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第1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那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那一次,我得了腮腺炎,在卫生所输了好几天液都不见效,又到长街去找医生看,接着输液。有一次,由于去得晚了,快输完了液,天已经黑了,我手上扎的针又跑针了,妈妈一直陪我输完液才回去。这就是爱。

由于一连输了好几天液还是都不见好转,无奈又到县医院。医生开了药方,我们没有时间,就托了关系,回来配药输。输一次大约要五个小时,有时候一直输到晚上12点,妈妈一直陪着我。

第2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生活中的事情,就像夜中空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有的让你非常感动;有的让你感觉非常后悔;有的让感觉到非常惊喜;甚至有的让你感觉到非常悲伤。…… 但是,有一件感人的事令我难以忘怀。

记得那是去年的夏天,我和妈妈来到物业局交电费。突然,一位架着拐杖的盲人闯进了我的眼帘。她在服务员的指点下走到咨询台,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一叠一元、五角的纸币,跟物业局的服务人员提出装一个电灯。我奇怪地想:“这个奶奶本来就失明了,怎么还要装电灯呢?会不会是她想让别人以为她是一个健壮的人呢?”我立马改变了对她的怜悯之心。物业局的人也问她,你为什么要装电灯?她说:“我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想再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做一点儿事。每天晚上我在家里都能听到外面有人因为看不清楚路而摔跤所发出的“吧嗒”声。”有一次,有一位先生因为不小心踩进了一个大窟窿,而失去了双脚。”我们愣住了。她接着说:“所以,我想装一个电灯,为每一个路过我家的人都可以安安全全地通过这儿……”

那一刻,我感动了。

第3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风味食品,给老师的一封信,我的理想,幸福是什么,给小《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放流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放流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大纪元

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战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国,我爱党,我爱我家,让我感

第4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潘安是我们小区里的一个挺好的的小伙子,人也挺和善的,就是有点胆小怕事,连平时炖鱼汤,鱼都不敢自己杀。

一个晴朗的下午,一栋大楼的人家突然冒烟了,邻居们闻到了烟味都跑了下来,“老大爷!”一个人喊到。这时,大家才想到那位老大爷着了火,但那位大爷还在家里睡的正香呢!人们开始议论纷纷,谁去救那位大爷。

“安林,你去。”

“为什么?”

“你是大爷的对门,你当时应该去叫醒大爷。”

“那张云就更应该去了。”

“凭什么啊?”

“应为你帮大爷烧的鸡汤啊!你不把煤气给关了吗?“

…………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潘安走了过来,问:“什么事啊?”

“那位大爷家着火了,可大爷在家里睡觉呢!可大家一个也不愿意去救大爷。”安林说。

潘安看了看越来越浓的黑烟,说:“我去吧!”

“潘……”大家话还没说的出口,他已经冲进了弄烟滚滚的楼道中,大家随即就拨打了119。10分钟过去了,119的车子来了,人们还没见他下来,便开始担心了,他不会有什么事吧。又是10分钟过去了,大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快来帮忙!”是潘安,是他!他被着年逾70的大爷,向大家走来。

“小安,难为你了。”

“潘安,你真了不起!”

……

“大家不要再说了,快把大爷送医院吧!我不要紧的。”

第5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龙凤小学 五年级 白斯匀

我的爸爸没有什么特长,对我学习也不是很重视,但他上班一回家,就会把我抱起来,兴奋地对我说:“哦,我的好女儿,你想不想老爸啊?”时而还会在我脸上亲一两口。正因为这样,我被宠坏了,也把这些事看似平常。

但唯独那一件事,使我难以忘怀。

晚上,我们一家四口很早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半夜,只听到一阵呼噜声,是爸爸打的。我们睡得很香。卧室里很静,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去也能听得见。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手机铃声惊醒了已经睡熟了的爸爸。

他接起来,“什么,要地震了,我的个天啊!”只听到爸爸一声大喊。

他赶忙把我们喊起来,我睁开朦胧的睡眼,伸了个懒腰。听到爸爸说后,把我的胆都吓出来了。等我匆匆地穿上衣服,其他人都忙碌起来。姐姐忙着给我们几个找鸭绒衣;爸爸则秘密地来到我们的保险柜,把我们家的财产都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把百元大钞放入学一个他身上口袋最深的里面,就像钱才是他女儿似的。妈妈也忙着挨家挨户地去敲邻居家的门,把这消息传给他们。

