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内科护理;应用成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43-01
为研究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并观察相应的内科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11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病的诱因。观察我院采取的内科护理手段,评价其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11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45-74岁,平均年龄为67.3岁。患者家族均无遗传性疾病史,27例患有糖尿病。其他病史为:心肌梗死病史52例,心绞痛病史79例。
1.2 方法:收治患者后,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并且通过临床检查与问询的方法,分析患者的疾病诱因。与此同时,护理人员提供全面性的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与病情观察护理。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定时打扫并通风,确保充分的采光。同时,需要定期更换床单等,为患者创造卫生的环境,注意尽量减少重复性操作,保证患者获得充分的卧床休息[1]。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知识,加深其对自身病症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讲解常规治疗方法、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要点等,鼓励患者在必要时进行自我防护,增进其保健意识。
心理疏导:患者由于自身病情发作速度快,一般较重,易于出现过分担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积极进行心理安抚[2]。首先,需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增进交流的成效。然后,告诉患者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鼓励其配合治疗。在患者或其家属提出疑问时,积极解答。
饮食干预: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因而护理人员需要提供饮食干预与指导。告诉患者控制盐分的摄入,降低并发高血压的风险[3]。日常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物,针对部分年纪较大的患者,可以多吃软质或流质食物,必要时采取治疗措施提供营养支持。
病情观察护理:除去以上操作,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进展,监控心率、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尿量与大便性状等,以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法。同时,避免患者情绪过分激动,尽量减少探视次数。如果气候变化较大,则需及时添减衣物,并调整病房布置。此外,注意控制患者的运动量,避免诱发不良后果。
2 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患者心血管疾病出现的诱因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情绪快速变化、气候变动、运动量短时间内大幅增加、胆固醇上升。符合上述四项诱因的患者分别有46例、11例、34例、27例。在护理服务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对病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升,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风险,护理成效十分良好。
3 讨论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近些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日常习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在饮食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人们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均呈现出日渐多样化与高脂化的趋势,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人体对不健康成分的过度摄入,诱发心血管疾病[4]。除了此项因素,包括气候、情绪等在内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因此,当前的重点在于探明该类病症的发病诱因,以便在发病前积极预防,在发病后对症治疗。同时,除了临床治疗,全面性的护理也必不可少。经过本文研究,得出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因主要包括情绪的快速变化、气候变动、短时间内运动量大幅增加、胆固醇上升。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与病情观察护理在内的内科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疾病体征,增进保健意识,取得积极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康太华,郎恩普,刘敏,杨俊,李莉,李书国,陈梅仙.浅析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19):121-124
【关键词】神经内科;安全隐患;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93-01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精细、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起病广泛而复杂的特点,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脑血管病的发病也有年轻化倾向;神经内科的护理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具有致死率高、病情重、病程长等特点,患者所承受的心里压力较大,易对护理人员发泻不满情绪,致使神经内科发生纠纷的次数较多[1]。本文对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
1 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1)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病历书定的不规范或书写错误是护理中较常见的问题,是引发护患纠纷重要的原因。常见病历书写的问题有:第一,因多种原因,导致医嘱单漏签或不及时签字。第二,患者体温单上内容填写不完整,如页眉、页码漏填;患者的姓名、住院号不填或填写错误等。第三,对患者健康教育填写内容过于简单。第四,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单部分数据不准确,医学概念比较含糊。
(2)管理不到位:第一,病区内的基础设施不全,如对某些意识障碍或烦燥的患者,没有设置床栏,致使出现患者摔伤现象。第二,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沟通,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欠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明白疾病的治疗方案及作用,不能给予较好的配合。
(3)服务质量差:第一,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时,简化护理操作,如对偏瘫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仅仅间隔二小时给予翻身一次,而没有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情况,导致形成褥疮。第二,给予患者吸痰时,没有完全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技术操作,引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第三,由于护理不员不充足,在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时,不能给予及时有效地抢救,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第四,在给予颅内压高的患者输入甘露醇时,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慎,使药物渗出,而护理人员又没能及时发现,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出现坏死或肿胀。
