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美抒情散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美抒情散文

第1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一、意境阐释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从文本角度解释意境。“文因道存,道以文显”。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篇目都是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文章,教师要引领学生解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还原作者的时代,感受作者的人生经历,读出作者鲜活的灵魂。如在《小石谭记》教学中,教者仅以“唐宋家”、“河东先生”介绍作者柳宗元,难以还原作者的时代背景。教者先介绍柳宗元随父宦游、避乱逃亡、革新运动、永州之贬,步入柳宗元的情感世界,体会挚友之情、父母之情,感受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政治抱负落空,借山水来排遣人生的失意,心理的空洞得以弥补。透过其作品,我们从“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看到了柳宗元坚持理想、不懈追求的积极人生态度,从“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恸哭”中看到了柳宗元遭贬谪的悲伤心境,“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倾吐“怨骚”之情。

2.从情感角度解释意境。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养成,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语文教学应限制工具性,弘扬人文性,强调尊重人的情感、人格、人性和尊严,发展其内在精神和独立人格。中学语文文本处处洋溢着生命活力,绽放着生命景观,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真情流露,体验生命的交融过程。散文作品更是如此,它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寄托情感,以此来抒发主观情感。如在《背影》教学中,通过“再三嘱咐”、“甚是仔细”、“踌躇”等字眼流露出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疼爱。通过三次流泪感受儿子对父亲的爱,从望父买橘,看到艰难背影时的感动之泪;父子离别,依依惜别背影时的惆怅之泪;到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时的思念之泪。品读文章,能从字里行间充盈着慈父孝子间相怜相爱的深情,品味到永恒的亲子之情。

3.从人物精神解释意境。诗歌之美不仅美在语言精炼,似品味琼浆玉液,令人回味;美在韵体和谐,句式工整,韵律流畅;更美在人物精神,讴歌生命,弘扬精神。在学习《蒹葭》作品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追求爱情应放在鲜花盛开的浪漫季节,为何偏偏选择在树木枯黄、树叶飘落、万物萧条的秋天?许多中国人习惯在秋天情绪低落,故有“士子悲秋”之说。士子笔下的悲秋预示着青春不在、生命漂泊、爱好遭受打击等主题。从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中感受为追求纯洁爱情历经艰难险阻的执着和求而不得的伤感情怀。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境教学

1.抒情散文的意境教学。文章之妙,在于有意境而已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吟诵作品唤发学生的视听表象,将其带入作品创设的意境,感受意境之美。在学习《秋天》时,教者让学生回忆有关秋天的诗句,如曹丕的《燕歌行》、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营造秋天的氛围学习新知。抒情散文语言优美,韵律流畅,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高低、缓急、轻重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从读《济南的冬天》感受济南冬天山的暖和、舒适、秀气和雅致,水的暖、绿、活。抒情散文语言精美、准确传神、意味隽永。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语言的生动,想象文中之境,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如在学习《春》中,通过“偷偷地钻”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叙事散文的意境教学。叙事散文情皆在文中,形象由叙事而生,情感借形象而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散文的情感,感悟散文的意境美。如《紫藤萝瀑布》中,作者面对重开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紫藤萝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中虽有迂回曲折,但应顽强不息,永远前行。

3.诗歌的意境教学。在诗歌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客观影象融为一体,是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超越于意象之外的境界。如在《雨说》教学中,教者让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欢快、优美的画面,并充分发挥想象力,仿照原有诗句,重新创作新诗,从中捕捉智慧,收获灵感。

第2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关键词]散文文化 文化生命 文化人格 抒情传统 当代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137-06

中国是一个诗文大国,散文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而更早的源头则是《尚书》中的部分篇章。这种文体一出现就具有了双重意味:区别于来自民间的原始神话、诗歌与歌舞,作为官方的文献被纳入经的范畴;区别于集体的口头文学,它是文人个人创作的文字形式。这两个特点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几千年来悠久深厚的散文传统。从文体演变角度看,从先秦文史哲不分的“杂文学”,到汉代的《史记》、唐宋家散文和明清小品,再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和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大散文”,中国散文不仅源远流长,积累丰厚,而且成绩辉煌,不容忽视。中国散文既是中国文化的具体书面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是在散文这种文体里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如果我们视野放宽一点,将中国散文与西方散文作比较,我们看到,西方并没有将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来看待,更缺少散文方面的专门研究。西方的文学史是“三分法”,我们是“四分法”。所以,散文是中国地地道道的“特产”,我国最重要的写作方式就是散文写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散文的价值。遗憾的是,对于中国散文提供的这份宝贵遗产,特别是对于中国散文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以及其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至今仍未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为此,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就此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中国文化根基性的记录

中国散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性的方面,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普通人的生活与感情,所以散文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中国有强大的诗歌写作传统,在文学长河中,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级的文学样式。但事实上,自唐代举行科举考试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章,散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及至到了“桐城派”,散文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风。所以,从整个历史的演进来看,“文”对中国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大,它比诗歌更全面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直至今天,散文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

散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雅”的方面看,它和诗构成了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文文化”传统。由于长期浸于“诗文文化”中,中国古代的文人一般都能诗能文,这不仅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能力,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标志。因为诗文已经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渗透进他们的精神和血脉之中。可以说,中国最早的全部文学,就是诗歌和散文。它们经由历代封建文人士大夫之手而逐步完善成熟,特别在散文领域,名家大师辈出,不胜枚举。二是从“俗”的方面看,散文的门槛较低,书写较自由随意,由于贴近现实生活,最适宜表达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所以从古至今,在诸种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产量最多,影响最大,拥有的读者也最为广泛。

散文不但最贴近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它还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结晶。历史上那些优秀的散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情结构和心理结构。赵与时《退宾录》载:“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这里的《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都是我们民族散文的瑰宝,在这里面就有着我们民族情感的密码。可见,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和中国人的生命活动密切联系。它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文化理想,渗透进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情感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中国散文就不仅仅是研究一种文字的写作,而是探究一种深植于文化中的大爱和人文情怀。比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作者采用长镜头聚焦的方法,集中浓缩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实际上已成了一个情感的原型,一个民族的文化代码。《背影》感人的秘密,不在于它的文字,而在于感情与文字之间,有一个文化结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感情沉淀。正由于《背影》中父子的感情都浓缩在这个情感原型中,这样“背影”也就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成了一个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的投射”。像《背影》这样蕴含着民族的感情密码的作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还有许多。因此,我们的散文研究,要尽量透过散文作品的表层文字,挖掘出深藏于文字背后的民族情感原型和精神原型,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当代文化建设中。

