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第1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数松果》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松果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一北师大版教材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是因为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5个5个地数数,并且比较熟练,这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比较轻松。而学生顺利地掌握5的乘法口诀,又为后面学习其它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效。

1、创设情境,让孩子自觉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课堂的开始,我就呈现了秋天到了,松鼠们在森林里忙着采集松果准备过冬的粮食的情境图。学生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的数学问题的兴趣。

2、以先引导再模仿学习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由于学生没有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直接告知的方法,我用简单、明白的语言让学生清楚的知道1×5=5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表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口诀中的 “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后面的“五“是乘法算式的积。接着,再让学生进行模仿,编2×5=10、3×5=15的乘法口诀。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着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联系,同时也体会着编口诀的一些要领(先编乘数,再编积)和编口诀的一些习惯(积少于10才加上“得”字)。当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认识、体会后,我再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计算,编写剩下部分的乘法口诀,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得到了落实。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知识储备,他怎么能探究出一点什么来呢?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摆正教师角色的定位,需要学生探究的,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去究;需要老师指导的,教师也要敢于站出来进行指导。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总是牵着学生走的做法,教学中不要怕学生出现错误。很多时候,学生的错误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如,学生在独立编制口诀时就肯定会出现“五六三十”和“六五三十”两种情况,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会体会到“五六三十”读起来比较顺口。又如,学生在独立编制口诀时一定会出现“五七三五”的情况,学生通过观察、朗读,知道整数的读法里不是这样读数的。正是这样一些简单的对比过程,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自觉地避免以上错误,比老师直接告诉把小的乘数编在前面,积是几十几时不要漏掉中间的“十”等等,效果要更好。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二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以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上。首先,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主题图和课件,使新授知识更加具体,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说一说乘法口诀的意义。本节课比较不足的主要有:教师如果能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的进行妥善安排,课堂或许会更丰富。其次,学生对于口诀中的规律的发现还比较浅层次,教师的引导如果针对性较强些,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三《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5 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首先让学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图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数学问题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如在熟记口诀时采用了对口今、开火车、手指等游戏,使学生乐记且又记得牢。

3、以探究式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这节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5 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 5 的乘法口诀算式的比较观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函数思考能力;通过对情景图的提问题与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挑战自我”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

第2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一、立足数学现实,把握课堂“脉搏”

教师的课堂教学视角应着眼于课标的落实和学生的学习现实。有效的数学课堂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出发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使教学目标更切合实际,真正把握课堂的“脉搏”。如,四年级《认识整万数》一课教学中,不少教师从“方便教师引导”这个角度思考对教材内容安排做了一些顺序改动:设计了先认识个级和万级数位顺序表,在此基础上去认识整万数的意义,学习读法与写法。在教学实践中,这样处理教材,虽然方便了教师的导,却难了学生的学,学习效果不如预期。究其原因,没有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去组织教学,在实质上失去了有意义学习的支撑,形成了程序化的操作,学生的学习自然不会深刻有效。因此,让学生紧紧围绕“多少个万”这个学习支点,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说、写整万数,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学生的认数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目标。

二、创设有效情景,激活学习需要

小学生与生俱来就有对未知事物的新奇好问,自我探求的愿望和表达观念的冲动。这种需要往往要有意义的问题情景激发。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置身于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中,让他们主动经历,体验价值,感悟方法,激发动因,激活经验。这种有价值的问题情景通常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紧密联系,与知识渊源和思维价值相关联。

1.有矛盾的冲突。教学“圆的认识”一课,运用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情景:古人设计木质马车轮胎曾尝试了三种方案,第一种轮胎外形为六边形,前进不畅;第二种为椭圆形,车身不稳;第三种为圆形,既畅又稳。让学生观察后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圆形与其它图形相比有什么特点?课堂的学习目标自然揭示,学生的探究意识被问题唤醒。

2.有知识的传承。《认识整万数》课始提供各国“甲流感”感染人数(整万数)信息后,质疑:这些大数是多少?又怎么写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祖先怎么计数?介绍“小石子计数――大石子计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计数”的发展过程。这种简要介绍认数发展史的情景导入,让学生在感受“十进制”伟大成就同时,引导传承前辈们不断实践探索的精神文化。

3.有方法的渗透。教学《轴对称图形》,老师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轴对称图形)激趣:这些美吗?剪纸有什么小窍门?当堂剪“人、中、干”等字给学生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剪纸的小窍门在剪前的“对折”。剪成后的汉字剪纸暂时不展开,引导进一步观察和猜测剪纸的另一半会是什么汉字?你是怎么想的?这些剪纸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对折后折痕的两边完全重合)通过还原与展开汉字剪的操作体验,渗透“对折”与“完全重合”的基础概念,为学习判断轴对称图形作了方法渗透。

三、提供探究素材,引导自主体验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种数学亲历活动应围绕问题解决的策略、新知探究的方法有序展开,引导学生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学习活动。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素材,给他们自主生成问题的机会,学生能自己发现的知识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让他们围绕问题主题有层次地展开思辩探索活动,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规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用转化思想分层次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练习:两题复习转化思想的应用;问题: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操作: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试一试;讨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请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例3;交流:把小组学习的结果全班交流。通过借助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讨论,分析,归纳等操作思辩过程,体验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

