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第1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一、杭州市江干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现状和问题分析

1.调查显示出杭州市江干区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传统的组织形式开展比较好,从实际观察的结果来看,传统的组织形式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有些“重形式轻质量”,城区一些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名义上是组织学生一起锻炼,但实际情况是给小学生“放羊”,活动氛围比较懒散。

2.小学生活动的内容较丰富,但经常锻炼的项目仍显得比较集中,主要在跑步、跳绳、广播操,这使得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显得单调乏味,应积极引进一些新的项目重点开展,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有时也会被其他文化课程占用,通过对体育老师的访谈,这一点在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比较常见,学校出于升学的压力,压缩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和频率。

3.课外体育运动中学生自我保护、自我监督能力较差,学生盲目锻炼,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强,容易增加课外体育锻炼伤害事故的发生,活动中的安全性缺乏保障,这一点,学校的体育老师应该在体育课上进行教育指导,强调科学锻炼,安全第一。

4.调查显示杭州市江干区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体育锻炼与人的发展关系是肯定的态度,但在对身体健康的认识上还不够全面。小学生实际执行能力上显得比较薄弱,知道体育锻炼很重要,但由于懒惰,使得课外体育活动缺乏长期性和坚持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城乡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锻炼意识品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但现实中他们只停留在认识上的层次,缺乏具体实践能力。

5.体育老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上比较健全,态度也显得较积极,目的也较明确,但在执行过程中有时显得比较死板。体育活动过程,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在运动过程中,稍有不当就易发生伤害事故,“安全第一”不可少,但有的老师过重注安全。目前江干区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采取了一些消极预防方法,采取了“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通过走访发现江干区课外体育在活动中逐渐减少了一些体操、田径的危害性项目。活动内容也相应减少,运动激情也相对减退了,创新项目也就没有了。调查还显示现在开展的课外活动一般是体育老师(负责制)统一安排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集体跑步、做操(按规定的一、两项内容集体活动)集合下课,形式上不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为学生服务,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杭州市江干区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对策

1.充分发挥学校监管部门的作用,制定相关制度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应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发展适应当代小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健身、娱乐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为学生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

江干区各小学主管领导及体育老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宣传教育等工作紧密结合,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去抓。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专长,做到不论资排辈,公平竞争。注重实用性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杭州市江干区小学有关体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制度,如制订“课外体育活动教师指导制度”来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实行“体育成绩挂钩制度”,采取强制性的规定,实现课内外体育的一体化,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率和活动质量一起纳入教学管理的范畴,规定学生每周活动的次数和时间,并进行考勤、考核,将出勤和活动情况按一定比例计入体育课成绩,可以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率。

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多元化的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系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江干区各小学应努力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校园体育文化节在普及健身意识,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欲望,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校园生活,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扮演了体育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通过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使之能更好地为学校体育教学、为学校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可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随时调整、充实体育文化节的活动内容。通过各种渠道为小学生提供健康锻炼的途径:如开通校园体育网,体育知识问答、技术咨询,心理健康咨询,推广新的体育项目等等。采用各种小型活动、多样兴趣小组、单项比赛、运动会等活动形式来丰富课外体育,促使课外体育的管理工作更有成效。

杭州市江干区小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朝着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给学生以较大的选择性,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当代小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快,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己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对未来适应社会需要和交往实用性不强的体育项目。因此,除保留学生喜爱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球类项目外,增加一些小学生特别喜爱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健美操、体育舞蹈、网球、轮滑和武术等项目,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自由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锻炼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项目多元化,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校内课外体育活动。

3.成立单项兴趣班,并建议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制度

根据杭州市江干区的实际情况,设立各运动项目的俱乐部,体育老师为主和学生为辅共同负责组织管理,使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组织管理及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以达到强化体育意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目的。如成立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等单项兴趣班,又可对部分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好,又渴望在某个项目上提高技术水平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满足学生提高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要。同时还能为学校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材,学校代表队基本上就在各单项俱乐部中产生,既节省了校运动训练经费开支,又提高了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根据调查的情况,江干区各小学各单项俱乐部可体育教师担任监督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和兴趣参加一个俱乐部的锻炼,满足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需要,为培养终生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江干区小学广泛建立起一套有关小学体育俱乐部的统一标准和管理制度。

