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构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35-02
工程造价专业和资产评估同属经济学范畴,但二者有着不同的专业特点和计算方法。工程造价专业是具体描述固定资产价值形成的全过程;资产评估是指根据企业具体要求及产权转让、企业重组、破产清算、资产抵押等经济行为,对资产现时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但在建筑物评估中两学科有相互关联之处。根据多年来在工作中所接触的工程和评估案例,工程造价与资产评估概念不同,却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作为长期从事工程造价的专业人员,如何将二者加以区分,并能正确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一、工程造价的含义及构成
(一)工程造价含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通俗地说,投资者选定一个投资项目,通过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包括项目评估、决策、设计招标、工程招标,直至竣工验收等),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形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有以上开支就构成了工程造价。另一层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工程这种特定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通过招投标等交易方式,最终由市场形成的价格。这层含义把工程造价认定为工程价格或工程承包价格区别造价的两种含义的意义在于,为投资者和供应商(或者称承包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当业主提出降低工程造价时,是站在投资者的高度充当着市场需求主体的角色:当承包商提出提高工程造价,是为了实现更高的实际利润这是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必然。
(二)我国现行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工程造价的构成
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工程造价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1. 固定资产。其中包括平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设备及工器具购置投资(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主要材料费投资、根据工程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招标或竞标价与甲方所供设备和主材料合同价之和计提的工程管理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土地使用费、其他投资(包括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勘察费、质监费、监理费、破路费、绿化迁移费、测量费、合同公证费、开办费、质量评定费、结算审定费等其他所有与工程有关的费用)。
2. 流动资产。这就包括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三)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
新增固定资产是指在投资项目竣工投产后所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某项工程从立项、可行性分析、出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前期开发、设计招标、工程招标、直到竣工验收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工程竣工决算,形成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竣工决算是办理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依据,是会计记账的依据,工程造价总费用不完全构成“固定资产”账目下的金额,根据财务制度规定,新增资产由各个具体的资产项目构成,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在会计记
账中:
1.建筑工程安装费用――形成“固定资产――房屋”
账户。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形成“固定资产――设备”
账户。
3.土地使用费(及土地出让金) ――形成“无形资产”
账户。
4.建设单位管理费中的开办费――形成“递延资产”
账户。
5.其他费用分摊记入各单项工程“固定资产――房屋”、“固定资产――设备”等账户中。如: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需安装设备价值总额作等比例分摊,土地征用费、勘察设计费等费用则按建筑工程造价分摊。
从上述可以看出新增固定资产的价值内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和其他应分摊的费用。
通过前三项的论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了工程项目从立项、竣工到交付使用进入企业会计账目,形成企业资产的全过程。下面我们简要了解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二、资产评估的概念及特点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
资产评估指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据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资产评估具体划分为单项资产评估和整体资产评估。单项资产评估包括机械设备评估、土地使用权评估、建筑物评估、其他资产评估。
(二)资产评估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包括:资产转让;企业兼并、出售、联营、清算、租赁;股份经营:中外合资、合作;抵押、担保。
(三)资产评估的方法
资产评估方法多种多样,传统的评估方法一般有:形象进度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变动因素调整法等等。成本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方法。
成本法又称重置成本,是通过求取开发可替代待估不动产所需的成本总额来估算不动产价格的方法。即在评估时点重新形成该工程已经完成的工程量所需发生的全部费用,确定重置价格。
成本法就是资产的现行在取得成本。在建筑物评估中,重置成本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这就要求评估人员有丰富的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方面的知识,准确的确定建筑物的重置成本。
(四)资产评估实例
下面就一具体评估案例来说明:
案例:某啤酒品牌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国有企业,2010年9月受香港联交所委托,对其资产状况进行重新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0年11月30日。本建筑物为啤酒分公司的一处厂房――糖化分厂,1995年建成投产,建设期为一年,建筑面积为196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条形基础,层高为5米,共计2层,外墙为涂料,内墙为瓷砖到顶,地面地砖,塑钢窗。本建筑物一直在使用,“固定资产――糖化分厂”账户账面原值为3,801,111元,评估该建筑物在评估基准日的价值。
1.要求企业提供九五年竣工决算(审计后),根据竣工决算中的工程量套用定额,选用广西省预算定额:2010年广西省建筑安装工程定额;2010年广西省建筑装饰定额;2010年广西省取费定额:2010年11月份南宁市材料价格信息。
2.通过套用定额取得建筑工程费用:土建工程:2,472,120元;1260元/平方米;装饰工程:156,960元;80元/平方米;水暖工程:78,480元:40元/平方米:给排水工程:58,860元,3O元/平方米;电照工程:137,340元,7O元/平方米。建筑工程费用合计:2,903,760元
3.其他费用:根据广西省的相关规范规定,评估费用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2.5%)2,903,760×2.5%=72,594元;勘察设计费:(工程费用的3%)2,903,760×3%=87,113元;工程监理费:(工程费用的2%)2,903,760×2%=58,075元:防空地下室建设费:2O元/平方米×1962平方米=3,9240元;墙体改造费:9元/平方米×
1962平方米=17,658元;消防集资费:7元/平方米×1962平方米=13,734元;上下水配套费:15元/平方米×1962平方米=
29,430元;排水配套费:6元/平方米×1962平方米=11,772元;防洪保安费:1元/平方米×1962平方米=1,962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50元/平方米×1962平方米=98,100元。其他费用共计:357,084元;资金成本=(2,903,760+357,084)×0.5×6%=97,825元。
4.该建筑物的重置成本=2,903,760+357,084+97,825=3,358,700元。
5.该建筑物1995年投产,已使用15年,框架结构厂房的耐用年限为50年,尚可使用年限为35年,则成新率-35年÷50年×100%=70%。
建筑物的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3,358,700元×70%=2,351,090元。
参考文献
[1] 杨松堂.资产评估行业风险与防范[J].中国资产评估,2004,(1).
