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技术研发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研发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研发方案

第1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关键词】老旧电梯;安全评价技术;安全评价方法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多,而在高层建筑中至关重要的电梯设备也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的许多老式建筑内的电梯因为使用年限关系经常出现故障问题,给相关人们的使用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对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价,通过提高安全评价的准确性降低老旧电梯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因素

1.1技术落后,故障问题较多

在老旧电梯中,因故障而“罢工”是其最常见的一种故障问题,这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电梯安装时,其本身的相关技术发展不成熟,这就使得电梯的可靠性程度较低。而经过长年的使用,电梯一些关键部件发生老化,虽然老旧电梯必然受过相关维修人员的修理,但很多时候因为维修人员的能力,电梯遇到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彻底解决,这就是老旧电梯在运行中频频出现故障的原因。

1.2老旧电梯达不到电梯规范要求

我国最早在1987年颁布了相关电梯安全规范,并在近年来一直不停的进行修改与完善,时至今日这一电梯安全规范文件已经趋于成熟。但在老旧电梯的生产中安装中,许多地方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电梯的制造安装,这就为老旧电梯的使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1]。

1.3老旧电梯面临严重的老损

既然是老旧电梯,其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各零部件产生老化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隐患。电梯是一种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整体,一旦其某个部件产生问题,都可能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2]。

1.4老旧电梯维修经费不足

老旧电梯因其经过多年使用,自然会频频出现相关故障,而每次故障的维修就使得其维修经费严重不足,这会直接影响老旧电梯的维修质量与维修频率。在我国很多地方,老旧电梯得不到定期的检查,更不用说相关的维修与改造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为老旧电梯的使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着人们的出入安全。

2.老旧电梯安全评价方法

2.1老旧电梯安全风险的识别

在电梯的安全评价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白,电梯系统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因此在对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价中我们只能得出相对安全的评价结果。

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价时,应从电梯的特性与结构进行考虑,并着重对影响电梯安全的系统进行安全监测,这系统有: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安全保护系统。此外,在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价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对电梯维护保养状况、电梯使用状况等进行了解,并结合电梯故障的发生频率等信息进行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价[3]。

2.2老旧电梯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我国当下,电梯的安全评价方法有许多种,但在这其中安全检查表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评议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较多的应用于老旧电梯安全评价中。

2.2.1安全检查表法

所谓安全检查表法,指的是在电梯安全评价中,由相关安全风险评价组根据电梯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进行分解式的逐项检查,并以此发现电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一种电梯安全评价方法。

2.2.2层次分析法

所谓层次分析法,指的是在电梯安全评价中,相关评价人员将电梯的安全风险隐患从复杂到简单依次分层,再通过依次排查的方式发现电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4]。

2.2.3专家评议法

所谓专家评议法,指的是在电梯安全评价中,利用相关电梯安全专家较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对电梯中存在的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的一种电梯安全评价方法。

2.2.4模糊综合评价法

所谓模糊综合评价法,指的是在电梯安全评价中,基于模糊数学理念,将电梯中的多种因素转化为一个总体评价的电梯安全评价方法。

结论

老旧电梯在常年的使用中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影响着人们的人身安全,这时我们就需要对老旧电梯定时进行较为可靠的相关电梯安全评价,以此保证老旧电梯的安全运行。而为了提高对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价质量,我们需要不断的对相关评价法进行优化改良,以此保证相关老旧电梯安全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庆光蔚,岳林,胡静波.老旧电梯模糊定量安全技术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2:126-131.

[2]杜二超,李红昌,刘晓婷,邹杰.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方法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3,12:98-102.

第2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关键词】埕岛油田 开发方式 注水 井网 开发效果

1 地质特征概况

我国的邓宏文在研究总结了Cross理论之后指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是层积物的体积分配原理,并把它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先后在渤海湾盆地河流相地层、东濮凹陷、辽河湖相地层、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河流一三角洲及浅海地层、渤中凹陷古近系的湖相地层等地,进行了多项的实际研究。埕岛油田属于浅海-极浅海特大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的浅海、极浅海域,区域构造位于渤中坳陷与济阳坳陷交汇处的埕北低凸起的东南端,西南以埕北大断层与埕北坳陷相邻,向北倾伏于渤中坳陷和桩东坳陷。东营组为断层复杂化的岩性--构造油藏,纵向上含油井段长,含油层段多,油层分布不集中,具多套油水系统油水分布受火山岩分布、不整合面遮挡、断层、岩性、微构造控制,控制因素复杂油水分布与基准面旋化控制的砂体发育特征有关,低可容空间,砂体发育,叠加连片,油水分布主要受构造及与构造作用有关的岩性变化控制;高可容空间,砂体不发育,砂体孤立,油水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断层的横向封堵条件是控制油水分布的重要因素。

2 埕岛油田开发特点

滩海油田的水深较浅,一般小于10m,埕岛油田的平均水深为8m。埕岛油田的海况虽不如海洋油田那样恶劣,但远比一般陆地油田险恶,例如埕岛油田经常遭到10级以上风暴潮的袭击,原油生产遭受严重损失,职工生命受到极大威胁。另外,由于埕岛油田环境差,还存在常规海洋和陆地的勘探、开发技术装备都不适宜的特殊性。

3 开发方式研究3.1 开发层系的划分

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是否合理,是油田的开发成败关键因素之一,油田合采层系中层系过多,层间差异过大,合采时易造成高压储层的油“回灌”低压储层,造成地层能量损失,油田产量下降。在油田注水后,层间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油田含水率迅速上升,稳产状况受到严重威胁。油田开发层系划分得过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相应地也要增加大量投资,开发中没有任何效益,于整个油田开发无益。Nm、Ng5原油流度相差太大,合采将产生严重的层间干扰,地饱压差差异大,明化镇2.9MPa,馆5为7.7MPa;合采时明化镇将较早脱气,Nm和Ng5含油井段太长(250m左右)不宜合采,因此,246井区采用二套层系开发。该层系具备稳定隔层,且厚度在5.0米以上,层系内具备一定的油层厚度和地质储量,单井油层厚度大于10.0米,地质储量大于100万吨,层系内油层物性、流体性质、压力系统、构造形态基本接近,层系内应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米采油指数大于0.5t/dMPa・m。3.2 开发方式的确定

