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社区建设的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的功能

第1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论文关键词:齐齐哈尔 社区服务功能 健全对策

论文摘要:齐齐哈尔社区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存在着资金供给与运作方式单一、服务人员学历素质较低、“大政府、小社区”定位模式等制约因素。为此,应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多元服务主体,建立社区自组织,加强社区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并实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操作模式

一、齐齐哈尔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的制约因素分析

1.从物的冈素来看,资金供给与运作方式单一,缺乏支撑社区服务的物质基础

“社区服务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服务资源的充分供给与合理利用”lI,从中国目前礼服务实际情况来看,资金来源主要有i条渠道:一是来自政府的资金注入,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社会捐助,是来自社区服务自身产m的再投入。齐齐哈尔市的社区发展一直存在着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与服务资金短缺不足的矛盾,所需资金90%需政府投入,而自筹资金约占10%,社会捐赠因数量过于微小可忽略不计。

社区服务资金的不足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由此导致社区服务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是维系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依托严重缺乏。很多社区资金、场地、设备绝大部分来政府,供应渠道狭窄单一,尚未建立起政府投人和社区资助相结合、并逐渐转化为以社会资助为主体的资金筹措机制。在资源整合问题上,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整合手段和方法,驻社区成员单位尚未树立起“资源共享、共驻共建”12I意识。存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维系社区服务的正常开展只能以有偿、低偿服务补偿无偿服务。很多社区居委会兴办的便民利民的服务站规模较小且较为分散,各自独立,各自为阵,因场地、资金、环境、机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建立较大规模的服务实体,也没有形成多层面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闲此,社区服务严重缺乏可依托的阵地和设施而难于持续发展。

二是社区服务对象狭窄,服务内容单调,服务方式滞后,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社区服务刚起步时主要定位于公益性、福利性的对民政对象的无偿服务,目前,社区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已涵盖,大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初步形成以社会救助为基础的集家政服务、物业管理、职业中介、心理咨询、健康保健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受资金捉襟见肘的影响,齐齐哈尔的社区服务以社会福利为主,以街道居委会辖区内的孤、老、残、困、荣誉军人等群体为扶贫济助残帮老特定对象,服务方式还仅留在传统的“好人好事”等传统形式,对于社区居民的社区养老、劳动再就业、社会和医疗保险、医疗保健社会化、小区环境、法律咨询、教育培训等更高层次的服务要求则难以满足。

2.从人的因素来看,社区服务人员学历素质较低、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志愿服务发展不足

除了资金供给等物质资源之外,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动员机制也是社区服务得以运转的重要条件。中国各地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以兼职人员为主体、以志愿者为基础的礼区服务队伍”。从齐齐哈尔市社区服务的专兼职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受过大学教育的寥寥无几,几乎没有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绝大部分服务人员是下岗的中年人、待业的年轻人以及刚退休的老年人,“老大妈”形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受自身能力和素质等主观条件的限制,社区服务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只能是以劳务付出为主的简单体力劳动,更高层次的残疾人服务、弱智儿童康复训练、行为偏差者矫正、精神康复者辅导、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关注等专业性、智力型服务内容往往难以开展,而上述服务对于改薄和提高居民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维护礼区秩序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社区志愿者是自愿向社区个人或机构提供经常性无偿服务的人员,公益性、非营利性、自愿性、经常性和服务对象的专门性是志愿活动的基本特征…。齐齐哈尔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尚处于萌芽阶段,以大学生为主要来源,尚未形成组织化、制度化的模式与机制。

3.从社区服务的管理要素来看,“大政府、小社区”的定位

依然存在,尚处在“政府主导”的社区服务发展状态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应按照“大福利、大服务政府管,小福利、小服务社区管”的方针和政社分开的原则,把政府和社区各自的职能划分清楚。但在齐齐哈尔社区服务中仍然存在着政社不分甚至包办社区服务的倾向。社区服务中的政府行为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政府仍同于政社不分的旧习管了不该管的事;二是政府将本该自己管的事,拱手让给了社区,区、街、社区居委会i个层面也未能构成上下串联、左右并联的服务网络,无法取得项目你缺我补、救助一呼百应的效果和集约化服务的规模效应,由此导致的后果是:

第一,“大政府,小社”使社区服务功能定位不准,相关政策滞后。在工作任务上没有将社区服务详细划分,在社区服务宏观政策制定上缺乏分类指导,政府和社区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包揽了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从而削弱了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引导、规划、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上的功能发挥,工作取向出现混淆,影响了礼区服务整体效益的发挥。

第二,规划协调不够。社区服务是众多服务行业的集合,涉及工商、劳动、土地、城建等多个管理部门,各部门对社区服务认识不同,_T作重点不同,缺乏统筹规划与协调,没有形成社区服务发展的整体合力。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目前礼区服务业兴办主体单一,服务层次不同,服务质量缺乏保障,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社区新型服务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社区单位后勤化服务进程缓慢,社区服务资源整合欠缺,一些服务和活动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二、健全齐齐哈尔社区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

首先,整合社区资源,树立“大社区服务”意识,实现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弥补礼区服务资金投入的不足。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原则在我市社区创建中尚未得到具体体现,驻社区单位、企业缺乏社区参与意识和参与行动,使一些设施和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这部分资源得到合理蒯配,将会有效弥补社Ⅸ服务资金投入的不足。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存社区服务中的主导作,渊动各种主体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服务新机制。政府在加强对社区服务的组织领导、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的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食堂、浴池等内部服务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文物古迹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解决社区服务资源紧缺问题,同时坚持互利互惠,使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分享建设成果,解决自身的部分需求,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

其次,建立社区自组织,形成社区服务的整体合力。应支持社区成立形式多样的各类组织并积极开展活动,使居民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社区服务白组织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社区福利类。如社区托老所、社区敬老院、社区公共活动场馆、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社区公益服务站等从事社区公益事业的自发组织。二是维护权益类。如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社区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社区环境保护协会等自发组织。_=是志愿类。如社区志愿者和义工组织。四是社区服务类。如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服务和为社区广大居民生活便利提供低偿服务的便民利民组织。社会自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承担许多政府不能承担的服务功能,在发展社区民主、社区互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工作专业化、整合社区资源、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2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 知识不对称 知识共享 区域 路径

1 引言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这一过程中,创新产出本身的不稳定性促成创新能力内化,但内化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有其必然的局限性。相较而言,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通过内化到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可以在区域环境下通过知识共享更多地获得已有技术创新的使用经验,避免纯粹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创新知识的浪费,并与区域多主体R&D结合,从而进一步积累新的创新能力,形成多主体创新能力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区域拥有的知识,是以创新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能力集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克服区域内知识不对称为前提,以区域内多主体知识共享为关键职称论文。

