业在实务操作中能够正确运用公允价值提供相应的指导。在金融企业的内部,为可靠实施公允价值体系也须建立起可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估值技术体系数据维护体系、估值结果验证体系、监控报告控制体系。这3个相辅相成体系共同构成完善、合理的公允价值体系。
(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培训工作
能够顺利地实施新会计准则主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其对相关政策的熟悉度。因此,新会计准则在金融行业实行的同时,也给其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带来了一次严峻的考验。金融企业必须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金融市场的操作人员以及基层从业人员等进行培训,使各个层次的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实质,缩短过渡期,尽快与国际趋同。
(五)积极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是金融企业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外部环境,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要想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努力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强化现有的市场运行机制,借鉴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金融市场体系。
(六)建立健全的内部防范机制
【关键词】 金融改革;会计制度;评价
一、金融改革的回顾与金融会计的演进
(一)30年来金融改革的基本回顾
党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大致经历了重塑金融体系、启动金融改革和攻坚与扩大对外开放三个时期。
重塑金融体系时期(1978-1992)。这一时期,初步奠定了我国金融业三足鼎立局面。1979年4月,国务院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使我国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苏。1983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该项决定,打破了人民银行大一统银行体制,由此催生了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和一批新型商业银行。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开业。
启动金融改革与加强法制建设时期(1993-2001)。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由此拉开了银行业商业化改革的序幕。此后,《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担保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陆续颁布与实施。随着1992年10月移交证券业监管权,保险业监管权也于1998年11月由人民银行移交新成立的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攻坚与扩大对外开放时期(2001-至今)。为化解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积聚的金融业巨额不良资产和处置严重违规经营以及资不抵债金融机构,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包括行政关闭、不良资产剥离、注资、债转股、中央银行再贷款、中央财政直接偿付等多种政策措施。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完成 “三步曲”基础上实现整体上市。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结束,金融业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和逐渐“走出去”。2003年12月,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从法律上最终奠定了“一行三会”对金融分业监管体制。2004年1月,国务院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单一的国家银行体制发展到了由“一行三会”调控和监管,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多种融资渠道并存、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使我国的金融体制初步形成市场化框架。金融宏观调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直接到间接、从无法可循到有法可依的转型。
(二)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会计规范的演进
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产生会计信息的依据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会计制度的不断革新变化。金融业改革不仅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会计制度,而且也使会计核算逐步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构建金融会计与进行适度性改革时期(1978-1991)。1987年4月,人民银行依据《会计法》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了《全国银行业统一会计基本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实现了我国金融会计制度零的突破,奠定了中央银行管理金融财务会计的主体地位。该制度统一了银行会计科目、账务处理程序和记账方法,允许各总行从资金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中进行选择和比照该制度制定各行财务会计制度。
建立分行业会计制度和探索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时期(1992-2000)。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财政部于1992年11月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在银行会计制度基础上,1993年3月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结合两则要求,联合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为满足证券公司和保险企业会计核算需求,此后不久,财政部又分别颁布了《证券公司会计制度》和《保险企业会计制度》。
推动金融企业会计与企业会计接轨时期(2001-2005)。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惯例,建立健全统一会计制度的呼声日高。为此,财政部在2000年末至2001年先后了《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并结合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性,根据修改后的《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重新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要求上市金融机构遵循。该制度在分析总结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完善,并使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真正实现了对接。
建立统一会计规范体系和实现国际接轨时期(2006-至今)。为履行入世承诺,财政部于2006年2月修订和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其中包括首次的金融会计准则。这些制度公布后,将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宣告了我国分所有制性质、分行业、按会计主体规定会计核算和披露方式将成为过去,实现了金融会计和一般企业会计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二、对30年来金融会计规范建设的基本评价
(一)金融会计规范建设在经过30年的探索实现了两次飞跃和后来居上
30年来,中国金融会计改革是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逐步发展的。在1978至1991年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探索与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实施,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体系。而自1992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体系的逐渐接轨,金融会计业务处理规范也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从30年来我国金融业会计演进的轨迹看,可以清楚地看到起步、初步接轨、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的演进过程。如果说《全国银行业统一会计基本制度》是金融会计规范建设起步阶段的重要标志,那么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在1993年联合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就不仅是在一定程度上第一次对各类金融企业会计核算进行了统一规范,而是启动了金融企业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初步接轨。
2001年重新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顺应了企业会计改革的潮流,逐步把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纳入到企业会计核算改革的整体框架之中,基本实现了同类金融会计事项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核算的一致性,是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接轨的第一次飞跃。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则是接轨后的再次飞跃。它意味着在面向市场经济前提下,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同类业务在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统一。新会计准则的推行,标志着金融企业不再滞后于非金融企业,而是同步实施,并将范围扩展到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行业领域,同时也考虑到了在企业的普遍适用性。
(二)金融企业会计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具有深远的意义
30年来我国金融会计的演进,具有鲜明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与经济体制变迁和金融改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经济体制变迁的模式与路径决定了会计演进的模式与路径。回顾30年来我国金融会计改革,完成了两个历史性转变:从计划经济时代习惯于统一会计制度逐步过渡到将制度制定权还政于企业,从习惯于规制导向向原则导向转变,在会计思想完成了由“工具论”向“管理论”的转变。通过金融企业会计改革,一方面为金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综合改革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境内外资本市场信息的可比性。
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会计实务发展的新领域。围绕这些新兴领域,产生了诸如企业兼并与资产重组会计、企业破产清算会计、企业租赁会计以及金融工具会计等新问题。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使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会计实务逐步得到规范。2006年2月的新会计准则,是继1993年会计准则改革和2000年会计制度改革之后新的里程碑。它是我国会计标准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背景下颁布的。不仅填补了我国金融会计标准的空白,而且是会计理念、会计计量技术的重大转变。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为社会相关各方评价金融企业经营业绩与风险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同时也对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层、监管者以及对金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作出评价的中介机构的职业技能、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展望与进一步完善金融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金融改革展望
进入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整体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压力上升、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前提下,各经济体面临保持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两难选择。美国次贷危机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不断加剧。在全球经济增长急速放缓和通胀抬头以及我国经济日益溶入世界经济体系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周期性波动,金融业改革任重道远。面对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变动,我国金融业要准确把握金融市场变动,努力确保金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全面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
一是要进一步巩固和继续深化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机制建设,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对已完成改制上市的金融机构,要继续完善法人治理与风险管理机制;对未完成改制的,要稳步有序推进改革。二是要着力解决制约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法律制约、产品制约、市场制约和监管的不协调。要从宏观政策层面突破这些瓶颈制约,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培育“相互融合”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改变金融市场分割的局面和增加农村金融市场有效供给以及健全金融调控和强化金融业监管的“无缝链接”,防止监管规定和政策不一致的问题发生。三是要主动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面对国际国内竞争加剧的压力,金融机构应主动实施经营模式、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型,全面调整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营销渠道,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分别由以规模扩张为主、以依赖传统业务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以多元化、综合化转变,努力把金融机构建设成为治理良好、资本充足、内控严密和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二)充分估计新会计准则对金融业的影响,主动寻求应对之策
一是充分估量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与长期影响。与其他会计准则相比,金融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源自现代金融的复杂性和会计准则本身的严密与复杂。既涉及大量金融工具专业术语的理解,又包括新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的挑战以及如何有效解决新型业务处理问题。二是充分考量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审慎评估新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会计业务处理遵循着两种不同的会计规范:一种是2001年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另一种是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发展趋势看,企业会计准则有逐步取代企业会计制度的趋势。在《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中,中国银监会在全面评估各银行业机构基础条件基础上,从有利于银行业机构建立适应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管理流程、信息处理系统和提高执行质量的角度,提出了有序推进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在各类银行业机构应用的时间表。三是全面学习和理解新会计准则体系,务求掌握这些新规则的精髓和各准则之间的横向联系,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由于新准则实施将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整个经营管理体系带来影响,不仅财会人员应学习新会计准则,而且包括风险管理人员在内的非财务人员也要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加深理解和提高运用能力以及强化对国际会计准则与新型业务的研究,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促进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四是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减少新会计准则的运行成本。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将对金融业财务报表的设计及其分类产生重大影响。从国际视野看,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相关金融业监管组织之间的协调日趋密切。从学习国际经验出发,我国金融业监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间的协调,避免金融企业为满足各方要求而不得不实行双轨制,从而加大新会计准则运行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夏博辉. 论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三个阶段,2008,http:/省略.
