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1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大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加之长期受教师“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甚至还有认为教师课堂上讲的才是需要学习的,其他的都不重要。由于过分依赖教师,学生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完成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丧失。

二、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融入生活元素,打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把语文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找寻语文元素,打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贴近生活实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生活中的语文资源随处可见,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鲜活、生动的语文元素,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2.巧用现代设备,打造情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现代化设备,可以使教学内容由静变动。电教媒体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等特点,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可以化文为图,巧解难点,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理解的难点也会“迎图而解”。

3.实施分层教学,打造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分层教学,包括:

(1)分层备课,即教师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预案。

(2)分层提问,为了能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意识地从不同层次进行课堂提问。

(3)分层练习,就是在同一个班级里,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设计练习题,组织学生练习。

(4)分层考核,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考核标准,打消学生“不愿考”的疑虑。

4.培养良好习惯,打造自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第2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内容;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23-02

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程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不断完善过程。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该走向何处?高职教师该如何发展?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或方式?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迫切性

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一方面,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现代信息教学法和教学设计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信息化的“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和信息增长的速度,信息化之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之于教育领域二者的作用是同等强烈的。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实施主体,教育信息化对于高职教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一种紧迫的推动压力。

(二)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长期性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目前为止历经了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起步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PC机;第二阶段以网络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第三阶段以普适计算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电子书包和移动无线设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源动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保持下去,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这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教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是电子书包与移动设备的应用,高职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特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知识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以及信息化知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体系,这是基石。同时高职教育注重“工学结合”,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体系要求较高。高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中习得的实践经验与专门技能。信息化知识主要指教师基于工作和学习需要必备的信息理论与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产品等相关知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知识体系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相对松散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信息能力等。

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信息理念、信息方法和信息技术来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这包含多媒体课件和教学信息设备的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网络教学和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科研与学习能力是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科研与学习表现为科研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使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的灵魂,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教育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设备使用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包括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与信仰、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等。专业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基于所从事的专业纵向的以及横向的认识与积淀。职业素养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综合体。信息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开发与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它不仅仅是指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应用于教学与科研,还要求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的集合体,是贯穿体现于教师教书育人与职业生涯发展各个环节的素质与修养。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现代信息化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是与时代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形式,时代和职业需求必须在高职教育中得以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师必须树立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现代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化理论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现代高职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等;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主要包括现代媒体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等。高职教育教师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出发,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思想,并且以信息化思想和技术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二)加强基于“双师型”的教师专业培训

教师职业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专门训练主要靠培训。教师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形式一般有教师进修、校本培训、企业锻炼和学历提升。

高职教师进修和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职业道德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高职专业随着社会变迁和职业升级而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内容和规格,这就需要教师跟上形势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教育追求、道德品质的传播,注意新技术、新成果的学习与体验。信息理论是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师开展电化教学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前提。企业锻炼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途径,也是高职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锻炼在时间上可以是集中进行的,也可以是分散进行的;在内容上可以是生产实践,也可以是技术指导。学历提升主要是针对学科专业,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三)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科研

一是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后记、个人博客等不断反思。现代教师教学实践主要是信息化的教学,教学场地是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是计算机网络设备、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反思,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识,有利于个人成功经验的总结。

二是积极开展科研。高职教师不应仅是教学能手,而且应是科研能手。高职教师科研既可以是科技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教育教学研究;既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的单独研究,也可以是为了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科研的手段和方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文献检索、虚拟仿真、网络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现代科研已经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四)组建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在数字化网络空间中由共同兴趣引发形成的,团体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联盟。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网络虚拟社区、讨论组、QQ专题群以及主题论坛等。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高职教师群体共同成长。高职教师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是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或是行业的技师能手,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跨时空的开展交流沟通,在互助合作中实现专业上的共同发展。其次,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实践性知识的传播,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家尤其是一线能工巧匠通过共同体平台,撰写实践反思日记、分享实践工作经验、上传工艺资料、推广技能技巧,能有效实现实践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五)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是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高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素材型教学资源建设、课件型教学资源建设、网站型教学资源建设、论坛型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

第3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英语教学 基本特征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43-01

“互联网+”模式融入中职教育体系当中,它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以及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改善。现如今,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向中职教育的全面渗透,现代中职英语教育也逐渐走上了个性化、移动化、便捷化路线,已经逐渐体现出了“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的技术优越性,对中职英语教育开创新局面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一、关于“互联网+”