关键词:国债投资;经济效应;绩效评价
一、引言
1998年以来通货紧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货紧缩直接导致投资不振,消费不旺,经济增长减慢,失业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激活内需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最大的难题。1998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启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倒逼机制”下形成的过度依赖银行信用扩张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模式,使得以国债政策为核心的财政政策首次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担当起了拉动经济的主力军。一般认为财政主体进入市场存在着支出效率不高、供给结构不合理以及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等弊端。因此,如何评价国债绩效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多马投资双重效应理论认为,投资不仅可以增加有效需求(投资产生的收入效应或需求效应),同时也能增加资本存量(投资产生的能力效应和供给效应),提高生产能力,加速经济增长。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指出,在高储蓄率的基础上,为保证增长率接近自然增长率,必须提高边际资本系数。假定各部门资本系数保持不变,那么提高资本系数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资本系数高的部门在资本分配结构中的比重。从中国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各部门资本系数高低依次为:出口部门>政府部门>民间部门。但在出口不景气的条件下,提高出口部门在资本分配结构中的比重显然无助于整个宏观经济资本系数的提升。因此,增加政府部门在资本结构中的分配比例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中国国债减税性和生产性特征分析
国债能否产生拉动效应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财政支出是否具有生产性;投资函数的形式;资产替代性如何。中国发行的国债基本上属于减税国债。据统计,1978-1991年国企留利额年均递增33.5%,同期国债余额年均递增33%。减税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刺激企业的投资。假如因发债而引起市场利率上升时,也未必会真正引发投资下降。格鲁斯曼(Grossman,1972)和巴罗(Barro,197Q等认为,虽然发债短期内会导致市场利率上扬,通过投资函数I(r,Y)使投资I下降,但发债引起的国民收入Y的上升却可以拉动投资I增长。因此,即使在市场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投资的最终增减取决于两种力量的相对强弱。中国民间利率的低弹性和经济的高成长都决定了债务融资所产生的是正的拉动效应。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有价证券市场风险极大,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单一,证券类型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较低,其资产组合调整的余地不大。根据2000年第一季度央行对全国城乡储户所作的问卷调查表明,储蓄仍是居民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居民选择意愿中储蓄占70.2%,国债8.3%,股票仅为7.6%。此外,随着货币增长率的上升,广义货币和GNP的比率在下降的现象也说明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非常单一。降息和开征利息税虽然降低了储蓄收益,但中国居民储蓄资产仍然保持着较低的利率弹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进程较慢,市场缺少被居民广泛接受的安全投资工具。因此低风险的公债发行产生拉动效应的可能性相当大。新凯恩斯模型(Benavie,1976)和新古典模型(Park,1973)研究也证明具有资本性的财政赤字并不会产生挤出效应。格鲁斯曼和卢卡斯(GrossmanandLucas,1974)亦证明生产性财政支出影响生产潜能。因此,判断国债是否产生拉动效应的关键之一就在于研判中国国债资金是否具有生产性。中国国债从性质上可分为赤字国债和建设国债两大类。赤字国债主要用于平衡财政收支。理论表明,赤字支出对社会需求的贡献程度要大于财政盈余下的政府支出。因为赤字支出是没有财政收入支撑的政府支出,它对社会总需求的贡献率是100%。而有财政收人支撑的政府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贡献,只是把居民收入转化为财政收入时,居民原本用于储蓄的收入部分才转化为政府投资,所以后者对社会总需求的贡献率取决于社会平均储蓄倾向。建设性国债绝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的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从1995年国债支出结构来看,在3300亿元国债余额中,约2650亿元即占国债总余额的80.30%的国债投向财政性建设领域,占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5380亿元的49.25%。由此可见,中国国债支出结构具有典型的生产性特点。
国债用于扩大总需求的途径包括:(1)政府购买支出(投资支出或消费支出)直接形成现实总需求;(2)通过转移支付影响不同消费倾向的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来提高总体(高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即可述为c=c1y1+c2Y2,其中:c1<C2,y1>y2,c1、c2表示高收入与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消费倾向。两条途径的乘数不同因而影响效应也不同,转移支出是通过y2cAD,其乘数为b/(1-b)(1-t)(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率,0<b<1,0<t<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1/(1-b)(1-t),将直接形成生产能力。因此,途径(1)的扩张效应大于途径(2)的扩张效应。所以中国国债的建设属性对国债经济效应的发挥十分有利。
三、对若干领域国债投资绩效的实证研究
(一)国债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相关性和趋势性分析
在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中除了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等外,投资始终是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90年代“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取代了80年代“超前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力和贡献率的增速开始大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和贡献率。研究证明,在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资本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1952-1978年间,其贡献份额为58.36%;1979-1995年间为40.40%。资本投入的增速与GDP的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参照国际上的经验,情形也大致如此。1979-1997年间中国总投资与实际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68,与名义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85.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间的相关性已经由1978-1990年的0.628上升到1991-1997年的0.891.1989年投资仅下降343.4亿元,总需求减少达1000亿元,GDP比1988年下降7.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先期快速增长往往是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1982-1996年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也可见一斑。1982-1988年和1991-1996年两次经济的高速增长均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率先增长之后出现的。1982-1988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1.4%。而固定资产投资在1982年就率先启动,当年现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8%,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分别比上一年现价及不变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19和8个百分点。1991-1996年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19.2%,高出同期GDP增幅7.2个百分点。长期以来形成的信贷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1984-1996年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贷款增长率的变动基本与M2增长率变动同向。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往往随着M2起落而变化。1989年M2增长率减至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下跌为7.2%;随后各年的M2增长率从27.29%一直攀升到3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直线上升到1993年的最高水平61.8%。1995年开始,M2下降到30%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随之递减。从1997年到现在,投资增长率持续低于15%,1997年至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分别为8.8%、13.9%、5.8%。其中非国有经济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则呈负增长态势。这种状况是与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后劲的要求都是不相适应的。