关键词:会计准则;商业银行;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4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11
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09年,新会计准则在所有金融机构实施。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四项金融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会计确认、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方面进行了重新界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进行有效监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杨树润(2006)认为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主要影响是监管资本数量的计算、增加银行收入和损失真实性判断的难度、影响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以及对监管人员的素质的要求提高[1]。程丽丽,许莉(2008)从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的差异性、会计口径与监管口径的差异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贷款风险管理的冲突方面分析了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2]。李珍珍等(2008)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加大了非现场监管信息的采集难度、增加了对单一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的分析难度、增加了横向评价银行机构的难度[3]。施其武(2006)认为新会计准则实行后,衍生工具从表外转向表内披露,会改变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突出了衍生工具的地位;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增加商业银行资本的波动性;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改变与银行业监管的审慎要求不一致等[4]。梁小冰(2009)指出应从会计信息的披露、国家的监管和银行内部监管等方面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5]。范珍珍(2010)选取风险抵补指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准则对银行风险的监管的影响,并指出要重点监管公允价值的运用[6]。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银行的影响主要有衍生工具表内核算、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计提三个方面,并认为这三方面也是对监管的主要挑战。
(二)国外文献综述
新会计准则基本是与国际接轨,与商业银行相关的部分,在国际上称为IAS39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国外学者对IAS39对银行的影响也进行了相关研究。Yiannis An-
agnostopoulos and Roger Buckland研究表明在公允价值计量下,银行收益波动明显增加。同时增加了银行的会计处理难度,表现在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需要很多假设,其中的某个条件变化,将会对银行资本、损益的计算结果产生很大影响[7]。甘培根(1992)指出在公允价值会计下,银行更难以达到资本充足性的监管要求,因为IAS39使一些衍生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随着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化,其资本会出现波动[8]。Katrina and Strausz研究表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会促使银行采取更为冒险的投资行为,这种行为将会导致较高的违约概率,降低银行的价值,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加大了监管者和银行之间的分歧[9]。
三、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带来的不利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一是公允价值的引入,资产和交易得到了公允反映;二是衍生金融工具表内核算,充分、及时地反映银行的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三是新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增强了银行管理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利益相关方对银行风险管理作出判断;四是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缩小了金融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增强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但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仍无法解决市场不稳定导致公允价值波动大,并带来银行资产价格波动稳定等问题,扩大衍生金融工具表内核算的难度,难以顾及银行监管的审慎性和前瞻性等要求。
(一)监管难以全部覆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对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新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的规定,银行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及应收款项的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并以摊余成本计量,在期末还要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要求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这样得到的数据更加真实、具体、准确。但是采取这种方法不仅要求银行充分了解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及债务人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还要了解抵押品市场行情,必然给银行应对信用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资产质量不高、信用风险控制压力大的银行来说,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必然给银行增加信用风险管理压力[10]。另外,套期会计要求银行对套期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价,要求提供每笔业务的风险管理书面要求,对银行管理信用风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实施五年来,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监管的内外监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信用风险、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规章弥补了审慎监管的不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法规丰富了监管手段。银监会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盈利状况等信息披露。但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仍是重市场准入管理和合规性监管,轻持续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信用风险监管的理念和管理技术及监管体制还存在严重不足,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融资导致的信用风险未能引起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二)可能存在操作风险监管真空
新会计准则要求银行取得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采用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欠发达,公允价值难以直接从市场上取得,需要依赖财务人员或资产评估机构专业人员利用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得到,这不仅提高了成本,还可能导致人为操纵,增加了银行的操作风险。新准则实施五年来,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的案件仍居高不下,说明在对操作风险的监管仍存在问题。如重视事后监控,轻视事前防范;重视基层人员防范,轻视高层管理人员监督。
(三)增加对市场风险监管难度
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公允价值频繁的波动增加了银行资本的波动性,从而导致会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这将银行会计核算与宏观经济环境和复杂的资本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金融市场环境变化通过会计信息放应出来,对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银行的金融衍生工具都在表内反映,要求银行能够很好的预测所处的宏观环境下的市场经济,这种预测能力体现在银行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的管理能力上。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将交易性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分开。交易账户按市场价格计价,银行账户按照历史成本计价。而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在取得时采取公允价值计量,还允许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相互转换,这使得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更加模糊,增加了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审慎资本监管的难度,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套利机会。
四、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信用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已颁布一些针对信用问题的法律法规,确定了某些失信行为的惩罚措施,但这些法律法规都是零星分布在其他法律框架之下,可执行性不强。针对国内信用问题频现,必须对信用问题专门立法,使社会信用建设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制定出台《中国商业银行监管基本法》、《金融信用评级制度》、《金融信息披露管理规定》、《反不正当银行业竞争法》、《集团公司信用评级制度》等。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惩故意欺诈、违规违约行为,防止道德风险。
(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确保公允价值公允性和公正性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会计信息能真正反映资产市场价值,信息更加真实、公允、可靠。还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公允价值的准确性,提高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国内商业银行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不同商业银行开发内部评级法,在公允价值计量时实行严格“盯市”制度,监督其波动情况[11]。
(三)建立有效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监管执行机制
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体系,完善监管部门的激励机制,激励并约束监管人员恪尽职守,使公允价值的使用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对于商业银行运用新会计准则进行利润操纵和风险掩盖行为,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新会计准则的需要。监管部门还要加强与司法部门的配合,防止商业银行和企业串通蓄意作假。
(四)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报表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
新准则对金融资产的规定和要求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主观性和商业银行的风险,这会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指标巨大波动。而监管部门要求的是金融稳定,为了更有效的监管商业银行,必须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报表体系,对商业银行的主要指标进行改进,让监管部门更容易分析和监管各项经营指标的变动状况。通过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报表体系,充分披露银行会计信息,充分揭示商业银行的风险,从而监管部门可更加有效地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杨树润.正视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经营和银行监管的挑战[J].中国金融,2006(11).
[2]程丽丽,许莉.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8,(12).
[3]李珍珍,陈伟国,谈晨,王珍.新会计准则在商业银行实施中的操作难点与监管对策[J].三江论坛,2008(6).
[4]施其武.银行业监管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谋变[J].银行家,2006(6).
[5]梁小冰.次贷危机下国内银行风险监管的反思[J].现代商业,2009(24).
[6]范珍珍.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影响分析――以风险抵补类指标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0(13).
[7]Yiannis Anagnostopoulos and Roger Buckland,Historical cost versus fair value accounting in banking:Implications for supervision,provisioning,financial reporting and market discipline[R].Journal of Banking Regulation,109-129.
[8]甘培根.外国金融制度与业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9]Katrina and Strausz,The impact of hair value accounting on commercial banks and banking regulation[R].Banking reaserch,2006:263-281.
