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企业技术研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技术研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技术研发

第1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工业产业的升级更是一个众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产业数据,采用了经典的SCP范式模型,对熊彼特的两个经典假说进行了验证。发现竞争与企业利润同时对企业研发具有促进作用,熊彼特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同时得到了支持。通过对应分析,我们对中国工业内产业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特点进行了归类,提出国有企业在不同行业的产值比重是导致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同时并存的原因。

关键词:市场结构;研发;工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6)09-0026-07

一、引 言

中国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从1978年到1991年,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44.4%下降到37.4%,这种下降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指导下造成的产业结构扭曲得到了改善;从1992年开始,工业产值比重发生了转折,比重在十年间重从38.6%回升到2002年的44.4%(如图1所示)。工业产值比重的重新上升,表明中国正进入一个工业化发展的快速期,工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收稿日期:2006-07-25

作者简介:徐志霖(1974-),男 , 江西广丰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仅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也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中国工业竞争力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全球国家和地区的排名却持续下滑,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工业产品的科技水平含量迟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工业产品的科技水平含量与企业研究与开发水平和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目前现实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开发一直是产业组织学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它被视为企业垄断能力和市场势力以及产品差别化的主要来源,也是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1]。所以提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成为各国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目前实际上对研究开发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2002 年,国内各类企业 R&D 经费支出总额达到 78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0% 。企业 R&D 经费支出已占全国的 61.2%,比2001年上升0.8个百分点,“十五”以来,企业R&D 经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R&D 经费支出所占比重稳定在 37.5% 左右,R&D 活动人员按折合全时当量计算(下同)为 103.5 万人年,比上年增长 8.2%。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为 78.4%,数量达到81.1万人年。从总量看我国 R&D人员绝对规模已经超过俄罗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 R&D人员总量以及 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如图2所示)。1996年到2002年R&D人员年均增长4.3%,而科学家和工程师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7%,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研发投入国家。

但是在这巨大的投入下,为什么中国工业的研发竞争力却在不断下滑呢?本文认为,目前的中国研发投入体制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计划体制思维,并没有从企业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和产业结构的角度设计投入运行机制,没有寻找到隐藏在企业微观行为主体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没有正确发现企业微观行为主体、产业结构与国家创新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在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下,所建立的创新体制必然是一个“空中楼阁”,得不到微观行为主体的支持,以至于国家巨额的投入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认为,要想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不能忽视一个重要因素,即作为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事实证明,企业在现代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想在创新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没有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市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出发,根据中国工业产业(或几个重要产业)的数据,对中国目前工业产业的研发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寻找影响企业研发水平的内在因素。

二、文献综述

最早明确提出研发重要性的经济学家当属熊彼特了。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非常强调生产技术和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把这种“创新”(Innovation)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征。熊彼特将创新看成一个 “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这种内在因素的最终变动。熊彼特认为两个因素与创新的结合导致了经济的最终持续增长:社会经济制度和企业家。在《经济发展理论》[1]一书中,他认为企业数量较多的产业中,企业迫于竞争压力,不得不进行研发,以保持领先地位;但在1943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2]一书中,熊彼特的观点却发生了逆转,认为由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拥有中小企业不可比拟的资金实力,所以规模较大的企业承担了主要技术创新活动,而这种活动又进一步能够保障企业的垄断地位,所以垄断对企业的研发强度有一定的推动。围绕着这两种观点,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充分讨论,从理论分析框架到实证分析,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从现在的文献来看,有关研发与竞争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结论:

(1)认为完全竞争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二者之间存在负向关系;Acs和Audretsh分析了美国四位数产业中142个创新的和42个高度创新的样本。他们支持了熊彼特第二种观点,即市场力量与大的企业规模促进了创新[3]。而国内马锦生、李凤莲在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障碍时,认为市场集中度较低,企业数量过多,导致企业平均规模较小,达不到规模经济,影响了企业的研发能力[4]。

(2)竞争与研发呈正向关系。Veugelers和Vanden对一个样本中所包括的47个比利时企业的每单位销售额的Rdfeiyong作了跨部门时间序列分析。他们发现,在跨国企业占有产业销售额中份额较大的产业中,企业的R&D强度较小,因此,他们的结论并不支持熊彼特第二种观点[5]。

(3)竞争与研发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Holly与Kristian和Eduardo先后通过不同的数量经济模型,论述了竞争与研发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6][7]。柴俊武、万迪肪以西安市近八百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规模与企业R&D 投入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企业R&D 投入强度呈倒U 型曲线关系,当企业规模较小时,与企业R&D投入强度正相关;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与企业R&D 投入强度负相关[8]。

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产业组织学将微观行为主体作为研发的主要研究对象,广泛涉及了研发的成本、绩效、产品差异化、企业的学习能力、大学等科技主体对研发的影响等等,但目前经济学界对竞争与企业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个定论,在研究方法上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和选取产业的不同导致结论的不一致,而且所有的经典模型强调了市场因素,忽略了在转轨经济过程中的非市场因素。这种将研究主体严格地限制在微观行为主体上,对于结构性问题并不涉及,导致了许多研究结论随着国家、行业的变化而变化,并不能取得一致的结果。对于中国而言,工业产业的研发问题并不仅仅简单地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许多非市场因素影响,国内研究在此方面也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因此本文选取了2003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研发数据,对影响中国工业产业研发水平的各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对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各种市场和非市场因素。

三、模型设计及样本数据

(一)理论模型

目前国内外有关企业研发与竞争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依据的是哈佛学派所提出的SCP范式方程。尽管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予以精确化和特殊化,但是该模型的基本特征被保留了:

企业专利数(R&D支出)=f{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市场势力}

在转轨经济中,企业的研发政策和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存在着特殊问题。在过渡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大量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研发行为显然与私有部门的行为有所不同。然而在以前的研究之中,有关国有企业对研发的影响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由于其资金来源以及利润压力都与私有部门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国有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对企业研发的影响研究,最终将模型定义为:

企业专利数(R&D支出)=f{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市场势力,国有企业产值比重}

(二)变量设定和样本数据来源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接受基本模型,将竞争影响企业研发支出的因素分为竞争程度和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两种。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的情况考虑设置如下变量:

企业新产品开发支出额。目前中国工业产业研发统计口径并不一致,费用包括人员费用、购买设备费用、新产品开发支出等等,在其他学者的文献中,对如何衡量企业研发支出并没有统一的口径,往往根据自身需要而选取不同的指标。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的人员工资和设备费用在现实中比较混乱,不能体现企业研发的真实水平,鉴于此种情况,本文采用了新产品开发费用作为衡量企业研发支出的替代变量P。

市场结构。目前中国统计年鉴和工业统计年鉴都没有给出详细的企业市场份额和销售情况,所以我们无法直接得到市场结构指标。但是,根据经济学中对竞争的几种划分标准,企业数量大小可以近似看成是竞争强弱的一个指示器,所以,我们选取产业内规模以上企业数作为市场结构指标Q。

利润指标。在熊彼特的两种假说中,与企业研发紧密相关的一个指标就是企业利润。根据熊彼特的观点,企业利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对研发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考察在转轨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业企业的情况,我们选取企业总利润指标作为一个自变量R。

国有企业产值比重。在转轨过程中,国有经济在很多行业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国有企业资金来源和体制的原因,使得国有企业在研发的决策上,势必与纯粹的私营企业有着区别。国有企业一方面由于预算上的软约束以及争取国家项目的需要,往往可能对研发投入过度;但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市场竞争力不足,弱化了国有企业对新产品开发的需求G。

根据以上变量设定和论述,我们设定三个假说:

