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护士职业安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职业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士职业安全

第1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12-01

1 团结合作,和谐手术

一台手术的成功完成,除了要有完善的仪器设备条件外,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医护人员的周密安排,精心合作。要求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术者、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台护士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手术规程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配合,遇到意外特殊情况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必须把每件工作同手术成功与否,病人能否得救联系起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2 坚持原则,无菌操作

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无菌是手术条件的第一要求,对此不能有一丝一豪的轻视和疏忽。参加手术的 全体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室护士更要坚持原则,发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必须立即指出,被指出者应无条件接受,并迅速改正。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到慎独。即使自己单独操作,如发现可疑之处应立即检查清楚或撤换更正,不得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隐瞒。所以护理人员能否自觉地坚持和维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3 技术娴熟,操作流畅

手术室护士在病人身上做技术操作的机会很多,但任何一次操作都必须以治疗为目的,力争一次成功不如允许在病人身上练技术,即使是全麻病人也不例外。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操作准确,术后认真回访。 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还必须了解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完备手术用物,检查仪器设备,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无论多么忙多么紧张,都要随时密切观察病人,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立即报告术者及麻醉师。

4 理解病人,细心体贴

接受手术的病人,离开工作岗位住进医院,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从刚熟悉的病房又进入陌生的手术室,使他们的心情又发生一次波动,通常他们是以焦急和期待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注视医生和护士每一个动作,并对任何音响和言语表现得十分敏感,病人在此时对医护人员有一种生死所寄之感,医护人员要善于体察和理解病人的期望与信任的感情,手术时要尊重病人的要求和习惯,对能做到的要尽量给予满足和照顾,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手术时,病人四肢要用约束带事缚,这样才能防止病人不自觉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5 态度严肃,环境舒适

手术室是医院为病人解除疾病、挽救生命的神圣严肃场所,又是医生护士麻醉集中工作的地方,一切工作都要按手术室规章制度进行,保持安宁和整洁的环境。室内应该做到一尘不染,温度、湿度应符合要求,器械设备放置整齐,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当病人一进入手术车推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接待病人,每项操作都要全神贯注、礼貌亲切、温文尔雅。当病人被手术车推入手术室后,仍会产生新的精神负担,如果病人感受到环境安宁、轻松,医护人员对他高度负责就会得到莫大的安全感,增加接受手术的勇气。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用手术语与台上下配合工作,切忌大声谈笑,更不准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否则将会引起病人烦恼和不安,产生不信任感。我院严格执行手机一律不准带进手术室,所以创造一个宁静的手术环境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在手术将要结束时,护理人员切忌放弃严守职责的要求,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严肃,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的道德责任。

第2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中图分类号】R25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110-01

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但其本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

1 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①针刺伤。是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针刺伤时,0.004m1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的感染率为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的感染率为1.8%[ 1];②噪声。长时间暴露于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能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失眠[ 2]。噪声来源为机器声、工作人员对话、电话钤声、病人的、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等。

1.2 化学性因素:①细胞毒素药物。其毒副反应主要有对骨髓的抑制、生殖系统的影响及过敏反应,药物通过汽化经皮肤、呼吸道吸收。Hirst的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的尿液中可以检测出环磷酰胺,且持续5d以上才消失[ 3]。护士孕前和孕期接触抗痛药物会对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并使妊娠并发症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性增加[ 4];②消毒灭菌剂。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灼伤、头痛、皮肤过敏、胸闷气喘、咽喉炎及肺炎、流感样症状、荨麻疹和手部棕褐素沉着等症状;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肺水肿,同时能使细胞突变、致癌、致畸,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③麻醉废气。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同时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 5]。美国执业健康安全委员会要求:单独使用各种卤代类吸入麻醉时,污染水平不应超过2.5x10-6,笑气(N2O)5x10-6。以此标准,国内大多数手术室,其麻醉废气的防污水平均难达到这个要求。

1.3生物性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 6]。

2 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1 针刺预防。①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回套针帽;任何时候,不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处理针头时不匆忙;手持针头和锐器不将锐利面对着他人;为不合作患者注射时,需他人协助;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利器盒;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②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48h内上报,72h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霹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做HCV抗体检查,专家建议暴露4~6周后检测HCV、RNA;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6周、12周、6个月等),跟踪期间,特别是最初的6~12周,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性生活用等。

2.2噪声预防。加强认识,新建工作间采用隔音设备;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普查、检修,如对器械台、麻醉机、推车等的活动部件上剂,减少推、拉次数,减少噪声。

2.3 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护。甲醛消毒灭菌,必须在无菌箱中进行,消毒后注意开窗通风;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时,应将戊二醛存放于有盖的容器内,且室内通风良好;接触戊二醛时应戴橡胶手套。

2.4 麻醉废气的管理。包括降低麻醉废气污染、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及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如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并进行定期检测;改善麻醉废气排污设备,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特别是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2.5 化疗防护。①制订严格的防护方案并提供安全防护用品和设备,如排风设备、输液设备等;②遵守抗癌药物操作规程。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裤,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护垫;割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打开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气后再拔针;③抗癌药物外溅的处理。立即标明污染范围;若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肥皂水擦洗,配药后要拖地面。若为药粉则用湿纱布轻轻擦抹;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里,应立即用肥皂温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化疗药物溅到工作服上.立即更换、冲洗;④污染废弃物的处理。用过的废安瓿、小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要放置在有特别标记的密封的厚塑料袋或防漏容器中,并及时送焚炉焚烧;防护衣、帽等需经过1000℃高温消毒;病人污物袋;便盆、便壶专用,用后严格消毒处理。处理污染的分泌物、排泄物时,必须戴口罩、手套、帽子,必要时用一次性围裙。

护士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病人需要一个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同样,医护人员也只有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戴青梅,王立英,刘京英,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2] 董慰背慈,张桢先。护理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42

[3] 杨方英,刘丽华,周慧娟.S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45

[4] 罗洪.医院的环境污染与防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9(10):450~451

[5] 程月娥,叶志霞.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26~627

第3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自2009年以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职业卫生标准研究室的帮助下,山东省立医院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一套医院血源性职业接触防护的管理体系,通过完善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和流程,科学地进行风险控制并及时开展防护培训,从而确保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健全管理体系

