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

第1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分级核算,因为施工企业生产存在着地点不固定、生产分散及流动性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将施工生产与会计核算进行结合,并科学合理地反映施工生产的经济成果,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采取分级核算方法;二是单位工程成本单独核算,也就是施工企业会计需要根据每项工程分别来核算成本,分别考察不同工程的具体特点,同时使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的计算口径一致,便于进行分析;三是分阶段进行工程成本核算与工程价款结算,因为建筑施工工程存在着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若在工程全部竣工后进行成本核算与价款结算,就需要施工企业预先垫付大量资金,这会造成工程施工中的资金供应问题,也不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各阶段经营成果,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是分阶段进行工程成本核算与工程价款结算,根据已完成工程情况分期核算,并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未受重视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及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建设成败,其经营理念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效果具有较大影响。根据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来看,企业管理者并未真正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导致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十分普遍。而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管理者认为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为资金运动,只注重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忽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二是各部门协调沟通不畅,财务部门只能依赖于施工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核算,这就极易造成成本核算失真,进而影响管理者的经营决策,甚至有可能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2.2建筑施工企业监督不到位

良好的监督机制是保障企业财会秩序的基本条件,也是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现在,仍有一些企业并未在内部监督中明确各自职责,甚至有些企业都未能建立或执行内部监督制度,而外部监督又过于形式化,最终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处于无监督状态。久而久之,有些企业就会为节约成本等,或不遵守会计准则,或一人担任多职,严重影响会计核算质量。

2.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能力与素质不够

近些年来,建筑施工企业财会人员队伍逐渐壮大,但很多企业也只是关注财务人员数量,却忽视了人员质量。财务人员或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证,或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或实践能力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等不良现象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人员管理中,忽视团队培训,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一些专业性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若一味固守陈旧理论,必将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优化策略

3.1转变理念,重视会计核算工作

为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所需的会计核算机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能形成科学的成本效益观、风险收益均衡观,主动接受会计核算新理念,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各施工企业应不断改进会计核算相关制度,通过各部门在结构与权额上的相互协调进行资源配置,严格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树立会计核算的新理念,认真学习与贯彻新会计准则,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

3.2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应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施工企业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会计核算工作化繁为简,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会计软件系统管理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另一方面,实现监督考核的自动化,确立明确合理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标准,并充分运用自动化系统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加强内外部监督,全面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3.3加强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成情况有着密切关系,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人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努力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在会计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培养;二是加强现代化管理思想宣传,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保障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结果的科学合理性。

4结语

第2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一)独立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一般都是由各种单个的项目组合起来的,例如房地产建设项目就包括土建项目和电气安装项目等,这些单独的项目在工程造价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采用的都是“定单成本计算法”,对每个单独的项目进行单独的核算,达到工程预算成本计算基础与实际成本相统一的目的。

(二)分级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业务开展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施工企业的材料物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等都随着工程项目部的业务地点而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反映出真实的项目建设情况,需要采取分级核算的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核算,避免出现会计核算业务与施工具体情况相脱节的现象。

(三)分段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投资回收周期较高,很多情况下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垫付大量的资金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采取竣工核算的方式会对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进度。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除了一些施工期限短、工程造价低的建筑工程采用竣工核算方式以外,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都采用分段核算的方式进行。

二、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存在滞后性和失真性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企业开展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信息传递存在的滞后性和信息传递的失真性无法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基础。首先,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会计核算面临着庞大、复杂的工程记录、工程报告和工程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信息的繁杂性。其次,建筑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和工程部业务大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相关财务报账、发票票据等无法第一时间传到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手中,不论是通过外部快递的方式,还是内部传递的方式,会计信息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外,由于会计核算人员拿到的是经过传递后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相关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的执行标准,导致会计核算人员在核算工作中不明确核算主体是谁,也无法按照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量和企业性质规模进行合理的核算。其次,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成本支出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对核算方法选择错误,有时候为了达到施工企业的某种目标会故意会当期利润进行改变,这些不规范的核算操作都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与实际情况有着较大偏差的信息。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内容方面也存在着不全面、不科学的问题,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不仅包括已经明确发生的支出项目,而且也对一些需要处理分析的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也要进行核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方面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掉。从而无法保证建筑施工项目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主体,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筑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首先,随着会计电算化学科的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提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工作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现代办公能力较低,有的甚至无法开展电算化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其次,有些会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被人误导、利用,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和财务报表,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另外,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提高,但是很多建筑企业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也就无法进行正确、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工程性质制定合理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从而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和规范操作标准。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的核算主体,界定明确的权责关系,结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健全相关规范操作标准,积极转变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其次,结合工作经验充分考虑建筑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并对这些特殊情况下的会计核算工作要求和相关操作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例如异地工程经济活动的提前报批、发票凭证保存等等,让建筑施工企业各个环节的会计核算工作都做好有据可依。另外,要提高会计核算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地位,让职工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将会计核算工作与职工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政策相挂钩,完善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与时俱进的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现代化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首先,在设施设备上配备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以及相关的财务处理软件等信息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提高会计核算的采集、录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从而降低人工核算成本,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系统核算工作平台,各部门和各项目部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将会计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到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手中,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会计核算人员也能够将核算结果通过系统平台及时的反馈给各部门,为各部门下一步的建设计划和方案调整等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能力高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队伍

