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城市环境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环境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环境的定义

第1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本文将从4G移动通信城市环境电波传播特性的测量原理作为出发点,浅要探讨了路径损耗的测试方法、测试模型的提取技术。希望能为我国4G时代的来临和4G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4G 电波传播特性 测试 建模

1 电波传播特性的测量原理

通常来说,电波传播特性都与发射天线高度、发射天线位置以及城市中环境对路径的损耗有莫大的关系。而城市环境中线路损PL被定义为PL(d)=PtGtGr/Pr(d)。此定义式中,Pt是型号的发送功率;Gt和Gr分别是发射天线增益和接收天线增益;d则为天线收发之间的实际距离;而Pr(d)是指当天线收发的实际距离是d的情况下接收信号的功率大小。

故而,根据上述定义式来看,Gt和Gr分作收发天线增益乘以信号源的发送功率Pt,随后将所得结果除以Pr(d)代表的此采样点的接收信号的功率大小就能将此采样点实际情况下的路径损耗PL计算出。其中,Pt、Gt和Gr通常都是已知的参量,所以城市环境中电波传播的路径损耗PL的测试结果关键在于Pr(d)代表的信号接收功能大小和d代表的实际距离。

但是在城市的实际环境中进行电波特性的测量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车辆行驶、建筑物密度、人流变化、树木阴影以及高架路桥等引起电波的散射、折射、反射变化,Pr(d)动态随机的波动会很大,进而导致了实际无线信道在城市环境中远距离的电波传播损耗的情况下又受到了短距离随机阴影衰落的影响。

故而,在实际进行城市环境电波特性测试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测试设备的采集速率规定在限定范围内,测试车的行动速度要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且高频率波段的测量还需要采样率更高的测量设备。

2 路径损耗的测试方法

2.1 线路损耗的测量系统

现阶段,4G移动通信城市环境电波特性测量的过程中,线路损耗的测量系统通常包含了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两个组成部分又是又各自不同的构建组成。首先,测量系统中的发射端主要是由功率放大器、信号发生器以及发射天线共同组成。具体来说,信号发生器通过产生3.5GHzCW信号被功率放大器放大到一个可以进行测量的范围。而测量系统中的接收端又是通过控制计算机、频谱分析仪和GPS接收机等相关设备组成。频谱分析仪具有采样率高和噪声低的特点,可以进行输入信号功率大小的测量。而GPS接收机则可以分析出采样地点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实际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地理位置的信息与接收信号功率大小的实际测量结果往往是利用虚拟仪器测控技术进行采样同步、自动采样、自动储存。

2.2 线路损耗的测试环境

4G时代来临,4G通信技术首先是在大中型城市进行尝试性运营。故而,线路损耗的测试环境选择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来说,依据国际上常用的场景分类方法,测量环境可以选取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热点地区,主要是以NLOS为主。在确定了测试环境和测试主体之后,测试人员务必充分掌握测试华景的概况。例如测试环境中的场景、频率、发射天线的高度、接收天线的高度、发射功率、发射接收天线、建筑物的密度、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的种类、阴影环境以及测量范围等。

2.3 线路损耗的测试线路

线路损耗的测试路线是由测试环境的选择而形成的。通常来说,测量路线应当包含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环境。测量接受的采样周期通常定位10ms,而测试车的速度大致保持在20迈~35迈之间。在具体测量过程中一定要对多个不同路段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反复多次的测量,确保测量之后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更准确、更有效。

3 测试模型的提取技术

3.1 测量模型中的数据预处理

基于测试环境自身庞杂多样的情况,为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有效,就必须排除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测量模型中的数据预处理。通常来说,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要将进场数据点去除。这是由于受到天线的垂直波瓣宽度的限制,进场数据点的采样型号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建筑物的影响。其次,接收信号的异常点也应当去除。在测试过程中,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阻碍,一些采样点的型号强度会产生异常。故而,一个合理科学的工程阈值能够有效去除异常数据。再其次,由于GPS受到一些干扰,在获取卫星定位的时候偶尔会造成坐标显示异常。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科学的工程阈值寻找出地理坐标的异常点,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地理坐标异常点的修正。此外,GPS测量获取的地理数据务必要依据卫星地图中的参考位置进行地理位置信息校准。最后,对于40个波长内的数据样本要依据李氏采样定力进行平均处理,以消除衰落影响。

3.2 4G移动通信城市环境电波传播特性测试的建模

根据上文中路径损耗PL定义式可以得到路径损耗的理论模型,即PL(d)=A+10n・lg(d/do)+X。而A=20lg{4πdo/λ}代表了自由空间损耗,其中λ指的是发射信号波长、do是指参考距离、d代表的是基站和测量地点之间的剧、n代表的则是路径损耗指数。与此同时,式中X是阴影衰落。

所以,通过PL(d)=A+10n・lg(d/do)+X和A=20lg{4πdo/λ}我们可以得出一元函数公式PL(d)=APL+10n・lgd+X以及关于路径损耗字数n和空间损耗A的常数项APL=A-10n・lgdo。进而,4G移动通信城市环境电波传播特性测试的模型就可以通过小二乘法离合预处理过后的相关测试数据d和PL(d)将阴影衰落反差和路径损耗指数等反应慢衰落阐述提取出来。

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原理来看,一旦预期回归差与各个实际测量值的平方和最小,这个理论直线就能充分反映出实际测量值的回归直线,也就是公式PL(d)=APL+10n・lgd+X。

3 结语

本文通过4G移动通信城市环境电波特性测量与建模探讨了测量理论、方法以及模型中数据提取的相关技术。但是在实际进行测量和建模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地形地貌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传播测试的模型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测量和建模的过程中还应当扩大测量范围,以获取更加精准的模型,努力为4G移动通信的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蔺莹.城市地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及传播模型的修正[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04).

[2]尹启禄,黄翠琳,葛磊.TD-SCDMA室内传播模型研究[J].移动通信,2006(05).

