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 缄默知识 内隐信息

英国科学家及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他的《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通常也译为默会知识、内隐信息),他在书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 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①波兰尼由此提出他最著名的认识论命题―― “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②。以往我们对语文信息的理解却大多局限在教师、学生或文本呈现出的显性信息,而忽视了对其中重要的缄默知识,即内隐信息的掌握和学习。本文则以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运用缄默知识理论,从其视角来重新解读其中风采各异、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只有短短298字,却把战争的起因、经过及战后事宜交代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人物个性也如明镜照物、妍媸毕现。我们常在评价《史记》的写作特色时说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褒贬色彩、宏大主题往往不明说而隐含其中。其实选自《左传》的这篇《烛之武退秦师》同样在极其短小的篇幅蕴含了丰富的缄默知识,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人物鲜明的个性,隐藏在战争危急形势的大背景之下,也成为“离间计”成功使用的心理前提。让我们披文入情,走进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还原出他们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一、郑伯勇于自责、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屈能伸性”

文章第一段:“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短短29个字,已经交代出了战争的起因与郑国形势的危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8个字蕴含了这样的缄默知识1、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已被秦晋占领,说明秦晋联军来势凶猛进展迅速;2、秦晋联军分别从两个方面包围郑国,暗示郑国危在旦夕。

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之下,郑国君臣是如何惊慌失措,是如何紧张应对,文中均未具体体现,我们可以想象满朝文武一定是无人敢担此重任,郑国大夫佚之狐竟然举荐了一个年过七十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圉正”烛之武,何谓“圉正”?“弼马温”是也,一个小小的养马的长官。难得的是佚之狐敢于举荐,更难得的是作为堂堂一国之君的郑伯竟然也敢于大胆任用,甚至不惜降尊纡贵亲自拜访,并在烛之武面前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不管他是出于“病急乱投医”,还是出于“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郑伯的身上我们都可以体悟出这样的一层内隐信息,他跟历史上的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达到目的,善于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不失其有为君主明智理性的一面。

二、佚之狐明哲保身、敢于大胆举荐的“狐性”

从文字表层我们感觉佚之狐有“伯乐”之才,大胆举荐了烛之武。但据史料记载,郑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之前他没举荐,到现在事到临头、情况危急才举荐呢?也许有嫉妒、红眼病的因素或其他隐情?不得而知。

三、烛之武沉稳敏锐、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豪情率性”

从文中可看出,烛之武对国家大事了解得非常透彻,有胆有识。但让我们感到辛酸,扼腕叹息的是他作为三朝元老,却始终得不到升官,一直担任着小小的养马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佝偻,步履蹒跚。”③他拒绝郑伯的一段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与其说是拒绝,倒不如说是含蓄流露出自己的满腹委屈与牢骚。但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再多的个人委屈都暂且抛诸一边,一口答应了郑伯出使游说秦穆公的要求。

这样的烛之武怎能不让人敬佩?尽管怀才不遇,却不放弃自己的希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途径。否则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会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率性无疑是后人敬仰他的主要缘由。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四、秦穆公利益至上、不惜背信弃义的“见利忘义性”

当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一番劝说后,权衡利弊,得知灭郑国有利晋而不利秦,文章仅用一个字“说”(通“悦”),就活脱脱写出了秦穆公见利忘义的嘴脸。“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要知道晋文公可是自己的所谓“秦晋之好”的女婿啊!可是当他听从烛之武的一番说辞,作出自己的判断后,他竟发自内心地为自己感到庆幸而“悦”――幸好没把郑国灭了!秦穆公只考虑国家利益,不考虑世间人情的冷酷性、见利忘义性可见一斑。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有做得更绝的,连丝毫的愧疚感都没有。如果这时他不想帮自己的女婿晋文公灭郑,他完全可以找个理由偷偷撤军,即使与郑国结盟也可以暗中操作偷偷进行,也不必将矛盾公开化。可他偏不!他不仅立马调转风向背叛盟友与自己原来的敌人郑国结盟,而且还派出自己的三员得力大将帮助镇守郑国。“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见利忘义性被秦穆公演绎到了极致!

