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小学体育课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课总结

第1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湖北省“十五”重点课题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阶段性总结会汇报材料

 --县---中学课题组

我校“初中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 "课题,是XX年底申报,XX年1月正式启动的,至今已走过了两年半的研究历程。在市教科院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回顾这两年多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现在向各位作汇报,汇报的题目是《“链接”创新教育,“刷新”学校形象》。主要从创新教育的“着眼点”、创新教育的“着力点”、创新教育的“落脚点”,谈谈怎样“链接”;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实践创新的过程中、研究创新的效益里,说说如何“刷新”。

一、把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肩负着民族创新的特殊使命,因而,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而能否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而教师的这种精神、意识与能力又完全取决于学校管理层的教育理念是否创新。

自XX年底接题以来,我校就形成了“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的共识,明确提出了“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阶梯、把课题研究作为培养教师队伍的机制、把课题研究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手段、把课题研究中的创新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的研究口号。把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

一是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的的创新;二是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三是信念,学生求学信念的创新。

1、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力争提升一档品味

在思维上创新

学校能否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很关键。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我们觉得过去的办学理念缺少特色,于是将办学理念创新为与教育方针紧密吻合的十六个字。即:修德为先、启智为要、强体为本、成才为上。德、智、体浑然一体,构成办学主体行为。"德",要修;"智",要启;"体",要强,缺一不可,而"成才"是目的,有鉴于此,我们于XX年底就把当时有着32年办学历史的长冲中学的办学理念作了大胆创新,集中为八个字:修德、启智、强体、成才。

在运行中创新。再好的办学理念不付诸实践不行,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办学理念?我们主要采用了"三合一"的办法来强化师生的理念。

一是"天天看"——将八个大字的办学理念铸成两米见方的大红烤漆字,高耸在教学楼顶上,醒目、耀眼,师生无时不在关注它、谈论它、践行它。

二是"时时唱"——我们把办学理念写进了《民族兴旺我担当》的校歌。通过对两小节歌词的反复吟唱,强化师生的理念行为。如:毕升故里大道旁,青纱环绕碧罗帐--长冲中学我的向往,长冲中学我的希望--清晨的阳光,傍晚的灯光--莘莘学子书声琅--修德、启智、强体、成才--民族的兴旺,我担当!国家的富强,我担当!并把她作为初一新生进校必学歌曲,五四或十一、元旦歌咏的必唱歌曲,艺术人才选拔必测歌曲。可以说,在----中学近XX师生中,第一会唱的是国歌,第二会唱的就是校歌了。

三是"周周讲"——我们规定国旗下讲话内容,无论哪个领导讲话,必须紧紧围绕办学理念的八个字来拓展,结合校本实际去生发,并收集整理编印成册,使办学理念的观念意识不仅物化为资料、更内化为行为。

此外,我们还在"校园之声"广播台开辟了"化理念为行动"的专栏,在《山茶花》文学社刊内设置办学理念实践专页。

总之,近两年,我校的办学理念不仅有形可见,有声可听,而且有更多的人在用心内化,努力践行。

2、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彻底消除三个误解

一是科研创新“神秘论”。他们虽然向往上进,也崇尚创新,羡慕别人的成果,同时又觉得创新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徘徊在创新的门口。

二是创新“冒险论”,他们认为,科研创新是形式,有违常规,是“花拳秀腿”,“好看不好吃”,他们贪图安逸,墨守陈规,不会用心去思考如何教会学生上课,复习,也不懂得如何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去应考,更不会考虑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种人是抵制创新的。

三是常规与创新“冲突论”,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不懂常规与教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他们认为科研影响日常教学,创新破坏常规秩序,不可否认,科研创新需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创新必然要打破传统,然而“磨刀不误砍柴功”,创新会让教师从新的高度去审视常规,提高效益。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教师的误解,学校不断借助外力、挖掘内力,利用外派参观学习,利用周六举办创新论坛、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讲座,校长、副校长带头讲创新理论、教研组长、实验教师跟班谈认识,两年来,已举办讲座9期,54人为创新进行了讲析,外派学习63人次,印发创新学习资料16期,基本上消除了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误解。

3、学生求学信念的创新,必须树立四种信念。

虽然好奇心是创新的首要成分,自信心也是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少研究成果和经验表明,一个人将来创造力的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阶段创造力发展的状况,而学生求学过程尤为关键的是四种与信念直接相关的内容。一是自信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会”;二是自爱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愿”;三是自觉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能”;四是自主的求学信念,学会说“我敢”。既要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智力创新能力,让他们获取成功的学习经验;更要从道德层面上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失败的痛苦,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1