准备好后,我们一家人出发了。我边走边想:地震到底有多么恐怖,会不会把那一整座高楼大厦都震塌了。我越想越害怕。汶川地震的惨状还历历在目,我怎么这么倒霉也赶上了呢?所以我一个劲地催着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快走。

到了广场,人山人海,人如天上的繁星,多得数不清。

寒风呼呼地刮着,我出来时忘记穿背心了,冷得我直哆嗦。

爸爸看到我那样狼狈,关心地问:“匀儿,你是不是很冷?”

我点了点头。

爸爸把我抱住,把他的外套解开,用它包裹着我,虽然也没起多大的作用。但我的心却是火热的。那种感觉,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那冰凉的全身,都被这颗火热的心给捂热了。那一刻,持续了好久,好久。

过了两个小时,我们才得知这次地震是谣言。

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一次很郁闷的一件事,但对我而言,却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因为这让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父爱的深沉。

贺老师点评:细节抓得好。选取生活中的一个荒唐的片段,语言口语化。在平直、朴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父亲的深情,读来令人感动。本文选材真实、典型,有代表性。

辅导老师:贺艳芳(吕梁市离石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优秀作文 辅导讲师)

第6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伪装是一件强而有力保护自身的武器,俗话说: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这话显然是对的,因为我现在是多么快乐啊。在朋友的眼里我是一个乐观的孩子,也是大家的开心果,思想有点超凡,用时髦的话一说,就是有点脱线的乐天派。

我一点也不介意大家对我取的亲昵外号,虽然“狒狒”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有点不雅观,但我还是很高兴大家能这么唤我,因为至少表明我们之间零距离嘛。有的人认为我很幽默,但我一开始讲笑话时,即使是盛夏,我们家电风扇都不用开,仿佛进入冰河时代。虽说有点夸张,但我真的有为此努力过。

有的人认为我很自恋,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绝症晚期。但依我说,我这叫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这不是自恋,是自信,因为我有实力,只有自信才是进步的阶梯。你们大概也不能了解,这伪装的面纱下,还包着我一颗多愁善感,有点自卑的心,我想也没有几个人能了解我的想法,因为太多了,太乱了,理也理不清,说也说不完。算了,还是酷酷地回眸一笑,帅帅的说:“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让岁月来尘封一切。”让大家细细去琢磨这富有哲理的话吧。还有我对自恋的诽谤解释是:因为你们走在阶梯上,我已站在电梯上了,所以你们不能仰视我的高度。

我没有音乐才能,听歌会感到自卑,然而我却爱说:“之所以我不喜欢听歌,是因为他们都没我唱的好听。但我也有崇拜的歌手,他就是大话西游中的唐僧,不知大家听过没有,那首欠扁的《Only you》打开了我的心扉,它再适合不过我的搞笑风格了。不仅音乐,当别人给我测脑筋急转弯,困窘的时候,我会不屑的说:“切,这种弱智的题,太侮辱我的高能智商了,我拒绝回答……”

也许是很倒霉,喝牛奶咳嗽一下,牛奶从杯里随气流兜一圈,进飞奔到我脸上,害我“面目全非”的脸被同学看到;连跟在别人后面走推拉门,也会被“夹住”;同情心泛滥,丢给一个衣裳褴褛的人几枚硬币,也会被他追着拿硬币砸,仔细看清楚,原来人家是精神病患者……

也许是见惯了我的伪装,大家对这些不足为奇,再也不会去介意了。而我已经习惯了这第二面貌,喜欢了伪装的自己,现在我也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了。不过,伪装给了我解脱,让我交到真正关心我的朋友,我喜欢十五岁,这个多一份伪装的自己……

第7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一、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可炊之米”

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多达五个多小时,学校的生活占据了他们生活相当多的一部分。学校生活中,可开发的作文资源是非常多的。节日活动、校园景物,师生情,或是一节课、一场误会、一次辩论会、一项比赛、课本剧表演、小游戏、故事会……孩子们在这些经历中获取独有的体验,为作文提供活的题材。

