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培训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指导各地、各行业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举办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启动会,开展2011年试点工作的检查评估工作,启动2012年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统筹推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研究制订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形式,建立与世界技能大赛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做好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备工作,加强参赛组织管理。组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工作信息平台和公共网站;开展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活动,指导各地、各行业大规模开展高技能人才表彰。开展2012年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选拔工作,指导各地完善高技能人才津贴和奖励制度。
二、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组织召开全国企业岗位练兵活动现场启动会,交流岗位练兵及企业职工培训经验,部署推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强化职业培训规范管理。推广使用全国补贴性职业培训信息统计系统,加强职业培训过程和资金监管。扩大创业培训范围,规范创业培训管理。研究制定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意见;出台并落实《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选择部分地方和中央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研究制定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促进就业训练中心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培训类型、不同培训模式的分类指导和工作推动。
三、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召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成果交流活动,对教学试验成果进行总结、评估与推广;完善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政策制度。深入推进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制定下发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文件,研究制定三类技工院校评估标准,指导各地完善技工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实施技工院校国家建设项目。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开展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经验交流工作。
四、完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
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印发《中央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规程》,指导中央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加强职业院校鉴定规范管理,开展院校鉴定考务管理平台试点工作。规范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做好社会化鉴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示范评估工作,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办法。研究确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的领域与范围,启动试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运用财政补贴政策,组织用人单位、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在粤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提高技能和稳定就业,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六个结合,突出广东特色。
坚持与提高农民工组织就业程度相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定向培训、劳务合作、对口扶贫、劳务等工作,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供给。
坚持与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相结合。加快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坚持与创新培训模式相结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充分发挥职业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两方面的优势,建立农民工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新机制。
坚持与加强就业和劳动保障管理相结合。重点扶持用工规范的用人单位加强培训,促进企业规范用工,优化我省用工环境。
坚持与督促企业落实培训责任相结合。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扶持有愿望和条件组织农民工培训的用人单位,点面结合,促进企业切实履行农民工培训义务。
坚持完成培训任务与提高培训质量相结合。确保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绝大部分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二)坚持二个导向。在培训规划上坚持以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导向;在培训实施上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
(三)坚持二个创新。创新培训模式,建立政府统筹、企业导向、社会参与、个人努力的联动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担经费的培训投入机制。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20__-20__年,组织400万在粤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年均培训80万人;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90以上,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率不低于80。20__年任务按劳动保障部的要求执行
(二)任务下达:原则上以各地上年度办理就业登记的外来流动就业人数为基数,综合考虑各地培训鉴定能力、地方资金配套等因素,每年3月底前将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市,各市于4月底前下达到县区和用人单位。
(三)培训和补贴对象:培训对象是在我省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其中外省农民工不少于70,外来城镇户籍流动就业人员可参照执行。财政补贴对象是指经定点培训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含城镇户籍外来工)。
四、工作措施
(一)开展用工检查摸底,全面掌握在粤农民工情况。
加强就业管理,严格执行就业登记和用工登记制度。从20__年开始,每年的下半年由各地级市统一组织开展一次对农民工就业情况检查摸底。各地要组成劳动保障监察、就业服务管理、劳动关系、劳动工资、等科(处)室、单位参加的联合检查组,依托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采用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自报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等办法,对辖区内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开展用工登记和就业登记,核发《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并将调查结果录入“农民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农民工信息库。
(二)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培训规划和具体的计划。
在用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各市劳动保障部门还要通过组织用人单位定期自报和公开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建立农民工培训需求数据库。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按计划制订分期培训的具体方案,确定每期重点培训工种,编发培训目录及补贴标准向社会公布,统筹组织农民工培训。各市应于每年2月底前将当年农民工培训计划报省农民工培训工作办公室(省就业服务管理中心)。
(三)认定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定点培训。
制订实施全省统一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认定一批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定点机构。定点机构主要包括三类:
1.用人单位农民工技能培训就业基地。主要承担本单位农民工和劳务帮扶地区输出劳动力的培训;对在行业内具有优势的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经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承担行业农民工培训。
2.劳动保障部门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基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中认定,主要承担不具备培训条件的用人单位和高级以上技能农民工的培训。
3.社会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从社会各类职业培训
教育机构中认定,主要承担特有行业工种及具有比较优势工种的培训。(四)依托用人单位,多形式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农民工培训必须坚持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要选择技术工人需求量大、对职工培训积极性高的行业和企业为突破口,带动其他行业和企业重视和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采用以下几种:
