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媒体品牌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品牌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品牌建设

第1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1数字化媒体时代购销双方的互动性对品牌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待事物,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并且别人也可以对看法加以评论。数字化时代,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利用数字化的沟通工具与消费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础。数字化媒体的发展为企业品牌建设持续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而且不断的运用到生活中来。每一天都会有新的事物出现,而且这种事物,可以很快地被人们所接受、使用。企业要时刻与社会保持一致,时刻把握生活新动态,及时掌握数字化时代的人们的新爱好。从而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法,宣传企业产品,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数字化媒体发展促使一些新手段来追踪反馈优化品牌体验品牌运营者可以迅速地对客户消极的体验反馈做出反应,处理客户的问题,维护、恢复和重建消费者信心,维护品牌在客户心中的认知,以达到客户品牌体验的不断优化。通过工具可以分析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的口碑分享中对于特定品牌及产品需求的建议,企业可以洞察他们的潜在需求,用于指导新产品研发;与此同时,也可以根据客户的信息分享和评价,进一步优化当前的产品和服务[3]。

2数字化媒体时展使企业与消费者产生品牌共鸣

品牌共鸣就是对品牌的反应转化成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紧密而活跃的忠诚关系[2]。首先,它需要企业利用数字化新媒体平台培养深入而广泛的品牌意识,也就是该企业的品牌的突出个性或者说是“我是谁”;其次,企业需要利用数字化新媒体平台了解自己的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差异点和共同点,也就是企业的表现和形象,即“我是什么”;再次,是企业需要利用该平台了解顾客正面的、已达成的反应,这就需要企业在该平台上判断、感觉顾客的忠诚度,即“我能让顾客得到什么”;最后,形成的强烈、活跃的忠诚度,形成共鸣,即“你我关系如何”。利用品牌共鸣,就是通过使用社交媒体等创新营销新平台告知品牌活动与产品有关信息,并能更加准确、实效地与目标消费者群体沟通。这样做既增强了企业品牌宣传力度,又增加了企业销售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顾客。一个更具营销影响力的品牌必须是能与消费者共鸣的品牌,这样才具有更高的品牌忠诚。

3数字化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建设思路

3.1企业应该利用数字化媒体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

数字化媒体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是更具挑战性的时代。企业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爱好,放弃传统的品牌营销观念,与消费者共同打造企业品牌。企业对消费者关系已经不是传统的、简单的控制权,由数字化时代催生的消费者关系中,消费者拥有协同体验和对话的权利。当今时代,如果企业单方面通过大量的广告把品牌灌输给客户,已经无法传递良好的品牌形象,数字化新媒体时代需要企业与客户共同塑造品牌。数字化新媒体也是充满变革机遇的时代,企业可以创新发掘快速贴近客户的方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新媒体查看其他消费者对相关品牌的评论和列出产品排行榜,并会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品牌体验。

3.2企业利用数字化媒体促使产品品牌创新吸引消费者

企业与消费者要开诚布公地沟通,以此来了解什么最能引起消费者共鸣,并以新颖的方式提供方便,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久而久之,形成我们所预期的消费者行为,并在消费者中形成品牌忠诚。在消费者通过数字化媒体平台与品牌交互时所期望获得的利益中,有短期利益,诸如产品排行及评论、专业指导信息、品牌活动信息、产品折扣或优惠、最新产品消息等;有长期利益,诸如获得服务及关注、通过分享与互动成为企业品牌的忠实分子并寻找归属感等[5]。因此,企业可以考虑平衡消费者对短期利益的关注,逐步建立稳固的长期利益,并且寻找能吸引消费者的持续性话题和活动。

3.3企业应该利用数字化媒体加强与消费者互动

各国消费者在数字化媒体时代中的新平台对于品牌接受程度如何,约64%的中国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中对于品牌持开放友好的态度。这一数据告诉我们,在我国数字化渠道可以成为品牌赢得消费者忠诚的良好途径。同时也告诉我们,在传统渠道取得优秀成绩的品牌,在信息开放的数字化时代可能要面对更多的竞争者。数字化渠道除了是倾听客户心声的渠道,同时也是一种赢取客户,通过持续互动,建立长期客户关系,并赢得品牌拥护度的渠道[6]。企业品牌要想在数字化时代继续发展,就要不断与目标顾客互动,赢得消费者青睐。

3.4企业应利用数字化媒体时代创造无缝体验提高品牌知名度

人们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数字化媒体,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已经很难区分线上和线下的客户体验[7]。然而,很多企业还没有明确的数字化品牌战略。有些品牌经营者对数字化品牌策略的规划及数字化渠道的品牌运营,持观望和保留态度。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担心自己的官网留言区或者官方微博有负面的讨论和评价,不利于品牌形象。数字化时代,我们不应该躲避浪潮而试图独善其身,而是应该顺应形势,融入浪潮,与消费者互动,诚实正面地做出回应,开诚布公地讨论。我们要想在消费者心中里赢得一席之地,进而影响他们,并且到达要培育品牌拥护度的目的,必须创造数字化渠道的无缝体验。

4结论

第2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 都市类媒体如何做好民生类微信公众号 媒体微信公众号文本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娱乐类公众号的行文模式 基于AISAS模式下微信公众号的品牌形象传播初探 微信公众号: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媒体营销模式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地市媒体如何运营微信公众号 体育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对策 陕西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研究 微信公众号运营与媒体融合 地方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实践 县级媒体微信公众号如何更吸睛 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开发与技术 自媒体品牌营销策略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严肃八卦为例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微信营销策略探析 微信公众号定位 微信公众号建设中的漫画元素 现代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研究 成都商报新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三大新媒体平台聚合效应和互动浅谈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建设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4-20/2015-10-15.