1.从校本活动中寻找素材

轻松、愉快的活动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奉命作文”为“请命作文”。如开展“动手做动口说”活动,有一回,我让学生课余时间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工艺品,活动课时,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集中展示。学生们的作品中有易拉罐做的灯,有旧纸盒做的漂亮房子,有鸡蛋壳做的可爱的不倒翁,有包装纸做的美丽图画……学生们为自己的作品沾沾自喜时,我让他们把制作过程和作品的形状及用途说出来,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以同学们制作的小工艺品为角色编童话故事。大家滔滔不绝,编的故事离奇新鲜,课堂趣味盎然。课后,我要求他们写一写,可以写制作过程,可以写编的故事,还可以写这节课的有趣之处。这样,让学生在做中练说,做中练写,相互沟通,相互启迪。因为有了体验的过程,他们笔下的文章十分生动。

2.可以选取师生动态生成之事开展活动

校园生活有如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选取师生间动态互动生成之事开展活动,随机让学生作文,题材新颖,内容生动,又有教育意义,如辩论会、课文故事续编、感人的瞬间等。前不久,本班一位同学因病住院手术治疗。知道了他家的经济困难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同学们纷纷拿出零用钱捐给他,那情景的确令人感动,连平时十分节约的林X也小心地拿出了叠得整整齐齐的100元钱交给了班长。同学们选了几位代表到医院去看望他。学习成绩较好的一位同学还自告奋勇,担当起为他抄笔记、给他补课的任务……事后,我建议同学们把这一件事写下来,由于有了真实感受,写出的作文充满了友情和激情。

二、家庭,深厚温暖的亲情是“可炊之米”

家是活动的环境和感情的载体。家庭生活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题材,其中以亲情为主题的作文最能打动读者的心。旅游、生日、生病、家务、受委屈、第一次、亲子游戏、长辈关心、孝敬长辈、兄弟姐妹手足情等无不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过程,这些也是百读不厌的写作素材。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的局限,对事物的观察是肤浅的、抽象的,往往对日常接触到的事物视而不见。习作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如果不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体验家里温暖的亲情,习作时,他们往往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笔下的文字也是挤出来凑字数的,缺乏真情流露,读来索然无味。要引导学生留心家庭生活,用心体会亲情,为说真话诉真情提供前提条件。

在指导“写在家里做过的一件事”之前,我先布置了一次实践作业:帮妈妈到市场买一次菜,记下都买了哪几种菜,数量各是多少,并想想为什么要买这几种菜。作文课上,孩子们说出了自己买菜过程中的想法:“爸爸爱吃肉,我就买了半斤肉。”“我奶奶每天都吃些豆腐,所以我买了两块豆腐。”“我买了四个红萝卜,妈妈说多吃红萝卜保护眼睛。”“本来我还想买几根火腿肠,妈妈说这种东西少吃不让我买。”……趁着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说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顺势问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买什么,或者妈妈不让买什么,这之间的原因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都是因为――”“爱!”我话音未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作出了回答。紧接着,我还让同学们说说平时家里餐桌上的菜,谁喜欢的最多。这道题很快就有了答案。平时不在意的一菜一饭被回忆起来了,原来不敏感的心弦被拨动了,真情被唤醒了,瞬间,一道道菜似乎都成了父母之爱的有力旁证。这一次作业,同学们完成得很好,他们尝到了劳动的甜头,体验到了浓浓的亲情,写作欲望很强,在以菜和爱为题材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和感恩。

三、社会,亲身经历的实践是“可炊之米”

所谓“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人的成长不能只着眼于书本,更应放眼大千世界。走进社会,在与人和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学生生成了独特的体验,对生活、对价值的认识不断改变、加深。可以说,在社会中亲身经历的实践,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践,这种实践体验也是习作不可多得的素材。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我还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组织学生游览莆田二十四景中的木兰溪、石室岩寺;清明节到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周日为孤寡老人、留守孩子送温暖等。请家长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感受祖国建设的新成就;郊游、逛市场领悟人们生活的日新月异;到车厢里体会文明互让的社会新风;到运动场上体验强身健体的热烈氛围;到节日的街头领悟欢声笑语间的喜庆热闹……同学们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事物特征细节,多方位、多角度和连续、反复地观察,尽情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习作素材。

