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社区建设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含义

第1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一、现实回视: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诊断

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初步探索阶段,并以破竹之势浩荡前行。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众多学校已经或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种文化建设的尝试,取得的成绩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值得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功利化的取向背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不为少数的学校是出自于功利主义,为了“粉饰门面”[1]。毋庸置疑,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无论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最终必然要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应坚守,也是建设中必然要坚持的取向。就此而论,为了建设而建设的功利化取向是背离学校文化建设初衷的。当前一些学校追逐文化建设的潮流,在没有客观审慎进行学校自身考量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要么是为了在相关的评比中崭露头角,要么是粉饰学校的外相,这都是功利化取向的表现,需引以关注和反思。

其次,形式化的做法遮蔽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功利化的取向必然导向形式化的做法,使得一些学校陷入“肤浅的现象主义”学校文化建设的泥潭[2]。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立足学校实际、遵循自身基因展开的建设工程。只有立足学校实际,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有厚实的土壤。只有遵循自身基因,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长效推进。然而,现今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明显的形式化做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效仿,按照别校已经较成熟的路子进行;二是着眼表层,只注重文化建设的硬件载体;三是忽视传统,割裂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传承。最终使得学校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大大遮蔽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本有价值。

再次,浅表化的认识阻断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系统。学校文化在空间上关及校园内和校园周围,在时间上贯通历史和当前,在主体上涉及教师、学生、社区居民等。这说明,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只是单方面、定时空的线性化流程。据此论之,一些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的认识还很浅表,这既体现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没有考虑到相关要素的整合,进行单项建设;也体现在建设工作没有深掘文化的要义与内涵,而是窄化或者浅显了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如此,本应具有系统性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被阻断与支离,建设的实效自然降低了。

由上论之,学校文化建设已经陷入功利化的认识、形式化的做法和浅表化的认识“三重误区”,正是这些误区的出现和存在,使得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被背离、价值被遮蔽、系统被阻断。卓有成效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在审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内涵深思与路向探索。

二、本质追问:学校文化建设的意涵探讨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蕴蓄助推学校持久发展、彰显学校品牌特色和营造学校和谐氛围的上位、中位、下位三层意涵。换言之,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建设,无论学校文化建设采取怎样的策略展开,都应该而且必然是要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健康良好发展的,这是学校之所以进行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上位层面:学校文化建设助推学校持久发展。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源泉,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一方面是明晰并深化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学校定性;另一方面是以文化引领学校建设的理路,为学校定向。而就一所学校而言,办学理念和建设理路自然是学校发展的命脉,这就是说,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关乎学校持久发展。健康的、良好的、有效的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助推作用。总之,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是一种上位层面的,具有涵括和引领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潜在的,但却蕴蓄着巨大的力量,是学校发展“隐形的翅膀”。

中位层面:学校文化建设彰显学校品牌特色。当前,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进行,这既是新时期学校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获得自身彰显活力的重要方式。实际上,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学校品牌建设是一种“历险”,因为文化本身是一个需要琢磨玩味的抽象概念,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校文化建设自然就需要有审慎的态度。当然,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彰显学校特色、创建学校品牌的价值自不待言。以文化为突破口建设学校特色品牌,就是要以恰当的文化载体、适切的文化内容、适宜的文化形式发挥学校文化建设中位层面的意义。

下位层面: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和谐氛围。一所学校具有什么样的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和谐氛围的营造,需要有形的载体,更需要无形的渗透。文化建设之于学校氛围的营造,就是要让有形的载体承载无形的文化符号价值,让文化之无形通过载体之有形表现出来。通过文化建设的学校氛围营造不是生硬的标语口号,也不是呆板的雕塑建筑,而是将文化与实物融为一体,在实物上孕育文化象征,在文化中表达实际意义。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结合起来,就是要发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和谐氛围营造的作用,而和谐的学校氛围最终将直接使师生受益。

就上而言,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持久发展的“助推器”,是学校品牌特色彰显的“润色剂”,是学校和谐氛围营造的“牵引机”。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最终以学校发展和有益师生为基本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学校文化建设所蕴蓄的上、中、下三个层面的意涵,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渗入的。只有统整把握这三层意涵,才可能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更加有效的成果。

三、实践诉求: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反思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和误区,重新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意涵,是为了从问题出发,更好地回应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诉求。为现实中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是我们回视的起点,也是我们反思的初衷。

其一,观照传统和历史,探寻学校文化建设之根。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朝夕功夫,也不会立竿见影。事实上,有效的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必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回溯历史、不忘着眼传统的文化寻根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现时代的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3]。这就是说,学校文化建设既需要有历史眼光,也需要有传统视野。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尊重历史,就是要发掘学校的历史涵蕴,以此坚实学校文化建设之基;观照传统,就是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注重提炼,以当前视角钻研传统,让那些优良的传统在当前的环境中不断彰显魅力。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来审度学校文化建设的作为,需要我们回视中进行反思。只有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文化之根,才可能摸索其筋脉,也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之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二,发挥各主体作用,聚合学校文化建设之力。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各种相关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校长、教师、学生是关乎学校发展的最直接主体。在学校自主、特色、比拼发展的今天,校长的办学理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轨迹。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的认同感等因素也隐现在学校发展之中。而当前,文化立校的理念已经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那么,何以让文化立校真正有效实践而不只是摇旗呐喊,这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校长秉持文化立校的朴实愿景、教师树立文化育人的真切情怀、学生坚持文化强己的诚心期待,这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然诉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这种复杂性生动体现在其系统性上。进一步讲,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校长、教师、学生等单一主体的行为,而是要在包括这些主体在内的一系列要素之间建立一种协调机制,在统整各主体的基础上,共同为学校文化建设凝心聚力。

