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1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涌现出很多优秀事迹,亦收获了很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的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还存在些许不足和难题,为此,我们需要找出完善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研究

0 引言

我们通过对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分析,浅析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有效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我们更好的管理想法及方向。

1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工作特点

1.1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涵义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在城市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共事业服务或管理活动。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中一项基层的管理,是为了推进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有效调控的自我管理模式。

1.2 浅谈城市社区的工作特色

我国城市社区目前发展来看,其共建机制逐步完善,且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加强。针对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部门城市社区建立了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社区办公条件和社区服务设施条件有所改善。这些成熟的城市社区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载体。随着城市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各城市社区均开展面向老年人、幼童、残疾人或是社会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并且有些城市社区建立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例如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建立了以关爱社区人员为核心的社区公共事业服务网络。

2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在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为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围绕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投入难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加之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职能和管理资金及公共事业管理设施方面。

2.1 城市社区管理职能划分不清,行政化倾向严重

经了解,我们的城市社区平均承担10多类近百项工作,既有治安、文体、教育、卫生、救助、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也有物业管理、家政、水暖维修等便利,还有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禁毒、流动人口管理、爱心公益等专项任务以及开会、学习、检查等临时性事务,而且其中很多工作都有评比要求,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再者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浓烈,缺乏公众参与,管理体制有较大问题。

2.2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设施建设薄弱

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由于管理缺位、监督不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日益突显,大大制约社区发展,甚至出现滞后现象。尤其显著的是很多社区在对待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立上,技术落后且运转不足。也有一些城市社区存在重复性建设问题,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浪费,也进一步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中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挥。

2.3 城市社区资金短缺,影响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由于绝大多数城市社区没有专项资金,主要靠政府下拨经费和向辖区内共建单位筹集,严重的经费不足,导致社区很多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投资一元独大的局面,也导致对社区建设投资多少取决于政府对该社区有多认可。我国城镇居民对城市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而政府一元独大的经费调拨,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建设管理的资金需求,经费改革势在必行。

3 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城市化步伐,全面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理顺城市社区工作职能

针对当前社区服务行政化倾向严重和工作任务超负荷的实际情况,必须理顺社区工作职能,创立新的工作模式。现有的社区服务内容较为混杂,有社区代政府部门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有社区应该承担的公益性、福利性和互自治服务,还有社区内的商业服务等。建议对原有的社区服务组织职能进行整合,各部门在社区原有的办事机构统一并入社区工作站,实行一站式办公,主要承办部门下派的具体任务,以便社区能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集中力量搞好群众性、公益性的自治服务。

3.2 规划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

要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科学统筹制定全市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社区应该广泛听取城市居民的意见,并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加强规划,避免重复性盲目性的工作。重视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策略,结合我国城市社区的实际,运用到我么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中去。

3.3 为城市社区提供经费支持

建设经费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难点,落实经费,促进社区管理全面发展。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人员工资、社区服务经费及工作经费等列入预算,确保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立社区服务基金,鼓励社区共建单位、个人和优秀企业家为社区服务捐赠,用于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资助贫困大学生、残疾人等公益事业。除政府出资外,我们还可以多种筹资渠道方式来解决城市社区建设所需资金。

4 结论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虽然我国的城市社区起步晚,管理上存在些许问题和难题,但是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坚定的一一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一定会有着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双敏.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陆云飞.城市社区管理及其问题对策[J].社区建设,2006

[3]程婕.当前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4]于跃.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探索.南京师范大学,2011

第2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字:智能化社区发展现状解决措施智能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的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国内外思想、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智能化社区建设开始在我国传播。但就当今的发展状况而言,智能社区在我国发展还很不平衡,在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发达城市发展较快,而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缓慢,因此,对我国的智能化社区进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本次研究在聊城各社区共发放问卷300份 ,实际回收280余份,其中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为91.67%。

1、智能化社区的发展现状

1.1智能化社区的未能发挥良好的使用功能

经调查,当今聊城本地的社区智能化建设范围广,门类齐全,但智能化发展状况仍有待完善,聊城本地智能化社区的普及率较高(见表一)。智能化社区基本覆盖了社区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见表二)。由于部分社区智能化设备的运作成本过高,虽然功能齐全,对家居环境有很好的改善,但是智能化社区超出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使用现状不容乐观;一些社区建设者追求智能化设备的标新立异,导致多数功能与居民的实际需求不一致,智能化社区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据统计数据显示,约有半数以上的居民表示对智能化社区的感觉一般(见表三)。 其发展状况分析如下:

表三:社区居民对智能化系统的态度

满意度 非常满意 感觉一般 不满意 总计

人数 10 262 3 275

1.2智能化社区服务的主体仍为社区工作人员

聊城本地多数社区已步入社区智能化的行列,但目前服务主体仍为社区的工作人员。虽然社区安保措施的项目有保安、监控、保洁人员、报警系统及门卫等,但仅保安人员一项在个社区的普及率就占有约80%的比例,安保措施中监控设备的普及率较高,但该设备的普及率在各社区中也仅有40%。故本地社区的智能化主体仍为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智能化的水平仍有待提高。

2、当今智能化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智能化社区的运行成本过高

部分房地产商为提高智能社区的卖点,加大对社区智能化程度的炒作力度,而忽视了社区智能化设备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上述具有高自动化水平的智能家居,在智能化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但由于其运行成本高,且受制于现有的技术水平,多数设备只能处于闲置状态,不仅提高了社区的建设成本,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一现状大大地影响了社区居民对智能化设备的态度。

2.2智能化社区建设难度大

我国现有的社区智能化多种多样,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相应的技术,各厂家生产的设备存在严重的不兼容问题。为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发商往往需要安装不同的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系统的建立工序复杂,且社区的智能化越完善,功能越齐全,建设难度越大。

3、对于智能化社区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健全完善社区智能化设备的市场规范体系

经济学上认为,市场的发展与消费者的需求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缺少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恐怕其是很难有健康发展的。所以,解决智能化市场的首要措施便是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使不同社区智能化设备生产商的生产具有相同规格的智能化产品,从而解决智能化市场上存在的产品兼容性、开放性的问题。

3.2建立民生需求管理体系,降低运行成本

以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智能化设备生产开发的引导作用,从根本上避免智能化建筑市场的盲目扩张。智能化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人民的需求,保证产品最大程度上地为人民所接受、所喜爱,增强智能化社区的实用性;将智能化社区的运行成本降低到人民能接受的能力内,让人民能用的起智能化社区。

3.3建设专业的技术开发团队,加快智能化系统的完善

智能化社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就目前的智能化设备市场来看,我国的专业技术团队短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所以,一方面,应提高相关部门对社区智能化设备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在该项目上的人力资源投入。

4、结语:

就我国自身水平来说,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市场已有较大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其发展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还得立足于民,避免智能化建筑市场的盲目扩张。总之,虽然我国的智能化仍处于起步状态且存在问题较多,但这并不会影响智能化社区未来的发展,在未来智能化设备市场一定会克服当今的一系列弊端,获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年,邹珊. 数字社区市场的发展及探索[J].情报杂志,2007

第3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社区建设;城市;基层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2.8;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产生了极大的生态负效应:地下水过度开采;周边湿地系统退化;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大量固体废弃物产生;大量砍伐树木导致土壤沙化严重;风蚀现象突出;扬沙等天气时有发生。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城市化进程对生态建设的忽视造成的。这些负效应,不仅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急速下降,而且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和损害。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积极推进生态社区的建设。