国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力量。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量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强化了国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地位。从1982-1997年数据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来看,国债发行增长与固定资产增长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在此期间,1984、1989年的实际固定资产增长大幅回落均与该年度国债发行额减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两者比率总体变化趋势来看(扣除1984,1983年外),国债对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国债发行增长额÷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100%)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而后趋于稳定的过程。(二)国债投资平抑经济波动的福利绩效分析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剧烈的经济波动将极大地降低经济增长的总体绩效和社会总福利。短期超速的经济增长的往往被随之而来的低速和负增长所带来的痛苦所抵消。经济增长的巨幅波动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潜在运行风险。据统计,1953年以来,中国经济周期中曾发生8次大波动。波动频率高达3-6年;波动幅度前7次最高曾达66.1%,最低8.4%,平均22.6%。部分时候波动幅度甚至高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时的波幅。1960-1989年中国经济波动系数是美日等国的2-3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2倍。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对于经济绩效的提高十分有利。彼得·林德特和直尔斯·金德尔伯格(1985)曾指出:“价格稳定是一种明显的净利益”。布坎南也认为,积极的财政介入可以减低过度非均衡,也同样有利于福利的提高。运用国债减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还有利于全民福利的增加。从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国债的发行促进了经济的平衡增长,对消除经济剧烈波动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债规模的扩大,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性质已经发生本质改变,由原先总量型波动转变为增长型波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固定资本形成增长速度基本一致,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在需求方面带有较明显的投资主导型特征,而在供给方面又表现为以工业为主导的特征。从国债实践来看,国债规模上升并不构成引起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下降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相反,国债资金的介入有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1993-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分别为4.72、2.51、1.94、1.51、1.00、1.83和0.72,呈现依次下降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的大幅度降低,一方面说明单位投资所支持的经济增长能力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增长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随着财政(国债)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介入的加深,经济增长波动幅度也日渐减小。1977-1999年经济周期波动振幅平均为7个百分点(波动振幅=波峰水平-谷低水平),1977-1999年波动系数(波动系数=实际经济增长偏离长期趋势的幅度/长期趋势)为0.3148,大大低于1952-1976年1.6751的水平。特别到了1994年以后,经济增长的波动收敛性日趋明显。经济周期波幅和波动系数缩小,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大为增强。经济平均扩张速度(扩张期经济波动的振幅/扩张期时间长度)为4.6%,与1981年以前相比明显减缓;平均扩张长度为2年,与改革前基本持平;同期平均收缩速度呶缩期经济波动的振幅/收缩期时间长度)为2%,平均收缩时间长度为3.5年,比改革前延长了0.9年。
(三)国债对技改投资增长的贡献性分析
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都离不开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利用国债投资对关系到实体经济长远发展的技术装备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需求进行扶持,将十分有利于把财政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90年代以来,技改投资由1993年的50.31%回落到1997年8.25%,1999年甚至回落到1.1%的水平,并且增幅持续下降的趋势一直未得到扭转。1998年开始为扭转技改投资下滑的局面,财政部陆续在国债中安排了国债技改项目资金,从实践结果来看成效十分显著。1998年90亿元的国债贴息技改贷款,据测算,拉动约1000亿元的企业技改投资;1999年90亿元的技改贴息国债使2000年第一季度技术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了15.8%,全年带动1800亿元技改投入;2000年4月财政部再次宣布在新发行的1000亿元国债中安排90亿元的技改贴息国债。2000年约880个技改项目得到银行贴息,累计投资达2400多亿元。从技改资金来源构成分析,与国债技改投资的增长相反,自筹资金以及利用外资占技改资金来源的比重出现下降。据统计,2000年1至6月,占企业技改资金来源2/3的自筹资金虽然增长22.8%,但其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却由1999年同期的70.8%下降为66.1%。利用外资技改资金增幅下降15.6%,其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5%下降为3.2%。自筹资金以及利用外资所占比重的下降将会构成技改投资稳定增长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国债在技改投资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0年1至6月全国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399.74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22.9%,远远高于1999年全年1.1%的水平,也超过“九五”前4年1-6月技改投资增长最大的1997年15%的水平。技改投资的增幅远远超过了同期其它投资项目的增长(如基建投资完成4188.81亿元,增长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22.60亿元,增长22.4%)。
国债技改投资还带动了银行、企业相关配套技改资金的投入。2000年1-6月,工行在基础设施和国债技改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发放的项目贷款已累计达540亿,比1999年同期增长47%,其中投向公路、电力、城建等基础设施262亿元,占49%,投向企业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78亿元,占51%。受理国债贴息技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城建项目635个,贷款需求730多亿元;承贷项目440个,贷款额430亿元,其中,承贷的国债技改项目占全部国债技改项目的70%以上。截至2000年底,财政已累计投入195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贴息,安排重点技术改造国债资金项目880项,拉动技改投资2400亿元(其中贷款1459亿元),国债贴息资金的拉动效应达到1:12.这对中国产业升级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作用。
(四)国债投资的经济增长绩效分析
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历程充分证明了,国债特别是投资性支出的增支国债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通过国债投资与GDP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也可证明一点。从1981-1999年间国债与GDP增量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和居民储蓄余额对GDP增长的贡献均表现为负相关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居民储蓄余额的增长将间接导致民间投资增长下降。因此,适当降低居民储蓄余额,引导其进入投资领域,将有利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M0和国债发行额对GDP的增长起到正促进作用,其中每增加6.789个单位的国债发行额可带动GDP增长1个单位,即国债投资对GDP净增量的贡献率高达14.47%。
关键词:评估咨询;工程咨询;固定资产投资
Abstract: because of our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not establish legal pers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vestment, for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often in eager to hope for success guidance, the early work simple rough, and leadership and haste decision, lead to a lot of project the waste of resources is serious,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is poorer. So do the city government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evaluation consultation is ver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Keywords: evaluation consulta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咨询是指受客户委托,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为经济建设和工程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管理提供智力服务。而评估咨询,是工程咨询业务的一部分,是指工程咨询机构受市发改委委托,对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审查,就拟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合理性及合法性进行综合分析,以公正、独立、客观的态度做出相应评价,从而给市发改委的投资决策层提供参考意见,以协助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一、 工程咨询可以有效的监督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设过程中的合理使用
由于市政府每年投入到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中的资金数额比较巨大,项目更是庞杂,对于这些政府投资项目,不能只投入不监管,市发改委要确保政府投入资金专款专用,避免建设单位不合法使用,造成政府资金的流失。通过委托给专业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或专项稽查,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是否合理有效利用,是否存在套取政府资金挪作他用等行为,并就存在的问题迅速向市发改委反馈,市发改委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要求项目单位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或整改不力的,市发改委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项目责任单位暂停拨款、撤消项目等处理措施。
二、 判断项目的合理性,有效避免投资的方向性错误
项目立项阶段,市发改委做出投资决策的先决条件是项目是否具备规划、国土及环保部门的前期咨询意见。很多项目单位在申报立项时,尚未取得以上三个部门的相关手续,或者手续不全,或者取得的手续中的建设内容、规模、用地情况和申报的不一致,或者环保部门对于建设方案不予认可,或者规划意见要求建设人防工程但是未取得人防部门的咨询意见。
工程咨询机构在接到评估任务后,首先要就项目的前期手续是否齐全进行复核,对于手续不齐全的,工程咨询机构会要求项目单位补办相关手续;对于申报与批复不一致的,会要求其重新办理;对于环保部门不予认可的,会要求项目单位重新调整项目建设方案并取得批复意见;对于未取得人防部门咨询意见的,会要求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尽快征求人防意见,以保证建设方案的合理性。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降低固定资产的投资风险,从而避免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方向性错误。
三、对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利用政府资金