其三,着眼长远和长效,凝炼学校文化建设之魂。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前提性的基本认识,那就是学校文化建设既具有历史传承性也就有未来前瞻性。这就是说,只有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才能清晰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在学校发展的未来展望中才能描绘学校文化建设的愿景。就一所具体的学校而言,进行文化建设,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该有重点、有特色。从学校的历史发展回望与未来发展展望的过程中,勾勒学校文化建设的主线,这就是要凝练一个学校文化之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着眼长远和长效,就是不能短视学校文化建设的作为,更不能机械评价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学校文化建设着眼长远,就是要进行长期规划,不以当前论断;着眼长效,就是要进行系统建设实践,不浅尝辄止。以此,在凝炼文化之魂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可行之径。

学校文化具有精神性、独特性、恒久性、变动性和潜在性[4]。这就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必然是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功利化取向、形式化做法和浅表化认识等误区的存在遮蔽着学校文化建设“上中下”三位一体的意涵。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建设教师发展与生活的家园,兴办家长放心与社会认可的学校[5]。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学校文化建设要在观照传统和历史中寻根,在发挥主体作用中聚力,在着眼长远和长效中铸魂。实际上,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继续探索,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认识线索,关键是我们如何进行探索,如何进行反思,这本身又值得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亓殿强,周新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9(5).

[2] 谢延龙.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3]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第2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设计;基本措施;附加措施

引言: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用于收费广场及服务区加油广场、汽修广场、停车场内,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同时也是与车辆荷载直接接触的表面层,因而一方面要求面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表面抗滑、耐磨、平整,同时必须具有结构耐久性。北方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冬季下雪频繁且雪量较大、寒冷期长,水泥混凝土路面既受到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又受到温度变化、冻融循环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由于路面积雪较厚,出于交通运输安全的考虑,常使用除雪剂对道路积雪进行处理,导致冰雪融水中氯离子含量急剧增大,使得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侵蚀严重,达不到使用寿命便面层剥落破坏的现象。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养护、维修,也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交通不便、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北方严寒地区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设计已成为最近几年备受关注的话题。

1、耐久性设计目标

以在项目设计使用寿命周期内,按规定的安全等级(一级)和目标可靠度(95%)要求在设计基准期(30年)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为目标。

2、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设计对混凝土的要求

3、耐久性设计技术措施

(1)基本措施:主要以抗冻耐久性指数为控制参数,在原材料选择方面,主要考虑使混凝土具备抗冻性能及高工作性能。具体措施为在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剂,这一措施也是《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中强制执行的措施。

(2)附加措施:

附加措施一:在掺加引气剂的水泥混凝土中再加入防腐型抗裂防水剂,两种添加剂的共同作用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附加措施二:通过表面防腐涂装措施增强结构防腐性能。

4、基本措施之掺加引气剂的引气混凝土

(1)引气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引入空气而形成大量微小、封闭而稳定的气泡的外加剂。

(2)引气混凝土的优点

1)可提高混凝土抗盐冻性

混凝土的含气量增加,则混凝土的热扩散系数和热传导系数减小,可以改善路面结构的耐冻性,同时,随含气量增加,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减小,引气产生的大量微小气泡截断了毛细管通道,使水分迁移更加困难,对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有利,延长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2)混凝土的均质性好

微珠作用使较快地振捣密实,有利防止混凝土路面出现麻面现象。同时,混凝土的均质性将更好,使其内在应力均匀一致,只要切缝及时,一般不会出现断板,并且有助于改善硬化后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提高路面板的抗破坏能力和耐久性。

3)提高道路的行车舒适性

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折弹性模量下降较快,当荷载应力一定时,抗折弹性模量小,弯拉应变大,路面的柔性好,有利于降低材料脆性、混凝土路面刚度,提高道路的行车舒适性。

4)减少道路混凝土干缩变形

由于干缩是由于水泥浆体中毛细管失水产生的,干缩的大小取决于毛细孔水份逸出量的多少和速度。混凝土引入大量的微小气泡后,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拌合物内聚性,离折和泌水明显减小,浆体和集料界面结构也得到改善,大量微小气泡堵塞了毛细孔通道,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使毛细孔中散失的水分速度降低,从而减小干缩。

