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 运行机制 问题 创新策略
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现代化的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势下,社区的管理工作就需要找到新的管理方式,以解决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城市社区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1.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缺乏明确的社区管理意识,也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僵化是影响社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现阶段,很多的社区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将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基层政权的建设混为一谈,没有充分发挥社区管理本身的功能,这就导致社区在管理的时候,有着一定的行政化倾向,偏重管理的权力化,通常情况下没有能够充分发挥社区本身所具有的社会职能。
第二点是城市社区的管理机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现阶段,城市社区管理采用的是市、区、街道、居委员会的运作体制。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末端的位置,同时也是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最基本的环节。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很多的原因,城市管理体系的建设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所以其管理职能也没有发挥出来,社区管理的很多具体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同时基层组织也欠缺一定的自主性,没有形成一种活跃的民主氛围,通常只是机械地执行各种命令,导致管理人员以及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受到压制。
第三点是城市的社区管理者的社会经验不足,欠缺一定专业化水平,现阶段城市社区管理者主要由社区的居委会来充当的,那么居委会的主任就成为城市社区的主要管理者,他们有的是街道办事处下派干部,有的是行政编制的公务员,有的是劳服编制,还有的是生产管理处编制,同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所以现实中的年龄结构偏大,其中离退休人员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在总人数中占的比例是最多的。这些管理者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是非常高,知识的更新速度比较慢,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一些。虽然在城市社区的管理者中也有很多的大学生,但是他们毕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且没有进行过专业方面的培训,通常都是为了下基层来体验生活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社区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主要依靠的还是以往的工作经验,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经验管理惯性,使得城市社区管理工作中缺少创新的机会。
2.创新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机制的有效策略
创新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实现:
首先可以增强城市社区公民参与社区管理工作的热情,逐步扩大政治参与的力度。提高公民自愿参与城市社区管理的自觉性的同时,也可以让公民在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加强对社区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避免城市社区的管理人员在制定相关策略时出现“一边倒”的问题,确保决策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提高政治参与力度还可以不断培养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责任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度,还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社区管理的民主氛围。
其次城市社区的管理要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社区是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随着居民的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当然也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对社区的管理水平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这包括很多方面的管理,诸如交通环境、卫生环境、绿化环境等。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体系中一定要将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与便利性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去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最后要可以通过改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水平。城市社区的管理也属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系统不能够正常运作,包括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问题与矛盾,还包括人口流动现象的频繁程度加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容纳力不足等原因,只有将这些原因都妥善解决了才能促进城市社区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管理部门要从多角度的思维出发,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切实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时对社区管理效果做出科学的总结与反省,及时找到不足之处,争取更大的进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运行机制中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社区的管理人员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管理的策略,来不断提高城市社区管理的水平与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晓芳.浅析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11(10)
[2]陈财柳.加强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1)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日间照料中心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8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39[本刊网址]http://
一、发展现状
Y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5.18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4%。近年来,Y区非常重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把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大力支持鼓励发展民营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了Y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一)政府投入力度日益加大
为应对老龄化趋势,Y区大力鼓励民间力量投资兴办各种养老机构。从2012年至今为民办养老机构发放建设运营补贴166万元、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补贴75.14万元,合计241.14万元,其中市、区各配套120.57万元,各项补贴资金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在去年新建2家民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今年准备再培育1-2家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加床位300张以上。此外,Y区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区财政出资为高龄老人按时发放生活补贴。除此之外,Y区启动“暖心关爱”工程,为辖区300名重度残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助,这些资金的发放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Y区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均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7月,Y区共有7家公办敬老院,6家社会办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336张,入住老人870人,已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个。由区政府主导的示范养老机构--“x市清馨苑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开始动工兴建,该项目占地170亩,其中社会化养老用地150亩,区综合福利中心占地20亩。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600张,计划2015年底该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稳步推进
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有望解决90%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为此,Y区积极筹建Y区12349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化的呼叫中心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提出了“以12349居家服务平台为依托,逐步建立覆盖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战略目标,并计划到2015年老年人入网率达到100%。
(四)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
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照顾,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Y区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也迈出关键性一步。截止2014年底,全区共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日间照料中心的使用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可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就餐、休息、娱乐、保健、阅读等服务功能,受到辖区老年人的欢迎和好评。
二、主要问题
(一)资金缺口大,运营成本高
一是资金缺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按照Y区十二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目前Y区养老服务业资金缺口较大,加之养老服务业前期投入大,收益慢,养老服务业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还不高,Y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目前Y区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社会资金主要有慈善机构捐助、民政福利彩票募集资金,这一部分资金增长速度较慢。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近几年增长较快,但是其占社会养老服务业总投入的比重还是较少。
二是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状况不好。Y区新建商住小区虽然建筑规模、配置设施档次高,但是人住率低,且大多为年轻人,老年人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的运营状况普遍不好,加之日问照料中心属于社区公益利设施,非盈利机构,人员工资支出大,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二)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性匮乏
一是养老服务事业的主管部门级别低、人员少。区老龄办在同财政局、土地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进行工作沟通和协调时面临着级别不对称的问题,其协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基层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老龄工作机构大多有名无实,甚至连名也没有,老龄工作多由民政人员兼任,专职工作人员很少。
二是社区老年服务人员匮乏。基层社区老年工作一般都是“一人兼多职”,很少有专职人员负责,且多数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业务培训,通常只能提供老年人所需的一般的生活照料及家政服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专业化、职业化的老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滞后。
(三)社区养老服务用房严重不足
一是已建成的小区难以协调出大面积的社区养老用房。Y区的17个商住社区,目前的社区用房均达不到市定的500平方米的标准,致使民政部门只能在管辖范围内协调日间照料中心用房,且面积不大,更找不到和社区办公用房毗连的地方。部分村民安置小区办公用房比较紧张,也提供不出成规模的用房面积用于养老服务。特别是2012年之前已建成商住小区,因找不到开发商,也缺乏社区用房规划,也就没有地方建设日间照料中心。
二是老旧社区养老用房需要改扩建或重建,难度大。如洛钢、镇北社区今年已列入重建议程,但新建需要发改、土地、规划、环评等部门审批,立项报批手续比较繁琐,目前进展较慢。
三、建议对策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强化政府的引领性作用。加强政府在制度、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加快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城乡自治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
(二)优化社会养老模式