一、生态社区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生态社区建设的含义和内容

生态社区是一个在社区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发展社区。重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在生态网络方面的融合,是家庭、社区硬件设施、社区自然环境、社区生态服务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舒适、健康、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社区。

生态社区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绿化环境:环绕社区、居住区周围人工营造的园林绿地状况,即通过人工规划布置园林绿地,栽种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改善社区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绿化环境状况。通过社区环境绿化,可达到净化空气、改善社区小气候、丰富景观内容、维护健康的功能。

2.社区生活环境:社区基本生活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情况,主要包括:电力设备、天然气设施、给排水,供暖设备、弱电服务设施、公共区域照明设备,公共交通配套服务设施,商业、餐饮服务、金融等经营设施,停车场与公共活动场所等。

3.社区卫生环境:它是整个社会卫生环境的一部分,对于防止和消除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改善居民生活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居民健康有重大意义。

4.社区软环境:是社区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区各种环境之间互相发展的纽带,也是评价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社区软环境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物质环境是指社区文化娱乐设施,例如剧场、图书馆、俱乐部等;精神环境是指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形成的文化氛围,例如社区环保知识宣传、营造“绿色家庭”行动、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等。

(二)生态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期,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当绿色与和谐成为未来生活的主题时,生态社区建设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非常必要:

1.加快生态社区建设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随着改革向纵深方向的拓展,城市社会基层的构成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社^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全面推进生态社区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创建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和确保实现二个百年的伟大目标,我国各项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征程,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良机,全面构建新型社区――生态社区,适应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

2.构建生态社区是深入发展精神文明内涵的现实需要。致力于打造生态社区,充分发挥生态社区的优势,让居民充分享受到社区的生态服务,更加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构建生态社区,丰富居民的生态文化生活,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让生态文化思想在生态社区得到快速有效地普及,对于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建设生态社区是落实为人民服务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社区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外部环境,其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对于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社区居民对于自身居住的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差异性的要求是构建生态社区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社区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生态环境,对于落实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系人民大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舞台,大力推进生态社区建设,毫无疑问是落实心系群众生活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

4.建设生态社区是巩固党执政为民,一切为了群众的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政府部门加速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及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中的重点环节。社区基层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加强社区基层的生态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生态保护作用,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构建生态社区的合力,对于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组织方面的政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社区建设的内在关系

1.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社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在自然环境中获得发展的思想,而自然环境又是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社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社区自然环境的好坏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影响着社区的健康发展。构建生态社区就是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更加有利于促进生态社区的建设,为生态社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2.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社区建设互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实践关系中理解自然,继承和发展了对自然价值的理解,在解决当今人类生存困境的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社区作为人类生存的客观外在形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生态社区就是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用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具体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生态社区的构建,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加符合生态原则的生存空间,生态社区的建设也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生活的社区环境的好坏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必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生态社区构建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二、生态社区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社交领域范围的区域化,一种全新的社区活动模式逐渐形成,推进构建生态社区将成为新常态下城市结构调整的未来发展趋势。

鉴于社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久,因而社区建设中有很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 空气质量问题

社区中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单位私设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居民私设摊点和露天大排档,户外烧烤摊,这样造成直接向大气排放未经处理的有害气体,机动车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某些社区周边一些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灰尘未做任何防护直接散发到大气中,生活垃圾变质产生的异味直接进入大气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二)水资源问题

社区水资源供应量充足,但水的质量不高。水中含有大量沉淀物,居民用水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生活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便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地下水,对居民的用水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三)固体垃圾污染问题

固体垃圾主要来自人们的生活和日常消费中。居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一些社区的绿色标志的回收垃圾箱和黄色标志的不可回收垃圾箱在居民的忽视中成为闲置之物,宠物粪便不做处理,城市牛皮癣、白色垃圾等情况十分严重,废旧电池及一些有毒有害废品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

(四)噪音扰民问题

沿社区街道各种商贩的叫卖声,车来车往的汽笛鸣声,各种广告音响声,建筑工地产生的各种噪声等严重干扰居民正常的生活作息。

(五)社区绿化面积不达标,布局达不到规范要求,组成不够合理

绿化区域不足,品质较差,社区内绿化维护工作不足,居民随意占用绿化区,修建宠物用房,缩小了社区绿化区域的面积,导致有风的天气下尘土飞扬。

三、生态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基层管理体系不完善、责任意识不强

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实际,长期施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方略,注重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政府管理偏重于社会控制和社会管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不到位,在进行全方位城市综合整治的进程中,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准确到位,执行公务程序的力度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年年都有各种形式的执法演练在开展,但是执法过程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甚至暴力冲突时有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一些公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工作过程中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未能满足新常态下城市基层社区发展的工作要求。

(二)行政管理不健全

1.物业管理公司对社区的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着只重治安,不重环保的问题。

2.社区街道办未能与政府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未能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处理有关问题的效率低下,无法落实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3.用于治理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

4.一些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公务人员的执法力度不够。某些政府相关部门对环保方面的各种政策的执行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很多违反环保政策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管控。可见政府相关部门要想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绝非易事。

5.管理手段单一,各种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未能落实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新媒体随之产生,但是在宣传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以及科普知识方面,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形式呆板,居民的参与监督不够。

(三)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社区居民对自身所处的小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未能从生活上的细节做起,例如,减少使用塑料袋,M量多使用可降解的环保购物袋,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白色污染,而且环保购物袋的使用寿命比普通塑料袋长,更重要的是环保袋可以循环利用,从生活习惯入手,在潜移默化中使社区居民养成良好而环保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护居民所生活的社区的生态环境将十分有利。

四、加强生态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社区建设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为加快构建生态社区,努力打造生态良好,服务到位,生活舒心,邻里关系和谐的新常态下的绿色社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完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明确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改变不适应当前新常态下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有待转变,办公效率有待提高,建立适应新常态下的社区运行管理体制及相应的机制,理清社区物业公司和居委会的职责范围,根据当前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补充新的社区管理条例,完善社区服务职能及各项管理制度,通过社区成立的业主委员会,大量征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新型社交媒体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生态管理的热情,在社区内建立起以家庭为单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新型社区生态管理监督运行机制,将生态保护工作纳入社区日常管理的范围,成立以物业公司牵头,社区业委会监管,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环保工作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计划方案,把各项环保目标和责任层层落实到相关部门及人员头上,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管控局面,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协调各相关部门,限期落实整改解决,同时健全跟踪落实情况的机制,对于没有正当理由,又无法按期落实整改任务的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二)强化政府办公职能,依法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1.各相关部门对社区生态环保项目要有完整的记录,由专人负责跟踪监督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并负责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落实情况。

2.在新常态下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城市社区生态环保工作的特点,在执行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灵活变通地进行执法,避免与社区居民发生冲突。

(三)扩大社区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的各项措施,改善社区生态环境

1.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要积极进行配合,提前通知社区内居民未经许可不准私自搭建临时建筑,像宠物用房等,限期拆除,如果不执行将通知相关执法部门强令执行。