3 相应的防范措施
(1)规范病例书写:第一,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聘请人员讲座或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护理病例书写的要求与要点。第二,要求护理人员在书写病例时,要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改正存在问题的病历,保证病历客观、完整、及时、真实地反应护理情况,不得销毁、伪造、涂改病历[2],加强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病例书写的能力。
(2)加强管理: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对高危患者在护士站与患者的床头挂上警示的标识[3],并加上床档,若患者有燥动症状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使用约束带,并告知家属应注意发生的意外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对高危压疮患者,给予做好皮肤护理,减少受压情况,指导患者增加营养,避免压疮的发生。
(3)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种应急预案,让其熟悉各类的突发事件处理的流程。对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程序进行模拟训练,利用晨会提问、业务查房、业务讲座等方式[4],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定期对其进行考核,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并耐心地回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将其形成制度,放置于质量考核当中。
(5)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排班做到新老搭配,确保技术力量均衡。
2 结 果
相应的护理措施在神经内科实施后,神经内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优质化的保证,也是护理质量与护理管理的组成部分,更是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准提高与法律意识增强,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工作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规范自己护理行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自觉执行院内的规章制度,实施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 何丹.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22):114―115.
[2] 朱华清. 浅谈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12(23):83―84.
【摘 要】:目的:在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内科住院患者96例,进行分组护理,比较常规护理与结合心理学进行身心同步护理的不同效果。 结果 经过科学准确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进入最佳心身形态,如期康复。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心身健康,并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内科患者;心理护理;护理工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21-01
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都会产生患者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此时除患者所需要的常规护理外,心理护理便尤为重要。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
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96例住院患者进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了进行外科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外科常规护理。通过观察对比心理护理对内科住院患者所起到的作用,分组患者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12~72岁;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26例,中等教育51例,初等教育19例。
1.2 护理方法
1.2.1 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是从患者入院那一刻开始。护理人员在接待病人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迅速,操作熟练准确,使患者一进病房就感到有好转的希望。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在此之前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患者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此时我们医护人员的态度对患者的影响力度极大,加深对患者的了解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最关键的一步。
1.2.2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尽快进入病人角色。多数患者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患者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时往往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也有的内科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有的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顾虑,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在每项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步骤及在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适,这样既可能消除顾虑,又能取的患者的合作。
1.2.3 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坚持治疗,遵守医嘱,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多关心体贴病人,要经常深入病房,经常和病人谈心,及时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对不同的病人给予不同的处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早日康复。
1.2.4 发挥家庭支持作用 要积极地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思想沟通,让患者家属正确地对待患者的疾病,共同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众所周知,家庭对于患者来讲具有很大的作用,家属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通过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撑作用,使患者得到支持、安慰和鼓励,摆脱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 结果
