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

第1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关键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索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氛围,通过各种措施来创造课堂氛围来服务于教学。教学情境是教学课堂的基本组成要素,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使用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些问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的问题

1. 课堂仍然采用的是灌输教学

课堂仍然采用的是灌输教学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常见的问题。在素质教学、素质课堂这些名词术语已被喊了多年的情况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依然是灌输教学。尤其是在农村,老师基本上从上课的开始一直在念书,等把知识重点念完了,然后就是学生们的朗读记忆时间。这种灌输教学依然存在,依然被流传着。例如,在讲燃烧的课堂上,老师直接提出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却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是这三个条件,其他的条件可以不?例如,钠在氯气中燃烧,是没有氧气的,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因此,课堂仍然采用的是灌输教学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常见的问题。

2.课堂上生活与化学联系过少

课堂上生活与化学联系过少也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常见的问题。化学本身就是与实际生活练习很密切的学科,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和化学学科融合,更能增添化学课堂的教学情境,使得生活性在化学学科得到充分体现。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能做到这样的却很少,为了考试成绩的分数,不惜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很少把生活与化学所学联系在一起。因此,课堂上生活与化学联系过少也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常见的问题。

课堂仍然采用的是灌输教学、课堂上生活与化学联系过少等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常见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1.化学学科自身的局限性

化学学科自身的局限性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问题的客观原因。初中化学学科在中考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卷面总分是60分,并且由于化学不同于物理学科,物理学科在初二的时候已经开课,而化学呢,新奇、陌生的。在刚接触化学时,心理难免产生抵触和不自信,使得不少学生放弃,因为它的分值并不是很高,通过记忆背诵照样可以拿高分,面对这一现状,老师们纷纷改变教学策略,相比很费课时的情境教学,理所当然受到冷遇。化学学科虽然属于理科,但仍然有很多知识需要记忆背诵,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定义等。因此,化学学科自身的局限性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问题的客观原因。

2.缺少教学资源的投入

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对教学资源投入的少,当然回报的也越少,具体表现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化学实验的投入。情境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一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思想,需要教师队伍具备这样的思想与素质;化学,不仅是靠书本知识来反映各种反应的进行,而是需要必要的实验来验证各种客观现象,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化学学科自身的局限性、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投入等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问题的原因,那么有哪些措施来改善呢?

三、如何解决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的问题

1.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

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是解决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措施。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引进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另一个是加大对化学实验设备的投入,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做好实验。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一面这些教师具备较为先进的教学思想,使得初中化学课堂的情境教学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是提升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解决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措施。归根结底,学习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学资源再怎么好,总的中心思想是不会变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探究性化学课题、化学趣味实验、化学小游戏等来吸引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解决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总之,由于化学学科自身的局限性、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投入等原因使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出现课堂仍然采用的是灌输教学、课堂上生活与化学联系过少等问题,通过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来改善。

参考文献:

[1] 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第2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实验对于化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而很多初中教师在升学压力及成绩需求的背景下忽略了实验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们错过了最佳的兴趣发育期及习惯养成期。

1.生本理念与初中化学实验

生本理念强调的是将课堂的主体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充分地相信并尊重学生们的需求,以此为方向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并记忆这些知识。生本理念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改变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不再将学生简单的视作孩子,而是将学生看作可以与自己平等交流的个体,师生关系也能够变得更加融洽,学生们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内外的活动中。实验不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学生们验证自己所学习知识的宝贵机会。初中化学实验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实验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化学的神奇与奥秘,学生们能够在开始学习化学阶段就形成非常浓厚的兴趣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为他们未来的化学学习及应用奠定基础。生本理念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他们认为初中生并不需要掌握很多实验知识,而只要记住基础概念及考试知识就可以了。而这恰恰是与生本理念背道相驰的,学生们对于实验非常感兴趣,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动手欲望也是最強的,有效运用化学实验展开相关教学活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化学素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构建高效而和谐的化学课堂。

2.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大部分初中的化学实验课程相对比较传统和单一,虽然教师们都对生本理念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并未能将生本理念与化学实验课程有效融合起来,最终导致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力度不足。

