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第1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企业新业务计划的实质,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发展方向、经营领域、经营规模与经营成果等制订具有影响企业全局和未来发展的长期性的经营政策和策略。因此,企业新业务计划的制订,应在企业环境分析和企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高瞻远瞩、统筹全局,既敢承担风险,又要考虑现实的可能,(属网资料dw.)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并以取得长期稳定的利益为基础。概括起来,新业务计划必须建立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上,即:

(=)外部环境与机会;

(=)本企业内部能力的优势与劣势;

(=)计划执行者的才能;

(=)社会对企业的需求和期望

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企业必须对这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做出全面的客观的分析,才能制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新业务计划,否则就可能导致错误和失败。例如,在大体相同的外部社会环境条件下,美国通用电(属网资料dw.)器公司采用了全面生产各种高质量产品的战略,取得了经营上的成功;而美国西屋电器公司采用同样的战略,却遭到了失败。原因就在于通用电器公司在技术上和其它资源上拥有雄厚的实力,而西屋公司却缺乏这些内部因素上的优势。由此可见,企业新业务计划的制订,不是简单的技术方法上的问题,也不是选择一种别人已经定型的发展战略形式就能奏效的。

企业业务活动范围很广,如市场销售业务、产品研制开发业务、生产制造与外购业务、财务业务、海外发展业务、企业组织改革业务等等。企业以哪些业务为主,这是业务计划应该研究的问题。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以产品和市场作为业务计划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总体经营对策略起概括的作用。

西方企业从产品和市场的结合关系(属网资料dw.)出发,对众多的企业新业务发展战略,归结为如下几种基本类型:

=.市场渗透战略

市场渗透战略是指由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组织而产生的战略,是通过改变销售渠道,增加产品功能,降低售价,增大广告宣传费用和促销费用,力图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大销售额的企业成长战略。例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它以单一产品向市场边疆多年渗透,取得很大的经营成果。

=.市场开发战略

市场开发战略是由现有产品和新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它是开发现有产品的新顾客层或新的地域市场从而扩大销售量的企业成长战略。市场发展可以分为区域性发展、国内市场发展和国际市场发展等。日本松下公司曾将国内已饱和的黑白(属网资料dw.)电视机和老型号彩色电视机推向国外市场,维持其增长速度,就是市场开发战略的一例。

=.产品开发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是由开发新产品和企业现有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即对现有市场投放新产品或改进的产品,以图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加销售额的企业成长战略。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一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因为对企业来说,市场毕竟是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可以努力做到的可控制因素。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不断推出新车型,保持其国内占有率第一位的地位就是产品开发战略的一例。

=.多角化战略

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的产品、市场或服务类型,在保持原有经营领域的同时,进入新的经营领域。使企业同时涉及多个经营领域的一种经营战略。也可以说,多角化战略是通过以新产品和新市场结合的方式,促进企业多种经营的产品,市场战略。为了达到这(属网资料dw.)个战略目标,必须要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究和开发等为推进力,并预先积累足够的经营资源。因此,企业在实行多角化战略时,必须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能力。一个正确的多角化战略,可以为企业带来美好的前景,如日本战后经济奇迹般的发展,得助于多角化战略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事实也说明,如果多角化战略决策不当或实施不力,不仅会导致新业务的失败,还会影响到已有的事业,殃及整个企业的前途。

=.缩小或撤退战略

第2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23-01

1、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薪酬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大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战略,但一些企业仍然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终极发展目标,常常把薪酬支出认为成本的增加,重管理,轻设计,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

1.1.1 薪酬政策指导思想不清,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管理可以通过作用于员工个人、工作团队和企业整体来创造与变革相适应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薪酬管理也应该以支持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但在目前的国有企业中,管理者往往把薪酬管理仅仅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在薪酬设计上过多关注技术和操作层面,缺乏对整个薪酬策略定位的战略思考,很少关注和探究什么样的薪酬制度会有利于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

1.1.2 职位体系的确立缺乏科学的基础

国有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岗位繁多,但企业在不同程度上不愿或忽视了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不能客观地按岗位性质、工作环境、任职资格、职责权限和工作标准等要素制定岗位说明书,岗位评价受主观、人为的因素影响较多。有的企业虽然完成岗位说明书的编制,但忽视了其在职务体系设计中的应用。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分析和评价体系作为薪酬设计的基础,致使生产一线、二线、三线岗位界定不太清,艰苦岗位、技术(技能)要求高的岗位与一般岗位的工资差别不能合理拉开差距,导致员工对内部分配政策不理解,甚至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1.1.3 没有科学严谨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基础

大多数国有企业没有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与员工的薪酬制度相配套。考核指标制定过程中,员工没有参与考核指标的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往往由上级制定和下达,员工对考核指标的形成和意义不清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有的企业虽然有比较详细的绩效考核体系,但考核中往往只关注对员工个人绩效的考核,而忽视兼顾团队绩效,导致员工太自我、只追求自我考核指标的完成,团队协作意识淡漠,不利于团队整体目标的完成。

1.1.4 薪酬分配模式单一,不能实现有效激励

国有企业大多采用岗位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等单一的薪酬分配模式,缺乏管理、技术等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补充。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一大批具有先进管理才能和技术才能的知识型员工不断涌现。现有的分配体制对企业的核心人才,如高级管理人员、关键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技能的技术工人等知识型员工没有针对性薪酬政策,无法赢得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1.1.5 福利政策单一、固定化

不同年龄层、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对企业的薪酬福利类型的偏好度不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国有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设计大多仍停留在国家强制要求的法定利上(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设计极少考虑员工的实际需要的差异性,忽视员工的参与,缺少灵活性。

1.2 管理者主观认识的问题

在企业各层管理者尤其基层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认为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仅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专业技术业务经理”上,只重视生产环节的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功能,轻视对员工的情绪管理,往往造成企业的薪酬政策的执行力不够或有所偏颇。

1.2.1 忽视薪酬管理的沟通

大多企业是有自己的一套薪酬制度的,但是很少与员工进行交流,使得员工很难判断在报酬与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因为缺乏沟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另外,沟通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基层信息反馈的准确性,甚至还可能直接导致管理层决策的失误。

