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快速发展有利于加速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但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目前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其不仅影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发展,还标志着商业银行金融的深化程度和市场化的程度。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急需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如何改造商业银行的结构体系,如何创新信贷管理的体制,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小企业贷款的难题,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双赢。
关键词小企业贷款难题商业银行改革
小企业为我国的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和创造国民经济增长和活跃市场氛围具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这些小企业经常被贷款难的问题所困扰,从某种程度上极大的舒服了企业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不久,从银行贷款是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受金融机制的制约因素,对小企业放款存在很大难度。下面我将结合我国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针对商业银行不愿放款的原因,提出几点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双方进行融资合作,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 目前我国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难题
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小企业已经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资金紧张和贷款难的问题,却是制约它们良好发展的阻碍。小企业受经营规模、资产结构上和生产经营上的自身特点的局限。由于其财务和经营风险高,规模又小,贷款的频率又高等危险性因素的制约,使其贷款成为商业银行中管理成本高且风险又大的业务。另外,通常小企业没有高质量的资产作为抵押,很难获得第三方的担保。这样,商业银行在给小企业放贷时,普遍伴有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相符等问题的出现。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小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因为它所具有的特殊性,显得更为重要。主要因为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主导地位,一直为国有企业服务。现在我国的经济成份,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其经济结构与信贷结构、金融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容性日益凸显,那么靠民营经济做为主体的小企业,自然在融资体制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对于小企业的贷款难题的抱怨声中,大都把矛头指向商业银行的银行激励机制和创新等方面。其实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的问题。其困扰着世界各国决策者,因为大多数国家其国民的储蓄,首先通过商业银行,所以很多的政府都致力于激励银行系统,能够更多的向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创新,例如:建立为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机构、建立专项的基金等等。
二、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肩负着为我国的国有企业进行长期贷款和融资的任务,但这一任务应该由资本市场来完成。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缺失,而致使我国的商业银行承担着过度集中的风险,和由此带来的潜在压力。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错位,其根本的原因是资本市场在我国的缺失。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改革原有金融框架,从而形成以资本市场作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使商业银行的功能得以实现。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为促进小企业贷款问题的解决起着积极得作用。在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其实银行更愿意介入有专业风险融资的公司投资,较有上市希望且有很多其他金融机构参与的对小企业的贷款行为。以上这些全是因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所带动的。发达资本市场的发展所产生的各种专业化的金融中介,为提供小企业贷款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咨询和信息服务,因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给小企业贷款的经营成本。但从目前商业银行的改革来看,还需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小企业作为战略目标的商业银行发展与竞争模式;另一方面是中小银行的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
(二)商业银行把小企业作为战略目标
发达国家的商业实践表明,多数企业在早期都是靠商业银行的贷款取得成功的,而作为银行方面所获得的也不全是呆坏帐。在企业成长的早期,商业银行为其提供支持是能够持续保持同优秀企业进行业务关系往来的竞争优势之一。经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确实从战略高度出发,考虑对小企业进行融资,有的甚至冒一定法律的风险,不惜钻一下法律的空子。但是商业银行在为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时候,大都采取的是配合金融体系的其他机构为主要战略。它们从不主动对没有外部融资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它们对未来能够成功的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商业银行其主要战略优势在于,可以比较长期地考虑客户和行业的生命周期所带来的效益,以便采取相应行动。参与到特定行业中的小企业融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在优秀的企业生命周期早期与其建立业务关系,以便不断地将更多的服务逐渐的引入。
(三)民营资本入股商业银行
目前就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地方政府想支持小企业的发展,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带动国家性的商业银行,因此要真正的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是必须鼓励地方上的中小规模的商业银行加大发展。因为我国市场多元化的特点,给地方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样在银行业态中也可以体现此种特点,地方性的中小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区域内获得足够的发展机会,依靠当地关系,熟悉当地的小企业发展和当地的市场,较之国有大银行的追款能力强,可以很好的把握住商机,有效地控制风险。
总结:根据中国目前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中型以上的银行都在忙于自身的改革,它们所下属的地方分支机构,也不可能和中小型银行具有同样的运作,因此,地方性中小型商业银行之崛起是必然的,其意味着,不光是鼓励目前的商业银行为小企业贷款,还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民间资本进入商业银行,在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大体进程
(1)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
(2)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需要.
(3)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在此前已二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基础上,再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2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阻碍
1、国有企业的机制不完善
“软预算约束体制”在国企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所以国企首先会考虑可得性,而不是成本大小。从我国市场化程度高的上市公司来看,国有资本持股的部分达到整个市场的66%,完全按照市场化进行管理和决策的机制并没有普遍成形,这便会造成企业对利率这根杠杆反应迟钝,并不能及时正确的做出决策。如果对市场利率反映缓慢的国企在我们国家的市场上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的话,利率市场化后只会更麻烦。
2、黑市并不是完全利率市场化
不能简单认为黑市是利率市场化的,因为存在着一些政策风险的补偿。对于制度因素的贴水也会使得市场部门的行为扭曲。
3、银行治理结构不合理
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而商业银行对利率的调控和反应也不灵敏。从银行角度,我国中央银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工具。在市场主体缺乏自我约束的状况下,中央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根本没有办法起到左右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作用,而且国有商业银行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古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所以对利率的信号反应不灵敏。并且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市场份额越高的话,市场竞争程度越弱,市场利率的形成就越容易产生垄断化,导致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就越低。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意义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反映的是资金的价格,这特殊性质就决定了利率对经济运行具有巨大的影响。不同利率之下,资金的走向可能完全不同。拿房地产举例:在2007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逼近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一来,一方面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另外会使资金国语集中在房地产行业,这样并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中央银行采取了将近6次加息,才有效的遏制了房地产的过热发展。对于像中国这样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在市场经济中难免可能出现整体过热或者个别行业过热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利率市场化体系,以市场为根本,用来决定利率的走向,从而达到调节资金的走向和实现国民经济各项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思考和建议
(1)从中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的成果上来看,除了金融机构利率还没有放开之外,其他构成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率市场化要求。所以接下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一方面努力解决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将各构成要素以基准利率为纽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就能使银行逐渐摆脱利差的保护,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竞争环境。
关键词:“营改增”;商业银行;影响;应对策略
前言