综合素质能力高的会计核算队伍能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根据施工企业发展需要,结合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原有水平,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训方案,通过讲座、座谈、上课的方式将会计核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传递给工作人员,并且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经验的共享。其次,注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培训,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防止各种会计核算舞弊、钻制度漏洞的现象发生,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

四、结束语

第3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核算方法,也由传统核算方法向科学化核算逐步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下《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分析了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规范施工企业财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财务核算 制度 建筑施工

一、新会计准则下《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5 号——建造合同》的颁布,虽然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但也存在影响施工企业准确执行建造合同的因素。

1、积极方面:(1)新建造合同准则核算方法更符合企业的实际。建造合同准则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成本,能更好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2)新建造合同准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建造合同》强调成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强调成本管理的过程监控。因此,可以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消极方面:(1)执行新准则过程中存在着阻力。部分领导及财务人员对建造合同准则的内容和实质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了建造合同准则的正确执行。另外,个别部门及其领导认为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是财务核算的问题,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没有关系。(2)完工百分比难以确定。完工百分比的确定是确认建造合同收入的关键环节。完工百分比法的关键是确定完工进度。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价值较大,生产周期很长,经常发生工程变更,引起合同总造价的变化。此外,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难以准确预计,影响了完工进度的计算。

二、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作业项目一般都具有流动性,因此使得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工程周期长、产品多样化等特点。鉴于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的自身特点,从而与其他企业的财务处理也有所差异,但目前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还存在一定不规范之处。

(一)经营者对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视不够

从我国施工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很不诚信的项目经理就想法转移亏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虚增成本和费用获取利益,然后将矛盾和损失转移给公司。另外,成本核算制度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没有将成本核算当作会计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致使财务部门外的其他作业部门对基础成本信息的核算不清楚

(二)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施工队伍鱼目混杂,企业应设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够健全,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准确汇总报表会出现较大的困难,分属单位或部门的会计信息可能出现严重的漏报现象。不健全的财务核算制度对挂靠企业更是形同虚设,其根本不能按照施工企业的要求提供财务信息。

(三)数据统计不具体,给财务核算造成困难

数据统计是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一般来说,保证工程项目财务核算比较准确的主要依据是事先统计、汇总的数据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数据统计不具体,会导致财务分析难以深入开展,难以反映出人们凭直觉不易发现的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既不能如实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也无法实时了解各区域分公司、项目部的真实情况。

(四)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主要问题在于:施工企业中有些财务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甚至不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有些财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领导的指挥下制造虚假财务信息,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财务核算意识

一定要转变管理观念,将财务管理视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而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相应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把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人员及项目经理的重要考核内容。规范财务核算,严肃财经纪律。上级主管企业应严格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规范财务核算,认真执行相关财务制度,遵守财务核算原则,并做好检查监督,发现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财政、审计等检查监督部门,有必要在对企业的检查监督过程中,重视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有效地促使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地方财政部门可否在《企业会计制度》总体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细则,从制度上规范其财务行为。《建造合同》准则对施工企业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建造合同准则能使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二)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

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由于项目部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尽到他们的职责。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应加强对新会计核算办法及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核算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程序,从成本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主要环节逐一落实规范的管理程序,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施工企业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核算是企业内部制度的中心,而财务人员是承担财务核算职责的主要人员,因此财务人员要有足够高的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担当起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并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重任。针对当前施工企业财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立刻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财务操作能力。

第4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论文摘要】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国家基本建设重要的实施者之一,其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同样至关重要。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令人担忧。这不但弱化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而且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就结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力图保证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维护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前言

施工行业的特殊性促使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然后从实际出发,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这也是摆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者及管理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造成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三方面: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及外部性问题、会计监督机制不合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及素质偏低。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及外部性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经营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无疑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生成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是有很大关联的,使得控制和掌握会计信息主动权者利用这种不对称性愚弄公众,甚至弄虚作假,伪造会计数字,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十分突出,这种外部性,使得会计信息负责人、报表编制者等会计信息行为人利用这为自己谋利益,这可以说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不合理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机构是自行设置的,会计机构相关人员也由项目负责人任命。项目负责人能掌握和控制项目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同时外部缺乏一定的压力。尤其对项目经理人员而言,会计舞弊及会计失真所带来的好处由其享有,企业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就不可避免了。可以说,当前施工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十分不合理。在这方面,应切实负起责任,加强企业外部的监督力度。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失范、素质偏低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素质偏低说的是会计职业规范的缺失甚至丧失,业务素质跟不上。近几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出现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专业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而对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不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财经制度等不仅不熟悉,在工作过程上还不依法办事;甚至有的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十分淡薄,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个人利益膨胀,根本无原则可言,故意伪造、毁损会计资料。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为了治理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使得会计信息真正起到参与管理和决策支持作用,这涉及到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的诸多方面,应当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再根据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来采取相应的的治理措施,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真实性。