5)和易性好,摊铺速度快

引气混凝土中有大量微米量级的微气泡,气泡间距系数L

(3)设计、施工、质检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1)质量管理比普通水泥混凝土复杂

引气混凝土其含气量大小除决定于引气剂的掺量外,还与砂石量的多少及其粒形,水灰比的大小及搅拌工艺等有关,甚至连天气温度都对其有影响,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引气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相对较难,仅用一般混凝土的检测手段远远满足不了引气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求。如:过去路面施工时,搅拌站只对出罐混凝土进行塌落度检测和强度试件的测试,而引气混凝土除了测试这些指标外,还要对混凝土的含气量进行监控,要增加混凝土拌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和含气量及摊铺施工前含气量损失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有适宜塌落度的同时,又有合理的含气量,使铺在路上的混凝土有足够的耐久性。

2)对施工单位要求更高

含气量过大后(>7.0%),孔与孔隙相互连通,反而不利于抗渗性提高,造成毛细管中水分散失速度加快,干缩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硬化混凝土中含气量每增加1%,抗压强度降低3%~5%,含气量宜控制在3.5%~5.5%之间;目前市场上引气剂五花八门,性能有较大差异,劣质引气剂,很容易形成联通性大气泡,气泡不稳定,易破裂,或施工中振捣时间控制不合理,振捣时间不足,混凝土不能充分密实,过度振捣而引起含气量过分损失,反而降低水泥混凝土性能。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有更高的责任心,根据现场施工材料,通过大量试验,选择相应的优质引气剂,通过试拌试铺,做好本项目工作。

5、附加措施

附加措施一:在掺加引气剂的水泥混凝土中再加入防腐型抗裂防水剂

第3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2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湖北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总结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上,着力探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途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G587);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3A041)。

作者简介:李慧(1981-),女,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讲师,华中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李萍(1987-),女,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5-01-20

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经历了由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过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使之充分发挥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湖北省高职院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围绕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

第一,初步建立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2-2013学年度,湖北省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55所,包括3所公办高等专科学校,41所公办高等职业学校,11所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6所)。湖北省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4.83万人。

第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湖北省实施职业教育“319工程”,开展职教园区建设,组建各种层次、不同行业的职业教育联盟,建立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实施“楚天技能名师”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三,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实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与其对应的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四,充分发挥湖北高职院校技术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创新、咨询、推广和服务。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北省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产业界等方面的重视,也做出了许多成绩,但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职教育设置专业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被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少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按“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评价要素来看,学校专业设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尚不能体现“高”;从结构上看,武汉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应的专业还不具规模,如动漫、文化创意;与武汉市千亿产业对应的专业仅有汽车;从总体规模上看已经具备,但存在均衡性问题;从效益上看部分专业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也是湖北省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由“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高技能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可知,到2015年,湖北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与2008年相比,7年之内增加5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5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5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以上。由表1可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较少,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由表2、表3可知,面向“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纺织、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

2.2 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客观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不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相比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课堂讲授与企业生产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效果不够理想。

2.3 服务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宽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还只停留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上,缺乏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

3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前身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学校办学条件良好,设施先进,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0个,校外实训基地166个,馆藏图书121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覆盖全校。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教职工840余人,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涵盖12个专业大类,制造、文教、土建、财经、电子信息、旅游、艺术设计7个大类为我校重点建设与发展专业大类。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鼓励和支持广大师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在服务中形成优势,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才能提高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3.1 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承担起经济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学校坚持“五个三”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三个面向),坚持“城市导向、区域导向、市场导向”(三个导向),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三个方向),实施“高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三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能工巧匠、岗位专家、行业大师”(三种层次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2014年,学校进一步确定了“服务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服务国计民生工程,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专业结构布局以土建、教育类专业为特色(行业、企业背景),以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为骨干(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以财经、文创、管理、服务、传媒类专业为重点(生产、生活类服务行业)。

3.2 以“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

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如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在校区内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举办“长安福特订单班”。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科达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开设“新型墙体材料制造生产副厂长”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机电学院焊接专业毕业生月薪超过6 000元,打破了高职毕业生拿不到高薪水的成见;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生均6个岗位,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汽车类、建工类、机械类等专业近年来就业满意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3 精心打造职教集团,积极构建区域校企交流平台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紧密联系。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五个职教集团,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与近300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合作开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程、实训手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接纳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因其成熟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管理、较强的就业岗位储备,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可靠战略伙伴。如,该校学前教育学院以武汉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各级专家评估并获批承担《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资格。

3.4 发挥各二级学院特色专业比较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城市

学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现武汉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及电信学院承担“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基地主要承担汽车维修工、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等7 个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基地工作。职业网球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积极服务WTA顶级赛事。赛前,网球学院承接了此次活动600 多名志愿者的培训,全院师生全程参与、成功策划并实施培训方案。电信学院智能楼宇专业师生共同走进“国家级城市住宅试点优秀小区”常青花园社区,对社区高标准道路、水电和现代化的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并帮助维修社区监控系统;参与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查询网站系统,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义务为社区开办电脑培训班,为大家讲解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城市社区提供服务。

3.5 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增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能力,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

3.6 学校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各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项目