4.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和体育场馆、器材建设和师资队伍管理

第2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摘 要 采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内黄县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况与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学 课外体育活动

一、研究对象

内黄县城区和农村部分中小学学生

二、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与受调查学生及学校的任职体育老师交谈和了解。

(二)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走访可得知:内黄县这六所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不普遍,实际效果不佳,学校家庭不重视,缺少体育场地器械和师资力量。学生参加人数和参加项目也很简单,时间短远远达不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效果。

(一)学校场地器械条件差,运动场地不足

通过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张龙一中仅有一个200多米的土操场和跑道,后来在学校建设中将原先门口处的两处学生食堂迁移到了学校操场上了,这样一个学校唯一的一个操场跑道也没有了,两个乒乓球台也是水泥和砖砌的,现在已经破烂不堪,篮球排球足球更是学生的一种奢望,体育项目几乎没有,有的学生甚至连篮球与排球都没见过。很多学生上体育课都几乎不用体育器材,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器材保管员,对先有的器材保管不够,损失较大。有限的场地和器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调查中发现,场地和器材的缺乏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即使是愿意上体育课的学生也只是为了暂时逃避学习带来的压力,而很少有学生是为了健身,或者是对某一个体育项目的热爱。为了逃避学习压力才有上体育课的动力,所以一段时间过后就会感觉体育课很无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所以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差。体育课有且也是放羊式的教学。可以说学校学生根本就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体育课。东庄镇四中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操场是学校外的一个大坑,遇到下雨泥泞不堪,甚至还有周边汇聚而来的积水。大晴天情况会有所改观,但这不是说情况会好到哪去。不刮风还能勉强上课一刮风漫天的尘土和垃圾袭滚而来,学生看到都忘“尘”却步,更别说上课了,学生们纷纷都急忙躲避。农村的学校情况不容乐观,县里边的中学,办学条件和体育场地器材应该好很多,去了后发现,情况依旧是不容乐观,大大出乎意料。学校学生人数多可以活动的场地器材也很少,实验中学建了300米的塑胶跑道和六个篮球场和六个乒乓球台,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依然改观不大。综上可知,运动场地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不会得到保证的。

(二)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少

中小学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需要体育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的,调查后得知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严重匮乏,都是在学生老师人数比300:1以上,而且很多是教学中的“多面手”,专业性不强都是应付式的开展的课程。师生比例严重的不均等,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要求。按照教育部规定,小学班容量一般为45人,最多不得超过55人。内黄县中小学校的都严重超过教育部的规定数量。班级大人数多不仅带给体育教师的超负荷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还不能起到应用的体育活动的效果。中小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原因调查显示,为了玩学习兴趣不大排第一位,调节紧张学习及兴趣爱好各排第二、第三位、提高技能居第五位,这一情况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普偏存在的一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目的性普遍不明确,大部分还带有儿童的玩乐趣味,大多是兴趣所致,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有了学校整体锻炼氛围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效果则有很大不同。当然与此有关的还有体育经费投入问题,这是能否顺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前提。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没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多呈无序松散状态,根本谈不上学生素质有步骤有计划的提高。学校体育经费投资少,并且投入力度很不均衡,同样与国家规定体育经费投人标准相差很大,这一问题也已成为阻碍中学课外活动开展的因素之一。

(三)学校忽视对体育方面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加班加点让学生学习,能取消的课外活动尽量都取消,这就是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各个学校所采取的措施。很多学校挤占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体育课也常常被数学、英语等这样考学比较重要的课程所占去。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如果以后这些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只顾努力学习而忽略了身体锻炼的优秀人才们身体素质欠佳,那他们又要拿什么去为社会做贡献呢?又怎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试想一下,我国未来的建设者都是一群身体素质差的人,我们又怎样使我们的国家强大呢?

