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健康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杭州地区的7家健康体检中心、5家健康管理公司、6家健康保险公司作为调查机构,对各机构主管及营销管理人员共200名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当前市场对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健康产业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情况。问卷各条目得分统计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重要为5分,重要为4分,一般为3分,不重要为2分,非常不重要1分。
1.3资料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和构成比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参与调查的有18家健康产业相关机构,接受问卷调查人员共计180位,其中健康体检中心参与调查人员有89名,占49.44%,健康管理公司及相关机构37名,占20.56%、健康保险公司54名,占30.0%。被调查者对“健康管理”非常熟悉的为13.3%,较熟悉的为35.6%,一般的为36.7%,不熟悉或很不熟悉的分别为8.3%和6.1%。
2.2健康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对未来健康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情况,68.9%调查对象认为需求非常大或比较大;认为需求一般的占27.8%,见表1。对各机构负责人访谈,其中65.6%的调查机构表示目前非常需要健康产业营销的毕业生。2.3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3.1知识需求情况
“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所需知识重要程度”各条目得分呈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进行描述,得分最高的为健康保健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营销学知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法学知识、其他相关知识及经济管理知识,见表2。在所有知识中最重要的三项选择中,选择健康保健养生的为137位,占总人数的76.1%,其次是医学基础、营销学知识,如表3。
2.3.2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素质要求
被调查者认为健康产业营销人员最需要的是能力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实践经验、学习能力,在校获奖情况,人际交往能力等),有166位被调查人选择,占总人数的92.2%,其次是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专业软件的应用等),有148位选择,占总人数的82.2%,再次是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等),有144位选择,占总人数的79.4%。其中,健康管理机构选择最需要的素质位于前三顺位的分别是能力素质(92.6%)、思想品德(85.2%)、专业素质(75.9%);健康体检中心选择最需要的素质位于前三顺位的分别是能力素质(93.3%)、专业素质(87.6%)、思想品德(83%);健康保险公司选择最需要的素质位于前三顺位的分别是能力素质(89.2%)、专业素质(78.4%)、思想品德(64.9%)。
2.3.3机构选拔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影响机构营销人才选拔的因素得分呈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进行描述。影响营销人才选拔得分最高的前3位因素是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团队合作意识;得分最低的3个因素是毕业院校的名气、外语应用能力及学历。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3项选择中,111位被调查者选择了综合素质,占总人数的61.7%,其次是思想品德(占总人数的41.7%),第三位是对健康专业知识运用能力(26.7%),见表4。
2.4健康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领域
目前健康管理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领域的情况详见表5,被调查人员普遍认为健康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的领域为健康管理及养生方面的知识培养(67.2%)、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62.8%)、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45.6%)。
3讨论与建议
健康产业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5]。健康产业营销人员除具备一般市场营销人员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健康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营销专业化的要求。健康产业营销专业应该培养适应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营销管理人才。
3.1健康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大
本次调查中96.7%的人员认为市场对其营销人才有需求,大部分机构迫切需要毕业生。因此,健康产业营销专业的设置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健康管理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个别高校开设了健康管理专业,针对健康管理产业的营销人才培养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对于其培养目标和课程架构的设置还需要调研和讨论,需尽快制定并修订完善,其培养方案要符合健康产业尤其是健康管理产业市场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3.2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健康产业的需求
新兴的健康产业对营销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是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营销管理和经济法律知识,还要具备医学和健康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本次调查显示,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最重要的是能力素质、其次是专业素质;“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所需知识的重要程度”评分最高的为健康保健养生知识,其次是医学基础知识和营销学知识。健康产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平台课程基础上,需要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学的知识;熟悉市场调研、服务营销、企业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理论。健康保健养生知识被认为是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最重要的知识体系之一,借鉴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建议设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大知识体系,增加健康保健养生及健康管理知识体系[6]。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随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57所。从培养院校来看,不仅有综合类院校,还有财经类、理工类、农学类、师范类、医药及政法类院校,其中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药类院校为15所。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以某校为例或基于院校的优势学科背景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15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总结医学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
我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以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突出与医学相关的特色。总结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医疗保险特色、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以及健康管理特色。也有医学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综合类院校相近,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
与上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医学院校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均以公共管理学为核心,又分别设置与人才培养特色对应的主干学科,如医疗保险学、金融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管理类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群、经济类课程以及与特色学科对应的课程。其中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在医学院校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开设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完成该专业学生医学背景知识的培养。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详细的医学课程,如生理、生化、内外妇儿等医学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践、专业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其中少数医学院校在学生学完医学相关课程后安排学生到医院临床科室实习。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主要分布在医院医保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机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