学校注重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开发,既服务了区域经济,也锻炼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服务能力、技术指导能力、项目研发能力。机电学院与武汉交科港口机械工程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张家港保税码头汽车滚装物流系统规划分析项目。建工学院与新八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合作签订协议,为对方制定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施工方案,所编制的《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质量》QC 成果获得湖北省建设工程一等奖、全国建设工程二等奖。财经学院教师担任上海库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调研项目的项目经理。创艺学院教师参与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WTA 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和平台宣传工作。汽车学院教师参与武汉市泽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骐铃系列车型车辆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售后技术文件(维修手册、零件图册、使用说明书)的编撰。机电学院教师参与焊接技术专业教师、科玛公司人员共同开发“焊接教学训练模拟器”软件。酒店学院教师为多家知名酒店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学校还承担了工作室项目。如,建筑工程学院的“造价工作室”承接工程造价项目。酒店管理的“中国服务大师(湖北)工作站”为酒店行业提供营销咨询、开业策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经营分析、管理顾问、餐饮连锁推广等服务;为专业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考证、酒店兼职、实践教学等服务。学校一直支持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积极依托“产学研”项目服务地方,2014年度,学校有7项“产学研”项目获武汉市教育局立项。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追求生源扩张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内涵发展、品牌构建、凸显特色、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现实趋势下,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服务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服务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

2 史晓英.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的途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 雷久相.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研理论,2012(36)

4 李慧.高职院校服务湖北经济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11)

5 王霞.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

6 付义朝.湖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6)

第4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关键词] 社区文化;社区建设;作用;精神

【中图分类号】 C912.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65-1

引言:社区文化是对社区存在的反映,也是在进行社区建设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也可以说,社区建设程度是社区文化发展的直接反映,影响着社区发展的状况。所以,在对社区进行研究时,要对社区文化重视起来,并分析出其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意义,进而构建优秀的社区文化,推动社区建设,从而提高人们的社区生活质量,这对于我国的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社区文化的内涵

对于社区文化的界定,历年来,人们对此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是不管是怎样的理解,社区文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物质生活的外在条件。所谓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自然环境进行的改造以及创造的物质财富,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活的条件。它包含了社区的文化场所以及文化设施:阅览室、各种公园、市政工程等等。

(二)精神风貌。社区的精神风貌是人们在长期进行的社区群众文化中逐渐形成的,包括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审美情趣以及世俗伦理等等。

(三)社区人们的生活规范。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所以即使是在社区生活中,也需要一定的法律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保证人们的文化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出了这些强制性的法规以外,一些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也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体现了社区人们的总价值。

(四)社区组织、团体。社区组织或团体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保证各种关系的实现,其他文化在此基础得以存在和发展。

二、社区文化包含的内容

(一)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也可以说是活动文化,是社区成员在生活、经营、交往、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一般的社区文化指的就是这一类的文化活动。人际关系、精神面貌、社区风尚等文化是这些活动的实际反映。例如教师节晚会、钢琴音乐会、开展的体育运动会等活动。

(二)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为了保证社区成员在价值观、精神以及理想等方面的实现,并与之相适应的一些规章制度、法律组织机构等等。与此同时,制度文化对人们的日常活动也有一定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三)环境文化。社区的环境文化是社区文化中的首要层面。它是社区人们的对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创造的结合体,是社区在精神对象化以及物质化的体现。它主要是指社区清晰可见的生活环境、文化娱乐设施、社区的外在面貌等。通过对社区环境的认识,可以对社区人们的价值观、理想等外在的形象有很好的感知。

(四)精神文化。社区文化的核心也就是精神文化,其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社区中具有独特的特征。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都是其外在体现。由于社区文化的特殊性,所以它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积累的,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可以看出,社区精神文化对社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三、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

社区文化包含了社区的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所以在社区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文化创造社区精神

1.帮助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社区文化是积极向上的,它所倡导的是被社会所认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对于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及时的化解和疏导,在文化的长期熏陶中培养社区人们的文化修养,提升道德情操同时起到美化心灵的作用,引导人们抵制不良文化,让人们在文化的熏陶中认识到真善美的积极意义,从而有助于精神境界的提高。

2.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增进成员间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圈打破了过去封闭的形式。但是各自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联系人们的因素越来越少。因此,加强沟通与联系成为了社区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社区文化的各种活动为人们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间的联系。

3.提升人们的归属感及认同感。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让人们积极的融入到活动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在社区里的义务和权利,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更加认同自己的社区,从而社区归属感就逐渐增强了。

4.使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得到满足。社区文化具有生动活跃、吸引力强、易于接受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迎合了社区群众的需求。

(二)加强了人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社区的建设,离不开人思想意识的提高,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文化建设意识上进行不断强化,从而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只有在社区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才会认识到社区对他们的重要性,进而从自己的思想认识到社区建设的意义,人们在此基础上促进社区的进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的建设。

总结: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社区文化不仅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区的发展更是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社区文化的对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就会使得我国的社区取得长足的进步,促进社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

[2]马海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04).