除了上述两方面,中国散文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散文里充满着一种东方式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寓言为广,即《庄子・天下篇》所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从《庄子》文本看,庄子实际上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人、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宇宙自然的认知,以及对生于其中的社会人际关系的把握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体验。如《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就相当典型地体现出庄子这种诗性智慧写作的特色,那就是通过庖丁高超的解牛技巧来隐喻某种生存之道。二是倾心于“平常心是道”的禅风,即“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直觉思维方式。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是颇具“禅味”的散文小品。可见,禅宗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对于中国散文尤其是其中的散文小品的渗透,使我国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绝不同于西方散文的诗性智慧。

综上可见,中国散文在漫长的发展建构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民族感情、智慧和精神在内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散文文化”。这种“散文文化”既是一种文学的写作,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本体制,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既是现代人感情和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担负着守护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高地的使命。

二、文化生命理想和文化人格

中国散文的整体审美建构始终表现出对于文化生命的积极建设的热情,它逐渐形成了作家主体向内发展、注重内在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自“五四”以后,由于现代新闻传媒所建立的公共空间,西方外来的文学文化思潮,尤其是英美“絮语散文”的引进,其中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对现代散文的巨大刺激,以及对现代散文的精神要求与文体创造的具体影响,这使现代散文内隐地呈现出不同于古典散文的精神倾向,即一种渗透进现代意识的“文化生命理想”。

文化生命理想是在文化的框架中更符合现代文化精神和现代人格的一种文化建设。它既重视人的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也具有比较清醒的层级文化价值目标,即重建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和实现全人类文化价值的终极目标。因此,它既是个人的、民族的,也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复杂文化心理内容的核中之核。因为现代社会文明越是发达,人的生命的文化那一部分就越重要。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散文作家都明确地以文学与文化的建设为基点,并以各自不同的创作追求与创作实绩标示出作家不同的文化生命理想。鲁迅杂文以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犀利与辛辣,构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文化生命理想,它一方面呈现了生命价值被现代文明所深度污染的各种异化的生存形式,一方面又体现了鲁迅对于知识分子怎样担当历史使命的独特理解。周作人在寻求社会文化建设的理想框架时,更多钟情于对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的想象与依持,突出作家自我本真原初的人生体验。他不是从当前现实需求的逼迫出发,而是从非实用的更加内在的基因传承的高度,去把握人们当前精神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何其芳的散文在象征人生里往往表现自我的“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的文化追求。炽热地爱恋人生、清醒地理解人生的梁遇春的散文始终追求着一个可以理解的人类生存,他以“快谈、纵谈、放谈”的方式探求着“建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的”生活艺术。李广田的散文则以叙事的方式传达了他关于“人的改造”的本质和意义。这些散文家的创作广泛联系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其潜在的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散文不仅揭示了新旧文学转换的重要意义。而且代表了新型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求。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相对成熟的文化生命理想。

与文化生命理想相联系的,是对于中国散文与民族文化人格的塑造。一部中华民族散文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文化性格的演变史。所以,散文创作和研究的一个任务,便是通过对中国散文的文化诠释,去把握传统散文中文化人格的延续性与变动性,不仅再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内心冲突,同时还要通过文化人格的发掘,去再现一种灵性与浪漫,去探测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生命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史记》堪称典范。在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遥远的绝响》、《一个王朝的背影》、《风雨天一阁》等散文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人格类型:一是追求自由独立但又多少有些神秘乖戾的文化人格;二是强健开放、积极进取的文化人格;三是具有圣洁和崇高的文化良知的文化人格。由于余秋雨将文化人格的建构和升华作为他的文化散文创作的一个中心,而这种文化人格的建构又以现代性的文化价值观作参照,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感体悟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再配之以诗性的生命激情和文化想象,此外,还有一套属于“余秋雨式”的个体的话语,这样,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文化人格的建构自然便比以往散文中那种纯粹从政治层面或道德层面的人格建构要开阔得多,也复杂和深刻得多。

在如何塑造理想的文化人格方面,当代不少散文家都做过努力。除了余秋雨之外,王充闾、梁衡的散文也值得一提。王充间在《渴望超越》中认为散文创作说到底是“生命的转换,灵魂的对接,精神的契合”。他的文化散文《两个李白》、《用破一生心》,在剖析展示李白、复杂人格的同时,也肯定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塑造理想文化人格的作用。梁衡在《大无大有》中,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既“大无”又“大有”的伟大文化人格,这种理想的文化人格是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理性思辨精神与生命文化感悟的完美融合。显然,这样的理想文化人格正是当前深受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冲击的社会现实所缺乏的,也是当代的文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可见,在消解了深度模式的当下,文化散文以其启蒙现代性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对独立人格与理想精神的探求,不仅奠定了其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料。

三、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

中国散文从《尚书》、先秦散文到明清散文,一直沿着两条线索前进。一条是“文以载道”的散文传统,这是中国古典散文的主流。推举并实践“文以载道”的散文家很多,从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到唐宋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都始终以“文以载道”的散文思想作为散文创作的核心。中国散文的另一条线索,是追求个性和自我的抒情散文一脉。尽管不是主流,但同样影响深广,而且大家辈出,举其大者有庄子、司马迁、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在这里,我们重点考察中国散文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在先秦诸子中,最擅长散文抒情的是庄子,可以说,庄子的散文就是中国抒情散文的源头。庄子的散文,姿肆,想象超拔,激越宏丽,巧譬善喻,生动形象。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庄子属于“文辞之美富者”。闻一多则认为庄子堪称先秦诸子中最杰出的文学家:“如果你要的是纯粹的文学,在庄子那素净的说理文的背景上,也有着你看不完的花团锦簇的点缀――断素,零纨,珠光,剑气,鸟语,花香――诗,赋,传奇,小说,种种的原料,足够你欣赏的,采撷的”。《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先秦散文成熟的标志,而且开创了中国审美文化的范式。如果说庄子是中国抒情散文第一家,那么司马迁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第二大家。过去的研究较多地注重司马迁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其对于中国史学的开创性意义,相对来说,对司马在散文艺术方面的贡献则有所忽略。其实,司马迁既是一个史学家,也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感情极其充沛的大散文家。司马迁写史,以雅洁为世人所称道,班氏父子称其具备“良史”之才。可贵的是,司马迁并未因雅洁而丧失散文审美和感情的力量。读他的《报任安书》,你会感到他的文字“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他“直写胸臆,发挥又发挥,唯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司马迁可谓“极尽文章的能手”,他的爱憎感情,常常借助叙述语言托出。他的文辞,笔力劲拔,在悲痛之处如火如荼,在悲哀之处又异常凄绝,这些抒情特色,在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传的《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春申君列传》、《魏公子列传》中都有着十分突出的体现。