③ 殷义芝.对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探究[J].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工程,2015年,(08):93-97.

④ 罗勋湖.微信公众号新闻内容的编辑策略[J].新闻研究导论,2015(07):143-144.

⑤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89-190.

参考文献:

[1] 周筱洲.餐饮企业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品牌传播模式研究――以雕爷牛腩和黄太吉为例[J].品牌营销,2014(08):18-19.

[2] 黄楚新 .餐饮企业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品牌传播模式研究――以雕爷牛腩和黄太吉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5(07):5-19.

[3] 殷义芝.对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探究[J].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工程,2015(08):93-97.

第3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华尔街日报》是一份有着120多年历史的财经报纸,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一份美国报纸。十几年前,中国大陆能够接触到它的人寥寥无几。2002年,《华尔街日报》借互联网创办了第一个外文语种网站――《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08年改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经过11年的发展,该网站在中国已初显品牌效应。据全球知名流量统计网站Alexa数据显示,《华尔街日报》网站访问总量的5.74%来自于《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大大超过了日本版(2.90%)、亚洲版(1.32%)、印度版(0.59%)和韩国版(0.43%)的贡献率。每月平均有300多万中国用户浏览该网站。截至2013年9月,该网站在新浪和腾讯微博的注册账号粉丝总数超过350万,比《华尔街日报》在美国的订阅数还要多。一份美国财经类报纸依靠什么吸引了如此众多的中国用户?本文尝试从分析《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本土化品牌建设战略来一探究竟。

品牌价值表现

通常一个品牌的价值表现在差异化、关联性和认知价值三个方面。《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要在中国市场上能够被用户记住、辨识、认可,必须要满足以上要求。

1.差异化表现

作为财经类媒体,《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要在中国脱颖而出、树立品牌,就必须在与中国本土财经媒体和其他国外财经媒体中文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独特性。《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主编袁莉曾说,中文版最有意义的就是其全球视角。道琼斯公司以纽约总部为中心,在全球58个国家派驻有2000余名记者编辑,同全球金融业界学界巨头都保持密切联系,足以供给用户与中国财经类媒体不一样的数据、观点和角度。

道琼斯旗下《华尔街日报》、《财智月刊》、《巴伦周刊》等财经报刊分工有所不同,满足着用户不同层级的财经信息和市场解读需求。中文版还聘请多位华人经济学、金融专家,开设专栏,丰富内容。此外,《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还利用其定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例如2013年中文版推出“中国巴士司机狮城抗争录”独家专题,报道了一起与中国、新加坡华人有关,但被中国媒体忽略、新加坡媒体不愿报道的境外劳工反抗事件。通过集团内容资源优势、本土人才吸引和独特报道角度,中文版提供了与其他国外财经驻华媒体相区隔的资讯服务。

2.关联性表现

品牌要想在人们头脑中落地生根,必须有用。《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的用户定位非常明确,是在华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公司管理者。中文版要给这些目标用户提供足以进行决策的信息。网站除了股市、外汇、大宗商品和黄金等一般市场数据外,还配有大量的篇幅虽短,但观点鲜明、浅显易懂的分析文章。

《华尔街日报》的风格之一便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明专业的财经问题,在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后,该报这一特点更加突出,在中文版上也表现明显。为了做到这一点,中文版除了尽量避免使用经济学术语、压缩新闻长度外,还请财经界的华人专家学者用朴素的语言和百姓视角讲解深奥的经济原理。例如,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郭凯所写的“王二”系列,从打酱油讲到通货膨胀,从打工讲到货币战,帮助人们认识到财经与个人日常生活的关系。

3. 认知价值表现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上的文章不仅被中国各类网站和社交媒体转载使用,有时还作为一种视角出现在中国的传统媒体上。中文版主编更是成为各类高端人士聚会的座上宾,成为在华不可忽视的一个媒体力量。一些懂中文的华尔街投资者更喜欢看中文版而不是美国版《华尔街日报》网站,因为这里的信息经过筛选,更具针对性。国外利益团体和个人也借助中文版与中国发生联系,如薄谷开来一案中中毒身亡的海伍德的母亲也是通过中文版提出索赔要求,对中国政府施压。所以,中文版的价值从不同角度得以反映。

品牌战略

1976年《华尔街日报》就推出了《亚洲华尔街日报》,1983年又发行了《欧洲华尔街日报》,并提出“《华尔街日报》无处不在”的口号,所以该报在针对不同地区的本土品牌建设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在互联网时代,中文版继承了这些经验,在中国执行着清晰、持久的品牌化建设战略。

1.免费为主的推广策略

《华尔街日报》特点之一是收费,其报纸不仅一直保持较高的售卖价格,也是第一家实行网络内容付费阅读的媒体。至今,在《华尔街日报》英语版本和德文版本的网站上,很多标题前面还都带有一个“钥匙”标记,表示专供付费用户阅读。但是包括中文版在内的《华尔街日报》其他语种网站却采用注册用户完全免费的方式提供服务。《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建立之初,曾打算在运行一年后采用付费阅读模式。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最终该想法被放弃,而且在随后开设的非英文和德文网站上都采取了免费措施。在这些网站上,广告相对于本土新闻网站还要少,所以《华尔街日报》开办这些本土语言网站更偏重于“赚吆喝”。通过建立起本土品牌,《华尔街日报》输出“华尔街式”观点与思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政治、文化、商业精英对问题的看法,最终影响中国市场上的决策。