1.“互联网+”的基本内涵概述

“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有机结合,它是互联网领域中的一种全新生态。虽然被称之为“互联网+传统行业”,但实质上它并非是多个行业的简单累加,它应该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及相关信息通信技术所创造的一种拥有传统行业特性的新行业发展形态。在我国,“互联网+”最早被应用于金融行业领域,例如P2P投融资、金融机构理财等等。而今天,“互联网+”也与更多传统行业相互融合,其中“互联网+教育”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在现阶段,我国中职英语教育发展急需“互联网+”新模式来引导教学走向,“互联网+中职英语”教育也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大关键研究课题[1]。

2.“互联网+中职英语”基本特征

“互联网+教育”被我国教育领域称为是教育的“4.0时代”,它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模式,反而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之上加入了更多教育新元素,希望以服务型教育为基本核心,基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实现为建设型社会培养全面的服务型综合人才,体现中职教育中技能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并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更多全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总结来看,“互联网+教育”模式完美诠释了“跨界融合”概念,它通过互联网的开放性思维实现了自我改革、自我创新以及自我结构重塑,打破了原有教育体系中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更加尊重学生的体验,进而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过程。所以说,“互联网+教育”就表示互联网连接专业学科的一切特点,体现出了学科在传统教学中未曾体现过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具体到中职英语教学环节,“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主要体现以下3点基本特征。

2.1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升

在我国中职院校中,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较差、学习成绩偏低且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些都是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所长期无法改变的桎梏。而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它就充分利用到了中职英语与“互联网+”二者的专业优越性,首先它引进了更多网络技术及相关英语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视频、音频及图片文字,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为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创造条件。而且这种基于多媒体的多元化教学引导方式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r间和空间来自主思考,这也间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现在的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等都是“互联网+中职英语”的典型教学模式。

2.2对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

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教师通常都照本宣科,从记忆单词、阅读课文开始深入教学内容,属于典型的板书式教学模式。而在“互联网+”教学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课堂则开始利用更多样的互联网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基于网络学习资源与传统课本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学习资源及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内容推广更加快速便捷,因为网络上的英语教学资源及信息更新速度明显比教材上更快也更丰富,教师只要做到定期在网络上查阅英语教学资源,并在合理契机中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就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情境教学环境,从多角度来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别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及强化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基于实际状况来适时增加一些英语电影情境教学来供学生们鉴赏及共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表达能力。而教师在英语影片中加入更多讲解和个人理解,对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也会拥有极大帮助。

2.3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改善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是在被动接受一切英语知识,课堂教学也变成了以教师为核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教学进度也无法得到快速推进。在“互联网+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将成为教学主体,而教师则成为英语知识的传授者、引导者和辅助者,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课堂上驱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让他们能够自主的学习英语知识,并顺应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交流沟通。为此,某些学校也设置了English Corner(英语角)模式,定期为学生创造纯英语交流环境,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更有机会吸引更多英语专业人士及社会成功人士一起参与到英语角交流学习氛围当中,循序渐进的、在充满乐趣的沟通中就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及听力能力。

二、“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应用简析

第4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法治教育 大学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开展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现代性法治国家的建立,最终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兴衰成败,这就对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要求。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成功开展则依赖于对法治精神中所蕴含的时代特征的把握,因此,系统全面地分析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代性本质诉求在学理和实践上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从理性主体的价值目标、权利义务的基本内容以及方式多元的实施途径等三个角度论述大学生法治教育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应然诉求,从而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代性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一、理性主体:法治教育价值目标的现代性