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分别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投入资金。对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要按有关规定程序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对采用投资补助、贴息方式进行投资的投资项目,市发改委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依据相关条例,“对政府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的项目,原则上初步设计概算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投资总额的10%,初步设计方案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面积的10%,超出上述限额的,应对项目进行重新核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可以看出,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批准的建设规模及总投资估算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该项目下一阶段能否顺利进行,也直接关系到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准确性;同时,审定的初步设计概算将作为市政府安排年度投资计划的依据,也是市发改委进行项目竣工决算审核的依据,其费用构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有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安排专业的造价审核人员及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投资咨询工程师,就项目估算投资、概算投资、初步设计方案概算是否依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规模和标准进行限额设计、项目贷款的真实性、社会效益及方案优化等进行评估审核;就建设规模或建设方案不合理处提出合理化建议;就投资构成是否符合各部门相关规定,投资组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价格虚高、相同费用变相重复申报等情况进行复核;最终出具评估论证意见及审核报告,作为市政府投资的参考依据。
由此可见,通过工程咨询机构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资金申请报告的评估(审核),可以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节约资金,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流失。
四、监督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设过程中的合理使用
市政府每年投入到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中的资金数额巨大,项目庞杂,对于这些政府投资项目,不能只投入不监管,市发改委要确保政府投入资金专款专用,避免建设单位不合法使用,造成政府资金的流失。
通过委托给专业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或专项稽查,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是否合理有效利用,是否存在套取政府资金挪作他用等行为,并就存在的问题迅速向市发改委反馈,市发改委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要求项目单位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或整改不力的,市发改委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项目责任单位暂停拨款、撤消项目等处理措施。
结束语
工程咨询机构在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扮演的角色比较重要。不仅市发改委非常重视项目的评估咨询工作,各区县发改委也开始重视评该项工作,相继开始规范各自区县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管理,委托专业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项目的评估审核。希望市政府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能够充分意识到评估咨询工作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的搞搞形式主义,要真正发挥工程咨询机构在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泰景 孙和平.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应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咨询
关键词:基本建设 财务监管 和谐基建
由于基本建设周期较长,建设期少则2至3年、多则3至5年,在这一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总投资目标的完成。建设项目各阶段既有明显界限,又相互有机衔接,不可间断,这就决定了基建财务管理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即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概算)、勘察设计与预算、招标投标、施工过程、竣工决算等各阶段全过程的管理。对于高校来说,除了建设周期长这一特点外,还存在建设资金来源复杂的特点,建设资金有来自政府拨款的、有自有资金的、有利用银行贷款的、有利用捐款的等等。这就对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基建工作的几个阶段,从财务管理与监督的角度,就如何构建和谐基建作一些探讨。
■一、基建概、预算阶段的监管问题
根据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对项目投资总额的概、预算不准确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项目投资总概算漏列、错列、多列现象严重,造成未能准确计算从筹建之日起到竣工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全部投资额,存在许多建设项目决算突破投资概算;而有些项目剩余资金较多,导致资金的浪费或闲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投资概算时,项目规划、设计不够全面,项目投资计算方法不正确,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存在漏项等问题。如有些项目只列示建筑安装工程支出,不列设备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再如基建部门进入施工图预算的建筑安装支出、设备处的配套设备支出,财务部门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保卫部门的安全保卫消防配套支出及新建项目的环境绿化等附属配套支出等也未列入。二是项目设计突破投资计划,设计者未按计划投资额进行设计,致使施工图预算连锁反映突破预计投资计划。三是项目实施期间建筑材料价格变化,项目规划或设计要求的改变引起费用增加或减少,致使突破概算。四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出现,如地基处理所需费用估计偏低或旅工不能顺利进行引起费用增加等。五是项目设计、施工管理不善,不注意费用控制,招投标工作不当导致造价居高不下等。
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理清项目投资总概算的涵盖内容
项目投资总概算是确定一个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的全部建设费用的经济指标。在进行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测算投资总概算时,充分、合理、正确、完整地计算项目投入总概算是至关重要的。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到了后期也很难补救。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中建设成本组成范围,逐一对照,确定项目投资总概算的涵盖内容,明确预算编制的范围组成。
(二)完善申报立项的范围
由于达到交付使用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是由几个部门多项支出组成,可根据国家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涵盖内容,将建设项目分别建设支出、设备支出、其他支出编制总投资额申报立项,或分别建设项目、建设项目配套设备、新增固定资产购置等,向主管部门申报立项。
(三)及时跟进,做好调整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和预算,及时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过程中的实际支出额与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和预算进行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额与投资计划(预算)目标值的偏离额,进而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加以控制,逐步完善统一的项目预算控制。
■二、建设过程中财务核算监管问题
(一)准确使用会计科目
基本建设投资按其构成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工器具投资和其他基本建设投资三部分。现行制度规定配套设置六个会计科目,便于核算投资支出的全部内容。即反映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实际支出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反映设备、工具、器具实际购置支出的“设备投资”科目;反映其他基本建设投资实际支出的“其他投资”、“待摊投资”、“待核销基建支出”和“转出投资”科目。对于这六个会计科目的实际发生情况分别组织核算和监督,是建设单位会计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由于“待核销基建支出”和“转出投资”科目不形成本单位交付使用资产,在此仅对前四个会计科目中比较容易混淆的内容进行说明。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核算时,严格按照进入施工图预算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列入本科目。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二级科目“设备”与组成项目投资成本的一级科目“设备投资”完全不同。此处的“设备”是指列入房屋工程预算内的暖气、卫生、通风、照明、煤气、消防等设备的价值。不包括应由“设备投资”支出核算的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
2、“设备投资”科目,与交付使用资产中的“设备”含义截然不同,两者在核算上有很大区别:前者是成本科目,只核算应计入基建成本的设备采购成本;后者是反映交付使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价值,核算时不仅要包括设备的采购成本,还应包括设备的建筑成本、安装成本以及应分摊的待摊投资等。“设备投资”明细科目以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列示。
3、“其他投资”科目,应重点明确其列支的关键是:构成投资完成额,但需要单独形成交付使用资产的各种其他投资支出。如:建设单位购置的在建设期间使用的办公用房和为生产使用时购置的各种现成房屋、无形资产等。
4、“待摊投资”科目,是指按规定应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这些费用性质的支出,虽然本身不直接构成交付使用资产,但确是交付使用资产形成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与基本建设有着密切相关的支出,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待摊投资进行核算及合理分摊。
(二)规范“待摊投资”摊销问题
1、正确领会“待摊投资”科目的含义,按项目设账管理。认真学习《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充分理解制度内容。“待摊投资”是指建设单位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的,应当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成本的各项费用支出。在交付使用资产科目讲解中明确了“待摊投资”结转时点,即已经办理交接手续的交付使用资产,会计分录应为借“交付使用资产”,贷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等科目。