山东省立医院实行三级组织管理策略。一级组织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医疗的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决策工作。下设职业安全防护领导小组,由人力资源部主任任组长,成员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工会、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总务部、医学工程部、药剂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重点科室临床专家组成,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小组成员履行职责,及时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督查,并将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后的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及时整改并记录于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手册》。

二级组织为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院职业安全监控的具体工作。下设门急诊监控小组、临床科室监控小组、医技科室监控小组、总务后勤监控小组,各小组成员负责相应部门科室的自我管理工作。

三级组织为各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成员为骨干医生和护士各1名,认真履行职责,每季度进行科室职业安全防护技能培训,自查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分析整改存在问题,做到持续质量改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33-2013》的相关要求,山东省立医院还成立了护理部静脉治疗小组,为较好地执行《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213-2008)奠定了基础。

以上三级组织间可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达到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接触及伤害的共同目标。

完善制度与流程

按照原卫生部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山东省立医院不断完善职业安全防护各项管理制度,2014年补充、制定并下发了《山东省立医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的通知》,对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职业防护工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内容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与标准操作规程(SOP)。其中,职业接触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流程的制定,使得医务人员发生暴露后能够在现场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让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可以全天候地进行上报。

另外,为进一步了解医务人员对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干预对策的实施情况,定期向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发放《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干预对策实施情况调查表》,近期共发放调查表138份,其中医疗人员65份,护理人员73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见表1。

科学风险控制

山东省立医院采取了大量的保护性措施,从而控制和降低了职业接触发生的风险(图1)。通过6年的“医院感控宣传月”活动及平时的工作检查和培训,督促临床科室执行标准操作流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尽可能减少职业接触的发生;改善工作条件,如改善照明,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和物品放置有序;并配备设施,如非手触式洗手设施、手消毒剂和洗眼器,确保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能及时洗手,眼部若被污染能及时冲洗眼睛。

同时为了加强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各类防护用品的配备也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从2008年以帽子、口罩、手套为主的防护用品,发展至今已配备护目镜、面罩、洗眼器、防水围裙、防渗透隔离衣、防水套袖、防水靴、猴服及全面型呼吸器等。医务人员发生暴露后,有专人对其评估,提出具体处理措施,对需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人员,医院免费给予预防注射。

2010年山东省立医院出台了免费为职工接种进口乙肝疫苗的制度,并为高风险的科室工作人员增加体检的频次,近年来没有一例职业暴露者被感染。

另外,医院每年至少给予两次全院范围内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临床科室内部培训至少每季度一次,对实习生、进修人员、新入院职工和物业人员则开展上岗前职业防护培训。医院每年对在职职工进行定期的授课和问卷形式的职业防护培训,对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工作中产生血液、体液和其他潜在传染物职业接触的防护进行实战培训;并且制定了职业暴露的应急演练方案,督导科室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暴露应急训练,提升职业暴露处理技能;同时进行职业防护示范科室评选。

2012年,山东省立医院建立了首个职业防护示范科室―急救中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职业防护示范科室已达到11个,包括感染性疾病科门诊、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血液透析中心、烧伤病房、供应室、消化内镜室等职业风险较高的科室。

营造文化氛围

尽管山东省立医院对职业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视,每年仍有百余人出现职业接触。医院管理者不禁思考:是各类职业防护用具还需要更新吗?是职业接触监测还不到位吗?是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尽到职责?有哪些国内外先进经验还可以借鉴?有哪些医务人员的职业条件还亟待改善?

经过山东省立医院职业安全防护领导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认为建立防止医院血源性职业接触的职工文化应该是关键所在,从而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医院工会需要发挥其作用,开展各种职业安全宣传活动,向全院提出要将职工的劳动保护问题整理并提交职代会审议的建议,确实解决职工的职业健康问题。

其次,在全院营造浓郁的职业防护文化氛围,开展职业防护示范科室管理经验介绍,进一步促进了临床科室职业安全能力的建设。同时,为医务人员增加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物品,为护士增加配药用的防护围裙,为感染性疾病科人员提供了全面型呼吸器、猴服、长袖手套及防水靴,为微生物实验室标本处理间安装了通风设备。另外,还制作了职业防护用品正确穿戴的试教视频,为更好地开展生动形象的职业防护培训奠定了基础。

再次,制定并发放《山东省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实现了医疗废物管理的信息化。对锐器的废弃与存放作了明确规定。

第4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血液净化室是一个频繁暴露于血液的工作环境,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疾病的病原体,可因穿刺和皮肤粘膜暴露等职业暴露而传染给医护人员。另外,由于血透室使用大量种类繁多的化学消毒剂,且又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极易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加强血液净化过程的职业防护。

1 血液净化过程中职业暴露的危害的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噪音 血液净化中心治疗机器、水处理装置以及各种电器等设备都会产生噪音。医护人员长时间高噪音环境中工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情绪烦躁、身心紧张、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1.1.2 透析前后均需紫外线照射消毒或臭氧进行床单位和空气消毒,这样,导致空气中氧浓度增加,臭氧对机体的危害可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阻碍血液运输功能,长期吸入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人的衰老。而长期受到紫外线的大剂量照射,还可致皮肤癌和眼炎。

1.2 化学因素

1.2.1 过氧乙酸、次氯酸钠、R e n a l i n、戊二醛、柠檬酸等,是血透室常用的消毒剂。Renalin主要用于复用透析器及血路管的消毒。成分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带有腐蚀性,如皮肤,眼睛接触此药品,可导致眼睛受损和皮肤过敏,溅到衣物上,衣服立即褪色并灼烂;戊二醛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结膜炎。含氯消毒剂可轻度损伤皮肤,而混合性气体污染物由于毒性相加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1]。

1.2.2 A、B透析粉 A粉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及冰醋酸等组成,B粉是碳酸氢钠粉,属纯碱,长期直接接触对皮肤刺激性大,会引起皮肤灼痛或过敏,损伤手部皮肤。

1.3 生物因素

1.3.1 血液污染 护士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透析前穿刺;透析中处理患者穿刺处渗血及更换管路、透析器等操作;透析后的血液回输,都可能造成操作护士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这对透析室护士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威胁。

1.3.2 体液污染 患者透析前因体内毒素高,经常有恶心、呕吐症状,透析过程中如发生失衡综合征或低血压时也有呕吐,并发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时咳嗽、咳痰较多见,医护人员不可避免要和上述体液分泌物接触,这些对呼吸道、嗅觉有一定影响,在护理过程中不小心接触这些体液分泌物而污染破损皮肤也可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1.4 意外损伤