(一)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会计法规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指导思想不端正,可以说是造成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必须组织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使他们提高自身的会计法规意识,端正自己的指导思想,从而明确自己对会计资料和会计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的责任。

(二)构建规范化的治理结构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者应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这就要求按照现代施工企业制度要求,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确。可以说,只有产权明确,才能财务清晰,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能解决。同时,可以将施工企业会计人员以及会计行为人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使会计人员及行为人不仅在如实反映情况方面真正履行职能,还能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从而提供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外部的监督力度

这就要求首先在审计、财政、税务三方面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其次由于当前面对各种会计监管形式,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间,政府的会计监督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政府的会计监督和管理就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监督应当以其合法性、真实性作为政府对会计信息监督和管理的核心,始终围绕施工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法、是否真实来进行。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注册施工企业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任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就是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对保证会计信息真实至关重要。会计工作涉及面广,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财务会计知识,还需要他们必须懂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要达到标准要求,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人员队伍,建立施工企业会计专家库,以适应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或会计工作的需要。此外,也可以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使会计人员熟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及行业规章制度,促使他们更好的全面掌握施工行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减少因会计技术失误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下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四、结束语

要切实解决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以说,是一项长期而又繁杂的系统工作。必须针对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着眼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会计法规意识、构建规范化的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外部的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等,从而有效抵制建筑

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易永旭.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3,(5).

第5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一、前言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描绘城市蓝图、勾画未来的使者,担负着城市建设、美化家园、造福人类的重任。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庞大的固定资产给财务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行业持续过热、迅速发展的现状,如何利用有效、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防止资产流失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开展也如火如荼,其施工种类包罗万象,以大型项目为主,道路升级、桥梁、地铁建设、棚户改造、楼宇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均属于其工作范畴。如此庞大的施工建设,其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无疑是巨大的。而企业原有资产和新增资产在财务管理中的体现及保值增值又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态势,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工作倘若仍旧一沉不变,则必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二、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担负着多种生产管理职能,与一般企业不同,其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特点较为明显,即建设规模的庞大、工作性质的复杂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中企业所用设备的众多,不仅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因此势必导致企业对设备引进、管理、存储、维修、报废、更换、组装、搬运等一些列环节的资金投入。可以这样说,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金额要远远超出其他投入。而这一现象又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当固定资产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折旧、损坏的现象,而维修又会进一步带来固定资产的减值,使附加费用进一步扩大,这将造成企业为了弥补固定资产的减值而挪用盈利的一部分用于维护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的盈利需要大型建筑项目的依托方可实现,没有施工项目的开展,施工企业将成为空壳。而施工项目的不同又导致了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不断变化。用于这一项目的施工设备在下一个项目中可能根本用不到,因此随着项目的变迁,新增固定资产的机率将会大大增加,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会计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总额中通常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对企业会计信息、经营成果等造成较大影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体系需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将固定资产定义为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3、单位价值较高。同时附加了两个确认条件:①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尽管《企业会计制度》有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但企业在实务中可根据不同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具体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导致了不同企业相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可比性,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也不再具有可比性。此外,《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减值准备等方面的规定虽然也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强调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但此举实际为某些企业人为控制利润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二)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企业可以自己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使部分企业不完全合理地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使部分本应该进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资产不再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尤其是部分金额较小的辅助经营设备,如:办公设备、通信工具、生活用具等,此类资产的管理程序、方式变得粗糙、简单,使得该部分设备远未到达使用年限,便被企业当作“废品”提前处理,使企业资产流失现象加剧。在施工企业这种现象尤其发生的频繁,通常有的辅助经营设备在一个工程项目(通常为18-24个月)结束后便被变卖、处理,严重导致了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

(三)影响固定资产使用者的价值体现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较分散,同一设备在不同项目部、不同使用者之间经常变动;而对于同一设备来说,购置使用初期明显生产能力高、维修费用低,使用后期则刚好相反,对于使用直线法折旧的企业来说,同一设备前、后期的使用者却承担着相同的折旧费用,这就在使用者价值体现时显失公允、形成了明显的偏差。随着施工企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使用费在工程造价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目前,机械使用费在工程造价中通常占18-25%,这种偏差必将愈加突出。

