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

第1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一、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部分教师缺乏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正确认知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影响,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以书面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评价共识,以至于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都是在课内讲解或者学生自我掌握的方式上来完成,这就极大了限制了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养成和正常发展,违背了物理知识的一般性认知规律。原本能激发学会物理思维火花的物理实验教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述,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不够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物理基础知识较广,物理实验的可操作性也较强,这对在教学的初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极有帮助。然而,部分办学单位对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不够重视,硬件设施不全、实验设备陈旧等因素限制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所涉及的专业仪器一般包括:如蹄形电磁铁、线路实验板、校准试验仪、槽码、滑动变阻器、向心力演示器等,上述设备的购置以及相应实验场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部分办学单位以应试教育效果为评判标准,片面的认为以上设施的购置与“收入成本”不成正比,投资力度的不足势必导致实验质量的下降。

3.实验成绩评定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机制仍不够科学与完善。物理实验成绩未纳入考核体系之中。相关物理实验成绩评价体制的缺乏,势必导致教师对物理实验的轻视以及学生实验参与性的降低,物理实验课程流于形式化,这些教学现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对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必然成为空话。

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活用实验室实验器材,对原有实验仪器、实验设计的欠缺之处进行改进

既然建立物理实验室,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做到器材的灵活多用,师生一起挖掘实验器材的使用功能;将旧的实验器材进行改装和重组。比如可以将废旧的电压表拆除后作为电阻来使用,拆的时候还可以研究一下电压表的内部结构,真是一举多用啊。此外,学校已有的实验器材或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方案不一定适合我们现在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实验进行改进,使之更科学、更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或者更简单易行。

2.实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1)网络演示实验。网络演示实验主要是针对那些演示实验中可能有危险性或者演示效果不好的实验。通过借助计算机辅助设施,可以增加视觉效果的清晰度,而且可以照顾到所有学生,不至于在人为的演示实验时导致后排的同学看不到。比如:在做电路串并联的实验时,由于元件的体积比较小,班级人数较多,所以在做演示实验时,经常由于距离远而无法看清楚正确的接法。如果改用网络展示,将可以避免这一不良效果。

(2)演示实验与操作性实验相交叉。演示实验过多的强调教师的演示过程,而未关注到学生的参与和亲自动手操作过程。操作性实验的教学目的即要求学生掌握所要求的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在对学生的问卷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渴望动手操作,而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在实验的情境中,经过多次试验去强化学习的记忆。所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器材,要比教师讲解实验的使用方法的效果要真实、有效得多。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量筒、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

3.完善实验成绩评价机制

必须对初中物理实验成绩评价机制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使其真正能够反应出初中生学习物理实验的真实状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考核中“一考定终身”的错误方式,转而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上面。可将学生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成绩划分为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和平时考试成绩三个部分,实验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要占据一定的比重,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提高对参与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实验考试成绩应重在考察学生物理实验到课率、实验操作流程规范性、实验操作能力流畅性等方面。在评定实验结果时,

还要验证其是否是通过实验得来的,是否达到了实验前老师所布置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志明.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J].物理教学,2011(04).

第2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一: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反思

(一)重理论轻实验思想影响教师教学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物理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只注重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对于物理实验并不是十分重视,有的物理教师不教学生实验,只是给学生讲解物理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在听讲后增强应试能力,所以就出现了“做物理实验不如讲物理实验,讲物理实验不如背物理实验”的错误观念。由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物理教师减少实验的时间,只给学生讲实验,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初中生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和得到结论,在考试的时候就能够得到理想的成绩,至于做不做实验并不重要。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确保初中生的物理成绩,但是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就无从下手了。

(二)实验完成情况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初中物理实验课大多都在物理实验室进行,但是由于每个学校的师资情况和硬件设施不同,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课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艰苦地区农村的一些中学,受到条件限制,物理实验教学技术装备无法满足现在实验的需要,使得初中生在做实验时很多人围着一个实验设备,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亲自用到实验设备,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有些学校一学期所做的物理实验数目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差很多,甚至还有个别的学校不做物理实验的情况。由于不能确保初中物理实验保质保量地完成,使得实验课的教学面临着严重的阻碍。