自2013年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制定和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一)我国小企业原施行的各类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评述
1.行业会计制度。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财政部制定了《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等共十多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分别在各行业的企业中施行,原有分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全部废止。后来又先后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后被《企业会计制度》替代)、《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多数企业替代了行业会计制度,但部分企业仍在执行行业会计制度。
2.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改变了行业会计制度的分散状态,将各行业会计事项的共同处理原则和方法规范在同一会计制度中,并且针对各具体行业账务处理、报表列报的特点,分别制定了有补充规范性质的具体核算办法。但是,《企业会计制度》按规定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母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小企业等单位,不适用于一般小企业。
3.小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财政部规定在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小企业会计制度》即行废止。
4.《企业会计准则2006》。我国一般小企业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只有下列三类小企业执行该准则:(1)股票、债券公开上市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3)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复杂,客观上给小企业究竟执行何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造成困扰。通过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分别适用于所有大中企业和小微企业,统一规范了企业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还有其外部背景:(1)现有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待加强;(2)为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收与会计处理的差异,有必要就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趋同,相应调整会计核算规范;(3)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金融部门认为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使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从而降低金融信贷风险;(4)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09年制定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制定自己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工作也是客观要求。
(二)制定、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大意义
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小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加强小企业税收管理,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有利于加强小企业贷款管理,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靓点和政策研读
(一)账务处理简便、务实
根据我国小企业的特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力求简便、务实。比如:(1)实物资产按照实际成本或实际成本扣除规定折旧、摊销后的价值计量(实际净值法),不采用诸如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与成本孰低法等小企业财会人员难于掌握、小企业领导者也不愿解读的计量办法;(2)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都采用成本法,不采用相对复杂的权益法、实际利率法等核算方法;(3)应收债权损失采用按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条件直接核销的方法,不再通过先计提坏账准备再转销、补提的备抵法;(4)所得税核算统一采用应付税款法,按当年实际应交所得税确认所得税费用,不采用区分所得税费用属于往年、当年、下年的纳税影响会计法;(5)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采用记今年账、调上年报表这类计算难度大、实际意义不太大的追溯调整法、追溯重述法;(6)《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规范合并财务报表,有母、子公司结构的企业集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
(二)贴近税收,纳税调整、纳税申报相对简单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除了政府补助业务会计上与税收上处理方法差异较大外,其余业务处理基本上都采用了会计贴近税收的政策原则。比如:(1)《小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严格地适用历史成本原则,这与税收上初始计税基础的定义是一致的;(2)准则中的资产账面价值、净值,与税收上资产的“净值”概念范围一致;(3)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中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按照投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投资成本,《小企业会计准则》改为以投出资产评估价值计量投资成本,这与税收上按公允价值计量投资的计税基础规定相一致;(4)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下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债券持有期间不确认收益,《小企业会计准则》下改为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在债券计息期确认投资收益,改变后的会计处理与税法上规定一致;(5)《小企业会计准则》列举的债权损失和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确认条件,与税收上相关规定文字表述几乎完全相同;(6)《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文字表述与税收规定也几乎完全相同。
关键词:会计准则;顺周期效应;逆周期操作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5-0036-07
一、会计准则顺周期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银行业顺周期是会计准则顺周期存在的前提
2009年,金融稳定论坛发表了解决金融体系亲周期性的报告(亲经济周期性即顺周期性)。报告指出,亲周期性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正向反馈机制)。简单来讲,就是银行信贷在经济复苏阶段扩展,推动经济进一步高涨:在经济衰退阶段收缩,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银行的这种亲周期行为。会推动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加剧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而最终危及到宏观经济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银行运行亲周期的内生性由借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使是那些没有风险、能够获利的项目也难以获得融资,这将会造成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而在经济处于上行期时,银行对经济前景预期良好,更乐意发放贷款。放松了抵押品的要求,信贷评审标准也有所降低,企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宽松的信贷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所以,银行业本身就存在顺周期效应,即便没有会计准则作用,银行业顺周期行为一样难以避免。会计准则的顺周期作用的前提是,银行本身也存在顺周期性,这样一来,会计准则的顺周期作用就显得雪上加霜了。
(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存在顺周期效应
1、公允价值的产生及其发展表明公允价值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会计发展史上,每一次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都源于经济的变化,与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财务会计目标不同,就有了不同的计量属性选择。普遍接受的财务会计目标理论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强调会计的目标是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表应该反映资源受托者的真实经营业绩,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有用信息,客观上要求财务报表能跟踪反映企业与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后果,因此公允价值计量较历史成本,明显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发展历史,就是经济不断变化的结果。
(1)二十世纪早期的大萧条,导致“历史成本”会计计量选择。
大萧条前,公司不受强制会计准则约束,有权选择自己的会计惯例和会计政策。有证据表明,大萧条之前的二十世纪早期,使用“现值”或者“评估值”记录资产,并且记录上升的资产重估值的现象非常普遍。
大萧条使人们更趋向于保守的会计,不再使用“现值”或“评估值”计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而倾向使用历史成本会计。当时,新成立的SEC强烈认同历史成本会计计量长期资产,而且主张通过注册程序削减“估值”的使用。1940年,在20世纪20年代晚期曾经非常普遍的固定资产高估的会计实践,停止了使用。
(2)权威会计文献的颁布和有价证券的会计处理产生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需要。
1975年以前的会计文献缺少连贯性。导致了会计实践的多样性,特别对有价证券而言,更是如此。当时,针对不同种类的证券,会计实践包括成本计价、市价计价以及综合考虑成本和市价的会计处理。1973年到1974年间,许多证券市价大幅下跌,但是这种下跌并没有反应在财务报告里;到1975年市价回升时,会计指导也没有明确规定对以前已经减记的证券是否应该补计到以前的账面价值。出于采用合适计量属性的考虑,FASB于1975年12月了SFAS No.12《特定有价证券会计》,要求所有有价权益证券按照“市价与成本孰低”原则计量,债务证券继续按照摊余成本计量。伴随着权威会计文献的颁布,公允价值计量会计的使用在1975年得到了明显的普及。
(3)上世纪80年代银行、储蓄和贷款危机揭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能够反映真实的现实,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又成为较优选择。
1980年的银行、储蓄和贷款危机暴露了金融机构采用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历史成本会计允许通过负的净收益逐渐暴露损失,掩盖了真实存在的问题。
当时的储贷机构接受短期存款,并用这些存款发放长期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1970年代末80年代初,利率被高通胀率推动上升,许多储贷机构不得不支付比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利率更高的存款利息。某些情况下,资产的“现价”低于负债价值,这些机构应该破产:但是历史成本模式下,这些损失并没有反应在报表中,无疑降低了这些机构破产信息的透明度,经济上已经破产的机构希望通过风险更大的投资(比如商业房地产)走出财务困境,助推了道德风险。
鉴于历史成本基础上的财务报表模糊了潜在的经济损失,并隐匿了金融机构出现的财务问题,FASB了SFAS No.105(1990年)《具有表外风险的金融工具与信用风险集中的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以及SFAS No.107《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
(4)上世纪90年代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迅速发展。
90年代,衍生工具的创造与使用持续发展,使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衍生工具的发展和繁荣问题。衍生工具很少涉及或者根本就不包含初始投资,但由于杠杆作用,随后的价值变化却很惊人;然而历史成本会计却无法准确捕捉到与此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后续价值变动。缺乏信息披露透明度,再加上大量机构在衍生品交易中遭受巨额损失,促使FASB开发一套新会计准则。即SFAS No.133《衍生工具与套期会计的会计处理》(1998年)。该准则要求所有衍生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当期损益。
2、公允价值的市场性特征,决定了公允价值与经济周期的紧密联系。
(1)公允价值的市场性特点决定了公允价值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市场的变动。
公允价值的“市场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允价值的形成离不开市场。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产生了公允价值;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公允价值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第二,公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公允价值是一个“可以实现”的价值,但真正实现还需要依靠市场交易的完成。
在公平交易或者有序交易的情况下,决定公允价值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它与当前市场形势和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紧密相关。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同一主体在市场的不同时期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不同,基于此形成的公允价值也将不同。所以,公允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呈现动态变化,客观地反映了市场现实。