锐器刺伤也是成为职业暴露感染H B V、H C V、H I V的主要传播途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锐利器械如刀片、穿刺针头等,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是不可能避免的。特别是在工作繁忙或在抢救患者时,极易忽略个人防护,受到伤害。

1.5 心理因素

由于血液透析实施体外循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危害性:透析引起的并发症也较为常见,如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头痛及发热等[2]。要求血液透析护士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及敏捷的反应能力,从而导致医护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另外高难度的动静脉穿刺,以及患者的情绪波动也会造成医护人员心理、生理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有疲劳压力感。

2 安全防护

2.1 物理因素的防护

2.1.1 噪音 医护人员做到“四轻”;做好仪器的保养与维修,调整机器报警声音,加强巡视,减少报警发生率;水处理设备安装在独立房间,尽量远离透析室并注意关闭门窗,以减少噪音。限制人员流动,保持透析环境安静。

2.1.2 臭氧 紫外线灯工作期间禁止入内,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每天室内通风2~3次,每次20~30m i n,或通过中心通风装置换新鲜空气。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是利用臭氧消毒,每周2次,要防止残余臭氧对人体的危害,减少空气中臭氧的浓度,一般在透析结束后人员离开开启自动系统,同时打开抽风机。

2.2 化学危险因素的防护

护士检查和配制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及手套,必要时可穿防水围裙、戴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严格掌握化学消毒剂有效浓度和剂量,取用后及时加盖密闭保存,现配现用,透析室要有通风设备,减少挥发性消毒剂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净化空气。消毒剂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如不小心溅到眼睛、皮肤上应反复用水冲洗干净。

2.3 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2.3.1 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  加强宣传血液净化职业防护的力度,向医务人员宣传职业危害因素及实际操作中如何使职业危害发生率尽快尽最大可能地降到最低是非常必要的,透析护士必须严格执行预防性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3.2 透析护士要求

进透析室应戴一次性口罩、帽、更衣、换鞋。洗手、戴手套的重要性:为减少对透析血源性病原体传播危险性,美国C D C提出所有患者血液和某些体液应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还强调接触患者前及医疗操作前后洗手的重要性[3]。手在传播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在穿刺、上机、治疗过程中手的清洁尤为重要[4]。因此,为每个患者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更换手套,有利于预防血源性病原体传播。

2.3.3 规范安全操作流程,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如预防针刺的操作流程应包括:注射器使用后立即将用过的针头丢入耐刺的、防漏密闭的容器内,容器外有醒目标志,锐器收集到容器的3/4时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更换时要确保盒盖关闭严密,并送指定地点统一毁形;任何时候都不要用手弯曲、损坏或弄直针头;针头使用后不要重新套上针帽,重新套针帽,这类行为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有10%~25%锐器伤是由此动作发生的;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伤后48h内应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再根据血的检验报告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血液基线测定和跟踪核查。被H B V或H C 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2.4 心理社会因素

建立护理人员心理支持系统,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保持心境平和,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缓解护理人员因长期超负荷工作所造成的身心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加班,保证护理人员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多做换位思考,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的情绪冲动,减少精神压力,自我调整、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确保心身健康,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

总之职业安全是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由于血透室是一个高危科室,医护人员一定要对各种危害有足够的认识,一定要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减少和避免职业伤害,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同时,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1]王禹元.化学消毒剂对手术室空气的污染[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0):568.

[2]邓舒文,杨远斌.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J].

第5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起先,是外国人天天喊:我们被侵权了,你们中国人对知识产权太不注意保护了。外国人对我们制东划西的,大家似乎都颇为不满,私下里不免有些侵了就侵了,那又怎样的感觉。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开始高喊:狼来了!其中,影视界反应尤甚。电影“英雄”的首映式,除了不许带手包、手机、摄象机之外,据说现场还使用了金属探测仪,真是如临大敌啊。其实,防只防一点------盗版。不期然间,“狼真的来了”,而且真的就来到了你我的身边。

方便面作为技术含量很低的快速消费品,其进入的门槛非常

低。大者,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近百亿元人民币,全国近十家生产厂,方便面线70~80条。小者,只有一两条线,偏居一隅,有需求再生产,哪个好卖做哪个。特别是面向农村市场的0。5元价格带的低价面产品,其同质化的状况非常之高。

失败的维权案例

J厂家是方便面行业里规模量前十的企业之一。其系列产品中的一个0。5元价格带的低价位产品被湖北襄樊的一个地方厂商仿制。两者的差别仅在于厂商标志、厂名厂址。其他如品名、口味、外包装设计、颜色、构图完全一致。被仿制的理由是J厂的产品在该市场的占有率最高。

接到业务的信息反馈,J厂采取了以下的应对措施:

第一、致函对方,你严重的侵犯了本产品的权益;因为我在该区域先销售,你后销售,并且外观整体和我产品近乎一致。

第二、印制广宣品,随箱张贴告知贴,向通路客户、消费者诉求我们是真正的产品。

第三、因为仿制本品的价格更便宜,所以在业务动作上增加陈列活动,加大促销力度。对仿制品进行打压。

第四、通过当地经销商了解对方的状况,及时进行推广方式的调整。

整个看来,似乎J厂家该做的都做了,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仿制品是跟着本品的退市而从市场上消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价格已经买透明了,通路利润已降低到无以为续的地步。消费者辩不清真假,索性寻找替代产品消费。退市其实是不期望中的必然。而对方厂商因为失去了仿制你的意义,索性改换门庭,另辟溪径去了。值得反思的是:退市竟然成了J厂商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的最干净彻底的方法。

此案的失败,细细分析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法律应用的缺失,是J厂商对于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护手段的不足。

只因为是低价位产品,市场汰换率很高、汰换的周期很短;因为进行商标、外观设计注册的手续复杂、时间长;所以不注册、不去寻求法律的保护依据。这是全案失利的最关键因素,因为侵权的源头没有切断,永远的无休止的疲于应付。

在遇到仿制产品的时候,无理无据;唯一的理由是我比你生产销售的早,销售的多;我先你后。这就难免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的境地。

而对方呢,对于J厂的来函置若罔闻,不停产也不争辩。你说仿就仿了,那又怎么样。你爱找人来查我,就查好了,大不了不生产。再说。我是在地品牌,有关系、好疏通,活动的空间很大。大有一副仿制你实在是给你面子的感觉。

坦白的讲,J厂确实无法证明对方是在仿制自己,既然你没有注册,不能证明是何时开始使用的,具有使用的唯一性。那么别人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并申明自己是优先使用者呢?