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制定并实施了“营改增”制度,其最初于2012年被应用在交通运输行业,并在多年来的实践中逐渐被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积极面对“营改增”给其税收、财务和经营等方面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在深入了解“营改增”的重要性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应用“营改增”给自身造成的消极影响,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商业银行征收营业税面临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需要对营业税进行征收,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首先,征税重复现象严重。“营改增”的有效实施,导致银行在对税费进行征收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问题[1]。现阶段,商业银行营业过程中,对营业税的征收主要包含贷款利息、手续费以及租赁收益等费用,而全额征收是征收营业税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以增值额为基础进行的税费征收是增值税的主要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利息和贷款是收入的主要内容,我国税法并没有明确指出,在征收税费的过程中应当以增值额为基础,因此,无法对存款当中支出的利息进行扣减,这样一来,重复征税现象会产生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当中。同时,无法抵扣的现象也存在于银行购买的商品当中,这是重复征税产生的另一主要因素。
其次,沉重的税负。根据税法相关内容,现阶段营业税税率在我国商业银行当中为5%,而教育附加费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为3%和7%,并且企业所得税为25%[2]。同建筑和文体等行业相比,较重的税负产生于商业银行当中,而将我国商业银行同其他国家商业银行进行对比,较重的税负同样是我国于商业银行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对于“营改增”的贯彻落实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
最后,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税收同国际税收进行接轨。根据我国税法,出口退税等政策没有在营业税中得以体现,因此,现阶段如果商业银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处理部分国外业务,那么必须承担比其他国家更高的税负[3]。这一现象不仅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状态,更无法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领域进军。
二、“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正因为商业银行征收营业税过程中面临着以上问题,现阶段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和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积极加强对“营改增”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税收、财务和经营三个角度出发,对“营改增”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进行了阐述。
(一)税收方面
1、积极影响
首先,有助于对重复征税现象的避免。“营改增”的贯彻落实,促使商业银行在进行缴税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将利息成本在利息收入中扣除,这种征税方式能够同征税的原理更加符合。同时,现阶段,我国“营改增”在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也逐步成熟,目前唯一没有完全开放的仅仅为存款利率。至2015年为止,存款基准利率在央行的两度调整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上浮空间,目前现有存款利率已经达到了50%[4]。这一重要变化充分说明,我国的政策开始引导存款利率的开放。当开放性在存款利率中有效体现以后,不同银行之间会产生更加激烈的竞争。
其次,有助于总体税负的减轻。现阶段,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面对“营改增”带来的影响,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实际税负水平的提升和降低。目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都获取了资格认定标准,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在这一资格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传统的缴税过程中需要对营业税进行缴纳,增值税进项税无法在企业对货物和设备进行购置的过程中进行抵扣,因此这部分资金必须被作为成本资金的组成部分;在实施“营改增”以后,可抵扣进项税得以实现。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税负减少,银行业开始关注对增值税简易计税发的应用。
2、消极影响
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拥有相对较少的增值税抵扣项目,这是“营改增”给商业银行税收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关键业务内容,存贷款利息差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产生了收窄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开始注重的业务内容,包括保理业务、租赁业务以及承兑汇票的业务等。然而,这些业务在实施过程中都更加侧重服务性质。“营改增”之所以可以在制造业和工业等领域有效实施,是由于具体的实物可以被作为增值税抵扣的重要载体,为识别和传导提供了机会。然而,精确的衡量以及明确的对应关系无法在商业银行增值抵扣中实施[5]。在贷款业务中,存款进项税额可以用来抵扣销项税额,这一过程汇总的对应关系是相对明显的,但是多数商业银行的业务是具有隐性特点的,包含短信实时通知业务在手机银行当中的开通等业务,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会每月向客户收取2元手续费。这一部分手续费是无法找到抵扣源头的,这将导致巨大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由商业银行来承担。
(二)财务方面
1、积极影响
首先,有助于利润的提升。在“营改增”有效实施的过程中,有助于对重复征税的避免,从而促使总体税负得以减轻,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将创造更高的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其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产生变化。价内税是营业税的主要特点,成本费用类科目是会计处理过程中对营业税进行处理的主要方法,营业税金以及附加存在于营业支出当中,在对整个利润表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是以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影响来实施的;而价外税是增值税的主要特点,应交增值税存在于流动负债当中,这成为会计处理对增值税进行处理的主要方式,从而在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影响的过程中,以对流动负债进行影响为主[6]。同时,扣除应当缴纳的增值税是确认收入的基础,因此“营改增”的实施会降低实际项目数值,在对企业利润表进行影响的过程中,是以企业收入被影响为基础的。
2、消极影响
首先,现金流不明确。尽管在“营改增”有效实施的过程中,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然而权责发生制仍然被作为主要的依据应用于确认会计利润当中,企业运行最主要的命脉为“现金流”。银行现现金流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变得相对模糊,这是因为,同步确认是销售收入和增值税的一大特点,增值税可以对赊销以及现销等进行确认。然而,银行运行中现金流受两种付款方式的影响是存在差距的。“营改增”会促使应交增值税在银行当中增加,但是却严重缺乏管控和监督现金流的能力。
其次,不利于部分财务指标的变化。财务比率的变化在商业银行实施“营改增”以后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7]。例如,流动负债会在增值税增加的过程中而提升,从而造成下降趋势产生于现金比率、速动比率当汇总,对短期偿债能力造成影响;负债总额会在流动负债增加的过程中而有所上升,这一过程中会降低所有者的权益,对市盈率和每股净资产的上升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迎接“营改增”的过程中,自身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都将遭受一定负面影响。
(三)经营方面
1、积极影响
一方面,有助于对增值税抵扣链进行完善。“营改增”基础上,服务外包方式可以被商业银行进行利用,在接收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过程中,银行的业务能力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考量,增值税抵扣可以在研发费用当中进行应用。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成本的降低,同时,有利于现代服务也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负债端业务的发展。“营改增”的有效实施,银行发展过程中,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负债端业务。因此,在积极发展负债业务的过程中,对于增值税的降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一过程中,也能够为银行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8]。
2、消极影响
首先,有利于运营成本的增加。进项税额抵扣中的多数内容会在征收增值税的过程中出现,因此在核算中的难度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方面在经营中必须加大对人才的招募和培养力度,因此需要提升运营成本。同时,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财会管理系统已经相对完善,然而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尽管不需要对核算等部门进行增设,但是系统内部设备、内容以及功能等都需要得到更新,从而造成银行运营负担增加。
其次,较窄的存贷息差收。在即将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线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中会不惜付出更高的利息成本来招揽客户[9]。这一现象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将变得更加严峻。存款端在银行运行中一味的加剧竞争,将极大的提升贷款利率,从而促使融资成本在中小企业发展中产生提升现象;同时,部分中小银行由于没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来面对贷款端业务,这将导致收窄的现象产生于存贷息差当中,严重压缩利润空间,从而给银行经营不善埋下了伏笔。
三、“营改增”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对负债端业务的重视
商业银行在“营改增”背景下的运行,在对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进行提升的过程中,负债端业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这样一来,在促使税负在商业银行当中进行减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业务实施过程中,实物奖励发放、存款利率的提升以及优质服务的提供等都是重要的影响途径;然而,主动负债业务是一种新型的业务形式,业务内容包括定期存单的大额转让和银行间的同业拆进等,这些业务需要得到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这些途径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要求,同时在对市场份额进行扩大、对商业地位进行提升以及对资金来源渠道进行拓宽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在对负债端业务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提升谨慎性,只有促使企业对银行合作的诚意进行充分的理解以后,其功能才能够发挥出来,否则,容易导致企业选择其他可以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银行进行合作。
(二)提升对现金流的管控能力