2.打造特色栏目与作者群

《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不同语言版本间差异很大,因为都结合所在国本土特点进行了内容定制。中文版不是简单地通过翻译将英文内容照搬过来,而是有大量的本土原创内容。中文版栏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实时报”。该栏目最初出现在英文网站上,第一时间发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记者有关中国的报道,被引入中文版后,该栏目还常常请来相关专业人士就新闻热点中涉及的法律、政策等问题发表看法、加以解读。同时,中文版还拉来国内外众多财经专家开设个人专栏,以华人为主,用地道的中文来讲述源自西方的财经理念。中文版主编袁莉也参与其中,在“生活休闲”类别下设立“来来往往”专栏,重点放置对中国知识和财经界精英的访谈。依靠这种办法,形成了中文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作者群,让一家“洋网站”说着中国话、长着中国脸。

3.美国视角的本土话题参与

要想引起本土读者的兴趣与关注,必须切中本土热门话题。当中国奢侈品购买逐渐流行后,中文版于2012年9月特别设立了“奢华人生”栏目,专攻时尚、豪宅、汽车、旅游、美食等话题,不断顺应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但中文版在谈论中国话题时却总以美国利益为指针。当中国出现了年轻的地方官员被人撑伞,引起国内讨论后,中文版不失时机地推出《奥巴马自撑雨伞 引中国人注目》。中文版还根据中国发展中的新情况开设新板块。如美国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给其他国家经济带来损害,中文版却在质疑声中翻译并发表《QE没你想象的那么糟》,为量化宽松政策提供合理化。

4.严守新闻产品专业质量

《华尔街日报》自诩为“记录纸”,表明只进行客观记录而无偏见。在技术上,《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刻意在保持内容的客观和平衡,对新闻内容真实严防死守,坚持多个消息源确认原则。2010年曾传出华为发生人事“地震”,许多媒体都直接报道出来。但《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因为向该企业核实时被否认,而且也没有从其他权威渠道证实该消息,就坚持没有报。2013年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了马云的一番言论,马云本人指出被歪曲,《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则在网上公布了《南华早报》对马云讲话的引文和根据采访录音抄写的马云原话,“读者们可自行作出判断”。通过这一做法保持了新闻媒体的专业性。所以,《华尔街日报》在内容选取和观点表达上自有其取向,但却严守技术上的客观与真实。

5.不断尝试新的传播渠道

《华尔街日报》是世界上最早登陆互联网的报纸之一,也是第一批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媒体。2009年该报推出了iPhone新闻客户端,2010年4月3日,苹果公司的iPad在美国首发,与此同时该报就推出了iPad付费客户端,成为其内容新生的重要途径。中文版在中国市场同样并不落后,不仅很早就推出了移动端应用,还在驻华外国媒体中率先设立了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账号。2012年8月当微信推出公众账号服务后不久,《华尔街日报》便注册应用,每天向关注该账号的用户发送1-4条中文版当日的热点新闻。很多境外媒体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在微信上坚持下来,而《华尔街日报》与其他国外财经媒体借着财经专业媒体的身份坚持下来。

除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渠道外,中文版还积极利用在本土的各种人脉来扩大品牌影响。现任主编袁莉有在国内外高校学习经历和媒体工作经验。她利用自己的微博账号与在华的知识界和财经界人士、机构保持联系,并现身如酷6、优米等网站,不失时机地向中国社会介绍和推销《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对我外宣媒体本土品牌建设的启示

在我国对外传播本土化过程当中常常造成困扰的问题有几个:是以对象国语言还是以中文为主进行传播?是围绕对象国还是围绕中国进行报道?本土化媒体在对象国要不要盈利、“自我造血”?是在国内生产内容再对外传播,还是在对象国本土进行内容生产?合在一起便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外来媒体如何融入对象国主流社会?《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本土化品牌建设的实践可以给回答这些问题提供参考。

1.虽然我国存在海外华人、华侨的问题,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固然重要。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跨国获取中文信息已并非难题。所以本土化媒体的最重要任务应是在对象国树立品牌,实现影响。为此,本土化媒体自然要使用对象国语言进行传播,正如《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用纯正的中文进行传播一样。

2.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在不断提升,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自然是任何对象国的兴趣。但是本土化媒体在报道中国时一定要切中当地用户的兴趣,不断制造媒体品牌与其社会、生活的关联性。同时,本土化媒体应秉持中国视角,传递针对本土事件的中国观点,与对象国媒体形成差异,提高品牌的可分辨程度和存在价值。

第4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一、强化精品意识,提升新闻宣传质量,促进电视媒体影响力

新闻宣传质量直接决定电视台的品味与媒体竞争力。近年来,乌兰察布电视台新闻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坚持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提高知名度的宗旨,以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为切入点,努力推动电视节目品牌化建设,实现了媒体全面发展。

1.突出特色,创新方式,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就是用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能力。为此,乌兰察布电视台努力创新宣传报道方法和手段,特别是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方式,在内容上更多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形式上充分利用现场感作为新闻传播手段,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将新闻真正做到老百姓想看、爱看的程度。在近几年自治区“两会”的宣传报道工作中,乌兰察布电视台组织报道组在呼和浩特设立异地演播室进行报道,并采取了网络回传新闻的方式,在《乌兰察布新闻》中及时播出,实现新闻宣传方式的创新,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提升。

2.自办节目体现本土特色,努力实现“三贴近”。2009年电视台人事制度改革后,对自办节目、创收等进行了全方位界定,并以“定位更准、栏目更精、影响更大、创收更多”为目标,对频道和栏目进行了改革。新闻综合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影视娱乐频道重新定位,强化栏目特色,纷纷推出《百姓关注》、《健康1+1》、《身边》、《科普大篷车》等7档关注民生、舆论监督、新闻时政、生活类新栏目,这些自办栏目的设置定位准确,贴近百姓,充分体现频道特色和地域特色,强化了本土栏目的建设。

