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

第1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有效合作;学习分析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与相互帮助,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中去。且在合作中学生还可以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维护好小组中的信任,解决好组内中存在的冲突,完成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且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来说,就是要求学生要获取劳动体验,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素养。

一、合作的形式

1.同质异组

对于合作来说,其形式比较多,不仅包含了同质异组,同时也包含了自由组合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一些人认为劳动技术与语文、数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文化课中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异质同组来实现的,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教师的意愿来进行分组,其中也存在着以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理念。但是实际中可以看出,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小组中优等生占据主体、学困生作为旁观者现象层出不穷。这样也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甚至还会造成优等生更为优秀,学困生学习效果不足的问题。不仅是在文化课上,在技能课上也存在着这一现象。一些学生对技能课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动手操作能力上也相对较强。所以在劳动与技术上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水平,明确学生的技能与特长等,采取自由组合或是同质异组等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分组。

2.同享成果

在自由组合或是同质异组的小组中,成员大多是班级中相处较好的学生,同时也可以是课外时间中经常在一起的群体。在这些小组中由于组员相互之间比较了解,所以也可以更好地进行合作。就如在文化课中的学困生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充分展现出自身主人翁的意识,不会将自己看作是配角,从而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学习自信心。对于这种分组来说,首先,可以利用教师的有效指导,对于一些能力相对不足的小组,教师可以随时地关注与引导,这样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合作的效果。其次,可以让教师实现更好的评价。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好分层,因此,教师要对技能上的强弱进行适当的分层,对于一些相对较为薄弱的小组来说,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其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这种学习模式的影响下,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明确自身的优势。所以说,劳动与技术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与实践,从而达到熟能生巧。

二、合作的过程

1.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1)对于课前合作来说,要注重突出目标。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受到了时间与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就要提前向学生讲述,以此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材料,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如,学生在学习“制作旗杆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如圆规、钳子与钢丝锯等。通过让学生进行相互帮助与共享材料,可以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掌握好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做好课前的合作,搜集好相关的信息。在课前,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与收集教材以外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如,学生在学习制作“木蜻蜓”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小组分工来收集相应的资料,在收集完成后还要做好信息的汇总。

(3)课前合作,做好设计工作

课前合作设计,是对下一堂课设计的一个设想。且就现如今的劳动与技术课来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制作作品了,而是要向着设计作品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掌握好设计与制作的程序方法等,在课前合作中让学生掌握好设计的目标,从而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作品做出一定的构想。学生通过画图等来展现出自己的创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讨论,从而也就可以设计出更加美观与科学的作品。这样也就节约了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制作作品。如,学生在学习“我们的校园”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想象与设计,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在课中合作

课中合作要依靠实践进行检验。课中合作已经成为实践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如,学生在学习“立交桥”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将许多桥墩、桥面制作出来,以此来组合成一个雄伟壮观的立交桥。这样就需要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开展课后合作

通过课后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好知识,提升技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扩展与延伸,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在教学中进行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良好的互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贵春,沈月飞.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效合作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20-22.

第2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探究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04-02

一、前言

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对于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还在于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动脑思考与探究性能力的培养。而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相应有了提高。小学是国家教育的基础,也是所有学生一生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发现问题的敏感度。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试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到自身探究性能力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劳动与技术课程

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腾飞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更是让知识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学习已经成为了每一个人的必备生存素质。在此背景下,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潜力的关键领域,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调整与创新,不断适应与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劳动与技术课程作为一项操作性强、应用能力要求高的科目。对于学生的劳动习惯的培养与劳动品质的熏陶,有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化大环境内,对于学生技术性操作动手能力的关注,不仅对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有着关键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对于小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上来说,不仅要立足于劳动本身,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重要品质,同时还要立足于开发学生智力,通过动手来促进动脑,借由动脑来拓展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发展范围。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小型实验项目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中,增强其求知欲,扩大其好奇心,发展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让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动脑,善于动脑,从而提高学生探究与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如何做好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教学