(三)学生动手能力差,对物理实验不重视

初中生在物理实验时不敢动手,不知道如何动手等现象是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由于学生自身原因以及对物理学科的错误认识,他们对物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物理实验的理解能力低,只知道机械的按照物理教师的说法去做,不知道自己动脑去思考。

二: 建设高效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升学率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物理实验的操作性和技巧性,帮助初中生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会根据初中生的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名初中生都能够在实验课上学到新知识。比如在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时候,为了同时兼顾上等生和下等生的学习质量,我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讲解或者提问,对于差等生我会告诉他们杠杆的平衡指的是杠杆静止或者匀速转动,然后会带领他们亲自操作杠杆,帮助他们分析得出杠杆平衡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对于上等生我就让他们自己操作杠杆,调节杠杆,增减砝码,在不断的实践中自己去总结平衡原理。在物理实验课上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物理产生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形成。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发物理实验资源

初中物理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使物理教学生活化,加深物理实验与生活的密切程度,要使初中生明白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这样才会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我在教学中会注重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做实验时我不会直接告诉学生需要选择哪些器材,而是让他们通过预习实验内容来自己选取实验器材,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发现有些实验器材是可以用其他器材代替的。在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去自主尝试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对学生提要求,带着任务去做实验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给学生带来一些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有了具体的要求,初中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才会更加顺利。物理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通过物理实验提高自身素养。比如在做实验前,我会给学生讲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和要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按照要求去做,增加物理实验的效率。从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步骤、数据表格填写、实验报告的书写模式等一系列都要提出相应规定,只有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养成好习惯,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按程序按步骤学习的好习惯。任何问题的提出就代表着进步。

(四)教师要根据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时给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按部就班的展开学习。让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器材,自主讨论并且提出相关的实验方案,继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去探究、去学习。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索的目的,并不在于要得出正确的结论,算出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

第3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能力

新课改对新时期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而开放的要求,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上面。虽然目前采用的还是评分制度,但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有所关注。这表明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应该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点在实验教学中被充分体现出来。

一、转变实验教学观念,突破实验教学思维

传统物理教学限制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对物理的学习也仅限于掌握基础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等,但是对这样做的意义和真正原因却一知半解,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考试评分制度又造成很多学生急于眼前一时学习“功利”,忽视了物理的实验操作技能,甚至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就要重视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而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重要的不是学生如何完成实验步骤,而是从实验中能够反思到什么,能够学习到什么。将目光聚焦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上面,结合大量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发现物理学习的探究意义。

另外,老师还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对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大胆地创新。因为现在的学生都具有极大的好奇心,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他们接触的事物也往往被拓展了很多。所以传统的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需要更多新颖的实验方法。老师要及时补充自己的实验内容,从网络上获得更多的资源,学习一些有趣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结合本校的实验操作实际,尽量采用生活中常用的材料,用创新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

二、结合实际生活教学,体现物理实验意义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物理学家通过认真的观察和求证才得出来的规律。因此我们学习物理实验,也要将其放置到生活当中,从它根本的来源开始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学习的“追本溯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物理实验的意义更加深刻。而初中物理中的知识都是基础性的,它包含的一些实验也和生活比较贴近,所以老师可以以生活为背景进行引导。教师要重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现象,或者有意识地观察生活。有效性实验教学杜绝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法教学,而要让学生看到物理实验的现实反应。比如,物理实验除了教材上的几种之外,可以让学生观察烧开一杯热水的过程,会发现慢慢有蒸汽喷出,在蒸汽上面放一块玻璃,很快就会观察到水珠。其实物理实验是我们生活现象的各种集中,也就是将反映一种物理原理的现象集中起来。利用生活经验和实例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能促进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思考,将生活作为一场实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三、实验教材走向学生,知识实践再次创造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有效性的学习应当是老师起一个桥梁的作用,连接教材和学生,让教材走向学生。这样一个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就体现了谁是学习中的主体,学生是主动学习知识,还是被动接受知识。要想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要选择前者,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物理实验活动不是教材上知识的翻版,也不是将知识从课本上总结出来那么简单。老师要立足于教材的实验方案,将教材中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效总结,然后结合目前的创新点,将教材实验和课改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物理实验的精华部分,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以此为诱导,展开新的学习。