为了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我先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凤凰山公园游玩,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本观察记录本,随身携带。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游览了公园内“福祥塔”“凤凰湖”“游乐园”等几处主要景点后,我带着学生来到他们最感兴趣的“动物世界”,告诉学生:把你看到的动物,只要觉得有趣,就记下来,重点是它的外形和动作。学生兴趣很浓,观察得特别仔细,有的还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学生在观察上真正下了功夫,再加上作文指导时几位优秀学生的口头描述,使学生心中有数,作文起来,轻而易举,不但质量好,而且速度快,就是学困生也能沉着应战。

四、阅读,内心的间接体验是“可炊之米”

所谓“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积累是对生活的间接认识,其所获得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都为写作做了必要的物质和心理准备。阅读得越多,积累得越多,写作时就越得心应手,大凡精于写作的人,无一不是经过大量阅读的。我的做法是:除了让学生阅读自己订的报纸杂志外,还让每位学生带两本自己喜欢的好书充实教室的图书角,课余时间就可以随时阅读,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并要学生摘录好词好句,把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抄下来,在每节课前五分钟轮流着读给全班同学听,各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一组记的内容最感人,上台次数最多给红花奖励,每周评一次。一学期下来,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有升无降,作文中也有不少精彩之笔。

第8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关键词】习作 意义解读 事实叙述

“如果她们在世,知道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关注她俩,王琳佳也许会惊喜地睁大了眼睛,笑眯眯的,而叶梦圆也许会不敢相信地跳起来。”这是7月9日《中国青年报》缅怀在韩亚航空空难事故中遇难的两名中国女孩的报道《花谢旧金山》中的段落。

许多读者认为,这段描述无疑是一种对公权力的献媚。批评者一致定义,这分明就是“纵做鬼,也幸福”式马屁文体的传承。但作者庄庆鸿并不认同,她说:“小姑娘时候能有比父母知名的大人关注自己,应该都会挺高兴的吧,怎么也不是个屈辱的坏事……”在她看来,这只是一种合理的想象。时政评论员彭晓芸女士感叹:“记者年轻,学生腔,作文腔,价值观上比较紊乱,分不清什么是合理想象,什么是侮辱式臆想……以自己之心去为逝去的生命发言,这种新闻写作本身就很违背专业主义。”

想象的边界在哪里?《重庆时报》在评论《花谢旧金山》一文中指出,“‘人是丈量万物的尺度’,无论是外国人、被官员关注的人还是其他附加在生命身上的色彩和属性,有个底线不能忽略:失去的是生命,逝去的是人。无论你怎么想象,基于何种情绪,都不能忘了人的底色和基础。目中无‘人’,附庸于生命的东西就很容易喧宾夺主,反倒让生命成为了附庸。”

一、学生习作的不良倾向

旁观《花谢旧金山》因其有献媚之嫌而引发的巨大争议,站在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立场,很难不跟自身的专业联系了想开去——当前小学生的习作中不也多多少少地存在着这种倾向吗?

一位学生这样描写《一件难忘的事》:

在公交车上,体现着感人的人性美。一名年轻人坐在座位上,这时巴士里已经没有空位了。……年轻人见了,急忙起身让座,老太太带着慈祥的目光打量着这位让座的年轻人,与此同时毫不犹豫地坐了下去并说了声“谢谢”。年轻人笑了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再说我们年轻身体好,站着就当锻炼一下身体,万一撞了很快就好了。可要是您撞了一下,那身子骨可经不起折腾。”

在一次《走向海洋》的读书征文竞赛活动中,许多学生都在最后写了类似的话语:

当海洋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给我们的同时,我们却“竭尽所能”地摧残生态环境,赤潮、动物濒危、水质营养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对海洋犯下的罪孽!往后的日子里,为了让这片深蓝色的美丽延续下去,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了!