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时,取得有效的法律依据证明是取得维权成功的根本基础。

成功维权的案例

B厂同样是方便面行业规模量前十的厂商。其中价位产品由于差异化的定位,产品在2005年销售成长迅速;引来同行业其他厂商的纷纷加入,其中之一的F厂在跟进的过程中走的太远,引发了本案的争执。

8月底,在江苏、安徽市场B厂发现有跟本品包装极为相似的产品出现。经了解,对方使用了和本品同样的品名、外观设计、用色、口味命名。价格较本品低1~1。5元/箱,在市场上组织专门的业务力量在本品的强势区域铺货、贴近本品陈列并以大力度促销抢夺本品市场量,一时之间引起本品市场的一片混乱,惊恐之声不觉于耳。

种种迹象显示,F厂正是冲着本品而来,是经过仔细研究本品的特性,并制定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行销策略的。

经查,导致此事件的直接原因是B厂的研发人员、企划人员跳槽到了F厂商,因此市场上才有具有出现此孪生兄弟的基础;F厂商为了市场份额,为了切身利益最终促成了事实的发生。

面对F厂商的咄咄逼人的态势,B厂商迅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程序:

第一、盘整企业的相关经营资料(包括经营证件,商标、品名、包装的注册、专利证明,企业、产品的荣誉证明)

第二、向工商部门发出申诉信,说明情况,指出被侵权的事实及侵权的项目,提出认定、保护的要求。

第三、派出专人到重灾区巡回打假。

第四、进行区域的侵权认定。

第五、到F厂商所在地工商部门进行侵权的认定。

第六、申请对F厂商的侵权产品生产进行检查、查封。

第七、向跳槽人员发出律师函,言明其涉嫌泄露厂商机密,保留进一步起诉的权利。从而造成心理压力,迫使其停止进一步的侵权行为。

第八、通路堵截,迟滞侵权产品的销售,限制其销售范围。

第九、及时沟通信息,在业务内部消除紧张情绪。

第十、向当地经销商通报状况及公司的应对方式,给予其市场经营指导。

通过各方的努力,终于迫使F厂商在9月中旬停止生产侵权产品,重新改换包装后才进行上市销售。从而在方便面销售的旺季迟滞了F厂商的迅猛增长势头。为本品的销售创造了良好的销售环境。

在这个案例中,B厂商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获得了一定的市场成果。之所以能够避免象J厂商一样惨遭退市厄运,除了敢于去打,持续去打以外,还有客观条件和策略应用的成功。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厂商进行知识产权维权的经验。

经验一:硬件设施的齐全

具备相关的证明、证书、资质。首先企业是合法的经营,具备正常的生产条件。其次,必须对企业名称、标志、图案,相关产品的品名、包装、设计、品牌、技术进行注册与申请专利,获得相关证明、证书、文件。这是维权的法律基础。如果没有法律基础,所有的一切都将无法开展。就象J厂商一样只有打嘴皮子官司的资本。由此也可看出,厂商对于自身权益的保护是从事前开始的,是预防性质的。而不是事发时仓促应对性的。因为怕花钱,因为怕时间长、程序复杂,甚至是因为存有侥幸心理而不去获得法律保证,是众多厂商的通病,也造就了日后维权失败的必然。

经验二:相关组织架构的建立

从本案可看出,有专人、专业人士始终在贯穿整个维权活动。也就是说,厂商要有专门的组织架构负责法务、维权、公关工作。要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和专业人员的配置。

专业人士了解维权的相关程序、步奏,能够找出正确的、关键的打击环节、与权益要求。例如:维权的依据、主攻方向。侵权项目的确定,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要准确、有力量、能够被最终的认定;不能有太多的空间给对方留有回转。

有专业人士,才能够提出对跳槽人员发出律师函,指出其涉嫌泄露厂商机密;从而给其造成心理压力,迫使其停止进一步的侵权行为。

有专人到当地打假,才能够统一口径、统一协调行动,才能够完成侵权事实的认定,才能够配合工商部门完成查封工作。

专门的组织架构、专门的人员、专业人士的配置是维权成功的保证。

经验三:应对策略的正确

(一)维权策略的正确。应本着“先外围再内部”“先认定后查处”的原则进行。  F厂商作为再地品牌,对于当地的经济贡献是很大的,具有较强的公关优势、区域优势。即使是最终认定侵权,对方也可在时间进度、查处力度、项目上有所争取,这是在地品牌的资源优势。

因此在维权时,也可充分利用在地品牌的资源优势;在本品的在地区域、销售强势区域、公关强势区域首先展开维权活动。一则是因为事实认定会比较容易,二则是认定的速度比较快;作为快速消费品的方便面,又是在销售旺季,一旦对方获得市场优势,维权所取得的效果就会大大折扣。再获得部分区域的工商部门认定后,可以此为依据向对方在地工商部门或者省级工商部门申请认定。

在地工商部门在认定侵权后,就要对厂家的生产进行检查和产品查封。从而在源头上堵截住侵权产品。

(二、)围堵策略。方便面是快速的消费品,要得是广阔的销售区域和市场规模量。因此,侵权产品必然会出现在众多的区域出现,并且现在暂时没有侵权产品的区域不代表永远不会出现。

我们的打假人员是有限的、可使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能在重要的区域展开维权活动。侵权产品今天在江苏、安徽出现,打击下去;明天可能在山东、河南出现。因此,要放大了看;出现在江苏、安徽,那么山东、河南的维权活动、公关活动也要展开。这样侵权产品的危害会被限定在尽可能小的区域市场内。因为对于方便面行业来说,运输成本也是很大的一项费用支出,要让产品脱离在地销售而跨省销售是非常不经济的。围堵策略正是要增加对方的经营成本,从而迫使其放弃无利润的产品经营。

同时,在维权行动在一段时间不能迅速取得结果的时候,围堵策略的实施可以将侵权产品的危害限定在最小的区域内。

(三、)市场应对。当我们在市场上发现侵权产品的时候,这表明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事实和结果。任何的维权活动都需要时间,过程;并且具有不确定性。而竞品方一定是选择最佳的时机展开行动的,因为主动权掌握在他们得手中。而B厂商面对侵权产品的时机正是销售旺季的到来,市场机会稍纵即失。