再者,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也是物理实验有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因为我们做物理实验不是为了单纯地证明某个定理,而是从现象的角度来知道原理,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应用。因此在做实验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实验知识再创造能力,强调物理实验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法、类比法或者是总结法等,让学生获得更加有效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反思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从每个实验中获得超出实验结果本身的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再创造,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性教学。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具有再创造价值的学习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技能和基础物理知识,逐渐帮助学生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科学知识体系,完善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为物理学习乃至整个科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4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各类实验,能起到引导认识、开拓思路、激发兴趣、唤起追求的作用;认真改进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技能,造就创造人才的重要途径。 

初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基本要领的建立,还是定律、公式的导出,或者课堂重点难点的突出和突破,都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技能,造就创造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初中物理实验安排还有需改革的一面,如重形式而轻效果,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分组实验面轻小实验,重按部就班模仿实验而轻自我设计探索实验,重书面考试而轻实验操作考试。下面就实验改革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改革“重配置器材轻身边物体器材”的做法 

有配置器材,且只有到实验室才做学生实验,这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有的教育以没有器材为借口,不做或少做物理实验。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实验器材,学生的学习用具就是很好的实验器材。采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不仅能得到满意的实验效果,而且还有下面几个好处:(1)它可弥补器材的不足;(2)它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选取,十分方便;(3)它可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身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它更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5)学生用自己选取的器材做了实验,记忆更深,效果更好。 

例如,用笔做压强实验,将笔尖压在指头上,改变压力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力产生的效果,左右两手手指把笔顶在中间,会发现笔尖产生的效果比笔尾产生的效果要大,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效果越大。 

2改依照实验报告按部就班做实验为自己设计实验 

课本上的学生实验都给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依照报告内容去做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安排实验,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学生的思想仍被束缚,思维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开发。而将一些实验改为只告诉学生目的,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去探索规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改变轻视小实验思想,引导学生多做小实验 

初中物理教材中安排了20多个小实验,一些教师对这些小实验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些地方由于不考小实验,干脆划去不管。本人认为,小实验不仅应实验,而且应加强。老师应根据每个小实验的不同特点,尽力铺桥引路,因势利导,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做好这些小实验的积极性。 

(1)发动学生、人人动手,开展课外小实验。有些小实验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如“用纸盒烧开水”、“小风轮”、“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对于这类小实验可结合教材,让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为了使其完成得较顺利,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应根据小实验的不同特点,在学生动手之前给予辅导。有些小实验应向学生讲清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些制作性小实验如:“橡皮筋测力计”、“自制天平”等,老师应尽可能自己先动手做出“样品”,以便让学生观摩仿制。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采取一些鼓励性措施。如定期举行评比,将学生送交的小制作作品组织展评,对于制作精细、有一定创新的作品给予奖励,特别有价值的,可保存样品,留作教具使用,这无疑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奖励,也无疑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也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写成小论文,小则几百字,多则近千字,然后进行小论文比赛。对观察仔细、分析正确、条理清晰、文笔流畅的可发给优秀小论文奖,以激励其学习物理的深厚兴趣。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说明和文字表达能力。 

(2)结合教材,课内演示。有些小实验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其作用主要为了巩固亲知识,加深理解,并用以检查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这类小实验可在讲完新课之后,老师先做课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实验现象。例如:讲完《电流的磁场》可先演示“电流的磁效应”,学生可以观察到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没有电流通过,小磁针又回到原来位置。此时,老师因势利导向学生提出:“小磁针的偏转说明什么呢?”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引到所要研究的课题上,老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入新课。老师的演示同时也势必激起学生亲自动手的兴趣,下课后利用课余时间,他们必定以极大热情去亲手一试。 