四、注重学习反思,培养思维品质

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时间,注意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培养学习反思品质。

1.要针对探究的结论规律进行质疑性反思。教学《年、月、日》课尾,教师设计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反思:刚才,我们通过研究2005年的年历,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为什么二月很特殊,只有28天?教师肯定该生会主动思考问题,并建议他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二月很特殊”的缘由。并追问:其它年份的大小月是不是都是这个规律?特殊的二月是不是总是28天呢?引导查看06、07、08年历,确认大小月的天数规律,初步体会有的年份二月有29天,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第3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计算教学;数感;案例;反思

一、教学设想――教学目标

(一)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速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数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速算.乘法分配律是学生继续学习速算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发展学生的简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并加以体现.

(二)以观察、分析、比较、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简算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观察、分析、比较,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来.

(三)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简算规律时,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简算方法是否更具有一般规律性的或普遍规律性的.

【教学流程】比赛激趣,提出猜想:1.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第一组:9×37+9×63;第二组:9×(37+63);2.评出胜负: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并且可以互相转化,可用一个等式表示:(37+63)×9=37×9+63×9;3.将学生的发现以他(她)的名字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自己解答.提问:这道题为什么会有两种算法?观察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你还能举出一个生活中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用两种方法解答,再列出如上的等式.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判断、辨析.创设计算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把算式卡片中可以用等号连起来的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①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②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结果不一样的例子?只要举出一个反例,这个猜想就不成立了.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这样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数学上叫乘法分配律(板书).刚才我们举了很多有这个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列举完吗?③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等号左边(a+b)×c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右边a×c+b×c表示什么意思?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看,这个等式反过来也成立.

三、自主探究,概括规律

讨论交流结束后,我让学生观察屏幕上呈现的两列清晰的和积与积和相等的式子,去发现、寻找共同点,并凭借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字母表达式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这种特征的式子,从具体等式到一般等式,并对它进行命名,把学生组织到与权威挑战的前沿,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挑战观念.进而呈现一组同学们公认的字母表达式,建立起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模型.

四、探索拓展,应用规律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它又有怎样的应用呢?(板书:应用)

(学生举例)素材――5组算式,使学生在辨析与争论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逐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概括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规律,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2.看来,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研究.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出示:(80+4)×25;34×72+34×28;102×43(生讨论研究)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为什么这样算.三道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小结:通过研究,你认为怎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第4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一、教师眼中的“倍”

从众多发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数学核心思想是: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1]“倍”是学生在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时候,第一次从绝对数量的比多少,到相对数量的关系的转变。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百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教师认为:“倍”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和其他的刻画方式属于同等位置,应该和众多的刻画方式建立起联系,并将“倍”的刻画方式准确地纳入到表达关系这一知识体系当中。

目前,从研究现状来看,多数一线教师对“倍”的理解到了“关系”的层面,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老师认为“倍”是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折点。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而乘法结构是在加法结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的数学认知结构。乘法结构不是指单一的认识乘法,而是一个概念体系,基本概念是乘法与除法,与之相关的倍、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运算律甚至面积、体积、表面积、速度等概念和定律。[2]从现状来看,从乘法结构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倍”未必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我们既可以从乘法结构聚焦到“倍的认识”,也可以从“倍的认识”辐射到乘法结构。

二、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到了什么

(一)学生学习的基础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一线教师在“倍”的教学时,能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这就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认识“倍”的基础。[3]针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认识概念的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教学情境

北师大版教科书以快乐的动物为情境,通过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只数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倍”的概念。人教版教科书则是让学生在用小棒拼摆图形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进一步把它转换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有的以猜数游戏开始,有的先利用拍手歌激趣,有的是先动手摆不同颜色的图片再发现数量关系的问题,有的是比较不同事物的数量关系,有的是比较物体的长度关系,有的创设挑战三个卡通人物带来的数学问题的情境,等等。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情境,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感受数学的魅力的同时掌握“倍”的概念。

(三)从关系入手,理解“倍”的意义

前文中提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往往从研究关系入手,来理解“倍”的意义。例如北京海淀教研室的郭丽军老师在教学时先出示3个红圆片、3个黄圆片,问两种圆片的数量有怎样的关系?然后增加3个黄圆片,再让学生说一说3个红圆片和6个黄圆片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最先会发现多少的关系,然后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从多少的关系过渡到倍的关系,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

(四)注重动手操作,利用画图表征,促进“倍”的理解

教师一般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引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并使之外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几个几”的角度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形成其实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从完整表象上升为抽象概念,实现抽象概念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再现。在这两次必备转换过程中形成完整表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让学生通过画图表征来表达出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画图表征在实物操作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中初步建立“倍” 的表象,有利于学生有效表达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

(五)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 逐步理解“倍”的意义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画图等手段初步认识了“倍”后,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 的概念呢?这就需要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舍弃各种非本质的特征,在变化中抓住“不变”, 而这“不变” 就是它们的量性特征,就是“倍” 的本质。许多教师会设计多个比较的环节,例如:一份数不变,几份数在变,倍数也随之变化;一份数在变,几份数也在变,倍数却不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质,使认知和理解走向深入。

