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环境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就在各地政府纷纷大张其鼓地要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等等时,他们往往却忽视了创建这些“城市名牌”的基础——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的投入。
为了较准确地掌握我省环境卫生行业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的状况,以及各地财政对市容环卫的投入情况,我会对本会环卫会员单位所在市、县、镇环卫状况、环卫投入等进行了专项调研。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有(1)当地环卫基础设施、环卫装备情况;(2)财政对环卫投入情况以及卫生清洁服务费与垃圾处理费收缴情况;(3)环卫职工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情况;(4)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调研采取表格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卫基本情况调查表》、《环卫经费情况调查表》、《环卫职工待遇情况调查表》和《垃圾处理设施调查表》四个调查表格,发放给各地环卫会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实地调研走访了揭阳地区的揭阳市、普宁市、揭东县、揭西县和惠来县;茂名地区的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和电白县;清远地区的清远市、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清新县、连山县和连南县;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市。并对126个环卫会员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调查表格113份,回收率89.7%。
调查结果按调查项目要求采用ecel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按《“十一五”广东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广东省片区划分进行片区比较分析。
片区的划分按照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规模、经济及人口规模,分为以下四个片区:珠江三角洲片区、粤北片区、粤西片区、粤东片区。
珠江三角洲片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6个地级以上市整个行政区域以及江门、惠州、肇庆等3个地级市的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地面积约5.45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30.62%.
粤北片区包括韶关、清远等2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0.79%。
粤西地区包括茂名、湛江、阳江、云浮等4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江门市所辖的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和肇庆市所辖的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个县,土地面积面积约3.85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2.63%。
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河源、梅州、汕尾、潮州、揭阳等6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和惠州市所辖的龙门县,占广东省面积的4.80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6.97%。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市容环卫现状
1、环卫管理体制
目前我省城市的市容环卫管理部门除广州市为政府行政部门外,地级市的多为政府行政部门属下的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21个地级市中只有广州、深圳、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梅州、汕头、茂名、阳江和清远有全市的环卫专职管理部门,其余的由城市管理局(或市政局、建设局等)内设机构的一个部门负责(或兼管)。其它市(区)、县的环卫管理部门基本为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多数管干一手抓。
2、环卫运作模式
我省环卫现有的运作模式可分为几大类型,一种是管干分离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求政府要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城市环卫服务,同时管理部门有较强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这种模式以中山市为代表。一种是“一把扫”扫到底(包括内街)的模式,它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求管理部门有较强的内部管理统筹能力,这种模式以清远市为代表。还有一种就是分级管理模式,市(区)、县环卫管理部门负责道路、公厕清扫保洁以及生活垃圾运输处理,街道(镇)办事处负责街巷、居住区内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这种模式要求各级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环卫主管部门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但目前许多地方仍未能解决交界接壤区域相互扯皮、协调难的问题。这种模式在省内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
3、环卫行业服务现状
我省环卫行业服务现状可分为两部份:其中环卫设施建设、设备制造、物业清洁服务基本已企业化、市场化;但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维护仍以事业单位为主,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原因是以事业单位(或企业化管理)运作,比以企业方式运作费用相对要低些。
二、市容环卫经费
我省城市环卫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部份,一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包括地方政府的日常投入和上级政府的补助;二是居民、单位交纳的清洁服务费、垃圾处理费等专项费用。
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也引入了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投资 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并运营大型的垃圾处理设施。
1、政府对环卫经费的投入
环卫投入指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市容环境卫生投入的经费。
调查显示对环卫投入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这些差异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另一方面表现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上的投入,主要在城市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方面。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应该肯定珠三角片区比其它片区大,尤其是城市里的设施建设规格高,设备装备充足。其它片区地级市的环卫设施设备的建设装备也在逐步提高。随着“城市化”推进,出于“民心工程”的考量,对可作为其标志物的环卫设施如公厕等的建设正逐步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尽其所能给予投入。但对于其它环卫设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关注则相对较差。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除珠三角片区已建成有规模的生活垃圾焚烧厂16座,其它片区暂时没有,我省的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珠三角片区建有符合国家卫生填埋标准的填埋场11个,但管理水平与其大手笔的投入相比则要逊色得多。本次调研珠三角片区填埋场只有5个达到、1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北片区填埋场只有2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东片区只有3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西片区无一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根据建设部《关于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检查情况的通报》建城[]32号)。
目前我省21个地级市中尚有个别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云浮、珠海、韶关、阳江市的填埋场在内建成投入使用,在建中的梅州和河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预计可投入使用,茂名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进入规划环评阶段,汕尾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暂时还没有起动。部分地级市的填埋场扩建工程也存在经费困难的问题,因此我省要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确实还需下大功夫。