(2)市场变动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所以,当经济周期来临,市场势必发生变化,公允价值也必然会将这种变化通过自身的变动反映出来。真实地顺应了经济周期。
3、当前的公允价值计量凸现了公允价值顺周期性。
(1)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次。
SFAS No.157以在市场上能观测到数据的程度为基础.建立了公允价值计量层次。第一层级使用的公允价值数据以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可观察价格为基础;第二层级的数据包括活跃市场上相似金融工具的价格,不活跃市场上相同或相似金融工具的价格以及估值参数的可观察市场信息或得到市场证明的信息:第三层级的公允价值计量包括重要的不可观察的输入变量,这是报告主体自己根据市场参与者将使用的评估参数做出的推断。准则要求,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应该最大程度使用相关的、可观察到的数据。尽量不使用不可观测数据。当可以得到第一层次数据时,应当首先使用这些数据。
(2)公允价值的市值计价与市场变动紧密联系,如实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化,顺周期效应不言而喻。
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数据以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可观察价格为基础。参照此价格完成的会计报告。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市场交易结果和经济走势。根据这样的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使用者会据以作出相关的经济决策――这种决策参考了当时的经济形势,从而影响下一轮的市场交易,其结果将是火上浇油或者是雪上加霜。所以,在经济周期来临时。公允价值顺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动,公允价值计量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描绘了一幅经济周期的速画像,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这种影响就是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体现。
(3)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加入了人为主观判断,增强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
当无法观测到市场价格时,会计主体自己可以根据市场参与者将使用的评估参数做出推断,此时就要使用到估值技术。估值技术是指在估值模型中运用大量假设,基于未来将要发生的经济业务,对资产和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涉及的主观成分较多。
由于会计主体参考的信息本身就是上一轮市场运行的结果,已包含了市场或经济因素;在估值过程中,会计主体还要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作出主观判断,再次加入了经济周期的影响。这个估值过程相当于将对市场的预期加入到市场的预期根据中,叠加了经济周期的影响,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也被至少放大了两次,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周期的进程。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凸现无疑。
4、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银行业的影响。
根据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会计主体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不同。主要分为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贷款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中,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完全采取公允价值,后两类一般采取摊余成本计量。对持有为交易目的而持有和可供出售两类金融资产的银行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处理将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损益和资本充足率,呈现顺周期变化。
(1)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使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呈现出顺周期性变化。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银行资产,在其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或有证据表明相关资产变动时,就要将其反应在资产负债表里。照此推断,每一个报告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都将反映出不同的市价,资产负债表将呈现动态变化,这个态势与市场的变动保持一致,至少与报告日这几个时点的市场状况保持一致。公允价值顺周期性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就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会计主体的资产总额上涨,资产负债比率降低;资产价格下跌,资产总额下降,资产负债比率上升。然而,市场并非固定在报告日不变,据此报表信息作出的决策将受当前形势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如果采取相似的判断,形成的合力无疑将加速当下形势的进程,对当时经济形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使银行业的损益表呈现出顺周期性变化。
按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规定,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计量变动产生的损益通过收人来确认,而其他金融资产(指可供销售的金融资产)则在资产负债表权益部分的其他全面收益里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
假设该银行在两个报告日之间未发生任何经营损益,且期初损益为零;如果该银行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10%,那么该银行也要确认损失。这意味着即使该银行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交易,还是要确认当期损失。公允价值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使会计主体确认尚未发生的损失或收益,将市场预期加入到市场根据中,不但掩盖了会计主体的真实经营情况,而且放大了当前市场对会计主体的影响。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不仅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频繁发生波动,银行的损益表也将频繁发生变动。表现出了顺周期性:资产价格上涨,银行的盈利能力增强;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损失,盈利能力不足。
(3)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使资本充足率呈现顺周期变化。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总额,当公允价值变动时,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总额都要进行相应调整。此次金融危机证实,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当资产价格上涨时,资本充足率上升;资产价格下跌时,资本充足率下降甚至不足以满足监管要求。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呈现出顺周期性波动。
(4)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加剧了银行业的不稳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关注会计要素价值的动态变化,而且还迅速地反映了这种变化,这样每个时点上的要素价值都会不同,即使未发生交易,按照准则的要求,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变动,也需要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内反映。这样的结果就是,加剧了银行业的资产价格波动,加剧了银行业的损益波动,加剧了资本充足率的波动。特别是资本充足率的波动,在低于监管标准时,为达到监管要求,银行业不得不通过处置资产等手段应对资本监管的要求,这样。更是加速了市场价格的下跌,引发新一轮的价格下跌,加速了危机的进程。
(三)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顺周期的理论分析
在公允价值顺周期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会计准则开展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也表现出了顺周期的特点。
银行业稳健的监管要求不仅需要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也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准备,从而保证银行应对风险的应变能力。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属于“已发生”的理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要求银行主要使用历史数据确定留存水平。因此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对已发生的贷款损失计提准备金。IAS39指出,“由过去发生的损失事件等客观证据显示该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将出现的损失,并且这种损失可以有效估计”时,才可以进行减值会计处理。会计准则如此规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人为操纵利润,从而损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不过,这显然与监管目的冲突。
根据准则的要求,必须有减值发生的客观证据,这些证据包括债务人发生严重的财务困难、利息或本
金支付的违约和拖欠、贷款人对贷款本息减免或债务人可能破产等。这就意味着在现有会计准则框架下,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无论会计主体预计到未来一段时间转入萧条的可能性有多大。只要不存在减值的客观依据。都不能进入减值会计处理程序。这样导致的情况将是:经济繁荣时。少提拨备,多计利润:经济衰退时,确认损失,利润降低甚至亏损。拨备不足以致影响资本充足率,呈现出顺周期特点。
在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基础上,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又加强了顺周期性。经济上升阶段,资产价格上涨,而且由于缺乏减值的客观依据,即便银行处于稳健经营的目的计提拨备,但囿于准则的规定也无法计提准备,银行盈利能力增强,信贷宽松,资产价格将持续上涨,经济繁荣;一旦经济衰退的信号出现,公允价值会计的快速反应能力让各行各业都面临资产价格下跌的现实,此时的银行不得不面对大量减值发生的客观依据,不得不计提拨备的同时确认损失。少计利润甚至确认损失,银行惜贷,流动性紧缩,造成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打开了螺旋下降的通道。
二、金融危机下会计准则顺周期效应的逆周期操作
(一)面对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各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的应对措施
1、G20的三次峰会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尽快与监管机构进行合作,完成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G20分别在华盛顿和伦敦两地两次召开会议。华盛顿峰会分析了危机的根源。
伦敦峰会则提出20国集团的短期目标包括确保会计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化政府对监管机构的问责等。中期行动计划目标包括强化全球主要会计机构的合作,建立高标准的全球会计准则,确保金融机构对风险披露的全面、准确和及时。
在2009年9月24日美国匹兹堡峰会上,在会计准则方面,G20呼吁国际会计组织加倍努力。在独立的标准设定流程中实现统一的、全球性的会计准则,并在2011年6月完成项目合并。
2、FASB试图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FASB在国内了系列FSP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报告。
在2008年10月10日了第一份《工作人员立场公告》,进一步澄清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允许资产重新分类。报告指出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该报告有三层含义:第一,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发生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价格,而不是被迫的、清算的价格。第二。允许企业在没有市场数据作参考的情况下,可运用企业自身关于未来现金流量和恰当的风险调整折现率假设,采用内部模型来估算公允价值。第三,指出在市场不活跃或交易没有秩序时,经纪商的报价及定价服务不能反映市场交易价格,因此交易价格在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时可以作为一种考虑因素,但可能并不具有决定性,应降低对其依赖程度。
FASB之后又于2009年4月9日了三份最终的FASB工作人员立场公告(FSP),第一份FSP重申了第157号准则,阐明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即反映当前市场情况下某项资产于财务报表日在正常交易中的售出价格(“脱手价”),而不是强制清盘,或者交易一方为摆脱财务困境而发生的交易中的价格。该份FSP还特别重申了需要运用判断来确定之前活跃的市场是否变得不再活跃,以及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第二份FSP要求,对当前没有按公允价值反映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金融工具,必须每季度披露其公允价值,提供有关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计数量和质量方面的信息。第三份FSP旨在统一非暂时性减值确认的时间,并针对不打算出售的、已减值债券中的信用和非信用部分,向投资者提供更加明晰的信息。
3、IASB致力于建设一套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
危机发生后,IASB采取了多种措施回应世界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呼吁。
(1)改进金融工具估价准则。重新确认公允价值会计框架。
2008年10月31日,IASB了一项文献,指导当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方法。该指导明确指出交易价格、服务价格可以作为公允价值参考,但是可能不适应不活跃市场。