在对“营改增”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事实上是无法促使“现金流”意识在商业银行当中得以有效提升的。这是因为,“营改增”的有效实施,将促使税负在商业银行当中得以有效降低,并提升其所创造的利益。然而,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事实上,在努力实现发贷规模扩大、资产证券化和企业收购的过程中,必须对现金流进行充分依靠。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商业银行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过程中,不可以将创造更多利润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中心,而是应当提升自身对现金流运转周期的掌握能力,应收账款和存货中都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进行周转,这些时间的总和减去周期天数在应付账款当中的具体数值就是现金周转天数。在这一计算公式基础上,现阶段,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保证在避免资金链断裂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还能够减少资金闲置的现象。由此可见,积极提升资金管控能力势在必行。在对实物流转进行带动的过程中,必须将价值运动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整个企业进行盘活处理[11]。在“营改增”有效实施以后,同制造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应当成为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侧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制造企业同银行业的共同发展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三)提升对中间业务的重视
“营改增”在商业银行当中的有效实施,将传统贷款业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然而,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要想在经营过程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传统被动的经营方式已经不可行。针对中间业务来讲,商业银行加大这一业务的发展力度,能够对银行总盈利进行有效的补充,同时,利润空间下降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于存贷息差收较小当中,在对中间业务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这一缺陷能够得到有效弥补[12]。较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以及较高的复杂性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因此,通常情况下,税法的编制在这一方面内容中呈现出严重的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政策上的漏洞可以被商业银行进行有效利用,要想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增值税进行有效的规避。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综合竞争力衡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扩展中间业务的能力,银行具备这一能力,说明其商品可以在第一时间抢占市场,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对负债端业务的重视是商业银行有效应对“营改增”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避免盲目竞争现象的产生。银行必须对运营的成本以及客户的需求及规模进行科学的权衡,严禁过大的利息支出产生于对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进行赚取的过程中,因为,这样一来,不仅无法灵活的进行资金的周转,同时还容易降低银行的利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营改增”得以有效贯彻落实。然而,该政策的实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关领域必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对该政策进行完善,并为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在现阶段的经营过程中,必须正面面对“营改增”政策给其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在对“营改增”产生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随州分行)
参考文献:
[1] 袁庆禄.营改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度量[J].财经科学,2014(11):1-11.
[2] 洪烨,张力上.金融“营改增”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应对策略[J].江苏商论,2016(4):62-65,72.
[3] 段海东.营改增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潜在影响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2015,(36):367.
[4] 孙艳萍.浅析“营改增”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4):123-123.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4.088.
[5] 钟世海,李青萍.商业银行“营改增”背景下财务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127-128.
[6] 曾楚雯.营改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度量[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181-181.
[7] 邵学峰,李翔宇.“营改增”能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么?――对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2007 ~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比较[J].国有经济评论,2014,6(2):44-55.
[8] 王晓鹤.“营改增”对我国商业银行税负的影响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6(18):83-85.
[9] 韦舜宇.论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纳税的影响――兼论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J].会计师,2015(2):36-37.
[10] 陈国军.“营改增”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当代会计,2015(1):32-33.
摘 要 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时下各界关注的热点。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因其在实体经济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及公众性质,对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客户群体划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社会责任 客户群体
一、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英文缩写CSR)的概念起源于欧洲,世界银行给其的定义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更具有多方面内涵:在经济、金融发展和改革过程中,除了发挥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外,事实上还一直在发挥着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政府意图、为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特殊功能。概括说来,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经济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责任。
提高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法人的责任,但是商业银行在追逐自身利润的同时,绝不能与社会公众利益向背,这是西方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缺陷。金融机构尤其是大银行过分追求自身的利益,甚至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谴责。商业银行应该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要全面支持经济的发展,支持产业的振兴和调整,同时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包括“三农”、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支持,包括民生系列的金融服务,也就是说要承担更多更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商业银行在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承担更多的企业的公民责任,所谓的企业公民责任就是要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围绕着环境保护、支持教育、扶危济困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划分
商业银行的客户,是商业银行服务的对象和利润的源泉,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种稀缺资源。客户的种类千差万别,形成了形形的客户群体。
个人银行业务(包括具有零售效益的中小企业需求)可根据客户的生活状态、生活阶段、人生阶段划分为三大阶段。对于年龄比较轻的客户,其所谓的收入净值,财产净值比较低,积蓄相对较少,追求的可能是一个财富阶段的初始。第二阶段是自己成年而且有一定的积蓄,这是进入了一个财富平衡的消费者。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入不惑之年,净收入累计到一定地步,这个时候客户所追求的可能是一个财富的创造阶段。商业银行所针对的个人客户划分都是从其年龄和财富这两个维度定义的一个群体。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普遍将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初步分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和激进型等五种类型。
相对于大企业客户群来说,中小企业正在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夺的主要客户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是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从商业银行的行业特质和风险管理的要求看,衡量中小企业的标准,主要应该从企业营业收入和贷款额两个维度来确定。由于企业还款的主要保障是稳定和充足的现金流,因此以营业收入作为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比较合理的。中小企业又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客户群体划分的关系
中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具体到银行的经营上,表现为关注客户从业务需求到精神生活需求的各个层面,并致力于满足这些需求,把这种社会责任精神延伸到每一个客户,从而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充满动力的合作关系,藉此培植更多忠诚度较高的优质企业客户和高端个人客户群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或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其客户的信息,全面地洞察市场需求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变化趋势,并细分客户,识别在金融市场竞争中最有价值的客户群体,发现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客户需求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互动,并同时兼顾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大众客户需求。
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也需要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
参考文献:
[1]Bowen. H. R.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3.
