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经济全球化、产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后台的职能机构越来越庞大。财务部门、IT支持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非盈利性职能部门随着机构的扩大,服务成本不断增加,然而不能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后台职能机构具有很大的资源节约的潜力,优化工作流程、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将在保证后台支撑的前提下压缩企业的服务成本。
后台职能机构中的财务部门是企业共享服务应用的重点部门。财务部门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多种职能,如对资金的投资、筹集、流动的监控职能,核算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完善内部的控制评价体系等[1]。本文通过分析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分析,探寻财务部门的转型方向,并以电力企业为切入点,提出电力企业的共享服务管理的相应建议。
1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是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将会计核算等非核心日常事务尽可能集中到同一固定地点处理,提高财务工作的总体效率,进而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2]。最初共享服务模式是用于节约服务成本、精简人员结构,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共享服务有利于跨国集团的全球扩张。
1.1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不断加强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探索。通过分析国内外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的情况,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特征总结如下:(1)作为独立经营个体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根据市场运作方式,与外部供应商竞争,同时收取内部客户的服务费;(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各业务单元集中提供后台的支持服务;(3)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可通过规模效应来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服务成本,加强风险控制;(4)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深度的应用和全面的信息系统为基础。
1.2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分类
共享服务模式整合的业务多为非核心的、低附加值的业务支持服务,根据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与组织形式等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如图1所示的分类。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将共享服务中心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外向型共享服务中心向企业内外不同组织提供支持服务;内向型则只针对内部的顾客。由服务内容不同将共享服务中心分为咨询服务中心和基本服务中心。基本服务中心主要整合收付款等日常的业务;咨询服务中心除提供基本服务外,还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组织形式将共享服务中心分为虚拟服务中心、砖泥服务中心与混合型服务中心。
1.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其他模式比较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有集中管理、分散管理、共享中心、外包服务这四种方式。现将这四种管理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对比如表1所示。
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电力企业的应用
国际公认的共享服务模式有业务外包和集团内部的共享服务中心两种形态[3]。本文以电力行业为模板,拟从项目的可研评估、整体的规划、共享中心地址的选择、人力资源的储备、流程制度的改造、风险质量的评价体系与信息系统的建设等方面提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电力企业的现行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如:组织效率偏低、人员冗杂;战略推进的能力与业务支持的能力不充足;集团公司的各下属公司执行力较差、流程不统一;集团公司对各下属公司的监控较为薄弱等。本文从下面七个方面详细阐述电力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关键点与具体步骤,为电力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应用提供必要指导。
(1)项目的可研评估。项目的实施评估首先要在电力企业的各层级进行摸底调查,搜集现有工作流程、组织结构、人员的素质、管理规章制度、信息系统稳定性等各种基础信息;评估电力企业的现有财务管理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作比较,评估共享服务中心项目的实施成本与风险。
(2)整体规划。电力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的实施规划分为两个方面:组织机构的设计、目标和进度的规划。首先,要确定电力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要辐射的地域范围。共享中心的辐射范围是有限的,范围的增大伴随着成本的提高,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理适用的地域范围。其次,确定共享服务中心项目的实施目标和进度计划。电力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实施前,要明确项目的基本目标,并将目标分解落实到不同的项目阶段,确定里程碑事件与时间安排,有条不紊地实施项目建设。再次,电力企业的集团公司要设计整体的财务体系,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要逐步实现从分散式向共享服务中心的转变。最后,需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的边界。对于流程相对来说较为标准、交易货结算量较大的应收与应付活动,出具法定报表和处理总账等均可纳入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
(3)人力资源储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初期,应加强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工作。电力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在某一地点展开工作,考虑到地域文化等特征,须做好聘用新员工的准备。
(4)共享中心选址。电力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地址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如:人文社会等环境因素、当地教育水平和财务知识水平等人力资源因素、当地的人工成本和成本利润水平等成本因素、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政策等政策因素。
(5)流程制度改造。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过程也是企业的财务流程再造过程。共享中心通过对多个地点的技术、人员及流程的整合,建立流程管理机制,将企业内的各种流程精简标准化,从而实现真正地高效与稳定。
(6)信息系统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统一的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为技术支撑,跨越空间障碍,提供迅速、广泛、持续的服务。ERP系统的统一是共享服务平台搭建的前提,共享服务平台的有效运作还需要统一的流程标准与IT标准。
(7)风险质量评价体系。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行离不开标准客观的评价体系。该体系评价服务质量,并及时预警共享中心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共享中心与各子公司、分公司签署相应的服务水平协议,并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关键词:技术变革 财务共享 升级转型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12-03
一、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由通用、福特等大型制造企业集团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以来,世界财富前1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80%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随着技术变革、经济全球化、监管政策的趋同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理论和实践双重因素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规划和实施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服务不仅能够带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提升服务质量、强化风险管控、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发展{1}。随着“互联网+”与“大会计时代”的到来,传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合理谋划,力求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简单的财务服务转变为企业的利润增长点,以便提升服务能力,吸引新客户、维护好老客户,更好地创造价值,成为财务共享服务发展的新方向{2}。
二、财务共享服务行业的发展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承担的功能,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一般性事务处理功能,包括ERP集成处理、业务核算、标准流程、数据维护、资金收付管理;第二个层面的内容是决策支持,包括财务结果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层报告等内容;第三个层面是专家咨询,包括税务支持、业务流程改进、法规审查、审计支持等内容。不同的服务功能需要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一般来说,初期建设的共享服务中心只提供一般性事务处理功能。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设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设置需要解决组织架构、岗位职责、技能要求、薪酬制度、绩效考核体系等事项。其中组织结构是关键,它既包括共享服务中心内部的组织架构设置,也包括共享服务中心与企业其它部门的关系定位,而后者是问题的核心。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企业中的定位来说,目前实务中,一般是成立一个完全独立于财务部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虽然组织调整的幅度较大,但它的独立性能够为流程化运作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能够为企业外部单位提供服务,具有很强的扩展性,甚至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盈利单元。
(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流程规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规划实际上是要解决财务共享服务范围内的业务流程的合理性问题,包括相关事项和信息如何在其它业务单元内部流转、如何与共享服务中心对接以及如何在中心内部流程三个环节。如果仅仅提供业务核算服务,涉及到其它业务的流程调整可能性一般会很小。对于其它业务单元与共享服务中心的对接环节,需要重点考虑相关单据凭证和指令的传递方式、推送节点及权限、结果的提供及审核等问题。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则需要按照提供服务的内容把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拆解到最小单元,而这个最小单元就是绩效管理的基础。通过对最小单元进行综合考量,设定标准,以此把工作量进行标准化,为提升效率奠定基础。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商业实体,拥有专业化的人员和知识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财务共享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高效率低成本。财务共享的诞生源于企业对于提高财务处理效率、节约财务成本的追求。通过把企业内部下级单位重复设置的财务职能集中到独立的共享中心处理,实现人员、设备、知识、经验、制度的共享,形成规模优势。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关键在于共享服务中心对集中起来的不同业务单位的非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统一的操作模式,运作统一的流程,执行统一的标准,这样既可降低管理成本,又有利于企业的规模扩张。
其次,专业化。财务共享形成财务人员更为明细的专业化分工,让各类会计人员一方面能够将更多时间集中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在各自领域得到更加丰富的经验积累,从而大幅提升各类财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财务服务质量。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在于,它能够利用专业技术,合并以前协调性非常差和完全迥异的业务活动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财务共享将会计核算工作从企业财务部门中相对剥离,使财务部门有更多精力关注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再次,服务导向。实施财务共享后,财务就从企业的内部职能部门转变为外部服务供应商。共享服务中心一般与集团内客户签订共享服务协议,明确服务的内容、时间期限和质量标准。这就促使财务机构转变自身定位,树立服务意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而使财务工作更多地响应企业其他职能的需求,提高财务服务的满意度。财务共享服务的技术革新贯穿其发展历程,并从未止步。在企业的财务组织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常常承担起推动技术变革的重任。
三、技术变革推动财务共享服务2.0时代到来
共享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不同模式下,共享服务的形式、特点也不尽相同。随着“互联网+”与“大会计时代”的到来,传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思维模式作为是财务共享服务升级转型的前提,首先需要转变,同时,新的技术革新也将贯穿其发展历程{3}。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将大力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实现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蜕变。群雄逐鹿,我们怎能“沉沉酣睡”?