根据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我院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接受心理护理后的患者较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康复时间早,凡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有些疾病因缺乏特效治疗,预后差,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系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基础护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病人的心理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使之处于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因此,要求我们广大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内科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回珍.浅谈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
[2]邵永春.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9.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择内科系统具有代表性的呼吸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肿瘤科、小儿内科6个病区的医护人员50名,同时随机选出50名内科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名,女性43名,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53.43±18.45)。文化程度:小学30例,初中27例,高中27例,大学及以上16例。
1.2调查问卷制作
我院采用自行设计的心内科病房护理安全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由我院专业人员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心内科系统多年所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制定而成的。调查内容包括病区安全管理缺陷、组织管理因素、硬件设施不完善、护士相关因素、与患者相关因素等多方面常见问题。
1.3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患者独立完成填写的方法。调查问卷直接发放给患者,不能填写者由专业人员将调查内容读给患者,由患者回答,调查问卷当场收回。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视为有效调查。
1.4统计学分析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一般资料采用百分数频数进行描述,对计数资料采用(χ—±s)表示。
2结果
2.1心内科病房常见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病区安全管理问题占54%,医院组织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占67%,,硬件设施不完善占76%,护士人力资源缺乏占56%,护士工作量大占45%,患者自身因素问题占24%,患者及家属对医院信任度降低占43%。
2.2护理安全对策
2.2.1增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意识,增强对零缺陷的管理控制,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氛围,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保险防范及防患于未然意识三种护理安全意识。同时树立患者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护理安全观念。
2.2.2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伴随人类疾病的不断变化及医学的发展,心内科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同时心内科住院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患者对护理安全问题会越来越重视。这就需要心内科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原则,还要尽可能地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诊断标准及其治疗原理,及时学习新出现的专科技术,适时地介绍先进的医疗技术给患者和家属,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在适当的时机使患者逐渐掌握有关疾病知识。
2.2.3目前心内科开始由以前的以药物治疗为主的非手术科室向现在的药物和介入并重的半手术科室转变。心内科疾病介入手术风险较大,治疗费用贵,所以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期望值较高,再加上现患者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等因素。所以医院必须特别强化安全意识,严格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及时完善新开展专科诊疗技术的护理方式,确保治疗和护理的双重安全[2],医院应努力营造一种使患者感到安全和温馨的治疗环境,从而使患者安心治疗,尽早恢复健康。
2.2.4医院应针对不同背景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心内科老年患者较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生理机能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并逐渐衰弱。所以尤其需要注意其安全方面及生理方面的需求,给予提供及时帮助。
1.培训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中责任护士的工作。
②熟悉科室的配置与布局,工作制度、工作程序。
③掌握肝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④掌握肝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⑤掌握肝内科常见急症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治疗原则和护理常规。
⑥熟练掌握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⑦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⑧熟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2.培训要求:
①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考核和护士行为规范训练。
②工作期间由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负责教学管理及临床指导工作。
③以责任护士工作为主,适当安排治疗工作,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④参加院内、科内的业务学习。
⑤每月护士长或带教老师提问不少于5次。每年每人一次护理查房或专题讲座……
⑥每月考核“三基”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成绩均在80分以上者方能合格。
3.培训效果评价:
①轮转结束根据轮转护士工作表现、操作技能、晨会提问、护理记录书写、护理查房或讲座等进行教学评价。
②护理部组织科室护士对轮转护士进行综合考评。
二、工作3—6年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掌握肝内科的配置与布局,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②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肝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
③熟练掌握肝内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
④掌握肝内科基本的急救技能和专科抢救流程。
⑤掌握肝内科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⑥掌握整体护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⑦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
2.培训要求:
①熟练掌握各岗位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
②每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或专题讲座,由临床带教老师指导,护士长及其他带教老师参加并评价。
③3年以上护士,每年完成至少2次专题讲座或教学查房。
④每季度考核“三基”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成绩均在80分以上者方能合格。
⑤参加科内、院内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
3.培训效果评价:
①临床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根据护士工作表现、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提问、护理记录、护理查房或讲座等进行评价。
②护士长每月对护士进行绩效评价、年终进行综合评价。
三、工作6—10年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及慎独敬业精神。
②熟练掌握本科室疾病的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
③掌握本科室常见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原则、抢救流程和生命支持技术。
④熟练掌握常用急救器械的性能、操作程序和故障的排除能力。
⑤掌握心理护理、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
⑥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⑦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冲突、投诉的处理技巧。
⑧具有较高的护理教学、临床带教、指导下级护士工作的能力。
⑨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能力。
2.培训要求:
①责任护士工作以危重患者护理为主,并根据能力承担护理组长的工作。
②参加院内、科内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侧重专科、教学、管理及科研方面的内容。
③参加病房和科内护理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协助护士长做科室行政管理及护理队伍建设工作。
④参与病房带教,表现突出者可选拔为病房带教老师。每年至少进行1次专题讲座或教学查房。
⑤鼓励参加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
3.培训效果评价:
①科室根据护士工作表现、操作水平、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查房或讲座进行综合评价。
②年终根据各项考核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四、主管护师及以上阶段的培训
1.培训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及慎独敬业精神。
②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本科室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掌握专科疑难杂症的救治原则及护理进展。
③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操作技能、维护和一定的排除故障能力。掌握心电监护、吸引器等抢救仪器的使用。
④掌握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护理风险控制措施。
⑤具有护理教学、护理管理能力,能承担病房教学工作,有指导下级护士的能力。
⑥能够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开展护理科研,逐步达到副主任护师水平。
2.培训要求:
①侧重病房教学和管理工作。
②参加科内、院内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理论知识学习以自学为主,承担本科室专科理论、操作考试的出题工作。
③能承担本科室专科护理操作的技能训练工作,并能够进行示范。
④每年至少完成1次科室业务讲座或护理查房,并指导下级护士的护理查房或讲座。
⑤主持完成本科室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改进工作。主持病区内的护理科研工作。
3.培训效果评价:
①参加院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合格。
②每年根据科室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综合评估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③对科室及医院培训工作能够提出建议,不断改进培训方法。
附:各层次护士重点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及应具备的应急能力理论知识
1-2年
1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常规。2肝硬化病因,肝硬化的并发症。3Braden和防跌倒评分。4专科健康教育内容。4常用药品和抢救药品掌握。1掌握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分型和诱因。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3肝性脑病的诱因及临床表现。4抗病毒治疗药物指导。1掌握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意义。2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表现及出血量估计和病情监测指标、周围循环的观察。3肝性脑病的治疗护理要点。1掌握上消化道大出血血象变化及再次出血的判断。2三腔二囊管相关知识。3人工肝治疗相关知识。4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技能操作应急能力
1基础护理操作,测生命停电、停水、失窃、职业体征,铺床法,口腔护理。暴露2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临床检验标本采集。3六步洗手法,穿脱隔离衣,吸氧。4简易呼吸气囊的操作。
【摘要】 心血管内科是高风险的专科之一 , 心血管系统疾病来势凶猛, 有时病情突然恶化甚至发生在病情已获改善的情况下, 使得护理工作存在于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因此, 提高护理人员认识和加强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血管; 护理管理
心血管疾病, 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 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 主要包括心脏、 血管( 动脉、静脉)、 微血管, 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 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等, 其种类繁多, 病因复杂, 它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 近年来,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门诊, 住院患者中占较高比例的疾病之一, 也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护理工作的内容有着更深刻的变化, 因此加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及管理工作相当重要。
1 护理重点
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 医生强调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 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 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 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 其中, 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 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 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 并尽量避免, 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1.1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 做好皮肤护理, 防治压疮的发生,病房内空气要新鲜, 温度( 湿度适宜$ 做好口腔护理, 预防交叉感染$ 根据专科用药特点, 做好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应加强夜间巡视, 如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 及时通知值班医生, 并立即让患者取坐位或坐卧位,必要时两下肢下垂, 减少回心血量, 减轻肺部瘀血,饮食护理, 指导病人在去除病因, 药物治疗的同时, 改善饮食习惯,饮食以清淡为主, 多吃新鲜蔬菜、 瓜类和粗粮, 少吃油腻及含脂高的食物, 胆固醇控制在(5.2mmol/L围内), 密切观察患者进食情况, 避免摄入高钠( 高脂饮食及暴饮暴食, 也应避免摄入太少, 以免引起水( 电解质失衡.