三、“倍”的认识的新思考

虽然我们认识了“倍”的本质,虽然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倍”的理解,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真正认识、理解了“倍”,在运用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这首先受到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学生认知结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质”的变化。倍的学习是发生质的变化的第一次机会,学生学习“倍”都要经历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变,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4]其次是因为该知识点本身的难度,“倍”不是单一的乘法结构,它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延伸,但同时也包含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这无疑会对初次理解“倍”的概念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

学校最近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课堂细致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倍”的过程中有如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对“关系”不理解

“关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感觉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孩子对于用在数学背景中的“关系”一词并不是很理解,大多数学生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时表现出了听不懂的状态,所以教师在这时不妨停一停,可以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理解“倍”的概念不能只通过观察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许多一线教师都是让学生直接通过观察静止的事物来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黑板上摆好的教具或画好的简单图形。当教师在黑板上摆出6个红色圆片和3个白色圆片时,学生会很快说出6比3多3或者3比6少3,但很难想到6里面有2个3,或者是6是3的2倍,这也恰恰说明了儿童的认知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怎样能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呢?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动手操作”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可以摆动的学具,例如最简单的小圆纸片,学生在摆一摆学具的过程中,会非常自然的产生分堆的想法(如下图),他们会把3个白纸片摆成1堆,把6个红纸片摆成两堆,这里的“一堆”就是“1份”或者叫作“1倍量”最好的形体展示,这样学生从形上更自然地想到6里面有2个3,这就是学生脑子中最初的“倍”。

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看清数量之间的关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去圈一圈,然后直接引出了“倍”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样做也许有点太快了,“倍”的认识需要一个时间的等待,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在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动手摆一摆,其实摆出的“1堆”和圈出的“1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而动手摆一摆会让学生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倍”难于表达

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在描述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认识“倍”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表达“倍”。在表达“倍”时,我们不要急于给学生标准的表达形式,而要等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表达不清楚是正常的。在表达“倍”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进行多个角度的表达以加深理解。

“倍的认识”一课不是一节新课,但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需要有把它看成一节新课去研究的意识,我们更需要有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的精神。

注释:

[1] 高丽杰.从“形”到“数”,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认识“倍”[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1).

[2][4]刘加霞.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倍”是转折点――评析高丽杰老师的“倍的初步认识”[J]. 小学教学,2010(07~08).

第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案 知识 思维 自主学习能力

一、明确教学案编写目的

经过反复学习、研讨,我校数学教师逐步明确了数学教学案编写的目的:(1)理解知识――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方法;(2)培养思维――两种推理,即归纳与演绎的融合;(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如何教会学生到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明确编写理念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教学案的框架:学习准备(课前导学、情境创设)――探索讨论(探索讨论、尝试解决)――反思检测(小结反思、自我反馈、拓展提高)。下面以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第二课时――平方差公式为例,谈谈使用该教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况。

二、剖析教学的起点

(一)教学内容分析

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它是分式约分计算、解方程及代数恒等变形等的基础。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多项式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提公因式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乘法公式中的平方差公式的再认识,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因此,本课在知识上,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在思想方法上,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整体化思想。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整式乘法、计算求值,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初步理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

思维基础:学生习惯于顺向思考;对公式中字母表示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

自主学习能力基础: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监控学习各方面策略发展较快和提高较多的时期。因此,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已有经验和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渗透学习策略。

(三)学习目标设计

(1)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并进行简单应用。(2)经历通过整式乘法逆向变形得出因式分解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考和推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因式分解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整体化思想。(3)通过实际情境及问题的具体探索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反思小结等,逐步学会学习。

三、设计完整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学校美丽的一角。我们希望在教学楼前修一座半径为3.5m的圆形花坛,花坛中央修一个半径为1.5m的圆形喷水池,四周呈圆环形进行绿化,使得校园更美丽。你能比较快地求出圆环绿化区的面积S吗?(结果保留π)

(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在“情境创设”板块,设置引发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为探索讨论作准备。

(二)探索讨论

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我们不需要考虑绿化、水池等具体物体,画出圆环如图,你能表示圆环面积S吗?

生:S=π(3.52-1.52)。

师:下一步如何计算?

生:把公因数提出来。

师:怎样快速求3.52-1.52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生:3.52-1.52=(3.5+1.5)(3.5-1.5)。根据平方差公式a2-b2=(a+b)(a-b)求得的。

师:(a+b)(a-b)=a2-b2。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平方差乘法公式,但今天是如何利用这公式的呢?

生:从右至左逆用平方差乘法公式。

师:如果数字3.5和1.5看成字母a、b,得到怎样的公式?

生:可得公式a2-b2=(a+b)(a-b)。

师:平方差乘法公式逆向用,将平方差形式(多项式)化为乘积形式的变形称为什么?

生:因式分解。

师:噢,原来只要将平方差的乘法公式逆向用,就得到平方差的因式分解公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哪种方法?

生:提公因式法。

师:今天这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你们准备给它命名为什么方法?