1.创新财务共享服务新模式。
(1)信息系统标准化。信息技术是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财务共享中心是流水线式的财务核算模式,在技术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共享平台与企业内外部现有系统的接口问题以及未来的可扩展性问题。包括共享中心系统软件接口标准化、深入提高标准化程度,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考虑地域广阔性,未来财务系统在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发兼并性更强的信息系统。以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实现业务流、实物流和价值流的同步。
(2)移动互联及云计算应用。以“互联网+”与大会计时代为主题焦点的2015中国财务高峰论坛,加剧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科技界时髦词汇从各个方面极大程度上影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科技进步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新技术的应用加剧竞争程度,迫使企业不得不在管理模式上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信息共享、减少信息孤岛,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广阔和精准的信息数据。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和智能设备实现移动办公、移动互联化,支持移动办公和客户供应商共同访问。云计算可降低财务共享服务IT运营成本,因此,应重视云计算,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弹性支撑能力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大显身手,并渗透到整个行业发展中{4}。
(3)运营管理标准化,技术平台标准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得财务与具体业务出现了分离,财务对业务的支持与指导职能必须借助于高效、集成的软件系统和现代化通信,这就要求企业各部门建立统一的、可整合的系统。例如当前可以充分利用ERP、WEB平台等,构建标准化“会计工厂”实现会计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共享,这是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顺利构建的关键。同时,优化财务共享运营体系,建立行业通用的运用指标及标准;尽快建立完善与财务共享中心及运营标准相配套地信息系统,实现全业务流程和管理线上运营。建立高价值专业中心,将财务共享中心打造成企业的利润中心,可对外提供独立的外包服务,向管理咨询和培训业务转型,成为服务公司并形成行业规范,拓展服务功能。
(4)依托大数据,提供专业数据分析。依托数据提供决策支持是企业财务部门长期以来致力的目标,大数据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结合技术平台,将自身提升为数据管理中心成为趋势,并存在可能性。在大数据基础上,优化数据提炼分析,提供企业决策服务;业务处理向数据加工和提供价值提升转变,建立数据中心,实现大数据分析;结合新技术,财务部门需要提供的,将不再仅仅是三张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而是从各个维度分析数据,提供可以提升业务管控及企业经营绩效的管理报告{5}。
(5)人才多样化。财务共享服务的2.0时代,在员工胜任能力和培训体系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将能够提供一站式从咨询―系统建设―运营维护―业务处理―数据提供的跨专业和领域的专业服务。财务人才定位于“业务中的财务专家、财务中的业务专家”。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定位出发,明确人才引入、培养和保有安排;建立系统的内部培训体系,形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学习和知识平台;建立内部员工能力提升计划和职业规划辅助工程;明确关键岗位的保密职责和轮岗要求,实现公司信息安全和反舞弊需求。财务团队的职能由处理会计数据向利用数据转化为信息转变,由做政策到将政策运用到业务循环中去,同时对企业的管理循环提出改进建议。
2.新模式下流程管理的控制。
(1)流程管理制度的统一。一项制度的目的是对经济行为进行引导,《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制度的论述:“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因此,一项好制度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且有统一的制度政策,若没有统一的制度政策,即使进行了架构或者流程上的变革也有可能会产生问题。因此,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财务作业标准与流程,同时把制度政策开发嵌入信息系统,保证前端业务部门按照制度和政策去运营,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同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制度的不断完善,正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完善”。
(2)操作流程标准化的建设。在制度统一的前提之下,应对原来的各子分公司以及新接收财务业务的流程加以标准化,具体包括:对现有的流程差异化分析并将非标准流程单独收集;分析后对该非标准流程做内部改进或者作对外沟通协调,并最终消除非标准流程。流程标准化还要包括从影像挂接到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化,通过对原始凭证的扫描,业务领导的审批和财务处理均能基于影像来进行,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取消邮寄环节,单据的实物管理风险得以控制,邮寄成本得以节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员工作业效率得以提升,丢单、夹单等实物管理风险大幅降低。
3.财务共享服务新模式的保障机制。
(1)会计信息化推动财务共享技术变革。共享伴随着集中,财务处理与业务发生在物理空间上分离,应当充分运用高效率、高度集成的软件系统和通讯技术,才能有效解决空间差异,保障财务处理的及时性。同时,财务共享带来的标准化问题也需要信息系统层面的支持,带动信息系统标准化。业务系统与会计系统互联后,业务发生时,业务系统可以将数据直接推送给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根据这些数据按照既定规则生成记账凭证并自动记账。这一过程就是业务直接驱动的记账。它的优势是提高效率、增进会计核算的及时性、避免人工差错、防止舞弊、提高系统间数据一致性等。例如,对于加油站来说,每次加油完成挂枪后,自动加油机就能生成油品种类、加油量、单价和总金额信息。生产管理系统搜集到这些信息后,触发会计系统生成确认收入和成本的分录,并完成记账。当然,实现业务系统与会计系统集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技术标准和数据字典的统一。
(2)发挥信息系统的支撑支持作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是财务共享新模式必须配备的支撑手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人员、业务的集中处理,包括资金结算、集中核算、单据传递、业务协同等均需要电子化处理。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人工手段是无法满足中心正常运作需要的。因此,建设科学的会计信息管理平台,提升会计信息化水平,为进一步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用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添加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加载、数据挖掘等数据库技术,为企业集团定制相关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图表,并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提升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利用能力,为企业集团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注释:
{1}陈虎,陈东升.财务共享服务案例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2}黄庆华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探索[J].经济问题,2014(7):108-112.
{3}隋玉明.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4(5):14-16.
{4}欧阳筱萌.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共享模式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4(4):55-57.
{5}何瑛,周访.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59-67.