3.对外宣传稳步提升,精品工程成效突出。近年来,乌兰察布电视台着力于提高中央和内蒙古台的上稿率,努力扩大乌兰察布的对外影响力。积极采取驻站、加大奖惩力度和频道参与外宣工作的办法,实现提升外宣工作的目的。通过不懈努力,每年在内蒙古电视台播发的汉语新闻300多条,在中央电视台播发新闻十几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提升。同时,通过严格管理和各种激励机制,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战略,严格把关,鼓励创新,实现了产品和精品双丰收。近3年来,共获得全国、自治区各类评奖中文艺晚会类、技术类、新闻类、播音主持类奖项80多项,创历史新高。

4.文艺宣传深挖潜力,市场运作效益初显。曾几何时,受市场和文艺演出、录播软硬件等条件限制,乌兰察布电视台文艺宣传几乎是空白。2008年,电视台拥有了价值1400多万元的6讯道进口电视转播车、1000平方米演播厅及LED大屏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灯光、音响等基础设施,并成立文艺中心。通过采取自主策划晚会、与各旗县及行业单位合作晚会、外联进行晚会的录制等办法,主动出击,深入挖掘、培育文艺演出市场,强化文艺活动宣传力度,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3年来,全台累计策划、录播晚会和文艺节目近100场,数量是建台前30年的3倍。乌兰察布春节联欢晚会、《全国阿斯尔音乐大奖赛》、“激情广场”晚会等文艺节目影响广泛,屡获国家、自治区奖项,成为乌兰察布品牌电视节目。

二、硬件投入日益增强,事业建设大有改观

乌兰察布电视台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把有限的资金科学合理使用,逐步改善设备档次低、数量少、匹配难、效果差等多方面的格局。

1.夯实基础,强化硬件投入,为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基础设施薄弱、运行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乌兰察布电视台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状况,电视台近年来累计投入500多万元资金,用于设备的更新和改善。先后购置了小型数字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电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购置了数字播出系统辅助设备和LED大屏幕,装修提升了新闻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档次,安装了电视监视控制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特别是近3年来,全台固定资产投入实现了较建台30年前的翻一番,事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

2.借船出海,开展频道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受地区经济和观念的影响,乌兰察布电视台的发展多年来仅停留在区域封闭发展和低层次运营,离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电视运营发展趋势相差甚远。2009年,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关于鼓励电视媒体跨地区联合合作的精神,乌兰察布电视台与内蒙古电视台就所属影视娱乐频道进行合作经营。合作后的生活频道实现了节目全区覆盖,频道品味和节目质量及受众群体大大提高。同时,通过与内蒙古电视台的合作经营,推动了乌兰察布电视台宣传、事业、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了乌兰察布电视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3.借鸡下蛋,产业化经营日趋完善,经济效益逐步提升。近几年,为了将广告经营实现市场化运作,拓展合作空间,乌兰察布电视台积极寻求跨省、跨地区有实力的企业合作。于2009年底通过公开竞标,成功实现广告公开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这是乌兰察布电视台广告经营一次真正市场化的运行。通过2年多的运作,广告创收实现了稳步增长的态势。乌兰察布春节文艺晚会、《全国阿斯尔音乐大奖赛》等大型活动,也成功实现了广告赞助的市场化运作,效益明显。

按照制播分离的电视栏目发展趋势,乌兰察布电视台把新闻节目之外的电视节目制作逐渐尝试与市场接轨。2010年开始,新闻综合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及7档自办栏目实现了独立核算,实行节目质量和经费挂钩制度形式,节目质量经台总编委员会评审,按节目质量发放经费,实质性地尝试了制播分离的模式。

三、开展技术创新,改革用人机制,增强媒体竞争力

2009年6月,乌兰察布电视台在全市宣传系统率先进行了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环节干部竞争上岗、普通职工岗位双向选择制度。此次改革不但引入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也改革了人才配置机制,实现电视台资源、资产、人才的最佳配置组合。改革后,乌兰察布电视台在新闻宣传、事业建设、经营创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较明显的改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人事制度改革后,强化了内部管理,建立完善了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责任制,制定了科学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有力地实现了科学高效管理模式。

2011年,为了尽快实现电视信号数字化播出,完成国家广电总局“十一?五”规划关于2010年底前完成数字化播出改造任务要求,乌兰察布电视台积极实施技术创新,由台技术委员会组织部分技术骨干组成立数字化播出改造小组,本着实用、高效、高性价比的原则,投入50余万元购置了相关配套设备,实现了传输、播出系统数字化改造,电视节目质量显著改善。

四、两台合一,为筑牢发展基础、实现事业腾飞再添动力

第5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关键词 广播媒体;品牌化;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 154-0032-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更新换代的阶段上。新媒体以一个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着相互博弈,各自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吸引着自己的客户群。其中,广播媒体与其他媒体相比,具备着显著的特点,因此广播媒体的品牌化经营之路也遭遇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品牌的基本内涵及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品牌这一概念最初出自市场营销学中,品牌具体指的是用于识别销售商和销售群体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总和,并且利用商标能够将其用于其他销售商进行区分。狭义的品牌就是品牌本身的含义,而广义的品牌指的是一种载体,品牌建设是主要内容之一。

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品牌建设与品牌消费者是一种协定的关系,如果品牌建设成功的话,消费者在使用该品牌的时候,就会收获到相应的心理满足感。其次,一个商品品牌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消费者能够在很多商品品牌上找到自我形象的投射。再次,品牌可以向消费者展示该产品的特征、使用特性等。通过阅读品牌内容,消费者可以有效地获知商品信息,以避免由于使用不当带来的各种危害。

因此,对一个商品的品牌进行有效的品牌建设,既可以让商品本身迅速地吸引顾客的眼光,将商品的效益最大化的发挥出来,还能够让商品在众多的商品中凭借品牌脱颖而出,占领市场。