1.用人单位自主培训。具有农民工定点培训资格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制定在岗农民工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报同级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后,自行组织培训,经考核鉴定领证后按规定申请培训补贴。
2.行业统筹培训。各行业协会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通用技术工种的技能要求,制定行业工种培训教学标准、教学大纲和农民工培训计划,报省劳动保障厅批准后,指定行业内具有农民工定点培训资格的用人单位开展行业农民工培训,并按规定申请培训补贴。
3.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培训。对不具备培训条件或不履行农民工在岗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向用人单位下达培训任务,统筹组织农民工到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定点培训机构培训,企业应承担培训费按规定分担的部分。高技能农民工培训原则上由劳动保障部门统筹组织到高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出发,尽量采取灵活方式,把培训与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4.校企合作培训。承担农民工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要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岗技能训练、场地、设备和专业培训机构教学、师资力量的优势,共同制订农民工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采取在用人单位设立培训基地或随岗培训、培训机构派师资上门授课,或选送农民工到培训机构培训共同组织培训。
5.农民工自选培训。持有所在单位或拟接收单位同意推荐培训证明的农民工,可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自主选择政府规定的自选补贴工种参加培训,经考核获得相应证书并到已定单位就业的按规定给予补贴。
(五)规范培训标准和教学大纲,加强职业技能鉴定。
制定实施全省统一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标准和教学大纲》。在培训学时上,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或专项能力资格培训的,按国家和省规定执行;参加本省新开发工种技能培训的,由省统一学时标准。在培训内容上,应包括公共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以实操培训为主,公共课程教材统一使用《广东省农民进城务工指南》。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提供技能鉴定和发证服务,适当降低收费。有条件的地级市,要根据本地区的需要,结合农民工实际情况,协助省组织开发适应农民工参加的新工种、新职业和专项能力培训鉴定标准、教材等资料,确保培训和鉴定质量。
(六)配套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包括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民工开放,加快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大厅开设农民工专门服务窗口,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鼓励社会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减免费服务。对提供免费服务的就业服务机构,各级政府要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对经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并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的农民工,所在用人单位或协议接收单位要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作为申领培训补贴的依据。
(七)加强区域劳务合作,提高农民工组织就业程度。
进一步完善省际劳务合作和省内对口劳务帮扶机制,加强输入与输出地在联动组织农民工培训输送就业的合作。将“百万工程”与“农民工培训计划”结合起来,完善培训输出基地和就业安置基地对接机制,探索推行“1 1”培训就业模式,即对培训技能要求高和中级以上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由培训输出1-3个月的基本技能培训,再到就业安置基地上岗强化培训,经考核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两类基地可分别申请劳务输出培训补贴和农民工培训补贴,着力培养用人单位适用的中级以上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输出、输入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接和远程可视见工系统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劳务派遣工作,逐步提高农民工组织培训就业比例。
(八)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共担的培训投入机制。
1.费用分担。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所需费用,由财政根据培训等次定额补贴,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70,农民工个人承担30。财政定额补贴基本标准由省统一制订,每年根据各级财政资金安排情况进行调整,并在分配下达年度培训任务时予以公布。各地也可按工种实行不同的补贴标准,并可根据当地财力提高补贴标准,提高标准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承担。
2.确保培训时间。用人单位要积极调整农民工工作时间,确保农民工有时间参加培训,同时要确保农民工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
3.职业培训补贴申领程序。农民工经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所在用人单位向所属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申领补贴。农民工自选工种培训,应先垫付培训和鉴定费用,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由个人凭有关证件向就业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补贴。
4.职业介绍补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含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和实行全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介绍农民工就业的,按登记并推荐就业的农民工人数,按省规定的标准进行补贴。
5.农民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会财政厅另行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为确保农民工培训计划与“百万工程”有机结合,农民工培训工作由各级“百万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统筹组织实施。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
(二)加强经费保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的需要,按照国发5号文和省政府贯彻意见的要求,做好经费预算,协调当地财政按规定安排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资金,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并按农民工占全部职工比例,结合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安排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经费。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按规定强制提取,用于政府组织农民工培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外省籍农民工培训,省本级和各地配套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本省籍农民工培训。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和休息休假制度、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建立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为一体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营造了企业内部和谐的劳动关系。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坚持把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列入工会工作重要议程,一方面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员工的疏导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稳定员工情绪,针对他们提出的热点、凝点问题,工会善于与公司沟通协商,准确预报、及时预防,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另一方面,发挥劳动调解委员会的作用,认真参与公司《员工奖惩条例》的制订和修改,提出工会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在公司作出处罚严重违章违纪员工之前,工会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讨论,提出工会的见解,形成书面意见提交公司,在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寻找劳资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形成既维护双方利益又相互依赖合作的关系格局。近年来,公司几起劳动争议均得到妥善解决,劳动关系趋于和谐稳定。
1坚持服务大局,营造和谐的学习、生产工作环境
注重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和竟争力。一方面,工会积极参与《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和员工职业培训总体规划的制订,确保培训经费和培训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工会会同公司有关部门创新劳动竟赛内容和方式,在公司内部开展安全知识、港口装卸作业、焊工技术、理货速度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竟赛,让员工在劳动竟赛中增长见识,不断提升自已的学习力和竟争力,同时也促进了装卸工艺的改进和装卸效率的提高。注重抓好劳动保护法规的贯彻落实。强化执行劳动保障法律的监督,参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等系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修订,参与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调查的分析,在参与中把握国家劳动保护法规在生产一线的贯彻情况,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2007年公司实施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工会派人参与该管理体系文件元素的起草、修改和内、外审工作,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生产一线长期以来坚持文明生产、清洁生产,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节能降耗等方面均达标,员工行为习惯、作业现场、办公环境明显改善。注重激发员工创新业绩,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了动员广大员工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业绩,我们坚持做好各类先进集体,先进员工的推荐评比工作,努力把广大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通过表彰学习先进典型,发挥他们示范带头作用,营造浓厚的学习先进、崇尚先进、尊重员工创新成果的新风尚,调动了广大员工生产工作积极性。