4改惟一结果型的物理实验为发散型的物理实验 

课本上的物理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器材都很明确,但是过分统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多安排一些发散性的实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发散性的实验一般分为三类:其一是条件发散,如你有哪些实验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压力强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你有哪些方法可测出一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你用什么实验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其二是结论发散,如给你一个空杯,你能用它做哪些实验?其三是结论条件都发散,如给你弹簧秤、水、天平、砝码、细线、量筒、金属块、木块等,可在条件中选 一种或几种器材,做出任意三个实验,写出实验方案。 

把一些实验改为发散性实验,学生的设计会大出老师意料,许多方法具有独创性,效果极好。 

5改单一书面考试实验为多种形式评价实验 

传统的实验考试都是书面进行,学生不做实验,教师详细地讲解实验,只是效果差些,但通过多做题,学生还是能考高分。因此,只通过书面考试实验一定要改革。平时学习,笔者常通过下面多种形式来评价实验,以督促学生认真做好实验。(1)采用书面考题,但考题中偏重实验过程、实验技巧,尽量安排不做实验就做不出的试题。(2)采用实际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评价。(3)要求学生用学具表演一些实验,学生很乐于这种可表现自我的考试。(4)每个学期对学生的小制作、小论文进行评价,并把一些好的小制作、小论文在班级展示,以此鼓励学生。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认真改进各种实验,认真做好各类实验,能起到引导认识、开拓思路、激发兴趣、唤起追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党强.加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j].大学物理实验,2011(1). 

第5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课,打破了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传统,这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本文着重分析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课中的必要性,以及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合作学习;初中物理实验课;具体应用

素质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在初中课程教学中使用比较普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不例外。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探索意识。初中物理实验课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能够激发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学习兴趣,调动初中学生做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大都与电路相关,生活化很强,比如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的电源、导线和小灯泡的连接实验,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促使初中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日常实践经验进行创新,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法,数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共同探讨,共同学习,遇到困难时共同解决,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角色,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功能。就初中物理实验课而言,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协作进行,遇到问题共同解决,能够大大提高实验效果和实验课学习效率。

二、初中物理实验课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中开展合作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带着明确的实验目标,严格遵守实验指导中的安全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利用实验室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一些小发明,比如说连接并联和串联电路,学生可以不用局限于实验指导中的电路,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出更为新型的电路,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批评指正,得出最优设计方案,这样小组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可以大大提高,进而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和实验效果。

2.加深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设计的实验题,有些同学可能不能够完全理解,有些同学甚至不能理解,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入手,但是在实验课程进行小组合作实验,不理解实验题的同学可以看着理解的同学去做,然后慢慢体会,轮到自己实验时,积极主动实验,不懂的可以及时向小组其他同学请教,学生的动手操作加上其他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指点,很容易使一些物理学困生明白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中的具体应用

1.有效把握合作时机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开展合作学习时要有效把握合作时机,使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发挥最佳效果。比如,初二物理教师可以选择试卷中的实验题在实验课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原因在于物理试卷中比较难的实验题,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单个学生可能考虑不周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互相指正实验过程考虑不全面之处,很容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方面思考不足。此外,每个同学的实验方法不一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集思广益,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实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总结考试经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实验课上有充足的讨论时间,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打岔,除非学生主动请教。比如学生在进行电路连接实验时,不要总是干涉学生,尽量避免出现教师代替学生连接电路的现象。学生连接电路时,教师应该允许不完全按照实验指导进行,可以创新电路连接方法,甚至可以跨知识范围涉及一些新型电路,只要学生敢想,感兴趣,可以大胆放心进行实验,小型电路也不会出现什么安全问题,即使出现短路现象,也不会伤害学生。