“让座”是永久性的话题,主题无可挑剔,但文中呈现的对话明显不合理,纯属虚构。学生虚构对话是因为教师在指导作文时提过:对话可以使文章具体生动。而许多学生在《走向海洋》一文中所呈现的标语化、口号化的结尾,则是为了更好地揭示主题,迎合教师和评委的口味。

“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遵循美的原则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使作文成为学生文化积累与精神塑造的过程,从而不断实现自身作为人的本质属性。”[1]新课标在第三年段习作目标中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习作的上述不良倾向显然违背了习作教学的宗旨。如何避免这种倾向?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习作教学作进一步的审视。

二、“意义解读”不是唯一

以命题习作《一件难忘的事》为例,全班学生在完成这篇习作时,习作内容始终在下列范围内:受人帮助、助人为乐、生病治病、学习活动、长辈关怀、动物环境等,并且强调社会责任感、道德感,承受着与他们的年龄和身份并不相符的“使命感”,却很少有自身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习作“失我”,始作俑者还是我们教师。因为“意义解读”不是唯一,让习作拥有学生的个人色彩,让学生这个“我”在文字里灵动才是习作的全部。

1.矮化“有用”论:纠正习作教学导向性的偏见。

基于“有用”的习作教学往往更重视写作的技能性。以小学高年级为例,有经验的教师会更多地在意义解读、主题打造、篇章结构、遣词造句、修辞语法上训练学生,进行“虎头、猪肚、豹尾”的渗透,并且通常喜欢让学生多以命题作文练笔。过多地强调作文的技能性,其结果很容易导致学生一味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而在文字中失去自我和兴趣。

基于“有用”的作文评价往往更凸显教师的主观性。由于教师之间的专业水平本身存在差异,教师的主观判断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评价。记得一次作文竞赛活动,比赛的内容是半命题作文:“ 的一家人”。有个学生补充成这样的题目:“爱干净的一家人”。这个题目显然没什么不妥,但有老师却指出,这个题目没意思,没有“爱旅游的一家人”、“爱读书的一家人”立意高。爱干净怎么就立意不高了呢?教师的主观性凸显了“有用”的功利态度——到底是学生写作还是教师写作呢?可能学生一家并不爱旅游呢?或者并不人人爱读书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制止学生叙述他们眼中的事实?

可见,“有用”看似很有用,长此以往却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无用,影响学生对自身独特体验的表达,学生写作,一旦是命题作文,就是为老师写的,在自己的文字里写教师想看的话。

但是,完全放弃“有用”论并不科学。必要的作文指导还是需要的。特级教师张祖庆提出:“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从说到写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程序性写作知识。”因此,我主张矮化“有用”论,纠正习作教学导向性的偏见。

所谓矮化,就是不放大。首先,要基于对“有用”论的正确认识,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真正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待习作教学的“有用”——像新课标要求的那样,真正目中有“人”。其次,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要不断提高,包括写作与鉴赏的素养。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学生已经不再是我们想象中的信息不对称的一代人,我们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2.关注“两张脸”,提供“自说自话”的空间。

特级教师张祖庆曾经提到过学生“猫猫含”两张脸的现象:“猫猫含”写的命题作文、考试作文和其他同学一样干瘪生硬,老是一些空话、套话,毫无灵气,而她在博客上写的文章却令人惊叹,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读了她的博客都称赞不已。

张祖庆老师指出,“猫猫含”的观念中,命题作文是为老师写的,教师的限制太多,所有的语句都要揣摩教师的口味,拼命往题目上靠,尤其是考试中的命题作文更要尽量揣摩阅卷教师的口味。而在博客上写作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一些想法记录下来,能放开手脚,才会挥洒自如。

我们同样遭遇着张老师提到的“两张脸”现象。而这样的现象会最直接地导致学生一方面能在私下里享受写作的自由和快乐,另一方面在完成命题作文时则为了他人而写作,写教师想看的文字,想着如何合教师或评委的口味,这容易导致学生的两面人格。避免“两张脸”现象,我们需要——

不让“我”意识缺席。教师始终要保有这样的意识:学生习作是“我要写什么”而不是“要我写什么”。要鼓励学生在习作里塑造“自我”的形象——“我”就在这里,利用习作展示、评讲等机会,努力倡导学生写自己的话,注重个人的独特体验,而非人云亦云,强调学生个体作为主体意识的觉醒。因此,当我们出示了命题习作,像《一件难忘的事》之类的主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命题范围内拟定具体题目,把学生对主题“意义解读”的视角引导到他们自身的经验和个人兴趣上,让学生的手脚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解放。

“自说自话”有空间。由于对命题过度的意义解读,导致学生习作受到诸多限制而难以施展“拳脚”,无法“我手写我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一点“儿童立场”的考虑。命题习作,命题的导向很关键,要利于激活学生,而不是折腾学生。像《中国梦,我的梦》这样大的题目让小学生当堂写,如何能避免不空洞、不献媚?还不如就写《我的梦》来得好。要想学生“自说自话”,空间很重要。平时练笔,可多一些让学生自由命题的机会,自由意味着随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期待,他们至少不会很快泯灭写作的兴趣。