二、把创新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是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创新。立项时的“实验”二字在去年10月的市教科院会议上,改为了“实践”,这就意味着,初中创新教育应全方位,大面积地投入到实践之中,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践行创新,不让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落空,针对实践中的“实”字,我校课题组明确提出了“五不空”,一是在实践的时空上不留空白;二是在实践阵地上不放空炮;三是在实践的机制上不说空话;四是在实践的关键处不挂空档;五是在实践的进程中不行空路。

1、在实践的时空上不留空白

我校实践创新教育的时段,大至分为四个阶段

(1)开题起步阶段(

XX.12~XX.7)

我们以学科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申报立项,当时确立了六个学科共8个子课题为创新研究项目,并确立了在六个班开展实验,还成立了科研处,确定双周六上午为创新教育学习研究固定时间,形成了系统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运行阶段(XX.3~XX.7)

根据学科与课型的不同,不断地实践,反复地探索,创新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的个性化作文指导:启发——激趣——引导——动笔——互评,精读课文教学的“导——悟——创——评”;数学课思维为主线的“准备——发现——探究——质疑——应用——延伸”;物理课的八步教学模式:设疑——操作——观察——小结——质疑——讨论——解疑——归纳;化学课的问(激活思维)——动(多维互动)——探(探索求知)——导(归纳引导)——创(应用迁移);音乐课的兴趣感知——模仿感悟——参与体验——创新展现等。课题实验涵盖了大多数学科,涉及到绝大多数教师。

(3)全面实践阶段 (XX.9~XX.7)

是全面推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实践阶段。即在全体教师中推广模式,通过讲、说创新研讨课,写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论文,召开学科创新说课听课研讨会,举办创新论坛、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讲座,不断调整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全面摸索新的创新策略。

(4)攻坚结题阶段(XX.8~12),随着实践的深入,借助研讨会召开,利用省级新课题立项,我们发现学科创新中的国家级课程、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活动性课程、展示型课程、研究性课程之间是有共性的,相对学科型课程内容而言,完全可以打破教材的束缚,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这三类课程均以活动贯穿始终,并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尝试过程,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大这三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带动学科课的研究,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随着创新课题深入开展,开放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给了“自主、合作、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到结题时,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获知过程的开放性,教师评价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开放性,会成为创新性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

我校实践创新教育的空间可谓面面俱到:

一是科科有课题。语文有“作文个性化与阅读个性化”、“生活源泉与个性化发展。”数学有“探究式学习研究与实验”、“课堂教学中求异思维研究”、“英语课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物理合作学习研究”、“政治实践途径研究”、“音乐地方特色研究”、“美术乡土教材研究”等。

二是班班有研究。开题之初,我们只确定在三个年级共六个班中开展实验;实验运行阶段,就扩大到八个班;到今年初,已发展到全校24个班。

三是人人都实践。创新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校107个任课教师都参与其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子课题,个个都有整套的方案计划、实践过程记录、阶段总结与反思,呈现在与会者面前虽然难免有些粗糙、简单,但仍能反映出我校实践创新教育教学的整体状况。

2、在实践的主阵地上不放空炮。

勿庸置疑,创新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让创新实践在主阵地上放空炮,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三条: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

如文科教师巧用“三境”培养创新: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提问;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流情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思维。

又如理科教师培养创新学生的“三性”:有的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有的采用“一题简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有的采用“一题优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2)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培养创新能力

主要是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三类创新性思维:

如理科主要采用“大脑激荡法”、“反问法”、“分散法”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文科主要采用“图像法”、“变换法”、“情境法”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综合学科主要采用“设想法”“追踪法”“类比法”训练直觉思维。

(3)以个性化发展为重心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如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作文个性化,阅读个性化,理科实验个性化,信息技术个性化,综合实践个性化,体音美特长个性化训练等都收到了较好效果。

3、在实践机制上不说空话

(1)增设保障机制。首先是组织保障。自XX年春季起,学校增设了科研处,配备了一名主任,落实一名副校长专门分管;其次是时间保障。常规教学本来就时间紧,要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必须合理安排时间,为此,我们将周六定为课题研究时间,平时每周一次,忙时间周一次,要么“充电”:集中学业务,举办专题讲座;要么“放电”:说课、评课、写论文、搞制作。三是资金保障。除了围绕科研课题增设文本论文、报告,电子课件、演示等奖励项目外,还对周六参加专业学习的给予补助。 2

(2)完善管理机制。学校过去对课题 研究停留在表面说教状态,没有从管理上真正落实,自申请立项创新教育后,我们充实了对教师综合考核的指标,增设了课题研究项目,分配了过程量化分数。