2 我国的广播媒体品牌化的主要现状分析

现如今,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认识到进行相应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在。但是比起其他媒体而言,我国的广播媒体品牌化建设力度还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根据2010年世界品牌实验室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世界品牌五百强中,我国能够上榜的媒体品牌仅有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在这个榜单上,与广播媒体相关的上榜单位仅仅只有3家,其分别为江苏广播电视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上面的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在世界范围内,相比起其他媒体而言,广播媒体品牌发展经营状况还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阶段。

3 广播媒体品牌化经营的具体策略

3.1 制作质量精良的节目

广播媒体要想赢得市场,且具有品牌价值,其制作节目的质量与素质是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广播媒体只有具有了品牌化的节目以后,才能带动整个广播媒体实现品牌化战略。质量好的节目是品牌价值的最主要支撑点,与其他节目相比,其占据着该频率的大部分市场收听率。

首先,该频率应该对自己的听众群体进行一个有效地细分,在细分的基础下,找准定位。因为市场巨大,想利用一档节目抓住所有听众耳朵的想法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找准目标人群,让一档节目为一群特定的人员服务,才能让一个广播节目更具价值。

其次,制作品牌节目,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是关键。例如,吉林新闻综合广播《晓声长谈》节目在节目名称、节目宣传语等方面下足功夫,想出了一些具有亮点的话语来吸引听众的注意。此外,内容别致、风格独特的节目编排、富有感染力的主持人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主持人钟晓直言不讳的逆向品评,加以正面的引导,张弛有度,引起听众浓厚的收听兴趣。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再次,良好的市场运作方式也是塑造节目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个新节目创办起始时期,应该对节目进行科学调研,合理策划,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市场上的有效信息。并在推广的过程中,注意形象宣传和营销工作。

3.2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节目宣传,让广播频率更加具有品牌性

在现如今新媒体层出不穷发展的今天,各种媒体形式竞争激烈,广播媒体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稍加不注意,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因此,在这样的状态下,创造节目的品牌效益,吸引更多的听众已经成为广播媒体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广播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传播媒体,其只能通过声音让观众进行对其进行了解。这与其他媒体相比,是广播媒体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局限性。因此,广播媒体只有利用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些大型活动进行有效的营销。这种线下的营销方式,既能够扩大广播频率与听众的接触面,又能够展示广播媒体的形象,并体现其实力。

例如,广播媒体可以利用其自身的舆论宣传效果,组织一些爱心捐款等,这样既能体现广播频率的人文关怀情结,又可以扩大广播频率的宣传力度,让广播更具有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总的来说,广播频率利用各种活动营销方式,对于提高电台收听率、品牌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3.3 持续延展创新品牌内涵,让品牌更加具有生命力

广播品牌属于众多品牌的一种,具有所有品牌都具有的一个特性就是有一定时间的生命周期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广播品牌都有一个由盛到衰的转变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因此,持续不断的创造新的品牌来替代旧的品牌,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

广播节目要想创新,就必须以节目创新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广播节目内容进行创新、对节目制作形态进行创新、对制作手段进行创新等来对广播节目的品牌价值进行有效打造,并通过这些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打造广播媒体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进行十七大专题报道的时候,就采用创新性的手段让节目换发了新的活力。其主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中国广播网上刊发各种关于十七大各种新闻、图片、视频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互动手段,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扩张报道渠道。通过于此来弥补广播媒体单一传声的局限性。

3.4 巩固广播媒体间的品牌联系程度,提升品牌的稳定性

现如今,我国的广播媒体大都存在着品牌层级多、品牌较为复杂的情况。但是各个品牌之间的相互联系却很弱,很多单个的品牌和上级品牌之间不存在相互的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广播媒体在进行品牌化经营进程中,加强各个品牌之间的联系程度,形成子品牌与主品牌的联动效应。这样既能够稳定广播媒体的整个品牌资源,又能够有效合理利用各种品牌资源,抵御各种传播风险。

第6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一、品牌建设内涵

“品牌”理论上讲,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建设就是指品牌拥有者对品牌进行的设计、宣传、维护的行为和努力。品牌建设的核心就是让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深深刻在消费者心里面去,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而针对供电企业来说,品牌建设,就是塑造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构建公司内外基于价值认同的信任关系,将优秀的企业品质转化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品牌建设与县级供电企业关系

品牌建设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五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五统一”包括: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和统一公司品牌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品牌建设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文化力。主要表现在:品牌建设能够增强县级供电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关注企业发展,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奋斗;品牌建设能够增强县级供电企业的吸引力与辐射力,有利于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推动企业发展。

三、如何发挥县级供电企业品牌建设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一)突出以人为本,明确县级供电企业品牌建设目标性

县级供电企业由于地域及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在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方面,面临的形势及任务也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要强调的一点还是“以人为本”这个要点,要突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着重抓好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思想意识关口,立足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教育和培养员工树立符合电力行业的品牌文化意识。在这方面要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牢记“四个服务”企业宗旨,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努力提升优质服务,树立电力企业品牌形象,提升客户满意度及社会知名度;二是树立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创新、奉献),认真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教育员工重诚信、讲诚信,遵纪守法、言行一致,忠诚国家、忠诚企业。深化“两个转变”,勇挑重担、尽职尽责,大力倡导勇于变革、敢为人先、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精神,立足平凡岗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用良好工作作风,展现当代电力工人精神风貌。三是深入推进“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战略目标(电网坚强、资产优良、业绩优秀、服务优质),狠抓工作质量管理。重点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及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健康稳定运行,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二)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县级供电企业品牌建设水平