H1:市场竞争越激烈,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企业必须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因此,企业数与企业研发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H2:企业利润越高,企业有可能处于垄断地位,其研发数量相对竞争行业有可能减少,所以企业利润与研发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H3:国有企业对企业研发的作用是双方面的,国有企业在经历了3年改革后,其分布的行业大多集中在需要规模经济的钢铁、石油等垄断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有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假设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与企业研发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本文根据国务院1994年修订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标准产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94)的产业划分方法(3位数产业),对工业产业中的37个行业从1998―2002年中企业的研况进行统计。

(三)检验模型

根据熊彼特理论模型以及本文变量设定,本文建立以下模型:

P=α+β1Q+β2R+β3G+ei

本文采用的样本数据是工业产业中37个行业1998―2002年的综列数据。综列数据相对于单纯的横截面数据以及时间序列数据有两大优点:一是对同一单位的多次观测,使我们在单纯横截面的数据下很难做出因果推断的情况下进行因果推断;二是综列数据通常使我们能够研究决策行为和结果的滞后性。

但是,采用综列数据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按时间分组数据,有可能导致每期方程的截距发生变动,造成方程检验偏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方程中引入3个虚拟时间变量: dt00,dt01,dt02。当样本数据取自2001年时,令dt01=1,其余虚拟变量为0,依此类推。通过检验时间变量的显著性就可以观察方程是否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动,同时,为了消除自相关效应,我们对方程进行一阶差分。由此检验方程变为:

P=α+δ1dt01+δ2dt02+β1Q+β2R+β3G+ei

检验结果如下:

通过表1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方程总体解释力指标――经过调整后的R2为22.5%,方程在1%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该方程能够较好地解释影响我国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二,时间虚拟变量dt01、dt02都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我们不能否定时间虚拟变量的系数为零,即三年的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与变量之间的方程截距都为α,可以用一个方程来表示。第三,在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因素中,所有变量都在10%水平上通过检验,其中国有产值比重和企业利润都在5%水平上显著。第四,方程的DW值为1.983,说明已经消除自相关问题。

通过回归模型,我们发现,企业数量、企业利润与新产品研发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与新产品研发支出呈负相关关系,以上结论支持了我们的假设1和假设3,但与假设2却背道而驰。

从企业数量与新产品研发支出的正相关支持了熊彼特有关创新的第一种观点,而企业利润与新产品研发支出也呈正相关关系却支持了熊彼特的第二种关系,这两种关系看似是相互矛盾的,这也反映在以往国内的研究中,市场结构与企业研发强度关系结论不一致,有些学者据此提出了倒U型假说。但笔者认为,这种截然不同的结论能够同时存在,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在市场中行为造成的。

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采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方程,这种研究方法往往掩盖了样本与样本之间的关系,而在我们的分析中,需要对工业产业中的37个行业进行研究,这涉及了跨部门研究。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如果单纯使用传统的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将行业与行业、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一同纳入研究样本而不加区别,往往会使我们得出错误的结果。所以,根据数据特点,本文采用了对应分析方法对我们前面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是因子分析的进一步推广,该方法已成为多元统计分析中同时对样本和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社会、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中,经常要处理三种关系,即指标之间的关系、样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指标和样本之间的关系,对应分析是将指标和样本放在一块进行分类、作图,便于做经济意义上的解释。因子分析可以用最少的几个公共因子去提取研究对象的绝大部分信息,既减少了因子的数目,又把握住了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认为,企业的研发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我们选取了工业产业全部37个行业为分析对象,选取了所有者权益、利润总额作为财务绩效指标,同时将全员生产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作为效率绩效指标,通过对企业效率的样本区分来达到考察不同企业的研发水平。利用Matlab软件,我们计算出对应分析结果如图3。

对于这四类产业的结构与绩效的情况我们分别加以分析。从R型因子分析来看,指标的结合与我们的假设是一致的,即所有者权益、利润总额反映了产业财务绩效情况;全员生产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体现了产业效率;而产业内的企业数则反映了产业结构特征。而37个工业行业中第一类企业表现出较高的产业绩效,这类企业主要属于规模经济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但是这些产业属于国家规制较松的行业,所以在资本和技术壁垒下,企业数量适中、规模较大,在这种近似寡头垄断竞争中,产业平均利润较高。第二类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观察第二类产业可以发现,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已经大大增加,相对竞争比较激烈,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相对第一类下降,这类产业群的产业结构可以近似地看为垄断竞争结构,企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但是利润已经下降。第三类与第二类相反,研发效率较为低下。反观这类产业群,企业数量极少,明显具有国有垄断性质,在这类产业群中,国有企业产值比重远远超过50%。这种产业结构可以看作是一种完全垄断行业,而完全垄断行业由于其垄断地位,竞争压力小,往往不注重效率的提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在国有企业高度垄断的情况下,产业的绩效也表现不佳。第四类企业具有较高的企业数量,绩效并不理想,相对而言效率很高。这类产业群中竞争激烈,可以看成是一种完全竞争结构的产业组织形式,在竞争压力极大的情况下,每个企业不得不尽可能地提高生产率,压低利润空间,从而表现出高生产率和低的产业绩效。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产业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产业绩效和生产效率,符合传统产业组织中有关产业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假设。通过对应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影响了我们的研究结果,出现了中国工业企业研发行为同时符合熊彼特两种假说。因此,国家在制定科技创新体系政策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目标函数和偏好,制定不同的政策,以达到鼓励企业提高研发的积极性。

四、结 论

研发实质上是一种两方面的或相互结合的活动。创新既包含了承认需求也包括技术知识。目前一些科学家特别强调开创性研究和发明因素,强调国家研发的自主独立性,倾向于忽略或轻视市场因素。经济学家则常常特别强调市场需求因素:“需求是发明之母”,强调经济的因素而忽略其他考虑。这两种片面的看法可以简称为“科学推动”创新理论和“需求拉动”创新理论。很多人都将这两种看法绝对对立起来,笔者却认为这两种创新理论应该是互补而非互斥的。

应当将研发问题分解为三个层次上的问题:企业作为微观行为主体、产业层次、国家产业政策和创新体系。一个国家研发的进行,归根结底,需要落实到产业以及企业这种微观主体行为之上,而同时企业主体行为结果与产业结构又对国家产业政策和创新体系产生了影响,三个层次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应当属于一个系统。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产业数据,采用了经典的SCP范式模型,对熊彼特的两个经典假说进行了验证。发现竞争与企业利润同时对企业研发具有促进作用,熊彼特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同时得到了支持。通过对应分析,我们对中国工业内产业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特点进行了归类,提出国有企业在不同行业的产值比重是导致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同时并存的原因。基于我们的实证结果,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重构我国的创新体系:第一,政府应将对研发的支持重点从企业转向基础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往往是从基础科学的突破开始的,而基础科学又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政府通过对基础科学的支持,既可以降低企业的技术研发风险,达到促进企业进行研发的目的,也可以避免由于市场信息不对成而导致的投资风险。第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市场导向下的企业并购与退出。从各国的情况来看,研发高投入与高风险的特征决定了往往是大中型企业承担了重要的研发。但是在目前中国很多产业中存在着进入和退出壁垒,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和有效率的合并,进而影响企业研发的积极性。第三,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的研发要通过产品和专利来实现收益,如果长期忽视对企业研发成果的保护,企业的研发动力和积极性就会下降。第四,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研究所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美)熊彼特(J.A.Schumpeter). 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 (美)熊彼特(J.A.Schumpeter).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3] Acs,Zoltan J.and Audretsch, DavidB. 1987: Innovation, Market Structure, and Firm Siz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9(4):567-570.

[4] 马锦生,李凤莲.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1-110.

[5] Veugelers, Reinhilde, and Vanden Houte, Peter 1990: Domestic R&D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8(1):1-15.

[6] Holly J. Raider 1998: 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7, 1-21.

[7] Kristian R. Miltersen and Eduardo S. Schwartz 2004: R&D Investments with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1-47.