2.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间有限

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比较多,而化学课程与初中数语外等课程相比占据的授课时间非常有限,教师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理论知识教学及实验教学,这就使得教师们很难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实验教学的研究及应用上,而学生本身也存在对化学实验不够重视的现象,这就导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2.2初中化学考试对实验内容考察不足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受到考试的影响非常大,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完全围绕着考试要求而展开,但是初中化学考试特别是中考对于实验考察并不是非常多,这也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大都认为化学实验并不重要。而教师和家长只是要求学生们在考试涉及的内容上努力学习,对于考试未有明确要求的内容往往一带而过。

2.3实验设备及实验设计不到位

化学实验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器材及药品,而很多初中学校存在着硬件设置不足的现象,部分学校甚至难以满足教师演示实验的需求。同时部分化学教师自身缺乏化学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设计的实验有时又过于单一,学生们既无法保持足够的兴趣也无法从中收获更多知识,这都使得化学实验形式大于内容。

3.生本理论下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策略

生本理论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既要满足初中化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充分满足初中学生们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

3.1用生活常见物品替代化学仪器及试剂

化学实验中需要使用很多仪器和药品,这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他们会觉得化学实验是冷冰冰的,而且是远离他们生活的。教师应该常使用更多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替代这些化学仪器及试剂,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身边化学知识的意识。

3.2尊重学生思想,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学生们在十多年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很多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思想需求,围绕学生思想观念展开更加有效的实验设计,将学生们固有的经验融入到实验课程及实验内容的设计之中,有效创新实验设计,帮助学生们用化学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生活经验。

3.3开展合作教学,创新生本理念

初中学生非常乐于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及成功的喜悦,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这种思想开展合作教学,将学生们分成小组,由学生们共同努力完成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过程。同时由不同小组的学生共同讨论及分享自己的经验,确保化学实验能够创新性地体现生本理念,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及进步。

第3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尽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所学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用语含义的理解.教师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例如,在讲“化合价”时,我把化合价变成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铜汞钙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齐全,氧是负二最常见,单质为零永不变.另外,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向学生展示电子、原子、分子、离子的结构和运动,以及化合物的形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学好化合物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现代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促使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由现象看本质,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形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例如,对酸的教学,先通过常见的盐酸、硫酸的直观教学,归纳出酸的概念和通性,然后利用酸的通性和概念去分析其他酸,如硝酸、磷酸的性质和用途.另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物质的结构这条主线,突出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抓住元素是由核电荷数决定的,核电荷数同时决定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又决定元素化合价D元素化合价决定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而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新课标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教师都应该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要作适当的补充和改进,提高实验效果.

五、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化学教学独特的形式和组成部分,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比较灵活,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以及学生自主性较强等特点.化学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扩大知识面、经受实践锻炼和发展智能,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发展特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化学课外活动,并且要善于组织和指导化学课外活动.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联系社会学过的课内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做化学实验和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许茂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第4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综合素质

一、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身心都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总会格外地感兴趣。如果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化学实验来创造一些奇妙的现象,必定能够非常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学生对实验现象充满好奇的时候,再告知他们这些奇妙的现象都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至于为什么为会出现这些现象,就要通过化学学习才能够知道。这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便能被激发出来。

(二)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

奇妙的化学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他们会尽可能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寻找解答,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开发。此时,教师再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复制”“延展”现象,其创新能力便也能得到增强。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化学实验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与细心观察,单凭脑海中的想象并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而在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化学实验、细心观察的过程当中,其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便会得到培养。

二、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途径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被灌输者”,而应当是积极、主动的“探究者”。但是,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时候都是教师在动手、动口,学生只是作为观众在看、在听,很少有实际参与到实验过程中的机会。所以,在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一改这一弊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当中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升。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难度与规模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进行自主实验。这样,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够得到增强。但在实际的分组实验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好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实验难度是否适合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自主实验;第二,在分组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一致;第三,实验内容是否具有危险性;第四,还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条件等内容。