黑格尔认为,“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现代社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自由地承认,精神财富从本质上讲是自在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或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人作为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进入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这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因素,是现代社会的创新能力、内在活力和驱动力的源泉。这种个体的自觉状态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殊状态,而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普遍的生存状态。这就在哲学的层面提出了现代性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作为自主性的理性主体的生成。在现代社会,这一理性主体行为的标准不再依据前现代社会的神之权威或君王的绝对权力,而是遵循着经合法程序制订出来的法律规则,细言之,国家、社会与理性主体的关系由公法来衡量,理性主体之间的关系则为私法所决定,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对理性主体而言,这种法治化的要求并非仅停留在抽象的层面,它更在法律精神、法律信仰以及法律实践的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首先,理性主体的自主性是现代法律精神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成员主体性意识的增强,这种主体性体现在人们能够依据客观条件和主观需求及聪明才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能力和权利,是主体支配自己的活动所应有的权利。同时这种应有权利要转变为现有权利,就必须得到国家法律制度的确认,从而获得公权力的保障,所以,我们可以说现代法律的基本特征就是对源于自主性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进而能够断定法的现代精神之主旨,乃是对自主性的弘扬。同时这种体现社会主体自主性的法的精神,逻辑地演绎为若干要义,亦即公民意识、自律意识和生命意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塑造具有自主意识的理性主体是现代法律精神的题中之意。其次,这种理性的主体应当具有忠诚的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就意味着法律在成为工具性规范的同时,还必须成为人们的价值性诉求。如果“法律仅仅被理解为国家自上而下地制定和执行的一套规则,当官僚国家通过无论行政还是法律手段渗入和控制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社会在此过程中日益萎缩而不再是法律与宗教的创造之源,这时便大难将至”因此,对法律的诚挚信仰成为现代性主体的必然要求。最后,就实践而言,理性主体应当视法律为外在行为的准绳。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在于调整对象的不同,法律指向的是人们的外在行为,而道德则调整人们内在的良知。理性主体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们必须将法律作为行为的最低标准,这一要求是保证理性主体的自我权利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利和谐共处的基本条件。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性的规定特征在于具有自主性法律精神、法律信仰以及视法律为行为准绳的理性主体的生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把自主性的理性主体的培养视为教育的价值目标。在法治教育中,需要让学生知道,只有成为自主性的主体才能进入社会生活,当然这种自主性不是任意性,而是以责任为依归的,每个青年学生只有成为自主的主体才能使自己信服地成为责任主体,从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使自己的行为选择符合法律的要求。同时,要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把握法治观念的精髓,因为只有当法律成为学生的一种社会信仰时,它才能是使大学生由内至外地尊重法律,从而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展开实践活动。因而,只有将大学生塑造成具有自主意识的理性主体,才能符合现代性的应然要求,才能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培育出守法公民。

二、权利义务:法治教育基本内容的现代性

以理性主体的生成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不仅表现在社会成员的自主性的增强,同时还表现为理性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前现代社会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再以身份为划分标准,而是以人们之间的契约关系来界定,这也是前现代社会被视为公法型的社会,现代社会被视为民法型社会的法理依据。在现代社会,国家公权力的来源是由“社会契约论”证成的,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则是以民事性契约来判断的。无论是社会契约还是民事契约都是以自主性的理性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就此而言,契约化行为在社会中地位的彰显正反映了理性主体自主性的增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自主性理性主体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本质要求。当自主性的主体成为契约制定者和履行者时,所有活动的内容则指向人们的具体行为即设定、实现权利和义务。就此我们可以推论,权利与义务这对矛盾范畴构成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视权利与义务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必须把握住这一现代性特征,将权利与义务观的教育视为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青年学生正在经历一个逐步成熟的成长过程,法治教育要使学生能够在选择社会行为时摆脱不成熟的随意性和不负责任性,让每一个学生知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与之相适应的义务,这就需要青年大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因而就有必要厘清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内涵及关系。

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与之相对,法律义务则是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就二者的关系而言,权利和义务在结构上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如果一方不存在了,另一方也不能存在;两者在数量上存在着等值的关系,即在一个社会中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的;两者在功能上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即只有在两者互动的运行中,才能有效地调节理性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的运转不仅需要权利,而且需要义务,只有科学地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建立起正确的现代性权利义务观。

权利与义务观的确立仅是在宏观上使得大学生了解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中的地位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并不能保证学生在具体层面熟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而,这就需要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将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教育推向更加细致的实践层面,从而使学生在不同层面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形态。由于大学生在校园中的时间很长,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在校园中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校园生活,使得学生们能够切身感受到权利与义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学生与校方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又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就前者而言,高校依据《教育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力,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垂直型的隶属关系,这就要求学生有服从校方管理的行政义务,与此同时,学生也有在与管理发生冲突时的行政救济权利,如对校方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对于后者来说,二者存在着平权型的民事法律关系,由于校方为学生提供了教育、住宿及饮食等方面的服务,在这些方面两者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之间的关系由民事权利和义务来决定。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利与义务的存在,才能使其了解权利与义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依此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

三、方式多元:法治教育实现途径的现代性

现代社会的规定性特征在体现为理性主体的确立、社会内容的权利义务性的同时,还体现为社会各个系统的分离。近代以来,伴随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逐步分离,社会形成了不同的系统,人们的行为随之呈现出分化的特征,社会的各个子系统按照自身的法则进行运转,这就意味着多元化的趋势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征。现代社会共同多元化的特征也体现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进言之,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个人等不同的系统,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必须把握住时代多元发展的特征,统合社会的不同力量,如社区、法庭等。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也应当摈弃单一的课堂灌输的方式而应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共同营造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局面。

第5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于一节好的历史课的讨论如果是在历史教学行内研讨,大家可以提出若干很专业化的衡量标准和条件,前不久,笔者应邀参加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组织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中)优质课大赛与研讨活动,听到一位非历史专业的学者对本次竞赛的同课异构单元历史课堂教学的总结点评,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笔者共鸣: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足够的“历史味儿”。联系这次历史课堂研讨活动的课例,与会历史教学同行深感这个点评看似直白平常,也没有多少深奥的理论,但却一语中的,耐人回味。