一、影子银行的现状分析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及现状
“影子银行”的概念诞生于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但西方国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说从两个视角来定义影子银行,一是英格兰银行,强调金融的本质。一是FSB(金融稳定委员会),着眼于统计实践。FSB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是一种“非银行信用中介”,大致范围是那些发挥银行核心功能但没有受到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统计口径是各国资金流量表中“其他金融中介”指标。[1]
2011年,FSB对全球6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和欧盟地区的资金流量表“其他金融中介”进行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从2002年的2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0万亿美元,2008年跌落至56万亿美元,2010年又恢复至6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规模最大,2007年鼎盛期高达25万亿美元,中间有两年萎缩,2010年又恢复至24万亿美元。从结构角度来看,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约占金融体系规模的25%~30%。在影子银行体系内部,投资基金占比最高,2010年约为29%,其次是结构金融实体;再次是货币市场基金,占比约为8%。[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愈发明显,在美国“生根发芽”的影子银行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社科院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3》再次提到了“影子银行”的问题。该报告明确,影子银行的统计最窄口径只包括银行理财业务与信托公司两类;较窄口径包括最窄口径、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宽口径包括较窄口径、银行同业业务、委托贷款等出表业务,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与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宽口径包括较宽口径与民间借贷。该报告显示,即使采用最窄口径,2012年年底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也规模巨大,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前者占GDP的29%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1%,后者占GDP的40%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6%。
(二)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结构
总的来说,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准许从事类银行业务的准金融机构。这类机构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合法开办的,可以从事贷款类业务的,但不由金融监管机构直接监管的准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的此类机构有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
2.与商业银行有关的影子银行
(1)银信合作。银信合作是指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限制货币流动性,限制银行贷款发放额度,同时,市场上仍有大量资金需求,银行为保证其利润增长,绕过央行管制,通过信托公司来发放贷款。
(2)企业转贷。企业转贷是指能够凭借其优势地位通过银行、股市等正规渠道获得资金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将资金发放给难以在银行等正规渠道获得信贷的中小企业,以此获取较高收益的行为。
(3)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指在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所产生的借贷行为。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见表示真实就可以认定该行为有效,但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民间借贷一方面是传统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游离于正规监管范围之外,存在着大量的难以管控的风险,甚至蕴含着非法集资和洗钱等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二、影子银行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效果
由于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一直无法很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上的不足。总的来说,影子银行对我国实体经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金融体制的弊端。首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全成功,存款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实际的负利率依旧存在。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民众积累了一部分财富,从而需要多元化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限于股市低迷、楼市限购、期货交易风险巨大,国债、公募基金等回报率较低,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财渠道。其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正规的金融机构对不同的所有制企业在发放贷款时明显表现为区别对待,国有经济部门较容易获得贷款,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难度却很大,根本不能满足需求,银子银行体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上的不足。
2.银子银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银行的创新冲动。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金融业国际化进程中,在经济和金融体系整体运行平稳的情况下,应该大力鼓励金融创新。[3]首先,影子银行体系具备独立的信用创造机制,其对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有限替代效益。银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在融资结构和资金用途层面,具有趋同抑或平行的功能,由此便自然而然地对商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市场总是有限的,竞争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从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和服务群体。其次,金融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官僚气质,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和态度也是不断被整个社会诟病的领域,“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4]影子银行的趋利性使得其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传统商业银行逐渐改进了传统冷硬的服务和带有有色眼镜的挑选服务对象的方式。
影子银行因为其提供替代性产品而大肆发展的同时,对国民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及实体经济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影响我国宏观货币调控政策。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金融结构的格局,也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首先,影子银行体系在经济繁荣时和萧条时的巨大反差,会严重影响到传统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其次,影子银行体系的利率远高于正规金融利率,这严重干扰了利率等货币政策价格型工具的传导。这不仅使监管机关调控的对象和掌握的信息资源日趋受限,也使得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受到削弱,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宏观调控的失灵。
2.增加金融的不稳定性。影子银行体系的资金不受监管,使得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严重受损。首先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和融资渠道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和破坏。其次还会间接导致参与的平民利益受损,因为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而风险是不可控的,市场规律也是不可违反的。再次,银子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入实物、基础设施、金融工具和高回报并伴随高风险的领域,这些领域的参与者往往是互为担保,一损俱损,而不受监控的资金在无监管主体、无行业规范、无风险处置机制的“三无”状态下,对投资行业的选择往往仅仅考虑眼前利益,风险不可谓不大。[5]
3.促使实体经济萎靡。影子银行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其资金成本较商业银行相比更高,资金的逐利性也表现得更加明显。很多影子银行流出的资金进入了房地产等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这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造成了极大的问题,同时也导致地产泡沫越来越大。同时,许多中小企业也无心经营实业,将本应投入到实业投资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再次放贷,错过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这种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是对作为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的巨大伤害。
4.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一些大企业利用自己在体制上和财力上的优势,从商业银行获得低成本的资金,然后通过规避法律的影子银行渠道,以较高的利率把资金借给难以融到资金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从中牟取收益。这种不公平的机制产生的马太效应,使得大型国企愈加盈利,并可能通过自身的金融控制行为,进一步强化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以至于产生更多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支配行为,这与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是相悖的。
三、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
影子银行在我国有其发展的动力,事实也证明,影子银行在我国发展的规模巨大,且其在表外运行,游离于监管之外,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若想影子银行真正为国民经济所用,应如何对其进行监管?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况,本文认为监管有两种思路,一是“类银行化”的监管思路,二是市场自律式监管思路。结合我国影子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该采用“类银行化”的思路,具体建议如下:
(一) 保持影子银行的透明度,及时获取检测信息
影子银行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由于信息披露机制的缺失,影子银行的经营一直处于不透明的状态。因此,必须强化影子银行产品的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减少误导性的虚假信息,确保投资者对影子银行资金的具体投向、性质与风险有充分了解;将银行表外信贷项目显性化;对资金池、资产池中不同风险、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分账管理与分类管理等。而信息披露机制的设计将是未来加强影子银行监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明确监管的范围、监管的内容、监管的方式以及监管频率;二是要明确监管的主体,监督影子银行信息披露;三是制定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措施,督促被监管机构自觉披露信息。同时,进一步发挥评级机构的作用,保证外部信息披露的独立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二)货币政策工具需要进一步市场化
一是要改变或改革影子银行的整个运作模式,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很多影子银行办理的业务是利率半市场化造成的;二是需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而不仅仅是依赖于理财产品;三是需要改变银行体系的奖惩制度或考核机制,考核机制不改变就会造成激励机制的扭曲,往往造成银行“懒作为”和“滥作为”。[6]
(三)全面推行宏观审慎监管
当前银行活动与资本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监管机构已经不能有效行使监管的职责,市场中出现了许多监管的灰色地带。影子银行作为一个由多种机构组成的特殊实体,传统监管体制下按机构监管的模式就不再适用。因此,解决的根本之道是以宏观审慎政策为指导,以防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为目标,推动金融监管组织机构的改革,构建适应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新型监管体系。[7]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改变过去的监管方式,从按机构监管向按功能监管转变,在不同产品、不同机构、不同市场之间实现协调,从而有效解决混业经营下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二是要明确监管的主体,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避免出现监管重叠或监管真空地带。三是要扩大监管范围,将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纳入监管范围之内。四是各监管机构之间要实现及时的信息共享,并且相互协作,配合彼此的工作。
(四)建立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法规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金融
一、引言
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创造了近60%的GDP,贡献了我国约50%的税收,解决了80%的就业岗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小微企而却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国家经济转型大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间竞争日趋惨烈,大中型企业市场逐渐饱和,银行利润增长遇到瓶颈,亟需拓展小微企业市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小微金融一直是金融服务的难点所在。其原因在于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财务信息不透明、缺少有效抵押物,商业银行很难控制“实质性风险”,常常依靠人海战术开展此类业务。故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下,小微贷款尽管利率高,但由于放款额度小、用人成本高、风险大等因素,开展起来颇具挑战性。
二、小微企业蕴藏巨大的融资需求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摘要)》指出,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庞大,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76.5%,如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计算,则小微企业占比达94.15%。
而与此同时,据全国工商联调差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大多数小微企业除依靠自身积累外,只能选择向熟人拆借或不规范的民间融资,据2013年博鳌论坛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所做调查,30%以上的小微企业主选择向亲友借款,甚至有调查称,近70%的小微企业参与过民间高利贷融资,融资成本普遍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
据广发银行联合国际调研机构益普索的《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指出,融资难位列小微企业发展的五大问题之一,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的现象,巨大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据白皮书的估算,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高达22万亿元。
三、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面临的困难
收集信息难。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个人及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对失信行为也未有能够严格执行的惩戒措施,这就导致在没有明确法律约束情况下,小微企业受利益驱使,很可能提供不完善、片面甚至虚假的信用材料及财务数据。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去核实真伪,或者核实成本很大,根据不真实的数据所作出的信贷决策风险极大。银行为了覆盖这一风险,往往选择提高费用或者收取比较高的保证金,反过来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造成融资困难。
控制风险难。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进入门槛低,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因此一般来说经营风险都比较大。所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小微企业大多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所投入的设备极为有限,尤其是缺乏具有更高流动性、可以作为金融机构抵押物的不动产;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很难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小微企业的资金投向、经营情况等,导致金融机构很难控制小微企业的风险。
控制成本难。在资金成本、贷款利率主要由金融市场决定的情况下,经营成本控制就成为金融机构能否获得理想利润的关键。但在营销、调查、审批、放款、贷后管理、不良清收等各个环节,由于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贷款额度小、贷款期限短,完成一定规模的小微企业业务(如贷款)所投入的经营成本,往往是大中企业业务的数倍甚至几十倍,导致控制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而在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面临“收集信息难、控制风险难、控制成本难”等三难问题的同时,其传统的信贷流程及业务模式也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灵活”的融资需求。
四、国内外不乏小微企业金融的成功经验
相对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部分传统银行介入小微企业融资较少、发展小微融资存在困难的情况,国外,尤其是一些欧美大型银行已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如美国银行的消费者和小企业银行业务部门的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43%,汇丰银行在英国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0%,德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部门的经营利润大增主要源于小微企业。而作为小微金融标杆行的美国富国银行,则更将小微企业和个人作为其主要服务对象,其10万美元以下的微型贷款在整个业界处于第一位,在该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排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银行的总和。通过大力发展小微业务,其中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涨,市值跃居当年全球第五,超过花旗银行,2013年7月富国银行则更取代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
五、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未来展望
不可否认,目前由于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信息不对称、社会信息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传统商业银行叙做小微企业存在现实难度。但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存在金融抑制的情况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未来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新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体系的改善,小微企业一定会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蓝海。所以发展小微金融业务,首先需要商业银行自身转变思维,即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注重先期布局和投入,要有长期战略和规划,而对小微金融的发展,我们既不能无动于衷、目光短浅,也不能浅尝辄止、希图追求短期利益,更不可妄自菲薄,缺乏尝试的勇气。
商业银行是要追求盈利的,从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谈小微金融无益于解决根本性问题,所以一个成功的小微金融模式必须是商业可持续的,而商业可持续模式的核心是要具备盈利能力。
六、结语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已提上日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越来越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商业银行面对着包括P2P、电商平台、众筹等各方竞争,此时商业银行应当抓住机遇,充分结合自身优势,谋求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杰.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130606
[2]王萍.共破小微企业融资之困[N].企业家日报,20141103
探讨美国银行监管变法这一旷日持久、自下而上的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还要看它对于广大消费者和企业意味着什么,要看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中产阶级是最大受益者
从1930年代~1980年代的这几十年内,反对解除银行的地域限制、存款利率限制和业务经营范围限制的国会议员的主要论点之一,就是要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保护广大中产阶级家庭小储户的权益。那么,金融开放是损害了还是增进了他们的权益呢?