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审美传统,在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杰出散文家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陶渊明的文章语言朴素而优美。如写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中的风光则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这里,“世外桃源”的宁静淳朴,乡村景象的描绘,抒情的笔调,优美的文辞与田园诗般的意境可以说是水融,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既是艺术成就很高的山水散文,也是优美漂亮的抒情审美散文。他的散文没有学究气,且极富个性色彩,往往借助景物书写胸中的不平,这使得他的山水散文有了人的性格。在文笔方面,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多用短句,文字简洁生动,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而且常用虚实结合方法谋篇布局,从而使文章妙意横生。苏轼的散文品类众多,既有《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议论性散文,又有《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等山水游记。苏轼的散文常熔议论、描写、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勇于创新,不拘常格,在文风上则是随笔挥洒,不加雕饰,因物赋形,行云流水,深得《庄子》真传。至于晚明的袁宏道,虽然他的散文多以尺牍为主,且注重游玩时的趣味,但他注重散文中的个性自我,强调散文需真实,感情需从胸臆中流出,这样他的散文一方面具有“短而隽异”的特点,一方面又贴近人的性灵,这是袁中郎在古典抒情散文方面的贡献。而晚明另一位杰出散文家张岱的散文,更具鲜活灵动的艺术情韵。他的《湖心亭看雪》,以传神生动的量词描写西湖的雪景和人物,展示了山水的生命脉搏,其散文静中有动,冷中有暖,抒情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实乃抒情写景的大家。

以上所列举的中国古典抒情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一是他们的散文与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中国诗词,共同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文文化”,这种“诗文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诗性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诗、思、史三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审美范式。其二是中国古典散文特别推崇崇高和谐,优美雅洁,强调散文的精神性、感情性和心灵性。其三是中国古典散文十分讲究文笔修辞,炼句炼字,以及语言的弹性,所以古典散文基本上都是“美文”。上述几方面正是中国古典散文所特有的内在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仅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对于今天正在进行的当代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当前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正处于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构一种适合时代要求,能有效提高国民精神和审美感知的审美文化。而中国古典散文的审美范式,正好可以纳入当代文化的审美建构框架中。当前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低俗文化、娱乐文化泛滥,高格调,高品位,既能给人以思想滋养,又能提升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优美文化太少。在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平面文化的同时,人的审美感知日渐迟钝和粗糙,感情和心灵也越来越沙化,正由于优美文化在粗坯文化面前相继沦陷,当代文化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审美的介人和支持。笔者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指的是从文化的本质上,认定文化就是审美的。审美既是文化的起点,也是文化的终点,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旗帜。因为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审美的介入和渗透,则这种文化建设只能停留于方针和政策的显层次上,或者只是一些了无生气、冰冷僵硬的统计学上的数字和建筑物的堆砌组合。而有了审美文化的滋润,文化建设便不仅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而且可以使国民的审美感知变得精致敏感,从而提高他们分辨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的能力,并由此迈向良性健康的审美之途,进入一种安详和谐、宁静澄澈的真善美的境界。而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散文的确可以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其审美上的优势。且不论灿若星河的古典散文,仅就现代散文来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不知影响了多少读者,陶冶了多少人的心灵。当代台湾散文家龙应台的《目送》,自2009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短短两年间就重印十多次,累计印数达到五十多万册。《目送》与《背影》一样写的是亲情题材,但因作者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和价值观,加之情思内敛,文字优美,文化与审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因此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可惜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散文的审美价值,没有很好地去挖掘散文这一块富矿,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我们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审美文化的建构,同时注重挖掘散文的思想和审美资源,则我们的当代文化建设有可能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四、互联网时代的散文价值

前面说过,散文是最具日常性和平民性的文体,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的方面,真实记录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情感。散文的这一文化特性,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更不可小视。

当前,随着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文学已迅速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散文创作更是如此。目前上百家文学网站多已开设“散文随笔”栏目,加上专门的散文网站,每天发表的散文数以万计,一年发表的散文主题帖过亿,而以前一家传统的纸质刊物一期最多发表十几篇散文。网络写作给散文的观念、形式、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使原来基本上由少数精英掌握话语权的散文一跃成为一种普及的、大众的、草根的,人民都能参与,都可以各抒己见、表达个性自我的文学。大批文学爱好者通过互联网博客和手机微信,有了尝试写作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其传播的迅捷和广泛也使它有了比传统媒体更大的影响力。网络的实时更新和交互性,同时充分调动了创作者和阅读者的热情与积极性,形成“全民写作”和“全民阅读”共生共荣的现象。散文在全民写作时代如鱼得水。由此可见,网络的发展和博客的出现,确实为散文的全民写作提供了空前的便捷和巨大的动力。不同的写作者以五花八门、无拘无束的言说,使散文拥有了丰富斑驳的精神与文化。他们对人生、社会、时代、现实的感悟表达,不仅将散文刻录个体性灵的优势张扬到极致,而且无形中构建了一个众声喧哗的现场。因此研究网络散文与生态散文的兴起,以及全民写作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问题,已摆在了散文工作者面前。

就网络散文和全民写作这方面看,我认为散文对当代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我和谐和和谐社会生态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就自我和谐方面来说,一个和谐社会既要讲社会生态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讲人与自我的和谐,只有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每一个人做到自我和谐,这个社会才能变得美好和谐:而只有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我们每个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和谐。那么,在建设和谐社会大语境下,网络时代的全民写作何为?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课题,首先应从道德角度完善创作主体的人格修养。和谐社会的构想有着很高的道德追求,而散文从内在价值来说,正是一种追求精神质量,讲究感情纯度,推崇生命和谐的文体。现代散文家梁遇春曾在《小品文选・序》中说:“小品文的妙处也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的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这十分明确地揭示出实现散文的内在价值的途径,就是作家的自我和谐。梁遇春的散文创作主体是自我和谐的,所以他的散文小品有一种道德感召力。汪曾祺也是自我和谐的,所以他的散文顺应人情,重视常识,讲究中庸之道,体现了儒家仁民爱物的现世精神,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而且在建构和谐社会的当代文化建设中体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当今,随着和谐社会思想的深入人心和当代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有理由要求散文作者尤其是网络散文作者提高自身的道德和精神境界,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良性文化的自觉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从而使网络散文写作参与到不同层次的文化建设,参与到当代的精神与价值的对话中,这是从自我和谐方面说。而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方面说,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建构一个讲信仰道德,有理想有梦想的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和谐社会的语境为散文创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机遇,并昭示着散文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散文一方面应以自身的文体优势主动融进这一语境,一方面又要发挥其“人民的文体”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精神的支援。展示其应有的价值。