(四)讨论
通过比较分析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均依托医学背景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为主。同时各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知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特色不突出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力求突出医学背景特色,但是从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分析,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工作的毕业生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才培养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医院医保部门招聘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少,而且医疗保险岗位对医学的要求又较高,用人单位一般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该岗位,对非医学专业的社保人才拒之门外。二是学生医学知识不足。由于学制有限决定了该专业不能开设全面的医学课程,大多数院校以医学概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而本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在学习医学相关课程时普遍存在较大困难,往往丧失信心,只是应付考试,这就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医学知识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缺乏标准
比较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同类院校之间差异大。各医学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但各院校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数量和课程内容差异非常大。二是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很多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医学类、保险学类、经济学类等等课程构成,但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主线逻辑,主要课程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之间融合性较低。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少。很多医学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见习实习作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大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二是实践教学设备少。该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往往以课程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大部分学校没有该专业的独立式实验室,更没有实验设备和软件。三是实践教师缺乏。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大部分教师仅仅完成理论授课,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少。同时专业教师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推进,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这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了契机。医学院校在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调研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医疗保险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科学确定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基于统一规范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依据,首先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医学背景优势,围绕国家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为目标,突出医疗保险特色。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融合性,通识教育课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系统安排。专业课应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提炼社会保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依此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基于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
由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存在与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不同行业中,因此针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多元化设计。多元化设计可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中体现。根据专业特色可自主设置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商业健康保险方向、健康管理方向、老年社会保障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既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由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医学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是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强化校内实验。通过开设《社会保险经办实务》、《综合管理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校外实践。通关系统指导和培训,要求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到基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保险公司或医院医疗保险部门开展实践与调查活动,计入必修学分。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四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环节。综合实践除包括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外,还应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等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强化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认知。
作者:李华业 单位: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59-63.
[2]王玉枚,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86.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财经类院校为例,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4):30-33.
[4]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高教论坛,2014(10):57-60.
关键词: ICF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启示
一、《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1.从《国际残疾分类》到《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随着康复事业的发展和国际范围内对残疾人事业认识的不断深入,专业人员发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残疾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存在忽略主观障碍和环境重要性的不足。因此从1996开始WHO制定了新的残疾与健康分类体系――《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并在2001年5月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予以通过。此后,ICF在世界各地的健康和残疾相关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2.ICF的理论模式
ICF是WHO应用于与卫生有关领域的分类系统之一。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以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