怎样理解这里的“历史味儿”?笔者的解读是,一节好的历史课,设计思路尽可以独具匠心、教学目标尽可以丰满深刻、教学内容尽可以大胆整合、教学模式尽可以鲜活开放,教学媒体手段尽可以丰富多彩……但无论如何巧妙构思、怎样整合设计,都应以不破坏甚或凸显历史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基本属性为前提,诸如历史的时序性、线索性、具体性、阶段性、联系性、综合性、故事性,等等。其中,就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而言,时序性(含空间)和线索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因为历史进程的展现是以时间为坐标的,历史的发展、变化、延续等状况均可从时间上体现出来,历史认识也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历史知识的学习一定以时间顺序为基础,“脱离特定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①这些应是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中绝对不能忽视的基点,唯有围绕这些基点来设计和施教的课堂,才可谓靠谱的“历史课”;唯有这样的课堂,方可使即便不大懂历史的人,也能被历史课堂所吸引、所打动,不经意间品味到足足的“历史味儿”。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在新研制的历史课程标准中,继承并发展了有关加强历史学科基本特征教学的思想理念,2011年修订版初中历史课标分别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历史教育须遵循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更为鲜明地阐述了以时序性、系统性、联系性为基础的历史基本特征,以使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初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②

诚然,新课程改革倡导了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理念本身是积极的、先进的,值得我们结合学科教学实际逐步实践、贯彻。但不论贯彻实践什么理念,不论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抑或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整合等等,均须以保证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为前提。若失去历史学科的特色,失去历史课堂的“味道”,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教学的基本意义。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师须时刻关注学科自身的基本属性和特征,紧紧扣住这个属性和特征来考量和设计教学,从历史的视角去审视历史、思考历史,在此前提之下,再根据实际与可能适当考虑与其他因素的综合、整合。

本次活动中三位教师围绕着《交通工具面面观》进行了同课异构,基于多种原因,在把握与彰显历史学科特点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设计1的基本思路是好的,分别从交通工具发展历程、发展原因、意义影响几个方面,以问题情境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材料情境内容也很丰富。但在本应重点铺陈的“发展历程”的设计上太过简单,课堂上仅通过几幅交通工具的图片,进行了简单的浏览式解读,缺少相应的历史材料,尤其看不出历史的时空的“发展线索”,因而无法落实交通工具演进、发展历程(时代、时间、地域、环境等)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无法形成明确、清晰、具体的关于交通工具发展的历史表象和概念;本课教学的另一重点之一――“意义影响”,也没能按照历史事物的逻辑设计――即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分别带来哪些不同的历史影响。由于对交通工具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联系性的表现揭示不足,因而,尽管整堂课问题情境设计不少,材料运用也较丰富,也注意了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注重学生主体学习过程的设计,但最终给听课人的总体感觉还是欠了“一口气儿”――即缺少了一点儿“历史味儿”。

设计2的突出特点是紧密联系授课教师所在地――海南,课题表达为《交通工具的变迁与海南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乡土历史材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教育,是很有意义的,这既是历史教育的传统做法,也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理念和要求。但笔者认为,处理这样的课题,须牢牢把握课程目标的内涵与要求,处理好课程本身内容与地方史、地方材料的关系,其基本原则是要以更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更好地落实课程规定的教育目标为前提。然而,本课设计恰恰在这里出现一些问题:在整合海南地方史讲述交通工具演变历史的意图下,既想突出海南地方材料,又要考虑交通工具发展历史本身的内容;既要从史实中分析出人类交通工具发展的整体影响,又想从海南地方材料中挖掘出某些特殊认识,而又缺少一个符合本课教学目标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统一系统的整合思路,从而导致教学设计和教学首鼠两端,既破坏了交通工具发展演变的时序性、联系性、整体性,也没能贴切地彰显海南地方历史的特殊教育意义。

设计3之所以被行外学者认定为富于“历史味儿”,源自多方面因素,包括执教教师富于“历史味儿”的生动语言,朴实、自然、本真的教态,巧妙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间生动的互动方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等。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了历史学科基本特点。

第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正确,教学思路与定位准确。交通工具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交通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教师确定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探究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以及交通工具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和负面影响”;“教学重点是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及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是交通工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对这个课题内容的理解以及中心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比较准确,教学形式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运用、师生互动的设计,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整合,地方史内容的嵌入等,都紧紧围绕对本课内容的这个理解与把握。这也成为本课设计与教学凸显历史学科特点的基础。