第3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形式美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内在的行文线索和情感主线,让学生感悟到散文的结构特色和行文之理,从而在大体上把握住散文的形式特点。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从结构上来看这篇散文感觉似乎很“散”,从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看樱花、学跳舞,再写了“我”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得到了“物以稀为贵”的礼遇,再写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与离别,写到日本教员、日本“爱国青年”的表现,时间跨越20年,写到大小的事情10多件,人物也比较多。但是从文章的内在行文线索上看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以自己的情感经历为线索将繁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这既表现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关心“我”的可贵精神,也凸现出鲁迅先生到日本求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文章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描写“清国留学生”颓废庸俗生活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游离在主题之外,实际上紧扣主题,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尽管散文的风格众多,在语言上也各有特色,但是都具有精致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加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选用进行深入地分析,体会到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而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散文,也有很多精美的语言值得学习借鉴。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写紫藤花“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用了“挨”“接”“推”“挤”四个动词,把紫藤萝花开时茂盛、繁华的景象以拟人的手法进行了生动描绘,带给人生动、活泼、欣喜的感觉,让紫藤萝瀑布的美景犹在眼前。又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春》,作者了大量的叠字:“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等,不仅从形象上表现出了春天里小草嫩绿柔软的特点,音韵上也具有很强的美感。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引导学生对散文的语言进行反复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才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来,欣赏到其中的美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情感美

情感真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也是散文的内在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散文的学习,综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够通过散文展现的不同情感对学生加以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善良宽厚等美好情感。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文中所描绘的父亲的背影感动过许许多多的读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父亲在母亲去世,自己又赋闲在家,但仍坚持为“我”送行的事件,通过对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描写,和“我”四次流泪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深切体会到父亲在家国两茫茫的时候送子远行的复杂感情和“我”对父亲的深情,并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体会到父子间浓浓的亲情。

除了叙事之外,写景和抒情也是散文的主要形式。很多优美的散文都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例如《白杨礼赞》《月迹》等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的景物描写、名句和中心句、情感变化线索等的把握,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很多写景散文也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济南的冬天》,“最妙的还是下点小雪呀!”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四、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的哲思美

第4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一、散文的含义和分类: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要求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

二、散文的主要特点:1.散文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2.意境深邃,情感真挚。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等。

一、了解散文的特点。只有掌握关于散文文体和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才能从容应对文题中所出现的“术语”。

二、细心精读文本。散文重在情味,不管是叙事、写人,还是写景、抒情,总是讲究意味深长。它的一词一句,都是为着“意味”、为着“情感”。我们分析文本时,要善于“品”,善于“析”,注重从字里行间深切地体味出作品内涵的情、理、意、味,即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

三、结合题型全面思考。

1.题型: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查类型:(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或主题。(2)概括某一段落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技巧:(1)概括文章内容,尽量利用原文语句。(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3)明确主题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4)答题形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2.题型: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查类型:(1)解释词语含义。(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技巧:(1)解释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旨,结合主题来理解词语含义,即结合语境答题。答题形式:“××”一词原指……,这里表达了……。(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等来作答。

3.题型: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考查类型:(1)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2)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总结句和过渡句。(3)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解题技巧:(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文中: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③文末: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2)理解句子的含义与作用可从以下两方面思考:①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进行思考。②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要联系文章中心、主题来思考。不仅如此,同学们还须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想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三想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到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还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4.题型:分析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考查类型:(1)表达方式的区分及其作用。(2)考查描写的角度与顺序。(3)景物描写的作用。(4)人物描写的方式等。

解题技巧:首先要掌握五种表达方式,即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其次是把握五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再次是对于描写的角度与顺序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时,要注意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

5.题型:开放性试题。

考查类型:一般是结合文章内容谈感悟或启示。

解题技巧:答题时,同学们一定要紧扣文章主旨来谈,并且最好联系文章结尾段或是作者抒发感悟的句子作答,而且还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并要紧密联系个人的现实生活作答。解答时,语言要流畅准确,层次要分明。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还须注意:(1)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后作答,不能望文生义,轻易作答。(2)熟记散文文体知识,避免知识性错误。(3)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本草・莱菔子

刘梅花

莱菔们开花的时候,青稞正在灌浆。谁开谁的花,谁灌谁的浆,各自忙各自的。至于花的颜色,都是莱菔们自己决定的。想开白花就是白花,想开紫花呢,就来一朵紫的,主要看莱菔们的心情如何了。

不过紫花一般来说开不成紫色的,只是淡淡的一种紫,很清雅,一点也不像大蓟花那样俗气。当然,莱菔的花也算不上美丽,很平常罢了。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见解,蝴蝶们可不这么认为。

这世上所有的花,蝴蝶们都认为漂亮。所有莱菔花欲开未开时,蝴蝶们就扑扇着翅膀从我不知道的地方赶来,挑挑拣拣,拿不定主意是该落在白色的蕾上呢,还是紫色的蕾上?莱菔们就攒足了劲往枝上扔花朵。

早上莱菔们还是点点的花苞儿,中午未到,哗啦啦全打开了,简直有些迫不及待。那花,一小朵一小朵凑成一簇,好像是一小口一小口呵出的气凝结而成的。花没有香气,轻拢在一起,一副谦逊的样子。

不是每棵莱菔都可以开花。开花的莱菔是经过挑选和历练过的。让谁开,让谁不开,那是我说了算的。等到开花的时候,开成哪种颜色,才是莱菔自己做主的。莱菔还有个俗名叫萝卜。这个名俗的,不知是谁给起的,简直让我生气。

莱菔花败了做荚结籽,那籽就可以入药。入药的籽就贵气了,叫莱菔子,不能说是萝卜籽儿。中药材的世界是很高雅的,是从《诗经》里走出了的。

每味药走进带着古风的药材世界里,就得把俗名扔掉,换个笔名进入。比如蚯蚓,一旦药用就叫地龙,僵蚕呢,药用里叫天虫。还有橘子皮,青的是青皮,老的是陈皮。我们小时候常摘来吃的辣椒,贱得天底下都是,可是一旦结了籽,那籽就是葶苈子,简直像来自书香门第。益母草呢,也叫昆草,可见天之大,母之贵了。牵牛花的籽,是二丑子,大俗即大雅嘛!想想这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莱菔子入药归到消导药类里去。吃到人的身体里,归脾,归胃,归肺经。蛇钻的窟窿蛇知道,啥药走啥道都是预先知道的,药们按自己的脉络走就对了。药是走不错路的。比如莱菔子,理气开胃,绝不会跑到骨脉里止痛活血。