(二)诱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向学生提供感性的学习材料,验证化学定律,还能教会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其对基本化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所以,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实验教学过程与课堂提问的设计,以诱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以诱发学生思维:第一,在实验进行的过程当中,试管口应当略向下倾斜还是向上倾斜?为什么?第二,如何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才最合理?第三,在进行氧气收集的过程当中,又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为什么又要采用这样的方法?第四,对于收集到的气体,该如何来验证其是否为氧气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中,他们的思维又会围绕着一系列问题活跃起来、运转起来,从而使知识内容在他们的记忆中变得更加深刻。

(三)突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如果教师能够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比如:燃烧是现实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化学现象,尤其在做饭的时候必然会用到,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实验:第一,加热一个铜片,两边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和红磷,观察现象;第二,在一烧杯中装满开水,放入几小块白磷,一边制取氧气,通过导气管对准白磷通入氧气。可看到白磷燃烧,水中出现火光。实验结束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第二,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第三,红磷能不能在水中燃烧?通过实验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

三、结语

初中化学是一门旨在提升学生化学、科学基础能力的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会使其各项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所以,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柳盛.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的教与学[J].课外阅读,2013,(01):268.

第5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 初中化学实验兴趣教学法初探 初中化学兴趣教学法分析 谈初中化学教学法 初中化学教学法刍议 初中化学兴趣教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探究 初中化学怡情式启蒙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究 初中化学课改后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法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法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法浅谈 浅议初中化学的教学法 初中化学的教学法初探 初中化学教学法之浅见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法浅析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初中化学兴趣教学法探究 初中化学兴趣教学法探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072-01 摘要:兴趣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有效的老师。可以想象得到,如果学生能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将会是事半功倍的课堂,是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所梦寐以求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教学 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入门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专业奠定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巧设引入,激发兴趣

我们所讲的引入包括绪论、每一章节的导言和具体到每节课的导人部分。初中三年级才开始化学的学习,对于这个时候的中学生来说,化学无疑是非常陌生的一门课程。学生多少会带着对这门课程的好奇,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学习这门新课的兴趣之门。比如在第一节课时。我们大多从绪论开始讲起,也就是所谓的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这节课能不能教好,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同学们肯定很想知道,这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主要是讲些什么内容,工业的还是农业的?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该怎么学习它呢?等等,这时候教师不必急于教课,可以先问同学们一些问题。

如“大家知不知道1亿年前,我们的海洋平均温度是多少呢?”、“一千万年前又是多少呢?”很多同学肯定会大吃一惊,并会感觉很滑稽,会想:“今天老师怎么问这么奇怪的问题呢?”他们大多目瞪口呆,专心致志的等待着老师讲解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时教师就可以说,我们根据美国科学家1947年发明的温度计可以测量出来。同学们就更加感到迷惑不解了,1947年距离1亿年前这么遥远,怎么可能做到呢?其求知的欲望就很快被提起来了。这时教师再具体讲,根据普通氧和同位氧在化合物中的比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只要把海洋古生物化石的两种氧的原子比率算出来就可以推算出,1亿年前的水温平均是21℃ ,三千万年前海水的平均温度是7℃,而现在的海水温度是16℃左右了。这时候同学几乎发出惊叹了,原来将要学习的这门化学有如此之神力,学习化学真是很有意思,都暗暗下决心学好化学了。当然,在以后每次上课的时候,我们教师要精心准备上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更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

二、做好实验,激发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生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许多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和解释分析自然界中的现象是学习化学的主要目标,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学科优势,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把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转为理解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

首先,从第一堂化学课始,就要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化学世界中,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化学构成,空气主要由氦气、氧气、二氧化碳及稀有气体等成份组成,我们需要其中的氧气来维持呼吸:我们的食品主要包括糖类、油、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成份,我们的服饰主要依赖于植物纤维和化工纤维,我们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离不开碳酸钙、铁等化学物质,我们乘坐的汽车、轮船等行驶工具离不开汽油燃料,而汽油主要成份为烷烃…,学习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从丰富的宏观世界逐步进入到神奇的微观世界,其次,应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用化学理论鲜明生动地解释一些熟悉的事例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质变化的本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理论的认识,更增进了他们对化学这一现代学科的认同感。无疑也有助于点燃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激情和信心。