生:运用公式法。

师:今天学习因式分解的第二种方法“运用公式法”,请把下列A组各多项式因式分解,并说说分别把什么看作了公式中的a、b?

A组:

(1)a2-16=a2-( )2=(a+ )(a- )

(2)64-b2=( )2-b2=( +b)( -b)

(3)a2-9b2=( )2-( )2=( )( )

师:利用平方差公式填空,使B组各式等号成立。

B组:

(1)(a+7)(a-7)=( )2

(2)( )( )=36-25b2

(3)9m2-n2=( )( )

(4)x2y2-z2=( )( )

B组的第(1)(2)两题从左到右是什么变形?第(3)(4)两题从左到右是什么变形?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两种变形有什么关系?

生: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的变形。

师:(1)(2)与(3)(4)是互逆的变形,但都运用了平方差公式。所以我们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对公式既要从左至右顺着用,也要从右至左逆着用,学会逆向思考问题。

仔细观察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多项式有何特征?分解得到的结果有何特征?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达公式吗?

生:左边是多项式――(1)二项式;(2)两项异号;(3)每一项都是平方式。右边是乘积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文字语言表达――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设计意图:“探索讨论”板块一般采用设置问题串的方式,在一系列相关问题引领下,导疑、导思、导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问题串中,应注意认知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除了知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外,还应有质疑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问题等,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将数学对象从实际问题情境中分离出来,只考虑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然后通过提取公因数,用平方差公式简化计算,复习提公因式法;通过抽象度较低的具体数字运算,引出用平方差公式把两数的平方差化为乘积式。接下来,从两条路径引出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一是逆向看平方差乘法公式,培养逆向思维;二是从具体数字到一般字母表达,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再正面强化,逐步让学生体会其中的a、b可以从数字、单独字母到一般单项式。在知识上,深化认识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在思维上,培养学生逆向思考的意识与习惯;在微观上,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对多项式而言,主要是项数、项的符号和次数。这样,由具体问题归纳得到一般情形,培养了学生的宏观思维。

(三)尝试解决

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x2-y2 (2)0.16a2-46b2

2.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吗?为什么?如果能,请因式分解。

(1)x2+y2 (2)x2-y2 (3)-x2+y2

(4)x2+y2 (5)(x+y)2-4

师:观察第(5)题的特征,它是二项式吗?如何解决这问题?

生:把x+y看作一个整体,把它看成公式中的a,就可以看成是二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了。

师:请同学们再想想看,公式中的a、b可以是些什么?

生: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单独的数字、字母,一般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师:观察多项式25(a+b)2-9(a-b)2的特征,你会联想用什么方法因式分解?分别把什么看成公式中的a与b?

生:分别把5(a+b)和3(a-b)整体地看成公式中的a与b。

师:你能说说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吗?你认为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1)写成平方差的形式;(2)运用公式写成两数和与差的积的形式;(3)化简各因式。注意:各因式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师: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81y2 (2)(x+2)2-9 (3)9(a-b)2-(a+b)2

师:在边长为16.4cm的正方形纸片的四角各剪去一边长为1.8cm的正方形,求余下的纸片的面积。

(设计意图:在“尝试解决”板块,要精选例子,让学生在问题的尝试解决过程中深化所学的新知,检验学习的效果,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补救。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例子进一步深化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上述教学过程,教师先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公式特征,体会其中可以是单项式(包括数、字母),也可以是多项式,培养学生的整体化思想。学会拓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后引导学生先观察问题特征,再联想相关公式并进行比较,最后要检验。再巩固、深化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笔者以为,就初中数学的知识学习而言,应达到基本概念理解深刻,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最后将问题引向实际应用。与“情境创设”相呼应:数学来自于实际问题,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以此提升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四)小结反思

师: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方法?有何感悟?

(设计意图:在“小结反思”板块,重点设置培养学生元认知水平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让学生通过文字语言,反思自己学习中的得与失,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在问题引领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中的得与失,从知识、思维方式等方面对所学进行整理、小结。养成反思习惯,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

(五)拓展提高

师:因式分解:a4-81。观察多项式的特征,你会联想运用什么方法进行因式分解?题目中出现了4次方,如何解决?分别把什么看成公式中的a和b?

(设计意图:紧扣所学知识与方法,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增加问题探究的深度与难度。本题的难点在于将a4看成(a2)2(比将4y2看成(2y)2难度大),两次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各因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自我反馈

“反思检测”板块包含小结反思、自我反馈、拓展提高三个栏目,分别从文本(陈述性知识)、基础操练(程序性知识)、拓展提高(延伸性知识)对所学的知识、方法进行反思检测,由此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自我检测与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一、有机利用,促进正迁移

1.因势利导,唤醒旧知。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后续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先前学习的概括或延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特征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先让学生回忆旧知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使学生发现比、除法、分数有很多相似之处,再回忆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联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呢?这样使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围绕思想,以旧引新。

教师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善于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授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唤起学生已经形成和积累的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这些策略的正迁移,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供支撑。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和策略?”然后教师予以启发:“我们能否也用这样的方法和策略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这样促使学生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面积计算公式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为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究、研讨及促进知识方法的有效迁移创造条件。