第5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一、我国城市生态社区研究现状

进人21世纪,我国的人类居住地与生态社区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人类社区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动员全体民众参加,建成规划布局合理和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及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目前,对于生态社区建设,国家主管当局已提出“应把注重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住宅的质量放到(社区)规划的首位”的要求,表明了对社区生态质量的重视。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开始注重生态社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生态社区的功能、建设内容以及指标体系、标准的研究。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也相应出台了一些规范和标准,用以指导生态社区的建设。

二、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支持

西方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而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补充以至改变着生态社区的理论,可归结如下:

(1)景观生态学是生态社区最表相的基础,为生态社区建设提出最为基本的外在要求。

(2)人类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是生态社区的核心,前者为生态社区的发展进行定位,后者则为之提供建设方法和准则。

(3)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阐明了“生态”的内涵,从人的道德层面上明确了生态社区的必要性,并且强调了它的价值,以至当生态与经济发生冲突时,成为衡量生态与经济之间冲突的尺度和扬弃标准。

以上生态学的各分支学科,成为支持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依据。它要求不能把生态社区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美观社区建设”或“绿化社区建设”等。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建立系统而全面、合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使社区的建设在各方面充分体现其基本内涵以及优越性。

三、生态社区的设计规划

(一)绿地系统的设计

绿地系统是社区内唯一具有负反馈功能的生态系统,绿化的功能在生态社区的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对社区绿地系统的建设往往偏重于景观上的美化,而忽略了绿地系统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社区布局的生态作用。同时在绿地系统建设中只满足于追求绿化覆盖率,绿化质量不高,采用的植被往往过于单一。研究表明复合的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效益远高于一个单一的草坪。一个生态稳定的绿地系统,其结构和功能要高度统一和谐,不仅外部形式符合美学规律,内部和整体结构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特性。因此生态社区应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绿地系统,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二)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增加辅助能源系统,对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要求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管道安装与给水系统配套,同时做好防雷与防雨处理;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技术等要与地区电网并网;将地热用于户室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生态城市社区要求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排放率达标,建立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有自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室内的声环境小于35~40dB。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光源;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生态城市社区室外绿地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综合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三)节约能源的设计

节能设计已开始普遍应用,尽管节能设计和节能设施可能是要多花钱,增加投资,但从长效来看,还是比较可取的。绿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对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配合,减少空调费用;采用能源及资源的分户计量收费体制,减少能源使用中的大锅饭现象。

(四)废物处理设计

生态社区应具备内部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的基本处理措施,或是能够将废物在就近进行处理,以达到废物在社区内部或最小范围内的转移和消化。例如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和加强污水处理,就地回用。

第6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关键词:社区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谐社会

社区是社会管理中一个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因此做好它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凝聚一个社区的团结力量,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1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和重要性

1.1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党和政府的领导为核心,利用一定的科学理论,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的教育等,目的就是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调动她们参与各种社区建设活动的积极性,以形成以社区为单位的公平正义、和谐友爱、稳定安宁、诚信互助的氛围,最终可以将社会力量进行整合,促使居民自治、治安良好、环境幽雅、文明的现代化的社区实现。1.2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倡导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一个民主法治、诚信友爱、治安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是最终目标,这种新目标对社区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而社区是其中的一个单元,因此社区建设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也是比较可靠的切入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则是社区建设的核心,不能生搬硬套,要充分了解各种社会矛盾,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围绕着各种文化活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解决居民问题,保护她们利益为目标,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2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展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受到的阻力

2.1对于社区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并不短,但是与现代化的发展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发挥的也不是特别突出。关键在于一些地方领导和政府部门对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第一,工作重点依然围绕着经济建设,偏执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过分的追求经济的增值,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决定了其他工作的理念,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发展严重脱节,以致经济建设过硬,精神文明建设薄弱的局面产生,因此,加快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下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居民对于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薄弱,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居民的日常交流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割断了最原始的交流,社会的激烈竞争让人民的生活节奏加快,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社区的各种实践活动,试想一下,居民这种远离社区活动的状态如何有利于和谐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呢?2.2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同一个社区里居住的人民却各异,有白领、公务员、下岗职工、流动人口等等,类型不同的人民拥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的社区管理者却没有因为居住对象类型的不同而实行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处于表明,难以真正落实,缺乏有效性,久而久之也就与和谐社会建设背道而驰了。2.3社区工作分工不明确,机制不健全:和谐社会建设中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必须要有一套完备、适用性强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是确保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可以对其进行监督和促进,但是目前我国社区中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社区中一人多管、分工不明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妇联、青联、残联等各类组织和机构,但是现实中,这些机构却是各行其责,互补帮衬,使得整个社区的资源无法整合利用,各种利益难以协调,阻碍了整体效应的发挥,因此建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十分紧迫。

3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细胞,每个单元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3.1调整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丰富其内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涉及广泛: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世界观的确立等等,但是传统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却以宣传单、条幅等单一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即古板又难以起到互动的效果,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难以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可以调整一下方式方法,比如通过互联网、广播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在社区显眼的地方张贴警示语、文明用语等等,这种新型的方式方法既可以增加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一定的监督,从而促进社区居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3.2增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想要增强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就要增强各种社会活动的针对性,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力度,要考虑到公务员、待岗人员、流动人口等多种类型居民的需求。首先,可以提供医疗服务,不仅可以为居民治疗疾病,还可以为居民指导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其次,可以增加各种娱乐活动,比如书法、绘画、跳舞等,这种业余生活既可以很好的沟通居民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帮助社区老人派遣无聊的生活。3.3健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首先,组织管理机制的建设。由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性比较强,又兼具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制来确保它的运行,推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完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机制,社区工作管理者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那么将考核结果纳入工作人员的年终考核会更加有利于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的稳定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给更好的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条件。