第2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人员 激励 股票期权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高新技术企业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对其发展也高度关注,并且采取各种措施和优惠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应该看到,任何一个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企业员工的积极努力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每个企业都需要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一、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激励的特殊性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是否拥有掌握高技术开发和管理、有突出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其成败的关键。高新技术企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研究与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例很高,大致达到1/3,约为传统企业的2倍以上[1]。如华为约有3万名员工,其中47%是研究开发人员,达到14000多人[2]。现代企业效率是否达到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制度是否很好地解决了员工激励问题。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建立良好的研究和开发人员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那些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直接承担技术和产品开发的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发人员对企业的贡献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研发人员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其它资源相结合,能够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利润和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在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同时也在进行个人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如果这类知识能够为所有研发人员共享,则能够提升整个公司的研发能力;如果能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组织知识,便可提升企业知识存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但是这种隐性的个人专门知识并不一定能够为其他人所共享,也不一定能转变为企业的知识存量,这主要取决于研发人员与他人、企业分享知识的意愿。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各种知识管理手段来交流和积累各种知识,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让研发人员毫无保留地共享他们的知识实际上很难做到。

(二)高新技术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并且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据统计,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率通常只有15-20%[1],其中由于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主要风险。如果研发人员受到良好激励,他们工作积极努力,就会根据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情况向领导决策层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从而大大降低该风险。反之,研发人员的消极怠工会使得他们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视而不见,企业无法适时调整开发策略从而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会放大该风险。有学者指出,研究开发人员和研发经费的投入都会对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产生影响,但研发人员比经费投入的影响要大得多[3]。

(三)在激励理论中,企业与研发人员是委托人与人的关系,研发人员的工作绩效与其工作努力程度是相对应的,因此报酬由绩效决定就演变为由努力程度决定。但是这种激励理论用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上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为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这要求研发人员的努力程度为双方所共知,然而研发工作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过程,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无法正确评估和知晓研发人员的努力程度。所谓信息不对称,指一方在某一方面拥有“私有信息”,这些信息只有当事人自己了解,别人不了解或由于信息成本过高等原因无法了解[4]。如企业管理人员不了解开发的难度和投资需求、研究开发过程不易观察、研究开发人员的开发能力难以评价、研发人员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努力程度等。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就可能出现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即具有信息优势的研发人员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如在工作中偷懒,出现“搭便车”现象。

(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常常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专门知识和技术,因为需要抢占市场而对开发时间有很高的要求,通常单个人无法独立完成,因此决定了研发工作是一个团队过程,即开发成果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进行报酬分配时,因为每个人对研发成果贡献的大小无法精确地进行分解和测量,因此个人付出的贡献与其所得不相匹配,有时甚至很不公平合理的现象时常发生,这对稳定研发人员队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不利的。

二、股票期权激励

股票期权是一种买入期权,是公司给予被授予人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以合同规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或股份的选择权。其中合同规定的价格称之为行权价格,依此期权计划购买本公司的过程称为行权。在行权以前,股票期权持有人没有任何现金收益;行权以后,个人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员工可以自行决定在任何时候出售行权所得股票。股票期权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义务,持有人可以依照事先确定的条件,自愿地获得公司发行的股票。持有人可以放弃在未来获得公司股票的权利,也可以施行此项权利,在符合期权契约的条件下,公司及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左右股票期权持有人的行权行为。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是:企业所有者提供期权激励企业员工工作积极努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股票价格上升员工行使股票期权获得收益,这样便使企业所有者与企业员工的目标达到一致。相反,企业员工的利益受到损坏,企业所有者或股东的利益同样受到损失。股票期权在本质上是企业员工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并相应地承担一定的风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来在西方国家企业中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大企业中常被用来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有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排名前500位的大公司中有90%的企业通过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来激励其经营者或高级管理人员[5]。股票期权在激励经营者、减少成本、改善治理结构、促进稳健经营等方面的巨大优越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它通过向公司内部关键人员提供获得个人利益和增加个人资产的机会,来激励他们为公司的发展而尽心尽力,从而增加公司的凝聚力,更好地引进和留住所需人才,最终保证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近十几年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特别是执世界高新技术之牛耳的美国硅谷的成功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硅谷有句名言: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依靠的是“双轮驱动”,一个轮子是风险资本,另一个轮子则是股票期权。在国内,上海贝岭、联想集团、北大方正、中兴通讯、新四通公司等著名高新技术企业也都在采用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

三、股票期权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

股票期权制度可以很好地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主要表现在:

(一)高新技术研发人员知识层次高、素质高,股票期权有利于解决他们的深层次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知识工作者更需要满足自我成长和发展需要,他们除了对财富的追求外,也追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同时非常重视组织的承认和尊重、领导的认可、事业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二)高新技术研发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技巧,这注定了他们是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是各企业争夺的对象,因此高流动性是他们的一个特点。通过股票期权及附加条款的设计,可以加大研发者离职的机会成本,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他们跳槽的愿望,降低研究开发风险。

(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市场化并实现收益,到最终退出市场,常常要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对研发人员进行激励时要考虑到其成果收益的长期性,股票期权激励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四)高新技术是高风险也是高收益性行业,成功的技术创新项目常常带来巨大的收益,研发人员通常也期望能从巨大的收益中分一杯羹,而不仅仅是年终奖金或项目奖金,股票期权激励可以满足研发人员这一期望,从而实现对他们的良好激励。

此外,以股票期权来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可以很好地克服前文所述的研发人员激励特点所带来的激励困难,因为通过股票期权这种机制可以使得研究开发人员的利益和企业或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达成一致,防范了各种道德风险的发生,降低了委托-成本、管理和监管成本。具体说来就是:要获得股票期权带来的收益,就必须使企业的股票市场价格上升以超过股票期权的行权价,而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是企业价值的反映,研发人员必须尽其所能使企业价值增殖。因此:(1)研发人员会毫无保留并且积极地贡献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技巧为所有研发人员共享,从而增强团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把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组织知识存量,使企业获得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2)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处在开发核心的研发人员比较容易识别技术和市场的变化给开发工作带来的风险,他们会积极地去探索和思考如何规避风险、如何使技术或产品的研发成功,并及时地向领导层反映,提出各种建议和应对措施,从而避免给公司带来损失;(3)虽然研发人员在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中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但是股票期权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使得他们不会利用该信息优势去做不利于另一方的事情,因为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就是损害企业的股价,也就损害了自己的未来股票期权收入。因此企业管理层或所有者无需担心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和管理难题,节省了管理成本;(4)研发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每个人的贡献难以精确地量化,在薪酬和奖金的划定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股票期权制度可以弥补其给研发人员带来的影响,因为在企业价值增殖这一点上大家是一致的,股票价格上升后都可以从期权中获得收益。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从章.高新技术企业特征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2(7):66-69.

[2].在“全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5,12,9.

[3]任翔.技术创新的主要投入因素对创新成果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3(11):19-22.