1.教学创新。一切的教学创新都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一个人的学习促进力是无穷的,在学习与实践中,一个有兴趣的学生看到的都是快乐,而一个没有兴趣的学生只会觉得负担繁重。基于此,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创新的最终目的,对小学生天性好奇的本性加以引导,正确地带领学生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把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东西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重趣味性,重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熟悉又新奇,好玩又奥秘无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欲望。为了达到良好的创新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模式的灵活化。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接,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在进行“如何制作植物标本”这一教学内容的讲解时,教师拿出各种各样的叶子,展示给学生看,提出问题:这么美丽的叶子,很容易腐烂,怎么样才能使它们能够永久得保存呢?对于这类发散性思维,教师应注重以褒扬为主,重视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扩宽学生思维广度的同时,让课本内容从学生自己的脑子里想出来、说出来、做出来。课前我们搜集了很多植物,请大家观察一下:它们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制作成植物标本。请大家想一想:制作植物标本有什么用呢?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深度,也摆脱了传统教学下以课本为纲的机械式灌输。也只有良好的教学创新,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摆脱思维桎梏,发散思维,进而形成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教学评价。一门课程以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评价,就决定了其教学的主体方向与教学重点的划分。基于此,对于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要进行教学评价上的探究化。也就是说,要以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为主,以鼓励和褒扬为主,让学生在表扬中得到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感悟,才是教学真正的目的所在。所以,在教学中不应片面就学生的动手结果进行评价,而应对学生整个过程进行跟踪与观察,再来进行评价。当然,对于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做出了优秀成果的学生也应进行赞赏。但总的来说,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应把学生动手与动脑所得的经验同时进行关注,不能失之于片面。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积极学习的教学氛围,也才能够让不同性格与水平的学生在操作中得到各自积极的评价。

3.教学方法。教学中可能通过进行教学情境设计来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在这一内容上,要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育情况来进行课堂设计。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应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一个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欲望。如在进行《制作风筝》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和大家讲风筝又叫纸鹞,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也是我国古老的民间玩具,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制作和放飞风筝,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春季户外体育活动,也是一项运用数学、物理、美工等知识进行动手、动脑的科技活动。纸片风筝的制作,分两节课来讲,学生较快掌握了纸片风筝的折叠方法,顺利做成了漂亮的风筝,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放飞的快乐。在风筝制作上,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削竹篾,削竹篾能手脑并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繁重的准备工作。为防备学生受伤,我还准备了创可贴备用。

另外,在进行《彩带编制》的教学时,教师也应脱离传统教学的桎梏,让学生进行自行想象。在进行基本材料的操作教授后,教会学生相应的制作注意事项,保证学生的安全之后,就可以放由学生进行创作。结果学生给的作品原料各式各样:藤、竹、纸、塑料、铁、草芒、木片、毛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还进行了一次海选,让学生之间进行投票,评出公认的最佳作品,学生们的审美与关注点也不同,整节课就在欢声笑语中完成。在最后,还为孩子们的作品进行拍照,不仅增强了仪式感,也让学生感觉到更深意义上的成就感,也就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与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性能力。在此目的下,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科学认知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两方面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来抓。把教学创新与教学方法的丰富作为一项日常教学任务来做,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把书本与课外活动联系起来,把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课堂延伸出去,让学生在实践学会观察、发现、分析、理解、动手、探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为培养具有探究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东,倪静川.在“劳动”中播下“美”的种子——试论小学劳技教育中的审美熏陶[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4).

第3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学;创新精神;措施

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阶段。从传统的重视学科知识的教育到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学转变。学生拥有良好的创造能力不仅可以把学科知识学好,还能够增强我国的民族竞争力。小学正是身心发展的最佳阶段,而劳动动与技术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劳动精神。本文研究的是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增强他们的素质。

一、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优点

(一)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劳动与技术课程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学会动手,学会创新。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学习、生活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会基本的技能和生活方法,培养学生等各种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劳动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并且将思想教育穿插在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基础知识,深化基础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思想觉悟。所以劳动与技术的课程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重大的帮助。

(二)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以及基础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技术素养以及各种能力,让学生拥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技能。也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劳动与技术的课程内容主要根据日常生活中最主要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编制。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考虑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又实现了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劳动与技术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方法就有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贯穿了整个教学。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就是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形成各种能力。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的过程。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极大的帮助。