一般地说,城市环境公共卫生维护主要包括的城市道路、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这是环卫日常工作的主要项目,占了日常经费支出的大部份。如果从环卫经费支出中删除设施、设备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剩下的作为日常费用,按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其它费用开支的权重分别为0.45、0.4和0.15计算,可以发现各地投入清扫保洁的平均费用最高不超过7元/平方米&8226;年,最低仅为0.6元/平方米&8226;年,平均在2.1411.21元/平方米&8226;年的范围。珠三角片区的投入明显高于其它片区,其中以广州市的投入最大,这与广州市作为南方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市容环境卫生要求高有关。在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费用方面,珠三角片区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费用显然比其它地区高,其中以佛山地区的平均费用最高,这些大概与珠三角的城市化扩大,运输距离远,可利用土地缺乏和生活垃圾处理理念的转变有关。见表1。
表1我省不同片区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单位费用比较
数据显示我省大多数城市在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建设部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城建[1994]238号)第四条规定“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所需经费纳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使用计划,并根据需要,每年适当增加或调整。”一些城市市区范围扩大了几倍,人口增多,清扫保洁面积不断扩大,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可相应的环卫投入却没有增加,使得城市日常的公共环境卫生状况维持在较低水平。
我省许多城市的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或有意回避城市环境公共卫生维护是一项政府必须为市民提供的公益性、社会事业,没有实事求是地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环卫成本核算管理、人力管理等制度,因而在环卫日常维护的投入上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以致谈到环卫体制改革,有的政府官员就盲目地认为环卫作业市场化可以减少政府的投入,而从没有分析过当这个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化时,政府可能减少的是哪些投入,可能会增加什么费用,它们的平衡点在哪里。因此不少地方在环卫作业招标中无根据地采用“价低者得”,结果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上不去,出现市民投诉多,环卫工人上访的尴尬现象。
2、环卫专项收费
环卫专项收费指的是城市环卫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经物价部门批准对城市居民和单位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和卫生清洁服务费。
我省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因财政收入欠佳,对城市环卫设施建设、日常维护费用的投入往往不足,靠环卫专项收费补充。由此可见,环卫专项收费在维护城市市容环卫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统计的结果表明:超过40%的城市,市容环卫支出的30%以上来自环卫收费(其中约19%的城市甚至超过50%)。这既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也有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
虽然环卫专项收费有法律依据,并经各地物价管理部门批准收取,但环卫收费难,不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困扰各地基层环卫部门的难题。
基层环卫部门费了很大的力气开展环卫专项收费工作:主动配合政府及物价管理部门调研,制定一个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收费标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环卫工作质量,以优质服务赢取市民对环卫收费的支持;加强与职能部门、媒体、社区、相关单位沟通,争取支持和配合,开展环卫专项收费宜传、收费等;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指导依法收费,与法院做好沟通工作,将收取卫生清洁服务费的法律依据提交给法院,争取法院支持环卫部门通过法律途经解决个体工商户、居民住户、甚至个别单位恶意欠费问题。这方面南雄市和丰顺县曾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一是使市民懂得环卫收费是合理合法的,增强了缴费自觉性;二是给欠费的单位和个人,起到了警示作用,从而减少了拖欠缴费的现象;三是提高了收费率,保证了环卫工作顺利开展。各地环卫基层往往把法院作为是环卫专项收费依靠的最后一招。
然而11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五华县环卫所与曾雪泉城市卫生服务费纠纷一案的批复》指出“五华县环卫所依法取得《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根据县政府的规定和县物价局核发的收费标准,曾雪泉拒绝缴交垃圾服务费,五华县环卫所作为五华县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单位,可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规定》的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本案争议不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纠纷,不属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这个批复已成为各地法院受理环卫专项收费纠纷的一个案例。这也提醒了我们的政府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环卫专项收费纠纷依法是可以通过行政处罚解决的。但正如南雄市环卫所的法律顾问指出的,行政处罚必须有详细的规定,如果只是根据国务院101号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规定》,根本无法执行。
尽管我国政策法令早有对污染物“谁产生,谁付费”的法定原则,但对环卫专项收费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带有强制性的规范性文件。纵观我省的环卫专项收费的相关法规,没有一个对拒交环卫专项收费作出行政处罚的详细规定。因此各地的收费操作基本上是缴费义务人自觉的就收,拒交的就不收,最后形成了收多少算多少的尴尬局面。这对自觉缴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社会不公的反映。
三、市容环卫职工待遇
1、环卫职工待遇
调查数据显示,在环卫经费支出中,人员的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见表2。
表2人员费用占环卫经费支出的比例
据统计80%的环卫部门,人员费用(指工资、社保)占日常经费支出的60%以上。而一般制造业,人员费用大约占制造成本的19~23%。由此可见:
(1)环卫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市容环境卫生的维护方面。即使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道路、公共场所的保洁仍旧是以人工为主。
(2)由于在环卫经费开支中人员经费占的比例过高,环卫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工人的收入。经费投入不足意味着工人劳动价格低于实际价值。
从全国范围看,环卫工人工资偏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以我省各地政府颁布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基准,本项调查结果显示环卫一线临工、合同工的工资收入明显偏低,有约12%的地方临工、合同工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5%以上的地方临工、合同工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正式工工资平均约为临工、合同工的1-3倍。结果见表3。
表3一线环卫工人工资与最低工资标准的比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第21号令)第十二条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如果以此要求来衡量,那么约50%以上的地方临工、合同工收入是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与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各地级市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包括珠三角在内的大部分地区环卫一线临工、合同工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仅为当地平均水平的0.5-0.7倍,只有广州、深圳和珠海市区等少数城市达到0.8倍。