2坚持心系员工,营造和谐的帮扶氛围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把关心员工疾苦,为困难员工排忧解难当作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研究帮扶工作特点,建立困难员工帮扶机制,完善审核报批程序,使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了公司的和谐稳定。近年来,由于我们帮困工作到位,较好地解决了困难员工的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他们深感企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在各自岗位上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生产建设中去,增强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创建和谐企业的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迁安市职教中心自1983年建校以来,一直以增强服务发展能力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使职业培训走向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2004年以来培训规模逐年增长、培训质量稳步提升,11年间共为社会培训各级各类人才15.2万人,为迁安市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成为迁安市乃至河北省知名的职业培训品牌学校。
瞄准需求,用好政策
迁安市职教中心的职业培训之所以得到长足发展,得益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确定了“对接产业、多元合作、长短并进、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建立了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致力于加速构建长短并进的大职教发展格局;得益于迁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所创造的机遇;得益于国家、省、市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利于职业培训发展的良好政策。
1.迁安市对办学的强力支持和职教园区的建设,为职教中心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
多年来,迁安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举措,形成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市场等多元措施为职教发展聚力,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提出了构筑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的发展目标。其中构筑教育培训功能中心位列首位,核心就是依托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迁安市职教中心,将迁安教育做大做强,使教育既发挥基本功能为区域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又能作为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打造教育培训功能中心领导小组,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出台了相关政策。
为改善民生、促进就业,2008年以来,市财政投资建设了迁安职教园区,共占地1800亩。园区按照资源共享模式建设,主要包括市职教中心、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和市奥体中心。其中职教中心占地552亩,投资3.98亿元,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有机械、电子电工、汽修等8个实训中心112个实训室,设备总值4800万元,可满足全日制在校生7500人、年短期培训10000人教学需要,软、硬件设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
2.迁安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职教中心提供足够的培训空间
近年来,迁安为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立足原有产业基础,提出“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确定了构建“3+5+6”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即着力打造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煤化工、包装建材、食品医药、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五个产值超百亿产业板块。培育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消费购物、养老养生、总部经济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在政策的吸引下,芬兰斯道拉恩索、浙江物产、中海油、徐州重工、红星美凯龙等40余家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
随着大批优质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达产,企业刚性用人需求与人才培养教育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全市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7家,超千万元的200多家。未来五年企业为迁安市提供就业岗位约1.8万个,对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需求达8600余人。但在所调查的13.6万企业职工中,在职工人(在职职工数减去管理和辅助人员数)8.5万人,占在职职工的62.5%;技术工人2.4万人,占在职工人28.2%;高级工以上0.55万人,中级工1.1万人,初级工以下0.75万人,分别占迁安市技术工人的22.9%、45.8%、31.3%。因此,现有企业职工队伍根本无法满足未来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此外,大量普通毕业生、不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转岗人员、复转军人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提升就业技能,因此,学校未来办学在职业培训方面空间巨大。
3.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为职教中心职业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04年国家出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以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为15?9 0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经费实行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培训工作,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与中央扶持资金统筹使用。
2007年迁安市政府以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政策为基础出台了《迁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工程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培训内容包括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收费标准在2000元以内的技能培训实行全免费培训;参加免费创业培训人员,成功创业满一年并招用2名以上员工的奖励3000元,同时根据招用人数按每人200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创业成功人员。对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还一次性发放3000元的创业补助。
2009年迁安市对全市在职职工实行免费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为岗前技能培训的一半,资金由市财政解决。
2014年国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种养大户人均补贴2500元,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人均补贴800元。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积极参与到政府支持的培训工作中,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赢得了学员的高度信任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整合资源,强化功能
1.主动对接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建立各类培训基地