2、确定“待摊投资”的后来分摊比例。严格按项目设账,分清建设项目与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不同。在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按一定的分摊方法,分摊计入单项工程总造价,共同构成交付使用资产的价值。可以采用按概算数的比例分摊,即按照设计概算中所列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需要安装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总额,依据应分摊的待摊投资,计算出预定分配率,进行合理分摊;也可以按实际数的比例分摊,即按照上期结转和本期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需要安装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总额,依据应分摊待摊投资,计算出实际分配率,进行合理分摊。分摊后的待摊投资支出全部归并于各单项工程总造价。
(三)加强绩效分析,完善日常监管
以有关的基本建设法规、政策、制度为指导,以批准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财务计划和概预算等为依据,分析评定基建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成本计算的绩效。具体来说:一是检查基建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工作进度,分析影响进度快慢的原因,做好基建投资完成额的分析。二是分析基建支出最终形成交付使用资产的内部结构,具体分析投资额的结转完成情况。三是分析资金来源总量、构成、进度等,确保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四是利用在建工程分析,计算在建工程占用率。
■三、基建财务决算阶段的监管问题
(一)及时做好竣工工程的验收
对已经竣工的工程应根据合同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对基本建成但尚有少量收尾工程的,要督促抓紧做好收尾工作,尽快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对工程全部验收使用以后遗留的少量收尾工程应纳入竣工结算。工程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以后,要及时要求审计,进行财务决算,转入固定资产。
(二)配合审计部门,及时对项目决算审查
关键词:评估咨询;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评估咨询概述
所谓工程咨询指的是,工程咨询机构接是受客户的相关委托,在要求的时间里,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及知识对项目展开预测性评价,为其决策、施工以及运营提供一系列的智力服务。对于工程咨询而言,评估咨询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工程咨询机构对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与审查,对拟建项目展开综合分析,不仅涉及项目的必要性,而且涉及项目的可行性,还涉及项目的经济性等,以第三者的角度完成对项目公正、独立、客观的评价,为拟建单位决策层提供基于现实的参考意见,还有投资分析,最终帮助其做出科学而合理的投资决策[1]。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大多和民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也和政府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评估咨询。本文将就评估咨询在该类项目中的重要性展开探讨,详情如下。
2.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之中,评估咨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1对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予以预判断
近些年,各大城市均在加快自身建设,尤其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涉及道桥工程、供水及供热的管网工程以及公交场站等。上述工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投资风格迥异,因此,对项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预判断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为有效完成这一工作,应委托资质齐全、经验丰富的工程咨询机构对项目展开综合性分析,并给出具有可行建议[2]。
在国内,各市发改委每年均会要求相关下级单位将拟建的项目整理好、上报,并将其作为市政府下一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参考或者方向。在此环节,各主管部门为了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市政府投资,往往没有对项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如此一来,便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虚报项目、没有可行性、建成后利用率较低以及重复申报等。这些问题项目若被申报成功,将会给政府资金的利用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进而诱发投资利用率过低的问题,给政府形象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市发改委受专业知识及人员数量限制,是没有办法对上报项目进行仔细查证的,所以,委托工程咨询机构来处理此事便显得很有必要了。在项目立项环节,工程咨询机构先应收集申报单位所提供的项目建议书等资料,然后结合实地勘察、相关批复以及其它工作结果或者资料,对项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展开系统论述,并给出明确结论,为发改委的投资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3]。
2.2对项目是否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予以判断
在项目立项之初,先要向规划、国土以及环保等一系列部门进行必要的咨询,并获得通过,才能给出最终的、确定的投资决策。然而,相当部分项目单位在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到上述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可能没有备齐相关手续,还可能没有获得环保部门的认可等。
工程咨询机构在开展评估工作的过程中,应开展如下工作:针对项目前期的诸多手续进行审查、核对,一方面要保证它的齐备性,另一方面要保证它的真实性,如果发现手续不齐备的问题,应要求项目单位尽快补办,如果发现申报、批复二者存在出入,应要求项目单位重新办理;如果项目建设方案没有通过环保部门的审核,应要求项目单位对建设方案展开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直至通过审核;如果涉及人防工程建设,应要求项目单位将该部分建设方案尽快报给人防部门审批,直至获得批准,从而尽可能地保证项目建设方案在合理性方面不存在问题。采取上述措施,能实现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有效控制,从而最大程度上杜绝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发生方向性错误的可能[4]。
2.3对固定资产投资给出合理化建议
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运作过程中,通常结合项目本身性质,采取相应的投资形式:一、直接投资;二、资本金注入;三、投资补助;四、贴息等。如果采用的是第一、二种投资形式,那么市发改委需要参照规定的程序先后完成项目建议书的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以及初步设计的审批;如果采用的是第三、四种投资形式,那么市发改委仅需要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批即可[5]。
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时,应重点完成两项工作,一是完成对建设规模的准确估算,二是完成对项目总投资的准确估算。上述两项工作完成情况的好坏将会对项目后续环节的正常开展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也会对政府投资的准确性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当初步设计概算经过严格审定之后,将会被政府在制定年度投资计划时用作重要的参考依据,另外,这也是市发改委在项目竣工决算审核阶段需要用到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既应保证其费用构成的完整性,又应保证其费用构成的准确性,这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将会起到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
资质齐全、实力雄厚的工程咨询机构,能够就项目估算投资、概算投资、初步设计方案概算是否依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规模和标准进行限额设计,进而完成诸多内容(一、项目贷款的真实性;二、项目的社会效益;三、项目的方案优化等)的评估与审核[6];能够就项目建设规模,还有项目建设方案之中的不完善之处给出可行化、合理化的建议;能够就投资具体构成有无违反相关各部门有关规定,投资组价是否存在不合理以及价格是否存在人为虚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复核;最终给出客观具体评估论证意见,并以审核报告的形式提交,为政府投资提供有益的参考。
委托工程咨询机构可高效完成对相关资料(一、项目建议书;二、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初步设计;四、资金申请报告等)的评估与审核,能够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对于把握投资方向,节约投资资金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对投资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正在逐年加大对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数额愈加庞大,二是涉及项目愈加庞杂。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时,应做好投入工作,更应做好监管工作。发改委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专款专用,不给建设单位或者个别人留下贪污、挪用的空子,从而保证政府资金和人民利益不受侵害。
在专业工程咨询机构的帮助下,不仅能够实现对整个项目的全方面稽查,还能够实现对单一项目的有效稽查,那么便实现了对投资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利用,降低投资资金挪用的发生几率和可能,并针对当前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而有效地向发改委反馈,如此一来,发改委便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要求项目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彻底整改,对于那些拒绝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暂停拨款的处理措施,若情节特别严重,应予以撤销项目[7]。
3.建议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规划部门能否在批复该项目建设之前,召集国土、环保、市发改委及工程咨询机构共同探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论证充分可行后再行批复规划条件,以避免很多不具备建设条件,或者近期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以已经取得规划意见为由匆忙上马,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或浪费。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之中,评估咨询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即工程咨询机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阶段,各市、县发改委均极为重视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之中的评估咨询工作,如委托资质齐全、实力雄厚的工程咨询机构就具体项目展开相应的评估审核工作,并致力于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之中,政府应深刻认识到评估咨询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千万不可形式主义,应充分利用工程咨询机构的专业知识来辅助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通化市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J].经济视角(上).2009(05).