建立在社会模式基础上的ICF,是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性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它认为残疾性是个体的特性和社会环境共同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因此,对残疾问题的管理要求有社会行动,要求改造环境,以使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3.ICF的基本特征
ICF是由专家和残疾人士共同制定的。它的内容反映了功能与残疾的7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广泛性,它可以应用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人;②平等性,强调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不同健康状态的个体在参与社会生活时,均应平等;③准确定义;④使用中性词语;⑤结构与功能分离,将身体结构与功能缺损分开处理;⑥用中性词“活动”代替“残疾”;⑦用“参与”代替“残障”。
4.ICF的应用范围
ICF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可以应用于保健、保险、社会保障、就业、人权、科学研究、制定计划和政策、教育和训练以及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具体可应用在数据采集和编码的统计工具,测量健康状态的结果、生活质量或环境因素的研究工具,用于评定的临床工具,制定社会政策的工具和用于课程设计、确定认知和社会行动需要的教育工具上。
二、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这样的人。
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学校、学科(或专业)和课程三个层面可分为宏观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或专业层面人才培养模式和微观人才培养模式。
2.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培养特殊教育一线的孤独症专业人才,应该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条件,并根据具体课程,采取科学的培养方式培养适应孤独症教育需要的专门人才。
三、《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1.ICF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启示
ICF已经使医疗卫生事业、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国际接轨。它揭示了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健康状况和背景性因素(即环境和个人因素)间交互作用和复杂联系的结果。因此,为适应康复发展的需要,孤独症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康复理念,能够从事孤独症康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ICF“身体功能和结构”类目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目前孤独症研究还未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孤独症个体在身体结构上存在特异性的变化。因此,ICF“身体功能和结构”类目中与孤独症密切相关的是其身体功能领域的分类。其具体为精神功能、感觉功能与疼痛、发声和言语功能3个方面。(1)精神功能方面包括:①整体精神功能中的意识功能、定向功能、智力功能、整体心理社会功能、气质和人格功能、能量和驱力功能、睡眠功能;②特殊精神功能中的注意力功能、记忆功能、心理运动功能、情感功能、知觉功能、思维功能、高水平认知功能、语言精神功能、计算功能、序列复杂动作精神功能、自身体验和时间体验功能。(2)感觉功能与疼痛方面包括:视及其相关功能、听和前庭功能、辅助感觉功能、疼痛。(3)发声和言语功能方面包括:发声功能、构音功能、言语的流畅和节奏功能、替代性发声功能等。
以往对孤独症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往往注重从孤独症的症状学角度促进其对孤独症具体表现的掌握,如: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和沟通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兴趣、智力障碍等。因此,专业人才在理解孤独症时,通过的是对孤独症障碍的掌握而不是功能的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会使专业人员面对个体时,用以往学到的知识去直接衡量个体是否满足诊断的条件,从而使诊断的结果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从而得出过于单一的是或非的结论。
ICF的身体功能类目提示对孤独症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除了要求其掌握症状学的各种特征外,同时应对孤独症的具体的功能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
3.ICF“活动与参与”类目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ICF“活动与参与”类目的9个子类目均与孤独症密切相关即学习和应用知识、一般任务和要求、交流、活动、自理、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主要生活领域、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目前孤独症专业人才掌握和运用的综合性康复手段主要是国际普遍运用的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ABA)、结构化教学(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这两种方法主要是从技能掌握的角度对孤独症个体进行康复,着眼点往往比较局限,对孤独症个体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足,不利于其可持续性和全面发展。
ICF的“活动与参与”类目提示对孤独症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应综合考虑目前现有的所有针对孤独症康复的方法,从“活动与参与”类目的各个分类角度进行干预手段的综合知识掌握。
4.ICF“环境因素”类目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ICF“环境因素”类目中的5个子类目均与孤独症密切相关,包括用品和技术、自然环境和对环境的人为改变、支持和相互联系、态度、服务体制和政策。在目前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关环境因素对孤独症的积极作用的教育内容基本处于零散的知识点介绍状态之中。ICF“用品和技术”子类目提示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充分让其了解有利于孤独症个体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个人生活用品、通信用品、教育用的用品及文化、娱乐及体育的用品。ICF“支持和相互联系”、“态度”2个子类目提示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中,其应该掌握不同的角色个体(如:大家庭、朋友、同伴、邻居、社区成员、处于权威地位的人、处于从属地位的人、个人护理提供者和个人助手、陌生人、驯养的动物、卫生专业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在孤独症康复过程中所能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从而避免不良因素的发生,促进积极作用的发挥。ICF“服务、体制和政策”子类目提示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应注重各种相关政策、法规的知识掌握,如:社会保障的服务、体制和政策;卫生服务、体制和政策;教育和培训的服务、体制和政策;劳动和就业的服务、体制和政策等。
5.ICF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其他启示
ICF是综合分析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的系统性工具。因此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学生整体观念的建立,使其充分认识到孤独症回归社会是孤独症个体功能提高、孤独症个体活动和参与能力增强及社会和环境的支持力度增大3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估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应引入ICF的理论。除以往的诊断评估类教学内容和发展性评估教学内容外,还应补充功能性评估、活动和参与能力评估、社会和环境状况评估3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企业;参与;主动性;高职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吴江贤(1973-),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实验师。(江苏?江阴?2144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资助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ZZKT093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56-02