2004年以来,为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职业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各行业、各部门分散的资金、项目等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和综合效应。学校积极主动与各部门寻求合作途径,探索共同发展之路。一是依托迁安市人社局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二是依托迁安市安监局建立河北省安全生产培训基地(三级资质);三是依托迁安市质监局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基地;四是依托迁安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建立河北省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基地、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五是依托迁安市农牧局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六是依托迁安市委组织部建立县域特色人才项目基地;七是依托迁安市财政局建立迁安市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八是依托迁安市总工会、迁安市人社局成立迁安市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九是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借助“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功能,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迁安市职教中心在政府支持下,于2012年成立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实行指导委员指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指导委员会由市人社局、教育局、财政局等14个部门组成,负责对集团的建设、改革、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集团理事会由首钢迁钢、燕山钢铁等15家企业和迁安市职教中心组成,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为迁安市职教中心,实现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功能,已与60多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涉及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引校入厂、引企入校、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等。学校在45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有32家企业在学校建立职工培训基地;长期与燕山钢铁公司、九江线材有限公司、轧一钢铁集团、东安超商、锦江饭店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为首钢迁钢、燕钢、松汀、轧一、荣信等企业举办首席技师培训班;在迁安市总工会组织下开展了五届全市职工技术比武。
3.实行一校带“多点”,构建覆盖全市的教学网络
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村偏远地区学员参加培训,依托当地场地、设备设施,学校在全市6个乡镇、8家骨干企业建立了14个职业培训教学点,同时利用乡镇社保站社会职能,建立了19个招生宣传网点,为当地有培训意愿人员咨询、报名、资料审核工作提供便利。
4.完善机构建设,健全管理职能
为充分发挥各行业培训基地的功能,学校不断完善内部机构建设,成立了技能培训科、创业培训科、社会培训科、职业能力建设处、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等部门,分别对应各培训基地,负责相应培训项目的招生、培训、就业、协调等方面工作,实现了“培训部门与政府部门”“培训部门与行业企业”“培训部门与培训项目”的三个对接,实现了职业培训的专业化。技能培训科负责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科负责创业培训,安全生产培训中心负责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在职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考核鉴定、职工技术比武等工作,社会培训科负责联系其他行业培训项目及业务。
科学施教,提升层次
1.依据职业标准,结合成人培训特点,制作功能齐全的教学培训包
学校的培训项目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共7项11类23个职业(工种),培训时间长短不一、培训内容难易不同、培训标准高低各异,学员来源渠道复杂、年龄结构和学历水平差距大,很难统一标准。学校针对这种现状,成立了以职业培训科室主任为组长,吸纳专职教师、学员代表、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等组成教学研究小组,通过认真研究每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标准,分析学员构成,精选培训教材,优化培训内容,制定培训大纲,细化培训计划等环节,制定了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功能齐全的培训教学包,包括该职业(工种)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典型案例、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模拟试题和考核标准等,尽量突出声光像等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使培训内容易于接受、培训效果达到实效。
2.培训与引进相结合,打造一流职业培训师资队伍
学校一直注重培训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积极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一是坚持校内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不间断。多年来,学校共派出专职教师参加人社、安监、财政、教育等部门组织的国家、省、市级培训125人次,现共有企业培训师4名,创业培训教师8名,创业指导师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4名,安全生产培训教师15名,注册会计师4名,会计继续教育讲师5名,各职业(工种)考评员24名。二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职业培训兼职教师。共聘请创业指导专家5名,行业、企业专家12名,政府职能部门领导14名,大学教授8名。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任,使学校的职业培训教学团队能力逐步提高,影响逐年扩大。
3 .创新培训模式,灵活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培训功能,让各级优惠政策和学校资源惠及更多的企业和学员,学校改变原来坐等企业、学员来校培训的被动局面,大力开展送技术入企业、进农村、到社区活动。多年来共开展入企业培训216班次196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40000课时;进农村培训112各班次60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9000课时;到社区培训12各班次7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1000课时,解决了培训与生产不能兼顾的矛盾。在培训教学上积极开展互动式、模块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广泛采取案例教学与模拟训练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基地实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等培训手段,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
4.强化调研,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重点走访等途径对全市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全市技能人才需求方向、需求数量,为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建立培训学员QQ交流群、微信平台,结合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等形式,进行后续跟踪服务,了解培训学员就业、创业、发展等情况,了解企业、学员对培训的建议,从而完善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社会,打造品牌
2004年以来迁安市职教中心以“服务政府,为政府分忧;服务社会,为百姓解难”作为职业培训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培训工作,共完成各类培训15.2万人。其中,完成技能培训4 6 9 1 7人,包括:初级工3 3 2 3 5人,中级工11423人,高级工2137人,技师122人;完成创业培训6752人,创业成功3215人,带动15676人就业;完成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8252人,完成特种作业人员培训59346人;其他人员培训22000人,为市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共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80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860人。通过培训,增强了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的技术服务水平,为迁安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2.促进了小微企业成长,丰富了区域经济结构
2004年以来,6752名有创业意愿的学员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有3215人创业成功,带动15676人就业,迁安市十大创业明星中有两位是职教中心的创业培训学员,有效促进了全民创业工程,实现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3.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问题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的学员中,有1.8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使那些靠种地为生的普通百姓走进了生产车间、走向了超商、酒店;有0.5万下岗失业人员成功转岗,使他们从原来不适应的岗位走向了新的岗位。
4.提高了市域技能人才总量,改变了企业技能人才结构
2004年以来,已培训企业技能管理人员1520人,完成技能人才培训46917人,包括:初级工33235人,中级工11423人,高级工2137人,技师122人,使我市高技能人才数量由5500人增加到7759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由16.5%增加到22.1%,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能人才结构的调整,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5.提高了企业员工操作水平,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培训,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水平明显提升,并在各类技术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燕山钢铁黄瑞山、松汀钢铁王学超、津安钢铁杨检等学员在迁安市职工技术比武中分别获得炼铁工、炼钢工、钳工组一等奖,荣信钢铁公司学员周金在唐山市职工技术比武荣获气焊工技术状元。
通过培训,企业一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更新,企业技术骨干理论素质和科研攻坚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改项目进展加快。全市企业职工发明专利2012年达129项,2013年达107项。参训学员胡永付负责的津安钢铁公司第二烧结作业区配电室改造项目,将母排温度由原来的80—90度降低到40—50度,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办学;学培融合;双轮驱动