(四)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少,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是衡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证学生增强体质状况的前提条件。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长短的调查表明学生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1小时以上的占35%,30分钟-60分钟的学生占了45%,还有20%学生每天只有30分钟一下,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仅限于学校的课间操,少于30分钟。为争取重点初高中升学率,语、数、外等主课教师经常挤课外活动时间为学生补课,周末,还有不同形式的补差班,即使有爱好活动的学生想要活动也无法抽出时间。

(五)家庭社会的不重视

对于家长来说对孩子们的关心无非就是分数,文化课考试成绩的排名,家庭这一块很不重视体育课外活动,家长就抱着上学就是学知识的态度,对学生上体育课很不关心。社会上也是经常将参加体育的孩子和那些没有上进心的学生相提并论,认为是不学无术的表现,这无疑都给学生增加了心里负担,这对孩子是一种不认可的打击。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走访调查内黄县部分中小学学生的情况,表明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这为在中学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各有不同,但主要的大都是锻炼身体,调节学习,发展兴趣爱好;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项目以跑步为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远远不足,与教育部《关于落实中小学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的要求相差较大;经费投人不足和场地设施缺乏,以及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引导不够,是影响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二)建议

1.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课外的体育活动

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改变目前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的状况。建议加大中小学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体育管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硬件投入的同时,加强体育师资、培训、 科研等软件投入,全面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打下坚实基础。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保障,并且做到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确保各地区学校体育经费不少于教育公用经费的5%;建立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表彰机制。设立中小学学校体育专项奖励资金,用于表彰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个人,把体育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对推进学校体育活动成效显著的各级地方政府、学校和个人,并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学校体育领域,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学校体育活动。

2.不断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以及其他活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学校体育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理所当然成为了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肩负着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的任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除了上课外参加一些诸如文娱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益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既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活动,也是学生和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在此不再赘述,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球类比赛活动,推动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要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注重引导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参加锻炼的习惯。学校运动会是重要的课外体育会动,是具有影响力的学生活动,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起来。同时有些学校举办的自己命名的各种徒步跑,越野跑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结合学校自身条件来发展体育项目

课外体育活动,国家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一些多余的闲置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体育器材和教具。如利用竹子做标枪、爬竿、篮圈、单双杆、接力棒,还可以利用竹子来进行竹竿舞教学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利用木头制作跨栏架、篮板;利用圆石制作铅球;利用泥沙制作沙袋;利用树桩制作“山羊”;利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等等,利用这些简单有趣的器材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照样会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积极组织成立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尝试让学生自己管理,教师从旁指导,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比赛,经费自行解决;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把自由锻炼的时间还给他们,校领导要注重起这个问题,体育教师要负起对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监督管理的职责,并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建议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计算相应的工作量,合理分工。

五、结束语

内黄县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的开展情况的改善需要每一位内黄体育人的努力和全社会支持学生体育工作的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为孩子们构建一个良好合理的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关键词: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有效;科学

小学阶段是快乐的,文化的学习相对初、高中来说是轻松的。这个阶段是长身体和“玩”的时候,他们对什么运动都感兴趣,但对什么运动的兴趣可能也不长久,如何让学生在“玩“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保证,认真落实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身习惯的好途径。在这个前提下探索小学阶段有效课外体育活动非常有意义。笔者以为,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程度,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领导重视,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以实验小学为例,文件规定,生均体育活动的面积≥8m2,但有很多城里的学校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出现场地受限、器材不足的矛盾,因此,科学的组织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在有限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下组织高质量的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分级管理的模式。

分管校长或者值班校长做好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建立周、月汇报制度,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课外体育活动落实情况和提高质量的办法。教导处、年级组进行督导和检查;班主任组织、检查积极参与的学生人数、请假学生的具体情况;体育教师进行技术指导,解决技能等问题;体育骨干带头运动,并带动同学一起参与运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有检查、有评比、有过程、有评价,对参加的情况进行公示,有表扬、有批评,形成良性机制。