1.2 心理护理
人体血压易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增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最为常见, 医护人员应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患者的精神状态, 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通过耐心的解释、热情的安慰、 适当的保证鼓励和开导患者,诚恳与患者交谈, 用对躯体症状进行清晰和令人信服的解释, 使患者心情舒畅, 对治疗信心充足, 从而及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争取多方面的社会支持,运动护理, 适当运动对心血管病人是非常有好处的, 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降低血压、医护人员应指导心血管病人的按照永恒、规律、循序渐进、适度的原则进行适当运动, 多在室外走动、对中老年人来说, 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步行和太极拳,关爱护理, 树立“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端正服务思想, 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制定节假日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节假日期间须严格管理的护理薄弱环节,建立护士告知签字制度,危重病人检查医护人员要陪护, 并根据情况备好应急抢救药品及物品,主动询问患者的睡眠及进餐情况, 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 时常给患者关爱的眼神( 亲切的微笑, 以稳定患者情绪, 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
1.3 出院后的护理建议, 出院后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教育患者出院后应当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合理膳食、 少量多餐、忌烟酒,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各种诱因对疾病的影响,同时嘱患者要遵医嘱, 按时、 按剂量规律服药, 不能随意减量、加量或停药, 搞好定期复查工作, 嘱咐患者不适随诊。
2 加强护理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护士政治素质教育和管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医院、护理部、科室的规章制度,护士职责、护理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临床护理差错预防等, 提高护士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意识,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 严格把各项护理制度落到实处。
2.2 专科知识培训和管理,每周有计划的组织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常见多发疾病护理常规、 心电监护技术、心电图分析判断、新技术的应用和护理,以及边缘学科如精神科、心外科、神经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等知识的学习,并经常进行强化和考核,提高护士观察判断病情以及配合医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2.3 加强应急能力和抢救技能培训和管理,心内科具有危重病人多、 抢救工作频繁的特点,每月组织护士学习高难度的技术操作, 如心肺复苏术、 心脏电除颤技术等,组织制定护理抢救工作路径和专科护理应急预案,进行反复学习和演练,熟练掌握。
关键词:神经内科 护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44-02
神经内科是临床医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分支,神经医学的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普通的医学分支时非常不同的,其主要的研究层次是微观的,并且集中于人体神经部分的各种疾病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发生的一些疾病的原因以及引发这种病的一些刺激等,如果能在研究中发现神经疾病的发病的病因,那么就可以针对病人提出特殊的一些治疗手段,这样就可以增大神经疾病的治愈机率,如果医生对于神经疾病的各种症状不能正确的判断,那么在进行诊断的时候就不能准确的下结论,这样就非常不利于病人的治疗,所以神经内科的各种护理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防止神经疾病的病人各种病情加重的一种有效的策略。
1 神经内科治疗的重要性
大部分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患通常情况下都患了非常严重的疾病,甚至有些都到了晚期,治愈的机率就变得非常地小,有些患者在发病的时侯,会出现意识模糊不清,并且对家人和医护人员的一些指导活动无法正常理解。由于神经的认知阻碍,因为神经系统控制着身体的各种反应,所以一些神经内科的患者在治疗的期间就会有非常多的危险,在神经系统受损的同时也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相关的并发症。所以,对这样的严重的病患需要做好各种治疗以及护理的工作,并且需要在日常的护理中加强安全防范,只有认真仔细的医护工作才能顺利的提升神经内科的医疗品质,医院的各种卫生状况也需要有所提高,要尽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严格的保障治疗的效果和品质,这样才能保证在医疗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纠纷,因为现在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纠纷也是非常地激烈,甚至有的患者非常不信任为他们治疗的医生,所以现在医疗系统需要作一些改变,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改变现在的医疗现状,才能为神经内科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所以神经内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需要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找出解决的对策。
2 神经内科护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设施比较落后,设备不完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医学的相关研究以及技术的发展也以一种比较快的速度在发展着,但是就现在的我国国内的许多医院的神经内科的治疗设备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各种对患者非常有帮助的一些设备还比较紧缺,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就不能很好为患者医治,所以即使病人在一些手术之后能够得到暂时的康复,在以后的后续治疗中还是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在医疗设备的完备性上继续努力,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才能为病人做出贡献,医院的大多数神经内科病患在患病之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一旦病人的身体瘫痪,那么再日常的行动中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就会有非常多的阻碍,使得患者的行动不便。