3.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课程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之前,要为学生设计教学目标,原因在于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能够有效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以初二的物理重力实验为例,在实验课开展合作学习之前,物理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实验课程之前要带着“正确理解何为重力”这一学习目标进行,可以利用重力称随意测量实验中任何一种实验工具和材料的重力,让学生亲身体验重力的存在,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了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初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要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适当的时间,充分尊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方能确保合作学习有效开展。我们要看到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合作学习方法,促进初中物理课程合作学习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刘长生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傅坊乡中学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1.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采用一人一组,总体安排,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不管哪类学生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必要时答疑引路。另外要还改革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不要求统一的格式,只要求与中学物理教学相联系,写出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何不足。

2.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

中学物理实验考试总体要求是把考理论和考操作结合起来,全面反映学生实验课的基本要求;不论哪类学生考试的原则都是把考实验和做实验结合起来。考试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几个部分组成,三者的比例为2∶2∶6。平时考核内容包括上课到位率、认真程度、实验报告的书写等三个方面;理论考试可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实验基础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方法是在期中、期末考试卷中加大实验理论题的比例。操作考试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实验操作能力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加以分解,并按实验内容难易程度将考试分解为考基础实验,一般以大纲中规定必做的实验为主,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期中、期末前两个星期内。另外对2中第二、三类学生还要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考试,所谓综合性实验考试是将不同的实验进行组合,综合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本实验手段去解决新的问题,时间一般安排在高中物理会考前一个月内。考设计性实验时,根据教师提出的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时间安排在课外科技制作课上进行,它主要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

3、利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抓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同时,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新构想,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路子。设计物理实验需要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1)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3)设计独特的实验构思;(4)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因而利用设计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1)设计性实验选题的原则

设计性实验选题的原则是不要求突出实验内容的复杂性,题目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去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订实验方案,在自己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去解决,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2)设计性实验类型

从设计性实验形式上,我们将设计性课题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给定某种仪器设备,要求完成某一物理量的测定或某一物理现象的观察研究;第二,只提出测量要求,不限定实验方法和所用仪器,完成某一物理量的测量任务。

(3)设计性实验内容的分类

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测量某一物理量的课题。如“测定动摩擦因数”的课题,给学生刻度尺、秒表、天平、砝码、细绳、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滑块m、重物M、弹簧秤、支架等,由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这类实验便于结合实际,促进学生把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二,探讨研究和应用的课题。譬如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4面提出“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张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两张纸的厚度,但是能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而一张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数就可以知道了”.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给你一个圆柱体、大头针、刻度尺、测出一张纸的厚度”的课题。然后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第三,研究测量方法的课题。例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后,我们提出:“一位无线电修理工手边有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R0和未知电阻Rx各一只,除用伏安法测量Rx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测出它的大小(器材自选)”这样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设计出六种测量方法。 这类实验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实验中经常用到的测量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

第7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 学习能力

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一些不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观念和做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新要求,加强课前准备,拓宽实验范围,加强学生实验指导,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实验操作权,利用主体间合作和交流、相互评价的方式,以及教师这一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的管理、合作、指导与对实验结果的评价,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素质。

一、反思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充分认识改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以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待学生完成实验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些教师认为初中物理实验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索,这个过程是物理学家们历尽千辛万苦,耗费许多时间才完成的实验及结论,你再让学生去探索,是白白浪费时间。所以他们更多的是讲实验:把实验目的、原理、告诉学生,实验器材为学生准备好并摆放在实验桌上,把实验步骤一步步详细地给学生讲解,甚至演示给学生看过,才放心让学生到试验室去完成实验。也有教师认为讲得这么详细,道理说得很清楚,无须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完全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完全是应试式教育,并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烦琐的实验,实验中存在重理论轻操作现象,这是多年应试教育的结果;实验中存在教师讲实验或者包办代替,变分组、探究实验为演示实验,有的甚至直接讲解实验现象。

2.现在的课时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使一些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出现了问题。

