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科学实验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验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实验的特征

第1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 EFP系统制作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录像的实践与研究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精品课程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与差异分析 浅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与制作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考 高校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 “英语演讲与辩论”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理念与设计 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现状、特点与发展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利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实践 数学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视频公开课:历史教学的新变革 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研究 信息传播视角下我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视频公开课“演讲与口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摄制实践分析 《经济与社会人生》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 利用视频公开课辅助数学课程教学的研究 视频公开课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0.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78.

[5] 百度百科[EB/OL]. http:///view/1069886.htm#1.

[6] 乔章凤.高级中学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博弈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8.

[7] 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sjhj/201202/130430.htm.

第2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关系学(Labor Relations Science),又称产业关系学(Industrial Relations Science),是研究劳动关系存在和运行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常凯,1995),以平衡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及相关组织的利益诉求从而促进社会劳动的顺利进行为研究目的。在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随着美国学者邓洛普于1958年发表的《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一书,劳动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学已成长为一门成熟的应用型的社会科学学科。在我国,专门对劳动关系进行研究则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劳动关系日益成为瞩目的经济、社会及至政治问题。在当前,和谐社会的建立亟待劳动关系的有效调整,这也赋予了劳动关系学研究以新的更高的历史使命。

目前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许多学者纷纷倡议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研究,认为这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增强其社会应用性。为此,首先必须明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劳动关系学的学科界定与互动关系。本文想在此议题上作些探索。

1 从历史和现实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劳动关系学研究的微观部分

Bruce E. Kaufman认为,劳动关系研究同时作为大学专业设置和企业从业范围始于北美20世纪20年代前后。当时虽然也有众多的学科标签,但人们后来逐渐将凡是探索有关工作、雇佣和雇主与雇员关系的理论和实务统一到劳动关系(Industrial Relations)这一学科范畴下。劳动关系研究从一开始就包含两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学派,即人事管理(PM)学派和制度劳动经济学(ILE)学派。虽然两者都关注雇佣和工作场所问题,都寻求劳动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但区别是明显的(见表1)。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发展,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继承了人事管理对劳动关系的研究思路。而制度劳动经济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会运动的低落和人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昌盛而走向衰落。

综观劳动关系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个别劳动关系的层面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雇主与雇员的劳动关系,而劳动关系学不仅从个体劳动关系,而且还从集体劳动关系及社会劳动关系的层面广泛研究工作及雇佣问题[1],人力资源管理是劳动关系学的微观研究部分。

2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局限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劳动关系学的研究

对劳动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主要的观点:一元主义、多元主义和理论。Fox于1966年概括了理解劳动关系的两种基本观点:一元主义和多元主义。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基本上属于一元主义的观点。Fox(1966)将一元主义定义为:一种将组织看成是由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的团队,而这一共同的目标就是组织成功的思想。[2]一元主义的主要特征有:

①组织的全部雇员都属于一个由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的团队,全体雇员都追求这一共同的目标。

②只存在单一的权威来源,那就是管理方。

③因为所有的雇员都追求同一个目标,所以冲突是不合理的,并且肯定是由于沟通不佳或没有共享这一目标的“麻烦制造者”引起的。

④第三方的出现对劳动关系是一种侵扰,所以工会没有存在的必要。

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了“管理特权”,即认为管理者有能力解决组织发展的所有问题而不需要其它力量的干涉和挑战。这种单源权威的思想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学家的批判。对组织权威的理解涉及到对组织存在本质的认知。现在一般认为,组织存在是为了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而管理者的行为只是为满足所有者的利益服务的,所以过分强调管理特权容易侵害雇员、社会等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血汗工厂、雇佣童工、用工歧视、组织不公等雇佣现象无疑是这种思想所致的恶果,管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与工作有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对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学术界多倾向于采取多元主义的观点,Fox(1966)对多元主义的定义是:组织像一个由不同的利益群体组成的小型的民主国家,政府的职责就是尽力去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其根本目标是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社会范围内的和谐的劳动关系系统,它强调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文化的和管理的手段,实现劳资双方力量的平衡和合作劳动。特别是在我国背景下,国家性质和当前的发展理念也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多元主义的思路来思考所有关于工作和雇佣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要加强劳动关系学的研究,探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如何充分体现人在生产中的主体性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可持续发展。