3.丰富表象,树立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经常引导学生启发联想,使学生眼中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按照一定的模式去解决数学问题,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欣赏生活中的圆”,由此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课的结尾让学生解释“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问题,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适时运用,避免负迁移

1.加强对比,建构知识。

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是避免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前提。学习不只是新信息的简单吸收,而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意义建构。学生大脑中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到需要时能在一大堆旧知识中甄别出科学的那一部分,重新建构和再现新知识。如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中,我教学例1时,始终围绕着“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什么”的问题展开新知的探究。先通过把3×5和5×3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交换律,再通过呈现一批具有乘法交换律结构特征的等式,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受,然后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最后像加法交换律一样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把乘法交换律抽象到符号层面。这种对乘法交换律知识的建构,避免了对加法交换律的形式模仿。

2.比较深辩,避免定势。

比较是避免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学习材料及已有结论的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发现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可利用因素和易混的因素进行辨析分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练习课,书中第八题如下。

207×40 23×802 60×305

270×40 23×820 60×350

这是题组比较练习,是在学生学会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以后,把它与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乘数末尾有0与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过程的区别。同时也使学生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样可以应用乘法的运算律或依据乘法意义,使计算简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特征,避免思维定势的产生。

3.巧设“陷阱”,深化认知。

巧设“陷阱”是避免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巧妙设置“陷阱”,敢于让学生出错。设计“陷阱”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上当受骗”,而是让学生能够认真反思出错的原因,深化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如教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我设计了以下“陷阱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02×45 16×29+16×21 101×62-62

99×45 (40-4)×25 56×99+65

第7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55-03

【作者简介】1.胡德运,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江苏无锡,214187),一级教师,无锡市数学教学能手;2.陈燕,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小学部(江苏无锡,214177),一级教师,无锡市数学教学能手。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中的三大运算律之一,它有效沟通了乘法与加法、减法之间的联系,思维含量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包含单一的运算相比,乘法分配律中含有两种运算,这种形式上的变化与特殊结构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认知障碍。那么,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如何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窠臼呢?笔者撷取苏教版四下《乘法分配律》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从“解决问题”到“发现现象”

出示情境图: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领24根跳绳。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生: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再算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列式(6+4)×24=240(根)。

生: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再算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列式6×24+4×24=240(根)。

师: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实际问题,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都是240,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哪个符号连接起来?

生:等号。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等式:(6+4)×24=6×24+4×24,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联系?

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们还可以结合乘法的意义从运算的角度来思考。等号左边先算什么?表示几个24?

生:先算6加4等于10,10×24表示10个24。

师:等号右边呢?

生:6×24表示6个24,4×24表示4个24,加起来一共是10个24。

师:我们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虽然各有特点,但都是在求几个24是多少?

生:都是在求10个24是多少。

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在交流不同算式的实际意义和比较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乘法分配律”研究的第一个实例的等式。然后,教师及时去情境化,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不同特点,并结合乘法的意义从运算的角度来说明等号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等式表示的数学内容。学生在分析等式“现实意义”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在分析等式“数学意义”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了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结构和内涵。

二、从“个例分析”到“举例丰富”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一个等式,发现了等式中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那么,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算式是不是一定能组成等式呢?请同学们在心里先想两个具有这样特点的算式。

生:我想的两个算式是(9+3)×5和9×5+3×5。

师:这两个算式能组成等式吗?

生:可以组成等式,两边的结果都等于60。

生:左边的算式先算9+3等于12,12×5表示12个5;右边的算式是算9个5加上3个5,也表示12个5,可以组成等式。

师:看来,无论是从计算结果上来比较,还是从乘法的意义上来思考,都可以确定(9+3)×5和9×5+3×5可以组成等式。

师:你也能像这样写出两个算式,并判断它们能否组成等式吗?

学生自主写算式,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并相机板书例子。

师:有没有谁写的算式不能组成等式的?

生:没有。

师:像这样的一组算式还能写吗?写得完吗?

生:还能写,写不完,有无数个。

研究乘法分配律需要丰富的素材,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确:从第一个实例中看到的数学现象并不能很快上升为一种普遍规律,还需要举出更多的例子在类似的情况中进行求证。教学中,教师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按照“写出算式算出得数比较结果形成等式”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正确地举例,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乘法的意义,从运算的角度对每组算式能否组成等式进行验证。在举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举例的数量,还注重引导学生从反例的角度进行逆向思考。从单个例子的等式关系,类推到更多例子的若干同类现象的等式关系,教师在不断丰富学生数学学习感性材料的同时,无形中也传递了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态度。

三、从“概括特征”到“建立模型”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等式,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生: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是相同的,计算结果也相同。

生: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边的算式都是先算两个乘法再算加法。

师:这两个乘法都是谁和谁相乘啊?

生:都是括号里的两个数分别与括号外面的数相乘。

师: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发现的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生:(a+b)×c=a×c+b×c。

师:这个字母表达式的左边和右边分别表示什么?

师:左边表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也就是(a+b)个c;右边表示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也就是“a个c+b个c”。等式两边都是算(a+b)个c是多少,所以结果不变。

师: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乘法中又一条重要的运算律,叫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你觉得“分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分配”就是括号里的数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

师:没错,“分配”就是“分别配对”的意思。在这里,a和b分别与谁配对?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a+b)×c=a×c+b×c

师:从左往右看这个字母式,乘法分配律表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那从右往左看呢?