高职人才培养必须立足长远,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机制,让企业不断更新现代观念,不断转变工作作风,面向就业市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内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市场化的人才需求推动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明确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寻求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利益共同点,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全程参与办学,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科学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职业教育需求,寻求企业的利益切入点,通过企业全程参与高职教育,将高职院校发展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全过程。增强企业主动服务意识,在制订企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将企业发展规划与高职学院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充分考虑企业长期经济利益的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法和措施。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同步发展,达到双赢,使企业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真正依托,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依托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专家参与融入高职学院内部治理,共同研究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企业委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学生授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方面发挥企业专家的指导作用,使毕业的学生适应就业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降低学院办学成本。
江阴新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成功案例,根据生产基地自身对外承接业务需求,对内培养方案全部依照企业技术要求和岗位特点进行。参照基地现场科研设备设置电气控制等课程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和机电技能调试训练模块,教学模式依据企业现场环境构建,编写企业现场电气控制实训项目教材组织教学。一方面,企业主动参与到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使学院的专业建设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同步发展。企业不断向学校提供与时更新的教学设备,不断缩短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一线距离,实现企业化的岗位培养途径。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院教学大纲修订和培养方案的制订,结合企业实际主动探索工学结合途径,根据企业需求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和拓展。
通过企业直接参与高职教育办学,依靠企业的资源优势,将企业职业岗位特点融入专业和课程建设,增强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培养直接为企业所用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二、企业参与项目教学,利用平台获得效益
依托企业参与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装备、人才等优质资源,将相应企业技术人员的开发成果和企业大量的技术资料(特别是企业的重大科研项目)充实到教学内容,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企业参与项目教学是指依据企业具体的科研或生产项目,以项目为教学合作基础调整相关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制订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具体项目内容由校企双方商定,通过项目合作过程来完成和实现人才培养工作,其优点在于:校企双方根据项目需要,互派人员交叉到对方任教或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及项目所需的物质条件,学校为企业培训学员,企业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机制,以项目为载体和纽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企业利用高职院校的软硬件资源平台,将学校作为企业新技术的研发地,建立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提供各类在职培训及人力资源保障。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的前沿技术、新工艺写入教案引进课堂,将课堂设置在生产现场,教学内容利用企业现场实例,形成“专业+项目”、“专业+车间”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展现独特人才培养优势。
企业充分利用高职院校预就业平台,让企业获得间接经济效益。预就业是指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及人才培养规划,选拔二年级优秀学生作为自己的人才储备与培养对象。通过与学生签订预备就业协议,明确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实施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毕业前,根据岗位需求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践期间企业付给学生适当的劳动报酬。
三、企业参与教学评估,培养企业特征人才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2-003
1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按照人才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是指区别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工程型人才和技能技术型人才 [1],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一般由普通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心理学人才即属于技能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咨询、治疗和心理教育等实践领域工作。 钦州学院作为一个刚升本的本科院校,在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上,体现出了如下的两个特色。首先是应用性, 根据我院的功能定位,我院将重点打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师范性,由于我校是由师范学校转型而来,因此师范教育是我们的强项,我院各二级学院都开设有师范专业,同时还有专门进行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我院所有的学生都可非常便捷的报考教师资格证,这为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又拓宽了一条道路,目前全校每年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特别是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一边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证书,一边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这样毕业的时候就能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2],既可以从事心理健康工作,又可以从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校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将具有综合性大学、医学类院校和其他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不具有的优势,这将极大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我校作为广西沿海唯一的一所有师范专业的本科院校,每年都为钦北防三市输入大量的教育师资,为地方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应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1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遵循三个重要原则。第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对于应用心理学的人才需求,主要是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从业人员,因此我们在设置应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主要开设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第二,以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为前提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办学能力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不盲目扩招,尽量做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需要,目前,我们每年的招生规模控制在120人左右,这是根据市场需要和生源情况以及我们的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来共同确定的。
2.2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模式