有时候,人是不如药材的,自己明明该走天涯大道,却偏要跑到七拧八弯的羊肠小路上去。人走错路回头就难了,不像药,牢守着自己该走的道儿。

我喜欢看一垄白白胖胖的莱菔挨挨挤挤地生长,那种旺盛的生命力看着非常舒服。待莱菔们长到镰刀把粗细时,就可以挑选备用了。如果让它们一直长下去,只能长成大萝卜,当然就没有莱菔子可以收了。

这时,挑一些缨子旺盛的,,拎到南墙下晒晒日头。晒多久呢,两三个时辰。下午日头不毒时最好。待太阳落下之时,缨子也蔫了,莱菔也塌水了,就重新栽起,浇水。只一夜,莱菔门就缓上气儿,又活过来啦。

二茬长起的莱菔,过段日子就起苔抽枝,打蕾开花。同时栽起的一垄,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紫花,让人不断有惊喜,你不停地猜,这棵该是白花的吧,可偏是紫的;那棵应是紫花吧,却是白的。就这样,花朵不断地绽开着,我就是贪图那份实在的欢愉。

有时付出是要等很久才能有收获的,等的过程要有耐心才行。多大的耐心呢?直到你差不多忘了曾经为之付出的时候,收获才翩然而来。花败了,结荚。赶在白露之前拔起晾干,就能收到莱菔子了。此时的莱菔,已经不是白白胖胖的水萝卜,而是地道的柴萝卜了,变成了莱菔子的根。

那年秋天,我们翻整后院的菜畦。拔掉莱菔的地方,一个个圆圆的坑空着。从此岸到彼岸,莱菔们度完了自己的一生。

(选自《读者》2010年第1期)

1.本文的线索是 ,文章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2.莱菔的俗名叫什么?其籽入药有何功效?

3.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1)莱菔们就攒足了劲往枝上扔花朵。

(2)比如蚯蚓,一旦药用就叫地龙,僵蚕呢,药用里叫天虫。还有橘子皮,青的是青皮,老的是陈皮。我们小时候常摘来吃的辣椒,贱得天底下都是,可是一旦结了籽,那籽就是葶苈子,简直像来自书香门第。

第5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所谓“自主学习流水线”,就是通过建立并不断滚动“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评赏”三个学习环节,来有效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流程。一方面,它强调学生习练的“自主性”,旨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另一方面,它又强调这一个学习流程的“整体性”,旨在形成一个流畅而完整的“学习流水线”,并通过这个“流水线”内部环节的不断循环,来加大语言习练的强度,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

以下是笔者对“自主学习流水线”的研究和实践。

一、“自主阅读”是“自主学习流水线”运转的基础

1.“自主阅读”的两个阶段

在笔者开设的阅读课里,“自主阅读”主要分“自由性阅读”和“专题性阅读”两个阶段。

在前期的“自由性阅读”中,笔者不推荐书目,让学生比较自由地选择课外文本,然后将其带到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师提供这一种自由的模式,目的是先让学生选择自己爱看的文章,以增加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当然,对于一些庸俗的读物,教师要明令禁止。

“自由性阅读”主要是针对高一上半学年的学生,阅读内容可以以杂志(如《读者》等)为主。

“自主阅读”的第二个阶段是“专题性阅读”,主要针对高一下半学年至高三上半学年的学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推荐文史哲类的经典书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加以阅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爱好列出阅读书目以做调整和补充,这也是学生自主性的充分体现。

2.“专题性阅读”的推荐书目

以下是笔者向学生推荐的部分书目。

高一下:林语堂《坡传》、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泰戈尔《飞鸟集》、鲁迅《朝花夕拾》、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巴金《家》、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周国平《妞妞》等。

高二:鲁迅《呐喊》《彷徨》、罗贯中《三国演义》、周国平《周国平散文》、张晓风《张晓风散文》、《雷雨》、余华《活着》、路遥《平凡的世界》、傅雷《傅雷家书》、罗曼・罗兰《巨人三传》、房龙《宽容》等。

高三上: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奥赛罗》、坡《东坡志林》、庄子《庄子》、曹雪芹《红楼梦》、王开岭《精神自治》、张远山《告别五千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

比较厚的书,如《红楼梦》,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进行一至两个月左右的阅读,读书笔记可以分章节来完成。

3.文本的准备

要阅读,就要有阅读的文本。笔者是通过如下做法来准备文本的。

在“自由性阅读”阶段,提前让学生准备好杂志或书籍。杂志由学生自己购买,也可以提前到阅览室借阅或是在两个班级之间交换阅读。

在“专题性阅读”阶段,笔者采取以下策略:

①在高一下半学年,笔者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借阅推荐的书籍或者自己去书店购买,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自己去解决。

②从高二开始,文理科分班后班级已经固定下来,笔者便要求学生购买高二、高三的推荐书籍,数目至少在一本以上。笔者规定,学生买的这一本书要在班级里借阅流通,所有权归购买的学生,阅读权归班级每个同学,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临时的班级图书馆。

“自主阅读”是“自主学习流水线”最为基础的环节。教师要组织好阅读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积极推动“自主阅读”向“自主写作”过渡。

二、“自主写作”是“自主学习流水线”的关键环节

1.“自主写作”的两种主要成果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1)“心得式读书笔记”和教师的指导

所谓“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想以及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以下是笔者认为学生在写“心得式读书笔记”时容易产生的一些不良倾向。

①复述文章。学生之所以会停留在复述文章的阶段,主要是没有将阅读文本对自己的触动追问下去,缺少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分析、联想和新的解读。

②消遣娱乐。学生在阅读时会有消遣娱乐的倾向,这种倾向带入到写作中,就会出现以搞笑好玩为目的写作。

③偏激狭隘。有的学生在写“心得式读书笔记”时思维会显得比较狭隘和偏激,缺少辩证的眼光和正确的价值观。

要避免学生犯以上这些毛病,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和规范,使学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要“依文解道”,读懂文本。在这一步,学生要依据原文所提供的语言文字,仔细阅读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材料和主旨,为深入解读和评析做好准备工作。第二,要“依道悟文”,鉴赏评析。这一步,要力求能深入体味文本从形式到内容的精妙所在,对文章的布局、材料、立意、表达都能够了然于心。第三,要“捕获感触”,凝聚观点。要让学生紧紧抓住感触最深的一点,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看法。观点尽量不落窠臼,也不无病。

总之,要写好“心得式读书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提炼观点、如何聚焦观点,如何论证观点的方法,将学生由“随意点评式读书笔记”引向“专题研究型读书笔记”上来。

(2)“共鸣式抒情散文”和教师的指导

所谓“共鸣式抒情散文”是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和思想的共鸣后,写自己生活中相同的际遇,以此来抒发真情,表达某种哲思的一类文章。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这一类文章时要强调两点:

第一,要找到共鸣点,即文章呈现的最能震撼自己心灵的元素,然后把它捕捉到笔下。

第二,要表达“生命之真情”和“生活之真谛”。教师要告诉学生,如能表达出生命的某种真情、生活的某种真谛,便找到了“共鸣式抒情散文”的灵魂所在。从意象到真情,再从真情到哲思,这便是“共鸣式抒情散文”写好、写活的关键。

2.做好经典“读书笔记”的推荐工作

如果仅有教师的指导,效果并不会太好。这时,就需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看一些经典的读书笔记或是点评。笔者给学生开了部分参考书目,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图绣像三国演义》(毛宗岗评),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胭脂斋重评石头记》(胭脂斋评)等。

三、“自主评赏”是“自主学习流水线”中“评价”和“鉴赏”的环节

笔者认为,作文的评价鉴赏不一定要教师包干到底,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评价鉴赏的主体。

1.教师要做好学生互评作文的指导和组织工作

(1)根据作文评分细则和新课标,具体给出评改的参考标准

在这一步,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评改的参考标准。

以下是笔者给学生批改提供的一个参考标准。

①字数足。“自主写作”要达到的字数是800字左右。

②文面净。潦草、字迹不工整,都要在批改的时候指出来。

③中心明。文章贵在中心明确,切忌多个论点出现。学生批改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神”是否贯穿始终,情感是否凝聚不散。

④立意深。看立意是否深刻,能否给人以启迪,对论点的论证是否透彻全面,让人信服。

⑤语言美。看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学生在批改时要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或发人深思的句子。

⑥材料博。能否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由古及今,从中到外,打破时空,旁征博引。

⑦思路清。看文章的叙述是否有条不紊,论证是否清晰有力,结构是否完整严密,富有层次感。

⑧感情真。是否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⑨观点新。是否有创意、有个性,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观点、材料是否都有独到之处。

应该说,以上九条,只是给学生一个批改的方向和支点,学生在具体操作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全部都参考到。

(2)作文互批的具体操作流程

①学生批改。笔者要求学生按照批改的参考标准进行批改,写好评语,评定星级,写上批改人的姓名。星级作文的标准,笔者将其凝练成六点:字数足文面净;立意深中心明;语言美有文采;材料博论据丰;思路清层次顺;有个性感情真。

根据这六点来评星级,其中六星为最高级别,要选出来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对于评语,笔者要求学生不是简单地评价文章的好坏,而是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阐发,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对文章中的某一点有所鉴赏。

②教师检查记录。在批改小组全部改完作文后,由小组长收齐交给教师。教师阅读了解写作的情况和批改的情况,然后登记学生得到的星级,选出优秀的作文,并且给批改者进行打分(比如:优秀的五分,良好的四分,一般的三分)。

③奖励措施。作文实行积分制,目的是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比如3星作文得2分,4星作文得4分,5星作文得6分,6星作文得8分。这些分数可以按一定比例折录进总评成绩。

2.教师要提供“交流”和“反思”的平台

在学生批改完作文后,教师应该提供一节课左右的时间让师生共同鉴赏佳作,交流思想。因为课堂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就能共同提高,构建高质量的课堂。

具体可进行如下操作。

①反思己作:针对评语,给自己的文章进行重新设计,写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以结构提纲为主)。

②欣赏佳作:教师将优秀的作文打印分发给学生欣赏。欣赏完毕后,教师要大家思考诸如以下的问题:“如果你来批改会给出什么样的评语?你觉得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提升的空间?”

③自由发言:学生谈自己对作文的理解和鉴赏。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做到“敢说、会说、能说”,在评析中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④教师总结:教师要多肯定学生思维的独特或深刻之处,多突出那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见解和理论,多挖掘优秀作品中最具有价值的闪光点。

第6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一个民族的审美,常常具有属于这个民族的潜意识。我们的创作符合这种潜意识的时候,就容易被认同,反之,则常常不太容易被接受。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立足于我们的中国审美传统,让自己的写作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潜意识。

情与物融

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含蓄蕴藉的,作品的情感抒发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寄情于物。

我们可以以《诗经》中的两首诗为例:《关雎》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得到之前,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得到之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里,君子对淑女的感情既真挚又节制,让人觉得“乐而不”,典雅含蓄。那我们还应注意一下,是什么原因让这首诗歌呈现这样的含蓄之美的呢?不能忽略了那“关关雎鸠”,也不能忽略了那“参差荇菜”。雎鸠和鸣,赋予了诗歌以声音的美,荇菜的“左右流之”,赋予诗歌以画面的美。这些自然之物的描写,本身就奠定了优美的抒情基调,只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优雅行为,才能与之和谐。再比如《蒹葭》,诗中的女主角甚至都没出现,作者对水边蒹葭反复描写,就已经把自己的哀婉缠绵之意表达得荡气回肠了。而这种忧伤又不是太过浓烈的,这是孔子所言的“哀而不伤”,也呈现出了典雅含蓄之美。这两首诗歌都是借助自然之物来达到抒情审美化的效果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亦即“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让人和大自然处于和谐状态,把人的喜怒哀乐放在自然山水之中,这样的情感就不至于太过直白无味了,山水成了人情感物化之后的山水,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代的诗歌基本上都离不开对自然之物的描写,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比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其实是把人的情感都蕴含在里面了,因为抒情的含蓄,所以也就有了审美的蕴藉。

举个具体的例子说,有的诗人明明很失意,但是他的诗歌里也往往不会把这种失意很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让我们在感受的诗人的情感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获得审美的体验。比如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们感觉诗人举步维艰,前路茫茫,可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一派壮美的感觉,这就是景语的美带给人的感染力。如果李白把《行路难》中写景的句子去掉,全用直接抒情,那《行路难》就不再是充满审美意蕴的诗歌,而是一个庸人牢骚满腹的抱怨了。

在今天的写作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抒情要找到一个寄托的物,比如我们思念一个人,可以思念与他(她)相关的一花一木;比如写离别,我们可以让离别的情境诗意一些,可以把离别放置在一棵柳树的背景之下(也可以是一棵桂花树、一棵梨树、一棵枣树、一片桦树林等等);写乡下的爷爷奶奶,就把人物放置在麦田或者稻田等田园的背景之下等等,这样人的活动就有了景致的烘托,既提升了审美的指数,又可以把自己干巴巴的抒情议论通过景语含蓄有味地表达出来。当然,直接抒情本来也有直接抒情的好处,但是我们通过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透视会发现,我们潜意识里还是更喜欢借景抒情,因为情与物融,是我们传统的审美观,早就积淀在我们的民族性格里了。我们喜欢情而不言,“拈花一笑”,让人去神会。所以写作的时候,还是要学会借物抒情,这样更符合我们的民族审美潜意识。