生: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就等于两个加数的和与这个数相乘。

在学生充分感悟等式左右两边算式特点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空,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抽象、概括发现的规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还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意义来分析乘法分配律,明晰(a+b)×c与a×c+b×c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乘法分配律。同时,教师紧紧围绕“分配”一词,引发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形象化地解释a与c配对得到a×c,b与c配对得到b×c,有助于学生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使他们初步感悟模型思想。

四、从“反思研究”到“沟通联系”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研究出乘法分配律的?

生:我们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得到了一个等式,然后举了更多例子进行观察比较。

生:在判断两个算式能不能组成等式时,我们不仅从计算结果上进行判断,还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思考。

生:与以前学习运算律一样,我们用字母式子表示出了乘法分配律。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好!其实,我们对乘法分配律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就曾接触过。(出示:12×3)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们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3和2×3,再把两个积加起来。

师:把这种想法用等式表示出来就可以写成12×3=10×3+2×3,就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师(出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情境图):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还记得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是怎样求的吗?

生:用两条长加上两条宽,列式是28×2+15×2。

生: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2,列式是(28+15)×2。

师:这两道算式都是在求篮球场的周长,所以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板书:28×2+15×2=(28+15)×2)看着这个等式,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乘法分配律。

第8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乘法各部分名称,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实际操作能力。

⒊培养学生合作性、探索性学习品质和迁移类推能力;

⒋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哲学思想。

一、课前谈话(语速慢)

播放“哪咤传奇”音乐,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哪咤传奇》吗?孙老师也特喜欢看,因为小哪咤是一个爱动脑筋而且勇于战胜困难的人。这一节课上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吗?孙老师真佩服你们,小小年龄就很有自信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来,为自己加加油——我真棒!我一定行!

小哪咤特别喜欢研究数学知识,他呀,写了一首奇怪的数字诗,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

1

2、2

3、3、3

4、4、4、4

5、5、5、5、5

6、6、6、6、6、6

7、7、7、7、7、7、7

8、8、8、8、8、8、8、8

9、9、9、9、9、9、9、9、9

他的好朋友小猪熊总是记不住这首诗的内容,你们有什么绝招赶快告诉它吧!比一比,看谁最能干。

小结:这个方法真妙!小猪熊很快就记住了这首诗。用几个几来说相同的数,真是又快又准确。

好方法就要把它用起来噢!大家现在一定能记住这首诗了吧!来,让我们一齐来说一遍。(做手势)

二、探究新知。

⒈分乒乓球,初步感知几个几。

⑴师:咱们中国可是乒乓大国,在刚刚结束的第47届世乒赛上,又一次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小哪咤今天也赠送了一些乒乓球给各组同学,到底有多少只呢?想知道吗?好,请各个组长带领大家数一数,小哪咤要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吆!

(要求)一看哪组数的最准确,二呢要看哪组数的方法最多。

⑵各组汇报

师: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数的?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呢?

引导各组学生按照“我们组是×个×个数的,数了×次,一共有×只”的格式汇报,接着追问:将数的过程列成加法算式你会吗?

师:这组小朋友说的真棒,表达得非常清楚,其它组也要这样说噢!

表扬汇报得好的组长,让其它组来学习。

师:你说得太多我都记不住了,你能想个办法让大家听明白吗?

引导得出6个2,3个4,4个3,6个2、12个1等情况,同时写出总个数12,并针对汇报6个2、12个1等复杂情况,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叙述让大家听得更清楚。

(课件随机点击)

⑶读算式

黑板上的算式你会读吗?谁来试一试?引导学生读这些算式,强调用几个几相加来读比较方便。

⑷观察算式,发现相同加数

引出“相同加数”这一概念,并及时板书,并让学生齐说。老师质:什么相同,以示突出“加数相同”这一新概念。

⒉由特长算式,引出乘法

⑴可爱的小猪熊和小哪咤今天他们准备搞一场写加数相同的算式竞赛,可好玩了!你们想参加吗?那这边的小朋友是可爱的小猪熊队,口号是“猪熊猪熊力量无穷”。那这边的小朋友做调皮的小哪咤队!口号是“哪咤哪咤把你吓傻”。你们真的很勇敢,看谁能获得冠军,(课件点击头像)比赛开始。

请听要求:每小组只推选一名选手参加比赛。但这名选手的写字速度要快!

(课件出示)第一轮:

请听题:哪咤队2个5相加,小猪熊队5个2相加;(要写出结果)

⑵宣布比赛结果,说说比赛的体会,反思比赛的过程。

下面我宣布小哪咤队获胜!颁发奖状(课件演示)

哎!我就奇怪了!小猪熊队怎么就输了呢?

归结为猪熊队没取胜的原因是加数的个数多,式子长。

⑶发明符号

质:这个算式真的很长。(板书:2+2+2+2+2=10)哎!我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神奇的符号,将这很长的式子来一次减肥变短呢!小朋友们你能发明这样的符号吗?