通过对246井区的详细研究,Nm在注水与不注水的情况下,累计采油量相差不是很大(如图1),由此可以断定Nm边水能量充足,可以依靠天然能量开发,不需要注水,Ng5的情况就完全不同,注水与不注水对采油量的影响很大(如图2),因此,可以判断出Ng5的边水能量不足,必须依靠注水补充能量开发。

3.3 合理注采比的确定

油田开发方式主要取决于油藏可利用的天然能量大小,它与油田的地质条件、流体性质、水体大小,边底水活跃程度以及采油速度等有关,研究工区油藏未见边底水,天然能量开发采收率低,产量递减快。根据经验,应选择在饱和压力附近注水,根据埕岛油田主体区块开发经验,埕北246块馆上段油层选择在10 MPa左右注水,注采强度比2.2-3.6,平均注采强度比2.8,初期合理注采井数比1:2,中高含水期可调整为1:1.5-1:1,按同步平衡注水,扣除外溢损耗等,合理注采比确定为1:1.2(图3)。

3.4 开发井网

合理的注采井网,是关系到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它需要综合地质条件、生产要求和经济效果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本着少井高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适应油层情况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在此基础上力争较高的采油速度、较长的稳产时间和较好的经济效果。合理的井网能控制较多的地质储量,能使主要油层收到充分的注水效果,既能实现合理的注采平衡,又能便于以后的开发调整。定向井的储量控制程度高,地质风险较小,易形成均匀注采井网,大井斜井储量控制程度较高,地质风险较小,不易形成均匀注采井网,水平井的储量控制程度较低,地质风险较大,初期以定向井为主,提高储量控制程度,降低地质风险,储集砂体为河流相和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呈条带状分布。采用三角形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高、波及系数高、采收率高。

图3 不同含水阶段合理油水井数比

4 结束语

埕岛油田246块为普通稠油油藏,但纵向各小层原油粘度变化较大,在开发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采用10 MPa左右注水,平均注采强度比2.8,三角形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高、波及系数高、采收率高。

参考文献

[1] 刘文章.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模式.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8-20

[2] 周英杰.胜利油区水驱普通稠油油藏注蒸汽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4)

[3] 郭耿生.薄层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研究[J].内江技,2009,30(3)

第3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同志们:

第一,务必要清醒认识、铁下决心。反思“4·11”较大火灾事故教训,尽管我区连续两次夺得省级“平安区”称号,尽管第一季度从总体上看指标控制情况比较平稳,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38%和16.7%,但决不可掉以轻心,要保持时刻常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走钢丝的工作状态。一是区情特殊。作为中心城市,流动人口总数比1990年翻了近37倍,已超过户籍人口,面积是同为中心城区的区、区的9.3倍和10倍,但每平方公里的产值和税收仅是区的13.04%和3.77%,区的14.03%和6.28%,人多地少现象十分突出,当然这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我们土地的产出率低说明我们产业的水平低,产业的水平低就带来安全隐患的量大面广。二是隐患突出。三区共有75个城中村,我区的城中村就占一半,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排查出的出租房总数达4.9万处,其中居住30人以上的出租房约3677处,居住人数12余万人,其40%左右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有人形容城中村是“一场大火,这里就是火化场;一次地震,这里就是坟场”。这就是我们管理的不到位,施之以软,如果我们都公开、公平、公正,做到程序到位、工作到位、情感到位,我们的法律强制性手段就能执行。其次是核心区内人员高度密集,的人口密度为2404人/平方公里,瓯海为1197人/平方公里,龙湾为662/平方公里;我区公众集聚场所达515家,占到全市的20%;高层建筑903幢,接近全市的一半,且大多高层建筑都是商住混居型,安全防范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很大事故。三是教训深刻。远的有2007年的“12·12”温福大厦特大火灾事故,2008年的“12·3”宽心老人公寓较大火灾事故,近的有去年进入6月份以来连续发生了五马街道“6·6”打绳巷火灾、6月13日莲池街道河通桥鞋料市场一店面火灾、“6·18”意迈达鞋业有限公司火灾等3起事故,这3起事故又是出在我区非常警惕的重点领域群租出租房、企业和个体户,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暴露出我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仍不到位,还存在火灾隐患就拖不改,存量难减,增量难控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掀起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同时,必须对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形势保持时刻清醒头脑,要绷紧安全生产弦,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抓紧抓实抓好当前工作。

第二,务必要排除隐患、清障拔钉。第二季度要开展建党90周年安保系列活动,下个星期全市要开展城市转型攻坚破难“6+1”行动,这是个非常好的契机,也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鼓浓氛围。刚才章副区长对下步隐患排查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我们要确保“一条底线”,明确“一个目标”,底线就是坚决杜绝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目标就是确保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三个零增长”、不发生3人以上亡人事故,进一步落实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集中精力开展好以下三大活动。一是开展隐患大排查活动。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对公共娱乐场所、中(小)旅馆、商(市)场、高层建筑、居住出租房和“三合一”场所、通天房、城中村、老城区、托老(托儿)机构、小场所、老工业区等重点行业领域,对道路交通、建设工程、危化行业、特种设备等突出领域,开展地毯式大排查,实行以人管物、以证管人、以业查岗,全部建立隐患动态管理档案库,所有数据要分门别类的入库、上网。要对这些日常的管理,加强制度、机制的落实,加强业主单位的到位,加强监管的巡查。更重要的是属地单位和职能部门要经常梳理隐患,查找本辖区、本部门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哪些问题是列在前三、前五、前十,需要尽快解决的,如这月开始的违章“六必拆”中的“十大违章”,要找准侧重点。此外校园安保工作还要警钟长鸣,紧紧盯牢,把安全工作挂在口头、记在心头、拿在手头、干在前头。二是开展治理大督办活动。排查出来的隐患全部实行挂牌督办,今年列入市级挂牌督办的2家重大事故隐患工矿企业和9处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区安监、交警部门要驻点督办,抓紧整改。针棉织总厂等2家第一批市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整治单位和即将公布的第一批13家区级挂牌整治单位,要抓紧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要求和期限,制定整改进度表,备齐台账资料,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今年包括省、市、区、街道乡镇四级的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不少于90家,整改率要达到95%以上。各街道乡镇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辖区为单位的挂牌督办,督办结果全部由区安委会、区消防委定期排名通报。三是开展管控大落实活动。我们在管控的落实上要加大力度,特别是属地单位要去排查、去了解、做到上墙上网、落实到位,否则一旦发生事件,就是失控、失管、失责,要严格追究责任人责任。这里除了科技监控、工程监管、校园安保、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外,我特别要强调违法建设“六必拆”工作。区政府将结合市里马上开展的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组织实施违法建筑“六必拆”专项整治,每月确定全区范围内的“十大典型违章”,依法坚决予以清理和拆除,并上网接受市民监督。同时,对于现行违章问题必须落实违章属地责任和城管巡控责任,区城管与执法局具体研究工作机制。现行违章未及时发现、未及时报告、未及时拆除的,三次查到要实行驻片驻村和巡查同志责任追究。