五、晋文公隐忍冷静、高瞻远瞩有见地的“理性”

文章结尾一段,当原来的盟友秦国背叛自己反与郑国结盟,并派大将帮助驻守的消息传到晋国军中,恐怕任谁也得火冒三丈,所以晋国军中群情激愤,“子犯请击之”。子犯这会请求攻打的已不仅仅是郑国,恐怕更欲灭之而后快的是自己昔日的盟友秦国。但我们看到这时的晋文公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与理性,说出了这样一番高瞻远瞩有见地的话:“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予,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遭遇背叛,盛怒之下的晋文公依然能保持这样冷静理性的头脑,该是怎样一位胸襟豁达、沉稳隐忍、意志坚定的非凡之士啊!日后的史实证明晋文公确实大有作为、终成霸业。

晋文公为何能有这样豁达的胸襟、隐忍的气度?这跟他早年历经坎坷的经历不无关系。当晋国王子时被后母迫害,王权之争时被兄弟排挤,流亡他国时被歧视、侮辱……正是长期的苦难磨去了他的骄躁之气,变得坚韧、隐忍、理性。他的三点“不仁、不知、不武”,既是对部下情绪的安抚,也是对自己情绪的克制。一个能用理智战胜情感的人注定是不寻常的!

《烛之武退秦师》短短的298字,却让我们通过对文中缄默知识即内隐信息的挖掘与体味,读出了丰厚的意蕴与精彩,不可谓不为“情韵并美,文采照耀。”其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李商隐的《锦瑟》有人认为是对美好青春感情的回忆,有人认为是对人生鼎盛繁华的留恋,只要我们仔细揣摩、涵咏,不难发现缄默知识视角下的许多文本拥有了属于自己独特感悟体验的别样风采。

参考文献:

①波兰尼著,英,《个人知识》,[M] 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波兰尼著,英,《隐形维度》,[M]伦敦,1966年版。

第2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先秦历史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文的部分注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些注释的一点肤浅看法。

这个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第三段有一处注释值得商榷。原文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课文对“焉用亡郑以陪邻?”是这样注释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这儿把“用”注释为“介词,表原因”,我认为表原因这种说法欠合理。“用”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使用、采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用李斯谋。”2.任用。《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用之。”3.用处,作用。《韩非子・五蠹》:“赏其功,必禁无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4.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5.介词。因为,由于。《史记・李广传》:“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6.介词。以。《史记・匈奴列传》:“用其姊妻之。”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用”的常见用法可以分为三类,作动词,名词和介词,而作介词表原因的时候作“因为、由于”讲。所以,我认为这儿的“用”应该注释为“介词,用”,和后面的“亡郑”组成介宾结构。那么“焉用亡郑以陪邻?”就可以注释为“为什么用灭亡郑国这件事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这样理解文章就顺畅得多。

《勾践灭吴》第三段讲述了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文中这样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在这几句话中,课文对“政”是这样注释的:“政,通‘征’,指徭役赋税”。我认为此处的“政”应当是“徭役”(古时候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的劳动),而不应包括“赋税”。因为课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既然十年都不向国人收取赋税了,那么嫡子为国事而死,免除三年的赋税就没什么意义了。就是说,嫡子死于国事,政府在三年中不再征调他的家人去服劳役。这样解释,上下文就没有矛盾并且十分顺畅。另外,“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这句话中,课文把“贫病者”注释为“贫苦和重病的人”,我认为此处的“病”应是“困窘不堪”的意思而不是“患重病的人”,“贫病者”应注释为“贫苦不堪的人”。“病”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病,生病。《孟子・滕文公上》:“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2.精疲力尽。《韩非子・初见秦》:“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3.毛病、弊病。《新唐书・杜希全传》:“献体要八章,砭切政病。”4.担心、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无病人之不己知也。”5.困窘不堪。《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这儿的“病”如果理解成“困窘不堪”就不会和上文的“疾疹”(患病的人)相重复了。

《触龙说赵太后》第三段有一处说:“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课文把“持其踵为之泣”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合理,哪有母亲送女儿时握着她的脚后跟不让她走的呢?同时,赵威后贵为太后,长幼君臣尊卑的等级关系似乎也决定了她不可能抱持自己女儿的脚后跟。所以“持”应为“止”,“持其踵”应为“使其踵止”,意为不想离开她。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持,制止意”,“持其踵”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举步。另外,课文中还说“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高中语文课本对“必勿使反”的原因注释为:“一定不要让她回来。古代诸侯之女出嫁别国,只有遭到休弃,或所嫁之国灭亡时,才能回娘家。我认为“必勿使反”的“反”,只能理解为“被弃回娘家”、“遭到休弃”,不能理解为“回来”“回娘家”。古代的婚俗,女儿出嫁可以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毛传曰:“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明代的民间风俗是“娶妇三日归宁”。女子出嫁后被弃回娘家称“反”、称“来归”,《谷梁传・隐公二年》:“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晋范宁注:“嫁而曰归,明外属也。反曰来归,明从外至。反谓为夫家所遣。”女儿出嫁,赵太后也许难受流泪,但她决不会为此作生离死别、泣涕涟涟状,她深深担心的是女儿被弃回来,“必勿使反”。乃是为了女儿生儿育女,“有子孙相继为王”。“反”前的一个“使”字就决定了这“反”是女儿身不由己的行为,赵太后对此也只有祈祷的份儿,可见“反”即“来归”、“被弃”的同义语。