2009年3月,IASB了关于FASB“处理公允价值计量指导”的征求意见,并在5月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公开评论,内容包括专家咨询小组的研究结果和FASB的指导意见,用以调整IFRS和GAAP。2009年6月,IASB了FCAG的报告,强调财务报告的局限性,鼓励主体采取有效的价格确认程序,改进估价方法。
(2)降低金融工具准则的复杂程度。
2009年3月,IASB和FASB同意在加速的基础上,用全球通用、可接受的准则取代现存的金融工具准则(IAS39号),在广义上解决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问题。6月,IASB又了《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复杂性》综合性项目第一阶段的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阶段针对顺周期性和贷款损失准备以及简化金融资产减值的征求意见稿在9月,目的在于提高报表决策的有用性和金融资产质量的透明度:第三阶段征求意见稿简化套期会计,计划在2010年12月。
(3)改进贷款损失准备确认、坏账准备、表外项目披露以及估价不确定性方面的会计准则。
2009年6月,IASB了一项征求“关于金融工具减值预期损失模型的可行性”征求意见稿。同月,IASB和FASB联合在欧洲、美国和亚洲举办了圆桌会议。讨论合并会计和取消确认会计准则。
4、欧盟努力改进国际会计准则。
(1)力促资产重分类,保证欧盟的公司采用与美国公司相同的会计计量。
2008年10月7日,针对美国已经对公允价值计量做出调整的现实,欧洲财政部长理事会(ECOFIN)积极要求资产重分类,努力敦促IASB和FASB尽快拿出解决方案。2008年10月13日,IASB采用的IAS39号修正案允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机构进行资产重分类,将为交易而持有的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资产。欧盟的金融机构将不必在财务报表上反映这些资产的市场波动,以减轻金融风暴的影响。
(2)支持IASB关于不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导意见。
(3)主动研究金融危机下的会计计量问题。
2009年5月7日和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变化世界的财务报告会议”,讨论了与危机相关的会计问题。提出了会计准则与顺周期的关系。会议认为,危机时期。市场的过度反应就是公允价值对顺周期的影响,潜在地影响了资本协议和风险管理的顺周期。可能的修正方法,比如重分类资产、断路器,但认为这也许造成信息透明度的成本损失。并认为在减值会计中,已发生损失的会计确认方法比在周期内平滑计量更具周期性。此外,会议还商讨了动态拨备问题。对未
来会计发展――概念框架、会计合并报告、公允价值都提出了看法。
5、美国政府提出修改银行贷款损失会计准则。
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全面重整美国金融监管架构的改革方案”中提出,要“修改银行贷款损失会计准则,以使银行打破商业周期模式,更有预见性地预留损失准备金”。因为,“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顺周期性操作放大了经济下滑的影响”,因此“银行应更具前瞻性,应预先考虑到可能导致贷款损失的不同于近期历史经验的因素。”
(二)逆周期操作的可能途径
1、解决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究其根源,还在于公允价值的计量,特别是模型定价,缺乏可信度。IASB和FASB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作为联合改进项目。IASB甚至还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最终准则时间定为2009年财务报表期末,也可见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应该首先解决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特别是缺乏有效市场下的公允价值估值问题,还原公允价值“自愿、公平”的核心本质。
2、有必要采用多种会计计量方式反映资产价值。
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有真实、客观、及时的优点,但也存在造成财务报表大幅度波动、引发顺周期效应的缺点;所以有必要采用多种会计计量方式反映资产价值。让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互为补充。兼顾可靠性和相关性,保证财务报表的稳定和信息的全面。
3、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避免公允价值会计处理。重视表外披露公允价值变动信息。
既然财务报表、其他财务报告和报表附注都是重要的财务报告组成部分,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报表附注的作用,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会计主体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避免公允价值会计处理。通过表外披露和附注等手段揭示公允价值的变动,供信息使用者决策参考。这样一来,既实现了财务信息的真实、客观、全面,又保证了财务报表的稳定,同时,降低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
4、建立动态减值拨备的会计处理,平滑经济周期,削弱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西班牙的金融业几乎未受到冲击,完全得益于动态拨备。动态拨备是西班牙央行在2000年7月引入的拨备监管规定,主要为了应对当时高速信贷增长后信贷风险上升的问题。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在经济上升周期中,宽松流动性和激烈的竞争将导致贷款定价偏低,令贷款定价中的风险补偿溢价不足,从而隐藏了银行未预计到的资产质量风险,因此银行不仅要为“预期损失”计提准备金,还需要为未预期到的“潜在损失”计提准备金。
大量的文献和实证研究表明,快速的信贷增长过程与信用损失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是存在时滞(Jimenez,2006;Borio,2007)。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风险容易被低估,单一使用公允价值会积累财务报表的内在风险。动态减值准备是一种事先约定规则的透明性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对金融资产(如贷款)的充分研究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的客观处理,其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于监管部门,具有可比性,信息公开。动态减值准备的基本运作过程是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多计提贷款损失拨备,以提高未来偿债能力和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而在经济收缩时可少提拨备,以增加银行的利润和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同时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以刺激经济的复苏,从而削弱目前会计准则顺周期的影响程度,达到平滑经济周期的目的。
三、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一)审慎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处理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在交易型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等项目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使国内许多企业有了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机会。但是,我国的制约因素还比较多,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等都远不如发达国家完善。会计准则顺周期性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提醒我们,公允价值会计确实存在顺周期性。影响银行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因此,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考虑到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和面临的经济、法律环境。应审慎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处理,合理规范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同,规避公允价值会计处理的负面作用。
(二)加强会计准则制定的前瞻性
为应对公允价值会计处理出现的顺周期性,IASB开始重点研究金融资产减值问题,建立合理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这值得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借鉴。资产减值准备作为弱化会计准则顺周期的一个途径,可以平衡稳定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我国应建立前瞻性的减值准备会计准则,引入预期损失的概念,让会计主体具备自主调节的功能,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三)银行监管部门,特别是中央银行,应该加强与会计准则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在会计准则制订过程中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会计准则的制定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过程,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经济的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是一种微观经济政策,这就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可能完全由会计理论来支配会计准则的取向。会计准则的取向取决于两种力量,一是利益集团的力量,二是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会计准则的最终取向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合力。
无论是FASB,还是IASB,在其制定准则的过程中,从来都要考虑相关利益集团(包括金融监管)的意见,甚至欧盟,也要对国际会计准则主动提出改进意见。2009年6月26日,金融稳定论坛(FSF)改组形成的FSB设立了指导委员会以及脆弱性评估、监管合作和标准执行三个常设委员会,我国的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分别作为其成员参与其中工作,其中标准执行委员会的工作之一是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由此可见,为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目的,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共同合作。
作为担负维护我国金融稳定重任的监管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应该主动与财政部协调,使其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审慎监管的需要。努力将金融稳定也纳为会计目标之一,实现金融业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比如,就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而言,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确定合理的拨备计提比例,中央银行拥有开发五级贷款分类的历史经验,也掌握着银行业丰富的历史数据,可以就此问题提出专业的建议和解释,从而在会计准则设计阶段就开始关注银行业的行业需要,在提高银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透明度的同时,保护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为实现金融稳定奠定基础。
(四)加强监管机构的会计监管
银行业监管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坚持审慎原则是银行监管的核心理念。银行在监管过程中重要的参考信息就是银行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历史成本会计时期,由于监管和会计都坚持审慎原则,都以稳健为主要目的,会计监管所需的信息就可以完全依赖于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但当资本市场发展,投资者成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重点关注的信息使用对象时,会计目标就以相关性为主,而放弃了以稳健型为主的目标,这时,监管机构就要重视会计监管的作用了。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 资产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4-060-04
一、金融工具准则的最新修订情况
2008年,IASB已经对现行金融工具准则已完成了三项局部修订,还有一项修订正在进行中:于2月对特定金融工具(与普通股性质接近但分类为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于7月对存在单边风险(one-sided risk)的套期项目和存在通货膨胀因素的金融套期项目如何适用套期会计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三是于10月对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予以适度放宽;四是于10月了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和流动性风险进一步披露要求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后两项修订都是IASS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做出的。此外,作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IASB还计划对资产负债表外工具的会计计量进行规范。
IASB正在进行的与金融工具准则相关的长期项目有三项:一是关于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Derecognltion of FinancialInstruments),其修订原因是IAS39中的要求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40号《金融资产转移和服务以及债务清偿》中有关规定差别较大,同时也是为了提高金融工具终止确认的可操作性;二是权益类金融工具,其修订的根本原因在于IAS32号中对于权益类金融工具的定义存在缺陷及难以应用,而直接原因是FASB于2007年11月的《权益性质金融工具》中考虑了资产负债类与权益类金融工具的区别;三是关于IAS29的替换(Replacement of IAS38),其修订原因在于该准则规定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和应用,很多IASB的受托人(Trustee)希望其能制定出以原则为基础的,更加简单的新准则。