第3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关键词】 雇主风险; 人工成本控制; 成本最优; 股权激励

高新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市场加剧IT行业人员流动,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趋于上升,雇主风险增大,因而,高科技软件研发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将意味着是否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发展,使新技术的竞争真正演变为智力资本的竞争,智力资本的激烈竞争必然带来人力资本的巨变。人力资本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保证,是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一、高科技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人工成本

高新软件研发企业的财务结构是轻资产重服务,而提供技术服务要靠人来实现,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项目管理人工成本高,成本核算与归集可以说是人工成本的核算与归集,人工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80%左右。当前,高新技术软件研发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受到以下条件制约:

1.行业人员流动过快,无法精确地确定相关资本价值,人工成本很难准确预算,执行中持续追加人工成本,导致实际人工成本超出预算。

2.薪酬涨幅易受外界市场环境的影响,高端人工成本支出明显,人才招聘储备与项目签单不匹配,项目急需人才招聘不到,储备的人才不能及时配置到合适的项目上去,导致人工总成本增大。

3.财务基础核算资料归集难,工时记录难以取得和准确统计,传统的考勤管理办法对于IT行业的人工绩效考核效度不明显。费用分配坚持谁受益、谁分配的原则不明显,使人工费用的配比出现偏差。

4.由于软件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异常迅速,导致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人工成本信息统计滞后。

5.绩效考评和激励措施局限于短期的局部的规划,而无法实现成本战略控制长效机制,无法锁定外界变化对人工成本上升带来的风险,无法彰显低成本扩张战略。

6.核心骨干人员流动带来法律诉讼风险,薪酬福利补偿导致成本上升风险,还有不可预测的成本不可控事件。

二、高新软件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在特点

软件研发类高科技企业与工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上相比既具有共性,又有其个性,项目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成本(原材料、人工、技术开发成本及直接费用),间接成本(人力、财务、销售部门的期间费用、技术研发、平台运维、质量测控等服务性部门发生的需要分摊的间接费用)。而这些成本要素的核算,始终贯穿以人工成本的计量核算为主题,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当高。高科技企业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异同如表1。

三、实施人工成本控制的思路及措施

通过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成本控制的内在特点,运用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来控制人工成本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高新企业。故而人工成本控制的思路是:密切关注竞争环境,建立人工成本战略的长效机制;加强研究人员合理配置,尽可能地优化成本结构;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高效率的信息反馈机制;控制人工成本,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回应能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采用股票期权的形式吸引人、留住人,锁定人员变动风险。

(一)实施人工成本预算管理

以预算管理模式体现各项费用的分配,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预算沟通模式,建立人工成本的预算控制,以战略成本为核心,调动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等成本控制的关系,正确处理项目的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分配的人工成本。

软件开发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合理地配置项目技术人员,使研发人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免出现支付高昂的人工成本,却干着低端和无技术含量的工作,最终导致研发人员工作没有激情而缺乏创新活力,为跳槽埋下了隐患。因此,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首先要充分熟悉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编制预算表,列示预算清单,特别是人工成本的准确预算,做好人工成本的规划,选择适当的项目总监、项目经理、项目实施人员,实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的原则,以老员工带动新入职员工,实现迅速成长。其次,预测项目开发所需的总周期,依据完工百分比法测算本年度应该完成的研发工作量,依据完工量确认发生的人工成本及其他成本,并据以确认当年的劳务收入。最后,人员薪酬福利的预算不仅包含直接发放的工资,还包含养老医疗等附属的五险一金、员工离职辞退发生的成本。具体预算的内容如表2。

(二)从招聘入职环节控制

人工成本不仅体现在工作过程直接支付的薪酬福利,还表现在入职前产生招聘隐性成本。草率进人,控制不严,会产生职位能力不匹配,发生额外培训成本,因人员流失产生新的招聘成本、支付猎头服务成本等。在招聘环节开始时,就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技术精湛的员工加盟,避免因引进不合适员工产生后期连锁反应;未雨绸缪,建立长期的人才储备机制,减少因项目研发产生紧急招聘成本;合理配置现有的资源,以帮带学,新老员工结合,老中青合理搭配,建立良好的发展团队,以此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时,要进行成本控制理念的教育,突出企业文化,增进未来项目研发团队的协作与沟通意识,最大限度降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成本,以便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三)人工成本计量——工时记录

项目工时记录是软件研发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及核算的基础资料,工时统计计量的准确程度,关系到人工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关系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及使用程度。项目工时计量应关注:项目工时的统计;统计的依据;工时计量结果在人工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1.项目工时统计

对项目进行科学分类和编号,并与员工信息进行对应,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进展情况监控,实时进行工时统计。

工时统计及流程:驻地项目人员填写工时统计表——项目经理审核——项目总监复核——主管副总审批——上报财务核算——资料核算汇总。对工时记录要进行审核,查看项目上的工作日志、电子或纸质的考勤表,反馈任务进度完成情况。每月编制工时统计分析表,进行完工程度测算。合理配置员工,提交工时汇总表;对员工工时进行审核,掌握员工的工作频率,减少单个项目成本支出。

工时记录的获取有手工和系统自动生成两种。手工获取工时统计资料要求每位项目人员及时统计工时,及时计算单位人工成本。系统生成主要是依靠日常员工在系统上考勤打卡自动生成,月终由系统人员进行工时统计得到。在实际管理上,引进OA信息化办公平台,实施人工工时信息统计,动态地掌握月度、季度、年度某个项目的所用工时,为成本的分配提供依据。

2.项目人工成本计算

个人项目人工成本:人工工时×单位工时工资;项目人工成本:所有参加项目人员的工资之和。

3.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

对于不能直接计入项目成本的人工,要合理地归集劳动工时,按照劳动工时标准计算分摊劳动工时。例如对项目提供辅助服务、技术咨询、基础平台维护等部门发生的职工福利薪酬归入间接费用。到期末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项目成本中,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分录处理。

(四)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软件产品在不同的开发阶段,人工配置侧重点就不同,人工成本控制的措施和相应的人员配置也会不同。

人工成本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控制一般分为: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表3)。创立期包括项目的准备阶段和需求调研阶段,在此阶段人工投入不是很大,但对人员市场营销能力和宏观规划能力素质要求较高。成长期包含开发研究阶段,在此阶段,研究开发人员的大量投入,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数据的收集,工时统计、材料耗费、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都需要关注,防止出勤不出工现象。成熟期包含上线运行和验收阶段,产品研发上线试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测试,往来项目驻地,产生大量的差旅费、技术咨询顾问费等,成熟后交予客户,需要对客户进行大量培训。衰退期包括系统的运维阶段,此阶段人工的投入相对较小,重点控制客户的服务成本,维护人员配置应与项目工作量匹配,同时为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基础。

(五)多元化薪酬管理——股权激励

人工成本的控制不仅要关注现在,而且要关注未来,不仅要留住现有的人才,而且要吸引外部优秀的人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人价值观和企业成本管理和谐发展。激励长期价值创造,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新技术软件企业,可灵活运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业绩股票等股权激励的方式。为了留住人才,提高业绩,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改变原有的激励措施,使核心员工致力于项目研发,看重未来公司价值;为了实现经营战略目标,设定指标激励员工,诸如年度绩效考核指标等。同时刺激外部人员加盟,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在激励对象上,应重点关注核心技术骨干员工的激励,在会计处理上,对经理人和员工分别采用利润分配观及费用观。将员工股票期权费用化处理,即员工以服务来交换股票期权所发生服务耗费形成企业的报酬费用处理。采用股权激励,实现长期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锁定因人工成本的变动而带来总体成本风险。

四、结论及关注点

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人工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企业财务层面的控制,而且是企业战略层面的控制,不仅涉及企业微观财务核算控制,而且关系到财务战略乃至公司运营战略。除了入职招聘、预算管理、原始资料规范计量、生命周期管理、股权激励应对措施外,财务管理实践上还应从劳动合同风险规避、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EVA绩效考核指标、成本控制与信息化等视角进行全方位人工成本控制。采取这些控制措施,在实践上,对于丰富及强化人工成本控制手段具有深远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卢馨,黄顺.智力资本驱动企业绩效的有效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9(2):68-74.