3 劳动关系学研究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务提供了基础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弹性。所谓战略弹性,指组织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等特征能适应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弹性集中体现了组织的动态核心能力,是组织培育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所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首先必须要善于进行环境分析,理解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力市场状况、劳动者的就业心态等等,从而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政策、实践活动作出灵活的调整。

劳动关系学以现代社会中劳动关系的环境、主体、运行协调、矛盾处理作为基本的研究内容,将劳动关系置于宏观的层面进行广泛的审视。所以劳动关系学的研究成果有益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与从业者明确组织内部劳动关系所发生的宏观背景,探索出有利于组织降低用工风险、增进成员组织承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用工弹性、履行组织社会责任的途径,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度。

4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研究方向探讨

劳动关系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从来就有一种交流的关系,这种关系为两学科的发展不断地注入动力和养素。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学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而劳动关系学在我国的诞生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这种状况使得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限于对西方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引进和吸收,同时也缺乏来自我国劳动关系学研究成果的支撑和滋养,这制约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社会应用性和认可程度。在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为促进社会范围内劳动关系的和谐,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须跳出既有窠臼,结合我国情境下劳动关系的特点,重新审视其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从企业的层面探讨如何促进劳动和谐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注重并加强对以下几方面问题的思考:

4.1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问题。经济全球化带来劳工标准全球化的问题,企业要想在跨国经营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企业形象,必须根据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标准规范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并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备审查。同时,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企业更加重视人才管理,这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4.2 增进柔性雇佣问题。柔性雇佣建立在员工分类管理和不同雇佣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它有利于组织节约人力成本、增强用工弹性、保持和发展核心能力,也有利于员工自主管理职业生涯、平衡家庭与工作关系。在西方国家,柔性雇佣已是一种普遍的劳动现象,在我国柔性雇佣也发展迅猛。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应注意研究如何对员工进行分类管理、如何为各类员工设计并施用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套餐”、如何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以规避法律风险、如何对外围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等问题。

4.3 改进员工参与问题。改进员工参与有利于发挥员工在经营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员工的组织承诺、建设学习型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应探索有利于改进员工参与的组织变革、文化营建、制度机制问题,从而使员工的利益和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员工在劳动中的纯工具性地位。

4.4 组织文化建设问题。组织文化建设不仅是组织的一种战略安排,也是满足员工自尊、成长和归属等高级精神需求的手段。人力资源管理应承担起进行组织文化建设这一重任。所以应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进行组织文化的设计、实施,如何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捆绑”以支持特定组织文化的实现等问题。

4.5 劳动法律的适应问题。劳动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体现政府对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利益的调整,其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巨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为了减少用工的法律风险,必须要研究对劳动法律的适应问题。同时,劳动力使用者也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劳动法律的制订、修订、实施等方面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4.6 管理方与工会的关系协调问题。管理方与工会在我国情境下应是一种合作管理劳动关系的关系。为充分发挥这一关系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求工会不断增强其独立性和组织性,另一方面也要求管理方与工会解决好合作的机制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需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如何认知工会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工会在组织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建立健全与工会的合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4.7 劳动冲突的有效管理问题。劳动冲突在劳动关系的运行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劳动冲突处理不善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甚至使组织卷入法律的纠纷之中。人力资源管理能在组织层面上对劳动冲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疏导,进一步研究劳动冲突的预防、识别、处理机制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常凯. 劳动关系学[M]. 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8

第3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科学实验;质疑;探究;设计;总结

科学实验的主要方式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培养单一的动手能力。一个完整的科学实验一般要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结论收获几个阶段才能完成。下面我就从实验的这几个环节谈谈科学实验中其它能力的培养。