[2]张英.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研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05).
[3]郑捷.资产评估行业有效监管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8).
[4]蒋磊.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及可行性要点探析[J].现代商业.2013(21).
[5]于少杰,宋笑笑,林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方法及应用[J].节能与环保.2013(07).
一、项目立项、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
(一)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立项的最基本要求。加强可行性研究,对不同建设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和选择,作出判断和决定。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并从客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客观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评价社会政治形势、国家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机会;微观分析是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作出投资决策。运用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如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销售无差别点等测算不同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期望收益率等,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案,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
(二)投资估算控制
投资估算对立项具有决定意义。项目立项前。除进行可行性分析外,还要科学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并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投资估算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项目投资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内容按照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此时不含流动资金)、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简化计算,一并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构成动态投资部分;其余部分为静态投资部分。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它是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而发生的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主要考虑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流动负债主要考虑应付账款。因此,流动资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财务中的营运资金。
投资估算编制尽可能细致、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在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允许大于±30%;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20%以内;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10%以内。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招标过程控制
在招标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招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建设单位对市场价的掌握程度。在建筑市场上。各施工单位在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组织方案及工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其造价离散性很大。项目管理者在招标中可采取的办法:一是设定标底但不唯标底,评标时,对商务标上下封顶,低于底线的。
必须有可行的降价措施;二是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洁单报价,可使真实的价格更加明朗化;三是用奖励的办法鼓励承包商使用新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引导承包商在费率上进行竞争,对有些主材料占比例大的项目,大幅度进行总价降点对承包商显失公平,可采用综合费率降点招标。
在目前不很规范的市场机制下,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降低施工质量,或者盲目超概,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要进行严格评标。
关键词:债务经济,全球经济失衡,贸易逆差,经常账户逆差,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的债务经济
从国民经济账户看,美国的债务经济的形成源于总投资大于总储蓄。二战以后,美国的年度总储蓄(或称国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世纪60年代最高达到22%,以后逐步走低,到21世纪初从16%猛降到13%。相反美国国内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一直盘旋在17%-22%之间。美国自1969年以来即出现总投资大于总储蓄的差额,这个差额用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达,在1969-1976年之间不足1%,此后在2000年以前在1%-3%之间起伏,各别年度曾达到过4%。而进入21世纪之后,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这三年,已分别达到4%、5%和6%以上。
每年国内总投资大于国民储蓄的差额是由净进口来平衡的,这就形成了美国的贸易逆差。贸易逆差经过国际投资的收支,以及国际单方转移支付的调整而形成经常账户逆差。这个逆差再经过资本账户的调整就是美国当年的净债务。它大体上与总储蓄与总投资的差额相一致(有统计误差)。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变为净债务国,到2004年已累积净负债24842亿美元(现值)。它是美国债务经济的集中表现。
要深刻理解债务经济的发生、发展及其今后的走势就必须对总储蓄和总投资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时代特征和政策影响加以较细致的分析。
就总储蓄的构成说,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个人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根据实证材料分析,美国二战后总储蓄三大组成部分的变化可以分作四个时段和四种不同模式。
从1951-1980年这30年为第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三种储蓄的比例大体上是32:64:4,数据表明企业储蓄占大头,个人储蓄占企业储蓄的一半,其中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较高,在5%-8%之间起伏波动,政府储蓄则只是个零头。这个时段历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等七位总统。其间,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理论曾经盛行一时,财政亦字经常出现,不过由于政府储蓄中有固定资本折旧的抵消,政府储蓄仍然保持正数。即使如此由于约翰逊总统“大炮与黄油并举”的政策,总投资从1969年起即超过总储蓄,已经开了二战后债务经济的先河。
1981-1992年为第二个时段。这个时段三种储蓄的比例大体上是35:71:-6。其中企业储蓄继续保持优势,个人储蓄仍占企业储蓄的一半,其中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起伏于4%、5%、6%之间,这可能同美国融资工具的创新得到发展有关。政府储蓄在三种储蓄中的比例则降为负数。这个时段历经里根、老布什两位总统,他们奉行供应学派经济理论。特别是里根强调减税对刺激经济的作用,1981年实行的经济复兴税法,通过减免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能源税和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等,在1981-1986的6年间共削减税收7488亿美元(约合现在的1.5万亿美元)。这样的巨额减税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认为减税可以刺激消费者增加储蓄的说法并未实现,认为减税不会减少财政收入而只会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减少财政赤字的说法也没有得到验证。相反,里根的减税在8年中所造成的财政赤字高达1.3万多亿美元,超过历届总统累积赤字之和。其结果就是把政府储蓄降为负数。但减免企业税收对增加企业储蓄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特别是在刺激投资方面的作用则很明显。如果说从1969-1980年这12年中,美国的总投资与总储蓄之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年平均0.87%,那么从1981-1992年这12年中这个比率就变为年平均2.14%。美国的债务经济深化了。
1993-2000年为第三个时段。这个时段三种储蓄的比例大体上是18:67:15,其中企业储蓄继续大大领先,个人储蓄与企业储蓄的比例从原来的一半降为1/3强,其中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则由1993-1994年的5%、6%,逐渐降到1999年和2000年的2%。个人储蓄之所以急剧下降同股市繁荣所产生的财富效应有一定关系。这就是说当人们感到自己已经富裕到有充分保障的时候,就会把储蓄化为消费。在这个时段,政府储蓄也出现了新面貌,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举跃升到15%,这在二战后是空前的。其主要原因是克林顿政府奉行了紧缩的财政政策,从1996年开始变年年有联邦财政赤字为当年收支平衡,并有结余,其幅度之大也是二战后其他总统任内所没有做到过的。不过联邦财政的这种形势并没有扭转总投资大于总储蓄所导致的债务经济。这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是美国空前繁荣的时期,连续120个月的经济扩张带动了投资热潮,也鼓励了外资的大量流入。再加上个人储蓄的下降,就使投资大于储蓄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比率上升到2.65%。克林顿卸任之前他曾主张把财政结余专门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和减少债务,如果长期坚持这种政策,美国的债务经济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问题在于不久白宫易帜,他的宿愿未能实现,美国的债务经济继续下沉。
[摘 要]根据河北省近十年来的经济数据,本文对河北省三次产业从产值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从业人数结构、相对劳动生产率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河北省产业结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河北 产业结构 分析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尤其在当前危机的背景下,合理的产业结构显得更为重要。河北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省份,对其产业结构进行现状分析对于河北产业结构向更合理、更优化的方向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本文根据近十来年的经济数据对河北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产业发展现状
1.河北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比较
产值结构状况能够很好的反映区域产业结构,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通常首先要看三次产业产值在该区域的构成比重。三次产业的构成比重能够直接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表1 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全国比较
资料来源:2011河北经济统计年鉴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有显著变化,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从1980年的31.06%下降到2011年的 11.99%,下降了19.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缓慢增长,从1980年的48.29%增长到2011年的54.06%,增长了5.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曲折缓慢前进。从2000年开始第一产业平稳下降,第二产业稳定发展,是河北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而且近年来上升较快。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在2000年之后增长缓慢,数年还出现略微下降。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跟全国情况相比,河北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产业结构目前为“二三一”格局,与高度化的“三二一”型结构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河北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2.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比较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投资结构合理化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河北省现行的投资结构是否与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契合需要分析和论证。