[2] 耿建新,朱友干.职位资本——人力资本会计研究的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9(11):48-52.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 瑞夫·劳森(Raef Lawson).管理会计在中国[M].杨继良,姚炜,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第4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

2008年4月14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国科发火[2008]17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凡是满足申报高新企业条件的企业,可以向各省科技厅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有效期自颁发证书之日起为三年。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是取得申报国家和地方各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申报政府专项资金的资格,还享有高级人才引进政策,并可享受税收优惠,其中包括:(1)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后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自认定通过年度开始按照15%的税率征收;(2)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一、研发费用存在的问题

研发费用标准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必要条件之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企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三项要求:一是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二是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三是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而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要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研发费用标准实际包括相对标准和绝对标准,是二者合一,但二者又有衔接之处,实际要求很高。企业在申报材料时紧扣指标要求,在相对指标上一般能满足3%~6%要求,但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研发费用绝对值大于管理费用的总额,而无形资产并无增加;(2)研发费用绝对值占管理费用总额的比例过大,超过50%,甚至达到90%以上;(3)企业的机构设置中并无研发部,却出现研发费用;(4)企业出现研发费用,但在审查年终所得税汇算时却未按规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反而缴纳大量的企业所得税。

二、研发费用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企业人员对研发费用存在的问题解释为:企业财务人员在核算研发费用未按规范执行,研发费用不仅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也在生产成本及其他项目中列支,研发费用由财务各科目中取数归集而成,所以金额占管理费用比例过大或大于管理费用;企业虽无独立的研发部门,研发时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科研项目组;企业在年终所得税汇算时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务机关不予批准。

1.研发费用的财务核算问题。

(1)财政部1992年12月31颁布,1993年7月1日执行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第521号科目――管理费用规定:本科目核算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研究开发费、坏帐损失等。(2)财政部2000年12月29颁布,2001年1月1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规定: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3)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2007年1月1日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1)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2)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3)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综合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均要求研发费用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在特定情况下计入无形资产的规定,并无在其他科目中核算的规定,因此在财务核算规范的情况下,研发费用作为管理费用的一个明细项目,其总额无论如何也不应大于管理费用(涉及无形资产的应加计),甚至其占管理费用的比例也不应过大,除非其为专职研发企业,但专职研发企业也不符合高新企业评审的条件。如果企业确实发生了研发费用,由于企业未正确进行财务核算从而导致研发费用占比过大或超过管理费用,这种也不符合高新企业的规定,因为财务能正确核算研发费用是加计扣除和申请高新企业的前提。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企业提出的税务机关不予审批的解释根本不存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审批项目已取消,纳税人可根据税收政策规定自主申报扣除。自主申报扣除的前提是:企业必须账证健全,能从不同会计科目中准确归集技术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依据税务政策的规定,如果企业的研发费用未能加计扣除,在正常情况下只能说明企业的核算或研发项目存在问题,不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当然也就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审要求。

三、针对研发费用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高新技术企业担负着科教兴国、科技进步、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等太多的责任。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太多的希望,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虚假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为了避免风险,达到国家、企业双赢的局面,针对研发费用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国家有关机构应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修订高新企业认定办法,认定标准应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使之清楚明晰、具体适用、可操作性强,并应符合中国企业的现实,能真正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提供科技发展水平;(2)审计机构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使审计结果真正做到真实、客观、公正;(3)企业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和避免风险,应结合自身的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确定自身的研发项目,正确设置账簿进行财务核算,具体如下:第一,企业的研发项目应编制技术项目开发计划(立项书)和技术开发费预算,技术研发专门机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第二,正确核算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企业应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的样表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编制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

参考文献

第5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核算 研发支出

在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发文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在该《通知》中提到,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后没有形成公司的无形资产时,可以在当年应缴的所得税中扣除当年研发费用的50%的发生额,同时对于形成了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来进行税前摊销。由于高科技企业在研发支出中具有很大投入的特点,因而这项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具有很好的政策倾斜作用。

一、高新企业财务核算中研发支出的认识

(一)高新企业研发支出中的专项设置

企业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时,在研发支出中有比较明确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在为取得改进的技术、技术服务、创造性的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的投入,也就是年度研发总支出要在销售总额中比例达到一定的要求:

(1)要求最近一年内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在研发支出中的投入不能低于销售额的6%。

(2)要求最近一年内销售收入在5000-20000万元的企业,在研发支出中投入不能低于销售额的4%。

(3)要求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研发支出中投入不能低于销售额的3%。

企业在研发支出的财务核算过程中,需要将研发的费用单独的进行专项管理,这样能够便于统计出研发支出的总费用。

(二)研发支出中管理费用的核算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通常都是按照8个大类来进行分类归集的,这样也便于研发支出的统计和管理。第一类是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员工的全年的薪资。第二类是高新企业为项目研发而购买的原材料所发生的相关支出。第三类是为了购买研发活动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折旧和待摊费用。第四类是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第五类是在研发过程中对于机器设备调试所发生的费用。第六类是为研发而购买的无形资产在研发过程中的摊销费用。第七类高新企业委托给其他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进行的项目研发费用,并且在认定过程中,只能将委托实际发生费用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第八类是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调账失败的原因

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进行认定,并且研究开发支出在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规定比例。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在准备过程中预备不足,从而在项目费用归集中不能够很好的将自身的高新特点表示出来,从而导致部门研发费用不能得到认可,导致研发费用不达标,调账失败。另外企业研发费用和会计准则的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这会导致企业在研发费用归集存在很大的障碍,从而拖延了调账时间,导致最后高新企业资质申请失败。

二、高新企业财务核算中研发支出现存的问题

高新企业研发支出的正确确认,计量和归集有利于企业在高新资质的认定通过率,这样企业就能够享受到国家给予高新企业的税收和其他财政政策。对于我国高新企业而言,在研发支出中由于各种原因,从而造成现存的研发支出确认计量,归集以及对于认证要求的专账核算不合格问题。

(一)研发支出确认和计量问题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研发费用的处理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对于研发费用都归集到当期损益。但是由于两个制度对于研发费用的规定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高新企业在在生产和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的同时,其研发的成果会被是使用来生产其他产品,这就导致研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的混乱,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如废料等,它们对外销售后可能会取得部分的销售收入,对于这部分销售收入在核算中如何处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从而也会导致研发支出和计量上的不确定。研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上的也会影响高新企业在认定过程中的研发费用的确定,从而给公司的高新资质认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研发支出的专账核算问题

国家的税务政策都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费用核算的过程中,做到核算进行准确归集,做到专账核算。并且核算就是让高新技术企业在统一的一个会计科目下核算企业下的研发支出,同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管理机构中,对于专账核算是更加倾向于将企业单独建立研发支出账户,用来归集研发支出,然而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规定,只是要求企业在准确归类的情况下,在该有的科目下设置研发费用项目,并准确的进行归集核算即可。在这种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在设定专账过程中不容易分清两种情况,导致申请资质的资料不符合要求,从而造成资质申请问题,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研发支出和企业所得税问题

在国家2008年的关于高新企业税收的减免政策后,高新企业将会以15%的税率来缴税。并且高新企业的研发费用在缴税的过程中,能够部分扣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给予高新企业的一种扶植政策。但是在高新企业认定中的研发费用和加计扣除研发费用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在用途、归集的要求上都存在着不同。同时对于两者的归集口径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研发阶段,两者在上文八项费用中的归集口径都是有所区别的,并且有高新企业认定的归集口径要大于研发费加计扣除中研发费的归集口径。因而在两者存在差别的情况下,有的企业不熟悉和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混乱,给企业的高新企业资质认证和研发费加计扣除带来一定的困扰。

三、高新企业财务核算中研发支出的相关建议

高新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财务核算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企业在高新资质的认证需要,另一方面核算过程能够加强企业的费用控制,提高研发支出效率,减少财务风险。面对现有的问题,高新企业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着手处理。

(一)建立研发支出核算体系

对于高新企业,虽然研发支出占企业支出的很大部分,但是企业并不能把所有的研发支出都归集到管理费用的科目下进行核算。在解决高新企业研发支出、确认和专账核算中,企业通过建立以研发费用为一级会计科目和研发费用辅助账目的核算体系来进行解决。利用以研发费用为一级科目,八项费用为二级科目的方法来进行核算,同时在企业需要的情况下建立辅助账户来进行对账面进行辅助处理。这样通过两者的结合,让研发费用根据科目自动归集,不断可以对高新企业中研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做出正确的判断,还便于研发费用的正确的归集,同时还可以解决高新企业研发费用专账核算和有利于研发费用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的归集。