二、建立一支有敬业精神、业务强的队伍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论怎么说,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组织管理是关键因素,对学生或者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指导更是体育教师的专长。所以,这就需要有一支有奉献精神的体育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的教研组以及有个人魅力的体育教师。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体育教师就是不断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有能力去表现自己,在这其中感受快乐和满足。体育教师就是要做个有效教师,有效教师不仅有很高的学历,像运动员一样的技能和水平,敬业程度是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无论你是教育家或者是一名普通体育教师,敬业是首要任务和根本,有了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差些也无妨,业务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弥补,可以进行业务培训和自学等不停地学习提高,相信敬业精神强的人,业务也不会太差。学生在这样一个团队的带领下,掌握2~3项适合自己运动的体育项目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样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就有目标和兴趣进行练习了,取得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组织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实际的小型比赛

在课外活动中,以各式各样的小型比赛为主导,吸引学生来参与和观看,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小型比赛要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可以参加和感兴趣。以我们学校为例:冬季进行跳绳、拔河、踢毽子等比赛,参加人数多、简单,学生、班主任齐上阵,气氛活跃,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良好的效果。春秋季开展小篮球、乒乓球、小足球、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太极拳等比赛,有个人表演、有团队合作,这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是乐意并积极参与的,在比赛中提高的自己技术和技能水平,通过比赛,学生锻炼效果和运动技能就能充分体现和暴露,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学习的目的性就增强,提高就会明显。

四、与《国标》测试相结合,加强班级锻炼的实效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以班级为单位,便于管理和组织,班主任能知道本班学生的出勤率,对本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情况有所了解;领导也便于督查,也起到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组织纪律得以加强,放任自流和形式主义可以杜绝。同时,此期间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期间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体育骨干相互配合,有计划地安排《国标》项目的练习和测试,弥补了课堂时间不足的缺憾。

五、积极获得家长、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在学校有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的时间有保证,休息日和寒暑假,学生离开学校,离开教师的监督和管理,而主动、积极锻炼身体的不多,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不能使他们在学校养成的锻炼习惯和成果在假期而中断或断送,家长每天要督促孩子在社区每天用30~60分钟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有时间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既锻炼了身体又进行交流,加深了与子女的关系,一举多得,使课外体育活动不因为假期而流产,锻炼的效果也很明显。

第4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关键词: 阳光体育 中学体育教学 影响

阳光体育的基本内涵是让学生走向操场,走在阳光下,走向大自然,体现了阳光体育是快乐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2006年12月中央的7号文件提出阳光体育,目的是号召亿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中学要全面贯彻《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阳光体育与体育课教学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使体育活动蓬勃地开展起来,形成锻炼身体的热潮,对处于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增强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阳光体育推动了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我国的基础体育改革是在2001年进行的,也就是把中学的体育课改为体育健康课,新的课程改革突出的是体育与健康,那么体育与健康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也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围绕健康的主题展开的。在2007年,中央7号文件,要求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原因是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严重下降。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显示,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比例增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中学生占15%~20%。2006年第二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持续下降。因此客观地说,体育与健康课的改革是失败的,突出了健康而忽视了体育的本身含义。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小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使体育与健康并重,在体育锻炼基本保障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健康。因此,在后阳光体育运动时代下,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运动的负荷,应重视中学体育课堂运动负荷,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应重视体育课堂的过程,重视课堂内容的设置,创新教法,建立合理的体育课考核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阳光体育使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更加丰富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与课余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规定使85%以上的学生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要将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形成制度。实际上学生的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外完成的,单靠每周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在阳光体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阳光体育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有了重要的保障,推动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相结合,既完成了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又促进了课外活动的开展。如每到节日和重大活动的时候,班级就会组织一些文艺体育节目,这些体育节目的完成要靠在课余的时间来完成。班级之间组织的体育比赛、训练比赛也要在课余时间完成。因此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补充,学校要从增强学生的体质出发,开拓思路,发散思维,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全面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阳光体育的行列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3.阳光体育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体育的知识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会影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的需求,还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推动了学校体育环境、体育安全、体育营养等知识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加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风貌,有利于校风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4.阳光体育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阳光体育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促进作用,体育活动大多在同伴的相互交往、合作中完成,比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频繁接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虽然现在提倡给学生减负,减作业,但由于学生升学压力的影响,这种提倡就成了口号,学习压力、教师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对立的心理。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正确地对待失败,以此树立良好的信心。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积极地参加运动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放松,消除紧张和烦躁,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5.阳光体育活动推动了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和体育场馆是必不可少的,要有相应的运动空间和体育器材做保障。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逐步得到完善,并不断丰富起来。但总体来讲,中学体育场地与设施不足,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体育场地缺乏尤为严重。阳光活动开展五年多来,这种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首先是学校的领导重视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场地有了保证;其次是体育器材得到补充或者更新,阳光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需要大量的体育活动器材,学校也会专款专用,合理配置。最后,体育场地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学校要发展,不能只发展智育,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6.结语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必然趋势。阳光体育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建立阳光体育活动长效发展机制,避免走形式主义,使阳光体育制度化,从而长久地开展下去。如果只是说说,或者开展个两三年,那么阳光体育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建议学校领导增强阳光体育意识,加大体育资金的投入力度,改造体育设施场地,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得到保障,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肖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2009,5:119-121.