2.完善社区内的生态布局,加大社区绿化覆盖面积,充分利用社区的空旷处引进一些适宜社区栽种的植物花草,大大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加强社区生活垃圾的污染治理,针对有些社区居民在小区内乱摆摊点,又不进行及时清理,给社区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建立社区垃圾定点收集,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的分类治理办法,针对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以及白色垃圾应使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制回收处理,避免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向社区居民大力推广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型产品。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各种新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环保宣传和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体形式随之产生像微博,微信等,充分利用这些新的媒体形式作为宣传环保的有力阵地,在各个社区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宣传推广工作,避免呆板、传统、单一的宣传模式,让环保知识通过这些形式深入到社区的每个家庭的成员中,让每个社区居民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环保意识,让社区居民在意识形态方面逐渐形成生态观念,这无疑对生态社区的构建起到一种无形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卫列,杨永岗,朱明双.生态文明建设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第4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 现状 社区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满足社区成员多方面需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培育“四有”新人等多方面功能。它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既指明了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为社区文化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它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推进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对社区建设起着积极推进作用。

1、社区文化最直接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2、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它一方面鼓励社区群众与现实之间以及和其他人群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不断引导人们追求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理想目标,努力营造一种社区精神。促使社区形成特有的共同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归属感。

3、社区文化积极倡导社会所认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给予导向和解决。在文化活动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美化人们的心灵,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提高群众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4、社区通过不同的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的内容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群众的归属感,进而促进社区各项建设开展。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体制的改革对社区成员结构造成了二个转变,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亲属投靠等方式落户社区,成为新“社区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退休下岗后转变为彻彻底底的“社区人”。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这些不同的观念集中在社区发生碰撞,社区文化发展现状不能及时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此外由于相对弱化的精神文明运作机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不相适应,社区文化活动出现了宣传难深入、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现象。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与现代化建设的不相适应。导致社区一些不良现象的存在。

2、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既包括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人们对社区文化的理解并不全面,往往将社区文化理解为广场文化,歌舞晚会。这和社区文化的含义有一定差距。因为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教育,社区科普,社区文艺,社区体育等不同文化形式。对社区文化理解的偏差,造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3、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一般来说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受到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居住共同体、同辈群体、工作环境对人们形成政治观点及文化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持续影响他们的一生。这就要求社区文化加强政治形态教育,社会价值观、传授技能等方面的工作,把社区文化推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

4、由于目前城市社区发展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所有的经济自给能力十分有限,社区发展的主要资源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的创收。有限的资源极大制约了社区建设发展,同时对社区文化建设造成重大影响,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想发展却又有心无力,造成了社区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停留在中下层次水平,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难以开展,不能全方位满足群众的需要。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社区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1、大力加强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区围绕这个中心,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机制。积极构筑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能体现社区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各方面齐抓共管,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责任落实,创建活动有效,考评办法科学,经费保障充足,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2、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基,是社区文化繁荣的基石。社区文化建设一旦失去了参与文体和服务的对象―群众,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社区文化应当从深度和广度着手。以科学的思想教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时代的风尚塑造人,通过各种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艺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社区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人人重视社区文化,人人参与社区文化的良好氛围,近而形成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辐射范围广的文化发展格局,推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社区文化要向高层次纵深发展,必须合理优化配置社区资源,建立共建、共享、共用的社区公共资源管理体制,促进社区功能的全面开发。注重加大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物质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保障社区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并积极挖掘社会市场的潜力,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社区文化投入多渠道,产业发展多元化,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新局面。

第5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通过社区建设占用土地的两种主要情况

从当前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利用农村社区建设占用土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村庄合并、村庄搬迁、集中居住的方式建社区,从中做手脚;二是以公益性事业的名义直接开辟新地方建社区。下面,以山东省Z市(县级)M社区和L县S社区的建设为例。

案例一:山东省Z市(县级)M社区建设是典型的村庄合并搬迁型

1.社区建设情况

M社区所在地区地势平坦,一条小河自南向北流过此地,该地土质肥沃。M社区沿该河两岸建造,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居民区,社区服务中心,产业园,以及政府驻地和学校等机关事业单位。

M社区离现在的镇政府一公里左右,规划占地面积600亩。等硬件设施建好后,镇政府驻地,学校,周围四个村庄的居民,全部聚集到该社区里来。M社区目前已经建起了社区办公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市,篮球场和几座居民楼,另外部分居民楼和对外出售的商品房正在建设中,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学校和政府驻地最后建。

对于村庄合并搬迁,当地政府采取了行政命令的方式。根据县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把四个村庄的党支部合并,共建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的管理取代了各村村委会的职能。然后通过政治动员、行政强迫的方式和经济优惠的措施,要求群众到社区居住。所谓政治动员方式,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对该地的未来规划作出说明,让干部和群众清楚,搬迁是必须的,是大趋势和不可阻挡的。行政命令就是镇政府给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层层下达任务,确定目标责任,镇、村两级干部亲自上户动员群众;在搬迁中村干部起带头作用,镇干部保证做好自己亲属的工作。经济优惠就是让积极搬迁的居民具有优先选择楼房的权力,并且根据现有宅基地面积按照按拆迁期限进行补偿,即选择楼房时,所有楼房,不论哪个位置,价格都是每平方米1000元,谁先签订拆迁协议,谁先在所有的居民楼中,根据自己看中的位置进行挑选;在第一个规定期限日内完成旧房拆迁的,按照宅基地面积,每平方米补偿300元,在第二个规定期限日内完成拆迁的,每平方米补偿200元,在第三个期限日内完成拆迁的,每平方米补偿100元,超过规定期限拆迁的,不补偿,拒不拆迁的,将进行强行拆迁。目前,四个村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搬进楼房居住。

2.对耕地的占用情况

每座居民楼高六层,可容纳60户,每层10户,每户面积100。每座楼建筑占地一亩半,再加上楼前和周围的绿化地带,每座楼总占地面积不超过三亩。M社区四个村庄的总户数在800户左右,根据现有楼房的户容量,聚集于社区居住,15座楼足够。因此,居民楼占地总面积不过50亩地。M社区所涉及的四个村庄,虽然村庄规模不是很大,但每个村庄的宅基地面积在100亩左右。每个村在200户左右,连同房前屋后的街道算在内,每户的宅基地面积在半亩地左右。四个村庄搬迁后腾出的宅基地,再加上原来的镇政府、学校、医院等单位,从数量上看,确实没有多占土地。但是,现在社区的大部分地方占用的是耕地。腾出的宅基地将来是否开垦为耕地?镇政府驻地和学校等单位将来是否真的搬迁?什么时候搬迁?都值得疑问。实际上是在统一规划中,以建社区的名义,变着法子占用耕地。

案例二:山东省L县S社区建设属于直接开辟新地方型

1.社区建设情况

S 社区规划面积200亩。叫社区,是因为在该地建立了面积约一亩地的社区服务中心。该社区实际是工业园,根本不是社区。S社区离镇政府驻地一华里,处于五个村庄的交界处。原来的地方,既有平地,还有深沟和两座小型水库。镇政府以建社区服务中心这一公益性事业的名义,对该地进行了征用和规划,然后动用机械,对高处进行采挖整平,把土填到水库和低洼处,把深沟和水库也整为平地,大大增加了可用地面积。

2.对耕地的占用情况

S社区虽然处于几个村庄交界处,原来地势不平坦,但土质很好,尤其是沟底靠水的土地,是当地村庄的粮仓。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是两座小型水库的消失。水库被填平后,失去了蓄水的地方,面对当地十年九旱的情况,周围地块的农业生产用水今后将难以保障。当地政府的说法是将来挖机井,保证周围农田的用水。将来到底是什么时候?具体时间不明确。将来的事情往往会大打折扣,像这种事情,换了领导后,不兑现都是很正常的。

二、问题的实质

1.占用土地是目的。从M社区和S社区对土地作文章的做法可以看出,有些地方的农村社区建设,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想方设法打土地的主意。对于M社区的建设,一位退休干部如此说:“建社区是幌子,占老百姓的地进行商业开发、为招商引资找落脚的地方才是真正目的。新农村建设不能刮风,更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民进楼后,就万事大吉了吗?农民没有了地,以后喝西北风啊?”