(二)增强高新企业间部门合作

国家在2009年4月了国税函[2009]203号文件,并规定高新企业要向税务机关报送研究费用的明细表,这就需要高新企业做到每年的研发费用有据可查。技术研发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相互协调核对研发费用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复核的数据更加准确,减少往后研发费用调整的难度,还可以避免研发费用的前后矛盾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损害。并且良好的部门合作有利于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支出和计量的确认,还有利于准确归集能够在税收中扣除的研发费用。另外,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能够高效完整的对研发费用进行核算,并且制定相应的预算,合理的分摊各个年度的研发费用,这样在增强企业信息流动,提高管理的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研发支出达到企业的高新企业认证数据比例的要求,从而争取国家的税收政策减免。

(三)加强企业核算培训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都具有潜力巨大,发展速度较快,风险较大的特点。高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对于企业本身的研发能力和市场份额较为看重,这也是高新企业能够持续高速发展的必要途径。但是对于高新企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平衡其各项功能,对于企业的财务部门也要合理配套的发展,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能力的提神,这样一方面能够合理的利用国家给予的税收政策,同时能够对于研发费用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对于研发费用在税收中的归集也能够做出清晰的判断。高新企业高质量的研发支出核算能力,不仅能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够及时的进行发现并解决,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还能使得企业的研发费用数据得到合理配比,从而在满足高新企业资质的同时,还够减少企业被认定部门核算的概率,从而能够减少企业税收政策的风险。

参考文献:

第6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关键词:防盗系统;技术路线图;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29002

汽车防盗系统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用来增加盗车难度,延长盗车时间的装置,它是汽车的保护神。它是通过将防盗器与汽车电路配接在一起,以达到防止车辆被盗的目的。目前,汽车防盗系统按其结构可分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和网络式四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这个领域,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信息传感技术、网络控制技术等有效的应用于汽车防盗,促进了汽车防盗技术的高度智能化和功能多样化。

1 汽车防盗系统产业现状

1.1 国外现状

1986年,通用公司首次推出了汽车防盗系统(Vehicle AntiTheft System,缩写为VATS)。到目前为止,通用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第四代汽车防盗产品。在汽车领域,所有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主要汽车制造商最新开发出来的防盗系统,在面世之初就要准备迎接更加先进的防盗技术的冲击和挑战。目前,国际上汽车防盗技术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数码防盗装置。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研制出的汽车防盗装置,它主要包括:P.A.T.S微晶辨识密码防盗系统、数码防盗钥匙、密码防盗锁。(2)通讯防盗系统。随着全球通讯网络技术的成熟,日本推出了以通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汽车防盗系统,它主要包括:全球通信网络汽车防盗系统、电话控制系统、GPS车用卫星导航系统。(3)影像防盗。西欧地区在汽车防盗上,通过共同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经过技术研制与开发,目前正逐渐向市场推出一种以影像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汽车防盗系统,它主要包括:微型间谍相机、秘密报像机。

1.2 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现状SWOT分析

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对该产业SWOT分析如下:(1)优势。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从世界上第一辆T型福特牌轿车被盗开始,偷车已成为现今城市里最常见的犯罪行为之一。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担心车辆被盗,成为困扰每一位汽车用户的难题。因此,客户对更好、更安全的汽车防盗系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旺盛。(2)劣势。我国汽车防盗技术是近几年才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还很大。虽然与发达国家的合资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技术瓶颈,但核心技术依旧过度的依赖国外。目前我国以传统机械为主的零部件企业对新兴的汽车电气电子装置没有充分的认识,研发投入不足、高科技人才缺乏等一系列因素阻碍着我国汽车防盗系统的智能化、电子化发展。(3)机遇。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日益显现,尤其给美欧等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产业带来致命冲击。中国作为汽车消费的新兴市场,在各国汽车销量锐减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企业依然保持较好的销售业绩。全球各主要汽车厂商为突破金融危机影响,获取超额利润,不断兼并重组,纷纷到我国寻求机遇。我国的汽车防盗系统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合作、人才引进,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研发出科技含量高、性价比高的汽车防盗系统。(4)威胁。由于技术的落后,始终受制于外国企业,国外汽车防盗系统技术几乎处于核心垄断的地位,国外企业大量的申请专利保护,即使是技术合作,我国企业也始终无法获得核心技术,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难度较大。

2 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发展技术路线

2.1 产业目标分析

结合SWOT分析结果,通过市场调研和专题研讨,对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的目标要素进行分析,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同时根据产业目标分析中得到的产业优先序列,构建分析矩阵,得出汽车防盗系统的产业目标:(1)近期及中期目标:性价比高。目前,市场上推出的传统机械式防盗装置,因其价格便宜、安装简便、牢固可靠、破坏困难等优点深受广大商用车消费者的青睐,但存在防盗不彻底、放置不方便等弊端;然而现有的电子防盗装置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功能齐全、价格合理的防盗装置受到大家的密切关注。(2)远期目标:功能齐全,网络化、集成化、人性化。集声音和灯光报警功能于一体的防盗电子装置,从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的保证车辆的安全;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网络式汽车防盗电子装置也将成为日后市场的新宠;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防盗装置的智能化、人性化也将成为主流需求。

2.2 技术壁垒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防盗领域主要存在以下技术壁垒:(1)缺乏零部件防盗技术研究。有媒体报道,在某省会城市一月内连续发生了数起偷盗机动车零部件的案件,据办案警方称,盗贼主要是盗取汽车车头内部的一个重要零部件,此零部件可以卖到2万多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于汽车零部件的防盗技术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盗贼偷不到整车,可以偷重要零部件,这对于汽车防盗技术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挑战。(2)缺乏汽车主动防御安全技术研究。利用定码、跳码防盗器技术,以及利用传感器技术,是车辆主动防御安全技术的一个技术优势,但这些技术的研发我们还在不断的摸索中,加强与国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将是突破技术瓶颈的一个出路。(3)缺乏将防盗装置与GPS定位系统联合防盗的研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数据交流技术、卫星网络技术的发展,GPS定位系统在汽车防盗装置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普遍,但我国欠发达的网络基础设施,导致这一技术不能够有效的发展应用。

2.3 技术路线图分析

采用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遵循“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这一科学的路径,针对不同时期的主要技术壁垒问题开展研发,最终筛选出的不同时期的研发项目,设计出近、中、长期的技术路线,如表1所示。这些项目的有效实施,将会提升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拉动该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实施建议

(1)国家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汽车防盗行业规范性的管理与领导,推行准入制和许可证制,废除小作坊、低质量的生产制造,出台择优支持和大力扶持的行业政策,从源头上保证行业技术的高起点,逐步形成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局面。(2)行业协会积极发挥中间桥梁作用,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合作,积极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进程,建立并逐步完善产品的标准体系。(3)企业对外需要加强与国外企业、技术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保持技术交流与信息的沟通;对内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资力度,加强企业间及产业上下游之间技术、信息的共享,努力提升我国汽车防盗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曾路,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定[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肖俊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3]杜小艳,周恩德.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第7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持续丰富发展。目前学术界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来源、?热菁把由旆矫妫?多采用归纳演绎等规范研究方法。对审计模型的构建和理论验证等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多针对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和模型的情况。本文拟归纳总结上述方法在技术创新审计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1.1 在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陈劲等(1997)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思想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审计工具的内容准则、使用方法和应用结果进行介绍并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具作相应修改等结果。得出结论:审计工具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陈劲等(1999)通过比较归纳管理审计、高标准定位、技术创新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审计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其理论来源进行推理,作者认为技术创新审计包含与审计对象有关的模型、关联问题和应用过程。