(3)调整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评价:由刚性变成弹性,课题内容由缺失到充实,由只以考试成绩定论到既有定论又有评论,即每学期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教师教育教学综合情况调查,反馈情况分析评价;二是对程序的评价:由轻过程重结果到过程与结果和谐统一,分值上统筹兼顾;三是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只重视显性到显性结合,既重视直观显性的考试成绩,又重视隐性的品德行为的成长过程,设成长记录袋,填综合素质卡,上文明进步榜,如胡自琴,吴又红等一批教师长期重视学生隐性评价,一月一次红榜表彰,形成了班风好,学风纯的班务特色。

4、在实践的关键处不挂空档

(1)外派学习时不放过每一次机遇。近两年,我们先后派出86人次赴北京、武汉、黄冈、武穴、罗田、孝感、黄梅、蕲春观摩学习,参加研讨会。

(2)内部培训时不遗漏每一个环节。从讲课、说课、评课到撰写论文、举办讲座,环环相扣。

(3)巧借东风时不吝惜每一回投入。创市级示范时,添置了多媒体;申报立项后,购置了摄像机;最近又全部上了网。另外还从北京邮购教学光盘,到省教所购置创新专业书,每年为阅览室订图书近万元。

(4)说课评时不停留在恭维奉承状态。

(5)教学反思时不固步自封在经

验成绩里。

5、在实践的进程中不行空路。

无论是学校层面、实验班级还是参与实践的每一位教师,自开展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来,一路上不断地从认识——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内化创新认识,外化创新方法,物化创新成果。沿途拾起一串串“创新”果实:方案、报告、论文、案例、记录、反思、总结、证书。

三、把创新教育的“落脚点”放在研究创新的效益里。

科研创新教育研究给我校带来了勃勃生机,学校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影响不断扩大,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会学习,会探究,会创造,会展现自我的优秀  学生在不断涌现。

1、学校创新氛围越来越浓。

近几年来学校理念创新,育人环境创新,教师教法创新,学生学法创新,可谓与时俱进。

2、学校影响越来越大。

XX年初立项实验以来,学校步入快速良性发展轨道,XX年底学校步入黄冈市第23所、英山第一所农村示范初中行列。去年底,学校还被评为黄冈市普通初中先进单位,技术装备同时还获得黄冈市人事局、教育局颁发的先进单位。

图片新闻、《推管理经验,展示范风采》的办学事迹多次上了《黄冈报》、《鄂东晚报》。

3、学校科研成果越来越多。

两次参加全市创新教育阶段总结会并作发言,三月又申报并立项省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去年四月接受市教科院专家视导时推出一批阶段资料与成果,获良好评价。去年在县教研室组织的初中教学检查中,获得三项先进单位:一是综合的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学科竞赛先进单位;三是教研教改先进单位,

4、教师整体素质越来越高。

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观念的创新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水平的提高。校长获全省优秀教师和全县“十佳校长”称号,20多名教师获省市级骨干教师称号,1人获得全省综合实践先进个人,3人夺得黄冈说课一等奖,教师的论文在刊物发表和评奖的36篇,优质课、课件获市以上级奖的22节、件。

5、学生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在新的大环境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教学氛围中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潜能得到释放,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示,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的天性也得到自由发展。近两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人次,省级奖54人次,去年全市优秀艺术人才比赛,我校获奖占全县三分之一,学生彭湃等多篇作文发表在《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尤其是在最近的第十四届茶叶节《茶乡放歌》全市征文中,一(8)学生王爽夺得初中组唯一一等奖(奖金500元),学生屡屡在全县运动会、艺术节、演讲赛等多项活动中获奖。

几点困惑

困惑之一:创新课题研究与实践在农村初中受到一定的局限,它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作为后盾支撑,由于财力上的困难,难免受到限制。

困惑之二: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和中考压力对“创新”课题实践势必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合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作较深层次的研究。

困惑之三:由于目前正处于学生高峰期,班额过大,也是制约开展课题全方位研究的一大因素,因而如何加强教师的调控能力也是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创新决定未来” 。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是教育的希望所在。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 , 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 , 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注人生机 和活力 ,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创新。从创 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 , 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有理由相信 , 在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指导和兄弟学校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创新教育必将开出灿烂之花。 《3》

附:

1、课题主要承担人:詹宇意  王万利  胡建议  萧本初  岳伯成  舒克章  潘  峰  孙教育  余盛国  刘  斌  杨  李  程文斌  沈立新  余荣新  姜文惠  王  林  汪  鹏  夏运贵  郑伦松  张长生  毕朝晖  许松华  张  泉  王富林  胡自琴  方  超  吴又红  黄  伟  张梅香  姜文惠  陈世平

  2、参考文献:叶瑞祥等主编《创新学习能力论》

               周庆林著《课题研究》

               董奇译编《有效的学生评价》

               李祖超、刘青春等主编湖北省教育科研成果选集》(XX.03)