第二,着力于基本历史知识的教学。教师基于对历史学科特点和本课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以及对教学对象认知能力水平、兴趣特征的把握,将有关交通运输工具发展演变的基本历史知识作为本课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如教师对学情的分析是:初中学生“大多数对交通工具比较感兴趣,比较喜欢汽车、轮船,喜欢看电影中汽车特技,喜欢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去旅游,但他们通常缺乏对交通工具纵向演变的相关知识,缺乏对交通问题的深入思考”。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有关交通工具演变、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形成知识系统。

第三,紧扣历史时空、时序要素,创设情境,具体呈现交通工具“演变与发展”的具体史实和历史过程。本设计明确地将交通工具“演变与发展”作为教学重点,并在课堂上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时空(本部分内容约占到教学设计篇幅的4/5,课堂时间的2/3)。

教学设计对交通工具发展演变的具体时期和阶段进行了清晰的划分界定,即分为古代、近代(19世纪上半、19世纪末至20世纪)、现代。通过明确的分期,给出属于哪个时代的情境,并感受特定时代交通工具的特征。其中,教师将古代、近代(两段)列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内容处理上,巧妙运用“时光机器”(多啦A梦―初中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上又吻合了历史时序性的特征)的形式,创设了历史时光的“三站”情境,通过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围绕时序、时空要素,一步步完成由远古到近代(20世纪)交通工具演进过程的教学。在穿越之旅“每一站”的教学手段上,注重历史细节的设计与呈现,通过有关交通工具真实的历史照片、视频、音频等,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历史情境。如古代的交通工具,通过古代水陆战争、战事场景的视频,判断当时使用的交通工具:马车、轿、船等,其动力是人力、畜力、风力等;视频及图片展示19世纪上半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开动、人们兴高采烈乘坐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工具的名称、发明人、发明时间、发明背景、驱动动力等问题,紧扣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要素,逐一讨论解决。随后,引导学生联想、迁移,推导出这一时期以蒸汽为驱动的其他交通工具(汽船等),这一时期交通工具得到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条件(瓦特改良蒸汽机及其意义)等;呈现20世纪初欧洲街头的视频(汽车等),观察探究出现的新交通工具,学生通过自制课件展示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思考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推导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交通工具及原有交通工具的改良等,学生展示介绍飞机的发明发展(莱特兄弟),及现代飞机的发展;轮船――动力由蒸汽机改为内燃机;火车――由蒸汽机改为内燃机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内燃机的优势:效能高、体积小、速度快等。

在讲完交通工具发展历程之后,教师在做课堂阶段总结时,还注意交通工具演进发展宏观时空概念的交代:即指出人类交通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以人力、风力为动力的历史用了几千年;而从蒸汽机到飞船,只用了短短两百年,从而揭示科技在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加深学生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第四,注重历史细节展示和历史的故事性。如讲到最早蒸汽机车时,播放了当时火车开动的真实视频,呈现火车汽笛声、机车排气的声音和画面。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没见过最早的汽车、火车,没见过蒸汽机车燃煤冒烟、烧水排气的现场。设计这样的教学细节,就将孩子们带入真实形象的历史情境,直观感受从古代到现代交通工具发展和演变的具体过程,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讲到瓦特改良蒸汽机,教师补充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过程中的故事细节,自然渗透了品德教育。

第五,适度贴切地嵌入地方史知识。在不打断人类交通工具发展演变整体历史进程教学的前提下,适度引入地方史中有关交通工具发展的史事。如在进行19世纪交通工具发展的教学时,适时交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设的史事,让学生感受作为唐山人的自豪感,教学效果恰到好处。

第六,贴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与学的课内外活动。古代、近代的内容,因为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故而通过教师创设历史情境、问题,由教师引领着学生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学习;而现代、当代的内容,由于交通工具大多是近代以来的改进及更新换代,学生大多比较熟悉了解,包括第二教学重点――交通工具发展演变带来的影响,主要设计成学生课前、课上的合作探究完成(学生分组搜集资料、进行调查,得出报告并制作课件,课上交流展示),如学生调查某路口一小时内通过的交通工具的数量、种类,唐山开平铁路道口一天内通过的列车数量;调查50名唐山居民家中交通工具的拥有情况;家庭或学校附近容易堵车的路口、堵车的时段及时长,现代交通工具优势的分析等。从而实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教学贴近了学生实际,贴近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第七,现代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本课的媒体课件制作并不华丽,但注重直观性、客观性和历史时代色彩;在精心设计运用现代媒体的同时,没有丢弃像粉笔板书这样的传统教学手段。如在上述总结人类交通工具发展的宏观时间概念即人类以人力风力为驱动的交通工具发展用了几千年,而从蒸汽到飞机的发展只用时二百年内容时,教师以图示板书的形式,标出两个对比鲜明、差异很大的历史时间段,简洁、直观,并固着于黑板上,给学生留下历史时序、时空变化对比的深刻印象,直观地揭示了科技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历史课堂设计突出历史学科特点,努力上出“历史味儿”,按说这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起码的、基本的要求,但就目前中学历史的实际而言似乎存在一些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若干新理念,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有益的变化,课堂上也出现了教与学的一些新气象、新面貌。但我们也看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一些历史课堂不但新课程的理念没有得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反属于历史学科自身的、基本的、富于特点的东西,也被有意无意地丢弃了。新理念的东西没整明白,原来看家的东西也给整没了。我们希望历史教学同仁在继续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该冷静反思一些问题,审慎地厘清一些误区,努力恢复和重拾属于历史和历史学科自身基本特点的东西,并依托新课程理念,彰显历史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让历史课堂充满“历史味儿”。

