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设施保护条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地产 环评 外部因素 噪声 恶臭 电磁辐射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目前多集中于探讨项目本身所排放的污染及其治理情况,笔者从多年的环评工作中发现,制约项目审批的多是外部因素对项目本身的影响。本文从以下项目规划、噪声污染、恶臭、辐射等方面对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分析,旨在为该类项目顺利通过审批提供帮助。
2、环境影响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2.1 项目用地的合法性要求
近几年来,房地产开发速度加快,许多项目的开发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原有的农业用地或其他性质用地,因此项目选址占地的合法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房地产项目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即建设范围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之内,禁止在规划的绿地、基本农田、文物保护区等其他用地范围内进行房地产开发;同时,房地产的开发用地性质应当符合国土资源部门审批的土地性质,也就是说,房地产项目用地应符合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因此报告应有当地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意见书,作为项目用地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2.2 项目用地原有的使用用途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的变更,城市布局发生变化、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越来越频繁,一些原来的污染型工业企业搬迁,原有用地作为城市居住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这些土地用途发生改变的,房地产项目评价过程中对项目建设场地进行原有使用用途的调查非常必要,要通过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尽可能避免产生环境纠纷。在做房地产环评时要有原有土地的场地环境评价,要对原有土地进行监测分析,并确定土壤修复方案。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4年6月1日),要求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在结束原有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经具有省级以上质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部门对原址土地进行监测分析,报送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依据监测评价报告确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
北京市环保保护局于也于2007年1月17日了“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实施《场地环境评价导则》的通知” ,又于2009年10月14 日了《场地环境评价导则》,规定了土地使用性质变更的场地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2.3 外部噪声的影响
房地产项目选址涉及紧邻铁路、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高噪声交通设施的,在做环评时,要充分论述外部噪声对房地产的影响。对于已建成的交通设施,环评要对现有噪声进行现状监测,并考虑未来交通量发生变化时对房地产项目的影响,充分论述项目选址的合理性。
一些部门对临近高噪声交通设施项目的选址做了具体要求。例如,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环保局于2005年1月了《首都机场环境噪声功能区管理办法》,其中规定首都机场环境噪声功能区内LWECPN≤70dB的区域可以新建住宅、学校及幼儿园;70dB≤LWECPN≤75dB的区域内应该按照当地政府对首都机场2类环境噪声功能区内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可否新建住宅、学校等建筑,新建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应满足LWECPN≤75dB的环境质量要求外,还需使室内声环境达到《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的要求,即室内环境噪声级昼间≤50dB(A),夜间≤40dB(A)。而且提出,在首都机场环境噪声功能区内新建住宅、学校、幼儿园教室、医院病房等,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必须提出防治飞机噪声污染的措施,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
2.4 恶臭的影响分析
恶臭物质分布很广,影响范围大,已成为国家的公害。恶臭对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恶臭还会使人烦躁不安,工作效率减低,判断力和记忆力下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恶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恶臭污染引起的环保投诉越来越多。因此在做房地产类项目时,如果项目选址距离污水厂、垃圾填埋场、化工厂等产生恶臭的污染源较近时,应考虑这些恶臭污染源对项目的影响。如果这些恶臭污染源的项目已经正常运行,那么房地产项目在环评时应对恶臭因子进行监测,并充分论证恶臭对本项目的影响,确保项目的环境符合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如监测不达标的,恶臭污染源在采取可行的治理方案后,房地产项目才可行。如这些项目尚未建成或还未正常运行,房地产项目环评应对恶臭影响进行预测,必要时进行类比分析,确定恶臭对本项目的影响,确保项目满足恶臭污染物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2.5 电磁辐射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磁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也把人们带进一个充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里。电磁环境会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危胁。总的说来,电磁波在人体中会产生热效应和生理效应。实验证明,电磁辐射首先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随后变成内部信号再作用于神经末梢,使新陈代谢、脑电等发生变化。当辐射计量超过安全值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通常,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送变电站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不同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这类电磁辐射按频率不同可分为工频场源与射频场源,射频场源主要由无线电设备或射频设备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与电磁辐射,工频场源以大功率的输电线路所产生的电磁污染源。变电站的辐射属于工频场源,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压电力线、主变压器、高压开关、放电管。
目前,我国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只对架空电力线路的保护区进行了规定,对变电站的设计尚未有环保技术要求。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修改版)、《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8年修改版),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1千伏以下为1.0米,1千伏至10千伏为1.5米,35千伏为3.0米,66千伏至110千伏为4.0米,154千伏至220千伏为5.0米,330千伏为6.0米,500千伏为8.5米。电力施工单位在搭建高压电架的时候,都是按照严格的设计标准进行施工的,充分考虑了高压线的安全问题。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相关规定》,一般1万伏的高压线塔与居民楼的水平距离是5米,11万伏的10米,22万伏的15米,50万伏的25米,高压线塔则应尽量避开居民楼。
房地产类建设项目,除了要保证居民楼距离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足够的距离外,还需要做必要的电磁辐射监测确定项目受电磁辐射的影响程度,为环评通过审批提供必要的论据。
3、结论
房地产类项目由于其自身的敏感性,所以除了要关注项目本身产生的影响外,更要注意项目用地的合法性、项目原有用地性质、外界噪声、恶臭以及辐射的影响,通过对外界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消除其对房地产项目的影响,这样可以科学判断项目是否满足居住要求,从而减少后续不必要的环境纠纷。
参考文献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2010,1.
钱永,农药厂搬迁厂址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科学导刊,2011,30(3)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环境保护局,首都机场环境噪声功能区管理办法,2005,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line tripping fault led by the lack of electrical distance between excavators and conductors in the leveling proces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proposed spec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which summed up experience to reduce that kind of failure.
关键词: 线路跳闸;外力破坏;防范措施
Key words: line tripping;external damage;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M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055-02
0 引言
线路跳闸一直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机械化作业发展较快,在田间架设的线路也屡遭破坏,并有发展之趋势,线路附近违章作业,打井、整地、建筑等施工极易触碰线路,从而引起跳闸,因此,进行配电架空线路跳闸原因的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每一条线路的具体情况,选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
1 基本情况
1.1 故障情况 2011年07月06日10时11分,220kV七翠Ⅱ线PSL603、PRS753保护动作,两侧开关掉闸,A相故障,重合跳三相,220kV七里沟站测距10.20公里,220kV翠微站测距0.68公里。
1.2 故障前设备状态
①故障前设备的运行巡视情况。2011年5月中旬安排220kV七翠双回线周期巡视,通过周期巡视,未发现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缺陷。
②故障前设备的检修检测情况。无检修检测。
1.3 线路情况 220kV七翠Ⅱ线线路全长10.768 km,36基铁塔,1#与七翠I线平行走向,2#-36#与七翠I线同塔架设,全线均为平原地段。1#塔安装线路端口避雷器3支,全线杆塔均加装了鸟剌。
2 故障信息
2.1 故障巡视过程 7月6日10时25分接分公司地调220kV七翠Ⅱ线故障通知后,上午11时40分查找到故障点。现场发现34#-35#距34#塔170多米处A相(下相)导线上、下分裂线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电烧伤痕迹,最为明显的一处为下分裂线损伤6股。判断故障为外力破坏。