第三,务必要创新手段、标本治理。我们正处于城市建设管理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城市发展要转型,社会管理更要创新。尤其是作为中心城区,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不仅仅是实现几项主要指标下降、平安建设“三次夺鼎”这些即期目标,还要主动担当起维护稳定的大任重任,在管理创新方面多出点子、多出经验、多出成果,以此整体提升我区的安全生产与消防工作水平。这里我再强调几条:一是源头管理创新。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城中村、违章建筑、三合一、闲置厂房出租等均是隐患的源头。如针对城区道路的周边住宅楼经营化工商铺问题,相关部门要本着从根源上消除周边民居存放危化品的安全隐患,进行规划引导搬迁来杜绝隐患。对利用城区闲置厂房滋生的“厂中厂”、厂房群居等“高危”行为,要采取“三不变”原则。同时大力支持基层创新,鼓励民营主体将闲置厂房改造成公共服务房、公共租赁房或区块配套用房等。积极发挥安全生产对低小散乱企业的倒逼作用,对产值小而能耗高的安全隐患单位或企业,可以列入有序用电倒逼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要共同管理,多管齐下,劣弊驱逐,如消防部门要经常入户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工商部门对有违章建筑的一律不准通过年审等。二是工程施工监管。平时我在重点建设的督查中发现,我区不少的重点工程施工极不规范、标化管理不到位。相关工程管理单位一定要尽责,尤其是区重点办、区住建局要立即对全区重点建设开展一次督查,对项目施工现场全面组织标化管理,项目建设计划进度和施工操作守则全部要亮牌上墙。三是工作载体创新。我们要善于借势、善于造势、顺势而为,借全市开展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大力拓展每月一次的如“十大安全隐患”、“十家无证经营场所”、“十家通天房”等综合整治活动,让社会各方面参与进来,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开展清障拔钉活动。四是管理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工商、银行的企业信用平台等综合手段,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评估体系,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的高低,在银行信贷、社会保险、资质评选和要素保障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激励或约束措施,对于列入安全生产诚信管理“黑名单”的企业,一律取消资格。对有证无照企业可考虑与银行绿色信贷相结合,逐步予以消除。

第四,务必要长抓不懈、责任为先。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随时随处,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总的责任就是全面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和政府的领导责任,当务之急是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刻吸收“4·11”较大火灾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当前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这里我具体强调以下几条:一是当前我区正在进行行政区域调整和指挥部整合,人员原则上原就原位,保持工作的延续性。各街道乡镇和指挥部思想要统一,特别是班子成员要提起精气神,更加重视基层组织消防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防止出现责任“空档”。二是抓紧将消防安全责任特别是“四个能力”建设的触角延伸到非重点单位,进一步深化细化工作,很多事既要人治又要法治,点上还要靠干部去执行。根据市里要求,我们30人以上的出租房“四要件”配备6月份要达到50%以上,年底前要达到80%。三是各街道乡镇要落实各驻片驻村居责任,学习亮化绿化洁化工作经验如“门前三包”,每个村居每家企业每家单位每幢高楼的业主、消防和安全生产责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必须亮牌上墙,排查出来的隐患全部上墙上网,接受群众监督,并实行隐患治理销号制。同时基层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安全生产员要专兼多能,要把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等工作相结合,整合基层资源,全面掌控辖区情况。四是加大对无证照企业或单位的监管力度,对各自审批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无证照单位要一律关停,监察部门要督促相关审批单位整改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与违章整治类似,要堵疏结合,做好服务。只有大家共同肩负起安全生产的使命、落实好自己的职责,我们才能保一方平安、幸福一方百性。

第4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6-0052-03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教学的理念,既要辅助教师的教,更要辅助学生的学,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感知过程、体悟思想方法,建构多维知识体系。本文通过苏教版(选修2-2)中《导数》一章中“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课件制作过程,来探索如何运用几何画板演示连续变化、膨胀收缩、分裂合并、有限无限等数学思想的实现途径。

一、通过情境创设,感悟以直代曲的必要性

1.情境

光线射到曲线上一点P,光线如何反射?

学生知道光线在直线上如何反射,曲线上的光线反射问题怎么转化成直线上的反射问题呢?

2.问题

对曲线精确变化趋势如何刻画?

3.讨论

局部以直代曲。

课件演示:用线段上的关联点控制缩小与放大,原图中矩形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逐渐连续放大,拖动再放大点,则圆内曲线连续放大。当原图中的点P在曲线上移动时,右面两个被放大的图形也随之变化。

如果将点P附近的曲线再放大,我们有什么发现?

如果继续放大,曲线在点P附近将逼近一条确定的直线,该直线是经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逼近曲线的一条直线。曲线可能在这条直线的同侧,也可能在这条直线的两侧。

在点P附近我们可以用这条直线l来代替曲线,也就是说,在点P附近,曲线可以当做直线。(即在很小范围内以直代曲)

既然点P附近的曲线被看做直线l,那么曲线经过点P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如何刻画?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既然点P附近的曲线被看做直线l,从而可用直线l的斜率来刻画曲线经过点P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

二、通过动态演示,体悟数学概念建构过程

1.问题

直线l1、l2为经过曲线上一点P的两条直线。

(1)试判断哪一条直线在点P附近更加逼近曲线。

(2)在点P附近能作一条比l1、l2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吗?