二、当前金融工具准则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复杂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过于复杂的原因之一是在于其本身的复杂性。“金融工具”这一术语本身包括了范围广泛的各种工具,其中有些复杂到即使提供了相关条款的全部信息也非常难以理解,金融工具本身包含的信用风险也使条款简单的金融工具变得难以分析。造成复杂性的另一个原因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包括了很多可选项,准则中规定的处理方式与各种例外情况使其依据的准则比较模糊。具体来讲,金融工具计量的多种形式、套期会计、金融工具准则的覆盖范围及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工具的停止确认,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会计计量单位的调整等因素直接导致了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复杂性。
下面以金融工具计量的多种形式为例来说明其复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使用困难。
下表中列举了允许或要求使用的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进行计量的多种方法。其中一些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要求,一些是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的要求,还有一些是两者共同要求的。此外,有的计量方法超越了IAS39和美国金融工具准则的范围。
上述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方法一些是尝试对价值的现行估计进行描述,另外一些描述了初始成本并加之以不同的调整。有的方法是现行价值与成本的简单混合,还有一些是只有通过较为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结果,表格中的一些计量方法考虑了减值损失的影响,在IFRS和US GAAP中,同样允许多种减值损失的确认方式,应用也较为复杂。
对金融工具的不同计量方式以及对未实现损益的不同处理方式会使财务报表编制者、审计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银行监管者及报表使用者遇到以下困难判断金融工具必须或可以计量的方法有时非常复杂并难以应用,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和审计师难以跟上这种变化并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有些金融工具缺乏清晰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管理层必须选择如何对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做出选择或不能适当地记录选择都可能导致管理层不希望见到的情况发生,如需要对以前年度的报表进行调整,四是不同的计量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利润或损失;难以确定某一金融工具应采用何种方法或理解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含义,造成在不同企业间、相同企业不同会计期间、以及企业会计报表不同项目间难以比较,六是维系并解释大量的复杂要求对会计报表编制者、审计师及准则制定机构来讲都是困难与耗时的。
三、解决金融工具准则复杂性的方式
IASB认为,解决当前金融工具准则复杂性的方式可包括以下三种:
(一)使用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金融工具各种计量方法及相关规则的拼凑对会计报表使用者造成了伤害,且这种方法是不可持续的,长期的解决方法是各种金融工具使用统一的计量方法。使用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以解决当前的会计计量复杂的问题。
公允价值是现行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很多金融工具而言,其公允价值是指其现行的退出价值(current exit vaoue)。然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也允许使用现行的交割价值(currentsettlement valoue)或进入价值(entry value)。IASB还没有公允价值方面的会计准则(正在制定过程中),对公允价值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一般情况下指退出价值(脱手价)。2006年9月美国FASB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SFAS157中,以脱手价为计量目标,即“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并建立了一套根据获取的信息不同分为三个等级的公允价值估值框架,解决了与金融工具相关的许多问题。
公允价值是对所有金融工具唯一适用的方法,与公允价值相对应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方法并不可行,因为其不能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量的有关信息。即历史成本有较强的可靠性,但缺乏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公允价值方法在使用现金流量来评估金融资产信用风险为例:它能够提供未来预期损失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只提供损失发生时的信息;它从金融资产取得开始就提供了信用风险增加的有关信息。2008年11月15日于华盛顿召开的20国
首脑会议上,IASB受托人委员会主席Gerrit Zalm在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信中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更有利于市场的透明和风险的及时确认,并有助于增加市场纪律的约束性”;国际公司治理组织ICGN(0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Network)认为,“投资人普遍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因为它能够揭示到底发生了什么,弃这种方法将摧毁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信心,美国财务分析师协会最近对其欧洲会员进行了一次调查,85%的被调查人(559名)认为暂停公允价值准则会降低人们对欧洲银行系统的信心。
使用统一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助于简化金融工具的计量。如使用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从以下方面减少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复杂程度 对金融工具不需要再进行分类,不需要对减值的确认与计量出规定,不存在金融工具不同计量方法的转换问题;公允价值套期会计中金融工具间的计量错配问题不复存在:对嵌入式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分割也不再适用。
对金融工具采用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公允价值变动对报告相关性的影响,如公允价值的剧烈变化难以管理,且使财务报告相关数字剧烈变动;会计报告使用者难以理解未实现的利润和损失对当前的损益造成影响;在缺乏相关市场信息时,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存在困难和不确定性,公允价值计量在发展中国家还难以广泛应用,如缺乏成熟的市场及掌握估值技术的专业人员。
虽然大多数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在现行财务报告准则下已被要求披露,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成为统一要求前,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关于列报,公允价值的变动结果如何在利润表中列报等;关于披露,需要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哪些信息等关于计量,公允价值如何定义及公允价值应如何计量等,关于范围,如何适当地定义金融工具以及哪些金融工具应被列于金融工具准则之外等(如权益性投资,租赁的权利与义务等)。
(二)对现有准则进行改良。
由于使用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IASB讨论稿还介绍了一些在现有基础上将有关标准改进和简化的方法,以求能够尽快简化有关会计处理。这种方式要达到预期效果,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应能给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多的相关、可比的信息;必须和长期的计量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即仍应以全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为目标,逐步增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的数量,不能增加会计处理的复杂性;一旦做出修订后,短期内不应再进行修改。然而,经验表明修改现有的计量要求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效果并不明显。
修改现有的计量要求。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改良的第一种方式是修改现有的计量要求,如减少金融工具的计量种类(金融资产目前采用四分类的方法),或直接简化现有计量种类的要求和限制。修改现有计量要求的一种可能方式是减少“持有到期投资”这一项,这一分类中的很多工具将被转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下。这一变化可以减少这两种分类间随意转入和转出的舞弊行为,也可以降低会计报表编报者因错误判断将金融工具重新分类的风险。然而,使用这个方法需要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给当期损益造成的影响进行重新划分与界定。另外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取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而将目前在此分类中的金融工具纳入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类中进行计量。这种处理方式不需要对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但或将导致企业利润剧烈波动。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凡在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都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现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变,其他的金融工具仍以现有的要求进行分类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附加例外可选项。对准则进行改良的第二种方式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附加例外可选项的方法代替现有的计量要求,如金融工具满足例外的标准,将可以使用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量减少会计语言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合格的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取决于金融工具现金流的变化,有着高度可变未来现金流的金融工具(如衍生工具与权益性投资)可能被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而有着固定或变动轻微的现金流的金融工具(如市场升息债务工具)可以适用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法。当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因为其信用风险较高现金流高度可变时,这些减值的金融工具也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
使用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与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长期目标一致并且是最有效率、效果最好的改良方式。缺点是包括的例外选项仍会导致财务表相关信息难于理解和比较。
(三)简化套期会计要求
讨论稿中涉及了公允价值套期以及现金流量套期会计的简化,但未考虑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简化。
公允价值套期会计与现金流量套期会计的异同。公允价值套期是设计用于消除或减少由于套期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而被套期项目以其他方式计量所导致的计量的错配。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改变了被套期项目的计量方式以便和套期工具的计量更加匹配。套期工具的利得或损失被用于抵消因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如果套期是高度有效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以抵消。如果所有的金融工具都以公允价值计量,很多因计量方法错配导致的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套期会计的需求将不复存在。与公允价值套期会计不同,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并不影响金融工具的计量,而影响了套期工具的确认时间及其利得或损失的确认时间。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在会计中是个例外,它允许管理层子并非其发生的会计期间在损益中确认套期工具的利得或损失。由于这些未实现的现金流量直到发生时才能影响企业的损益,改变金融工具的计量要求对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没有影响。
改变现有的套期会计。一是由于套期会计并不能经常反映套期活动的经济结果,从而无法在财务报告中提供更有用的信息,有的财务报告使用者认为取消套期会计有助于解决当前金融工具财务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二是替换现有的套期会计要求。如为被套期项目提供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选项;三是保留并多方面简化现有的套期会计要求。
虽然IAS39下一步如何修订还不明确。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状况以及IASB的一贯态度而言,采取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仍是最终的目标。
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频率加快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频率加快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的趋同处于两难境地。由于美国会计准则在各方面已领先于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双向趋同事实上成为大多数情况下前者向后者的单向趋同。而这种趋同也意味着对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而言,其会计准则向美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以国际会计准则为蓝本的新准则于2007年才开始生效,目前仍处于熟悉与适应阶段,有的规定还未得到广泛使用,各方为实施新会