一、实验的第一过程:质疑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实验教学时,一般以学生熟悉的问题提出课题,这个问题可直接提出,也可通过一种现象间接引出,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一阶段不仅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还要采取讨论式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的氛围。最后,通过筛选,得出解决问题的众多假设。就是这样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让学生在科学实验的第一过程中形成质疑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在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本身效果不明显,可是有的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原来他是用了三节电池。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不一致,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质疑思维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应该大力表扬,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则更强烈。正像“苏教版”科学(自然)教材主编徐康毅同志所说:“孩子能想别人没想过的,说别人没说过的,做别人没做过的,这是一种创新行为的表现,我们不仅不能批评,反而应大加称赞……”

二、实验的第二过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在设计实验时,首先要将假设的众多因素摆出来,然后提出究竟与哪种因素有关,怎样才能验证一个假设是否正确。这个提问是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实验的方法和采用这个方法的理由。这种表述很重要,它是将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用外部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再产生设计思维。只有通过表述,才能知道这种方法对不对,合不合逻辑;只有通过表述,才可以促进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才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原则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彩虹的形成”这课时,需用三棱镜做太阳光的色散实验,因学校没有三棱镜,怎样上好这节课呢?学生也为此而感到失望,老师鼓励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想办法解决。没想到学生的点子还真多:有学生用笔筒吹肥皂水泡对着阳光,肥皂泡出现了各种颜色;有的学生带来了喷雾器,连续不断的喷雾出现了各种颜色;还有的学生摸索出这种方法:端来一盆水,水中放一块平面镜,放在阳光下,变换水中镜子的倾斜度,将阳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也出现了七种清晰的色光。没想到还有个学生带来了家里的“停电保”,充足了电来代替太阳光,也得到了同样的效果。这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做实验,不仅克服了教师指导实验单一化,而且让学生也尝到了自行设计实验的甜头,学得特别来劲儿!

三、实验的第三过程: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操作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是要将前面的设计用实验再现出来,同时也是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再现出来。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时,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探究学习。如:对《爬行动物》一课的研究过程就经历了“部分探究——完全探究——科学归纳”的过程。我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对资料的占有去自由地对动物进行分类。一开始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分为肉食、草食和杂食类,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虫类等,当时就为学生的“探究”能力所折服。后来,随着研讨的深入,引导学生成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协助探究,从而使学生们很好地理解各类动物的特征。这样的学习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促进者角色,而且还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促使了探究学习的形成,这时学生获得的概念才是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的。

四、实验第四过程:课后研究热情和总结能力的培养

一个科学实验的结果就是一个因果关系。就一个大课题来说,如“怎样加快溶解”,它包括三个小课题,也就是三个科学实验,这三个科学实验的结果就是三个独立的因果关系,而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得出这三个因果关系,还要将这些因果关系综合起来解决“怎样加快溶解”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不应该只停留在学会做几个科学实验,而是需要会运用科学实验解决一些问题。这个综合运用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即通过对几个独立因果关系的归纳概括,得出对大课题的解决办法。如,搅拌能加快溶解;加热能加快溶解;研沫能加快溶解。如果要迅速加快溶解,就必须同时采用搅拌、加热、研沫办法。在教学时,要将这个思维过程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概括,最后通过一个综合性的比赛来完成这个大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质疑。在设计实验中自主的探究并且形成最后的总结能力和课后的研究热情。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样的科学实验才是真正成功的科学实验。”那就让我们把目光从科学实验那简单的动作要求上面转移开来,在质疑、设计、探究、总结中引领我们的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更多未知领域。让真正的科学实验之花烂漫在中国素质教育的原野上……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4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新颖;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32-02

所谓新颖,本意是指新生的带芒的谷穗,现引申指新鲜而别致(据《高级汉语词典》)。本文所指的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取其新鲜之意。

新颖的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反射。明朝的教育家王阳明曾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激起这种受“鼓舞”而不能自已的求进体验。教学内容与手段的不断更新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1]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创新的主体性,是实施和落实科学教学目的的有效保证。什么样的实验教学能成功激趣呢?笔者认为关键是两个字:新颖。

对于科学实验教学,从某种角度来看,有三个重要的要素,即:实验教学参与者、实验内容、实验环境。这三个要素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组合,从而产生实验教学整体的新颖性。