第6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在“物质的溶解”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解现象,掌握溶液概念和特征,进而了解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关于物质溶解的实验操作,以及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时间预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所在。

一、基于有效的实验教学,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对于“物质的溶解”教学,基于教学需求,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需要以实验教学为切入点,在开展相关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从多侧面来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接受。

通过操作“物质的溶解”实验,观察并记录,促进师生互动,对观察到的溶解现象进行交流、探讨,进而发现物质溶解的特征。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分组学习,让学生对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以发现物质溶解的基本特征,以及溶液的性质。同时,由于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本教材的距离,使学生对于晦涩的化学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甚至在神奇的化学发现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和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基于良好的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紧扣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进行科学的情境创设。情境的创设可以大胆新颖,并且可以通过良好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平台,使得情境的创设“声形兼备”。例如,利用多媒体,对食盐的溶解进行Flas的演示,这样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基于多媒体视听技术,把抽象的乳化现象进行形象化,进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新颖的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个性发展特点。因此,物质溶解教学中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去学、想学、乐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拓展,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

例如,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PPT平台,把学生常见的溶液以及物质溶解的现象进行展示,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尤其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用品和饮料,进行溶液相关特征的展示,极大地拉近了学生与教学知识点的距离,进而便于学生理解吸收。

三、基于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

初中化学知识,在教学内容的衔接上比较连贯,因而,教师在教学“物质的溶解”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好“物质溶解”的课程内容,进而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在良好的情境与内容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指导,把教学问题置于情境之中,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初中化学教学在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在知识点的教学进程中,需要内容的紧凑性与教学情境相融合,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便于指导相关学习活动的开展。

例如,“食盐溶解”的实验就是该节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该实验的现象观察,可以有效地概括出物质溶解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关于溶液以及乳化现象的探究。如,乳化知识的课堂教学,是在溶液溶解教学之后,教师就需要基于已有知识点,将乳化教学植根于溶液的特征内容之中,指导学生对相关内容作比较学习。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不是灌输、告知,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形成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溶液特征的准确把握,对于乳化、溶解等内容的学习。

四、基于良好的教学语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对于物质的溶解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借助良好的语言方式,简明扼要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阐述,不唠叨不罗唆,围绕并突出“物质的溶解”中的概念、性质、现象等知识中的关键词,或强调或制造悬念,这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师生互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7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职数控;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以及应用到中职数控教学中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应用不同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方法开展教学,不是传统的板书教学、说教式教学,而是依赖于现代化技术,例如计算机、多媒体、无线扩音设备等。其中,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两大核心。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展开教学的优势诸多,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学科特点,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也能满足学科的发展特征,符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是现代化教育技术软件的构成内容。现代化教育技术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总结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中职数控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知识的衍生、知识的输送及知识的转换过程。这里所讲的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教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信息资源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其次,中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理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学理论本身就是吻合的。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到中职数控教学中意义重大。

二、中职数控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

(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虽然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到中职数控教学中意义重大,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中职院校更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对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不重视,开展数控技术教学仍然强调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这与数控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特征相悖,对人才技能水平的提升十分不利。再加上应试教育理念的干扰,强调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相当熟悉,但是谈及应用到实践中就变得手足无措。分析个中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教学,没有为学生提供数控操作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掘十分不利。此外,中职院校生源竞争激烈,不断降低入学标准,导致生源质量较差,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没有兴趣,缺乏自我管控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变革难度系数较大。