他们认为教学时间不足,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只能靠压缩实验时间。实验不做老师还可以用讲来补救,而课本上的知识点,各种题型不讲,学生就无法取得好成绩,陷入应付考试的怪圈;再加上学生探究能力薄弱,学生不敢做实验或者做实验喜欢凑热闹等问题,所以不敢多给学生实验时间。

怎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科学探究的目标呢?这实际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只有重视实验教学,放心大胆让学生自主实验,将物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才能达到科学探究的目标。

二、转变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切实将物理新课标中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落实于物理实验教学中。

1.认识物理教学科学探究新要求、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要求是:“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可以确定,新的课程标准不再单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投入新形势下的高效课堂、实验课堂的教学改革,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重视并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根据实验教学的新要求,设置好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2.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利用实验课堂时间,提高实验课效率。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实验课之前做好准备,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要求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者实验观察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针对所提问题,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逐步学会针对猜想、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这是科学探究所必须具有的素养。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实验中逐步养成。

因此,在每一个实验进行之前,教师都必须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做好准备,包括实验的设计、器材的准备、实验步骤,各小组间互相讨论交流,学生做的工作教师也一样要做并认真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时间的控制、分工合作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思考并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师完成实验准备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实验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且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措施,课前准备越充分,课上时间利用率就越高,实验效率会越高,实验的效果也会越好。

3.指导学生搜集实验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析论证,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学生对物理实验,还存在陌生感和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容易失误,造成实验失败或者实验目的不能达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搜集证据不合理、无法对证据进行分析论证,所以实验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指导学生如何对实验进行观察,指出不同实验侧重要观察的现象、记录数据有所不同;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按照要求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器材;要指导学生学会记录数据,学会分析数据和归纳结论,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指导学生逐步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对待问题学会使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和探究,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这样学生才会更具有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重视组内外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在小组内使各成员间优势互补,更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增强实验的效果。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制订实验计划和方案,设计实验电路或者装置图、实验表格,交流实验所得和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讨论分析数据和交流结论等,同时也使得他们学会在实验合作中既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学会辨别正确还是错误观点,在此过程中学会怎样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从而接受他人的正确观点或者意见,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使得实验做得更完美。如在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电功率等电学实验中,会出现实验故障问题,小组成员间要共同分析,找到故障,进行整改。教师要充分调动各小组成员间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不仅为每位同学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还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为人处世。

第8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物理 学科 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提高物理的实验能力是物理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重视对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升学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呢?

一、物理实验能力的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物理实验能力就是能顺利进行物理实验并达到实验目的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广义角度来讲,物理实验能力是指运用实验理解、验证物理理论观点及借助物理实验获得新认识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选择和明确课题的能力,选用实验方法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实验思维的能力,收集资料数据的能力,分析、研究和处理实验资料、数据的能力,发现物理实验规律的能力,等等。狭义的物理实验能力则仅指完成物理实验操作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仪器使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狭义的物理实验能力是不完整的,不能满足学生学好物理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狭义地认识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只能成为“照方抓药”的操作员,既不能真正达到培养物理实验能力的目的,也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学生在做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操作,以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1)、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地选择实验仪器,掌握各种仪器的精确度、量程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观察有关实验现象及变化,能及时记录实验所得的现象和数据。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有的实验则要求测量或操作时动作迅速,要把握时机。要按实验先后顺序将需要测定的各量测出,并记录下来。

读取数据和记录必须注意:①读数要及时,并马上记录;②要记录完整数据,按有效数字的方式记录;③数据的单位要正确。一般要求学生实验前列出表格,表格设计要求:能记录直接测出的各物理量,能记录各次测出的量,能填写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和最后数据等内容。

2、从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观察能力,认识事物本质。

观察能力是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从仪器展示到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都将给学生以多方面的视觉刺激。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2)、培养思维能力,理解物理规律。

思维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需要思维与实验相互结合。直观的演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建立概念和规律的感性材料。