2.利益驱动是原因。地方政府不顾当地的社会稳定,甚至不顾民生问题,冒着违反政策的危险,以如此巨大的力度与中央博弈,在于巨大的利益驱动。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和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加强,在经济发展中,土地越来越成为稀缺性资源,于是,有的地方政府及其领导绞尽脑汁打以地生财的主意。因为,用于商业开发之地的土地出让金可以直接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落户的招商引资项目投产后可为当地提供新的税源;因腐败等因素,一些领导还可以从土地出让、项目开发中得到好处。

3.利润空间巨大。至于将来的税收先不说,就当前的土地出让金就是很客观的财政收入。如S社区,在征用农民的耕地时,根据质量优劣和现有耕地面积,每亩地的年补偿标准为500元~1000元。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已经过去10年,还有20年,所以,农民每亩地获得的补偿款在1万元到2万元之间。而政府的土地出让金为每亩地20万元。这里还有一个差额,那就是对农民进行补偿时是按照现有耕地面积计算的,当地政府出让时是按照整理后的现有土地面积计算的。因水库被填平,原来沟坡的存在等,整理后的面积要远大于原有的耕地面积。

就M社区而言,当地政府在用楼房交换农民的宅基地时,农民进楼,每户的购置费为10万元,如果农民在第一时间拆迁,半亩宅基地获得的补偿款也是10万元(每平方米300元),实际是拿出三百多个平方的宅基地换取了一百平方的楼房。在当地,这样的楼房的造价为500元/左右。这样算来,当地政府等于用5万元征购了农民的半亩宅基地,也就是每亩地的征购费用为10万元。政府的出让金为每亩地20万元。这样算来,政府从每亩地中就可纯兼10万元。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拆迁晚的户得到补偿少或得不到补偿,等于政府少支付了征购费用;当地政府通过统一规划所占用的农民的耕地,因条件所限,其利润暂时没法估量。

三、对问题的思考

借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合并村庄、迁村腾地变相占用耕地,或以公益事业的名义直接占用土地的做法,从对耕地侵占的角度看,貌似问题不大,其实问题非常严重。原因在于:

1.从数量看,总面积不小。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通过合并村庄、迁村腾地建设农村社区的做法,已不是个别现象,直接征地建社区的也不少。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地方所占用的耕地数量相对不大,但全国的乡镇和村是多的,加起来后,总量是大的。

2.从质量上看,往往都是当地的好地。工业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而农耕文明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人们最初选择居住地的时候,所选之地都是土质好、水源好,便于耕作、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地方。所以,农村宅基地及其周围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好地。

3.手段非常巧妙,不易被重视。在土地占用中,许多地方通过少批多占、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手段,变着手法侵占耕地。像这种借农村社区建设占用耕地的做法,或打出公益性事业建设的名义,或利用村庄合并、迁村腾地做手脚,可谓名正言顺,手段非常巧妙,又加之数量相对不大,并且是地方政府行为,容易被忽视。

4.优质耕地被蚕食会威胁粮食生产安全。我国中、东部地区湿热条件好,土质肥沃,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而中、东部地区又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最快、耕地大量减少的地方。有研究指出,中、东部地区优质耕地的大量减少,已经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因此,对这种在社区建设掩盖下以蚕食方式侵占耕地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切实保护优质耕地,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第6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设;城市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逐步推进,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市区里以社区为单位形成了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的活动区域。在不同点社区中,随着人们的活动,又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和宣传管理部门也关注社区文化建设,在全国许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都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交谈的主题。我国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现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现在要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未来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可行方案。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从当前现状来看,有些社区的管理者并没有从思想层面来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没有认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仅仅是从片面的角度来狭义的进行建设。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错误的认识:首先,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过于追求工作上的政绩,把经济发展的指数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是软实力、软指标,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见成果的,所以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集中力量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其次,把社区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化,庸俗化,认为搞好社区文化无非就是在图书室增加报刊和图书,在活动室添一些健身器材,逢年过节组织大家开展各项活动,表面上看似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实效,没有针对性,只是一些做秀式活动,没有真正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再次,一些社区的主管领导没有认清楚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错误的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应当归于文化部门来进行,其他部门没有过多的义务去辅助或承担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最后,还有些社区的管理者并没有对社区文化加以关心,在工作中也不愿意去和其他管理部门探讨社区文化建设思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社会文化工作。第二,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性,积极性有待提高。在社区中各项活动,离不开社区里的居民,可以说,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从事者,是重要的能动性主体,他们虽然每天在社区中生活、休息、休闲娱乐,但却没有想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将自己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观点、理念和想法等表达出来,以至于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总是达不到开展活动时想要达到理想效果。目前来看,作为现代社区重要活力来源的年轻人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热度不高,而参与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些退休人员当中。不难看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足,加上社会文化活动较为单调,活动形式比较枯燥,很难吸引中青年人群的关注,导致他们宁愿在家也不愿意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认为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过浓或有着比较浓厚的商业宣传氛围而不愿参与进去。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使得邻里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造成他们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喜爱日益淡薄,参与缺乏积极性,尤其是中青年由于整天忙于学习或工作,根本很少有时间来参与到社区的文化活动。第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在社区文化建设当中,基础设施是传播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最近几年,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迅速,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社区,文化设施也较为完善,同时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安排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但是现在的很多社区还存在着文化设施不齐全、不完善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文化设施陈旧老化、种类贫乏,社区活动阵地狭小,经常借用辖区单位活动场所,活动管理难度加大。另外,有的社区由于管理不规范,工作人员,对居民提供有偿娱乐,私自收取费用。其次,社区图书室藏书量虽然基本达标,但图书陈旧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使得居民读书用书的热情不高。再次,有些社区为了追求工作政绩,存在盲目投入的现象,导致现有资源被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第四,社区文化的专业性队伍建设很薄弱。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较高、工作积极性较高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建设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岗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大部分学历偏低、观念落后、工作积极性不高、平均年龄偏大,面临退休。此外,由于基层文化工作环境差、待遇低、负担重,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难引进有专业特长、适合社区文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来充实队伍,使人才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其次,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使得各项工作都无法有效开展,而且有时候赶鸭子上架,把一些不懂业务的人来搞社区文化建设,导致建设效果不佳。最后,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缺乏系统和长远的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不一的局面。