(四)教学时间及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劳动与技术课程既要体现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的静态结构和发展态势,注重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的统一。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寻找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现实生活有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程资源,并通过一定的加工与改造成为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这也充分说明了劳动与技术以学生的实践为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课时。这就充分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学时间及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可以看出劳动与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措施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劳动与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根据课程上等内容来受制实践课程,那么学生就容易缺乏动手的兴趣。在这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并且由于教学设备、器材及相关材料的欠缺,很难开展教材上的实践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教材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合学生的实践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如在进行《家庭种植DlY》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尝试种植吊兰。并且把吊兰种植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学生们就会收集吊兰的品种,以及搜集相关资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吊兰种植的工具简单,只要瓦片、细土、剪刀、水壶、花盆等一些小工具就能完成。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然后动手操作。让学生思考除了土培吊兰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栽种?用土培吊兰的方法还可以种植其他哪些植物?学生经过思考与动手创新,知道水培吊兰的方法。并且利用土培的方法栽种了绿萝、文竹、发财树等。

教师通过创造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发思维,从而培养了自身的创造精神。不但让劳动与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得到实现,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劳动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基础知识,并且掌握基本的技能,同时培养自身的创造精神。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必要前提。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供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升自我,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编船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导入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播放有关编竹篮的视频,如耄耋的守艺人,编篮七十载的相关视频。视频中的老人采用竹条把竹篮编制好,介绍了竹篮底部、篮身等的编织,介绍了编织手法以及所用到的竹篾总数。观看了教师的视频,学生对编织产生兴趣。并且对老人坚守编竹篮艺术的精神表示敬佩。大家都被老人的精神感染,想要动手学编竹蓝,守护这种编织艺术。教师适时导入课程内容,学习一种编织技术,板书课题:编船篮。然后引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船篮的形状、特点是什么?船篮可以用哪些材料进行编织?然后学生进行船篮的编织教学。之后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让他们编织出不同形状的船篮。有的学生尝试改变经、纬线长度,船篮形状果然有所变化。而有的学生尝试改变经、纬线的根数,船篮又有了新的变化。有的学生用其他材料对船篮进行装饰,使其更好看,更能派上用场。通过编船篮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开拓了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想象力认真观察可以实践完成得更好,并且能更深入认识事物。发现问题的存在。在劳动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了解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演示认真观察,了解操作的步骤和操作技巧。通过认真的观察,学生才能了解作品制作的要求,并且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激发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置问题、营造学习氛围,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如在《中国结一吉祥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几个中国结,让他们观察,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猜测哪一个才是吉祥结。然后进行提问:“中国结有什么用处?它是如何编织成功的?”与此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吉祥结,之后引入绳结编织法。让学生借助导学单观察图示,了解编织的过程,并且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进行讨论。接着,教师演示或请学生演示,边编织边讲解,借助投影让学生观察编织过程,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语

第4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生)是并重的。我国由于生产的发展,已出现了因职工的技术素质不高致使先进设备无法使用和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也将提高。生产的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的技术素质,首先反映在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上,要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技术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进而进行一些初级的职业技术预备教育,即培养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还有个共同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者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即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既是必要的,又是非常重要的。

第5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一、硬件设施捉襟见肘

与城市相比,农村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几乎没有可比性,所谓的正常生机比,在农村中小学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因此,在我们周围的农村中小学,多数学校都有计算机教室,规模大点的学校还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每周一节信息课,一般学校课表上有信息课,实际中是学生自习课或者上其他课。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设立计算机教室有几种情况:一种是靠项目,一个项目给这所学校几台或几十台,以此建起一个计算机教室;另外一种是学校自筹资金或想别的办法购买计算机建设起计算机教室,为应付信息课的开设。在这种硬件设施下搞好信息技术教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硬件设施还包括很多,计算机配置、网络、远程教育等,在此只从计算机数量配备上先略谈一二,其他问题可想而知。

二、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就是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发展。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是很到位。我们的认识上有误区,行动上难免会跑调。我们之所以在农村看信息技术教育课,常看到的是中小学生上课热情极

高,收效却几乎全无。老师认识不足不知道该怎么去授课,课堂多流于形式,有的还能照本宣科敷衍十多分钟,然后放任学生,有的干脆满堂课都让学生自主游戏不闻不问。如此的信息课多半开设不久都会让学生由信心满满变得负担重重。至于割裂单一式的信息课更无法与学科整合,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

起,这就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造成的结果。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这种局面制约着素质教育发展。