(四)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在今后的实务工作中应当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1)由于《准则》没有明确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似乎已经落后于现在的经济发展现状,各企业为了核算的一贯性,势必自己制定并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由于各企业管理者思路的差异,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有区别,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为消除这种现象的发生,由建筑施工企业总部根据施工行业的生产特点,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的使用特点等因素,制定一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在经济环境变化不大时保持相对稳定,使建筑施工企业行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一致,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内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保持一致,从而保证相当时期内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同一企业及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在总部制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后,企业在实务中不能再将金额相对较小的辅助经营设备作为当期费用项目进行账务处理,企业的固定资产必定变得繁多,管理变得更加费时、费力,为避免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耗费过多的资源,企业可以将固定资产从购建、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对固定资产进行则进行分级管理:大型、关键的固定资产由公司总部核算与管理;项目部管理小金额的、对经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辅助设备,但此类设备的核算与管理必须遵循公司规定的固定资产核算原则,公司总部对此类设备的核算与管理进行监督:建立台账,在报废、变价处理此类设备时予以审核、监督,从而有效地避免资产的任意流失。企业为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发生,还应加强盘点工作的实施,盘点工作最好由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参加,全面盘点工作则保证每年进行一次。

(3)目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固定资产核算若采用加速折旧法,基本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各项条件和要求;然而,如果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那么同一固定资产前、后期使用者的价值体现显然有失公允,而且建筑施工企业的设备使用情况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有些项目还有冬歇期,这样更加重了固定资产使用者价值体现的失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处理:将大型、关键设备由集团公司总部管理,折旧由集团公司总部每月计提,集团公司根据设备的新旧程度参照折旧金额每月对项目部收取租金而不是按折旧金额收取费用,以此来平衡同一设备前、后期实现效益的差异。集团总部统一购置固定资产,统一调拨。避免盲目购置固定资产,使本来可以重复利用的固定资产闲置,造成铺张浪费。

(4)制定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构建财务管理的统一平台: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针对固定资产采购、入账的流程进行严格的约束,即在购置前通过年度总预算、季度财务预算审核新增固定资产的必要性及购入用途,在批准采购后必须统一纳入集团公司年度总账,充分强化其统一管理固定资产的全面掌控力。同时对新增的固定资产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包括产品用途、价值、购置年限并作出准确的价值评估,形成有力的管理依据。集团公司将原有或新增的固定资产投入项目部,并做到准确登记、严密把关、逐条核实、完整备案,从而评估出各项固定资产变动的周期与价值波动取向。当整个施工项目完成后,集团公司还应履行再次评估的任务,做到回收及时、再分配合理、登记准确、变动细则明确,、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在集团公司的宏观管理基础上,因此,构建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使之与下属企业间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实时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数据共享的过程中,集团公司行驶对下属企业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各项建筑施工任务,使施工作业按部就班的进行。同时,固定资产的所有数据变更、情况登记均将如实的反应在管理平台中,使数据被篡改、误操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5)实行监管责任制、拓宽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途径:在实行集团公司宏观管理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设立专人专项的固定资产监管责任制,对资产项目的真实性、合理性做进一步的监督,加强固定资产变动的有效监督,使资产的价值评估、变动做到有理、有据。同时,还应进一步拓宽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途径,使其尽可能的在有效期内创造更多的服务价值,尽量减少闲置资产、控制折旧速度,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做到环环相扣、严格紧密、真实有效。

(6)为防止企业随意调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恶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计,出具报告判断该企业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社会有关部门则可以对会计信息评估结果差的企业加强监督,对连续会计信息评估结果差的企业则进行相关处罚、直至停业整顿等。

(7)为防止企业善意行为导致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提高职业判断力。由于《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扩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在对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力求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一项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进行透彻的了解,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一定广度,并要熟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宣传新的会计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对其要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阐释和开展讨论,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供会计人员学习以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

第6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应对策略

ˎ ̥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process, accounting as a to provid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the basic function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bu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the situation quite common. Based o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reason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as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财务报表或者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企业的会记信息失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件事情,因为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一旦发生会计信息失真,无论是非故意的会计错误还是故意的假帐问题,其结果都是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非但不能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预测分析作用,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了社会经济的有效健康运行,会计信息必须要能反映客观事实,确保真实性。因此对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析具有深远意义。

1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1客观原因是会计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其形成过程的“隐蔽性”和社会各界参与程度的不够,势必影响会计准则的普遍可接受性和合理性,当社会各利益主体不能在准则制定阶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时,就在事后执行当中违背诚信原则,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能因此而生。另外,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给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合法空间。首先,会计核算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而现实中这些假设并不总能成立,如货币计量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提供的会计信息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不同会计人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得出不同的计量结果,会计信息失真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再次, 现行会计处理中,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而对各种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也未加明确规定,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准备的核销方法等,会计制度中分别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提供不同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利润值。