2.2 故障点基本信息
①故障点基本参数。
②导线排列方式。220kV七翠Ⅱ线三相导线排列方式为垂直排列,每相分裂导线为垂直排列。
2.3 气象资料 故障发生时当地气象条件:18-29℃,西北风1-2级。
2.4 地形地貌,如图1。
3 原因分析及处理
3.1 原因分析 造成外力破坏主要因素有:盗窃设施、车辆撞杆、车辆违章触碰、杆根取土、破坏拉线、焚烧农作物秸秆、异物短路等。经现场发现34#-35#距34#塔170多米处A相(下相)导线上、下分裂线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电烧伤痕迹,最为明显的一处为下分裂线损伤6股,该线路31#-36#地处山阴新规划建设的北周庄农业示范园区,线路为南北走向,线路往西300米、往东约600多米的范围均为农业示范园区,经调查了解,34#-35#线下施工作业于昨天开始铲除庄稼,今天挖掘机平整土地,平整过程中挖掘机与导线之间的电气距离不够造成线路跳闸故障。
3.2 故障处理 线路于故障当日下午转检修,进行了导线补修处理,16时30分线路恢复运行。
4 暴露的问题
4.1 从故障现场看220kV七翠Ⅱ线31#-36#处于山阴县新规划建设的北周庄农业示范园区内,现开始铲除庄稼、机械作业平整土地,但我们近期没有掌握到这一信息采取蹲守看护去预控故障是造成此次故障的主要原因。
4.2 分公司偏重于高速公路、铁路线下施工的预控,未及时发现线路走廊内的其它施工作业是造成此次故障的次要原因。
4.3 护线宣传力度不够,对大型施工现场、作业车辆的专项宣传开展不够深入是造成此次故障的次要原因。
5 防范措施
5.1 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有效的联络、通报机制。对此区域的施工,在线路防护区15米外设置警示红旗,对施工车辆的穿越,安排专用的车辆通行通道。对区域内的施工队伍和作业车辆司机,由县政府进行培训、考核,签订安全协议书,进行安全抵押,同时由分公司和县政府各安排2名蹲守人员进行联合蹲守看护。
5.2 加强群众护线员的管理和防护意识培训,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宣传工作,尤其要加大护线宣传力度:一是做好日常维护随行宣传;二是对大型施工现场开展专项宣传;三是在大型施工作业车辆雇佣区开展宣传摸底建档活动,并经常提示。
5.3 加大运行管理考核力度。对每条线路应独立建档,分线分杆进行登记,将线路运行情况、巡查记录、设备缺陷、危险点、特殊区域或地段、消缺等全面记录在册,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5.4 完善日常管理工作。在线路杆塔上悬挂警告标示牌、书写宣传标语等,有重点地加强外力破坏严重区的防范工作,防止同类故障再次发生。
5.5 加强设备试验、检修力度。通过预试、红外、特巡、夜巡等手段实时掌握配网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和缺陷,降低线路故障率。
参考文献:
[1]王薇,叶远波.220kV线路保护与断路器逻辑回路协调应用研究[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关键词:高铁;电力施工;问题;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hina'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present supply situation,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begins to develop high speed railway passenger l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gh iron power supply system composition, the common problems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analyzed,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high iron;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5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高铁的突出特点是列车速度高、密度大,列车功率大。目前,列车最高运营速度已达300-350km/h,伴随速度的提高,列车功率也显著增加。列车功率最大已达1800kw左右,列车电流最大达900A以上.列车密度大也是客运专线的特点之一,目前最小列车运行间隙已达3min以内。
一、高铁电力供电系统概述
高铁电力供电系统为除列车牵引供电以外的所有铁路设施供电。高铁电力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外电源供电线路、10KV配电所、贯通线电缆(综合负荷贯通线、一级负荷贯通线)、电力远动箱变、箱式开关站、车站及区间低压馈出回路、SCADA系统等组成。
1、外电源供电线路
外电源供电线路系指从地方变电站不同主变回路上所引出的两路10KV供电线路,高速铁路为了增加供电系统的高可靠性一般采取全电缆敷设方式。
2、10KV配电所
高速铁路一般每40KM左右设一座10KV配电所,配电所由10KV高压柜、高压调压器、动力配电变、400V低压柜、控制柜等组成,主要负责车站及沿线售检票、照明、通信、信号、泵房等负荷用电。
3、贯通线电缆
贯通线电缆主要为10KV高压电缆,从10KV配电所馈出引至区间电力远动箱变及箱式开关站,主要分为一级负荷贯通线及综合负荷贯通线。
4、电力远动箱变及箱式开关站
电力远动箱变主要由高压环网柜、联络柜、单相(三相)变压器、低压开关柜、UPS电源、SCADA通信系统及部分电缆所组成,主要为区间牵引变电所照明及控制、隧道照明、通信基站、信号中继站、接触网隔离开关等负荷提供低压电源。 箱式开关站主要负责通断通往区间牵引变电所的10KV电源。
5、SCADA系统
SCADA系统指远动系统,SCADA系统由控制站、被控站以及传输通道构成。控制主站设于调度中心,被控站设在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接触网开关控制站、电力配电所、箱式变电站等地。远动系统应用远程通信技术,对远方处于分散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遥测、遥信、遥控的系统。
二、高铁电力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用电设备接零和接地保护不安全问题
用电设备采取接零和接地保护都存在有不安全的缺陷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装设漏电保护器的方式来加以解决,使之更安全、可靠。
1、漏电保护装置简称(RCD)作为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通过检测异常电流或电压信号(国内外漏电保护装置均以电流漏电保护为主),经信号处理,促使执行机构动作,借助开关设备切断电源,是用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我国高速铁路低压供电系统采用TN供电方式,掌握漏电保护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常识,对于提高铁路供电部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高速铁路低压供电系统一般采取TN供电方式,当被保护的电路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漏电电流的存在,TA一次侧各相电流的向量和不再等于零,二次侧线圈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经中间环节进行处理和比较,当达到预定值时,使主开关分励脱扣器线圈TL通电,GF自动跳闸,迅速切断电源。
3、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选择漏电保护装置,是实施漏电保护措施的关键,主要看其合适的技术参数。一般而言,要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考察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两个基本参数,同时要考虑极线数。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应符合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并充分考虑供电线路、供电方式、系统接地类型和用电设备特征等因素。安装前,应检查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值和绝缘电阻值,额定不动作电流应不小于电气线路和设备正常泄漏电流最大值的2倍。安装时,要分清装置的电源侧和负载侧,不要接反,并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线,经过漏电保护装置的中性线不得作为保护线或重复接地。
(二)变电所施工中的问题
1、变压器基础未按要求预埋槽钢。
补置槽钢,其位置由电力安装部门按规定划定
2、变压器室高压电缆护管固定支架预埋方向错位,造成电缆护管无法固定。由土建部门负责调整高压电缆护管支架的方向,以保证护管能够正常固定。
3、变压器室大门不是防火门,并未留通风口。按照规范要求,设在车间内的变压器室及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大门未留通风口将造成整个变电所通风不畅,影响设备运行安全。决定换置带有通风孔的防火门,以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4、低压间电缆沟跨越房屋地基圈梁,影响电缆敷设。因低压间占用了房屋走廊的面积,同时也占压了东西向的地基圈梁,对电缆敷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地基圈梁是在房屋整体土建施工前已浇注完成,如发生变动,则将影响幢建筑的稳固和安全,决定在圈梁下部实土层中预埋电缆护管2根,并在管中放置穿管铁丝,以保证电缆能够顺利敷设。
5、变压器室及低压间进门处未设置防鼠板支架,变压器室未设警告标志栏杆的支架,无法进行相应设施的安装。因地基圈梁是在房屋整体土建施工前已浇注完成,如发生变动,则将影响幢建筑的稳固和安全,决定在圈梁下部实土层中预埋电缆护管2根,并在管中放置穿管铁丝,以保证电缆能够顺利敷设。
(三)贯通线电缆问题
1、导线对建筑物安全距离不足
10kv电力贯通线所经地段乡村较多,当地居民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在电力线路附近修建违章建筑物,造成建筑物侵限现象较多。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和施工放炮、施工机械碰线等电线路故障,以及人为偷盗变压器、电抗器、导线、金具、拉线(棒)等现象。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导线对房屋安全距离,要依据《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条例向沿线居民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当地各级政府、公安部门、沿线单位和居民的支持,加强宣传(包括安装、悬挂警示牌)、巡查和打击力度,确保电线路安全。(2)在部分特殊区段,可以考虑将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以保证人身与电线路设备的安全。
2、雷击问题
由于一般对电力贯通线路防雷保护考虑较小,仅对电线路中变压器、户外负荷开关进行了防雷设计,并且一般用阀式避雷器。所以如果所经地区大多为山区,特别是重雷区段,在雷雨季节经常遭受雷击,导致避雷器和瓷瓶炸裂,甚至烧损变压器、户外负荷开关及用电设备等。同时,避雷器炸裂后,引下线极易掉在避雷器支架横担上,引起接地短路故障。
可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电线路本身的抗雷水平。在山区和雷电活动频繁地段的10kv电力线路,悬式绝缘子由2片增至3片,针式绝缘子由P一15T更换成P一20T。利用降阻剂或加盐降低山区土壤电阻率,同时增加接地极来降低接地电阻。(2)选用线路保护避雷器保护10kv电力线路,每隔6~8km选择一高处装设线路保护避雷器,对于电线路上的变压器、负荷开关、电缆头等选择氧化锌避雷器进行保护。(3)在避雷器支架横担上安装引下线支柱绝缘子,即使避雷器炸裂,引下线也不会掉落在横担上造成接地短路故障。(4)上述各种避免雷击跳闸的防雷措施意味着较大的投入。“疏导”型防雷思路则是在电网结构合理、1也不会掉落在横担上造成接地短路故障。(4)上述各种避免雷击跳闸的防雷措施意味着较大的投入。“疏导”型防雷思路则是在电网结构合理、10kv配电所使用性能优良的断路器和普遍使用重合闸的前提下,允许一定的雷击跳闸率,确保雷击跳闸为瞬时故障,从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结束语
高铁电力日益向着自动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经过国内多条重要铁路干线的实际应用,铁路电力施工技术也渐趋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不断探讨,加强对施工中的问题的交流,建设更加适合国内铁路实情的电力系统。
参考文献
[1]王乃永,官澜,李静,等.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对公网谐波影响仿真研究[J].陕西电力,2010,38(4):30-33.