作者:刘博 刘行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树新.和谐社会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杨林.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第7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关键字:知识社区;智慧城市;互联网+

1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全国城镇人口比率为53.73%,发达地区的城镇人口比率超过80%。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表现为各种社会优质资源的集中,城镇人口比率越高的地区社会发展越快,社会优质资源越集中,对人口的吸引力越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的压力也随着加大。居民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城市问题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变得日趋明显,而智慧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智慧城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应对社会经济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研究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城市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城市人口素质的提升,人口素质的提升源于社会发展的外在压力与城市居民自身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为城市生活提供丰富的服务,通过知识社区的建设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必将带来城市居民生活模式的改变。知识社区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也是检验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尺。

2基于智慧城市的知识社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知识社区研究是提升智慧城市整体建设的重要一环。国内相关研究在最近几年达到一个高峰。在中国知网上以“知识社区”检索全文,检索结果表明2014年相关的文献多达14844条,2013年多达142 166条,2012年多达138 507条。文献检索结果表明诸多研究都对知识社区予以涉及。在中国知网上以“知识社区”对主题进行检索时,2014年,文献数为2475条,2013年为2562条,2012年为2340条。在中国知网上以“知识社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2014年的研究文献仅为11条,2013年文献仅为10条,2012年仅为11条。相关文献对知识社区的研究领域多集中在数字图书馆方面。以上文献的研究都涉及知识社区的概念,但专门研究知识社区的比例却很小。专门对智慧城市和知识社区加以综合研究的文献则少之又少。

国外对知识社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虚拟社区的研究。研究侧重于通过网络方式和各种社交型软件为民众提供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借助于知识社区分享知识、交流沟通。国外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开展较早,应用集中于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管理、政府管理的智能信息网络化等。但将知识社区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研究也较少。相关的研究对知识社区如何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缺乏相关的文献与资料,知识社区在智慧城市的实践中缺少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

3面向智慧城市的知识社区对智慧城市的构建

随着知识社区的发展,知识社区成为越来越多用户信息交流、知识分享的平台。知识的交流是知识社区存在的基础,用户的知识共享是知识社区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关键。智慧城市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城市的出现最初是以人口的集中居住为主要特征,然而这也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根源。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与不断增长的需求必然带来激烈冲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无法回头的今天,如何改善城市生活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知识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智慧城市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立足民生,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智能化管理。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大数据处理、云平台构建、物联网普及是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上述技术的普遍使用也存在于知识社区的构建之中,知识社区既是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之一,也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必要手段。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目标会为知识社区的建设提供方向和指引,知识社区的完善会为智慧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智能和直接的数据支持,是城市公共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智慧城市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手段,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可以发挥其在大数据记录和监测的作用。知识社区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必由之路。

在传统社区中,物业公司、政府社区、居民用户、周边商家、学校、医院等是社区生活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知识社区的建设。传统社区的功能定位影响了知识社区的主要建设方向和建设内容。在知识社区的构建中,物业公司侧重于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物业服务质量,丰富物业服务内容。而社区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则应利用知识社区的建设,为居民用户提供更快捷的社区服务,同时通过知识社区的建设可以更好的联系居民用户,改善政府和居民的关系。社区的管理协调功能可以利用知识社区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民主自治功能可以利用知识社区的建设与使用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知识社区的建设也为居民用户监督社区工作提供了有效平台;通过知识社区建设可以有效地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知识社区商家则可以利用知识社区更好地的扩展销售渠道,提供优质服务。知识社区建设也可以打破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对社区居民关系的遮蔽与束缚,居民可以利用知识社区建立更多的联系,这对建立互联网时代的邻里关系有着积极作用。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知识社区的建设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单元。传统意义的知识社区是人们创造、传播、保存和利用知识的数字环境。而新兴的智慧城市中知识社区则是人们生活、沟通、交流、工作的知识平台。

知识社区的发展为社区内外的群体交流信息、分享知识、共赢共利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知识社区的建设应打破单一平台的限制,更好地利用现有互联网平台、社区周边城市资源。虚拟的知识社区建设既依赖于实体社区开展资源建设与服务,也需要打破实体社区的地理限制为社区外的周边用户提供服务。知识社区的构建可以从用户、情景、知识、行为的角度对知识社区的行为加以区分,从而进一步研究用户对知识社区的贡献度和实际价值。在智慧城市的知识社区之中用户既是知识社区的受益者,也是知识社区的建设者。尽管不同用户的内部动机有所区别,但是用户行为都会对知识社区的建设有各自不同的贡献。用户则包括物业公司、政府社区、居民用户、周边商家、学校、医院等个人与社会组织。知识社区的用户出于受益的内在动机,对知识社区的内容建设、社区资源贡献度与受益程度成正向显著相关影响。情景要素则体现出用户在知识社区中获得服务与有效信息,知识社区的便捷、快速、互惠促使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社区的资源建设与信息分享中。知识社区的知识要素体现了智慧城市对知识质量的需求。这些信息可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与降低城市生活成本。知识社区对信息交流、公共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快速搜索都与用户的参与度正相关。总之,知识社区的建设需要城市居民和城市社会群体的参与,也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受益可能。