三、是机械劳动而不是素质教育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学校、家庭、学生、社会主要关注的是成绩而不是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人们寄希望于信息课的就是学会让电脑成为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工具,除此之外的一切几乎都采取排斥的态度来对待,所以在教学时主要还是以让学生会简单操作电脑为教学目标,而这一目标达成就需要进行不断重复的机械劳动,小学练打字,中学也练打字,小学操作复制粘贴,中学也操作复制粘贴。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真不应该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凡教育者都应该警醒。

四、教师不够专业造成教学一塌糊涂

农村中小学中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多半不是专业的。有些教师在平时授课时经常出现常规性错误,以致课堂成为一个展示错误的平台,让这些老师教学生,我们的信息课能好到哪里去。有些兼课的教师更是把信息课“创新”得让人啼笑皆非,这是大家不能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五、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中小学大多只有一个计算机教室,生机比几乎少得可

怜。不能和城市比,大批的农村中小学校的同学开始舍近求远到城市去接受优质教学。他们认为在农村接触不到、享受不到的教育资源到城市就能够做到,城乡差距的拉大已经危及到农村办

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增强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吸引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来保持资源均衡、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中小学留住学生、办好教育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6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P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领域;具体目标;问题;建议

2001年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行,综合实践活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今,距开设这门课程已有十余载了,这一课程从出现到繁荣,再到如今的反思与探索,问题也层出不穷。对此,笔者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见解。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研究领域

(一)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的素养,不仅包括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还包括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方式,反思不正确的信息,形成积极向上的信息伦理。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为展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确定问题;2.制定计划;3.收集资料,处理采集信息;4.构建学习成果;5.作品展示交流,讨论完善;6.作品评价。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信息技术为每一阶段提供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去研究,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综合实践活动既要突出“综合”,又要体现“实践”,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中确定研究的问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发现及探究过程,更为注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亲身经历活动转变已有的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有效从学科知识的学习迈向对生活世界的探索。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封闭的教学模式变得开放化,把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生存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不容乐观。过去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劳动与技术教育被误认为就是单纯的劳动,忽视了技术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将其与其他三个领域相整合,渐渐改变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其逐渐被人们所接纳。如今,劳动与技术教育已成功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内涵和要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主题研究、多元评价能够很好地诠释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

二、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丰富学习方式,摆脱传统教育一味灌输的不良方式,让综合实践课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组织学习内容,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如:选择让学生心动的综合实践主题,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前便产生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真正地热爱学习,使主题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经历来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由衷地喜欢这一学科。

(二)综合实践要与德育相结合

综合实践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普遍缺少合作探究意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如何与人分享。并且目前学校所开展的德育课程多处于枯燥说教阶段,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因而教学效率不高。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有效整合,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前提,密切联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尤其在综合技能的运用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将德育工作有意识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强其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综合实践课与德育课的双赢。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达成共识,共同支持,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集合则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教师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家长则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做到和谐统一,学生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虽推行十余载,但至今仍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

(一)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虽实施多年,但很多学校并未真正将其转换为实践课,并未真正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仍旧处于书面化的传授模式,学生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教师受固有课程模式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不够准确

由于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不能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导致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处于学科教学模式,学生并未真正体会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Q问题的乐趣。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认识不断转变、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大部分家长并非这样认为。受传统观念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无足轻重的一门课,语文、数学等科目才应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他们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并未认识到该课程的研究意义。

四、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制度,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具有规划、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校只有健全制度,才能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转换教师角色,摆脱传统教学禁锢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在活动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更新观念,重视与家长的沟通

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单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家长更新观念,积极配合。家长要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成为教师的好帮手、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者,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要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全力为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搭建一座桥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正视实践活动中的不足,积极改进,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邦清.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与建议[J].基础教育参考,2016(02):36-39.