卢宁文等(2009)结合审计理论,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汇总解析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目的和具备条件。并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纳入创新审计的具体内容之中。研究表明,审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创新绩效信息,为企业提出管理措施。

由上可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思想启发、比较分析、差异性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由研究假设和目的出发,从中推导出为审计工具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对创新审计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1.2 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结合方面的应用

张炜(2007)归纳技术创新理论、审计理论,对创新型企业评价基准进行研究。结合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及模型,定义相关操作性概念,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因果关系概念模型。

廖雅等(2010)解读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假设了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完整体系。采用系统工程法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模型。以划分各级创新利益关联方为前提,并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演绎推理,提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审计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黄益等(2015)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结合价值链分析理论演绎推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结论为结合价值链理论可以促进审计管理理论的完善与进步。

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普遍性原则出发与其他研究相结合将理论进行延伸,演绎推理出个别的研究结论。研究人员以各自既定的价值判断为根基,力图推导出逻辑最优的审计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理论延伸的建立进行讨论。

2 实证研究

齐萨等人(1996)提出假设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他们采用数据档案研究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现有资料作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整理工作,设计审计的方式方法。结论表明该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

马宁等(2000)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内容及准则。并采用技术创新的学者理论测试(α检验)和技术主管人员工业测试(β检验)对以打分卡为形式的审计准则进行验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框架基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陈劲等(2002)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主要障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并将符合审计条件的企业的三类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汇总均衡,求其相对比值。验证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方面,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变量、指标等角度对建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进行检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验证,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审计现实。

3 案例研究

李飞宇等(1999)以杭州锅炉厂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齐萨等人提出的创新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锅炉厂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展区域试验。研究表明检测指标体系评价能力突出,锅炉厂技术创新源等方面做的很好而消化吸收等能力不足。

陈劲等(2006)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的SPRE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某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估,积累模型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指标还有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此模型以及创新体系结构。

张炜等(2009)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区域范围内的三家创新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实证检验了全面创新审计模型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此项创新审计工具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过程的效果。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案例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将审计模型工具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其应用效果。体现了案例研究独特性、归纳性以及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反映的特点,可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新审计(包括所采用的技术、程序、系统、方式)本质的可能性。

第8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关键词:路径依赖;技术轨道;技术路径图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的市场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在与跨国企业竞争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原创性发明这样的发明专利在我国企业中是非常欠缺的,再加上外国跨国企业又对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垄断和专利圈地,在国际化竞争中中国本土的行业领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威胁。由于生产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低成本制造优势不复存在我国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行业突破。

认识和分析企业发展的技术轨道和路径,并进一步绘制出技术路径图,首先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定位评价和技术选择,为企业确定研究与发展投入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再者可以为企业估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未来是要延续原来的技术轨道还是进行技术轨道突破提供一定的借鉴;最后在企业未来产品规划方面,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二、基本概念

企业技术战略路径的选择,并非不受任何约束,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相反,它收到企业现有基础,即所处地位的制约,还受到其发展前途、战略目标和未来机会的约束。也就是说,它既不能脱离已有轨道任意发展,要受制于现有的发展路径,即存在路径依赖性。

“技术轨道”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明确提出来的,他认为沿着由范式定义的经济权衡与技术折衷的技术进步活动就是技术轨道,它根据技术范式解决问题的一种常规活动模式,由技术范式中所隐含的对技术变化方向做出明确取舍的规定所决定,是一组可能的技术方向,其外部边界则由技术范式本身决定。

技术路径图是一种战略决策技术,是由美国的研究部门和大企业首先开发的用于科学、技术和产品战略性规划的方法。由于技术路径图描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此作了分析,为高层战略决策提供了判断的依据,可作为领导层进行技术选择的基础。技术路径图有助于为加速技术创新提供所必需的情况、技巧和产品间共享的可行技术,是企业加速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有效工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路径依赖问题最早是由保罗・大卫提出,而后由W・马兰・阿瑟(Arthur,1968)进一步发展成理论,布莱恩・阿瑟(1989)是将路径依赖作为动态经济过程的非遍历性来加以定义。美国学者诺斯(1993)认为,路径依赖在技术变迁中实质是分析具有报酬递增性质的技术竞争,而竞争主体是包含于技术间的竞争组织。Pierson(2000)和Mahoney(2000)提出路径依赖有助解释制度的涌现、制度的持续以及制度的变革等问题,对于政治学研究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Garud和Karne(2001)明确提出路径创造概念,并且指出路径创造不仅要有外部环境和恰当时机,更需要有企业家集体创造性地整合不同资源和进行集体的学习,达到实现发展思路的分叉。Bedding(2002)分析研究了路径依赖、内生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Margolis(2005)分析研究了路径依赖对于公共政策的含义。后来,Pham(2006)扩展了路径创新思想,提出了路径创新五条准则,即①技术决定准则、②有意识偏离准则、③实时影响准则、④相互依存准则、⑤最小误解准则。Vergne&Durand(2010)认为路径依赖是一个随机过程和锁定的所有物,它是在自我强化、偶发事件及无外因冲击下产生的。

技术轨道概念最早由纳尔逊和温特在《寻找有用创新理论》(1977年)中提出的。Arthur(1985)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两种现象即“动态递增报酬”和“锁定”都是在产业特定的技术轨道上进行的,并且把增强这两种现象的五种原因罗列出来了。Dosi,Pavit和Soete(1988)研究阐述了技术轨道的诱导机制因素问题,指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关键性刺激因素诱使技术轨道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各国经济、制度以及技术的性质不同,但并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具有共同的特征。Lee和Lim(2001)提出了技术―市场模型,认为韩国技术能力的提高也遵循一定的技术轨道,并将韩国的几个工业部门的技术轨道进化过程比较分析。Green和McMeekin(2002)在分析研究英国公司在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采取的创新行为这一问题时,采用了技术轨道理论来进行解释。Dolfsma和Leydesdorff(2009)认为市场与技术组合的作用导致轨道锁定,但是通过政府或者企业的参与可以进行轨道解锁达到竞争均衡。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伊利诺艾斯技术研究所得到了美国基金会的资助,开发了科技动态路径技术。这项技术又进一步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被开发以及使用,以此为基础并逐渐扩大应用领域和功能,从最开始单纯用于技术产品规划,到后来发展到90年代末成为企业作整体的综合战略性运作规划的重要工具。技术路径图举行过讨论会,主要是被一些企业联合组织机构、大学以及学术机构组织召开。例如2006年举办过技术路径图的应用经验交流会,主要是由德国夫朗霍夫研究所、剑桥大学、波音公司、依莱克斯公司(lectrolux)、飞利普半导体公司、大不列颠航空、BAE系统公司、罗斯・罗易斯(Rolls Royce)等联合召开。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论坛是讨论技术路线图的,即欧洲TRM Users Group(TRMUG)(一个季度一次)以及Strateva―以美国为基础的软件和咨询公司(一个月一次)。技术路径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路径图不仅包含着大量的科技发展史料,而且对于预测未来的技术发展轨道和趋向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学者对于路径依赖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例如林毅夫等(1993)利用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经济改革为什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市场化不断地改革,牢牢把握经济改革必须遵循的初始条件,在速度与稳定两者之间达到权衡。有的学者提出在改革的过程中要采取局部突破性变革,避免单纯地修补、旧有体制部分而可能陷入长久不决和长期僵持无法解决的泥沼中(陈孝兵,2001)。曹玮、席酉民和陈雪莲(2008)提出,技术的路径依赖性不仅源于技术的相互依存性,而且与相关的行为惯例、社会关系以及认知结构有关系,因此要从认知结构等微观层次角度来探讨路径依赖的社会性构成。陈维政和黄燕(2010)将路径依赖和企业集团组织管理模式选择结合起来研究,认为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受不同路径的影响。李宏伟和曲锡华(2012)认为,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有逻辑关系但也有区别,但都是路径演化;应超越路径依赖克服消极作用并积极进行路径创造。王亚娟(2014)将组织演化的方向、能力和路径依赖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