1.2.2 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技巧和方法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者大多为专业技术出身,在本专业领域是专家,尽管一些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管理不仅是专业技术领域的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下,而且要具备懂得如何经营人心,调整员工的心态,合理疏导员工的情绪,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释放员工的潜能,以感情留人,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由于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技巧和方法,使他们无从下手。

科学的薪酬管理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力的源泉,也是在当今倡导的人本管理时代,实现人本管理的重要方式。企业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薪酬政策,人力资源管理就会因缺少实质意义的承载而无从谈起。

2、薪酬管理相应的对策

2.1 薪酬政策应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助推器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订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良好的薪酬体系是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助推器。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薪酬制度设计的重要性,清楚组织的使命和宗旨、制定明确的组织方针以及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竞争策略。企业的薪酬管理者更应熟知企业的经营战略,建立与战略目标相配套并能随时调整的薪酬政策,并贯彻执行。

2.2 建立科学规范的岗位分析和评价体系

岗位分析和评价是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的起点和重要基础,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公平的关键所在。企业在进行岗位分析和评价时应组织一个临时团队,成员应包括企业高管、各专业区队队长和员工代表等各个层面员工,岗位分析应从要素人手进行分析(7W1H),即:谁从事此项工作(Who)、完成任务中需具备体力和智力劳动要素(What)、为谁做(Whom)、为什么做(Why)、何时完成(When)、什么地点(Where)、具备何种素质(What qualifications)和如何做(How)。岗位评价过程必须透明,让员工清楚职位间差距的原因,避免引起员工的猜疑。在制定职位体系时应结合企业实际做好薪酬市场调查,使职位工资体系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市场竞争力。

第3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现代企业为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制定的纲领性、方向性的规则。他既要适应企业的内外环境,又要明确企业最重要的竞争方式和经营内容。为了实现战略,还必须有具体的经营方针的支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着市场风云变幻,竞争趋于残酷的生存环境。因此,在实现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决策方面,必须有相对一贯的战略规划和实现目标的方针。

中小型企业如何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是决定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目标和方针,它将长期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总计划。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首先要解决“知己知彼、运筹帷幄”的问题,在竞争市场中发展生存空间,这是许多中小型企业需要解决和确定的问题。其次,中小型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是决定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目标和方针,它将长期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总计划。

中小型企业是相对于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而言的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较,中小型企业的规模、资金、实力、品牌和许多企业构成要素都显得薄弱,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市场占有率和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差。

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有其自然规律,按照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自然运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然而也是公正的。所以,如何根据企业自己的特点,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存自身企业的“一席之地”,就显得极其重要。

第一、明确什么是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是指

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是现代企业为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制定的纲领性、方向性的规则。它既要适应企业的内外环境,又要明确企业最重要的竞争方式和经营内容。为了实现战略,还必须有具体的经营方针的支持。

通俗点说,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就是企业的总体规划和未来打算。企业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规划和谋略”企业,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和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智慧的科学应用。孙子兵法《谋攻第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的精辟论述,演绎出历史上的诸多典范战例,从而获胜的成功谋略。企业在开始创建经营之前,就应深思熟虑和策划,如何科学的规划企业各项工作计划,避免走弯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实施中小型企业“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

知道和了解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发展战略”重要性和工作重点,就应及时和正确实施。如何实施,则必须根据企业、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切不可在时机不成熟时轻举妄动和盲目蛮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古训,有其非常科学而实用的道理。“己”和“彼”,就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详细情况。百战不殆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正确“了解、判断、推理”后,实施科学方法的结果。

中小型企业“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后,如何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如何把战略策划变成切合实际的行动,是衡量企业领导层能力和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具备正确了解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前提下,企业领导层才能“成竹在胸”,才有可能正确掌握和了解市场环境情况和顺利实施企业发展战略。

第三、如何制定中小型企业“企业发展战略”

确定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战略目标,是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核心内容。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是企业总体目标:短期战略目标是包含在长期战略目标之内的、阶段性的、分解后的企业战略小目标。

长期战略目标应确定的内容有:企业的经营思想,努力方向,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具有可接受性、可检验性、可实现性、可挑战性等特征。

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内容,应清楚简洁和可定量化。企业成员都应清楚了解企业的战略意图,应遍布企业所有重要部门,而不局限于某领域:应明确和确定工作重点,同时应该注意,长期目标应符合市场规律,是可实施的企业计划,不同领域的目标可相互制约,但应协调一致;而且长期目标应是动态的,并可随环境改变而及时调整。

第四、确定企业短期目标的意义和重要性

短期战略目标是企业用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是把长期目标进行阶段性分解,对目标任务的实施、考核和检验。具体说就是把长期战略目标分解,建立整个企业的短期执行性战术目标。这就要求不同战略业务单位、事业部或经营单位建立自己的长期或短期目标。每个战略业务单位或主要事业部内的职能部门(如市场营销、财务、生产、研究开发等)制定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这个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是通过组织结构层次由上至下层层进行的,由企业整体直至每位员工个人。

短期战略目标的制定方法有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决策矩阵法、决策树法、博弈论法、模拟模型法等。短期目标实际的实施工作,应按照各目标的轻重缓急顺序进行。顺序一旦确定,即能建立短期目标以实现长期目标。

第五、短期目标确定,就要有保障目标实现的保障机构和相关的工作制度及考核计划

保障机构与制度:

1 建立实现战略的组织结构和工作重点:

2 确保实现战略所必要的活动的保障措施和科学依据:

3 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的有效性:

4 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组织人员的协调、配合。

实现目标的计划

1 实施前的尽可能的全面策划和周密考虑工作计划,

2 在短期目标实施过程中,分析总结各种动态资料和数据:

3 及时调整或扩大符合和适应企业与市场的有利工作:

4 检测预先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展,修正和确定符合实际的方法:

5 及时调整和改变原来不适宜的人员、计划和工作方法。

第六、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环境,还要考虑政府政策,特别是在融资、人才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一方面要请求政府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发展障碍,培育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驶上快车道,为向大企业发展积蓄力量。一些中小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重视的是企业融资、团队建设、市场开拓的大战略,但是对策略的应用,却不够重视。策略不足,企业战略在推行时,会被一些意外所阻碍,影响到企业的顺利发展。张雪奎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以下