第2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城市环境;景观设计

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举足轻重。明确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标,熟悉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原理,从而发展创新、规划设计出更多的景观杰作,是从事景观规划设计人员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如今,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相当广泛。落实在各个具体项目中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时空跨度之大、项目种类之多、呈现结果之丰富,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诗情画意还要,叠山理水也不可少,生态园林的呼唤更为强烈,仅靠传统理念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对于景观的需要。

1. 景观的含义

景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楚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面与再现的对象,就是风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红灯、园林绿化和小品。而一个更文学和宽泛的定义把景观表述为,“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很不同的理解。

1.1 以前,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早期景观是一种乡野之人对大自然的逃避,是对安全和提供庇护的城市的一种憧憬,而城市本身也正是文明的象征。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是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1.2 如今,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文明社会关于景观(风景)的态度经过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转变的轨迹从逃避恐怖的大自然向往壮丽的城市,到设计与炫耀理想的城市,并把乡村作为城市的延伸和未来发展的憧憬,进而发展到畏惧城市、背离城市,而把田园与郊野作为避难之所,从而在景观中隐隐地透出对自然田园的珍惜与怜爱。

2. 景观设计的误区

2.1 误区一:行业缺乏规范。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或者把关不严,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

2.2 误区二:设计追求“档次”。“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然而,现在设计者往往追求金钱的“档次”,认为授入越大“档次”越高。不考虑艺术和生态,只注重诸如大量应用大树、名贵树种等设计,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3 误区三:创新作品缺乏。在现在的景观设计中模仿多于创新,景观的重复率很高。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得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2.4 误区四:效果图决定方案优劣。现在的方案介绍时,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立体效果图,仿佛使人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让在场的人为之一震。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景观平平,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然而“生米煮成熟饭”,只能将就。

2.5 误区五:生态效益忽视。许多设计人员认为景观设计就是将各种物质要素(地形、建筑、植物、道路等)排列组合,注重华丽的外表,忽略生态效益。当然,城市景观不可缺少艺术表现,创造美的环境,但是如何把艺术和生态完美结合是设计人中相当困惑的难题,也是难以把握的关键。往往以为设计了园林植物就是解决了问题,其实仅仅种植树木是远远不够的。

3. 生态化——现代化园林的发展方向

3.1 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现在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的本质更应强调人类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环境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包括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城市景观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我国传统文化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孤立地提以人为本,而认为第一大的是自然。如我国众多的山水风景城市,依靠地势,从山麓到山腰,山顶布置了不少建筑和道路、场地。“虽为人作,宛如天开”是中国园林的特色。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遵循这条原则同样非常重要,也是创造生态园林的理论基础。

3.2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动物和微生物无不藉山林和水泽等生长和繁育。山林包括了水、空气、土壤等主要的生态因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上,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

第3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随着雾霾持续影响中国大部分经济高度发达区域,在几个重要的大城市这种影响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直接损失,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再次以具有教训性的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其也促使媒体和学术界在蒙蒙雾气中开始谨慎地探讨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无独有偶,关于类似问题的讨论,上个世纪90年代的欧洲就已经开始在决策层与学术界广泛展开——揭开这一讨论序幕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就是《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的出台。它从一项针对联盟政府的政策建议书到城市发展战略的政策公文,经历了长达十五年的博弈,这一过程再现了欧洲的政治哲学智慧,其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榜样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经验值得今天的中国思考和借鉴。

一、新功能主义:对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的统合

(一)新功能主义理论的界定

新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外溢”(spillover)是实现统合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功能主义强调的情感与忠诚的“扩展性”转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其“溢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功能性溢出(functional spillover)和政治性溢出(political spillover)。功能性溢出是指统合不可能局限于特定的经济部门,一定领域的合作活动会“溢出”到相关的部门,并使更多的行为体卷入其中。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施密特针对行为者面临的各种选择,对“外溢”概念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又提出“环溢”、“强化”、“紧缩”、“溢回”等概念:“环溢”(spill-around),指增加统合过程的功能范围,但不增加其相对的权力;“强化”(build-up),指统合组织决策的自治性及权威性增加,但并不扩张统合的领域;“紧缩”(retrenchment),指统合组织的权威减少,提高成员间联合仲裁的水平;“溢回”(spill-back),指统合组织的功能范围及权力都收缩到扩溢前的状况。众所周知,新功能主义的这种统合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欧洲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其强调文化接近并多元的功能思想成为了统合的基础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欧洲在讨论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把城市当作了一个统合功能平台,在此基础上讨论环境、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集成

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就要寻找能够较好地整合“环境·经济·社会”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策略。显然,这三个领域与其说是可调和领域,不如说是完全对立的领域,那么,如何寻找一个可以有效整合这三个领域的平台呢?1990年,在欧洲城市研究领域各种各样理论的驱动下,城市被认为能够较好地整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这种思潮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力量,对推动1990年《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的出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绿皮书是欧盟委员第一次针对城市问题而实际应用并的政府文书,在当时作为一项“异例”的政策建议书而广受世界注目。绿皮书15年后,欧盟委员会环境保护总局正式《诸问题战略〈城市环境〉》的联盟政府政策公文,使环境政策在欧盟范围内迈出了坚实的制度化推进步伐。对绿皮书的出台,R.H.williams认为,“这是欧盟委员会在空间政策领域上制定的最有创造力的政策文书”①,在学术界和决策层普遍认为这个绿皮书的出台对EU的城市环境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在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发展领域的先驱性思想集成。

二、《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的出台

(一)城乡对接障碍的拆解

绿皮书在欧洲出台的综合性背景是因为EC的预算大范围向农村倾斜引起城市的不满。众所周知,欧洲人口的80%居住在城市,作为全球城市化最彻底的大陆,欧盟委员会在预算分配过程中一直对城市比较轻视,在EC层面只占2成的农村区域却占用了整个预算的五成以上(法国主导了欧洲农业预算的主体,是因为区域农业受到流通和货币自由的打击而不得不采取保护传统农业的一系列制度)。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85年以后随着重工业等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城市中出现了大面积的工业废弃土地,这些被污染的土地成为城市再开发的直接障碍,净化土地成为这一时期欧盟环境政策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在各个成员国,土地污染也成为执政当局不得不解决的燃眉问题,这致使联盟政府不得不把环境政策提高到所有政策之上,使之成为优先解决的问题。1988年,几个欧洲城市在欧委会环境保护部长C.R.Diana的支持下,向欧洲委员会提出了“过度关注农村,有片面忽视城市倾向”的意见书。罗马出身的C.R.Diana认为,EC在发展的过程中绝对不能默许无视欧洲城市型社会存在的倾向。在这两股力量的推动下,欧洲议会采纳了由欧洲委员会提出的《城市环境绿皮书》提案,这样由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的以城市为主要切入点的《城市环境绿皮书》得以起草并在1990年完成。