应当说,1980年代大批储贷机构倒闭,并由纳税人来埋几千亿美元的单,这确实伤害了美国大众的利益,也是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一场危机。但是在银行变法完成后,在2000年以来的经济减速和衰退中,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银行危机。可以说,金融系统的稳定问题已有了一个初步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逐步夯实的法律基础。
对于大众来说,银行改革开放带来的可直接感觉到的最明显变化,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使个人在金融方面的选择大大增多了。过去,一个典型中产阶级家庭面临的财政选择是很有限的,所以其理财结构也相当简单。一般家庭除了住房按揭贷款之外,尽量避免债务。扣除日常开支和交付分期付款之后的节余,一般都是存入银行转为储蓄。至于到哪家银行去存并不重要,因为存款利率都是一样的低,而且都有储蓄保险,不必担心银行会倒闭。住房贷款利率的差别,也主要在于借款人信用度的不同,而不是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
但是到了今天,一个典型中产阶级家庭面临的财政选择,可以说是多到眼花缭乱的地步,往往要借助于理财专家的帮助,才能理出头绪。光是储蓄,就有不同时限的CD和各种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而且,每家银行的各种产品利率都有所不同,用以招揽、争夺储户。
随着银行业兼并的此伏彼起,许多银行互相打入传统上不属于自己的地域。例如,以纽约市为大本营的花旗银行,近年来并购了长岛的欧美银行、西岸的金州银行等;而发迹于西北华盛顿州的华盛顿互助银行,也已经在纽约市广开分支机构,形成了对纽约市老牌银行,如花旗、摩根-大通的咄咄逼人之势。
更重要的是,投资已经取代储蓄,成为今天美国家庭财政日常节余的主要去处。传统上大公司为雇员提供、管理的定值退休金,正逐步被由雇员自己投资、管理的401k、IRA等个人退休基金账户所取代。大萧条和二战一代人是存钱养老,婴儿潮一代人则是投资养老。除了退休基金投资之外,高等教育费用的飞速增长,也使教育投资成为家庭长期投资计划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部分。
对于今天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来说,银行储蓄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现金流周转和短期应急,而不再是为长期财政目标服务的主要工具。家庭财政的资产负债表在负债一边的变化也并不比资产一边的变化小。以信用卡为主的消费信贷方式,正在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在多数中产阶级家庭中已是司空见惯。虽然住房按揭贷款仍然是最大的家庭债务本金,但在债务负担(debt burden)方面,信用卡债务由于还债周期短、利率高,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房贷。
今天,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对于债务的依赖性要比1980年代大得多。许多社会批评家指责说,商业银行为了自身利益强力推销消费信贷,使大部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失去了财政独立性。然而,消费信贷的大行其道,对于刺激内需、防止经济衰退过深过久,是功不可没的。另外,家庭负债增高也有利于增强国民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
从钱库演变为资金管道
在讨论美国银行过去20多年来的变迁时,人们往往以金融总资产构成的变化来描述银行过去那种唯我独尊地位的一去不复返(参见表1)。但是,单纯以资产比例降低来说“银行业的萎缩”,很容易产生误导。
在过去金融分业的体制下,银行与资本市场是两个相互竞争又相互分立的融资渠道。而在今天混业之时,这种区分正在迅速失去意义。
借助其对货币市场特有的渠道和资本杠杆运营能力,银行一方面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与其它金融机构短兵相接,另一方面又成为其它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上重要的商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最大的做市商。与其说银行正在失去优势,不如说银行摆脱了主要提供企业级贷款的单纯资产经营模式,正在融入资本市场中去,成为连接资本市场各个板块之间以及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资金管道。
银行变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研究重点之一。例如,商业银行在宏观资金流中的地位、作用的变化。
过去,居民的剩余资金大部分是以银行储蓄的方式流入货币市场(另外重要的部分是借保险流入资本市场),而货币市场基本上是由商业银行所垄断的,并由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企业贷款和所持有的联邦债券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衔接起来。
然而,近一二十年来,技术创新使得传统资本市场的金融机构能方便廉价地直接接触到居民大众。此外,企业票据市场的发展,也使大企业能直接进入货币市场融资。这些新渠道的出现,让过去由银行把持的垄断性渠道短了路。所以,在居民剩余资金经金融市场流向资金匮缺的企业和政府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虽然仍然占有一些具有特殊优势的渠道,但已经失去了垄断地位。
美联储前途?
耐人寻味的是,商业银行在金融总资产当中的比重和影响在下降,种种金融产品革新带来的货币总量内涵也开始演变,这是否会使美联储的法宝失灵?
美联储调控货币政策有三大法宝:1.调整银行资本储备金比例;2.调整银行隔夜拆借折扣窗口利率;3.通过购进或售出联邦债券的公开市场运作来投放或回收货币。
这里面,前两种都是要通过商业银行资本储备金要求的杠杆效应来起作用的。而第三种也存在着因银行变法以来,作为调节目标的货币总量本身定义的变迁问题。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可能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但可以提供一个有趣的观察:
关键词:商业银行 效率 现状 对策
银行效率问题是当前中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体制外增量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初期特征,在经济增长初期,这种外延性的发展可以掩盖银行内部的问题和矛盾,但随着中国20余年的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金融市场的发展依靠外延推动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时,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内涵性变革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中国银行业存量的革命。
一、银行效率的内涵及分类
在经济学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效率成为经济组织进行目标管理的核心之一,而有效率则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已经不能在不损害其他人境况的前提下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也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研究效率问题时,主要考量有限的资源是否在不同经济目的之间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从而实现经济体福利或效用的最大化。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在实际中,由于各经济主体的目标各不相同,这就存在以谁的目标为评价标准的问题。若以企业的目标为基准,由于企业以利润为目标,所以银行效率评价就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也就是能够实现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的有效程度,当然,投入的最小化或产出的最大化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银行效率衡量的就是银行追求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是银行效率的微观层面。而从宏观层面看,银行效率就是银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就是整个银行要素的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的对比。
银行效率按照银行投入和产出以及各种要素组合的差异可分为:规模效率、业务范围效率和X 效率。
其中规模效率指的是产出的增长率高于成本的增长而使得银行在扩张存款、贷款或资产时,其单位成本下降的状态,它讨论的是银行是否在最节省成本的状态下提出的问题;范围效率是指在给定的产出水平上,银行经营多种业务的成本低于专业经营的成本,它讨论的是银行是否达到了最节省投入成本的业务组合;而X-效率则是除了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之外的所有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总和,指的是在一定的产出下的实际成本与成本效率边界(用来描述最小生产成本函数)的偏离程度,是对某一机构相对于行业内最佳表现的测度。它衡量地是成本控制和使利润最大化的银行管理能力的差异。通过研究X-效率可以评价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委托问题和员工努力程度。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由于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各国银行都把重心转移到银行管理和内部资源控制上来,也就是银行的X-效率。研究X-效率时,根据不同的定义方法又可将其分为成本效率、标准盈利效率和替代盈利效率。
二、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银行效率的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财务指标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由银行的财务报表计算出的财务指标来评价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如平均资产回报率、经营费用率等,主要包括经营绩效指标、成本绩效指标、资产配置指标和信用风险指标四大类。这种方法便于操作,但说服力不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在实际评价银行效率的过程中很可能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另一种是前沿分析方法,适合对多投入多产出的研究对象进行相对的效率评价,因此是目前对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前沿分析的核心是根据已知的投入产出观察值,确定所有可能的投入产出的外部边界(即生产前沿面),使所有产出值位于边界之内,所有投入至位于边界之外,这样就可以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产出,或者是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取得最大产出。这时每个观察值与边界的距离即为该点的效率。前沿分析又可以分为参数分析方法和非参数分析方法两类。其中参数分析方法主要有随机前沿法(SFA)、自由分布法(DFA)和厚前沿分布法(TFA);非参数分析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自由排列包法(FDH)。参数分析和非参数分析各有优缺点,至于哪种方法是最优的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参数分析法需研究人员主观设定函数和随机扰动项的形态,容易造成较大的估计误差;而非参数方法在假设随机误差不存在的条件下,任何无法预测到的变动均归因于非效率,这也会使得估计到的效率值产生很大的误差。
三、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现状
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水平还不算很差,而且在整体上仍存在改进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远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在效率上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与股份制银行大致相同,但这种地域上的限制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较好的管理手段,完全可以突破这种限制,从而大大提高经营效率。
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还是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配置效率的低下所导致的成本无效。
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资本规模、资产回报率、经营费用率、员工的教育程度和不良贷款率等。
资本规模是制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本不足,银行就难以发展,银行经营者“道德风险”较为严重,是导致其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与Berger和Mester(1997)研究的结果一致,他们认为,资本充足的金融机构是有效率的,原因可能在于银行资本实力的增强增加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也能增加风险资产的数量以确保银行的盈利。