除工资收入低以外,各地未给环卫工人购买足额社会保险。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3%的基层环卫部门没有为一线环卫工人(含临工、合同工)购买任何保险,25%的为部分工人购买了社会保险(部分附加人身意外险),只有22%的为全部工人购买了社会保险(部分附加人身意外险),另有约10%的只为工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从表4可见,未买保险的主要集中在我省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珠三角未买社保的也是一些经济相对较差的县市。
表4一线环卫工人购买社保比例统计
据调查,各地未给环卫工人购买保险的主要原因有:
(1)地方财政较差,环卫资金投入不足,无力购买。这些地方从干部、正式工到临工都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2)大多数地方的财政拨款只能满足编制内人员(甚至少部分人员)购买社保,其余的必须由基层环卫部门自筹,这是导致大多数地方没有为临工购买社保的主要原因。
(3)由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低,人员流动性大,部分工人本身也不愿单位扣缴社保费,于是一些单位采取将单位应缴的社保费发给职工,由职工自行购买社保。
由上述可见,如果政府只注重扩大城市区域,却不同步增加对城市环境卫生维护的投入,那么最直接损害的就是环卫工人的利益。另一方面环卫经费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环卫作业的质量,市容环境质量下降,造成市民对公共环境卫生状况的不满,间接损害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让人质疑政府的管理能力,同时也极易诱发市民拒付环卫专项收费的心理。
2、环卫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标准。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试行)》(建人[1996]606号)提出道路人工清扫标准为:
本次调研的市(区)、县的环卫基层单位,道路清扫保洁区域均为所在地一、二级道路。根据各地城市规模、生活垃圾产量、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以及管理层的要求等因素,参照广州市清扫保洁工占环卫职工总数的平均值为63%,最大值为72.5%,地级市清扫保洁工比率按平均值63%计,市县街道按最大值72.5%计,测算清扫保洁工的工作定额,结果显示75%的城镇环卫工人人均清扫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其中有40%甚至达到了7000平方米以上,只有约25%的城镇人均清扫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这些城镇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按片区统计珠三角清扫保洁工人均劳动定额是最高的(见表5)。我们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总的来说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市,环卫工人人均清扫面积一般都大于6000平方米/人日。创“名牌”多的城市环卫工人的人均清扫面积也大。
表5各片区人均清扫保洁面积(一、二级道路)比较
环卫工人这种超劳动定额的原因主要有:
(1)经费不足。城市扩大了,政府对环卫的投入不足,环卫部门无法增加人力,只能不断提高原有环卫工人的劳动定额。
(2)环卫招工难。环卫作业以露天为主,起早摸黑,日晒雨淋,面对的是又脏又臭的垃圾,劳动强度大,待遇差。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和部分工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同等的收入在别的行业(如服务业)干比环卫轻松干净,同样的辛苦(如工厂)比环卫挣得多。因此目前无论珠三角或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都出现了环卫招工难的现象。
(3)各地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忽视劳动定额管理。劳动定额是控制环卫日常作业人工成本的关键,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它对保护工人利益、监管企业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环卫行业使用的是1996年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试行)》,1997年1月1日开始执行,历时十年之久。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容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作业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原来的劳动定额应进行定额标准的调整。
四、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在严格贯彻执行政策、法令的同时,加强对各地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为我省市容环境卫生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市容环境卫生与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具体建议:
1、省建设厅督促尚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地级市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建设经费、用地等关键问题,按程序开展各项工作。针对部分城市政府财政对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堪重负”的问题,除了给予“治污保洁”资金的补助外,应建立一个鼓励、指导企业、社会、外资等多元投资主体进入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平台,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并切实落实,从而加快我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步伐。
2、针对部分地方政府不重视(或不清楚)对城市建设维护资金中“城市环境卫生维护费用”的落实和根据需要每年适当增加的问题,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督促各地政府切实落实城建维护费中用于城市环境卫生维护经费的专款专用,而且随着城市扩大、要求提高而适当增加。
3、针对各地环卫专项收费难、收费率低的问题,建议省建设厅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环卫专项收费征收工作的意见,从费用收缴渠道、经费管理、使用等方面规范,指导各地环卫专项收费的工作。同时建议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拒缴环卫专项收费的行政处罚法规,推动“谁污染,谁负责”的公民责任落实,解决国家财源流失的问题。
一、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甘肃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及《平凉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总体方案》的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的基础上,经过自上而下,又从下而上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平凉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宣传、卫生、社保、教育、社区等部门的责任领导,明确了市健教所全体人员指导、督查面上的工作责任人。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宣传与健教工作行时历。将总体方案中健康教育网络、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行业健康教育、大众传媒健康教育、控烟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逐项提出了落实措施和实施步骤,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靠实了工作责任,确保了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七、八、九月份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查漏补缺,落实措施,加快了创建进度,通过自查验收,自查评分为17.5分。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大大促进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在我市开展的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健康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加快健教网络建设。自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市、区健康教育所、专门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市政府、市卫生局、爱卫会多次召开健教工作专题会议讨论健康教育,制定了健康教育长远规划。经常检查、指导健康教育工作。
2、社区健教进一步加强,市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把提高市民的卫生意识放到了社区。办事处、社区各单位都建立了健教领导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有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社区开展健教宣传14次,受教育23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7500份,悬挂健教创建横幅56幅,有宣传阵地10个,举办专栏68期,