一方面B厂商必须维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必须在市场上有所应对,协助经销商、消费者理清混乱的状况。

怎样向经销商讲清楚,消费者讲清楚事实呢?通常情况下,第一反应是,我们销售的早,我们是真的;侵权产品销售的晚是假冒产品。自然的以真和假加以定位区隔。高喊的口号往往是:请认准真正(正宗的)的***产品;“注意!市场上有假冒产品了!”等等。其实,这是最大的认知误区,完全是厂商导向的结果。

从市场上,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看:在购买时,消费者需要进行仔细甄别的产品其实不外乎两种状况;第一种是高价值产品,需要进行细心的挑选;第二种是相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新产品,需要进行细致的了解。消费者长期购买,或习惯性购买的产品,特别是快速消费品往往是通过包装形态差异、包装颜色差异,甚至是陈列位置来进行选择的。品牌、品名、口味名等文字说明往往不会再去仔细辨别。这也是为什么,方便面的口味颜色差异要明显,一些主销产品的包装在变化时要非常谨慎、逐步修正的原因所在。

竞品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争取获得消费者初次尝试购买;再配合大力度的利润刺激,维持通路的持续推力,进而抢占市场份额。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到侵权产品并尝试使用后有两种情况:1、侵权产品品质很差,造成对本品的连带负面影响;2、侵权产品口味不错,从而造成对本品的替代消费。这两者对于自身都不能称其为可接受的结果。而往往的,真正能够对B厂商产生影响的侵权产品正是出自于和B厂商实力相当的竞品厂商;其实产品力并不输于自己,产品替代的可能性非常高。试想,可口可乐有谁仿冒,并取得成功?没有,一是有能力的没必要做;二是没能力的做不了。

电影“甲方乙方”中有一个情节:息影的明星想重返舞台,对葛优请求道:你告我吧,只要能出名引起大家的关注,只要有媒体的炒作,我给你钱,你告我吧!

竞品正是这种心态,他正期望我们大张旗鼓的与他正面冲突,这样整个市场都知道:又有一个让领先者紧张的对手来了,大家注意呀;因而也对他的动作产生关注,对他产生兴趣。我们是不能做这样的傻事的。

另外,直接的对抗会产生对本品的严重恶果。某品牌瓶装水受到侵权,他大声的告诉消费者:请注意,我被仿冒了,市场上有假货了。固然是一个好心,可是,侵权产品究竟在那里侵犯你了,有多长时间,有多少量,重点区域在那里,是不是你所有的销售区域都有呢?必须了解清楚。千万不要在被侵权区域引起恐慌,在未被侵权的区域引起关注;否则的话,你将得到消费者最简单的选择:好啊,既然市场上有假冒产品,并且我无法辨别,那我就谁都不买;我选择第三品牌。因为,市场不是真空的,不是只有你和我;还有众多的他、他、他,可提供的选择和替代品真的是太多了。不要认为我是领先的,我就是不可战胜的;不要认为,我想的就是消费者想的。不要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

我们的选择是:购买销售了**年的***知名产品。

因为我们已经是被市场、被消费者所认可的,同时我们只谈自己的历史和业绩,没有任何对于侵权产品加入市场的提示信息。避免了给侵权产品的免费宣传,避免了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消费者。对于消费者,他会进行自我的判断,而他的结论简单、直接到只有:真和假。

一旦消费者自己做出判断,就会坚定的支持自己的选择,并且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不会对厂家产生连坐。当他购买到侵权产品时会认为:哎,为什么我这么粗心,竟然买错了!下次要注意了。而不是说:哇,为什么这么多假货,这厂家怎么回事!下次不买了。

狼要来了,什么时间,我们没有办法确定。但我们确定他迟早会来得时候,就要回头看看:我们的篱笆是否坚固,我们的猎枪是否准备妥当。准备好你的法律武器依据,制定好应对的策略,时刻作好维权的准备。

两点提示

一、市场的提示。前面曾经说过,B厂商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维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完全的截读就是:产品的品名、包装被侵权,在市场上尚有挽回的余地。只要有法律依据、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均可得到解决,尚可挽回。但以本案例来看:侵权产品不但外观、品名、口味接近,而且最关键的是产品的核心利益也接近,产品力在部分指标上超越本品。

侵权产品的出现非常清楚的向市场领导者传达出明确的信息:你原来的技术优势、产品定位优势,已经不能再支持你在这个市场上独领了。

即便是通过维权迫使对方在品名、包装、外观上有所改变、有所差异;但以快速消费品特别是方便面而言,你是不可能禁止对方生产方型的、粉酱菜包、方刀工艺的,要开水泡食的产品;你是不能禁止对方叫和你一样的口味名称的,你是不能禁止对方使用有碗有面的图案的。也就是说:满足消费者的最根本需求的产品利益并不能随着维权而停止侵害。对方只需要做的是换个名称、换个包装;其产品对你的市场永远是一个威胁。

此时,需要的是长期的市场经营策略、和有效的推广手段以及研发资源的持续投入。从而获得新的市场占位。切不可以为:厂商生产停止了,产品也被查封了,维权胜利了,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二、内部保密措施的建立。以本案例来看:研发跳槽带走了产品的技术优势,是物质基础;企划跳槽带走了产品定位、产品概念、行销策略的优势,是经营的基础。人员异动是构成本此侵权事件的关键因素。

人员的流动对于企业来讲是正常的事情,也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对于跳槽着来说到竞争对手的企业对于自身有很多的便利性和优势,也是大多数人再做的事情。

对于企业来讲再基础的人员流动到竞争对手的企业,都会对本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掌握企业核心资源的技术、管理人员则产生的影响更大。

在本案例中,虽然向跳槽人员发出了律师涵,指责其涉嫌泄露企业机密,但这不过是心理威慑的一种技巧而已,目的是阻止其进一步的侵权。实际上,以上是无法予以证明的,存在事实上的举证困难,而且也比较难以获得认定。

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许多企业与重要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签有保密合同。内容包括:对所从事的工作富有保密责任;对于跳槽到同行业企业的年限限制(如一年内不得调槽到竞品企业),违反约定的责任承担等等。而企业则应为此负担一定的费用,甚至在员工离职的一段时间内仍然要支付一定的保密费用。