资产回报率和经营费用率是财务指标分析方法中用来衡量银行效率的主要指标,回报率越高和费用率越低表明银行的效率越好。
员工的教育程度是一个反映人力资本质量的指标,它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是公认的,有研究表明金融机构效率增长中大约60%可以归结为其员工教育程度的改善,这表明,银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
不良贷款率反映的是资产质量的状况,一般而言,资产质量越好,盈利能力越强,同时也可以带动效率的提高。
当然,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产权结构、地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效率。
四、相关建议
第一,合理控制银行规模,提高资本充足率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基本呈现两极化,上市银行都有不小的规模,而且仍有增长的趋势,但这种规模上的扩张已经不能达到提高银行效率的目的,继续的扩张规模可能会进入规模不经济的区域。商业银行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保证并扩充资本充足率来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银行可以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尤其是吸引外资银行参股,这不仅有利于银行充实资本,同时还能吸收国外比较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二,提高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的存在不仅会造成银行资金的损失,还会影响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银行的盈利水平,从而影响银行的效率。而这正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普遍困扰。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从银行内部抓起,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对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的稽查当做经常性的工作切实来做,跟踪分析不良贷款的风险状况变化,力尽将风险损失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资产证券化一直被视为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最佳途径,(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金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银行可以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风险证券化来化解不良资产。
第三,改善中国银行业经营的市场环境
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度还是过高,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市场的垄断地位没办法动摇,这也是造成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相对低下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在保持适度集中的前提下,可放宽新银行的准入限制以及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等,以增加银行业的竞争,而竞争能产生效率。
其次,我们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允许适度的混业经营。我国目前银行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差收入这一项目,但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来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这种高利差的状态并不会持续太久,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创新拓展其盈利空间,而允许商业银行与保险业和证券业之间进行适度的业务交叉,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能大大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
第四,鼓励创新
鼓励创新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包括银行服务特色方面的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在创新方面普遍不足,业务和目标客户趋同、服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仍停留在以存、贷为主的传统商业银行阶段,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不管是在盈利能力上还是在风险规避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限制性条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已经势在必行。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提高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创新,充分利用其信息和人才优势,增加创新。银行可根据情况适时引进国外银行的授信业务,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的产品组合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第五,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由于银行效率对人力资源质量具有高度的依赖,商业银行间面临的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各机构组织由于历史原因均存在一定的等级制度和过于严谨的工作环境,这对于越来越追求平等和自由的21世纪新人类来说,也越来越成为负激励。相反,随着外资银行进驻中国,用高薪挖走高学历、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对中资金融机构来说,损失的不只是人才,还有随他们而流失的客户群。同时,中资企业雇员普遍缺乏服务精神,这也会严重影响现在和以后工作的效率。最重要的一点,与外资银行的用人唯贤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应该改进的一点就是实行公平的员工聘用制度。
参考文献:
[1]陈菲,姜旭朝.中国银行监管效率改进趋势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
[2]周四军.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7
关键词:银行业竞争;信贷规模歧视;融资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4-0139-05
收稿日期:2010-03-16
一、引言
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是否有效,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地,银行信贷资金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小、证券发行资格’限制等原因,对银行信贷资金具有比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即使像美国这样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其中小企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Berger et al,1998)。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银行实际上成为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提供者(林毅夫等,2009)。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银行信贷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贷集中”现象,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对于大企业和垄断性行业的贷款业务比较偏好,而对于中小企业则存在歧视。对于这一现象,学者们给予了不同解释。江曙霞(2006)认为,由于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对象严重趋同,部分贷款过分依靠少数大客户,导致信贷集中;易行健(2007)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信贷市场普遍存在,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尚有待完善的前提下,往往依据一些简单的、较为容易获取的信息对借款企业进行分类,而银行对于中小企业收集信息相对比较复杂,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减少。我们认为,造成我国银行大范围存在信贷歧视的原因,恰恰是我国商业银行不完全竞争造成的。由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占有垄断地位,导致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处于卖方市场。利用这一垄断地位,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对客户需求进行歧视性选择。在客户选择过程中,出于风险回避考虑,国有商业银行一般选择规模大或是垄断性行业企业进行贷款。为证明这一命题,本文利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992年~200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在规模、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三个因素中,只有资产规模对上市公司贷款利率水平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数量的增多,企业规模对银行贷款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本文结论的政策意义是:只有降低银行准入限制,增强银行业竞争;才能降低银行向大企业、垄断性行业贷款的收益,从而迫使银行转向中小企业,降低中小企业资本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二、不完全银行竞争和信贷歧视
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对银行贷款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贷款利率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服务客户的选择。从利率角度来说,银行业竞争越激烈,作为商业银行越需要争夺客户市场,而降低利率就成为银行的策略之一。Rice等人(2009)通过对美国1997年联邦法案《州际银行和支行效率》)的实施,分析银行竞争程度提高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联邦法案允许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在不同的州开设支行后,银行间竞争程度提高,这种程度的提高使得那些对银行业开放程度更高的州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比开放程度低的州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低80%到100%。从服务对象角度说,随着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对大客户的争夺使银行对大客户贷款的利润下降,从而迫使银行向中小客户提供贷款。比如,Hoffman(2006)认为,银行竞争迫使银行简化客户服务要求,降低客户进入门槛,从而促使中小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贷款。
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贷款市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作为卖方主体的银行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寡头竞争,二是我国贷款市场整体属于卖方市场,银行贷款整体上还处于供不应求。这两大特征引起了我国银行业信贷歧视,即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主要考虑贷款对象的规模,而忽视盈利能力等其他因素。
(一)贷款的卖方市场与信贷歧视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自1989年成立后就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相对于我国国民经济规模而言,其所发挥的融资作用与银行信贷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以下是2003年~2008年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对企业提供资本的数据。