[2]袁国伟等.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93-94.

第5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锻炼行为;理论依据;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79-0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包括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体育课也包括课程以外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身体锻炼,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基本反应出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等。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要丰富,以吸引学生参加,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在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重视和认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与课外体育活动密切结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面临着紧张而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因此要求他们不仅是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而且也要求他们具有健康的体格,健美的身材,并且这些已经日益成为他们将来就业的重要条件之一。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未来人才素质、特别是健康状况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加剧,如何改善生活质量和保持身体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同需求。1995年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培养人们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及能力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待,终身体育的思想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是21世纪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活化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于时间和空间的拓宽,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加大了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减少了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淡化了竞技,突出了健身,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他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但是,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养成,仅靠体育课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加强。另外,课外体育活动应与体育教学紧密联系,课内外要有机结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掌握锻炼身体方法和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职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高职学生接受的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学段教育,这就要求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爱好与特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能与今后的终身体育衔接起来。以往国内学者大多热衷于研究体育教学,忽视课外体育活动,即便是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也更多的关注于高校和中小学,对于高职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中专的体育课程改革几乎原地踏步。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既反映多年来体育教学的成效又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将来高职生步入社会后是否能继续参与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文体活动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形下,高职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如何?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什么?对课外体育活动是否感兴趣?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高职学生又有多少?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影响高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是什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有哪些?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是多少?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的选择何?体育消费现状如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漯河市、许昌市、周口市、信阳市、平顶山市等城市15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背景

高职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体育相衔接的特殊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指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手段和多种方式并结合卫生措施,以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和体育意识,提高体育学科能力,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大众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变革,素质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使人们对课外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传统的课程内涵仅将正规的课堂教学视为课程,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课程内涵在扩大,超脱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所以随着课程观的更新,课外体育的研究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有关课外体育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由此可见,课外体育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相应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又一个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新领域。

第6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

1 前言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忽视学校体育工作,就谈不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家已经在全国大 中 小学深入开展并推动《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计划的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作了具体要求,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者既要深入研究又要积极探索课外体育活动模堂教学。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运动竞训、群体活动三部分组成。其中群体活动各校除课间活动和为配合校园活动组织体育节或活动周外,主要的活动形式有在课表中反映的并能保证的体育活动课。传统的理念认为,体育活动课是体育课的延续故活动课不管是场地器材的安排,还是班组活动都是统一性。其管理模式制约了学生自主性能力的发挥,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态度与传统体育课的态度一样的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活动课。课程改革把学生从传统的体育课模式带入了充满活力激情的新的教学模式中来了。那么体育活动课是否也需要改革呢?传统的理念是否要改变呢?这是摆在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值得探讨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本文通过对南通市普通高中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基本情况的了解,研讨普通高中开展俱乐部选项制活动课实施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推进普通高中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 调查对象和方法