(作者单位: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东营分中心 山东东营 25700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
关键字:发电企业财务共享应用
中图分类号:D922.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背景和意义
(一)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背景
纵观电力行业形势,国内用电需求从年初开始逐步放大,已显现出持续回暖态势,市场下行压力渐趋缓和。然而,从电力行业内部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在电力市场方面,电力供给大于需求的基本态势仍将延续,替代电量市场逐步萎缩,竞争机组增加,争取替电将更加困难,大用户直供电改革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在国家对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方面,国家逐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新能源产业高调登场,火电企业将面对更多的市场竞争主体,承受更大的同业竞争压力和节能环保压力;在生产经营方面,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不能全面落实到位,“市场煤、计划电”的格局总体上仍将继续,利润空间日益狭小,企业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大型发电企业的业务遍布全国各地,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提升企业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国际国内著名企业,近年来不断再造财务管理组织,梳理优化财务管理流程,以保持其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中,建立财务数据共享中心是近年来这些公司进行财务组织再造和财务管理流程优化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并已开始被国内管理较为领先的集团企业尝试,必将成为未来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新趋势。
(二)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意义
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在财务领域率先实现共享服务契合公司战略需求,满足内部管理需要。公司可以将财务领域作为共享服务的起点,为其他领域共享服务的建设提供参考和蓝本。
1、适应公司战略需求
(1)、集团管控力的提升需求,随着建立大型电厂工作的展开,需要进一步提升集团整体的管控力和领导力,因此加强财务集中统筹管理运作尤为重要。
(2)、创新管理体制,打造新型财务管理团队:
公司的创新体制,成为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驱动力量。财务核算业务共享集中,释放财务人员力量,更多的支持公司经营决策和对业务单位的经营支持。形成创造价值的新型财务团队。
2、满足内部管理需要
(1)、政策执行一致化,核算业务的集中处理,消除地域差异,保证审核会计的执行口径保持一致。
(2)、作业效率高效化,通过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作业过程,从而实现作业效果与作业效率的全面提升。
(3)财务管理透明化 借助财务转型,使得现有财务管理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得以消除,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多维度数据信息。
二、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方案
对于财务共享中心,即提供财务共享服务,通过统一办理公司所属企业的原始单据审核、账务处理、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工作,达到提高公司管理效益的目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运作模式也会因行业特点、内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及外部经济法律环境等有所区别。本文重点介绍某发电集团建立区域性共享财务服务中心的组织人力、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职能等设计方案。
(一)、某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组织人力方案
1、组织定位
某区域财务产权部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行政管理权和业务管理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托财务产权部的成熟管理优势建立和运作,为保持业务的稳定性,减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带来的风险,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初期采用本方案进行组织定位。
某区域财务产权部下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SSC),原各厂财务部门将会计核算职能剥离集中至SSC处理。
某区域的财务管理职能由区域财务产权部负责。
某区域财务产权部向各厂派驻财务人员,负责本地财务管理职责的执行推动和业务支持。
2、组织机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设7个专业分组,具体如下图:
3、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思路:
以现有某区各厂业务量为基准,并考虑集中后的效率提升,同时考虑业务的稳定过渡,进行人员数量的测算。
考虑财务共享的业务流程要求并结合某区大型管控的相关要求。
着眼未来,为今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知识结构优化,引进高素质人才做好编制准备。
在财务共享服务上线初期,为保证稳定过渡,风险可控,人岗匹配尽量按照人员对岗位的熟知或按原岗位进行配置,共享中心运行稳定后,根据人员技能情况进行岗位调整或轮动。
人员配置框架:
经以上原则测算与分析,在共享中心建立初期,保障某区业务正常运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体编制需求为28人。其中业务处理人员占72%,业务专家10%,管理人员18%;
各厂本地还需设置财务经理、票据扫描和归档人员及税金资金资产接口人,按每厂3名设置,共9名,本地编制共9名。
某区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地财务总体编制需求为:37人。
(二)、某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管理流程设计方案
某区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将会改变目前各厂的费用报账方式、流程、报账要求等,同时原分散在各厂财务部门处理的会计核算业务将集中至某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因此对未来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的业务流程运作,如何顺利过渡到共享模式,如何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如何保障对业务单位的报账和支付影响最小,将是本方案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未来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的业务流程在此次项目中进行框架设计,并对梳理出的19个主流程进行了关键节点和影响的分析讨论。
1、设计思路
此次进行流程设计基于以下四个基本的业务前提:
基于影像扫描系统的票据传递方式
各厂的财务票据将通过影像的方式在各厂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信息流转。
票据与会计档案在各厂本地保管
各厂的原始凭证及会计档案在各厂本地进行保管,档案管理不进行集中。
基于各厂费用中心全部上线的报账方式
各厂的费用报账方式均基于在费用中心内进行填单和审批。
财务共享不改变各厂的财务业务制度和审批流
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初期,允许各厂在财务业务制度及授权审批上存在差异,仍按照各厂规定执行。
2、 设计框架
某区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设计框架包括19各主流程,51个一级流程、34个二级流程和2个三级流程。
(三)某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管理制度设计方案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形式将运营管理体系中每一部分的规范、要求和操作固化下来,是运营管理体系发挥效用的重要保障,指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活动有序开展,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促使组织价值实现最大化的目的.
1、设计思路
(1)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及管理目标
首先要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公司组织中的职能定位,以及通过管理想要取得哪些效果,为制度的制定指明方向。
(2)分析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
其次,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功运作,如工作质量、绩效、服务等,依据这些因素设定管理制度需要涵盖哪些方面的内容。
(3)结合内部组织架构及职能的设计
再次,管理制度的设计要结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及职能设计,以明确和划分制度的执行与管理责任。
(4)梳理出与其他制度的关系与层次
最后,制定制度前要梳理清楚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关系与层次,避免制度的重复或出现未覆盖到的真空。
2、制度框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整体制度框架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解析。横向分为两个维度:业务维度和运营管理维度;每个维度纵向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各类别总体制度和操作规范。总体框架如下图:
(四)、某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管理职能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适度分离,各自专业提升。
核算分离,支持各厂本地财务转型。
2、设计框架
3、实施后管理职责
业务真实性责任主体:由于经济业务是在各单位发生,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规范性,各厂财务经理需承担相应的会计法规责任。
内控责任主体:由于各项经济业务在各厂本地发生,涉及会计核算最基础的原始记录都由本地收集,各厂要执行内部控制的各项规定,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据,按规定流程发起报账。
资源管理责任主体:各厂仍然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规定,实施资源的分配和动态管理,承担各项效绩考核责任,不会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立而改变单位的责权利格局。
审批责任主体:各厂在报账时使用的是本单位的资源和预算,因此报账审批流程和对外支付款项的审批责任不会发生改变,仍然由各单位负责。
审计责任主体:仍然以各厂为单位展开经济审计、工程审计、税务审计和其它各项财政工商检查,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仍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税收责任主体:需进行属地申报的税目仍然按现有规定属地申报,经属地缴纳入库,不影响各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关系。
三、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目标
(一)、会计业务处理的标准化:推行财务共享服务,借助集中的财务共享中心,基础的会计处理从分散的各地财务组织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解决成本与效率问题,建立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的,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作业过程,从而在支持业务的同时,实现对自身效率与公司效率的共同提升,显著降低成本。
(二)、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借助财务集中及之后的财务转型,通过高度的执行力和标准的财务流程推动了公司战略及财务管理意图的贯彻执行,使财务在战略支持、业务财务、共享服务方面均有更专业的表现,财务管理能力获更多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三)、前瞻性和积极性:在进行财务转型的过程以及结果输出中,应具有更高的前瞻性和积极性,在进行财务集中的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组织规划上预留空间,避免为转型而转型的资源投入。
(四)、完善的横向及纵向组织间协作:转型后的财务在横向存在共享服务中心与各财务部门间的协作关系,纵向存在公司本部与分子公司直接的协作关系。在这种横纵交织的协作模式下,需建立有效的协作架构,以达到流畅协作的效果。
(五)、引导公司综合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通过财务的实践与研究,对企业未来包含财务在内更多领域内实施高效、集中的综合管理,有利于公司各环节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之通过实施财务共享将复杂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分工更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必然会相应提升,财务共享中心将传统会计记账转为“会计工厂”运营,可以引进“六西格码”质量管理理念,开通客户服务热线,把服务作为共享中心的工作重点;同时将原来分散在各个发电公司的财务管理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业务流程标准化以及管理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条件,促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并达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华电力西北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建方案
关键词:财务共享;利弊分析;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适应经济形势新常态,满足作为跨国企业集团财务核算与管理需要,从强化经营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降低运营风险、提升公司价值等多角度出发,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建设和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施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并积极筹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现结合财务核算与管理实际,就实施财务共享的利与弊进行分析:
1利
1.1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财务共享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跨国企业集团的青睐,究其原因,可最大限度降低跨国公司运营成本将是其最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1.1降低人工成本
传统的财务部门仍用超过80%的资源进行简单的交易记录和活动控制,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实现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资源、业务集中之前,虽然员工的工作量很有可能不饱和,但是仍必须为每个单位或地区设置相同的岗位、人员。而将资源、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后,不必再单独为每个地区、单位设置岗位、人员,一个人员就可以处理几个单位或地区相同岗位的业务,从而实现业务量不变的前提下业务人员的减少或者是业务量增加而人员不变。其次,实施共享服务后,业务操作得以精细化、标准化,甚至有的操作被极大简化,因此,某些岗位对人员的学历、技能等要求会有所降低,低层次的人员就可以胜任。
1.1.2降低管理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对业务流程、规则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消除了多余的协调以及重复的、非增值的作业,在规模经济效应下,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1.1.3降低监督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实质上是对各业务单位的日常经营行为进行集中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以往分散核算时的监督成本。据著名咨询公司博思艾伦公司的调查显示,实施共享服务后,可在成本上获得更多的节约,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发展阶段成本降低幅度也各不相同:在启动期,最为直接的成本降低是通过集中整合的方式,利用规模经济减少多余的管理成本,该阶段可实现10%~20%的成本降低;在成长期,通过流程改进和流程再造寻找最佳实践,实现标准化的服务,此阶段可实现成本15%~50%的减少;在成熟期,通过长时间的运作,成本管理更为精细化,技术不断创新,累计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共享服务中心走向成熟,最终达到“学习曲线”的后端。
1.2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共享服务中心以其专业化的服务,高质量、高效率地面向客户提供财务及信息技术等支持服务。通过集中规模把复杂的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更精细,工作质量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首先,共享服务的实施,对原分散在各个单位独自处理的业务进行整合规范,对经办人的要求统一,财务处理的口径和尺度一致,最终实现了业务的高度标准化。而业务的高度标准化为流程再造和持续优化提供了基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雇佣基础的员工从事标准化的业务,同时聘请专业人士成为流程专家,持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其次,支持共享服务实施的相关信息系统的上线是共享服务实施的必要前提。如在财务共享实施中,解决异地票据传递问题的影像系统、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助完成网上报销的网络报销系统、公司快速支付的银企互联系统等都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处理的高效要求提供工具支持。另外,通过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等运营管理手段,可保障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持续提升。如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对业务人员推行绩效考核,以月度内记账凭证的完成数量及质量作为其领取薪酬的唯一标准,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形成业务人员"抢"着做的良好氛围。最后,通过建立内部服务支撑体系,使得共享中心能够及时响应前段要求,不断提升客户的服务满意度。
1.3可提高经营决策水平
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战略决策支持要求财务提供支持的呼声越来越大。一方面,实施共享服务后,通过基础业务的规模化、制度化、流程化处理,使财务人员的精力能够从大量重复的基础核算业务中释放出来,进而投入到公司的经营及战略决策支持中去。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能从后台处理、事后记录到多层次战略支持职能的转变,从价值守护到价值创造的转变,可以为公司提供强大的分析和决策服务,以及丰富的决策信息,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二是公司管理会计通过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融合,在决策时,充分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历史数据来支撑,从而可以构建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成为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心,推动公司有效利用管理会计,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1.4可加速公司标准化进程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各业务单位的资源是分散的,业务操作方式、操作流程、财务管理制度、信息支持系统都是不同的。而共享服务中心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位进行的活动、资源进行整合,为公司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各种管理数据的统一与综合提供了平台,也为公司管控的统一奠定了基础。(1)共享服务实施之前需要对原分散在各组织自行处理的业务先行标准化,包括业务流程的统一、管理制度的统一、数据口径的统一等。这一统一过程加速了公司管理制度与信息数据的标准化。(2)在流程整合、统一的过程中,同步明确出每个岗位的操作细则,确保业务最终在任何人员的手上操作时都是标准的动作。操作的标准化提升了工作的效率。(3)财务共享服务在流程管理、业务标准化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可以为公司其他领域提供借鉴,也可为其他共享中心标准化管理提供参考,从而营造标准化的企业环境,加速公司的标准化进程。
1.5可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一是对业务流程整合设计时,在考虑简捷高效的同时,更加侧重风险控制的需要,所有业务流程均需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二是实施财务服务共享,强化了对业务单位的财务监督。1.6可实现外部增收创效公司可利用“共享服务中心”向其他外部公司提供有偿服务,通过市场价格参与服务外包竞争,也使财务服务能力成为公司增收创效新的增长点。
2弊
2.1因远程服务可能导致沟通不畅
财务共享采用的是远程集中服务,因此与业务单位的沟通至关重要。财务工作是业务单位重要的业务,涉及到采购、计划、生产、销售、发运等各方面,沟通业务多,沟通范围广,远程沟通显然不如面对面沟通效率高。由于各公司或部门分处不同地区,财务信息由各部门传递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可能会因系统不稳定,造成数据缺失或丢失的现象。
2.2因权责不清可能导致效率低下
以前由业务单位自行操作的业务,现在改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业务单位共同承担,在该种模式下,两者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权责不清而产生矛盾,进而导致系统效率低下。
2.3可能导致其他信息化资源闲置
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是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其将以财务核算为中心,涵盖采购、计划、合同、风险、销售、发运等多项业务。该系统的实施与运行后,绝大部分业务审批及结算均将在系统内实现,若该系统无法与其他现有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则可能导致现已存在的合同审批、计划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2.4可能会加大财务运行风险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一方面,受各种因素影响,业务流程设计可能不够严密、合理,存有漏洞,产生系统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实施财务共享后,实质上是加大了对各业务单位的财务监督,各业务单位的经营管理行为完全被公司控制和监督。为回避这种监督,个别单位可能会铤而走险,通过“账外账”或其他手段处理相关费用,进而产生经营风险。
2.5不利于财务人员的综合发展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财务集中打破了传统的分散式财务管理结构,将财务人员明确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类,实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财务会计隶属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严格按标准流程和操作标准进行最基础的重复劳动;管理会计隶属于业务单位,以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提供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为单位经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从形式上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各自按照业务权限行使职能,但从长远来看,财务会计只会“记账”,管理会计只能“分析”,直接导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脱离,不利于财务人员的综合、平衡发展。
3应对措施
3.1合理界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与职责范围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适用于具有同质性的、高度重复、可标准化的业务,其业务区域具有明显的特征。相对而言,融资、投资、税务筹划等业务类型,就很难显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因此,需明确划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另外,还需明确界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各业务单位的职责权限,以避免因权责不清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
3.2充分借助科技力量确保系统安全与资源合理配置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海量数据汇集于共享服务系统,且财务数据直接体现公司经营运行成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数据的保密性至关重要;另外,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考虑兼容性与开发性,最大限度实现与现有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与对接,充分利用好现有信息系统,以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上述目标的实现,需借力于IT界精英的力量。
3.3优化流程设计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及应用扩容性
流程设计质量直接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效率,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否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一是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如果流程设计不合理,可能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带来极大的阻力,导致流程冗余,成本消耗加大,甚至无法实现系统配合等;二是流程设计的扩容性。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新兴业务也将随之而来,应增强流程的扩容能力,以满足系统处理新兴业务的需要,避免因系统不完善导致新兴业务处理不及时,进而影响公司利益。
3.4统筹协调因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产生的矛盾与问题
(1)合理安排因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而释放出的财务人员。在业务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财务核算人员将得到极大释放,需重点考虑该部分人员的转型问题,如若安排不当,易带来整个组织的负面情绪。(2)强化系统外相关业务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堵塞管理漏洞,从源头杜绝账外资金的形成,规避财务与经营风险。(3)建立财务从业人员内部轮岗机制,实现个人综合发展与公司战略需求的有机结合。
作者:孔梦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审计;企业管理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涵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跨地区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的管控问题也逐渐突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企业财务流程信息化、岗位分工专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至今为止,全球500强已有半数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集中管理控制体系,而国内企业――中兴通讯早在2005年也已经率先开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海尔集团等也正在处于财务共享中心实质性的筹划阶段。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集中处理和分析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