[2]田旭东,宋志刚,刘双全.高速铁路供电负序问题的分析和治理对策[J].铁道技术监督,2008(5):36-38.
【关键词】“三农”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农电体制改革后,打破了原有的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农电安全管理范围扩大,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风险加大,抓好农电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健全和完善农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刻不容缓。这里提出的“三农”安全是:农村电网安全、农村电工安全、农村居民用电安全,乡(镇)供电所只有切实搞好各项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提升乡(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农村电网安全
乡(镇)供电所管理范围内的农村电网应为: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380/220V线路、低压配电装置等的供电设施。农村电网应从规划设计、施工架设、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着手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稳步推行现场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作业。一是对农村电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以及检修、变更、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安全监督;二是农村电网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相关规程为原则,搜集有关设计资料,写出初步设计说明书、投资概算、动工图纸、负荷预测、施工方案等;三是农村电网在施工中,一定要按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一卡”,强化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监理,通过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规范施工现场人员行为,加大违章考核力度,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四是农村电网竣工后,要组织验收,对所施工的设施要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特别是电力线路的线间距离、交跨距离、对地距离要符合规定;五是在从事农村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中,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高空跌落事故,推动全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新局面,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六是加大《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管理好农村电网,是农村供电所现场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网上设备的运行缺陷,严重威胁着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它是安全生产活动中最大的拦路虎,为止,要打掉这只拦路虎,首先必须舍得投入资金,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并及时消除设备的运行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二、农村电工安全
1.乡(镇)供电所所长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发挥供电所所长在农村供用电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所长的安全意识是农村供用电安全的首要因素,落实所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抓好农村用电安全的关键所在,发挥所长基层领导作用是农村用电安全的重要保证。所长是一个供电所的核心,其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所的管理水平。要求所长在开展工作中,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确保不违章指挥,精心组织好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2.农村电工直接在供电所所长的领导之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他们处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农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农村电工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虽然这几年来我们公司也经过多次培训、考核、择优录取,但是这不过是在“矮子里选将军”,大部分农村电工综合素质距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限制了整体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水平的提高。
3.目前,乡(镇)供电所管理的首要工作应放在农村电工的培训上,包括业务理论、生产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严格的教育培训,要经常组织农村电工进行技术比武活动,从所长、生产班长、营业班长开始,让他们做好一个领头羊,才能更好地打开一个农电管理的新局面。
4.建立健全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及省、市供电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结合乡(镇)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每个人,做到“四不伤害”。一旦发现有违章作业或不安全行为从严考核,对已经发生的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分析、处理,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坚决不允许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农村居民用电安全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农村触电死亡的人数高达1万人左右,发生在6kV以上高压系统(含雷击电压触电)中的约占事故总数的18%,而发生在380/220V低压电网的约为82%。农村居民由于文化素质结构的差异,安全用电的意识比较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私拉乱接的现象比较严重,供电企业要广泛深入开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活动,如采用宣传车在全县、各乡镇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在电视台播放电力安全警示片,在交通要道口设置安全用电标语灯箱广告,到中小学校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讲解等,不拘形式地宣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达到提高全民安全用电的意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1.加强农村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管理
防止发生农村居民间接触电事故经过农网改造后的低压电网,由于产权的变更,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法律责任也随产权延伸更直接、更具体,因此在农村低压电网完善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重要后备保护就显得更加必要,同时也必须告之农村居民用户:安装在农村配电台区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是任何形式的触电都能保护的,用户必须安装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防止家庭中可能发生的直接接触触电造成伤亡事故,用电户应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形成农村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保护二级、三级系统,使各级之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
农民在抗旱、排涝、浇灌、农忙季节,发生用电故障或遇到困难时,供电所抢修小分队要迅速赶到现场,解决用电上的实际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量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多数农民对这些电器的使用和维护知识知之甚少,农村电工要能提供家用电器的选用、使用、维修方面的知识。对电能计量装置出线侧(产权分界点),农村居民用户室内的电气线路、设备的安装、维修,要做到耐心解释:以产权分界点为限,产权属于谁,谁就是该产权的安全责任人。针对前期我县发生的几起农村触电死亡案例,迁扯了供电部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违章建筑,及时下达《事故隐患通知书》,限期整改或拆除,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用户自负。
面对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责任非常重大,同时,如何利用好先辈留下的珍贵财富发展好旅游业,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XX古城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渐理性的过程。从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国家、省、市各级对XX古城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全省调整产业结构“1311”项目中,将XX古城列入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十大旅游景区。2004年全省旅游产业工作会议上,将XX古城作为全省旅游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的两大龙头之一。2003年晋中市开始实施双百项目,XX古城旅游业项目和XX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市双百项目,主要内容有:XX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包括8大类46项工程,总投资为4.58亿元;城市集中供热供气项目,总投资2.27亿元;康宁街拓宽及商业开发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XX古城旅联实业公司文庙开发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XX中学新校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丽泽苑大酒店新建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从1997年之后,国家、省、市三级计划部门加大了对XX发展旅游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共给予投资8150万元,其中国家4850万元,省2820万元,市480万元。所有这些支持,都对XX这样一个基础薄弱、财力紧张的地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XX历届县委、政府充分审视分析和深刻认识到“古城存在的唯一性、古城保护的完整性、古城文化的厚重性、古城景点的多样性、古城内部的混合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观念和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解决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着手,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路子,最终实现了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共赢的目标。在短短的几年间,XX古城以其丰富多彩、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XX古城,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成为我县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拉动力,成为全省的旅游龙头。2004年,XX古城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万人,门票收入4800万元,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4.3亿元,分别是1998年的20倍、25倍和18倍。分析XX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