二、解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第一,重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完整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更是没有灵魂的,如上文所述,社区文化从侧面来看,可以反映出整个城市的文化特点,是城市文化在微观领域的缩影,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领导干部到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都应当首先从思想认识上统一,并在战略高度上加以重视,肯定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做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是社区的居民。具体来讲,首先,政府的各部门领导要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的长远规划和目标管理,加大资金支持,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其次,任何事情有考核就会有成效,所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其次,社区文化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社区文化建设当成自己的光荣职责,以满腔的热情和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第二,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而在社区文化中,位于社区中的居民始终是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对象和重点因素,居民一方面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另一方面也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同时还是社区文化的传播者和受益者。因此,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所以,社区管理者应当充分地调动起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来,使他们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去。首先,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把促进实际工作与满足居民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社区是我家”的温暖。其次,要努力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从便民的角度,来设置社区信息平台,居民关心的文化咨询,增加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的认识。最后,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以此来带动整个社区广泛参与,形成公共参与精神。第三,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政府部门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协调职能,全方位地提高文化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以及把搞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作为街道社区干部的考核项目之一,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以确保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规划。其次,要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大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设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培育社区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借助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文化,从而确保经费的充足,是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再次,要健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管和维护现有的文化活动设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防止社区文化设施的闲置以及浪费现象的发生。最后,政府需加大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协调辖区单位,有效整合社区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实现社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第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实现社区文化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因此,在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还应当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对于社区而言,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水平将直接的影响作用,他们的数量和质量都将会决定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所以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有责任心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做好长远规划和目标管理,加强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加大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不断应当站在调研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改善社区工作者特别是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与此同时,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编制问题,并制定合理而完善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计划,这样既能激发他们内心对于工作的热爱度,同时也能在此基础之上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从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使社区文化建设工程形成良性的发展。最后,要以社区内的文化爱好者为核心,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有实效、有活力。综上所述,我们不可低估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而是应当对其加以重视,要使其成为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抓手,借助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与此同时,加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第7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文化遗产地;保护开发;社区参与;政府引导;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积淀,遗产作为高品质的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彬县大佛寺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当地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大佛寺进行保护与修缮,现在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大佛寺所特有的,而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使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得到积极保护,更加深入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目前,不少学者就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4] 。但对社区在遗产地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理论的系统研究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依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在此探讨社区广泛参与对遗产地保护的作用。调查结果依据访谈记录和问卷分析,文中数据来自对发放的300份问卷中263份有效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一、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如何合理保护与开发,首先应找到遗产破坏的因素。目前,学术界关注两点:一是遗产破坏由年久腐坏而致,二是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得情况恶化 。自然破坏或许是我们难以控制的问题,我们也从未放弃过借助人为力量去改善它;但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破坏则是我们难以推脱的,人为破坏尤其是旅游发展,本应随着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减缓,但事与愿违,反而成为最棘手的问题。有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政绩,将文化遗产地变成经济开发区,甚至成为房地产开发区。此外,当地居民对历史文物的认识不足,在调查中,高达32%的居民认为当地的文物与其生活无关,这种淡薄的保护意识,也是遗产地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31%的居民认为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是冲突的,由于遗产地的开发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人不相信保护与开发可以齐头并进。但两者确非矛盾的共同体,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文化遗产的物质本体保护好,开发才有客体;而科学的开发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为文物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促进文物保护的发展。保护与开发两者和谐关系,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也是政府和所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不合理的开发理念直接导致遗产破坏。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被开发,故不可能选择封存的方式来保护它,而是必须借助一种平台来展示它的价值,才能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否则就不存在开发的必要性。当前不少人认为,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唯一出路就是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发展文物旅游。诚然,效果不错,但随之也出现各种明显问题,比如拆除真文物,制造假文物等。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粗放式开发,影响了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多数人不反对文化遗产成为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资源,毕竟游客偏爱于好的旅游资源。但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非常脆弱,经不起折腾。调查显示,36%的人认为现今许多开发只是重视经济发展,对于文物及周边环境保护置之不理。58%的人认为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将原有的文物拆掉重建是一种对文物的不尊重,虽然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但终究无法还原历史文物的真实性,从而失去了原本的面貌和特色。只有开发没有保护,无疑是卸磨杀驴,还有一些政府只开发有名的文物,对于没有名气的文物置之不理,不开发也不保护,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国家作为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主体需要全方位规划,当地政府是各种政策的实施主体,肩负着更重的责任。除此之外,在遗产资源市场化的运作中,还存在遗产地居民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等问题。

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中社区参与的作用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文化遗产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与当地居民在历史、文化和情感等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这种联系逐渐减少,以至许多现代人不理解本地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所在。而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专注于通过保护工程和技术手段防止文化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的恶化,往往漠视了民众分享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忽视了重建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感情联系。因此,在文物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取得广大民众尤其是社区的理解和参与。

遗产在开发过程中,当地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可以使其开发规划科学化和人性化。而我国目前的现状却是,遗产的价值评定与相关规划由少数专家决定,没有引入社区参与机制。这不仅不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更不利于遗产保护良好社区环境营造。

在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社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优化遗产地环境,尤其是当前文物旅游盛行时期,旅游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行政部门管理,良好的社区环境、热情大方的民众以及和谐的社会治安等有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和遗产保护;二是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谐社区主要为游客提供休息和娱乐的环境,有助于游客在当地停留和消费,而利益的刺激也有助于社区提高遗产保护意识,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社区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佛寺附近的村庄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较多。大佛寺的发展给当地社区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就业渠道增加,人民财富增多等,但当地居民参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积极性较差,社区发展尚缺乏统一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为了生计,不少居民在博物馆门口摆摊,破坏了大佛寺整体的环境。

此外,社区居民看待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如果社区居民支持当地遗产开发,他们会以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热情饱满的投入保护与开发工作,自觉维护遗产地形象。反之亦然。在有没有意愿参与,能否参与以及参与程度深浅方面,还与当地人口的素质有关。一般来说,居民整体素质较高,其保护遗产的意识也较高,他们会主动参与遗产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决策等。但是大佛寺附近居民的保护与开发意识及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社区参与在大佛寺保护与开发中的整体对策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遗产保护与开发有赖于政策合理执行,发展模式从重视经济发展转变为重视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社区参与利益与意识提高。笔者认为,要使遗产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得到合理保护并深入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意味着物质实体的保护,还关系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使之与人的生活更加密切相关。可以说,遗产所在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是遗产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调查显示,80%的居民对大佛寺及周边的保护措施不满意,45%的人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高景点质量。如果保护单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忽略常住居民的生活环境,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发严重,最后反而不利于景区的保护。

近几年来,彬县政府着重进行大佛寺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改善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在未来的规划中提到,政府出让土地,在2016年实施民俗村建设工程,采取政府补贴、群众自愿、统一规划、合作建设的形式,按照错落有致、参差有别的风格修建150户仿唐民居。这样既能和文化遗产保护景区相辉映,又能保障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民俗村建设需要政府和社区发挥其存在的现实意义,避免成为“游客的风景,住户的尴尬”。在调查中,不少居民表示愿意积极配合遗产开发与保护,52%的居民提出要转变想法,学习现代旅游管理技术;42%的居民提出要与政府共同协商,促进遗产地开发,创造有彬县特色的文化景区。可以看出,当地居民是支持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所以,政府在进行规划时,需要征集当地社区的意见,与当地居民共同协商,否则造成不理解甚至是抵制,对当地发展以及政府和人民的关系都不利。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良好的指引和统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加强社区遗产教育,提高居民遗产保护意识。在发展教育事业外,更需要加强直接对村民的社区遗产教育,建设良好的社区参与机制,做到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加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全面了解和理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召开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也可以将相关知识添加到中小学等学校教育中,使人们从小认识到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扩宽遗产保护人员来源的渠道,减少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阻力。大佛寺博物馆现有正副馆长各一人,工作人员十三人,这样的队伍还不够强大。如果可以吸收当地居民从事相关保护与开发工作,无疑是对大佛寺发展的有力支持。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健全遗产保护支持体系。社区需采取有效可行措施,加快内部发展,为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发展需要统筹全局,合理规划。大佛寺周边社区不在遗产核心区,但可以成为其发展的服务和支持区域。

此外,还可借鉴国外遗产地社区建设经验,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社区概念是二十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概念,在我国发展和研究时间并不长,而国外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经验。

综上所述,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需要社区建设为依托,而社区建设更大程度上需要政府在政策和管理体制上积极引导。目前,我国遗产地社区建设发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社区与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还有待提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谈到文化遗产面临的诸多生存危机时,总结了八方面。具体而言,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整体规划与计划、缺少公共财政支持、管理体制不完善、专业人才不足、法律不健全等。但主要问题是权力之争,利益之争。应当明白,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由政府出面,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调整政策。只有在政府正确的引导和规划之下,社区建设不断完善之时,文化遗产才能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凌云,郑浩.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J].规划师,2003(6) 26-28.