一是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养老模式。政府可将尊老福利补助金置换成“消费券”,明确使用范围和用途,确保养老资金用在老年人身上。同时,政府出台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者介入社会养老,通过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帮助老年人和家庭减轻压力,增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是探索发展基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居家养老模式。物业服务企业较为熟悉社区内老年人的信息,与老年人日常交往较为密切,通过开展全员助老服务或组建专职养老服务队伍,利用物业服务企业二十四小时的工作特点,使老年人获得全天二十四小时的守护,也为推行基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居家养老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逐步完善养老服务功能。鼓励创办家庭护理院、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探索成立老年服务公司,切实将社区互助与提供有偿服务结合起来。抓住政府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资金上扶持的机会,加大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要拓展养老服务载体,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便捷实用的社区老人服务网络。
(三)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一是举办养老服务产业博览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养老社区、老龄服务企业和组织积极参展,搭建起全景式的产业链展示平台,通过设置养老金融、养老机构、养老用品、养老食品、养老服务、养老文化和临终关怀等展区,传播养老理念、借鉴先进经验、展示养老产品、引导老年消费、增速养老产业。
二是以休闲养生为主题,建立养老休闲度假中心。利用我市最佳生态宜居地建设的契机,通过康复医院的引进和建设,同时配套各类相应设施,吸引保险公司和养老机构进驻养老休闲度假中心,打造完整的“健康体验+养老休闲”旅游产品链,把养老与度假旅游结合,深化养老产业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医养结合进社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搞好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医保政策适合养老的特点;鼓励医疗机构创办或托管养老护理机构,缓解床位紧张;对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鼓励其申请办理内设医疗机构并纳入住院医保管理体系;鼓励辖区院校开设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专业,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四)打造全方位老年服务平台
一是积极推动社区助老爱老“五个一工程”建设。即每个社区至少有一问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每个社区至少有一问老年学堂;每个社区至少有一支助老爱老志愿者服务队;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养老专职社会工作者;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老年人心理(法律)顾问。
二是依托社区打造“老有”系列养老服务。打造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惠、老有所安、老年用品借用等系列服务,涵盖文体、娱乐、健康、家政、护理、学习、休闲等多个方面,为老人提供代购、送餐、就医、短期托养、生活照料、疾病护理、情感慰藉、精神文化生活等无偿、低偿或有偿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以社区为中心,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以12349服务热线为纽带,整合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及与市民生活相关的社会服务资源,通过这个平台向老年人提供政务咨询、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社区导购、旅游指南、法律服务等服务项目,构建以信息化为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五)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
一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准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择愿干、会干、能干的人员充实到养老服务工作中,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使老年人的养护质量得到提高。
二是搞好养老工作业务培训。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养老服务工作内容,丰富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除培训法律法规,养老护理基础知识外,重点培训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内容摘要: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代表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体系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养老问题主要矛盾的特征显现,并结合辽宁省沈阳市的现状、特点,探讨了在城镇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和辅助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想法。本文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和保险学理论,采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来研究我国养老机制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三位一体 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
(一)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体系缺失的严峻挑战
自从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老龄人口数量剧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并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养老金不足也是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2010年我国是8.4个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老人,目前,只有城市四千多万老人享受社保,依靠全国8亿劳动力来支撑目前的养老体系。养老金的巨额缺口已成为辽宁省地方财政的巨大负担。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等。
相对理想的发展状况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办养老院,承担保障性基本养老服务;有营利性的商业养老机构,满足高端群体的个性化养老需求;还要有更多社会公益组织举办的养老机构,提供专业和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多元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就需要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化养老机构、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制度建设的全面构建与推进。
(二)辽宁省沈阳市养老服务的现状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辽宁省沈阳市老年人口为122.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7.1%。其中,70岁以上68.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5.7%;80岁以上达18.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5%;90岁以上13336人;百岁以上有290人。预计2015年沈阳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64.6万,约占总人口的21.6%。
目前辽宁省沈阳市主推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居家养老和社区日间照料站是未来发展重点。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养老服务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
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养老服务机构严重不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我国养老床位可以入住的老年人数仅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77%,社区日间照料床位仅占全部养老床位的1%(民政部,2010),既低于发达国家的5%-7%,也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
第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缺少有效管理,发展缓慢。大部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小、设施差、档次低,属于自由运行的“小作坊”。同时,民办养老机构市场运行空间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
第三,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数量缺乏严重。2002年原劳动保障部和民政部共同制定颁布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定义、培训要求做出了规定,但至今养老护理员培训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
第四,部分地方政府落实发展养老体系的政策乏力,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普遍存在。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落实政策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第五,不能多渠道、多形式地构建与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长期将发展养老机构作为主体,淡化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的功能与作用,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养老机构建设,从而使矛盾更加集中和突出。
第六,缺乏高效的管理机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由民政部门主管,涉及到国土资源、财政规划、住房城建、街道社区、卫生教育等诸多部门,在运行机制上管理缺乏手段,协调缺乏效力,监督缺乏力度,服务缺乏合力。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具有“孝亲”的优良传统,居家养老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的进程为老人的家庭照顾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可以预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支撑,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将是未来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前景。
(一)加强建设,强化养老工作管理机构功能
在调查了解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对老年工作的管理不到位。由于街道和社区没有专门的养老工作部门,致使很多地方的老年人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通常能够参加社区活动的大部分是身体健康、性格活跃或有特长的老年人,社区帮扶对象也只是侧重鳏寡、高龄、独居老人。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并未融入社区组织之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加强面向所有老年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需提上日程。
对老年人的组织机构管理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强市、区养老工作实体机构建设,并在街道和社区分别建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养老服务工作。二是落实退休老人社区报到制度。
(二)重视居家养老,颂扬孝廉美德
居家养老模式为老人提供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充实的精神慰藉,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问题,因此,要重视居家养老,认真研究当前国外开始重新审视居家养老价值的新形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居家养老模式。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观念,以尊老敬老为荣,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二是完善地方法制建设,以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及方式进行规范。
(三)分类别、分档次建设养老机构,增加持续性投入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居家养老功能相对弱化的背景下,机构养老的服务对象已转变为所有老年人。但是由于资金缺乏以及建设和管理经验不足,我国养老机构存在总量偏少、布局不合理以及结构较单一的问题,并出现了部分养老机构供需失衡、服务质量不高、心理抚慰不足等现象。为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行养老机构分类别、分档次建设和管理。二是重点建设普通群众能住得起的养老机构。三是社区配建小型养老院。四是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五是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四)有针对性地创造就业机会,引导老年人适当就业
美国一家老年研究机构认为,合适的工作能使老年人减少疾病和疼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和延长寿命。随着平均健康寿命的延长,老年人退休后,身体条件和劳动能力依然很好,工作愿望依然较强。为这些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不但能充实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增强他们的精神满足感,还能使这些老人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引导老年人适当就业的措施:一是建立老年人才市场,二是开发老年就业岗位。
(五)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和主导作用,提高养老金收入