在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上, 采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可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有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比如,我们将实践基地建在中小学和各心理咨询机构,方便教师获取研究素材进行教育研究;另一方面,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企事业单位中进行专业的见习和实习对于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从大一起,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或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见习或实习,这对于他们实际掌握专业技能、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回到学校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等都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的科研成果对各中小学的实际教学和各心理咨询机构的理论指导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促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也为各心理咨询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2. 3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其中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应用型人才应做到一方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具备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具备较强的二次创新与知识转化能力。 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具备社会工作能力和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在中小学和其他教育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以及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从事人才测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素养之外,还要具备非专业素养[3],即注重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4]。以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为例,我们对于应用心理学人才的人才素质要求为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应具备如下的心理和行为素质:具有良好的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洞悉他人心理的能力,能很好的调控自身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完善的人格,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是一个乐于助人、有爱心、有耐心,遵守伦理道德、能为他人隐私保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2.4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考核机制中,我们按照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三要素并举,坚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打造平台+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课、专业技能课和综合素质提升课。其中理论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以及为实现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而开设的文理结合理论课;同时,专业技能课分为两个模块,培养不同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此外,我们还设置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任意选修课。
以下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2.4.1 课程设置:理论知识课+专业技能课+综合素质课
理论知识: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文理结合的理论课
公共基础课:计算机、英语、体育、斟酌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专业理论课: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应用理论模块一: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婚姻与家庭咨询、精神病学基础、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心理咨询方向)
应用理论模块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济学、劳动法、组织行为学 、企业文化、公共关系学、职场心理学、组织管理、消费者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方向)
文理结合理论课:数学、生命科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模块课+综合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模块一: 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SPSS 、团体心理辅导、社会调查与访谈技术、心理咨询技术、幼儿智力开发
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方向)
专业技能模块二: 社会调查与访谈、组织形象策划、人员培训、心理测量与统计、SPSS、人员素质测评、薪酬与绩效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方向)
综合专业技能: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办公自动化
综合素质: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化学、人类学、逻辑学、伦理学
2.4.2 实践教学。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我们的实践课程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包括专业技能课的实践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课外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实习、见习。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很多的专业理论课程当中也加入实践环节,如 心理统计学、管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内实践又分为实验和实践两部分,实验,如实验心理学、人体解剖学有专门安排实验课,在这些实验中既有验证性实验,也有综合性实验和涉及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外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包括开展心理知识竞赛、 心理演讲、心理征文、校园心理剧、 团体心理辅导等多项活动[5]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为依托来实施。校外实践则是让学生到校外开展各种心理实践活动,除了定期的见习、实习外,还带学生参与社区、企业、学校、医院、部队的各种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公益讲座、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测评等,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3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在教学模式上,遵循“理论联系实际、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的原则,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可在课内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进行,甚至可以一边进行实践操作,一边进行理论教学,如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学习生进行咨询理论、咨询方法技术的指导。在考核机制上,与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模式相对应,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考核机制。对于获得科技竞赛奖、获得专业证书如心理咨询师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获得实践创新学分,记入总学分。对于实践类课程,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分,如根据某一个案情况制定心理咨询方案,就某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管理方案等,加大实践和创新环节在考试考查中的比重,考试中尽量减少记忆部分,增加实际运用部分的考试。为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教学体系,我们对评分机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环节的考察。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分值比例:课堂发言、作业成绩占10%,期中考查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总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上,既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具备高能力和高素质,以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迎接社会的挑战和挑选,更好的服务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
2程,王大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2(7).
3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 高教信息参考, 2008( 1).