俗话说的好,“蝼蚁之穴,以溃千里之堤”,用在县级供电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上也不为错。品牌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创建过程,创建一个品牌不易,守住一个品牌更不容易。点滴的马虎和松懈换来的可能是惨痛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处于全面深化“两个转变”,大力开展“三个建设”,积极构建“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关键时期,巩固现有的品牌建设工作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必须要夯实企业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基础。首先,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具备高尚的文化素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日常工作中将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形成合力,助推企业发展,使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与企业共同成长。其次,要发挥国家电网公司通用制度标杆作用,加强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管控和考核,使规章制度成为推动企业文化“五统一”落地的催化剂,让员工在规章制度面前不碰“红线”,助推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要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基础,不固步自封,走出去倾听客户心声,收集和整理客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之融入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实施过程中,使之溶化、沉淀为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宝贵经验,更好的为客户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丰富传播载体,增强县级供电企业品牌效应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品牌口号组合标识推广应用手册》规定,做好品牌标识推广应用和宣传工作,在办公场所、生产场所、电费票据等显要位置,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品牌标识规定悬挂、粘贴相应标识,提高供电企业品牌认知度。二是在充分利用好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网络媒体宣传工作举措,如微信、微博、QQ等,做好企业典型经验、党员服务队事迹、员工先进事迹等宣传报道工作,让网络微信、微博、QQ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新兴传播载体,发挥传播企业品牌效应的关键作用,对内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外弘扬正能量,全角度、多方位展示供电企业和员工服务社会发展光辉形象。三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做好与新闻媒体等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及时调节、消除企业内部和社会上不和谐的因素,营造“内外部”和谐的企业品牌建设发展环境,防患于未然,减少负面新闻及不和谐突发事件对企业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产生影响。

第7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动漫;品牌营销;传统文化

一、中国新媒体动漫品牌营销的优势

1、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予以支持。当前,文化产业得到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其中鉴于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为了提升其整体水平,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动漫产业扶植政策。2004年的《关于推动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影视动漫产业的重要意义与发展目标、战略及基本思路。2006年4月,由国务院转发的财政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等十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动漫产业链的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动漫产业的全面发展。后来国家层面上又进一步推出了相关的政策支持细则。这些扶持政策既有宏观层面的战略性指导意见,也有微观层面的具体实施细则与办法,可谓面面俱到,对于推动国产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产品目标群体庞大、市场发展空间大。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市场是非常广阔,潜在消费数量极为庞大。动漫产品最有消费能力、具备独立的生活或经济来源而且有消费意愿的人群主要还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根据调查,目前中国有5亿人直接阅读漫画或收看动画片,拥有最大的动漫受众群体,我国动漫70%的动漫消费者来自与“80后”与“90后”,少儿群体也是极为重要的主体。

3、互动传播性强,时空限制相对较少。新媒体技术克服了传统媒体如电视媒体的不足,解决了传统媒介下动漫产品严重受时间、地域的时空限制,实现全天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播出难、发表难、面世难”的发展瓶颈。在新媒体时代,动漫的品牌建设相应也有了更多的渠道与发展路径,其传播模式会更广泛、更灵活、更新颖、更有实效性。传统动漫的制作流程依赖于创作者的理念、偏好与构想,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动漫无论是内容选取上还是形式表达方面,出现了创意新颖、形式灵活的倾向,更加注重个性的展现,更加偏重休闲娱乐的诉求。新媒体动漫产业也逐渐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其互动机制的优越性。

二、新媒体动漫品牌营销的劣势

1、产品的开发模式与市场定位单一化。我国动漫产业依赖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在文化产业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民营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动漫企业的开发、盈利模式呈现单一化倾向,并没有形成具有整体规划考虑的产业链发展,同时,我国动漫产品的受众细分工作也还不够到位,分级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有些企业为了规避陷入文化误区的风险,甚至认为中国动漫行业所面向的消费者只适合面向少儿群体,而忽略了成人动漫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与发展。客观上这些观念与举措势必会使动漫的受众范围缩小。动漫产品的定位低龄化、狭窄化,其动漫产品也就很难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与趣味的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2、产品品牌意识缺乏、品牌传播体系不健全。我国动漫产业缺乏品牌建设的意识,没有造就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品牌与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难以招架日本、美国等国外动漫产业的挑战的困局,从而致使动漫产业很难通过创意制作来真正实现弘扬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也难以真正做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由于品牌建设意识的缺乏,在我国动漫产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企业各自盲目竞争发展,出现产品同质化、产业分散而难以最优化集中等问题。加之,国内动漫品牌传播体系的不完善与混乱,宣传渠道不畅通,机制不完善,最终妨碍了我国动漫产业实现良好有序的发展。

3、品牌营销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低。我国动漫品牌建设意识相对不足,品牌建设背后的巨大经济价值也多因法律体系不完善、消费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品牌建设维护不力等因素而未能得到切实的开发与维护。品牌营销中包括文化价值在内的社会效益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掘。例如,由于缺乏商标和品牌注册的保护意识,中国丰富文化资源中大量素材被国外企业无偿地改编、利用而返销国内或是走向国际市场。这不仅削弱了我国动漫品牌的潜在价值,损害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合法的品牌权益,也不利于抵抗国际动漫品牌入侵和动漫产业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双向结合,最终使得我国的动漫品牌的社会效益难以发挥出来。同时,动漫产品没有建立起有持久影响力、生命力的品牌,大量产品刚出版发行时影响不凡,但是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或是被其他产品所替代,难以集聚品牌的影响力。

三、加强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

1、更加注重题材选取与创意制作。在新媒体时代,动漫产品应该更加注重题材内容的选取与创意元素,顺应变化发展的消费需求,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开拓动漫产业的新商机。比如说,可以考虑漫画与其他类型的资源整合,带动周边产品的发展,幼儿亲子教育题材类动漫附加可以互动的环节,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况与点滴需求,提高产品设计创新力度,满足变化发展的实际社会的潜在需要。