黎勇,教师,现居湖北荆门。

第3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关键词] 课堂 思考 实践 提升 受益

“学生是关键”这是一个教学共识。就语文教育教学,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然而,现实的语文教育教学仍是不太关注学习者,不了解、不“认识”学生,不在意学生心中所思所想,更不研究学生的学习认识和成长规律,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从学生出发”的,更不是“以人为本”的。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是可以点燃的“火把”,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任何课堂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其中乐此不疲,教学才具有效性。那么,语文教学怎样让学生有所收获,终身受益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求教于方家。

一、关注课堂中的“留白”艺术,让学生做思考的实践者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太恰当的现象:一是教师提问之后立即让学生进行交流,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在提问之后不断给学生提示,使本来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提示”变成令人厌烦的“唠叨”,干扰学生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过程,挤兑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的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巩固品味、想像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心绪。师生研读文章时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给学生“留白”,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应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耐心引导,等待学生通过认真的独立思考、充分的交流探讨进而展示智慧的结晶;而不是面对问题提出后一时无人回答的短暂沉默,就心急如焚自顾自地开展自我教学预设环节,居高临下旁然无顾地自我解说。比如,教学《琵琶行(并序)》一文,在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笔者紧紧抓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为谁而泣”这一主问题组织教学,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去寻觅“泣”字背后蕴涵的丰富情感。有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泣”字做了全方位的阐释:“泪,是心灵最好的释放。白居易用泪挥洒着心中的万千思绪。感伤离别之泪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而流;孤寂凄凉之泪因“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而流;哀怨愁苦之泪为“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而流;怜悯感动之泪为“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而流。泪,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发了同病相怜的真挚情感。白居易的泪为琵琶女而流,为江山社稷而流,更为总结的人生而流。”

当学生能理解到这个层次,我想这比我们喋喋不休的讲解要深刻得多。于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给学生“留白”,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教学就会得到升华。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悟”出来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师的“讲”不等于学生的“学”,语文教师的“能”也难给予学生需要的“力”。只要我们注意课堂的留白,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因势利导激发思考,少一些肢解与分析,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还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甚至可以保护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二、搭建学生有效思考的台阶,让学生做思考的提升者

叶澜也曾经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和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这样教学设计就会脱去僵死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这样看来,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了思考的实践者,只是教学的第一步。而学生进行了怎样的思考,思考是否具有深度与广度,通过思考是否提升了自我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水平,则是教学中有效思考的关键。学生的思考准确到位固然可嘉,但课堂中深入剖析文本、把握文章精髓的问题,也许大多停留在问题的表层而缺乏深入的本质剖析,也许仅具有创新思路而缺乏精准恰当的表达,这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有效思考的台阶,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升。

而搭建有效思考的台阶,则需要教师督促自己课前萃取教材精义,通晓学生认知;帮扶学生课上解读文本,感知文本精华;引导学生课下走入生活,感悟文本情怀。然后,结合学生实际认知起点,对教材作出符合学情的创造性的解读,结合教学过程的精巧设计,将“教本”真正转变为“学本”。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候,笔者仅仅抓住“夜缒而出”中的“缒”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设计如下几个问题:①“缒”是什么意思?学生结合注释轻松完成,这是思考的起点。②“缒”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学生想象场面:准备绳索――把人栓牢――专人在高处抓住不放,把人安全放到地面。这个问题难度也不大,但学生通过推想使“缒”的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为下面思维是深化打下基础。③为什么要 “夜缒”④为什么要 “夜缒”?大部分同学从事理上推想,立即回答,为避人耳目。但这是简单的推想。教师在此时要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使他们学会根据原文的已知信息和隐含信息对事物进行符合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我借机引导学生结合原文中的“国危矣”解读当时郑国局势千钧一发的严峻性,结合“今急而求子”体会郑国国君的极度无奈、无助和惶急的心情,推断出“夜缒”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然性。此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归纳的练习,把思维成果及时整理和巩固:国都被围,危如累卵;郑国将亡,国君求贤;刻不容缓,老臣出山;孤注一掷,外交斡旋;夜缒秦营,铤而走险;离间秦晋,纾解国难。事实上,第四问是个比较复杂的,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思维训练上还是文章内容理解上都会有清晰的收获。