六项辅助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善于运用奇正策略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转换到商战中,正者,也就是常规产品、传统款式、已有市场以及通行的营销方式等;奇者,就是不断推出新产品、翻换新款式、开拓新市场、变换营销方式等。中小企业固然要让有市场的常规产品形成规模,筑牢原有的营销网络,唱好自己的拿手戏,还要密切关注市场风云变幻,况且同一领域的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档次往往差异性不大,又在同一市场内抢吃同一个蛋糕。如果只知道守住“正”地,固步自封不创新,“正”地是不可能固若金汤的,不是坐以待毙,就是被拖垮。

因此,必须善于运用奇正策略,学会度势控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权变来制胜。要设立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获得产品技术上的提高,不断推出市场需求、款式新颖的新产品,采取别出心裁、出人意料的新举措,开拓新兴的、有潜力的新市场。

当然,“正”与“奇”是相对的、辩证的关系。一件产品最先研发出来时为“奇”,待其他企业相继模仿后则变为“正”,就需要用更新的产品来开拓市场,使“正”又转化为“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只有充分运用好奇正策略,“奇正相生”,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壮大。

二、善于运用聚焦策略

每个企业发展战略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多个方面都有竞争力。而且,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难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及大型企业,形不成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战略所要求的经营优势。所以,明智的中小企业就要善于“并兵相敌”,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的原则,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后,要乘势而行,努力使聚焦策略不断取得战果,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呈鼎立之态,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善于运用虚实策略

中小企业面临竞争压力更大、危机感更强,因而也更需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组织构架精干,管理层次少,运行机制更为灵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适应性和承受力、应变力也较强,在经营上更有弹性。

所以,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观察竞争对手,分析研究市场态势,采取避实击虚策略,避竞争对手长处之实,击竞争对手短处之虚,避市场饱和之实,击市场空缺之虚。注意寻找大企业不愿或不能进入的,企业自身有基础而又能发挥专长的市场空档:注意抓住当前一代产品开始衰退,后一代产品尚未投入之时而出现的产品空档,注意捕捉一些大型企业往往求助于社会分工协作,希望其他企业帮助从事加工业务的介入空档。中小企业要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走“小而专”、“小而特”的发展路子,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实”。

四、善于运用穿插策略

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往往分布着大、中、小不等的企业,它们在同一市场中竞争赛跑,企业之间实力很不均衡,起步又不一致,竞争是相当残酷的。但是,市场不怜悯弱者,不相信眼泪,它遵循的是适者生存、强胜弱汰的规律。在竞争中,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肯定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抗衡,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企业似乎在大型企业的巨大压力中生长,而小企业更是在大、中型企业的夹缝中生存,时时有被碾碎的危险。

因此,明智的企业应学会运用穿插策略,利用市场竞争的“空隙”,见缝插针,乘“隙”而进,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如在市场竞争中无意与大型企业正面碰撞,应采取迂回战术,避开锋芒,不能硬碰蛮撞。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才能在大型企业包围圈里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

五、善于运用快反策略

市场往往是以快取胜的。谁先研发出新产品,谁先满足需求,谁先抢占市场,谁就能在市场角逐中掌握主动,同类、同质、同价产品,谁先把它投放市场,谁就能控制市场制高点,其他企业若想拿下这制高点,就得花几倍、几十倍的力气,投入几倍、几十倍的费用。先处战地,捷足先登,靠的是速度,中小企业发展自己,必须运用快反策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要重视对市场的分析研究,随时掌握市场脉搏,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对市场要有一种特有的嗅觉,增强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及时捕捉先机。

要注意发挥其灵活善变、船小好调头的长处,做到兵贵神速,在抢抓机遇中赢得主动权。只有这样,企业的潜在优势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

六、善于运用借势策略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企业间协作空间也越来越宽广,中小企业一定要在整个产业组织链中选准自己的位置。由于中小企业资源相对贫乏,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都不能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应学会运用借势策略,在重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主动与相关企业构建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虚拟经营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并把它经营好,达到双赢目的。企业通过高起点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要注意消化吸收,并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借助外脑,为企业科技开发服务。

在企业发展战略营销方面,也不一定非要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地去建,可以利用国外经销商现有的网络,合作建立海外营销网,这样既可节省驻外机构的大笔开支,又可缩短开拓国际市场的时间,使企业产品通过国外经销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惜力借势的目的是通过借助并经营外部资源的方式,获得自身所没有的资源,创造自身不具备的条件,为企业发展服务。市场竞争永无休止,中小企业要不断运用借势策略,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第4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论文关键词:集团,信息化,规划,研究

一、现状分析

某集团企业(以下简称“集团”)为国家级行业管理公司,2009年,资产总额超千亿元。集团实行母子公司管理模式。母公司是集团的战略中心、资源管理中心、决策中心、政策中心、文化中心;母公司对各子公司行使出资人权力,即重大决策权、经营者任免权和投资收益权。各子公司是生产经营的实体,从事具体生产经营活动,是集团的利润

创造中心。

1.信息化现状

集团通过联合重组、资本运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相当多的成员企业前身是原中央或地方的国有企业,有部分成员企业前身是民营企业。在加入集团前,信息化建设模式各有特点,水平参差不齐。以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为代表的成员企业已拥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如已建成涵盖所属企业的广域网、建立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大部分成员企业信息化建设处在若干个单项系统应用水平,如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系统等;部分成员企业仍处在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甚至没有建立局域网,只有若干台电脑在单机运作。

2.企业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

(1)通过信息化强化企业核心资源的管理

人、财、物、信息是最核心的企业资源,将通过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加强人、财、物、信息的管理,以推动发展战略的实现。

(2)建设协同办公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营业务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提高集中管控能力

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给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巨大的压力。在人手紧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迫切希望借助信息化工具规范业务流程,提高集中管控能力和效率、效益,实现管理创新。

(3)外树形象,为集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集团实现了快速发展,其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集团面对着国资监管部门、各级政府、成熟的资本市场、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等社会各界的审视与压力。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对集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信息化树立一个优质的、现代化的企业形象,为集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内强素质,为调整优化、管理整合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根据强化集团内部管理、优化管理体系的目标,组织开展调整优化、管理整合活动。信息化为调整优化、管理整合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让调整优化、管理整合不仅在形式上落地,更要在实质上达到效果,实现内强素质,为集团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效益最好、技术最先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做贡献。