1.2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施工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和专业技能低下。

目前我们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尚难承受其相应职务的抗风险能力,不少会计人员甚至直接就是从工班调出来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完全不懂会计基本理论;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虽然是经过了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但对会计法律、法规了解甚少,业务知识不熟练,业务水平低。同时,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对会计法律和各种财经纪律都很熟悉,业务水平也很高,但由于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影响,也能致使其报送虚假的会计信息。

1.2.2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管理的基石之一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管理结构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企业管理的内部监控机制失效,使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在部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所有者缺位的现象依然严重,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的权力超越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者的权力,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有绝对的任免权,在这种体制下,少数会计人员对法人代表唯命是从,任意改动账簿报表,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影响。

1.2.3会计违规成本过低

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强、相关法律规定处罚力度过低。一方面,在现行法律制度下,施工企业管理当局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很小,且不必为企业利润的下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或默认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追究当事者的责任,只要不发生贪污、受贿之事,一般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

1.2.4内外部监管力度薄弱 首先是内部监督不力,即使审计发现舞弊行为,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之下,在工作中履行监督职能大打折扣。其次是社会监督不力,有些会计事务所在利益驱使下,与施工企业一起违反职业道德,出具虚假报告。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策略

2.1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想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企业钱、则、物的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实行会计职业禁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努力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规范,从整体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2.2完善企业管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股权结构决定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决定着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关系的性质,是影响企业管理健康有效的重要因素。当前企业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股权单一化,国有股一股独大,不符合现代企业的股权结构要求。单一化的股权结构难以形成制衡,容易出现企业内部人为控制问题。只有完善企业管理结构,建设合理的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必须力求在股权多元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彻底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细化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权利;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目标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现阶段应积极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兼并市场等外部竞争市场,让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3加强法制建设,增强处罚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会计造假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是否会选择违约,主要还是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会计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因此,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无疑是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对于造假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要从重处罚,提高会计造假成本,让造假者不敢轻举妄动。

2.4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为了有效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我们还要强化企业内部的审计和监督工作,积极督促各个企业建立并且不断的完善内部审计和监督制度和体系,切实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夯实会计行为有序进行的基础,从而在真实、可靠、可信的会计信息的指引之下,建立标准科学规范、内容客观真实、反映迅速及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企业还要努力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强化外部监督职能,提高中介机构队伍业务与质量建设,提高中介机构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结语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切身利益,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于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工作,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得我国建筑企业建设的秩序规范有序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跃.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治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07(2).

[2]俞文青.施工企业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3]张安群:中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讨[J].总会计师,2007(3).

第7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信息质量 工作素养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专业管理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相关决策三方面的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等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真实的会计事项记录,才能出具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有效的经济决策,会计信息真实与否,同时也对会计职业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会计工作的基础管理

会计岗位需要有详细的工作职责划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会计信息来源的准确,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会计主管、出纳、核算、财务档案管理。从体制上相互制约,帐目、资金、物品分管。并有计划的进行岗位轮换制度,使财会人员熟练各项工作的同时也起着相互监督的作用。帐目、款项、各类事项在正常运行中,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管。

会计主管主要工作负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财会制度,制定财务运作方案,辅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监督财务流程的正常运行。财会主管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利,才能更好的主持财务制定方案,才能更及时准确的核算财务预算。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主管要善于总结经验,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按时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报表,做到数字真实、账目清晰、计算准确、内容完整。定期做好财务汇总凭证,认真审核各项收支的原始票据,专用资金来往款项做到详细的及时的清算。做好工作预算,定期组织单位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清查,核实,确保财务账目的准确性,加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

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状况拟订一套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办法》。出纳的工作就是要依据这个资金控制办法对各项资金的往来、办理款项、银行结算、支票规范使用、保管库存现金、相关印章。工作务必细致认真,根据办理的收款凭证,详细按顺序登记,现金和账面的余额要及时和相关部门核对。遇到未达款项要及时查询,杜绝空头支票。支票上注明款项用途、签发时间、所属单位、规定限额、预定期限。对填写错误的支票要及时加盖“作废”印章,与存根统一保存。对丢失的支票及时到银行挂失。保管现金的数目要准确,保管好密码柜的钥匙和密码,不得随意转交。在登记注销支票的时候,严格控制印章管理,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设立单独帐薄进行支票管理登记,领用、注销必须手续齐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审核审批票据真实。对于大笔资金项目必须交与会计主管人员审核签字盖章,才能办理。财务手续齐全,发票上经手人、验收人、审批人签字方可入帐。做好每日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好现金结报单。及时上交每日资金报表,和银行存款报表。出纳工作是财会最基础的工作,在处理每一项业务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准确无误。