2、完善相应的技术载体与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各方面的信息或是进行交流。新媒体技术也将为中国动漫产业及其品牌营销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通过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的媒介形式所能提供的各种服务,有意识地开发新媒体为新媒体动漫的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建立多样化、多渠道的创新动漫产品的技术平台与机制,实现动漫产品的多向、多层次、多渠道传播扩散,利用目前技术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动漫资源与提升产品质量。促成动漫产品网络化、技术应用多样化、消费群体普及化、产品供销立体化等全方位、网络体系化的发展格局,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动漫产品的立体化传播路径。

3、加强传统文化精神与审美意境的传承。我国动漫产品可以充分在文化营销活动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动漫产品的经济层面的优势,以增强文化价值、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学精神与审美意境为切点,为的动漫产品灌注厚重的文化精髓与鲜明的民族审美意境,从而培养中国动漫产业的品牌与形成鲜明的风格。我国动漫产业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审美意境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动漫工作者们找到如何为动漫产品注入文化元素的突破口。基于中国文化本身存在着意蕴悠长的文化精魂和审美意境,只要运用得当,中国动漫产品可以成为具有民族品性、审美意境不凡的最好标识与民族文化产业的最好代言者。还可以从色彩安排、艺术技术技巧的锤炼等角度进行发掘,从而增加动漫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附加值,为动漫产品的品牌营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郝振省.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第8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报纸广告媒介的特点

1、报道性和详细性

由于报纸是以文字叙述为主,因此,报纸上所刊载的消息,具有说服性和记录性以及强烈的说服力。因此,在电子媒介只能诉求品牌的时候,报纸媒介就可以发挥它详细报道的优势,将产品的性能、功用、优势、特点等信息传达给受众,让受众对产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这是其他很多媒体都不能做到的。

2、稳定性和信赖性

相对于其他的传统媒介,报纸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报道赢得了受众的信赖。对于一份有着很高信誉度和公信力的报纸,他们的读者也是受过教育、有着独立思想的群体,因此,对于他们的广告诉求要以理性为主,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

3、即时性

在印刷媒介功能中,报纸和其他媒介根本上的不同,是具有即时性,特别是日报,能及时传递最新的广告信息。出刊的周期短,因此,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出最新的消息。

4、计划性

当策划报纸广告时,媒介价值是按着计划性而评定的。换言之,即按照发行份数或分布状况而决定诉求地区和诉求对象。此外,一些企业产品的系列广告随着产品的市场周期变化,须经过周详策划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推进,这时广告分期推出而又不失连续性、计划性,选用报纸媒介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因此,有了以上特征的报纸作为广告媒介,其优势是很明显的,如报纸的版面大、篇幅广、可供广告主充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报纸的编排灵活,使得广告文稿改换都比较方便。在发行上,报纸的发行面广,覆盖面宽。另外,报纸的发行对象明确,选择性强。报纸的发行区域和接受对象明确,发行密度较大。

虽然报纸作为广告媒介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现代众多新媒体层出不穷,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平面媒体仍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认为报纸如果能从自身出发,找出新思路新路子,一样能在竞争激烈的广告争夺战中获得机会,而报纸自身的品牌建设,就不失为一条给报纸突围的道路。

报纸的品牌构建

1、品牌建设对于报纸的作用

在报业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加强报纸媒体自身的品牌建设将对报纸工作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化认知,培养读者。第二,整合运作,提高效率。第三,提升报纸价值,促进媒体扩张。品牌建设给报纸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实现报纸的深度经营、跨媒体联合经营、跨地域经营等多种经营,从而极大地提升报纸的价值实效。

2、报纸品牌建构

(1)树立品牌意识和理念

报纸要树立自己的强势品牌,首先自身要具备“品牌”意识和理念。只有经营报纸的各类人员用这样的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扎实围绕“品牌”的建设,才能够集中力量,做到有的放矢。

(2)重视自身品牌推广和品牌形象的提升

品牌是宣传的结果,没有宣传就没有品牌。报纸自己作为一个广告媒介,对于自己品牌的宣传和树立,必然是当仁不让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其他媒体为自己做品牌宣传。

(3)精心策划,提升品牌附加值

品牌需要建立,而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则需要不断维护进而加深其影响力和附加值。这是报纸媒体乃至其他所有媒体都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媒体的品牌附加值是一个无形的资产,能够使媒体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消费。

报纸品牌对广告的影响

一份注重品牌建设的报纸,一个有着良好品牌的报纸,会使广告主有足够的信心对其投放相应的广告。

1、报纸品牌决定了报纸的定位。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单一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已经被各种媒体分割得十分细致,细分市场环境下的报纸媒体只有用精准的定位来满足受众个性化的要求。可以说,定位是报纸品牌的核心,没有定位,品牌建设就无从谈起。

2、报纸定位是固定读者群的有力支撑。合适的报纸就是给合适的人看的,报纸的定位不同,说到底,就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报纸受到地域限制的时候,精确的定位则是划分读者的最佳方法。当一份定位精准、品牌稳定的报纸出现的时候,必然能够吸引最适合的读者去阅读它,而报纸所散发出来的文化积淀和气质,都是在读者群中制造认同和归属感的最佳武器,有了这样的武器,就能把读者牢牢地固定在自己的受众范围之内。

第9篇:媒体品牌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小城市;品牌;建设;发展

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而言是一张名片,也是外界接触该城市的第一道窗口。城市品牌可以对外宣传城市文化的特点特征,给予人们了解城市的首印象。城市品牌的内涵比较广泛,涵括了政治、经济、生活、历史,还有生活环境、公民总体质素、社会环境等方面。城市品牌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城市发展进入一定高度之后,城市品牌的打造往往是城市管理机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决策的重点。而对于公民而言,城市品牌是培育城市归属感的关键。总而言之,城市品牌在城市发展历程中是占有决定性作用的位置。