下面将从三要素角度来探讨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问题。

一、从实验教学参与者的角度探讨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科学实验教学的参与者指科学实验操作者、指导者和所有观察该实验的人,一般是指教师和学生,但也有例外(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科学实验录像时,实验的参与者除师生外还包括录像中的操作员)。因此,从参与者的角度看,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可以通过改变参与者各成分的主导性地位来体现。

按照实验操作者的不同,科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是由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的实验。学生实验是由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它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的教学形式。[2]一般情况下,新课引出的性质实验都安排为演示实验,而学生实验则安排在章节结束后,用于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这样的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一成不变。负责的教师都会课前经过认真的准备,在演示时按先前设计好的步骤逐一展示,领着学生观察现象,然后顺利地得出结论。这看起来似乎很有效:实验现象明显,学生提起了兴趣,而且得到了该得到的结论。但仔细想想:实验是谁设计的?谁在选择实验条件的控制?谁迫切地希望实验顺利?实验成功后谁最开心?关于实验展开的一系列问题的答案竟然都是老师,而不是实验教学最中心的主体——学生,这难道不是最大的问题吗?如果总是照搬教材并由教师“垄断”着演示实验,那么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将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尽管有的实验现象也能激起学生兴趣,但那是低水平阶段的,是短暂的、盲目的,只能成为“有趣”。时间一长,甚至刚下课,这种短暂兴趣便会烟消云散。只有在学生自己的实践中锻炼发展起来的有趣才能成为乐趣,或更进一步成为志趣——高水平的兴趣。我们的可以做的尝试是改变某些演示实验的操作者,让学生来完成整个实验操作或其中的一部分。当然教师要充分考虑好以下问题:本实验让学生做是否足够安全,是分成几组学生实验还是派代表上去做,代表是随机点还是轮流或指定,等等。然后,要有一定的提前时间让学生预习,在学生实验操作中及时做出积极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中,教师也不是观旁者或监督员,而是实验教学的主导者,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指导学生的实验工作,巡行于各学生处观察其操作是否规范,观察现象是否认真,是否如实记录数据。如果出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困难的操作,教师可以再次充当操作者的身份,对该步骤进行演示。

教师和学生在特定实验中的角色反串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从实验内容的角度探讨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科学实验内容包括科学实验对象(即科学实验过程中被实验者变革的物质对象)和科学实验手段。“根据科学实验的目的和实验认识层次上的不同要求,又可把科学实验手段划分为:科学实验的基本科学手段和科学实验的现代化科学手段两大类型。”[3]前者通常是指科学实验仪器、工具和设备;后者主要是指质普法、荧光法、吸收光度法、放射科学分析法等等一些新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技术。

1.从实验对象上增加新颖性

实验对象一般都是以已知的面貌出现的,比如要验证O2的氧化性时,教师会提供碳、硫、铁;要学习稀硫酸的性质时,教师会准备好铜片、锌、氧化铜等物质。

有时不告知某一实验对象会起到设置悬念的效果。在初三进入实验复习阶段后,我设计了一节实验探究课:请同学们帮我鉴定一瓶掉了标签的白色粉末(只知道是一种纯净物)。当时我提供了PH试纸、蒸馏水、鉴别物质常用的酸、碱、盐以及常用玻璃仪器等物质。面对这种一无所知的“白粉”,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不知从何下手。但几秒钟的沉思后,有人打破了僵局:“先测测酸碱性!”仿佛是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的思维一下打开了。“先用蒸馏水试试溶解性,取溶液做性质实验。”“分别检验阴离子和阳离子。”平时学的科学实验相关知识一点一点都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我按学生提出的点子,征求了各步先后顺序的大致安排,逐一请不同的学生上讲台操作、验证,并一起得出结论。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设想与实验的差异,当最终推出这种物质中含有Ba2+和Cl-时,很多学生都兴奋地说:“是氯化钡”。