XX县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的思想,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发展旅游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实施依法保护。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发了《XX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省级立法,这一条例成为XX县保护古城的法律依据,成为制定县城建设规划、古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古城保护管理制度的大纲。根据《XX古城保护条例》,经山西省政府批准,XX先后出台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和《XX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2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规定》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管理办法》;针对古城内消防设施失天不足的问题,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强文物单位、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古城内电气线路改造的方案》。特别是最近以来,以市政府文件上报省政府《XX古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张宝顺省长亲自做出批示,梁滨副省长组织召开了专门协调会予以研究解决。所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案的出台,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具操作性,更加具体化,促进了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近几年来,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定,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方针,XX县先后对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维修,拆除了不协调建筑,有效制止了乱拆乱建和破坏性建设,保护了古城完整的风貌。
二是实施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工程。1998年以前,古城内有近5万常驻人口,多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在古城内,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几倍,超负荷的人口密度对保护古城、管理城市及发展旅游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减轻古城人口承载压力,XX县把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作为有效保护古城的重要举措,做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持续予以推进。1997年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率先迁出了古城,至2004年共带动80余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搬出古城,累计投资2亿多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古城内人口减少到现在的2.7万人,为保护古城、发展旅游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XX县县委、政府在充当旅游市场建设与发展主角的同时,积极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发展旅游,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大大加快了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壮大。
一是文物景点保护实施政府主导。XX古城与其它景点、景区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是文化内涵性旅游城市,是以文物、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城市。特别是古城内,既是居住区,也是旅游区,是一个社区和景区特征皆有的混合体,因而,旅游市场管理具有不同于其它旅游胜地的特殊性。鉴于此,文物景点开发和文物保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近几年来,县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对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镇国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实施了护城河、环城路、城门综合整治工程;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对文庙、县衙署、城隍庙实施修复,如今都开辟成为景点向游人开放,成为古城的骨干景点。
二是历史街区开发吸引社会力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内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XX县从明清街国有房产经营权转让入手,探索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通过政府出政策、定规划,利用社会力量实施了明清街修复,形成了如今的旅游产业街。以此为契机,采取经营权转让和产权拍卖两种办法,先后对古城内20余处古建筑产权和100余处古建筑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拍卖之后,按照古城保护方面的规定和旅游发展的规划,统一制定维修方案,并严格监督其维修和利用,先后对西大街、东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古城区实施了修复。这样的举措,不仅弥补古城维修保护资金的不足,而且加快了旅游产业化发展。近几年全社会用于古城保护的资金达2.5亿元,建成了特色购物、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娱乐等方面的6条旅游产业街,发展了400余辆旅游车辆,建成了40余家具有传统风情的民俗宾馆、民俗客栈,开办了80余家旅游购物店铺,形成了20个景点,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余人,在拉动居民增收、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旅游业独特的幅射力。
三是旅游配套建设依靠市场运作。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但由于XX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显露出配套不健全、要素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制约XX古城旅游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对此,XX县采取练内功提高服务水平、出政策吸引市场投资两种方法,发展旅游要素市场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县委、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大户,积极投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绿色环保产业,2003年以来,全县新建成了3家星级以上标准的宾馆,其中投资近8000万元的丽泽苑国际大酒店具备四星级标准,2004年9月份国际摄影大展前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还有在建的4家星级宾馆预计2005年投入运营。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古城内民俗宾馆接待服务水平,创出地方传统特色,经过省质量技术局审核,通过了《XX古城民俗客栈星级评定标准》,这是我国唯一的地方传统客栈评定标准,对XX县民俗客栈特色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有6家民俗客栈通过了星级评定。2004年年底,XX县聘请我国旅游界魏小安等专家和权威规划单位,开始组织编制《XX古城旅游发展规划》,预计2005年8月份完成,该规划将为XX县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全面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
XX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好这块来至不易的金字招牌,并利用好它造福后人,发展旅游业,XX县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实加强对古城内3000余间公房的维修管理,2002年撤消原房管所,成立房管局;为了加强对古城环境卫生的管理,撤消原市容办,成立环卫局;同年实施了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XX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实行古城门票“一票制”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三项改革,旅游运行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XX县在全国的县城中第一个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城管监察大队,将8个单位的部分或全部行政处罚权进行集中,执法局及监察大队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力量集中、处罚权集中的优势,组织拆除了2.8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和不协调建筑,在古城保护、旅游市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XX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发挥其企业融资、项目投资的平台作用,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了3亿多元的古城保护、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开发了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星级民俗客栈;古城门票实行“一票制”以来,有效解决了部分景点私设回扣、扰乱旅游市场的问题。
2004年12月份,XX县根据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彻底理顺了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XX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县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全县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县政府的常设机构,办公室主任由文物局局长兼任。目前,XX古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已经形成了“管委会全面负责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旅游局负责旅游行业管理、宣传促销等工作,旅游公司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等工作,执法局负责城市行政执法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创新经营城市办法。为了整合城市资源,加快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XX县实行了国有土地集中储备制度,创新经营国有土地、房产和广告权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模式,把国有闲置资产推向市场。先后拍卖了县人大、水务局、财政局、交通局、农机中心等10多处房产,拍卖了新城区近400亩国有土地,为政府筹集了600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仅2003年以来,利用市场运作的方式,铺开了3个上亿元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政府投入铺开了三大类40余项文物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工程。同时,将城市公交线路运营权、道路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了拍卖,城市公共服务业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改善古城环境。