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向正规化系统化转变。市教育局为抓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建立领导机构,召开了市直学校及崆峒区教育局动员会,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监督所、市健教所领导分别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拉开了创卫学校健康教育的序幕,加大了健教工作力度,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市教育局与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签定了责任书,靠实了工作,并先后2次对学校健康教育进行了督查。市区教育局对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进行了通报,按原国家教委“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对城区各学校进行了评估、汇总。各项指标中选项为“A”的学校分别达到80%,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有教案、计划和总结,各项档案资料齐全。
4、医院健康教育向多元化发展。创建卫生城市以来,医院健康教育有长足发展,改变过去重治轻防的被动局面。一是门诊、住院部有宣传阵地,市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省级培训地基,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对住院病人进行入、住、出院全程健康教育。近年来共举办宣传专栏72次,对医务人员进行健教培训14期,2000人(次);住院病人健康教育7200人:开办“孕妇学校”173次,受教育孕妇800人(次),在社区开展健教宣传12次,发放资料7.5万份,义诊、咨询人数25000(次)。
5、行业健教有了新的突破。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对行业健教工作提出了针对行业特点,对职工进行相关职业卫生教育,环保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女工保健教育,这项工作先后在市区的新世纪商厦、新世纪超市、世纪金鼎商厦、红峰厂、虹光厂、146队、崆峒水泥厂、平凉电厂等企业开展,逐步向全市所有企业推广,近年来培训职工2900人(次)。
6、大众传媒健康教育先行,创卫工作掀。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在创建卫生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①平凉日报、平凉市、区电视台、平凉电台等新闻媒体对创建宣传进行全程报道,对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大造宣传舆论活动,大造声势,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力地促进创卫活动的开展;②市健教所通过市政府信息办从移动电话发送创卫信息,提高市民对创卫的知晓率;③市健教所对新闻单位提供录相带20盘,录音带8盘,各种健教稿件98件(篇),有力地保证了有传播材料播放,促进了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开展;④近年来市区新闻媒体共播出亿万农民健教专题节目684节(次)。
7、控烟健康教育法制化。1998年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决定》和《平凉市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承诺报告》,把控烟工作推向了法制化轨道。
①市工商局、烟草局消除了市区范围内烟草广告。②市、区健教所和卫生有关单位结合世界无烟日向群众普及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活动18次,发放控烟的宣传资料10.5万份,受教育16万人(次),发放控烟、禁烟标语240张。③市电视台、平凉日报积极配合进行控烟宣传报道。④各学校非常重视控烟工作,开展了无吸烟学校、单位的评选活动,已有无吸烟先进单位25个。⑤车站、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设立了禁烟标志,并实行戒烟。
通过以上情况总结,可以看出,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中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行业健康教育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健康教育。
2、中央、省驻平单位,地方督导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大四下学期,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后,在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又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验证和强化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次毕业实习,能使我们将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培育我们分析工程实例的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市政自来水水质以及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以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传统的自来水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要求有更高的过滤速度以及更高的过滤精度来满足当前的需求。
给水厂工艺流程一: 微絮凝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如下:
1 .高效混合器具有水头损失小、混合效果好、设备简单、不需土建构筑物、不需外加动力设备等优点,在设计流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2 .863过滤技术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反冲洗耗水率低、抗冲击负荷,采用气水反洗和表面水扫洗,冲洗效果好等特点,在同水量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提高出水质量;
3.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采用游动电位原理,可在线测量水中加入絮凝剂后的净电荷强度,可实时改变投加量以获得最佳絮凝效果,节约药剂,提高絮凝效果。
因此本工艺具有投资省、效率高的特点。一般适用于水质较好的水库水、地下水和溪水等。
给水厂工艺流程二:混凝沉淀+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和da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如下:
(1.)高效混合器和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特点(见前述);
(2.)絮凝池:①网格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原水水温4.0-34℃,浊度为25-2500ntu,单池水量以1.0万-2.5万m3/d为宜;②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单池水量可达10×104 m3/d,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施工较不便;
(3.)沉淀池:①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等特点,进水浊度一般为500-1000ntu,单池水量不宜过大;②平流沉淀池:其造价较低,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一般进水浊度小于5000ntu,但其占地面积较大;
(4.) da863过滤技术特点(见前述).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Abstract】My province common senior high school new the lesson have already change implement for two years, two in the last years, conduct and actions new the lesson change the thing in the contents to turn to living experiment teaching at course of set up, teacher's troop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of improvement and teaching research etc. all have very big of exaltation.But allow of no what to neglect B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implement still face budget devotion shortage, system guarantee not enough, shortage of teachers, teaching usefulness not Gao, evaluation system not sound etc. difficulty and problem.Therefore, each section and school want to be further regular to course of understanding, strengthen management, then can realiz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norm turn, normalization with keep on turn development.