一是稳步提升养老金水平。我国老年人获取收入的途径主要包括养老金、劳动所得、配偶和子女供养、社会救助、其它途径等。其中,养老金是大部分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应该在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根据物价指数和经济增长的变化,适时提高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确保老年人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二是保障困难老人的生活水平。政府应加强对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包括定期走访,提供免费居家服务或福利院养老服务。三是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投入。四是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五是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队对辽宁省430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调查中显示:有老年人的家庭为1183户,占总数的27.5%。其中,空巢老年家庭有479户,占总数的11.1%,占老年家庭的40.7%。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在60-69岁间的人员占60.6%,70-79岁的人员占33.4%,80岁及以上的人员占6.0%。利用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构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能够提高服务效率,发挥养老机构作用。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将社区的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康乐中心、120等资源整合纳入到统一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中,通过该平台实现对社区老年人的统一、及时管理,并及时处理老人的咨询等服务请求。二是加强可视系统的开发研究。三是开发智能日常照料和护理技术。
(七)规范养老服务人员管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78亿,大约3000万以上的老人需要不同程度的家庭护理。其中失能老人940万,粗略估计至少需要1000万专职护理人员。在一些社区的养老服务队伍中,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下岗人员,服务内容仅限于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组织一些文体活动等,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全方位要求。
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应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依托,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二是逐步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对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资格和技能进行认证,实现持证上岗;三是制订养老服务工作者的服务和评价标准,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四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优秀人才、大中专学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
(八)倡导公益服务,发展志愿性养老服务事业
志愿性养老服务是指在不以任何物质报酬为目的的条件下,为满足和改善社区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需求,帮助老人安享晚年而开展的养老服务。服务的提供者既包括组织,也包括个人。应大力倡导志愿精神,加强政府引导,推进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促进志愿性养老服务发展。
养老服务工作总体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充分整合行政、市场、社会、家庭等各种资源的力量,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起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养老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红亚.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陈雪萍.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长期照顾体系构建设—基于杭州市的实证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柴效武.未来靠啥养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4.黄耀明,陈景亮,陈莹.人口老龄化与机构养老模式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5.魏彦彦.中国特色养老模式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6.陈诗达.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7.杨瑞.发展居家社会养老服务的原因及建议.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11)
8.隗苗苗.浅析社区居家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措施.经营管理者,2011(16)
9.张旭升,牟来娣.“居家养老”理论与实践.西北人口,2010(6)
10.祁峰.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11.安尽伟,宋政娟.居家养老中的社区服务浅析.中国科技信息,2011(5)
12.张雅.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财经政法资讯,2010(5)
[摘要] 本文探讨了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并从实践角度研究了浦东新区开展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经验和成绩。笔者发现,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适合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并应加强专业人才和队伍培养,继续研究开发新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手段,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b)-0165-04
The new model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for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YU Donghai1 DU Leyi2 SUN Min1 QI Changju1
1.The Health Bureau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2.Gongli Hospital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35,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necessity for the developing TCM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system, and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we has researched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model in Pudong District. We has found that the TCM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is suited the wa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for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continue to research and supply the new means for TCM prevention and health, and put in more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ublic health; Explore model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10G009A)。
[作者简介] 郁东海(1971-),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卫生政策及预防保健。
通讯作者
公共卫生是通过组织社会资源,为公众提供疾病预防和促进健康的一门管理学。早在1923年,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Winslow教授就作出了比较完整的定义:公共卫生是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科学和实践。公共卫生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的疾病、教育人们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能够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也有学者简练的把公共卫生定义为“3P”,即promotion(健康促进)、prevention(疾病预防)和protection(健康保护)[1]。
1 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及现状
公共卫生是随着人类与疾病斗争而不断完善起来的学科,在早期往往带着宗教和超自然观的烙印[2],但当时的一些规定、实践活动的确对预防疾病、保障公众卫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国外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人分别建立的清洁饮水系统;古罗马人对职业病的发现和预防;中世纪欧洲港口检疫规定(马赛)、垃圾处理规定(柏林)、市场清洁制度(佛罗伦萨)、传染病报告和隔离制度(黑死病、天花等)等等。我国类似的实践也很多,最早如“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殷墟等夏商遗迹中发现的完善排水系统;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养生和食疗概念、秦汉导引术的发明及推广、晋代传染病隔离区的使用及疟疾的防治、明代人痘法预防天花等。
但祖国医学在公共卫生领域最大贡献在于其形成了一套完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预防保健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药的理论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以及“未病先防”的预防保健理念,提倡了以合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来避免疾病的发生,而“治未病”理念尤能体现其核心价值。“治未病”一词始见于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也有:“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阐述,该理念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和补充,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措施,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在病前、病中、病后均体现了“预防保健”的概念。这与西医学的最新“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有着紧密的契合。
多年来,我国着力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2003年原卫生部确定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科普宣传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2009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标志着宏观层面的全民公共卫生运动正式展开[3]。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由履行卫生服务职能的政府部门和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国有卫生事业单位构成[4]。该体系有利于减少环境对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加强卫生服务的保证,有效保证卫生服务质量、公平性、安全性。但该体系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公共卫生支出明显不足、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广大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等问题[5];与此同时,我国传统西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越来越高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6];而且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疫情、人禽流感疫情、艾滋病(AIDS)等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对现有的公共卫生的体系形成挑战[7]。
因此,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治未病”预防保健理念,国家开展了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中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般也称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一些官方新闻或文件也成为中医“治未病”项目。其主要概念就是在政府主导下,运用中医药传统方法,比如养生保健(比如药膳、中药茶饮、穴位按摩等),调整情绪、饮食、生活方式等,在疾病未发生前、或者疾病缓解期,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维护健康的方法。“治未病”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符合国际医学界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的医学模式转变。
2 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步骤
浦东新区一贯重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很早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2008年起,浦东新区卫生局与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合作,开展了“中医‘治未病’进社区9+1项目”,在区域内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8个“治未病”社区服务项目的培训和推广,培养社区“治未病”专业人才数十人,服务群众近万人次;2010年4月,浦东新区卫生局又推进了“浦东新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投入数百万专项资金,与相关机构合作,在区域内建设了1家区级“治未病”中心和3家社区“治未病”中心,为万余名社区群众提供了“中医体质辨识”及个体化中医健康宣教服务;同时,卫生局主办或合作开展了多场相关论坛,包括与上海市曙光医院、区疾控中心合办的“第一届全国‘治未病’高峰论坛”、“中医‘治未病’与慢性病防控论坛”等。所有这些工作,为我们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了理论、实践、人员等方面的准备。
2009年,浦东新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区域”和“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笔者通过经验总结和政策准备,在2011年1月,由浦东新区卫生局印发了《浦东新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的探索。
2.1 建立组织架构和服务网络
浦东新区充分发挥现有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实施资源整合,在条线管理上与现有防病体系整合联动,在工作内容上与目前防病内涵对接补增,形成“浦东新区卫生局—防病专业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科—各医疗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网底”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架构和服务网络。