2.2 相关法律不完善,医院没有制定针对神经内科非常有效的医疗制度。虽然我国的医疗制度逐渐的完善化,但是还是有许多的不合理的地方,国家针对相关医疗问题还没有制定有效的法律,所以在大多数的医院没有制定针对神经内科的有效的医疗制度,这样一来,就不能对病人提供很好的保护,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障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医院缺少神经内科的监管部门,因此多数的医护者对制度方面的意识也是比较淡薄的,因此就缺少自我维护的相关意志,一旦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多数的病人就是听天由命,医疗人员也对病人比较冷淡,不能以一个热心的态度来进行医护治疗工作,在医院,大多数的神经内科的医疗护理人员日常都是只做单一的日常护理工作,不能对住院病患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这样就不能保证患者的权利得到保障,多数的医院未能制定很好的制度,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不合理的地方,在治疗中,神经内科的治疗过程都是一些操作流程比较单一化的治疗手段,不能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特殊的治疗方法和过程,但是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病患都是不同的,如果不能一对一的进行治疗,那么就不能成功的对病人进行治疗,所以操作流程过于简单是现在大多数神经医护工作的弊端。
3 解决神经内科护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对策
3.1 添加一些治疗设备,改善神经内科护理的客观条件。如果想为神经内科的患者提供做好的治疗,就需要在能力所及的状况下提供一些先进的设备,这样才能改善治疗的条件,为治疗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所以如果能够在医院的神经内科的患者恢复区域安装一些有助于患者恢复的医疗设备,就可以在患者的恢复中提供帮助,也可以为患者的一些疾病的研究做出贡献,比如为患者提供一些有助于走路等的器械,这样患者在发生一些摔伤、坠床、滑倒等意外事件时,就可以收到充分的保护,发生问题的机率也会大程度的降低。
3.2 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建立一个人文关怀的医护环境。如果想对患者的治疗更加的有成效,就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建立一个人文关怀的护理环境,这样一来,在医护人员的认真护理之下,病人才能更好的康复,所以需要针对病人自身设计合理的有效的康复计划,这样就能保障每个病人的康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神经内护理的问题还需要继续的进行研究,只有不断地探索,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才能为神经内科护理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景梅.神经内科护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5)
[2] 王凤,王会.浅谈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血管疾病;作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03-02
心血管疾病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给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及心理造成很大负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的提供科学、经济、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我院心内科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和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4例患者中男54例,女40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23岁;所有患者经过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等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其中13例为高脂血症患者,18例为心绞痛患者,29例为冠心病患者,34例为高血压患者。
12方法对所有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整体素质,并针对不同患者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加强。
121注重培养护士的整体素质,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定期组织护士参加院内及科内的专业知识、技术操作等培训,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同时注重对护士的道德培养,使护士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对患者充满爱心,对护理工作充满责任心,遵守科室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无菌操作水平,要在护理工作中处处体现出白衣天使的高水平和高素质[1]。
122加强对患者实施的各项护理措施①常规护理:根据病情和医嘱将患者的用药剂量、方法、时间进行调整;合理地指导患者的饮食,嘱其注意控制胆固醇、脂肪、盐分的摄入量;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对其心理状况充分的了解,以对其焦虑、恐惧等心理做出正确的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这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所以要将患者的下肢抬高l5o-30o,并每天定时帮助患者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尽量缩短卧床时间[2]。③预防便秘的护理:顺利排便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为重要,长期便秘会引发腹压上升,用力排便时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甚至引发猝死。所以护士要反复嘱咐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粗粮,也可在早餐前饮用少量蜂蜜;护士每天帮助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2次以上,使肠蠕动增加,利于排便[3]。④使用微量注射泵的护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液是否外渗,如有渗漏,立即停止输注,以避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对于微量泵的运转情况也要密切观察,出现报警时要认真地查找原因,及时地排除故障。⑤防止输液反应的护理:大量并快速的输液会引起血容量的增加,继加重心脏的负和心肌缺血情况的发生。所以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认真遵守三查七对原则,如有异常及时和医生沟通。⑥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出院后要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如果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情况时,要立即就地平卧休息,并舌下含服03mg-06mg的硝酸甘油,或10mg消心痛,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如患者突发呼吸和心跳骤停时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13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停药后病情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停药后又稍有上升,但是在正常范围内;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停药后各项指标上升明显。显效患者数=痊愈患者数+好转患者数。