【Key words】New course;Experiment teaching;Teaching present condition;Problem and counterplan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自然和自我的责任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受陈旧的课程理念和学科教学中心论的影响,我国的实验教学严重滞后,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和模式呆板僵化,社会支持不够等问题,从而导致中学生的实验技能明显不足,学生学习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
国家在2001年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现代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2007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踏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行列,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目前我省的实验教学的现状是什么,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为了摸清这些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为省教育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对本研究的一些说明
2.1课题概念的界定。实验教学主要指高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
2.2研究的内容。新课程环境下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2.3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
2.4调查对象、工具。我们首先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然后设计了问卷和和访谈问题。对于学校的教师、领导、管理人员及学生,我们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结合的办法;对于各地的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家长、及社区管理人员,我们主要采用座谈和访谈的形式。对于学校的一些硬件建设,我们还专门进入实验室、器材室、专用教室等活动场地进行考察、测量和计算。
2.5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问卷调查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于2009年2月底设计了第一份调查问卷,向参加陕西省高中校长研训班的高中校长发放了课题调查问卷300份;第二阶段,我们于2009年3月份对第一阶段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每种问卷采用选择题(包括多选)、填空题、简答题三种类型。设计问卷时主要从政策执行、领导管理、硬件建设、师资建设(包括师资水平、管理及培训)、教学(学习)现状及效果、教学评价、制度管理、保障措施、问题及建议等几个维度设计问题,力图全面了解目前各个学校的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2009年6月2日至20日,我们分别调查陕北高中5所,关中和陕南各7所,共19所学校,其中省级标准化高中7所,市级标准化高中6所,普通高中6所。对每所被调查学校的理化生教师、实验员以及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我们原则上鼓励全部参加;对于学生,每所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各随机抽样60人,共120人。发放问卷2890份,回收问卷2525份,有效问卷为2345份。同时我们走访政府教育管理人员95人,家长356人,社区管理人员128人,并做了访谈笔记。
3. 新课程环境下我省高中实验教学的基本现状
3.1师资情况。
3.1.1年龄和学历。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许多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的教师居多;92%以上的实验员的学历都达到了大专以上,基本上能满足高中实验教学的要求,但实验员数量不达标,特别是专职实验员比较缺乏。
3.1.2技能与培训。问卷统计显示,有16.22%的理化生授课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缺乏指导与培训,尤其对专职实验员基本上没有培训,实验员更多的是承担仪器保管的作用。
3.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情况。调查发现,95%的高中都有单独的理化生实验室,但个别农村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却各只有一间房;现有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和药品普遍短缺,而且更新不及时,实验教学指导用书偏少,实验室档案管理不完善、不规范;85.74%的学生认为实验室仅在实验课时对学生开放,说明实验室使用率较低。
3.3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在调查“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教师的处理方式” 时,问卷统计中显示有29.82%的学生回答是“简单的学生演示,复杂的老师演示”;有35.91%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形式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材安排摆放仪器,学生做验证性实验”;只有8.82%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并充分进行自主探究,老师只进行帮助指点”。由此可见,目前的实验教学是:重理论,轻实验;重验证,轻探索;重结果,轻规范;学生的创造、探究能力得不到发展。
3.4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在座谈中,许多老师认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较多,而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很少;而且由于缺乏专家指导和理论引领,教师想成为研究型教师比较困难,所以教师整体科研水平普遍较低。
3.5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制度。在问及“你校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方式” 时,问卷统计中显示,学生回答 “以试卷分数和实验技能测试成绩为准” 的达41.90%,教师达52.51%。由此可以看出:新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以书面测试为主,对学生实验的过程和动手实践能力考查不够,需继续完善。
4.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教师队伍建设。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验教师的配备不及时,编制和职称认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落实,导致专职实验教师数量不足;由于师训部门对实验员的培训不重视,甚至有些培训中就没有这门科目,或者培训只是走形式,所以实验教师的技能不高。
4.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对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试行)》,调查中发现实验室的数量不足,药品短缺,实验设备和器材没有增加和添置,有些设备器材已老化,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各学校经费紧张,领导重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和督促不力。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学校由于经济、师资力量、管理水平不同等原因,在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差异较大:城市中学、经济发达地区、级别高的学校,实验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较高、较规范;而农村中学、经济欠发达地区、级别低的学校,实验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较低、不规范。
4.3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实验教学内容缺乏整体规划,忽视学生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心理指导,导致教学方法与模式单一,加之教师担心做实验浪费学生时间,进而影响高考成绩,所以在教学方法与模式上缺乏创新。
4.4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由于有些实验教师对国内外新形势下实验教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关注不够,加之教师平时工作量大,时间和精力不够,研究意识淡漠,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同时由于教研部门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不重视,对教师缺乏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从而导致了科研型实验教师偏少。
4.5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制度。相当一部分学校对课改还处于摸索状态,实验教学评价制度还没有健全、完善,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对实验教学进行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将学生实验完成的时间、质量及考评结果,没有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也没有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去。
5. 新课程环境下对高中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通过这次理化生实验教学的调查,我们已经感觉到实验教学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因此我们经过仔细研究分析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供教育行政部门、课程制定部门、教研部门、师训部门以及学校参考,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
5.1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的调整,及时解决实验教师的编制和职称认定问题,督促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实验专职教师;切实做好实验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将培训的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使实验教师更好地掌握普通高中各学科实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能,并对其教学技能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奖评,帮助和督促教师开展好实验教学。
5.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按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试行)》的标准配齐实验室及探究室的设施、设备、器材、药品等工具,结合新课程的需要,我们必须尽快配备适合新课程的仪器设备:
首先,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密切联系,尽早制定出新课程标准下的仪器装备目录。在管好、用好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能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和药品。同时要制定原有配备仪器的再利用指导意见,让放在仪器室的仪器重新发挥作用。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新课程环境下的实验室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要克服困难,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特别是平时闲置的器材,自制教具,设计开发出新的实验。或者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等进行合理改进,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充实实验教学项目,努力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第三,组织省内外专家编写实验教学指导手册,以指导学校的实验教学,同时鼓励学校自编实验教学校本教材,不断更新实验手段;学校还要高度关注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加强高压电源、危险性物品、放射性材料的管理,加强消防以及发生伤害的应急性措施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与防范,将实验环境的安全、环保落到实处。