第6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能力培养

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一项重要的能力素质。《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激发并保护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改变。

初中学生化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课堂教学组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如果能够尽可能使用演示实验或是通过图片、模型、影像等直观教学手段,甚至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第一手学习感受,那么,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就会被培养。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适当设置疑问,引导他们在质疑解疑中不断进步,相信学生化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就会走上正轨。

一、使用直观教学手段

初中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化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相信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可惜的是,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原本生动有趣的初中化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化学科的兴趣极为低下。这是为什么呢?仔细研究这些枯燥无味的课堂,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不足,那就是化学老师都忽视了初中生好动、喜欢新奇、更乐于接受直观的影像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初中化学课堂没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久而久之,这种枯燥说教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和效果。所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多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多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演示实验或是通过展示图片、模型、影像资料等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说在教学《水的组成》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先是演示了电解水的实验,让同学们亲眼目睹水是如何电解成氢气和氧气的。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同学们感受到了生活中化学的神奇,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就势引导同学们进一步领会化学变化的实质,让他们记住通过水这种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质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的道理。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经历了由惊讶到有了探索欲望的过程,学习兴趣被激发。可以想象,如果说还是由教师一味的讲解水可以电解成氢气和氧气的知识,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的话,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好。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操作

化学是一门很注重实验的科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还是有许多原本应该有的学生动手实验被人为取消或者是被简单地用教师演示替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实验被取消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要么是嫌弃一次实验要多花费教师课前课后的不少时间,要么是担心学生损坏仪器或是造成危险等站不住脚的理由。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第一手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亲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比如说在教学“酚酞的变色反应”时,我就把学生带到了实验室,让学生们亲眼看看正常状态下的酚酞什么形状,呈现什么色彩。再组织学生在实验中观察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在极强酸性溶液中及在极强碱性溶液中分别呈现出什么样的色彩。最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当酚酞加热到分解时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化学反应。通过这堂实验课,同学们有了最真实的体验,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得到了加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反观同年级的某些班级,因为教师的原因没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点只能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三、引导学生巧妙设疑积极解难

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够从初中化学找到解释。但是,有许多现象是我们常见的,难免会熟视无睹。通过生活现象教学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多问个为什么?多提醒他们注意看似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所隐藏的化学原理。这样长久坚持,学生们就能够建立生活现象与化学原理的联系,养成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的习惯。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巧妙设疑,学生才能积极解难。

比如说在教学有害气体的时候,我就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一个冬天有雾的早晨,有一个妇女骑着摩托车停在某个交通路口等绿灯,妇女的前面有很多汽车也在等绿灯。突然,这个妇女昏倒了。想一想这个妇女昏倒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二是“据报道,有位农村妇女到自家地窖中拿腌白菜时,不幸死在了地窖里。想一想这个妇女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巧妙设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被充分调动。在积极解难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加深了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第7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一、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要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一)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化学学科

初中化学是一门新开的课程,对学生来说,化学学科的学习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化学科目。具体来说,对化学科目的认识和了解主要包括了解化学科目的主要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科目的学习切入点,化学学习方法等,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来完成。

(二)提高实操化学实验的能力

化学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加重要的是化学实验的教学。作为一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化学实验的教学必不可少。因此,在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开展化学实验的训练。

(三)建立化学知识体系,提升化学思维能力

作为一门学生刚接触的新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化学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整理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建立化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等。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在明确了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后,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初中化学科目的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一)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要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化学是一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的课程,因此,化学课程的开展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而使学生找到学习初中化学的切入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生石灰(CaO)遇到水(H2O)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个化学反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与生活中盖房子时运用石灰的过程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理论讲解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化学实践动手能力

化学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不仅仅是了解化学实验原理,了解化学实验过程等课本上、口头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化学实践动手能力。

(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第8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化学是初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因为化学课本包含着多种知识,且很多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创设情境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