2.从科学实验手段上增加新颖性

基于中学教学条件的限制,对科学实验手段上增加新颖性的实际操作可以从改变实验仪器方面着手。一种方法是购置、使用一些新鲜的仪器。另一种方法是把日常生活中常能见到的器具“移植”到科学实验中来,比如用针筒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容器;用“娃哈哈”瓶做氢氧爆炸容器等。也可以利用常见的科学仪器,进行组装后以新的形式出现。这些创新不仅能弥补原有仪器的缺陷,同时能带给学生新鲜感,并成为引导学生创新的最好实例。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是“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是用带橡皮球的玻璃罐吸皮肤,我备课时发现教学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解释大气压与人体内部的气压不同,并且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我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如下改进。把人体用一个彩色气球代替,气球吸进玻璃罐的程度很深入,并且学生也容易分析球内的气压与外界的大气压之间的差异。同时我还用集气瓶来代替拨火罐实验,现象明显。本实验的改进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学以致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如下图:

三、从实验环境的角度探讨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学生的学习环境有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之分。

1.从校园外部环境设置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一般的教学都发生在校内,所以发生在校园外的实验教学本身就带上了新颖性。这方面的落实,新教材上一些家庭小实验的增设提供了有效的材料,比如冰袋的制作等。然而,不可否定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家中不会备有科学药品和仪器,学校在这方面也无力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那么,是不是就只能放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学生用家里的日用品就能完成的、安全有趣的实验。比如结合碳酸钙的性质实验及学生对鸡蛋壳成分的了解,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小实验:鸡蛋放入醋中,放置一天,用手去感觉外壳的变化。甚至有条件让家长买来大河蚌,把里面的珍珠取出来可以与醋反应。

2.从校园内部环境设置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发生在校园内部的科学实验教学环境可以按时间段分为科学课堂内的环境和课外活动的环境。

科学课堂内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营造不同氛围:利用多媒体的灵活性、强表现性、高容量等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利用精心设计的实验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浅出地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是通过合作学习等等。在种种不同形式的教学环境创设中,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不是要营造安静或活泼热闹的表面环境,我们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环境。

课外活动中,也存在创设科学实验教学情景的可能。在一次“珍爱生命——远离艾滋”主题班会上,为了形象地表示艾滋病在其有效的传播途径中的传播速度,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20位学生将20杯水(其中一杯含酚酞,象征艾滋病患者)互相掺和,几个来回后逐杯滴加NaOH溶液,变红的象征已染上艾滋病。实验简单,结果却深入人心,学生震撼很大,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科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教学在中学科学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验不仅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还是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验教学的新颖性是实验教学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仅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科学实验教学新颖性的思考角度,同时力求探讨判断实验新颖性的依据。事实上要做到实验教学的新颖性本身就需要创新,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课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知新,何少华,毕华林.科学课程论(第一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第5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209-01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小学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相对落后,使得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跟不上科学教育发展的步伐。笔者所在古浪县黄羊川中心小学地处甘肃省古浪县南部山区,近年来,我们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实验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验。

一、构建信息化平台,为科学实验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008年以来,笔者所在古浪县黄羊川中心小学针对黄羊川教育的现状,建起了全镇第一个多媒体教室,配置了大屏幕数码投影、实物展示台,连通了英特网,将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到课堂中,改变了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科学实验教学变得得有声有色,直观简捷,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使学生在动态的课堂中,轻松容易地掌握了知识。

2009年又建起了电子备课室和资源中心,为实现科学实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目前,电子备课室、资源中心、多媒体教室及管理中心共有笔记本电脑16台,数码投影仪2台,实物投影仪1台,打印机4台,满足了《科学》课任课教师学习、办公和教学的需求。资源中心开通了天网和地网,并将天地网有机结合,为教师共享资源提供了平台。经过多次对管理人员和《科学》课课任教师的培训,电子备课室及资源中心已经正常使用,并凸显出极大的资源优势,为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二、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电子备课,丰富了