2013年10月5日,由上海电机学院主办的“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十个国家的60余所高校的校长和专家出席。论坛旨在通过探讨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教育生态学视角中的大学发展以及中国教育生态中的人才培养等问题,呼吁社会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态环境,为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新时期高等教育生态的合理诉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逐渐暴露出来。在新时期,需要对大学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再审视、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生态位进行再界定、对大学人才培养战略进行再选择,从而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选择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战略。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生态,并指出在新的生态环境中高等教育要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确定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他认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多样性”,表现在人才不仅要满足社会不同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还要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前,高等教育的问题主要有:精英路线与大众化教育的矛盾,主要是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培养目标单一拔高;企业众多与实践条件欠缺的矛盾,主要是规制动力欠缺;教育与科研的矛盾,主要是评价标准失衡;学历与就业的矛盾,主要是总量与结构的问题;此外,高等教育的改革路线也不清晰。要解决这些矛盾,高等教育需要回归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宏观上,要改变观念,全面考虑学校的顶层设计,发挥学校的自和积极性,体现学校的特色;在微观上,要顺应社会变化,注重教育内容选择及教学方式创新。
应用性本科院校作为高教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态位”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从教育综合改革的角度,杨金土提出,要改变应用性本科教育“生态位”低下的状况,必须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整体回归教育本质,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总体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综合的改革和建设。
大学生态的创建
大学生态的创建是大学生态的修复和治理,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生态治理举措最有利于回归大学的本质理念、释放大学的本质功能以及促进大学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最根本、最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其组成要素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内生力量。因此,大学生态的创建必须贯穿和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原机械工业部教育司副司长郝广发认为,大学的生态建设因社会制度、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新时期的现代大学应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创造生产和传承知识的源泉、为社会服务的强有力机构。这样的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环境,包括一流的师资、设备、校舍和先进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教育方式、评价方法,最核心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质量。其次,大学的运行是大学生态建设的保证,它的运行应该是文明、自由、有序、高效、团队的活动。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完成创造、生产和传承知识的重要任务。
创建良好大学生态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才培养,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提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根本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归根结底在于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是大学生态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大学生的成长是个系统的工程,在空间序列上包括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在时间序列上涵盖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感知的优劣,是对高校教育质量产生好恶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我国大学生专业成长的效果。我国大学应当遵循大学生成长的基本特点,构建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成长质量。
关键词: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学徒制;人才培养;老龄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75 -03
一、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人才供需失衡概述
1999年开始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2033年左右将到4亿,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度居世界之首,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社会问题凸显。人口老龄化即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未来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社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领域。
我国老龄化问题要求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用来适应社会各层面的需要。但目前我国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落后,层次单一,仍未构建起完整独立的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教育体系:在我国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保健等涉老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不多,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很少,职业化、标准化、高层次的养老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稀缺,严重制约了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福建省未来对老年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潜力巨大,对从业人员的数量、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提出新要求。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38个,其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48个:养老床位数从2005年的1.8万张增加到6.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从4.8张增加到14.96张。各种涉及养老服务的机构增长较快,但人才需求增长比例高于设施条件的增长比例;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老龄化人口的市场消费需求正向高质量和多元化发展,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2/3左右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约5万人,不能适应规模巨大的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潜在需求约1000万)。因此,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学徒制”培养势在必行。
二、推行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培养可行性探讨
“现代学徒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广。德国非常注重职业教育,从娃娃期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健全,学历提升和职级晋升渠道相对完善,职业教育同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创现代学徒制育人的国家,主要特点是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两重身份,解决了老龄化发达国家用工问题,同时也是工业强国德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多为研究型理论性大学教育,导致的直接问题是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无法满足现有工业企业或服务型企业对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难过问题;同时每年大量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面对就业,情况复杂形势严峻。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大幅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刻不容缓。2015年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教育部也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于2015年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其中试点地区17个、企业8家,高职院校100所。福建省教育厅从2016年也开始全面放开各专业学徒制的申请,2016年确定6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培育学校。