14统计学处理对所得的数据应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通过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4例患者中痊愈15例,痊愈率为1596%,好转77例,好转率为8191%,无效2例,无效率为213%,总显效患者数为92例,总显效率为9787%。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漫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特点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临床经验技等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护理不但要对患者的病情、价值观、愿望等进行监测,还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以减轻其心理负担,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指导,从人性化角度关心和鼓舞患者,使其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杨莹,赵曦,王霞护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85
[2]陈丽萍,吴少琼,王丽娜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22-123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出血;抑郁症;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不应仅局限在疾病本身,还需加强对患者心理上的治疗[1]。对于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神经内科患者,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情况,探讨了影响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共纳入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3~76岁,平均(50.71±9.5)岁;脑力劳动者33例,体力劳动者47例;文化程度包括小学14例,初中19例,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28例。所有患者均能自愿参与调查,排除严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视力听觉障碍以及运动障碍患者。
1.2方法
1.2.1抑郁调查 采用抑郁调查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SDS由20个单项组成,每项依据严重程度依次分为1、2、3、4分,总分为80分。总分50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症状(其中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护理干预
1.2.2.1加强常规护理 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关切,及时解答疑虑。按病情轻重将患者分开,以免相互干扰。做好皮肤舒适护理,保持床单的清洁,帮助活动不便患者更换。
1.2.2.2心理护理措施 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及对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采取交谈、讨论等方式,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客观环境;对具有负面情绪的患者,允许其进行情感发泄,给予适度的劝说和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告知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会对自身疾病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开导,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娱乐活动和社会活动,分散其注意力,消除消极情绪。
1.2.2.3指导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停止发展48 h后进行,训练以功能位为主,活动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活动幅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充分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活动,活动量以耐受度为限。进行不定时肢体按摩3~5次/d。护理措施共实施30 min,干预结束后利用SDS量表评估患者一的抑郁情况,对患者不理解的条目进行详细的讲解,确保患者对每项内容都有明确的认知。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患者抑郁状态发生情况 本组80例患者中,轻度抑郁12例,中度抑郁14例,重度抑郁11例,无抑郁者43例,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6.25%。
2.2患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显示性别、劳动分工对抑郁情况无显著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则是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年龄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高中以上的患者(均P
2.3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发生率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神经内科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竟争压力的增大,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问题的发生率日趋增高,其中,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尤为严重,己成为我国第二大公共卫生疾病。这种现象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加强躯体疾病伴发精神症状的防治是当年我国卫生工作的迫切任务[2]。有学者发现,抑郁症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在脑出血后1 w~2年内皆可发生。抑郁发生率与年龄、教育程度有显著关系,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更易出现抑郁症状[3]。这一现象可能与较小的患者更容易担心疾病对以后生活的影响,心理负担更大,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面对疾病的侵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高,而且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对疾病的了解也更为深入,也就更容易以更正确、更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改善,抑郁发生率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运用爱护、疏导、关心等护理方式及时为患者分析症状,讲解治疗效果,激发患者的积极心态。采用康复训练指导,良好的训练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实现改善抑郁状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珊琼.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干预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 (8):12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