5.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目前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中都有实验内容,教师平时的测验中也经常涉及实验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计划的制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对原有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材料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还要积极探索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模式,对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发展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5.4实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活动:成立活动小组,观察实验、实物、模型,并动手去做实物标本、水果电池等;收集查阅资料,了解理、化、生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科学发展的前沿事物,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开展讨论(辩论)会,讨论各学科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5.5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制度。笔试是教师的主要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实验教学的另一种评价方式是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在高考中渗透实验技能的考核,使实验试题不再是课本中的实验,而是一个全新的情境,考查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5.6改进新课标对理化生实验的要求。新课标中没有明确划分哪些是学生实验?哪些是演示实验?目的是让学校做更多的实验,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学生实验几乎都可开可不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课程标准制定部门应该现实一点,要根据我们的国情以及基础教育的现状,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列出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按照新课标统一进行配备仪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学校在新课标没有明确实验类别的时候,无法制定实验教学计划,老师也就无法开设实验。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相应地也带来了环境方面的问题。党的十报告中将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转变为新世纪的五位一体的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社会各方面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这同时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高中生们更应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有力支撑。
一、低碳经济的涵义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高中生环保意识的现状
目前,高中生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经常会作出一些与低碳经济相违背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这也是没有很好地将国家低碳经济的号召贯穿到他们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去的反映。在一些高中校园中随处可见乱丢弃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垃圾废物的现象。有时垃圾箱就在眼前,但为了自己的方便,旁若无人地将垃圾丢弃在干净的路面上,这显得格外扎眼,与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相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了教室和食堂,而食堂却是这种现象频繁出现的重灾区。白天,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会出现开着灯的情况,这种现象大家好像已经司空见惯,根本没有人理会。下课后则会出现忘记关灯的情况,用完电脑之后没有及时关机,而是使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的状态,宿舍中由于没有关紧水龙头,则产生了水不停滴答的声音,这些问题看似虽小,甚至有的学生对此持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对建设低碳经济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但正是对这些小事的不重视,才更加加剧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了水资源等的浪费,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会导致更多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也将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健康。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升学的压力,我们普遍存在着繁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对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不那么重视,对于学校组织的一些环保活动也十分不上心,甚至有的同学会认为这是形式主义,会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利用这点时间还不如学习来的实在,这也便成了同学们逃避环保责任的一种借口。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高中生环保意识养成的具体途径
高中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人,一方面联系着家庭,另一方面联系着学校,他们是环保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同样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将来也会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去,因此,促进高中生的环保意识的养成显得至关重要,应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可行措施来提高高中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成为各方面都能得到很好发展的人。
首先,老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以通过课堂教学来促进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养成。教师可以在思想品德课上穿插一些环保知识,可以通过教授一些小诀窍,使学生们将这些诀窍用于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进而慢慢地影响自己周围的人,使他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提高。
其次,在校园中创办一些环保社团,并定期举办一些环保活动,充分利用“特殊日”开展活动。如以地球日、植树节、每年11月初的大型节能宣传周、熄灯一小时等为主题开展活动,切实引导和教育广大高中生采取自觉行动,加入到节能环保的行列中来。这样既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资源节约意识、节能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又可以借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真正为节能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之间应该做好监督,看看谁的环保工作做得不到位,进而在这种舆论作用下,慢慢地改变自身存在的污染环境的情况。
调查地点:中国xx个主要城市
调查内容: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
调查对象:中国城市居民
今年x月至x月,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以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与行为指数为测评框架,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系统(CATI),对中国xx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了抽样和问卷调查。
针对全国主要城市近几年气候变化较大的问题,x9.9%的民众认为气候不正常或者非常不正常。51.6%的人中认为城市污染程度严重。 超过55%和65%的民众认为水质与食品是不安全的。同时,接近70%的民众认为城市污染对他们的身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伤害。
调查表明,公众对环保知识还有待提高,较高认知度仅限于可再生能源、节能发电方式等常识性部分。
调查发现,77.2%的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于经济发展。接近一半(x8.x%)的民众认为政府应将额外收入用于环境保护。
大家好!今天我就《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确认技术报告》编制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下汇报,同时把编制中的做法和一些心得、经验与兄弟单位进行交流,不妥之处,请给予指导。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12年2月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2020年9月30日前做好全省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工作。我分局领导非常重视,第一时间把通知发放到业务科室监测站,让其尽快按技术导则、规范要求,对大城县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监测点位进行点位筛选、确认。
一、项目咨询、资料收集准备阶段
因该项工作专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而且没有经费、没有经验可循,找不着头绪,只好采取多学多问的方式,一点点摸索推进。通过网上搜查相关信息,现场请教市监控中心项目领导和电话咨询省监测处噪声方面的技术专家,查阅相关标准资料,城建局、规划局、大气办收集《xxx城乡总体规划》、《xxx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等相关资料,为点位确认做着前期准备工作。
二、技术报告编制阶段
通过多方请教、咨询,我们有了大致的工作思路,并对声环境质量点位布设和监测方面的技术规范进行了仔细研读,对于监测点的设置原则、设置要求、点位布设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7月份开始了《xxx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确认技术报告》编制工作,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确定城市区域声环境噪声点位103个,按照要求编码进行实地监测,同时记录点位的经纬度、参照物、功能区代码、噪声监测值等,此项工作已经完成。
最困难的也是技术性最高的部分,应该是功能区噪声点位确认工作,因为该点位一旦确认五年内不能调整。首先要把大城县规划图、功能区规划图和卫星图三图合一,为此我们请教了很多技术专家,延误了很多时间。最终三类功能区每类划分成100个网格,确认100个监测点位,然后从这100多个监测数据中计算出平均值,按照绝对差值在±1.0dB(A)之内,相对偏差尽可能小于5%的原则,粗选出几个监测点位,根据选点原则,综合考虑测点的环境特征、地理位置、空间分布、点位代表性和监测的现场条件等因素,对备选点位进行现场勘查,再经过和物业、业主等沟通协商,确定符合原则要求的功能区噪声监测点。所以,功能区噪声普查点位我们就布设了300个。
三、噪声监测、点位优化分析阶段
因为功能区点位较多,任务紧,我们采取和三方监测公司一起合作监测的方式,全力推进普查点位监测工作,尽快完成点位优化分析,争取9月15日前完成专家验收。
【摘要】近年来,通过集中报道同类事件为公众设置议题是媒体上常见的现象,而随着自媒体的传播赋权,媒体不再是公众获知信息的唯一信源,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被打破。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伤害案集中报道的梳理,思考新媒体环境中,媒体与受众双方作用下集中报道的成因。
关键词 集中报道 议程设置 新媒体 高校校园伤害案
2013 年4 月15 日至17 日,有四起高校校园的伤害事件以非常紧凑的态势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案件的信息由不同机构的官方认证微博发出后,便受到各大媒体官方微博的注意,被及时转发和,继而,各类传统媒体也对案件做了扩展报道。一时之间,微博舆论场中,公众对于逝者的同情,关于案件细节、高校安全的讨论等持续升温,“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等话题被热议。
而在慨叹之外,反观此次的集中报道,笔者不禁疑问,媒体对于案件的呈现是仅限于时间上的集中,对四起案件做了客观常规的报道,还是存在新闻选择的惯性,以显著的连续报道为公众设置了议题?