科学实验教学的内容

电子备课,丰富了了科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有了电子备课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定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将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料运用于课堂,开拓了教师与学生的视野,有利于进行综合性、人文性的课堂教学;同时,电子备课可以轻松地实现多种形式教学资料在科学课中的直观展现,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创造,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电子备课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扩展,使得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够直接运用于课堂,实现教案、课件、学科的综合一体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自主性学习。为了更好地吃透教材,教师常常在网上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从教学课件到教学反思,只要是和该课相关的资料都不放过。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个人再来把握教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开阔了视野。电子备课走出了传统教学的封闭,拓展了广阔的教学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教师可精心设计这样一个情景的课件:两个小朋友在玩乒乓球,不慎将乒乓球掉入了一个很深的洞中,接着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乒乓球取f_J来。同学们在这种情景下充分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势导人了新课。通过这样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师生突破实验教学的重、难点

第6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一、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实验目的

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

(3)布置实验观察任务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4)推测实验结果的运用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如《磁铁》单元,首先让学生明白地球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力,和电一样,磁也是人看不到也感觉不到的,可是它的影响力却处处可见。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我们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我们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我们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然后提示:古代的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

二、想方设法拓展实验时空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搬到商店、搬到社区、搬到儿童娱乐场所等。

学校周围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山取土”进行实验原材料的选择。如我在做《拓印树皮》时,实验材料需要纸、笔和树木,于是我就安排学生上课时去学校内的美化树身上获取实验素材,同时还安排学生观察树上的蚂蚁、蜗牛、蜘蛛等小动物的活动情况。

三、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学生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让他们看实验演示:我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结果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最后说明:无论开动冷风和热风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学生发现实验这么有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

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1)寓安全和玩乐于学习实践中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观察金鱼的身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在生存环境中积累知识

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教学资源。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各种动植物、地貌等。

四、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第7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一、明确实验的基本要素

        1.明确实验目的

        做实验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明确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

        3.明确实验中的观察任务

        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 

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4.明确通过实验得出结果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在《磁铁》的实验中,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教师可以提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千方百计拓展实验空间

        1.因地制宜开辟实验场所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将课内有限的探究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如在教学《观察植物根的生长》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实验,看看种子萌发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根的生长速度怎么样;根有哪些作用,种子是怎样变成幼苗的,植物茎的作用和怎样开花结果的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种植,并把每天的生长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2.选择好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就地取材,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如在做《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材料需要土豆、鸡蛋、木板、铁块、塑料泡沫等等,就安排学生自己搜集带来。

        三、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量搜集身边的实验材料。

        1.寓欢乐于学习实践中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观察蚯蚓的身体》、《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点亮小灯泡》、《种子发芽的实验》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第8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所以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开放科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科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科学实验提供,重视科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科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科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一、实验设计与教学要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

二、实验设计与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

三、做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对于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是没有那么高深、系统、复杂,但小学实验同样遵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验的准备、过程、结论是判断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实验过程、结论、评价是否准确,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准实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要分工明确、合理

在实验课上我们普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常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实行分层搭配,可是由于小组成员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少数几人,有的甚至就组长一个人,其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动手和发言的机会,常常会出现“权威至上”的小组长或带头人,其他学生的发现和思维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同学们说的他们不一定能听懂,最终只能成为看客,从而减弱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以及实验的兴趣。而且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实验前的小组划分要以水平相近为原则,同时还要坚持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其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

2、实验时要合理调控、引导

刚接触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打断学生的实验思路――再补充说明几点注意事项说明的。这样做容易打断实验的连续性,让本就好动、喜欢新奇事物的小学生没有继续坚持做实验的兴趣。有时习惯站在一旁看学生自己摆弄,不说也不做,这也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然而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不会闲着,他们会很自然地融到学生的实验中,哪个小组材料少了及时给补上,出现意外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把新发现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汇报工作奠定基础。对做的好的小组给予积极评价,做的不够好的小组及时给予引导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做没有白费,感受努力实验过程的开心,加强做实验的兴趣。

3、实验后要及时总结、评价

实验结束后除了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评价。在关注各小组之间总体情况的同时,也对学生个体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于各小组的后进生,采用纵向评价,使每个学生每次实验后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避免长期只有个别成员受到青睐或者“一美遮全丑”“一人成功全组光荣”的现象发生,这样,不管是好的小组还是相对较“弱势”小组都有得到肯定的机会,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四、做活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科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科学是没有魅力的科学。在教学中,要时时领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的科学”。尤其是小学科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若利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一些简单实验,寓教于乐,使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第9篇:科学实验的特征范文