共享服务约产生于80年代,福特公司在欧洲成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后,杜邦公司和通用电气也建立了相似的机构,因此国际上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理论研究开始的较早,研究的内容也更加深入和广泛,Anderson和Lusk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流程和技术等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将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集中放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旨在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核心业务发展、整合资源实现战略支撑等目标”;国内尚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理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涵,首先其对象为与财务及财务相关的各项企业辅活动如财务、资金管理、法律咨询、采购研发等,其次其核心在于“共享”,将企业分散的重复性的业务整合到一个共同享有的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有利于企业将资源配置给核心业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最后其定位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中心,这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企业财务部门只是企业的成本中心的辅助地位,企业财务部门转型为利润中心,使其能更加宏观的层面上提供企业战略决策有用信息。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影响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无疑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多的战和更高的要求。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系是在原始的查账基础上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发展起来的。在企业财务处于手工操作阶段时,审计人员主要实施的是账表导向审计; 当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逐步确立时,审计人员主要实施的是系统导向的审计; 当企业全面推行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时,审计人员主要实施的是风险导向审计; 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业务和会计处理时,审计实施的是IT 审计技术和方法。目前,面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个概念产生和发展,审计由其是内部审计需要应时局而变,分析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对内部审计的审计方法、审计抽样技术、审计证据的收集等带来的影响。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促进持续型内部审计的发展
一直以来,审计工作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都是集中在事后审计,都是在企业业务单元完成一段时间的经营业务之后再对这段时间内的会计信息和数据进行抽查、分析,这种审计方式由于其片面性很难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由于其滞后性,往往在发现问题之后也无法及时纠正偏差,难以弥补企业已经发生的损失。企业的运营情况集中反应在财务数据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得企业内审部门可以通过持续的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全面、及时地掌握企业的是否在合理、合规的轨道上运行。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促进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转换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职能在于企业的自我约束,以及监督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单纯的监督职能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尤其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普遍在公司内地位偏低,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而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企业内审部门可以持续关注大集团内部的业务进展、资金运营情况,并且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对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通过数据中所反映出来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发现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层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既可以及时纠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偏离企业战略的错误活动,为企业挽回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通过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信息的收集和规律的总结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或者预算。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e Shared Service Center)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一种典型的集中式管理模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通过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部门,采用信息化和流程化的手段,将分布在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会计业务集中到一个会计中心进行处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管理目的。通过这种方式,这样既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性、结构统一,同时又能够达到规模效应,不需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运作成本。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给施工企业带来的益处
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中的建立,共享服务的意义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成本节约目标,给企业带来了更广泛意义上的高水平服务。
(一)业务流程标准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施工企业的各项制度、各种操作流程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对于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数据信息等确保一致性和标准化,提升企业的管控水平,降低企业的风险。
(二)规范财务行为
较之之前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的“去职能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将管控模式立足于财务领域和职能,而且还在提供标准化财务共享服务的同时考虑企业集团内部其他准业性财务管理的要求,用后续共享服务的流程取代了原有的分散流程,在确保原有财务管理和内控职能的基础上,更好地承接、融合了其他财务行为。尤其对于集团型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统一基础数据,增强数据准确性,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一直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为建筑施工企业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标准的信息数据体系用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
(三)强化资金管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实行财务集中,通过统一业务标准、优化支付流程、集中审核等实现了资金从外延管理到内涵管理、从静态监控到动态监控的转变,实现了企业资金的集团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
(四)规范税务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将税务进行集中,成立专门的税务小组来处理税务问题,或是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税务管理软件系统,在现有涉税业务数据实现共享的基础上,规范和加强了企业的税务管理,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对涉税业务事项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控和分析,规范了施工企业的涉税业务管理工作,降低了涉税管理成本和风险。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施工企业应用现状
鉴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给施工企业带来的诸多益处,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开始探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之路。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的推行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施工企业角度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员工队伍建设问题
施工企业内部部分人员受传统思维束缚严重,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评价褒贬不一,影响工作效率。第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程序过于机械、单调,员工容易产生疲劳和厌烦,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电脑软件进行简单操作,操作流程之前已经确定,使用起来较容易,这种机械工作使得一些员工工作怠慢,致使工作质量下降,对于人才培养极其不利;第二,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从下属子分公司调配过来的,之前从事的一般都是财务工作,熟悉共享中心工作比较容易。当业务流程简单化、标准化后,大量岗位减少所造成的人员安置和分流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二)业务流程问题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规章和制度上只是流于形式,标准化程度很低,不能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并且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共享中心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一些施工企业员工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管理的认知很缺乏,有的甚至就是一点不理解,调研和改进只好单独进行,改进方案很难进行有效执行和推进,更不要说能提出一些业务优化需求。
(三)组织架构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是建立即万事大吉,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要有所改变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组织架构方面,为使业务流程更具标准化,其调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影响组织架构的优化,其一是组织架构的优化受业务或系统流程的优化影响;其二是组织架构的优化受战略目标的调整影响。
(四)信息化整合水平问题
?M管施工企业中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释放了财务人员的部分时间和精力,使得企业的整体财务数据能够得以集中处理,但信息系统的整合能力仍然不足。虽然在建立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同时,很多施工企业也逐步建立起了涵盖人力资源管理、会议资源管理等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但这些平台与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并不完善,各部门之间仍然存在大量重复性工作,这样便不能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施工企业战略的促进作用。
四、新形势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功能创新
(一)财务预警功能
当下多数财务软件都具备预警功能,在新形势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软件也不应例外,应当可以进行信息收集、预知潜在的财务危机、控制发生的财务危机、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甚至可以提供对策。这需要在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中录入大量初始信息,并可以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归类,以此作为分析比较的基础材料。当数据出现异常,与既定数据不一致时,可以及时自动进行提示,并一直跟踪,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并自动作为案例进行归档,在此过程中,系统也可以给出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或对策,供财务人员或者决策者进行参考。
(二)数据分析功能
目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软件缺少数据分析功能,不能对同类或者区域内数据进行对比,这样不利于财务工作者对相关数据进行提炼和总结,很难及时向企业决策者提供重要信息。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软件应当设立单独数据分析窗口,在软件后台可以对同类以及区域内项目数据进行时刻对比和分析,并将其对比和分析结果以表格报表形式显示出来,相关财务人员可以随时进行查询和下载。