2 区域知识不对称及其原因

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受制于区域创新主体的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是指创新主体截面知识容量,决定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跨学科融合能力。知识深度是指创新主体特定领域知识的精深程度,反映创新主体专业知识质量,决定创新的先进程度。现代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要求主体知识宽度与深度的结合。现代知识的大容量及高频次更新加剧了个体创新者实现这一结合的难度。多主体知识共享一方面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进一步扩展知识深度与宽度,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个体应更多参与到区域知识共享中,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及其个体创新绩效。这样可以克服个体知识的局限性。知识共享过程比电子或书面形式记录或整理的过程对创新能力提高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区域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不对称现象。知识不对称是指知识在创新主体问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其关系如图1所示:

2.1 知识源、形成轨迹及知识主体特征

这包括:①知识源的多元性。知识的核心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个体在搜寻、获得、解析、整理、扩散知识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带有个体情境化特征,也就是说,即使相同知识源也会因个体内在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的不同而变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不同知识源。何况现实中的知识源形式又有多元倾向。②知识形成轨迹的影响。个体知识深化过程会受到个体思维惯式、知识背景、成长履历等影响。任何时点上创新知识的位势均由其所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其现有位势又限制了其在静态时点上对知识进一步遴选的方式和范围。③知识主体势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从而决定了自己现有时点的知识存量,由于不可能存在位势完全一样的知识主体,势差必然存在。势差虽是知识交流的基础,但势差过大同样也会造成知识传播的障碍,从而加剧知识不对称。

2.2 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

隐性知识是创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产品的排他性使其更重视隐性创新知识的积累。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其多由实践中获得、需要借助于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模仿、操作、共同经历等活动来学习和共享。它虽然具有同一主体时序积累的能力(也就是内生性),但却缺乏跨越主体或空间的能力(也就是空间粘性)。隐性知识的内生性及空间粘性加剧了知识的不对称性。

2.3 信任程度差异

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的效率和传播成本,从而作用于知识不对称,如图2所示:

包括:①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成本。知识主体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群,人的知识是在外部获取、互动交流中不断积累的,而外部获取及互动与这一过程所发生的搜寻成本和获取成本将受到当事主体相互信任程度影响。从而主体信任程度差异会导致知识不对称。②信任程度差异影响传播效率。显性知识传递过程中可以市场及价格机制达成(如产品创新知识),但由于其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其合约的达成及履行仍有赖于信任程度。对于隐性知识来说,由于其创造和传播不容易被发现(如过程创新知识),其产权归属又很难界定,由此价格和市场不起作用或较少起作用,这时主体间信任程度对知识传播效率起决定作用。由上,形成基于信任程度差异的知识不对称。

2.4 信息不对称

知识多来自于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知识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①信息提供源不足。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市场价格难以确知,由此造成信息交易困难,常出现信息产品的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现象,从而影响信息供给市场,造成信息提供源不足。②信息失真。信息主体处理不当、信息载体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都会使得信息失真。

3 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知识的搜寻、获得、发展、扩散和交流。这一系列过程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和特定区域内的个体(创新主体)经历,同时取决于区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知识共享正是基于创新能力建设的必然性及克服知识不对称现象提出的。有效的知识共享可加速知识在区域内的流动与综合,促进知识创新,并构建属于区域自身特征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社会化进程。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基于更换主体的区域过去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

区域创新活动是高强度知识互动的过程,创新活动中会大量沉淀知识,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对创新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再利用在更换主体情况下将更有意义。知识共享显然有利于更换主体的创新知识再利用。区域创新活动包括成功的创新活动和不成功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创新可以价格和市场机制为主进行知识共享。在成功的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再利用显得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知识的标准化及共享显得更有动力。这种成功的创新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储于创新个体,而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可通过价格及市场机制获得共享结果。而在不成功创新过程中,由于创新结果的失败而往往让创新者缺少动力整理创新活动沉淀下来的知识,基于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更无从谈起。而事实上由于创新的失败也使得创新成果很难标准化并以市场或价格机制得以流动。这种散乱而非标准化的知识中不乏经验、教训及对下一阶段成功创新的暗示,因此这里的具体操作路径包括:①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促使其他创新主体关注失败创新的过程及经验;②加强区域内的人际沟通及合作的可能性,如网上创新论坛,各种创新协会及俱乐部,加强失败创新经验分享,从而事实上推进更换知识(创新)主体,达到知识有效再利用的目的;③对知识的标准化整理也很关键,这里更强调对失败创新过程的整理与反思;④通过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代际的传、帮、带,私人关系的沟通,家庭式的创新习惯沿袭等非正式的方式起到更换创新主体,进行区域过去创新活动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的目的。以上这些路径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的研发活动,又可防止创新知识老化而失去市场及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类知识也成为区域特色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基于地方技术标准建设的知识共享

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意义重大。由于技术标准及其评估对企业来说都是外生的,因此通过超越企业边界的区域知识分享过程可使单个企业(创新个体)通过能动性地参与相关领域标准环境机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获得超额创新利润。由于技术标准的创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技术,迁回生产方式及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更加剧了这些技术的分散程度,由此,技术研发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标准确定之前的知识共享是必要和必须的。涉及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进程的知识共享可通过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①在行业广泛技术知识分享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进程,为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圈定范围;②吸引其他创新者参与到创新主体创新技术轨迹中来,由此形成规模化的既得利益群,从而壮大技术标准潜在势力范围,为未来技术标准制定赢得发言权,并诱致更多主体在较高创新平台上参与创新活动。区域创新能力培养有别于线性的管理方式,地方技术标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跳跃平台,地方技术标准的达成可增加区域集体创新资源,为提高区域创新存量和流量做出贡献。

3.3 基于区域软技术获取的知识共享

软技术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集成体现。软技术指区域以管理活动为主体,综合运用人的知识、经验、思维创新等现代科技成果(智能技术)和程序、规章、制度等(软件化信息),并且倾向于借助物质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区域技术群落。它的目的是寻求诸多系统要素的合理规划、组织、协调(包括人际关系)与有效控制,使系统要素从无序(或低序)向有序(或高序)转化,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或社会效果。区域知识层级可分为个人知识、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及区域知识。不同层级知识具有不同特征。其中个人知识宽度及深度受个体精力及寿命等限制,并且其内嵌性也小些,可通过个体流动而获得知识的移动,这种内嵌性的缺乏使其难以形成区域竞争力的依托。区域知识由于主体多元而具有较优的宽度及深度,其内嵌性更强,因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但这一过程需要区域软技术的整合才能转化为区域创新能力,具体路径如图3所示:

这样,个人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可上升为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和区域知识。随着层级演变,知识的内嵌性愈强,知识宽度与深度也随之提高。在这一知识共享过程中,区域通过柔性及弹性管理可有序地形成区域特色的规程从而形成区域软技术,区域软技术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性。软技术培养使区域范围内各主体可以集区域范围能力之大成,降低磨擦成本和搜寻时间,有效配置区域资源,适应创新项目对团队和集体智慧的要求,为区域内各主体协同开展创新提供快速通道。区域软技术建设符合能力的立体系统性特征,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短板效应,从而为形成区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然,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也正向作用于区域软技术,而区域软技术的丰富通过知识共享作用于区域知识,继而作用于组织知识,最终也丰富了团体知识及个人知识,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良性循环体系。区域软技术具有历时长、投入多、收效慢、难度大、风险高、外部性强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具体路径包括:①政府投资的地方文献整理,总结地方文化、风俗及具有地方特征的技术工艺出处及渊源,做好公益性知识平台的储备从而克服区域软技术历时长、投人多、收效慢的非市场性特征;②产业链条的区域有效延展及升级,实现对软技术的挖掘,包括对现有特色地方产业的深度再挖掘及精细度的再追寻培养,从而在此过程中细化地方软技术与区域生产力的匹配。③共性技术平台的搭建、展会、报告等经验的总结,最初的建设多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引导,随着区域环境建设及创新主体意识的增强,政府将以营造创新营利点方式逐步退出而使其蜕变为市场行为。

3.4 基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的知识共享

创新是金融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金融资本支持,现代经济体中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常常被分割开来。缺少适当的融资资源是创新可能性与高密度尝试的主要障碍。而两者之间的知识不对称将会影响两者配置效率。知识共享可以两种渠道作用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①关系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小企业与其投资人之间。关系融资是在难以合约化状态下提供融资的一种方式,常常发生在有关融资的信息和知识无法标准化的情况下。如知识共享使纽约的珠宝商(Jewish orthodox SECT)在融资时可不签订任何协议。关系融资中资本方可通过知识共享了解或更细致地了解到创新产出前景。区域内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的知识共享可以避免金融资本甄选创新时的逆向选择问题’。这里,关系融资网络中结点本身及之间拥有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及其反复的巩固加强等正是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具体路径表现在:最初创新主体(如企业)通过购买长期的含有佣金的隐性合同,使其与投资人及时快速建立紧密关系。随着关系时间长度和范围的扩展,投资人更好地理解和监督创新主体,较大程度实现知识共享,从而保证创新主体在未来获得最优的资本配置,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效率、减少创新成本。②间接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大中型企业与银行之间。同时,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企业无论在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市场开拓能力、人员素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这样地区的小企业也可优先考虑知识共享基础上的银行贷款。这样的区域银企知识共享无疑有助于银行获得更真实信息与知识,从而更有效辅助企业在有高盈利前景的生产和研发活动中获得超额创新收益,促进银企更紧密联系,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4 结语

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可有效降低区域发展成本,实质上减少对他国技术的路径依赖,帮助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完成创新能力自身建设的有效过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常常有大量的知识涌现,同时也常常需要利用大量的知识。在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互动转化过程中,知识共享是两者的天然纽带。区域内知识源及知识主体的多元性、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信任程度差异、信息不对称等造成区域知识不对称,从而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效率。如何进行区域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在过去区域创新活动中、地方技术标准建设中、区域软技术获取中及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拟合配置中的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Prencipe A. Breadth and depth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lies in com-plex product systems: The case of the aircraft engine control system.Research Policy, 2000,29(7/8):895-911

[2] Spencer J W. Firms' knowledge-sharing stralegles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sysl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B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24(3):217-233

[3]Davenport T D, Prusak L.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know. Harvard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0

[4] Nieto M, Quevedo P. Absorptive capacity,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innovative effort. Technovalion, 2005,25(10):1141-1157

[5]Majchrzak A, Cooper L P, Neece O E. Knowledge reuse for innova-

tion. Management Science, 2004,50(2):174-188.

[6]门熙新,黄擎明软科学与软技术导论,软科学,1992(3):1-5

[7] Savignac F.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on innovation: Whatcan be leanaed from a direct measure?. [2010 -06 -28]. banque france, ft

第3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首批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外界普遍认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制度创新,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自贸区建设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建设一个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具有国际水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加强和完善风险管控,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上海自贸区建设是全球贸易体系重构下中国的战略选择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之间通过谈判或磋商达成协议,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最终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作为经济一体化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有区别地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的商业政策,即在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壁垒,但对非成员国仍保留各自贸易限制。

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来看,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优点是明显的。自由贸易区对实行出口导向战略(export-led trade policies),推动出口的增加,吸引外资,增加外汇收入,推进工业发展有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区可以作为市场经济的实验室,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公司通过与外国公司的接触与联系,可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而对区外的公司产生影响;自由贸易区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自由贸易区对于保持和促进当地的经济活力,维护经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1]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对国际多边投资规则新体系的积极回应。世界经济体制的建构,始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并相继成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密尔,都意识到自由贸易对一国及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但在贸易实践中,又有许多阻碍自由贸易的障碍,因此在二战以后,国际社会一直力图通过国家和地区间的协调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被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以WTO为主的多边贸易体系。至2008年,全球优惠贸易协定的数量将至少达到365个。这种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区域贸易协定大量涌现的经济现象被许多学者称为“新区域主义”。[2]

2008年以来持续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体产生了重大变动,并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其中尤以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的变化为核心。在此背景下,《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自贸谈判陆续展开,标志着新一轮国际多边投资规则体系进入“重构”过程。面对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的改变,中国很可能将面临严峻的“二次入世”危险。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主动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向前发展,是中国在贸易领域享有主导权的最优选择。

二、上海自贸区改革的前期基础和框架体系

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方案确定了自贸区改革的五大内容,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投资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建设的制度保障五大功能,同时包括了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社会这6大领域及23个具体改革领域。

中央设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既是看中了上海得天独厚的基础设施条件,也是肯定了上海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期基础和决心。首先,前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自由贸易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从地域看,国务院划定的上海自贸区,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十几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经历了考察与研讨、论证与规划、协调与建设、使用与评价等多个阶段,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以洋山深水港区为标志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效果显著。资料显示,目前这一区域贸易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以上,上海港已连续两年蝉联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3]上海港已是世界第一大货运港、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是东北亚地区集装箱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其次,自贸区建设也打通了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建设的“要素”渠道。自由贸易区是一个集航运、金融、技术和信息于一体的综合资源配置中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自由贸易区通常都以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为依托,通过规范、透明、高效的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上海自2009年通过“打造”四个中心战略,积聚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金融体系和现代贸易体系,这为自由贸易区发展提供了要素性的有利条件,同时为自贸区内整合和开拓多要素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再次,自贸区建设更是深化了上海近年来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症痼疾、突破政府自身利益固化藩篱的改革方向。建立高度集中全面控制的全能型政府,还是建立调控适度行为规范的效能型政府,这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发展中遇到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在我国的建立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就政府的有效性来说,以政府全面垄断为特征的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从其建立起就逐步暴露出它违背社会生产力发展、窒息社会经济主体经济活力与创造性等方面的弊端。近年来,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积极把改革等各项工作放在全国大局中加以谋划,率先开展营改增、房产税等改革试点,为在其他地区的实施推广提供了借鉴。此次改革中,上海地方政府又一次拿自己“开刀”,真正把“下放审批权”、“改审批为备案”落实到制度层面,改变了掌握审批权力的政府部门长久形成的一套话语体系和利益链条,为打造“有限政府”提供了一个更为透明化、法制化与决策民主的“样本”。