近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放缓、生源规模持续下降、高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多重压力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职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企业接洽,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暴露了很多不足,比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层次浮浅等,如何改革以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社会企业参与或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从理论上说是一桩“多赢”的“美事”——对企业来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文化形象;对职业院校来说,有利于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而言,有利于弥补国家办学经费不足。
大量的事实证明,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因为校企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使命不同,职业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而企业限于生存的压力,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的,这就导致了企业参与意愿不高、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一头热的现象。再加上目前我国由企业来举办职业教育的保障措施不够,使得很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比如国家缺乏对企业办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支持、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晰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是宏观的,而校企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使命也是很难改变的,唯有基于校企的特点积极地探讨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措施才是现实可行的。
二、校企多元化合作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展开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并借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普遍做法,深入探讨多元化合作的可行性。希望通过这一实证研究,对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
学校与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当事人,而学生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直接接受者,所以本次的调查就以学生、学校、企业为对象分别展开。
(二)调查过程
第一步:定性调查。一方面通过文案调查法收集二手资料,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当下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现状;另一方面通过以当面访谈和电话访谈方式,获得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士对校企合作的看法。
第二步:定量研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归纳出校企合作的模式和价值、存在的问题、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保障机制等,确定问题变量,根据学生、学校和企业不同主体设计调查问卷,采用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
第三步:资料的统计和数据处理。对问卷进行编码,录入计算机成为数据文件,并用EXCEL工具、Average\Sum\Count等公式和图表对301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其中针对院校的有效问卷72份,针对学生的有效问卷162份,针对企业的有效问卷67份。
第四步:得出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借助自身行业办学的优势,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并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内涵发展。一方面提出“准员工”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学生到员工的零距离和无缝连接,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从职业培训、岗位辅导与考评到技术开发、提供咨询方案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广东邮电行业获得了“黄埔军校”的美誉。目前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
1.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场地、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给专任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和岗位、定期为学生开专业讲座、参与专业建设、挑选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向高职院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等;
2.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企业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和技术咨询、对企业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评定及考核、为企业编写岗位认证教材和岗位考评试题库、给企业提供人才订单培养、给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给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等。
通过对20多家合作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校企双方在协同发展中都有合作的动力和需要,可行的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的多赢。探讨校企合作的运行措施,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创造条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校企合作富有成效的六项措施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据自己在广东通信行业的影响力,积极探索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之路,和众多企业开展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通信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通信行业重要的培训教育基地,成为具有鲜明培训特色的邮电高职学院。校企合作能够富有成效和以下六项措施密不可分。
(一)构建富有行业特色的办学模式
研究表明,行业参与、市场调节、就业导向的办学机制成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可靠保障。选择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个案研究,是因为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电信实业集团主办,教育业务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院校,是企业办学的代表,实现了校企一体,培养了大批的邮电行业人才,被誉为“广东邮电黄埔军校”,特别是近几年,学院与通信企业密切联系,深谙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极具行业特色。这种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不仅促进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尽早融入企业,也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功底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在象牙塔里围绕着书本深挖理论的教书匠,同时也成长为既懂教学规律,又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培训师,提高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灵活的“2+1”培养模式
在调查中发现,企业不想接纳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毕业实习时间太短。刚培训可以上岗了学生的实习也结束了,这种实习模式不但提高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加大了企业和学校的管理成本。所谓“2+1”培养模式,就是指三年的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课和课内实践课为主,辅之以专项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2+1”的培养模式在时间和制度上给校企合作提供了保障。“2+1”培养模式是于2009年在学院的大力推广下形成的,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与企业紧密合作,第三学年整个在企业实践实习,使学生由理论到实践,获得一个全面的转化和提升,实现了由学生到职业人的根本转变;(2)具有零距离、深层次、契约化、双主体的实践教学特色;(3)将把企业的资源和育人环境,作为高职人力资源培训的又一平台。
“2+1”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提前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一年实习时间里,学校或企业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以免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学不到真正的实践技能。
(三)推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研究表明,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很重视校企合作,但制度的建设、现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却明显滞后,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秉承60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按企业化管理的办学宗旨,学院每年均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年审,职业培训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都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工作流程规范,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提高了专任教师参与企业事务的动力,学院机制灵活,提高了管理效率,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院建立了教师和培训师的轮岗制度和考核制度,规定每个教师每两年必须进行一次轮岗,并把老师的岗位晋升和职业培训挂钩;建立了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要求老师每年必须到合作的企业在岗实践一个月;建立了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参与项目的评分可以和实训课程的成绩挂钩;建立了聘请企业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邀请他们给学生开设专业讲座,担任学生实践课程和顶岗实习课程的指导老师;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院还成立了由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和学院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参与制定或评估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为校企合作献计献策,还对校企合作的项目起评估和监督的作用,保证了校企合作项目的质量。