(二)城市环境症结的引发

绿皮书是在C.R.Diana强有力的主张下,于1990年6月6日的世界环境日公开发行的。绿皮书主要由意大利建筑家、英国生物学家及比利时社会学家三人共同完成,写作上忽略了一般政策建议书的政策解释等繁琐环节,直接进入主题,“绿皮书虽然有大量超越常规的激进思想,但是却活生生地再现了城市所面临的处境”。该书内容非常简洁,主要分两章:第1章从社会层面对城市的作用以及欧洲城市化的本质做了深入考察,对城市环境、城市凋敝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第2章探讨了城市环境战略应该如何推进,具体探讨了推进领域及社区共同体的政策手段等。本文将主要对第一章的内容作必要的解读,以期对中国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三、城市新功能主义的定义

(一)对城市内涵的重新诠释

1.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特性

绿皮书首先对城市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才是现代城市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绿皮书认为,“(无论是居住在城市或农村)单一城市的生活方式是具有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的”,“城市化与其说是一种固定居住地概念还不如理解为一种个体化的社会行动。消费模式、信息网络、社会关系等这些解释概念也与工业化社会的家庭规模及固定劳动背景下以血缘及地缘为主的视角大相径庭,具有城市单一性的生活方式赋予的现代性特征”②。

2.欧洲特有的城市性基础

绿皮书对欧洲特有的城市性基础进行了分析,指出欧洲城市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质:第一,欧洲城市还是可以拯救的,认为其他大陆城市无论贫富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交通阻塞、污染、不合理的公共设施,这些问题都已经达到了极限,而欧洲,这些问题并不是很严重。另外,城市最严重的压力主要是从农村(或地方中小城市)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在欧洲,这些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总体上看,这些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第二,欧洲社会独有的特点是拥有较好的社会团结传统,这使欧洲城市社会的矛盾水平较低③。

3.城市社会的统一体行为

绿皮书对城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认为“城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行为统一体”。经济行为是最深刻体现城市“接近功能”的因素——城市社会所具有的接近性使无计其数的接触行为成为可能,而这种接触带来的信息交换正是城市创造力得以实现的源泉。城市的中心,存在把生产、研究、消费等相关的多种多样的经济主体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对企业的集聚产生强大的吸引作用,而社会行为能够较好地体现城市的关怀功能,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存在的诊所、医院等类似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专业化和制度化。而社会服务的制度化存在使得因失业及贫困等引起的歧视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因为在城市社会,虽然会集聚大量的社会问题,但是超越一般性政策的特殊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是可能的,并且大量的雇佣机会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基础条件。这是城市社会的最大魅力所在。

(二)紧凑型城市概念的提出

1.紧凑的城市形态

城市可以提供对社会关系、教育、服务及职业等的诸多选择机会;文化行为在城市可以为“亲密性”、“接近性”、“选择性”的功能发挥提供可能,而这些功能又会促进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进而为诸如观光等历史文化资产在城市中与经济活动的完美结合开辟道路;政治行为,与其他区域相比,城市必须直接回答市民对“好政府”之类的直接要求,让城市能够较好地提供市民直接参与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使市民意见能够自由地展现④。在此基础上,绿皮书提出了“紧凑型城市”的概念,认为紧凑的城市形态可以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蔓延,保护城市开敞空间,减少能源消耗和土地浪费,并为人们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生活。

2.均质的发展模式

关于紧凑型城市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按照绿皮书的思想,紧凑型城市从总体来看是具有一定的人口密度、城市功能恰当聚集、环境负担和城市的增长保持良好的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无序的城市扩张,强调高密度、混合功能的土地利用,主张保护农田和耕地,城市未来的开发尽量限于城市建成区,并促进城市土地的再开发和城市中心的复兴;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从而降低对于汽车的依赖,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均质的、多中心的、“分散化的集中”模式。

从以上内容来看,绿皮书较好地对城市概念进行了诠释,提出了迄今为止学术界很少提及的基本观点。例如,以生活方式为特征的城市化观点就超越了以往以土地开发为特征的城市化观点、城市行为的四种解释及关系,也较好地对城市性进行了独到分析,即城市的接近性与文化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创造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作用的观点也是迄今为止城市研究领域的新锐思想。绿皮书提出的四种行为说较好地再现了新功能主义“外溢”理论的基本内涵。按照这些观点看,城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平台功能就是经济行为,而这种行为正是城市社会、文化、政治这三种行为互动过程后的一个直接结果,所以在城市社会中经济是目标、社会是载体、政治与文化是保证。当前城市的一个基本特质就是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不再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更应该强调其单一性和多功能特征。

四、城市环境问题视角下的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

绿皮书对城市环境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主要从城市公害(urban pollution)、建筑环境(built-up environment)、城市自然(nature in the city)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绿皮书第一次把建筑环境与其它两项环境相提并论,这被称为一个新的创举。绿皮书从两个方面对城市环境与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导致城市环境出现问题的两个基本原因是:“强调功能性分区并且落后于时代的城市规划”是城市环境被破坏的经济性原因,“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落后的城市型生活方式”是城市环境疲弊的社会性原因。