二、信息化工作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紧紧围绕集团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需求,把推进集团发展、实现管理创新、提高主营业务运营水平作为信息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

三、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任务

1.总目标与主要任务

(1)总目标

到2014年,基本实现集团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范围内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实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化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行业先进水平,信息化企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主要任务

加快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科学管理和集中控制;大力推进主营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支持主业做强做大;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继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信息安全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加强信息化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建设,保障信息集成共享和管理科学高效。

2.分阶段目标与任务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中心任务,基于集团及所属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现状分析,将2010年至2014年分为规划提升、系统集成、综合应用、持续完善四个信息化建设时期,内容详见表1。

3.各业务板块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任务

各子(集团)公司按照集团信息化建设总目标、分阶段目标的要求,在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导下,根据本企业发展战略及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做好本企业信息化建设子规划,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重要措施,以指导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基本构想是:按照管理整合的要求,围绕本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主营业务需求做好信息化建设子规划,更好地服务于子(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核心,推进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建设,实现本企业内部互联互通;以财务集中、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为重点,推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科学管理和集中控制;各子(集团)公司及所属重点企业结合不同业务板块特点,有序推进主营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表1:集团分阶段主要目标与任务

信息化

建设时期

时 间

目标与任务

规划提升

2010年

完成集团及所属企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编制工作;集团及所属企业在规划的指导下,完成1~2个有全局影响的核心项目建设。

系统集成

2011至

2012 年

做好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有重点的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营业务信息系统,集团及85%以上的重点企业初步完成统一、集成、共享的信息系统建设。

综合应用

2013年

全面实现企业内部各子系统横向良好集成,初步实现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纵向信息集成。集团及90%以上的重点企业进入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管理”阶段。

持续完善

第5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关键词:电力施工型企业;关键链;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40-2

0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电力行业市场化竞争也日趋激烈。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步入了各行各业高速建设与发展的白热化阶段。尤其是电力施工型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呈现去地域化、跨行业性等特征。面对几何级扩张的市场背景,传统的企业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与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电力施工类企业内部多项目并行的实际运营情况[1]。多项目管理思维方式的引入就是帮助企业站在战略层面的高度来衡量项目管理活动,其核心管理内容就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

作者所在的企业是隶属于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电力施工类企业。该企业主营300MW及以上大型燃煤、燃气、核电机组的检修、维护、改造和技术咨询、培训业务以及各类工业锅炉、管道、地铁工程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试验。本文以该企业为例分析企业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模型。

1 电力施工型企业管理现状

国内电力施工类行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主要有两种类型企业。一类是以承接电站设备检修及日常维护项目为主;另一类是以电厂基建与设备安装为主。随着电力体制的逐步深化改革以及市场化经济不断深入,该类型企业的管理体系设计通常以所承接的项目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以遵循业主意图及与签订的合同的条件下为业主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一般而言,从项目施工阶段开始作为一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起始,项目验收交付业主确认作为项目终止完成。因此,电力施工型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企业资源约束下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电力施工型企业面临的市场正呈现几何型扩张的趋势,然而行业内部技术核心骨干人员成长的速度却相当缓慢,甚至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出现了与承接项目倒挂的现象。因此,目前面临较为紧迫的问题正是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尤其体现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方面。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上述两方面之间的激烈矛盾日益凸显,暴露出了不少行业体制变革带来的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企业内部有限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如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应已然成为H公司的管理新课题。

2 多项目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的流程介绍

电力施工工程项目无论是电厂基建类项目还是机组检修与日常维护项目都要求通过技术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项目执行过程中几乎每个分解后的任务工序都有非常强的逻辑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大部分的任务都有规定的紧前或紧后任务,不能随意变更。在这样的行业特性下,本文选择关键链技术来实现多项目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因为关键链技术的核心首先是关键链的确定,也就是项目分解后各个任务之间逻辑关系的确定,同时关注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资源流向与约束。其次,是设置项目缓冲,在关键路径中设置合理的缓冲时间来减少突发性任务带来的干扰,从而稳定整个链路。

电力施工型企业在多项目管理的背景下,本论文设计了基于CMMP的多项目管理资源优化模型,详见图1。多项目管理团队通过循环应用模型中设计的三个阶段来实现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实时动态化管理[2]。

2.1 识别多项目群中的资源需求

首先,多项目管理团队结合项目集群内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任务分解并确定各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其次,估算各个项目所需要的资源种类与数量;最后,将各个项目的情况统一到同一时间轴上来确定各种资源需求的时间点与总的需求量。

2.2 分析各个项目之间的资源约束

多项目管理团队完成了多项目群中的综合资源需求后,就需要对这些资源需求进行详细分析。这个时候就开始正式引入关键链管理思维,首先确定各个项目的关键链并建立起项目与项目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其次,通过这些项目之间的逻辑关联关系来识别各种资源需求产生的冲突,并得出资源约束条件。最后,通过调整多项目群的关键链来化解彼此之间的资源冲突。

2.3 制定资源约束和进度计划

根据第二阶段分析出的资源约束关系,对每一个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细微的调整。同时,引入项目缓冲区从而保护多项目群的关键链不因特殊或突发性任务变更而被破坏。最后,根据资源约束情况以及每个项目运行的关键链综合调整每个项目的进度计划,确定在资源优化后的新的进度情况。

3 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

实现盈利是企业运营目的,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企业引入多项目管理思维,将企业管理分为三个维度来进行。第一层为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项目组合管理;第二层为已确定的项目组合策略进行项目群管理;第三层为在项目群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管理[3]。一般而言,第一维度的多项目管理更偏重在策略选择的管理方向。第二、第三维度的管理侧重点在于动态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对项目资源需求的准确识别以及对资源及能力约束的准确掌握是制定资源计划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资源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中枢,它需要在符合企业战略的前提下,找出资源需求与资源约束的最佳平衡点,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多项目管理是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将企业业务层面与战略层面更好地结合,进一步提高企业利润、开拓企业发展前景。所以,多项目管理资源优化管理相对传统意义的单项目管理更能适应现如今企业的发展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徐霆.施工型企业项目化管理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第6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运作过程中,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其独有的个性表现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了组织的发展目标及价值观,并且反映了组织行为的特征。因此,文化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感知,是一种描述性的术语,同时体现着企业独有的个性,并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