                                               执笔:520xbc

                                                

第2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大量信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读写习惯和读写的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此,我校特承担了市《提高小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研究子课题———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课题研究。本学年是位于本课题的实施阶段。在本学年中,我们课题组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本着课外阅读与真实生活相融合的原则。英语组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营造浓厚阅读氛围上。有效利用学校读报课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英语报刊,杂志。老师还充分利用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时间,对学生的日常阅读进行反馈和及时鼓励,同时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纳入学生的期末考核当中。以此达到让学生“为学而读,读中学,学了就用”的目的。

学校一直坚持进行英语广播站播音,每周一播。广播站新颖的节目内容给大家创造了集体阅读的空间。并且配合学校定期开展的各项活动,如:英语学科节、英语风采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等。让孩子不但爱阅读也敢于将自己阅读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勇敢地展示出来。

第3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体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59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已经比较常见,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培养进行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好的体育游戏可以加强学生的团结互助、独立自主等能力,更可以将生性害羞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诸如比较传统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相应的各类球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协作意识;而诸如“木头人”“喊号追人”等游戏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活动筋骨,调节体育课的气氛。对于部分胆小、害羞的学生而言,老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自主组织体育游戏,因为是在进行游戏时他们会比较放松,久而久之,他们也就能够和同学打成一片,他们的害羞、孤僻的性格也就会相应的被改变。虽然体育游戏的运用已经不再新潮,但当前小学体育课中游戏的运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对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中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课前准备活动过于枯燥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让学生跑步就宣告着体育课的开始。一般而言,在体育课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活动筋骨,避免在课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课前会有相应的准备活动环节。当前这一个环节的内容主要为跑步和体操,基本上,课前准备环节是一成不变的,除了跑步就是体操。这两个运动方式的确可以让学生活动筋骨,且其作用较明显,但同时,这样的方式却是极其枯燥的,很多学生会因此而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热爱体育、喜欢运动,绝不是因为老师的强迫,而是学生自发的喜欢运动,他们更喜欢在课外采取运动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而如果体育课除了跑步就是体操,学生难以感受到体育课的魅力,对体育课也就逐渐失去了兴趣,而由于对课程缺乏兴趣,学生在课后也就几乎不会再去主动运动了。

(二)体育游戏的选择过于随意

体育运动对学生极具吸引力,但当前小学体育课程却是乏味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很多老师都在想办法进行改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体育游戏的运用。在体育课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多老师选择了体育游戏之后,教学效果依旧没有提升,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兴趣更减。这部分老师思考之后不得其因,以为是体育游戏的运用这一方法不适用。但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出在这一个方法上,而是很多老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太过随意。并不是每一个体育游戏都可以达到提升课堂趣味的目的。比如说,“老鹰捉小鸡”是比较传统的小孩子玩的游戏,对于这类游戏,较高年级的小学生自然不会喜欢,而老师所知道的体育游戏有限,经常使用这一个游戏,学生只会觉得更加无聊。

(三)过度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

涉及到体育、运动、游戏,就会涉及到输赢。所有的体育运动都会出现输赢的现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加活泼、好动、自尊心强,他们对赢的渴望比其他年龄段的人要强烈。因此如果他们赢了,则会沾沾自喜,如果输了就会垂头丧气,甚至会出现赢了的学生看不起输了的学生,而输了的学生却又不服,于是就激发了矛盾。这样的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老师在体育课程之中过分强调输赢,很多老师为了激励学生,会特意强调赢了的学生将得到奖励。在跑步过程中,老师甚至让跑得快的人当体育委员,那么其他学生就更不服,矛盾也就由此而来。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合理运用

(一)课前运用体育游戏来活跃气氛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前活动多半是跑步和体操这两个项目,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兴趣。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有趣的体育游戏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课前体育游戏主要应该选取能够全部学生都可以参与的,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活跃气氛。举个例子,老师可以选择“瞎子和哑巴”的游戏,即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每一组的两个学生一个扮演盲人,必须遮住眼睛,另一个学生扮演哑巴,不能说话。两个学生相互帮助在运动场走一圈,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由于“瞎子”看不见,“哑巴”不能说,遇到障碍时双方就会用很多出人意料的方法相互帮助。

(二)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性别、年龄选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种类繁多,甚至老师可以随时想出一两个体育游戏来。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游戏的选择不能过于随意,需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可以依据教学目的将体育游戏进行分类,如果老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团队凝聚力,那就可以选取篮球赛等体育游戏。老师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的不同来选择体育游戏,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其次是根据学生的性别来选择游戏,男生和女生喜欢的游戏不太一样,比如老师如果让学生进行篮球赛,那女生不玩篮球,又怎么办,因此要考虑到性别的因素。第三是要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年龄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运动强度稍大的体育游戏,而年龄小的学生只能选择运动强度小,且没有危险的体育游戏。