第7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观念跟不上。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属于必修课程,但是,很大一部分人对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忽视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目前许多小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统考与升学考试的学科,而轻视其他学科,信息技术课程虽然作为必修课存在,但是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一直被看作是“技能课”、“活动课”。其次,在许多人看来,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其实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不具备所谓的计算机学科的性质,有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应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他们影响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数量不足。首先,国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力度不足,导致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其次,由于社会、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跳槽到其他学科教学,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大量流失;最后,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称评聘、工作待遇等各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平等,造成许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跳槽去别的行业,也是信息技术教师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2)质量不高。目前,由于信息技术教师比较缺乏,许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跳槽而来,甚至有些只是带上几节信息技术课,这些教师对信息技术专业的知识、技能方面比较缺乏,还有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因为工作时间短等因素,导致理论能力较强,但工作能力不够,从而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偏低。

3.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随意性大,课程流于形式。在小学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课程的内容仍以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为主,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上信息技术课时,许多教师都是把学生领进机房,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多少谁也不知道。一些学校、家长对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也并不在意,从而导致课程流于形式,教学质量不高。

(2)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方法落后。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需求,但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整节课都是高密度地讲解,根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提问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受到压制,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提不起兴趣,自然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解决策略

就以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齐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急需解决的紧迫性。我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以下等几点着手。

1.转变教育观念。

要改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教师必须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错误观念,明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首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教师应当紧抓教学目标,而不是一味完成章节固定的教学任务,以完成书本知识的教授为目标。其次,小学信息技术是中学乃至大学信息技术的基础,是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石,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解决中学阶段学生的差异问题,更有助于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只有教师充分转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观念,才能从根本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解决小学信息技术的师资问题,我们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应当扩大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加强人才培养,并鼓励、引导信息技术师范毕业生投身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中来,缓解教师缺乏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坚持学习,做好新课程、新教法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并将新理念、新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起步较晚,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都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或者根据自己对小学信息技术的理解进行教学。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新兴的学科而言,教师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将课堂充分交还给学生。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适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出现了很多,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阶段,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早在20世纪80年代,劳动教育就被列入基础教育的课程表。进入新的世纪,我们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的价值认识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觉悟。但由于升学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学校、家庭不重视甚至轻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导致我们的学生劳动观念单薄,劳动认识片面,劳动态度消极,劳动习惯不良,劳动技能低下,许多农村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不但不爱劳动,而且轻视劳动,少数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进入社会后往往难以独立生活,“高分低能”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实际,我校决定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特色项目应运而生,学校开发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分册――《烹饪》,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真正的身体力行中爱劳动、会劳动、善思考、能创造,通过把劳动技术的教育与道德情感教育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养成。

二、烹饪课程开发的理念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技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小学的一个必修的基础性学习领域。烹饪课程充分体现了手脑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强调其基础性、探究性、参与性、实践性等特征的同时,我们尤其要重视理解以下理念,并付诸实施。

1.动脑与动手结合。烹饪领域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即建立在操作学习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与习惯的综合性学习。

2.以项目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烹饪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如:进行一项设计,完成一件产品、一个任务、一样制作等),先后展开“决定――计划――实施――检验”这一系列教育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真正贯彻项目引导教学法精神的核心要素。烹饪教师要扮演另外一种角色,即由原来单纯的讲授,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建议者。学生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小组式、伙伴式或个人式。

4.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课程的设计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大小环境为基本背景,选取其中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的内容(如:环保观念与行为措施)来组织教学。烹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5.学习领域充分开放。烹饪课程其鲜明的生活性、现实性特征要求教学应尽可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三、烹饪课程实践的措施

烹饪贵在实践,在黑板上学炒菜,是绝对不能体验情趣、感悟真知,掌握技术的。要真正实施烹饪教学,必须要有充实的设施设备,才能保证以实践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劳技教育特色的健康运作。

加强领导。成立劳技教育研究工作室,建立学校《烹饪》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管理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分管负责人,把《烹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进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从实际出发,多方面、多途径组织和实施。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指南,结合本校实际,落实课程计划。积极、稳妥地组织学校教师和相关人员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烹饪》教育校本课程,使其内容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上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编写教材。我们除了以省编劳技课教材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外,还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安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迁移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编写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烹饪教材。

设置课程。根据江苏省课程设置的要求,我们依据中德合作项目要求开设、开全、开足课时,从地方课程中拿出一节课,每周比我国现行课程计划多1课时,即每周2节劳技课,且连排,烹饪课3-6年级学生每月到烹饪专用教室实践一次,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式上课,烹饪课是我校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培训师资。为培训劳动师资,我们一方面选送骨干教师到省劳技师资培训中心短期进修,一方面立足于校本培训,学校定期举行专题知识讲座,并以市级课题“学校、家庭、社区力量的整合促进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研究”为核心,定期举办劳动教育学术沙龙,编印教师劳动教育论文专集。同时还邀请校外厨师到校对劳技教师进行烹饪指导,我们对教师提出了“专一会二学三”劳技教学基本功要求。近两年来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劳技专题论文或获奖40多篇。烹饪课教学故事《幸福的感觉》发表在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劳动与技术》上。