该架构由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落实中医公共卫生经费;专业公共卫生防病机构内建立中医预防保健功能;各级医疗机构防保科中配备中医专业人员,指导并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三级服务网络与原有的公共卫生网络共享,服务内容互补。
2.2 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各专业防病机构设置“中医预防保健科”或相应功能,制定工作规范、内容并组织实施及管理考核;各级医疗机构设置中医“治未病”门诊和相应的“体验”工作室、“健康小屋”等,全面推行面向社区居民的体质辨识、保健指导等中医“治未病”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卫生室作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底,全面实施属地化、以宣教干预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卫生监督所设立中医监督科,实施并加强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监管与执法。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已全面开展的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相衔接,推进中医药参与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家庭提供连贯、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浦东新区从2010年开始试点的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以全科医师为责任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点及村卫生室为平台,服务团队为支撑,团队成员包括全科医师、公卫医师、乡村医生、社区护士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2年起,浦东新区开始探索和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要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至少配备一名中医执业医师、其他人员通过培训都能做到“能西会中”。其中,中医全科医师负责团队开展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指导和疑难把关,并和团队其他医师共同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以慢病和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保健、妇女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宣传等为主的家庭健康服务。
2.3 强化人员培训和服务认可
新区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培养一支能开展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队伍,开设了重点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班”。培训采取新区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可、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意的形式,对考核合格的西医执业人员统一颁发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和适宜技术操作资格证,在新区范围内予以服务范围认可。
2.4 制定服务规范和操作细则
为规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方式和干预手段,新区聘请中医药院校专业教授,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操作细则,包括:中医健康体检、体质辨识操作常规;各类慢病、妇幼保健等领域的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方案。成为区域性的中医公共卫生服务指南。
2.5 规范运行机制和落实保障
2012年起,新区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匹配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每年每万人口3万元;建立对专业防病机构、各级医疗机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考核结果与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中医信息化同步配套,与西医档案(总档)模块融合;开展基线调查、动态监测、效果评估等工作,建立中医预防保健监测和评估体系;明确政府职责,同步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对街镇的卫生考核范畴。
3 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取得成绩
2012年,新区已开展的14个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分别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慢病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病)、中医传染病防治(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健康档案管理、中医健康教育、中医孕前保健、中医孕期保健、中医产后保健、孕妇学校中医宣教、儿童体质辨识、儿童中医健康宣教、学生近视中医保健、老年人认知障碍中医干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截止2013年1月,全区45家社区及10家综合、专科医院设置了中医“治未病”门诊,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咨询服务50 864人次,掌握了本区9种体质的分布情况;完成中医健康建档59 933份;开展高血压中医随访干预13 179人次、糖尿病中医随访干预8795人次、慢性乙肝中医随访干预1436人次;开展中医健康讲座520场次、健康咨询义诊186场次、大型健康主题宣传154场次;开展孕妇学校中医宣教633课次、中医孕前保健1006人次、孕期体质辨识4676人次、产后保健12 310人次;开展儿童中医体质辨识14 230人次、4~6岁儿童中医健康讲座369课次、开展学生近视中医预防保健10 398人次;完成了老年认知障碍中医干预建档1028人次,卫生监督所建立了1488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础信息库。
随着上述工作的逐步推进,新区实现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两个全覆盖,即区内防病专业机构全覆盖和区属医疗机构全覆盖,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已基本确立;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项目上的特色功能得到凸显,社区民众对中医的认同度及参与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4 经验体会
4.1 中医预防保健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和养生方法,对于现阶段预防保健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在服务、干预等领域有着显著优势。
4.1.1 可操作性高,价格低廉 祖国医药有很多特色性的防病养生方法,如药膳、中药茶饮、药液踏渍、穴位按摩、刮痧、保健拳操(导引)等,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学习容易、花费较少(甚至无需任何经费)等优点,尤其是一些非药物疗法,在社区推广的可操作性强。
4.1.2 居民接受度高 中医药在我国传承5000余年,在群众中有着扎实的基础,得到了绝大部分中国民众的信赖。而且,其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使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种贴近群众的服务方式深受欢迎[8]。通过工作实践也证明,这些以传统医学为核心的防治手段居民喜闻乐见、接受度极高。
4.1.3 效果显著 在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推广项目前,浦东新区卫生局委托上海中医药大学对这些项目的有效性开展了科学研究,以前瞻性设计、对比研究、统计学分析等手段验证了其对防治多种疾病(常见慢病、传染病、肿瘤等)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特色和优势能有效的弥补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一些不足,如上文所述的“公共卫生支出明显不足、卫生资源分布不均、无法满足人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等。同时,近年来,中医药还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如汉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SRA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防治中,中医药成效显著[8]。由此可见,中医预防保健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
4.2 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走中西医结合方式
4.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中西医结合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明显提升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的效能。因此,开展中西医结合预防保健服务,是中医药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共同需要。同时,国家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比较健全、稳固,而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必须体现公平性及可及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医预防保健不应再建立另一套体系,否则易导致公共卫生服务的秩序混乱和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中医预防保健应该与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融合,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4.2.2 全科医师制度需要中西医并用 全科医师制度的全面建立是为了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为了合理梯度就诊秩序和“健康守门人”制度,积极应对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需要不断增长而建立基础性诊疗体系的需要。基层需要全科医师,但更需要全面掌握中医、西医的全科医师。只有中西医并重,才能更好的实现全科医师制度在基层保障中的作用和价值。
4.3 必须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人才队伍的建设
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养关系到中医预防保健的可持续发展[9]。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西医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各级大专院校均开设了公共卫生、疾病防治专业课程。但中医预防保健的教育在我国严重缺失,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开设过中医预防保健专业,但目前已停止招生,仅在全国一些中医药院校的临床专业中有一门“防治学总论”的内容与之相关。这与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快速发展的中医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建议:
4.3.1 院校培养 在国家各级各类中医药院校中设置中医预防保健专业,培养既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又熟悉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知识的专业医师,夯实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基础。
同时,我国目前全科教育中,西医类别全科医师教材大纲很少涉及中医内容,因此,必须打破中西医全科医师之间的培养壁垒,调整教材的相关内容及教学方向,做到中西医并重和统一。
4.3.2 职业培养 对目前已经从事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队伍,开展两种类型的培养:非中医类别医师应统一开展规范化培训,传授中医药相关知识;中医类别医师则开展公共卫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其中,尤其要强化对现有在岗全科医师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并解决服务范围许可的问题。从而在短时期内打造一支能中会西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满足目前工作的需要。
4.4 加大力度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手段的研究
一项针对查浙江、上海、广东三地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的抽样调查显示,约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有必要继续研究开发新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手段[10]。因此,国家可以根据各地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的试点经验,有计划的组织专家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手册”行业指南,规范服务范畴、服务方式、疗效标准等核心内容。
4.5 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形势严峻[11]。同时,一些现代社会特有的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等也都出现了高发的态势,知识分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机关干部、白领阶层成为高发人群,而中医药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防治经验[12-14]。同时,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中医药知识欠缺了解,获得途径不畅[15]。因此,提倡中医公共卫生理论和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操作中,可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针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白领阶层、青少年等,推进中医药文化、中医预防保健知识“进社区、进楼宇、进学校”,从而逐步解决我国目前广大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这一突出问题。
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大工作,对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深厚的意义。浦东新区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总结,进一步开拓创新,从而积累更多的做法和经验,力争为国家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静,刘远立.我国公共卫生系统架构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1(5):323-325.