核算的工作范围包含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来往账目核算、利润核算、涉税业务核算、等几个方面。做好核算工作才是在会计基础工作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途径。轻点盘活固定资产,是资本运作的固有方式,它需要一些准确的数据做依托,这就是资产核算的价值。存货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一个部门的投入产出的比例是否科学的沿着盈利的目标前进,实事求是的核算,不夸大,不隐瞒,才能给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才能使决策者有正确的工作指导方向。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产品的价值,产成品过程中的消耗,报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利润是否可以成正比,盈利的目标和真实的成本是不可分割的。来往账目的核算,从实际意义上来谈,这个核算项目是人员、物流管理的一个分支。做核算工作,虽不像决策者一样有决定权,但是决策者在做一项决定的时候离不开财务报表上的每一个数据。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全是依赖核算这项工作来把关的。利润核算和涉税核算是最容易犯错的项目,有的部门为了节约开销就会在偷税漏税上下工夫。由于一些企业的经营者自迅速膨胀,会计人员的利益直接与企业利益密切关系。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为了使行业走向正轨,核算员在具有一定职业操守的同时也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办理纳税的基础事务、增值税核算与申报、消费税核算与申报、营业税核算与申报、土地税核算与申报、财产行为税核算与申报……等会计核算知识和操作规范。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会计主管、出纳、核算的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统筹管理在这里我们要单独设立财务档案管理机构。可以方便会计信息使用者随时亲自审阅财务状况,给财务监管机构提供便捷的监管方式。通过规章制度约束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的方式在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准确性。财务基础工作在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下才能相互制约,用准确的会计信息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会计档案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会计档案的保管必须齐全,不仅包括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和财务报告类,还应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等其他重要的会计专业资料。规范化的会计档案管理,不仅外观美观,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利用效果。企业应当对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类别统一格式和规格装订,达到整齐划一,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正常有序、会计工作秩序规范化的需要,是提供真实可靠财务数据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其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并且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试想,如果发票没有按规定审核、会计凭证填制不合规范、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那么会计报表就不能及时、真实、客观、完整的反映一个单位的经营成果,就会影响到经营者的决策,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对会计资料的及时了解和利用。影响到会计资料在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

我们必须切实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为使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就要做到依法记帐、算帐、报帐,实现会计工作秩序的根本好转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拓展会计管理职能,更好地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运行机制,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财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工作管理中,下属各个岗位人员的配备,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公司的经营者沿袭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习惯在财务部门安插自己的可以信赖的亲信,来确保会计信息服务的便捷和可靠,这个方法是不科学的。一个管理者的经营之道不应该在投机取巧里做文章,要立足实际,才能目光长远。单凭操控帐面的几个财务数字,偷税漏税是不能创造出好的业绩的。

在财务工作中经营者要任用专业会计人才,这一观点是一定不能忽略的。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会计行业的资格认证也趋于完善,会计师的考核任用,有效的服务社会。高等院校经过系统培训大量为企事业,机关单位及时有效的输送大批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才。用专业的会计来保障帐目的清晰、财务运转的清楚、财产消耗的真实。记账凭证汇总的准确,总分类帐目的准确,各明细分类帐户的准确,银行帐户资产的准确,税务申报的准确,这几个项目是考核会计工作者素质的重点体现。

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队伍,是保证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前提。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后续的培训学习必须加强。企业应建立常规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财政部于2006 年2 月正式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企业财务人员和财务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次巨大考验,全体财务人员面临极大不适应,所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知识理论水平,是当前会计人员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做假账! 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总结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基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财务信息复杂,多变。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不单纯的靠几个财务工作者来维系,财务工作要有精良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科学管理方法来运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也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整体提升,对巩固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之我见.[J]《当代经济》2008.06

[2]于海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7

(上接第62页)

原因。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者应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审计的真实。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按照现代施工企业制度要求,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确。可以说,只有产权明确,才能财务清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审计失真问题才能解决。同时,可以将施工企业会计人员以及会计行为人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使会计人员及行为人不仅在如实反映情况方面真正履行职能,还能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从而提供真实、客观的经济审计。

(三)加强外部的监督力度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外部的监督力度,要求首先在审计、财政、税务三方面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其次由于当前面对各种会计监管形式,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间,政府的会计监督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政府的会计监督和管理就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监督应当以其合法性、真实性作为政府对经济审计监督和管理的核心,始终围绕施工企业所提供的经济审计是否合法、是否真实来进行。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注册施工企业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任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经济审计的可信度。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审计的直接提供者就是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对保证经济审计真实至关重要。会计工作涉及面广,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财务会计知识,还需要他们必须懂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要达到标准要求,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人员队伍,建立施工企业会计专家库,以适应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或会计工作的需要。此外,也可以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使会计人员熟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及行业规章制度,促使他们更好的全面掌握施工行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减少因会计技术失误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下而造成的经济审计失真。