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确实有签定保密合同的员工在离职后转换了行业的。签署此协议,在客观上使企业处于主动地位,能够更好的保护自身的权益。

第6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关 键 词】 工控系统;信息安全

一、工业控制系统架构与安全威胁

工业控制系统是类似互联网技术的一种通用信息技术,是由计算机设备与工业过程控制部件构成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部门和基础设施中。抽象的工业控制系统一般具备五层结构;

最底层(0层)为工业过程基础设施,第1层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远程控制终端(PLC/RTU),第2层为中心站与PLC远程终端组成的局域网规模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第3层为中心站与RTU远程终端或DCS组成的广域网规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SCADA),第4层则是包括SCADA或DCS在内的企业级信息管理系统。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与因特网安全既有共性之处也有异性之别,共性在于都要防病毒等恶意软件和黑客入侵,异性在于两者体系结构截然不同,一是工业控制系统是高度集中的纵向多层次结构,传输内容与因特网不同,全部是直接控制工业设备的指令信息;二是安全问题,因特网大多集中在信息交互层面,而工业控制系统则大多集中在物理层面。

工业控制系统一经应用,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为三类:

1、来自自然环境因素和系统本身脆弱性。2003年8月,北美发生大停电事件,起因于俄亥俄州电厂高压电线触及路旁树枝而造成局部跳电,但监控电厂运行状态的软件有设计错误,关键时刻并未报警,致使操作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跳电以至负载失衡扩散,造成邻近电厂接连跳电,导致空前大停电,影响5000万人生活,造成1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来自病毒等恶意软件和黑客的攻击。2000年,美国一男童通过网络侵入亚利桑纳州罗斯福水坝的 SCADA系统,并能控制水坝闸门提升,该水坝储水一旦被泻出,足以淹没下游的菲尼克斯城,幸好被工程师及时发现,才没有导致灾难发生;2011年1月,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研制名为“震网”的电脑蠕虫病毒,成功袭击了伊朗的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等核设施,延迟了伊朗核计划的顺利实施。

3、来自信息对抗层次甚至是国家级的信息战攻击。1982年6月,美国中情局通过利用美国给前苏联的控制软件中的缺陷,对前苏联的输油管线系统进行了一次灾难性的打击,编程软件在人为设定的时间间隔后出现故障,使得管线压力超过管道焊接点焊缝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结果导致前苏联西伯利亚一条天然气管线发生爆炸,据称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非核爆炸。

业界专家对由工业控制系统支撑的基础设施可能遭遇的攻击表示相当担忧,并将其前景描述为:将来某一天可能会发生“数字滑铁卢”或“电子珍珠港”事件。

二、扬州市工业控制系统调查现状

按照工信部《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扬州市自去年1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重点行业重要工业控制系统基本情况调查,今年又将扬州市第五水厂申报为全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试点,江苏省专家组对五水厂工业控制系统进行现场调研并针对安全隐患提出具体整改建议。

统计显示,全市2市(高邮、仪征)、1县(宝应)、3区(广陵、邗江、江都)和2园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化工园区)24个企业共计1213个重点工业控制系统,主要分属化工、电力行业和城市公用事业服务领域。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和我国浙江浙大中控公司生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扬州市工业企业应用广泛,其中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占全部调查企业工业控制系统总数的87%,占全部调查企业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总数的95%以上;浙江浙大中控公司生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占全部调查企业分布式控制系统应用总数的半数以上。

调查发现,扬州市多数企业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认识与防护能力相当薄弱。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标准规范缺失,技术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不高;绝大多数企业工业控制系统主要软硬件依赖进口,技术受制于人;广泛使用无线电通信,存在安全隐患;借用公共电信网络和因特网组网,增加了安全风险,威胁着工业生产安全和社会正常运转;部属、省属驻扬单位以及民航、水利等重要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属地化”管理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机制;工业控制系统设备的源头厂商管理无序,迫切需要加强监管并严把进口关,通过源头治理、政企协作、形成合力,实施有效有力地防范保障。

三、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的几点思考

切实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须从国家战略层面和企业战术层面双轮驱动、双管齐下。

1、国家在战略层面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标准规范。

(1)推进工业控制系统防护体系建设。加强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规划,组织力量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调查研究,深入研究设计工业控制系统防护体系框架结构,制定安全防护整体策略。

(2)建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标准体系。借鉴国际上已经建立的相关标准(如ANSI/ISA-99《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等)抓紧制定我国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的技术标准规范。

(3)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推进官产学研四位一体、引导全社会科研力量关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领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等重大课题,吸引社会资源深入研发安全防护手段和技术产品,逐步以国产化替代进口。

(4)建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预警机制,提高信息战防御能力。针对工业、能源、交通、水利以及市政等领域生产设备的特点,集中组织攻关,完善预警、响应机制,削减或化解可能被信息战所利用的脆弱性,提高工业控制系统信息战的防御能力。

2、企业在战术层面注重细节管理、员工培训和行为规范。

伴随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产品越来越多地采用通用协议、通用硬件和通用软件,以各种方式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连接,病毒、木马等威胁正在向工业控制系统扩散。必须明确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切实落实以下具体要求:

(1)连接管理。断开工业控制系统同公共网络之间的所有不必要连接;对确实需要的连接逐一进行登记,采取设置防火墙、单向隔离等措施加以防护,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不断完善防范措施;严格控制在工业控制系统和公共网络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以及便携式计算机。

(2)组网管理。工业控制系统组网时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加强对关键工业控制系统远程通信的保护;对无线组网采取严格的身份认证和安全监测,防止经无线网络进行恶意入侵。

(3)配置管理。建立控制服务器等工业控制系统关键设备安全配置和审计制度;严格账户管理和口令管理,定期对账户、口令、端口、服务等进行检查,及时清理不必要的用户和管理员账户,停止无用的后台程序和进程,关闭无关的端口和服务。

第7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关键词 煤矿薄煤层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应用;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TD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114-01

1 煤矿薄煤层开采中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的操作要点

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笔者总结认为在进行煤矿薄煤层开采中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的操作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1)支柱必须竖直存放,工作面必须配备10%左右的备用支柱,存放地点在工作面附近、安全、干燥、清洁地点。