4智慧城市知识社区构建的方案研究

智慧城市中知识社区的建设是以服务城市生活为第一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知识有了更高的追求。学校、培训组织、图书馆等传统知识传播场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提升自身的需求。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知识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智慧城市建设会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每个领域,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医疗,渗透到城市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建设知识社区是一个信息时展为我们提供的一个机遇。

社区通常是中国社会城市管理的基层单元,划分是以某个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生活在同一社区的居民有更多的共同需求。智慧知识社区的建设容易以此为起点,进而降低建设费用,为知识社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采用云平台建设智慧知识社区打破了信息孤岛是知识社区建设的重要技术平台。知识社区通常会打破地域界限,以专业领域、共同兴趣等建立知识分享、研究的共同体。基于智慧城市的知识社区的架构需要将政府下属的社区机构、社区的物业公司、社区周边的商家、社区居民以及社区附近的社会服务机构等城市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利用互联网+可以更加有效地获取相关服务,这也是知识社区构建的重要手段。

智慧城市中知识社区的用户需要使用知识社区的知识资源,用户对知识资源的使用频度、知识满意程度直接影响了知识社区的知识价值。知识社区的开放程度对知识社区的构建有着2层含义,更好的开放性意味着更快的知识社区普及,知识社区的影响也会随其普及而影响深远。而适当的知识社区的知识资源的闭合性,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可以为投资者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优势,对市场的良性竞争有一定指导性。在知识社区的知识共享过程中如何在开放和封闭之间寻找平衡对知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知识社区的研究需要明确投资成本、收益手段、知识共享、群体获益等因素的相互影响。通常认为,知识社区是知识分享的平台,知识分享行为是知识社区的基本要素。知识分享的过程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公共交互平台来实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知识社区平台提供了友好的交互空间。分享知识是知识社区发展的驱动力,需要用户和知识分享行为的相互作用,用户是需求的获得者,同时也担当着知识分享的责任和义务。知识社区的用户和知识社区的知识分享行为受知识社区服务质量的影响,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知识社区的影响可以从个人、情境、知识、行为等4个维度进行分析,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分享和知识使用行为存在相互激励和限制的影响关系。

5面向智慧城市的知识社区建设的风险

第8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旨归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人的归属感与人的凝聚力在城市社区的落地生根,是人的价值与人的精神在城市社区的提振升华。而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创新发展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与模式创新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社区文化及其功能

社区文化。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最早提出了“社区”这个概念。此后,包括韦伯、涂尔千、齐美尔、帕克、帕森斯等众多社会学家对社区的含义和特征都有着不同的论述,这些论述中大都涉及到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结构要素、区位要素和社会心理要素等。综合前人对社区的定义,我们认为:社区是具有相对稳定并具备一定规模的人口在特定的区域内、在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体系下,拥有类似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以及共同的认同感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而社区文化则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社区文化的功能。社区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四点:一是整合功能。它使人们能够趋同存异,共生于一个社区之中。还能引导个人生活方式与周围环境和实际条件的协调。二是教化功能。社区文化教育弥补了学历教育的不足,给各个年龄阶层的社区居民提供了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知识、学技能、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参与社会、学习现代人应对风险的能力等。三是导向功能。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使社区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这种文化定势能更好地把社区居民的努力方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到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四是传承、融合功能。文化是历史现象,从纵向来说,社区文化保存和发展了代代相传的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纵向上的传递。从横向来说,社区文化具有渗透性,不同的文化体系经过调整产生新的文化体系,这种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融合。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现状与问题分析

经费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一般情况下,城市社区的建设经费来源大体上有政府财政拨款、居委会自身的创收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据笔者对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的调查发现,该社区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划拨的经费,社区对自身的固定资产及社区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吸收的社会公益捐款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社区建设经费总额不足,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缺口较大,成为制约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瓶颈。

物质文化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内拥有一批诸如工厂、公司、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虽然这些单位大部分都建有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博物馆、大礼堂、会议室等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但这些文化设施和场所基本上仅限于单位组织内部人员使用,而不是面向所有的社区居民开放。因此,社区内的文体设施资源的部门条块分割与封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文化的共建共享进度,也损害了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传统文化资源中的宝贵的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其重要的价值导向,社区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情况直接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与成败。重庆市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诞生过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同时其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也具有鲜明的色彩和个性。而北社区对诸如文学、科学、绘画、雕塑和音乐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的挖掘深度不够,开发和使用意识并不强,对其独特的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力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北社区的人力资源包括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工作者以及社区居民。笔者根据对这些社区工作者的访谈发现,他们的才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并未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为建设社区文化献计献策等方面,社区领导和管理者并未征询过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笔者通过对120余人的问卷调查发现,62.5%的社区居民表示没有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83.8%的居民表示没有对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见社区文化建设并未能重视和发挥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机制创新