三、上海自贸区改革与城市发展中的“三重红利”

(一)第一重红利――金融投资管理模式变革

自贸试验区政策获批的第一重红利将首先体现在金融资本领域。随着3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进入了一个资本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时期,而且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为资本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舞台。自由贸易区的获批,使得上海的资本集聚和市场开放效能在短期得以集中释放,这对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自贸区改革的制度框架中,金融创新无疑是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内容。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中,对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表述内容涉及到了“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实验区内对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试;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允许在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和服务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放心保)业务”等。这些制度的改革涉及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等困扰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这将实现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第二重红利――服务业的扩大开放红利

通过自贸区内金融市场改革,把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第二重红利,且意义更大。以金融改革为支点,通过简政放权降低交易成本,营造各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环境,为未来加入高标准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提供经验,以开放推动改革。这对推动上海经济中长期发展,特别是培育现代服务业有巨大裨益。

现代服务业的跨部门创新和我国当前政府行业管理的“部门化”之间形成了严重冲突。从政府职能的执行效率角度出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边界必须是清晰的,也就是说权力边界必须要具有刚性,否则就会出现责任不清,操作难以落实的困境。从产业创新模式看,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明显不同,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往往是业务模式的创新,而业务模式创新又主要发生于服务业与其他行业交叉的领域。我国政府推行的以“审批制”为特点的行业准入和实行行业归口管理的制度,其优点就是政府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管制措施以及给予各种扶持政策;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对行业的管理权限有可能被无限放大,政府的刚性和低效率也会传导到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中去。另外,按斯蒂格勒提出的“俘虏理论”,如果一个政府部门只针对一个或几个特点产业,则政府部门很容易被该产业所“俘虏”,从而异化为产业资本家的代言人。

上海自贸区实施的“负面清单”和对民营、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解决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平等竞争的问题;同时逐步减少行业归口性设置,增加内部协调、对外协调、制定标准、监督行业运营规范的职能处室,切断政府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利益纠葛,为营造现代服务业的宏观政策环境、推动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三)第三重红利――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红利

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最大红利还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推动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推出的救市措施,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业已存在的经济问题,反而加剧了经济风险,并有可能引发全面的社会、政治风险。“中国的经济问题是居民消费率过低的问题,它源自分配不公,这涉及的是政府、资方和劳方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政府角色调整滞后,造成政府失灵及其导致的市场失效。”[4]中国走出危机、避免新危机的根本路径,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配套推进国企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完成公共政策的社会转向,尽快构筑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十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一届政府上台后的第一要务就是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通过开放倒逼改革,努力实现制度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自贸区建设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大好契机。

第4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我国社会组织的生成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高校体育舞蹈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镇园林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Ⅲ柴油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纸副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氯碱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题餐厅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防刺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村镇银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水利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师个人网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1]张大明.“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J].社团管理研究,2012,(9).

[12]文汇报.1+5+x模式:以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EB/OL]. .

[16]罗丽娟.枢纽型社会组织名单出炉7社会组织入选[N]南方日报,2014-06-11(07).

[17]杨丽.“枢纽型”社会组织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学会,2012,(2).

[18]李璐.分类负责模式: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2,(3).

[19]尹志刚,李泓.关于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6).

第5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幼儿的手工制作主要有折纸、粘贴等形式,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的过程,也是启发幼儿创造性思考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将抽象思维与具体环境相结合,进行积极的手工制作。

在开展折纸活动时,应先把教室布置成与其相应的环境,如各色小花、小飞机飞在空中等。这样,才会使幼儿乐于参与活动,并把自己的创设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动手兴趣。还要让幼儿与操作材料充分接触,幼儿的手工制作兴趣、意图,很多时候是在不断接触材料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在活动中要多增加幼儿与材料接触的机会,或让幼儿在手工制作前看一看,摸一摸,让幼儿感知它们的不同,从而培养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使幼儿产生创作灵感的火花。

手工创作不是在说教中让幼儿明确创作意图,而是在玩耍与欣赏中明确制作意图。手工制作的意图需要由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在开展游戏或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使幼儿明白制作的意图。例如,树叶拼贴小动物可以和《美的秋天》相结合,让幼儿说说秋天的景色,特别是落叶的情景,谈谈叶子的形状,也可以与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秋天的野外捡树叶美化环境等,让触觉、嗅觉相结合。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其养成浓厚的兴趣。

孩子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是手工制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的年龄特点,有选择的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2、提供练习的机会,训练手的灵活性。对于幼儿来说,特别是小班的幼儿,手还不是很灵活。教师就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训练时不要操之过急,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部分到整体,由分到合的过程。帮助幼儿正确地掌握每一种动作的要领。让幼儿先分部掌握再进行整体练习,幼儿就可以掌握系列动作之间的关联与协调。如搞剪纸时,需要分别练习剪直线、曲线、折线等各种形状,还要目测沿轮廓剪和折纸剪。教师要注意幼儿练习时间先密后疏,分部时间短,整体时间长些。

3、引导幼儿将手工与绘画相结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做中添加绘画,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幼儿对于手工制作的兴趣,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作能力。幼儿用纸盒制作了“电视机”后,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开关,为作品装饰、增色,这样就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

4,将幼儿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把手工制作富于趣味教育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玩,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游戏与教育的双重目的。如在一次“化妆晚会”的活动中,我用做游戏的口吻:“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服装秀,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须穿上自己制作的衣服上台表演,你们愿意吗?同时,我们要比一比谁做的最有特色,好不好?”话刚说完,幼儿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有的说:“我要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有的说:“我要做一条好看的围脖!”……这样幼儿的兴趣就像水被蒸发到了沸点一样,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手工制作中。

第6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丘陵区城市;防洪;生态建设;城市水景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类创造的财富和人类自身都越来越紧密地向城市集中,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和水患可能给城市造成的灾难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和探讨城市河道的建设,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都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当前河道的功能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防洪,人们对河道的生态作用和城市景观都有了新的要求,因而建设防洪、生态、景观型河道势在必行。[1]