装备教室。校内装备了“三室一厅”(烹饪室、缝纫室、农具室、劳技成果展览厅),德方资助使得我校的烹饪教室设备日趋完善,走进烹饪教室就如走进具有本地区现代化的家庭厨房,电饭煲、、电冰箱、微波炉、电磁炉、消毒柜等应有具有,学生操作台由原先的5组增加到10组,满足了小组教学的需要,学生兴趣极高,社会影响极好。

实践基地,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学习――家庭实习”将成为劳技学习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学生在烹饪课学到的家常菜回家后自己买菜、洗菜、炒菜,让辛劳了一天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歇歇,学生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而且逐渐帮持家务、养成孝敬长辈的美德,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德,体现我校劳技思想的内涵――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溢美。

第9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存在形式 价值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优势学科,应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堪忧,由于师资的紧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不断地被其他学科“蚕食”。再加上信息技术缺乏从小学到高中成熟的课程体系;教材内容的更新有时也跟不上技术进步的节奏;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还不成熟等因素也制约着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怎样看待信息技术课,又该如何上好这门课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与思考,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信息技术课的价值定位:

1 信息技术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显然,信息技术课被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基于信息技术根植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以笔者以为,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必须注意“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长荡湖特产――大闸蟹”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内容的有效整合。然而,这决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全部内容。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增仪同志认为,“把信息技术教育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考虑到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并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仍然是必修课,因为综合实践课就是必修课。”笔者也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有关资料为学习服务,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提升,并用电脑制作出网页,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于是,在笔者的建议下,上课教师把通过交流最终获得的全部关于螃蟹的资料,进行收集、筛选和整理,以手抄报、黑板报、网页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令人欣慰的是,在笔者的参与帮助下,许多学生到网络教室把搜集到的资料、图片分门别类地制作成网页。有介绍人们对螃蟹评价的,有介绍螃蟹生活习性的,有介绍螃蟹养殖方法的等内容,并且还打出了“长荡湖大闸蟹”的品牌在网上进行宣传,以便让更多的人都知道金坛的长荡湖大闸蟹,都来订购和品尝,提高家乡的知名度,更好地为家乡经济发展服务。

2 信息技术课为其他学科服务

信息技术本身的价值也决定了其在学科群体中的存在价值。学生愿意和它对话――上“计算机课”是许多学生最企盼的时刻;教师乐意请它帮忙――课件、网络正在悄悄改变着课堂教学;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都需要它――因为它,形象代替了抽象……的确,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互相整合,相互渗透,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文《九寨沟》的教学就是信息技术为语文学科服务一个很好的范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神奇的网上旅行,请同学们上网进入‘走进九寨沟’,欣赏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不过,在进入之前,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浏览完电脑上的有用信息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九寨沟的感受……”

学生时而瞪大眼睛,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专心致志,时而沉默不语,时而用电脑绘画,时而网上冲浪,时而细细品味……他们无拘无束,主动钻研,随心所欲,各种灵感闪现,及时操作,一气呵成,小组汇报个个有所得。

从学生的发言中,让人感受到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网络的好奇,对成功的喜悦。因为有了网络,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有了网络,课堂唤发着生命的色彩;因为有了网络,教师的劳动闪烁着人文的光芒。

3 信息技术课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有其作为学科本身的教学要求,而且应该从育人的高度,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在教学《画圆形和方形》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如何,是决定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计算机演示中多变的图形画面、绚丽的色彩,强烈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它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激发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矩形与正方形时,请出了一胖一瘦两位好朋友,比较形象,学生觉得很有趣。在讲圆时,整个课堂已进行了20多分钟,这时学生已经很疲劳,为了再次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笔者用彩色皮球和放儿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喜欢学,愿意听,觉得好玩,有兴趣,就能够学会和理解知识,就能够增长搜寻、分检、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也使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