(二)缺乏完全有效的教学设施

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到中职数控教学中离不开先进有效的教学设施,软硬件设施是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然而目前很多中职院校都缺乏完善的软硬件技术,导致教学改革工作无法顺利展开。数控专业技术要求高,学生想要真正掌握并且学会操作数控技术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但是受到教学设施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无法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只能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展开,很多抽象化的知识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此外,很多中职院校在教育理论上也比较落后,虽然以就业作为导向培养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干扰,没有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学生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数控专业技术性强,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实践水平的要求也很高。但是实际上,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师资力量有限,加之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中职数控教学水平始终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创新理念,再加上中职教师的福利待遇始终得不到提升,很多教师安于现状,毫无创新精神搞科研,这对数控专业的教学十分不利。

(四)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整合起来

数控技术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只有将数控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提升数控技术教学水平,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但是目前的中职数控教学设计、数控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实践训练严重欠缺,长此以往,人才培养方向出现偏差,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数控实践操作中,对数控专业的学习兴趣也始终提不起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现代化教育技术正是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中职数控专业教师,我们应着重探究如何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将现代化教育技术真正应用到数控教学中,提升中职数控教学质量。

(一)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数控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是中职数控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之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中职数控教学,可将抽象死板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借助图片、声音、视频等活跃数控课堂教学氛围。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板书口授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例如,借助多媒体,通过简单的设计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符合数控教学的基本特征;又如,讲解数控机床原理的时候应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形象直观地提升学习质量。当然,中职院校资金有限,先进机械设备的引进难度系数较大,所以利用多媒体可以缓解这种现状——虽然没有现成的机械设备供现场演示,但是多媒体技术仍然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构成。多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促进动静结合,将学习难度系数降低,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不同构件的安装、机器的运动模式、构件的动静态模型等清晰地展示出来,顺利地完成平面和空间的变换练习,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利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还可以将物体的形成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符合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

(二)将仿真技术应用到数控教学中

仿真技术也是数控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数控技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实践与理论有机联系起来是其主要特征。通过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实践三方的有机统一。学校实训基地数控设备配备了技术指导书、工具书、模型,方便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同时,中职院校也需要为数控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训场地,例如引进检测设备、编程设备、数控机床、设备加工场所等,方便学生利用数控软件完成自动和手动编程,模拟生产场景,发挥仿真技术的优势,推动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同时,仿真技术通过模拟仿真可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仿真学习中促进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此外,相较于具体实践,仿真训练的安全性更高,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对实际设备造成影响。所以,运用仿真技术开展数控教学能够节省资源,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损耗,还能够保障实验操作的顺利开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校方和企业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的实践机会

促进校方和企业方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的数控操作实践机会,能为学生今后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岗位实习够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其创造性的有效发挥,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问题得以解决。此外,政府也要鼓励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实践机会。

第8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

当今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教育而言,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新式教学的平台,信息技术也“从技术上升为文化”。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日益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呆板的状况。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就是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使“教”与“学”趋于一致。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为在学科教学中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创造性的途径。

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的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平台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历史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1)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2)具有检索方便的特点,在快速搜索信息上大大胜于其他方式。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文献检索,速度快、效率高。(3)具有合成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够大大发挥其整体的优效性。(4)具有虚拟情境的特点,可以模拟出需要的情景以便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大大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5)具有智能化的特点,直接适应学生的具体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通过人机互动,随时调整教学的进程。(6)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人机对话的功能加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7)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8)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适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9)具有延伸性的特点,可以选择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还能够把课堂的学习扩展到课外的学习。

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如此多的优点,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才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而网上资源异常的庞杂,常常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这也要求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选取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资源,体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个重点。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要求:“以广泛应用为前提,以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也是这样,如在英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就专门提到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要求提供给学生机会使之发展运用信息传播技术的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和完成作业,如,对资料进行选择、综合和判断,提高作业的质量,通过电子媒体交换和共享资料,检查、修改和评价作业等。

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由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和基本特征决定的

历史知识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认真研究传授历史知识的具体特征,这是历史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历史知识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和因果联系性。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是历史知识一个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即它的不可重复性。历史过程发生以后便是时过境迁,但历史学习者又必须尽量全面地去认识它,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困难问题。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包括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文字记载、照片以及实录性的音像材料),史料成为了解过去的媒介,重证据是学习历史的一个最基本的意识。网络资源的繁杂,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信息供学生学习使用,并引导学生去收集处理网络资源。