(二)企业文化管理功能的内涵

传统文化管理的特点,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发展起来的文化管理的特点是家族管理模式,创始人的价值观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和企业行为,大多反映的是私营企业家个人价值判断,企业文化管理体现为私营企业家个人的管理行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便逐渐意识到管理的严肃性,多半开始重视制度建设及制度的完善,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发挥制度的作用,在一定时期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实践也证明由于个人对制度的理解或执行方式不同,在以制度为管理手段的企业中,制度管理并非为一味百灵的药方,且此阶段文化管理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带有较大的被动性。经济发展至今,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间并购、跨国公司大量产生,企业中员工多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告诉我们,文化管理是管理科学的新发展,是管理适应社会现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管理措施应充分体现企业发展的基本精髓和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从文化管理的高度来管理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体现人的能动性,管理的重点是对人的思想和观念的管理,人的思想和理念相对于制度管理更具灵活性,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是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文化管理功能的现实意义

经济的发展促进着企业文化内涵的丰富,科学、先进的企业文化同时又推动着企业经济的发展,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明显的积极推动作用,是管理高层次的体现,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文化管理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需要

管理实践及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体现出家族式的经验管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制度管理,再发展到现代经济以文化管理为核心的这一当代企业管理的路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其核心是文化的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文化驱动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历了经济驱动、科技推动、文化凝聚三个阶段。实践证明,文化管理功能的发挥凝聚着企业的人心,约束着人的行为,发挥着人的能动性,并最终演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灌注先进文化理念,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是管理发展的新思路,是优秀企业追求高层次管理的需求,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优秀员工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

企业资源可以概括为人、财、物及技术,在这些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是人力资源,人是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资源,且控制着企业的其他资源。所以说到底,企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企业文化必须将企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结果定位在尊重人、管理激励人、培养人上,通过教育、指导、培训、激励和其他的手段来达到企业管理和企业内涵式发展的目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着管理者的领导艺术,优秀文化对员工队伍的建设功不可没,每个人在组织体系及组织运作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使个人与组织文化、组织行为相符,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

(三)企业文化是无形的管理者

科学有效的管理应该是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是由不同类型的个人和团体组成,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个人能力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组织中的其他人相结合。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并能有效实施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进而对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规范等的长期培养,通过严格有效的管理,潜移默化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导致企业间竞争越发激烈,在这样的现实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越发重要,这一无形管理手段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要素,营造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支持,无疑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四)企业战略的发展有赖于文化管理的助推作用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提高员工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文化管理的辐射作用更加广泛,涵盖了管理的各个层面,体现了企业的灵魂,是实行企业各层次,各方面管理协调一致的核心力量。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的情况下,文化管理功能发挥越有效,战略目标实现就更迅速。所以,企业战略应为企业文化引领下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是以价值管理为核心,涉及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品牌等,不仅与企业领导关系密切,更关乎每个员工,该理论从研究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入手,通过结合市场及企业自身发展具体情况的分析,切合实际地梳理出企业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然后通过制度化的行为准则,贯穿于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解决企业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成功,就将迅速改善组织的管理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战略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企业文化管理手段的有效性。总之,良好企业文化的构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是人本管理的必然需求,是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向上企业文化的培育,管理过程中既体现制度化的硬性管理,又结合人文关怀的柔性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有效企业文化管理功能渠道的构建

伴随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不容忽视。文化管理功能建设渠道显然与一般的文化建设工作有着较大的区别,单纯的“形成体系、宣贯手册”不能满足文化管理功能的发挥,其构建核心工作应该是围绕企业和个人“如何改变”而展开。一般而言,畅通企业文化管理功能渠道应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一)文化诊断

首先,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文化及已形成的文化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解析,这需要一个专门的方法对各职能部门、生产部门进行层层分析,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梳理企业文化特点,出具企业文化诊断报告,分析企业究竟是属于哪种文化,所有成员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进取向上的还是懒惰散漫的,针对企业特点制定文化管理的方向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认同和共识的建立

正如上面提到的,一个非常独特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形成,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并被组织成员所认可和尊重,这些软性的意识形态的内容是形成企业凝聚力最有效的桥梁。因此,发挥企业文化管理功能必须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核心、个性化的内容,并将这些核心内容快速渗透到企业运营的每个阶段、企业管理的每个角落,快速发挥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

(三)文化管理工作体系建立

企业文化管理的工作并不是填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文化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是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为最终目标。这需要根据企业运行状况及价值链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价值链的有效开发和高效管理。

(四)战略的构思

企业文化管理功能作用在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因此,文化的战略构想必须是在结合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之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战略管理目标。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战略就是控制规划资源;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战略就是实现长远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追求短期拥有,后者是追求长期发展。文化管理能较好地实施企业战略的宣传和强化。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文化管理功能的发挥在经过上述几个基本步骤以后自然融入了企业管理的总体运作之中。但并购企业由于情况相对复杂,其文化管理功能的发挥必须依据并购企业特征进行设置,其文化管理功能渠道的构建与一般企业有一定的区别。

四、并购企业文化管理缺失的消极表现

由于来源于不同发展历史的企业,其文化均带有原有企业的个性特征。因此,针对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功能的构建较一般企业更为复杂。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由于原企业文化已经在员工头脑中形成,旧的文化理念未必与新建企业完全吻合,这一时期会出现看似与企业文化无关的一些现象出现,其实质就是文化管理功能在此阶段未能有效发挥其管理作用,这些消极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员工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新企业的不融入性,员工的角色模糊感增强,导致员工选择离开,尤其是那些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企业核心业务的人员,此时成为了其他同类竞争企业挖掘的目标,这些员工的流失对于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这些员工是在企业不断发展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是难以用简单的培训或引进再生的。企业要想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最有效的途径是用文化管理员工思想,用企业发展规划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二)团队效率下降