(三)业务协同功能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功能是支撑业务流程的扩展,因此应当通过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梳理,规划出适合企业应用的综合性业务流程,各业务模块之间数据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财务信息一体化,FSSC平台既要承载企业的财务请款、财务审核、账务报销等工作,又要满足各组织经办人的提单、业务审批、财务审核等。对于运作初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只处理流程性业务,对重大决策类工作放在集团财务部进行,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可再增设风险控制部、咨询服务部等。
(四)资源配置功能
共享经济的核心,就是让信息对称,提高信息匹配效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通过财务与业务良好的互动,通过集团与下属分子公司的联系,利用延迟接受算法,为市场的中心调度制定规则,将不同区域内的闲置资产等重新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资产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关键问题
在现在这样一个重视知识带动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企业要想发展,就必然要走创新管理模式这条道路。推进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一工作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改变原有管理体系中与现展不相适应的部分,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方面信息紧密结合在一起,简化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精简企业的人力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就目前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措施,希望以此促进此项工作的更好开展。
一、目前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企业在加强企业整体管控、提高业务运行标准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国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转变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进行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僵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一次对传统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但在企业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体制的定期优化梳理,传统的管理思想深入人心,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加之,共享服务中心本身就是通过减少简单重复的工作环节、精简工作人员来提高企业整体效率、降低成本,这在管理体制转变初期必然会使企业内部许多员工的个人利益受损,各部门间的嫌隙增大抱怨增多。会有许多不配合建设实施的情况出现。再者,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刚刚建成的初期阶段,它自身的优势可能不能完全显现出来,这时就很有可能失去公司最高领导层的支持。这些都将成为阻碍中心建设工作发展的因素。
(二)国内缺乏标准化建设经验
近年来,我国的某些大型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财务共享这一新型管理方式。可是,我国因为缺少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已经开展关于这一领域咨询服务的会计公司较少,影响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真正通过这一方式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成功范例较少,外部经验的引进又不足,所以即使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已经结束也有可能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运行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中心的运行效果变差。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
企业的职员是一个企业所有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否真正发挥出它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内部财务人员的整体实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将每个分公司琐碎、重复性强的报销等基础的财务工作集中起来统一完成。这就造成了中心的财务人员虽然工作内容枯燥单一但工作量却庞大的现状,这时如果财务人员缺乏职业素养与责任感就会产生较高的辞职欲望,过多老员工的离职必然会带来新员工的加入,但新员工对工作的熟悉度会大打折扣,这对服务中心的运行与发展十分不利。
(四)企业的事前建设计划不足
虽然财务共享服务是有利于企业运行发展的一种管理服务,但毕竟每个企业的主营业务、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与特点等都不尽相同。部分企业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清晰,盲目跟从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趋势,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企业结构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一管理方式,破坏了原本的发展节奏,更糟糕的可能会让企业因此陷入困境。所以,完全照搬国外中心建设方式不但不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积极影响,反而可能激化企业内部矛盾,降低工作效率。
二、新形势下有力推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措施
针对上面分析的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加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促进企业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构建全新标准财务管理流程,推进服务中心建设
对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构建全新的标准化财务管理流程是推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重新设计适合企业运行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流程,细化到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自上而下进行变革。对每个主要业务的流程进行细致的描述,明确规定每个业务的运作流程。构建财务服务共享中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共享财务信息,通过一个标准化极高的模式避免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所以,要减少传统管理模式中众多重复的财务岗位,分支机构中的重复性工作交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那些经营内容比较单一、对标准化要求较高、基本不需要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业务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范畴。真正意义上做到跨组织、跨部门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理,减少人力等资源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二)积极引进国外成功建设经验,提高中心建设质量
上世纪80年代初,福特汽车公司建立起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它在公司运营过程中简单重复的、标准化程度高的财务工作都交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提高了整个公司的运行效率。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目前国外许多大规模企业都建立起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国内近几年才逐步开始致力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建设经验的差距可想而知。所以企业要想成功建立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积极引进国外成功建设经验十分必要。但引进国外成功建设经验并不等同于完全照搬机构管理运行体系,企业需要立足于我国国情,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参考成功经验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三)严格把控服务中心选人流程,定期进行人员培训
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高效运行的必要因素,是整个中心的核心。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在共享服务中心项目上遇到风险时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帮助服务中心更好运转。所以,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至关重要,从招聘环节开始就要进行严格控制,因为无可避免的要涉及海外业务,对员工的外语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要多加重视。除此之外,由于共享服务中心自身运营项目大部分都为一些内容单一的流水化作业,这让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技术难度大大降低,可替代的人力增多,企业所给工资当然也就相对下降,员工的离职欲望增强,不利于服务中心的长远发展。企业应当将自身的企业文化推广到服务中心去,注重财务人员的思想建设。同时,也应当增强员工福利,定期进行财务、外语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为财务人员争取海外学习机会,既能让员工自身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发展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共享服务中心的长远发展。
(四)设计适合本企业的建设方案,明确企业自身定位
虽然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新型管理方式,但由于每个企业集团主营业务、固有的经营方式等都不尽相同,在推进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之前,一定要明确企业自身的运营特点,自行设计出适合本企业的建设方案,坚决杜绝盲目照搬国外成功建设模式的情况出现。认真研究本企业主营业务的内容与特点、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管理体系,并结合我国经济当下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出一个真正适合本企业运行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服务中心的管理优势,有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合理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三、结语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质上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一次全面改造,将原来的单纯的财务会计细化成更加专业的多财务管理层次。实施财务共享是全球大规模企业集团共同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财务共享这一全新的财务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更加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真正建立起一个适合企业自身的独特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财务的集中高效管理。能够让企业更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提高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张祖彬.探析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J].财经纵横,2013(01).
[2]郭高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风险与控制研究[J].新经济,2016(10).
调研的总体情况
此次ACCA与德勤管理咨询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联合调研一共收到249份回复问卷。其中60%的受调研企业的财务职能没有使用任何共享服务/外包,21%的受调研企业使用了共享服务,9%的受调研企业采用了外包方式,10%的受调研企业则采用了共享服务及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见图1)。
和全球调研结果一致,我们发现采用共享服务、外包或混合模式的比例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在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受调研企业中有超过40%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模式,这一比例对于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的受调研企业而言更超过70%。相比而言在年销售额小于1亿美元的企业中,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比例只有不到30%(见图2)。
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模式企业的分析财务共享服务范围仍集中在交易性业务流程
构建有效的财务共享服务/外包体系,必须了解需要将哪些流程纳入到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范畴中。在财务转型与集中管理的过程中,最常见被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或者外包的流程通常是与操作日常业务相关的流程,因为这些流程与管理决策相关度较低、交易量较高且操作流程相对容易标准化。