(1)本调查以南通市市所有普通高中为调查对象。采用发问卷、回收问卷、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比较法。《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是国家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对照体育场地器材方面明确的条件,从硬件上满足实行课外活动俱乐部在体育场地器材上的需要。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样本

本调查向南通市所有普通高中群体发出调查问卷55份,回收到52份。其中二星校2所,三星校34所,四星校16所,占调查总数的94.5%,符合调查标准。

3.2比较《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一) 体育场地

1、普通高中国家标准

2、南通市普通高中

3.3结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俱乐部选项内容、兴趣的调查报告》分析

1、你认为阻碍你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普通高中都能按照国家的基本配备标准来配备,特别在经常开展体育项目的器材配备上超过了国家标准。

(2)结合学生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现况来看:篮球(34.4%)、羽毛球(19.6%)、排球(14.7%)、乒乓球(10.9%)、健美操(9.7%)、足球(6.8%)、跑步(2%),球类项目居多,这些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作了具体要求,因此传统的体育活动课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与模块教学下俱乐部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有了新的要求。原有的配备标准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

(4)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我市在场地器材设施上具备成立中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基本条件。南通市经济相对较发达,有成立中学体育俱乐部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南通市目前有四星级达标校17所,三星级达标学校35所,二星级达标学校3所。

第7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1.1男女实施率的比较结果经X检验,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表2)男女实施率高于女生实施率。

1.2各年级间实施率的比较结果经X检验,1年级与2年级实施比较,2年级与3年级实施比较,P值均大于0.05无差异性,而调整的整个学生年级实施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1年级与3年级实施率的比较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年级与2年级实施率的比较P<0.005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表可见(表3)随着年龄的增高实施率呈下降趋势。

1.3初中阶段就读于市级、县乡级中学学生实施率比较结果经X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表4)初中阶段就读于市级中学学生的实施率低于县乡级中学学生的实施率,其中市级、县乡级中学男生实施率比较P<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女生实施率比较P>0.05无差异性,说明参加课外活动人数最多的初中阶段就读于县乡级中学的男生同学。

1.4学生身体素质与入学前提高程度的实施率比较结果经X检验,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表5)中专期间的身体素质比入学前有大幅提高,其中男生的实施度比较P<0.005提高幅度明显,而女生P>0.05变化不大。说明课外活动使身体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的主要是男生同学。

1.5学生对体育课考核难易程度的实施率比较结果经X检验,P<0.005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表6)实施率高的学生群认为体育课的考核轻松,而实施率低的学生群认为体育课的考核吃力。

1.6学生对达标难易程度的实施率比较结果经X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表明(表7)实施协调的学生群认为体育达标考核轻松,而实施率低的学生群认为体育达标考核吃力。综述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施群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实施群的比例,而学生对喜欢的体育项目与实际进行的课外活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原因是职业中专学校的体育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学生在体育活动的经费较少,个人持有的体育器具较少,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主要是锻炼身体与兴趣爱好的驱动,对体育信息也比较关心。就实施群的百分率比较结果来看,男生实施率高于女生实施率,各年级层次中,随着年级增高,实施率呈下降趋势,而初中就读与市级中学学生的实施率低于县乡级中学学生的实施率。而作为教师在竞争上岗的形势下会面临下岗的危险。所以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注重自身提高,接受继续教育,也是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最后学历高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城市学生较县乡学生身体偏胖的原因之一。中专期间的身体素质明显高于入学前的身体素质,这说明职业中专学校对学生体育的重视,与中学阶段只追求升学率形成明显对比,但女生的实施率没有明显变化,从考核难易程度上表现出实施率高的学生群认为体育课达标考核较为轻松。

2结论

1.通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表明学生体育爱好与实际参加存在圈套差异,即意识与行为不一致是当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矛盾。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喜爱的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反映出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存在差异。