无独有偶,由于新建企业的文化未能在短期内形成,无法发挥文化管理作用,导致员工对企业认知模糊,当员工脱离了原来的规范、凝聚力、团队氛围以后,加之对高层领导的选派等问题的猜测,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的努力程度下降,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会牺牲团队的协作和利益。由于缺乏统一的目标,整个组织的运作受阻,团队效率大大下降。

(三)文化冲突时有发生

企业文化一般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和企业物质、行为文化,在这三方面的文化财富中以企业精神文化为核心,是与企业的成长背景、经济环境、企业运作及企业策略、领导班子的建设等密不可分,是企业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约束本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的总则,其他两方面隶属于这一层面的文化。这一层面的文化根植于员工的思想深处,且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当企业实施并购时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尤其是当员工感觉到曾经坚持或受到认可的行为在新的组织体系里得不到回报甚至还有可能受到处罚时,员工的道德标准衡量尺度就会发生偏离,出现工作准则模糊的现状,出现严重的消极怠工现象。当员工感觉到长期坚持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突然变得不被接受时,就会对新的企业文化采取排斥甚至抗拒的态度。

(四)人员之间、上下级之间信任度下降,沟通困难

从宣布实施并购到并购的具体运作,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予以公开化,且信息也并非能够足量或及时传达到每个员工,尤其是组织中个别领导存在故意隐瞒消息或将并购中的细节神秘化,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对领导团队的信任度急剧下降,信任度一旦下降,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沟通困难。此阶段,各类小道消息会弥补正式渠道的信息,导致人员之间、领导层之间无法正常沟通。综合上述现象,对于合并企业来讲如何发挥文化的管理作用,尤其是文化的柔性力量是值得企业管理者深思的。

五、并购企业文化管理功能构建的基本思路

基于各种消极现象,新建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管理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文化管理功能发挥得好坏,关乎企业的效率、关乎员工的安全感、更关乎企业并购的成败。有效发挥并购企业文化的管理作用,一般应通过以下过程:

(一)成立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管理小组

并购行为的实施只是并购的开始,往往大多矛盾出现在并购以后企业的长期运营过程中,因此,文化的融合和整合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用一个企业的文化替代另一个企业文化或简单地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就能够达到整合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并购初期是各类矛盾激化的非常时期,文化整合管理小组应该吸纳了解并购企业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特点的老员工参与进来,当然该小组离不开专业管理人员的策划及整合工作的实施。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要想发挥文化的管理作用,该小组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柔性管理”的思想。通过文化管理功能的发挥,从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和主动协作精神。

(二)并购企业文化诊断

这是并购企业文化管理功能发挥的基础工作,对并购企业进行文化诊断,并将诊断结果认真梳理,其目的是充分了解原有的并购企业的文化特征,梳理出并购企业的优质文化,为新建企业文化管理功能的发挥提供基础内容。对原企业文化诊断的内容,主要包括原企业各自发展历史、企业价值观、企业战略目标的选择等内容。除了这些内容的诊断外,还应诊断并购企业文化融合度的大小,可能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出现哪些方面的冲突,以确定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核心内容以及整合难度的大小。

(三)找出并购企业文化共同点,优胜劣汰

任何一个企业文化的发展,都经历了具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殊内容,并且已被其职工接受,并贯彻于组织及个体的行为模式当中,形成了企业独有的个性。企业并购以后,由于企业个性不同,其原有的行为模式、方式、价值观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文化比较接近的企业并购中磨合期较短,企业绩效影响不大,但对于个性差异较大的企业,会引起员工较强烈的反应,会影响组织中人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组织绩效,严重的甚至导致并购整体经济行为的失败,违背并购企业最初的意愿。企业并购后文化整合面临很多问题,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并购后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果单纯采用一种文化覆盖原有企业文化的方法,或者只注重组织框架的构建、职责权限的划分、部门的层级设计,忽略了组织中人员的内心现状及特点,未能形成相应的文化整合计划,就不但不能使并购后的组织结构发挥其强大的力量,反而削弱了原有企业的优秀文化,将原有企业的文化弊端带入新的企业,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内耗。因此,在短期内通过对原有组织体系的诊断,迅速找寻出新建企业的文化核心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管理者迅速清理对企业发展不利的文化,宣扬优质文化。

(四)并购企业文化管理功能发挥的具体计划

在文化管理过程中既要体现柔性管理的思想,同时也不能忽略刚性的约束性和规范性,针对并购企业的特点和特殊时期,在制定文化管理功能发挥的具体实施计划时,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有它自身的价值,不能以并购企业的强弱来判断文化的优劣,相对于制度层面的文化和物质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文化管理的核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文化管理小组应全面考察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重建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建立和谐文化。另一方面,制定一套完整的、目标清晰的工作规范、质量标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等刚性制度,在这一阶段意义重大。尤其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绩效评价体系非常关键。组织绩效源于组织的战略和目标,在清晰的目标下找出可行的路径,并且把目标和现状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才能决定组织绩效的具体内容。绩效评价的过程远比绩效评价结果重要。绩效管理一方面形成了刚性的制度,另一方面管理者的领导力传递了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引领方向。

(五)确立并购企业发展目标,建立并购企业新型文化核心内容

确立了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后,要求企业采用合适的渠道向员工介绍如何有效地建立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可以借鉴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绩效管理。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确立以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绩效评估来衡量员工和部门的价值贡献。在保障绩效为先的基础上,绩效指标的设计应更关注以人为本,在绩效沟通及计划落实过程中充分发挥正向激励的作用,在关注企业成长的同时,也关注员工能力的提升。在企业中,建立以正向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加强绩效管理的沟通与反馈、将绩效结果应用于员工工作改进的依据、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岗位竞聘和职务晋升的依据,其目的在于在并购企业中迅速建立正向的、符合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二是企业战略目标的设计和实施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涉及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内容,不同时期企业的战略目标有着不同的重点内容。实施战略管理渗透,其主要目的是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找准个人定位,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进而实现文化管理功能的发挥,削弱并购企业文化磨合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使战略目标迅速建立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起到既促进企业发展又振奋员工工作热情的作用。