2)加强工作液管理,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液为2%-3%,乳化油97%-98%的中性水配制而成的乳化液的乳化油和水应符合MT76规定,井下运送乳化油时,必须使用干净的专用容器,不同牌号的油不准混用,乳化液配置应使用自动配比装置,乳化液浓度每班检查一次,配置乳化液的水每半年检查一次硬度,PH值和杂质,超过规定的要经过处理,合格后才能使用,如果乳化油质量不好,检验不严,含有杂质就会损坏封件,支柱的性能就得不到保证。

3)不允许在井下,特别是在工作面拆卸单体液压支柱,如果支柱有问题必须运出井外检修。

2 在工作面上应用单体液压支护的注意事项

在工作面上应用单体液压支护的注意事项如下。

1)在同一工作面中不准混合使用不同性质的支柱,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支柱,也要在操作中保证工作特性的一致,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注意以下几点,采用柱帽和柱鞋时,要保证规格一致,且鞋帽完好,避免造成对顶板和底板的不同比压,从而造成工作面对顶板实际支撑力的差异,不允许在顶梁上乱打木楔板条,必须加护顶板时,木板规格和架设规格必须一致,支柱前必须清除底板的浮煤浮矸,以免影响支柱迅速增阻,迅速控制顶板的优点,因为浮煤浮矸降低了支柱围岩的刚度。

2)使用的支柱每根都应保持完好状态,任何损坏的支柱不允许支设。工作面上的支柱均匀编号,防止丢失,我国的一些主产工作面实践证明,对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生产中支柱架设和管理,采用分段承包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3)新下井的支柱或长期未使用的支柱,第一次使用时应先升降1-2次,排净腔内空气后,方可支设,因为单体内腔含有气体时,会使支柱在初撑以后产生缓慢的下沉,导致支柱初撑力的降低以至倾倒。

4)支柱支设前要进行检验,这包括新支柱、返修支柱下井前的检验,泵站及管路系统,其中包括:乳化液泵是否正常运转,油箱中乳化液的存储量乳化溢的浓度,乳化液的清洁度,最后要试验乳化液泵正常供液的压力。其中管路系统的检查主要包括:管路敷设是否符合要求,防止高压软管在输液过程中的硬弯、死角的现象,检查各部件接头的密封性能,不溢漏液,检查注液枪是否存在闭塞、失灵等情况,检查完毕后开启泵站,泵站压力必须达到泵站额定工作压力后再向工作面供液。

5)支柱支设前必须用注溢枪冲洗注油阀体,防止煤粉直入支柱内腔,用注液枪把阀和注液嘴洗净,无粉尘杂物后,再把注液枪插入三用阀,联结完毕,开始供液,联接时注意注液枪的锁紧套一定要与三用阀联接好。

6)支柱接顶后,继续供液4到5秒,再切断液源,以保证初撑力,这是保证支柱有足够支撑能力,工作面支柱承载均匀的关键,初撑力不同,支护过程中同一排支柱的支撑力就不同,尽管是同一型号支柱,也达不到均匀承载。

7)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支柱支护设计,不合规定的支柱要及时改正,对初次放顶和老顶来压时,必须在规定中采取明确措施。

8)要求支柱排距、柱距迎山等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支柱顶盖与顶梁接合要严密,不准单抓承载。顶盖掉抓的支柱,不允许继续使用,支柱作点柱使用时,应在顶盖上垫木板,防止顶盖柱抓直接与顶板接触。

9)采高突然变化超过支柱最大高度时,应及时更换相应规格支柱,不得采取在支柱底部垫木板,矸石等临时措施支设。另外,中厚煤层和急倾斜煤层工作面人行道两侧应采取安全措施,如采用联结器或栓绳等,防止失效支柱倒柱伤人。

10)根据顶板状况,可采取近距或远距回柱,回柱时架柱工应站在安全地点并选好退路,先降柱后回柱,严禁用镐或其它工具回柱,这主要是保护三用阀的完好性,有悬顶、冒落矸石块较大或破碎顶板工作面回柱时应悬挂牢靠的档矸帘,防止矸石砸坏支柱可窜入工作面,支压死柱时,要先打好临时支柱,然后用挑顶或卧底的方法回辙,不准用炮崩机械设备强行架收。

3 煤矿薄煤层开采中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为保证煤矿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以下简称支柱)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确保煤矿生产工作安全。需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日常维修、大修、技术要求和检验等工作。

3.1 日常维修

1)升井支柱首先应进行操作试验和高、低压密封试验,检查支柱是否损坏、故障部位及原因。

2)日常损坏或有故障的支柱应及时维修。

3)日常维修主要是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清洗、更换橡胶密封件等。

4)对于升井的内注式支柱无论是否损坏,均需清洗通气装置,补充液压油。

3.2 支柱大修

1)大修主要是修理油缸、活柱体,改制支柱,全面检查零部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2)大修时应更换所有橡胶密封件、塑料件,内注式支柱还需更换工作液。

3)油缸、活柱应选用经正式鉴定、技术成熟的工艺修理。无论研制还是检修中心首次采用何种工艺修复的油缸、活柱都应经国家煤矿支护设备检测中心按MT 112中的相关规定检测合格后,方可组织生产。

3.3 技术要求

1)标准件、密封件、外购件由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

使用。

2)自制零件(包括外协件)或改制零件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支柱焊缝开裂或渗漏需要补焊时,焊缝应符合MT 112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4)内注式支柱非承压焊缝修复后,不允许出现常压下渗漏。

3.4 检验

1)检验项目分全检(每根支柱都应检验)和抽检。压力—时间特性和清洁度每月抽查五根,其余抽检数量按月维修量的2%

检验。

2)检验方法应符合MT 112标准中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密封试验时,待压力稳定1分钟以后开始考核。

3)检验项目及性能要求见检验项目及性能表。

4 结论

煤矿薄煤层开采中工作面以单体液压支护方式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确保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具有足够支撑力,保障回采工作面支护工作安全,根据单体液压支柱使用和维护规定,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的安全操作使用,有效的控制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庆才.单体液压支柱在薄煤层工作面中的使用[J].煤炭技术,2000,2.