三、“事实叙述”走向自觉

有学者对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以《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情》为例,中国小学生对事实的描述仅仅作为一种手段或是作为一个载体,通过这个手段或载体来表达主题作文的意义。作文结尾多半会有感情的升华,旨在与主题作文的要求相呼应,充满了鲜明的意义色彩与价值熏陶。而日本小学生则更注重对事实本身的描述与交代,其情感表达也多半带有个人色彩,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这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学生习作得出的观感是一致的。可见,学生在日常的习作中,由于意义解读的过度,对事实叙述的价值并无意识,教师本身也未必会真正关注。“事实叙述”要走向自觉。

1.倾听自己的声音。

对事实叙述的追求主要取决于教师对习作取向的选择:重意义解读,还是重个体体验?其实质表现为重视文字还是人本身。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文字是应该有自己的色彩的,而文字的色彩就是学生本身。

水是有眼睛的。清晨,它凝望着天边,等待第一缕阳光为它镀上金色的花边……

——《水》

与你交朋友原来是那么简单,一阵加上一块肉,你便紧紧跟在我身后,寸步不离。你虽然不能给我什么,但你这么护着我,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

——《最爱的狗狗是你》

我把脸整个贴在了鱼缸上,不时做出夸张的鬼脸,想让那些小鱼儿看到我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疯狂地游动起来,可结果却让我失望透顶,只见这些金鱼依然停在原地,丝毫没有看我的意思。难道是我并不可怕?

——《金鱼》

上面三段文字是任由学生“自说自话”的成果,我们不能说学生写得如何完美,但我能肯定的是,它们是孩子的独特感受。

2.让“陌生人”退场。

当我们的学生还沉浸在“意义解读”主题先行潮中的时候,他们的习作里经常会出现一个神秘主角,这些神秘人物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陌生人”。学生写《难忘的一件事》《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这样一些题目最爱“陌生人”,这个杜撰的“陌生人”凭着扶老人过马路、让座、帮路人抓小偷等义举,多次帮助学生成功地呼应了“主题”。我们无意责怪学生,前文提到学生写《难忘的一件事》所涉及的六大范围,可以想见,他们成长过程中狭窄的学习生活圈限制了他们对习作内容的选择,还有就是我们本身设计的无趣的命题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他们不得不拿“陌生人”来应对亲爱的老师。

当我们不再把“意义解读”作为唯一的标准之后,学生的习作才有可能从对“陌生人”的依赖逐渐转变为对自身体验的关注,比如上面提到的三段文字:对水的想象、对狗狗的直率描写,还有对金鱼的淘气,“陌生人”终于可以退场了。

3.学会欣赏自己的文字。

我们平时很少看到学生写完作文之后能自觉自愿地再看一遍,如果不是教师要求他们再检查一下,几乎没有几个学生愿意多看一眼自己的作文。他们为什么如此不待见自己的作文呢?在成人世界,很多文字工作者,特别是有些作家,对自己的文字近乎洁癖般地热爱,写完之后,反反复复地看,尤其是得意之作更不忍放手,甚至搬来自己的亲朋传阅。也许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视角来解释学生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他们不爱看自己的作文,并且很少和同学交换了看?如若真的不爱,学生又如何达成通过写作与人交流分享的目的呢?所以,引导学生恋上自己的文字,明白作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才是最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与人交流的第一原则应该是“人格平等”。所谓“文如其人”,文风献媚自然会矮化作者的人格。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接班人,所以,小学生习作出现的不良倾向应予警惕,教师有责任把写真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人。

【参考文献】

[1][2]李广,姜英杰,马云鹏.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跨文化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2):100.

[3]杨孝如.发现教育:让儿童发展从可能走向现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7.

第9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范文

《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个目标、理想,就像金铃它的目标就是做一个好孩子,你们呢?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我要做好孩子》,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金铃是一个平平常常,但机灵、正直、善良的一个女生。她为了让老师,家长满意的“好学生”,她做了种种努力。她为了保留住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和老师家长发生了许多争执,最后她和别的学生信心十足走向了考场……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觉得金铃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好孩子了,我想对她说一声:“你很棒!”