(一)对规划主义思想的批评

1.“密度差”设计理念的局限

“现代城市的规划还在遵循《雅典》提出的规划理念以及英国1940年代推行的田园都市运动提出的(经济)功能主义思想。在很多地方,人们还在颂扬以严格分区及功能优化为基础的城市规划系统,人们欣赏那种按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绿地进行的严格物理区分,并且在较大区域内实现交通网络有效连接式的城市规划模式。”绿皮书对这种理念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经济行为过度影响环境的主要原因,主张与这种规划主义思想一刀两断,指出以“密度差”作为基本设计理念,对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绿地等进行土地功能分区的理论正是引起诸多问题的关键。例如,在公共交通无法使不同分区有效连接的情况下,市民就不得不高度依赖自家用车,而这样就会带来进一步的环境问题。另外,“进行功能分区的思想虽然对工业发展非常有利,但是这种缺少对自然关注的严格分区却损害了建筑物的柔软性,使各个建筑物的美感及自然性降低。由于缺少规划的灵活性,功能分区重视的规划思想使城市的综合进一步下降”⑤。

2.功能分区思想的再审视

近代以来,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不停地给那些流入城市的工厂劳动者提供住宅,并在此基础上对诸如交通等公共设施进行规划整理,以实现城市的有序管理及发展。而如此做的基本依据就是基于功能分区的规划主义思想。功能分区思想对于公害型工业的隔离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发达国家,随着脱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城市设计者还是利用这种基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规划理念,进行新的城市规划,这就带来了城市所不得不面对的新的环境污染问题。讽刺的是,这种功能分区思想虽然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的效率问题,但是却由于环境的破坏使经济行为本身又受到了破坏。简而言之,绿皮书认为注重经济效率的规划主义思想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造成了以土地浪费、污染等为代表的环境问题,而由于这种思想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潮流,就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类型的城市环境问题,因此主张应该从环境保护的视角对城市的布局及地位进行重新审视。

(二)对具体环境问题的践行

1.失业人居环境的扩散性影响

与对功能分区规划进行理念性批判不同,针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城市型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针对性的政策行动。这些具体政策主要是从社会问题的层面切入,比如首先从“城市失业和社会排斥”角度对“随着劳动市场的开放带来的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阶层劳动条件的提升而导致的对社会底层人群的慢性排斥”问题着手解决。一份针对社会环境状况的报告指出,当时有56.1%的失业者是长期失业者,他们极端贫困,生活正在乞丐化,而这些人居住的区域环境极其糟糕,很容易成为吸毒、犯罪等的高发地区,成为城市环境的孤岛。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制止,任其蔓延就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扩散性影响。

城市行动计划虽然是从失业问题入手,表面上看与环境问题似乎关联不大,但是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而引起的社会性失业问题,确是直接关系到环境改善的具体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及关注的潜在思想还是针对前述的不合理规划思想的一种批判。“过去的城市规划思想并没有对城市或地区可能同时解决多数问题机制的建立做出贡献。而新的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对城市单功能区域的关注,以对应各个区域市民生活的特定领域(工作、购物、娱乐居住等)。这样,人们生活空间建立在这种单功能、多样化区域基础上的城市才是可以控制的并使环境优雅。”

2.现代城市崩溃的工业化因素

与这一具体策略相照应,同时出台了针对市民的《城市欧洲(EC-Regional Policy,1997)》报告书,从市民生活的角度对功能分区思想进行了阐述,“现在的大多数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历史中心区与郊外bed town(卫星城)之间处于断裂状态。夜晚无人工作的办公区、购物中心、大学城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城’。公路纵横交错,高峰期形成无尽的交通阻塞”,“这些导致城市崩溃的状况,在现实城市社会中已经成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在过去对工业高度依赖的城市,以工厂为中心的经济结构建构的城市体系,随着工厂的撤离,仿佛成为了1930年代流行的、功能规划主义建筑家描绘的、城市高度扩张时代的文化遗产”。简而言之,工业化时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正是导致现代城市崩溃的直接原因。

与此相关,报告书又做了如下描述,“诸如广场这类开放的空间,本该成为城市周围历史记忆,但是今天却成为车水马龙与广告看板交相辉映的场所。城市的各处充斥着犯罪与暴力活动。‘城市的一元分区’使城市的空间日益孤立,无法提供就业机会,空间城市使社会文化生活日益边缘化”。这份报告书再次对功能分区思想进行了批判,并认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应该首先从失业和社会排斥入手而不是简单地从设计理念进行政策调整。绿皮书及报告书都坚持古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了社会团结这个基本理念,并主张在此基础之上讨论城市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绿皮书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理念,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发展经济和提升生活品质两个基本方向,但是这两个基本方向的实现都是在确保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展开的,那种注重功能分区的功能规划主义思想及忽略社会团结的做法,都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状况,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进行设计。到1996年,经过多次讨论,欧盟出台了《可持续发展城市》报告书,在报告书中,第一次较为清晰地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视角,对可持续发展城市理念进行了诠释,对一直以来不同城市提出的零散的思想做了一次统一。报告书对三者关系作了较为明确的解释:第一,在讨论经济发展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环境容纳力的大小,环境系统应该作为建立经济体系的基本前提;第二,以生态学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出发点的社会管理体系设计,需要以社会契约的形式对环境容纳力进行指标化;第三,环境可能暂时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长远角度看,以环境为出发点的经济、社会制度设计却具有可持续性。按照施密特的解释,环境成为一个重要的“环溢”领域,而经济的“溢回”作用明显,这种“溢回”显然受到了社会“强制”权力的制约。这样,围绕环境、经济、社会这三个冲突领域,新功能主义较好地在城市这个层面上实现了统合。

五、生态文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功能主义

(一)绿皮书的生态文明意义

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讨论环境问题的主要依据,虽然绿皮书中没有一个字提到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是其对生态的讨论使之后的一系列论述都把目光集中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说明人们除了依然关注发展问题的同时也开始寻找发展本身的意义。绿皮书虽然在其理念的推行过程中一波三折,但是作为关注城市如何对人类未来发挥作用的点上其指向性作用是巨大的,它第一次把环境问题上升到城市文明的高度,以生活方式的角度解释了环境需要实现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共赢,给人类社会提出了生态学意义上的一个课题。与中世纪以来对人口、自由等理念的讨论如出一辙,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通过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想碰撞引起人们的思考,通过深入人心的讨论使其理念逐步变成现实,再次体现了欧洲特有的政治哲学智慧。