组织机制。是指组织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行机理,本质上是指组织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组织机制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制度、规范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加强力度。“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推广,是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首先要做好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其引导、指导、监督等方面的宏观调控职能,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但又要注意不要“越位”。另外,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分工、职责权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除此之外,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保障机制。是指为组织的正常运转或者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物质、人力资源以及其他无形资源的机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需要的保障包括经费、设施、技术、人力等各种资源,以上提到的这些保障资源都是北社区目前所缺乏的。为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北社区应为社区文化建设争取更多的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完善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充分利用组织各要素,为实现组织目标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在社区文化构建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停滞不前,此时就需要整合社区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为社区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推动力。调查发现,目前北社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北社区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设计出科学有效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机制,给予社区工作者应有的尊重与高度的重视,增强工作人员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吸纳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从而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评价机制。是指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已经制定好的文化资源整合的策略、措施、手段、方法等进行科学、客观评价,对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评价机制有利于在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工作开展前预测此项工作的效果,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建设项目进行否决,从而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资源的浪费。因此,评价机制有利于北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资源整合体系进行评估,对资源开发的各要素、对工作的各流程进行客观评价和合理评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约成本。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模式选择

“社区整合是指社区诸要素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并有效发挥社区功能的过程和状态。”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模式其内容就是社区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

社区内部资源整合模式。即对社区内部经费、人力和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对社区文化进行重构,有助于形成特色社区文化。为此,需要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土地、房屋、设施等各种有形资源,使之产生经济效用,从而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社区内部管理者、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者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社区工作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丰富的经验,而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动力,他们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文化资源,挖掘社区内丰富的民俗资源与历史人文价值,以此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9篇:社区建设含义范文

"公共安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含义:①公共安全的目的和性质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服务。②强调执行公共安全管理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机构。③强调公共部门所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④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公共安全的整个活动过程和广大公众的利益有密切联系,这种参与主要表现在公众对政府安全决策的影响。⑤强调了安全活动的公开性。公开性一方面说明政府部门官员的安全工作要高透明度,让公众知晓,另一方面说明要让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主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并随时接受检查、调查和监督。⑥运用管理的、政治的、法律的、军事的理论和手段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部分进行安全管理和提供安全服务。

在现代社会,公共安全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和公共安全秩序,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安居乐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公共安全"内涵涉及政治安全,如政治制度、国家统一、民族分裂、宗教问题等。

2 社区公共安全的内涵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其公共安全、公共秩序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社区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应大力加强社区公共安全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区生活、工作环境和质量的提高,努力建设安全社区。本质上,安全社区即社区的公共安全。"这应该是一个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治安,即社区刑事案件的预防、社区劳教劳改释放人员的矫正、社区不良青少年和吸毒人员的教育、社区外来人口管理、社区消防安全事务,还应当包括新形势下的一些安全问题,主要是市容环卫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安全、公共安全、信息网络安全、发生紧急事件和危机时的社会各方面的安全,包括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性工业事故、重大突发性社会骚乱、重大突发性政治危机乃至战争威胁及战争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有效地配置现有资源,以便更好地应对不断增多的公共安全事务。

3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旨在以社区发展为切入点,全方位加强社区建设,增强城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将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的新型社区。它也是社区资源和仕区力量的整合过程。

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依靠杜区力量促进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依靠社区力量促进城市管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搞好城市管理,除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要有管理水平较高的专业管理队伍,要有必要的完善的硬件设施外,还必须依靠社区力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4 社区公共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4.1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安全制度体系

4.1.1制定社区安全防范公约。社区安全防范公约是杜区内各种力量围绕社区安全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共同拟订、共同遵守的关于参与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章程。公约明确社区内各种力量在社区安全工作中的义务,包括出入、出资参与社区安全工作,定期及时缴纳治安费,加强自家安全防范工作,勇敢地与危害社区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等。

4.1.2 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安全岗位责任制是规定社区不同岗位上的人员对本岗位上的安全工作应承担的责任和应享受的权利的一种制度。它要求每一个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安全防范切实负起责任,并且把它与个人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在安全防卫方面也做到责任权利的统一。安全岗位责任制是一个社区安全与否的关键,是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制度的核心。各社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个岗位的制度,并认真执行,使之真正成为促进社区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4.2建立健全社区公共安全的管理机制

4.2.1组织领导机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社区标准,各社区应成立相应的组织,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责。例如,火灾防救组、疾病防救组、刑事案件防范组、现场搜救组、现场救护组、事故防范组、后勤保障组、减灾救灾组等。

4.2.2危机处理机制。建立危机处理预案,根据情况及时灵活处理。

4.2.3 信息支持机制。建立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随时掌握社区信息,及时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处理。

4.2.4绩效管理机制。对社区安全管理人员,要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并根据他们的德、能、勤、绩综合表现评定他们的工作水平与能力,对优秀的要予以奖励,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使其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

4.2.5监督监管机制。对涉及社区公共安全的危险源加强责任监管,从制度上约束和减少危险发生,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安全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

4.3建设社区公共安全的文化体系

4.3.1社区公共安全文化的形态方面。安全文化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质层。

4.3.2 社区公共安全文化的对象方面,即具体的个人,是对某一特定的对象加以衡量。对于不同的对象,所要求的安全文化内涵、层次、水平是不同的,其具体的知识体系需要通过安全教育的培训建立。

4.3.3 社区公共安全文化的领域方面,即地区、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