在问卷调研中受调研企业被询问他们是否共享了七大常见纳入财务共享服务/外包范畴的流程,这些流程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总账、员工薪酬、固定资产、费用报销和资金管理。全球调研的结果显示这七项流程被纳入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比例都高于40%。与全球调研结果略有不同,在我们的问卷调研中,我们发现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中所有这些流程都有超过5%的应用。
纳入财务共享服务范畴的流程种类随着财务模式使用年限和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
调研显示,在不同的交易流程应用共享服务模式时,随着现有财务运营模式应用年限的增加,各流程的应用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运营五年以上的企业,整体普及程度超过70%。
实施现有财务模式不到两年的企业,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资金管理流程方面使用率超过60%,使用比例最低的是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实施现有财务模式两到五年的企业使用共享服务和外包最多的流程是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总账和费用报销,使用率均超过60%,比例最低的是固定资产管理,约为40%;实施现有财务模式五年以上的企业有60%以上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总账、员工薪酬、固定资产、费用报销方面使用共享服务及外包。在所有的流程中,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比例都是最低的。
高价值流程通常采用非共享管理模式
在高价值的流程领域内,财务共享服务和外包的使用比例又是如何呢?我们界定的高价值流程涵盖:财务计划及分析、预测与预算、管理会计及报告、财务及法定报告、业务支持、税务分析、纳税申报、资金运作、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和融资项目。
本次调研结果与全球调研结果基本一致:受调研企业倾向于将高价值流程保留在原有财务业务单元当中,而不选择共享。然而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也有接近50%的受调研企业选择将某些高价值流程纳入到共享服务当中。这些流程主要是财务及法定报告、税务分析、纳税申报以及资金运作管理,原因是由于这些流程和交易性流程的联系较为紧密,存在前后端的关系,更易被标准化;而不包括那些和业务活动结合更为紧密的流程,如财务计划及分析、预测与预算等。
不同类型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满足企业主要业务目标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被询问到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最关注的目标时,已经使用财务共享服务和外包模式的受调研企业中有一半以上认为最为重要的目标是“提升财务部门能力”、 “转型到标准/预先设定的财务流程”、“降低财务成本”、“提升财务流程效率”、“利用保留的财务职能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这和有计划使用共享服务和外包模式的受调研企业的关注点有一定区别。
其中混合模式在综合满足五大目标方面是最为有效的。在比较共享服务、外包及混合模式对实现业务目标的有效性时,调研结果显示,采用混合模式的受调研企业中有高达55%认为该种模式对于“转型到标准/预先设定的财务流程”、“实现总体财务转型”、“支持公司对共享服务/外包更广泛的战略议程”、“让财务职能更为全球化”是有效和非常有效的;使用共享服务模式的受调研企业中,有超过45%认为该种模式对于“推动合规及监管要求”及“转型到标准/预先设定的财务流程”是有效和非常有效的;使用外包模式的受调研企业中,有超过45%认为“提升财务部门能力”、“改善控制/监管要求的透明度”、“提升财务的服务质量”及“获得税务优惠”是有效和非常有效的。
财务共享服务对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以及整体业绩改善有积极的影响
当我们去分析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模式对企业财务运营成本、财务运营效率、整体业绩改善的影响如何时,调研发现有接近或超过40%的企业认为有正面影响。而只有约10%的企业认为有负面影响(见图3)。成本可能仍然是企业选择共享服务或者外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我们观察,很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经常被设立在其总部所在地(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很高。同时构建共享服务中心所需的前期系统实施成本也很高。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在人力成本低且人力资源丰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中西部地区城市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使用成熟的方法论、工具和指标衡量、监测及促进财务共享服务的绩效
受调研企业最常用的三种监测工具包括财务绩效仪表盘、内部领先实践对标及客户满意度调查。
与全球调研结果略微不同的是,中国的受调研企业无论是实施全面治理流程或者采用六西格玛的比例都高于全球调研结果,分别为28%和15%(相应全球调研结果为17%与11%)。在实际运作中,持续的流程改善也是许多受访企业所关注的。有相当一部分领先实践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专门设置流程管理团队,依托成熟的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如摩托罗拉的“六西格玛”和丰田的“精益管理”促进流程标准化与优化的工作,并最终持续推动财务共享服务的绩效提升。
企业采取何种方式去衡量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成效呢(见图4)?在访谈中,提升效率、质量改善、财务信息的质量及透明度的提升都是受访企业关注的衡量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成效的重点。
尚未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模式企业的分析更多企业正思考和计划采用财务共享服务
在受调研的企业中,有60%的企业还没有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模式。在这些尚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或采用外包的企业中,有15%在未来二至五年的时间内有计划建设共享服务或实施外包,另外有20%也表示有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想法,但没有确定的计划。相反接近一半的受调研企业表示没有任何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计划,另有17%的受调研企业表示不清楚(见图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青睐成熟地区
在有意向建设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中,39%的企业表示,希望将财务共享服务/外包中心放在公司总部所在的城市,而52%的企业表示会设在拥有众多成熟共享服务中心的城市(见图6)。
而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立在总部所在地的情况在建设初期较为常见。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天津、苏州作为成熟的共享服务中心城市已经走过了10年以上的历史,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共享服务水平,但是由于一线城市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开始转向在二三线城市寻找成本较低的替代中心,成都、西安、武汉、杭州、芜湖都是值得关注的城市。
在访谈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选址模式。一些受访企业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在总部所在地;也有企业选择在中西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一定的技术筛选出理想的城市。在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时,除了寻求低成本的地方外,也需要充分理解当地人才的整体情况。
在规划财务共享服务时,企业普遍认为对交易性流程进行共享是比较有效率的
那么在没有进行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看来,哪些流程能通过共享或外包得到更有效率的处理呢?大部分受调研企业认同的排名前五位与日常业务相关的流程分别为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内部审计、总账和费用报销。这显示计划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企业所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流程方面集中管理所带来的效益。
信息技术的配套是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最关键保障
对于计划建立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而言,我们看到排名前三位的指针分别为程序的改变与技术的改变能很好地配合,强化行政支持与配合及加入更好的项目管理技巧。不难看出对计划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企业来讲,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用财务共享服务来支持核心业务,增强运营的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外包应用目标及所面临的挑战已有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最关注标准化建设和能力提升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于目前正在使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来说,提升财务部门能力、转型到标准化的/预先设定的财务流程(如应付账款/员工薪酬)以及降低财务成本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业务目标(见图7)。此外带来财务流程效率,利用保留的财务职能于更高价值的工作,推动及利用跨职能的最佳实践(如人力资源)也被超过50%的受调研企业认为十分重要。
这一调研的结果与全球调研结果有一定差别。在全球调研中,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和提升总体业绩是受调研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服务或外包的前三大目标。出现这一差别可能与中国发展的特点有关,不同地区财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差距较大,许多中国企业仍然没有应用企业级ERP平台,此外不少企业为了保持快速的增长速度,进行较为频繁的兼并和收购,导致他们对标准化的流程变得十分关注。调研的结果在我们的访谈中也得到印证。
准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最关注核心任务
在有意向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或者采取外包模式的企业中,他们想实现的业务目标有哪些?我们从调研中发现,排在前五位的目标分别是利用保留的财务职能于更高价值的工作,带来流程效率,对公司迎合未来的财务需求增加灵活性,支持公司扩充/并购,以及提升总体业绩表现。显示企业对于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期待仍然很高,对于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所能推动的财务组织架构变化和财务转型也有一定的理论认知。
服务质量管理是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项目中最受关注的挑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改变工作流程、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达到约定服务水平/流程效率及达成财务目标这四方面,约60%的受调研企业认为很好地解决了这些方面的挑战。在全球调研中,前三位被认为较容易解决的挑战分别为改变工作流程、治理有效性和变革管理。
而在跨文化管理、留存保留的团队人员及语言问题三个领域,只有约40%的受调研企业认为较好或很好地迎击挑战,这一点与全球调研基本一致。
对于尚未建构但计划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而言,前五大挑战分别为服务质量、公司文化、变革管理、保留团队的士气及改变工作流程。而对于那些尚未计划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而言,前五大挑战则分别为缺乏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公司文化、服务质量、流程效率和商业模式不能支持(见图8)。
财务共享团队的组建、人才转型、招聘与发展最受财务管理者的关注
人才管理是成功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议题,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或者选择外包,本身就是对企业财务组织进行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一改财务人员分散在各个企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基础核算会计业务的局面,让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分工更为明显,对业务的支持也更为有效。
目前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所面临的前五大人力资源挑战分别是:提高员工素质及效率、招聘及保留合资格的管理层员工、职业计划及晋升、变革管理、以及跨文化管理。对于尚未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而言,他们所认为的前五大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也比较类似,分别为招聘及保留合格的管理层员工、变革管理、维持保留团队的士气、提高员工素质与效率、职业计划和晋升。
共享服务促进财务转型目标实现
对于已经使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按照重要性排名前五位的财务转型战略目标分别为财务流程改革,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优化成本,计划、预算和预测,以及财务人员能力的发展。对于计划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受调研企业,则为优化成本,财务人员能力的发展,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业绩管理及商业智能,以及计划、预算与预测。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150-03