[2] 邱五七,马彦.公共卫生概念的历史演进和思考[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3):375-376.
[3] 宁博,李士雪.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责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76(6):407-409.
[4] 何晔.论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的变迁与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19-21.
[5] 丁磊.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2):459-460.
[6] 许必芳,王悦.中外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的SWOT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5(9):636-638.
[7] 吴淑金.我国公共卫生的现状及发展举措[J].医学信息,2008, 21(5):615-617.
[8] 杨丹,冯泽永,符美玲.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思考[J].中医药理论研究:医学与哲学,2011,32(12):68-70.
[9] 陈华,季聪华,陈勇毅,等.预防保健从业人员对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 17(10):906-909.
[10] 曹启峰,季聪华,翁艳艳,等.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对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评价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7):607-609.
[11] 杜晓侯,文郁婷.现代健康观念改变与预防保健对策的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59-160.
[12] 温晓妮.治未病与过劳死[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489-490.
[13] 闫伯华,黄志坚,丁国允.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65-466.
[14] 陈雅,杨义龙,吴莉.运用中医养生观探讨过劳死的病机与预防[J].江西中医药,2012,43(4):13-14.
一、无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
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
近年来,无锡市以“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为建设目标,其核心是关注民生需求,践行人民幸福的政治追求,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使“幸福无锡”的城市目标在无锡人人认同、人人向往。无锡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其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可循:
以公众“价值偏好”为行动导向,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2003年以来,无锡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以“幸福无锡”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重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众需求的相对平衡,着力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无锡在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过程中,采取以公众“价值偏好”为行动导向,主要是基于国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即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民众需求的公共服务存在差异的问题。一般而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民众需求的公共服务存在的差异,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民众所不需要的公共服务;二是民众所需要的特定公共服务,政府有供给,但不能满足;三是政府供给的公共服务针对城乡民众和不同行业的民众存在“非均等性”。无锡市在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中,依靠电子政务平台,在无锡市政府网站上,开设“12345来信办理平台”、“政民互动”、“政务微博群”等多种方式,听取公众的“价值偏好”诉求,解决了政府公共服务与公众服务诉求之间的“供需”不平衡和“不均等”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以破除“城乡差异”为行动路径,释放改革发展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而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突出的表现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性”问题上。无锡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以破除“城乡差异”为行动路径,释放改革发展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让无锡人民倍感发展成果“共享的幸福”。无锡市政府关注民生诉求的教育、收入、就业、住房、医疗、环保、卫生、治安等公共服务需求,以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政府责任,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统一、标准待遇统一、公共服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制度转换与衔接,到2012年城乡养老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2015年达到100%,2020年基本实现各类社会群体的充分保障。无锡市完善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了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机制,已使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无锡市政府在破除“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建设服务体系的优异成绩。
以推进“政府创新”为行动方式,整合“财权”“事权”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无锡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还有一条有益的经验是以推进“政府创新”为行动方式,整合“财权”、“事权”,建设服务型政府。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仍在博弈中存在着诸多“财权”和“事权”不一致的地方,特别是地方上的“财权”过少、“事权”过多的现象。无锡市政府在积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触及“财权”、“事权”整合的问题。无锡市政府采取“电子政务”、“民意征集”、“公共节约”、“优化办公系统”等多种有效的“政府创新”形式,推进“财权”、“事权”的有机整合,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政府用“发展经济”、“公共节约”、“优化办公系统”等多种方式,在不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和“节约财政开支”,搞好政府“财权”,如公共基础设施如何减少浪费等。二是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民意征集”等多种有效的方式“获取民意”,掌握民众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价值偏好”,并由此有步骤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搞活政府“事权”,如征集民意搞好无锡市内交通拥堵问题等。无锡以推进“政府创新”为行动方式,整合“财权”、“事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解决。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业 供给侧
中图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B
同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健康服务需求,“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应对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可及、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的健康服务新模式,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这种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减少患病老人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或家庭的麻烦,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提高医院病床位周转率,也能减轻家庭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1-2]。
一、绍兴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一)背景
绍兴市自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截止2015年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0.8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8%,不少老人长期疾病缠身,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约5万人,占总老人数 4.96%,由年龄结构变化导致的慢性病例数以及医疗服务费用呈逐年递增趋势。预计到2039年,绍兴市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40.24%的峰值。“4-2-1”家庭结构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以及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203家(公办109家,民办94家),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672家,计划到今年年底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但这些养老机构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多以老年活动、生活照料为主,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正面临着“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困境。这就对绍兴市的医疗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刻不容缓地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二)现状
近年来,绍兴市“医养”保障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14年,绍兴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民办养老机构,加大扶助力度,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相结合,将养老护理员纳入政府培训教育规划,着力打响“幸福安康、智慧养老”为主题的绍兴特色养老服务品牌。《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也将医养融合发展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医院资源,筹划建设养老中心,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探索开展国办养老机构改革升级,有效发挥乡镇社会福利中心的作用,实现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卫生所(医务室)全覆盖。
在政策的推动下,绍兴市已有一批医院、养老院开始试水“医养结合”。2014年,绍兴越州医院和绍兴越州养护院协作运营,成为越城区首家非营利性“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由越州医院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服务,越州养护院提供康复期和稳定期的疾病养护服务,同时该院与绍兴市人民医院组建医联体,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开展与社区养老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医院和养老院联合运行,辐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2016年6月,绍兴市首个公建民营老年康复护理机构绍兴绿康老年康复护理院在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院内设立运营,拟为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和全市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医疗康复、心理康复、精神慰藉、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等全方位服务。
二、发展困境
绍兴市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但目前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无论是供给总量、资金投入、服务水平、人才建设,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及老龄化程度,医与养依然处于分离状态:
(一)制度保障存在壁垒
医疗、养老分属不同专业领域,“医养结合”过程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很多护理项目不能纳入医保支付,而老年人购买力有限,医疗和养老机构的财力却同样有限,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服务难以保障。这些“医养”有关的公共资源由卫生、民政、人社、财政等不同部门分配,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落实未能达到协调一致和整合联动的程度,两者的融合深受体制、机制的限制。
(二)机构养老供需脱节
过去几年养老服务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精准化不足,没有能够全面摸清老年人的需求底细,一味地强调增加养老床位、增建机构,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少整体性和连续性,供给和需求矛盾十分突出,投资效益较低,具体表现为: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不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设施功能不完善,功能单一,尤其面向失能、失智老人医护康复服务能力比较弱;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提供医护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在留守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较多的农村,敬老院床位“空置率高”;养老机构为回避风险,更愿意接收自理老人,造成健康老人挤占资源,而有着刚性需求的失能老人则被排斥在市场之外[3]。
(三)社区功能整合不足
从养老服务体系来看,居家和社区养老是基础和依托,但其服务的有效性不高,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获得感并不强,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结合不紧密、转诊制度不完善,社区服务仍停留在日间照料,不能满足高龄、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叠加的服务需求。
(四)专业服务人才匮乏