2.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现状构成比较,指出了职业学校的特性,对女生课外活动实施率的提高是今后职业学校不可忽视的重点,这对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及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8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室外)具有一般文化课的特点,即有固定的教师、固定的班组与固定的课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有计划地完成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并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这些方面来看,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体育课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稳定性和法定性,它要求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通过教学和专门安排的一些身体练习,以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从上述意义上来讲,体育课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体育课在全面完成学校体育任务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仅仅依靠上好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规定大、中、小学每周期上两节(或三节)体育课。两节课不论从体育活动的时间还是次数来说,对增强青少年的体质都是非常有限的。何况,有的学校把两节课合并为一次课或以其它课取代它,有的地区与学校由于季节与气候的影响,又无室内场馆而减少室外课,而有的学校为了加强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增加了理论课的课次,这样,室外体育课的课次往往每周不足二学时。更重要的是体育课要进行体育教学,以完成体育教学大纲,虽然在课中可以尽量增加锻炼因素、专门安排锻炼身体的内容或增大课的运动负荷,但仅有的两节课也是难以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因此,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强调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才干与开拓精神。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以及校内外各种体育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除了复习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师所提出的其它锻炼内容之外,学生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不仅要依靠体育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学生会与班级学生干部,而且还要依靠从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大批体育骨干与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并通过实践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只要我们充分认识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加强组织指导,学校体育活动必然会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近年来有人主张教会学生几个身体锻炼项目,供学生终生锻炼之用。他们也试图按此想法来改革体育课。我们知道,如果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繁杂,教学任务则难以完成,但如果把内容搞得太单一,那同样也是不可能实现体育教学任务的。何况学校体育还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项目的系统,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实现多目标的需要,而且还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各校的传统项目,以适应与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逐步提高运动术水平。

第9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体育课程总体实施现状不是很好,尤其是课外活动实施的最不好。显而易见,跟学生息息相关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欠佳的现状自然会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不良现状具体表现在:

首先,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缺乏完备工作计划的保障

大部分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有专门的工作计划,只有少数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没有,尤其是实施现状本来就最不好的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空缺比较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课外活动的重视。可以说,工作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也是我们保证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在实施之前就制定好专门的工作计划。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学校体育课程有条不紊地实施,并保证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之间学生学与练的一致性不够

从对体育课以外的学校体育课程上学生所练内容与体育课上教师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程度调查来看,学校体育课程中其他体育课程上学生所练内容与体育课上教师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不强,说明学生所学的与所练的一致性不够,这一现状自然会波及到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对这两者之间联系不强的原因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场地、器材缺乏和经费不足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与学校体育部门没有认识到两者的联系,没做出要求与规划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这一问题很复杂。可以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不同,不同个体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的看法也有差别。而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最了解,因此他们的看法多少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参考价值。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与学校体育课程有关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受当前国家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升学压力过大,为了考上大学,他们宁可把全部时间和精力花在中高考的重点科目上,也不会主动拿出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久而久之,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开始下降;其次,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升学率,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凡是中、高考要考的科目,学校、教师和家长就高度重视,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得不到锻炼,自然影响体质健康;再次,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出门坐车,上下楼坐电梯,闲暇时上网玩游戏等直接减少学生的活动和运动时间。另外,学生本身喜欢体育,但对体育课上稍有负荷的运动就不愿意参加,导致活动的强度不够;加上一些学生从小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型偏胖、体育基础差等都影响到了学生体质健康;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怕锻炼造成意外伤害,所以,宁愿不让学生去参加锻炼。上述都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直接或间接因素,而本研究主要从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学校因素中的学校体育课程方面着手分析。

据此可以断定,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学校因素是存在的,并且学校因素中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不好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体质健康。其中,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结合的不够这一因素占64.5%,占的比重最大;其次,学校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这一因素占62.4%,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一因素占61.2%。可见,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结合的不够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两个因素占的比例相当大,而这两个因素恰恰都是学校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因而可以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是与学校体育课程有关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不好,多少会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

第二,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