财务共享服务(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SSC)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共享服务中心按照企业中的各项职能划分,设立电脑系统(IT)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HR)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采购共享服务中心、供应链共享服务中心等。福特公司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个设立SSC的企业,20世纪80年代初其就在欧洲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90年代初期,惠普、道尔、IBM和Allied Sig-nal公司也相继采用财务共享服务。目前,道达尔油、BP,诺华公司(Novartis)、阿苏克一诺贝尔(Akzo-Nobel)、拜耳、陶氏化学、科勒、巴斯夫(BASF)等全球500强企业都在中国设有亚太区共享服务中心。国内大型企业如海尔集团、长虹集团、中国网通、中兴通讯等也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根据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财务运作成本。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改变了财务工作的面貌,无论在财务工作的内容、服务方式方面,还是在财务工具的运用及财务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方面。
一、财务管理方式的比较
1.传统财务管理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通常按内部需要、外部需要及结算需要分成三块,如果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下属很多的子公司、分公司的话,下属子、分公司也基本上根据业务内容的多少及其复杂程度也做同样的职能划分。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企业的扩大与发展导致它需要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而这些财务人员在费用收入、支出、员工报销、资产折旧核算、薪金支付、凭证录入等方面都做着相同的、重复性的工作,唯一的区别可能仅是处理的时间、地点不同而已。
2.财务外包服务
财务外包服务(Financial Outsourcing),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节约成本是促使这种管理模式产生的直接原因。企业将总账核算、往来账款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系统、纳税申报等模块中企业不擅长管理、基础而又附加价值低的部分外包给那些在该方面居于行业领先水准的专业机构代为处理,如将财务资金管理外包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将应收账款包给收账公司去管理,将票据处理外包给会计公司管理等。财务外包可以使企业集中力量于其核心财务管理事务,有助于强化公司治理能力,改进效率。近年来,外包的发展也逐渐从业务处理型外包转向决策支持型外包,这表明财务外包业务并不单纯强调分割的业务操作,开始注重各财务模块的连接,从而为发包方的财务决策提供支持。财务外包虽然能够弥补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但也存在诸多风险,如企业内部信息、商业机密外溢所造成的风险,企业自身丧失了财务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和改善的机会,因与第三方的沟通及信息传递环节增多可能导致沟能不畅、时效性差,从而影响服务的质量。对于跨国公司的离岸型外包,因各国的财务准则、法律标准、文化等存在差异,对接包公司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如不能合理地处置,可能会使企业财务活动无法正常地进行,从而对其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反而会起到负面的作用。所以财务外包对企业来讲是一种“快速瘦身”方法,为实现短期目标可为之;但如果对其未来的核心控制能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就不宜实施外包的策略。
3.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Financial Shared Service),是在信息及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新型财务管理方式,企业集团将下属各业务机构所有与财务会计处理有关的工作,或将不同国家、不同地点重复的、业务量较大、附加价值较低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进行处理。与财务外包模式相比,共享服务中心仍属于企业集团内部,它服务于企业内部,采用企业通用的一种语言,为内部客户提供专业、标准化的高效服务,可有效地克服外包模式的不足;又可弥补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的财务职能重复投入而带来的运营效率低下的弊端,标准化的服务还可保证会计记录的统一性、规范性,通过市场运作的机制,通过提供服务来创造价值,使用其服务的业务单位需要支付服务费用,改变了传统模式中财务部属于后勤、属于非价值创造部门的观念,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则专注于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核算和经营决策分析等战略性的财务管理。
二、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专业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优质服务。
1.集中服务,降低成本
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各地分公司都设有自己的财务部门,要求每个财务人员都熟悉整套财务系统,能独立完成所有的账目处理。但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大量人力资源及人力成本被节约,每个财务人员只需完成整个账目处理中的一个或某几个环节。比如应付账款一项,对中国、美国、新加坡的分公司处理业务内容及方式都是一样的,一个财务人员就不需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全套账目处理的方法,而只需要处理某几个国家的应付账款一项。这有些类似工业化的流水线,将全套账务处理拆分成独立处理的模块,这种集中服务有利于资源的集中,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在规模中实现效益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2.服务专业化和标准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集中服务,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利用专业分工提供专业服务,减少和避免以前分散在各业务单元中的财务部门因会计处理业务工作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偏差,保证了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有的服务也可以采用量化的计算,如每月平均处理凭证数量、处理业务单位的查询所花费用时间、平均单笔会计记账的成本、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周期、开票失误率、平均服务请求响应时间等,从而制定合理激励制度,有助于员工的绩效考核,提高服务的质量。
3.提高效率,聚焦战略
共享财务服务中心集中了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因此数据汇总、分析不再费时费力,集团如新建立子公司或收购其他公司,中心也可随时为新公司提供服务,从而促使企业战略实施更迅速。企业整合能力大大提升。随着共享中心服务的日趋成熟,也可以发展成向外界提供商业化有偿服务的独立公司,获得利润。
三、信息技术发展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影响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信息技术是基础,因为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网络信息之上的。只有当应用信息技术能实现数据集成,使跨地域的远程服务与支持成为可能时,共享的管理模式才可能产生,所以说财务共享服务是顺应科技发展,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产生的。目前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广泛采用的技术包括财务处理系统(以SAP和Oracle的ERP系统为代表,国内用友及金蝶也有类似服务系统)、财务票据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网上银行与银企互联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消除了会计事件发生与核算之间的空间距离,而且还消除了会计核算中存在的时间冲突,即一张凭证不能多人同时处理。
Enterprise Resource Project,即我们常称的ERP系统,对大量规范业务的计量都可以在初始化中加以设置,自动生成相应的凭证,记录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计算和报告中的大部分工作也能通过系统设置而自动完成。另外,ERP系统的集成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保障了财务管理所需信息的质量。系统的实时性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财务票据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如富士施乐的FAS财务管理服务,可以将实物票据E化,并根据时间、供应商名称、内容等核心信息设定检索关键字,存入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为每张发票生成相应的电子凭证后,便进入财务审批流程。电子化的发票归档后,可以实现便捷的管理并随时随地进行查询,并和电子报账系统对接,实现多人同时调阅一份凭证,异地借阅,且后期数据存储至影像档案系统作为电子档案管理,从而将发票作为一种资源共享起来。
网络报销系统是从ERP模块衍生出来的,是共享服务中心的一个热点。报销环节所涉及的人员最为广泛,发生的频率也最高,是导致财务审核的工作量巨大的一个主要因素,并且这个环节对时效和满意度的要求也颇高。网上报销系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它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平台,实现了报销流程的E化,所有的费用支出、业务审批都可以通过网上报销系统,从而实现收集数据、规范数据、完成数据的共享和集成,当费用审批完成后,与该笔费用相关的所有信息同时进入资金账务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银行接口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核算的效率。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流程
企业财务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管理、存贷管理、总账、财务报告、财务支付和财务收款等多个流程,并不是所有的流程都适用于共享服务。通常企业会选择交易量高、重复频率大、占用人力资源多、处理过程中文件密集、且处理过程容易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的环节作为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据统计显示,企业有70%-80%的交易量集中在财务支付和财务收款上,合同、发票、订单、收货记录等附助的文件量也最多,这些文件在企业中一般都是以纸质方式存在,这些纸质文件在支付及收款前都会归拢到财务部门进行相关的处理。所以,企业财务共享受中心通常将其服务内容集中在财务核算业务方面,主要有应收账款服务、应付账款服务、资产管理服务以及费用支付服务(报销)。
我们以应付管理为例来看一下共享服务中心是如何提供服务,完成相应环节的会计处理的。应付业务流程(AP)是共享服务中实施最为普遍的业务流程,主要解决公司外部供应商的货款支付、供应商查询、信用管理等服务,在系统上主要通过供应商管理系统、ERP系统、银企直连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支持来实现。应付款管理流程通常分为申报、业务审批、支付账款三大块。
应付账款业务带来的付款和发票信息在进行业务处理的同时系统形成的记账分录,会通过过账的方式进入总账业务循环中,总账业务作为核心和应收业务、应付业务、资产业务及费用报销发生紧密的交互。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过程实质就是对集团公司、跨国公司整体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是将财务管理从职能部门向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型角色转换的过程。从项目论证、设计和构建共享服务模式到正式的实施、运营及时时更新与改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规划,并且在构建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变革的挑战
财务共享服务满足了高效、多维的管理理念和目标,它是对传统的分权式和集权式财务结构的融合,既避免了分权管理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流程与制度的繁杂;又避免了集权管理中的呆板、与实际业务分离的不足;既吸收了分权管理中以客户为导向的优势,又吸收了集权管理中的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所以作为一种整合的服务,势必也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如原有财务管理组织架构、人员安排、操作流程、财务制度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原有组织和流程中某些角色和职能都将发生变化,且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原有内部利益格局和权责的分配。因此,在财务共享服务构建中最复杂和最困难的变革是对组织和人员观念的转变。
2.信息系统的整合
实施共享服务,信息技术是基础。如果集团原本使用多种财务系统,那么必须先在集团内推行统一的ERP。统一的ERP系统是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搭建成功的必要条件,其作用在于,将所有财务制度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由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设定,从而保证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与外包模式相比,建立一个共享服务中心的启动成本可能相当昂贵。
3.财务制度与操作流程的标准化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财务制度与操作流程,即使进行组织架构改革和系统整合,在提供共享服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较大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所以必须要有统一规范的财务作业标准,并把制度、政策的要求切入到系统中去,由系统保证流程的顺畅。因此,完善的标准与流程的制定是有效的信息系统整合的前提条件。此外,还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以保证与前端业务部门运营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4.共享服务中心自身的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