XX古城因其古老的建筑和弥足珍贵的价值而闻名,同时,也因其古老而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中最大的瓶颈制约。曾经一度时期,古城内建筑破旧不堪,道路坑凹不平,街上电杆如林,空中线缆如网,新城区交通不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XX县从1998年开始,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建设新城”的城市建设思路,一以贯之地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就。
一是中小街巷改造初见成效。古城内共有200条大中小街巷,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投资7000余万元,对古城内86条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部分街道进行了线路入地和上下水改造,极大改善了古城内面貌。
二是古城消防得到加强。1998年以前,古城内只有3个消防栓,目前已达到45个,并结合古城内道路改造,对部分主要消防供水管网也进行了改造。新购置了一部小型消防车,解决了大型消防车难以进入古城的问题。结合城网改造,对古城内临街古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了阻燃改造处理,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消除了电气线路老化带来的火灾隐患。
三是新城建设初具框架。为加快新城建设,近几年共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贯通新城东西的柳根路、连接祁临高速公路的引线和康宁街,东城区新建了东关大街,古城外围绕城墙新建了环城路,新城外新建了外环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进一步拓展了新城发展空间,加快了新城开发。目前,东部形成了以XX中学、人武部等单位为主的东城新区,西部有在建的天鸿家园住宅小区、行政审批大楼和即将投资开发的柳根花园住宅小区,南部形成了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为主的新城区。
四是绿化亮化取得进展。近几年投资300多万元,对古城内的主要街道安装了仿古路灯,古城内的部分民俗宾馆、饭店、商店自已投资安装了高档的宫灯和风景灯,现在整座古城夜间灯火通明。先后对高速公路引线、康宁街、柳根路、顺城路等新城主要道路实施了标准较高的亮化工程,别是高速公路引线和康宁街已经成为新城区的一大夜景。同时,积极发展城市公共绿化事业,建成了北门外广场、峰岩广场、柳根路小游园等10余处绿地,30余个单位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县城绿化面积由1998年的人均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5平方米,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旅游厕所建设取得突破。XX古城旅游厕所少、标准低,是游客和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2004年,XX县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7处星级厕所,改造了500余处居民旱厕,不仅方便了广大游客,而且净化了古城空气。
多年来,XX县在处理古城保护、管理、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保护了XX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弘扬了汉民族文化,促进了以旅游为龙头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也对全市、全省的旅游起到了拉动作用。但是,XX县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难。
一是古城消防设施先天不足。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多数为砖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耐火等级低,而且古城内没有消防站,供水管网压力不够,电气线路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消除隐患。
二是古城内道路急需改造。尽管近几年来,古城内主要街道得到全部硬化,部分已经缆化,但古城内还有近120条中小街巷未实施改造,严重影响到XX古城的旅游环境。
三是古城内企事业单位搬迁任务繁重。古城内目前仍有10余个企事业单位尚未外迁,其中柴油机厂、第二针织厂、泉永棉织集团、农机公司等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包袱过重,改制难度大,直接影响到搬迁进程。法院、公安局等单位由于资金紧张,无力新建,搬迁也面临很大困难。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建筑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需要尽快搬迁。
四是旅游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尽管XX县目前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但多数游客反映,XX古城缺少娱乐项目,缺少大规模、系列化的旅游购物市场,满足不了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基于以上问题,建议省政府从保护XX古城不仅仅是XX人民的责任,也是全省人民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角度出发,举全省之力,保护XX古城。具体应集中研究帮助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配套政策问题。一是古城保护费征收政策。建议将古城保护费纳入古城旅游门票之内,通过适当提高古城门票价格,确定一个合理的古城保护费标准。古城保护费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用于古城的保护,其正体现“遗产保护,人人有责”。二是招商引资政策。对凡到XX投资开发、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省发改委、国土、工商、经贸、环保、金融等部门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及银行贷款等方面应给予倾斜照顾,简化审批手续,简化办事程序,促使XX尽快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地。三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县份,XX在城维费提取比例上,应该享受地市级标准和政策。四是仿照地市级政府所在地的模式,在XX城内设立街道办事处,加强对社区市民的教育管理。
2、综合支持问题。建议在今后三到五年内,省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部门职能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支持XX实施一揽子工程项目。旅游部门重点加强对XX旅游业发展的业务指导,帮助培养和引进各类旅游高级管理人才;文物部门倾斜文保项目资金,帮助XX对县境内双林寺、镇国寺、文庙、慈相寺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建设;建设部门逐年加大对XX县城市维护费的资金扶持力度;省经贸委等部门对柴油机厂、棉织厂、二针等古城内企业批准执行计划内破产,享受计划内破产政策补贴;劳动部门对上述企业的职工采取失业基金补贴政策或者下岗工人出再就业中心给予补贴政策,帮助XX完成这些企业的搬迁改造;交通部门对XX城区乃至城周交通要道的建设与养护给予更多的倾斜支持;水利部门把XX古城防汛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尤其是对XX县柳根河综合整治工程每年给予300——500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林业部门每年倾斜支持XX300万元的绿化项目资金,以加快XX古城及新城绿化建设步伐,尽快改善XX生态环境;电力部门对XX古城内中小街巷缆化硬化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帮助XX在2——3年内全部对中小街巷进行硬化改造,对电力、电信、电视等三电线路全部完成地埋,上下水全部配套,切实改善古城基础设施条件。
关键词:用电安全;安全检测;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随着最近几年用电不安全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政府加强了对于企业安全用电和事故责任的追究的管控力度,而用电企业对于用电安全的管理和把握也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因高危用电企业在当今的企业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用电量的加剧、用电化境的斑驳复杂等情况,这也要求企业对供电安全的严格管理和安全性的更高的要求。
一、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要素
(一)电源的应急性运行和设备的切换未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供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因企业自行变更了电源线的接入方式而导致的应急设备损坏并在出现设备损坏后修复难度高而无法及时修复的情况,因而导致供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在企业将供电设备转接给其他企业给企业供电带来了风险,如供电系统的反向供电、应急供电设备无法正常对接并运行,由于以上企业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电力设备装置不能与国家要求和电力接入系统的安全标准想符合。
(二)设备老化严重,无定期的安全性检测
目前存在着很大部分客户的电力接入系统设备存在着以下的风险因素,如设备老化、不遵守安全要求定期做设备安全性的检测、出现安全故障时设备无法按时修缮等。而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包含了:电力设备的备件不完善,修复工具的质量不过关。从而因系统修复和改造较慢带来了因系统损坏而频繁的断电导致其他企业无法安全用电。统计数据表明,德州地区出现的停电问题,85%是由企业的供电设备不规范和不符合国家安全要求产生的问题导致。
(三)企业中电工专业化人才严重短缺,无证上岗
目前绝大企业面临着电力系统维修人员严重短缺以及非专业化人员从事企业电力系统维护的情况,如负责企业电力安全修缮的人员并不具备国家要求的职业技能水平,并未按照国家电工人员上岗要求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上岗证明或者无相关的从业经验而无法应对紧急事故,应对突发事故能力不强。
(四)客户安全意识淡薄
有些客户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不会出事故,不重视安全投入,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不按周期进行,设备缺陷不及时未消缺,甚至在供电企业下达安全隐患通知书后,仍迟迟不进行整改。
(五)超容量用电
一些重要客户存在超容量用电,即实际用电量大于理论最大值或超低谷理论最大值用电。超容量用电是违约用电行为,不但危及电网安全运行,还会造成基本电费的流失,甚至造成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重要电力客户安全管理的工作措施
企业和国家在进行用电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时,应以保障企业的电力供给和预估以后需加入到供电体系中的企业为前提,通过规划和建设合理安全的电力体系为企业用电提供有利保障和坚实基础。同时电力系统的安全合理性建设也会提高企业的抵御灾害的能力并为国家电力体系在日后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供电设备降低客户的经济负担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一)严格按重要客户等级配置供电设施