总之,切实解决好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审计失真问题,保证经济审计的真实是一项长期而又繁杂的系统工作。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针对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着眼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会计法规意识、构建规范化的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外部的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等,从而有效抵制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审计失真的发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确保国家基本建设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杜德权.诌议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J].会计实务,2010,(7)

[2]张素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8

[3]骆剑霞.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和预防措施[J].科技资讯,2008,(1)

第8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原因

1.经济新形势。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发展形式还是发展模式都越来越完善。在此背景下,传统建筑施工单位组织形式已然无法更好地满足当下需求,网络组织方向愈加重要。随着网络组织形式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企业应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利用全球化视角和理念开展建设,这不仅能加强完善与优化以往的会计体系,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所应用的全新技术和运营模式等,促使管理会计发展越来越重要。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应注重外部价值的协调和创新,在此阶段,要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充分融合在一起,充分掌握企业经营与发展情况的同时,也能帮助企业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2.会计工作发展迅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阶段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管理会计相当于深化财务会计。简而言之,无论是两者的存在还是发展,都是为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理会计作为延伸,其发展体系与财务会计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站在发展效果的角度上来看,管理会计发展效果更明显,且适应性强。由此不难看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关乎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新形势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丰富,以往财务会计普遍是围绕企业主体进行的,侧重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与生产。而针对管理会计来讲,其不仅可以对企业任意一部门进行会计核算,而且也能深入到具体生产过程,主体广泛、范围规模大等优势较为显著。除此之外,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不断融合,能使得会计工作定位与职能更加清晰,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会计主要是确认和记录已经完成的事项,帮助领导和管理人员更加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与经营情况,而管理会计工作则更加严谨,且工序繁琐。管理会计工作是以财务会计工作为前提,整合特定时间的情况并加以分析,以此来确保获取的发展数据更加全面与精准,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和规划提供协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①来源与目标一致。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均能为建筑施工企业规划发展目标提供协助,且指引其未来发展。针对管理会计工作来讲,能获取各方面的信息,针对财务会计来讲,其会直接接触程序记录表和财务报表,当然,管理会计工作也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工作不在会计系统内同一个分支当中,但是其信息均是原始生产资料,最终目的也都是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主。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均在管理活动的范围。众所周知,会计工作不仅能为管理建筑企业提供协助,而且也有利于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当然,不同建筑施工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也大有不同,以传统会计工作为例,受到客观环境和重点技术的影响,其是以核算工作为主。建筑施工企业应具有前瞻性,不应将会计管理活动控制在某一功能上,其作为建筑企业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与收集加工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加工过程能起到调节经济活动发展的目的。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应做好会计工作的总结与记录,并以管理理念为前提,明确企业最终的发展目标。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①工作侧重点方面的区别。首先,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侧重点来讲,其注重的是内部经营管理,企业决策者会对财务数据和相关业务活动的整合进行分析,为规划、决策等工作提供参考。其次,针对财务会计来讲,其是以记录、计量建筑施工企业以往的交易为主,通过财务报表或者报表附注等形式,呈现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状况、负债与现金流量等信息。综上,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而财务会计则侧重于历史数据的彰显。②作用时效方面的区别。首先,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来讲,其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开展预算、规划、决策等工作提供数据信息参考,是以企业未来为主体。因此,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会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为基础,而决定定期或者不定期。其次,针对财务会计来讲,主要是用来记录建筑施工企业资金运行的实际情况或者交易等方面,普遍需要像外部利益相关者公布财务会计。因此,财务会计一般会在每季度或者每年度,拟定规范、统一的财务报表,也就是定期报告。③信息特征方面的区别。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信息特征方面的区别来讲,管理会计信息数量与财务会计相对比而言,管理会计信息数量要更多,并且其中也包含诸多财务信息与定性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格式丰富,而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格式则是固定的,普遍是以计量的形式呈现在财务报表中,另外,也需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规范要求。