虽然金铃是一个很天真的女孩子,但现在有许多小孩都早熟,不像个小孩样了。虽然金铃是一个很纯洁的女孩子,但现在有许多小孩都有鬼心眼儿,总是使坏,非常不好。

虽然金铃是个很胖的女孩子,但胖也有优点,强壮呀!如果家里人生病了,胖人就可以把病人背到医院去,可瘦人就不行了!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黄蓓佳,主人公叫金铃,这本书主要讲了,金铃是一个学习中等的一个孩子,但她机敏、善良,是一个正直的女孩子,为了成为大家心中的“好孩子”,她刻苦努力,最后充满信心来到考场。

金铃有几个有点值得让我们学习,她刻苦努力,并且她很善良,会保护同桌尚海,而且还收留了幸幸。

金铃也有几个缺点,她特别贪玩,假如家里人不在家,她会偷偷看电视、玩橡皮泥。有一次家里的复习才材料被老鼠吃了,还特别开心。

和金铃比起来我有许多不足,不怎么努力,别人和别人打起来,我就当没发生一样,我也有许多和金铃一样的缺点比如贪玩,家里没人在家我会偷偷玩电脑。

我也要向金铃学习,要取长补短,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来取笑别人的短处,如果这样还会形单影只。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这个暑假,我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深深地被金铃给吸引住了。

金铃快要上初中了,但在这之前,有一场令人紧张的升学考试,决定哪一批人可以上重点初中,哪一批人不可以上重点初中。金铃的妈妈很着急,因为金铃的数学不好,这会影响总成绩的,所以,妈妈的心中十万火急,但这却一点儿没影响金铃的情绪,他依然很快活得不得了,乐观的面对每一次考试。在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减肥呀,意外赔偿呀,获奖啊,模拟考试呀,养蚕啊……我从中发现了金铃的许多品质:坦白,从容,乐观,有爱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

我觉得金铃是一个好学生,可我却不一样了,我和她一样马虎,写错别字丢三落四……但是她可以主动承认错误,改正,而我却只会承认错误,而不会改正;她有毅力,而我总是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没有坚持到底,所以,我要向她学习。知错就改,有毅力,能坚持到底。

金铃是个好孩子,我喜欢她那种能够坚持到底,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利用平时那点点滴滴的时间,我读完了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现在再来读这本书,感触也许会更深。

主人公金玲是一个白白胖胖,成绩中等,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小女孩。她决心要做一个让老师、家长都喜欢的好孩子,但是,无论她做了怎样的努力,还是泯灭不了心中永存的那一份可爱和天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她与同学一起走进了考场……

合上这本书,我发现金玲有许多地方与我相似:数学不好,成绩中等,冒失又粗心……可是我却最欣赏文中的一句话:“一个好孩子是由成绩和品德合成的。”

抛开杂念,仔细回想一下,金玲就是一个好孩子,但是就是因为它不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丢失、忽略了……很多人本身就是最优秀的,只是不敢相信自己。相反,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给自己的人生打上一个叉,那么你的世界就只会布满阴云,不可以更好地走下去……在这个方向,别让优秀看不起你!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你自己!

想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件事——

伟大的人是别人发现的吗?不是,而是他们完美地把握好了自己……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本文讲了十四岁女孩金铃经历了一番困难以后最终变成了好孩子,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金铃变成好孩子后一件从《上掉下来的小妹妹》的事。

内容是金铃有一次看见卖车轮的老头儿家门口有许多人围着,还喳喳的吵个不停,一问才知道原来这老头儿的女儿和女婿都不喜欢他们自己的女儿幸幸,于是老头儿只好领来养,可是 有一天,幸幸的外公突然因中风而死去,失去外公的幸幸从此就没人养她了,金铃听到这个消息后便二话没说把幸幸带回了家,从此金铃把幸幸当成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对待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是第一想到的是给幸幸妹妹。

后来的金铃不但乐于助人,而且长得很可爱,每当上街时别人都要摸一下她那胖胖的脸蛋儿,她总是以甜甜的笑容回人家。

后来的金铃还是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金铃总是要给小吃店里的小黄猫带一些鱼干、鱼松、鱼排等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