表2 河北近12年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图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2011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表2注: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因为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在以下的文字分析中,在进行绝对数比较时,数据截止到2010年。
从表2可以看出,河北省进入90年代后固定资产投资突飞猛进。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83.35亿元,跟1990相比增长了85倍。其中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5倍多,第二产业增长了70倍多,第三增长了117倍多。可见第二和第三产业变化较大,尤其第三产业在经过较平稳的增长之后在2008年有了迅猛发展,在2010年超过第二产业投资额。
从投资比重来看,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下降,由1990年的8.84%下降到2011年的2.70 %,进入21世纪以后,第一产业所占份额一直较低,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中间略有起伏,总体呈现微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起伏不定,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例如2001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59.38%,而在2011年仅为50.05%。
再关注一下2008年的情况,在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影响到了实体经济,我国政府为了推进经济复苏投资4万亿来拉动经济增长。河北省在此时机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8年河北省第一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增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可见在实体经济受到影响时,河北省更倾向于加大一、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
3.河北省三次产业的从业人数结构比较
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反映到就业结构的变动上来。所以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结构是分析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3 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及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经济统计年鉴2011整理计算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河北就业人员总数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从1980年的2182.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865.14万人,增长了77%。但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从1980年的1637.42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1464.21万人,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下降,从1980年的75.01%下降到2010年的37.88%,这说明河北省这些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一些产业政策使得第一产业过剩的人员在向其他产业转移。从1980年到2010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有较大增长,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从321.01万人增长到1250.85万人,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14.71%增加到2010年的32.36%,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从224.37万人增长到1150.08万人,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10.28%增加到2010年的29.76%,这说明河北省比较重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从2000年开始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基本保持一致,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跟全国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再将表1、表2和表3结合起来分析, 2010年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12.57%,同年河北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3.7%,而这一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高达37.88%,这表明,河北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足,很多劳动力还停留在第一产业。2010年河北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52.5%,同年河北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43.96%,而这一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为32.36%,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还是比较低的,第二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有效吸纳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来从事工业生产。 2010年河北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34.93%,同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52.33%,而这一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29.76%,这表明,河北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没有达到饱和,说明服务业已经成为河北吸纳新增就业的重要产业,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是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较高,所以通过发展服务业吸纳劳动力成为今后河北努力的方向。
4.河北省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各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比。它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方法,三次产业之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越接近,表示产业结构越协调,产业效益越高。
表4 河北省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根据2011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4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是呈现缩小趋势的。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由1980年的8倍减小到2010年的4.9倍;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由1980年的4.9倍减小到2010年的3.55倍。这说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进步,产业结构愈来愈协调,但我们不能够忽视的是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仍然不小。
从总体上看,河北省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差。在80年代,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自1995年开始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降低的速度高于其劳动力比重降低的速度。自2000年开始河北省的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其间虽有升有降,但都远小于1,这说明我们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来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反映出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水平还较低。其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升降跟宏观经济政策有关,当政府在“三农”问题上投入较大时,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就会相应提高。当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稍有松懈时,农业增加值下降,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应下降。
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但自从2003年以来,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逐年下降的,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发展最快,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从表2可以看出,三次产业中只有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稳步增长,在最近几年多数年份的投资比重超过50%,这也说明目前河北省第二产业还处于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是不可行的。
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虽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但低于第二产业,但总体上看还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一方面表明第三产业在吸收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长期以来河北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服务业,而传统服务业内部存在一定的劳动力饱和,所以相对劳动效率呈下降态势。
参考文献
[1]杨恒.河北省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2010,5;
[关键词]水电开发;增值税转型;税负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22-03
我国在近些年做出了一系列的税制改革,文章的研究即是在200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增值税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将消除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存在的重复征税情况,企业购进用于生产固定资产的增值税额将可以抵扣,这样便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同时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此次研究重点针对于水电行业建设和效益的特点,针对性的探讨了我国水电行业应对增值税转型的对策。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54年,法国用增值税代替营业税,影响非常广泛。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具有避免重复征税、稳定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和刺激投资需求等优点,其迅速被大多数增值税国家所采用,成为各国的第一大税。在这50多年的实践中,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外对消费型增值税问题做了很多研究,例如:Graham Bannock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在欧洲尽管采取各种措施来减轻小企业负担,但是,增值税制度仍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管理负担。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取消注册商户之间的增值税费,实质上就是将它转换为营业税,这就要对欧盟增值税第六号指令进行必要的修改。另一种是给小企业采取免税政策。