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建设优势能解决养老人才的供需矛盾。健康养老行业为朝阳产业,养老方式日渐多元化,各种涉老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不同。调查发现,现有涉老服务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年龄范围为30~50岁,中年妇女,学历普遍较低,受过专业职业教育较少,服务质量很难令人满意;甚至较多涉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为中途转岗人员,有老年保健、管理、服务等的专业知识背景的中高领导很少,这些作为行业领导者急需专业培训来满足快速老龄化社会对具有顶层设计能力的管理团队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养老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除了几个知名院校外,多数院校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养老人才层次定位与现在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不能完全吻合:多抵饕针对养老机构的人才需要,而急需的养老护理员或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地产、一些高端养老企业如康复保健、养生旅游、心理护理、社会工作、膳食营养干预等的要求兼顾很不够;现有的校内培养方式存在着“象牙塔”现象,实训面对的是“护理人”和冷冰冰的器材,与老年人、涉老企业的设施设备的接触较少,很难真正掌握与老人的沟通技巧和养护技能,这样就很难满足当下“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理念。
如何把企业的资源与高校的优势良好结合,实现政府、涉老企业与高校的双赢,构建福建养老PPP模式,发挥高校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利用涉老行业企业先进稳定的实训资源,政府民政等部门的政策优势,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才是正确途径。首先,健康养老企业或机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基地,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所接受现实人文环境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能直接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践能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知,培养工作热情,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率;其次,让专业教师到健康养老行业挂职锻炼扩充教师行业知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引进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壮大,也解决职业院校生源问题;再次,当前受传统观念、职业社会声望低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低。即使是长沙民政学院办学历史有二十多年,但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也仅限二百多人,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为高校、涉老服务机构人才培养搭建桥梁,而且深度合作后实现资源、知识、技能共享会促进健康养老行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难题。
三、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两点建议
一是关于学徒制生源及培养目标的建议: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认为应届新生依自愿原则可遴选为企业学徒制员工,企事业优秀员工可被推荐为职业院校学历教育的学生。签订联合培养合同和就业协议,进行二元育人,优先录取具有高中文凭的农民工子女及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并根据员工能力知识水平分班分层培养。学习结束后,经社会、企业、学校多方考核合格,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后颁发毕业证书。生源定位:1.学院在校生: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根据综合学业成绩择优遴选,健康养老相关行业企业根据企业建设发展要求直接参与面试,签订三方协议合同。2.健康养老相关行业企业推荐内部优秀员工(高中毕业一年以上,初中毕业三年以上),结合考试综合成绩择优遴选(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共同组织入学考试:笔试成绩50%+技能考试成绩50%),合格者成为学院的学徒制学生,签订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三方协议合同。3.民政部门、公立或民营养老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健康养老行业企业推荐的学徒制委托培养人才:结合考试综合成绩择优遴选(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共同组织入学考试:笔试成绩50%+技能考试成绩50%),合格者成为学院的学徒制学生,并与民政部门、公立或民营养老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健康养老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培训培养企业签订学徒制委托培养四方协议合同。我们考虑到学生学习及实践能力,要求生源需高中毕业1年以上,初中毕业3年以上,以三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进行培养。培养在适应养老机构、社区或居家养老、养老地产等涉老行业,具有爱心、公益思想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老年政策法规、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管理等知识,掌握中医药康复保健、心理干预、老年营养咨询与干预、老年护理等老年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能为中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乐、健”(即医疗、养生、护理、快乐、健康五位一体)的涉老专业健康技能人才。
二是“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措施的建议:“学徒制”人才培养最大特色突出企业理念,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是监控和教学标准制定的问题。要保证以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为基础的教学质量,关键是在民政部门-高校-企业学校遴选“双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制订课程模块,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的适宜技术开发及标准制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彼此建立教学\行与质量三方督导的监控体系,在学院、教研室二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上,纳入行业企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学院、教研室、企业 “三级监控体系”,对教学全过程科学、规范、系统地运行监控,保障各方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因此提出几点要求:1.合作企业即教学培训基地的控制。要选择有实力、具有先进设备和管理、形成规模效益的行业龙头企业,生产性实习场所需覆盖生产、实训、经营等部门,本身具有或在高校帮助下建立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且在建设实训室、实训基地上有投入有保障,发展规划与高校培养人才相适宜。2.师资的遴选。“现代学徒制”的学徒要有“双导师”,分别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师资要有人员互聘制度、双向培养锻炼制度、共同开发课程和适宜技术制度。企业师傅应选行业企业内有一定威望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企业师傅同教师一样纳入学院教师考核体系;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实训、到养老服务机构和康复医疗机构顶岗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考核等多种方式,改善教师实践技能,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事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3.“学徒制”学生培养模式与考核。学徒主要以实践技能为主,因此第一学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学年在有资质的培训企业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及顶岗轮训相结合,第三学年进入委托培养企事业单位实习。(1)理论课由学院教师承担,含理论及实践课,教育与考核流程:按教学实施计划下达教学任务教研室分配教学任务指定教师编制或征订教材按课程标准制定授课计划、内容教研室核对授课考核成绩评定成绩上报归档教学文件汇总学期学院、教研室及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顶岗轮训及企业实习由培训或培养企业的师傅承担,师傅、学生共享高校各类实训室及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校企共同开发基于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师傅将具体的工作技能按模块包括各类康复保健技能、护理及心理照护技能、营养配餐咨询及指导、养老管理等分阶段传授给学徒,并制作微课堂,将学生学习态度,参加行业技能比武等纳入学习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教育与考核流程:根据专业技能课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模块企业教学管理分配教学任务并聘任师傅轮岗实训授课制作微课堂反复实训阶段性实操考核及成绩评定汇总教学资料收集汇总上报学院师傅工作总结。实习阶段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学生评价以实习单位为准。
中国老龄化正快速发展,社会对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校企合作式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大力推广,具体如何进行学徒制培养,必须基于福建省健康养老服务人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矛盾调研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元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途径探索,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养老服务行业、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详细明确甚至标准化的“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2016-2022年中国人口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http://.