(3)在点P附近能作一条比l1、l2、l3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4吗?

(4)怎样找到经过曲线上一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呢?

2.定义

辨析割线与切线。

联系在圆锥曲线中学习的切线概念,让学生辨析何谓割线、何谓切线,图1中,l1是割线,l2是切线,然后,动态演示割线逼近切线的过程,如图2所示,让学生感知并给出割线与切线的定义。

3.数学化

割线逼近切线的数量化。

通过刚才的模型演示,探索如何用割线斜率来逼近切线斜率。

设曲线上一点P(x,f(x)),过点P的一条割线交曲线于另一点Q(x+Δx,f(x+Δx)),动态测量割线的斜率PQ,即k==,当点Q沿曲线向点P运动,并无限靠近点P时,割线PQ逼近P点的切线l,从而割线的斜率逼近切线l的斜率,即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点P(x,f(x))处的切线的斜率。

三、操作体验:感受斜率与切线关系

1.操作

在学案上,利用直尺,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作切线。

2.据图写斜率

在图3的(1)至(3)中,直线l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分别求l的斜率。

四、实例研究:从数与形两个方面逼近求斜率

1.例题

已知f(x)=x2,求曲线y=f(x)在x=2处的切线斜率。

分析:为求得过点(2,4)的切线斜率,我们从经过点(2,4)的任意一条直线(割线)入手。

(1)图形逼近

可以让点Q从点P左右两边向点P移动,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2)数值逼近(见图4)

2.课堂练习(见图5)

(1)l为经过曲线上点P和Q的割线。

①若P(1,2),Q(5,7),求l的斜率;②当Q沿曲线向点P靠近时,l的斜率变大还是变小?

(2)运用例题中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分别求曲线y=x2在x=0,x=-2,x=3处的切线斜率。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切线斜率的几何意义,体会割线逼近切线思想的应用。

五、深化理解:提炼思想方法、提高建模能力

一是两种思想方法:局部以直代曲——精确刻画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逼近——割线逼近切线。

二是图形逼近的数量刻画——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是“以直代曲”的一种数量化。

三是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以及切线的斜率的概念,要学会利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求切线的斜率。

六、对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必要性的认识

1.展示逼近过程

导数概念的建立基于“无限逼近的过程”,这个逼近的过程是抽象的,它需要学生经历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而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所以建立导数的概念就是要展示这个逼近的过程。逼近的过程是连续的,这个过程在以往是通过教师的描述,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的,有了技术手段,就可以将片段、零散的、抽象的变成连续的、完整的、具体的。

2.感受“局部以直代曲”

曲线上一点P附近的图形持续放大,是“局部以直代曲”思想方法产生的源头,也是本节的要点,教学时可以边讲边画出逐步放大的过程及图形,通过几何画板这一软件,可以展示曲线中选取的任意某一段,将其连续放大,并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任意放大,真正体现连续变化、分裂合并和膨胀收缩原理。[1]

3.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由于课标要求导数概念的建立脱离极限概念,以防止对极限概念认识和理解的困难,影响对导数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课标强调“对导数本质的认识,不仅作为一种规则,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并且要求“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2]但是形的表征最终仍旧需要数的精确刻画,那么,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呢?通过几何画板,我们可以同时实现图形逼近与数值逼近的过程。

4.体会切线定义的动态生成过程

割线逼近切线既体现了逼近的思想,也体现了局部以直代曲的思想,而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则是“以直代曲”的数量化。割线的斜率数学本质是平均变化率,切线的斜率则是曲线上两点的纵坐标相对于横坐标之差的平均变化率在动点向定点运动过程中的极限位置,这个变化的过程是细微的、瞬时的、抽象的,如何呈现这一过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一动态过程,就需要根据连续变化原理和有限无限原理来设计。

参考文献:

第5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关键词:基于案例推理;质量案例库;CBR系统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1-0023-02

基于案例的推理(CBR:Case-Based Reasoning)是一种人工智能推理技术,它能利用旧案例和经验来解决相关问题,并能依据索引进行模糊检索和匹配。CBR建立案例简便快捷,无需事先提出规则,知识和规则可通过自动学习不断扩充。随着CB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质量案例库与CBR推理技术的结合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航空武器装备质量问题处理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利用已解决的方案对比实际问题,检索到匹配的方案,再对匹配的方案进行修改,得到符合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与CBR技术相吻合,而建立案例库则是更好地使用CBR技术的关键。

1 CBR技术

1.1 CBR定义

CBR有多种不同解释,其中比较认同的定义是:CBR是一种类似人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到问题索引,输入问题索引检索出一些相似的案例;然后对这些检索到的旧案例进行对比,修改得到新案例并提供问题的解;最后把新案例存入案例库中,通过自学习机制得到新知识和规则索引。

1.2 CBR过程

CBR根据问题的描述在案例库中进行检索,找到类似的案例,与问题描述进行对比,发现差别对类似案例进行修改,得到问题的解并将新案例存入案例库中。目前,CBR过程可以分为六个主要阶段:案例表示(Repartition)、案例检索(Retrieve)、案例复用(Reuse)、案例修改(Revise)、案例评价(Review)和案例保留(Retain),其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1.2.1 案例表示。案例的表示方法取决于案例的复杂程度,最简单的方法可将案例表示成一组特征;对于较复杂的案例,可将一个案例表示成一组相关联的子案例的集合,以形成问题的解的结构。

案例的表示包括问题说明和问题求解两部分。案例的表示方式有分类样本方式和特征索引方式。案例合适的表示与合理的组织能够反映事物的关键特征,案例检索就能够迅速从案例库中检索出所要的案例,提高检索效率。