1 河道的功能

1.1 防洪

河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洪。在开展河道工程建设之前,应当研究各条河流、工程区域每个河段的自然特征和保护对象,搞清楚为什么要采取工程措施、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能起到什么作用,然后再去考虑有哪些技术手段。

我国的丘陵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丘陵区河道的自然特征主要为河道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历时短,水位变幅大而冲击力强。丘陵区城市河道既需满足行洪排涝的要求,也必须充分考虑水域的观赏性。其次应明确各条河道的主要功能。河道工程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行洪、排涝、蓄水、输水、航运、养殖和生态景观等,每条河道都应当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什么是主要功能,有哪些综合利用功能,应当如何来实现这些功能。

1.2生态建设

以生态修复为目标的河道建设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渴望见到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生态河道。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在水环境治理上加大了力度,自然生态型河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然生态型河道的基本特征:河岸线自然,富于变化;河道的横断面宽窄不一;河道有冲有淤;坡度有缓有急;在不同河段,均有与之相适应的植物、动物的生存。

1.3 城市水景观

以景观建设带动滨河开发也是最近许多城市河道建设的重点之一。在河道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快集水资源综合调度、城市水观景、内河游艇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水系建设,从而带动中小河道整治和加快沿岸绿化景观建设,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目标。可以选择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人文历史景观丰富的河段启动景建设和旅游开发,并在市区形成中心水环。

2 阜新市城市河道景观建设

2.1总体规划

根据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阜新市城市防洪规划要求,细河城市段除满足防洪除涝功能要求外,还要有美化城区,净化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观赏、休闲、游乐场所的功能。细河城市段综合整治河道梯级橡胶坝群的布置,按城区河道的趋势流态,在保持河道整治线平滑顺畅和河床地质条件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橡胶坝坝址、库区水面与跨河建筑物和两岸市政建筑有机结合。根据河道比降、橡胶坝蓄水水深、计算库区回水长度、确定橡胶坝间距,使城区河道有连续带状水面。[2]

2.2工程概况

阜新市细河城市段综合整治工程位于细河干流阜新市城市段,上游起阿金歹公路桥,下游至城市出口的氟化学总厂,全段长26.3km,是阜新市城市建设和城市防洪重点工程,本工程从2000年开始,陆续建设橡胶坝8座,建立城区带状水面,长8.61km,宽128~164m,水面面积128.47hm2,蓄水160.60万m3,成为城市规模最大的美化、靓化工程,对美化城区、净化城市环境起到很大作用,其中细河阜新市城市中心段2005年获建设部颁发的“人居环境奖”,自橡胶坝蓄水运行后,已形成此橡胶坝蓄水带状水面为纽带的城市中心风景区。

橡胶坝采用充水枕式,双锚线楔块挤压锚固。根据流域降水特征,确定橡胶坝用水设计保证率75%,在干旱年份和枯水期,利用城区煤矿矿井硫矸排弃水初级处理和城市污废水处理后中水回用,补充库区水体。按城市防洪要求,其充坝时间为2~3小时,坍坝时间为1~2小时,以满足防洪泄洪的要求。

2.3 经验与教训

细河城市河道自综合整治后,为美化城区改善城市环境起到巨大作用,提高了城市品位,细河城市中心段两岸土地明显增值。对城市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自建后运行以来,工程运行状态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河道淤积

自橡胶坝群全部蓄水后,没有发生较大的洪水,在洪期由于橡胶坝库区蓄滞作用明显,基本没有塌坝,洪水中推移质全部淤积在库区内,河床明显抬高,直按影响河道行洪能力。

2)冻胀损坏严重

由于橡胶坝库区冬季蓄水,库区两侧堤防含水量较高,冻胀量较大,蓄水位以上堤坡护坡石冻胀大面积向上推移破损。

3) 防冲海漫局部沉陷

由于橡胶坝面小水流溢时,海漫被小水流淘刷,局部塌陷,促使坝面溢流集中冲刷,形成较大冲刷坑,影响消力池和坝基稳定安全。

4)补救方案

针对主河槽淤积,主要采取机械清淤和利用洪水冲刷相结合的方法;对库内水位变化区,在护坡石底部和堤肩部位增加换填体厚度,并结合严冬季节破冰等措施,防止护坡石冻胀位移、破损;对海漫淘刷塌陷部位,增加反滤层和抛石厚度,使其充填料厚度达到冲刷稳定深度。

3 丘陵区城市河道景观建设意见

3.1防洪建设

丘陵区城市防洪工程应全面考虑,决不能因局部问题影响主体,要统一安排。各部门相互配合、综合治理、抓住重点、分期分段逐步解决。目前河道防洪治理的主要原则有:

1)加强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的质量体系管理

2)建立健全建设管理体制

3)建设管理法制化是保证工程效益的重要手段

3.2生态建设

人类社会的进步标志应该是生态、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同步发展。作为水的输送体,河道能否保持良好的生态发展状况,客观上将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生态护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大力提倡和推行的一种生态型的护岸结构形式。生态型护坡是在满足防洪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构筑能透水透气、生长植物的生态防护平台。生态护坡建设中可采用土工材料绿化网或生态混凝土。其设计考虑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降到最小。另外在河堤上适当植草、花、灌木与水土保持涵养林,用于防止水土流失、削减噪音、滞尘净化、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一些专家最近提出了“利用好洪水效益”的全新观点,建议利用好洪水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冲刷河槽。努力改善城市河道的水质等也是促进城市河道生态发展的有效途径。[3]

3.3城市水景观建设

水是城市的灵性所在,水是河流的生命。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原则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要使景观设计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作为我们设计时的指南。

1)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对河道(河流)的汇水范围,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使用、对重大水利和工程设施进行环境评价、协调城市岸线和土地使用、特别是要控制城市用地对河道的侵占、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要做好污水截流和市政设施配套等。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是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保障。

2)多目标兼顾原则城市河道治理不单纯是解决一个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娱乐机会,提高滨河地区土地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以满足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要求。

3)生态设计原则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自然美学原则保持自然线形,强调植物造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鼓励平易质朴,反对铺张奢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5)文化保护原则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新形象。[4]

4 结论

利用防洪河道构筑水景观是城市环境建设中节约用地和资源合理利用的举措,符合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理念,通过对阜新市城市河道景观的建设推知,丘陵区城市防洪河道景观功能建设是十分可行与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雪 田涛 杨建英等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综述《中国水土保持学》2008

[2] 阜新市城市防洪规划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1

第7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内容摘要: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我国西南部诸多地区划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要在这些地区实现战略转型的目标,政府与民众是两个同样重要的行为主体,全民性的生态环境文化构建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藏族神话故事中蕴含的生态环保价值观,指出应对其发掘利用,以对推动西南地区主体功能区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环保价值观 西南地区 主体功能区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我国西南部的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区、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等被划入限制开发区,而四川的卧龙、蜂桶寨、贡嘎山,云南的白马雪山、泸沽湖、碧塔海,青藏高原的墨脱、察隅、羌塘、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皆划入了禁止开发区。这两类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无一例外是“生态功能”。因此,当地经济发展的模式将由追赶式发展战略逐渐向协调式发展战略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其区域发展建设的重点工作。