(三)体育游戏的运用以安全、和谐、协作为目标

体育、游戏总是和竞争离不开,这就需要老师要能够在课堂上强度学生的团队协作、安全运动与和谐相处。体育课是最能体现学生的相互帮助的课程,比如有学生身体不舒服,全班学生都会关心。在玩游戏过程中有学生意外受伤,每个学生都会积极的想要送受伤的学生去医务室。因此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的观点就应该摒弃,而是强调体育课程是安全性,学生和谐相处,以及课程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

第4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体育课、经常、兴趣

评价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的优秀有否,并不多看这么教师每节课讲了多少关于体育的知识,而是看这名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带动了多少小学生去锻炼、去学习体育课程。在小学校园里,大多数学生最渴望也最喜欢的课程就是体育课,因为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活泼爱动的时间段,因此,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合理的利用此优势,必定会让每节小学体育课都成为最精彩的课程。以下是我最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出的简要论述,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一、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同时也是某人对某事物带有的趋向性的一种心理特征。人的本性就算好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正是处于一生中最好动、最爱玩的阶段,那么从这一特征入手,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掌握学生们的迫切愿望以及强烈的要求,鞭策和鼓励其成效便是可想而知的。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不但要向学生讲明体育课程学习的目的,还要把身体锻炼、文化学习适当的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是强身健体的,对以后生活中会有很大的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浓厚的体育课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要想做到在体育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在崇尚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今天,在学习新授课的内容时,教师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尤其是用兴趣引导教学时,不能仅仅为了学生的兴趣而开展教学,教师要有目的的开展体育运动,以发展学生的某种体育技能,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尤其是引导学生的体育生理兴趣,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 对你所教的项目产生兴趣,而不是放任学生的兴趣。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要求,把体育教学的效果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上,充分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这样就使的课堂上主体与主导有机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与学生们融入到一起,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活泼自由地进行体育学习、锻炼、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处理好关系、爱护学生,把全部的爱心献给学生们,这样才能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和蔼可亲,才能懂得尊重老师、亲近老师。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这并不是学生的错,究其根本应该是我们教师本身做得不够到位,要使体育教学更有效,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使学生乐在其中。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间形成很好的默契,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四、要认真钻研教材,灵活机制运用体育教材

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是把教材研究彻底,钻研透彻,不仅要领会教材的精华要素,还要全面地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从而在教学中传授知识给学生们,合理灵活的运用教材由浅入深、左右逢源,从而达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效果。

其次,在小学课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人到课堂心未到”,这正是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差,所以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我们教师要灵活机制的运动体育教材,例如:在课前可以让学生们猜谜语的方法而引进体育课,这样以来,不但可以让学生的集中注意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五、加强体育基础理论教育,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的理解

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理论课安排的很少,通常是遇到雨雪天气才会安排室内课,并且体育室内课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学生们去上自习,因为我们认为体育课在室内根本没有内容可讲,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其次,这种现象也会误导学生对体育产生不全面的理解,只要提到体育,第一反应就是打打球,跑跑步,做游戏,甚至会误以为体育就是那些学习不好的人才从事的工作。这种现象只能说明我们教师没有把体育真正的含义和体育的重要价值传授给学生们,那么怎能才能使学生对体育课有真正的理解并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向学生讲授现代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使他们对体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使他们真正的明白体育的含义和重要性,让每个小学生都知道体育能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强健的身体,与此同时,要让学生们掌握锻炼身体的最基本的理论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参与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六、总结

总之,小学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科目,是贯彻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向。小学生正是处于的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与体质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全面了解学生们的身体状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锻炼措施,以此来促进小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进而保持更好的状态去学习小学生的其它课程,争取让每位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第5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策略探究

微课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以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对课程的内容能够进行详细的表达,加强学生对所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E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力,实现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因此微课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对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不断创新的今天,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微课和小学体育教学进行结合能够减少体育课程演示中对学生带来的伤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文章以跆拳道礼仪体育、立定跳远等体育微课的制作为例,在充分把握微课基本理念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的融合发展,为学生创建真实性的教学场地,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一、微课在解决小学体育程序性技术问题的应用――以立定跳远微课设计为例

立定跳远是小学生跳跃动作教学中的重难点教材,通过立定跳远能够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身体的灵敏度、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立定跳远的动作包括摆臂、蹬地、腾空和落地这四个环节,教育的重点是两脚用力撑地,并要做到轻巧落地。传统的立定跳远教学是教师进行一遍遍的演示,但往往是教师很累,学生还无法把握动作的技巧,教学效果不理想。