计准则的实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国如按新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新修订相关会计准则,则由于中国的经济金融环境与西方国家差异较大,会计准则可能难以操作;如不进行修订,则会计趋同的目标会受到影响。对境外上市的商业银行来讲,这种影响更为直接,主要表现为 银行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增加:对银行内部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相关风险政策,程序和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协调不同会计准则间的成本上升等。而对银行监管部门来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频繁修订也增加了银行监管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如要面对银行监管资本计算、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和对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所带来的新的变化等问题。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适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进行评价。新企业会计准则已实施已有两年的时间(香港上市的企业于2005年开始适用国际会计准则),为进一步评估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采用新会计准则特别是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情况进行评估,对执行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积极与财政部门和监管部门沟通,以利于财政部门和监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银行业监管部门应从行业监管角度出发,组织相关人员或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银行业实施金融工具等新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深入分析这些准则的实施对银行业及银行业监管的影响。
积极参与并评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与修改。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透明度较高,每项准则制定或修订都要形成讨论稿征求各方面特别是财务报告使用者与编制者的意见,并将对征集的意见进行反馈,历时时间较长,由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对我国境外上市的银行产生直接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与自身联系较为紧密的准则制定予以充分重视,从事后执行者转变为事中的参与者,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努力维护自身的权益。而银行业监管部门也应对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予以关注,亦可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并对新准则对监管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调研,并适时对监管政策做出调整。
鼓励银行提升估值能力并加强监督检查。本次金融危机表明,那些较早投资开发有效估值方法和监控流程,以及估值方式和信息来源多样化的银行,在市场流动性缺失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应对估值的不确定性。监管部门应采取措施鼓励银行提升金融产品的估值能力,并建立健全相关的业务流程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银行估值方法,程序与相关内控制度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估值的可靠性,从而确保银行业绩的真实性并提高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
对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应增加信息披露要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相关境外债券投资产品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由于相关金融产品设计非常复杂,国内银行不具备对其独立进行估值的能力,有时只能通过向交易对手询价等方式进行估值,即以交易对手的估值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公允价值入账,但银行无法判断交易对手的估值模型是否正确。由于估值差异对当期损益造成的直接影响,为防止通过估值人为调控当期利润,确保其财务壮况与经营成果的真实性,监管部门应考虑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等金融工具持有人对公允价值的估值部分做出更详细的披露,披露的重点是金融工具的估值的具体方法及其对当期利润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224-02
1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改革。曲晓辉教授曾经将我国会计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借鉴国际惯例的发展阶段(1979-1992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为代表);较为广泛地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92-1997年,以《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两则、两制的和实施为代表);全面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97-2005年,以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准则的为代表)。而本次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可以理解成我国的会计准则改革已经进入了与国际全面趋同的第四个阶段。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完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任务,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会不断地对会计准则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又为会计准则充实新的内容。
2 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新会计准则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其中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到统驭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准则的准则”,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当出现新的业务,具体会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当按照基本准则所确立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具体准则按其所规范的内容分为三大类:(1)各类企业或者绝大多数企业都通用的会计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准则,如固定资产、存货、收入等;(2)通用的财务报告和披露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关联方披露等;(3)特殊行业的处理准则,如保险行业、石油天然气、农业等。新会计准则填补了此前的制度空白,规范了“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会计事项。同时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股份支付等。衍生金融工具也不再仅仅作为表外披露项目。针对保险行业的“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准则、针对油气开发行业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和针对农业的“生物资产”都将极大地满足该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需求。
3 最大程度的国际趋同
新准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的准则和修订的准则绝大多数都参照了相应的国际准则,并采用了与其基本一致的原则和处理方法。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新的“所得税”的准则。以往企业一般都会采用应付税款法,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新准则与国际准则一致,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确认递延税款。其它的例子还包括对于金融工具(包括某些投资)也采用了与国际准则相一致的分类和计量方法等。因此,与以往相比,按照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将与按照国际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更为接近,差异进一步减少。海外的投资者和报表使用者将更容易读懂中国企业的财务报表,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和融资时重编财务报表的成本也将大大减少。
4 谨慎的趋同,有中国特色的趋同
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其国际准则趋同同样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社会环境的现状下,制定的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准则。从基本准则的制定就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而不是盲目的国际趋同。我国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取代国际会计准则和美英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来当作我国的概念框架,有鲜明的特色、新意并符合中国的国情。其地位高于具体准则。在我国新会计体系中处于顶尖地位,这种制度安排,比较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
基本准则为具体准则指引方向,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着该国家会计准则的选择方向。
首先,以金融企业为例,金融业发展的提速产生了对会计标准的需求。“3.27国债期货风波”和“中航油事件”之后,国内金融界对金融衍生工具及由此带来的巨大风险日益关注,加上四大国有银行相继要在海外上市,也催生了对更加合理、更加标准的会计准则的需求。于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单独出现“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套期保值”相关具体会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用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反映市场因素和时间价值,用减值测试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取代当前适用的“五级分类法”,受益和损失不再反映在报告期末,而是立即确认,使盈余管理的空间进一步缩小。这是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环境需要的,这几项准则的颁布将对我国金融企业,尤其是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适当地、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1)土地作为稀缺性资源,它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增加,如仍用历史成本来进行后续计量就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同时伴随着房地产企业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和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活跃,都成为在该行业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条件。而在具体准则的制定中,也对用公允价值来后续计量的房地产作了明确规定,“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这样的规定充分体现国家的在引入公允价值时的考虑。(2)在《债务重组》准则中重新引入公允价值,其实是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为真正陷入困境的企业快速走出困境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的规范化加上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判断、识别的能力不断加强,使证券市场有效性逐步提高,仅仅靠这种非经常性损益为改变企业的命运将越来越难。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体准则的第3、条同样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4)而对于各种衍生金融工具,FASB在1998年的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中明确提出,“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最佳的计量属性,对衍生工具而言,则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引入并不是盲目引入,而是谨慎的引入,且仅就某些特殊的行业或交易事项引入,其目的是让企业展现其更加真实的价值。而作为会计准则的使用者来说,公允价值的引入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性,也会促使其积极有效的去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这与以前被动的执行的情况下相比,可能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也正是利益相关者共同选择的结果。
最后,在特殊领域中既有《生物资产》规范“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又有《石油天然气开采》规范矿区权益的取得,以及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等阶段的会计处理,使特殊领域的会计自成体系,也使我国的会计体系更加完整。
除了对国际准则谨慎且全面的借鉴外,具体准则中一些个性化的准则,也可以称其为具体准则的中国特色,同样体现出新准则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后所制定的,而不是盲目的趋同。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J].会计研究,2006,(3).