以上这四个问题基本解决了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问题,“夜缒”的结果学生借助注释大都能够读懂,后面的学习难点不多。但是核心人物烛之武的形象如何分析?我继续设问,鼓励学生在前几个问题探讨的基础上解决这个教学难点。⑤“夜缒”的风险是什么?学生经简单推想得出结论:会出现各种意外,包括生命危险。⑥烛之武显然不适合“缒”,可他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夜“缒”?教师借此引导学生通过补充资料和原文推想烛之武的人生经历,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得出结论:烛之武虽然受过国君的不公正对待,但是在郑国危急存亡的历史关头,能够舍身奋智,临危纾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充分彰显了他的宽恕情怀,他的大智大勇,他的忠君爱国。

选择恰当的“契合点”,教学就有了抓手,就有了凭借。有了这个点,就能找出潜伏在文本中的一条线索,可以把文章内容全部贯穿起来,重点、难点一并解决,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训练效率。

三、追求有效课堂教学,让学生做终身受益者

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节课听下来,发现课堂设计别出心裁,令人叹为观止。但课终人散,只要稍加思考,若有所失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我们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让人困惑。对此,于漪老师也曾表示出同样的困惑:学生学到了什么?好像学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花里胡哨一阵,没在脑子里留下多少痕迹。这样的课堂笔者以为是没有多少实效的。

语文有效教学过程追求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有所收获,分让语文成为为学生发展奠基:一方面,学生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言语技能的掌握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另一方面,学生丰富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它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要学生在参与中,真正受益。如一位老师教学《指南录后序》时,在追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修养的培养,并把这种修养内化为精神情愫,外化为行动准则。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学习了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之后,提出了如何看待文天祥的生死观的问题,学生由文天祥历数十八种险恶遭遇联系到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认识到仁人志士对生死的处置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家庭、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原则的。文天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早已是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不是要苟活,他完全是为了挽救民族的危难而不惜死中求生。让学生明白于此,教师又给学生介绍了托尔斯泰的名言:“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死的终极考验上,把握住思想的脉搏,才可以看出伟大和渺小、光荣和耻辱。更进一步的是,我还引导学生用人文精神来看生死观,让学生在讨论后总结:直面生死,必须经得起考验。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主要包括:第一,必须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的美丽;第二,必须明白生与死的关系,在生与死的对比中,获得对于生命价值的启示;第三,必须具有不怕死亡、战胜自我、维护正义的精神准备和行动策略。

第4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可是,目前的文言文考试注重的是记忆能力,甚至专门列举出所谓的重要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个错误的指向:只要记住了这些内容,考试就轻而易举。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使得文言文教学成为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教与学中都存在着一些误区:

1.坚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把文章肢解为词语的简单组合。

2.“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有疑问只能保留。

3.重文章字词句的讲解,轻视文章情感的感悟。总是听到老师说这个词重要这个句式要记住,结果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得而知。

4.读书声少了。课堂上听到的是老师们慷慨激昂的讲解,很少听到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即使有读,似乎只是纠正一下字音,与对课文的领悟没有什么关系。

这些做法给文言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使得高中生对文言文没有任何兴趣,甚至一见到文言文就条件反射似的头晕。有的学生咬牙切齿地说要把司马迁和班固等人给吃了。心理的反感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能是一句空话了。“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可以做一些努力:

1.加强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的入门之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言文魅力的捷径。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文中深远的意境、高妙的立意等需要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反复朗读,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意境,领悟到海市蜃楼的佳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自读,预习,设疑,培养自学能力。

文言文教学要使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新课标》)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他们经过初中学习,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本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粗略的读懂并理解文章。针对这个特点,我认为要加强学生自学。老师从文章整体把握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题让学生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互相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课堂上共同解决。对于基础知识,只需要设计几个题目考察一下学生的自学情况就可以了,再从考察中发现问题作重点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烛之武退秦师》的预习中,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烛之武是一个使者,他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从城门出去,文章为什么要写 “夜缒而出”?经过讨论,我们明确这不仅是作者的艺术加工以突出郑国形势的危急――已经不敢开城门,而且也意识到作者是为了突出烛之武出城门的艰难,从而明白“夜缒而出”的重点是出的方式,从而简单地解决了“而”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作用。