微课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立定跳远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教师利用多媒体对立定跳远的工作进行分解演示,并及时生成视频播放,对学生的动作错误进行纠正,并通过相关优秀运动员的视频展示引导学生对关键动作的注意。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教师可以多次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还可以拍摄学生的演练动作,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学生对正确立定跳法的掌握。

二、微课在解决陈述性知识问题的应用――以跳绳中的选绳微课设计为例

很多小学生喜爱跳绳,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涉及了大量和跳绳有关的课程,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必修项目。跳绳虽然是一个容易掌握的运动技能,但是在学生的具体运动中发现他们的实际跳绳水平高低不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体育教师在仔细观察学生进行跳绳运动后,总结出学生跳绳不科学这一问题。导致跳绳不科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绳子的长短、粗细影响以及学生使用跳绳手柄的长度设置不合理。为此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种问题,信息技术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教师在体育课程之前选择三名学生进行跳绳示范,并将学生具体的跳绳过程制作成视频,从而清晰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了正确和错误的跳绳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教会了学生如何进行正确跳绳。

三、微课在引导学生正确情感导向方面的应用――以跆拳道微课设计为例

体育课的教学思想是健康第一,一切体育项目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体育精神得到了人们的发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院教学中的体育精神。其中“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礼仪的宗旨,跆拳道的训练中涵盖了礼仪、廉耻、忍耐等基本精神内涵,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在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体育课程中,逐渐加强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即通过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体育精神内涵,从而最终将体育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个人行为品格。将体育精神实现内化的最好办法就是以群体效应扩散这种体育文化内涵,而群体效应扩散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学校体育课的跆拳道训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跆拳道的正确录制,在演练中教会学生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知识,分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跆拳道,通过视频播放跆拳道训练知识,实现了师生之前教与学的互动,在图形、声音、文字等多媒体的综合作用下在最大限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

另外,跆拳道礼仪微课程的教学具体应用的场景包括实体教学场景、个性化教学场景等。学生在跆拳道的教学中融入了微课程,能够在跆拳道文化内涵传播和跆拳道训练技能传播之前架起一架桥梁,在不断的课程学习中,加强学生对鞠躬礼仪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跆拳道的基本礼仪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将微课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本身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实践,通过微课的融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体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实现个人的综合发展。

作者简介:

马眩(1976),男,河南郑州人,民族:汉;职称:教师;学历:本科。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本文思考了小学体育教育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关键是将专业与兴趣相结合。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育;创新

我国提出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已有近20年,近年来又在大力提倡教育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枷锁,已经少有学校对体育分数“斤斤计较”,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但是,小学体育教育如何持续创新发展,真正走出素质教育的路子,目前还在多方探索中,笔者作为常年从事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师,认为:未来小学教育的模式将是专业教育和兴趣教育的结合。

1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

(1)室外教育。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室外有更亲切感觉,室外的体育课可以让他们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2)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小学体育课一方面要传授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教学与实践合一的课程。

(3)人际交往。与其它学科教学中以师生交往为主不同,体育课中学生之间的交往占比更多。对于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机会。

(4)强身健体。这一点很好理解,体育课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机体活动,强壮体魄,增进健康。

2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

笔者从事小学体育教育多年,历经了多次国家和省市体育课程的教改,从实践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总体来看,专业教育和兴趣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首先,“专业与兴趣的有机结合”作为小学体育教育的方向,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决定的。“专业教育”是体育最为本质的功能,同时,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体育运动具有游戏和娱乐的双重属性,更适应少年儿童的争强好胜、活泼好斗的心理,又可以提高少年儿童机智勇敢,自我防卫的能力。[1]第二,教学方法也应有新的改革。目前普遍使用的“达标测成绩”的方法应该要打破,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参考起点、努力度、参与度等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新思考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针对小学生超强的模仿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就要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以适合小学生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同时要精心设计体育课的内容,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将运动与游戏相结合,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体育的乐趣。例如,平时家中喝过的饮料瓶,让学生找出其中一模一样的,在学校里灌满沙子或水,作为体育课堂的教具———“保龄球瓶”。游戏的规则大致是,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比赛,每人掷球一次,累计积分,碰倒一瓶算一分,最后看哪个小组得分最高予以奖励。这项运动使学生全员参与,既收集了家中的“废物”,实现废物利用,又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二,从课堂上培养孩子的性格。不同类别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要求也不同。因而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自身良好的性格,尤其是可以改善性格上的弱点。比如篮球运动,作为集体项目它要求参加者应具有灵活、拼搏、协作等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往往具有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作为教师,平时可多引导那些内向、体弱、胆小的学生多参加篮球运动,对他们性格的培养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最后,增强学生社交能力。没有社会交往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难以协调人际关系,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特别是对于当下“05后”“10后”的小学生,他们的父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成长期就是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长大,而这些小学生中既有大量独生子女,又在国家“二胎政策”下面临家庭成员增多的情况,能否让这些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学生性格的关键课程之一,体育课在其中承担的作用不言而喻。笔者在日程的教学中总结了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1)激发竞争意识。体育课上,会有一些项目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例如“跳高”,需要学生助跑、起跳、垮杆、落地,一系列动作要一气呵成,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但有些学生会面对横杆不敢起跳或者害怕摔倒,导致失败。这时候,体育老师不能一味地强求学生完成项目,而是要从身高、性别、体重等不同因素分析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做好充分的保护和指导,给学生灌输“一定能完成”的竞争感。在一次成功之后,有了“胜利”的体验,继续提高横杆的高度,使学生在这项运动中不断实现突破,获得自信。