1.2.2 案例检索。案例检索先要建立问题的索引,依据问题的索引检索出一些相似的旧案例,经过匹配选择出一个最佳的案例。案例检索方法主要有相联检索、层次检索和基于知识的检索。相联检索与索引的最近邻法相对应;层次检索适用于案例库中的案例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情况;基于知识的检索利用知识指导检索,通常可利用规则推理的方法实现。

1.2.3 案例复用和修改。案例的复用是对检索到的旧案例不经修改直接使用到新问题中。而案例修改是对检索到的旧案例通过插入一些新内容或删除一些不符合的内容,还可以替换某些内容,使旧案例改造成新案例。

1.2.4 案例评价与保留。案例评价的任务是在现实环境中应用该案例解答的结果,可以通过询问专家或在现实中具体执行任务来实现。案例保留是把新案例中有意义的部分保留到系统的知识库中,除了把有意义的信息保存下来,还要明确信息的保存形式和建立多种索引。随着新案例的加入,就标志着系统进行了一次知识获取,即完成了一次学习过程。这种自学习功能最能体现CBR的优势和生命力。

1.3 CBR的特点

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问题解决方法相比,CBR具有一些重要特点:第一,CBR易于得到知识,不需建立一系列复杂规则,只需要分类不同案例,提取相应特征即可;第二,CBR易于完善知识库,只需对当前案例进行修改入库,而RBR要重新更改知识库链接;第三,CBR易于检索,只需模糊索引,通过相似匹配得到相关的解,而RBR要提供大量规则才能有效检索;第四,CBR易于得到经验,对检索出的大量相似旧案例中进行对比分析,能快速提取出相关经验和规则,而RBR要事先获得大量经验和规则;第五,CBR易于自学习,在解决新问题时,系统就能通过建立新案例而实现自学习,而RBR则没有此功能。

2 质量案例库的建立

CBR系统中的“6R”过程都围绕着案例知识库建立而进行,案例知识库是建立CBR系统的核心关键任务。案例知识库并不是一个单一数据表,而是一系列关联数据表组成的数据库。

2.1 案例库的结构

采用商业数据库作为质量案例库存储的介质,质量案例库包括信息库、索引库和案例库。信息库:存放有意义的信息的数据库;索引库:存放经提取的关键特征值为索引,以便利用有关索引定位到具体的案例上;案例库:存储具体的应用案例的数据库。

2.2 案例检索算法

本系统采用相联检索方法,即计算输入情况与案例库中案例的相似度,寻找相似度最大的案例。如果检索出充分相似的案例,就可直接使用案例的解;如果检索出最小相似的案例,就需要修改案例的解。其关键算法是相似度计算,是代替人类判断案例相似性的方法。其方法首先要选定问题和案例的多个对比索引,一一对比问题索引与案例索引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出相似值;然后对各个相似值进行加权和,得出案例最终的相似值;最后依据相似度分类规则判断相似值的相似程度,也就判断出某案例的相似程度。质量问题经特征抽取后,即形成新案例的初始特征模糊数据集合,根据特征数据集从现有的案例库中检索相似的案例,并通过计算新旧案例模糊集合的模糊距离或贴近度来确定检索的结果。由于检索出来的范例只是案例库中与待处理质量问题特征最接近的案例,与实际有一定差距,需进行案例的修改。

3 结语

基于案例推理是类似人的认知过程的人工智能推理方法。该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推理方法,是一种增量式问题解决法,随着大量问题的解决,它的知识不断积累,规则不断创新。本文将CBR技术应用于质量案例库的建设中,使质量问题数据通过质量案例管理系统快速地建立起质量案例库。

参考文献

[1] 张光前,邓贵仕,李朝晖.基于事例推理的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20).

[2] 杨健,赵秦怡.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

第6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方法案例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通信、语音、图像、视频、航空航天、遥测遥感、生物医学、自动控制、振动工程、通信雷达、水文科学模式识别、人工智等领域[1-6]。《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一方面高度数学抽象,涉及的数学知识多,另一方面实践性强,实际应用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能力,甚至软硬件设计调试能力,使得理论和实践结合难度大,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的难点。目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研究日益深入,包括学位差异化教学[1],电子题库的设计[2],网络课程的建设[3]和工程实例引入[4]等方面。目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离。由于学时等因素限制,主讲教师不涉及实验,实验教师不进行理论依据分析。(2)实验和实践分离。实验多使用正弦信号等简单信号,对实际工程信号不能应变。(3)学生软件编程能力和硬件调试经验不足。(4)该课程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课,学生面临考研或就业压力,时间精力投入不充分。

1.实验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我通过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学时安排和学生知识结构,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教学过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演示、案例分析、案例模仿创新把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案例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可以辅助理论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直观感受实验效果。

(2)以工程案例提炼的实验锻炼未来工程师。工科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实验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用于理论推导的正弦信号、指数信号等,而需以工程案例提炼实验,尽早揭开工程实践的面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潜能。由于工程问题考虑的因素较多,综合程度大,适当提炼后可以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模仿,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2.基于案例的实验教学方法

基于案例的实验教学方法包含案例设计、案例演示、案例分析和案例模仿创新四个过程。首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难度适中且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提炼重点突出、覆盖面广的案例,案例设计的合理性将决定最终教学效果;其次在理论课上进行同步的实验演示,简单明了地表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再次在实验课上进行详细的案例剖析,在编程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完整的借鉴作用;最后由学生分散进行模仿创新,教师给出一个解决方法,学生在模仿中创新性地找到解决方法。为了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基于案例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配合实施,表1给出了基于MATLAB的音频信号处理的案例教学方法。

表1音频信号处理的案例教学方法

根据上述案例式实验教学方法,设计了5个综合性的实验案例:

(1)音频信号:音频信号x(n)的采集、降采样、回声、数字电子琴、频谱分析、声效处理和滤波处理等;扩音器避免产生哨叫声的条件及系统设计方法。

(2)医学信号:MIT-BIH ECG数据库心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工频干扰消除等。

(3)通信信号:数字调制信号仿真分析,包括AM,FM,PM调制等。

(4)振动信号: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中心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取和诊断。

(5)图像信号:图像信号的重采样、卷积、高斯低通滤波、梯度和水印处理等。

3.改革的具体实施及效果

在2011—2012年度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过程中,面向南昌航空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改革试验。具体实施情况:我承担2个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案例式实验教学改革试验,同时承担另外2个班的实验教学,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实验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考核题为小型设计题,比如利用MATLAB设计滤波器,对所给信号中的高斯噪声和脉冲噪声进行滤波。问卷调查项包括:是否有助于理论学习、是否容易上手、能否激发兴趣、能否激发独立思考、是否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等多个方面。

从考核和调查结果看:从总体上讲,学生克服了不知从何下手的畏难心理,减少了抄袭现象,激发了学生兴趣,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编程能力,增强了就业自信。这些实验既奠定了基础,又突出了实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曹清华.《数字信号处理》在不同学位教育中的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0(47):150-151.