(二)绿皮书的理想城市色彩

绿皮书的论述展现过程一开始就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其提出的问题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绿皮书对此作了如下的叙述:“城市环境政策和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向市民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宜居的、充满魅力的城市和生活场所,使因由全球化而带来的城市污染降到最低限度。这一目标今天看起来可能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但是目前提出这一目标是基于实际状况和将来的责任。这一目标的提出对应2个主要环境问题:第一,城市的高度集中性活动带来城市环境负荷日益加重,但却很难实现有效管理;第二,以第一间接相关的城市空间如何调整布局的难题——过去数十年的规划思想和开发主义使城市的格局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一过程使城市的土地利用被彻底分割而失去其原有价值。”⑥绿皮书提出的两个基本问题在1990年代以后的欧洲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被一步步改变并成为了现实的政治策略。这两个问题在欧洲之后的环境政策中并没有被分割对应,而是成为欧洲环境政策的两个咬合紧密的齿轮被重视,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适合今日要求,落实将来责任”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在欧洲社会看来,这种提议虽然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别无它途。

结语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张,但是仔细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如果说生态可以上升到文明的高度,那么需要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解释,这可以说是一个亘古难题。在绿皮书中也无法找到一个很准确的阐述,但是绿皮书对此作了一个近乎难以置信的描述:“城市环境问题如果说要找到‘对症疗法’是极其艰难的,因为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城市高集中性活动引起的无法管理的环境负荷=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工业社会以来的规划思想和开发主义导致的对土地的严格划分=现代城市规划的单功能分区’。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到古代城市设计和管理中寻找思路——多用途、混合型紧凑城市可以使城市的4个行为较好地实现互动,创造出不同结构良好循环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简而言之,在城市中讨论生态文明,与其不断地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还不如回溯到古代城市中寻找那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这种古代的思想显然可以称为是一种文明。

说明:本文的部分观点基于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44038430)《大都市近郊农村的在地城市化与农村市民社会的形成——以上海和东京为例》的相关研究成果。

注释:

①Williams,R.H(1996)European Union Spatial Policy and Planning,London:Paul Chapman,p196.

②EC/European Commission,Environment(1990)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COM(1990) 218 final,p19.

③EC/European Commission,Environment(1990)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COM(1990) 218 final,p20.

④EC/European Commission,Environment(1990)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COM(1990) 218 final,pp20-21.

第4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文物质的再度膨胀,具有精神愉悦的城市生活与完善优美的城市环境景观,已成为城市中的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一种评价标准。在城市公共环境当中,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艺术形式介入到城市空间,就不再是作为独立的对象存在,而更多的被赋予了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意义,它需要与与周围环境相互依赖、协调发展,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之间情感的沟通,这就是城市雕塑的情境性。

城市雕塑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传达大众情感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展现城市整体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创造潜在经济价值等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如何在“公众--雕塑--环境”的情境关系中建构审美文化场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城市雕塑的情境内涵。

城市雕塑离不开城市,现代多元的城市设计视角有个共同的特点,对“人”的意思的重新觉醒和高度重视,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空间美学和视觉艺术,设计者考虑的不再仅仅是城市空间的艺术处理和美学效果,而是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强调包括生态、历史和文化等在内的多维复合空司环境的塑造,提高城市的“适居性”和人的生活环境质量,从而最终达到改善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与景观之目的,促进城市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雕塑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要求雕塑家由雕塑问题进而切入环境问题,因为城市雕塑关注于城市精神面貌,且通常以较大尺度存在于街头巷尾这样的公共场合。这就需要雕塑家具备宽广的知识结构与关注视野,雕塑家需要用雕塑语言与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景观乃至公共管理等专业领域进行交叉融合。

城市环境有着不同的层次结构,不同层次的系统中具有各自的要素构成。城市中的雕塑与城市、建筑是个有机整体,它们共同形成当代的公共艺术。所谓雕塑情境,是指将雕塑作品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的创造物与交互平台,置身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之中,它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意识行为构成一个整体,城市雕塑不仅仅是创作一件单独的作品也不仅仅是塑造一个造型,而应该是把它作为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中的一个因素来设计,在相当的程度上,它构成城市生活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件城市雕塑作品,既作为件单独的对象性存在,同时也是作为一种情境的关系存在。

其次,我们来探讨城市雕塑的情境关系。

“人——雕塑——城市环境”构成了城市雕塑的情境关系,它涉及了城市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在这种关系中,雕塑作品表达两种属性:第一种属性是雕塑作品的意指生所谓“意指”,是语言文字符号在使用者的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表意过程。作品的意指性是指作品作为单独的对象性存在,是作品自身所固有的。在这种属性里,雕塑以它的个体生逻辑体现了它的功能和结构,也以它的个体性逻辑体现了独特的形式语言。创作无疑是需要独创性,创作的作品之所以是新颖别致的,就在于这件作品在审美价值和形式结构上都有它的独特的地方,它是一件经过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审姜敏感力而创作出来的。可以说,每一件具有独特形式语汇的雕塑从个体上看都是合适的,但是如果从情境关系结构角度看,却未必是一件合适的作品。因为,当某件雕塑作品被放置在特定的环境或情境中时,要考虑它是否与它置身于其中的环境相配合,它是否能作为一种有机的因素融入整体环境之中,它能否有助于整体情境关系的和谐建构,是否起了破坏整体情境或环境系统性的作用。

雕塑的第二个属性是指作品的表现性,将人的情感投射在作品上而形成的。它显示出人的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价值。在一定使用情境中根据人、物、社会、环境等的关系,我们可以准确定义作品角色,此种属性的实现则是借助雕塑作品形态语言的诠释、材料的选用、空间要素的设置依据情境逻辑,传达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价值,赋予作品“人性”的力量,实现人与城币环境之间情感的沟通。