思与境谐

“思与境谐”是紧承“情与物融”而来的。一旦“情与物融”,那么带来的效果必然是“思与境谐”。

“思与境谐”这个说法,与中国诗人的自然宇宙意识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诗人,把自然风物都做了情感编码,他们的欢乐、愁绪、清高、憎恶,往往都寄托给了某些自然之物。他们抒情的时候,自己的心思与自然之物就会非常巧妙地融合起来,产生一种奇妙的境界,时间久了,这些自然之物所代表的情感也就约定俗成了。所以,我们的文化里,青山、明月、杜宇、鸿雁、东风、柳絮等等一系列事物,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已经成了我们抒情表达的符号性事物。诗人一旦想要抒情,就会选取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景物,来营造和自己的思绪相契合的意境。比如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所营造的意境是凄苦的,孤寂的,正好契合他贬谪途中,愁绪满怀的心绪。再比如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梅花的身居驿外的寂寞处境,就是在写自己无人赏识的悲凉处境。

这些在诗歌中形成“思与境谐”的写作手法,必然也会影响到我们今天的散文创作。我们写抒情散文的时候,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一般都会造境。比如朱自清写《春》的时候,他很自然地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一下子就把春天那种温软、多情的感觉写出来了,春天的感觉扑面而来。因为“杨柳风”“东风”这样的意象,创造的是一种温柔美好、情意绵绵的意境。再比如老舍写《济南的冬天》,里面有这样的一段:“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老舍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小水墨画,那这里寄托的是什么“思”,怎样与“境”谐的呢?老舍说这幅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唐代的水墨画追求的是什么境界?我们可以想一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不难推想唐代的水墨画追求的应该是一种玄远幽深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不正是老舍的审美追求吗?这就是“思与境谐”的诗歌或者绘画手法运用于作文中的经典范例。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让他们有一个“造境”的意识,自己写入文中的描摹风景的句子,都不是无端出现的,它们寄托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者暗示着文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总之,这些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使命的。要学会让这些自然风物“说话”,也就是“思与境谐”,那么文章就会极富表现力,非常具有审美意蕴了。

言与意和

言与意和,探讨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这句话本来是论述君子的理想人格的,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这段话:对美的看法,应符合人们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要求。如果内容胜于形式,就显得粗野。形式胜过内容,则显得浮华。只有内容与形式配合得很好的文章,才称得上好文。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中庸之道。

对于言和意,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我们应追求和谐、适度的审美标准。学生平时的习作,大多都是在“言”上缺少修饰,实话实说,“素面朝天”,甚至是“不修边幅”,谈不上审美。虽然说朴素到极致也是美,比如朱自清写作的《背影》,就是极为平实的,但是这种抱朴见素的美是需要阅历的,往往是写作大家才能举重若轻,删繁就简,学生写作常常不具备这样的功底。可以这样说,写作如果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个阶段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阶段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么写作大家的朴素是第三个阶段,我们的朴素就是第一个阶段。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会必要的修饰,让文字的表达有一些美感,这样欣赏起来才更赏心悦目。

文章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要根据内容而定。如果文章是写景抒情的,那就诗意优美一些,如果是写人叙事的,则应朴素而生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切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如果内容是优美的而语言却呆板单调,就如同衣着不整参加宴席,当然不合时宜;如果形式浮华而内容朴实,又如同给满脸皱纹的祖母穿上了青春少女的服饰,非但不美,反而会显得怪异。

第7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先来看史铁生的《墙下短记》中的一段描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砸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路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十,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

那么,这段描写,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呢?当我们仔细阅读上述内容后,便会发现:这段描写运用了比拟与象征的手法。这是作者在双腿残疾以后,在内心极度悲伤、苦恼,而又十分无奈的处境下,产生出想要破墙而出的种种行为。描写“我”与“墙”和“我”在“墙下”所见所闻的画面,为下文写“我”接受“墙”的原因和理由埋下伏笔。作者对“墙”的存在既无奈又较为坦然,认为那是无法摆脱的,“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墙永久地在你心里”,面对墙,接受墙也许才是理智的。这样写具有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即人应该要读懂命运之“墙”。而对于“墙”,史铁生告诉我们:“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这也正是史铁生对苦难的理解,苦难就像往事,就像“墙”,虽不出声,却要你接受,“直到你听见”。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墙”,或不幸,或恐惧,或思念等。墙,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并且也都无须摆脱,因为它是“趣味的爹娘”。那么就只能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针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意象

一、创设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散文意境

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不同人生的不同场景,从这些场景或闪烁而过或慢速显现之间,捕捉到作者寄寓其中的绵长的情思以及深邃的哲理。例如,席慕蓉在《孤独的树》中有一段描写“暮色孤树图”的文字:

天已近傍晚,四野的阴影逐渐加深,可是那一棵金黄色的树却好像反而更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和它后面好几百棵同样形状同样大小,但是却青葱逼人的树木比起来,这一棵金色的树似乎更适合生长在这片山坡上。可是,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使它觉得很困窘,只好披着一身温暖而又有光泽的叶子,孤独地站在那里,带着一种不被了解的忧伤。

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棵金色的树似乎更适合生长在这片山坡上”?作者要表明的是虽然树孤独,却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来自天上的金黄。它隐含了一种生命的意义,一种独特的美,也是作者自己灵魂家园的栖息与精神的追求,只不过是借这“孤独的树”寄寓情怀罢了。这样写的好处是实现了形与神的二元统一,从而达到了“物”“我”之间完美交融的境界。

二、借用修辞手法,寻求生活中的诗意美

散文离不开修辞手法,作者常用它来传达喜怒哀乐,这也是散文作家在语言上将散文当做诗来写的原因。学生应该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任何修辞手法都离不开语境,因此要在语言环境中体味修辞手法的意味,根据不同修辞手法本身所应有的作用来分析,然后概括作答即可。作答时,首先要辨认出修辞手法,然后与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对其作用(表达效果)进行分析。例如,季羡林的《夹竹桃》中就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第8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关键词:宋代散文 审美 人格

文学史上欣赏宋代散文,常常以散文的体裁知识为突破口。把“形散神聚”作为入门钥匙,来步入散文这座艺术殿堂饱览其中的奇珍异宝。其实,若从审美角度对宋代不同体裁的散纵深的剖析,会发现它具有诗歌的人性美、哲理美和意境美的艺术特质。 但人格美的探究又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本文再次就对宋代散文的人格美加以论述。

宋代古文运动中涌现出大批的优秀散文,它远承先秦,近师唐代,往往熔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于一炉,在模山范水,叙事寓情,咏物述怀,贯穿哲理思辩道德追求等方面,闪烁着人格美的异彩.