学习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分析新会计准则的特点,是施工企业会计人员运用新准则的重要前提。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财政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由39项准则构成,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及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系统的会计体系,拓展了覆盖范围,更加全面的覆盖了资产和交易的新旧领域。概括来说,新会计准则体系主要由三个大的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准则,对会计准则体系起到统驭作用。基本准则的作用主要在于规范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财务报表的总体要求等内容,对具体会计准则起到方向和引导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准则,共包括三十八项,更加全面地涵盖了目前我国各行业企业中的资产、交易及可能存在的各类经济活动及业务,更加明确的规范了资产和交易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规定了金融工具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体系。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新会计准则对原准则下的资产和负债内容的重新整合,规范了这一大类资产和交易的科目设置、会计处理、报表生成和披露等内容。
新会计准则体系主要由以上三个层次构成,基本准则统帅整个准则体系,具体准则是会计体系的最核心部分,金融工具相关准则是具体准则的主要支持部分,三个层次构成新会计准则的全面系统体系。
(二)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参照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较多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同时又结合了中国国情,满足了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新会计准则体系总的来说,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是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构建了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与原准则相比更加与市场接轨,主要参照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思路与规定,基本实现了国际性协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健全减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基本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从实务角度来看,主要为企业解决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问题。新准则的实施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对外融资成本。其次是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理念和思路上实现了创新。从会计理念来看,新修订和建立的会计准则体系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为依据,主要目标是为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可靠、有效的决策信息,体现了以现实为依据,规范并努力实现会计既定目标的理念。再次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构成上更加全面,突出特色。新会计准则体系扩展到39项,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构成,根据经济发展,增加了资产和交易的规定,涵盖了所有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领域,形成更为全面系统和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能够更好满足我国现阶段会计活动的需求。
二、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
要学习和应用新会计准则,就需要施工企业会计人员认真分析与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以下将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作以比较。
(一)对外投资的核算
原会计准则将对外投资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又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而在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概念,将对外投资的大类定义为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因为与其它金融资产核算方法存在差异,因此在会计准则中又作为单独的一项准则来规定。根据新会计准则,原存在的“短期投资”类别重新定义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方法与原规定不同;原存在的“长期债权投资”类别重新定义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金融资产分为四个类别: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与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方法主要为:初始投资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后续计量: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入发生的所有者权益;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与原会计准则相同,选择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但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和调整。长期股权按投资的初始计量方法与原准则不同,要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定。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
财政部2004年规定实施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终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以此为依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新旧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也有较大差异,尤其会对施工企业产生重要影响。原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长期性投资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或确认的减值损失在以后年度发生资产价值回升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转回。但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规定,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或确认的减值损失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新会计准则还在资产减值准备准则中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根据原《企业会计制度》,纳入计提减值准备范围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而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能够更加科学可行的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此外,新准则提出总部资产的概念,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同时新准则规定按照相关资产组对总部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 (三)交易的核算方法发生变化
新会计准则在资产的计量方法和交易的核算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所得税核算方法发生变化。一是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发生变化。原所得税会计准则以损益表为核心,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口径和时间上的不一致,来计算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新准则提出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的概念,明确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按照其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是所得税核算方法发生变化。原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彻底改变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其次,企业投资房地产会计处理发生变化。根据新会计准则,对准则规定应归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应在会计报表中单列“投资性房产”科目,按照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在明确可以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这种模式下不计提折旧或者摊销,公允价值与原账面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三、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鉴于新旧会计准则相比较存在较多的差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无疑将会对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对施工企业业绩的影响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施工企业可能会考虑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前突击调整账务,以免在应用新准则后因为新准则对某些会计处理限制而影响企业利润。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长期性投资一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那么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而在原准则下较多企业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作为调节企业年度间利润的工具。在行业景气时通过计提各项减值准备隐藏利润,在行业低潮时通过转回减值准备来提升企业业绩,能够平衡年度间利润,满足企业上市或融资的需求。因此,企业首次实施新会计准则前,可能会通过突击调整隐藏的利润从而对企业业绩一下产生较大影响。
(二)计量方法对资产重新估值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对银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引入国际标准的过程,有利于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将对我国银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有助于银行业走国际化道路
本次会计准则的制定及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金融工具系列准则,其主要精神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内容已基本一致,这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中国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已于2006年上市。此前,中国银行的控股子公司——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在香港上市。在股份制改造及海外上市过程中,我们深感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管理和国际投融资活动的重要性。此前,由于国内准则与国际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国内企业到海外融资,其财务报表往往得不到认可,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这次的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可以使企业在海外上市时按照国内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之间的差异基本消除,披露的信息符合国际标准,这有利于企业进行海外融资,拓展国际业务,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中国银行在境外有众多分支机构,实施新会计准则有利于中国银行与国际先进同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利于中国银行向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努力。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有助于提高银行业管理水平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经济行为确认、计量、列报的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管理理念,加强风险驾驭能力。例如:《金融工具列报》准则规定企业必须披露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公允价值、流动性风险等业务管理信息。为此,管理层必须理解准则阐述的关于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概念的含义,进而理解其中蕴涵的科学理念,将这些管理理念运用到银行的日常运营、流程改革和系统改造中,并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增强银行防御风险的能力。
对此,中国银行在编制基于国际准则的财务报告中深有体会。详尽的披露要求对于企业改进内部管理理念,深化内部流程改革,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尤其是风险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管理层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关注银行运营过程中风险的变化,及时识别各种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把各种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这次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整,披露内容更加丰富、透明。这有利于加强监管部门、企业内部各层面、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有效的激励、监督与约束机制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四)新会计准则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良好形象
从各市场经济国家来看,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不仅仅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反映,也是企业形象的代表。这次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提升企业良好诚信的形象。
二、执行新会计准则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
中国银行在进行国际财务报告转换工作中,在财政部、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债券资产分类计量方面、衍生金融产品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负债)及相关损益方面、按照贴现现金流模型(dcf)和迁移模型(mm)提取贷款减值准备方面已率先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一步,中国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上述工作并落实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其他计量及披露要求。
需要看到的是,国内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其真正的实施工作将任重而道远。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绝不仅仅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变更,更是对现有业务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一个巨大挑战。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是一项需要全行员工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财会部门及各业务主管部门都应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并对各自主管业务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操作流程、产品设计思路、电算化系统状况、税务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新会计准则进行比照,寻找存在的差距,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新会计准则的精神要求嵌入到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中,并借此契机,进一步提升银行的业务发展水平及内部管理水平。
在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着四大挑战:是否具备足够的熟悉新会计准则的财会人员;是否具备拥有丰富财务判断经验的业务人员;是否有合适的计量工具,准确测算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摊余成本;是否有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新会计准则关于风险管理信息的披露要求。
针对上述影响和挑战,中国银行将积极准备,全力以赴,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及时修订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要把这一要求贯彻到全行的日常财会工作中。
二是针对新会计准则组织全行范围内的学习与培训,全面提高财会人员和其他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新会计准则深入人心,会计人员熟练掌握。
三是建立健全新会计准则体系贯彻实施的配套制度。中国银行将对各产品领域进行全面梳理,将目前的业务管理模式、操作流程、产品设计思路及电算化系统现状与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比照,寻找存在的差距,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法,借此全面提升中国银行的内部管理水平。三、实施新会计准则面临的难题及需要解决的配套问题
(一)实施新会计准则面临的难题
1.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及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这将直接增加商业银行进行会计核算的难度。此外,新会计准则要求对衍生金融产品进行估值,这种确认和计量要求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对商业银行的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会计准则大量引入“现值”概念,以贷款为例,如将贷款区分为未减值及减值贷款,由此涉及的信息维度将区别于传统上的应计和非应计贷款概念,由此所产生的贷款及应收息科目将主要反映“摊余成本”。为满足新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同时反映与客户端的债权,商业银行将必须设置两套账目,这对商业银行的电算化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他,如复杂衍生产品估值模型的确定,也需要较高的系统程序来实现。
(二)需要解决的配套问题
1.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和实务特点。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许多交易或事项采取了完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公允价值相对容易取得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实施比较容易。在我国,某些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相关的配套制度还有待完善,完全采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环境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采取了适度的态度。但应该注意到,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直接获取,尤其是非市场化资产的价值确定将依赖各企业的模型来估算和验证,为增强各企业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应为公允价值的获取机制提供较为详细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