[2] 王路力,王炳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促进[J].新疆社会科学,2002(1) 89-92.

第8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平原农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1-0035-006

近年来,在我国山东德州、河南新乡等平原农区掀起了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热潮。在政府财政、国土部门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补贴资金支持下,河南新乡、安阳等市近年来投资280亿元,建设了约465个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约入住农户10多万户。山东省德州市近3年来投资360多亿元,建设了378个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已入住20多万农户。已建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每个入住村民5千至1万人左右,其居住集中规模已方便配备农村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从德州市已经建成并入住社区来看,基本上实现了“八通五化八有”,八通即通水、通气、通暖、通电、通宽带、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五化即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八有即有敬老院、警务室、卫生室、超市、托儿所、小学、文化娱乐广场、社区服务中心。 推进平原农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传统农区农村社会转型,实现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开辟了可行之路。

一、平原农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的实践

(一)德州市农村社区与产业园区的“两区同建”

山东省德州市有农村人口403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0%,是中国粮食亩产率先超千公斤的农业大市。在这样的平原传统农区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怎样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德州市采取“不争论、先实践”的办法,自2009年以来经过5年多时间的探索,以合并村庄为农村社区、同时建设产业园区即“两区同建”的实践,在平原农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绩。[1]

2007年,德州市宁津县东崔村等5个村农民一次自发选择行为,为德州市解决这一问题破了题。东崔村原本是个仅有460人的小村,村党支部在10多年前领导该村农民建起了蔬菜大棚,建设了蔬菜批发市场,使村集体和农民都富裕起来,村里修建了柏油路,接通了自来水。附近4个村的农民很是羡慕,自发要求与东崔村合并,建设一个有着2600多人口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随着新村规模经济扩大,第二年全村即实现人均增收2千多元,而村行政开支却由原先的11万元减少到4万元。集体变富了,农民增收了,村庄环境变美了,群众干部皆大欢喜,一致同意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由于农民收入提高了,传统村庄转变成新型集中居住社区,方便安排服务设施,也缩小了农村与城镇在生活方式上的差距。

东崔村的“化蛹成蝶”在当地反响很大,也引起了德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德州农村的突出问题是村多、村小和村散,全市有8319个行政村,每个村平均有524人,比山东省平均每个村人口少271人。由于村多、村小和村散,致使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空心村”比例高的“两高”,以及村组织带领群众致富难、村公益服务推进难、农村家族势力顽疾根治难等“三难”问题,而东崔村的成功经验是推进产业园区与农村社区“两区同建”,恰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开创意义。通过反复研究和总结东崔村经验,德州市委、市政府决定2009年起在全市推广、完善“两区同建”工作,为传统农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开拓一条新路,积极探索传统农区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在德州市“两区同建”中,最大的难点是“钱从哪里来”。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将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与合并村庄及复垦宅基地结合起来,市县财政按每增加一亩耕地补贴13至15万元资金,其中约一半用于旧村拆迁、迁建新村的房屋及配套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入,另一半用于农户的购房补助,平均每户可获6万元,自己仅需要出5.8万元,就可以住上自己拥有产权的两层楼(约220平方米)新房,农民自然人人愿意,各户也有这个财力。采取政府与农民合作发力,顺利解决了建设新型社区“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全市实施“两区同建”6年来,从未出现过一次农民因拆迁房屋、购买新房等事引发的上访事件,许多村庄农民还积极主动要求加入“两区同建”,期盼着早日拆迁自家的旧房,早日住进新型社区宽敞明亮的新楼。

在德州市的“两区同建”中,每个行政村增加的集体土地少则200亩、多则400亩,各行政村主要采取两种办法来开发利用这些新增土地:一是由集体将这些土地复垦后转包给农户或民营企业经营。二是将这些土地并入产业园区,由民营企业来投资发展二、三产业。无论采取何种办法,由于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每年都有稳定收入,村级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得到增强,农村社区就越和谐稳定,集体经济与民私营经济实现对接发展。德州市通过“两区同建”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河南新乡、安阳两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河南新乡市辖12个县(市、区),全市人口5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0万,城市化率40%多一点,耕地面积682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该市早在2006年即开始试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009年全面推开,规划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建设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新乡市采取两种办法来筹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一是新型社区基础设施,主要采取财政支持、贷款、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鼓励集体与社会资金参与等方法。随后的3年中,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投入,平均每年达5亿元;采用土地作抵押,向当地农业发展银行融资19.74亿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公益基金管理中心,接受社会无偿捐资2.8亿元。二是社区房屋建设,主要以入住农民自筹为主。对在新型农村社区建房的农户,免费提供住宅户型图样,给予5千元资金补贴或10吨水泥补助,并由当地政府联系银行,根据入住农户不同情况,提供3至5万元建房贷款并给予政府贴息。截至目前,新乡市已经在城镇周围、产业集聚区周边、干线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建成352个新型农村社区,共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24.5亿元,平均每个社区6千多万元,新建住宅面积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已经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基础设施完善,一般配备有综合服务中心、超市、文化娱乐广场、小学和幼儿园、卫生室、垃圾转运站等公共设施,方便了农民生活。

安阳市辖9个县(市、区),人口535万人,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也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市。安阳市于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采取在原有行政村基础上进行整合。截至目前,已经建成11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住宅楼6246栋,入住农户1.2万多户。安阳市要求每个社区集聚人口规模必须在3千人以上。目前在建的新型农村社区中,1万人以上的有24个,5千至1万人的38个,3千至5千人的有51个。

(三)安徽沿淮淮北等地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

宿州市桥区桃园镇光明村辖10个自然村庄,共有1110户、4643人,耕地面积9440亩。由于青壮年劳动力长年外出打工,种田依靠“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农地撂荒、村庄破败等“空心村”现象较为严重。2009年桃园村被批准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村两委下大力气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统一规划新社区集中居住布局,采取村民自建、村委代建等方式,目前已经建成村民住宅楼850余套,在建300余套,已有750余户村民迁入新居。光明村新社区农民住宅均为联排式2至3层小楼,既节约耕地也节约了建造成本,每平方米仅约530元左右。新社区配套建设有小学、卫生室、文化广场、自来水厂等公益设施,铺设了下水管道5千米,绿化带6千余米,解决了传统村庄的“脏、乱、差”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通过改造老村庄、治理“空心村”等农村新社区建设,预计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后可以新增耕地700余亩。

颍上县陈桥镇三王村位于颍上、利辛、颖东三县区交界处,地势低洼、地理偏僻、旱涝灾害频发,是个名副其实的“偏远村”和“落后村”。2009年以来,该村抓住安徽列入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建设机遇,获得了市国土局土地复垦置换项目的资金支持,统一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在新社区建设中,采取“村统筹、户自建”原则,村民既可以按照统一设计的标准化房屋样式(图纸)建房,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需要适当调整,村里不勉强、不强制。对经济条件较差户,由村两委给予帮助,确保所有农户都能盖得起房、住得进去。截至目前,已经完成9个自然村的拆迁改造任务,共拆迁农户681户,安置人口3405人,复垦置换出土地2000余亩。新建中心村已建住房600余套,入住农户户均住房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农民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村两委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入560多万元,修建了中心村的道路、绿化和供排水设施,统一出资为各户配置了宽带与有线电视,新建了村卫生室、图书室、文化广场、农贸市场等公益设施,同时加大新社区环境美化力度,新建绿化带800平方米,村容村貌彻底改变。