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是老年人获得高品质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但由于工资待遇低、职称评聘受限以及工作劳动强度大、风险大等原因,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流动性大,现有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能,和人才需求呈现巨大矛盾,是养老机构、医疗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建议与对策
应把医养融合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改革重心,从破解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与“医”分离的关键性问题导向切入,从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促进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入手,通过服务的综合与资源的整合,以老人需求为核心,将中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与医疗服务纳入到统一制度框架中。
(一)从健全体制机制的供给侧发力,夯实医养融合发展的基础
一是加强政府主导,完善顶层设计,尽快建立发改、民政、卫生、人社、残联、财政等部门互认的“医养结合”统筹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打通养老、医疗和社保的政策通道。二是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除了税费减免、贷款优惠政策、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支持措施,应加强构建医养结合机构内生增长机制[3],考虑用养老金、医保金等社保资金以及养老服务补贴,换取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护和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如借鉴青岛市的做法,从城镇医保基金中划拨部分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资金来源[4]。
(二)从创新服务模式的供给侧发力,形成多元互补的发展格局
通过新设、协议、引进、转型、增设等形式,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一是支持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护理站,允许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二是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寻求养老、医疗机构及老年人三者共赢的结合点,建立对口支援、绿色通道、医疗养老联合体等机制;三是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尤其是要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的建设,引导这些医院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拓展长期照护服务,设置老年养护、临终关怀床位;四是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合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家庭病床等一站式服务,强化社区养老设施的支撑依托功能;五是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有实力的民营机构进行品牌化连锁化经营[5]。
(三)从科学规划布局的供给侧发力,实现医养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确立照护等级评价标准,对本市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等情况进行评估,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基于老年人口数量、失能率、养老及医疗卫生机构分布状况等数据研究制定出台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合理调整机构规模、数量和功能定位,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性。建立层级服务管理体系及组织,一是充分发挥社区的依托作用,突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主体地位;二是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并将机构养老服务的重点放在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康复等项目上,在保障“三无”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优先照顾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年人;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满足社会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四)从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发力,建立多层次医养服务队伍
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特殊服务,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合理的薪酬保障、激励机制,提高专业养老医护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完善职称聘任制度,吸引专业人才从事养老医护工作;二是依托绍兴护士学校、绍兴市职教中心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管理、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学等专业,同时发挥社区教育学院及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开展多层次的养老医护服务教育,培养具有不同专业层次的、经过系统培养背景的专业人员,并鼓励大中专院校护理专业、社会服务与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和家政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就业,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三是健全养老服务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各类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实行定期考核与职业资格认证,实现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邹纯青.新常态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路径探讨[J].卫生教育,2015:(14)17- 19.
[2] 宋向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讨――以安徽静安养亲苑为例[J].卫生管理与公共卫生,2015(1):4- 6.
[3] 袁晓航.“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3.
【关键词】 移民搬迁社区;七堰社区;社区服务体系
移民搬迁社区是区别于城市社区和传统农村社区的一种新型社区,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堰社区就是这样一例,其前身是位于安康市大竹园镇的几个自然村,但当地在2010年遭遇了重大泥石流灾害,灾后地质地貌损毁严重,不再适宜居住,于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为恢复生产与避灾减灾重新选址建立了七堰社区这一新型农村社区。社区成立后设立了党总支和居委会,这样的组织形式便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和活动,社区内还配置了各种专项服务室,如阅览室等,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然而由于社区居民原本来自不同村落,彼此有着一定的背景和习惯差异,因此,居民对于社区服务的需求就相应地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一、移民搬迁社区存在的问题
显而易见,移民本身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离开故土乔迁新域的他们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会面临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些困难,社区管理部门除了要不断巩固经济基础外,还要大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从心出发,真正让移民在新社区中稳得住,能幸福。在初期搬迁后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居民在精神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个适应性的过渡期,这一时期非常关键,若处理不好,极容易诱发一系列危机。新农村社区绝不仅仅是一个居民的住宅集中地,其更注重的应该为居民在心理调适、文化适应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让居民对社区有一种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安居乐业。经过实地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七堰社区虽然已经平稳度过“过渡期”,但其仍存在一些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不完善、功能有所欠缺的问题。
一是社区内并未建立一个针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专业社区照顾机构。由于七堰社区地处山区,资源有限,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务工,导致社区内常住人口多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老人们经常遇到一些烦心事不知该找谁沟通,儿童更是存在着隔代抚养以及心理问题不受重视的情况。隔代抚养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对老人来说由于代沟和自身局限导致他们对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成长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祖辈的教育思想难以跟上现代教育思想的潮流,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自然极为不利,而孩子长期离开父母也容易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都需要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服务,也需要专业机构提供资源支持。
二是社区工作人员对于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危机管理的定义为:危机是一种对于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七堰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社区内较为缺乏对居民认识各种灾害的宣传和应急演习,这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对公共安全意识重视不足。
三是社区在提升居民公共参与意识与实践方面的服务还亟待提高。七堰社区由不同的自然村合并而成,居民成分的多元、价值观的迥异造成了其参与社区事务的认知度和执行力都较低。居民参与社区活动还停留在被动层面上,大多数居民较为依赖政府权威,对社区事务缺乏责任感。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对于社区居民参与性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性高低,这显然也是七堰社区工作人员迫切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加强移民社区服务的建议
一个现代化的新型社区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倾听民意,并且上传下达,而服务人员则能够将社区居民所需福祉落实到居民手中,二者的责任都很重大,因此都需要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来从事,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完善原有的社区服务体系。有鉴于此,笔者尝试为七堰社区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1、进一步提高七堰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和责任感。工作员要以社区安全为己任,加强区内宣传,固定时间开展安全演习,使社区居民对各项灾害有正确的防范意识,加强社区居民对各项灾害的自身救治能力;在社区内大力宣传公共安全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纠正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错误观念,注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改变社区管理人员对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不重视的观念,提升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知晓度与参与度。
2、积极组织居民建设社区文化。这项工作可以分为三方面来进行:一是大力发展具备区域特色的文化建设,像是建立广场舞队,由社区提供设施和场地,这不仅可以锻炼社区内老人的身体素质,也可以丰富居民文化娱乐生活;二是利用公告栏、广播站等地方大力宣传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性,号召和鼓励居民将社区真正当作属于自己的家园,而自己就是主人翁,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自身责任感;三是敦促社区管理人员的观念要坚持与时俱进,例如为社区管理人员开设各种专业讲座,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可供借鉴的案例,为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引入“邻里守望”机制,采取“赋权”方式增加居民的归属感。鼓励小家庭之间多沟通、多交流,社区工作人员牵头传授一些专业的照顾老人和儿童的技巧,以便家家能够互相扶持,共同为社区留守老人和儿童提供情感慰藉和生活支持,这也可以加深邻里之间的亲密度,更好的实现互利共赢。此外,社区管理人员还可以将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等服务室的管理权交给居民代表,通过这些方面的居民自治,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只有让社区居民感到社区是自己的,自己有话语权,才能从根本上塑造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4、切实加强“专业服务”。以期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功能。七堰社区可以和本市高校或其他有专业社工的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借助外力弥补自身不足,引进专家和专业人士帮助自身建立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伍,定期对这些人员开展诸如老人护理、儿童心理疏导、危机管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培训,还可以利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内开展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专业服务项目,真正为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更为科学的支持和服务,使其生活更加幸福和美满。
本文以安康市汉滨区七堰社区为样本进行了定性研究,总结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虽然七堰社区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移民搬迁社区中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可以在其他类似社区的研究中予以参考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
[2] 万小艳.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秭归杨林桥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实践探索[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 夏建中.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4.