第8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关键词】生物安全防护;实习;检验专业学生;知识调查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0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51-02

生物安全防护指的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实验室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装备、物品和管理体系、相关仪器设备等。医学检验专业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的是县、乡、镇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患者各种标本集中场所,也是各种临床微生物集居地,从而也构成了医院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因此,通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调查以及了解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探讨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校三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已经实习的26名学生和即将实习的72名学生,其中女生59名,男生39名,年龄为16~18岁,平均17.3岁。所有学生均学完《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等全部专业课程。

1.2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前向学生说明目的和要求,以无记名答卷形式当场填写并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98份,收回问卷98份,回收率为100%。对收回的问卷逐一检查全部合格。

2.结果(见表)

伊宁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表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校学生对医院内感染、常用消毒与灭菌等原则有较好的掌握(78.6%和80.6%),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基本知识了解的很少,对所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认知率也极低。在调查中发现,有18.4%的学生不知道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有37.8%的学生不清楚检验科应采取几级生物安全防护、有64.3%的学生分不清生物安全标示的仪器种类、有24.5%的学生不知道意外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等,对实验室日常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具体事务,像六步洗手法、实验室废物的正确处理方法掌握的还可以,各占53.1%和59.2%。所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预防意识、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迫在眉睫,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作为检验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我们的医学教育理念必须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攻势预防”的思想。检验医学不能“重检验轻防护”,医学教育切勿“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素质”。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现代医学检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而忽视了对一个未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意识、普遍预防观念、感染控制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及其重要意义,为社会培养既懂“临床检验”,又懂实验室安全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第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点传授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强调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义、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生物安全水平的分级、安全屏障及要求、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等。

第9篇:护士职业安全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风险;预防

手术室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职业群体,近年来,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关注,也作了一些相关的调查研究,本文就国内外血源性疾病对手术室护士的暴露风险与预防方面的研究进行探讨。

1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特征与危险因素

1.1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概况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特点,手术室护士最易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发生暴露。国外和国内的相关研究显示,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外42%~86.4%;国内60.6%~88.3%;尽管报道的暴露率这么高,但是还有研究报道漏报率也是相当惊人的。

1.2手术室护士职业的危害 具有传染性的血源性病原体已被证实多达50种,而通过职业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有3种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 .前瞻性研究指出:一般通过黏膜接触暴露感染的危险低于经皮损伤暴露,而通过1次针刺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HBV、HCV、HIV的平均感染率分别是:6%~30%,3%~10%,0.2%~0.5%。平均概率只能反映暴露人群总的感染危险,不能用来评估特定暴露事件,对与某个具体事例暴露危险大小还取决于:暴露的频率与性质、有无可见血与量、是否含有病毒及病毒的滴度以及宿主的免疫反应等因素。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另一个危害是对暴露者的心理影响,尤其是暴露于HIV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多数暴露者会产生中度或重度的悲观情绪[3]。有人甚至还因此停止了工作,而且对患者感染状况的不确定也会加重卫生人员的心理压力。

1.3导致手术室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

1.3.1暴露途径 主要通过针刺、玻璃碎片、手术刀片或其他锐器所致的皮肤破损和黏膜溅洒等方式暴露[1]。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针刺伤是造成护士皮肤损伤的 最主要职业因素。经常接触针头者其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23倍。这是因为大部分穿刺性操作是由护士执行的。其次,尽管有研究证实黏膜暴露的感染危险比经皮暴露要低,但在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医院发生黏膜接触的几率却更高,还有文献报道:持续的黏膜暴露累计起来危险性也会随之增大,偶尔接触血液体液者是不接触血液体液者的1.6倍,经常接触血液体液者是不接触血液体液者的2.4倍。

1.3.2环境因素 不同工作部门因工作紧张度和劳动强度不同,护士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比例明显不同。手术室是锐器伤最多的地点,另外,工作要经常接触或处理患者血液、体液的部门也是爆发率高发的场所。工作环境是导致接触暴露的重要因素。

1.3.3与暴露发生密切相关的器材及防护设施 锐器伤的主要器具有头皮针、输液针头、抽血针头,其中空心针头占69%。另外,操作中使用防护用品是防止血液意外接触的主要措施[4],且手套的作用尤其显著。手套虽不能预防刺伤,但能够减少暴露时进入伤口的血液量。有研究表明,即使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该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仍可能减少52%以上,还有戴双层手套比单层手套有更好的预防效果。而国内更多的研究显示68.9%~82%的护士在注射、静脉输液等操作时从不戴手套,这提示国内护士防护意识淡漠。

2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研究进展

2.1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 手术室护士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感染的主要职业因素。国内护士学校应普遍设置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及相应教材,对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及防护教育,形成稳定的职业行为意义重大。

2.2革新并推广安全医疗器材 随着对职业安全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已开发了不少具有防护作用的医疗器材,可归纳为以下几类:①个人防护产品:主要包括防渗血、渗水、渗病毒的屏障设施(手术衣、手术巾、隔离衣等);②安全注射装置:自动毁形注射器、回缩或自钝注射器、自钝静脉切开装置、庇护型静脉导管等;③废物安全处理系统:锐利物收集容器、感染性废物压缩机、感染性废物安全焚烧场等。按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局(OSHA)规定,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锐利物收集容器要易于分辨内装的锐利物量的多少,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具有防刺防漏、易管理等特征[2]。

2.3医疗管理部门的干预

2.3.1法律干预 法律干预是通过法律或法规的手段强制性的要求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从而达到减少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目的。美国在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方面有3项规定:①CDC的标准预防原则,按此原则护士应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都视为有传染性的,在可能暴露于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并严格遵守针刺预防原则。②美国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局(OSHA)1992年了一个执行标准预防的管理规定,要求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个人保护设备,配备专门的感染控制人员,提供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价,制定暴露后管理计划等。③使用安全性产品的法律,目前美国加州、德州等十多个州已通过了强制性使用安全针头装置的法律,按此法律,医务人员有权要求使用安全性能好的产品。并且定期在互联网上向卫生人员公布安全性能良好产品名单,以便卫生人员查询监督。

2.3.2行政干预 ①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报告及反馈制度。②制定安全操作原则,提供新产品安全使用的相关培训,以提高护士标准预防的依从性。③免费为员工注射乙肝疫苗,目前只有HBV有育苗可预防,HCV和HIV尚无有效的预防药物。对于具有HBV表面抗原抗体的护士,职业暴露于污染了HBV的血源性病原体不存在感染HBV的危险。

3 小结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可以预防,要将精力集中在预防方面,鼓励进行预防措施和可行性标准方面的研究。我国近几年才开始重视护士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有关的法律发规尚不完善。这就要求医疗管理部门、医疗器械生产部门和护理人员3方面共同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持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3,38(6):422.

[2]张帆,周密,孙玉卿,等.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程度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11,5(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