我国学者柳卸林(1997)认为解决某个问题的一组相关联方法,或在某个产业中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可能的方向就是技术轨道。技术轨道对应着一条标示技术发展的S形曲线。杜跃平等(2004)认为由于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市场观念、经营方向等因素的不同,使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技术轨道以及技术轨道内又有不同的技术子轨道,这就导致了企业多元化。刘昌年等(2006)提出了三种自主创新基本模式,即“顺轨式”、“跃轨式”以及“融轨式”,这三种模式是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轨道为基础提出来的。张杰和刘东(2007)提出了三种技术扩散平台的可行模式,认为集群创新动力和产业技术轨道具有关系并进行研究。吴邵波等(2009)认为技术轨道的重要优势在于知识链组织合作创新。吴贵生(2011)提出广义创新轨道这一新概念,并认为技术轨道是它的一部分。林敏等(2013)提出可以在技术发展规律和后发追赶领域应用技术轨道理论进行研究,并概述了技术轨道的概念、特性和形成原因。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知,国内对于技术路径图的意义已经初步意识到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与国外相比对它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王瑞祥(2002)对技术路径图进行定义说明并且将它的工作流程和所需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顾钢(2004)将国外的氢能技术路径图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对国内氢能发展有利的建议。刘海波(2004)等介绍了技术路径图是怎样产生与它的积极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角度不同主要从技术经营方面来介绍。刘细文(2007)认为技术路径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主要包括技术预测、新产品开发、技术规划与管理、科学研究、知识管理等方面。刘传林(2010)给出了通用性技术路径图的绘制步骤,认为技术路径图的绘制应包括准备、分析、绘制、更新这四个阶段。黄萃等(2013)研究将政策变量加入传统的技术路径图中,将市场、产品、技术和政策组合起来,并结合产业发展阶段分析政策的作用。

四、国内外研究评述

首先,发达国家的研究相对而言较为成熟,其成熟的理论体系为我国企业创新路径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借鉴。其次,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相关研究,在运用发达国家的成熟理论框架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且这些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行业和企业发展经验和我国企业创新路径发展间有极大的近似性。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为设计详细可行的创新路径的研究模型提供最直接的参考。最后,国内的有关研究,无论是关于行业发展史研究,还是把企业作为对象的创新研究,都揭示了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的创新体系的因素中,案例研究对探索我国企业的创新路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最终确定我国企业创新路径的研究模型提供着关键的实证研究基石。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重点是从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考虑,探讨技术范式对于技术路径的方向、内容的规定性,强调创新活动自身技术的强选择性,然而较少考虑企业特征、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选择机制的其他方面。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论述,并且观点不一致存在许多争议,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我国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路径理论的研究从介绍西方研究成果开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工作很快就从单纯的译介西方有关技术创新路径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转向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活动进行实证研究。从文献方面来看,很多研究仅仅只针对某一个具体细节问题展开研究。各个专家、学者虽然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于技术创新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但是这些理论仍在不断探讨之中。

参考文献:

[1]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海尔集团1984―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3,(4):121-134.

[2]游晓凌,周光勇,陈阳.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7):11-14.

[3]姜红,赵树宽,于海晴.技术轨道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科学学研究,2010,28(4):571-580.

[4]韩信传,韩德超,刘书雷.技术路线图在中原经济区战略发展规划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2,(12):48-49.

[5]杨燕,高山行.创新驱动、自主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10):1568-1576.

第9篇:企业技术研发范文

高压固态软启/工作环境/控制电源/控制开关

一、高压固态软启的发展简介

众所周知,电机在启动时具有较大的电流,需要配备限制电动启动时电流过大的启动设备。人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经历了y/转换、自耦降压、磁控降压等多种方式对启动电流进行限制,但都只是起到微小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高压固态软启动器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一问题。高压固态软启动器,是一种新颖的电机控制装置,具备性能优良、体积小等多种优点,同时集软启动、软停车等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软启动器主要采取智能型控制,在电机启动过程中,电压逐步升高,从而使电机能够平稳启动。这一系列的优点,使高压固态软启动器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

二、高压固态软启的应用研究

(一)高压固态软启工作环境的要求

高压固态软启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启动装置,它的使用也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是环境温度的要求。高压固态软启可承受的环境温度是-40℃到50℃之间。其次,高压固态软启可承受的海拔高度不能超过两千米。如果海拔超过两千米,就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特殊的设计。再次,对电压的要求。高压固态软启在工作时的电源频率为50hz/60hz+2hz。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够保障高压固态软启的正常运转。

(二)高压固态软启具备适合现实需要的优点

高压固态软启能够在许多行业得到推广和应用,并能逐步淘汰传统启动器,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启动器无可比拟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又恰恰迎合了现实的需要,解决了现实中的一些难题。

第一,高压固态软启具有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的优点。高压固态软启装置的主要电路采用的是组件式结构,安装采用的是模块化的安装方式。通常传统启动器的启动电流非常大,而这种新型的装置启动时就能降低电机启动的电流,使电机启动时的电流从常规的5到7倍下降到2到3倍,实现了用最小的电流来平稳加速启动电机,也避免了电源中的电压降和电压骤降问题。

第二,完善了强弱电间隔离问题。一般大中型企业,都存在着高压性能与低电压装置,这两种强弱电间在工作中总是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而高压固态软启采用的是高抗干扰的数字式触发器,它能够与光纤隔离或CT隔离传输技术配套。正是这种配套技术使得装置的高压性能与低电压装置都能够正常的运行,解决了强弱电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

第三,高压固态软启具有独特的故障检测回报和判断系统。对于传统启动器的使用,如若出现故障,需要人力进行故障的排查和判断,而高压固态软启则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够自动检测到电机出现的故障,并能够迅速地将检测结果传递到控制电路,并发出声光警报,同时还可以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第四,高压固态软启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频繁的起、停。这是传统启动器所不能做到的,实现了一拖多的方式,这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

(三)高压固态软启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关于高压固态软启的控制电源问题

在应用高压固态软启装置时,对控制电源的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高压固态软启装置能否正常运行。首先要明确控制电流是直流还是交流的问题。在大中型企业里,许多设备多为380v的交流单电源。而这种380v的交流电源一般在低压配电柜,而一旦低压配电柜出现问题时,高压固态软启装置也就不能正常运转了,这是因为启动装置的控制回路发生失电问题,导致无法进行触发控制。而另一种为直流220v电流,相对于交流380v电流,直流电流取自不同的电源点,更具有稳定性。所以建议在使用高压固态软启装置时的控制电源应当为直流220v电源。

2、关于高压固态软启控制开关方式问题的研究

在现实操作中,高压固态软启装置采用的是一拖二的控制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同时启动两台电机的,两台电机的启动时间间隔应该保持15分钟,所以在使用高压固态软启装置启动电机时必须增加一个选择开关。一般情况下,操作人员会直接把控制开关装在启动柜面上,因此,操作人员想要打开启动装置的电机档位,就必须先到安装有高压固态软启的软启室把开关调到相应的档位,过了15分钟后,想要启动另一个档位,又必须到软启室把开关打到另一个档位,这样就造成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繁琐。所以为了方便起见,建议选择开关最好安装在现场。

三、结语

高压固态软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机启动装置,它具有可靠性高、强弱电间隔离完善等优点,适应了现实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大中型企业和多种行业的青睐。同时,我们也应当时刻注意它在控制电源和控制开关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这些方面的技术,使它能够更有效地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

参考文献

[1]甘世红,楮建新,顾伟,高越农;高压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方法综述[J];电气传动;200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