一、事件回顾
事件始于2013 年4 月15 日晚22 时13分,复旦大学的新浪官方微博消息称:该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某因身体不适入院,经警方调查,在其寝室饮水机内检出有毒化合物,次日下午15 时29 分再次微博通报黄某离世。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各媒体的关注,@头条新闻、@人民日报等媒体官方微博均在4 月15 日当晚即转发或相关微博,并持续更新案件的最新进展以及知情人爆料,随后纸媒《东方早报》、《21 世纪经济报道》,电视媒体央视、北京卫视等也做了相关的扩展报道和评论。
各媒体在报道复旦投毒案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提及了1995 年的清华投毒案,其中@头条新闻在4 月15 日晚22 时56分复旦投毒案的微博后,于4 月16 的00 时32 分,即微博:“再读新闻-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并给出详细新闻链接。
而在网友们还在为两起投毒案的细节背景抽丝剥茧之际,4 月17 日这一天内,微博又爆出三起高校校园伤害案:17 日的11 时48 分,@南航金城学院官方的账号微博:“我院两名同宿舍的同学因琐事发生口角,其中一名同学在冲突中被另一方刺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12 时37 分@人民日报的官微以“复旦黄洋悲剧在南航金城学院重演!”为开头此条新闻的微博。《新民晚报》、新华网、东方卫视等传统媒体均跟进报道。
14 时18 分,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官方微博@江西新闻微博:“快讯:南昌航空大学宿舍发现一具腐烂尸体,警方介入”。14 时46 分,@人民日报了此消息的微博,称“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宣传部向记者证实”,@头条新闻则于15 时19 分了此条新闻的微博。
23 时24 分,@头条新闻在新闻事实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微博:“网友爆料称,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今晚发生一起命案,现场血腥,具体情况不详,警方已封锁案发地,江苏科技大学学生会微博否认该校区发生命案。另据微博网友消息,命案可能发生在张家港市沙洲职业工学院。”18 日00 时45 分,@张家港市公安局的官微称:“沙洲职业工学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07 时43 分,@人民日报微博:“张家港一高校发生故意伤害案”。
二、报道的集中与议题的关联
通过以上对事件的梳理和对报道的抓取,可以观察到,作为事件起始的复旦投毒案,由于其中所涉及的“名校”“投毒”“研究生”“嫌疑室友”等因素,一经媒体报道便广受关注,而媒体在报道时又普遍提及与此案有相似之处的清华投毒案,并将清华案中的悬案未决、嫌疑人可能的显赫身份等作为显著因素提及,至此,媒体已为受众设置了第一阶段的议程。此时在民间舆论场——微博上,网友们开始了一场就两起投毒案的细节背景为主题的讨论。而被集中报道的17 日的三起校园伤害案,在报道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消息的迅即,其中的沙洲职业工学院伤害案,@头条新闻甚至没有等到确定新闻事实就了微博,其二是在报道中的有意关联,“悲剧重演”“高校伤害案频发”等词句充斥报道之中。
此时,民间舆论场的议题也随之发生了聚集,有网友发微博将几起案件罗列:“马加爵杀害室友;清华、复旦室友投毒杀害室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口角捅死室友;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命案”并得出结论:“真心感谢我曾经所有的舍友们,谢谢你们的不杀之恩”,17 日晚,复旦投毒案、清华朱令案、感谢舍友不杀之恩,一并成为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
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在报道这四起案件时,并不是简单的根据时间线予以呈现,更不是做“有闻必录”的常规报道,而是在与公众议程的相互影响交锋之中,有意的争取报道时间的接近,并突出案件相似的部分,促成了议题的关联。“议程设置的主体已经由传统的媒体变成了媒体与公众共同形成的微妙平衡”。①
三、校园伤害案集中报道的原因
在紧凑的时间里连续报道同类性质的新闻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做法,却成为近年来媒体上常见的现象,从扎堆出现的食品安全报道,到本文的高校校园伤害案都是如此。从表层来看,这自然是因为媒体在新闻的选择上有所偏倚,而再进一步,这种偏倚又涉及到媒体关于新闻价值的认识。具体到本次的集中报道事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市场,受众,媒体三方博弈下新闻价值的错位
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媒体对于受众的争夺必须依靠极具吸引力的内容。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改变,公众舆论凭借自媒体表达渠道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的议题。
本次的集中报道中,复旦投毒案一经报道便广受关注,而几乎是同时的,清华投毒案也被媒体重提,纳入了公众的议程。此时,在微博舆论场中,公众持续关注着案件的后续报道,并主动搜索相关背景资料,对于相关议题的重视度也相应提高。关于两案的讨论,“高校”、“伤害”显然是其中的
关键词 ,因而类似的新闻一经主流媒体报道,就极易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关注。媒体出于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在新闻选择时有意的以显著性的方式对该类议题予以强调,包括对报道时间的争取和对事件属性的处理。
并且“新的媒介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受众可能获得的信息量大幅度提升,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议程设置的效果”,“在获得信息量较少的情况下,议程设置的效果更明显,反之,效果变得更弱”②,在此次事件中,案件报道之初,议题的设置权依然掌握在媒体手中,而随着“知情人爆料”“亲历人发言”“陈年旧帖”等多方信源的出现,公众倾向于由自己形成议题,而在无法获得权威信源的情况下,部分媒体也将这些小道消息作为补充来延续报道,由设置议程变为反映议程。公众自我形成议题,是舆论表达的正常形式,但这种表达常常是以情绪化的方式呈现,如果是涉及司法程序的议题,媒体不加把关的直接反映,则会带来负面的社会效果。
2、微博提供了信源和渠道的便利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诞生,媒介环境出现了变化,而“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的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③,在此次事件中,微博以其全新的传播方式在两个层面上为媒体的集中报道提供了可能:其一,官方机构更多的选择通过自己的认证微博来信息,这为媒体寻找新闻线索提供了方便,此次系列高校伤害案件中,复旦大学、南航金城学院等首先通过微博了信息。其二,微博之中的传统媒体微博,如@人民日报等,既拥有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又借力了微博迅即信息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将一条地方新闻推送到全国范围的受众面前,易形成话题的聚集,并且在传统媒体的扩展和后续报道面世之前,已在微博舆论场预热话题。