【作者简介】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System
――As an Example of the Public Libraries in Qingdao
Chen Dongqing
(the Qingdao Library 266034)
Abstract: The library should b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eating Demonstration Area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about the public libraries in Qingdao,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advances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System;Library; Demonstration Area;reate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035-02
2011年4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1],青岛有幸成为山东省入围的唯一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全市文化工作面临的新的重要而艰巨的一项任务。青岛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在示范区创建活动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及其意义
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就是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其重点创建内容包括:公共文化硬件设施网络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制度设计成果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等几项内容[2]。
开展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有利于推动整合、集成“十一五”建设成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职责和作用,为文化工作提供有力抓手,有利于更好地研究解决当前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意义重大。
二、青岛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青岛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日益重视,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图书馆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软硬件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服务的质量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图书馆基础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青岛市自2007年开始在全市城乡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8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9000余万元,建立了农村和社区图书室6500多个,基本实现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全覆盖[3]。同时,市县两级还加大了对所辖图书馆的投资改造力度,纷纷扩建新馆。其中,即墨市图书馆新馆已经启用,胶州市图书馆正在往新馆搬迁,崂山区、莱西市新馆即将建成,青岛、胶南等新馆建设也在论证之中。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2.总分馆制建设扎实推进,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2008年,青岛市图书馆牵头引进了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总分馆制建设。目前,全市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各级区(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室)为下级分馆的四级服务体系,实现了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极大方便了居民群众。
3.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精彩纷呈,文化服务突显品牌效应
近年来,加强阅读推广活动,激发群众的阅读热情,已经成为各级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每逢春节、国庆、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等重要节日,各级图书馆都会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有些活动甚至坚持数载,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如:市图书馆的“文化大讲堂”和“小贝壳快乐营”,即墨市的“义务小馆员”,平度市的“元宵节灯谜会”,市南区的“市民讲堂”等。这些活动在展示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图书馆、走进了图书馆,从而享受到了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图书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馆外服务的力度得到加强
随着图书馆服务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服务的范围从馆内扩展到了馆外,将群众需要的文化主动送到群众身边去。如:市北区图书馆将“传承岛城百年历程 解读经典历史瞬间”名家讲坛系列活动,渗透到了机关、部队、学校、社区等各个层面,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成效,社会影响广泛。平度市建立了三处“科技示范点”,针对各镇农业生产的特点,搜集整理了种植、养殖、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等方面资料,很好解决了农民对信息资料的切实需求。
三、图书馆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尽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总分馆制效能不高、基层图书室利用率偏低以及基层图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等等。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图书馆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争取政府的支持,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上升成为政府行为
和杭州等先进城市的总分馆制略有不同,目前青岛地区的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仍然是青岛地区公共图书馆界的一种行业行为。由于缺乏政府的政策依据,所以推进过程中遇到了比较大的阻力,如崂山区图书馆因担心固定资产流失,在加入总分馆制时,提出了“通还不通借”的附加条件。客观讲,崂山区图书馆的担心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政府的尚方宝剑,工作起来难免会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如果市政府能够出台统一文件、并出面做好督导和考核工作,相信会极大加快此项工作的推进速度、有效提高此项工作的建设质量。
2.加强总馆制下各馆业务合作深度和广度,增加总分馆制的内涵
总分馆制的架构的建立,为本地区各级公共图书馆(室)之间提供了很好的沟通桥梁,各馆之间联系更加方便和密切,这为更加广泛的业务合作提供了可能。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青岛图书馆馆牵头组织的全市范围内的“读者利用图书馆技能大赛”、“读好书演讲比赛”、“少儿绘本展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很好地宣传了图书馆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图书的通借通还和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而应该加大总分馆制框架下业务合作研究力度,不断增加总分馆制的内涵,充分发挥总分制的功能与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
尽管我们的基层图书室已经建成4、5年了,但很多群众并不知道身边这些图书室的存在,因此,要想提高基层图书室的利用率,首先进行积极的宣传和推广,吸引读者上门。很多基层图书室从建立之初就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理,坐等读者上门。殊不知,我国基层图书室的基础薄弱,广大群众没有阅读的习惯,缺少图书馆意识,如果我们不进行自我宣传,人们就不知道图书室的存在,更遑论利用图书室的服务了[4]。我们的宣传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橱窗、布告栏、传单、活动展板等作为传播渠道自身的馆藏、服务信息,也可以结合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如胶州市组织的“青岛市适应图书进书屋、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通过赠书、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解答读者咨询等方式宣传图书馆知识,号召群众多读书,读好书,积极利用农家书屋进行阅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4.提升服务水平,用贴心的服务,留住读者
基层图书馆最常开展的最基本服务就是图书借阅,为读者提供便利的借阅服务可以算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开始。其他服务则可以根据基层图书馆读者群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如在社区中的人口,多以上班族为主,图书馆就需要考虑在晚上和周末等时段增加开馆时间;在小孩子比较多的农村,图书馆可以在假期里举办各种儿童读阅读活动,或者邀请孩子到图书馆来充当小小图书馆员,从小培养他们的图书馆服务意识;对于年轻人数量比较多的基层图书馆,则可以利用网站、QQ、微博等网络媒体新书信息和近期活动;如果读者在馆内没有找到想借阅的图书,可以直接让他们向图书馆建议或直接让他们采购自己心仪的书籍,由图书馆报销并纳入馆藏[4]。总而言之,就是要让读者感到图书室就是自己的后书房,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关于基层服务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人员数量不足,二是人员素质不高。对于人员数量不足问题,可以借鉴江西省选聘农村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做法。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从2009年开始就与江西省残联密切合作,把农村残疾人就业与农家书屋两个民生工程一起抓,既解决了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不足的难题,又开辟了一条农村残疾人就业的新渠道,可谓一举两得。对于人员素质不高问题,一个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如胶南市图书馆开设的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负责人和文化骨干的培训班;二是可以安排馆员下基层做挂职辅导,这样除了可以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效果以外,还可以起到宣传和督导的作用,同时,对于基层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于第一时间加以解决。
总体思路:以服务大局为根本,以惠民生、促改革、强服务、夯基础为基本思路,重点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养老事业健全化、救灾体系全面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与有效平台。
在“四个全面”战略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各界将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迈上新台阶为目标,扎实推进“两个率先”,将民政事业放入“建设宜商宜业宜居的新__”大局中考量。
1、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__省社会救助办法》,严格按照《__省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建立和完善低保家庭申报听证和收入核查办法,规范申请、审批程序,科学制定保障标准,适时提高保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坚持“一户一档”和动态管理。落实保障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__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方案》(__办发〔2014〕124号)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城乡低保将实现一体化。完善低保信息系统管理,完善低保对象在住房、医疗、教育、司法、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救助配套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低保家庭的生活保障问题。
2、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根据全区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提高供养标准,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力争到2015年末,人均年供养标准达到4000元以上。巩固五保供养成果,多方筹集资金,新建、改扩建21所农村敬老院,力争五保对象集中入院供养率率达到75 %以上。广泛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省级养老服务示范机构4个,省级文明敬老院6个,市级三星级敬老院10个。
3、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十三五”期间,全面建立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要内容,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相衔接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村组(社区)配合、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
1、加强灾害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开展区域内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细化灾情统计标准,完善自然灾害灾情统计制度。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在减灾委综合协调下,建立完善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和灾害信息的分析、处理机制,建立灾害信息共享及平台,加强对灾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处理和应用,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有效发挥灾害信息员在传递信息、组织群众等方面的作用。