(四)建立校企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研究发现,企业不愿参与学校合作的原因之一是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但大多数的校企合作是属于公益项目,没法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很多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表现被动。出身企业世家的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则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顶岗实习、学生就业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和企业积极联手,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并投入一定资源开展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培训项目,并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的推手,更好地为企业经营运作服务。企业也主动为学校提供项目机会,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推动校企合作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63%的企业都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项目单一,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要使校企合作的成果更加丰富,就需要校企在合作内容上进行对比,以碰撞出合作的火花。下表是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合作内容上的对比。
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内容对比表
由上表可知,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开发与培养、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与咨询、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都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企合作。
(六)实施“学培融合”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
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和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缓慢的双重压力,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且随着生源数量的进一步下降,高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多,高职院校还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所以为了生存,高职院校要敢于转变观念:一方面要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另一方面也要刻苦钻研,研发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作,彰显学历和培训相融合的特色,既是公办院校,又是上市公司。坚持依托行业、面向社会、多元发展,积极筹划建设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参与的职教联盟,走“协同发展”的道路。集产、学、研为一体,做专做精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做大做强在职教育培训,既实现了培训业务乃至学院整体业务的稳步增长,保证了股东的利益,又能完成招生和培养计划,保证了公益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学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效益分析
多种有效的措施保障了多元化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更加深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发展,校企合作不再仅仅是表面化和形式化,而是教师和学生真真正正走进了生产现场,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学校、企业和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各有所获,给三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实现了多赢。
(一)企业效益评估
学校教师对企业进行长期跟踪,进行长期合作,对企业了解更多,更能提出建设性建议;能使企业节约成本,相对社会上的咨询公司,咨询和人力资源的成本更低;通过项目运作可以选拔合适的人才,并且由于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会选错人,学生也对企业有更多了解,进入企业后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节省企业的用工成本,避免用工风险。
(二)学校效益评估
完善实训基地,弥补实训基地不足的状况;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校外的指导老师,壮大和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体系,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老师通过给企业做咨询、培训等项目,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既很好地为企业服务,使老师的知识水平、项目运作能力与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迅速成长为企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老师。亦可使老师发现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课堂理论学习和模拟实训方法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促进教学能力不断发展。
(三)学生效益评估
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职业体验更加深刻,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老师会把项目合作中的经验反哺给学生,学生从中受益匪浅;快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需求,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软肋,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快速过渡;真实的项目经验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不够深刻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责任心。
五、结 论
高职院校只有放开手脚,摈弃“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封闭做法,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树立现代教育管理的理念,培养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把为区域经济服务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动力,不断在人才开发与培养、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与咨询、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深挖内涵,全方位地开发校企合作项目,才是在生源下降、竞争加剧背景下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 陈光.高职教育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2] 张幸花.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1,(8).
[3] 向长喜.新形势下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及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教探索,2008,(3).
Research o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operation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ZHANG Xing-hua, LU Yu-ling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上半年,人社工作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部分工作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城乡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1、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满足企业和劳动者需求。全市新增扶持创业6466人,完成62%;新增城镇就业532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62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324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848人,完成64%,其中市内转移7344人,市外输出55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针对部分企业招工难和部分求职者就业难问题,我局充分发挥市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作用,对企业用工重点监控,采集企业用工需求,及时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农历正月初十,市人力资源市场与戴南、安丰乡镇市场联动,组织了“服务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就业有序流动”为主题的大型招聘活动,186家企业进场,提供8160多个岗位。今年以来,共组织妇女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民营企业招聘、就业援助等大型招聘活动26场,提供岗位近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7000多人,其中已正式办理录用登记备案2432人。强化困难家庭毕业生及城乡“双零”家庭的就业援助,保持“动态清零”的充分就业目标。“就业网”建成开通,与现有的就业服务机构共同构成了本市全方位就业服务平台。