四、集中报道的后果和应对之道
正如上文所说,集中报道是近年来一种常见的新闻现象,对于特定集中报道的过程、后果,也要辩证的看待。
系列高校校园伤害案的集中报道,于无形之中增加了高校校园的不安全感,使得夸张失实的报道容易进入公众的视野,微博舆论场对于案件的调侃性解读也从侧面反映了这种不安全感。但同时也因为媒体的集中报道,社会才将眼光聚集于高校校园,关注校园内日常为人所忽视的压力和隐患,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综上,集中报道作为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操作适当,集中报道也能产生有益的社会影响。这首先需要媒体坚定自己的职业操守,不为经济利益出卖专业精神;其次,在具体的操作上,集中报道应避免刻意关联有意突出,对于事件要完整客观的呈现;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依然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要责任,但面对新的传播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调整。
参考文献
①郝雨、王祎,《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嬗变—— 2005—2010 年央视春晚新闻报道分析》[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8):96-98
②蒋忠波、邓若伊,《国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0(6):39-45
③喻国明、欧亚、张百名、王斌,《微博: 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 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J]《. 青年记者》,2010(7):18-21
(Research teaching)、实践教学(Practice teaching)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重实践、高能力、强素质”为培养目标的“TCRP”教学模式,。
关键词:“TCRP”教学模式;城市生态;城市环境;教学改革
“TCRP”教学模式,即团队教学(Team teaching)、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科研教学(Research teaching)、实践教学(Practice teaching),其核心为将教学、科研、实践及学生的创新思维相结合,对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学是环境科学学科的专业课,是城市学、生态学、系统学、城市生态学及环境学等相结合的产物,侧重于研究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
践性,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开展了基于“TCRP”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
一、团队教学(Team teaching)
根据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组建主讲教师主导下的多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包括建工学院城市学教师、生工学院生态学教师、化环学院环境学教师和环科所、规划院项目高工为主体的教学团队。分别讲授城市学、生态学原理、环境学原理及评价、预测方法、环境系统分析及案例教学等内容,将多学科知识有机整合为统一整体,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
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该课涉及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城市生态工程等项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应结合授课教师的项目及工作经历,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实践问题及注意事项,讲解做项目的程序、方法、环节。通过案例教学,充分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科研教学(Research teaching)
教科书的内容远远低于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等知识体系的更新,授课教师应能够结合研究项目、课题申请与完成、学生进入实验室,协助完成课题,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方式,总结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充分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兴趣,以科研带动教学,把握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并将其有机整合到整个教学体系当中。
四、实践教学(Practice teaching)
以城市规划院、环境科研所的项目高工、项目工程师为授课教师,充分发挥其完成项目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走进来和走出去原则,让高工们进入课堂,让学生到工作岗位进行项目实践,撰写项目实践报告,最终完成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的
学习。
五、撰写课程论文
改变传统的以考定分的考核模式,采用撰写课程论文或项目实践报告的方式来评定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报告撰写、答辩、实践教学表现等情况综合打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于明玉,张胤.通识与专业的融合: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1-143.
[2]陈明君,傅杨武.三峡库区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3):8-10.
[3]李洪兵.基于“3T”人才培养模式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08(1):14-17.
[4]林俊杰,付川.基于“3T”体系下的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三峡高教研究,201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