需要将国家要求的安全标准和行业的技术要求贯彻到企业电力系统建设中。如国家要求的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应具备双重的供电设备,当其中一个电源出现问题时,另一电源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发挥相应的作用。在不同企业中的应用,有以下两种情况:一、针对新进入供电体系的企业,即新装企业,需在企业的相关负责部门及人员的配合下,在对企业的对供电系统的设备和水平要求的充分了解下,在对电力系统的严格要求和设计图纸合理性和安全性的严格把控下,设计和规划合理科学的供电系统。二、针对已经在国家电力体系中的客户即已经有电力体系在产生作用的客户,需以国家最新技术作为指导,对企业的电力系统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改进意见。
(二)加强重要客户设备的用电安全检查
电力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有:《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以及原电力部和国家经贸委制定的规章制度,电力管理部门和供电企业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办法和规章等,严格按周期对客户依法实施的用电安全检查,必要时缩短检查周期,现场检查发现客户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及运行状况存在设备缺陷、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应下达《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要求用电客户定期整改;对超出预防性试验周期、拒绝按照试验周期或规定项目试验的用电客户,应下达《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限期进行试验;查看客户设备缺陷、试验记录,客户设备消缺、试验情况、安全工具的绝缘试验情况,并定期对客户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客户安全用电。
(三)严格电工配置及加强电工培训
按照电力监管机构颁布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电监会15号令),严格按电工数量配置要求,严格电工资质审查,严格电工管理,为电力安全运行提供人员保障。
三、
结束语
构建国家为导向企业为构成主体,电力用户为主要力量的智能化国家电网体系,实现运用行政、管理、经济、法律等综合推进宣传手段,形成已供、用、管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的安全模式并促进三者间的协调和良性发展,并在根本上解决企业电力体系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隐患和风险要素,最终实现国家、企业和客户的三者共同参与、协同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的新型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廖军武.用电检查工作注意事项与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9).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一、范围
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性的消除隐患、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持续改进。
本标准所指隐患仅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川庆钻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资公司。
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业现场应遵循本标准。
二、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方法
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危害严重程度(C),将隐患风险分为三级:
一般隐患(D
三、各专业常见隐患风险分级
公司现场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分为物探、钻井、试修、压裂酸化、连续油管、固井、测井、录井、油气田地面建设、交通运输、消防等11个专业。
1
物探专业
1.1
一般隐患
1.1.1安全帽帽体损伤、顶带、后箍、下颚带、缓冲垫破损或超期使用;
1.1.2防静电场所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无防静电标识;
1.1.4冬季作业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护设施缺失;
1.1.6营房车、办公生活区的楼道防护栏不全或破损;
1.1.8作业及生活场所逃生路线、风险标识缺失(地陷凹洞、通道上檐低于人高、水坑未遮盖,无HSE提示、警示标志、应急口哨、应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图、属地责任人及电话、急救电话、当地火警电话、禁止烟火区域标识等);
1.1.9作业场所、生活场地(楼道、浴室、食堂厨房、储藏间、餐厅)通风、照明不良;
1.1.10人行过道或工作场所地面湿滑;
1.1.11员工宿舍内的取暖煤炉1m范围内放置有杂物、易燃物;
1.1.15电源接头、电源板等无“CCC”标志,电源线出现裸露、老化、破损;
1.1.16电气设备暴露在室外的插座、接头、操作面板、照明灯具、电气开关等无防雨、防潮保护;
1.1.17电源接入闸离地小于1.3m;
1.1.19电热水器无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
1.1.20应急药品缺失或过期、急救包内所配置的药品无针对性、药品清单及使用说明缺失;
1.1.21电器设备的安全附件未检验或缺失;
1.1.24机修场所的照明灯电压大于36V;
1.1.29氧气瓶、乙炔瓶的防护钢帽缺失;
1.1.30氧气表、乙炔表检验符合性缺失;
1.1.31氧气瓶、乙炔瓶、氮气管的管线缺陷;
1.1.33临时加油点距离高压线小于30m;
1.1.34临时加油点周围30m内动火;
1.1.35
油罐出口和加油软管之间的阀门缺失;
1.1.36电器设备漏电保护器缺失或失效;
1.1.37材料库内油料、油漆、木桩等物资混合摆放、固体物资与气体物资未分类存放,储存(容易混淆的、有危险性的、有期限要求的)物资无相关标识;
1.1.38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作业场所个人防护设施缺失;
1.1.40灭火器的保险销脱落、喷管断裂、喷嘴损坏、压力不够或压把
损坏;
1.1.41消防应急通道物品阻塞,通道狭窄;
1.1.42消防器材存放位置被遮挡、性能标识牌缺失,灭火器与泥土胶结、不能起到快速应急灭火的作用;
1.1.43灭火器摆放位置和方式不合理(与油料距离过近或放在油桶上、两具灭火器捆绑、不能及时取等);
1.1.45临时材料库灭火器配置数量少于8Kg干粉灭火器2具;
1.1.46厨房无灭火毯;
1.1.47机修作业点废油、废料等物品摆放零乱;
1.1.48修理地沟闲置时护栏或盖板防护缺失;
1.1.49电焊机输出极(直流正极)裸露;
1.1.50电焊机电源线老化严重;
1.1.52金属切割机电源开关损坏;
1.1.53工具摆放在运转的设备上;
1.1.54砂轮机防护罩、托板缺失;
1.1.55车床防护网高度未达到1.8m;
1.1.58电瓶与汽油桶距离小于2m;
1.1.65高温天气油料储存无遮阳与降温设施;
1.1.89临边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缺失;
1.1.92其他类似情况。
1.2
较大隐患
1.2.1应急通讯不通畅;
1.2.2会议室、办公区、计算机房等电器线路承载能力不足;
1.2.5供暖锅炉水位计报警设施、压力表缺失或安全装置未检测;
1.2.8起重设备的连锁装置失效;
1.2.11乙炔瓶瓶口无防回火装置;
1.2.12易燃易爆作业场所无消防器材或全部失效;
1.2.17登高作业防坠落装置缺失;
1.2.18高压线附近测量作业时,撑高天线或标杆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小于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值;
1.2.25其他类似情况。
1.3
重大隐患
1.3.6办公场所、营地设置在高压线下、冲沟、低洼地段或易垮塌地段;
1.3.8极寒冷季节作业,防寒取暖物资缺失;
1.3.10其他类似情况。
2
钻井专业
2.1
一般隐患
2.1.4工具、器材摆放不规范、影响安全通道;
2.1.5作业工作台面随意摆放工具,设备上放置工具和零部件等物品;
2.1.6工作场所堆放杂物,存有积液、积雪、积冰,逃生通道狭小、不畅通或堵塞,转盘未设防滑垫或防滑垫破损严重,方井盖板有空洞未遮盖;
2.1.8工作场所无照明灯或照明灯损坏;
2.1.14设备基础无排水设施或排水失效;
2.1.16灭火器的筒体严重锈蚀、喷管开裂、堵塞,干粉灭火器压力不在规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灭火器重量小于标准重量95%;
2.1.18电器设备接地电阻大于4Ω,其他接地大于10Ω;油罐防静电接地电阻大于10Ω,防雷接地电阻大于30Ω;
2.1.21同一个控制开关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
2.1.22电源线未采用标准件连接;
2.1.24设备控制开关未标识或控制开关箱位置不合理、固定不牢;
2.1.28电焊钳损坏,焊接电缆接头超过2个或绝缘外层损坏;
2.1.29电热板四周或上面有可燃物或易燃物;
2.1.30台钻在未使用时有钻头,手柄不全或缺失;
2.1.31切割机操作手柄无控制开关或开关失效,切割片破损,护罩不全;
2.1.32砂轮机托架与砂轮间隙大于3mm,砂轮片边缘距卡盘小于5mm,护罩不全;
2.1.34固定式直立梯固定不牢,中间缺踏棍,变形、锈蚀严重;
2.1.37起重绞车、电(手)动葫芦、滑轮等吊钩无自锁装置或锁舌损坏、失效
2.1.45钢丝绳卡与绳径不符,或用螺杆等填塞,绳卡间距不在标准范围内;
2.1.47手工具手柄断裂、缺失,榔头手柄用铁棒、钢丝绳等代替;
2.1.48安全帽过期,帽壳、帽衬、下颚带、附件等腐蚀或损坏;
2.1.49无应急药品或应急药品无配置清单、使用说明书;
2.1.51氧气、乙炔气瓶露天存放,室内存放未固定,防震圈、护帽缺失;
2.1.54设备设施连接、固定不牢靠,缺少拉筋、螺栓、销轴或销轴退移,以小代大,锁销不齐或用其它物品代替;
2.1.99仪表安装不齐全、失效,未按规定校验或未粘贴检验标签;
2.1.101气瓶及安全附件未按期检验、铅封损坏、标志牌缺失,安全阀及管线堵塞、泄漏、提升手柄卡死或未正确就位,出口朝向人行通道;
2.1.102储油罐、供油管线、油泵漏油;
2.1.114其他类似情况。
2.2
较大隐患
2.2.1电器设备控制开关绝缘壳(绝缘板、绝缘手柄)缺失或损坏;
2.2.2开关箱未设置断路器(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
2.2.3配电箱、开关箱内有杂物;
2.2.4电线穿墙未使用护管,营房内无漏电保护器或损坏;
2.2.5配电箱、开关箱安装不牢固,电源线连接松动,电控箱门未关闭、进电箱未上锁;
2.2.7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未接地接零,或无漏电保护器;
2.2.8吊索具存在缺陷(钢丝绳打结、腐蚀生锈、钢丝断裂、股心变形、铝合金压制接头裂纹或变形等,吊带出现破损,吊链出现焊接、锈蚀、打结,卸扣出现变形等),钢丝绳套未标示管理;
2.2.9保险带存在破损、尾绳散股等缺陷;
2.2.25吊钩、卸扣磨损严重或存在焊接、裂纹、过火等缺陷;
2.2.28设备旋转部位的防护装置不齐或固定不牢;
2.2.29电线绝缘防护龟裂严重或存在裸线;
2.2.30压力容器无安全泄压装置,或使用期间未安装压力表,在安全阀和容器之间安装闸门或截止阀;
2.2.31氧气瓶、乙炔气瓶混装、混放,使用乙炔气无回火止回阀;
2.2.34易燃、易爆、腐蚀物品露天存放或放在住人房间内;
2.2.44其他类似情况。
3
试修专业
3.1
一般隐患
3.1.1作业区域未设置围栏或安全警示带;
3.1.4作业工作台面随意摆放工具,设备上放置工具和零部件等物品;
3.1.5工作场所堆放杂物,逃生通道狭小、不畅通或堵塞;
3.1.7工作场所无照明灯或照明灯损坏;
3.1.15灭火器的筒体严重锈蚀,喷管开裂、堵塞,干粉灭火器压力不在规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灭火器重量小于标准重量95%;
3.1.17电器设备接工作保护线接地电阻大于4Ω,重复接地线电阻小于10Ω;油罐防静电接地电阻大于10Ω,防雷接地电阻大于30Ω;
3.1.20同一个控制开关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
3.1.21未设置安全警戒区;
3.1.23设备控制开关未标识或位置不合理;
3.1.25电线未按规定连接,与其他设备摩擦,浸泡在水、油和泥浆中(潜水泵除外);
3.1.26电焊钳损坏,焊接电缆接头超过2个或绝缘外层损坏;
3.1.27电热板四周或上面有可燃物、易燃物;
3.1.29电焊机、等离子切割机、高压清洗机、手持电动工具无PE保护或漏电保护;
3.1.30双电源供电无防误操作开关,防误开关作负荷开关使用;
3.1.31钳工修理房台钻在未使用时钻头未卸下,操作手柄不全或缺失;
3.1.32切割机操作手柄无控制开关或开关失效,切割片破损,护罩不全;
3.1.33砂轮机托架与砂轮间隙大于3mm,砂轮片边缘距卡盘小于5mm,护罩不全;
3.1.38起重绞车、电(手)动葫芦、滑轮等吊钩无自锁装置或锁舌损坏、失效;
3.1.45钢丝绳卡与绳径不符,或用螺杆等填塞,绳卡间距不在标准范围内;
3.1.46手工具手柄断裂、缺失,榔头手柄用铁棒、钢丝绳等代替;