[2]李红莲等.《数字信号处理》电子习题库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1):57.

[3]马月红,王雷飞,等.数字信号处理网络课程建设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84.

第7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环境 学籍档案 管理方法 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校园环境已经逐渐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校园管理理念不断发生变化,学籍管理方法与技术不断创新。管理者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建设起数字化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学籍档案管理水平。

一、当前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于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不够重视,档案数字化管理还没有完全普及,尽管应教育部门要求在信息库中录入了学籍基本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全面,不能满足社会的查询需要,对与能够反应学生综合能力的信息,例如参加过的重要活动、获得过的奖项以及专利等还是要通过纸质资料来查找。

其次,对于学生的学籍档案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由于学籍档案中的材料由多个学生管理部门提供,例如,教务处负责提供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入学以及毕业信息等,而学生处则提供学生的奖惩记录以及就业信息等,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统一的问题,不能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学籍材料不能及时归档。

最后,电子文件归档方式与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不适应。很多学校在对电子信息进行归档时,都是采用磁盘拷贝的方式,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有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同时,由于这些信息来自不同的部门,因此存储信息的格式也不统一,无法与先进的软件平台相适应,这无疑会增大管理难度。

二、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籍档案管理方法与技术

(一)明确学籍归档范围、加强数字化管理

首先,各个学校要对学籍归档范围进行明确,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将数字化材料列在归档范围内,管理者要认识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数字化材料中不仅要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如求学经历、专业信息以及研究方向等),还要将能够体现出学生特长的信息包括在内,例如兴趣爱好、参与过的重要活动、获取过的奖励以及专利等,使用材料的部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学生的能力,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方便了使用者。

(二)学籍信息的采集管理

学校应该加强对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做好学籍信息采集的规划。首先,学校各个部门应该明确自身所管理信息的内容,管理部门根据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规划,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各个部门所管理的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是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些信息并不是孤立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使用统一的形式来存储这些信息,档案馆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以后,将这些信息嵌入到数字化管理系统中,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后,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更新要及时,保证系统中所存储的资料是最新的。

(三)归档技术分析

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归档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做到“实时”,这就需要数字化技术提供基本支持。要想做到实时归档,就要创建一个档案化的标准接口,这个接口有两个功能,第一要能够对信息进行发送、完成数据迁移过程;第二是对数据在完成归档以后,要能够自动对其进行档案化处理,保证这些信息的“标准性”。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向各个管理部门采集学生的所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共享信息,包括学生的一卡通信息(姓名、性别、学号以及以及学院等)、毕业论文信息等,将这些信息放在数据管理中心共享,因为这些信息除了档案管以外,其他很多部门也会需要。还有一类就是非共享数据,包括学生学籍的变化情况、求学期间的成绩以及答辩材料等,相关部门要将这些数据及时归到数据库中。接口程序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档案化处理,将这些自动分类、编号,同时盖上归档章等,这样就在归档的同时完成了预立卷工作。

(四)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的统一管理

目前很多学校在档案进行管理时存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不同步的现象,这是学籍档案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求学校在建设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也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二者之间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一些重复劳动,提升管理效率。首先,学校要将学生作为基本管理单位,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学籍档案案卷,其内容与电子学籍卡保持一致;其次,二者之间要做到一一对应,计算机会电子文档进行自动组卷,而纸质文档则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归档,两种档案不仅要做到档案号的对应,对于更新的内容也要做到完全对应,避免出现纸质档案更新滞后的现象;最后,纸质档案中的信息可能不完全包含在电子档案中,对于缺失的部门要将其数字化处理,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三、总结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籍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各个学校应该积极建立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丰富学生档案内容,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做到实时更新,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二者之间做到同步统一,不断提升学籍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成小芬,陈国钧.高校学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第8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关键词:开放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10604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保障学生学习对文献信息需求的重任,保证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学生的生命安全是高校图书馆的重大职责。当前各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纷纷推行“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读者人数大量增加,馆藏文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以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该校图书馆自2002年全面推行“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以来,读者到馆人数成倍增加,每日接待读者稳定在10000人次以上[1]。在开放服务模式下,读者可以便捷地进出图书馆,在图书馆内自由阅览,图书馆已经具有众多公共场所的属性,建立这种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机制是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共同面临的问题和严峻挑战。各高校图书馆只有更加重视安全工作,面对新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案,从容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件,才能有效保障图书馆及广大师生的安全。

一、图书馆突发安全事件的特征及

危害 图书馆突发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害读者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损坏国家财产以及其他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件。图书馆每日进出读者众多, 保管的各类文献集中而珍贵, 一旦发生灾害,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不可估量。

突发安全事件具有高度紧迫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事件在毫无预见的情况下发生,十分偶然,常常是“第一次”,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和经验可用,用常规性规则很难判断;事件进展迅速、瞬息万变,在各种诱因综合作用下,会出现次生、衍生、耦合、变异、扩大等变化,蔓延迅速,酿成危害,轻者造成秩序混乱,重者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突发安全事件的破坏性不仅表现在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密集场所,具有较高安全风险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遭受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将难以估计。2008 年3 月13 日南京东南大学火灾, 10 个实验室被烧毁, 师生积累多年的学术资料付之一炬, 老学者们十分痛心, 泪流满面, 遗憾终生。1994年吉林省吉林市图书馆发生的大火和2004年德国魏玛“安娜.阿玛丽娅公爵夫人图书馆”遭受灭顶之灾所引起的事故教训更需要各高校图书馆深刻汲取[2]。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分析所处地区发生地震、雷电、冰雹、飓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可能性和疫情、传染病、恐怖袭击、骚乱等形势,进行科学地评价,采取严密的措施进行预防,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安全事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二、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