(2)培养合作意识。过去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主导,现在我们提倡学生主导,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有更强的合作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分组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间存在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展开不同的学习活动,小组间可进行竞赛、合作等不同的活动方式,在活动中一起交流、总结,整个教学活动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优化。

4总结

教育模式要从应试向素质转变,这个方向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实践中需要结合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方法。就小学体育课来说,笔者认为应当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从兴趣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体育素质,是今后小学体育教育的培养方向。

作者:李庆超 单位:济南市博文小学

第7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体育;健康成长

小学时期正是儿童身体成长的最佳时期,儿童应该经常锻炼,这对以后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小学生若在小时养成了不喜欢锻炼的习惯,这会对孩子以后身体素质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我们学校就是通过上体育课让学生,不仅了解体育知识,也可以养成锻炼的习惯。

一、小学体育运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1.小学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是学生正处于体质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并且小学生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正所谓,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国繁荣富强的责任。小学生应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强身健体才能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容忽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强壮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而现在的小学生缺乏锻炼,学校也应拿出相应的措施解决此问题。

2.小学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性格,在上体育课时,一些体育运动游戏,例如慢跑游戏,几个人一组,一个小小的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

学生不仅仅要在体育课上加强锻炼,在课外时间也应加强锻炼,小学生应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就会减少生病的机会。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向上。小学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二、小学体育现状

学生体育锻炼肯定不能缺少体育锻炼器材,器材的选择应该适合相应年龄的学生,学校器材的缺乏导致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学校领导应该注重祖国未来一代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是为锻炼身体,同时应该劳逸结合,学习锻炼一起抓。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购进一批健身器材,发挥学生的特长,从而对锻炼产生兴趣。

学生的锻炼与体育老师密不可分。作为体育老师应该在学生的第一课给学生说清楚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应该参与到锻炼中,积极展现自己的一技之长,增强对体育的热爱。体育老师应该多多学习相应年龄段的学生应该安排什么样的锻炼强度,应该主要从事什么方面的锻炼,教师自己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三、引导小学体育发展的方式方法

1.加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刻不容缓

根据相关的调查,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大部分都是不及格的,有必要加强体育锻炼。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在学校倡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学校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的运动,组织学生每天锻炼一定时间,学校领导积极视察学生的锻炼情况,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开展运动会,让更多的学生参加,为自己的班级争光。学校领导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给学生一个放松的机会,带着学生做广播体操,这样可以预防学生的近视,一举两得。

2.切实落实体育锻炼

锻炼应该是自己发自内心的,不应该是被迫的,毕竟身体是自己的,锻炼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作为学校应该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积极开展学生课上课下活动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交给学生做眼保健操保护学生的视力,学校引进体育锻炼设施,比如球类、健美操等,多多引导学生参加锻炼,并告知学生锻炼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尝试给学生设置一个体育课方面的考核制度,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锻炼。

3.教师在给学生上体育课时,应该给学生讲解一些体育知识和锻炼的基本常识

例如,跑步前不要吃太多东西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有畏惧心理,教师在进行每次体育课锻炼时,都应该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多与学生沟通,明白大部分学生的想法,这样体育课不仅让学生心理得到了放松,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小学生应加体育运动,多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学校也应增强对体育课的锻炼意识,对体育课应安排恰当,中间大课间也应该多一些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团结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学校应该聘请一些具有体育专业的教师,教师要对不同的小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锻炼,改变不同的教学模式,不要总是局限于课本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锻炼。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游戏化;兴趣

一、当今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如今的小学体育课中,主要还是采用的竞技模式,以一个具体的田径项目而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被迫参与进行教学和考核,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并且由于上课的时间也比较短,学校只将很少一部分的学时用于安排体育课程,而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室内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包括田径运动不是很重视的原因之一,况且现在小学生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在家里养尊处优,身体各方面的素质都不是很好,使得学生学的过程中不仅特别累,也很难熟练掌握某项技能或方法,一旦学生觉得自己学不好这门课时,学生在心里就会自发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觉得上这个课对他毫无意义。