3.1.47安全帽过期,帽壳、帽衬、下颚带、附件等腐蚀或损坏;
3.1.49氧气、乙炔气瓶露天存放,室内存放未固定,防震圈、护帽缺失;
3.1.52设备设施连接、固定不牢靠,缺少拉筋、螺栓、销轴或销轴退移,以小代大,锁销不齐或用其它物品代替;
3.1.92仪表安装不齐全、失效,未按规定校验或未粘贴检验标签;
3.1.94气瓶及安全附件未按期检验、铅封损坏、标志牌缺失,安全阀及管线堵塞、泄漏、提升手柄卡死或未正确就位,出口朝向人行通道;
3.1.95储油罐、供油管线、油泵漏油;
3.1.97防护罩网眼开口尺寸、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
3.1.100其他类似情况。
3.2
较大隐患
3.2.1电器设备控制开关绝缘壳(绝缘板、绝缘手柄)缺失或损坏;
3.2.2开关箱未设置断路器(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
3.2.3配电箱、开关箱内有杂物;
3.2.4电线穿墙未使用护管,营房内无漏电保护器或损坏;
3.2.6吊索具存在缺陷(钢丝绳打结、腐蚀生锈、钢丝断裂、股心变形、铝合金压制接头裂纹或变形等;吊带出现破损;吊链出现焊接、腐蚀、打结;卸扣出现变形等),吊绳吊带未
实行标识管理;
3.2.7保险带存在破损、尾绳散股等缺陷;
3.2.8设备、营房起重悬挂吊耳存在缺陷;
3.2.12蒸汽锅炉、生活营房距井口小于50m或处在上风侧;
3.2.35设备旋转部位的防护装置不齐或固定不牢;
3.2.36电线绝缘防护龟裂严重或存在裸线;
3.2.37压力容器无安全泄压装置,或使用期间未安装压力表,在安全阀和容器之间安装闸门或截止阀;
3.2.38氧气瓶、乙炔气瓶混装、混放,使用乙炔气无回火止回阀;
3.2.42易燃、易爆、腐蚀物品存放在露天或住人房间内;
3.2.49配电箱、开关箱安装不牢固,电源线连接松动、未采用标准件连接,电控箱门未关闭、进电箱未上锁;
3.2.50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未连接PE线或安装小于60mA的漏电保护器;
3.2.51其他类似情况。
3.3
重大隐患
3.3.7使用的锅炉未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在用;
10.1
一般隐患
10.1.1驾驶室、车厢、罐体、吊车车体锈蚀严重,
驾驶室或操纵室破损;
10.1.2车辆油、冷却液、液压油缺失或数量不足;
10.1.3车辆零部件漏油、漏水、漏气;
10.1.4刹车、方向、传动系统的锁销、开口销或弹簧销缺失、失效;
10.1.5刹车灯、转向灯、示宽灯等灯光缺失;
10.1.6车辆雨刮器失效;
10.1.7轮胎气压不符合要求,或轮胎磨损超过使用极限;
10.1.8车辆车厢连接螺栓、钢板U形卡、驾驶室固定螺丝等非关键部位连接失效或缺失;
10.1.9
车辆未安装GPS监控终端或GPS监控终端失效;
10.1.10车辆安全带等安全装置缺失或失效;
10.1.11车辆转向、制动、传动、吊车上车部分的连接螺栓或销轴固定失效、松动;
10.1.12车辆紧急制动失效;驻车制动失效;排气制动失效;
10.1.13车辆方向机拉杆松旷、横(直)拉杆球头松旷、方向机故障;
10.1.14车辆传动轴十字节松旷、连接螺栓缺失、传动轴缺陷;
10.1.15背罐车液压千斤保险绳磨损超标、无液压安全锁、吊耳及挂钩存在缺陷;
10.1.16车辆随车工具、附件未固定;
10.1.17吊车平台堆放杂物;
10.1.18吊车滑轮组防跳槽装置缺失;
10.1.19吊车水平仪损坏,车辆行驶时,不插转盘和支腿锁销;
10.1.20吊车大钩、小钩锁舌缺失或失效;
10.1.21车辆附件缺失或增加非标准车辆附件;
10.1.22车辆无GPS监控终端或GPS失效;
10.1.23车载灭火器缺陷(未配备、欠压、过压、喷管龟裂、不易取出等);
10.1.24车辆无应急包,或应急药品缺失或过期;
10.1.25危化品车辆安全警示标识不清或缺失;“三超”物资运输未使用安全警示标志;车辆临时停放时未设置安全标识;
10.1.26装运货物捆绑绳、葫芦存在缺陷;
10.1.27装运货物捆绑绳棱角处未使用防护垫块;
10.1.28冰雪、泥泞路面行车无防滑链;
10.1.29车辆夜间行驶灯光亮度不够或失效;
10.1.30运输过程中捆绑绳松动;
10.1.31车辆停放地点处于弯道、逆向、危险区域等地段;
10.1.32车辆停放在坡度上时未垫三角木或无防溜滑装置;
10.1.33停车场消防设施缺失、应急通道堵塞;
10.1.34修理设备设施缺陷;
10.1.35修理车间及设备线路裸露、电气开关破损等;
10.1.36电器设备的安全附件缺失;
10.1.37修理设备旋转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
10.1.38修理设备漏电保护装置缺失或失效;
10.1.39修理设备摆放凌乱;
10.1.40修理作业场所HSE警示标志缺失;
10.1.41油料库房未使用防爆灯;
10.1.42照明工作灯未使用安全电压;
10.1.43氧气瓶、乙炔瓶无防护钢帽、减震胶圈;
10.1.44氧气表、乙炔表无检验合格证或缺失;
10.1.45氧气瓶、乙炔瓶的管线不符合相关规定或龟裂;
10.1.46乙炔瓶瓶口无防回火装置;
10.1.47切割机、砂轮磨损超标;砂轮机防护罩、托板缺失;
10.1.48电焊机输出极(直流正极)裸露,电源线老化严重;
10.1.49千斤顶漏油或失效;
10.1.50其他类似情况。
10.2
较大隐患
10.2.1进入油气区车辆无阻火装置;
10.2.2危化品运输车辆的罐体破损、闸阀及输送设备缺陷;
10.2.3危化品运输车静电释放装置缺失或失效;
10.2.4危化品运输驾驶员和押运员的工作服无防静电标识;
10.2.5危化品车辆应急救援器材缺失或失效;
10.2.6货物无吊点或吊点存在缺陷;
10.2.7吊车起重机液压机构、液压安全锁、结构件存在缺陷;
10.2.8吊车主绳及吊索具磨损超过10%、断股等达到报废标准;
10.2.9吊索具存在缺陷或不合格;
10.2.10修理行车安全装置或连锁装置失效;吊索具缺陷;
10.2.11氧气瓶、乙炔瓶存放或使用过程中安全距离不足;
10.2.22其他类似情况。
10.3
重大隐患
10.3.1吊车起重机安全装置缺失或失效;
10.3.2载人车辆、危化品车辆安全装置缺失;
10.3.3载人车辆、危化品车辆运行过程中,刹车、方向失灵;
10.3.4吊臂作业范围与高压线安全距离不足;
10.3.5吊装支撑基础不牢;
10.3.6道路明显存在承载缺陷;
10.3.7油罐车与火源安全距离不足;
10.3.8其他类似情况。
11
消防隐患
11.1
一般隐患
11.1.1消防标识缺失;
11.1.2
消防器材失效;
11.1.3
消防通道有遮挡,未保持畅通;
11.1.4
消防门损坏或变形;
11.1.5
消防水管线泄漏;
11.1.6
消防水泵故障;
11.1.7
消防水池蓄水不足;
11.1.8
室内使用焰火;
11.1.9
易燃易爆物品未分类存放;
11.1.10
灭火器材摆放位置不当;
11.1.11灭火器数量不足或型号不对;
11.1.12消防供电负荷等级和消防配电达不到规定要求,乱拉电气线路,乱接电器设备,或电气线路严重老化等;
11.1.13电器插座、开关外表破损;
11.1.14配电箱无过载、漏电保护装置;
11.1.15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电气设备接触不良、缺乏安全装置的;
11.1.16排烟烟道、送风通道堵塞;风机不能正常启动,送风阀、排烟阀不能打开;
11.1.17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爆泄压、防静电设施和防爆电气设备等;
11.1.18应急照明设施不全或故障;
11.1.19应急疏散指示不能点亮或设置位置不当;
11.1.20应急救援物资有损坏或缺失;
11.1.21其他类似情况。
11.2
较大隐患
11.2.1消防设备设施配置不全;
11.2.2消防通道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1.2.3消防通道锁闭或堵塞;
11.2.4厨房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缺失或故障;
11.2.5其他类似情况。
11.3
重大隐患
11.3.1消防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因设备故障停运;
11.3.2
关键词:10kV用户设备故障 分析 防范措施
1 10kV用户设备内部故障带来的危害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当今信息时代的社会,我们的工作、生活一时一刻都离不开电,电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保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如果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系统瓦解和大面积停电等灾难性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10kV用户设备作为电网的连接末端设备,如果发生内部设备故障,引起系统掉闸,不仅给本部门带来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还会给同线路用户带来损失,甚至造成重大的社会政治影响和人员伤亡事故。
2 10kV用户电气设备目前的状况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着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这一重要需要,当前,我国电网的建设发展快速。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用户设备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些用户使用的新型的高科技的现代产品,那些经济效益不好单位,相对电气设备薄弱,带病工作,直至不能使用为止,为事故隐患埋下了种子。
3 阳泉市城区管辖范围内用户2013年故障掉闸情况
2013年城区管辖范围内10kV配网由用户设备引起电网掉闸18起,其中电缆被挖断4起,电缆爆炸2起,树枝生长影响4起,雷击1起,小动物1起,铲车挂断线1起,跌落式、真空开关、进线套管、变压器故障、PT故障各1起。每年因用户设备事故引起系统掉闸占有相当比例,情况不容乐观。
4 用户设备引发电力系统设备掉闸常见的故障分析
4.1 外力破坏
外力破坏是指人们有意或无意而造成的线路故障。而大量的外力破坏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蓄意或对电的知识了解不够而引起的。例如:砍伐树木、引发山火、野蛮施工、机耕作业、放炮取石、交通事故以及小孩放风筝等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市政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多。
①在城区公路边架设大量线路,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所带来交通的繁忙,驾驶员违章驾驶的数量逐渐增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车辆撞倒电杆,造成倒杆、断杆等事故。
②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市政施工,市政建设项目随着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扩大的城市建筑物逐渐包围高压配电线路。
④导线悬挂异物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威胁到高压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4.2 小动物的破坏
如老鼠、猫进入用户配电室,爬到变压器或其它电气设备上造成相间短路。
4.3 雷击破坏
10kV架空线路的用户,沿涂地形比较空旷,并且线路附近高大建筑物比较少,进而在雷雨季节经常发生遭雷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事故,对于10kV架空线路来说,这是最为最常见的。其事故现象主要包括:击穿或爆裂绝缘子、断线、避雷器爆裂等。
4.4 用户电气设备内部故障
由于部分用电单位经济效益不佳,从上至下没有给予设备内部故障高度的重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同时缺乏完善的配电室防护措施,以及出现电缆沟坍塌积水等现象,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满足用电需求,老型号电力设备依然运行着。对于这些运行的老型号设备来说,一方面这些老型号的设备技术标准相对于现行的运行要求来说,普遍偏低;另一方面随着这些老型号设备运行时间的延长,其内部的绝缘、瓷瓶等部件出现老化现象,并且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当受到高温、风吹雨淋的影响和制约时,容易发生故障。由于对电气设备内部故障缺乏足够的维护,尤其是当电气设备内部发生故障时,经常出现分界点开关不能及时跳闸、高压保险不能正常熔断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各种事故。
4.5 树枝造成的故障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给城市居民带来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直接影响配电线路,对于线路维护人员来说,这些不容忽视。例如:在清理树障时,对于清除树障的重要性,部分单位、居民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予以配合,甚至出现拒绝、阻碍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及时清理线路隐患,如果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导线对树木放电,或者使得段落的树枝直接搭在线路上,如果风雨较大会折断树枝,进一步使得折断的树枝直接压迫,甚至压断导线,进而引发线路事故。