3.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博大精深,《课标》中列举的实词和虚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词,还有句式、活用、古今异义等语法现象,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很被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经常听见老师抱怨:“课本上的每个词我都讲了,学生也做记录了,怎么一考试就不会了呢?”这就是因为只讲知识而忽视了方法,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例如:《赤壁赋》“东望武昌”和“顺流而东也”两句都有“东”,但用法不一样,前者是名词作状语,后者是名词作动词。根据这两句,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区分这两种文言现象的方法:前者在方位名词后有动词所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后者在方位名词后没有动词它本身充当谓语所以是方位名词作动词。以后学生再见了这种形式就会很自然地明白了。

4.指导学生广泛阅读。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多,老师和家长把一切与课本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书都划归为“禁书”。实际上,文言文教学需要学生广泛阅读。我们在课内接触到的文章只是九牛一毛,考试绝对不会考到课本上的原文不说,在课堂上积累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一些方法都需要通过阅读课外文言文来检验和巩固。当学生能用自己学到的内容自行解决课外内容的时候,还能让他感到“学以致用”,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对阅读作一些指导,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篇目,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解决。这样也可以使教师不断地学习,师生共同进步。

第5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国文老师时有这样的一段话:徐先生教书,“首先是把原文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因此,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同时要把诵读的过程变成对文章逐步深入思考的过程,把诵读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正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一.解读串讲与诵读的区别

(一)变分析语言为品味语言。传统的文言串讲法就是依照篇章结构顺序,逐字逐句乃至于逐层逐段讲解,串通文意。串讲教学固然可以保证字字落实,但串讲法把文章语言逐字逐句逐段逐层解成碎片,把优美的语言往往弄成面目全非,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而变成了分析研究语言。诵读法则不然,突出诵读就是为了突出学生,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咏,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随之整体领悟文章内容,这样变成了学生学习语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二)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从传统教学来看,老师进行串讲教学时,往往成了课堂的主人,分析得头头是道,唾沫横飞,老师成了知识灌输者,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先教后学,而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诵读法则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凸显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新课改的核心,在诵读中感悟文意,而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老师出面引导加以解决,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先学后教,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二.构建文言诵读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前预读,整体感知。视课文难易程度,可要求学生先课前预习,读标题、读注解、读思考与练习、读教辅资料,但一定要圈、勾、划,做好笔记,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课文预习后,教师要督促检查并进行第二次备课;也可课堂上先发下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指导,如《荆轲刺秦王》《游褒禅山记》等课文,要求学生读全文、读注释、读思考题,组员做好导学案,组长总结和归纳问题,再将问题提交全班展示交流。

(二)示范导读,激发兴趣。课堂上,教师朗读示范,准确清晰地读,洪亮流畅地读,饱含热情地读。通过范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激情诵读,熟读课文。要求学生模仿教师范读的节奏、语气、语调,大声诵读课文,每人至少诵读两遍,要读得顺口上口,这样学生才能大致把握文章内容。

(四)质疑朗读,读评内容。①教师精心设计思考题,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②同学在诵读中对不懂的问题逐句逐段提出来,师生互动、逐个解答。如《寡人之于国也》的一段“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中“则”的含义是“表顺承,就”。有个同学提出“则”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那么”也通,另一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解答:“虽然语言前后通顺,但不符合文意,因为假设的情况不能体现梁惠王对国家尽心。”听完她的回答,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③每答完一段,同学们便诵读一段,读、思、评有机结合。

(五)比赛竞读,读出。①全班同学展开诵读竞赛,看谁读得标准、顺畅、有情感,并用掌声鼓励。②全班同学齐读,读出,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在全体同学积极诵读中感悟了优美的语言,领会了文章的情味。

第6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关键词: 语文;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120-01

教无定法,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面对不同的教学对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然而我认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绝不可忽视以上几个方面。

一 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 在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 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 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1.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2.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