与此同时,由于田径运动是一个比较单一,也比较严肃的一种体育项目,这使得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感觉比较枯燥乏味,这就不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的运动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

二、小学体育田径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方法

1.对游戏化教学不断进行改善和加强

游戏化教学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明确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课程,使得体育田径游戏化达到预期的目标,展现其寓教于乐所具备的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优越性。在实行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对效果不太理想的方法予以淘汰,对效果较好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不断去丰富和完善其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当今时代体育课的要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什么是体育田径游戏化,假设现在是一堂跳远课,这节课的目的是使所有学生掌握正确的跳远姿势,尽可能规范地完成跳远动作,我们不妨拿一只青蛙来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观察青蛙是如何完成跳跃动作的,然后自己学着青蛙的弹跳方式开始练习,这样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变高了,而且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老师也会更加轻松。

2.尽可能合理地展开科学的游戏化教学

在体育田径游戏化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根据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全方位游戏化教学,将游戏化教学充分应用在体育田径的各个层面,使得学生在身体和心理都能够得到一个科学的锻炼。游戏化教学的运用时机也很恰当,要以合理的组织方式,使得学生寓教于乐,增加学习的兴趣。

3.游戏化教学中对运动负荷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

因为游戏化教学方法趣味性比较强,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投入,运动超过合理的负荷范围。所以老师在这个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减缓他们运动的节奏,降低学生的运动量,这样学生上完课也就不会太累,对于体育课也会更有兴趣,开始期待下次的体育课了,当然老师也不能觉得好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就一直用,正所谓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觉得腻,适当地变换教学方式,保持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新鲜和刺激感,使得学生更能增加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田径运动的游戏化,是当代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突破点,游戏化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寓教于乐,享受学习的过程,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智力进行充分的锻炼,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小学体育田径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十分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相信在未来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一定会大放异彩。

第9篇:小学体育课总结范文

体育课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教学,我们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灌输学生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让学生身心素质都得到提高和增强。

体育课的创新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长久的努力。我总结生活实际,得出了以下拙见。

一、体育创新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更新

体育课不是体育教师出演独角戏的舞台,学生也不再是观众,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中为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参加活动创造条件。同时,在课堂上气氛要活跃、轻松,要增加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使学生的素质和教师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该带头学习专业知识,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让自己成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带头人,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体育的学习中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知识如此,上体育课也是如此。长期以来,体育课之所以成为被学生情感遗忘的角落,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主要是因为其内容枯燥单一。如果体育课内容丰富多彩,课堂形式新颖多样,那必然会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比如在跳高和跳远的课程中,一般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而达到教师设定的目标,几轮下来,学生便觉得枯燥乏味,失去了练习的兴趣。其实,学生都是活泼好动,而且充满好奇心和好胜心的。教师可以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和能力,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一些有趣的比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跳高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将竹竿说成是“龙门”,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鲤鱼,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跃过龙门,赢得比赛。这样,学生觉得是在做游戏,在有趣的游戏中身体就得到了锻炼。

三、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多样进行

小学体育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生性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小学生的需要,教师要与时俱进,精心准备课堂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领略教学内容,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体育器材让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可以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获得参与的乐趣。

比如,跳远课上,让学生自己挖沙坑,体验亲自动手的快乐;跳山羊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山羊的形状,亲身示范动作要领;跳高的时候,可以自己挑选竹竿;踢毽子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毽子。把学生学习的自交给学生,教学方式多样化,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作欲望,而且可以让体育课丰富多彩,让体育课更加精彩纷呈。

四、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丰富多彩,充满时代气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与时俱进的,不但包括形式上的进步还有内容上的丰富,体育课也不例外。如果想要体育课引起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但设置符合学校教学设施的内容,而且也要不断创新,引进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我国是体育大国,也是体育强国,许多小学生都有自己崇拜的体育明星,我们可以借助偶像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比如,在奥运会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中观看某些赛事,了解体育动态和体育知识,在体育课上增加奥运会比赛中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自豪心情和在赛场上的骄傲和努力。如此一来,学生必然会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参与。

五、将体育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体育是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知识的普及服务的。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推广绝对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体育创新不能毫无根据地胡乱创新,而是应该根据生活客观实际,将体育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到体育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们是紧密联系的关系。学生在下了体育课后也可以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这样,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复习课上的内容,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在睡觉前让爸爸妈妈给自己压着脚,练习仰卧起坐,和爸爸妈妈比赛谁做得多,谁做得标准。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复习了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总而言之,体育课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使生活中充满体育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