4.6 管理方面的因素
①用电检查人员检查不到位,督促整改把关不严,设备隐患未及时下整改隐患通知书;
②用电单位领导对用电设备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设备不断电还能运行。在配备进网电工人数上不够,还有兼职现象;
③进网作业电工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匮乏,甚至对本单位的电气设备故障处理不了;
④进网电工对本单位的设备巡视不到位,缺陷处理不及时,直至发生了设备故障。
5 用户设备故障的防范措施
5.1 用电检查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下厂检查工作,督促用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每年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季节性检查,对有问题的单位,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不整改的,可以中止其供电。
5.1.1 用户要对本单位的电气设备了如指掌,加强设备巡视和管理,做好每年春检期间的清扫、迎峰度夏的监测、六防和迎风度冬检查工作。按照供电部门提供的检查要求,对照执行,做好如巡视检查记录、缺陷处理记录等。
5.1.2 用电单位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反事故演习活动,是出色完成事故抢修工作的重要保证。用电单位要加强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作,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5.2 为了避免或减少车辆碰撞杆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线路挂断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醒目的反光漆直接涂刷在交通道路的杆塔上,或者在拉线上直接加套反光标志管,进而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对于杆塔来说,如果遭受过碰撞,这时需要对其设置防撞混凝土墩,同时涂刷反光漆,进一步提起过往车辆的注意。另外,对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电力知识和用电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对《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进行宣传。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于破坏,尤其是盗窃者电力设施的行为,通过执法系统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对电力设施实施保护。健全线路杆塔、埋地电缆警告牌、标志牌等,在城建、房地产开发土建施工时,用电单位要密切关注对地埋电缆的影响,与施工方加强了解、沟通,在必要时,可提供电缆铺设的地理位置,以减少电缆事故的发生率。
5.3 对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避雷器、电缆等设备,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对于柱上油开关、高耗能变器等早期投运的老旧设备,逐步淘汰。定期检测接地网,确保接地网的接地阻值合格。配电室门必须关闭严密,加装防鼠挡板,配电室严禁堆放杂物,保持清洁卫生,严防小动物进入,造成故障停电的现象。加强新工程验收力度,严把设备质量关。
5.4 对于维护线路安全来说,安装线路避雷器则是经济、简单,并且有效的防护措施。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装设在用户端,以及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防雷金具装设在线路较长易遭受雷击的线路上,进一步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性。
5.5 对自备线路加强巡视,在夏季树木茂盛期,提前做好树木砍伐工作,定时对线路进行巡查和监控,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对于违章建筑,进行解释、劝阻、下发隐患通知书,同时抄送市政府安全部门备案,对其责任进行明确。
6 结论
我们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把事故减小化,事故控制在可控状态内,减少用户设备事故,对供电部门和用户来说,带来的是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加强用户设备安全健康运行,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需要供电部门和用电单位共同努力,只有安全用好电,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安康。
参考文献:
[1]孙凯,李婷婷.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
关键词:10KV 配电网 原因 防治
1 故障原因
1.1 雷害事故
10KV配电系统网络覆盖面较大, 遭受雷击的概率相对增多, 不仅直击雷造成危害, 而且由于防雷设施不够完善, 绝缘水平和耐雷水平较低, 地闪、云闪形成的感应过电压也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导致设备损坏, 危及电网安全。
1.2 污闪故障
10KV配电网络中因绝缘子污秽闪络, 使线路多点接地的故障也经常发生。据对10kV 配电线路的检查发现, 因表面积污而放电烧伤的绝缘子不少。绝缘子污秽放电, 是造成线路单相接地和引起跳闸的主要原因。
1.3 铁磁谐振过电压
10kV 系统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随着其规模的扩大, 网络对地电容越来越大, 在该网络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空载变压器的非线性电感相对较大, 感抗比容抗大得多, 而且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中性点直接接地, 受雷击、单相地和倒闸操作等的激发, 往往能形成铁磁谐振, 谐振产生的过电压最高约达线电压的3 倍,能引起绝缘闪络、避雷器爆炸, 甚至电器设备烧毁。
1.4 弧光接地过电压
配电网络是属于中性点绝缘系统,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 健全相电压将升高到线电压, 但是如果发生单相间歇性的对地闪络、线路下的树木在大风作用下间歇性地对导线形成放电, 接地点电弧间歇性地熄灭与重燃, 引起电网运行状态的瞬息变化, 导致电磁能的强烈振荡, 并在健全相和故障相产生暂态过电压, 健全相的最大过电压为线电压的3.5倍, 故障相的最大过电压为2倍。如果网络中存在绝缘弱点, 热必会引起击穿、短路或危及电气设备, 形成严重事故。
1.5 由单相接地引起的相间短路事故
对6~10kV系统, 由于变压器大多是三角形接线, 没有中性点引出, 也没有装消弧线圈。随着电网的发展, 特别是电缆线路增多, 网络对地电容越来越大, 当发生单相瞬间接地时, 电弧不能自行熄灭, 容易形成相间短路, 使断路器跳闸。
1.6 线路的质量及其他原因
(1)线路的安装质量不高, 布局不合理。有的线路没有按规范安装架设, 交跨越距离不够; 有的线路绝缘子安装前未逐片摇测绝缘和抽样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绝缘爬距不够。(2)运行维护不当。配电线路未能定期轮换检修, 以致线路存在很大缺陷, 网络带病运行。(3)薄绝缘设备。在配电网络中有的设备绝缘水平低下, 有些安装工艺不符合要求。(4)线路通道树木的影响。不加强通道维护, 不定期裁剪树木, 常引起线路接地或短路。
2 10KV 配网故障的防范措施
2.1 针对天气因素采取的反事故措施
(1) 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特别是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根据近几年来的运行经验,耐张点的悬式绝缘子在雷击时极少发生闪络故障,故障发生点集中在针式绝缘子上,进一步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有助于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2)安装线路避雷器则是一个经济、简单、有效的措施。变电所10kV 出线端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路较长易受雷击的线路上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防雷金具,以及在变压器高低压侧装设相应电压等级的避雷器。
(3)穿刺型防弧金具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金具高压电极与绝缘导线紧密接触,多次耐受电弧烧灼,运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4)定期检测接地网,确保接地网的接地阻值合格。
(5) 加强气象部门的联系,积累资料,达到预警预报条件的气象灾害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2.2 针对外破采取的反事故措施
(1)为杜绝或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可以在交通道路的杆塔上涂上醒目的反光漆,在拉线上加套反光标志管,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对遭受过碰撞的杆塔,可设置防撞混凝土墩,并刷上反光漆。
(2)通过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粉刷标语等形式,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对广大群众进行护线宣传和电力知识教育。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执法系统加大外力破坏特别是盗窃者的打击力度。
(3)健全线路杆塔、埋地电缆警告牌、标志牌等。
(4)加强对配电线路的巡视,做好线路的清障工作。保证线路通道符合规程要求,及时清理整顿防护区内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针对违章建筑进行解释、劝阻、下发隐患通知书,并抄送市政府安全部门备案,以明确责任。
(5)与城建、规划部门加强联系,配合做好安全生产中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不留电力事故隐患。
2.3 加强配电线路的维护、运行管理工作
(1)对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避雷器等设备(包括配网使用的各类金具的设计及镀锌质量) ,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对于柱上油开关、高耗能配变等早期投运的老旧设备,逐步淘汰。
(2) 配电线路上加装柱上真空开关,缩小故障范围,减少停电面积和停电时间,有利于快速查找故障。
(3) 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使配网结构、变电站布置趋于合理,严把设计与施工质量,提高线路的绝缘化水平,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提高配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4)有计划性地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定期开展负荷监测。特别是负荷高峰期,密切注意馈线、配变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负荷平衡,避免接头、连接线夹等因过载发热烧毁。
(5) 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反事故演习活动,是出色完成事故抢修工作的重要保证。
(6)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使运行人员思想到位、巡线到位、处理故障到位。
(7)加强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签订管理责任书,做到故障原因未查到不放过,故障不彻底排除不放过,把线路跳闸次数、跳闸停电时间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的经济效益相挂钩考核。
(8)制定线路现场运行规程和各种管理制度,建立技术档案。如杆塔明细表、交叉跨越、配网结线图等,并备有各种运行记录,如巡视检查记录、缺陷处理记录等。
(9)加强用户设备管理工作。对用户设备的管理不能放松。对重大设备缺陷要及时下发通知书,阐述设备故障对自身带来的危害,改善用户电力设备的运行水平,并报送政府安全部门。
2.4 针对环境采取的措施
(1)政府已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关停了小水泥生产企业等污染企业,在还市民一片净土蓝天的同时,也为配电线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
(2)刷防污涂料,增大爬距等。■
参考文献
[1] 刘凤芹,刘志刚. 10kV配电线路故障分析[J]. 华北电力技术. 2009(S1)
[2] 张旭东.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