3)、培养创新能力,挖掘发展潜力。

在物理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学生从观察的物理现象和思考中,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萌发出新的观念和方法,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新问题,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亲身实践去验证,使一个个未知的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重视学生分组实验。

这类实验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遵守预习――实验(操作)――总结(报告)的规程要让学生有充分操作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必要的实验类型。我们将各个实验归类为“基本仪器的使用、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四大类,指导好各类实验的特点和通用的实验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要能记住基本仪器、仪表和量具的构造、用途和操作规程,掌握操作要领和读数方法。“测定性实验”往往是通过测定某些物理量再借助某些物理规律,间接地得到待测的物理量。“验证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研究物理规律的两种科学方法,即由理论到实验和由观察、实验到理论的方法,通常是先测定与规律有关的物理量,然后看一看这些物理量的关系是否符合所要证实的规律。“探索性实验”又称研究性实验,则是对学生进行用实验归纳法研究未知物理规律的训练,此类实验难度较大,在课本中数量较少,我们按照教学大纲所指出的“有条件的学校应发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数目”,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实验。增加学生对该类实验的训练,同时有利于学生知道重要定律的由来和培养控制实验条件及设计实验的能力。对实验进行分类指导,有利于使学生摸索到做各类实验的基本规律,不至于离开教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掌握情况如何,除了进行书面考试外,还进行了单独实验操作考试,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9篇: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方案范文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28-02

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学会观察现象,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及处理数据,然后分析结果,形成实验报告。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并加以创新,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及探究的能力。物理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得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活动,是手和脑、知识和能力得到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等方面,物理实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重实验考试,轻平时训练

实验技能考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考题年年类似。以至于部分教师将实验训练放在了考前一两周内搞突击,考什么就练什么,不考的就不练,抓住可能考的反复练。学生的实验步骤完全一样,甚至数据都如出一辙。学生就像机器人一样,照葫芦画葫芦,至于为什么这样,不能那样,只有老师心里明白。

2.重实验结论,轻操作过程

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多教师仍然是课堂上讲实验,学生课下背实验。本该分组的改成了演示,本该演示的改成了黑板上画画,课本上圈圈,课下背背。学生只是生硬的记住实验结论,至于器材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信息的处理,实验的评估就无从谈起了。学生不能动手实验,如何培养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呢?

3.重外部建设,轻内部配置

目前,很多学校迫于自身发展,纷纷不惜巨资盖起了漂亮的实验楼,更换了崭新的桌凳。然而,却忽视了实验器材的配备,更新,很多学校的器材老化,缺失、损坏严重,已无使用或维修的价值;有些是八十年代课本中要求的实验器材,现今的教材已不再要求,而目前课本中要求必做的实验,器材却少的可怜,甚至没有。没有充足的实验器材,物理实验又如何开展呢?

二、推行实验需要的物质条件和配套措施

1.实验仪器的配备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一方面由学校筹集资金将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器材尽最大能力按规定配齐,另一方面,对一些能自己制作的器材,发动教师与学生动手制作,为实验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实现两个转变

①改变和增加实验员的职能。学校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教师担任实验员,把实验员原来只负责实验仪器和准备实验的职能变为除管理仪器和准备实验外,还要负责管理和指导利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

②改变实验室的管理方式。把原来必须由任课教师统一组织到实验室做指定实验的封闭式管理,变为由任课教师组织或学生自己向实验员申请,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开放式管理。

③根据学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操作的习惯,经常出现实验纪律混乱、容易损坏实验仪器的情况。在推行教改实验前制定出严格、完备的实验室制度和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以保证实验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激发学生实验热情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给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这不但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实验,在课前教师选出优秀的实验,并在课堂上让该同学做演示实验。

四、教改实验的特点和作用

l.通过改变实验室管理方式和传统授课模式,改变了大多数甚至是全体学生只能看实验的教学状况,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这样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自主、平等、进而主动”的心理作用,再加上物理实验本身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故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培养学生动手做、动脑想的习惯和能力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