针对水电建设的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水电建设都给予了相当优惠的政策支持,以扶持和加速水电的开发。如美国为了鼓励国内外资金到本国不发达地区投资,各级政府对投资企业采取减免所得税、房地产税、退还销售税和公司税等种种措施。美国联邦政府对水电站的还贷期规定为50年,国营电站免征某些税种,除政府贷款外,还采用发行免税债券、有限合股、出售产权并长期租用、发行股票等措施来促进水电开发。德国规定外国投资到其东部地区投资,其增值税可优先退税,生产设备加速折旧等。日本电源开发公司开发的大型水电,政府贷款占80%,国内银行贷款占20%,其中政府贷款占工程总投资5%-10%部分为无息贷款,70%-75%部分为年息62%的低息贷款,还款期为30年。巴西的水电发展迅速,与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供应充足是分不开的。加拿大、挪威等国都有类似的政策支持。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增值税转型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前后开始出现,不同的学者主要从增值税类型的选择、增值税转型对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及各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在增值税类型的选择上,大多数学者认为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目标。周继良等认为从根本上说,中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财政经济目标是缓解财政困难、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不够科学,消费型增值税是增值税类型中的理想模式,生产型增值税的现实可行性和消费型增值税的理想可行性应逐步协调,考虑到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可先在这些地区试行。陆炜等综合之前若干年国内理论界的经验,从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中国增值税的现状和转型的影响、相关问题的对策各个方面,认为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具有可行性。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陈晓等指出对增值税转型存在若干误区,如过分强调税收在企业投资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忽视生产型增值税对投资方向的调节作用,不恰当地假定资本密集型企业等于高科技企业,而且实践表明在增值税和研究开发投入水平之间、增值税与投资水平之间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增值税转型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另外,蔡德发等考虑到增值税转型对财政和投资的影响,认为应实行收入型增值税作为过渡。2004年下半年,三省一市成为转型试点,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已无悬念,此后学术讨论集中在增值税转型的影响上。关于增值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同的学者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杨震等通过对2000~2002年数十个省、市的增值税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进行分析,认为增值税转型带来的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局部危机将长期存在,中央财政应当适时设立短期财政周转专项基金提供有效资助;至于为配合增值税转型而实行的配套政策,事关地方政府鼓励投资的积极性,应慎重考虑。而马辉等对吉林省1989~2005的财政收入和增值税进行研究后则提出,局部转型不会给中央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冲击,短期内地方财政收入存在减少的因素、但影响并不大,对个别以单一产业结构为主的市县财政收入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增值税对财政收入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需要滞后4年才能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仓勇涛则在经济学意义上指出,当产品的价格弹性系数大到一定程度时,政府税收不但没有因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征收模式而减少,反而会增加,因此政府在税改方案向全国推广时,应把企业产品的价格弹性系数作为政策制定的一个变量来考虑。
二、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执行的都是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选择适用的增值税类型与国家当时的政治、经济原因有着密切的联系。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国家而言,这无疑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特殊的意义,此次的税制改革无疑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项证明。而对于企业而言,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其中受益最普遍的几点也是增值税税制新旧变化最明显的部分:
(一)允许企业购买、自制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额
这就是此次增值税转型地关键所在:我国增值税税收实现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即企业购进设备和原材料一样,按正常办法直接抵扣其进项税额;转型改革后企业抵扣设备进项税额时不再受其是否有应交增值税增量的限制。这一点的实现可以说是我国增值税税负历史上的一个突破。允许抵扣政策的出台,解决了问题,把企业从税收负担中解放出来,为企业减少了经营成本,也从另一方面打消了企业不敢新购设备或自建设备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疑虑。
旧增值税税收体系(生产型增值税)规定:企业新购、自建固定资产不允许抵扣,在会计处理上合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
新增值税税收体系(消费型增值税)规定: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在会计处理上用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
因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增值税转型直接受益的应当是高新技术企业与基础产业。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按目前生产型增值税征税,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少,因此他们所承担的实际税负要高于一般企业。这样的税负结构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限制了其发展。而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通过对企业投入的固定资产所含税金进行抵扣,可以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以带动国有经济的产业升级;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还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的税负,将有助于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启动投资和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企业的税负降低了,还会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与利润的增加。
(二)减少小规模纳税人税收负担
旧增值税税收体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使用适用增值税征收率的税率为-商业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其适用征收率为4%;商业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其适用征收率为6%。
新增值税税收体系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至3%。
对于本身基础就薄弱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来说,旧增值税税收体制规定的分类型纳税的方法不仅容易造成混淆不利于理解,同时税率的定位显得偏高,使一部分小规模纳税人难以维持。借此次增值税改革的契机,小规模纳税人的赋税压力大幅下调,其有利于小规模纳税企业重拾信心对抗经济危机。对于一些小规模水电企业,税赋直接减到原来的一半有效的缓解日常现金流不足的难题,给予企业发展壮大的机会。
(三)取消外商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
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政策是在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背景下出台的,主要是为了鼓励相关产业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有:进口免税设备范围较宽,不利于自主创新、设备国产化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内资企业进口设备的免税范围小于外资企业,税负不公。
转型改革后,企业购买设备,不管是进口是的还是国产的,其进项税额均可以抵扣,原有政策已经可以用新的方法替代,对进口设备免征税的必要行已不复存在,这一政策应予以停止执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也是在生产型增值税和对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的背景下出台的。由于转型改革后,这部分设备一样能够得到抵扣,因此,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也相应停止执行。
三、水电行业应采取的措施
增值税转型是国家实施减税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应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充分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税收优惠。根据此次增值税转型的特点,水电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采购固定资产一般选择从一般纳税人处购买
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应避免小规模纳税人,除非小规模纳税人比一般纳税人提供更为优惠的条件,即使供应固定资产的小规模纳税人能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固定资产还是能获得更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假设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格为100万元,当供应商是一般纳税人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100×17%=17万元,而当供货商是小规模纳税人时(能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0×3%=3万元,经比较,17万元远大于3万元,所以企业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固定资产可获得更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二)企业应合理规划投资固定资产的速度和规模
当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时,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购进时机。由于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一般来说,购进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购入,这样在固定资产购进过程中就可以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在一定时期,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则购进固定资产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实现抵扣的现象,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抵扣的幅度。因此企业应合理规划购进固定资产时间,避免出现销项税额有的时期不够减,有的时期剩得多的情况,要保持投资固定资产的平稳性,分批分期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四、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增值税转型将从整体上降低增值税纳税人的税负,提高企业利润水平,降低企业现金流出,提高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周转能力,增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竞争力。由于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往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此时若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现金流短缺,发生财务风险,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考验。企业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应注意投资效率,尽快实现投资回报。决策失误,盲目推进电力投资。当前,新一轮的固定资产换代升级、更新改造的已经来临。滥用固定投资的税收优惠,不经过科学的投资决策和严格的投资程序盲目投资给电力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当前尤其应该注重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以充分的流动资金作保证。尽管增值税转型后能够减少一部分资金的流出,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的现阶段,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生产经营资金稀缺的状况依然十分严重。某些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后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推动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造成固定资产相对过剩或绝对过剩,不仅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沉淀,而且降低了总资产的收益率,增大了经营风险。