(六)创新文化传播途径

企业文化崭新的核心内容,有赖于有效的传播途径,才能迅速发挥企业文化的管理作用。文化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随着电子科技、信息的发展以及人们理念的更新,传播文化模式的探讨是无止境的,但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决定了文化管理的有效性。同时,文化传播的形式也应与企业员工的特点紧密结合。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有宣传教育、培训、广告、标语等形式,这些方式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直观、易于接受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的人群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尤其是经历并购后的企业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角色模糊期和职业迷茫期。实践证明,对并购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传播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员工尽快度过迷茫期,结合企业发展主动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企业应做到职工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公开化、长期化,坚持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并且,坚持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现实表明,在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基础之上,结合员工多元化、企业发展时期特殊化的特点,主动为员工谋划职业生涯的这种创新传播手段,能迅速发挥文化的管理功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了并购期间员工的心理迷茫期,留住了核心人才。

(七)文化管理功能发挥的反馈阶段

第7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关键词:盈利水平;生存和发展;财务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14日

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全球贸易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风险的机会大大增多,经济活动的高风险迫使企业必须识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以及风险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实施对自己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减少可能的损失,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盈利水平。

一、财务战略概述

(一)财务战略的含义。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在分析理财环境的基础上,在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前提下,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运用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对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过程。财务战略管理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财务战略的内容。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最典型的企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应是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及收益分配战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集团具有不同的经营特征,应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同时为了使财务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辅之以相应的策略。

1、筹资战略。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通常,企业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取得借款、赊购、租赁等方式来进行筹集资金。又因为在初始创立阶段,企业集团的财务实力相对来说比较脆弱,为了更好地集中资源并发挥财务整合优势,就要求企业集团必须采取规范的一体化的财务战略。筹资既是一个公司成立的前提,又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其内容极为复杂,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资金安排,解决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要兼顾利润分配时保留盈余的多少,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

2、投资战略。企业投资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经营战略要求,为了维持和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对有关投资活动进行的全局性谋划。通过该策略,将企业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战略互相配合,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经营活动在如此稳定的环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更加说明它在企业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企业其他职能战略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证了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并实现了公司的内部价值。但是,由于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实施投资战略充满风险,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要灵活,要随着环境的变化来对投资战略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主动适应变化,而不可刻板投资,以获得整体上的收益。

3、收益分配战略。收益分配战略是指以战略眼光确定企业净利润留存与分配的比例,以保证企业和股东的长远利益。所以,企业的收益分配战略应该遵循既有利于股东又有利于企业的原则。同时,企业要满足营销及产品发展的需要,全力支持企业的扩张型发展战略,在内部来部分满足企业高速发展中对资金的饥渴问题;同时,企业还应e极探索知识、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办法,制定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益分配政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权益资本的需要,以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

二、财务战略的特征

(一)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战略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它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而且包括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而资金的筹集取决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更是与企业再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即便是股利分派,也绝不是单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需要。同时,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它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财务战略的从属性。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

(三)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财务战略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收益与成长性的矛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矛盾、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矛盾等,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

三、企业盈利模式――价值创造与实现

(一)什么是企业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指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在给定业务系统中各价值链所有权和价值链结构已确定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价值创造与实现。为什么为公司的所有者创造价值是管理的首要目标?想想如果一家公司无法为它的所有者创造价值,那它就无法吸引权益资本为公司的活动提供资金。将企业价值作为企业理财目标,这就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利用各种相关财务战略来实现价值创造。

1、运营层面。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升企业绩效。财务部门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的绩效。在运营层面的预算制定、税收筹划、财务分析等环节,财务高管都可以通过这些财务管理手段使企业形成和保持健康的管理状态,以便对企业经营的最终财务结果产生积极影响。企业运营的成功则表现在财务战略上的成功。

2、资本层面。毋庸置疑,在企业运作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帮助企业上市或进行投融资管理是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所必需的途径。随着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日渐规范和企业竞争全球化的加剧,资本市场为财务高管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了另一个舞台。

3、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能使企业价值增值的内质性核心能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价值极为相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核心能力越强,所拥有的潜在获利机会就越多,潜在获利机会价值就越大。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能获得稳定的净现金流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优越性,决定了由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衍出来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具备用户所感知的价值,能为用户带来实惠,它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加优秀,从而长期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从某种意义来说,管理出效益。良好的管理制度,需要执行者不折不扣地去全面贯彻落实。否则,无论多么完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只能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和无法实现企业预期的经营业绩。所以,要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制定奖罚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部门、各成本责任中心降低成本费用的积极性。

(二)实施科学决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投资机会,因而企业要树立投资风险意识,整合优化各项资源并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并运用自身经济、技术、资源、人才、区域、管理等各项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投资有发展前景、利润较高、风险较小的项目。

(三)完善盈利管理。企业扩大盈利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售价;二是降低成本费用。我国企业只有不断开发质优、价廉的新产品,才能取得丰厚的回报。另外,成本费用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涉及到每个员工,因此在营销部门确定产品价格和收入之后,财务成本费用管理部门应从各个环节对成本进行把关,以使企业获得较低采购价格和定的供应渠道及货源。

五、结论

财务战略以公司战略和经营战略为导向,对经营战略具有支持和驱动作用。在企业进行投资、融资、营运、分配过程中,要利用自身特点实现经营战略与财务战略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准确进行战略定位,建立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的协同机制,才能实现企业价值创造与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曹颖.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2]曹娜娜.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中的财务战略风险研究[D].五邑大学,2014.

[3]余洋.企业柔性财务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4]乔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

[5]郭海清.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第8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以构建完善的文化体系为前提

推进企业文化落地首先必须构建完善的文化体系。体系不完善,会给企业文化的推进与实施造成障碍,使之无法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完善理念文化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之“魂”。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能赋予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以生机和活力,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所在。加强理念文化体系建设,构建企业文化之“魂”,是统一职工思想、凝聚职工力量、塑造职工正确价值观、形成强大合力的关键。

完善制度文化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之“脑”。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的固化,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规范,制度文化好比是企业文化的大脑,是企业文化运行的神经系统,支配和制约着企业及职工的言行。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是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职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并形成强大执行力的过程。尤其是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职工既能受到理念文化的导向,又能受到制度文化的约束与规范,因此,制度管理是企业理念文化体系“落地”的重要手段。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建立完善的工作指导和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通过工作指导、专业培训,检查和考核评价,解决企业文化推进过程中显现的问题,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目标的逐步实现。