先秦诸子中,《庄子》《‹孟子》尤富文采,这首先取决于它们的哲学基础。儒道两家一主有为,一主无为,一主用也,一主出也,其哲学思想是对立的。然而对于崇高人格、理想道德的追求和培养,却是殊途同归。孔孟主张从伦理关系中来培养理想的道德,造就伟大的人格;而老庄视伦理为枷锁和绳索,主张人类返回到自然的怀抱中去返朴归真,去造就理想的道德,高尚的人格。两者所循道路不同,最终归宿一致。对于理想道德伟大人格的追求是《庄子》《孟子》富于文采,具有人格美的哲学基础。

唐宋散文直接师承先秦散文,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哲学散文表现人格美这一优良传统。韩愈在政论和抒情散文中时时表现一种积极进取、穷达兼济的理想规范,显示出人格美。他的《进学解》《原毁》更是明证。

柳宗元也在《小石潭记》中托山水以抒忧愤,体现了自己的傲慢不屈,洁身自好的崇高人格,在山水游记中亦焕发出人格美的光辉.

宋代是一个忧患的时代,思辩的时代,更是一个内省的时代,程朱理学因此而盛行,与朱程理学血脉相连的宋代散文把人格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成了必然。此时最有代表性体现人格美的散文就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和范仲淹的《岳阳搂记》。

《爱莲说》表现的是理学家的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宋学是一种新儒学,它不仅对儒家经典作出了新的解说,而且将佛教道教的思想因素掺杂于其中。可以说,宋学实质上是儒家、佛家和道家三教合一的产物,而且周敦颐正是宋学的鼻祖。在《爱莲说》中,周敦颐借助于“爱莲”这一性象,使三教和人的理学道德观念具象化――抽象的道德观念,审美理想只作了具体生动、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形象。莲花与佛教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许多菩萨,如观世音菩萨的宝座就是莲台。佛教主张逃避尘世,所以佛教徒心中的莲花也是超脱凡尘的,是圣洁的。佛教关于莲花的意念不仅影响了周敦颐的道德观念,而且很可能就是作者构思《爱莲说》的直接诱因之一。但周敦颐毕竟是儒家子弟,奉儒学为上流.所以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完全不等同于佛教徒、道教徒眼里的心里的莲花,更多地融进了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挤进了污浊之中而唯独保持其洁净,其心上,其意念中无欲望杂念窒塞,持静守虚,品性不凡,它既不同于之避世,又不同于牡丹之媚俗,它入世而不拘于世,用世而不媚于世,是君子而不是隐士,更不是追名逐利的凡夫俗子。

范仲安在写《岳阳楼》时,他也是“迁客骚人”,可他不同于封建社会的一般迁客骚人。一般迁客骚人无不“以物喜”“以物悲”――为环境的好坏,个人得失,或喜或忧,腾子京亦如此。然范仲淹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他不愧为出将入相的栋梁之材。襟怀开阔,大气包举,志向宏伟因而能跳出因袭的圈子,独标高格。在这篇文章里阐发“先忧后乐",积极进取的做人做官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规范与互勉。体现了作者的高尚人格,真是虎炳千古。因此本文不仅以其模山范水、尽态极妍之气量,大增文采,更以其人性之美,人格之美形成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移人情性,从而使本文具有无以伦比的审美价值和教化作用。正因为如此,本篇的诗性美有特殊的内涵,特殊的分量。

宋人作诗,不仅讲究有情趣,更讲究有理趣,宋人写散文亦然。既讲究有情调,又刻意追求理趣,在写人托物中,托物寄情、托象寓理,使人在鉴赏仪态万方倏然万变的意象与意境时,不仅在情感上激起共鸣。而且在心灵上有所顿悟,这便是所为理趣,所谓哲理美。

唐宋散文大家不仅继承了和发扬了秦汉散文的优良传统,而且善于吸取诗、赋、骈文的艺术营养来丰富散文的表现手法,使唐宋散文在艺术方面臻于完善。特别是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他们在营构意境方面可以说是越来越自觉,他们的文艺性散文,尤其山水游记、亭台名胜记,抒情与写景并重且往往以写景为手段,以事情为宗旨,刻意使情与景、物与我相互融合,从而形成我与物、意与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我们穿越时空遨游于大家描绘的这些图画中,感叹优美的山川名胜之时,作者高尚情感也感染着我们。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格美是宋代散文也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基本美学特征,也是宋代散文的诗意特质。因此,我们鉴赏古典散文,特别是宋代散文,应根据体裁特点分两步:第一步按散文读法来读它,更不可以忽视。第二步以读诗之法来品味,不仅能味出宋代散文的各种滋味,而且还可以逐渐掌握中国古典散文的赏析技能,培养和提高阅读中国古代散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版。

第9篇:优美抒情散文范文

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芊芊的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侯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问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窈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飏。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侯,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赏读: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好的文章第一特点就是新。惟有新,才能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生活五彩缤纷,信息瞬息万变。我们应捕捉新信息写成新文章。撷取新鲜题材要在人先。只有在文中善于选用新鲜材料,才能及时表现时代前进的新风貌,人物的新思想。这样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对读者才能产生一种强大的魅力。

作家张弛的这篇散文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一个“新”字。

首先,选材“新”。人们看惯了松的高洁,竹的节气,梅的傲骨,却很少关注芦苇的柔韧和坚强。在农村,芦苇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寻常物,每逢秋季,芦叶枯黄,芦花四处飘散,似乎并无特别之处,也没有什么值天赞美的地方。既不像秋天的红叶,美丽迷人,也不像秋日的,卓然独立,更不像其他橘、橙之类的果树,硕果挂满枝头。但作者选择了生活中毫不起眼的芦苇,作为抒情对象,写出了常人想写而不能写,想言而不能言的文章,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其次,寓意“新”。秋天,芦叶枯黄,显得憔悴,芦花灰白,并不漂亮,芦苇既无红叶、的色彩和外形,又无让人垂涎欲滴的果实,几乎不值得人们去欣赏和歌颂。作者却从平凡的芦苇身上,展开思路,从“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中,想到了芦苇的柔韧和坚强,给了平凡的芦苇以新颖而深刻的寓意。芦苇不再是我们平常想象中的芦苇了。

还有,构思“新”。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将情、景、事、物,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能熔现实与历史于一炉。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到高渐离击筑,写到乌江之畔,汨罗江边,写到大学时代,“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最后,“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芦苇,贯穿全文始终,从古至今,由物及人,构思新颖,写尽了芦苇的品性气节,抒写了由芦苇所引发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