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策略

1.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体系。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充分融合在一起,能起到丰富会计理论的作用,会计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体系,能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当然,在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与建设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落实管理会计的管理与决策作用,加强完善与优化管理工作,为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协助;第二、相关人员应明确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重要性,确保获得更加精准与全面的财务工作信息。2.建筑施工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国家与政府应大力支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政府以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发展与市场行业为基础,采用定点定项和立法立策等方式,为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协助。值得注意的是,建筑施工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会计制度,并将管理会计落实到实处,通过财务方式加以分析,以此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整合企业管理会计,也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合理改革,促使会计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其价值。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切实可行的内部制度,使得管理会计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为规范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行为奠定基础。3.整合原有数据。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内容方面大有不同,但信息来源是相同的。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以此为前提,建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系统的数据共享机制,落实共享服务,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高效融合奠定基础,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减少企业人力的投入力度,而且也能促进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共享机制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也可归属到会计部门,即成本会计与销售会计、管理会计与税务会计等。除此之外,ERP等系统也可应用在管理会计当中,将此数据和企业资本业务科学合理的连接在一起,在借助相关信息平台,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使得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建立紧密联系。4.组建高专业水准的人才团队。专业人员匮乏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阶段的最大问题,如果此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那么无论是对会计的融合还是其过程,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管理会计具体职能与财务会计的具体技能等方面,组建高专业水准的人才团队,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利用专业会计协会组建人才交流培训等活动,发挥民间会计协会作用;第二、结合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研讨会,利用论坛等方式开展交流;第三、落实“先培训、后认证”的方法做好会计专业人才的认证工作,追溯其根源,主要是为了确保会计工作人员基础;第四、加大国内各大高校会计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强完善与改革以往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在课程学习中贯彻落实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第五、学习自身应建立会计人员培训基地,注重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以此来从根源加强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适应时展与社会进步。

四、结语

第9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改进

建筑施工行业由于时间跨度长、资金规模大、项目核算内容多等独有特点,导致与一般企业会计核算有较大区别。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取消了原有行业会计准则条块分割的局面,统一行业会计核算的规定,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由于规定过于宽泛,致使施工企业会计的核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思考。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不够准确

由于施工企业生产的流动性强、施工周期长以及施工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的特点,导致成本核算难度大,虽然施工企业都制定了各项定额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超定额以及临时改变定额情况比较多,导致成本核算的原始单据改动大,造成了会计数据的精确性不高,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其次,施工企业的间接成本与费用之间的界限模糊,导致企业在间接成本与费用分摊上面临客观上不准确或主观上随意分摊现象发生,使得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面临挑战。再次,施工企业的经营者对成本核算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主要为资金的动态,只要收入能弥补开支,获得一定的利润就可以了,而忽视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部门无法掌握和记录真实的成本信息,对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将产生不利影响。

2、收入确认不严格执行《建造合同》准则要求

建造合同收入一般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进行,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施工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项建造合同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反映一项或一组合同的实质,需要将单项合同进行分立或将数项合同进行合并。由于单项合同和合并合同存在一个收入划分问题,这就为施工企业进行收入调节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中,强调完工进度计算确认,而完工进度不依赖于工程结算情况来确认建造合同收入,而是从项目本身进行估算,这样的规定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中,由于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完工进度计算方法的理解偏差或者慑于计算过程的烦琐,导致会计人员经常采用了一些错误或变通的方式来计算确定完工进度,这样就容易导致收入会计计量不准确,影响了《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效果。

3、工程物资的会计核算与增值税法规定存在冲突

在具体的工作中,施工企业可能会对各类工程物资在不同项目之间转移,如果不在采用分帐核算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销售会计核算,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由此增加的增值税可以在本期抵减进项税额,如果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则只需进行工程物质划拨转移既可,借“工程物质—A项目部”、贷“工程物资—B项目部”。由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日期和收到日期存在时间差,在抵扣时间上存在差异。往往造成单位忽视了增值税的缴纳,在纳税稽核时会被税务部门按偷税处理。工程物资用于生产时,如形成固定资产,按增值税法规定进项税额不能转出;反之,进项税额就可转出并予以抵扣。在进行抵扣时要提供验证后的税票方可抵扣,否则,不允许转出抵扣。如此,则增加了施工企业的增值税纳税负担, 进而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二、对改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

1、加强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成为企业运营决策最重要的依据,要重视事前预算和事中核算以及事后分析,发挥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数据的收集,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办法来适应施工企业流动性大且原始数据经常变动的特点,充分调动现场工程监理以及核算员的工作积极性。要重视施工材料物资的领、发管理和会计核算,避免事后会计核算造成与施工生产脱节现象,导致成本费用核算不实。再次,要严格地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结合施工企业特点分别设置核算对象,明确费用和间接成本的界限,防止主观上进行人为调节现象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2、准确进行收入的会计确认

一是要更新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通过人才激励计划或统一培训的方式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队伍素质,全面掌握新形式下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造就一支既精通会计知识又熟悉工程专业知识的会计人才队伍,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准确进行合同收入以及工程进度的会计计量,在计量过程中要增强会计核算的可比性与连续性,对于会计估量方法一经采用,就不要轻易改变,如果改变,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的披露,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三是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面对施工企业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企业需要不断的根据新情况来进行会计准则运用,准确把握《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不断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3、完善工程物资的涉税会计核算

增设计划采购用的“物资采购”账户,施工企业采购成本不含进项税额入帐。领用时,无论是施工企业是进行分帐核算还是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形式,都应进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借“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工程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科目。同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增值税税率,防止出现非主观因错误而导致“偷税”行为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便于在进项税转出时能进行一一对应,准确的进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张艳.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