历史知识的具体性特征是指历史知识包含生动、具体的内容,历史过程通过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而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又包含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条件等要素,历史人物同样也被赋予了具体的时代特征,具体性特征包括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它是一个包含复杂关系,具有丰富形态和情感变化的有机整体。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的、可操作的平台,既不会被难度过高的材料难道,又不会因材料的浅显而失去兴趣,努力让学生参与到针对具体材料进行的生动的、兴趣盎然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地接触历史事物,并鼓励学生对数据进行收集、展示和解读。这是突出历史知识具体性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知识的因果联系性是指历史知识构成的复杂性与结构性。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形成宏阔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刻分析各知识板块之间的结构联系,这是历史教学的要求。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同时,在电脑所显示的结构性图表或内容中,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包含在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在历史知识框架中包含具体内容;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无疑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反映了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知识的广泛性。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相对较多的知识量,将属于不同领域的内容,以各种不同的现代化表现方式展现出来,形象具体,同时,便利而博大的信息存储技术,为多领域、多学科、多种类的教学材料的编辑运作提供了条件。教学可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自身教学优势为基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较大的知识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学科网络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第9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英语听力 教学互动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主动建构知识的活动。[1] 而教学互动策略体现了建构主义这一理论思想。所谓教学互动,是指发生于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通过考察教学过程,我们发现,教学过程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学手段为辅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主线的不断调适的教学互动过程。 [2]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教学互动策略,有利于交互主体关系的合理构建以及动态发展性听力课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听力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英语听力课堂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英语听力教学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应试为最终目的,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教师放录音,学生被动听后做答案,对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师生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对听力材料缺乏分析与思考,因此在听力训练中,一味地让学生听,而忽视对学生听力方法的指导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注解和扩展,缺乏互动教学。从学生方面来看,这种教学模式仿佛将学生置入又一个考场,使学生产生紧张,急躁和焦虑的情绪。而且,在这种机械化的操作贯穿始终的听力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指令,找出答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动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学习兴趣。

二、教学互动策略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互动策略是通过促成教师、学习者与信息资源环境的动态统整以实现学习者主体性发展的操作性策略。这里的互动,也叫交互(Interaction),是指相互作用的意思。如果说课程是教师、学习者与信息资源环境的动态整合,那么这种互动按照教学活动对象来划分就必然包括四种互动方式,即教师与信息资源环境的互动、学生与信息资源环境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互动策略有三个基本特征:互动目标的多维性、互动对象多样性、互动过程动态性。[3]教学互动策略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提升,还重视学习者个性素质的养成,呈现出鲜明的目标多维性特征。互动对象的多样性,是互动策略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性。互动不仅局限与师生之间,我们所关注更多的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信息资源环境、学生与信息资源环境的互动。教学互动过程的动态性,是教学互动策略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在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常常要根据学生的状况或状态、所教学的内容或主题以及教学设备与环境来变换互动的方式。

三、教学互动策略在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应用

(一)教师与听力信息资源环境的互动

教师与听力信息资源环境的互动是有效听力教学的前提条件,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听力材料内容的择取与分析以及对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讲解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指明听力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听,教师要教识新生词汇,让学生无障碍的听,教师要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技巧的听,教师要解读背景文化,让学生带思考的听。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

(二)学生与听力信息资源环境的互动

实现学生与听力信息资源环境的互动是有效听力教学的基础,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复述法,翻译法和模拟法等。复述法是针对听力信息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到的词句进行复述,要求学生能够识别语音,听懂、说对、读准。翻译法是鼓励学生进行语际转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源信息语言。模拟法是模拟原听力信息情景,对其进行原音和情景重现,如填充影视旁白及配音等。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有效听力教学的核心,我们鼓励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比如暗示法,头脑风暴法,听写法,交际法等等。暗示法是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情绪的环节,如听前热身,可以是一首英文歌曲、小诗或者一段经典对白,使学生能够缓解焦虑情绪,具有轻松愉快的听力状态。教师也可以围绕每个单元的听力主题设计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联想,通过这样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熟悉主题内容,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听写法是听力课堂上一种常用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并且准确地记录下来,其形式可以是填空,或者提炼摘要。教师还要将对学生的听说训练结合起来,运用交际教学法,使学生时刻处在交流交往的场景中,提高听力理解的同时,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实现有效听力教学的关键。生生互动可以分为合作性互动和竞争性互动两种方式,运用到听力教学可以采用对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辩论法,竞赛法等。在对话听力训练中,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熟悉日常功能语句的表达,并通过扮演对话中的人物角色加以强化,从而提升基本的日常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对于篇章听力理解,其内容往往是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常识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篇章的主体脉络,引导学生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是不同观点交锋的辩论形式。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等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设计,打破沉闷枯燥的听力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以上是针对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英语听力互动教学的一些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实践变革的根本动力,在听力课堂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与地位,关注课程的生成价值,只有在一个动态发展性的听力课堂环境下,才能实现有效的听力教学。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4

[2]张桂敏.教学互动策略简论[J].滨州教育学院简报,2000,(3):39-42

[3]孔翔明.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的基本特性.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9):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