二、平原农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意义和作用

(一)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有利于实现“村容整洁”

我国的传统村庄杂草丛生、秸秆乱堆、污水横流、垃圾乱倒现象普遍,农村环境问题一直是乡村治理的顽疾之一。在北方平原农区,村庄因缺乏上下水、污水处理、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雨季时村庄道路泥泞,冬季时屋内寒冷,垃圾围村、污水横流,农民房子盖的再好,也仅是“有新房无新村”,或戏称的“污水沟里奔小康”,享受不到像城里人一样的优质公共服务,村民生活质量怎么也提高不上去。因此,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来讲,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建立个保洁队伍就能够奏效的,而是必须来一个环境整治的系统工程,对村庄软硬件进行全面改造,彻底扭转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的脏、乱、差局面。山东德州,河南新乡、安阳等地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恰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

从目前安徽沿淮淮北、山东德州、河南新乡等地已经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来看,基本实现了居住环境好、功能设施齐全、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的要求。按照规划要求,在城区周边和乡镇所在地,新型农村社区的房屋以多层为主;而在稍微偏远一些农村,新型社区房屋则以两层为主。在建筑风格上,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坚持“社区风貌不雷同、现代品位不能低、乡风民俗不能丢、文化特色不能少”的设计理念,突出生态文明要求,社区绿化率不低于25%,标杆型社区多建设有水面公园和标志性建筑,尽量做到社区建设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产业特点有机结合。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后,农民承包地通过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的耕种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马力农机替代了手扶拖拉机,收割时同步实现脱粒归仓和秸秆粉碎还田,这样新建社区里秸秆乱堆乱放现象也消失了。在传统村庄,村民零散养殖畜禽是重要污染源之一。入住集中居住社区后,伴随着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农民不再养殖小动物,这一污染源也趋于消失,社区环境卫生自然清洁了。各农村社区均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配备了专职保洁人员,设置了垃圾箱,做到了社区垃圾的及时收集转运和县乡集中处理,垃圾乱倒现象也不见了。村民住宅建有上下水管道,污水采用湿地和厌氧方法进行处理,乱倒污水现象也基本杜绝了。在山东德州,无论是在一片徽派风格建筑的古城苑社区,还是绿地镶嵌、绿水环绕的洪州、华中社区,村容面貌与城市居住小区不相上下,在区内环境、绿化及周边风景上,甚至盖过城市小区,真正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

(二)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

河南省新乡市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后,登记流转的土地超过20万亩,建成万亩以上高效农业园27个,实现规模化种植300万亩,涌现出中国科学院万亩实验基地等一批土地集约经营典型。该市古固寨镇结合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积极推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4千亩“末级渠”改造、6千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项目,促使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该镇已被评为河南省“中州名镇”、“环境优美小镇”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安阳市滑县产业集聚区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建设过程中,在开展村庄整合同时成立了新鑫田园开发公司,将18个村的1.7万亩土地经营权以拍卖的形式,流转到6家公司和37个种粮(菜)大户手中,实施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安徽颍上县三王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后,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以村集体名义按照每亩500元年租金将村民零散土地租下来,承包给村里的能人、大户发展规模化种养业,目前已经建成蔬菜大棚300多亩,葡萄种植园10多亩,养殖业大户20多家,与安徽隆平高科公司合作建立了5千亩的小麦高产示范片。安徽宿州市桥区光明村结合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自2009年开始先后流转土地7000多亩,培育和发展了百亩良园科技公司、宿州宏大种业公司制种基地、宿州市雪鸽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农业种植基地,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挖和疏浚了中小沟13条,修建涵管桥闸100多处,恢复和新打机井60眼,建成自喷式灌溉示范田600亩。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基础上,成立了宿州心华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大马力农机具实现农作物耕种收的机械化作业,结合配方施肥等农技措施,平均每亩增收400多元。规模化养殖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全村现饲养种猪100多头,培育了年出栏生猪2千头以上的邱志养猪场和邢学柱养鸡场、沈维喜养鸽场等一批养殖企业(大户),正在建设的光明村标准化养殖场,建成后年出栏仔猪将达到5万头。

(三)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有利于推进“管理民主”

从山东德州市来看,由于村多村小,这个平原传统农区中村民政治经济生活易受家族势力操控。在民主选举村领导时,因选举范围有限,致使候选人质量不高,农村“熟人社会”又使选举过程易受干扰而质量不高,在传统村庄实现“管理民主”困难重重。针对这一情况,德州市启动了合并小村,建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将全市8千多个行政村合并为3070个农村社区,村庄减少了60%,全市行政村平均每村人口增加到1353人,而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入住人口都在5000人以上。按照“凡合必选”的原则,由县乡政府组织村民自主选举社区领导班子。由于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居住人口增多和选举范围扩大,可供参选的候选人数量增多,候选人的质量明显提高。同时,由于传统村庄小社区转变成了农民集中居住大社区,“熟人社会”已经被改造成了“半生半熟社会”,打破了农村民主选举易受干扰和操控的顽疾,加上科学组织选举,严把候选人资格审查关、选民登记关和选举会议组织关,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同台竞选、公开演讲,选民秘密写票,投票、计票实行全程公开,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家投票,群众参与非常踊跃,选举质量大大提高。据统计,德州市参加选举的村民共有190万人,各社区选民平均参选率达85%以上。经过重新选举,德州市村级干部由原先的30047人下降到17955人,减少了40.2%;大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为45岁,比之前小社区减少了4.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两委”成员占57.5%,提高了19.5%;大社区村委会主任中办企业或有项目的“能人”占到54%。原来困扰多年的“弱村”、“乱村”、“散村”等三类村班子问题,经过合并成大社区、重新选班子一举得到解决,新领导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四)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有利于实现“乡风文明”

通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村庄环境和村民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自然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形成。入住集中居住社区后,区内道路实现了硬化,下雨出门再也不怕路滑了;晚上有路灯,社区中心广场的文化生活自然丰富了起来;加上户户通宽带、电话和电视,使村民对内对外交往需求和能力大幅提高,信息沟通能力大幅增强,这必将有利于未来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搞活农产品流通和增加收入。通过现代媒体的知识传播和宣传教育,尤其是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留守老人和妇女,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文明之风熏陶,封建迷信和愚昧思想再也没有藏身之地,取而代之的自然是思考如何发展生产、发家致富了。总之,平原农区通过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推动了现代城市生活融入乡村,在提高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的同时,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提高和乡风文明的形成。

三、平原农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理论思考

(一)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建设

我国平原农区人口密集度高、村庄多且占地面积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农业发展,加剧了传统农区的分工分业及农民分化,一些县市城区、工矿园区及交通干线周边人口密度增加,土地紧缺,加上农业种养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客观上为这些地区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分离生产生活设施并配套布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释放闲置的村庄宅基地资源奠定了基础。拿安徽沿淮、皖东北等平原传统农区来看,多数民居尚停留在砖瓦平房向楼房过渡阶段,新的建房还未到来,拆迁成本不太高,可以顺势而为启动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试点。可以选择那些占地面积大且民居质量偏低、采煤沉陷区待搬迁、临近城镇、工业园区及交通干线附近村庄进行试点,拆除旧村庄,建设新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节约出的土地可用于农业复垦或增加建设用地。启动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还可避免传统农区形成新的建房后,因缺乏统一规划出现有新房无新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拆不起也并不成的被动局面。通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既释放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所需的用地,也系统化地改造了农村居住环境,促进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建设。