完善行为文化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之“行”。行为文化体系是企业文化体系之“行”,也就是企业理念付诸实践的行为表达,通常可以通过企业的管理模式、行为规范、对外协作、公益事业等方面表现出来,它是对内强化职工素质、对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要素。行为文化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对内和对外的一致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实现职工对企业文化的知行合一,实现企业的管理经营与外在行为的表里如一,展现企业文化理念的灵魂和精髓。

完善物质文化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之“形”。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化形态,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体系建设不仅包括企业的产品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还包括企业职工、环境、标识、产品广告以及包装等企业形象识别体系的内容。它可以形成企业文化落地的良好氛围。几乎所有成功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加强物质文化体系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视觉识别系统,树立规范统一的企业形象。

注重与发展战略相协调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具有相辅相成、统一协调的关系,企业文化如果没有企业战略的指导,企业文化就有可能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战略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就会失去精神和灵魂,企业战略就会很难实现。因此,推进企业文化落地,要时刻注意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保持高度的一致。另一方面,企业战略一旦制定,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才能达成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可以起到激发职工热情,统一职工意志的作用。此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还能起到打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只有与企业发展战略协调统一,才能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管理,经营企业实质上就是经营人心。企业文化的主体是职工,所以,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构建广大职工认同、理解和支持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使企业文化的推进目标与全体职工的整体愿望相协调,让职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关注和爱护,满足职工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有利于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有利于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推进企业文化落地,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现企业文化落地必须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这样才能使职工主动认知企业文化,乐于践行企业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力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才能实现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建立有效的载体支撑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离不开载体作支撑,开展有效的载体活动,有助于职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职工爱企业、爱岗位的情怀,并成为职工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

诸多成功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活动。通常开展载体活动要注意三点:一是开展的载体活动要与企业所宣扬的文化内涵相一致。开展的载体活动要有助于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引导和凝聚职工的思想和意志,进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以有效推进;二是开展的载体活动要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便于职工参与。要通过开展的载体活动提高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能够真正将自己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并积极实践;三是要建立开展载体活动的长效机制。坚持每年适时开展群众性的文化载体活动,如开展文化节活动、知识竞赛活动、企业文化征文活动、文化宣讲活动等,寓文化于活动中,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为企业文化落地的实现创造条件。

第9篇: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范文

【关键词】营销管理 有效沟通 沟通模式

营销的核心内容是产品推广,是企业运营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在营销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管理要以营销管理为中心。当前,在营销管理的沟通研究方面较少,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营销中的整合营销沟通领域,是营销领域的研究课题,对企业内部营销管理环节之间的沟通问题研究较少。

一、企业营销管理中沟通的重要性

企业的营销管理向着复杂化与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营销体系的沟通能力与管理水平对企业营销能力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战略角度进行分析,良好的内部营销沟通是企业战略方向正确性的重要保障。企业必须在综合企业战略的基础上制定营销战略,因此在营销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战略层面有效沟通了解与掌握企业整体战略,从而更好地制定部门战略。从企业运营与管理的操作层面进行分析,良好的营销系统沟通是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基础,有利于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与高效化。现代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产生了较多的管理问题,只有实现了有效的沟通才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

二、企业营销管理中的有效沟通模式

企业内部营销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将会对其正常运转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更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营销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开始探究确保营销管理中有效沟通的模式。

(一)营造良好的营销体系内部沟通环境

沟通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企业内部管理中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都受到企业管理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要营造良好的营销体系内部沟通环境,为有效沟通模式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营销体系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对企业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内部的沟通,对内部沟通的主体、信息、渠道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实现企业内部良好沟通的基础。企业文化中包含的不同内容对内部沟通的影响方式、程度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良好营销管理沟通建立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企业文化要点包括:第一,员工平等性。只有在企业中实现了沟通主体高度的平等性,才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尤其是在营销体系内部各个部门沟通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应该彼此尊重与配合,才能够提高沟通的充分性与有效性。第二,企业氛围和谐性。企业氛围的和谐性指的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内部关系进行协调与保持,确保企业内容人际关系的和谐。企业中高层管理在氛围营造的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在与其他部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重团结协作意识,确保部门之间能够保持关系的和谐性,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

2.利益分配机制

在沟通的过程中,主体主要的动机因素就是利益,主体的沟通行为、方式等都受到利益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营销体系沟通渠道构建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体系中各个主体的利益,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消除沟通中存在的各种障碍。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主要出现在市场部门与营销部门中,虽然两个部门在职能方面存在相似性,但是在利益分配方式方面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实现部门利益分配协调,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沟通的顺畅。

3.业务流程与分工

业务流程是企业内部的正式沟通渠道,指的是企业不同的部门、员工等在业务合作方面的流程。公司的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业务流程则是确保营销管理体系高效运作的体制之一。只有提高企业内部沟通的有效性才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合理化,进而确保部门与员工能够更好地明确自身的位置与职责。因此,合理的分工是实现业务流程合理化的重要前提。

(二)提高营销人员的沟通意识与能力

沟通的主体是企业的员工,需要从员工入手提高营销体系内部的沟通效率,主要的措施包括加强沟通相关培训,培养员工的沟通过意识与沟通能力。主要的措施包括:第一,沟通目标策略。沟通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能够提高沟通工作的目的性,提高沟通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沟通对象更好地掌握沟通的信息、思路等,提高沟通的互动性。第二,沟通主体策略。沟通主体策略指的是沟通的主体在沟通之前所具备的信心、可信度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只有让沟通对象信任沟通主体,才能够提高沟通的有效性。第三,沟通对象策略。沟通对象策略指的是沟通的对象在沟通主体进行沟通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对沟通对象的喜好、需求等进行了解,进而对沟通的方式、内容等进行有效的调整,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总结

沟通实际上就是人际之间实现信息、情感等内容的交换、共享等,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沟通逐渐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营销体系沟通最为关键。营销体系的绩效受到多种应收的影响,其中就包含沟通水平,只有沟通顺畅才能够确保营销体系高效运行。企业应该构建企业营销管理中的有效沟通模式,并对其加以正确运用,提高企业营销营销管理中沟通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章莉南子.中国企业借鉴Web2.0技术实现有效营销沟通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