2、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居民创业就业能力。组织创业培训4654人,占年度目标的93%;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6160人,占年度目标的51%。职业技能鉴定发证6077人,其中高级工取证76人,技师取证62人。一是组织创业培训。年初起突出创业培训重点,指导督促各乡镇抓住有利时机,围绕年度目标,全面开展创业培训。目前32个乡镇提前完成了全年创业培训目标任务。部分乡镇试行每期30人的创业培训小班化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创业培训的实效。此外,与组织部共同组织了百名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活动,首期培训大学生村官30人。二是组织技能培训。指导督促各乡镇培训中心盯紧企业需求,大力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目前大部分乡镇已经开班,通过与企业联合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培训后已被当地企业吸纳的学员有2000多人。与市妇联联合组织了一期家政服务培训班,参培人员主要是城乡“4050”失业女性,经考核合格与市家政服务中心签订用工协议。三是强化培训管理。与财政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市就业创业管理办法>的通知》,指导督促各培训机构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签署诚信办学承诺书,加强对培训全过程的跟踪监督检查,认真执行开班现场审核和培训过程不定期巡查制度,及时组织考核验收,提高培训质量。
3、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新增自主创业6466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4%;创业带动就业18363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1%。与财政、金融等部门协作,加大对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20万元。进一步加强对全市15个创业孵化基地的指导和管理,对前一阶段孵化效果进行验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创业项目补贴和创业实体租金补贴。
(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上半年,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分别新增扩面7000人、3623人,3839人,4147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0%、172.5%、38.4%、41.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36.8万人,续保率70.1%。
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障待遇。全市40197名退休人员人均调资179.97元。二是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从2012年1月1日起,对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进行调整,年满60周岁人员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70元,惠及26万多人。三是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待遇。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调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结报政策,新农合类和城镇居民类医保一、二级医疗机构及转往市外医疗机构的住院可报费用结报标准,分别提高7%—10%,新农合类结报标准达到85%、75%和65%,城镇居民类结报标准达到90%、85%和75%。在最高支付限额内,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最低结报标准,新农合类由原来的30%提高到35%;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9万元提高到14万元。提前完成2012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医疗保障目标任务。
3、社保基金平稳运行。1—6月份,全市各类社保基金总收入12.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总支出8.29亿元,同比增长26%,当期结余4.40亿元,累计结余24.33亿元。
4、社保服务规范高效。办理企事业单位职工退休2493人,工伤认定384起,工伤鉴定164起。社区管理率、档案接收率均达100%;办理社会保障卡6880张;相关群体健康体检工作有序开展,退休人员文体生活丰富多彩。
(三)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上半年,共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77名,完成年度任务55.4%。其中,博士5名,硕士研究生23名,高级人才249名。配合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完成了对省“博士集聚计划”申报人选和省“双创”人才申报人选的推荐工作,共推荐博士集聚人才5人,“双创”人才5人。审核和申报高、中级职称材料382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全面实施。调整和审批机关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人员基础工资、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完成2011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补贴审批。扎实开展公务员教育、培训、考核和奖惩工作;切实做好干部维稳、安置工作;2012年度公务员录用、劳务派遣人员招录等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四)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调整了全市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工资调控七项公布制度全部建立。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03件,其中案外调解440件,立案受理109件。各类调解组织调解案件总数达72.4%,按期结案率、无错案率、集体劳动人事争议三方处理率均达100%。认真受理查处各类举报投诉案件,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5件,结案82件,按期结案率达100%;扎实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社会保险登记等专项检查活动,累计检查用人单位2089户,涉及农民工和职工4.23万人,帮助4638名农民工和职工解决拖欠工资4773.562万元,新增社保登记26户、1378人,为185名职工补缴社会保险费56.36万元,督促签订劳动合同5000多份,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21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上半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人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结构性就业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市创业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主要是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新成长劳动力和返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大量增多,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熟练技工和一线普工严重短缺。尽管今年我局加大创业就业工作力度,缓解了用工压力,但企业用工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社会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尽管推进速度较快,但由于标准较低、补贴较少,目前保障水平还不高。今年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的调整没有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保、续保积极性。工伤保险基金出现赤字,参保人数减少。由于国家工伤保险政策的调整,导致基金支出大幅度增加。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进行捆绑征缴后,出现了部分企业为少缴、逃缴其他险种,给职工购买商业工伤保险的情况。从职工养老、医疗保险来看,职工养老仍未实现应保尽保,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保障水平与省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任重道远。违反《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双维护、两服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到实处。当前,还存在乡镇落实租赁企业欠薪保障金制度情况不理想,租赁企业欠薪逃逸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建筑工程违规转包、非法分包现象较为普遍,承包结算纠纷不断,导致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引发集访讨薪等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着力做好几下四方面工作。
一、突出创业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一是积极落实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扶持自主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等政策,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全年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分别达到1600万元和2000万元以上。二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创业型乡镇、创业型社区(村)建设,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创业。强化对15个创业孵化基地的指导和服务,不断扩大吸纳创业、带动就业的空间,定期组织创业就业系列服务活动。三是精心组织职业培训。继续抓好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培训统筹管理,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统筹做好企业职工、市外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以及“两后生”等群体的职业培训,确保全年各项培训目标圆满完成。四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村劳动力到本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就业。积极开展各类大型招聘和特色招聘等系列活动。做好农村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困难人员援助、创业服务工作。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推出公益性岗位50个以上,动态消除城乡“零就业”家庭,确保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