小结:1、数学可离不开猜想哟!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长大了肯定是一个很厉害的发明家。古人很早也发明了一种符号叫乘号。想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吗?

2、了解得真多,连乘号都知道啊!对!这种神奇的符号就叫乘号!想和它交朋友吗?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吗?

(4)(课件出示)录音内容: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乘号,我今年已经三百七十几岁了,我出生于1631年,是英国的数学家奥特雷德发明了我,我能简便的表示几个几相加的算式,不管它有多长,我都能让他变短。

(5)让学生联想:观察乘号,说说这像什么呀?(拼音X,做错题的X,睡斜的加号等)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⒋将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

⑴这道式子太长,怎么将乘号用上去呢?有谁知道的?

请大家看,引导:这儿有几个2,5个什么,写上5和2后,老师:现在我们只要轻松地把这个新朋友请到这个新家来就可以啦!这就是乘法里的乘号。(板书:乘号)5×2是哪道算式变来的?对!5×2也就是表示5个2相加。那么它的结果是多少呢?(板书:10)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指导读算式

有谁会读这个算式?齐读一次。

乘号和加号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学乘号可别忘了加号哟!要学会把他们联系起来。把这两个算式一起读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哪道读起来更简单些呢?

⑶2×5出示

调皮的小猪熊呀很不服气,他终于也掌握了其中的窍门,变成了另外一道乘法算式。想知道吗?眼睛闭上不准偷看哟!。板书:2×5=

眼睛睁开,看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对!他们只是调了个个儿。2乘5也表示5个2相加(用手势提醒)。那么他的结果是多少呢?(10)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们看,5个2相加可以写成……(学生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对这两道乘法算式也都表示5个2相加。他们只是位置不同而已。齐读黑板上的板书。

⒌介绍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师: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那乘号两边的数我们就叫……(板书:乘数乘数)前面叫……后面也叫……加法的结果叫和,那乘法的结果叫……(板书:积)他只不过比和多了两条腿。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乘法

(板书:认识乘法)

⒍刚刚的比赛有些不公平,想不想再来一次呢!

第二轮:3个10相加10个3相加

第三轮:根据算式摆一摆圆片,看谁动手能力最强。

请根据算式,摆圆片:5+5+53×5

怎么你们两队摆得一样呢?

三、巩固引伸。

小朋友们愉快地和乘法交上了朋友,也一定想用乘法做一些游戏吧!哪咤为我们设计了四关,你们敢闯关吗?有信心获得胜利吗?他可请来了小猴博士做裁判哟!

⒈第一关:(口答)

选择你喜欢的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⒉祝贺你们顺利闯过第一关。小朋友们的猜数能力怎样呢?肯定也是顶呱呱吧!

第二关:猜一猜,看谁猜得准。

5+5+5+5+5+5+5=5×=7×

×=4+4+4+4+4

3×7=3+3+3+3+3+3+

4×=4+4+4+4+4+4+

(用作业纸,小组讨论后展示)

⒊小朋友们表现的太棒了!小哪咤请大家帮个忙,淘气的小猴子在大森林里迷路了,你们快快送他们回家吧!

第三关:连一连,看谁连得对。

出示:4+4+4+4+46×4

2+2+2+2+22×5

4+4+4+4+4+44×5

5×2

⒋我替小猴感谢大家,你们真的很厉害,不仅和加法交上了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乘法,哎!如果这两个朋友同时出现了,你还能分清吗?

⑴第四关:想一想,看谁想得快。

想尝试一下吗?

3+22+5

3×22×5

让学生要题板上写出答案,并质疑是怎么想的。

⑵自己编一道乘法算式,算出它的结果。

总结:大家团结一致,终于顺利地闯过了四关,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勇敢和聪明庆贺一下吗?其实乘号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着很多的用途,只要小朋友们能发扬今天的学习精神,一定会学得更好!

四、总结延伸。

⑴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什么地方你印象最深?

第9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第一次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的主题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每个游乐项目一共有几人?

师:(板书三个连加算式)这三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2.引出“相同加数”,揭示课题。

(课上学生表现积极,非常顺畅,但总觉得这样的主题图单一了一点,学生的思考过于简单。在教师板书三个加法算式时,下面有几个同学窃窃私语,暗示会用乘法算。师没有预设到这种情况,没有做出干预。)

二、探究新知

1.讲解示范。

师引导学生观察玩摩天轮的学生人数:先找相同加数,再数个数,5个4,4×5=20 或5×4=20。(教学乘号和读法)

2.方法归纳。改写乘法算式时要做到:一看;二数;三列式。

3.学生仿写。把另外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师生小结。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么改写?

(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涉及符号书写和读法的规范,因此这一环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说“几个几相加”的时候不是很顺,有一部分学生说反了,把6个2说成了2个6,教师让其再说一遍,学生都能说对。)

三、巩固练习

1.做教材中的“做一做”: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荡秋千?(列出加法、乘法算式)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个别反馈,集体纠错。

加法:2+2+2+2=8或4+4=8

乘法:2×4=8 或 4×2=8

2.“夺红旗”比赛: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生在练习纸上做,再集体校对)

5+5 ( )

8+8+8 ( )

6+6+6+6 ( )

2+2+2+2+2 ( )

1+1+1+1+1+1 ( )

3.“送信”。根据信封上的信息把信送入相应的邮箱里。

邮件:3+4+6,2×4,6×2,2个6相加,6+6,3个5相加,5+5+5,2+2+2+2,3+3+3+3+3

邮箱:4×2,2×6,3×5

“3+4+6”这封信为什么送不出?