应急预案是针对要发生的安全事件而制定的应急计划,是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它是在分析、评估图书馆潜在的危险性、突发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的基础上,图书馆应急机构对突发安全事件在组织保障、技术保障、设备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人员配备、协调机制等方面做出的具体安排。

应急预案的制定坚持依法编制、科学系统、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分类分级、统一指挥、迅速反应的原则[3]。

(一)依法编制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图书馆应急预案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图书馆内各级组织、工作人员和读者必须严格遵守和服从。

(二)科学系统

应急预案是在对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指导思想、方针、产生程序是科学的,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目标是非常明确、具体的,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信息等进行的系统安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预防为主:应急预案本身就是一个预防计划,其根本目的是预防安全事件发生,或者减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三)以人为本

要求应急预案把保障图书馆内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要求通过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减少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或降低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四)分类分级

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对可能造成图书馆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安全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表现形式等进行分级应对,制定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分类分级应急预案。

(五)统一指挥

应急预案中明确统一的指挥权限,由于应急的关键在于快,往往不允许进行充分协商,因此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

(六)迅速反应

应急救援不允许耽误时间,要求一切响应都要快,快能制止危害扩大,快能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快能降低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的前提是对潜在突发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环节,如图1所示。风险识别是根据高校所处地区、环境,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自身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才会真正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风险评价是在对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发展过程、演变规律、发生概率等进行科学分析,对事件危害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制定风险控制级别标准。高校图书馆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根据突发安全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程度和处置难易程度等情况采取四级风险控制机制[4],一级为特别重大安全事件,二级为严重安全事件,三级为较重安全事件,四级为一般安全事件。风险控制就是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或降低风险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应急预案就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预案行文如同应急操作手册,即按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刚结束的几个阶段,规定每一步的操作内容和要求,突出事前预警、事件响应、应急处置和事件善后等各环节的应急工作措施。如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各工作组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中可用的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紧急情况下馆内人员的安全转移、撤离的安排;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人员生命、图书馆财产、设施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善后处理等。

图1 风险评价程序示意图高校图书馆的应急预案应针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类型和风险级别进行专项制定,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充分考虑高校图书馆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空间环境、内部结构、设施情况、工作人员素质和读者安全意识等因素[5]。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应急程序和恢复程序。

(一)预防程序

就是对高校图书馆可能发生及衍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为防止安全事件发生或降低其危害程度所制定的办法和采取的措施。

(二)准备程序

就是做好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准备,包括对应急组织、人员队伍、物资器材、设备设施等作出安排,以及组织演练和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等工作。

应急程序:是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响应措施,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开放服务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当班、谁负责”的原则,在突发安全事件时对人员响应、信息传递以及物资、设备调度等方面作出部署和规定,包括警报与报警、指挥与控制、事态检测与评估、读者疏散与安置、贵重物品转移与管理、抢险与救灾、警戒与治安、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处理等各种工作程序。

(三)恢复程序

是在突发安全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和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所采取或者继续实施的必要措施,包括对突发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评价;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查明突发事件的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以及对应急救援过程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对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人员进行处罚等作出规定。

以火灾应急预案为例,火灾是对图书馆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图书馆被国家列为一级防火单位,其安全重要性非同一般。火灾应急预案应包括馆舍重点部位的布置和人员的位置,初期火灾灭火方案和疏散措施,火灾前、中、后阶段图书资料的抢救转移方案、火灾现场的医护抢救等。一个完善的预案能使馆员在火灾发生时冷静应对,并且按程序实施应急方案,不会造成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无所应对的局面。

四、实施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

(一)物质保障

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安全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应急通讯系统、应急指挥广播系统是必须建设的;灭火器、破门、破窗工具等器材根据图书馆规模和结构必须配备齐全;图书馆内部分布图、重点部位标识、疏散路线图、应急电话表等必需张贴在醒目位置;对讲机、手提喇叭等通讯设备、器材,安全带(绳)、安全楼梯、毛巾等逃生器材,以及担架、药物等救生物品,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配备。

(二)机制保障

图书馆要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指派专人负责,必要时,还应设置急办公室。定期邀请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图书馆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使应急管理军事化、措施科学化、指挥程序化。制定预警报告,发出风险警报,预警报告分为平时状态、警戒状态、战时状态,使常规应急物资与战时应急物资相补充,常规应急设备与战时应急设备相适应,从而构建具有全面性、层次性、集成性、操作性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信息保障

应急响应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快和准,快能够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准能够保证突发事件得到正确处置。迅速了解突发事件状况、进展情况,准确把握突发事件本质特征的关键,就是建立突发事件通讯与信息系统。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性质、特点,在应急预案中预先对通讯与信息的人员、内容、范围、设备、设施做出安排,在突发事件处置和恢复阶段,必须保障通讯畅通,指派专人或部门进行信息,避免因信息失真耽误突发事件的处置,或因信息错误产生其它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四)宣传教育保障

定期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提高读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十分必要。在图书馆张贴告示,发放宣传单,让读者正确掌握避灾减灾知识;设立公告栏,各种通告,公示图书馆的布局图,指示逃生线路,让读者熟悉应急疏散路线等,都是重要的宣传教育措施。图书馆员还可以深入院系,以讲座形式逐一讲解图书馆应急预案要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五)应急演练保障

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 提高读者对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力与实践能力,使读者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做到临危不乱。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每周有限的闭馆时间, 分期分批组织应急演练,指挥读者有序疏散,组织读者从各个楼层对应的应急出口逃生,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五、结语

开放服务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览的自主性强、流动性大;馆内书籍、设施多属易燃物品,许多图书馆还珍藏了大量文物和古籍等。在社会各种安全事件频况下,各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的准备,制定科学、合理、可靠的应急预案,从容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尽最大努力降低图书馆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勇,叶艳鸣.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0.