2、加强救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依托公安、消防为基础的应急救援体系,灾民生活救助快速有效,倒房重建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冬春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社会动员能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应急救援体系及时响应、救助有力,当年需恢复灾民倒房重建率达100%。
3、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推进基层减灾工作,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组织社区居民、企业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完成20个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80%以上居民了解掌握灾害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灾害信息传播覆盖面达到应接受信息人群的95%以上。进一步修定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减灾活动和预案演练;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基础设施,结合广场、公园、学校、
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转移安置群众的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建立应急状态下社区弱势群体保护机制。全面提高城乡社区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4、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建设。建立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协作开展减灾宣传教育的机制,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优化电视、广播、报刊、电话、互联网等传媒在灾害信息的传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的作用。设置气象、地震、地质灾害等科普基地。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充分利用“国际减灾日”和“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推动减灾防灾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
5、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继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全区农业主导产业保险实现全覆盖。继续扩大,并巩固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面,确保参保率达到99%以上。提倡和鼓励单位、个人积极参加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红十字会、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6、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计划建设一个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适量储备救灾物资,保证灾害应急工作的需要。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协议储备等救灾物资储备方式。
7、规范救灾资金使用,加强减灾救灾资金投入。督促乡镇认真贯彻落实《__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__财社〔2011〕48号)要求,建立区、乡自然灾害救助经费分担机制,拓宽救灾资金筹集渠道,提升救灾资金使用效率。
1、儿童福利。进一步完善孤儿养育标准增长机制。鼓励公民收养,推进家庭寄养,加强亲属监护,提倡社会助养,促进孤残儿童回归家庭和社会。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加大有效投入,形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体系,使困境儿童的生活保障更加有力,医疗康复保障更加健全,教育保障政策更加完善,监督保护制度更加科学。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加强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有专人负责的区、乡(镇)、村(居)三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或儿童福利指导站,构建困境儿童保障“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困境儿童福利服务工作。强化社区儿童福利服务指导和组织功能,为有需求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政策咨询、履职能力培训等服务。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
2、残疾人福利。认真落实福利企业减免税等扶持政策,大力扶持福利企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相关政策,切实保护好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拓展福利企业兴办渠道,鼓励支持各种社会资本兴办福利企业,研究对残疾人集中就业的福利企业扶持政策,支持兴办小微型福利企业,多种渠道扩大残疾人就业。
3、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要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按照到2020年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总数40的目标,留足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养老服务业资金投入。要将福彩公益金留成部分的50%以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
4、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建立养老机构日常运营补贴机制;建立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补助制度;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改革。
(四)加强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各项优待抚恤政策,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推进军休管理和服务创新,建立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
1、深入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巩固双拥创建成果,2017年,力争再创省级双拥模范区“五连冠”。
2、全面落实优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优抚政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及时调整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确保其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建立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落实优抚对象医疗减免政策,推行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高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的改扩建,计划再投入1700万元,实施陵园景观及绿化提升工程,将陵园打造成__北一流褒烈育人基地。
3、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全面实行的城乡一体化安置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确保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安置率继续保持在100%。严格按照《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及省市有关安置法规政策继续做好转业士官岗位安置工作,确保安置率100%。积极动员符合参训条件的退役士兵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在保持十二五期间平均95%的参训率基础上有突破,争取达到95%以上的参训率,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复退军人问题的指示精神,以稳定为目标,扎实做好各项稳控工作,把各种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保持我区涉军群体的总体平稳。
(五)加强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
1、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自治。依法组织好城市第六、第七届社区居委会和农村第十一、第十二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进一步完善以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为基础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不断增强基层民
主自治的透明度,强化村(居)民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转变基层政府行政职能,全面推进“政社互动”,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机制,加大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力度,增强其承接社区各项事务的能力。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城乡社区依法自治率均确保100%。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以民生幸福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以居民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以满足居民多种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做到细化、精化,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承接各项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到2020年底,注册社区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18%。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加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区、乡镇、社区三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到2020年底,三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完善率达到80%。普遍建立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经费保障机制,将城乡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积极争取驻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的支持,逐步形成城乡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进一步改善城乡社区办公条件,确保每个村居办公经费每年平均不低于10万元。
4、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发展力度。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重点推动公益慈善类、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较快发展,到“十三五”末,全区登记社会组织力争达到每万人8个以上。设立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建立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机制,为社会组织扶持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机制。编制年度《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事项目录》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将政府部门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定向委托等方式转移给评估等级高、服务能力强的社会组织。不断创新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支持机制,重点围绕养老服务、心理慰藉服务、助残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救助帮困服务及其他公益服务,支持社会组织策划设计、组织实施与此相关的公益创投项目,培育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优质公益项目品牌。
5、健全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能力。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强化监事会职能,发挥好监事会作用,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机制。健全以《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为重点的社会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对社会组织业务开展、工作成效、财务状况、诚信自律等进行第三方评估。到“十三五”末60%以上社会组织获得等级评估。发挥等级评估的导向作用,将社会组织的评估等级作为政府向其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建立政府监管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完善民政、经信、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市场监督管理、公安、司法等部门分工协作的联动工作机制。将社会组织纳入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诚信档案,实施社会组织诚信公示和黑名单等制度。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和非法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组织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公共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社会组织重要信息,推进社会组织阳光运作、社务公开。完善社会公众投诉举报机制,畅通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社会组织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