对照上述表格数据可看出,即使不考虑银行对企业的长期贷款,证券市场对企业的资本供给也最多只占银行信贷资金的11%,大部分情况下甚至不到5%。这种对比就足以看出银行信贷资金供应对企业融资的决定性影响。
与此相对应,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造成经济发展对资金供应的高需求,这一高需求使得金融市场上资金成为供不应求的商品,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缓慢,银行贷款成为众多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市场,进而形成了贷款的卖方市场格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贷款意愿选择贷款客户,这就为信贷歧视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寡头垄断与信贷歧视
我国自2003年开始进行商业银行改革,包括从1993年开始国有专业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建设区域性商业银行,以及从2003年开始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对外资银行适度开放和中小银行的建设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贷市场卖方主体数量,但由于国家主导经济政策以及国民对国有商业银行政府背书信誉等方面的影响,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中、工、农、建、交)在信贷市场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表1是大型国有控股银行在全国贷款总额中所占比例的数据。从表1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随着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的逐步进入,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有所下降,但在总体上仍处于垄断地位。
国有商业银行的寡头垄断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贷款市场不同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和治理结构问题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具有很大的偏向性。这种偏向性表现为在贷款客户品质考核的盈利能力和偿还风险方面,过于关注偿还风险,而忽视了对一些有盈利但存在一定风险的客户的支持。造成这一偏向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中央银行为控制金融风险在1998年对商业银行实施“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的新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为适应新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各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风险控制的措施,如建立信贷经营主责任人和审批主责任人制度、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贷款本息回收与信贷人员工资奖金挂钩等。这种制度和相应措施使银行在审核贷款客户时首先考虑客户的偿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缺位,对银行客户经理的激励普遍不足,使得客户经理在联系贷款业务时只注重完成贷款任务指标,保证贷款质量,忽视拓展具有高成长潜力客户,而这些高成长客户往往具有一定的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选择偏向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贷款歧视。这是因为有许多中小企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但由于规模小、缺乏市场信用记录、会计账簿不系统等因素,很容易被商业银行认定为偿还风险高,而一些规模大的企业,由于资本雄厚、成立历史比较长,会计核算体系相对健全,加上大企业一般具有政治影响,往往被商业银行认为偿还风险低,这样造成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
从其他中小商业银行来看,一方面,由于其市场份额比较少,对整个信贷市场客户选择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在整个信贷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也将中小企业信贷列为次优,这是因为在我国利率监管尚未放开的条件下,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有比较严格的控制。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往往比大企业要大得多,从银行效益角度考虑,中小银行也会将大客户作为贷款首选对象。
(三)信贷歧视和上市公司银行借款融资
从上市公司这一类特殊企业来看,其融资行为与普通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具有证券发行资格,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证券发行获取资本,因此其对信贷资本的依赖程度比较小。即便如此,由于我国证券监管部门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多方面考虑,对上市公司证券融资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资格限定,使得很多上市公司不能随意通过发行证券获取资本。因此,向银行借款也成为大部分上市公司资本的主要来源之一。
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即使像上市公司这样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公司,银行对其进行贷款决策时是否也存在规模歧视,以及随着银行业竞争的逐步增强,这种规模歧视是否会逐渐减轻。从理论上说,银行对上市公司贷款意愿主要取决于盈利能力、负债水平和规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负债水平越低、规模越大,银行越愿意贷款。但在我国银行贷款实际工作中,上市公司规模比其他两个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这是因为从银行方面来看,贷款首先关注贷款的偿还风险,而我国上市公司规模越大,越容易得到各方面特别是政府的支持,因而偿还风险越小。相比之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并不是银行特别关注的,这是因为在目前的银行治理结构和激励政策下,银行没有动机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公司的负债水平并不直接决定上市公司的偿债风险。
为了验证我国银行信贷对上市公司的规模歧视,我们建立以下两个研究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规模对银行信贷政策有很重要影响;
假设2: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逐步加强,上市公司规模对银行信贷的影响逐步降低。
考虑到各地上市公司都是当地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因此银行可能会给出比当地中小企业优先的贷款。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很难从信贷的数量(比如,银行借款占总资产比例等)角度考察银行对不同规模上市公司的歧视,但银行对不同企业进行贷款时,还可以给予不同的利率,我们可以从不同上市公司从银行获取贷款利率的差异来衡量银行对不同规模上市公司的歧视。因此,本文将主要按照这一思路来衡量银行对不同规模上市公司的规模歧视。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来自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和B股公司1991~2007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我们排除了金融类公司。公司财务报告数据来自CSMAR数据。在收集的数据样本中,我们首先去除年初总资产数据不全样本,然后删除了财务费用/[(年初短期借款+年末短期借款+年初长期借款+年末长期借款)/2]的值小于3.5%和大于12%的样本,共获得有效样本8566个。我们将样本按年度分为6组:1992~1997年度、1998~2000年度、2001~2002年度、2003~2004年度、2005~2006年度以及2007年度,样本量分别为:746、1565、1573、1734、1942和1006个。通过分组可以观测出随着信贷市场的竞争程度加强,商业银行信贷歧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二)模型与变量定义
模型LC=a2+β4・LN(ZZC)+β5 ROA+β6FZBL+ε
变量定义见表3。
上述变量中,财务费用率(CWFYL)主要用来近似衡量企业贷款利率,LC用来描述银行对各上市公司贷款的利率水平(扣除各年度贷款基准利率差异),LC越大,则表明银行对公司的信贷歧视越严重。
本文采用SAS9.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分析
对各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见表4。
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总资产对上市公司贷款利差的影响一直都很显著,且显著性水平都小于5%;这就验证了我们第一个假设的正确性;总资产报酬率一直都没有显著影响,而负债比率时而有显著影响,时而没有。从影响程度来看,LNZZC系数的绝对值几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仅2005年~2006年略有上升),这也说明随着银行业逐渐开放,资产规模对上市公司贷款利率差的影响逐渐降低,这就验证了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规模对贷款利差的影响方向上,199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两组样本的方向与我们预计的方向相反,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对经济进行了“软着陆”政策,造成经济增长比例下降,其中中小企业受到很大的打击,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度过危机,政府利用央行进行信贷扩张,而此次扩张的重点是中小企业贷款,并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各商业银行为落实中央政策,纷纷推出对中小企业的优惠贷款,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发生。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沪深股市1992年~2007年1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银行对上市公司的信贷政策受上市公司规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规模越大,所得到的利率优惠越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信贷市场存在的卖方市场垄断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随着信贷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贷规模歧视会逐渐减弱。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我们有以下政策建议:
1.继续降低信贷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信贷产品竞争。为了改变信贷市场竞争格局,近年来我国成立了多个中小银行,比如2004年银监会出台《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并允许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上市,2007年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信贷市场竞争;但目前我国信贷市场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仍然很强,因此我们应在保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国外大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开展人民币信贷业务,促进竞争。
2.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一定的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为了促进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在各地成立担保中心、贷款公司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有利于减轻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当前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这类支持措施应得到巩固和加强。比如,利用民间的商会等企业合作组织作为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范围,以获取商业银行的信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