初中化学;情境创设;教学

情境教学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可以将学生有效带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得教学更为高效,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已被普遍引进到各大高校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将情境教学引入到化学课堂,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还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为了有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化情境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采用有效提问的方法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得学生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情境想象、思考,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好融入到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之中。例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让学生深入的对课本内容进行探究,积极发挥自己的大脑智慧对问题进行探索,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氧气?”,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积极的进行讨论,有效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融入化学教学中,学生会积极地进行抢答,“平时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医疗急救”、“燃料燃烧”等。通过有效提问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以后,教师就可以接着向学生讲述氧气的制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在问题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学科化情境教学

所谓学科化的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本内容相契合,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化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里面包含着多种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采取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酸和碱》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当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酸进行鉴别时,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准备好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材料,比如准备好盐酸和硫酸,并让学生对它们的颜色、状态进行观察,打开瓶盖闻一下气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每一个步骤都准备好,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这样根据课本内容创设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对课本内容了解的更为透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初中化学教学成果显著提升。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

生活化情境教学是目前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不仅可以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当中的事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创设生活化情景进行化学教学十分有必要。例如在学习《盐、化肥》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一些自己经常见到的盐,可能学会回答食用盐、苏打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NaCI,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通过生活当中的实际事情让学生的记忆力更为深刻,使得学生可以快速记下这些化学公式。教师也可以多给学生补充一些例子,比如医疗山的生理盐水、盐湖、盐矿等,让学生明白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投入到化学教学的课堂之中。

四、创设实验化情景教学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化学知识都需要进行实验操作才能让学生对知识了解的更加透彻,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并创设实验化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了解化学的奥妙,让学生自觉的对化学知识进行探讨。例如在进行“燃烧的条件”这个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棉花分别站上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然后得出结论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第二个实验将乒乓球和滤纸各剪下同样大小的一块,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中部,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燃烧条件之一是要达到着火点;最后将烧杯盖在点燃的蜡烛上,观察形象,得出结论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详细的了解关于燃烧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将化学知识了解的更为全面,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创设多种情境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初中化学教学更高效。

作者:吕杰 单位: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

参考文献:

第9篇: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

关键词:互动教学;实效性;信息技术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客观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成为他们当下重点关注的热门课题。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化学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心理上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最终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强化师生互动教学,感受化学学习乐趣

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综合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与程度,也是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首先应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个人能力的机会。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多设置一些互动性话题,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全力打造一个开放、公平、民主的交流沟通平台。

在这里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为例,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一个课题,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之前已接触过不少化学变化实例,但是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其区别没有深入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等,你们谁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让学生倾听、思考,并举例:木炭的燃烧、铁生锈和生石灰溶于水等,借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之后,教师可设计问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回答,在不断互动中使他们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乐趣。

二、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丰富知识、拓展思维和激发兴趣的作用,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补充,不仅可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础概念和知识,还能够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为此,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运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展开化学教学,精心做好演示实验,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将实验和理论融会贯通。

比如,“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教学实践,该实验活动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性接触物质制取,不仅以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还要为后续二氧化碳、氢气等物质的制取做铺垫。在实验教学环节,学生虽然在教材中学习过文本和插图内容,不过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实验中亲自动手操作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的性质,指导他们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并自己选择仪器组装装置,在实验中进一步认识到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得到氧气能支持燃烧。如此,实现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三、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构建直观形象课堂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当前的流行趋势,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可借此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无法通过语言描述或抽象的理念、概念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和弊端。信息技术能够运用具体的图文结合、丰富的色彩搭配和画面图像处理功能,将初中化学教材中一些特殊知识点,由静态文本转变为动态表演,将微观的化学变化变得宏观,将复杂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例如,在讲授“水的组成”时,水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十分常见,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较多,不过针对水的组成仅靠肉眼观察只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中含有哪些物质和元素却不得而知。此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水分子进行放大,让学生观察到水分子的内部元素结构,即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将微观现象变得宏观,帮助他们真正认识水的化学组成。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化,为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然后再配合电解水的实验让他们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使其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兴趣。

四、总结

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从增强互动教学、注重实验教学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等不同角度切入,不断优化与完善教学方法和模式,全面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邹长辉.探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