第5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挑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城市自然资源的短缺,自然环境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性环境系统,为城市的良好发展提供生存空间、基本能源需求和物质支撑,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日益集中和城市建设的扩展,城市自然环境系统面临诸多风险,如能源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面临危机等问题不断凸显;城市人居环境日益脆弱,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的初衷正一步一步地被侵蚀,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也逐渐地被破坏,城市环境污染与温室效应加剧;形象工程盛行等。面临如此多的环境管理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社会各群体的伦理素质与法律素质等,以便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发展是个复杂、全面,并本文由收集整理具可持续内涵的历史过程,它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并兼具自身发展特色,正确处理好其内在关系,及自身发展和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将有助于城市良性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狭义范围内,城市发展包括城市经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城市空间、城市化水平发展等多方面内涵;在广义范围内,城市发展将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在内的整个城市环境的进步和提高。总体而言,政府应当引导城市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协调,不同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通过税收、行政命令等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差异化,改变了不同环境压力的产业获取资源成本的大小、进入与退出市场的门槛的高低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程度,形成不同的环境压力和环境需求的产业结构,进而改变城市的质量。

1,城市经济发展不以破坏城市生态平衡为代价

城市是个复杂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成份联系密切并相互影响,任一生态因子的破坏或消失将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所以,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其内在的一分子,相应地也将遵循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妥善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措施有:实现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的发展理念转变;大力发展城市循环经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倡导绿色gdp。

2,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中最为明显的部分,通过各类有形建筑、设施、结构布局等可直接看见的外在安排展现城市发展的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建设程度直接反映了该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幸福指数,现代的、时尚的、先进的城市建设预示着该城市有着强劲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是,城市建设如城市经济发展投入一样需要一个度,盲目过度的发展城市建设必然牵制该城市的长远发展,犹如拔苗助长,最终损害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地方政府在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必须兼顾城市经济投资力度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一方面,应当确保城市建设投资在城市投资中的一定比例,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正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保证城市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必须合理配置城市建设投资的比重,不仅使城市产业投资跟上城市建设投资的步伐,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而且确保各项建设投资在城市自然环境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体措施如确保城市公共投资的适度、合理;积极合理地引导城市商业建设。

此外,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系统中,政府必须着眼于社区这一重要的城市子系统,通过社区发展和建设来推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社

区绿化建设;推行绿色建筑,发展节能省地型社区住宅和建筑。

二,提高城市社会各主体的伦理素质和法律素质

如果众人没有一种正义的心理氛围和文化环境,一种正义原则就不可能被接受一样,政府要想成功地完成城市生态环境伦理管理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价值氛围和伦理素质。

1,政府发挥榜样作用,并积极引导建立生态性的城市伦理氛围

在城市良好伦理氛围塑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城市各主体环境伦理素养的培养,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或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或制定相关规定。首先,政府积极培养自身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伦理修养,政府作为最大的环境伦理责任人,以及在社会中所具有的破窗效应,决定了政府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伦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伦理修养:政府在城市环境管理中树立审慎的伦理价值观;保持生态的镇静;树立行政公平、平等理念。其次,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伦理氛围。一方面,政府通过相关的城市社会规定确立伦理要求。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媒体、形象展示等直观而非强制的行政手段为城市环境伦理素养的形成制造空间氛围。

2,带动城市各主体塑造生态性的社会伦理氛围

第6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立体绿化;垂直绿化;特殊空间绿化;异同

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特殊空间绿化都是相对于常见的平面绿化所提出的概念,绿化的目的皆是为了更有效地运用空间,增加绿化率以及绿化数量,以此缓解人类环境的各种污染和视觉听觉干扰,以达到美化环境,绿化环保的作用,它们有着同样的绿化责任和目标。

起源

人类对绿色植物有这天生的渴望,将绿化引入建筑空间的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希腊神话中阿多尼斯象征自然美,他和维纳斯相恋后将代表自然美的花卉移植到盒钵里。当时的阿多尼斯节就是在屋顶和阳台摆上花盆并浇水的仪式。由此看来很早以前欧洲人就将屋顶、阳台作为栽培植物、装饰建筑的场所。《圣经》中Hanging Garden的解释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阿西利亚的巴比伦的花园,因为是在阶梯状的构造物上种植植物,因此被叫做HangingGarden。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希腊克里特岛王朝巨大的迷宫使用了由绿色植物构成的篱墙划隔空间形成曲折的窄路,构成让人进而难出的迷宫。垂直绿化在我国更是有这悠久的历史,早在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就将植物种植在南京城墙上,这是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垂直绿化。在五代时期,后蜀皇帝更是在成都的城垣上大量的种植芙蓉使得成都直到今天都有着“蓉城”这个别称。

定义与绿化范围

广义的垂直绿化指在不占用或很少占用规划用地的情况下,对各类构筑物的垂直或平行于地面的立面或顶面进行绿化的形式。这种广义的垂直绿化可以与立体绿化的概念通用,曾有些学者对立体绿化的概念提出过置疑,认为任何一株乔木或灌木所占的空间都是立体的,故“立体绿化”的概念可以涵盖一切绿化方式,因此主张不用这个概念。这一种观点应该说是过于偏颇了,立体绿化这个概念中对立体的界定并不能严格按照几何学上对面与立体的定义,它要与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一株乔木、灌木或一片草坪,它如果是生长在地面上,并且着力点是地面,那么它就应该属于平面绿化的范畴;如果是生长在建筑物顶上,那么它的生长层面是平行于地面的另外一个平面上,这种就可以称为立体绿化,因为其种植层面相对于地面来说有立面上的变化;如果是藤木植物生长于地面而攀爬于墙面或篱架上,因其生长的着力点不在地面,而在垂直于地面的墙面或篱架上,故也可称为立体的绿化。

垂直绿化狭义的含义就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或文献所应用或认可的,即利用攀缘植物进行构筑物的立面或顶面绿化、美化。它又可以和“攀缘绿化”的概念通用,绿化形式限定了植物的类型,也形象地反映出植物习性和在空间中伸展形式,在目前多数文献中将垂直绿化与屋顶阳台绿化相并列,此时的垂直绿化即为狭义概念的垂直绿化。因此,立体绿化的范畴较于狭义的垂直绿化而言,是更加宽泛的,包含绿化技术和绿化植被类型也较多。