2、突出扩面覆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强力推进社保扩面。认真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以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强力推进企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及时上调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灵活实施我市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三险捆绑政策。通过发放个人对帐单的形式,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再宣传,积极动员应续保人员尽快续保缴费,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保险的扩面任务。二是严格基金稽核监管。强化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推进社保基金网上监管,健全市社会保险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基金征缴、稽核力度,加强对工伤认定、退休审批以及待遇计发的监督。做好基金往欠清理回收工作。三是做优社保管理服务。做好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的领取资格认证,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率、城乡居民养老待遇认证率100%。有序推进社会保障卡发放。积极开展退休人员培训和文体活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公安机关处于社会矛盾的前沿,公安民警负有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职责。为切实履行公安机关重大使命,就需要不断加强对民警的在职培训,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然而,由于有些基层公安机关在培训理念、方法等方面存在偏差,导致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为更好地搞好新时期基层公安民警的在职培训工作,提高公安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对当前基层公安民警在职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层公安民警在职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培训内容不够科学。上级公安机关每年都会安排培训任务和相关内容,但每年都不一样,且任务部署较晚,加之各级和上级业务部门安排部署的各类专项学习等较多,占去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内容,真正的公安业务培训如警务技战术、法律法规、信息化应用等内容就相对减少,加之培训教材还不适应职业培训的需要,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高质量的课件较缺等等,从而导致培训内容繁杂、成效不够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了走一个过场或走形式的现象。
(二)培训能力不够强。在办学条件方面,一是教学基础设施比较差,没有足够的场地和师资力量,与上级公安机关教学机构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二是教学设备和手段比较落后。目前县级公安机关能够用于教学的设施较少,不能满足培训工作的需要。三是教员队伍缺乏。目前参加教学的教员都是局从各业务单位挑选的,他们一般文化层次较高、业务能力较强,但毕竟不是专业教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知识老化、实践能力较弱,加之很少参加各类较高层次的教学培训,在知识更新、较学方法、经验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地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不够,教学一般只是沿用过去的老方法、老套路。
(三)民警素质参差不齐,给培训带来难度。现在基层公安民警中大多数第一学历只有高中文化或者更低,实践经验、年龄等也相差较大,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培训中不可能把“相同水平”的民警安排在一起培训,给培训带来许多不便,影响了培训质量和培训进度。如在信息化应用方面,有的民警年龄偏大,对电脑应用操作方面不熟,学习也很困难,但也有民警接受新生事物较快,这就如西部穷困地区某些小学一样,一个班级中有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有四五年级的学生,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重培训轻结果是培训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任何一个系统,只有通过信息的反馈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目的。而现在培训的考试考察不严格、走过场比较普遍,用人单位对参训结果也没能认真考核,参训后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的怎样,在工作上是否有进步,成了一个本来可解的“未知数”。这种培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过于形式化,不仅影响了参与者的积极性,还造成了参训单位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四)工学矛盾突出。由于基层警力紧张,业务工作繁重,各单位在安排人员培训时都有一定的困难。不参加培训,有些业务就不能提高,参加培训,当前工作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五)对公安民警在职培训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民警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对职工培训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在用人单位方面,只热衷于人员数量的多少,而忽视人才的培训与提高。对民警工作质量不高、常出差错等问题,只是一味责怪民警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没有积极主动地提高民警的参加培训学习意识。对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总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被动接受,或认为培训是一个休息的机会,有的还借口工作忙、时间紧不愿派人参加学习。虽然县级公安机关在财力和警力都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组织民警培训,但有一些单位负责人和民警还没有认识到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对培训有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培训效果不佳。
二、加强基层公安民警在职培训的对策及意见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能力建设。一是加大硬件建设力度。以“战训合一、轮训轮值”为主要载体,抓好训练基地建设,主要是加大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建设力度,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完善和更新现有教学设施。二是抓好教员队伍建设。在组建教员队伍时,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实现开放式选人,建立高素质、专家型、开放式的专兼职动态教员库。在教员队伍的培养上,通过进修、外出调研等形式对教官进行培训,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强化责任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具体说来,首先必须重视对教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 其次是鼓励教员通过调查研究和多种途径主动获取公安事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进行知识和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再次,在教员使用方面,加强对教员教学过程的指导、管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考核工作,并把教员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与自身的实际利益挂钩,促进教员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和教员队伍的优化。三是加大教材建设力度。要结合实际制定教学方案,组织开展教案编写和评估,着力为基层公安民警培训提供高质量的教材和教案。
(二)重视对教育培训的研究。一是做好需求分析与研究。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今社会治安形势下基层单位和公安民警对教育培训需求,在确定培训目标和制定培训计划时,充分考虑公安业务的实际需要、民警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及参训者的个人素质、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和他们对培训的认识想法等因素,以保证培训目标和培训结果的一致性,避免培训的盲目性。二是进行教学创新,探索在职培训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手段。教学创新,可以表现为新的模式、新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新的教学方法或技术手段。如培训模式研究,选用以提高受训者素质为目标,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既强调公安民警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强调特定职业、岗位的特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三是进行培训管理研究。做好管理方面的研究是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管理方面要研究的内容也很多,比如如何合理地配备人员,建立怎样的内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如何加强教学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