科学实验 科学教学 培养兴趣 思维习惯

一、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对初中学生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提高对科学的兴趣”的总体要求。所以,我们广大的教师必须对激发学生的兴趣的重要性有一个高度认识。

通过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直接兴趣,但是,对实验的作用和应用决不能停留在直接兴趣的水平上,否则学生会仅仅满足于看实验现象,看新奇的实验结果,而不会自觉地迁移到科学理论地学习中去。我们需要注意地是,如何通过实验激发直接兴趣,然后过渡到间接兴趣。即不仅让学生看实验,而且要让学生有动手的机会;不仅让学生注意新奇的现象,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实验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而且让学生体验实验中的艰辛和困难;不仅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技能,而且鼓励和引导学生将实验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概念的学习和规律的掌握。对于科学这样较难的课程,一定要注意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的转化,否则,浅层次的直接兴趣一旦消失,深层次的间接兴趣无法建立,那么科学实验教学将很难有效地展开。

二、科学实验能提供感性认识,奠定学生思维的基础

科学学习中,有许多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都是比较抽象的,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脱离了感性认识,理解起来就很困难。这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由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的,或者说就学生的生理发展来看,也应该为他们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否则就会极大地影响教学的质量。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关于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会对科学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也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因为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多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的组合,如力、热、电、光等现象交织在一起,本质与非本质的因素交融在一起,简单的规律往往被包裹在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中,容易迷惑学生的理解。例如,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虽然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平面镜,但仅靠生活经验的积累,很难得出像与物等大这一规律的。这是由于人的视觉和感觉造成的结果,而通过简单的实验,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引申,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去探索新的问题。如在教学“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时,分成四组内容,一组是解决“体育课用的铅球是铅做的吗?”二组是测量“不规则砖块的密度”;三组是“选种用盐水的密度的测定”;四组是测量“课桌体积有多大?”教师:“同学们的桌上放有一些实验器材,你可以利用这些器材进行设计,也可以不用,你还需任何器材,实验室都有,把你想要知道的什么问题通过实验来解决吧”。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热烈,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在考虑要解决什么问题;有的在考虑实验原理是什么;有的在考虑所需器材、可能有的方法和实验步骤(教师巡堂参与),然后让学生讨论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动手成为一种学习乐趣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因此,在科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同时了解实验器材的构造和性能,使用方法是做好实验的保证,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教学“用电流表测电流”和“用电压测电压”实验时,特别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特点及“+”、“-”接线柱的接法,反复练习两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及读数,要求达到熟练程度,不出差错,为以后的“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焦耳定律”等实验中的连接、读数技能达到规范准确打下基础,并能够根据实验数据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只有学生实验技能提高了,才能独立动手操作解决一些课外的电学小实验遇到的问题,达到“授人以渔”之目的。

让动手成为一种学习乐趣。方法一:创造条件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比赛活动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课外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比如,我们组织开展的“小实验大作用”活动,展示中的“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有男生创造性地设计成民房家庭火灾报警器,虽作用不大却显示学生创新精神。给鸡“自动喂水”装置、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制作“针孔照相机”、“风向标”“纸盒烧开水”、“楼梯开关”等小制作,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

方法二: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做实验,验证学生平时的猜想,把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这样能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这也新课程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搞科技发明的奥秘在于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打破搞科技发明高不可攀的神秘感。

方法三:每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的方法新的结论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即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有种成就感。

五、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实验本身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它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许有半点马虎。“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只要实验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实验的成败。实验过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偶然性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充满了实验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而且实验的结果必须是真实的,虚假的结果苍白无力,实验是最务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坚韧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六、结束语

科学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的基础,其在科学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教学如果离开了基础实验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分利用好科学实验器材,对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傅剑敏,楼国康.初中实验会考的改革设想[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12) .

[2]贾立洋.科学实验对学生认知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J].教育教学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