[2]段小虎.图书馆消防安全:隐患、制度和法律责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23-25.

[3]张涛.地方公安机关应对预案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11.

第9篇:技术研发方案范文

关键词微承压水明挖隧道 围护结构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open cut tunnel under the high slope excavation,such as the limited space, generally the use of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or retaining pile + three-axis mixing pile vertical retaining scheme of water stop curtain. But w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etaining structure, tend to by the role of Micro confined water Hole collapse caused by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and the water stop curtain of water gushing、 taking sand phenomenon, affec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quality of retaining structures and safety of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follow-up.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a certain city open cut construction method Lake Tunnel retaining structure engineering examples, By controlling the micro artesian head elevation and isolation of micro confined aquifer, under the action ofmicro artesian water,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Open cut construction method Lake Tunnel retaining structur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project.

Keywords: Micro artesian water; Open cut tunnel; retaining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工程概况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工程阳澄西湖隧道起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以东约327m,往西下穿星湖街和阳澄西湖水域,全长2.31Km。其中湖中段隧道为1.2 Km,采用钢板桩围堰或钢管桩围堰明挖法施工。工程位于太湖冲湖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表水系发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从湖底自上而下分别为淤泥、淤泥质粘土、粘土、粉土、粉砂土、黏土等。阳澄西湖湖水面标高为+1.4m, 湖中围堰内场地标高为-2.0m,粉土层及粉砂土层中富含微承压水,现场实测微承压水水头标高为-0.548m,另外部分区段存在微承压水与湖水连通的现象。隧道围护结构采用钻孔桩+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和地下连续墙的垂直支护形式。

2.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原因分析及优化策略

2.1地下连续墙出现频繁塌孔

湖中段地下连续墙设计墙体厚度800mm,墙体深度21m~23m,每幅墙体宽度6m。在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出现频繁坍孔现象,通过UDM100超声波成孔检测仪以及现场实测,发现塌孔位置基本位于导墙顶以下7.5m~9.5m,即位于③-3粉土层和④-2粉砂层位置。成槽掏挖的土质较差,呈灰黄色、灰色,为流塑性较强的粉砂土。在加大泥浆比重,调整各泥浆参数后,在后续地下连续墙成槽中仍然出现塌孔现象。

原因分析:

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地下连续墙槽内水头与微承压水、阳澄湖湖水存在较大的压力差造成的。实测湖面标高为+1.4m,地下连续墙槽内水头标高约为-2.0m,微承压水头标高为-0.548m,这样微承压水与地下连续墙槽内的水头高差约为1.5m,如微承压水与湖水连通,则水头高差将增大为3.4m,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开挖至富含微承压水的③-3粉土层和④-2粉砂层时,水的渗透压力冲破槽内的泥浆护壁,粉土及粉砂流入到地下连续墙槽内,随着粉砂、粉土的不断流失,造成地下连续墙槽壁背后的土体掏空、垮塌,见下图所示。

方案优化策略:

地下连续墙塌孔的原因关键是微承压水水头压力差和③-3、④-2两个粉土、粉砂层,如在地下连续墙槽壁两侧设置槽壁隔离桩,隔离粉土、粉砂层,切断微承压水的水流通道,即可有效的解决地下连续墙塌孔现象。地下连续墙槽壁隔离桩采用φ650@450的三轴搅拌桩,在与地下连续墙相切的两侧各设置一排,桩底嵌入⑤-1黏土层不少于1.5m,桩体搭接不小于20cm。方案优化后,地下连续墙塌孔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优化后的槽壁隔离桩形式见右图所示。

2.2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顶部涌水、冒砂

现场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为φ850@600,桩长19m~20.5m,嵌入不透水层5-9m,施工时,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顶部多处出现涌水、冒砂现象,冒砂处呈圆孔状,直径约为10cm,呈辐射状随着地下水冒出黄色的粉细砂。

原因分析:

三轴搅拌桩设计桩底标高-23.1m,实测场地标高-2.0m,施工桩长21.1m。根据地质报告和现场实测,在标高-3.46m~-7.46m范围内土质为③-3粉土层,在标高-7.46m~-12.26m范围内为④-2粉砂夹粉土层。

经分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可认为在止水帷幕桩体内发生不良的岩土工程现象--管涌,即在搅拌桩未凝固前,由于水头压力的存在,地下微承压含水层水头压力大于覆土层的粘聚力,使得土颗粒骨架失稳,形成地下水流向搅拌桩体的一个渗流场,桩体凝固后,由于渗流场的存在,在搅拌桩体内会形成空洞冒水,冒水过程中携带着粉细砂出现涌砂现象。

(2)三轴搅拌桩含三个动力搅拌桩钻杆,两侧为两个注浆管,中间为空气管。搅拌桩工艺采用“两喷两搅”,下沉注浆+空气,提升注浆+空气;当下沉和提升时,在注浆压力和空气压力作用下,使得搅拌桩内的水泥土在桩体内垂直翻动,形成局部的负压(空气带动水泥土上翻),使得搅拌桩深度内的微承压含水层向搅拌桩体内渗流,也形成一个固定的渗流通道。

方案优化策略:

采用填筑并加高三轴搅拌桩作业平台的方案来平衡微承水水头压力,解决三轴搅拌桩桩顶涌水、冒砂问题,具体做法是:挖除原湖底的淤泥,采用10%的石灰进行改良,闷捂后回填,采用用挖机碾压密实;根据三轴搅拌桩钻机的宽度,继续填筑土方,顶部形成20m宽的施工作业平台,平台顶标高控制在-0.8m左右(高于微承压水头标高-0.548m);最后测量放样,在填筑的土体平台上施作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见下图所示。

3.方案优化后取得成效

在地下连续墙槽壁两侧设置槽壁隔离桩,隔离粉土、粉砂层,切断微承压水的水流通道,有效的解决地下连续墙塌孔现象;采用填筑并加高三轴搅拌桩作业平台的方案来平衡微承水水头压力,成功解决了三轴搅拌桩桩顶涌水、冒砂问题。进而保证了地下连续墙和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确保后续基坑围护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