3.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

(2)补:补充省略成份。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

(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第7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善于指导,背诵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增多,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第8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学习方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当高中生产生知识疑问时而产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且这个学习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知识疑问,能够有效丰富高中生有意义学习的经验,促使高中生更好地把握学好语文的技巧与规律。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理的自学指导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优化个人学法,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减轻教学负担,明确探究任务,促使高效教学的顺利生成。就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布置了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调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的写作背景,了解《红楼梦》这本名著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通读《林黛玉进贾府》原文片段,概述《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人物、事件起因、发生过程与结果,概述本文内容;分析小说语言,根据相应的写作手法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描写一个人的行踪、见闻与环境来表现封建社会贵族阶级的等级、礼仪制度与奢侈生活的。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以团体形式引导高中生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解决为中心。在高效教学理念下,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天性发展,所以利用合作探究来构建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另外,通过合作探究,高中生也能够借助集体智慧优化个人学习思维,相互借鉴,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积极交流的好习惯。就如《蜀道难》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将5个异质学生分成一个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探究本诗的情感基调、行文线索与诗歌特色。为了提高合作效率,笔者提出了几个阅读问题:文章是从哪几个层面来写“蜀道难”的?本诗开篇所感叹的“蜀道难”对整篇古诗有什么作用?诗人为何要引用五丁开山神话?诗人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描述蜀道之险峻特色的?第二段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描写了什么内容?在第二段中,哪一句话连接着上下层次?第三段可分成几个层次,而其中文本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这些阅读问题可以引导高中生按照古诗行文脉络展开深层阅读,真正理解蜀道之难、难在哪里。在小组探究中,每个学生都要有明确的合作任务,且学生要在各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简要记录本组成员的参与情况,以便及时获取学习反馈。

三、引导学生及时反思

反思应该伴随学习活动发生,只是高中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忽视了学习反思,无法及时确定个人知识疑问,导致语文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在高效教学理念中,学生应该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要遗留问题、隐藏不足,而是要及时反思、客观纠正、查漏补缺,从而全面优化自己的学习质量。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促使高中生在反思中实现学习进步。就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课堂检测检验了本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课堂检测基本上是以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句式翻译等理论知识为主的,需要学生灵活迁移课堂所学。根据课堂检测结果反馈,高中生要自主反思与审视自己的语文水平变化,从进步与不足两方面展开客观的自我评价,由此确定课后复习、语文练习的重点内容。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为了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更轻松地应对各个考试任务,还是为了发挥语文课程的长期教育功效,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在高效课堂理念下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借助自主、合作、探究、反思、总结等活动优化高中生的思维意识,全面优化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结构。

参考文献:

第9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首先,我们要了解实词设置的误区,实词的误区主要有四种:

1.不清通假。实词考察一大类是通假字的考察,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的本字去解释,而仍按字面义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中的“取”字,释义是通假字“娶”的意思“娶妻”,如果把它误作为动词“取”, 释义也必然错误。

2.不辨古今。从词义角度来说,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中的“左右”是“侍从”的意思,如果把它误作为“左边右边”, 释义也必然错误。

3.不明活用。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是望文生义,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15年安徽卷“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中的“蜂”字,释义是“像蜜蜂一样”,如果把它误作为名词“蜜蜂”, 释义也必然错误。

4.不分单双。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这种词在书面上通常就是一个汉字。在古汉语中,往往有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的意思。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 “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

其次,我们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举例如下:

1.语法分析法。一般来说,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实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比如:《过秦论》中:“据ズ之固,拥雍州之地” “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5年湖南卷)

A.古人常有是训矣 训:斥责

通过对“训”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有是训”是一个动宾短语,“训(典范)”为名词,充当“有”的宾语,“有”应是动词,而A项却把“训”解释成了动词“斥责”。据此可以推断出A项的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动词“典范”。

2.字形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我们可以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比如: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烛之武退秦师》中:“夜缒而出,见秦伯。”“缒”字就是“用绳子往下吊”的意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5年福建卷)

C 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

我们可以用字形推断法推断,、与“ 糸 ”有关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索”的意思应该与“绳索”有关,是“索要”的意思。

3.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比如《过秦论》:“追亡逐北”这是一个互文结构,“亡”和“北”都是“败逃者”“逃亡的人”的意思,整句就是“追逐逃亡的人”的意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5年广东卷)

C 督天下援兵 督:督促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可以利用上下文中对偶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原文中的对偶句是“赐象N尚方剑”,“赐”是“赏赐”的意思,我们可以推断“督”是“率领”而不是“督促”。

4.语境推断法。语境法是判断实词一种重要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5年四川卷)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渝:违背

理解“渝”字,我们应该把“渝”放到上下语境中去理解,根据前文“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这是说青年求学的态度,我们可以判断“渝”是“退步”的意思。

5.教材迁移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熟悉的一般词语、成语中的用法,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2015年全国一卷)

翻译句子的要点有“学者”“患”“徒”等实词,均是出自于教材知识,我们可以对照迁移分别翻译出来为“求学的人”“担心”“一类人”。

6. 成语推断法。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5年浙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