相对于前两者而言,特殊空间绿化则具有较为清晰的定义和范围。特殊空间绿化是指用一般的绿化技术所难以实现的绿化。一般来说,我们把以下附属于建筑物或土木构筑物的空间称作绿化的特殊空间,包括:1)位于城市内部的空间2)人工营造的空间;3)用一般的栽植技术无法使植物正常生长的空间4)渴望得到绿化的空间。

特殊绿化空间分为“室外人工基盘”、“墙面”、“室内”三部分。由此不难看出,垂直绿化与立体绿化因提出的时间较早,其定义与范围比较模糊,但是这三个绿化概念就广义而言,大致内容是相同的,只是特殊空间绿化的定义内容更为清晰明了,而垂直绿化与立体绿化的定义容易使人混淆。但是,就狭义而言,垂直绿化涉及范围较小,植被要求和品种单一,立体绿化与特殊空间绿化较为相近。

目的

垂直绿化抑或立体绿化是为遏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城市生态日益恶化,而在城市中大力种植绿色植物,使绿色回归城市而诞生的绿化技术。在高密度人居环境中充分合理利用绿地,改善绿化结构,提高总绿量和叶面积总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特殊空间绿化的目的是结合一般空间的绿化,使我们身边的生活变得更加优美、舒适,为创造各种经济效益和改善城市整体的环境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把全球性的环境改善也纳入特殊空间绿化的领域。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商业活动集中于城市的趋势都在不断吞噬着城市作为重要环境财富的绿地,因此,产生了热岛现象等各种城市公害,从而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

与欧美各城市比较,无论从“质”还是“量”的角度分析,中国城市绿地的现状都有很大程度的恶化,同时,为了缓解城市公害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以及当前无法快速增长和改善的一般绿化空间面积,可以说特殊空间绿化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的意义。

今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对城市环境压力小(Low Impact)、具有循环性(Circulation)和环境共融性(Symbiosis)。

压力小:缓和热岛效应等城市气象的形成,减小夏季和冬季的能源消耗。

循环性:用增强保水力和净化空气等方法形成水和大气层等的自然循环系统。

环境共融性:确保随时随地都有生物休养生息的空间,从而实现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

特殊空间绿化在具有上述3种作用的同时,结合一般空间的绿化,从我们身边的生活空间扩大到一个地区,进而扩大到整个城市,逐渐形成细致入微的绿地网络,最终期待它能够承担起改善全球环境的作用。

相对于立体绿化先前设定的绿化目标而言,特殊空间绿化所指定的目标更为长远,体系更为完善,更加贴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

第7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环卫“十二五” 、现状调查分析、设计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沈阳市城市环境卫生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设计研究,将保证在“十二五”期间沈阳市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的配置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貌变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水平相协调,可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实现沈阳市环境清洁、文明优美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沈阳市城市环境卫生 “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用于指导沈阳市环卫事业的发展方向,加快环卫发展速度,提高环卫水平,为市民提供干净、整洁、便利的生活环境,保证达到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对城市环境卫生要求的标准和达到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相关指标,为沈阳市环卫事业提供详细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内容,为建设生态市贡献力量。

本文主要研究沈阳市公厕的现状数据、提出公厕指标、预测发展情况、制定预期目标及设计规划达到目标等设计规划内容。

1 沈阳市公厕现状调查

2010年末沈阳市市区内共设有独立式公共厕所927座,市内五区的公厕密度为3.68座/平方公里,三环内公厕密度为2.75座/平方公里具体情况见表1-1,二类及以上公厕比例为32%。

2 公共厕所规划指标

2.1 公共厕所规划指标定义

(1)公厕密度

是用来描述城市内每平方公里内公共厕所数量的一种指标。

(2)二类及以上公厕指标

是用来描述城市二类及以上公厕数量占城市公厕总数百分比的一种指标。

2.2 公共厕所规划指标公式

(1)公厕密度=

(2)二类以上公厕比率=×100%

3 公共厕所数据预测

公共厕所的分布绝大多数均在三环以内,故三环路内建成区的面积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2010年为337平方公里,因此根据环卫设施设置标准,设计公厕设置密度为5座/平方公里的取值,则2015年底预测公厕数量为1685座。

4 设计规划研究

4.1 设计原则

本规划公共厕所设置密度为5座/平方公里,是考虑因为沈阳市近些年新建了很大面积的住宅区,根据标准应采用居住用地公厕设置密度的下限3座/平方公里即可,而采用设置标准居住用地公厕设置密度3~5座/平方公里上限,是因为考虑到具体公厕设置时可偏重靠近公共设施用地,可使公共设施用地公厕设置密度达到标准中限5座/平方公里,所以根据以上综合考虑本规划公共厕所设置密度采用5座/平方公里。

4.2 公共厕所规划指标预期目标

(1)公厕密度达到5座/平方公里。

(2)二类以上公厕比率达到95%。

4.3 公厕规划

到2015年公厕数量为1685座,公厕密度为5座/平方公里,二类及以上公厕比率为95%,共新建公共厕所758座,改厕546座,具体规划见表4-1。

表4-1 沈阳市三环内公厕规划表

5 规划指标可达性分析

5.1 二类及以上厕所比率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旱厕和三类水冲公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沈阳市始终在进行的旱厕改水厕的改造工程,每年都有一部分不合格的公厕改造成二类及以上的水冲公厕,不但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公厕位置也更加合理,便于市民使用。

本次研究中到2015年二类及以上公厕比率为95%,改厕546座,平均每年改厕数量在100左右,即可达到规划目标。

5.2 公共厕所密度

根据《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J406-2005)中规定,居住用地公厕设置密度3~5座/平方公里、公共用地公厕设置密度4~11座/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公厕设置密度1~2座/平方公里。考虑到沈阳市三环内绝大多数为居住和公共用地,而两种用地类型的面积又很难具体划清面积,所以规划沈阳市公共厕所设置密度选为5座/平方公里,而沈阳市三环内面积为337平方公里,所以2015年公共厕所的数量应该达到1685座,平均每年新建150座,而近几年沈阳市市区的公厕修建平均增长数量在200座左右,所以经分析后认为该公厕设置密度可以达到。