[2] 黄岩松.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讨[N].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6.
[3] 吴宏洛.闽台养老模式差异与合作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154-159.
[4] 张俊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J].职教教育研究 2014,(12):52-54.
>> 中医药院校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水利高职院校水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高职院校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医药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浅析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高职院校游戏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杨军.高职教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40-41
[4]尹文秋.地方性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研究[J].中国市场,2013(41):123-124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证书
一、“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双证融通就是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合、沟通和互认,实现“一教双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实行双证融通制度,有利于高职院校准确定位,办出高职教育特色,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新医改背景下,卫生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使卫生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培养一支专业化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目前,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就业岗位能力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体现岗位特色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本研究立足于医疗行业,借助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平台,探讨如何在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进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中的应知、应会融入到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中去,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双证融通”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总体建设目标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是学校的核心工作,绝大多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将来是要到医院、企业从事技术型工作,因此,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学校必须与医院、企业紧密结合走医工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基于“双证融通”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总体建设目标是,紧跟医疗信息化发展前沿,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医疗卫生行业特色下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人才的培养;完善体现“双证融通”特色的校内数字化仿真医院下的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集成实验实训基地;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依托实训基地努力探索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将本专业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特色专业。
三、“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培养医疗健康信息系统的设计、管理、营销、售后服务等技能型人才。针对这一目标,学校与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锐捷等医疗器械企业合作,实现与医药卫生行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二是培养医院设备科、信息科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针对这一目标,学校与新华医院、周浦医院、东方肝胆医院、市东医院等合作,实现与医院对医技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构建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构建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如下六个环节。1.专业设置与建设。依托行业,紧贴企业需求开设专业;企业参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和培养方案的制订,设立专业主任(由学校专职教师担任)和专业经理(由企业人士担任)的双主任制。企业参与建立健全专业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2.课程设置与建设。根据企业的要求明确课程定位,依据有利于形成面向一定职业岗位需要的专项能力,进行课程设置与改革;吸收行业企业人士参加课程建设,形成专职教师和企业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双负责人制;与企业合作进行教材建设;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3.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工作任务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进行课证融合。4.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考核方法。尝试让企业成为考核评价主体,并参与订立考核标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考核;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5.毕业与就业。让企业全面介入毕业环节,设立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企业参与就业指导与推荐。6.人才跟踪与反馈。学校应加大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的重视,及时将调研结果反馈到培养过程,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的水平。在以上六个环节上,企业几乎全程参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初步建立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实施步骤和成效
1.第一步(1月—3月)。①完成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相关调研。②聘请医疗卫生行业资深专业经理、兼职教师,颁发聘书,与校内老师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并且聘请他们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③“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完成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2.第二步(4月—6月)。①进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内涵建设。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撰写校内特色教材4本,正式出版特色教材2本。目前本专业已经出版《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实用教程》2本特色教材。另外本专业每年还承接校企合作横向项目5—10项。②专业骨干教师下企业技术培训,本专业每年下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为2—3人次/年。3.第三步(7月—9月)。①完善了校内数字化仿真医院下的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集成实验实训基地。完善HIS、LIS、PACS系统的集成和新型应用,配备医疗移动终端开发平台,并且校企合作进行实验项目开发。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高级职业资格技能认证(计算机程序设计员或数据库)考试,考试通过率达到80%。4.第四步(10月—12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与认证(NMIE)考试,考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
六、结论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行业和市场对学生有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的。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特点,让企业资深工程师参与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进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已成为必然趋势。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一向非常重视,尤其注重特色专业的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就业率高,毕业生质量较好,企业反馈较好。
参考文献:
[1]陈安萍.基于三位一体理念的高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2]沈小平,叶萌,王娟.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04).
[3]张敏,张小磊,陈兴智,张浩,王魁,孔令超,韩晓东.安徽省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