要实现战略转型的目标,各级政府与各族民众是两个同样重要的行为主体,政府强势主导与民众积极参与,二者不可缺一。在其中,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将起到主导作用,同时,进行全民性的生态环境文化建设,使生态保护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地理位置来看,西南地区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藏族聚居区。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即传说中的神的故事。它是基于“万物有灵”的心理基础,一般是为了对自然或者社会现象等作出的合理的解释,或者是表达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愿望。藏族神话中关于大自然演化、人类起源、劳动生产等故事以鲜活的形象、生动的情节把藏民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代代相传。发掘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保价值观,使其成为建设生态功能区的思想先导,对于保持西南地区的平稳、快速发展,贯彻落实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增进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拟对藏族神话蕴含的环保价值观作一探讨,期冀能够有助于生态环境文化构建,有利于西南地区生态功能区建设。

藏族神话故事蕴含的生态环保价值观

(一)关于大自然的神话充溢着对自然物的敬畏与珍爱之情

1.神话传说中对神山的敬畏与依赖充分体现了藏民的价值观。藏族居住之地基本上都有神山。如古代藏民称念青唐古拉山、雅拉香波山、阿尼玛卿山等九座大山为“九大神山”;而现代人则称冈仁波钦山、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和尕朵觉卧山为“四大神山”。各地藏民又奉祀有小地域性神山,如在苯教流行的冕宁等地,每个藏民家族都有自己的菩萨山。但凡神山都有护佑或教诫自己子民为内容的神话传说,这些充分体现了藏民敬畏与依赖神山的价值观。在神话世界中,九大神山是宇宙造化之神。被誉为“众山神之父”的念青唐古拉山神是一位战无不胜的护法神。他带领着360位神将日夜护佑着青藏高原。木里藏民传颂说:贡嘎山的夏朗多吉、仙乃日、央迈勇三座山峰是父母同胞的三兄弟,分别是汉族、藏族、彝族的祖先。他们拔地顶天,用冰雪之源润育着各族儿孙生存发展的大地,激励着凉山各兄弟民族世代团结,共谋发展。

2.神话传说体现了藏族民众对地理环境和生态学的认知。“长寿五仙女”的故事最典型地体现了藏民神山崇拜和环境生态学的认知。传说在远古时期,喜马拉雅山区低处是一片大海,岸上林丰草茂,鸟兽和谐。后来,一头巨大的五首毒龙搅起万丈海浪,生灵涂炭。危难时刻天上飞来五位仙女,降服毒龙拯救了众生,还变成五座神山永远护佑人间,人称“长寿五仙女”。翠颜仙女是珠穆朗玛峰的主神,她掌管人间的“先知神通”;吉寿仙女掌管人间福寿;贞慧仙女执掌人间农田耕作;施仁仙女执掌人间畜牧生产;冠咏仙女掌管人间财宝。这些神话既歌颂了山神们护佑人间的功德,也透露出藏族先民对生态环境重要性和物物相关律的认知,宣示了雪峰、冰川、草原、森林护国佑民安居乐业的重大影响,肯定了神山“主管”、“善惠”、“施仁”等多种生态功能。特别是他们称世界水塔珠穆朗玛峰女神为“先知神通”,这里所透露出的地理环境学科学认知令人惊叹,显见藏族先民已经感觉到该山峰的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变化的预示作用(先知)。这与现代人视冰川融化、雪线后退为生态恶化的先兆是同样的科学生态认识。

3.藏族神话中对水的生命人格联想也有着让人感动的精神认同。在藏区,诸多关于圣湖、圣泉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藏民对水的尊重与崇拜。如藏民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为天湖。天湖周围有浴门、十万经石及德性石孔等无数圣迹。据传说,湖畔的圣迹德性石孔可容人伸头进去,只有道德品性高尚之人,头才能够随意伸进伸出;若德性欠佳者的头则只准进不准出。又如阿里地区的玛旁雍错号称永恒不败之湖,传说这是古代国王木崩在布施穷人的十二年间的淘米水汇聚而成的。另外,相传琼结县青瓦达孜山下的泉水是五世达赖的神魂水,称旁边杨树名为“次仁珠杰”,是五世达赖的神魂树;藏北的当惹雍错是著名的本波教圣湖,据说她能化身为十万神女;拉木拉错据说是护法女神班典拉姆的寄魂湖。这些神话都以润物无声的功效教育着代代儿孙,勉励人们行善积德,能够促进民族的发展。

(二)关于世界形成的神话颂扬动物开天辟地、创造万物

探索世界的本源是古往今来的重要哲学命题。西方人说是上帝创造世界,汉族说是王开天辟地,彝族说是天神用铁叉把天撬上去,把地掀下来,而藏族却认为:大鹏把天撑高空,巨龟分开阴阳界。而且,神话《十个神鸟蛋》说:一只神鸟下了十个蛋。三个飞到天上,变成太阳、月亮和星星;三个飞到中间,变成白云、高山和树木;三个飞到地上,变成水、土壤和岩石;最后那个蛋在天上、空中、地上飞来飞去,变成了人。汉族、彝族和西方人宣扬的是人或人格神开辟了天地,而藏民却把劳动创造世界的伟大成果归功于并非人类的大鹏鸟、巨龟等。但显而易见的是,各民族的祖先在很早就已经朦胧的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世界”的原理。

(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体现了对生态学规律的认识

藏区传说,在远古时期,一只猕猴受观音菩萨指点与罗刹女结合,生下六只小猴。三年后繁衍成五百只,吃尽林中果实,猴群难以生存。观音菩萨从须弥山取来青稞、小麦、荞子等播种于大地,众猴才有了充足的食物,渐渐才能直立行走,产生语言,最终变成了人。他们开沟引水,垦荒种粮,营建房屋,逐渐进入阶级社会,有了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出现君臣之别。又冕宁和爱乡藏族传说他们家族的始祖没有娘,是吃牦牛奶长大的,故在佛龛上供奉牦牛角、毛、尾等;庙顶伍氏供奉独角野人象。还有,石棉藏族传说鸟与猴结合产下人类拉古策,他又与白石融为一体。甘洛藏族尔苏人也认为杜鹃是神鸟,是祖先。

以上神话不仅颂扬了动物创造世界、创造人的功绩,还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知识:

人是自然界长期运动发展的产物。世间万物的形成是物质运动“飞”、“飞来飞去”的结果。视鸟类、猴类为人类祖先,肯定了人与动物的亲缘关系,否定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认识到人类是由低等生物鸟类、猴(哺乳动物)简单生命进化而来。藏族神话中把众多动物奉为人类祖先,看似荒诞,但鸟类、猴(哺乳动物)等的确是简单生命到人进化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这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吻合。认识到物质世界的发展有一个从无机到有机的过程。说日月、山水、树木等构成“蛋变人”的物质环境,且先于“蛋变成人”。对生态学中的定额负载律已有朦胧认识。认识到地理环境、特定生态系统(如某树林)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若人口(猴群)过多、消耗资源过度,则难以为生。人类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走保护生态、创造财富以求生存发展之路。

(四)歌颂动物为人类勇于奉献的神话体现感恩之情

木里藏族传说,古生大火灾,一群鸽子冒火抢救粮食,烧红双脚熏红眼,没有抢出粮食种。于是它们不辞艰险,飞到、印度、南京等地,“转了一个大圆圈”,啄回青稞、苞谷、稻谷等九种粮食种。还有阿初王子盗取蛇王的青稞种,被蛇王变成狗的故事;以及《斯巴宰牛歌》中说斯巴宰杀小牛,牛头变成高耸的山峰,牛尾变成浓郁的森林。而正是鸽子、狗、小牛用生命和肉体的奉献,换得人类生存的良好环境,才换来“青稞香,青稞甜,青稞糌巴甜又香;煮黄酒,烤白酒,青稞酒醇人人喜”,“男女老少乐呵呵”的美好生活。这类神话中,动物行为是那样的悲壮,人们是那样的感恩。

(五)关于善待生命的神话倡导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不可相害

如《汤东杰布传》记载了高僧汤东杰布劝化渔夫弃恶从善,停止了捕杀鱼类;还劝化老虎与众生和睦相处。又有宗教典籍记载:一只黑鹿被猎人贡波多杰追赶,逃奔至密勒大师面前。大师唱道歌抚慰了黑鹿,又点化了紧追而来的母狗。他们静卧在密勒的左右,母狗不再凶狠,黑鹿没有了恐惧。密勒又唱道歌劝化猎人不要以狩猎为生,猎人终于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反过来为被他追杀的猎物祈祷。

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价值观促进西南地区生态功能区建设

充分认识藏族神话的生态环保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藏族神话中蕴含的生态环保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生态文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的追求与信念,对社会成员起着激励和约束作用。经过长期积淀,形成藏族珍爱环境、珍爱生命、节约资源的优良传统,保护了藏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化格局,支持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发掘、整理包括神话在内的藏族生态文明遗产,发挥神话的文学教育功能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功能,对支持和促进西南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利用神话的文学教育功能,将环保生态理念融入主流价值观,促进干部群众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又好又快地完成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组织力量,发掘整理、提炼藏族神话中生态文化遗产的精华,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将藏族传统的生态环保价值观纳入观念教育之中。引导人们继承弘扬藏族文化的生态文明遗产,坚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信念。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当地发展愿望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系,按照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又好又快地推进西南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完成两类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历史使命。

结合地方实际,科学利用神话故事蕴含的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促进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定位要求,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原有主导产业如采矿、畜牧、采集、木材采伐加工业等将会受到限制,而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药材资源、生物资源、水电资源开发等将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支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是必要的。可以考虑将神话故事与藏区山水景观结合,打造内涵丰富、新奇特色的旅游景点景区;设计打造以弘扬生态文化为主题的藏戏、民歌等文艺表演;组织居民制作样式、花纹能体现生态环保意义的民族工艺品。

今后,生态功能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强,但这些地区的多种动植物特产却因产地原因备受市场欢迎,在不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前提下,依法发展特种动植物种养殖业,生产一些有经济价值的地方特色产品,市场前景必然广阔。

综上所述,蕴含生态环保价值观的藏族神话既是藏族文化的有机成份,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世代在藏区广泛传播,在历史上为藏区的自然资源起过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当今西南地区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它必将为推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8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02-02

一、我国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生的背景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各高校申报设立的140个本科新专业名单。这140个新设置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这些新增专业着重培养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其中一个。该专业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联合国与国际能源组织预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把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减排等能源类领域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能源已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00年至2020年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之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实现沼气年利用44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20年,我国需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投资大约2万亿元,从现在到2020年的投资大约1.5万亿元。按照相关部门使用的投资拉动就业推算公式,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拉动量保持在297~706人之间,均值为474人/亿元来计算,则1.5万亿元可拉动就业岗位711万个。因此“十二五”期间,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呈现大幅上升的势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2011年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是一个以培养新能源合理开发、高效清洁利用为目标的能源类专业,肩负着培养国家能源类紧缺人才的重任[2,3]。

二、天津市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目前,天津市从事能源类的企业达到300多家,如天津市风电整机、关键部件和配套企业达到50家,总投资126.45亿元,从业人员24760人,在全国风电行业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据统计,目前,天津市整机生产能力达到5600兆瓦,叶片生产能力为14000支,按三叶片整机计算,可满足4900台整机需要;齿轮箱5400台以上;发电机1500台;控制系统3200台;以树脂为主的叶片材料5.5万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天津滨海新区日前也出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风电、光伏、绿色二次电池和LED四大产业,计划每年从新区促进经济发展各专项资金中集中8000万元到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各相关功能区结合各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也将集中12亿元,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天津市西青区也计划在张家窝投资25亿元建立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园区。预计天津市在“十二五”期间投资在新能源产业上的资金超过50亿元。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拉动就业岗位2.37万个,也就是年平均5925个。天津市19所高校中有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开设能源动力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每年的毕业生不足1000人。因此,仅从天津市这一局部区域来说,能源类人才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

三、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4]。

1.建设目标。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如认知灵活性理论等),以“3.4.5.6”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本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本专业建设工作。首先是在以“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体系”为专业教学轴心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优化该专业结构,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联盟和协作机制,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该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教育思想先进、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改革领先、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成果优秀”的目标。

2.建设思路与实施方案。①以服务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围绕天津市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构建具有都市型农业特色的“大农业”(郊区农业+市区绿化环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和绿色能源在“大农业”生产中高效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培养适合天津农业和工业领域人才需求的能源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②以“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培养能源类卓越工程师的前提。为此,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以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体,全科模拟岗位实训贯穿其中,实现专业交叉,融入艺术教育的新型教学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③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致用求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打通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瓶颈,构建有机的教学体系和师资交流平台。首先,在重视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学的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路、方向、方法论基础和把握全局者的综合性基础”素质的培养,使基础教学成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和好奇心的“催化剂”。其次,大力实施“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计划”、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无缝隙合作工程,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实现分层次人才培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措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催熟剂”。

四、总结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院校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其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必须紧跟新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以动态跟踪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创新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要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专业联系产业,学科对接产业,专业对接职业,积极培养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瑞,王胜辉,高微,王帅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400-402.