(把枯燥的练习融入各项活动场景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夺红旗”比赛反馈时,有个别学生把加法算式5+5改写成了乘法算式5×5,又出现了第二环节中“几个几”表述不清的情况。在第三题送信环节中个别学生出现了犹豫,迟迟不敢下笔。)

四、课堂小结(略)

五、拓展

你能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2+2+2+4=10 3+3+3+3+6=18

【课后反思】

按照上述设计开展教学,总体感觉比较平淡,效果也不理想,教学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较广,接收各种信息的渠道很多。在课前,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乘法的读写,有些会背一些乘法口诀,还有的能举例说出乘法算式的意思,但乘法的意义在大多数学生的头脑里还是模糊陌生的。

二、所选主题图不利于建立乘法思维的表述

虽然是学生感兴趣的游乐场景图,但都是单一地计算人数,不能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利于建立乘法思维的表征。

三、例题素材不利于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深刻理解

课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乘法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不够深刻。例题提供的素材都是相同加数的算式,没有对比不是相同加数的算式,具有片面性。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特别强调相同加数“数”的过程。另外,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只在“送信”时提了一下,犹如蜻蜓点水,这样就使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不够完整、深刻。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又重新对本课进行了深入思考,斟酌的焦点问题是:(1)教学起点的把握。(2)主题图的选择。(3)乘法意义的理解如何做到完整、清晰。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又重新设计了教学方案。

第二次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关于乘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学生提出了有争议的问题,师暂时不作表态,只在黑板上板书。

(轻轻松松几句对话,就让学生的底先亮了亮,后面的活动就有的放矢,顺次展开。)

二、新课展开

1.师:(出示上图)观察小棒图,选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算一算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2.汇报交流。

生(小伞图):5+5+5+5=20。

生:4×5=20(5×4=20)。

师:你们说了乘法算式,这个我们待会儿仔细研究。

依次交流连加算式。

3.观察这些加法算式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

4.借助直观,理解乘法。

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点着图和算式各数一遍。(4个5相加,4×5=20或5×4=20)

教学乘号和读法,课件出示乘法小故事,加深理解。

讨论其他加法算式能不能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能改写的让学生改写)

5.师生小结。

6.你认为刚才××同学说得对吗?(解释引入时的问题)

(从数形结合的小棒图切入,通过两类算式的对比,强化只有相同加数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点着图、加法算式数个数,通过手、脑、口多次结合,学生的回答也好了很多。)

三、解释应用

1.看卡片说乘法算式。

7+7,7+7+7,7+7+7+7,7+7+7+7+7+7,3+3+3,2+2+2+2,9+9+9+9+9

(卡片,传统的练习方式,快速高效。巩固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同时补充只能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的“3+3+3”。)

2.课间操。

活动一:3个小组,每小组6人做运动。有几个小朋友做运动?

活动二:第一排小朋友挥挥你们的小手,一共有几只小手在挥手?(2×8)

活动三:还没有玩过游戏的小朋友请站起来,做拍手游戏:

×××× ×××× ××××,你一共拍了几下手?(3×4)

(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持续的时间还不长,此时适时加入课间操,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受到用乘法算真简便。)

3.出示教材中的跷跷板图。

共有几个小朋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幅图有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但是两个乘法算式是一样的。这里2×4=8表示什么意思?(表示4个2或2个4相加)

(有了前面两个练习的铺垫,这题除了改写练习以外,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乘法算式(两个因数不一样)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

4.抢红旗比赛: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8+8+8,1+1+1+1+1,3+4+6, ,9个4相加

(此题是综合训练,集合了数字、图形、文字表述等各种题型的改写,补充了关于1的乘法。)

5.把盖住的画出来。

3×2

3×2

5×3

(画图练习,意在加深对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意义的理解。整个巩固练习环节效果较好,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掌握。)

四、课堂小结(略)

五、拓展延伸(略)

【课后反思】

一、起点找准,有效切入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因此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找准教学的起点尤为重要。上课一开始,笔者就开门见山地抛出一个“关于乘法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的问题,新授看图列式时,对乘法不回避,会列什么就列什么。反馈时两者兼顾,重点让学生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

二、数形结合,直观呈现

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少入微。”因此笔者选用了“数形结合”的小棒图,有效沟通了“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两大领域的联系,变抽象的数学语言为直观的图形,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学生在脑海中输入的数学信息和映像也更深刻,更易于在脑海中形成数学模型,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三、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学生习得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新课知识的深度延伸。本次施教设计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有趣、重点突出,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和体验过程,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口算卡片和课间操,及时巩固基础知识;看图列式,进一步理解同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综合题,通过不同的题型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看算式画图,再次巩固乘法算式的两种不同意义,考查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