尤其对于不是一线城市的地级市或县级市而言,培育城市品牌可以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从精神上、理念上建立城市的文化传统,极大地提升市民生活的品质。当地的居民也会因独特的城市品牌而萌生对城市的认同感,进而培育归宿感,使市民更愿意在当地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同时,良好的城市品牌可以增加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有利于发展城市的旅游行业及吸引投资。因此对于这类中小城市来说,培育和发展自身的城市品牌是现在及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城市在培育和发展自身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意识缺乏、创新不足、产业支撑不够等。

1.中小城市品牌建设的问题与现状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不管是城市的管理层还是国家政府,都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的品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不同于一线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品牌建设缺乏大城市先天的优势,而且或多或少地存在后天的不足,因而在自身品牌建设道路上走得越发崎岖不畅。

1.1品牌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不当

在中小城市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管理问题,例如品牌的定位、设计、推广、以及管理等问题。而大多中小城市在自身的品牌定位方面都存在着混乱而单薄的现象,例如某些城市单一地根据自身的煤炭资源优势而将自身定位为煤城,而忽略了城市内部的其他品牌优势;也有部分城市片面地看待城市的品牌定位问题,认为城市的品牌建设仅仅是做广告、喊口号的形式主义,而没有将城市的品牌建设变成一个系统的建设工程和战略去施行。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在品牌推广方面也存在着策略不当的问题,在对城市品牌进行宣传的时候,注重推广外在城市形象,而忽略城市的核心凝聚力的关键性。

1.2城市核心品牌内涵建设力度不足

城市在自身的品牌策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空有表面的品牌设计而没有内在的品牌内涵建设。当城市的品牌建设沦落为空洞的喊口号而没有内在核心思想的支撑时,城市的品牌建设就变成了一棵空心大树,根本经受不住任何风吹雨打。此时,相关的城市品牌管理和建设部门就应该注重城市自身核心品牌形象的建设,打造真正属于城市并且能够体现城市突出标志的品牌形象,加强城市的核心内涵和城市凝聚力建设,同时还要动员民众、社会相关组织、企业等组织或人员共同参与到企业的品牌建设中去。

2.中小城市品牌建设的步骤

对于中小型城市进行城市品牌培育还没一套完美的方法,但是一个基础的培育过程应该要有五个重要的因素,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是基石,城市品牌的设计和创新是核心内容,系统、科学的营销传播方式是关键,多方面的共同推广是城市品牌的传播宗旨,增强城市的实力是根本目的。因此,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培育和发展城市品牌需要一套整体化系统化的建设流程,而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引入城市中多方面力量,协助推动进程的前进。这个过程总体上分为组织的建立、平台的打造、内容的丰富、营销的发展等步骤。

2.1组织的建立

城市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流程,因此在整个培育过程中需要一个组织对活动的进行进行管理及决策,因此建立城市品牌管理组织是培育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而管理组织不是单一的组织,其应该包含三种不同职能的不同组织。首先是城市品牌项目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对城市品牌的方向加入创新创意,并对项目的运行进行管理、经营;城市品牌工作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对品牌理念进行扩展以及组织之间的沟通。该组织成员主要由政府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经济发展部门的工作人员、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城市品牌指导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应用科学眼光及方法对城市品牌的培育方式及方向进行指导,该组织的成员主要由金融商业方面人才、高校学者、政府发展部门成员等组成。三个组织相互协作,为整个城市品牌培育过程提供组织管理作用。

2.2平台的打造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渐渐变得多样化,而媒体对城市品牌的宣传和管理而言具有像载体一样的功能,因此在城市品牌的培育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建设城市的官方网站,打造一个培育城市品牌的平台。在官方网站上要详细介绍城市品牌的内容,并加入城市的生活、经济、风俗等新闻内容,使得城市的事实消息得以往外传播。

2.3内容的丰富

一个完整的城市品牌内容需要包含品牌的视觉识别、城市品牌的文字资料和实际产品、城市品牌的形象图片和视觉的识别的应用等,而城市品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内容,因此培育城市品牌必须要对其内容进行丰富。

在培育过程中,城市品牌的项目组织要创建城市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对其使用方法进行规范,例如对品牌中的标志进行组合,对字体和颜色的应用进行统一。城市品牌的文字资料和实际产品是包括了品牌的宣传手册、宣传影片、标牌挂旗、资料袋等可以在生活细节过程中对品牌进行宣传的产品。与此同时,对于城市品牌的视觉识别,需要制定相关的资料说明及使用标准,促进外来机构或个人对城市品牌进行剖析了解,力求向外界传播一个准确的品牌内容。

2.4营销的发展

营销对于城市品牌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品牌营销的主要渠道有:政府部门传播、节日活动传播、外地的媒体传播。政府部门可以对城市内的车站、街道、地标建筑等地方打造营销平台,借助流动人口作为品牌营销的载体进行传播。在一些节日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把城市品牌融合植入其中,达到推广的效果。要着重于吸引当地的重要群体,例如高等学府、研究院、商会等,推广城市品牌并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对于城市品牌的营销还要延伸至外地,因此还要选择一些外地的优秀媒体进行城市品牌出传播,可以与外地媒体相互结合,进行共同传播。也可以与临近城市合作打造区域性城市品牌进行传播,加大影响力度。

3.结语

城市品牌的培养和发展对城市建设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于处于二线、三线的中小城市,相对而言缺少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培育和发展城市品牌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有利手段之一,所以培育和发展城市品牌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势在必行。(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参考文献:

[1] 郝胜宇.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01)

[2] 寇非.城市品牌传播中的城市广告探析[J].新闻战线.2009(02)

[3] 金定海.城市品牌如何塑造与传播[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