[2]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1).

[3]陈学俊.对能源科学与工程发展的若干建议[J].院士与学部,2005,20(6):451-455.

[4]韩新月,何志霞,王谦,吉恒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人才培养改革,2013,(5):9-11.

第9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前言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取向的社会科学学科,其要求从业者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国际标准,社会工作在校生应拥有在督导指导下的800小时专业实习。因此,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是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国内领域相关文献梳理,与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第二,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的相关研究[2];第三,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指导其他学科工作[3]。笔者发现,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教师反思视角居多,而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研究甚少。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取向,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调查,探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概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湖北省为例,从湖北省随机抽取了5所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作为调查点,再从这5所高校中随机抽取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在资料分析方法上,本研究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主,以定性资料加以补充和印证。

(二)调查对象概况

调查显示,在性别上,男性31.9%,女性68.1%。可见,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大学生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社会工作在校大学生的所在高校类型上,“211但非985高校”24.14%;“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一般二本院校”28.45%,非省会地方城市二本院校47.41%。可见,211但非985高校和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一般二本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较少,非省会地方二本院校较多。在所读年级方面,大一10%,大二40.52%,大三43.1 %,大四及以上6.38%。

二、结果分析

(一)教学方面的需求与态度

1.课程设置

调查显示,认为“比较满意” 52.59%,“不太满意” 40.52%,“不满意” 5.17%。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对课程设置较满意,其体现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较合理。

2.授课方式

调查显示,上专业课(如《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时,对理论和实践是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认为“比较满意”52.59%;“不太满意”40.52%;“不满意”5.17%;“非常满意”1.72%。可见,高校老师对于该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比较重视,学生满意度较高。同样,针对实践能力提高,老师在授课方式上多种多样。调查显示,选择“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别是84.48%、82.76%、3.28%;其次,选择“看相关视频、参加相关科研项目、写课程论文”分别为59.48%、39.66%、28.45%。可见,一方面,老师在讲授某个课程时运用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居多;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即能保证理论知识的巩固又能活跃思维、加强自身实践能力。

3.专业实践形式和时间安排

调查显示,认为“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实习”31.03%;认为“从大三开始,上一个月课,实习一个月,发现不足再回校上课补缺和分享,再出去实习”29.31%;认为“到了大三,上半学期的课,结合所学课程安排相关实习”22.41%;认为“到了大三下或大四,抽出一个学期专门实习”13.79 %;认为“都不需要,只需要在寒暑假安排实习和其他”所占比例为2.59%和0.86%。可见,在校社会专业大学生认为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实习或者从大三开始,上一个月课,实习一个月,发现不足再回校上课补缺和分享,再出去实习的居多。

(二)实践方面的需求与态度

1.客观条件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学生所在高校提供外出实习机会,且实践活动形式以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项目等为主。但绝大多数学校设置社工实验室让学生进行专业活动,没有在寒暑假安排学生去专业机构实习。在学校提供外出实习机会的调查中,选择“有,但是不多”62.93%;“没有”33.62%;“有,而且很多”3.45%。其中选择“社会调查活动”65.52%;“公益项目或活动”32.76%。可见,高校中社工实习的机会应继续扩大。在前往专业机构实习的调查中,认为“没有,没有安排过”57.76%;“有,但只是少部分同学”25.86%;“有,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14.66%;“有,所有同学都有机会”1.72%。可见,在校社会专业大学生认为没有安排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专业社工机构实习居多。这表明在专业实践模式中,大多数高校通过在社工实验室进行小组活动,或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项目,缺乏去专业程度发达地区学习交流,也没有提供学生去专业实习机构实地实践操作。因此,学校和专业机构的有效合作方面还需有待加强,毕竟在专业的社工机构进行培训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将课堂知识和社会问题相结合运用。

2.主观意愿

调查显示,学生在表达与义工合作意愿度上,认为“非常愿意”41.38%;“比较愿意”39.66%;在自身参加社工机构的实习意愿上,认为“愿意,如果有机会,将积极响应参加”4.14%;“比较愿意,视情况而定,如果绝大多数同学参加也参加”19.83%。可见,无论是参加义工组织还是社工机构的服务,学生对实践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很高。在实习的专业领域上,调查显示,选择“社区社工”39.66%,“学校社工”20.69%。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都选择在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学习,并倾向于学校社工和社区社工,学校可加强在学校和社区上的教学内容,利用资源与社区协调实习服务,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地区选择上,选择“东部沿海或者社工机构发展成熟的地区”75%,选择“中部地区,在一些发展起步较快的社会机构实习,学以致用”14.66%,选择“西部西区的”10.34%。可见,3/4的学生希望前往东部沿海或者社工机构发展成熟的地区,例如广东、深圳、上海等专业社工较为发达地区,通过专业社工实习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不仅在相关义工组织或社会机构组织上表现积极,为将来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而努力学习,同时考虑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实践地区选择上更倾向于社工机构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社区工作。学校在此基础上可开设更为丰富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其他社会工作,扩大学生选择面,加强建立机构的友好合作关系,让本专业学生实习工作得到保障。

总而言之,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都缺乏了解。学生人数较少,学校重视程度和设施投资力度不足。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但教学手段单一。研究发现,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绝大多数都是理论性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小。即使开设了一些方法类的课程,也大都以理论教学方式完成,比如课堂上的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缺乏针对性教学手段。第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使用不充分,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的真实需求。第四,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调查显示,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有两问题:一是实习基地的数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安排目前所有学生在机构实习的要求;二是如何与实习基地建立起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如学校与社区等建立实习联系不密切,导致专业理论与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检验。第五,实践教学大多数是社会实践调查和参与公益项目,缺乏多样化方式。第六,从总体上说,目前高校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尽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为提升社会工作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需要学院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可建立一个专业教室,以利于实务课程的课堂训练以及课外专业实践的操作。在学生进行课外专业实践以及与实习机构联络时,也需要学院给予必要的匹配资金。

第二,结合各校实际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相应教育部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但是各高校之间互相模仿和借鉴,缺乏创新性,导致了大多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典型表现就是理论教学太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实践。

第三,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硬件设施建设是开展实验活动的前提条件,而软件设施的建设又是有效利用硬件设备和提高实验效果的必要条件。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切身体会和掌握助人过程中案主复杂的心理、情绪和态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也只有这样,将来面向社会时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首先通过不断完善实验室各项制度建设,提高师生对开展专业实验的重视程度,使得实验室的利用率从零到有,从有到高。同时,扩大实验课程设置,在个案、团体等教育部规定必设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也适时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实务类的实验,使得学生以后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案主时也能应付自如。加大资金投入量,实现社会工作实验室开放性管理。同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