总结结论

公共厕所在城市建设中虽然用地很少,不少老式的公厕甚至影响城市市容,但是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在某一方面它代表着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城市的发展阶段,环境卫生总体规划的逐步实施将使有关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从而对居民健康、居民福利、环境资源等产生有利的影响。以加强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长效管理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创新机制,加强监管,确保设施稳定运行,改善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可持续发展,所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卫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沈阳市环境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

第8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城市湿地;功能;问题;保护措施

前言

城市湿地是宝贵的城市资源之一,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构建者,也是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调节者。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加大了城市环境的生态承载压力,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频繁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大,城市湿地遭到破坏。有的地块垦为农田、牧地;有的成为垃圾堆放地;同时城市湿地也存在商业性过分开发的现象。在城市湿地周边大量建筑人工景观的同时,干扰了动植物习性,导致种群的数量和类型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的发育与稳定。城市湿地出现了污染严重,湿地面积逐渐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保护城市湿地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及重建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1 湿地的定义

不同的学科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湿地公约》中给湿地的定义是:不论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体。按此定义,城市内绝大多数的河流和湖泊、池塘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2 城市湿地的功能

城市湿地之所以宝贵,最重要是它具备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众多生态服务功能,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决定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 蓄水防洪,净化水质。湿地在控制防洪、净化水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降水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过多的雨水,避免城市发生洪水灾害,保证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稳定水源。

2.2 保持生物和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在城市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好。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护野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筛选和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

2.3 调节区域气候,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湿地可影响小气候,湿地的蒸发作用可保持城市的湿度和降雨量,使区域条件稳定,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在有城市森林的湿地中,大量的降雨通过树木的蒸腾和蒸发,返回到大气中,然后又以降雨的形式降到城市森林周围地区,如果湿地被破坏,区域的降雨量就会减少,城市的空气就会感到干燥。湿地可以降解污染物,达到净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如湿地植物香蒲、芦苇都被成功地用来处理污水。

2.4 涵养城市水源,提供城市用水。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城市的湿地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2.5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娱乐和教育场所。湿地具有自然观光和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不少湿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杭州西湖是著名的风景区,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合肥的逍遥津和包河、芜湖的镜湖、安庆的菱湖,在美化环境和调节小气候、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城市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城市湿地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污染加剧、面积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农药和化肥等排入城市湿地,使湿地遭受污染,面积逐渐萎缩,景观呈现破碎化。中国湿地种类最丰富,但遭破坏严重。现国家已经制订了天然湿地的“零损失”制度,旨在保护湿地资源,防止天然湿地面积的进一步缩小。

3.2 生物入侵、原种消失

城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可视性是城市湿地休闲旅游功能的基础。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城市湿地景观多样性的要求,大量的外来物种被盲目引进,致使一些乡土植物在竞争不过的情况下大量死亡甚至灭绝。大量外来物种的入侵,也使湿地原有的食物链遭到破坏,使湿地生态系统抗逆境干扰能力下降,不仅使湿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使湿地的天然物种库永远失去了这些宝贵的基因。如:北京汉石桥湿地,葎草和野大豆的大量入侵其盖度一度达到95%,使得本地植物芦苇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死亡。严重地破坏了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3.3 过度挖掘、湖泊淤积

由于城市湿地承担着一个城市生态兼人文旅游景点的特殊性,就要求在湿地内修建许多人文及民俗景点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地点的修建必然要占据一定的土地。在没有足够土地的情况下,人们只好围湖造地,过度的挖掘就可能导致湿地沼泽化程度加剧,水面萎缩,水量减少,湖泊淤积,致使种群竞争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还有一些是因为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湿地面积的萎缩。

3.4 人为破坏、功能降低

城市湿地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并具有很高的休闲旅游价值。但遗憾的是,在开发利用以及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人为破坏现象很严重,如许多城市边缘的河岸与海岸被堆砌成高高的水泥墙,人为地束缚了江水、河水与海水,影响了河滩、海滩的发育,景观可视性下降,同时不利于防洪、防风暴;另一方面,许多工程(如沿海景观大道)直逼沙滩、海岸,在破坏景观的同时,还干扰了滩涂发育及水鸟的栖息和觅食。此外,在一些城市边缘湿地自然保护区,至今仍有不少违法活动,如炸山采石、围捕鸟禽,导致鸟类种群数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城市湿地休闲旅游功能的实现。

4 城市湿地的保护措施

4.1 加强立法。制定出与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相关的专项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在湿地的开发利用、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使城市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日常使用有法可依,有利于城市湿地的管理和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4.2 合理规划。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应对现有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防止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4.3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起城市湿地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城市湿地的生态波动和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的监测和控制,维护城市湿地的生态稳定,使城市湿地的保护从被动的恢复重建状态转变到积极调控、积极协调的状态。

4.4 生态文明的宣教。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城市居民对湿地的认识,增强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和自觉性,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的活动。

4.5 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城市水资源是城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纳入城市水系的系统规划和管理体系中,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加强对城市湿地水资源的污染控制和防治,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城市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确保城市湿地的水面积。

5.结语

城市湿地是最宝贵的城市资源之一,它是城市绿地最重要的构建者,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环境最重要的调节者。但当前,城市湿地还存在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污染严重,湿地在逐渐退化。保护湿地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还需要在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多下功夫,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宣传。众多湿地公园成功建立的实践已向我们表明:充分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将会使城市湿地建设成为非常优美的生态场所,使之成为众多水乡城镇最靓丽的风景区和旅游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中国湿地保护行为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第9篇:城市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Scheieneder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精神的神思,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当今,许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继承了意境说美学特点,尤其是雕塑作品。

3.2格调说

中国传统美学往往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虚与实,简与繁的关系。

3.3气韵说

气,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韵,本指和谐的声音。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直接影响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4.小结

本文重点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传承进行概述:

4.1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人点,首先阐述传统美学观念,解决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