(二)农民就业与非农产业发展仍然是突出问题

无论是山东德州的“两区同建”,还是河南新乡、安阳及安徽沿淮淮北等地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由于土地整治后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原先由众多家庭承包户耕作的土地现在包给了少数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经营,种田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农民实现安居后,就业成了突出问题。从德州市“两区同建”及河南新乡、安阳等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来看,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吸收了部分农民就业,但由于地理、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产业园区的非农产业发展并不顺利。与南方丘陵地区农业不同,北方农区多生产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作物,品种有限、加工内容少,少数几个现代化加工企业就可以涵盖广阔区域的加工任务,加上加工程序高度机械化,劳动用工也不多,发展非农就业空间并不大。发展畜牧养殖业和社区服务业是少数几个值得挖掘的就业空间,但前者受投资资金不足限制,多数地区目前农民信贷可得性仍然偏低;后者服务范围基本限制在社区内部,“你卖给我、我卖给你”,其价值增值与实现农民增收的效应有限。农民进入集中居住社区后,生活的商品化、货币化程度大幅提高,原先基本不需要花钱的吃菜、饮水、垃圾清运与处理、燃料、电视电话、宽带等生活服务全部需要付费,农民生活负担陡然上升。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这种提高了的集中居住社区生活就成了农民享受不起的“奢侈品”,其存续前景必然堪忧。

(三)大面积推广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仍待商榷

可以肯定,在人口密集的平原农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有一定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也证明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效果显著。但是从这一建设模式的筹资机理来看,大面积推广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这一建设模式的资金主要依靠推进过程中节约出土地的增减挂钩,通过将偏远农村增加的耕地指标置换到大中城市城郊,通过土地出让获得发展资金。从德州市的“两区同建”实践看,按土地整治后每个行政村净增300亩耕地计算,全德州市约可以净增加耕地250万亩。如果将这一土地增加指标全部用于城郊的建设用地出让,按照每亩14万元价格可筹资约3500亿元。按照户均4口之家每家获得6万元补贴计算,全市100万农户需要600亿元,再去除同等数量的拆迁、复垦、公益设施建设等成本支出,也仅需要1200亿元即可完成全部传统村庄农户的迁建任务。即使将一半复垦土地用于净增加农业用地,剩余净增土地出让金也完全可以应付建设成本,所以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来推进这一进程。潜在的风险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这一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经济”并不等同于农户层面“经济”,如上所述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入住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矛盾就有可能激化。其次,由于利益驱使,这一新农村建设模式必然会推动偏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向地价较高的核心城市郊区转移,助长传统城市发展的“摊大饼”式扩张,从长远或机制上看,可能与追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缩小城乡差距及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渐行渐远或反向而行,重组后的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可能对促进偏远地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反而不利。

(四)可以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上深化探索

目前,全国范围的不动产登记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已经明确将农民住宅纳入登记范围,这将对“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奠定基础。从平原农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实践来看,农民拥有集中居住社区住房的完全产权,但按照现行规定仍然不能够对城市居民出售而只能出租,社区内农户宅基地使用也受到同样限制,农民住房及宅基地的财产权利仍然不完整,城市资本和要素进入仍不顺畅。可以设想,如果集中居住社区的某个农户需要随迁打工子女进城居住,同时某个祖籍在当地的城市居民想回村养老,前者需要卖房,后者需要买房,而现行政策不允许此类买卖行为发生,这就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是当前农民不具备完整市场主体地位的突出表现,更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一个根源。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改革方向,这种合理不合法的情况再也不应当维持下去。在下一步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建设实践中,应当将改革农民住房及宅基地使用制度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出发点,在农民集中居住社区住房及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实现农民住房的可抵押、可买卖。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有关房地产管理的规定还可以考虑比城市放得更宽一些,即允许房屋购买者在宅基地使用年限(可以比照城市给予住户70年使用权)内翻修、拆除重建住房权利,即有条件实现农民宅基地的可抵押、可担保和可转让。

参考文献:

[1]杨志华,宋延涛.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源[N].农民日报,2013-5-13(1).

[2]石峰.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性及收敛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766-771.

[3]陆子修,庞振月,陈进,许多.河南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情况和主要做法[R].合肥:安徽省农业经济学会研究通讯,2012.

[4]陆子修,庞振月,陈进.新农村建设的最新探索和实践[R].合肥:安徽省农业经济学会研究通讯,2012.

[5]姚韬,等.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进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463-468.

[6]陆子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89.

第9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问题;创新研究

一、当前社区服务管理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服务管理经济基础薄弱

在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中,一直存在着管理需求的扩展和管理资金的短缺这一矛盾。资金是保证社区服务管理持续运转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社区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形成有效的服务资金的筹集渠道或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政府应是社区服务资金的主要供给者之一,但我国政府投入在整个社区服务资金供给中的比重是偏低的,社区自身积累能力也不足,因此给社区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二)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偏低

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的发展需求,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比较差,专业服务管理技能水平比较低,而且社区工作人员对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虽然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坚持落实政府的各项政策及方针,认真为社区居民服务,并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真正的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是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对于专业的社区服务管理专业知识未进行及时更新,所以无法跟随时展的趋势。

(三)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不太完善

社区是政府的工作部门,由于其与居民接触较多,而且所涉及的各项工作繁重而琐碎,所以社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政府工作部门,它设立的目的应该是为自身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方便的管理,而主要工作应该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居民所需,掌握居民生活中的困难,服务社区内的居民,保障其正常的生产生活,所以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应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由于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社区居民无法真正的参与到社区服务管理中,社区居民无法利用自己的权利对社区服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等,从而无法真正的相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如果脱离了社区居民的参与,那么就是去了社区服务管理的意义与价值。

二、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为了确保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俱进,必须对现有的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改革,主要从提高对社区服务管理的资金投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健全与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一)提高对社区服务管理的资金投入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社区服务管理主要针对社区居民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多个方面进行工作,因此为了提高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必须提高对社区服务管理的资金投入。对于社区服务管理投入资金方案,一方面,国家可以根据城市社区的发展情况出台一定的社区建设优惠政策,并且提高社^服务的收入,确保社区服务的资金稳定;另一方面,社区可以利用经营理念引进民间资金的投入,加强对社区各方面的建设工作。通过提高对社区服务管理的资金投入,能够更好的保障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社区工作对于服务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社区工作要紧密围绕辖区居民的各方面需求,建立服务社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其一,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其二,设定社区服务管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实行社区服务认证制度,该团队能密切结合区域实际,立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着力搭建政府、市场与居民沟通的桥梁,帮助居民协调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健全与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社区居民,所以必须健全与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中,确保社区服务管理的有效性。为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社区服务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社区居委会或者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加强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意识;其次,社区服务管理部门应该对现有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增强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沟通,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的信任程度;最后,加强对社区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的民与监督权等,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三、结语

随着现代化的建设发展,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社区服务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未来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朝着社区自治式、开放式、多元化、法知化、量化管理模式等放行进行改革创新,因为现有的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建设,所以必须加强对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乔.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路径创新[D].吉林财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